英美语言范文

2024-05-28

英美语言范文(精选12篇)

英美语言 第1篇

在理论上,模糊学认为,语言作为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是具有模糊性的。而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这种作为一种基本特性而体现在语言上的模糊性不止是存在于原文的展现和译文的再现中,还普遍存在于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缘于原文译者对所译原文的理解深度、理解角度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事实上,在面对一部需要翻译的英美文学原文作品时,译者是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一方面来说,一名译者便是一名普通的读者,与其他读者一样,他们能够从原文作品中体会到原文语言的优美之处或犀利之处,懂得欣赏原文作者想要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也懂得去分析原文作品语言的模糊性,在作者给予的“留白”中让想象力与创造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天马行空般恣意驰骋。另一方面来说,作为专业的英美文学原文作品译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区分清楚自身的双重身份,以翻译工作者的专业态度深入钻研所要翻译的文学作品,对于原文语言的模糊之处要尽量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争取做到在围绕原文中心展开翻译工作的基础之上,让译文带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形象再创造空间与原著作者留给读者的空间相匹配,不能仅仅凭借自我的臆断,将具有模糊性的、具有意蕴美的作品翻译得太过直白,将读者期待的创造空间压缩殆尽。因此,这就要求译者对英美文学中语言的模糊性具有相当深层次的理解,并弄清在翻译英美文学模糊性语言时应遵守哪些原则,还要具备一定的模糊性语言翻译手法和翻译技巧。

2 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理解

大多数语言都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基本属性之一。带有模糊性的语言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也是难以避免的,我们的交流并不是要求全部用词造句的完全精确,相反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罗素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汪培庄指出:“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属性,因而是语言学所不能回避的对象。”而文学,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语言体现其意蕴美感的重要载体,其形象塑造性是重要的特点。读者中的大多数都要通过对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再次创造来理解和体悟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模糊语言正是帮助这种再次创造产生的条件之一。恰恰是对模糊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使读者的想象空间与创造空间得以延展、扩大,同时,这样的模糊性语言的存在与恰当使用也使得文字的魅力散发光彩,得以彰显。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实际上是由文学作品中语义复杂性决定的。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模糊语言的翻译工作中,对词义的正确解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工作中,一方面要考虑到各个语义中的多种因素,另一方面必须要对语义中涉及到的语境、词语搭配、民族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具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和了解。例如,absent这个单词,单单从字面上解释,它既具有“缺席的,不在场的”的意思,还具有“漫不经心的”的意思,更甚有“烦恼的,心不在焉的”等等含义,这样的语义翻译就要求译者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翻译了。

另外,造成英美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还有语义范围的不确定性和叠加性。语义的范围,通常表现为一个边缘模糊辐射圈的形式。语义核心代表词汇的基本意思和词的基本意思都是相对确定的,语义边缘词汇就涉及到语言的模糊性,这给英美文学的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例如下面这些表示类属概念不清词:city/town、mountain/hill等,每组词语之间并不存在十分明确清晰的界限。

虽然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的翻译中会遇到众多困难,但被翻译得十分出色的作品依旧会如同原文一般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而且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 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翻译原则

(1)忠实于原文内容与精神

对于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来说,译者绝对不能背离原文内容和原文主旨思想,离题万里地凭空捏造一些原文没有的东西。英美文学翻译作品中的语言都是原文中固有的表现出来的形象加之译者对模糊性语言的到位翻译共同作用而得来的结果。这样的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既要保持对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忠实,具有高度的精准性,又要注重将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恰到好处的保留,使译文不致失去原文具有的意蕴美感,如此一来,译者翻译的作品才会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与再次创造。

(2)保留语言的模糊性,体现原作的意象之美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要深刻理解原著作者对模糊性语言的运用技巧并加以充分利用,用保持了原文意蕴的译文去再现作品中要表达、要体现的任务或者意象的模糊之美。

(3)注重翻译模糊语义的特点

模糊语义的翻译的难点就在于一些词语或句子所表示的含义往往不是大家平日里常见的,这就要求译者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地理等等各个方面有较为广泛的涉猎,能够根据整部原著的作者及作者背景、所处时代及时代背景、政治背景等等选择最为恰当、最能体现出语言模糊性带来的美感的意义。

总之,蕴涵在文学语言中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模糊语言的艺术。这样具有模糊性的语言表达赋予了原文作品以意蕴之美。意象之美,也给予了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与再创造空间。为了保持这种原文作品带来的艺术价值,翻译工作者的翻译工作要争取在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原文精神的基础上运用这种语言的模糊性。

4 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翻译技巧

(1)保证原文感情的原汁原味地传达。英美文学翻译是一项具有艺术性和技巧性的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达到严复先生曾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还要精心揣测原文作者赋予作品及作品中人物与意象的感情,弄清感情色彩、情绪体验等,并将这些情感运用一定的方式再现出来。另外,再专业的译者都不能完全保证自己的译作不掺杂私人情感在其中,将原文的感情尽量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让他们从译文中也能获得与看原文相同的情感共鸣。

(2)发掘原文语言模糊性的魅力,凸显原文的神韵。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模糊语言的翻译,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即不能破坏原文具有的神韵。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之中的运用,使作品具有意象美感和意蕴美感,所以要求译者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手法和翻译技巧,将原文的神韵进行巧妙的转化。如果想要使译文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神韵,除了要注重翻译手法和翻译技巧这些客观性条件外,还需要保证译者对原著作者倾注在作品中人物或意象的情感进行反反复复的揣摩和推敲。

5 结语

中国传统的国画画法中就存有留白的技法,旨在为观赏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与再创造空间。而语言的模糊性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不精确带来了一种具有意蕴的美感,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领略了原文的神韵,并加入自身的经历与情感体验,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这种模糊性的存在反而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英美文学模糊性语言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同时也为读者留下等同的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译者要对中英两种语言、中国文学史、英美文学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达到对英美文学模糊语言的翻译的深入理解与研究,使其作品都能成为翻译佳作。

参考文献

[1]李艳丽.隐喻与经贸英语翻译[J].考试周刊,2007(29).

从英语语言角度分析英美性别文化 第2篇

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有关性别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英美文化中的性别文化特征.英语语言表达、体现和象征着英美性别文化现实.英美文化的这种性别文化现实表现为:男性总是与正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往往与反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男性总是与重要的事物相联系,而女性则与不重要的事物相联系;男性往往与强势的成功者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与弱势的失败者形象相联系.

作 者:田瑾 Tian Jin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刊 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5(3) 分类号:H313 关键词:英语语言   英美性别文化   男性   女性  

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运用 第3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英语语言;运用

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英语语言占据重要的影响力。依据丰富、经典的英语语言,有效展示作者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提升文学作品的吸引力,为读者留有记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本文主要是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应用深入分析。

一、英美文学中的反讽艺术

(一)阐述性的反讽

其是在确保作者命题有效性的情况下,真实、有效的展现出信仰。有专家提出,阐述性语言行为在表达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话者对所阐述命题的真实性做出应许。若是说话者没有相信其表达的命题时依旧表达言语,那么就展现了一定的讽刺意味。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文中的第一章中,作者貌似是实事求是,但是依据班奈特夫妇的对话中的描写,从丈夫对妻子的生动刻画,尤其是开头中的第一句,可以在其中发现淡淡的讽刺“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在这句开场白中,作者依据反讽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境,以此为整体文章的发展奠定了有效的基础。“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暗示小说是关于真理的讨论,而句子的正式陈述方式与其最终的意义之间的反差构成了反讽。这里所说的真理即是一个拥有财富的男人一定需要一位妻子.而句子实际隐含的意思是一个没有财富的女子需要一位富裕的男子作丈夫[1]。

(二)承诺性反讽

其是人在表达承诺,内容是说话的当事人依据一件事情多次对话,并且对这件事情进行承诺,但是交流双方因为彼此之间的认识,或者是对这件事情的了解,认为说话者并没有承担诺言的能力,或者是没有主动承担这一责任,那么这承诺也就成为反讽的代表。例如,《傲慢与偏见》中科林斯先生向伊莎贝拉求婚,但是却与另一个人成婚;彬格莱小姐为了掌握自己的至爱,而极力抵抗自己的情敌,但是却让自己的爱人对情敌产生了更多的兴趣;班纳特先生忽视了对女儿的管教,特别是对小女儿非常不关心,最后自己的小女儿与他人私奔,给了他应用的惩罚;威客汉姆的谎言让他自己的本性得以暴露;德·鲍夫人对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进行干涉,却激发了达西的希望,促使他们最后得以结合。

(三)指令性反讽

这一行为就是在让对方去做一件事,表达了说话者的愿望,说话的内容就是让倾听者去做一件事。依据当时对话的情境,若是倾听者觉得说话者的指令并不存在逻辑性,其可以或者是依据一些联系从另一方面了解说话者表达的含义。因此,指令性反讽的效果也非常的强大。例如,《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太太埋怨自己的丈夫没有去拜访彬格莱,却不断的说起彬格莱而感到厌恶,最后却骂起了自己病弱咳嗽的女儿。在知道自己丈夫拜访彬格莱之后,班奈特太太非常的高兴,而这时班奈特先生对着女儿说道“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了。”此时,班奈特回答中对女儿说的话就是一种指令性反讽。班奈特先生并不是让女儿真的咳嗽,而是讽刺自己的太太[2]。

(四)宣告性反讽

宣告形式的语言并没有与实际发生事件的条件结合到一起。由此,在违规诚意条件而构成的宣告性反讽是不常应用的。但是,也有人提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促使所有反讽性的语言行为时一定有的形式”。这一形式需要结合说话者具备条件实施一种行为,并且对于交际双方,他们都可以全面认识说话者的宣传实质,可以为倾听者带来知识,并且倾听者也渴望接纳说话者做出的承诺。在违反上述条件的时候,相应的宣告也就会变成“要挟”,而这一语言行为也就具备反面讽刺的意味[3]。

二、英美文学中的象征艺术

(一)象征手法是文学语言中的基础特点

象征主要是依据现实存在的事物展现抽象的理念,有助于阅读者可以真实了解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例如,在肖邦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觉醒》中女主角艾德娜是那一时期离经叛道的姑娘。她信奉爱情自由,坚信男女两性关系上的单一标准,追求自由、独立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她发现无法实现自我、无法摆脱社会约束的时候,她选择自杀了结自己的一生,宁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以死来维护对自由的向往。路易斯的死虽然没有女主角那样的悲壮,但是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女主角的影子。以此,可以明确路易斯的死是因为过度悲伤而不是兴奋。依据故事中的问题和反讽,作者想要表达自由是胜于爱情的,甚至于高过了生命。肖邦的这篇短篇小说正是依据这些反讽,构建了一个战线马拉德夫人希望自由却又无法冲出婚姻约束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一故事也是对传统社会婚姻观念的无情批判,对新生命出现存在希望。这也是一种象征的展现形式[4]。

(二)语言风格是文化作品划分的特点之一

在实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依据其具备的语言风格可以有效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其中,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也展现了非常丰富的语言风格。巴尔扎克作为十九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展现的文化观念是依据小说分析社会。巴尔扎克提出“从来小说作家都是自己同时代人们的秘书。”因此,其在讲述《人间喜剧》中为我们展现了一条历史长廊,塑造了2000多个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在《高老头》中展现最为基础的人物形象就是“被遗弃的人”。高老头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人物,也是被遗弃的代表。在《高老头》之前,莎士比亚塑造了《李尔王》中一个被遗弃的昏君。李尔王中有三个女儿,他想要将自己的土地分出去,但是条件就是要三个女儿表达对自己的爱,大女儿和二女儿油嘴滑舌,骗取了李尔王的信任,但是三女儿则深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她没有依据言语去表达,但是却遭到了李尔王的嫌弃。就这样,李尔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大女儿一半和二女儿一般,但是三女儿并没有任何嫁妆。但是在李尔王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女儿和二女儿将自己的父亲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最后还是三女儿在风雨中救了自己的父亲,帮助他起兵收复土地,但是最后却失败了,三女儿最后也死于非命。而作者在创造“高老头”的过程,依据一种极端的情感形式,将人物的典型性不断提升。但是《高老头》与《李尔王》两篇文学作品也存在一定的相同点。李尔王有三个女儿,而高老头有两个。但是,文章中高老头在;落难的时候,也有人倾囊相助,虽然最后也卷入了巴黎上层社会中的争斗之中。因此,两篇文学作品的结局存在一定的相同点[5]。

(三)依据无形的形式展现象征手法

在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有象征手法的应用,而无形展现这一手法可以让文学作品变得更为形象化。例如,一种颜色都具备自己的象征意义,如红色是热情的代表,蓝色是忧郁的展现,白色是和平、安静的代表。而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存在这一形式。如美国著名编剧、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作品的结构与情境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对戴西的爱是盖茨比梦幻中的天堂,这种堂吉歌德式的幻象,虽然是天真的,却让人可以真正的感动,他对于理想的坚持以及对其的奉献让人们钦佩,文章展现了生活中理想的意义。在他守护戴西害怕她受到伤害,想要为她遮风避雨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戴西已经背叛他了,并且默许丈夫将车祸的责任推到他身上,这就是黑暗社会的一种展现,富豪们的自私和贪婪是影响盖茨比梦想的最终因素。盖茨比的不幸,就是他在黑暗、腐烂、破灭中明白,在这个残忍的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是那么的无力,他的努力也一直停留在过去。因此,他的爱情和他的灵魂一起随同肉体死去了。这样的故事是感人的,并且也是熟悉的,在各个时期、各种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人物[6]。

三、结束语

因此,分析英美文学作品,英语语言是构建其的基础组成部分,依据多样化的语言应用手段可以获取多样化的结果。提升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应用,对文学创造有一定的影响力,促使英美文学作品得到有效的发展,让作家创造出更多优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贾佳. 增强英美文学意识 促进英语语言教学[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3,S1.

[2]曹艳艳. 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应用[J]. 芒种,2012,23.

[3]刘杰. 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应用[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12.

[4]姚芳. 如何以跨文化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 时代教育,2016,19.

[5]王育珩. 英美文学作品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 人才资源开发,2014,20.

英语语言教学中英美原著的运用分析 第4篇

1. 英美原著对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近年来发展速度的加大, 使我国在国际中的各种竞争力也越来越多。因此面对这一发展局势, 国家更需要大批量的综合性、能够适应国际竞争发展的人才, 以便能够更清清楚楚地了解到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其它国家的风土人情、政治习惯等。这就给当代国内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对于英语语言教学而言, 语言文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与英语单词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英语单词只是反映出英语词汇中的某一部分解释。而英语语言文学则可以反映出整个时代的背景。在诸多英美原著文学作品中, 是有许多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真实写照的语言资料的。高校学生则可以通过对这些英美原著的阅读及鉴赏加深对其民族特色的理解, 从而在浅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英语的领悟能力的英语语言实际的运作能力。

2. 英美原著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英美原著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因英美原著文学的诸多优点而使其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英美原著可以在英语教学中提供最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及丰富的语言资料。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学中的魅力。另外, 英美原著作品中有数不胜数的语言资料, 更有诸多富创造力的语言词汇, 学生在这种完整的社会文化意识下进行英语语言学习, 更有助于其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其二, 通过对英美原著作品的阅读及学习, 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核心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述的意思。目前在我国高校英语教科书中, 是有很多引用原著语言词汇的文章。因此对学生而言, 只有更好地掌握英美原著作品的内容, 才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英语能力。

其三, 英美原著文学更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情感智能和个人素质。英美原著的最大魅力在于它不仅是高校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最佳方式, 更是培养学生情感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著名文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真诚是一个人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该文学家坚信,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在高校实际的英语语言教学中, 英美原著文学则可称作为榜样, 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从而达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

其四,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渗入英美原著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意识, 对提高学生英语作品鉴赏能力十分重要。一直以来, 英美原著在我国高校教育中都具有着认知、教育、审美等功效, 而在实际的英语语言教学中, 其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审美及鉴赏能力,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英美原著的阅读了解到如何才能通过文字效应将语言完美地创造出来, 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鉴赏能力。

其五, 通过英语语言中对英美原著有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社会知识。众所周知, 语言是一切文化知识的载体, 是文化学习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同时文化又渗透于整个语言学习之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 一个好的英美原著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出文化及文字的艺术, 使学生能够更快速地冲破语言障碍,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其六, 英美原著的渗透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热情。一般来讲, 英美原著文学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场景意识十分强的。因此, 老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就可以将英美原著作品中所描写的场景挪入到实际的教学中, 使学生在场景教学模式下受到感染, 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另外, 老师还可以利用英美原著作品编排一些英语话剧, 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个欲望。例如:某高校成立了莎士比亚话剧团,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莎士比亚各种原著作品的表演。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热情。并在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3. 英美原著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英美原著作品的学习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以及其它各方面综合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针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英美原著作品的鉴赏完善地运用到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

3.1 老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大量渗入英美原著作品的教学

国内英语文学作品一般都是英美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以及诗人的最为著名的作品。因此老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首先要将原著作品的作者生平简介向学生进行介绍, 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原著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另外, 老师在教学中要大量引用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英美文学作品。

例如:国内教育部门对某高校英语语言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都较高, 并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及鉴赏能力。其主要是因为该校老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 首先将所选用的英美原著作品的作者、艺术表现形式、作家流派等信息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该原著作品, 并评论作品所表述的年代背景及社会特色等, 使学生通过这种阅读及鉴赏方式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原著作品写作时所处的大的环境, 并通过这种大的环境分析出英美的文化及风土人情。另外, 该校老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还通过了英美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品的不同比较讲解其之间的差异, 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英美原著有文字艺术。并且将这种对文字艺术的理解应用到英语语言学习中, 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英语综合水平。

由上述实例可看出, 老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主导模式, 将学生做为整体教学中的主体, 而老师在教学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在课堂中的大部分教学时间都要求学生自主对英美原著进行阅读和鉴赏。对于学生在阅读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通过举例或其它间接性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使英美原著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发挥出作用。

3.2 英美原著在提高学生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中的运用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 老师一般都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及综合能力分捡出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及学习的英美原著作品。并通过轻松、娱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

例如:国内某高校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中, 老师首先根据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分捡出了一些戏剧感较强且语言词汇较丰富的英美原著作品, 并将其编排成话剧的形式。在课堂中布置给学生并让学生自行安排角色排练。在学生排练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要根据自身角色的不同设计出符合人物形象的语言, 而这些语言则必须由学生通过自己对人物的判断创造出来。

在老师这种要求及指引下, 学生很容易进入原著作品的意境中, 并通过排练的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原著作品中的语言技巧, 同时发挥了学生英语学习潜力及思维能力, 对高校培养综合性英语人才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英美原著在英语语言考核中的运用

目前我国英语语言考核模式还处于闭卷考试中, 一些学生为求在考核中达到高分而对英语语言内容死记硬背, 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考核分数, 但考核过后学生所死记硬背下的语言知识点会很容易被忘记。但通过英美原著渗透式教学可以将英美原著教学与英语语言教学有效结合, 让使学生在阅读英美原著时轻松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点, 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综合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 英语语言教学中英美原著作品的阅读鉴赏对提高学生整体英语学习能力及各方面综合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的当代, 必须将英美原著阅读渗透到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去, 使其发挥出真正的效力, 为培养国际化综合性发展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宇.英美文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4) :65-66.

[2]陈光乐.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2012, (04) :65-69.

英美语言 第5篇

曲目名称:

演唱者(国籍):

词作者(国籍):

曲作者(国籍):

乐曲类型:Country Music()ROCK’IN’ROLL()

PUNK()JAZZ()BLUES()

R&B()Anthem()SOUL()

RAP()Other()____________

歌曲简介:

(可填创作背景,歌手资料,社会影响,获奖情况,推荐原因等,150字以内)

英美影视作品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第6篇

[关键词] 影视翻译语言特点策略

一、引言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近几年来大量外国影片被引介到中国,其中不少受到我国观众的喜爱。与之相伴的是影视翻译的迅速升温,这个一度被翻译界忽视的“灰姑娘”如今一度受到强烈关注。尤其是在翻译实践方面。观众更是经常讨论到某某影片的翻译问题。

影视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影视作品是剧作者根据其社会生活的经历或经验创作而成,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语言对白及其译文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影视作品翻译时,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英美影视作品翻译的语言特点

英美影视语言与书面文学语言不同,它有口语性、文化性、大众性、综合性、即时性和简洁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应该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

1、口语性

所谓口语化是指中文译文不仅要达到文字上的流畅,还必须贴近生活、易于上口,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影视语言本身绝大部分是由人物对白构成,对白的内容是整个作品的核心。优秀的对白翻译要遵从其口语化的语言特色,表现出口语化的特点,即简短、直接、生动,并且有较多的非正式语、俗语等。

2、文化性

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相应的文化中找到。“译制片是在原片的基础上由翻译、译制导演和配音演员之间密切合作而完成的二度艺术创作,其目的是通过影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向中国观众介绍国外的世界,学习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3、大众性

大众化的译文使用的是普通的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使译文通俗易懂,即使文盲也能看得懂故事情节。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只有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才能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所接受。译者要在通顺的基础上使语言靠近大众,清楚明白、雅俗共赏。

4、综合性

影视艺术为视听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说具体点就是演员的说话与演员的表演相结合,当然还有许多画面变化以及音乐、音响效果等。对白对表演起着阐述、烘托、渲染的作用,并赋予画面以具体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扩展表演的界限,延伸表演的意义。增加表演的真实感:反过来表演对对白。也起着加强、补充、深化的作用,表演使对白具体化、形象化。总之,对白与表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对于影视翻译者来说,演员对白的翻译要受到演员说话时的口形、停顿及身势语的制约。

5、即时性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印在纸上的。读者一遍没看懂还可回头看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读懂为止。而影视剧中的语言转瞬即逝,观众没有机会像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那样可以回头看,可以字斟句酌,一遍没看懂,就只能放弃,立即去欣赏后面的内容。影视作品的这一特点要求译制片的语言必须流畅通顺,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懂,不能让他们费尽心思地去思索片中的意义。

6,简洁性

“简洁性是指影视语言的翻译在字数上有一定的限制性,要尽可能地用相等或相近的语言单位来表现原语(一般认为英语中一个音节相当于汉语中的一个汉字)。

三、英美影视作品的翻译策略

影视作品的翻译与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信、达、雅”,强调译者忠实于原文作者,努力再现原文的精确内涵。而影视作品的口语性、文化性、大众性、综合性、即时性和简洁性特点决定了影视翻译必须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努力照顾观众的语言水平。笔者将影视作品的翻译策略总结如下:

3.1影视作品中人物对白的翻译

人物对白在影视作品中非常重要,它具有人物之间交流、推动情节发展、交代补充剧情、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优秀的影视对白翻译要遵从口语化的语言特点,即:简洁、生动、直接、自然,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符合目标观众的语言习惯。例如"She is beingfriendly to us at the moment,”一句在口语中可以翻译成“她在跟咱们套近乎。”又如“l’m having money problems,dad”,从字面上我们完全可以译为:“我有金钱的问题,爸爸。”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会这么说呢?因此。不如译为:“我手头有点紧,爸爸。”好莱坞著名电影《保镖》中有这么一段对话(雷切尔与她的保镖福兰克初次见面):

Rachel:HelIo,(你好)

Frank:Hi(你好)

Rachel:Well You don’t look like a bodyguard,(你看起来不像保镖。)

Frank:Who’d you expect?(你觉得保镖应该是什么样子?)

Raehel:Well,l don’t know,maybe atough guy(嗯,我也不知道,或许应该很强壮吧。)

Frank:This is my disguise(这样可以掩饰我的身份。)

两人初次见面,按照中国观众的口头习惯,把“HeIIo”和“Hi”译成“你好”比较自然和生活化。而“Who’d you expect?"就不能直译成“你期待的是什么样的人?”观众理解起来会有隔阂,并且让观众莫名其妙:把这句意译成“你觉得保镖应该是什么样子?”观众就能一目了然。另外。“This is my disgulse”显示出Frank的幽默感,如果直译成“我用它来做掩饰。”观众会觉得很生硬,不自然,别扭,而译成“这样可以掩饰我的身份。”观众就能感觉到Frank的机智、幽默。这种译文就更能与剧中人物、情境等吻合,更具有生活气息。

3.2英美影视作品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英美的影视作品反映了英美文化、英美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语言翻译的功能是符号转换,即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翻译既然是沟通语言的桥梁。必然与两种语言及其所属的文化紧密相关,而语言本身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既是语言的交流,又

是文化的交融。翻译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例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 It's a brother's duty, dearEdgar, 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 some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译文1: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是一个关键词。在英语语言中,“dragon”作“吐火的魔鬼”解释。每当提及此词,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中立刻会呈现出一只面目狰狞的魔鬼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人间,由此不难看出“dragon”在西方语言文化中隐含贬义。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等意,昔日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因此与“龙”字相关的词语绝大多数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祈盼着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为“望子成龙”等。“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寓意是绝然相反的。由此可见用译文1中的“龙骑兵”来硬译“dragon”一词显然不妥当。因为当中国观众在观赏影片时忽而听到“龙骑兵”这一词语。他们肯定即刻会联想到“他”可能是个“皇家骑兵”。这一翻译不能很好地处理文化内涵错位这一棘手问题。也不能传神地翻译出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请看译文2的翻译: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哦,你该不是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译文2中,译者采用了归化法,用“野蛮人”代替了“龙骑兵”。中西方文化差异使许多词语若采用直译法会另中国广大观众无法接受。因此,译者应选用本民族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本国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文化内涵词语来进行电影翻译。同样道理,在将电影DragonHeart翻译成中文时。《魔龙传奇》比《龙的心》更胜一筹。

3.3英美影视作品翻译中的缩减策略

正如前面所说,影视作品字幕具有即时性和简短性的特点。这就限制了同一时间出现的字幕中文字数。影视作品译文不但要求流畅自然,还必须配合屏幕上演员的口型,演员说话时间的长短以及说话时停顿的地方等。另外,字幕只是一种欣赏影视剧的辅助工具,绝不能占据观众的全部注意力,因此字幕应该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越简洁越好。这样,观众才能更投入地欣赏影视剧本身。比如美剧Ghost Whisperer第3季第4集有这样一句话:But you never didappreciate all of the things I did for you.这句话如果出现在字幕以外的情况下,我们把它译成“但是对于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你从来不知感激”并无任何不妥,译文也符合我们中文的语法习惯。但如果放到字幕里,在短短一两秒钟时间里,观众既要关注剧情,还要看这么长一句话,就显得有些匆忙了。有经验的字幕翻译便遵循缩减策略,把它简译成:“但你却不知感激。”

浅谈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 第7篇

歧义在英语这种语言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语言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也是会经常的出现的,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歧义这种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当中所想要表达的含义,我国的学者针对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有的学者针对英美文学作品当中的歧义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则是针对歧义这种语言现象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的具体的应用以及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研究如何的消除英语当中歧义这种语言现象。而有的学者则是专注于研究歧义这种语言现象能够在文学作品当中起到的幽默的效果。

一、歧义这种语言现象在英美文学中所产生的效果

通常来说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要高于生活的,英美文学作品也是这样的,他们都是来自于当中作者的生活当中,能够正确的反应作者当时生活的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状态,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当时西方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都能够在英美的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体现。文学作品就开始通过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向读者来还原当时社会当中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民俗风情或者是一种思想道德水平等。但是读者在阅读西方文学的时候通常都会感受到一种语言的内涵以及不确定性,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其中的多样性的内涵。这也正是英美作家的目的,往往都是需要采用一种标新立异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方式更加的温婉也更加的淫秽,这样就能够更好的调动出读者针对这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我们通过对英美作者的作品的阅读就能够很好的感受到,如果说对于英语语言当中的歧义这种语言现象应用的比较合理的话就能够更加准确的来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更好的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人物的性格。所以说在英语语言当中歧义这种语言显现格式不能够一概而论定义为消极现象的,在文学作品当中,这种歧义其实是对英语这种语言的一种非常高深的应用。能够更加合理的在文学作品当中表达一种情感或者是塑造一个人物等。比如说一词多用就是英美文学作品当中应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歧义现象,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家通常都是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应用一词多义这种文学优势,来使得自己的作品能够有着远超于一般作品的风格以及特点,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的吸引读者。我们来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来,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在自己的小说当中就应用了非常典型的一词多义。海明威在他的小说《永别了,武器》当中应用了一个词语“arms”这个词语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武器也可以理解为手臂,我们从小说的内容当中就能够看出,这一部小说的主题其实与战争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所以说作者海明威应用这一个词语是能够更好的来表达小说的主题的。小说当中的主人公是非常讨厌战争的,在这里海明威不仅仅是想表达主人公在战争当中失去了自己的手臂,同时还想要表达的就是主人公最终抛弃了充满杀戮的武器。这样一词多义的应用往往能够在文章当中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由于指示词而引发的歧义

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有着一定的了解以及研究的人们应该都清楚,指示语其实就是在文章当中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称等方面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词语。实际上在小说当中这些指示语如果自己单独存在的话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的,但是如果有着时间、地点等就会随着这些词语的改变而发生意义上的变化,所以说这些指示语的含义需要作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自行的来进行理解。在英美的文学作品当中与指示语有关的歧义往往都是对立的。这种对立一般来说存在着三种模式,下面笔者进行简要分析。第一种模式就是就是语言当中的有所指和非所值,这两种用法在本质上就是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对立的。第二种模式就是同一个指示语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因为用法的不同从而拥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这些意义通常来说都是处在对立面的。第三种模式就是指示语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因为进行参照的语言存在着多重性以及引申性,导致这类词语存在真多种指示意义。在英美的文学作品当中这一类指示语的歧义现象应用的好的话能够很好的为作品增加文学美。比如说在文学作品当中应用这一类指示语的歧义的话能够十分有效的营造一种悬念,引发作者自己的思考,加深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结语

英美语言 第8篇

《达芬奇密码》剽窃案的新闻报道与剽窃案中的证据性语言研究

BBC 2006年4月7日热点新闻:法庭驳回了《达芬奇密码》剽窃案中原告的索赔请求。这是2006年英国高等法院的一个案子, 《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纪实性文学作品《圣血和圣杯》 (英文名称:The Holy Blood and the Holy Grail) 中的相关内容。该案的审理导致了电影《达芬奇密码》发行的推迟, 从而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丹·布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印象。最后, 伦敦高等法院判决, 丹·布朗没有侵犯《圣血和圣杯》一书的版权。

本案中, 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被指控是抄袭、剽窃而成。原告贝金特和莉欸二人声称该小说非字面地侵犯了其版权, 而是从他们的作品《圣血和圣杯》抄袭了主题。因此, 二人起诉了出版商——蓝登图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接下来就开始了长期的法庭争锋。与本案有关的头版新闻说, 判决支持了被告的主张——蓝登图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没有侵犯版权。当时, 法官的结论是, “被告照抄主题既没有对原著作进行抄袭也没有对其实质部分进行变相抄袭。” (2) 该判决为《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发行与上映清除了障碍。

该案的新闻报道将剽窃事实司法认定中书证的重要性展现给世人, 引起了语言学界与法学界对书证中与案件相关的书面语言的高度关注并加以研究。

希普曼案的新闻报道与遗嘱中的证据性语言研究

BBC2000年1月31日热点新闻:希普曼因15起谋杀案被判处监禁。该案详情如下:一名名叫希普曼的医生在2000年1月由于谋杀15名患者被判处终身监禁, 其是英国审判史上的罪恶最重的连续杀人犯, 同时他也被判处犯有伪造遗嘱罪——伪造了患者凯瑟琳·格伦迪的遗嘱。法官福布斯先生评论说:“在英国, 还没有哪件案件像本案一样, 需要调查一个人的这么多起谋杀行为。”

颇有趣味的是, 该案中案犯伪造患者凯瑟琳·格伦迪太太最后的遗嘱。该遗嘱引起了患者女儿安吉拉·伍德拉夫的怀疑, 并最终导致案犯落入法网。患者的女儿是个律师, 她以前起草过其母亲的遗嘱并且一直为她处理法律事务, 因此, 当她发现母亲临终前几天立的新遗嘱时, 她开始怀疑并就此事展开了调查。特别是, 该遗嘱的措辞和签名与患者平时的风格不同;并且, 虽然患者通常极注意细节, 但是在遗嘱的打印稿中有许多错误。其手写的字也比平常大。于是, 安吉拉·伍德拉夫请来一位法律语言方面的文书鉴定人员。该鉴定人员将有伪造嫌疑的签名与患者原来的真实签名进行了比较, 并在法庭上将鉴定结果及遗嘱原文中的重要证据提交给陪审团。该鉴定人员当庭表示, 这些证据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最后, 法庭依据这些证据给被告定了罪。

这一新闻报道说明, 法律语言学和法律语言学家在涉及著作分析和书写分析案件中的工作应被广泛报道并予以重视。同时, 该报道也引起了语言学界和法学界对书面言辞证据书写的高度重视, 并影响了书面言辞证据书写研究的发展方向。

谷歌商标权保护案的新闻与文字商标中的证据性文字研究

2006年7月21日, 卫报以“作为普通常用词, 谷歌付出了代价”为标题报道了一篇谷歌文字商标面临风险的新闻。该新闻大意为:“Google”商标存在这样一种风险, 即“Google”一词如此常用以至于可能成为“search”一词的同义词。如果这种风险成为现实, 谷歌公司将失去对这一文字注册商标的保护。这将会导致他人可以用该词指称自己的产品, 最终削弱他们的品牌。该新闻报道了谷歌商标权保护所面临的尴尬:在多大程度上企业可以主张自己“拥有”文字商标注册中的文字使用权?在多大程度上有权转让这些注册商标中的文字使用权?这使我们猛然醒悟, 当企业试用像“Canute” (克努特糖果) 一样的词以阻止这些词汇采用其普遍意义的一般用法, 就像60年前人们经常讨论“用 (小妖精真空吸尘器) 吸干净地毯”一样。

该热点新闻, 关注利益的一个深层次领域——文字注册商标及其保护。大公司极力维护其文字注册商标, 然而像前文的新闻一样, 文字注册商标会随着企业相关业务的扩展被广泛应用, 因而也会向社会开放。比如, 麦当劳的商标权包括金色“M”状的拱形、名称的前缀“Mc”及单个产品的名字, 如“Big Mac”。但这一维权也有失败的情形, 在麦当劳公司诉方舟科技公司一案中, 方舟科技电脑公司成功地为其用拱形作为公司的专用标志进行了辩解。法庭判决, 运用金色的拱形确实削弱了麦当劳商标权的效力, 但是, 允许方舟科技运用其他颜色的拱形。然而, 麦当劳在大多数情况下商标维权常常非常成功。比如, 在麦当劳诉Mc Bagels公司一案中, 麦当劳成功地维护了其Mc商标权, 禁止将“Mc Bagels”作为一个名称加以使用。此外, 麦当劳也向法院针对Mc Munchies及其他企图运用Mc作为前缀的公司和个人提出了警告性诉讼。

如果文字商标中的词很快变成常用语的话, 那么像前文那样用来创造商标的造词新方法很容易被滥用。既然如此, 公司应当保护自己的商标以维护其自身权益就成了商标法的应有之义。如果这种方法被滥用, 人人都可以利用这些商标在市场上从知名公司的宣传中获益。

谷歌商标权保护案及其他相关案件的新闻报道, 将文字注册商标中独有的“文字符号”与通用的文字符号认定方面的语言事实认定问题加以报道, 引起语言学界、法学界等相关学术领域专家的关注并展开研究。

BBC曾报道过这样一条题为“‘屠夫’ (Ripper) 戏弄案经深入调查, 一名嫌疑人已还押候审”的新闻。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49岁的男士———霍姆布, 因被指控在“约克郡屠夫 (Yorkshire Ripper) ”案中戏弄警方、干扰警方视线, 已被警方还押候审。公诉方指控霍姆布先生27年前, 确切地说从1978年3月1日至1979年6月30日, 向西约克郡警方送出了几封信件和录音带声称他自己是“屠夫” (Ripper) 系列谋杀案的案犯。该案主要是人类声音独特性方面的案件, 尽管时光的流逝导致声音发生了变化, 一个25年前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录音, 是否还能与最近被捕时发出的声音成功地进行比对?

BBC在线新闻档案报道了霍姆布一案 (BBC News 21 March 2006) , 并完成了从1979年原始录音到2005年逮捕讯问录音。在逮捕讯问时, 警方要求霍姆布出声读文本, 以让声语分析专家进行比较并将霍氏声音与当年的声音进行了比对。虽然没有将比对结果作为定案的证据, 而是用了DNA鉴定结果作为证据确定了真正罪犯的身份。本案凸显了一起法律语音学家参与案件调查并作出报告的工作形式, 并且结果也非常准确。这引起了法律语言学家的关注。

本案表明, 尽管法律语音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但是该语音工作出奇地精确。关于该案的新闻报道, 更加坚定了法律语音研究者的信心, 诱发了他们新的研究热情。

结语

通过《法律语言学导论:证据性语言研究》一书,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新闻报道引起了英美法律语言学家和法律语音学家高度关注并对相关法律语言问题展开研究, 是英美证据性语言研究的诱因。新闻报道对英美法律语言研究发展的诱导作用,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发展我国的法律语言研究中, 相关研究人员应在法律价值的指引下从新闻报道中寻找相关研究资料、确定相关研究方向。

注释

1 Malcolm Coulthard and Alison Johnson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Forensic Linguistics:Language in Eviden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 http://www.judiciary.gov.ukljudgment_guidance/judgmertssummary.htm

3 因真正的杀人犯杀人过多, 所以被称为“屠夫”。

英美语言 第9篇

1. 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后, 新出的各种教材在选材内容、体裁、出题形式等方面都很新颖, 包括导入教学设施, 如多媒体学习课件、网络课程等等。但是, 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却很少, 大部分都注重于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我们能够找到大量的关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章。而本土文化在英文课本中的含量甚少。拿传统节日来说, 学生能够从课本中学到“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 “Halloween’s Day (万圣节) ”, “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等西方节日。但谈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 (Tombsweeping Day) ”, “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 “春节 (Spring Festival) ”, 却不知从何说起。学生们对西方的名人如海明威、爱因斯坦等如数家珍, 却不知道Confucius是什么人。所以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无话可说, 词穷语乏的尬境。

2. 本土文化在学生学习观念中的缺失

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已经超过了对本土语言的学习这一现象已经慢慢显露出来。这与当今中国与世界的融合程度不断地加深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对外贸易活跃的商业城市, 英语被称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沟通桥梁。这使得学生对英语以及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的学习热情高涨, 而忽略了自己必须掌握的母语的文化。殊不知,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不断交换交流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 互通有无的。在国内, 用英语表达的内容主要还是本国文化。很多学生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 对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也不知该用英语如何表达。比如“农民工”, “安居工程”, “经济适用房”, “80后”, “来料加工”, “西部大开发”, “春运”, “希望工程”等等。

本土文化是语言习得者学习的根基和基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虽然在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多多少少的差异, 但是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英美文化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本土文化的教学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3. 本土文化的对比作用

中国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习得是潜移默化的,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掌握的中国文化有多少。而英美文化, 以英语这一强势语言为依托, 却仍旧是外来文化。如果单纯地接受英美文化教育, 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某些文化现象或者文化背景无法理解。例如, 在讲到美国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时, 美国人喜欢直白地夸奖别人, 受夸奖的人也毫不谦虚, 对赞美一一接受。中国学生对此觉得惊讶。美国人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和中国相比更是让他们无法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与美国的文化特点进行比较。中国文化精髓之一是“大家”, 儒家思想中有说“谦受益, 满招损”。对别人的赞美要谦虚, 夸奖别人也要适时适当, 否则过犹不及。儒家思想又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 用来定义当时社会的责任关系。这些伦理观念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想。相比之下, 美国是个没有古代史的国家, 它的短暂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追求完全自由平等的历史。美国文化更加注重“自我”, 注重个性的发展。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从这一角度出发, 学生理解美国人的礼节文化就不难了。

这里, 本土文化以一种比较对象而存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熏陶下的伦理观、价值观, 从而培养学生在遇到与本国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时, 能够从其历史、内部特征等角度进行挖掘探讨, 从本质上找出不同, 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以及本土文化的敏锐嗅觉,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 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自我保存意识和英语文化表达

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学生不具备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现象。学习英语是单纯学习语言和国外的文化。钱钟书在《围城》中塑造的在中西文化中迷失方向的方鸿渐形象便是文化学习的一个例子。学习文化不能如“邯郸学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本土文化的知识, 学生在中外文化的撞击中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文化, 有助于学生不断发现本土文化的闪光点, 从而下意识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语言学习。教师在平时实施英美文化教学中, 尽可能地加入本土文化元素, 用英语来表达本土文化现象。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隔阂也将被去除, 对文化的亲切度加深, 并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主体, 端正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吸取多种文化的精华所在。

如今, 本土文化在国外也如英美文化在国内一样, 深受语言学习者欢迎。作为以汉语为母语, 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 不仅要将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实际语言操作能力的文化传播人。

摘要:目前高职高专学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逐渐被重视。然而目前的外语教学过于专注英美文化教育, 却忽略了本土文化知识。这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现象的能力。在英美文化教学和语言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本土文化知识, 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将有助于学习者理解英美文化;也使得学习者重视对本土文化的学习, 并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美文化,本土文化,对比作用,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Kamas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J].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3.

[2]周燕宇.谈目前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7) .

[3]张四妹.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语用能力的影响[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7) .

[4]徐一红.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导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 (6) .

英美语言 第10篇

关键词:庞德,诗歌翻译,英美儿童诗

一、庞德的诗歌翻译语言观

埃兹拉·庞德 (Ezra Pound, 1965—1972) 是二十世纪英美文坛的巨擘之一, 他不仅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 而且以其突破传统的翻译观念和翻译手法推动了英美诗歌现代化的进程和翻译学的发展。

西方评论界认为, 庞德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其诗歌翻译语言观。在早期的意想主义运动时期, 庞德注重细节和单个意象的精确翻译, 把其翻译观建立在语言能量与活力的基础上。他认为, 语言是富有活力的, 在不断的变化中彰显其生命力, 因此, 诗歌翻译应通过诗的节奏、意象和变化让诗歌语言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种翻译观无疑给了译者更大的自由空间, 诗歌翻译也因此而具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艺术性。庞德在《如何阅读》一文中根据诗歌的语言特征, 将诗歌分为三类, 即“声诗” (melopoeia) 、“形诗” (phanopoeia) 和“理诗” (logopoeia) , [1]并对这三类诗的翻译做出如下阐释:“声诗可被一位听觉敏锐的外国人所赏识, 尽管他对诗歌所有的语言一窍不通。声诗其实不可能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 除非有天生的巧合, 再加上仅译半句。与此相反, 形诗几乎或完全可以不差分厘地翻译过来。好的形诗, 译者其实不可能破坏它, 除非他粗制滥造, 忽视众所皆知的常规。理诗无法翻译, 虽然它所表达的意向可以意译。或者说, 你无法‘就事论事地翻译’, 只有在确定作者的意图之后, 你或可找到一个派生或相应的结构。”[2]庞德作为诗人兼翻译家, 在诗歌英译方面功不可没, 其独到的诗歌翻译观不仅对英语诗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英诗汉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依据庞德对诗歌类型的归结, 即从“音乐”、“意象”、“意境”三方面, 对英美儿童诗的翻译作一评析。

二、儿童诗的特点

既然庞德的诗歌翻译观注重诗歌的语言特征, 并从诗歌语言的不同方面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了探索, 因此, 翻译英美儿童诗也需要详细分析儿童诗的语言特点。

儿童诗, 顾名思义, 是写给儿童的诗。由于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 儿童诗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诗歌的特点, 归结如下。

(一) 充满童趣而朗朗上口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为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 儿童诗的语言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 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在充满童趣的语言环境中提高鉴赏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增加对知识的渴望, 同时在诵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获得美的享受。为了便于吟诵, 儿童诗的语言通常简单易懂, 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许多儿童诗韵脚整齐, 甚至一韵到底, 使儿童易于并乐于接受。

(二) 想象丰富而奇幻多姿的意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 他们总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诠释并诗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世界里, 花儿会笑、虫儿会唱、草儿会舞……因此, 儿童诗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 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独特而优美的意象, 抒发童真童趣, 从而让他们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感悟诗意的所在。

(三) 贴近生活而巧妙新颖的构思

儿童诗的主题多为描写儿童的生活, 探讨儿童的情感世界, 在广泛性和深刻性上远不如其他类型的诗歌。因而, 其独特的艺术性主要依赖于在平实而真切的生活之上巧妙新颖的构思。这类诗歌往往借助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 以小见大, 深入浅出, 使平易而简单的儿童生活幻化为充满神奇色彩的缤纷世界。

(四) 天真烂漫而自然优美的意境

形象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在儿童诗中, 通过情景交融, 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 其特有的意境才会自然地呈现。儿童诗大多避免抽象晦涩的形象, 而是把天真童稚的感情附于平易自然的形象之上, 营造出童话般的境界, 同时又不失诗歌的优美。

三、英美儿童诗的翻译

(一) “音乐美”

庞德认为“声诗”可以感而不可译, 除非有巧合。然而儿童诗有着较强的音乐性, 如何在汉译中保持这种音乐美呢?根据庞德的理论,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地处理这种源于语言差异的不可译因素, 竭力表现诗歌语言背后真实的感情。因此, 这种“音乐美”在儿童诗汉译中就表现为诵读过程中浓厚的“儿童味”。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不必刻意追求音律上的统一。如果由于一味强调尾韵一致或“以顿代步”而造成译文的晦涩难懂或诗句冗长, 则有悖于儿童诗的特点, “儿童味”也会大打折扣。因此, 在儿童诗翻译中保持“音乐美”, 要在形式上做一些取舍和变通, 如舍弃原诗的音韵和步律而代之以句式的整齐或向五言诗、七言诗靠拢, 从而保证了儿童诗的“可诵性”特征。如英国诗人西柏 (Colley Cyber) 的一首短诗《盲孩》 (The Blind Boy) , 屠岸的白话体译文基本追随原诗;而骆海辉的七言体式的译法则随原诗的音律作了灵活的处理, 仅举该诗的前两节为例:

The Blind Boy

Colley Cibber

O say what is that thing call’d light

Which I must ne’er enjoy;

What are the blessings of the sight.

O tell your poor blind boy!

You talk of wondrous things you see,

You say the sun shines bright;

I feel him warm, but how can he

Or make it day or night?

译文一[3]

你们说的“光”, 是什么东西,

我永远不可能感觉出来;

你们能够“看”, 是什么福气,

请告诉我这可怜的盲孩。

你们讲到了种种奇景,

你们说太阳光辉灿烂;

我感到他温暖, 可他怎么能

把世界分成黑夜和白天?

译文二[4]

请问何物是光线?

我的双眼看不见。

眼睛能看真幸福,

可怜盲孩难拥有。

眼见事物很奇妙,

太阳明亮又美好,

我知阳光冷与热,

不懂昼夜如何换?

两个译文比较来看, 译文一给儿童读者更多的原作表层信息, 也较容易理解, 但是在音韵效果的处理上略逊一筹;译文二的七言体也并非完全押韵, 但在传达原诗主体节奏方面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易于唱诵, “儿童味”浓, 更容易被儿童读者所接受。

(二) “意象美”

受中国古诗的影响, 庞德领导了20世纪初的英美意象主义运功, 因而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翻译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从庞德对意象的定义, 即“智力与情感在瞬间的复合体”, 可以看出庞德在翻译中注重通过意象来渲染诗作整体的情感氛围, 这种“融情于景”便是庞德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契合点。

由于儿童擅长形象思维, 儿童诗中则较多地运用表达色彩、声音和形象的词, 从而形成了儿童诗语言浅淡而意象突出的特点。因此, 英美儿童诗的翻译也可借鉴庞德诗歌翻译理论中关于诗歌意象处理的独特理念, 不仅使儿童诗意象中所蕴含的活力得以张扬, 而且使诗歌整体的诗意画面变得鲜活起来。

在翻译过程中, 为了凸显英美儿童诗的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 译者应在句法和用词上作适当灵活的处理, 如多用汉语无主句、添加叠字, 等等。如英国诗人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一首小诗《风》 (The Wind) , 去全诗共三节, 基本选用英语中最常用的单音节词, 语言简洁流畅, 意象清晰明快。而如何在译诗中保留这种画面感和意象美呢?现以该诗的第一节为例, 略作分析:

The Wind

Robert Louis Stevenson

I saw you toss the kites on high,

And blow the birds about the sky;

And all around I heard you pass,

Like ladies’skirts across the grass

O wind, a-blowing all day long,

O wind, that sings so loud a song!

译文一[5]

我见你把风筝抛向云端,

我见你把鸟儿吹向蓝天;

我到处听见你跑步的声息,

像姑娘的裙子掠过草地

风啊, 你整天不停地吹响,

风啊, 你的歌声多么嘹亮!

译文二[6]

曾见你把风筝抛向高天,

吹得鸟儿振翅凌空飞翻;

侧耳四周可闻你的声息,

像姑娘的芳裙拂过草地

啊风, 你终日不停地唱,

啊风, 你的歌声多嘹亮!

这两则译例都较好地再现了原诗蕴含的意义, 但译文二在语法层面上作了一些调整, 使用大量的汉语无主句, 使原诗中“风”的意象更加鲜明和突出, 动感十足, 从而使译文情趣大增。儿童诗的语言简单,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对译, 但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句法、词汇层面的传统差异和大量的语言非对等现象常常会给译者带来挑战, 因此, 在翻译儿童诗时, 译者应以“意象美”为重, 必要时可以牺牲句法、词汇的对等, 保证译文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三) “意境美”

诗歌中的意境美是用语言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内涵, 是一种整体的美感氛围。庞德曾把诗歌比作“一种令人鼓舞的数学, 它给予我们方程式, 不是抽象的数字、三角形、圆形等等, 而是人类感情的方程式”。[7]因此, 庞德认为诗歌翻译不应过分强调字词的直译, 而是应在确定了作者的思想意图之后, 更多地再现“方程式”背后的感情, 这样才会使译文所表现的景与情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儿童诗的翻译也应力求营造这种整体的“意境美”。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从整体把握儿童诗画面感浓郁的特点, 使译文传达出视听交融、动静结合的动态美感, 从而达到对原诗意义的真正忠实。此外, 为了烘托生动的意象画面, 可在翻译中对修辞和措词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把隐晦的暗喻转化为浅显的明喻, 添加节奏型的重复或语气词, 等等, 使译文达到境味、情味和韵味的和谐统一。如英国诗人布莱克 (William Blake) 的《扫烟囱的孩子》 (The Chimney Sweeper) 一诗中的一句“The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如译成“他们/就给我/穿上/这件/黑衣”[8], 原诗的隐含之意则没有表现出来;如译成“他们/给我穿这/丧服似的/黑衣”[9], 用形象的明喻来代替原诗的暗喻, 不仅容易理解, 而且意义准确, 诗作的主题也在字里行间得到了深化。又如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另外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童真的小诗《船儿飘飘到何方》 (Where Go the Boats) , 以下为原诗及其译文[10]:

Dark brown is the river, 河水清幽幽,

Golden is the sand.沙滩金灿灿;

It floats along for ever, 清水无尽头,

With trees on either hand.绿树两岸走。

Green leaves a-floating, 水上绿叶漂,

Castles of the foam, 泡沫像城堡;

Boats of mine a-boating——船儿放下水,

Where will all come home?东西随波涛。

On goes the river, 河水急流淌,

And out past the mill, 流过水磨坊。

Away down the valley, 穿越大峡谷,

Away down the hill.冲下小山冈。

Away down the river, 冲下小山冈,

A hundred miles or more, 河水到远方。

Other little children船儿谁拾起,

Shall bring my boats ashore.他乡小儿郎。

这首小诗描写了一个孩童把船儿放下水, 看着它飘向远方, 想象船儿被他乡的小孩拾起, 那份意外的惊喜是孩子们之间用心传递的礼物。译诗较好地表现出了原诗的音乐美、匀称美, 以及轻松活泼的基调。其中, “清幽幽”“金灿灿”叠字的使用点活了意象画面, 浅显的拟人和比喻及三、四节之间的顶真符合儿童诗的特点, 在适合唱诵之余也不乏意境美。

四、结语

英美儿童诗的翻译看似容易, 实则不然。儿童诗特有的音乐美、意象美、意境美都是十分微妙的问题, 需要译者灵活的语言转换能力、高超的措辞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在翻译英美儿童诗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始终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努力使译诗不失“儿童味”, 创作出更多深受广大儿童读者喜爱的诗歌译作。

参考文献

[1]Eliot, T.S. (ed.)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C].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8:25.

[2]黄运特译.庞德诗选比萨诗章[Z].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8:228.

[3][5]屠岸.英美儿童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4:3, 92.

[4][10]骆海辉.牛津英语童谣[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19, 190.

[6]李云起.太阳的旅行——英美短诗诵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25.

[7]G.Singh.Ezra Pound as Critic[M].New York:St.Mar-tin’s Press, Inc., 1994:120.

[8]顾子欣.英诗三百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1996:92.

英美语言 第11篇

关键词:语言学;英美文学;后现代主义;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13-02

英美语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英美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文化,这种符号文化与象形文化相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英美是后现代主义起源之地,表面上貌似难以读懂的后现代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学的碎片化倾向,这种后现代主义使得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出现了趋同倾向,并反过来影响文学本身。

一、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下语言学视域中的英美文学的特点

(一)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有着后现代作家新一代之父的美国作家康纳德·巴塞尔曾声明过,他的歌中之歌是不确定原则,由此可见,“不确定性”与“内在性”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两个核心原则。“不确定性”具有多重的含义,例如异端、多元论、模糊性以及散漫性等,不确定性揭示了后现人主义的精神品格。当代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罗伯特?库弗深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对创作方法进行的探索,创作出幻想与现实界限模糊的作品。在他的小说中,既有纯粹的虚构性又有现实的虚构性,很好的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多克特罗的《拉格泰姆时代》通过把事实与虚构相融为一炉,也呈现出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后现代主义中的不确定性打破了读者建立在传统文学上的审美经验,通过拉开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进而引发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

(二)多元化的创作方法。后现代主义中的不确定原则导致了其创作方法上的多元化,因此,多元化也是后现代主义英美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多元主义促进了多样性的互动,允许读者以不同的诠释框架进行相互的交流,并通过参与有效的避免相互的隔绝。

(三)语言实验与话语的游戏。在很多人看来,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后現代主义则是以“语言”为中心。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是以语言为中心的创作方法,并且高度关注有关语言的游戏与实验,热衷于开发语言过程的符号与代码功能,醉心于探索新的语言艺术,而不是表现世界、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的隐秘,用语言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并极力淡化、取消文学作品所反映生活、描绘现实的基本功能。在消解了现实的真实性之后,后现代主义者更相信语言本身就是意义,语言不需要依付于其他现实的基础上。例如史蒂文斯的代表作品《风琴》,就是采用了纯粹的语言游戏,从而改变了美国诗歌中的语言风格。后现代主义下的英美文学以游戏性的叙述,使得读者有够从阅读中得到极大的愉悦。

二、语言学视域下英美文学的环境适应性

(一)语言学文化政治适应性。从英美文学的后现代主义溯源过程中我们看到,英美文学受其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语言学视角观察,文化及政治就是环境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文学对文化政治就有一定的被动适应性。文学、语言学本身提供了一个极具交互性的大环境,在英美文化政治的强大支撑之下,英美文学获得了强势的且恣肆的生长,英美文学的这种生长既得益于文化政治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文化政治环境。自从语言学出现以来,就为英美文学带来了更为复杂性范式。在文学的复杂性范式之中,文化政治环境是文学环境不可或缺的。文化政治的主导性在任何国家的任何历史阶段都是勿庸置疑的绝对的影响力量,在英美国家亦是如此。

(二)语言学纯文学适应性。从语言学的视角而言,语言学、语言、文学等及其大环境都具有共生性,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行为会为语言构成媒介层、文学层、语言学层等,并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且是由表及里的。反过来,语言学、语言、文学等亦会对大环境施加反馈式的影响,这就是语言的交互与更新,亦是语言的纯文学性的适应性过程。在后现代主义时代,这种表现尤为强烈,其原因不仅在于后现代主义时代的语言交互的频繁性,亦在于后现代主义时代的语言自治性,在于纯文学后现代化为文化所带来的艰深性[1]。这种艰深性不仅使得传统的阅读受到极大的挑战,就连传统的文学意识也遭遇到了极大的不适应性。从纯文学的视角而言,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潮流试图在摆脱文化政治的环境影响反而使得诸多作品之中显露出文化政治逆影响下的混乱取向。

(三)语言学社会适应性。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的30年代末初露端倪,但是,它与现代主义的分野直至30年后才出现,长达30年的时间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积淀与语言学意义上的升华及其向社会泛化提供了时空准备。语言学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无关理论观念与风格方法,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与其模糊抽象的特质一道成为现代批评家与学者既爱且憎、既无奈又难以割舍的一种时代符号。后现代主义自其甫一出现即具备了泛文化式的环境适应性,在在文学之外形成了强大的绵延及今的影响力。从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看,不仅语言学的文化政治环境会对文学产生影响,即便是纯文学亦会在语言学的环境影响下出现适应性反应。社会化对于文学的影响亦因后现代主义以及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而正在不断加深,同样地,后现代主义在英美文学的现代世纪已经成为环境适应性的明证。

三、语言学视域下英美文学的生活输入适应性

(一)政治形态影响适应性。后现代主义形成于时代环境中,亦对时代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还对建筑、摄影、影视、服装、家具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言学对于英美文学亦产生了由后现代主义聚焦下的多维度的大环境影响,加剧了其更加广谱化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适应性,也就此为广受英美文学影响的国家带来了基于多维度思考的输入适应性。在所有的输入适应性之中,政治形态影响下的生活输入尤为显著,政治形态的自上而下的后现代主义输入使得英美文学出现语言学视域下的共时性转折。同时,政治形态亦势必会对英美文学带来基于生活输入的语言学的适应性影响。政治形态所主导的政治中枢会潜移默化地将政治形态的影响施加并融入英美文学内涵中,并以文学取材的生活柔化掩饰其政治形态本质,进而完成政治形态对英美文学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输入过程。

(二)社会经济影响适应性。英美等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较长,形成形形色色的社会经济现象,某些社会经济现象是超验的。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及其所代表的英美文学的反传统的以及由此而演化而来的非理性、荒谬怪诞等可能在英美文化所涵养的英美文学中能够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但是,这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而言是逆输入性的,是社会经济刺激式的被动输入[2]。从语言学的视域来看,英美的后现代文化观与审美观的输入对其社会经济而言属于一种文化缓释效应。

(三)文化意识影响适应性。对英美文学的语言学视域下的输入性,我们来看看火遍全球的《哈里波特》系列作品,其作者罗琳女士是失去社会适应性,因而被迫成为作家,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其作品必然出现务虚性,其作品的理性深度与学术价值显然也是值得反思的。务虚现象在披上后现代主义的外衣后,反而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这种务虚作品,究其实质不过是一种精神麻醉剂,这样的语言学视角下逆向输入的作品对于任何被输入文化而言都很难说其存在着多少文化适应性。

四、语言学视域下英美文学的输出适应性

(一)综合与拌合。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为语言学的文学输出及其适应性都带来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包括语言本身的某些特质,也包括语言组织结构、创作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后现代主义在全球学术语境中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论证与厘清。后现代主义在文学领域,尤其是英美文学领域内进行了文化集成式、文化简约式、文化反智式等诸多引起争议的大融合,与其说这种大融合是基于文化本身的,倒不如说是基于语言学视域下的技术层面的“技穷式”拌合,所以屡遭质疑[3]。人类既掌握语言的内在自倾性,亦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且完善语言的内在自驱性,因此造就了环境影响与输入下的文学的变迁。

(二)意识与幻象。后现代主义支撑之下的英美文学,其后现代性首先表现在强烈的潜意识性,这种潜意识性已经使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化政治与社会经济的输入性形成了较大的游离,同时亦为英美文学的肖象式苏醒带来了较大程度的转捩。早在20世纪30年代,乔伊斯即以其后现代主义为英美文学以及语言学带来了超语言式的文学“梦语”。出乎乔伊斯意料的是,数十年之后,这种“梦语”甚至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学的“梦呓”,并且出现了一种幻觉的适应症,文学之中开始出现魔幻、奇幻、玄幻等成分,这一切都是以英美文学为急先锋的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潜意识幻觉性的幻象的延伸。

(三)反噬与劣化。英美文学强势输出对我国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反噬作用与劣化影响较大,不同体系、不同制度下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绝对的无法适应性,一旦盲目吸纳与过度硬性融合则必然都会在文化冲突过程中出现较大程度反噬,反噬的结果要么是本土文化被削弱,要么是本土文化受到劣化,二者或必有其一甚至同时发生。因此,任何对英美文学的盲从与媚俗都是不理智的,都是对本土文化的不负责。对后现代主义的过度硬性融合,反而会使本土文化遭到劣化[4]。人类历史上许多被殖民国家,其本土文化及其语言文字等被输入继而被消亡就是最强有力的实证。

后現代主义影响下的英美文学及其为现代社会带来的适应性,其实更像是一曲由语言学认知文本所写就的、由时代的文化政治与社会经济环境所伴奏的形之于英美文学的现代牧歌。就后现代主义输入与输出方向上而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先进性显然是占据绝对优势一方,从本质上而言,后现代主义其实自先天即带有一种解构化的叛逆性成分。在针对英美文学的后现代主义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噬与劣化的理性分析、理性阐释与理性批判之后,笔者所期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Derrida,J. The Ear of the Other: Octobiography, Transference, Translation: Texts and Discussions with Jacques Derrida,1985.56-57.

〔2〕陈成龙.真语文是“真知”“真教”“真学”的融合[J].语文建设,2013,(25):17-18.

〔3〕王予红.论言语交际中的认知语用研究[J].语文建设,2015,(29):29-30.

英美语言 第12篇

关键词:跨文化,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

一、语言艺术源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中诞生的。我国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来源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环境, 而英美文学作品则几乎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与古希伯来基督文化之中。语言艺术源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圣经》中的语言艺术源泉

古希伯来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 终于诞生了英美文学的圣典之作———《圣经》。从文学发展的视角来看, 《圣经》不单单是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经典, 也是古希伯来不同文化交融渗透的结晶, 更是基督文化的核心内涵与精神支柱。因此, 作为英美文学语言艺术的最初发展源泉, 《圣经》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具体来说, 《圣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 将《圣经》包含的寓意故事直接作为创作的素材, 比如《贝尔武夫》这部长篇诗集, 在诗中不仅提到上帝, 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妖怪格兰代尔的来历, 这些都是从《旧约全书·创世纪》中直接引用过来的;除此之外, 著名诗人兰格伦笔下的经典寓言故事作品《农夫皮尔斯之幻想》, 也是14世纪基督教文化与精神传播的重要文学作品。在阅读与赏析这类文学作品时, 首先要对与《圣经》相关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 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认知其所在的历史环境。第二, 在故事中体现出《圣经》的寓意。比如, 作者约翰·班杨所写的《天路历程》, 在整部作品中始终贯穿、宣扬的都是基督教义, 甚至连灰尘遍布的客厅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诗人拜伦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希伯来歌曲》中直接将《圣经》题材作为其诉说自身情怀的蓝本;而《扫罗王最后一站之歌》则直接来源于《旧约全书·萨姆耳记》中的故事, 其主要颂扬以色列人民敢于斗争、顽强拼搏、不畏强暴的精神。

2. 古希腊神话中的语言艺术源泉

古希腊神话可谓是欧洲文明起源的历史根基, 对现阶段的影响范围十分宽广。古希腊神话的两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初始文学性, 其在审美艺术表现以及故事情节安排等方面都是其他英美文学作品难以超越的。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在评价希腊神话时曾这样说道:“神话故事是希腊艺术起源的宝库, 是艺术繁荣的土壤。正因如此,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后期的希腊文学。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社会或自然的艺术形式, 即希腊艺术。总体说来, 古希腊神话为后来英美文学发展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支持:第一是发展基础。古希腊神话是欧美文学发展的起源, 产生了许许多多著名的历史作家与诗人, 如诗人但丁、戏剧家阿里斯托芬以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等, 他们的作品始终渗透着希腊神话的各种人物形象。第二是独特的思维。神话中注重对人物的个性、形象进行刻画, 并且着重追求形象的完美。英美文学中追求乐观、自然美以及自我个性等思想, 这些均能够在古希腊神话中追溯到原型, 也正是这种赞扬斗争、讴歌英雄的思维方式, 才使得希腊神话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

二、从跨文化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特点

1. 强调使用戏剧性独白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 使用较多的就是戏剧性独白。戏剧性独白的最早使用与发展主要得益于诗人索恩伯里, 他在1857年创作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一些诗歌片段就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戏剧独白”。而戏剧性独白的广泛应用则是在1886年之后, 丁尼生创作了《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观》并将其出版, 从而使戏剧性独白的使用具有了高度的权威性, 并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戏剧性独白使说话人与作者分离开来, 如在彭斯的《威力神父的祷告》中, 不仅可以听见人物的声音, 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尽管其没有高度权威性, 却依然能够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2. 来源于现实而超越现实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从现实中创作而来, 而发展却远远超越现实。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 应当结合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并在充分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基础上, 对作品展开深入的理解与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更加注重的是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以及对社会价值追求的理解与判断, 是作者在走过人生之旅后对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与领悟。英美文学作品采用的文体风格与语言文化都是多样而变化的, 且在语言表现方面也更加多元化。因此, 对英美文学发展历程进行探究, 是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精神价值与内涵的重要手段。

3. 语言艺术中的经典引用与发挥

对经典的全面引用是英美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同时也体现出对语言艺术的极致发挥, 即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述可以体现出寓意深刻的故事。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为例, 在幼年时期, 他的母亲就抓住他的脚后跟将他长期放置在斯提克斯河中浸泡。正因如此, 他逐渐练就了一副铜墙铁壁般的身体。然而由于他的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 而使得没有浸泡在神河中的脚后跟成为他唯一的致命缺点。阿基里斯在全力攻打特洛伊城的时候, 他的脚后跟中了太阳神的致命一箭, 因此而丧命。也是从那时开始, 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了“Achile’s heels”, 表示“致命的缺点、要害部位”的意思。

结语

在当前世界发展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 文化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交融的态势。在多种文化元素的交融与碰撞中, 赏析与研究文学作品是对不同文化进行学习与了解的有效途径。而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西方审美观与文化发展观的综合展现, 其不仅体现出西方国家的时代特征与民族内涵, 更体现出西方文化意识与思想。因此, 只有正确、积极地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 才能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赏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培新, 邢琳琳, 焦红卫.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语文建设, 2013, 35:55-56.

上一篇:金融业务下一篇:解题要领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