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2024-07-01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精选8篇)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第1篇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汇总

In Britain all children have to go to school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16. In the US children must go to school from the age of 6 to between the ages of 14 and 16, depending on the state they live in.

Subject 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subjects taught in schools are laid down by the National Curriculum(课程), which was introduced in 1988 and sets out(制定) in detail the subjects that children should study and the levels of achievement they should reach by the ages of 7, 11, 14 and 16, when they are teste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does not apply in Scotland, where each school decides what subjects it will teach. In the US the subjects taught are decided by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hereas British schools usually have prayers(祈祷) and religious(宗教的) instruction, American schools are not allowed to include prayers or to teach particular religious beliefs(信仰).

Examinations At 16 students in England and Wales take GCSE examinations. These examinations are taken by students of all levels of ability in any of a range of subjects and may involve a final examination, an assessment(评价) of work done during the two year course, or both of these things. At 18 some students taken A-level examinations, usually in not more than 3 subject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levels in order to go to a university or polytechnic(综合技术大学).

In Scotland students take the SCE examinations. A year later, they can take examinations called HIGHS, after which they can either go straight to a university or spend a further year at school and take the Certificate(证书) of Sixth Year Studies. In Scotland the university system is different to that in England and Wales. Courses usually last four years rather than three and students study a larger number of subjects as part of their degree.

In the US school examinations are not as important as they are in Britai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s do have exams at the end of their last two years, but these final exams are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work that the students have done during the school years. Social Events and Ceremonies(仪式) In American high schools there is a formal ceremony for Graduation (=comple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ear a special cap and gown and receive a diploma(文凭) from the head of the school. Students often buy a class ring to ear, and a yearbook, containing pictures of their friends and teachers. There are also special social events at American schools.

Sports events are popular, and cheer leaders lead the school in supporting the school team and singing the school song. At the end of their junior year, at age 17 or 18, students held in the evening. The girls wear long evening dresses and the boys wear TUXEDOS. In Britain, there are no formal dances or social occasions(场合) associated(和...有关) with school life. Some schools have SPEECH DAY at the end of the school year when prizes are given to the best students and speeches are made by the head teacher and sometimes an invited guest. However, in many British schools students and teachers organize(组织) informal dances for the older students.

Government in Britain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Britain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center of government in Britain is PARLIAMENT(国会), which makes all the important laws for the country about crimes and punishment, taxation(犯罪), etc.

Parliament is made up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the House of Lords and the monarch(贵族).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are in Westminster in London and sometimes “Westminster” itself is used to mean Parliament. The House of commons (or the Commons) is the lower but more powerful of the two Houses. It has 650 elected members, called Members of Parliament or MPs, each representing people in a particular area or constituency. The House of Lords (the Lords) is the higher but less powerful of the two Houses. It has over 1,000 members, none of whom is elected. These members include: people who have titles like Lord or Viscount(子爵) which have been passed down to them on the death of their father (hereditary peers(世袭贵族)); people who are given titles as a reward for their long service in public life, but whose children do not INHERIT(继承) their title (life peers); and some important leaders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 (Archbishops(大主教) and Bishops(主教)).

The government brings BILL (=suggested laws) to the House of Commons, which are discussed by MPs. The bills then go to the House of Lords to be discussed. The House of Lords can suggest changes to a bill, but does not have the power to reject it (=refuse permission for it to be passed). When bills come back to the Commons, MPs vote on them and if they are passed they are signed by the monarch and become Acts of Parliament At present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 Ireland are all governed by Parliament in Westminster.

In N Ireland the political parties are different but their MPs still go to the House of Commons. In Scotland there is a lot of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Scotland should have some separate or partly separate form of government. The same is true in Wales Loc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 is Britain, also known as Councils, can make small laws (bylaws) which only apply in their area, but these are usually about small, local matters. For instance, they may be about fines that will be made for people who park in certain streets.

Councils are paid for by local taxes and also by an amount of money given to them each year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ir main job is the organizing and providing of local services, e.g. hospitals, school, libraries, public transport, street-cleaning, etc. They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setting the amount of local tax that people must pay and for collecting this tax. Local councils(议会) are elected by people within each town, city, or country area.

The people who are elected, known as councilors, usually represent one of the national political parties, but are often elected because of their policies on local issues(问题) rather than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their party. Government in the US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the US (federal(联邦), state, and local) are elected by the people of the country. Federal government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S specifically limits the power of the federal (=national) government mainly to defence(国防), foreign affairs, printing money, controlling trade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s,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make up of the CONGRESS(国会), the President, and the Supreme Count(最高法院). Congress Congress, the central law-making body in the US, is made up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Senate.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s the lower but more important of the two houses of Congress. It has 435 members, called Representatives or Congressmen/Congresswomen elected by their state. The member of Representative(代表) for each state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state, with each state having at least one Representative. The Senate is the higher but less powerful of the two houses of Congress. It has 100 members, called Senators(参议院), elected by their state. Each state has two Senators. Congress decides whether a BILL (suggested law) becomes law. If the Senate and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both agree to a bill, the President is asked to agree. The President can veto(=say no to) the bill(议案), but Congress can still make it a law if 2/3 of the members of each house agree to it.

state government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in people’s daily lives. Each state has its own written Constitution(宪法) (set of fixed law), and among the state there are sometimes great differences in law on matters such as property, crime, health, and education. The highest elected official of each state is the Governor. Each state also has one or two elected lawmaking bodies (state Legislature) whose members represent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state.

Local government concerns laws made at the town, city or county level. These laws are usually limited to a small area and concern such thing as traffic, where and when alcoholic drinks can be sold, or keeping animals. The highest elected official of a town or city Council. Every law at every level of government must be in agreement with(一致)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Any citizen who thinks he or she has not been given their rights under the law may argue their case through all the courts up to the Supreme Court (the final Court of Appeal in the US) if necessary, and any law which is found not in agreement with the constitution (unconstitutional) cannot be kept in force.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第2篇

Lesson 1 Pub talk and King’s English Australian convicts(澳大利亚囚犯)

E.M.Foster(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Lesson 2 Marrakech

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

Foreign Legionnaires(法国外籍兵团)

St.Bernard dog(圣伯纳德犬)

Lesson 3 Inaugural Address J.F.Kennedy(约翰.F.肯尼迪)

Solemn oath(庄严宣誓)

Inaugural address(总统就职演说)

Lesson 4 Love is a Fallacy

Charles Lamb(查尔斯.兰姆)

Pygmalion(皮格马利翁)

Frankenstein(弗兰肯斯坦)

Lesson 5 The Sad Young Men

Greenwich Village(格林威治村)

The Lost Generation(悲哀的青年一代)

F.Scott Fitzgerald(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Lesson 6 Loving and Hating New York Hollywood(好莱坞)

Puerto Ricans(波多黎各人)

Beverly Hills(比佛利山庄)

Ellis Island(埃利斯岛)

Lesson 13The Mansion: A Subprime Parable The Frick Museum(弗里克博物馆)

Versailles(凡尔赛宫)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第3篇

1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影响文学作品翻译的原因有译者的语言能力、译者所处的本民族文化, 以及译者对于所要翻译的文学作品的国家的文化的研究程度。如果译者不能够将文化与翻译结合或是恰当使用翻译技巧, 就很可能词不达意, 无法准确表达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造成读者的误解。

2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无非是归化与异化, 直译与意译的选择, 各有利弊。直译, 即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基础上, 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意译, 简而言之就是放弃原文的修辞格, 也不用其他修辞格, 只是把意思平铺直叙地翻译出来。 (魏军, 2006) 在翻译之中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混用, 哪一种方法便于读者理解, 便用哪一种翻译方法。因此, 面对跨文化的翻译, 译者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每个文化都有其优势和劣势,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

第一, 价值观的不同。中国是集体主义社会而西方是个人主义社会。双方价值观的不同就会产生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 (彭欢、彭学, 2011) 例如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一开始因为自身的原因不愿意参加战争, 这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为自己着想是考虑一切事情的前提。而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 所有人都是以大局为重的思想, 为国捐躯, 在所不辞,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让中国人在理解阿喀琉斯的问题上出现了障碍。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 便于拥有不同价值观的读者对原著文化有同等理解。

第二, 风俗文化的不同。风俗文化的不同常常体现在对颜色、动物、动作的理解上。比如, 在中国龙是一种神物, 象征着力量与权威,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 一般认为龙是一种邪恶的力量, 常与正面势力作对, 危害人间。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文化象征意义的不同, 进行注释或者使用同化的技巧, 在英译中时, 将“dragon”译为其他动物, 或者在中译英时将“龙”译为拥有相对应象征意义的西方生物。

第三, 宗教信仰的不同。中国文化一般是尊崇儒家文化, 西方有基督教, 天主教, 印度的佛教还有西亚的伊斯兰教。每个地区的宗教不同, 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相关宗教背景时, 翻译就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采取同化或者异化的翻译方式。 (白蓝, 2009)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For God’s sake!”“God bless you!”等说法, 上帝已经成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常客, 而中国文化中一般是佛教文化的影响更深刻一些, 比如“抱佛脚”“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等等。在翻译时可以采用同化的方式或异化的方式, 这主要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与所针对的读者的文化理解能力。

(2) 注重不同文化特征的体现

在翻译中有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多采用意译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异化是指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 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龚晓斌, 2007)

虽然不同的文化容易造成读者的误读与误解, 但是如果一味地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也会使原文脱离实际, 使之与原作者的表意不符, 读者也无法真实地感触到作者的本意。只有适时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将不同的民族文化展现出来, 才能使读者看到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 并且能够极大地丰富本国民族文化。

3以《冷山》为例探讨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冷山》是美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作品, 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对情侣经历千辛万苦重新团聚的历程。在其翻译中既可见归化的翻译也可见异化的翻译。接下来, 列举三个例子来简单探讨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冷山》中男主人公Inman在女主人公Ada家门口, 下着大雨, Inman全身被雨水淋湿了, 他想进去见Ada却不敢冒失地惊动屋内的客人。Ada看到窗外的他, 用为黑奴送饮料的名义走出去和他相见然后进行了接下来的对白:

Ada:Were you never planning to come inside?

Inman:I’m wetter than a fi sh.

译文一:我浑身湿可比鱼。

译文二:我淋得像只落汤鸡。

原文中的fish说明男主人公在雨里呆了太久, 被淋透了, 就像是一直在水中的鱼儿。第一种翻译方法, 中国的读者会很快理解原文的含义, 但是在中文固有的表达中, 是没有这种用法的。所以中国读者需要在语境中靠自己的常识来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也就是使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保留了原作者所在国家的文化习惯表达, 也在中国读者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内, 增加了“湿透了”在中文中的表达, 可谓一举三得。

第二种翻译方法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淋得像落汤鸡一样”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习惯表达, 这样翻译非常方便中国读者理解。但是却对原作者国家的文化进行了忽略处理, 读者无法真实地感受到原文中男主人公的幽默。

又比如:

You are making a pig’s ear of that job.

译文一:你把事情搞砸了。

译文二:你在刮猪毛啊。

英语中的习语“make a pig’s ear”是指“把事情搞糟糕、弄砸”。在《冷山》中, Ruby看不惯Inman刮胡子时斯文、慢条斯理的动作, 所以抢过匕首替Inman刮胡子。Ruby是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农村女孩, 她性格豪爽和大方, 如果像译文一那么翻译的话就完全曲解了她的形象。而将此句用异化的方法直接翻译成“你在刮猪毛啊”非常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Ruby的性格特点。

再比如:

But I fi nd myself alone and at the end of my wits...

译文一:可是我发现自己孤苦伶仃, 黔驴技穷……

译文二:可是我发现自己孤苦伶仃, 不知所措……

英文“at the end of my wits”的意思是“没有办法, 束手无策”。Ada给Inman写信, 信中的一句话就是此句。Ada家庭条件很好, 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 所以她的文学水平很高, 语言能力也很高。但是美好的生活随着美国内战的爆发, 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她的心爱之人远赴战场, 她的父亲不幸逝世。她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使她备受折磨, 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她写信给自己心爱的人期望他能回来。第一个翻译版本, “黔驴技穷”虽然也可以表达“没有办法”但是在此处没能充分体现Ada心里的伤感和无奈。并且Inman是个木匠, 文化水平不高, Ada写信给他的时候是不会用如此文绉绉的话语表达的。第二个翻译版本翻译成“不知所措”更加贴近原文的表达。

4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交流愈加频繁,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也愈加剧烈。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主要有归化与异化, 直译与意译。《冷山》中的一句对于有关“鱼”的句子的翻译, 解释了归化与异化的优势与劣势。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方法后就需要注意另外两个问题:第一, 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第二, 要注重不同文化特征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白蓝.跨文化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英译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5) :217-220

[2]查尔斯·弗雷泽.冷山[M].接力出版社, 2004.

[3]龚晓斌.跨文化视角度文学翻译的异化取向[J].江南大学学报, 2007 (3) :85-87

[4]彭欢, 彭学.试论中西方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翻译与鉴赏[J].时代文学, 2011 (12) :211-212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第4篇

关键词:英美文化 高中英语教学 渗透

新课标实施后,教材在编写上更注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每一单元都有Culture Corner及Bulletin Board等栏目,课文题材很广,涉及到西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限于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型、篇章等的讲解,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及相关素材,教给学生准确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学生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学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一、 通过词汇教学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是能够找到反映英美人价值观、思维方式、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的一些表达,如hippies嬉皮士(拒绝西方生活方式的人), fox狐狸(包括了“狡猾”这层意思), swan天鹅(有“优雅”和“高贵”的内涵意义), 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话), 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再如英语中dog这个词的一些表达: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 a lucky dog(幸运儿), dog tired(非常累)。老师通过词汇教学适当渗透其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解的偏差,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Unit 16 Lesson 2 Name Stories中讲到Heath Smith这个名字时说到“This student probably has an ancestor who made things from metal”, 史密斯(铁匠)是一个用金属制作东西的人。因此就出现了金匠(goldsmith), 铁匠(blacksmith), 铜匠(coppersmith), 银匠(silversmith); 有时这些名字缩短成汤姆金(Tom gold)或汤姆银(Tom silver)。 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学生自然就可以对一些人物、身份进行判断。

二、 通过常用典故介绍来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有时候学生对句子不难、语法结构简单的文章不理解,其中有些文章就有典故的应用。如“have nine lives like a cat”(富有生命力的),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 Pandora??s Box潘多拉魔盒(指邪恶之源)、 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的脚踵(致命弱点); Adam??s apple(喉结), Garden of Eden伊甸园(世外桃源); Shylock夏洛克(比喻“狡诈者,守财奴”)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典故,才能避免阅读时的望文生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 通过英美文学经典阅读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模块一的Literature Spot 1对Charles Dickens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让同学们阅读A Christmas Carol《圣诞颂歌》,书中描写的是一个吝啬的老商人斯克鲁奇(Scrooge)在圣诞夜让他的雇工(Bob)一直工作到最后一分钟的故事,夜里圣诞老人带他周游全市让他看到穷苦人家的善意和狠心肠人的下场,最终他皈依了圣诞精神,变为慷慨仁爱的人。也就是圣诞精神的现实化——爱人、助人、无偏见。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模块四的Literature Spot 4对John Steinbeck的the Pearl《珍珠》也进行了介绍。《珍珠》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斯坦贝克创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自然主义寓言小说,小说生动地揭露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刻画了劳动人民的典型形象基诺,赞扬了他不屈不挠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无畏精神,表现了作者对殖民主义的厌恶以及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极大同情,同时斯坦贝克在这部小说中倾注了他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教师指导学生对于英美名家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就可以了解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高考以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设置了完形填空,学生若有了这些文章的事先阅读,就能够有更好的判断。

四、 利用其他一些方式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渗透

在英语国家的一些重要节日时,如Valentine??s Day(Feb.14)、 April Fool??s Day(Apr.1)、 Independence Day(July.4)、 Halloween(Oct.31)、 Thanksgiving Day (the last Thursday of Nov.)、 Christmas Day(Dec.25)等,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和外国人如何过这些节日,让学生感受外来文化。再者,教师可以搜集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利用地图、多媒体等将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其拓宽视野,积累背景知识。这方面人教版的The British Isle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Going West这几个单元都有很好的体现。还有,教师教学中还要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社交礼节,如Table Manners(餐饮礼仪)等,让学生更好地做到在与西方人交流中举止文明得当。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反映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影片,如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单》中对生命尊严的思考, Top Gun《壮志凌云》中青春豪情的反映等。还可以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进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

总之,文化背景知识是培养英语素质的重要内容,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熟悉英美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英语水平。

考研英语翻译之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第5篇

翻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脑力活动,涉及文化、知识、思维、表达和经验等多个层面。它不仅要求译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具备完善的表达技巧和长期的翻译实践,而且要求译者拥有善变的能力。译者既不能脱离原材料,但又不能局限于原材料;既能进行英语思维,又能运用汉语思维;表达既要忠实于英文,又要符合汉语习惯;译文既能传形,又能传神。所以,对于任何译者而言,英译汉时,只能做到更好,绝对不能做到最好;只能尽量避免错误,绝对不可能不犯错误。而考研翻译,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一篇400词左右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共计约 150词的英文译成汉语,还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这对参考的多数并未进行过专业翻译训练的考生而言,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了。

由于各位考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考研翻译中的错误也可谓千奇百怪、错综复杂,从思维到表达、从句意到词意,各种错误真是应有尽有,难以一一陈述。误译,主要是由于译者没有理解英语原文的真实意义,不能根据上下文正确推断词语的含义造成的。归纳起来看,考生的误译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文化背景知识,不懂句子结构,误解逻辑关系和词不达意,等等。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 第6篇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的导向和约束功能,它明确了企业的奋斗目标,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建立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实现了企业与人的全面发展。其次,企业文化在发挥导向和约束功能的基础上,可促进企业凝聚力的增强,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通过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励职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目标而不断进取。最后,企业文化通过观念整合达到行为的整合,通过个体的规范达到群体的和谐。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相比较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经济形态来说,它对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生产要素的组成掀起了更大的改变,并引起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变革,在该经济形态下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企业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

在经营观念方面,企业的发展愈发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储量,以知识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企业新的管理理念并得到更深度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首先提出智力资本理论,即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非人力资本和体力劳动者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人才和科技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本。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和多元化,企业和地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竞争模式已由单纯的竞争变得更加强调合作与共赢。知识经济同时带来了企业的经营目标的转变,知识经济的持续性要求任何企业不再考虑一时一地的获取利润,而要考虑持续盈利,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再是单一的利润指标而是增加了客户满意和社会利益两个重要指标,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在企业制度文化方面,知识是整个时代的基础,较之于行政力量来说具有更强的权威性,领导体制由家长制、集权领导制向团队领导、民主领导制转变,甚至领导和被领导的分界开始模糊,知识是最终的决定力量。另外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加之快速的知识更新,使整个社会要求企业具有相应的自主决策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得简化。管理制度方面,强制不再是主要措施,根据组织的价值观、精神氛围、文化环境来对人才施加影响,使之产生自觉行为的柔性管理理念得到提倡,只有这样,人的潜质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文化的构建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考虑已有的条件外还应立足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来发展企业文化。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更具有非凡的意义,任何不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都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危机感,在企业内部树立“以变求活”的理念,营造用创新去适应变化和迎接挑战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明白应该在变化中求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具有敏捷性、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的组织制度,为“求变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最后,企业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求变创新”的功能起到强化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第7篇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5-10 15:48:00 ]作者:陈伟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丈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分析了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中丈化背景知识的异同,探求了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途径。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文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就是英语学习材料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情景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分为记忆性背景知识和分析性背景知识。记忆性背景知识指关于某种语言文化的事实性信息,例如:历史、地理、环境、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传统意识、宗教信仰等;分析性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和确定英语国家和本国内部文化差异,具有对英语国家和本国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的能力,并能对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等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对比。Carrell认为:背景知识有三个组成部分:上下文、熟悉度、透明度。上下文指与本文有关的相关内容,熟悉度指读者对文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可以说是文化知识程度,透明度指对篇章结构的把握。实际上,上下文和熟悉度都属于记忆性背景知识,透明度属于分析性背景知识。

绝大多数英语单词与其对应的汉语意义相接近,但是有些词所对应词的意义有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时候关注一些词汇,关注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多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以更加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1英语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有差异

例如:与“drugstore”相对应的意义是“药店”。在汉语中,药店是出售药品的地方;在英语中还可以解释为就餐的意思。在英语常用的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尽管同一个动词可以组成很多短语,但由于宾语的意义不同,导致在翻译成汉语后该动词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make food”(做饭),“make tea”沏茶),“make money”(挣钱),“make progress”(取得进步),“make mistake”(犯错),“make a decision”(做决定)。这是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跨文化意识之一。另外例如:“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把自己比做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因而,英美译者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依照我们汉语所想当然的“Four dragons of Asia‟o“狗”的贬义形象已经深植在汉语言文化中,在汉语中“狗”是一种趣味低级、不忠不义的动物,例如,“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而汉语中的成语:爱屋及乌,在英语中可以采取归化的策略将其翻译为:Love me love my dog.英语中还有大量的委婉语和颜色词汇,它们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

2英语与汉语委婉语之间有文化内涵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中,“死”汉语“离开”的意思。英文中相对应的委婉一些的说法为:”depart, pass away”等,汉语受道教、佛教的影响,“死”相对应的委婉说法为:“仙逝,去世”等。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在汉语中也有像对应的“见鬼去了”。在英语中,“老”意味着不中用了,因而他们表达老年人一般用„`senior citizens”,这样就避免了“不中用,腐朽”这一意思引起公众老人的反感了。汉语与之相反,“老”可以表达阅历、经验,甚至表达尊贵的意思。例如:“老师,老板,老前辈”等等。

3英语词汇中颜色词汇包含大量文化内涵

英汉颜色词在对应的概念上是基本一致的。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如:红旗一d , flag;红场一theRead Square,红十字会一Red Cross,红葡萄酒一red wine。英语中有些带red的短语在汉语中有引申意义,如:大怒一see red,负债-be in the red,重要的日子一red-letter day,繁文缚节一red tape,当场发现某人正做坏事一catch sb.red-handed。英语和汉语词汇在表现相同颜色的词的文化内涵有时是不同的。如:greeen-house(温室),see red(怒火万丈),blackmarket(黑市),black day(发生不愉快的日子),red meat(牛洋肉),red gold(纯金),blue blood(贵族出身),a blue fit(恼火、气愤),blue heart(情绪低落),white night(不眠之夜)等。

苏格兰高地人以身穿绿色来代表荣誉。绿色也是爱尔兰的国色。绿色作为交通信号色则表示通行。在医疗急救设备上往往涂有绿色。在家庭中使用绿色可有益于消除身心疲惫。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withenvy,green as jealousy,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如:In American political elections the candidates that win are usually the ones who have green power backing them.在美国政治竞选中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些有财团支持的人物。在英语中绿色还用来表示没有经验的意思,如:She is a green hand in teaching English.在英语教学中,他还是个生手。

阅读时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英语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也是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语言输人的主要途径。

英语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向学生介绍学习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信息,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复述活动或者谈谈读后感等。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背景知识。

浅析英美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 第8篇

关键词:英美文化,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没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 外语教学绝不能只限于语言知识本身, 还应把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纳入教学之中, 使外语教学深入到语言以外的现实生活中, 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语言, 并按照目的语的语用原则和习惯进行书面和口头交际。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大到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历史、科技等领域, 小到诸如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语言则是人类先天的说话能力通过后天的社会语言环境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语言是最好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并行发展, 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 没有语言, 文化也无从谈起[1,2]。每一种语言都与一种特定的文化相对应, 英语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 英语教学中所用的大部分英语文章都是从英美原文中摘录下来的, 作者在写作时是假定读者与其本人属于同种文化背景的。因此, 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 缺乏对英美文化的导入势必会造成学生实际交际中的障碍。

2 透过英美文化, 了解交际特点

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 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而且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和渗透, 若不这样做, 学生就会在语言交际中受挫。比如, 有的学生去外教住所不提前预约, 这不符合英美人交际的习惯。在英美国家, 走亲访友、学生找教师、病人找医生、出差找旅店, 甚至理发、裁衣服等都要预约, 在取得对方同意后才能去, 而不能是不速之客。再如, 对英美人来说, 干涉他人的私事会被视作没有知识、缺乏教养。一般来讲, 在与英美人的普通交往中应尽量避免我们所习惯的“唠家常”, 如不宜问人家的年龄、身高、体重、工资、家庭、婚姻状况等, 因为这些都被看成是个人隐私[3]。此外, 有些学生常爱给外教提一些意见, 例如一位学生说:“You’d better put on more clothes and don’t go out too much, for it is going to be very cold in Shanghai these days.”这显然是中国人的一种关心方式, 但却会使外国人反感, 他会认为“应该做……”、“最好做……”和“不要做……”这样的祈使语气有教训人的味道, 何况穿多穿少和外出多少次属于私事。

同时, 英语中还有许多固定的表达方式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如:“How do you do?”回答也是“How do you do?”买了东西问价钱时可以说“How much, please?”不说“How much do you change me?”吃完饭付钱时说“Waiter, bill please.”不说“Excuse me, sir.We’ve finished eating.How much is it please?”打电话问对方是谁, 要说“Who’s speaking, please?”“Who is it please?”不说“Who are you?”“Where are you?”“What’s your surname?”

英语中委婉语很多, 以至于有时很难听出对方的真实心情, 因而回答时应特别注意。如问“How do you like the film?”对方回答“I think it’s very interesting.”这往往表示对方不怎么喜欢, 而不是字面意思“很有趣”。又如“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coat?”对方回答“I think the pocket is very nice.”表示对方不太喜欢。英美人一般不当面说不好, 所以尽量只说“好的”, 否则就说不知道或不了解。如“Do you like our teacher?”可以回答“Well, I don’t know him very well.”有时出于礼貌, 遇到不熟悉的人时可以不言真情, 例如A问B“How are you?”尽管B患了重感冒但还是回答“Fine, thank you.”一般不说“Not very well.I have a cold.”之类的话。

3 透过英美文化, 了解思维方式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受道教、儒家文化和佛教的影响, 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笃信天主教及西方哲学的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例如, 中国人一向认为谦虚是人的美德, 所以我们的谦虚几乎无处不在:当别人夸奖你时, 你总会说“不行”、“差远了”。在外资公司求职面试时, 有一些水平较高的求职者在应聘时碰壁, 其原因就是他们在介绍自己时都说“我没有什么经验, 水平还不够”, 他们是希望在谦虚中能够得到认可。但外国人却认为“连你自己都说这不行那不行, 我们要你干吗?”相反的, 英美人在受到夸奖时都会高兴地说“Thank you.”求职面试时会说“我能力很强, 一定能胜任贵公司的工作”等。另外, 从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否定问句或反意疑问句的问答中也能看出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例如, 当A说“I don’t think that you are satisfied with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假定B确定不满意, B如何回答?我们会说“对, 我不满意。”而英美人会说“No, I’m not.”中国人的想法是“我得先说对方的话是对还是错, 然后再说事实是怎么回事。”如译成英文就是“Yes, I’m not.”这种回答在英美人看来十分矛盾, 他们认为事实是肯定就说yes, 否定的no, 问答的句子本身前后必须一致。这种特点在交流中会经常出现, 教师应使学生熟练掌握, 否则会影响其交际。

4 课堂内外共同渗透英美文化

4.1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化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可以导入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

(1)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英语听力与英美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的熟悉有密切的联系。判断一个人的英语听力, 实际上是对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知识面、分析及联想能力的综合检验, 即使材料中有些生词, 也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它们的意思。但是当遇到一些我们不熟悉的材料或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关的材料时, 听起来就会感到难得多。尽管有的材料比较简单, 也听懂了字面意思, 但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例如:这是美国人常讲的两个笑话: (1) A:Where are you from?B:I’ll ask her. (Alaska) A:Why do you ask her? (2) A:Where are you from?B:How are you? (Hawaii) 。这两个笑话中, 在A看来B是答非所问, 但如果A了解美国的地理概况, 知道美国有两个远离大陆的洲:阿拉斯加 (Alaska) 和夏威夷 (Hawaii) , 那么就不会闹出把“Alaska”听成“I’ll ask her.”把“Hawaii”听成“How are you”的笑话了。

(2) 在翻译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翻译同样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 因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结构的翻译, 实际上还是一种文化翻译。在翻译实践中, 即使出现了一些简单的词语, 也不可不顾具体的语言习惯、语言环境和语言习俗而随意处理。拿“dog”一词为例, “Dog”是个十分简单的词,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处理不好就会出现错误。“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 如我们常用“癞皮狗”、“丧家犬”、“走狗”、“狗头军师”等来描绘我们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国家, 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 “dog”在英语中, 特别是在谚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果我们把“dog”一词一律译成汉语中“狗”的意思, 或把汉语的“狗”按字面意思译成英语中“dog”的意思, 就可能会曲解原意, 闹出笑话。例如: (1) Every dog has his day; (2) You are, indeed, a lucky dog; (3) Last night my father came home dog tired.如果初学者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往往会想当然地把它们分别译为: (1) 每条狗都有自己的节日; (2) 你是一条幸运的狗; (3) 昨晚我爸爸回到家中像狗一样累。而正确的翻译应是: (1) 人人皆有得意时; (2) 你是个幸运儿; (3) 昨晚我父亲回到家中非常累。

4.2 在英语课外活动中融入英美文化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主动学习、自由探索、主动创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了解英美文化。他们可以到阅览室, 尤其是外语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去浏览, 也可以看英美电影、听英美歌曲或参加英语课外活动。

(1) 在活动课中渗透英美文化。让学生看英美电影、听英美歌曲,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而且可让学生直接接触英美文化, 通过看电影了解西方国家。同时, 要引导学生把这种兴趣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 要让他们从丰富优美的语言中更深层地理解这些电影的内涵, 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且, 这也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提高听力、口语、阅读能力, 扩大词汇量, 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听学英美歌曲也是渗透英美文化的途径之一, 许多经典之作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文背景。

(2)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英语课堂阅读, 而且也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大量、有效的英语课外阅读, 不但可以了解、学习英美文化, 巩固已学过的词汇、语法知识, 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培养兴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尤其是通过阅读传世经典名著和近现代的科技、艺术 (建筑和美术) 、电影、音乐、宗教、体育等方面的书籍和材料, 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文化领域的类别、流派、名家名作、历史沿革及当代风貌, 增加文化知识, 开阔视野,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还可以通过书面语言的学习, 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试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定位[J].外语界, 1999 (1) :53-55.

[2]顾嘉祖, 陆升, 郑立信.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上一篇:【高级采购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通知文件下一篇:房屋租赁合同参考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