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覆盖率范文

2024-06-06

网络覆盖率范文(精选12篇)

网络覆盖率 第1篇

围绕此话题,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提到, 3G室内覆盖要在容量上下功夫, 除了要加大多种技术的综合覆盖能力, 提高室内、外网络的协调组网能力, 同时还要从多方面有效控制室内和室外的干扰。

而Femtocell等新设备的应用, 除了逐步扩大的试点范围, 还未真正步入运营商的室内覆盖网络。

室内覆盖的持续困扰

覆盖、容量、质量一直是2G/3G室内覆盖话题中谈及最多的问题, 而城市的扩张、建筑物的新建与改造、智能终端与数据业务的增多, 给室内覆盖持续带来的困扰也显而易见。

甘肃移动网络部人士称, 在覆盖方面, 很多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 就已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 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在容量方面, 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等, 由于手机等使用密度过大, 局部网络容易发生信道拥塞现象;而在质量方面, 不断增多的高层建筑物, 其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 使小区信号不稳定, 出现乒乓切换效应, 使用户的移动业务体验受损。

基于这些问题, 为了提高室内环境的数据业务支持能力, 华信咨询设计院的工程师提出, 运营商除了要提前基于用户的业务体验及业务流量预测来规划高质量、大容量的室内网络, 还应从室内网络和室外网络的频点着手, 优先考虑室内外异频组网, 保证室内话务有效地被室内网络吸收, 保障用户的室内业务体验;其次, 3G室内网络优化的承担主体需要具备更强的能力, 除了工程外包, 还应重视室内、室外网络一体化优化需求。

多网合一的关键点

提升质量的同时提升“容量”, 在后3G时期, 这一室内覆盖的新重点已经促使“利用现有资源, 实现2G/3G/WLAN/LTE等多种网络合一的室内覆盖设计”的方案在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和运营商网络部门被广泛采用。

对于多网合一系统的实施关键,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工程师提出, 把多个网络综合利用实现室内覆盖, 不同系统的设备输出功率不同, 不同频段信号在馈线中的传输损耗不同, 不同频段无线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损耗也不同;同时由于各系统设备及性能指标不同, 导致各系统的接入节点位置不一致。所以在建设多制式通信系统合一时, 需要重点解决系统间干扰 (例如利用合路器隔离、增加滤波器、利用空间隔离等) , 系统合路, 功率匹配, 容量要求 (多天线、小功率等办法) 。

厂商的工程师强调, 对于多网合一的天线共用问题, 在不同频率下, 宽频天线的波瓣角会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天线的覆盖半径在2100MHz频段比900MHz要小, 所以在进行天线布点时需要以高频信号的覆盖范围为主。

产业链加大创新

室内覆盖成为运营商的长期重点投入项目之一, 自然也得到产业链企业的重视, 各种方案一时层出不穷。但经过实用检验, 微基站容量不足 (主干线上噪声汇聚使得信噪比下降, 系统容量下降;微基站本身是信源, 基带共享、话务调度能力弱、需要较多的基带资源) , 干放设备抗干扰能力不佳等局限性凸显, 而BBU+RRU因多通道、空间隔离、补盲补热布线简单在3G室内覆盖尤其是TD网络的综合室内覆盖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2G/3G/WLAN/LTE多网共建趋势下, 工程设计单位和厂商也相继发布了一些室内覆盖上的创新技术和方案, 例如中国移动设计院不久前推出的业内首个室内双极化TD-LTE天线, 除了实现吸顶天线双极化、双流化功能, 一大特点是使得室内天线产生双极化增益, 增强了室内覆盖效果, 解决了TD-SCDMA天线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 并涵盖GSM、TD-SCDMA、WCDMA、cdma2000和WLAN等频段, 为多系统室内共存提供了一大便利。

某厂商技术人员则提出一种基于室外PHS基站的WLAN楼宇室内覆盖新方案, 利用PHS网络现有的站点资源, 在楼宇内直接通过无线网卡接收室外的WLAN信号, 适用于楼宇本身无布线系统或者需要额外增加WLAN布线成本的场合。但业内人士质疑, 该方案中需要1000mW这样的大功率AP, 此类设备并不普遍, 同时楼宇内有众多用户、存在多运营商干扰等问题, 该方案也似乎不能很好解决。

TD-LTE与WLAN室内共网的试点

在去年11月份广州亚运会搭建的29个站点中, 包括6个室内分布点。据中移动设计院人士称, 亚运会TD-LTE实验网采用双流建设方案, 两路天线相距10倍波长, 约为1~1.5m。对于TD-LTE与WLAN的邻频干扰, 运营商提前规划了TD-LTE与WLAN之间的隔离度, 并使TD-LTE在室内尽量采用了2300~2400MHz的低端频段, 以保证WLAN的网络质量。

小区无线网络覆盖设计方案解析 第2篇

无线局域网指的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介的计算机网络,结合了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随着802.11a/b/g/n成为工业标准,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移动IP接入的需求迅速增长。无线局域网WLAN作为有线以太网的延伸,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凭借无线接入技术本身具有的应用灵活、安装速度快、建设周期短等优势,以及地理应用环境的无限制特性,WLAN必将作为一种高速无线数据接入手段与有线网络一起,构成灵活、高效、完善的宽带网络,那么我们生活的小区中该如何覆盖组网呢?

1无线网络方案设计及实施方案

1.1网络设计原则

依照802.11a/b/g/n无线局域网的国际规范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标准,在进行实际的网络设计时,我们会遵循下列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选用先进的网络设备,使网络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

二〉开放性原则

网络设计及网络设备选型遵从国际标准及工业标准,使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三〉可伸展性原则

网络设计在充分考虑当前情况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今后较长时期内业务发展的需要,留有充分的升级和扩充的可能性。

四〉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的设计必须贯彻安全性原则,以防止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破坏。

五〉可靠性原则

网络系统的设计必须贯彻可靠性原则,使网络系统具有很高的可用性。

六〉可管理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使得网络管理人员能方便及时地掌握诸如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统计、网络故障等信息,能简便地对网络进行配置和调整,确保网络工作在良好状态。

2.1无线网络实施目的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已遍及世界各国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们为追求更加快捷、高效的生活而选择各种网络应用和服务,XXX区作为XX市顶级的住宅区,主要客户为企业老总、高科技人士、金融证券人士等,他们对网络应用的需求很多。如:随时查询政府各项信息,汇报工作报告;查询和讨论课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通过网络来发布商业信息,实现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应用。XXX区的无线网络建设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将XX社区精心建设成为一个高端的住宅小区,引入了无线网络覆盖。可摆脱线缆的约束,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新的上网体验和无可比拟的便利条件。以上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酌情更改。

无线接入在物理布局、通信距离等方面有其特殊性。一般物理分布分散,环境复杂,通讯的距离较长,若使用有线接入,则存在布线困难、施工不便、费用高、周期长等问题。采用无线方式,无须布线,架设方便,运行、维护成本低,周期短。无线应用灵活,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网上冲浪。

1.2.1无线局域网频道分配与调制技术

OFDM是无线局域网802.11g采用的技术,可在2.4G的ISM频段提供最高达54Mbps的速率。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无线局域网组网分两种拓扑结构:对等网络和结构化网络。

对等网络也成Ad-hoc网络,它覆盖的服务区称独立基本服务区。对等网络用于一台无线工作站和另一台或多台其他无线工作站的直接通讯,该网络无法接入有线网络中,只能独立使用。

对等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必需能同时“看”到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否则就认为网络中断,因此对等网络只能用于少数用户的组网环境,比如4至8个用户,并且他们离得足够近。

结构化网络由无线访问点(AP)、无线工作站(STA)以及分布式系统(DSS)构成,覆盖的区域分基本服务区(BSS)和扩展服务区(ESS)。无线访问点也称无线hub,用于在无线STA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缓存和转发数据。无线访问点通常能够覆盖几十至几百用户,覆盖半径达几百米。

基本服务区由一个无线访问点以及与其关联(associate)的无线工作站构成,在任何时候,任何无线工作站都与该无线访问点关联。换句话说,一个无线访问点所覆盖的微蜂窝区域就是基本服务区。无线工作站与无线访问点关联采用AP的基本服务区标示符(BSSID),在802.11b中,BSSID是AP的MAC地址。

扩展服务区是指由多个AP以及连接它们的分布式系统组成的结构化网络,所有AP必需共享同一个扩展服务区标示符(ESSID),也可以说扩展服务区ESS中包含多个BSS。分布式系统在802.11标准中并没有定义,但是目前大都是指以太网。扩展服务区是一个Layer 2网络结构,对于高层协议比如IP来说,它是一个子网。

1.2无线局域网络技术

1.2.2影响无线局域网性能的因素

a、传输功率;

b、天线类型和方向;

c、噪声和干扰:授权用户,微波炉,有意干扰等;

d、建筑物结构:引发多路经,穿透效应等;

e、无线访问点摆放的位置。

1.2.3无线局域网络的安全性

由于无线局域网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因此与有线线缆不同,任何人都有条件窃听或干扰信息,因此在无线局域网中,网络安全很重要。常见的无线网络安全分几种:

服务区标示符(SSID):

无线工作站必需出示正确的SSID才能访问AP,因此可以认为SSID是一个简单的口令,从而提供一定的安全。如果配置AP向外广播其SSID,那末安全程度将下降;由于一般情况下,用户自己配置客户端系统,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该SSID,很容易共享给非法用户。目前有的厂家支持“任何”SSID方式,只要无线工作站在任何AP范围内,客户端都会自动连接到AP,这将跳过SSID安全功能。

物理地址(MAC)过滤:

每个无线工作站网卡都由唯一的物理地址标示,因此可以在AP中手工维护一组允许访问的MAC地址列表,实现物理地址过滤。物理地址过滤属于硬件认证,而不是用户认证。这种方式要求AP中的MAC地址列表必需随时更新,目前都是手工操作;如果用户增加,则扩展能力很差,因此只适合于小型网络规模。

连线对等保密(WEP):

在链路层采用RC4对称加密技术,钥匙长40位,从而防止非授权用户的监听以及非法用户的访问。用户的加密钥匙必需与AP的钥匙相同,并且一个服务区内的所有用户都共享同一把钥匙。WEP虽然通过加密提供网络的安全性,但也存在许多缺陷:一个用户丢失钥匙将使整个网络不安全;40位的钥匙在今天很容易被破解;钥匙是静态的,并且要手工维护,扩展能力差。为了提供更高的安全性,802.11i提供了WEP2,该技术与WEP类似。WEP2采用128位加密钥匙,从而提供更高的安全。WEP2目前不保证互操作性。

端口访问控制技术(802.1x):

该技术也是用于无线局域网的一种增强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当无线工作站STA与无线访问点AP关联后,是否可以使用AP的服务要取决于802.1x的认证结果。如果认证通过,则AP为STA打开这个逻辑端口,否则不允许用户上网。

802.1x要求无线工作站安装802.1x客户端软件,无线访问点要内嵌802.1x认证代理,同时它还作为Radius客户端,将用户的认证信息转发给Radius服务器。802.1x除提供端口访问控制能力之外,还提供基于用户的认证系统及计费,特别适合于公共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无线局域网络产品的兼容性:

WECA是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有10多个成员,包括3Com,Symbol,Senao,Cisco等,目的是保证各厂家的所有802.11产品的互操作性,所有通过认证的产品将颁发Wi-Fi证书,贴Wi-Fi标志。Wi-Fi代表Ethernet for WLAN。目前有40多个厂家的100多个产品通过了Wi-Fi认证,因此它们之间的互操作将得到保证。

2.2无线网络需求分析

2.2.1应用需求

整个小区有28栋7层楼,每栋有18户。楼与楼之间间距有20—30M。我们设计的方案要实现小区内所有业主在房间内和户外实现无线上网。

2.2.2功能需求

XX社区是XX市一流小区,希望采用的无线网络覆盖也是一流的。所以我们采用是先进的、具有一定领先水平的技术,能平滑升级,与营运商的实施计划一致。无线网络的优点在于移动性,我们将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用户进行管理。本次方案将做到具有以下性能:可扩充性;兼容性;安装简便性;可管理性;安全性;布线方便;具有用户认证的功能。

2.2.3方案选型

根据业主要求和平面图分析,采用室外覆盖的话,室外空旷区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室内盲区会比较多,某些业主屋内信号可能较弱;需要根据现场实际信号强度优化布点。

1.2无线局域网络技术

1.2.2影响无线局域网性能的因素

a、传输功率;

b、天线类型和方向;

c、噪声和干扰:授权用户,微波炉,有意干扰等;

d、建筑物结构:引发多路经,穿透效应等;

e、无线访问点摆放的位置。

1.2.3无线局域网络的安全性

由于无线局域网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因此与有线线缆不同,任何人都有条件窃听或干扰信息,因此在无线局域网中,网络安全很重要。常见的无线网络安全分几种:

服务区标示符(SSID):

无线工作站必需出示正确的SSID才能访问AP,因此可以认为SSID是一个简单的口令,从而提供一定的安全。如果配置AP向外广播其SSID,那末安全程度将下降;由于一般情况下,用户自己配置客户端系统,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该SSID,很容易共享给非法用户。目前有的厂家支持“任何”SSID方式,只要无线工作站在任何AP范围内,客户端都会自动连接到AP,这将跳过SSID安全功能。

物理地址(MAC)过滤:

每个无线工作站网卡都由唯一的物理地址标示,因此可以在AP中手工维护一组允许访问的MAC地址列表,实现物理地址过滤。物理地址过滤属于硬件认证,而不是用户认证。这种方式要求AP中的MAC地址列表必需随时更新,目前都是手工操作;如果用户增加,则扩展能力很差,因此只适合于小型网络规模。

连线对等保密(WEP):

在链路层采用RC4对称加密技术,钥匙长40位,从而防止非授权用户的监听以及非法用户的访问。用户的加密钥匙必需与AP的钥匙相同,并且一个服务区内的所有用户都共享同一把钥匙。WEP虽然通过加密提供网络的安全性,但也存在许多缺陷:一个用户丢失钥匙将使整个网络不安全;40位的钥匙在今天很容易被破解;钥匙是静态的,并且要手工维护,扩展能力差。为了提供更高的安全性,802.11i提供了WEP2,该技术与WEP类似。WEP2采用128位加密钥匙,从而提供更高的安全。WEP2目前不保证互操作性。

端口访问控制技术(802.1x):

该技术也是用于无线局域网的一种增强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当无线工作站STA与无线访问点AP关联后,是否可以使用AP的服务要取决于802.1x的认证结果。如果认证通过,则AP为STA打开这个逻辑端口,否则不允许用户上网。

802.1x要求无线工作站安装802.1x客户端软件,无线访问点要内嵌802.1x认证代理,同时它还作为Radius客户端,将用户的认证信息转发给Radius服务器。802.1x除提供端口访问控制能力之外,还提供基于用户的认证系统及计费,特别适合于公共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无线局域网络产品的兼容性:

WECA是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有10多个成员,包括3Com,Symbol,Senao,Cisco等,目的是保证各厂家的所有802.11产品的互操作性,所有通过认证的产品将颁发Wi-Fi证书,贴Wi-Fi标志。Wi-Fi代表Ethernet for WLAN。目前有40多个厂家的100多个产品通过了Wi-Fi认证,因此它们之间的互操作将得到保证。

2.2无线网络需求分析

2.2.1应用需求

整个小区有28栋7层楼,每栋有18户。楼与楼之间间距有20—30M。我们设计的方案要实现小区内所有业主在房间内和户外实现无线上网。

2.2.2功能需求

XX社区是XX市一流小区,希望采用的无线网络覆盖也是一流的。所以我们采用是先进的、具有一定领先水平的技术,能平滑升级,与营运商的实施计划一致。无线网络的优点在于移动性,我们将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用户进行管理。本次方案将做到具有以下性能:可扩充性;兼容性;安装简便性;可管理性;安全性;布线方便;具有用户认证的功能。

2.2.3方案选型

4G LTE网络覆盖质量评估 第3篇

4G网络目前主要承载高速数据业务,对评估指标的影响更偏重于对上行、下行速率的考察,而鉴于数据业务在室内运用更为普遍,测试评估除了关注室外场景,更需要兼顾室内。此外,还需关注评估结果的输出形式,以便为后阶段规划衔接提供参考。评估指标

在4G LTE网络建设初期,对覆盖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关注的指标包括PCI、RSRP、SINR、上行下行速率等。

PCI(Physical Cell Id,物理小区识别码)是区分信号来自哪个小区的重要参数,在测试评估中,需要关注主服务小区的PCI情况,也要记录邻近小区的PCI情况。

RSRP(R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在某个符号内承载参考信号的所有Re(资源粒子)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平均值。该值不受网络负荷的影响,是衡量路径损耗的重要指标,在建网初期和传播模型校准工作中十分重要。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有用信号强度与干扰信号强度比值)可以简单理解为“信噪比”,是所有通信系统都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其直接影响业务质鼍。

最后,上行、下行速率是最贴近用户感受实际的指标,受到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此外,还有RSSI、RB资源占有率、MCS、切换、时延等众多指标可以参考,这些指标可以运用到进阶网络评估及网络优化环节。

4G LTE评估测试设备与2G、3G相类似,分为手持终端和“笔记本(带4G测试软件)+数据卡”两类。手持终端由于携带方便,可以作为测试前期选点、室内CQT测试用;“笔记本(带4G测试软件)+数据卡”模式则被广泛运用到室外DT测试和室内打点测试。

与2G、3G明显不同的是,4G网络会提供较高的速率,对测试FTP服务器要求较高,服务器硬盘工作能力、吞吐能力和带宽均需要满足测试需求,不能成为制约速率的因素。

分场景评估方法

4G LTE基站部署在较高频段,无线传播效果较差。在市区、尤其是密集市区,4G LTE基站布局十分密集。传统的点、线、面评估方式,已较难反映网络实际覆盖状况,需要通过室外分场景展开评估。

首先,应根据无线场景的特点,先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簇,比如高级商务区、商务区、老式居民区、新式居民区、城市主干道、工业园区等,主要划分原则为该特定场景的无线信号衰落特性基本一致,用户行为特征十分明显。

其次,对主干级道路、小区级道路进行路测(D riveTest)。4G LTE基站覆盖距离有限,如果还是按2G、3G套路,只对主要道路进行测试,采集到的数据将十分有限,很难全面反映基站的覆盖效果。

此外,还要选择众多楼宇,进行室内CQT测试,上要评估室外基站对室内的覆盖效果。由于测试数据十分陇大,不同测试软件数据格式又有所不同。在开展大范围的网络测试评估项目时,可以根据测试评估需要,利用Excel、Mapinfo等具备二次开发能力的软件平台,开发一些数据处理的小工具。这些小工具可以帮助实现多种功能,如:指定区域内基站开通情况统计;指定区域内主要测试指标的统计呈现;上行、下行速率对应匹配及结果输出呈现:典型距离均值、最值统计。

综合上述步骤,可以得到该场景(簇)网络的实际覆盖情况,其中典型基站的覆盖能力可以为后期规划、优化提供参考。

室外基站的室内覆盖评估

4G LTE目前主要推广高速数据业务,这意味着室内应用比2G、3G要普遍。对于不具备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楼宇,如居民区、学校等,就十分有必要评估室外基站对室内的覆盖能力。

室外基站对室内覆盖的网络测试评估有三个要点:首先,测试点选择要均匀、广泛,近点、中点、远点均要有所涉及;其次,需对低、中、高不同楼层进行CQT测试;最后,需对邻区进行必要记录,有利于考察主服务基站的必要性。

网络覆盖率 第4篇

在发布会现场体验区, 天翼无线全球眼、无线宽带、手机影视等新业务闪亮登场, 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其中, EVDO的上网速率达到3.1Mb/s, 比目前CDMA1X的上网速度提高了20倍, 充分满足了用户高速上网的需求。工商e通、平安商铺、无线视频采集、手机一卡通、天翼手机影视等丰富的应用, 则为用户展现了精彩、便捷的信息生活方式。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总经理高同庆在发布会上表示, 自从去年10月份中国电信接手CDMA网络开始, 江苏公司就在第一时间紧锣密鼓, 蓄势待发, 筹划3G网络建设布局, 着力构建优质的、遍及城乡的3G网络。目前, 中国电信3G网络已经在苏南地区覆盖所有的城市和乡镇, 其他地区也已覆盖到县城和主要乡镇, 预计到6月底, 江苏省内13个地市的3G网络覆盖率将达到90%, 3G商用的网络基础条件迅速成熟, 为用户打造出一张有线、无线宽带相结合的立体“无缝”网络。

网络覆盖立体防控全面打造立体辛集 第5篇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辛集镇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始终把社会维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社会系统工程,抓源头、抓创新、抓根本,大力实施网格化管理,编织镇、村两级社会维稳网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今年1-3月份未发生一起到县以上群体及非正常访信访案,到县以上个体正常访比去年同期下降61%。在今年大换届之年敏感期中,保持了良好的信访秩序,确保了全镇稳定,促进了全县的平安建设。

一、强力量,完善保障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围绕“谁去办、怎么办、办怎样”这三个关键环节,把维稳工作从政治的高度,抓早、抓紧、抓实。投资12万元在全县率先成立社会管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高标准建设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最大程度保证群众诉求合理解决;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信访、调解、司法、政法维稳、平安建设等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调骨干、强力量,配备5名工作人员专职抓社会维稳工作,单列经费,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强化了维稳工作基础。

二、活方式,创新机制

群众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千差万别。必须全面掌握各类诱发不稳定因素,才能掌握主动。镇党委政府转变过去单纯接访,方法简单被动应付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创新机制,争取主动。

1、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到信息源全覆盖。

在镇所有村居、单位、企业按照居住区域划分网格,由村干部、党员、小组长负责人具体联系网格内人员,保证每户居民都纳入视线范围内,依据网格工作日志的建立,定期汇总上报网格内人员最新情况,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源的全覆盖。

同时,建立信访联系员制度。在每个村、单位、部门、企业都设立一个维稳信息联络员,做到及时上报,提前预警,每周汇总各网格内工作情况,上报镇综治维稳办。这样形成纵向镇、村、片区,横向镇、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的立体防控网络体系。

2、建立维稳台帐,实行销号制度。

对全镇村居、单位、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不留空白,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分类台账,明细到村、到人,按农村财务类、土地类、经济合同类、教育类、民生保障类、涉法涉军类、拆迁补偿类、组织信访类、两委换届遗留问题类、工程欠款类、重大项目类、历史遗留问题类、突发事件类等划分建档,实行倒排工期,逐个销号。

3、建立信访风险评估制度。

对涉及农村党员发展、土地调整流转、荒滩、汪塘等承包,宅基地划分、重大建设项目、经济合同、集体资产处置、树木采伐、大项资金运用、农村财务等重要重大工作的实施,开展前进行信访风险评估,提前把握不稳定因素,及时掌握,防患于未然。

4、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

实行村、单位日结周汇报,镇党委会议周汇总分析,月通报制度。每周将各村、单位排查维定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针对不同情况排出下周工作计划,每月对各村、单位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下月工作重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计划、个个有落实。

5、建立定期回访制度。

针对比较敏感的历史遗留问题:老干部待遇、退伍军人、信访积案、民师待遇等由于政策等各种原因一时难以解决,工作中采取逆向工作法,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定期回访,及时掌握其工作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并做好思想解释工作,以免因长期不落实造成事态激化,使之始终在掌握范围之内。

6、强化部门联动。

为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应急事件到位,全镇组成由综治办、司法、派出所、民政、各管理区人员组成的10人应急维稳队伍,二十四小时值班。做到应急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处置。

三、抓实效,强化措施

信访工作中重在实效即信访问题分析症结要抓实、解决办法要切实、处理问题要扎实,取得效果要结实,工作中立足这一根本点抓落实。

1、逐案分析,抓实问题

对所有信访案件,实行部门联审制由涉及的部门、单位对照反映问题逐件分析,集思广益,分析其形成原因社会关系、背景、可能产生的后果、造成的连带影响,从哪个角度入手,哪个环节怎样把握,由谁去解决化解,最后达到的效果等做到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找实症结,对症下药。

2、明确责任,包案负责

对排查出的案件及问题,实行“五包四定”,明确到人。“五包”即领导包案制,包接待、包处理、包稳控、包劝访、包回访一包到底直至息访罢诉,问题解决;“四定”即定任务、定单位、定人员、定时间,限时办结。

3、突出重点,重点解决

信访案件的处理本着全面落实,突出重点,重点解决的原则。一是对难度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信访件要集中力量,组成专门工作组全面调查,沉下去、深下去、不拖、不浮,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二是对重点敏感时期重点敏感来件、重点领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都建立预案制,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实行一线工作法到一线掌握情况,到一线指挥、决策,到一线解决,及时处置不留后患,不搞权宜之计。

四、严奖惩,落实责任

网络覆盖率 第6篇

创业培训网络覆盖城乡

据悉,截至去年底,无锡市已建立3家省级创业培训基地、3家市级创业培训基地、58个创业培训教学点,构建起市、区两级,覆盖城乡各地区各类对象的立体式创业培训网络。与此同时,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加强建设,提高了各类创业培训质量。近年无锡市创业培训主要采用的国际劳工组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分别开展“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YB)、“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IYB)三种创业培训。全市今年共开展GYB 培训8388人,SYB培训6575人,IYB培训450人。2009年三种模式创业培训互为补充,齐头并进,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0.5%、62%、 160%。

与往年相比,创业培训的对象大大扩容,从最初以本市失业人员为主向在校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劳动者、妇女、残疾者、转复军人、即将刑释解教人员等各类群体对象拓展。全市各地区的妇女、农村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培训数都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后续扶持更助一臂之力

光是创业意识、能力的培训,显然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为此,2009年,职业培训指导部门探索建立了创业项目征集推介工作机制,全面启动了创业项目征集推介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创业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利用专业的评审手段,组织专家对所征集项目的市场空间、投资回报、风险控制、政策环境等情况进行评审论证,将合格的创业项目建库对外发布。至今共征集入库并对外发布项目235个。先后于4月24日、11月18日举办两期大型创业项目推介会,印发2期创业项目汇编近万册。在此基础上,利用劳动保障网络向社会各类创业者公开推介创业项目。各地区先后举办不同规模的项目推介会近10次,全年有800多名创业者选择了项目库的项目实现了成功创业。

全市还建立了包括服务业、生产制造业、网络电子业等各种行业类型的60家创业实训基地。根据学员的创业意向,向其推荐相同或相近类型的实训基地供学员选择实训。实训学员利用1—3个月的时间,通过了解企业生产过程、销售方式、服务内容和内部管理等各个主要环节,为自己制定创业实施计划、创办企业提供借鉴和帮助。创业实训启动以来,全市已有112名学员报名参加了实训。

无锡市各地区还建立了包括政府部门专家、院校教授学者、行业专家、创业培训资深教师、企业家等各类对象的创业指导专家组,共有专家81位。创业专家指导组主要开展创业项目评审、小额贷款 论证、开业指导、后续服务等工作提供志愿服务。通过集中开展大型“会诊”活动,在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创业咨询室固定提供“坐诊”服务,与创业者“一对一”服务、通过咨询热线电话服务等形式,为创业者及时解决创业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2009年5月份起每月18日的“创业者活动日”,更是成为创业服务的一个品牌,受到全市创业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分类培训内容各有侧重

2010年是无锡市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达标验收年。无锡市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各项工作将迎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考核验收。2010年全市创业培训目标任务是1万人,无锡市将按照不同对象对培训的不同需求,分类对已创业者、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妇女、农村劳动者、残疾人等各类对象开展不同层次的创业培训。积极与有关技能培训单位合作,探索开展定向式的创业培训。重点对农村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调研,为外来农村者在无锡市创业创造条件。着力开拓针对已成功创业者开展的“改善你的企业”(IYB)培训,促进小企业发展壮大。

今年的创业培训力度将前所未有之大:通过提高师资水平来保证培训质量,依托创业者协会这一服务平台,继续深化“创业者活动日”这一创业服务品牌的作用,通过与工青妇、人才中心、区和街道等各级各部门联合,开展不同主题、适应不同需求的各类促进创业活动。继续扩大创业项目征集渠道,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提供项目。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对项目进行专业评审论证,让更多的优秀创业项目为无锡市创业者所用。对创业者开展个性化测评,根据不同创业者的素质、技能及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推介项目。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和项目提供商,为创业者提供选择项目后的跟踪扶持,扶持创业者成功创业。

网络覆盖率 第7篇

关键词:层次型拓扑结构,覆盖,传感网络,冗余节点

无线传感网络具有规模庞大、自组织、节点能量有限、所处环境复杂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需设计能量有效的网络拓扑结构以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增加无线传感网络的使用时间[1,2,3]。因此,研究拓扑控制算法以优化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同时覆盖整个无线传感网络己经成为关键的研究方向[4,5,6]。

目前,有关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文献[7]依据有向相关邻近图相关理论,仅对符合要求的边进行DRNG拓扑。所有DRNG拓扑中的节点将获取新的邻居集合。节点通过对发射功率进行调节,使发射半径恰好到达与其距离最远的邻居节点。但该方法所需时间过长,不适用于实际应用;文献[8]提出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型层次型拓扑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对各节点的能量与位置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各节点定义了不同的权值,获取性能优异的节点,将其看作是簇首,并且通过调节节点度参数保证最优的拓扑结构。但该方法实现过程过于复杂,不易操作;文献[9]提出一种基于仿生算法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目标点覆盖率和网络能耗均衡看作是设计的目标,同时重点分析目标点重覆盖数据冗余采集的问题。通过仿生学算法,将网络能量方差、目标点覆盖率看作是适应度函数建立参数,求出可靠的活动节点集合,从而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管理。但该方法资源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文献[10]提出一种多目标决策的遗传算法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设计,该方法首先对网络节点进行预划分,使性能较优的节点被归于候选分枝节点集合,然后对Prufer编码进行改进,建立了分枝变异算子和非分枝变异算子,将其看作是主要的进化算子,依据获取的最优节点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设计,但该方法不能覆盖整个无线传感网络。

针对上述方法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用于无线传感网络覆盖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其性能进行验证。

1 无线传感网络覆盖中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1 层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原理

无线传感网络拓扑就是通过点和线对无线传感网络获取的关系图进行抽象表示。点代表设备,线代表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无线传感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使节点能够选择性地和其余节点连接,令无线传感网络生存周期、吞吐量达到最优。拓扑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阶段:拓扑构造,主要用于形成网络的初始拓扑结构;拓扑维护,就是在无线传感网络工作时维护拓扑,对节点失效进行维护,保障网络的连通性和覆盖性。

按照拓扑的逻辑关系,拓扑结构可被划分为平面型拓扑和层次型拓扑,平面型拓扑结构简单,易被入侵。因此,现设计一种层次型拓扑作为无线传感网络的拓扑结构。

层次型拓扑结构中的节点在逻辑上可被分为不同层次,通常包括骨干节点和普通节点。普通节点将感知数据传输至骨干节点,骨干节点为数据汇聚点,主要用于数据融合。

层次型拓扑结构用图1进行描述,灰色节点表示骨干节点,白色节点表示普通节点。左图为全部节点在同一平面的情况;右图为左图的逻辑抽象,节点被分割至两个层次中。据此,提出拓扑控制算法,通过控制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冗余节点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设计。

1.2 无线传感网络拓扑控制算法

选用能量高效的拓扑控制算法(energy-efficient topology control algorithm,EETCA)作为无线传感网络拓扑控制算法,该方法的基本实现过程如下:以同一概率周期性随机选择簇头,令无线传感网络的总体能量消耗均衡分配至各传感器节点中,使网络能耗降低、使用寿命延长。EETCA算法的控制过程为周期性的,每轮循环主要包括簇头选择阶段、簇的建立阶段以及节点均衡分布阶段,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2.1 簇头选择阶段

EETCA算法在对簇头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引入待选簇头的概念,加入能量阈值的限制条件,保证被选择簇头节点的传感器节点存在充分的能量。

在对簇头进行选择时,所有节点均会产生一个0与1范围内的随机数,若节点产生的随机数未超过阈值T(n),则该节点将被看作是候选簇头,求出候选簇头当前剩余能量,将其和该轮的能量阈值Eth相比较,若节点剩余能量超过该轮的剩余能量阈值Eth,则将其作为最终的簇头。T(n)的计算公式为

式(1)中,p用于描述节点被选择为簇头的概率;r用于描述算法选择的轮数;G用于描述最近轮循环中没有被选择为簇头节点的节点集合;用于描述该轮循环中被选择过的簇头的节点量。

第r轮节点能量阈值Eth可描述如下

式(2)中,L用于描述无线传感网络预期能够运行的轮数;E0用于描述节点的初始能量。

在对簇头进行选择时,分析了节点的剩余能量,有效避免了因剩余能量过低造成传感器节点成为簇头节点,防止了因簇头节点失效导致的数据丢失和无线传感网络空洞问题,令无线传感网络能量被均衡利用,大大增加了无线传感网络的使用周期。

1.2.2 簇的建立阶段

假设全部簇头节点均以同一功率进行数据交换,其传输半径用R进行描述,则非簇头节点可通过下式加入相应的簇

式(3)中,γ用于描述权重;dj-CHi用于描述簇头j与汇聚节点间的距离;di-Sink用于描述簇头i与汇聚节点之间的距离;NCHi用于描述节点i的一跳邻居数。

用描述簇头i的规模,如果部署N个节点,则各簇的平均规模可描述成,将其和相乘能够保证与Sink距离远的簇的规模超过与Sink距离近的簇的规模。非簇头节点收到多个簇头的信息,首先对相应簇头的簇是否达到饱和进行判断,也就是判断是否超过0,如果超过0,则选择cost(j,i)值大的簇加入,完成簇的建立。

在对簇进行建立时,EETAC算法分析了簇头节点的邻居数和传感器节点与簇头节点之间的距离,避免某个簇规模过大的情况出现,进而均衡了簇头节点能量消耗。在全部传感器节点均入簇后,簇头节点为簇内成员节点分配通信时隙,再进行节点的均衡分布,保证覆盖整个无线传感网络。

1.2.3 节点均衡分布阶段

在与Sink之间的距离是D处,一个k bit的数据包经过n跳传输所需的能耗可描述如下

式(4)中,,En-hop值最小的跳数即为最优跳数nopt。

获取nopt后,寻找下一个簇头节点。簇头节点在区间内寻找下一跳簇头。若簇头i与Sink节点之间的距离未超过r0,则直接将数据信息传输至Sink节点;反之,将能够使数据转发代价cost(CHi,CHj)最小的簇头j看作是下一跳簇头:

式(5)中,用于描述簇头i与簇头j之间的距离;用于描述簇头j与Sink节点之间的距离;用于描述簇头j此刻的残余能量。传输所需的能耗可以通过进行最优跳数实现能量消耗的最优分布进而实现能量消耗的均衡分配。

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的总体能量消耗均衡分配至各传感器节点中,实现簇中成员节点数据的均衡分布,完成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环境创建

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分析。实验将局部位置学习分布式模型(ALL-DM)方法作为对比,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实验。

在Matlab中,无线传感网络被看作是一组网络节点及参数;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为一个结构体,结构体中含有关于该节点的全部参数。

通过将ALLDM方法与本文方法对比分析网络节点的分簇情况、分簇后簇内平均边长状态以及对全局连通拓扑情况,来验证本文设计拓扑结构的性能。

2.2 分簇情况分析

图2描述的是采用本文方法后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分簇情况。监测范围是(1 000,1 000),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数量是80,节点最大通信半径是150。如果节点分布密度较小,则单个节点将无法覆盖整个监测范围。全部节点被划分为20个簇,黑色节点代表簇头,白色节点代表非簇头,用边将非簇头及其簇头节点连接在一起。分析图2可知,全部节点均被正确分簇同时均匀分簇,能够覆盖整个监测范围。

图3描述的是在(1 000,1 000)监测区域中ALLDM方法的分簇情况,簇头比率是0.2,共选择7个簇头,将与其相邻的节点依次加入对应的簇中,将其用边连接在一起。分析图3可以看出,图中有些地方存在孤立的白色节点,这些白色节点并未找出最大通信半径内的簇头,也就是网络节点未被准确的分簇,说明采用ALLDM方法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性能不佳。

2.3 全局连通拓扑情况分析

当监测区域较大时,网络节点采用分布式簇头选举算法进行分簇,当前的簇都是互不连通的,这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簇的节点必须传输数据至另一个簇;尽管某个簇不在Sink节点的通信区域中,然而其仍需传输感知数据至Sink节点中。若簇不连通,没有覆盖整个监测区域,则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对全局连通拓扑情况进行分析。

图4描述的是采用本文方法的全局连通网络拓扑,其中黑色节点为簇头,白色节点为非簇头。采用本文方法设计节点网络拓扑结构融入了RNG规则,除了簇头和非簇头具有相邻关系之外,簇间节点可根据RNG规则变为邻居关系。分析图4可知,采用本文方法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使数据在全局范围内传输。

2.4 簇内平均边长分析

簇内平均边长就是全部簇的簇头和非簇头间距离的平均值,是衡量网络节点平均分簇好坏的标准。

图5描述的是采用本文方法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分簇后簇内平均边长的改变状态。监测区域是[(0,1 000),(0,1 000)],节点最大通信半径是200。图中的x轴(Node Count)代表网络节点数,y轴(Max Adjacent)代表最大连接节点数,z轴(Average Length)代表簇内平均边长。x与y为自变量,z为因变量。针对各自变量数值,程序都运行了20次,再取平均值获取z值。

分析图5可知,在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数是40的情况下,簇内平均边长约为100,也就是在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密度较小的情况下,簇内平均边长相对较大。在最大连接节点数量相对较大时,簇内平均边长也相对较大。而在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逐渐增加,最大连接节点数逐渐降低的情况下,簇内平均边长逐渐下降。因此,通常将最大连接节点数设置成5~20,从而使网络节点平均分簇达到最优状态。

图6描述的是本文方法和ALLDM方法的簇内平均边长比较结果。

分析图6可知,本文方法和ALLDM方法的簇内平均边长都随着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本文方法曲线一直在ALLDM方法曲线的下方,也就是本文方法的簇内平均边长较ALLDM方法小,由于ALLDM方法对簇头进行选择时以随机方法为主,因此本文方法曲线变化相对平稳,而ALLDM曲线变化波动性较大,本文方法优于ALL-DM方法。

3 结论

提出一种新的用于无线传感网络覆盖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中全部节点均被正确分簇同时均匀分簇,能够覆盖整个监测范围;所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能够使数据在全局范围内传输;所设计拓扑结构的簇内平均边长较小,曲线变化相对平稳,网络节点平均分簇较优。

参考文献

[1]谢志伟,胡选子.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物联网模型研究.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1):25—29Xie Zhiwei,Hu Xuanzi.Internet of things model topology structures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ournal of Dongg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1):25—29

[2] 张迎迎,刘广钟,徐明.三维网络拓扑结构的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4):265—269Zhang Yingying,Liu Guangzhong,Xu Ming.Three dimensional topology based MAC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Computer Systems Applications,2015;(4):265—269

[3] 史兵,赵德安,刘星桥,等.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规模化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农业工程学报,2011;(09):136—140Shi Bing,Zhao Dean,Liu Xingqiao,et al.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industrialized aquaculture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1;(09):136—140

[4] 陈超,蔡乐才,李华.矿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层次型拓扑结构优化.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6):3900—3903Chen Chao,Cai Lecai,Li Hua.The optimization of hierarchical topology structure for min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2014;(6):3900—3903

[5] 陈悦.基于卡诺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避免拓扑结构.宜春学院学报,2015;(9):37—41Chen Yue.Congestion avoidance topology based on Karnaugh map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ournal of Yichun College,2015;(9):37—41

[6]范永健,陈红,张晓莹,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隐私保护通用近似查询协议.计算机学报,2014;(37):915—926Fan Yongjian,Chen Hong,Zhang Xiaoying,et al.Privacy-preserving generic approximate quer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2014;(37):915—926

[7] 付俊松,张振江,刘云.一种轨道交通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覆盖算法RTST的研究与仿真.铁道学报,2014;(1):49 —55Fu Junsong,Zhang Zhenjiang,Liu Yun.Research on an new algorithm RTST for energy-efficient coverage in rail traffic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its simulation.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2014;(1):49—55

[8] 沈海洋.基于遗传PSO的无线传感网络覆盖优化算法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30(03):148—151Shen Haiyang.Based on genetic PSO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overag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2013;30(03):148—151

[9] 郭剑岚,陈俞强,刘怡俊.感知策略下的无线传感网络保密容量问题研究.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29):1151—1156Guo Jianlan,Chen Yuqiang,Liu Yijun.Study on secrecy capacity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the amplify-and-forward compressed sensing scheme.Journal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2015;(29):1151—1156

2017年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 第8篇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 (下称《意见》) 。未来3年, 我国将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 (4G) 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1万亿元, 大幅提高网络速率, 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其中, 2015年网络建设投资超过4 300亿元, 2016年至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7 000亿元。2015年完成4.5万个铜缆接入小区的光纤化改造, 新建光纤到户家庭超过8 000万户;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 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建成4G基站超过130万个, 实现乡镇以上地区网络深度覆盖, 4G用户超过3亿户。

点评:我国网民总数全球第一,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但是离“网络强国”还有一段距离。这次中央的顶层设计向乡镇倾斜, 将有效破解城乡网络发展不平衡的瓶颈, 使我国逐渐向“强国”转变。

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 第9篇

自2006年10月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以下简称“CMMB”) 技术标准颁布以来,作为唯一的中央级CMMB运营商,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负责全国范围内CMMB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截止目前,CMMB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为确保CMMB网络覆盖质量满足开展商业运营的基本要求,在网络建设过程中,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需对全国各城市CMMB网络覆盖效果进行评估测试。考虑到CMMB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技术体系,目前,市场上缺乏相应的、成熟的测试设备和测试系统用于网络覆盖测试和评估,为此,基于广播电视规划院开发的CMMB路测仪,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了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

1 概述

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通过对接收到的CMMB信号进行解调和分析,从而达到对网络覆盖质量进行评估的目的。一个典型的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可知:测试系统主要包括:CMMB路测仪、便携接收天线、蓝牙全球定位系统(GPS)、便携频谱仪以及笔记本电脑。其中,CMMB路测仪对接收到的CMMB信号进行接收和解调,并将初步处理数据通过USB接口传送给笔记本电脑;GPS完成定位功能,向笔记本电脑提供地理位置信息;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现场CMMB信号的频谱信息,主要包括:频谱特性及信号功率,CMMB覆盖测试系统采用了技术成熟的进口便携频谱仪;笔记本电脑装有CMMB覆盖测试软件,能够实时处理来自CMMB路测仪、频谱仪以及GPS的数据信息,并以图表形式直观显示网络覆盖测试结果。

2 CMMB路测仪

CMMB路测仪是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的核心设备, 主要完成对CMMB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并输出基带数据和相关测试信息。CMMB路测仪完全符合GY/T 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和GY/T 220.2-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等标准, 可对CMMB系统各种工作模式展开实验室和现场性能评估测试。

鉴于CMMB专用信道解调芯片输出的测试信号种类有限, 为确保CMMB路测仪具有更加强大的网络覆盖测试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更加满足开展CMMB网络覆盖测试的要求, 本文所述的CMMB路测仪采用了“专用信道解调芯片+可编程器件 (FPGA) ”的设计方案。除了具备最基本网络覆盖测试功能外, 基于此方案的CMMB路测仪还能给出接收信号的调制误差率、信道冲击响应以及星座图等测试指标, 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开展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根据硬件设计和实现的不同,CMMB路测仪可分为三种型号,图3、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三种型号CMMB路测仪的实物图。其中,I型路测仪由USB接口供电,需与笔记本电脑配合使用,该款路测仪具有良好的便携性;II型和III型路测仪本身具备了计算机功能,可单独构建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但需采用交流供电,适宜配置在专用的工程测试车上使用。

3 网络覆盖测试系统功能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CMMB网络的覆盖效果,为CMMB网络参数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应同时具备对网络覆盖效果进行实时测试以及对后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功能。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界面如图6所示。

3.1 覆盖测试

图6中区域2主要完成对测试区域地图的加载及各项操作;区域4实时显示测试过程中CMMB信号的各项解调参数;色的对应关系;区域3是测试参数设置工具栏,可对测试模式、GPS通信参数以及接收芯片参数进行配置。此外,在选中观看视频时,该区域将实时显示音视频节目,工程技术人员可同时观察视频播放和误码显示,使主观和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区域6主要完成GPS失锁报警及地图的自动对焦设置。

上述各项参数设置完成后,CMMB覆盖测试系统就能够开始进行实时自动化的网络覆盖测试。在覆盖测试过程中,CMMB测试系统的GPS设备、频谱仪以及路测仪实时产生当前接收点的地理位置、接收信号的场强值以及误码率值(误比特BER、RS误包或LDPC误包)数据信息,覆盖测试系统将场强、误码率等信息以不同的颜色记号标示在地图软件上,从而反映出当前CMMB信号场强分布和各点接收性能。此外,在测试过程中,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还能实时给出信号场强分布区间以及成功接收比例的统计信息。图7为CMMB网络覆盖测试结果的示意图。

图7直观给出了CMMB覆盖区域内各种测试数据信息,其中,图7中左上角子图用不同颜色给出了整个覆盖测试区域内CMMB信号场强分布示意;右上角子图用红绿两种颜色给出了整个覆盖测试区域内CMMB信号成功接收地点分布;左下角子图给出了信号场强和误码出现情况;右下角子图给出了信号场强的分布区间以及成功接收与否的比例统计。

为了进一步对CMMB信号进行研究和分析,除信号场强、误码率外,CMMB覆盖测试系统还能对无线信道冲击响应、接收信号星座图以及调制误差率(MER)等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和测量。其中,信道冲击响应功能对于CMMB单频网性能的分析和调整至关重要。图8和图9分别给出了CMMB信道冲击响应及信号星座图的测试示意图。通过图8和图9,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初步掌握和分析接收区域内无线传输信道多径干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CMMB覆盖网络的调整和优化工作。

考虑到室内无法正常接收GPS信号,除室外GPS地图自动打点覆盖测试外,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还支持室内平面图上的手动打点方式的覆盖测试。

3.2 数据分析

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是改善CMMB网络覆盖效果的前提。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其中,图6中区域1完成对已测试数据的导入、导出和回放;区域7主要完成对已测数据的后期处理。总体而言,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数据分析功能主要包括:

1.数据导入、导出和回放

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提供了测试数据导入、导出和离线回放功能。在测试过程中,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以数据库文件的方式存储测试数据,并且在非实时测试状态下,通过导入前期保存的测试数据库,以直观的方式重新显示测试结果。

2.数据库合并

鉴于实际测试中同一覆盖区域的CMMB的测试工作可分阶段展开,为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对整个覆盖区内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提供了数据库合并功能,即将多个测试数据库文件合并成一个数据库文件,以便开展后期的分析处理。

3.数据导出至Google Earth

考虑到Google Earth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基于Google Earth,工程技术人员能够非常方便地对覆盖区域内的测试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处理和分析。为此,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提供了将测试数据导出至Google Earth地图的功能。图10和图11分别给出了基于Google Earth地图的信号CMMB信号场强分布示意以及成功接收概率示意。

4.统计

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能够完成的数据统计功能主要包括:覆盖区域内信号场强区间分布以及接收失败点信号场强区间分布,如图12和图13所示。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初步分析覆盖质量的成因,从而为下一阶段CMMB网络的优化提供借鉴。

4 结束语

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的建立大大简化了网络覆盖测试手段,提高了网络覆盖测试的效率。目前,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全国各个城市的网络覆盖测试及优化工作当中。

随着全国300多个城市CMMB网络覆盖测试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于CMMB覆盖测试系统势必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结合实际测试工作的基础上,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也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升级完善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摘要: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是开展网络覆盖效果评估测试的技术平台, 对于CMMB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的相关设备和仪器, 在此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CMMB网络覆盖测试系统的各项测试功能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栅格环境下覆盖网络架构研究 第10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规律性, 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 在具有规律性的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具有集成性、开放性、多样性和高智能性。比如网络资源的高度集中、各种服务和媒体应用的高度集成, 以及传输形式的多样化, 同时在信息传递上要求也更高, 更重要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开放性, 而开放性的特征使得网络技术更加趋向于统一, 在开放与统一的特征下, 网络技术的体系结构也要发生变化, 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架构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下就必须应用新的网络分布式, 以保证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除此之外, 网络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网络安全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问题,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会更加严峻, 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每个用户切身利益的问题, 随着网络互联的规模越来越大, 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可避免。总之,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网络技术不仅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性, 对社会未来发展更具有重要性, 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在网络关键技术的应用上必须加以重视, 对等计算模式在分布计算和文件共享中的成功应用以及覆盖网络对对等计算相关关键技术的有效实现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利用率, 从而达到多种业务共存目的。

2 栅格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网格计算应运而生, 网格计算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逐渐增加的闲置资源, 比如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等。为了方便完成一些密集型任务, 网格计算通过整合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计算平台, 从而使用户在去使用这些计算机时更像使用一台单独的计算机。网格计算的基本模型仍旧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且利用的是可控的闲置资源。随着网格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 就有了现在的栅格计算, 在这种技术下, 能够将个人闲置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有效利用, 并向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计算服务。

3 对等计算概述

P2P是对等计算的又一名称, 对于一个功能的实现, 对等计算主要采用非中心化式, 除了非中心化特征外, 它还具有扩展性、高性价比、负载均衡等特点。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与对等计算开始起源, 它的出现旨在于解决互联异种平台、互通异种平台和互操异种平台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对等计算不仅满足了用户需求而且对等计算还促进了网格技术和无线通信的发展。随着对等计算发展的不断深入, P2P技术和应用模型也应运而生。对等计算的编辑分为概念编辑、模式编辑和意思编辑。

相比传统的服务器/客户机的模式, 在体系结构上, 对等计算将作为客户机的各个计算机直接互相通讯, 在相互通讯的同时这些计算机同时既是服务器也是客户机, 正是基于此, 就为对等计算有效地减少传统服务器的压力创造了条件, 使这些服务器在功能上减少负担, 以提高执行其专属任务的效率。例如, 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 一些复杂的计算就有可能由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 从而将成千上万的电脑集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超级电脑, 因为众多工作站和桌面PC的结合所能达到的计算能力是非常巨大的。

在分布式计算模型中“任务块”是复杂任务被处理时的基本单元, 在过去, “任务块”被分配到所有参与计算的计算机上来完成计算虽然一直被采用, 但其缺陷是所有计算只能通过建立一个专用的服务器来完成, 但分布式计算在对等计算模式下的模型则使每一台可用的计算机都能分配到计算任务, 这种分布式计算模式就是对桌面系统空闲计算能力的充分利用, 这样来完成计算的好处就在于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 桌面计算机原有的各种桌面处理任务也不会受到影响。

虽然对等计算有助于解决互联异种平台、互通异种平台和互操异种平台等问题。但在运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首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从集中式转变到全分布式模型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目前网络中多数安全问题都可以被集中安全控制解决, 但分布式环境中, 网络环境安全威胁不仅存在, 而且还带来了动态环境中资源如何保障和系统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技术安全问题, 比如:用户认证问题、数据加密与解密问题、路由安全问题等。

4 覆盖网络

简单而言, 所谓的覆盖网络应用层网络, 是需要进行设计、构建和管理的,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构架的技术基础, 也就是所谓的应用网络。从应用网络架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网络中各个应用直接的逻辑或者拓扑关系, 而应用网络架构直接规范解释应用的联系就是网络中应用位置。这种位置是多样的, 它既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逻辑的, 既可以是垂直方向划分的, 也可以是水平方向分层的, 除此之外, 需要明确本应用系统与外部的关系。覆盖网络是面向应用层的, 对网络层和物理层的问题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

例如前文所说的P2P就是一种集中分散分形概念的同行对等覆盖网络, 网络覆盖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范围, 而在这一范围内, 用户能够有效地接收到网络信号。比如说网络覆盖的半径是20米, 就是指以发射点为圆心20米半径范围内的设备都可以收到信号。

5 应用接入覆盖层和服务融合覆盖层对业务的支持

作为实时交互最主要的业务类型, 在语音/视频通信中引入覆盖层网络技术, 不仅可以增强其业务功能, 而且还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覆盖网络技术运用节点的概念, 使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在完成这些服务器的功能时都具有选择性, 从而使服务器的功能实现融合。覆盖层网络的服务能力对实际物理网络结构信息的获取依赖性很大, 因此所需要的信息就只能让节点通过主动探测或者查询网络层及以下所提供的拓扑探测功能来获取。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基于光纤直放站的网络覆盖技术 第11篇

关键词:光纤直放站 覆盖技术 传输距离

0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客户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运营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而对公路隧道实现全线覆盖是运营商提高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建设CDMA、GSM直放站可快速提高网络质量。直放站从传输方式来分有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和移频直放站。其中,光纤直放站运用的历史较短,但与其他直放站相比较,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光纤直放站信号纯净,衰减度小,信号传输不受地理气候的限制,而且随着光器件价格的降低,产品不断成熟,在网络中的运用不断增多。

1 光纤直放站的工作原理

光纤直放站主要由中继端机(或近端机,在基站机房内耦合信号)、光传输网络、远端机和天线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中继端机将基站射频信号耦合下来,并将射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光传输网络将信号传送到远端;

远端机主要包括双工滤波器(Duplex)、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光端机等设备,将射频信号从光信号中解调出来,并滤波、放大;

用户天线用于覆盖区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可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

前向放大器放大基站至移动台的下行信号(前向信号),反向放大器放大移动台至基站的上行信号(反向信号),由于上下行信号频率相差很大即双工间隔很大(如GSM900、CDMA800的双工间隔为45MHz),可利用双工滤波器和前端滤波器方便地将两路信号分开。

2 光纤直放站特点

光纤直放站与无线直放站的最大区别在于施主基站信号的传输方式上,光纤直放站是通过光纤进行传输,而无线直放站通过空间传播。因此,光纤直放站具有以下特点:①输出信号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透明信道。②覆盖区天线可根据地形情况选择全向或定向天线。③不存在无线直放站收发隔离问题,选址方便。④光纤中继端与近端机距离不超过20公里。

3 光纤直放站在公路隧道覆盖中的建设问题

由于公路隧道具有地形复杂,信源获取困难以及覆盖区域狭长,信号波动损耗都较大等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勘测设计,灵活组网规划;基于公路隧道的特点,光纤直放站因具有设计和施工灵活且覆盖效果好,工作稳定等优点,所以在公路隧道中有很好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3.1 传输距离的要求 光纤直放站的传输距离最大可达15公里,因此对于一般的狭长的隧道,只要不超过改传输距离,就可以使用光纤直放站来进行覆盖。

3.2 信源的选取 因为信源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整体覆盖效果。因此要保证施主基站有话务容量冗余可以负担光纤直放站覆盖区域内的话务量。若在隧道口附近无信源可取或隧道较长,利用耦合器从基站耦合信号到近端机,近端机将射频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光缆将光信号送到远端机,远端机将光信号转化为射频信号同时放大信号将其馈送到天线。根据覆盖距离及近端机拖带远端机能力和对基站的噪声影响,来确定远端机数量。

3.3 供电方式 对于公路隧道,一般建设在较偏远的山区,电源不太稳定甚至没有电源提供,因此可以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但是如果是在有电源提供的地区可直接利用220V交流电供电。

3.4 监控系统 公路隧道在偏远地区,故在维护上有很大的困难。监控系统能对其进行参数设置、调整,在网络维护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补充。

4 光纤直放站在某隧道网络覆盖中的应用实例

4.1 工程概况 某隧道隧道全长820米,双洞单向两车道,隧道顶高约6米,隧道内信号电平小于-100dBm,隧道东侧隧道口到转弯处约1000米路段信号电平在-90dBm至-98dBm之间,通话质量差。

4.2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该隧道的覆盖问题,采用无线接入光纤直放站,两隧道内分别采用八木天线进行覆盖,隧道外采用抛物面天线,而利用隧道顶遮挡来解决隔离度问题。系统平面图如下:

4.3 测试结果 该隧道开通后检测结果为公路隧道内、隧道外网络信号电平值≥-85dBm左右,通话质量RxQual 90%区域以上0级,切换成功率>99%,掉话率<1%,扩大基站覆盖范围,对基站参数指标无任何影响。

5 结束语

光纤直放站相对于无线直放站来说,成本相对较高,而且需要敷设光纤。但正如本文第2点所阐述,与无线直放站相比,光纤直放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光纤直放站一般可获得80dB以上的增益,主要完成为离基站较远的村镇、公路、厂矿、旅游区等地域的覆盖。该系统具有建站速度快、工程投资低,见效快等优点,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参考文献:

[1]韦惠民等.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孙儒石等.GSM数字移动通信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CMMB网络室内信号覆盖设计 第12篇

关键词:直放站,线路损耗,空间损耗,功率,CMMB

1 概述

1.1 CMMB简介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简称CMMB, 是我国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 利用S波段信号实现“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 支持25套电视和30套广播节目。2006年10月24日, 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俗称手机电视) 行业标准, 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规定了在广播业务频率范围内,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标准适用于30MHz到3000MHz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业务频率, 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 可实现全国漫游。

1.2 室内覆盖简介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现代建筑技术的提升,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大多数大型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都存在规模大、质量好的特色对于CMMB信号的屏蔽作用。特别市一些大型建筑的底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区域信号较弱甚至信号全无, 在该区域内形成了信号覆盖的盲区。所以建设室内覆盖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有必要了。通过室内分布式系统的建设, 能有效改善该部分区域的信号覆盖, 提升通信质量。有效增强用户感知度。

2 CMMB室内覆盖的方式选择

2.1 合路方式

通过利用其他运营商的室内分布系统, 在系统主干部分通过合路器进行信号合路, 通过原有运营商的天线馈线系统将CMMB信号在楼宇内部进行覆盖的方式。

2.1.1 通过合路方式进行覆盖的优点

A、节省投资, 通常来说原有其他运营商的天馈系统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楼宇的结构, 传播损耗等因素故合路的方式只需投资信号源设备以及部分主干连接馈线合路器等设备既可。

B、工程周期短。

2.1.2 通过合路方式进行CMMB室内覆盖的缺点

A、维护不便利, 由于天馈系统均使用其他运营商, 故在后期维护中如遇到运营商天馈系统故障则需通过该运营商进行维护。

B、对于楼宇面积规模等的限制, 由于当前电信移动等运营商建设的室内覆盖系统中, 由于前期覆盖目的不同、使用频率不同、馈线系统的损耗等因素 (如GSM需要考虑乒乓效应, CMDA系统需要考虑导频污染等) 。对于某些大型建筑多采用分层或分区建设的方式。故在引入CMMB合路时会导致CMMB有源设备不能合理利用。

2.1.3 合路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A、器件的兼容性若与原有的分布系统合路需要考虑原有分布系统中器件 (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天线) 等所使用的频率范围, 是否能够兼容CMMB使用频率。

B、系统间的干扰目前CMMB评断为470-860MHZ, 如与电信CDMA800 (CDMA使用的频段是800M的频段:反向 (上行频段) 825-835M, 前向 (下行频段) 870-880M) 合路则如需部分频道则会导致严重干扰, 在这样的情况下CMMB需要重新考虑频率的规划。

2.2 天馈系统方式

2.2.1 天馈系统进行覆盖的优点

充分利用CMMD信源设备以及充分考虑楼宇建筑格局, 通过合理分布天线, 以及馈线系统达到覆盖目的。

2.2.2 天馈系统进行覆盖的缺点

相对合路方式而言, 新建天馈方式投资较大、施工周期长、业主协调比较困难。不容易在短期内改善楼宇内的信号情况。

2.3 泄漏馈缆方式

该方式一般应用在隧道、地铁等区域, 故本文中不做详细介绍。

3 CMMB室内覆盖的信源分析

CMMB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有以下几种接入方式

3.1 无线直放站

小功率直放站的方式由于设备, 由于设备接收对于室外信号要求较高 (通常室外信号场强需要达到-65以上) , 故较常见应用于市区范围内的室外信号达到一定要求的场景。比较适合在市区内或离发射机较近的场景中应用, 也是当前应用较多的方式。

3.2 耦合原有室外站

耦合原有室外站的方式一般应用与原有建筑楼顶有室外站, 通过耦合原有室外站的输出信号达到室内覆盖的目的。由于耦合原有室外站点、原设备的功率、位置等因素制约, 该方式对于楼宇的面积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3.3 发射机

发射机的信号上行方式为光缆或其他有线链路, 故对于原有室外无线环境的要求较低。但由于发射机一般功率较大, 所以对于楼宇的面积要求也较高。并且该方式由于信源设备的安装比较复杂、设备价格较高故一般不推荐使用。

3.4 光纤直放站

光纤直放站与发射机的信号获取方式基本相同, 通过建设光纤或者租用光纤的方式获取信号。但由于需要前期的光缆管道建设或租用其他运营商的光缆管道故投资运维较高、且施工协调难度相对其他几种方式要困难。故在当前CMMB环境下运用较少。

综上所述, 在选择信源设备时, 根据楼宇的性质、建筑格局、面积以及周边无线环境等因素选取合适的信号源以及组网方式。

4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流程及方案设计

4.1 前期勘察

⑴在前期勘察中需要了解建筑的格局、了解墙体结构 (墙体材质、吊顶材质等) ;

⑵无线环境测试:通过频谱仪、CMMB终端等设备对对象楼宇进行全面的测试。统计当前信号场强功率、视频图像 (主观判断) 、信噪比、RS误块率。根据所得数据对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等进行指导。

⑶模拟测试:通过使用相应的模拟发射、接收设备在对象楼宇中针对弱覆盖区域、盲点区域进行测试, 模拟得出天线安装位置, 馈线走向。如下图所示:

4.2 设计思路

⑴信号源的选取:根据楼宇建筑面积以及周边环境选取信号源设备, 并且针对选取的设备进行设备安装环境的设计。 (详见二、CMMB室内覆盖的信源分析) ;

⑵有线链路衰耗:通过对有线链路衰耗的计算得出最终天线功率数据, 相应的各种器件及馈线损耗列表如下:

4.3无线链路测算

根据现场勘测与模拟测试、结合楼宇的分隔情况, 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形:

发射点与接收点无间隔墙体存在, 区域较为开阔。

发射点与接收点有间隔墙体存在, 但隔墙较少。

4.4覆盖区场强计算依据

对室内覆盖系统, 采用电波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结合障碍物阻挡模式进行, 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传输距离, 单位为m;f为电波频率, 单位为Hz;c为光速。

用对数表示为:

上式中:Ls: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传输损耗;f:所选取频率;c:3×108m/s。

在实际室内环境下, 电磁波的传输损耗要综合考虑电波传播中建筑结构的遮挡损耗及多路径损耗。即:RSSI=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自由空间损耗-遮挡损耗-多路径损耗。

方案设计时尽量保证了天线口功率的均衡性, 从而达到室内覆盖的均匀性, 故在计算边缘场强时取代表性地方进行。

参考文献

[1]海霞, 等.单频网规划技术与工程实践, ISBN978-7-4043-6371-82011.9.

[2]周亚良.CMMB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广播电视信息.2008.09.

上一篇:电视干扰下一篇:银发世界更精彩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