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小说范文

2024-05-28

新历史小说范文(精选12篇)

新历史小说 第1篇

一、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增强师生的互动

传统历史课的教学, 主要依据一本教材、一本教师参考书和一些辅导资料, 一张嘴、一支粉笔, 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说, 学生记。新课程明确指出, 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多的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上, 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改变过去那种按照教学流程、按部步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备课时, 除利用教材、教参、辅导资料外, 还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 如利用网络资源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片断,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开展讨论、历史知识竞赛、上网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如在选修一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 我参考历史资料, 节选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等历史纪实,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营造了教学情境, 烘托了教学主题, 又使学生掌握了这些历史知识、增长了见识,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意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备课时,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设计一些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建立起师生、生生讨论甚至争论的热潮。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补充, 使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后改变过去历史作业的格式,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及所学知识制作课件或写小论文。例如在讲《一国两制》时, 我就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试设想台湾回归的时间并说出理由。学生积极踊跃上网查找资料, 制作成课件或写成小论文, 并选一节课共同分享, 课堂上, 学生积极大胆发言, 而且准备资料充分, 共同得出结论: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 台湾回归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也学会了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收集资料, 开阔学生的思维, 丰富、拓展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信心, 在情感上也有了一次关心国家时政的体验, 让学习走出教室。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实践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得以发挥, 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 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二、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现已开展新课程的教学, 由于课本容量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为了让学生听懂而“教”, 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 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体地位, 这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因而, 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方式, 树立新的教学观, 变“教”为“导”, 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课堂上, 教师是问题的点拨者和指导者, 诱导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进得出下列的结论。例如在讲《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时, 我首先对学生提问:“现时美国的政体是什么?总统是谁?他的权力有哪些?”这样学生会对问题产生兴趣, 就会主动思考问题, 而不是依赖教师。然后, 在对美国的总统、国会、联邦法院的权力分析后, 我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 学生活学活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 提出“你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作为这节课的总结, 学生各抒已见, 并能结合现时美国的一些现象进行回答, 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渡过。在教学实践中, 我对每一节课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 诱导学生进行思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因而, 我们既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成为学习的主体, 才能充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创设历史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新课程标准大纲中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这就构建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情感体验三环节组成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历史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情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适应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因此, 我就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需要, 由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问题或由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创设历史情景导入, 例如我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 首先从神话《欧罗芭》导入新课, 然后探究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其政治民主的影响以及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过程。其中, 还联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内容进行讲述这古老城市的民主政治, 最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一个故事——《一个雅典公民的故事》中, 整个教学过程中, 将纷繁复杂的教材精简, 通过各种办法创造性地将课程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 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具体, 诱发学生去探索。又如在讲《一国两制》时, 我先放香港回归的图片, 再放《七子之歌——澳门》, 让学生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热烈场面, 学生被这些吸引, 学习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 自觉走进历史课堂, 课堂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了, 知识也通过这个形式得到巩固。

格非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唐玲)。 第2篇

一、内容摘要„„„„„„„„„„„„„„„„„„„„„„„1

二、关键词„„„„„„„„„„„„„„„„„„„„„„„„1

三、历史的本文性与本文的历史性„„„„„„„„„„„„„„2

四、历史的偶然论与不可知论„„„„„„„„„„„„„„„„4

五、“历史—记忆”的虚拟性„„„„„„„„„„„„„„„„„6

六、参考文献„„„„„„„„„„„„„„„„„„„„„„„8

先锋文学新历史主义初探 ——以格非作品为例

【内容摘要】格非小说中的前卫叙述中包含着历史叙述,讲述一些稗官野史、轶闻旧事,或是个人生活史或是家族颓败史,或是以想象虚构中的历史。这些历史叙述体现了格非的新历史主义观。这种新历史主义虽说借鉴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思潮,但本土化后却具备了强盛的长势,体现了中国先锋作家积极探寻历史真实与历史实质的美好愿望。在本文中,以新历史主义的各方面特征,比如历史的本文性与本文的历史性等对格非小说新历史主义意识浅探。

【关键词】格非 新历史主义 历史叙述

格非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其叙述被称为“叙事迷宫”,颇有创新。在其前卫的叙述中,历史叙述占了一定的比例,而蕴含的新历史主义意识也显得特立独行,在接下去的探索中,我们将在具体作品中管窥一斑。

首先得解释一下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和文学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后来新历史主义作为解构主义和传统历史主义的挑战者,迅速跨过国界、跨学科,成为声势浩大的社会文化思潮和文艺思潮。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王逢振先生最早向国人介绍了新历史主义批评,而历史题材的解禁、当代人的痛苦的人生体验、重新发掘历史的强烈愿望和寻求当下生存意义的种种冲动,都成为催生一种新史观的内在动力,中国版的新历史主义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版”的新历史主义吸收了西方理论的精髓之后而迅速本地化。张清华认为中国本土新历史主义思潮可分为:启蒙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1。格非是属于第二阶段时期,即1987至1992年前游戏历史主义三阶段○

后的,由先锋小说家所推动的,具有实验倾向的历史叙述。格非在早期的颇有代表性的先锋作品中已经显示了这种趋向。1986年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的“追忆”似乎是对“历史—回忆”的模式的定位,而《凉州词》、《锦瑟》等作品已经转入对历史题材的自觉引用,之后的《推背图》(又名《武则天》)则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虚化”。这段创作时期的作品还转入对个人生活史或是家族颓败史,或是以想象虚构中的历史实在(如《敌人》、《迷舟》等)中,来传达出他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复现出对现实生存的体验。当时,通过书写各种家族史,村落史,情欲史等来解构历史,重构历史,戏仿历史,调侃历史的创作风靡一时,因为他们“自信”这是一种更为真切的历史情境和更具魅力的写作领域。这是新历史主义本地化之后的表现。

一、历史的本文性与本文的历史性

格非似乎更愿意做这样的尝试,即在其作品中实验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我想这与他本身作为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身份有2是加州大学教授蒙特洛斯对新历史关。“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主义的特征概括之一,即文本都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是特定历史的产物,而解读文本时也同样带有浓厚的社会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是说只有保存下来的文本才能进入历史学家,文学家的视野,而反过来进入了历史学家或者文学家的古籍文献又成为人们阐释观点的媒介。这一特征的两方面在《凉州词》这篇短篇小说中表现无遗。虽然在陆贵山的眼里,《青黄》3,而且鲜少有人论及《凉州词》更能体现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的历史叙述。这原因也许在于《凉州词》体现了传统历史主义多一些吧,但我们从《凉州词》对历史材料的大肆照搬与简约的加工中,在主题上我们见到他对现实的又一认识。事实上《凉州词》就具备历史的文本性与本文的历史性特征,其本身就是这种新历史观的产物。作者首先叙述了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临安博士,在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中,着重研究了与其生活遭遇相似的王季陵的《凉州词》。而从这时开始,王之涣的《凉州词》与薛用弱的《集异记》(或如格非自己叙述的李士佑的木刻本《唐十才子传》)便进入文学家的视野。在格非叙述中,临安博士对王之涣的偏爱似乎不可理喻,并为人所诟病,例如其得出的结论:“王之涣:中唐时期的存在主义者”,只令“我”难以忍受,觉得冗长等。而在接下去的叙述中,格非开始操起其“虚构之刀”,对《集异记》载的这段逸事大动干戈,填充了其中细节,谈到叶修士制定规则分配妓女,然后他们才开始赛诗,王之涣在《集异记》中的自信在格非小说中已经寻找不到,而杜撰了一段王之涣妻子为了挽回丈夫的颜面而甘心抛头露面地出现在妓女群中。引用这段逸事的根本目的在于重新建构这段历史,即表现临安博士与其妻子的爱情的终止暗含在王之涣与其妻子的叙述中去。作者借临安博士之口,认为“所谓爱情,4而事实上谁也无法摆脱这种疯狂,当临安博士与正是一种病态的疯狂。”○他妻子的婚姻行将崩溃时,“他在不经意的言谈中已渐渐流露出对地狱的渴5没有感情的羁绊,人反倒显得不大正常。这也是格非对爱情的一点望”。○概括。这种历史的文本性与本文的历史性在格非几篇新历史小说中也都具备,比如《推背图》、《人面桃花》等。都运用历史文本来重构历史,使作品富于表现力的。

二、历史的偶然论与不可知论

而历史的偶然论与不可知论可看作格非的新历史主义意识的另一大表现。海登·怀特在《作为文学的历史文本》一文中曾对进入文学视野的历史文本阐释说“是一个扩展了的隐喻”,是“利用真实事件和虚构中的常规6 海登·怀特认结构之间的隐喻式的类似性来使过去的事件产生意义。”○为历史叙述的奥秘在于历史的“虚构”在于“叙述结构”本身的虚构性与修辞性。也就是说新历史主义观点认为历史具有偶然性与不可知性,因为历史叙述本身存在着致命的虚假。而作为叙述者个人,也同样无法坚信引用的史料,格非是历史的叙述者,也是历史怀疑论者,这使他的历史叙述产生了特别强烈的哲学和玄学色彩。在《迷舟》中,作者表达了“个人面对历史”的理念的实验和展开,对历史不确定性与不可知论的文本阐述。

在《迷舟》中,作者采取了很有意思的叙述方法,他用近乎“历史实录”的形式,来写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为了证实其可信,他甚至还用画地图等方式来布置迷阵,让读者不知道他究竟是在讲故事,还是讲历史事实。其背景的史实是:1982年北伐军与孙传芳军阀相遇,形成对阵之势。但《迷舟》没有对这一大事件进行全景式描写,而将笔触对准这一形势下的个人——孙传芳部的旅长萧,用个人视角、个人命运揭示历史规律,个人命运象征性地隐喻历史变迁与大势所趋。萧所处之环境既是孙传芳部的旅长,又是敌对方——北伐军先头部队的指挥官的弟弟,历史造就了萧的尴尬而敏感的处境,随时会发生的突变事件与利益冲突似乎隐喻着历史也是如此不确定。谁会联想到萧不是死在战场,也不是死在情敌之手,而是被自己的警卫员一枪击毙呢?

在文章中,读者关注战事进程比萧的命运多得多,但作者似乎有意与

读者保持距离。战争只给萧们一个心理投影,萧的命运跟战争进程密不可分,但为了逃避与他哥哥作战,他回家奔丧(这本身很奇怪?),而且又在儿女情中惹事生非,这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他无心作战,有意延误战机,而这就给他的警卫员,一个特务分子有机可趁,而他母亲无意的爱却害了他,把他的枪藏起来,又在他伺机逃离屠杀时把门栓上,使他最终难逃一死。

这便是《迷舟》——个人在历史中的处境,也是历史投射在个人的折光:偶然与不可知。历史是无法判断和预测的,犹如逆水而行的“迷舟”一样,不知道被浪推向何方,也不知道没有指南针的掌舵人能否安全靠岸,一切都是不可知,也没有必然。同胞兄弟作战、母亲弄巧成拙的关怀,感情的不可抗拒,都是他致命的原因。从心理无意识角度看,萧违背了他做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比如冷静与理性,但“下意识”的东西推动他走向毁灭的深渊。

可以这么说,历史正是偶然的。在历史的关头,有许多不可言说的因素影响了,甚至决定了历史。历史的荒谬性与隐秘性就在于此。历史是偶然的,也是不可知的,而个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更是无法抗拒的。萧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正如他作为旅长却不能改变战争与历史的走势,而后来孙传芳军的湮灭与北伐的节节胜利已经在他的命运中隐现,但又是无法驾驭的。人只有在现实面前茫然失措的悬浮感与漂泊感顿时跃出纸面,这充分表达了对历史必然论与目的论的历史观的否定与哲学的反思,这是格非新历史主义意识的体现。在另外几篇作品中,如《雨季的感觉》、《镶嵌》、《相遇》等,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种新历史观。

三、“历史—记忆”的虚拟性

在张清华的眼里,历史的偶然性与不可知性与历史宿命论是新历史主7,我认为两者颇有相同之处,历史的偶然性与不可知性义两个不同特征○与历史宿命的不可抗拒有直接因果联系,正是人无法认清历史,无法改变历史,所以宿命的悲哀才为人所津津乐道。而新历史主义的又一特征在于“历史—记忆”的虚拟论。历史与记忆的虚拟论观点认为,从历史到文本的过程是“历史-记忆-叙事-文本”由于进入文本的历史本身是不确定的,又经过记忆的加工、经过叙事的修饰,于是文本中的历史残留着强烈的主观记忆的痕迹。一方面历史事件已经过去,而无法回溯现场;另一方面个人的记忆与叙述也是不可靠的。这种历史不真实的意识在新历史小说家中常常流露在其作品中。格非的《追忆乌攸先生》的“追忆”意象,已经隐秘地表达出探求 “历史的真实”而又不可得的怅惘。

《追忆乌攸先生》中的乌攸先生被“头领”以强奸罪处以极刑,而真相是“头领”强奸了杏子(性的隐喻?)而嫁祸给他的。这段扭曲的历史暗示了“当代历史被掩盖与伪造的某些实质”。在这场荒谬得残忍的屠杀中,揭示了历史的话语权的颠覆作用:谁掌握了历史话语,谁就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头领是在乡里的权威,凭借“演讲”与“拳头”,哪怕是“一场欺8于是头领奸杀了杏子,又嫁祸给乌攸先骗,也会被他感动地流下泪来”。○生,并强迫他人作伪证,然后执行族法,也就在合情合理了。这是格非试图探寻“历史的正义”的努力,也是新历史主义应有之义。但作为小说家,格非同样无法对这一沉重的问题,即纠偏历史进行彻底的改造,正如小说结尾中的“小脚女人”一路小跑也无法挽回乌攸先生被枪毙的命运一样。

这种与虚假历史抗争的姿态在之后的《褐色鸟群》中被哲学地发扬了。

在《褐色鸟群》中看不出是历史叙述,但它揭示了“历史—记忆”的虚拟性,证实着“记忆是不可靠的”,那么“历史—记忆”的虚拟性便也得到认同。小说中有两段叙事与几个虚拟的人物,首先是叙述者:“我”和“棋”。棋(妻?)来到我叫做“水边”的住所,像妻子一样坐下来喝水,夜里听“我”讲故事。而“我”随意地编了个故事:几年前,“我”在一个城里看到一个吸引了他的女人,于是追过去。那女人发觉了,便惊慌地逃开,“我”追到桥边,但看桥人却说根本就没有桥,“我”感到很奇怪,第二天一打听,直到自己撞翻了一个男人,他掉在河里淹死了。而棋继续追问“以后”,“我”继续叙述:“我”到乡下时又遇到那女人,她丈夫是个醉鬼,似乎经常虐待她,“我”问她是否还记得“我”追她的事,她却说自十岁之后再没有进过城。不过她记得丈夫曾说过这一情景,一个年轻人的尸首和一辆自行车一起被人们捞起。

而棋又追问“以后”,“我”继续说,后来那女人丈夫掉进粪坑淹死了,“我”去帮她丈夫入殓,似乎看到死人“嫌热”在伸手解钮扣,但“我”还是很沉着地盖上棺材,后来似乎与这女人发生亲密的举动,同居,结婚„„棋听到这里似乎不高兴,就走了。

而几年后一直盼望着棋再回来的“我”看到了一位与棋极其相似的女孩,但她宣称她是一个陌生人,对“我”陈述的旧事一无所知。而最后作者意味深长地设置了一个情节,当“我”问那女孩,她背着的夹子是什么?她先前说是画夹,不是镜子。后来又问时却说是镜子不是画夹。似乎有点“叙述游戏”的味道,但人的愿望、欲念、想象和幻觉这些最主观的因素却在左右着记忆与叙述,强烈地改变着事实。在小说中那女人丈夫之死,与其说是事实不如说是想象,或说是欲念、希望。例如“我”明明看着他还活着,却把他当死人一样盖上棺材,充分显示了潜意识对记忆的篡改与干预;而那女孩背着的类似画夹又像镜子的东西,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语境不同时空有不同记忆与认识而已。最富意义的是:9格非对“历史—记忆”的虚拟性充分认“你的记忆已经让小说给毁了”。○识之后,对历史的把握更趋向新历史观的不确定与不可知了。

由此可见,格非对历史的认识是不确定与不可知的,对历史的真实也抱着深深疑虑,在人性与存在也抱着绝望,是典型的“存在主义者”,而这些特征暗合了新历史主义的多方面特征。可以肯定地说,格非是一名新历史主义者。他对探寻历史真实与历史本质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与褒扬的。

注释:

1:张清华:○《境外谈文》第59页 2: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318页 3: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320页 4:格非:○《格非》第14页 5:格非:○《格非》第16页 6: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第162—171页 7:张清华:○《境外谈文》第134—144页 8:格非:○《格非》第6页 9:格非:○《格非》第74页

参考文献:

浅论20世纪后期新历史小说之产生 第3篇

关键词:新历史 寻根 先锋

每一种文学创作潮流的出现都是各种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新历史文本在中国20世纪末的文学史上以一种新潮小说的姿态出现并很快走向巅峰有其必然性。本文将从其形成的外在因素来进行探讨。

一、多元的社会环境

第一,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初的中国,由于遭受着帝国主义的民族侵略,当时的文学主动肩负起了启蒙与救国的历史使命,使文学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结合起来。建国后到文革时期,这种政治意识形态领导思想文化领域的局面愈演愈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华夏民族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浪潮之中。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任务,中国更是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积极地与世界接轨,政治意识形态对各个领域的控制也由直接干预转为间接干预。1992年,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而也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市场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的趋势。在文学思想领域,不同文化形态和立场向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与形成,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也促使了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学创作作为一种文学生产活动而出现,并受到文学消费者即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寻根”“先锋”“新写实”“新历史”“女性文学”等各个不同的派别一一登场。而中国新历史文本很自觉地选择了一个与庙堂相对的民间立场,来书写属于人民自己的历史。

第二,传播途径多元化:文化市场的形成,一方面顺应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一方面也导致了文学的边缘性走向。因为在生产与消费的环节中,关注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关注最广泛的普通大众的需求。大众消费追求的是通俗性和娱乐性。80年代,新兴传播载体“电视机”的出现与普及,将文字转换成直观可感的视听图象,从而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娱乐休闲方式。“在文化层面,图象文化的出现就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最基本也是最便捷的途径。而图象文化模式也使既有的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等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对原有的文化生存模式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文学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1]这就导致了曾经在社会教化功能中居于中心地位、在文化艺术领域中遥遥领先的文本文学开始走向边缘化。但同时,就“我国电视文化的发展来看,因为其历史短暂,理论讨论之后,社会文化又处在转型时期,使得电视文化成了一种无自己‘文本的文化”[2]。那么对于文学文本,特别是对名家名作的改编就成了影视文学文本的主要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扩展了文学文本在社会上的影响,并刺激着文学创作者。很多文学作品就是通过影视剧改变后,成了市场的“畅销书”,比如王朔的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是经过影视剧改编后,才得以在市场上被大众所熟知,比如莫言的《红高粱》(张艺谋导演同名电影)、苏童的《妻妾成群》(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文学作品通过影视传媒来走向大众,扩大影响的事实,使得一些作家主动与影视传媒联姻。

二、本土元素与西方理论的结合

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还没有被译介,但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已经长驱直入,开始影响和改变人们传统的文学和史学观念,并对国内作家的创作理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众多的理论中,具有后现代性的解构主义理论因为刚好符合中国当时解放思想、打破迷信权威的潮流而被广泛接受,这为新历史文本的产生也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也决定了新历史文本的解构特点。而新历史主义其实是在这诸多的理论基础之上杂糅起来的。

1987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中美第二届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上,北京大学杨周翰教授的论文《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是怀特的后解构主义历史观首次在中国亮相。1988年王逢振写的《近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第一次向国人介绍新历史主义批评。1989年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和杨正润的《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从新历史主义看当代西方文艺学的重大变革》为我们全面的介绍了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到了90年代后,我国关于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译介越来越多,第一本关于新历史主义的译文集是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在这一理论的传播过程中,我国文艺工作者盛宁、王岳川、王一川等人都一一撰文加以研究和推广。

被介绍进来的新历史主义理论,刚好与在中国本土悄然兴起的一种创作倾向相吻合,使这类创作得以“新历史主义小说”或“新历史小说”的命名,同时也使这类小说的创作者有了理论的支撑,并顺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这同样也使得我国新历史文本的创作在90年代到达了巅峰。但是新历史文本并不完全是在新历史主义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新历史文本的产生有其本土必然性。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及由此而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无异于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把人们从专制主义牢笼中解放出来,把作家的思想从禁锢状态松懈下来,“文学是人学”的命题逐渐建立起来。文革劫难之后“当代中国作家是那么渴望了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随着作家的兴趣渐渐深入,历史视野越来越开阔。从‘文革到‘反右再到‘土改,从社会政治层面的局部反思到以文化和民俗为表现形式的整体历史空间的清理”[3]。这一类创作在文学史上依次被定名为“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在此之前,历史是严肃的、神圣的,人们通常只能以仰望的姿态来瞩目历史模糊的脸庞,新时期之初作家以愤懑的心情来回顾那段历史。到了80年代中后期,作家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整理,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怀疑,并以个人阐释的角度进入历史。这个时候,创作中区别以往历史小说的“新”已经有所体现,比如莫言的《红高粱》、乔良的《灵旗》、周梅森的《国殇》等对英雄、对战争、对历史的关注视角和态度就大不同前了。

三、创作主体的转向与转型

新历史文本创作发端于80年代中后期,在90年代掀起高潮,与它拥有一支蔚为壮大的作家队伍也有很大关联。簇拥在新历史小说旗下的创作队伍,以转型的“先锋派”作家为主力,加以部分寻根小说家和新写实小说家。因此有论者说新历史文本是“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在自身生命力趋于衰竭时,转向对历史的重新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小说流派”[4]。这些作家不约而同地把视野转向历史,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一)回避现实的一种写作策略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一直提倡解放思想,放宽意识形态的控制,使作家创作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宽松环境。但是1989年的社会动乱及随后的意识形态控制和文化审查,又一次促使了全民的大反思,而“这次反思的内容已经不再是‘文革动乱历史和建国后30年的社会运动,而是对于中国的新的‘改革、开放本身”[5],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他们“从‘五四以后得到培养而加强的政治归附心态,也因文化氛围的过度紧张而恐惧、彷徨。”[6]因此,隐含着对特定的政治思潮的回避,他们逃遁到历史之中。但是,新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并不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构筑的,创作者只是把小说里的人物和事件虚拟到“历史形态”中,意欲表达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因此这里的“历史”只是创作者们写作的一种叙事策略。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以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讲述了自己在燮国从当上皇帝到沦为走索艺人的一生。文本里出现的年代和人物都是作者虚构的,在历史上根本无迹可寻。苏童自己也说:“《我的帝王生涯》是我随意搭建的宫廷,是人按自己喜欢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年代总处于不详的状态,人物似真似幻,一个不该做皇帝的人做了皇帝,一个做了皇帝的人最终又成了杂耍艺人,我迷恋于人物峰回路转的命运,只是因为我常常为人生无常、历史无情所惊慑。”[7]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虽然历史背景是真实的,而且作者还特意搜罗了很多的资料以证明他所写的“历史”,但这仍然是作者的一种写作策略,是一种要解构历史的策略。

(二)审美性与功利性相结合的美学原则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种种都能成为创作的素材,“在艺术中得到表现的仅仅是作家的心灵为之激动的有过独特感受的那一部分”[8]。在新历史小说中,虽然作家们遁入虚有其表的历史,但是表达的是对现实人生、生存困境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比如苏童的《米》、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等等。作家们表达的同一类主题,说明他们对当下人类现实生活的一种焦虑。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作家们由时代的弄潮儿滑落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地位变化造成心理上的失落以及精神上的彷徨与苦闷。同时又恰逢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刺激,但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压力。作家因此将这种现实生活体验连同对生活的感悟带进文学创作,书写一出出日常生活的悲剧。《许三观卖血记》以诙谐的喜剧形式写出了寻常老百姓的辛酸泪水。许三观,一个普通的丝厂工人竟是靠卖血来度过生活中的一次又一次的难关,他“用自己的生命,去验证以死求生的生存原则和人生辩证法”[9]。许三观的悲剧命运正是当前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照,余华只不过把这段生活虚构到过去的时间来“放映”。

(三)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

寻根、先锋、新写实的作家纷纷转向新历史小说的创作,因为他们之间本身就有着内在的关联。当这些作家的文本实验在原本的创作之路上无法继续时,就偏离原来的轨道引发了新历史小说思潮。

寻根作家打着“寻找文化之根”的旗号,对政治性重大事件摒弃,表现出对民族文化与土著文化的青睐,这种视角下放到民间及其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特征及对“史”性题材的世俗性倾向就成为催生新历史文本的一个因素。寻根作家本来有着深厚的启蒙意识,但是他们都陷入了强大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之中,要么偏执于暴露野蛮愚昧的陋习或落后的意识,要么沉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当无法完成当初要“重铸民族自我,走向世界”的宏愿时,不得不放弃这种理想乌托邦而进入新历史主义。寻根派的代表人物莫言的《红高粱》既被人当作是寻根小说,又认为是新历史文本之滥觞,大概也源于此吧。

先锋作家的那种解构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观念以及消解文本意义的特征在新历史小说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先锋作家是极力推崇形式主义,大搞语言形式实验,而这恰恰给大多数读者造成了最直接的阅读障碍。文本的乌托邦使现实和历史因素缺失。尽管作家不断翻新技巧,但毕竟不能满足文本的发展需要。因此陈晓明断言“先锋派只要放低了形式主义策略,就会获得喝彩。”[10]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先锋作家如苏童、余华、北村、格非等放弃实验,在现实社会和人类历史中吸取大量的养分从而获得了新的辉煌——新历史文本创作作家群竟是以转型后的先锋作家为主力军叱咤在当代文坛。

新写实作家主张写普通人的民间立场及“反英雄反崇高反宏大叙事的‘为人生宗旨与新历史主义精神相吻合”[11]。他们在原有的创作主张上,只要把文本题材从社会现实遁入历史就成了新历史文本创作的成员。刘震云就是典型的代表,从他的《一地鸡毛》《单位》《新兵连》到《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等就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轨迹。

四、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

一部作品出世,如果没有读者去阅读,那就算不上真正的文学作品。“作品正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不断‘误读中延续了生命,获得了永久的魅力。”[12]在接受美学传入国内后,读者也作为文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被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创作者重视起来。特别是在国内文化市场形成后,“作家与读者的关系转化成为文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13],因此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了。

新历史文本作家在创作这类小说时已经考虑到读者的需求。这可以从国内读者审美接受的特征来分析。

第一,中国读者既喜欢民间的奇闻轶事,又喜欢原生态的生活写照,这就表现了读者的世俗性与通俗性。新历史小说作家正是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小说的内容不是民族秘史(《白鹿原》),就是村落发展史(《故乡天下黄花》),要不就是反映人的生存境遇(《许三观卖血记》)等等,这就恰恰迎合了读者的口味。鲁迅说过:“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冲一个角色”[14]。这就表明读者往往喜欢对号入座,如果不是日常性的东西,读者又怎能对号入座?这也恰恰说明了读者就是喜欢世俗的东西。新历史小说里的婚丧嫁娶、邻里亲仇就是每个人都会亲临的,所以读者感兴趣。

第二,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认为:“读者阅读作品时往往具有一种期待视野,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但是当读者阅读的作品超出了、校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往往会兴高采烈,认为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自己的审美经验、拓展了自己的期待视野,为自己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15]新历史小说消解宏大叙事,解构传统历史观念,恣意书写权利与欲望,较之传统的历史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异就会拥有读者。从读者接受理论来说,读者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态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有了变化。

第三,当文学与影视联姻后,文学还有一群特殊的接受者——导演与编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一切文艺活动都是商业化运作模式。导演拍摄电影,追求的是票房,当影视文本缺乏的条件下,便把文学作品的改编视为其来源,于是作家们纷纷走上通过影视改编来扩大创作影响的这条路。“尤其是《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之后,更是无形中助长了新历史小说的商业化和媚俗化”[16],而且“当他们的小说一部又一部地改编成电影,他们的创作倾向几乎变得无可怀疑。”[17]

注释:

[1]《也谈“文学边缘化”》,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sntsgl

[2]席扬:《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3]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98页。

[4]傅书华:《近期新历史小说研究述评》,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5期。

[5]何林:《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四次潮流与发展概观》,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吴义勤:《“历史”的误读——对于1989年以来一种文学现象的阐释》,文艺评论,1993年,第4期,第39页。

[7]苏童:《苏童文集·后宫·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5月版。

[8]孙绍振:《文学创作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9]史红华:《直面人生困境——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意义》,跨世纪,2008年,第6期。

[10]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11]崔志远:《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13]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14]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8页。

[15]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16]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17]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从苏童作品看新历史小说创作 第4篇

关键词:苏童,新历史小说,解构,重构

对于历史观, 伽达默尔认为“客观主义的历史观是不存在的, 一个人不可能摆脱自身时代的限定性而进入另一个时代”, 作为创作的主体, 作家面对某个历史时代和历史对象时, 作家的历史思维也具有自身的历史性。因此历史小说的创作都会受到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所以, “一旦作家意识到客观主义的历史并不存在, 感同身受的历史生活的匮乏便不能摧毁他们进行历史想象的信心, 反倒增强了他们进行历史叙事的勇气”, 新历史小说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观的基础上开始了他们的新历史小说创作。

一.解构宏大历史

在《寻找灯绳》中, 苏童阐释了自己对于历史的看法, 历史对于他来说是“一堆纸质的碎片”, 因为碎了, 他可以“按照他的方式拾起它, 缝补叠合, 重建世界”。因此, 新历史小说家的历史叙事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以往貌似客观的历史改写成主观形态的历史, 将线性的、完整的历史改写成断裂的、非逻辑的历史, 将集体经验的历史改写成个人经验形态的历史。

小说《妻妾成群》, 作者写的就是全新的不一样的历史。主人公颂莲虽然上过一年大学, 接受过新文化、新思想, 但在她父亲死后, 在她不能继续学业的情况下, 她让母亲把她卖给有钱人家, 即使是做个小妾。这样的叙事创作使读者感受到所谓的新思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的暗淡无用, 社会现实才是更真实的存在。整部作品没有了以往作品中受压迫人民勇敢的阶级斗争, 而是写了为了生存, 女人折磨女人的悲剧。《红粉》小说中新中国成立, 妓院取缔后, 昔日的妓女小萼、秋仪拒绝改造, 她们并不为新的历史的到来而感到幸福, 在改造的过程中, 每天逢三十个麻袋的改造方式并没有得到她们内心的认可, 反而使她们不能承受。经过改造后的小萼积习难改, 还是改变不了依靠男人、追求享乐的旧习。因此, “旧社会使人变成鬼, 新社会使鬼变成人”这种说法在当时是否成为真的完完全全的实现让我们感到怀疑与忧虑。

从上述的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新历史小说显著的特点:第一, 宏大历史叙事被解构, “大历史”被“小历史”所取代。第二, 高大的英雄人物被小人物所取代。第三, 政治舞台被民间文化所取代, 新历史小说开始向我们展现历史世俗化、零碎化的一面。

二.重构“人”的历史

除了历史观念表现出与以往历史题材小说的不同外, 新历史小说还试图借虚构的历史背景, 传达出富有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的形而上的主题, 这是因为新历史小说作家将断裂状的、异变的、非理性的、个人的、精神的等等以往被排斥至文学真实的边缘的因素拉回到了中心位置, 作家的想象不再受到过于呆板的“真实性”尺度的框范。因此苏童提出“老瓶装新酒”, 即以往的小说文本通常是将人物潜藏在政治、历史、社会变革的线索的后面来表现人的处境, 现在是将历史、政治的线索潜藏在人物的背后。正如苏童所说:“我的小说当中, 人物不是当下的, 而在历史中。但在历史中, 每个人都是顺着人性的线索, 拼命地从历史中逃逸。我在这个层面上更多关注人性问题, 而历史在这里只是一个符号。在‘人’叙事中, 我们还是可以窥见历史的影子, 当人性无比柔韧地展开时, 历史的面貌就呈现在人们的目前。因为, ‘人’的痕迹铺就历史, 从这个意义倒讲过来讲, 表达‘人’就是表达历史。”

《米》这部长篇小说是苏童展现人性的典范之作。一个逃离饥荒的农民通过火车流徙到城市, 最后又如何通过火车回归故里。五十年的异乡漂泊是这个人生活的基本概括, 而死于归乡途中又是整个故事的高潮。苏童在这部小说中醉心于塑造了某种历史, 某种归宿, 某种结论。在小说刚开始, 由于家乡“枫杨树故乡”饥荒, 五龙为了生存来到了城市, 第一天晚上在码头他第一次认识到了城市人的“恶”。随后他进入米店开始了他的城市生存之旅, 但城市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好, 城市的人也会吃不饱, 米店老板与两个女儿之间的冷漠, 人与人之间的丑恶关系, 都慢慢吞噬着五龙善良的本性。当他饱受他人的冷眼与蔑视后, 他开始学会了报复。他通过占有米店两姐妹使自己在米店慢慢站稳脚跟, 并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上了帮会老大。五龙的报复心越来越大, 甚至到了畸形的程度。最后, 五龙拖着溃烂的身体, 在满载米的火车中归乡。

《米》是将历史分解为生存、文化和人性内容的一部杰作。我们可以看出新历史小说在解构宏大历史后, 展现给我们更多的是人性, 是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正如周新民所说:“个人不再是历史忠实的奴婢, 而以自身的生命律动与节奏, 同历史意义及价值相分离, 并最终抛弃了历史参照系, 以自在自足的全新姿态, 宣告了个人从历史规范中破壳而出。”

三.游戏历史

传统小说的历史叙事存在的一个前提, 是认为历史存在一种终极真实,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 而所有这些都是可以认识、把握的, 虽然人们在认识和把握的过程中不免受到各自的阶级意识、人生观念、道德偏见等的限制。新历史小说家的历史叙事则是对历史的终极真实和发展规律表示怀疑, 他们在创作中有意识地维持甚至虚构历史的多种可能性。新历史小说家对虚构的热情远远高于对历史进行纪实的热情。

在《我的帝王生涯》中, 苏童发挥自己历史想象的才能, 随意虚构了燮国国王端白的大起大落、峰回路转的一生。燮国是虚构的, 时代也是虚构的, 人物似真亦幻, 宫廷的争斗和血肉的相残却同那些依靠历史典籍建构起来的宫廷故事极为相近。在《苏童访谈录》中苏童说道:“我喜欢《我的帝王生涯》, 因为在创作它的时候, 我的想象力发挥到了一个极致, 天马行空般无所凭依。”苏童曾说创作《我的帝王生涯》的真正冲动在于创造端白戏剧化的人生给自己一种“推理破案的快感”, 端白大起大落的人生正好配合了自己“多余的泛滥成灾的想象力”。但在作者充分发挥他想象力的同时, 他也以一种随意的心态进入历史虚拟的游戏当中, 具体的历史背景没有了, 对历史的讲述完全基于作者的自己的主观认识。作者以一种“亲临”的叙述语态直接虚化了历史的真实。到苏童创作的《武则天》时, 虽然写的是武则天这样的历史事实, 但讲述的完全是假定, 细节的彻底虚构, 因此作品中产生了“游戏历史”的效果。当历史完全成为个人虚构的对象时, 历史不再被是含有深重历史价值的反思文本, 而成为作家虚拟游戏的对象。

新历史小说家虚构着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让偶然性在历史的发展、人物命运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读者所熟知的历史人物被做了“陌生化”的处理, 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但问题在于, 过分依赖偶然性会陷入到对历史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贬低, 使历史的运动、发展染上神秘莫测的色彩。新历史小说反复出现宿命的主题, 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而且小说中体现一些时尚因素, 如情感、性、欲望, 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过了一把瘾, 但与此同时这些作品也似乎越来越成为迎合市场消费, 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产物。

四.结语

新历史小说解构了以往历史小说中宏大的历史叙事, 讲述的是小人物的“小历史”, 在新历史小说中人从历史的背景中凸现出来。因此, 新历史小说让我们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我们也可以看出, 在小说创作不受别的因素的限制下, 新历史小说家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以至于作家虚构历史到了天马行空的程度, 对历史偶然性的过度强调, 忽视历史的客观性必然性, 使历史小说慢慢失去了成为反思文本的作用。因此, 新历史小说发展到现在的状况, 该如何再发展下去是新历史小说家应该关注的问题。小说家的恰当的历史叙事, 应该既写必然中的偶然, 也写偶然中的必然, 这样既能维持历史的一定程度的神秘性质, 又不至于走向历史的不可认识的泥沼, 13新历史小说装的“新酒”才会越来越醇香。

参考文献

[1]王爱松:《虚构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2]苏童:《寻找灯绳》,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3]孔范今:《苏童研究资料》,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4]苏童:《纸上的美女》,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5]张清华:《天堂的哀歌——苏童论》, 《钟山》2001年第1期。

[6]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 《花城》1996年第1期。

[7]周欣荣:《浅析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消解》, 《现代语文》2010年第6期。

[8]余艳平:《“新历史小说”的文本策略——以苏童作品为例》, 《小说评论》2004年第3期。

初一历史试题新 第5篇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

A商周时期

B西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北宋时期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成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 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3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

A魏征

B杜如晦

C姚崇

D李靖

4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A慈禧

B王昭君

C武则天

D文成公主

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唐朝时期有许多新发明,其中农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是:

()

A翻车

B 筒车

C水车

D楼车

7在科举制考试中,参加殿试而获得第一名的通常称为()

A进士

B榜眼

C探花

D状元

8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被西部个少数民族信服,他也被尊称为:

()

A大单于

B天可汗

C怀仁可汗

D赞普

9唐朝初期为了增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答应了吐蕃首领求婚,将一位公主远嫁西藏,这位公主就是:()

A文成公主

B金城公主

C 太平公主

D阳成公主

10《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 :

()

A玄奘

B鉴真

C法师

D戒贤

11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古兰经》

B《圣经》

C《金刚经》D《诗经》

13唐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A小说

B词

C诗

D戏剧

14在唐代,画家迭出,其中被后人公推为“画圣”的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展子虔

D齐白石

15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因为()

A有大量的刻碑

B建筑有独特的风格

C有大量的精美的壁画

D保存了大量的古董

二非选择题:(共8分)

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

材料二 邢州窑与越州窑是唐朝南北诸多窑的代表窑,出产的瓷器质量不相上下。茶圣陆羽按照瓷色是否相配来定

各窑优劣,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当时统治为“··之治”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盛世。”邢瓷白,盛茶呈红色,越瓷青,盛茶呈绿色。唐三

彩是有名的瓷器。所谓三彩,即在无色釉的白底胎上用铅黄、绿、青、等色画成花纹,烧制成陶器。因是唐朝创制,故称唐三彩。

(1)结合材料一写出唐太宗、唐玄宗在位时的年号?(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方面的情况?(2分)

初一历史月考试题

(3)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因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是?(2分)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一渠”指的是什么?(2分)上述材料是如何评价它

的?(2分)

(2)你认为它的开通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别开历史新“镜” 第6篇

众所周知,一部绵延千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史,几经岁月磨合,儒、道、佛三教在前后碰撞、交融、调和之间,终归于三足鼎立又三教合一。其中,以儒为主体,佛道互补兼济,多元并存,各得其所,所谓“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之说,亦儒亦释亦道构成了传统文化多重组合的基本格局。如何充分认识多维一体的传统文化,应有多元化的路径或视角加以观照并审视。但是诚如作者所言,即以一部完整的中国道教史为例,迄今没有专门记述中国道姑的历史著作。学界一直以来少所重视,偶有涉及,也是语焉不详。有鉴于此,作者以“道姑”这一颇具神秘传奇色彩的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爬梳钩沉、甄别取舍,据史立论,分析道姑在历史上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的影响、留下的遗产,由此指出:中国道教发展历史,绝非男性道徒的一统天下,而是男女道徒阴阳互补的组合。道姑与道士一样,无论是在道观建设、斋戒修行,还是在参与政事、涉足文艺等方面,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这一别开生面的选题挖掘,堪称学界对中国道姑历史、人物、才情进行系统叙述的第一部专著,从而填补了道教史研究的空白,有助于丰富人们对于道教的历史认识。无疑,这是这本书最具学术原创价值的地方。

作为传统记忆的历史形象,如何在重新诠释中激活为新的知识资源,离不开宽阔的学术视野、翔实的历史资料、严谨的解读态度。可以这么说,此书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兼以情节化、趣味化的叙事表达,生动讲述了道姑的人生百态,再现了道姑的生存概貌,展示了道姑的艺术情怀。作者笔下,既有开篇章节对道姑群体来龙去脉的推本溯源,叙说了道姑的不同称谓、女性出家的种种原因、女子入道的手续及其戒律;也有对道姑历史演进的轮廓勾勒,介绍了早期的女性修炼者和道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毁誉。继而,结合对于道姑凤冠霞帔的服饰、洞天福地的居所、女丹炼养的修行以及修斋设醮的法事等考察,于无画处勾画,全面生动地摄录、再现了一幅幅少为人知的道姑生活图景。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揭示了卷入历朝政治漩涡中的道姑之遭遇,并就道姑干政的历史现象作了透视。可圈可点,令人兴叹。

作者还广泛征引,将散见于《红楼梦》、《牡丹亭》、《长生殿》等文学名著、传奇元曲,以及诗词歌赋、民间传说中的道姑影像加以串联,精彩呈现了道姑可鄙可恨、可爱可怜的双重形象;又刻画了如薛涛、吴彩鸾、宫素然、卞赛、韵香等历代道姑中能诗会画、擅棋善琴等才情俱佳的人物,梳理了她们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贡献。此外,就历代文人士子对道姑的不同态度,以及诸如李白、王维、吴梅村等文坛名流与道姑演绎的恩爱情仇,作了饶有兴味的铺叙。最后将历代有关道姑的轶闻韵事分类整理,力图澄清存储在人们记忆中多有不实甚至荒诞不经的道姑形象。

作者认为,道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应当青灯黄卷、潜心修炼,可事实上却不避喧嚣的尘世,甚至把寄居的道观演化成了变相的淫乐之所;她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应当安贫乐道、素朴自然,在现实中却不时展示出绚丽多姿、长袖善舞的个人魅力;她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应当低调内敛、深居简出,但实际上却有着张扬的个性、率真的本性,并留下了不少被冬烘先生指责、令真情人士感动的佳话”。这一从正面、负面的立体描摹,恰为道姑之所以“别样”的人生投影作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注解。

结合作者此前出版的《民国三教九流》、《民国黑白道:趣说民国社会生活百态》等专著,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著者立足于广阔的社会日常生活层面,将学术的目光自觉下移,聚焦社会众生相,这既体现出了别具匠心的历史眼光,也为其著述增添了历史的纵深度与厚实感。

耐人寻味的还有此书作者“独家春秋”的署名。揣其用意,大概也是有感于卷帙浩繁的史海,以期发人所未发、不求人云亦云的陈迹旧履,就此确立起穿透历史的自我眼光与独到姿态。所以,作者选择了“道姑”这一长期以来一直被历史遮蔽了的对象、被学界忽视了的领域,力求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这样的“处女地”开垦,假如没有博观厚积的学养,没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也许只能望而却步了。由作者后记中“旷日持久”的自我坦言,读者当不难想象其中付出的艰辛。与其说是作者因一法国巴黎女博士出家入道之举而激发了研究兴趣,无如说更浸透了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切关怀,有着一份文化责任的自觉担当。此乃这本书最能凸显作者弥足珍贵的精神之所在。

身处当下信息时代,大众阅读习惯已演变成日趋短平快的时尚口味。为把“经院派”深奥艰涩的学术著作转化为大众化、通俗化的普及读本,作者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为此,从章节结构的编排到醒目标题的拟定,一改过去的传统写法,将一个个历史故事、一段段逸闻轶事、一处处古迹遗存,以理趣兼具的叙述、有血有肉的文字,配以简练而富意蕴的图片,娓娓道来,于虚中见实、影中求真。如此追寻文化史的真正脉络和精神,就有了具体入微、引人入胜的情景感。这同样是此书可以吸引受众的光泽,相信在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足可留下难忘的印象。

新历史小说 第7篇

一正确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关系

首先, 必须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法规性文件。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和目标观, 从而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

其次,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 教材不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 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 广大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教学实际出发, 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删、改, 确定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 又有利于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 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教学内容。要改变那种单纯“教教材”、死抱教材不放的旧观念, 要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用活教材。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理念与评价

第一, 以人为本, 是中学历史课改的根本理念。中学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 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人性发展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 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 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方式, 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师来说, 不仅要在专业素质方面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 把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能综合地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要明确新课程改革是中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 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变化, 教师应成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动者, 组织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营造课堂真实情景的导演。

对学生而言,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使学生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与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就要求中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 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 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学会交流与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愉悦的氛围下得以良性发展、不断提高。

第二, 新课标下的历史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要打破评价的思维定势, 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

当前历史教学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评价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淡化德育教育;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影响。而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改革, 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评价应该使评价内容、主体、标准、方式多元化, 不仅是由专家来进行评价, 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参与的评价, 同时也要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在评价目的上, 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而不是以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其学习成绩高低的唯一标准;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宗旨, 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在评价内容上, 历史课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学生成绩, 还应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必须努力实现从封闭性考试向开放性考试的转变以及从纯文本考试评价向多种评价方式转变。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评价, 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和真实情景来表现他们的学习成效, 这样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又能揭示其态度、责任感、合作精神等非认知行为。这正是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的素质教育模式, 也是一种更为直接、更为真实、更为有效的评价方式。

我们相信,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 中学历史教师的认识更深刻, 教学改革会更有效, 从而真正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新历史小说 第8篇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 我们今天习惯于叫“满堂灌”, 此种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展开的, 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 学生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常常弄得学生一堂课听下来疲惫不堪。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如今教学方式上的一场“颠覆性的变化”即将来临。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本次“颠覆”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景, 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而不是将知识点硬“塞”给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有位先哲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他们说出了兴趣在学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毫不例外, 兴趣在历史教学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由乏味变得趣味横生, 那么, 我们就迈出了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一步。接下来, 笔者就跟大家交流几点自己从教几年来的总结:

1. 明确学史的必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学习历史的价值受到质疑, 学生普遍受到“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语、数、外, 高考成功一大半”等思想的影响, 学生对历史课日趋冷落, 遇上文科的学生还勉强学一学, 遇上理科的更是对该学科置之不理。鉴于此, 我们历史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学史目的和意义的教育, 让他们知晓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 从中可以知晓今天一些事物的大致发展趋势。即所谓以古知今。这样做可以以史为鉴, 避免我们犯类似的错误, 避免少走弯路。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 往往源于对该科任课教师的人格、学识等方面的崇敬和热爱。也就是说, 历史教师要想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 就必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即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我们通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首先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 各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的, 历史教师不仅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 还要对其它学科, 如地理、政治等也略懂一二。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时就可以借助其它学科, 以便把知识点阐述的更加透彻明白。

其次, 教师在语言方面幽默、风趣、生动。新课改实施后的教材, 在编排上都采取的记述文的形式, 这样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都包含在了记述文的六要素当中, 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因此,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使用的语言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 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 采取“一根粉笔, 一本书”的单调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多媒体电教设备和一些直观的教学工具如今逐渐普及。多媒体可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历史画面,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器官同时参与进来, 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 以此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上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 最关键的莫过于始终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了。在笔者浅薄的经验中, 总结了如下互动的几种方式:

一是巧用“评书法”, 使历史教学“动”起来。学生们对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颇为感兴趣, 原因是讲解者语言生动、幽默, 善于设置悬念, 常用“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就是评书中的语言, 调足了观众的胃口。既然这种方法有效, 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何不也借鉴一下呢, 我们也可以在讲述教材知识点时, 也借助评书的用语模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 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创设情景法, 使课堂“动”起来。这里的情景不一定是刻意去安排的, 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个提问, 可能就是学生的一个情景。在讲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 笔者提问:假如你是秦始皇, 你会在实现统一后,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地方的统治呢?同学们显得非常活跃, 都想体验一回做皇帝的感觉。就是在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小问题中, 学生通过学习讨论, 不仅了解学习历史也可以为现实服务, 而且对秦始皇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为以后评价秦始皇功绩做了铺垫, 同时还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印象深刻, 记忆牢固;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了学生善于动脑的能力。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 教师的激情也是驱动学生情感迸发的关键。一位成功的教师既要调控好整个课堂, 也要引领学生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同事也要以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 这样教师也能在教学中体验到乐趣, 共同促进师生的成长。然而, 在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往往“动”不起来, 这主要因为教师缺乏教学激情, 课堂缺乏活力。所以, 无论教师本身的情绪如何, 在课堂上, 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热情高涨, 以自己的状态去感染学生的精神状态, 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谈师生互动, 才能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历史的天空》 第9篇

一、单线历史的复线化

传统史学认为历史是按客观规律单线向前发展的, 新历史主义者则认为真正的历史是绝难弄清的, 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 (再) 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 (1) 而以文本话语形式出现的文本不可避免的受话语权力的虚构和编码, 只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材料, 从而遮蔽了历史细节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所以新历史主义者尤其表现出对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的兴趣。 (2) 正是借助于对历史记载的这些零散插曲的创造, 《历史的天空》成功的对那些居于统治地位, 例如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占优势的社会、政治、文化、心理以及其它符码进行破解、修正和削弱。 (3) 逃离了时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 发掘被忽视的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压抑的异再边缘性话语, 把过去所谓单线大写的历史, 分解成众多复线小写的历史, 以此形成了对传统正史话语的颠覆和消解。

《历史的天空》正是在“诗学的”意义上实现了单线历史的复线化的叙事策略。作品从革命战争中选材, 然而与传统战争题材小说不同的是, 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取代了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 作品通过描写梁大牙从一个没有丝毫觉悟的米店伙计、村野莽汉成长为战功卓著的我军高级将领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来构筑自己的故事, 演绎自己的历史观。主人公梁大牙, 他为糊口而参军, 更为了漂亮的女政委东方闻音而留在共产党的军队中, 他的每一个优点似乎都附和着缺点, 每一个条件不无道理但又透着无知盲从, 每一个理由是那样冠冕堂皇让人挑理不得却透着农民式的狡黠。 (4) 作者摒弃了传统题材的政治化倾向, 以边缘和颠覆的姿态书写历史, 打破了以往单线历史发展的模式和传统正史的叙述话语专制, 重构了新的英雄史观。

二、客观历史的主体化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人首先是历史的阐释者, 历史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经消逝了, 现有的“历史”都是人的主体意识介入的结果, 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历史的“本质”, 而历史只存在于人们对它的讲述之中。正因为历史真实的不可还原性, 所以人们能做的不过是无限地接近“历史真实”。不管是正史话语还是新历史主义的话语都只是代表了一种理解历史的角度, 而作为个体的人对历史的理解也必然包含了他们对现今时刻的认识, 在所难免的会受到表述者所处历史语境和权力话语的影响, 所以作品表现的内容具有双重意义, 它是寄托于历史中的现实与演进在现实中的历史的有机结合。 (5) 正是在这一历史观念的影响下, 《历史的天空》一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红军绝对正面化, 而国民党军队绝对反面化的形象, 在淡化战争场面的描写的同时更加着意于对敌我之间以及我军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将笔触伸及到了红军历史的阴暗面, 如:我军内部不同力量之间产生的生与死、扑朔迷离的派系斗争、打着革命旗号的纯洁运动等, 并且尝试打破阶级对立的立场, 从民间的视角审视国民党军队中的闪光点, 如:国共双方谍报人员合作杀死叛变的李文彬。作者对史料有意识的选择给我们提供了重新看待历史的新角度, 在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主体性的同时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 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重新认识被历史遮蔽已久的历史真相, 显示出历史的新颖性, 从而消解历史的客观性建立主体化的历史观。

三、历史进程的偶然化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是一种偶然性的历史。新历史主义者的兴趣并不在于抽象的普遍的人, 而在于自我特定的、偶然的处境。于是, 当新历史主义将关注焦点转向那些处于边缘的个体时, 他所写出的历史就带上了较多的偶然性。正是由于新历史主义“把过去所谓单线大写的历史 (History) , 分解成众多直线小写的历史 (histories) ;从而把那个‘非叙述、非再现’的历史 (history) , 拆解成了一个个由叙述人讲述的历史 (hisstories) ”。 (6) 所以, 新历史主义小说在关照历史时采取的个人化、主体化姿态恰好给新历史主义热衷以偶然性作为作品关键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决定因素与推动力量提供了某种理论观念上的契合。新历史主义小说往往将人物命运遭际、历史风云转换都置于偶然性的控制之下, 以一个偶然的因素或事件来改变人物命运或历史方向, 由此表达出对人生无常与历史不确定性。 (7) 比如原本想找新四军却遇到了国民党, 想投国民党却误撞上了新四军;本来去意已定的梁大牙, 因为见到漂亮的东方闻音而改变主意, 抱着试试的态度留了下来, 最终成就了一位信仰坚定、智勇双全的我军高级将领。虽说梁大牙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必然性, 但是在这里偶然性的因素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由于对这种偶然性的强烈兴趣, 并通过对历史偶然因素的渲染, 新历史主义者融入了自己对历史进程的主观态度。反之, 正是由于主体情感的渗入才使得历史的偶然性因素突显出来。但是, 这种对偶然性的执着, 常使文学中的历史弥散一种迷雾般偶然无定、随风漂浮的历史尘埃。 (8) 比如在纯洁运动中, 当江古碑要秘密处决梁大牙的紧要关头, 杨廷辉的出现就不能不说是一种偶然性的巧合, 这些偶然性因素在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梁大牙、陈墨涵、韩秋云等人命运的最终归宿。由于新历史主义的作家们在创作中过多的使用这些偶然性因素,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正史的叙述专制, 消解了大写历史的崇高感, 实现了对历史进程必然性的否定, 但是因此也招来削减了作品对历史关照与反思的深度与力度的批评和责难。

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尽, 历史的钟声依旧回响, 如何重建那片历史的天空, 新历史主义者正是通过采用单线历史的复线化、客观事件的主观化以及历史进程的偶然化的叙事策略, 实现了对大写历史的深刻质疑及有意识的颠覆, 打破了传统正史的叙述话语专制, 穿越了历史文本的长期欺瞒, 还历史一片真实的天空。

摘要:徐贵祥的小说《历史的天空》自2002年问世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此作之所以走俏, 究其原因在于体现了新历史主义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旨趣:即单线历史的复线化、客观历史的主体化、历史进程的偶然化。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复线化,主体化,偶然化

参考文献

①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70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②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106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③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106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④许婧.《历史的天空》有一群真实好看的人物[J].影视艺术, 2006, (01) .

⑤郭月莲.论《英雄》与新历史主义[J].电影文学, 2003, (04) .

⑥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158页, 三联书店, 1997.

⑦李阳春、伍施乐.颠覆与消解的历史言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特征论[J].中国文学研究, 2007, (02) .

新历史小说 第10篇

新教材从整体框架上打破了传统模式, 不再是从古至今按编年体系统编排课程, 而是按模块、专题和课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进行课程编排, 并且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专题系统性大大增强了, 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专门的知识体系, 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知识, 启发思维。新课程编写模式不仅打破了已有模式, 使高中历史学习具有新鲜感, 而且是对初中历史新教材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编写贯彻了素质教育理念, 它的知识系统来自初中, 结构继承了初中, 但赋予了其新的内涵, 适应了高中生的发展。新教材更深刻, 更具有史学理论成分, 是对初中历史新教材更深刻的叙述和思考, 有利于高中生智力的发展。新教材内容新, 其中有许多新史学研究的成果。专家们考察了新时期国内外新形势, 立足课程改革, 运用最新史学成果使新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新教材始终贯穿人文精神, 是一套人性化的教材。新教材以亲切的对话式的、探讨式的词语, 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突出了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在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 陶冶情操。

二、新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 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受到了极大冲击, 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了很大变化,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教育理念创新

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自主探究, 掌握方法。因此,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学生尊重教师, 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 师生关系平等融洽。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

(二) 新备课

教师备课的重点是教学目标, 即明确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达到什么程度:是简单了解, 还是理解, 甚至是评价, 等等。

(三) 新课堂活动模式

课堂提问可以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 有时也可以大胆地放开让学生自问自答。答案有时是唯一的, 但问题可以多种多样, 提问时应该尽量避免提出一些低水平的问题。如讲到辛亥革命时, 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而不支持孙中山? 有位学生回答:“如果我是帝国主义, 我也会选袁世凯。”学生把自己放在帝国主义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换位思考, 问题就简单了。

(四) 新教学总结与评价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总结。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对比, 让学生明白要学习各民族先进的文化, 而不能产生狭隘的民族观点。新课改中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评价, 而且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教学目标其实更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所以在教学评价中, 完全可以让学生谈, 这样才能知道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 达到了什么程度。还可以对着目标给学生打分, 看学生实现目标的不同程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找到学习历史事件与线索的方法及过程, 以便适应终身化学习。让学生自己学习, 运用方法达到目标, 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这样目标—过程—评价就能达到三者合一。

三、新感受

在这一年多的新课程教学中, 我碰到很多问题, 感触颇深, 也尝试运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具体如下。

(一) 碰到的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衔接问题。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模块形式。这是建立在学生初中坚实的基础上的, 但事实上县农村大多学校的初中历史课还是流于形式, 学生基础相当薄弱。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新课程教学理念如要求知识注重实用性, 以学生学习为主, 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 等等, 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现在的一些历史课堂教学仍是应试教育, 大多数老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模式。

(二)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新尝试

1.转变传统的课堂模式 , 变“满堂灌”为积极引导学生学习, 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 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的学习, 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引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新课程下, 教师应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课堂上不要只顾自己唱独角戏, 要在备课中精心备学生, 及时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摘要: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 结合教学实践, 作者从教材、理念、感受方面进行了教学初探。江西省新课程已实施了两年, 作者对新课程有了初步了解和感受。文章从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的教材、理念和感受方面回顾新课程教学, 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新教材,新理念,新感受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新模式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就只能是被动的选择学习,这种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历史教学是枯燥的、乏味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放弃历史的学习。新形势下,人们指出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充分的发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历史教学的现状

目前,各省市的课改都在逐渐进行,历史教学也要跟上课改的步伐,教师要不断积极探索改革之路,逐渐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当前的历史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教师的教学仍然推行。应试教育。,以中考作为教学目标,片面追求知识记忆,将历史课堂教学变成了。死记硬背。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习惯性地采用。题海战术。来教导学生。二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中学学习内容繁多,学习任务重,很多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很难适应高强度的学习。三是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也把中考当成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四是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历史不仅仅是要回顾过去,还要对当今时代进行创新性的研究,而众多教师却过度重视陈旧的历史知识,缺乏创新。

二、历史教学新方法

1、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統帅的作用。目前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2、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与模式。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方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因此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将搜集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不同背景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可以通过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手法展现历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河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干变万化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仅教学效果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现状实行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设定一定的历史情境,将情境中不同角色的具体分配给学习小组通过各学生小组的角色扮演将特定的历史过程模拟出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历史抱负。

3、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变老师的“独角戏”为学生的“群言堂”。本评价机制中由于举手发言也得分,学生在评价中获得一次次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励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课堂相当活跃。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要面对全体学生,以前在课堂上能举手发言的只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比例。过去一些学生总是定定坐着听,时间稍久,思想很容易开小差,老师讲到哪里他都不知道。而现在大家踊跃参与,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回答,课堂重点、难点在老师指引下,逐个解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喜欢回答问题,还积极提出问题,探究事物的真相和原理。比如在讲到原始社会山顶洞人钻隧取火时,很多同学跃跃欲试,问我为什么钻这么久还不起火的?我告诉他们从机械能到热能的转换要有足够的时间。然后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古代科学家巧法取火打败敌人的故事:传说早在2(XX)多年前,古罗马舰队人侵古希腊时,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指挥士兵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点亮了罗马的航船,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保卫了他的祖国。最后再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别的便捷取火方法吗?同学们这下可纷纷七嘴八舌开了,大家把自己的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我知道!”。这可是展示自己能耐的绝好时机,岂容错过!而答案什么都有:有用放大镜的,有用磨过的冰块,甚至有用自己的眼镜的。这节课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科学的兴趣,大家都觉得学习历史能长不少知识。

三、结语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充分尊重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得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

新历史小说 第12篇

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 教师运用课本插图、实物以及收集或制作的图片、图表、音乐等作为教学媒体, 配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 复现或创设出一种合理的历史情境, 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获得对久远的历史事物的感觉经验, 进而理解课本中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 激发学生的情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走进历史”就是在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史说史、学生听史读史的学习方式,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 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进”历史, 演绎历史中的某一角色或片段, 同时通过讨论有关问题,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理解的历史知识与历史现象。

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敦刻尔克大撤退时, 由于学生缺乏战争的感性经验, 如果教师光讲课文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 于是笔者播放了电影《伦敦上空的鹰》中有关敦刻尔克撤退的片断,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 学生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仓促撤退对英法的重要性、战争的残酷性等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注意力很集中, 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影视情景再现了过去的历史, 为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 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电影、电视的录像带或光盘, 为再一次创设影视教学情境提供资料。有名学生收集到了一套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的光盘, 并提供给其他同学观看;还有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独创性地编制了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区分布动态的计算机软件。影视教学为学生不断创新提供了机会, 在创设情境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时, 笔者围绕新课标设计了“为什么隋文帝能重新实现祖国统一”这一探究性问题, 从隋文帝这一历史人物入手, 根据学生喜欢历史剧的实际, 创设表演情境, 让学生自己扮演隋文帝, 使其产生亲切感, 加深对隋文帝及隋的建立与统一的条件、经过、影响的内心体会。笔者先让学生看教材及相关材料, 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就是隋文帝, 你能对文武百官谈一谈为什么要完成统一吗?完成统一后你又将怎样巩固统一、建设政权、促进社会发展呢?由于学生们爱看历史潮流影视剧, 大多对扮演高高在上的皇帝很感兴趣, 更何况还是有着“开皇之治”美誉的隋文帝呢!所以学生们读书看材料都非常仔细, 不只注意大的方面, 小的细节也不放过。经过精心的准备, 一个个操着皇帝腔、雄心勃勃的“隋文帝”纷纷亮相。他们不仅从各方面回答了事先设计的问题, 还相互论证和探讨了如何认识与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 学生懂得了国家统一的重要和民族团结的可贵, 知道了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 隋文帝也是如此。

历史教学中虽不可能使逝去的历史真实再现, 但借助实物、图片、语言等情境的创设与展现, 也多少能缩短学生与久远事物的距离。在讲授《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中的雕版印刷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古代印刷业的发展情况, 认识雕版印刷业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笔者采用了古人与今人对话法, 让一个学生扮演成古人, 根据教材的介绍, 具体演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 揭开古代科技的神秘面纱, 其他学生作为记者向“古人”提出疑问。随着活动的开展, 学生不但明白了活字印刷术的优点, 理解了其发明的伟大意义, 还在参与对话中认识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 即是学习方式的全新尝试, 也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 创设情境的方法远不止这些, 关键是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让学生感到新鲜生动,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之产生兴趣, 激发起其参与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宋旭辉.教育与创新.上海教育, 1999 (1)

[2]黄小波.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历史教学问题, 1998 (6)

上一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下一篇:静脉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