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粮食局工作存在问题

2023-04-26

第一篇:县粮食局工作存在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加强农业科技水平等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问题;对策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1粮食安全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那就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

2粮食安全是国家和政治安全的保障。农业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政治安稳状况。一国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的生产、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局变化,势必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3粮食安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条件。只有在解决好温饱问题,人民穿衣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粮食安全就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定团结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环境质量下降,农产品产量严重受制。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而且,我国耕地面积分布极不平衡,62%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全国20%的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38%。耕地面积的缩减再加上水资源的短缺使得农业生产环境破坏,农业产量受到消极影响。

2经济复苏导致粮食消费量大幅增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全国人口数量的持续上升,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同时我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的不断增多,与绿色革命要求的粮食产量放缓会形成一定程度反差,这也是个重大挑战。

3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粗放耕作,掠夺经营的增长方式仍然存在,导致农业产量低,综合效益不显著。农技推广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新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就难以到位,影响了粮食安全。

4农民科技素质低,进口依赖度提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也因此造成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特别是前几年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负担重,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叟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粗放耕作,广种薄收。由于劳动者素质差,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粮食产量难以持续提高。

三、保证我国粮食安全要有强有力措施 1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耕地面积的保障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始终把耕地保护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保证现在人均约1.3亩耕地。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的蚕食,限制现有土地性质的转换,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确保农业用地的用途。 2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水是生物的生命线,有水才有粮。我国粮食增长缓慢,生态环境恶化,很重要的原因是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合理,因此,对缺水问题,要从根本出发,找准源头实实在在进行解决。要在搞好“南水北调”的同时,加速“大西线”垮地区调水工程(即引黄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实施,才能彻底解决我国大西北的缺水问题。

3加强农业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谈不上现代化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贡献率70%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我国目前只有40%左右。因此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

4完善农业保险与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农业属于特殊产业,因为农业与自然天气的关系紧密相关,各种天灾会造成农业的巨大损失。因此就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的农业保险对其进行保障。同时要根据丰年、歉年的区域粮食生产情况,逐步建立粮食生产、需求、储备、市场动态及突发事件跟踪的监测预警分析制度,从而确保随时有粮可用。

第二篇: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丹县粮食局罗继华

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有关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进入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新的发展时期。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职能,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督管理,促进粮食流通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确保粮食市场繁荣和稳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不完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至少应包括政策法规、监督检查、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机构,才能保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而有效地开展。虽然市、县粮食局都建立了行政执法科或粮食行政执法大队,主要履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但是多数县级粮食局都没有设立政策法规和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二)粮食行政执法基础工作不扎实。粮食行政执法基础工作涵盖明确执法主体、分解执法职权、落实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确定执法奖惩等工作。从实际情况看,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很不健全,甚至有些单位没有建立工作制度;粮食行政执法责任落实不到位,粮食业务工作与粮食行政执法相关工作没有彻底分开,既当 1

指挥员、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制度,但是制度之间缺乏相关性和可操作性。

(三)粮食行政执法对象不够明确。《条例》对粮食行政执法的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都是粮食行政执法的对象。只是对不同的粮食经营者执法监督检查的内容不同而已。但是,有的认为粮食行政执法对象只是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经营者,有的认为只是粮食收购个体户、民营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由于认知上的偏差,直接造成粮食行政执法监督的广度不够。

(四)粮食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一是开展粮食流通执法检查时,存在不亮证执法、不作现场检查笔录的现象,检查后,与粮食经营者仅作口头交换意见,没有制作相应的执法文件;二是粮食行政执法文书填写不规范,对粮食经营者存在的问题记录过于宽泛,不具体,被检查人只签名未表明具体意见,引用法规条款不准确。

二、原因分析

(一)对粮食行政执法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粮食行政执法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地方的粮食行政机关没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高度,有的未能及时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管理手段,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经营行为,认为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不可为、无法为;有的部门保护意识较浓,不愿对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存在自己的孩子不愿打

的现象;有的对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不够重视,或者重视行政执法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必要的设备不配置、必要的经费不保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

(二)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不健全,专职执法人员少,执法能力有待加强。当前,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建设从上到下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没有统一粮食执法机构名称,没有统一设置监督电话,粮食行政执法的权威受到挑战。同时受人事编制的限制,越到基层粮食行政机关,专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配备越少,甚至还存在无机构、无专职行政执法人员的状况,与县级粮食行政机关所担负的执法重任极不相称;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专职工作人员大多数系“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对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了解不深,执法能力与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不相适应。

(三)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工作顾虑较多,普遍存在“三怕”心理。一怕执法人员工作出差错,吃行政官司,成为被告;二怕粮食经营者不配合,过分夸大粮食行政执法难度;三怕粮食经营者暴力抗拒执法,执法人员的人生安全受到威胁。

(四)粮食流通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粮食流通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还没有形成种类齐全、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相互协调的法规制度体系。粮食流通法规立法层次较低,粮食行政执法的依据主要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而部门规章有些早于《条例),存在与《条例》相关规定不一致。对《条例》中的原则性规定没有作出明确的法律解释,容易产

生歧义,增加了执法的难度。

三、对策措施

(一)加大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力度,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在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方面要下深功夫,加大工作力度,要以学习《条例》及其配套规章为重点,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深刻理解,不断增强遵守执行粮食流通法规的自觉性;要定期不定期的组织粮食经营者开展粮食流通法规知识培训,对粮食流通法规条款进行深人浅出的讲解,使其知晓在粮食经营活动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违法经营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其守法经营的意识。

(二)完善执法工作体系,夯实执法工作基础。目前,应争取政府将事业性质的粮食行政机关调整为行政编制的粮食行政机关,使粮食行政执法主体符合法定的原则;争取人事部门批准在粮食行政机关增设政策法规、粮食监督检查、粮食质量监管等行政执法必需的内设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能职责,适当增加机关工作人员编制,调整、充实行政执法机构工作人员;争取财政部门将行政执法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机构落实、职责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国家和省级粮食主管部门应尽快研究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统一设置行政执法监督电话,以便于粮食行政执法从上到下形成工作体系,增强执法效力。各级粮食行政机关要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加强粮食行政执法基础工作,从建立健全涉及粮食行政执法责任、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粮食质量监督检查、粮食行政执法案件合议、粮食行政处罚听证、粮食

行政复议、粮食行政执法奖惩、粮食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等各项工作制度。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一要配备与执法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执法工作人员,把敢于坚持原则,既了解法律知识,又熟悉粮食工作的人员调整充实到粮食行政执法队伍中;二要支持、鼓励在职执法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法律专业学历的学习与培训,在学习时间上给予保证,在学习费用上给予适当补助;三要加强交流与联系,既要在粮食系统内部经常交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又要密切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学习执法技巧与方法。

(四)围绕粮食工作大局,切实做好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要按照《条例》的要求,紧紧围绕粮食工作大局,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为目标,切实开展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要突出监督检查重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以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情况、粮食收购者的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核查为监督检查重点,目前要重点加强对粮食收购者是否取得粮食收购资格,是否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是否及时支付购粮款,政策性粮食的购销活动是否执行国家政策,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国家统计制度等进行重点检查,使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到位不越位、不错位;要以服务型执法理念开展监督检查,既要组织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第三篇:浅谈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曹为食工095班090107828

摘要 粮食流通,一般是指粮食商品生产出来以后,通过交换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借助货币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来实现的。粮食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组成部分。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对比,我了解到当前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粮食流通,必须对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一定了解。

关键词 粮食流通;现状;存在问题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粮食情况如何,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政局的稳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4个环节有机地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最终目的,分配和交换是联系生产和消费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而流通的功能就是完成交换,是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粮食流通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枢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粮食流通对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调整生产结构,调节消费需求,减少供求波动,合理引导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现今我国粮食资源短缺,处于国内生产加适量进口紧张平衡的格局,粮食流通的实质是地区间、品种间、丰歉间实物余缺调剂,尚不是以规避和分散风险为目的。因此充分认识和掌握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和贸易国均对粮食流通高度重视,并根据本国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粮食流通体系。发达国家的粮食流通发展现状和运行模式,对我国粮食流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粮食仓储体系是基础

作为世界粮食主产国和头号粮食出口国,美国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市场化仓储体系,除产地储存仓外,还包括中转储存仓及出口储存仓。加拿大已经形成了包含4层储存设施完善的粮食仓储体系。

“四散化”程度决定粮食流通效率

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成本低、效率高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四散”程度高。粮食实现四散是粮食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国家相当重视对粮食物流散运技术的研究,拥有专门机构为粮食“四散化”提供服务。

相比之下,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现状和不足是,既没有有组织、有限制、规范化的粮食市场,又缺乏宏观调控和计划指导,粮食批发交易处于分散、私下、秘密的混乱状况。

一、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流通管理体制至关重要。粮食流通体制,包括政府对粮食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制度安排等内容。而政府粮食流通管理组织改革和配套的其他各项制度改革没有实现整体制变迁。因此构建符合国情、省情、市情的市场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是个非常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粮食流通法律体系不健全。当前除《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吃呗粮管理条例》外,的法律法规很少。法律体系不健全的直接后果是粮食流通关系的非法制化。主要表现有:政府在粮食流通管理中难以定位,导致粮食购销行为在自由政策和控制政策之间摇摆;在粮食流通服务方面职责缺位;以及由于以上原因进一步导致的流通秩序混乱和调控失控。法律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当前粮食流通政策制定、政府粮食管理职能确定和实现、建立市场化粮食流

通新秩序的根本原因。

2.粮食流通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国家粮食局和地方各级粮食局市政府的粮食行政管理机构,但是职能却不完善。从中央涉粮权力部门来讲,目前涉及粮食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管理的部门有7个。粮食事权多头管理、职能边界不清、动力机制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完善,调控政策协调难、速度慢、效益低,时有政策抵触发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系的突出特点。从省、市级来看,粮食事权存在着与中央粮食事权相同的分散情况,同时省、市级粮食行政部门存在不断弱化的倾向。目前的粮食流通行政管理体制现状,造成权利的争夺,问题和责任的相互推让。这是影响当前粮食流通政策制定、政府粮食管理职能确定和实现、建立市场化粮食流通新秩序的直接原因。

3.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随着粮食价格、经营和市场的逐步开放,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两翼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但由于设施落后,运行机制不配套的问题,难以发挥沟通产销、引导供求、搞活流通的作用,多数批发市场是有场无市,大部分粮食还是场外交易,期货市场尚未对生产者、经营者起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作用,炒作性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导向作用,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无序的粮食市场给粮食流通领域带来了混乱;分散的生产者与规范的交易市场之间的固有矛盾没有解决;市场价格由于流通体系不健全,出现供求脱节现象。市场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当前粮食流通政策制定、粮食流通管理职能确定和实现、建立市场化粮食流通新秩序的社会性内在原因。

4.粮食流通调控体系不健全。粮食政策调控的目标是保护种粮农民收入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工具少,保护农民收入仅有普惠制的直接补贴,保护粮食安全只有靠中央和地方储备。这里面存在着许多问题:(1)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粮食安全上责任不清,省长负责制与开放的自由粮食流通制度相违背,不符合各省区位差异的实际情况。(2)粮食风险基金变成了农业补贴金,以优先的基金进行无目标的大面积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不大,粮食生产质量明显下降。(3)生产的区域化分工尚未形成,粮食品种品质不优,粮食生产能力差,结构性矛盾突出,致使在供求基本平衡的形势下,粮食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年年都要进口大量的优质农产品。(4)粮食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粮食流通的公共信誉体系、标准体系、品质检验体系等。粮食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原因。

二、粮食专业物流的滞后

粮食专业物流作为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粮食流通业能否在市场上进行有效的竞争上起着重要作用。而现在有诸多因素制约着粮食专业物流的科学运作和发展:1.认识上的片面性2.技术问题3.硬件设施落后4.宏观调控缺乏力度5.人才缺乏。

三、绝大多数粮食流通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经营管理缺乏系统思考。

骨干型、规模型、专业化的粮食现代物流企业是以运输合理化,仓储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为标志的功能齐全的现代粮食物流管理系统。现代物流业主要通过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中获得利润,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应贯穿于物流全过程,粮食物流要以传统粮食仓储业务流程管理为导向,从功能管理、产品管理、存货管理中挣脱出来,转变为以服务为导向,重视物流过程管理、客户管理和信息管理,实现物流流程的重组,组织结构的改革。而这些正是我国粮食流通企业所缺乏的。

四、目前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主要表现在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

从我国目前粮食流通的范围来看,主要有:1.区域内粮食流通2.区域间粮食流通3.国际粮食流通。从目前粮食流通的形式来看,原粮主要通过粮食经营企业从生产环节转到加工环节;粮食成品主要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中心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经营企业向粮食零售网点转移,并由零售网点完成向消费环节的转移。而这种粮食流通还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比如,粮食运输以包装为主,导致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经常出现散粮打包、包粮运输、运

后拆包等重复性作业,收纳库、中转库和储存库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原因,适合粮食散装、散运的交通设施不完善,制约了粮食的快速流通。而粮食流通涉及的铁路、交通等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粮食流通体系,致使粮食流通成本高、效率低。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领域还是处于低水平的,有缺陷的,亟待发展和改善的。所以,加深对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是必要的,这为我国粮食流通的后续发展和科学运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个人对这些问题有一些想法:

1.在改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上可以做一点大胆的创新;比如加快粮食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区域粮食市场;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等。

2.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粮食流通的重视度;培育粮食流通方面的人才等。

3.对现代物流理念有充分地认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

4.增加粮食流通信息交流平台,更快更准的掌握把握利用有关信息;鼓励和引导带动在“四散化”方面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李林轩 我国粮食专业物流发展概况与趋势分析[期刊论文]-粮食流通技术 2010(4)

2.四川省南溪县粮食局 南溪现代粮食物流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粮食问题研究2010(2)

3.韩净宇 李媛 李志刚 兵团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产业发展 2010

(6)

4.邱汉武 黄吉青 湛江市粮食仓储物流发展状况及建议粮[期刊论文]-粮食物流2010(5)

5.徐盛惠 对当前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分析及建议[期刊论文]-经营管理2011(2)

6. 《聚焦》综合整理 国外粮食流通提效之道[期刊]-农村工作通讯2011.08

第四篇: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地处x东,古为x国之地,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农业发达,民风纯朴,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了极为丰富,独具巴渝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XX木版年画、xx灯戏和XX癞子锣鼓;有被誉为“XX十大民间艺术”之一的XX竹帘。此外,还有牛皮灯影、蓝印花布、民间刺绣、XX扎染、XX抬儿调和梁山吹鼓乐等等。这些都是XX人民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的成果,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XX人民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的体现。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科学、教育和艺术价值,更是发展地方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在确保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其创新、转型提高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市局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5]223号)文件精神,并遵照文化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标准,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力推进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梁山灯戏、XX木版年画和XX癞子锣鼓等国家级保护项目的保护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圆满完成梁山灯戏、XX年画、XX竹帘、XX癞子锣鼓和XX抬儿调等重点项目的普查工作。为了配合全市对对非物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工作,我们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四个普查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山村古寨,不避艰辛酷暑走访了数以千计的群众和传承人,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文本资料80余套,制作图片100余张,影像资料150余分钟,电子文本16件,修复实物资料50余件(其中包括极其珍贵的古版XX木版年画孤品20余件),为“申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了条件;二是制定了《XX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对我们全面、整体、有效地启动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三是由县委、县政府的的分管领导和宣传、文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同组建成立了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研究解决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效地保证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圆满完成了全市、全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帮助、指导下,梁山灯戏、XX木版年画、XX癞子锣鼓经各级专家评审组的严格审查和全国公示,今年5月20日,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县同时入选三个国家级保护项目,这在全国来说是唯一的,这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艰苦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是近年来我县文化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年初,我县申报的保护项目梁山灯戏、XX年画、XX竹帘和XX癞子锣鼓还入选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并于春节期间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五是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设立了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从今年开始,“十一五”期间县财政每年安排40万元专款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今年,我们已投入专项保护资金30余万元,确保了国家级保护项目保护计划的实施;六是全力推进和实施梁山灯戏、XX木版年画和XX癞子锣鼓等三个国家级保护项目的保护计划。

――XX木版年画专著的编撰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已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万字的XX木版年画概述。多次组织召开XX年画传人座谈会,恢复年画作坊并提供刻版画样,妥善解决老艺人的生活困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学校、社区开展“话说XX年画”专题学术讲座,受到广大师生和听众的欢迎。

――梁山灯戏剧本专集的收集、编撰工作已经完成,招收梁山灯戏演员的编制已经解决,招聘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分别在梁山小学和西大街小学建立了两处梁山灯戏培训、传承基地,举办灯戏专场演出、灯戏表演艺术讲座和培训班15场(次)。梁山灯戏新剧目的创作也即将完成。

――配合传统节假日广场文化活动,多次组织全县性的XX癞子锣鼓展演和抢彩活动,广泛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艺术魅力,宣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为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同时,还在虎城镇锣鼓发源地建立了第一个XX癞子锣鼓协会,在XX职业教育中心建立了一个XX癞子锣鼓传承培训基地;七是利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和各种机会做好宣传工作。举办了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共展出各类珍品140余件。打出电视宣传标语60余条(次),举办“申遗”专题片展播3期15次,组织专场文艺演出23场,展板、橱窗宣传5期20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八是顺利完成了XX竹帘和XX抬儿调申报XX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工作;由于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遇到困难和工作上的失误再所难免。如: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还滞后于保护工作的进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採取有效措施,踏踏实实地推进保护计划,力争把我县保护工作做好。

建议:

1、希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尽快足额到位,以便确保今年《XX木版年画专著》《梁山灯戏专著》的编辑、出版和其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渝府发[2006]53号)精神,,我局代政府草拟的贯彻实施意见已经完成,希望尽快出台,以便进一步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五篇:**县行政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县行政执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广大行政执法人员共同努力,行政执法单位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县行政执法工资在全市考核中连续三年名列第一,一些执法单位相继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文明窗口单位,如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城管局、县工商局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性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的要求,我县及时制定了《**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5-2010)》,每年都要召开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部署和安排全县的依法行政工作。为保证和配合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全面施行。我县一系列贯彻性文件和保障性制度相继出台,增强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操作性,使依法行政具有了更为实际而又丰富的内容。二是执法队伍不断充实。近年来,我县一大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干部充实到了行政执法队伍中来,行政执法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发展。现我县有行政执法主体单位共84个,其中行政机关51个,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3个,县属单位73个(其中有法规股室的16个),省市管单位11个(其中有法规股室的4个),共有行政执法人员2606名,其中县政府法制办办证人员1663名(其中委托执法单位26个,委托执法人员882名),省市直管单位行政执法人员943名。同时县法制办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现有人员6人,领导职数3名,1正2副,内设3个股室,即综合股、复议应诉监督股、信访复查复核股。三是行政执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解决了行政执法的办公设施和执法人员工作条件等问题,有效保证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各项行政执法效果显著。有力打击了各种违法行为,保障了我县的经济建设秩序,行政执法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

1认可和大力支持,进一步改善了各执法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二、我县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县的行政执法工作成效初显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定程度地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执法“重实体轻程序”。在执法中程序违法现象仍然存在。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特别是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结果正确,而不管程序的合法性。对于处罚应当告知当事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往往不告知就直接进行处罚,对于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执法程序,往往不严格遵守,剥夺了行政管理相对人应有的权利。

2、执法手段单一,以罚代处。目前行政执法中滥用罚款手段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一些行政执法单位对违法当事人进行处理时不论情节轻重,统统一罚了之,较少运用批评教育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深层问题并未解决,一些严重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追究和惩治,一定程序地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形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3、“重复执法”与“无人执法”矛盾交织。一些执法部门过多考虑部门经济利益,往往在执法中对部门利益有利的事争着管、抢着管,而对部门利益不大或没有利益的事情、对查处有难度的问题则是“踢皮球”,谁都不愿管。这样,某些违法行为要受到不同执法部门的几次处理,而对有的违法行为,相关执法部门则是相互推诿,不管不问,形成执法“真空”。

4、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少数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一定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有的责任意识不强,在执法中遇到问题不愿多调查、多了解,对执法案件久拖不办;有的人情思想重,执法中遇到亲戚、朋友、熟人说情就“睁只眼闭只眼”,不愿动硬;有的明哲保身,怕得罪人,对违法行为,不作处理,不敢动硬。

5、经费保障不足,部门执法利益化。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仍然存在着执法人员的开支、生活福利及办公经费等没有列入财

政全额拨款,或仅仅保障人员开支,其他费用由单位自酬,使其正常执法活动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执法部门往往就要以收费或罚没收入充抵执法经费,方能保障正常办公。现实执法活动中,我们有些单位的执法人员披星戴月上路执法,一旦遇到违规行为不论情节轻重一率按上限实施处罚,待罚没款上缴财政以一定比例反拨经费后才能保证执法人员开支。导致了有些部门不是为了管理而执法,而是为了“生存”而处罚。这样的情况还致使一些执法部门行使职权与经济利益未彻底脱钩。另外一些执法单位自办经济实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下设协会巧立名目收费,甚至向行政执法人员和二级机构下达收费和罚没款指标。受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影响,有的执法人员为谋取单位、部门利益,乱施处罚,重复处罚,致使“乱关人、乱扣押、乱罚款”的现象屡禁不止,行政执法不公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6、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不严。一是政治素质不高。作为执法者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增强拒腐蚀能力,“打铁需要本身硬”,自己“硬”了,执法方能严。但有些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犯法,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导致行政执法难严,直接影响行政执法效果。执法人员收受贿赂、徇私舞弊,不移送刑事案件违法调解,以罚代刑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权钱交易,执法人员收受或索取行政相对人的贿赂。二是业务素质不高。有些行政执法部门的一些执法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有的甚至聘用临时人员执法,他们既没有专业知识,也不懂法律。作为执法人员,自己本身就是法盲,这样的执法人员怎么能严格执法。

7、行政执法环境状况较差。一是部门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一些领导干部以言代法,把自己的话变成法上之法,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形象;有的领导干部以权代法,超越规定的职权范围,乱下指示,乱批条子,任意干预行政执法,严重影响行政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的领导干部违法干扰执法,给违法者讲情,说好话,开脱责任,下级执法机关作

出的决定经常因上级领导干预而改变,搞得执法人员非常被动,使执法人员心灰意冷,不能积极工作。二是普通群众法律意识不强。有的群众缺乏权利意识,不重视也不关心维护自己的权利,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借助法律武器加以保护,而是无可奈何;有的群众缺乏义务观念,没有认识到自觉遵纪守法,支持和配合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而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不配合,甚至百般阻挠,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行政执法活动。三是部门配合难,行政执法难以到位。比如按照法律规定,由国土部门作出生效的处罚决定,土地违法者拒不履行时,必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由于县里的财政状况,执行需要耗费大,经费的支出成为了制约部门配合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执行不到位,事实上淡化了法律的尊严和效力,难以对土地违法者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8、执法文书不够规范。行政许可方面,有的单位做出行政许可决定没有明确的行政许可决定书,以颁发证照或发文的形式代替行政许可决定书的情况仍然存在。还有的单位受理行政许可没有发出书面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的也没有发出书面不予受理通知书,有的行政许可案卷中既没有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也没有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处罚方面,主要表现为处罚种类混淆不清,如有将“罚款”写成了“罚金”的,有写成“处以人民币××元的行政处罚”,还有将罚款写成“罚没款”的等等不一而足。

三、加强我县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从健全机制入手,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制度。一要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部门都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制定和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执法主体、执法内容、执法权力和统一起来,明确执法的职责和要求,使权力与责任相一致,依法追究造成行政执法行为或不当违法的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保证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二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执法评议考核制。要将落实执法责任制的情况作为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进行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不断完善考核标准和考评办法。用评议、考核、奖励的办法激励各执法主体单位依法行政,鞭策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三要建立健全重大案件集体讨论,领导审批制度。对于案情复杂、影响重大的案件实行更为严格的把关,保证办案质量。四要严格落实错案追究责任制。在执法活动中,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秉公执法。实行谁办案谁负责,办案中出现错案,要严格按照办法追究办案人员的行政责任。

2、从培训队伍入手,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使行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要帮助执法人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严格行政执法和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坚持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二要建立和完善各项业务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其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将培训工作日常化、制度化,以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三要完善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录用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打破“平均主义”、“铁饭碗”等弊端,形成“强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竞争机制。四要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通过民主评议、社会监督、考试考核等方式,把那些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工作人员和那些不称职、不适应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

3、从普法教育入手,改善行政执法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在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加强普法教育。加强对各乡镇、各部门中层以上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以杜绝或减少执法中的权力干预,培育普法宣传的主力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全面掌握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支持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其次要在

基层群众中继续深入持久地、卓有成效地开展普法教育。要利用电视等媒体加强法律知识宣传;要鼓励各乡镇、各部门创新法律知识宣传的形式;要将法律宣传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好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能手的宣传带动作用。在我县形成人人学法、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良好风尚,从而为行政执法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4、从执法监督入手,抓好行政执法的保障。一是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强化上级对下级、政府对部门的监督及审计、财政等专项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使现有的各种内部监督有效运作起来。二是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即人大的监督。三是加强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应自觉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不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四是加强党和群众的监督,党委(或党组)针对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或提出正确、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同时,要教育广大群众自觉监督行政执法行为,通过多种方式提出问题、反映问题。五是加强媒体监督,广播、电视等媒体要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对那些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不负责任和滥用职权、执法犯法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敦促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行政执法是一项关系我县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实施的重要工作,涉及全县112万群众的切身利益,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从创新机制,优化队伍,加强宣传和监督入手,切实把行政执法工作引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依法行政在我县全面深入推进,开创我县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县林业局机关管理制度下一篇:项目百日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