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39例临床观察

2022-09-11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 其病变主要为肺泡内的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 一般只累及单侧肺, 以下叶多见, 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于2个以上肺叶, 分为4个阶段[1]: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溶解消散期, 近年来该病有发病有上升的趋势。笔者临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大叶肺炎患儿39例的病历资料, 男24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6.3岁。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发热, 肺部闻及湿啰音等症状;胸片均可以见到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有些边缘清晰成大叶性改变, 有些边缘模糊成节段性改变。

1.2 治疗方法

1.2.1 用药治疗

所有患儿治疗的前5d均予阿奇霉素[10mg/ (kg·d) ]静滴, 治疗的第6~8天后改用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静滴;6例对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均过敏的患儿, 第6~8天口服阿奇霉素治疗;5例高热合并胸腔积液者给予地塞米松3d, 缓解中毒症状。上述治疗方案重复治疗2个疗程, 辅以解热、止咳、雾化吸入、支持等对症治疗, X线胸片复查康复后方可出院。

1.2.3 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 第1个疗程治愈出院1 3例, 其他26例患者均在第2个疗程治愈出院, 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各项检查均正常。

2 讨论

儿科常见的肺炎是小叶性肺炎, 主要病变散布在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 支气管壁仅黏膜发炎, 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内水肿及炎性渗出, 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内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病菌。病变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周围邻近肺组织蔓延, 呈小点片状的灶型炎症, 有时小病灶融合起来成为大范围的支气管肺炎, 但其病理变化不如大叶性肺炎那样均匀致密。大叶性肺炎或节段性肺炎在儿科不多见, 一般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小儿, 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 局限感染能力增强, 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病灶, 如局限于一叶, 则为大叶性肺炎, 若局限于肺叶的某一段则为节段性肺炎。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已少见, 多为节段性肺炎。大叶肺炎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 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临床上起病急骤, 病程大约1周, 常以高热、恶寒开始, 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呼吸困难, 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大叶性肺炎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范围内的肺泡炎。近年由于大量强有力抗生素的使用,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已较少见到。一般当气候骤变, 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冬春季多见, 主要见于3岁以上儿童, 因此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就是防御能力逐渐成熟, 能使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而不致扩散。一般大叶性肺炎起病急, 表现为突然高热、胸痛、食欲不振、疲乏、烦躁, 少数患儿可有腹痛, 有时被误诊为阑尾炎。重症的患儿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 惊厥、谵妄及昏迷;甚或出现感染性休克。

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 但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 其中以Ⅲ型致病力最强。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 有荚膜, 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少数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链球菌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 若呼吸道的排菌自净功能及机体的抵抗力正常时, 不引发肺炎。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 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浆液及纤维素渗出, 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 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 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 叶间的蔓延系带菌的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1]。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抗菌机理上具有共同性, 均通过与细菌细胞中核糖体50S亚基结合, 阻碍细菌转肽过程, 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但由于结构的改变, 阿奇霉素比红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 能抑制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 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弥补了大环内酯类对嗜血杆菌作用差的不足。其对流感噬血杆菌的作用强度比红霉素及罗红霉素高4~8倍, 对流感杆菌、卡地莫拉菌、淋球菌等的抗菌作用是红霉素的2~4倍, 对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阿奇霉素具有二碱价双亲的特性, 大大增强了在酸中的稳定性, 改善了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阿奇霉素在体内的转运有其独有的特点, 能抑制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 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弥补了大环内酯类对嗜血杆菌作用差的不足。对于大叶肺炎患儿, 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 有助于病情控制。

摘要:阿奇霉素比红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 能抑制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 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弥补了大环内酯类对嗜血杆菌作用差的不足。对于大叶肺炎患儿, 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 有助于病情控制。

关键词:儿童,大叶性肺炎,阿奇霉素

参考文献

[1] 张林, 王雨, 陈晓佳, 等.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转换疗法治疗小儿大叶肺炎观察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6, 9:23~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行为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下一篇: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人员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