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规划实施方案

2022-08-06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区规划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新区规划实施方案

********新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开发建设****新区是我****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市中心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大举措,规划建设新区不仅关系到我****城市未来发展的走向,更关系到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全****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切实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快速、有序进行。

一、指导思想

新区建设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的城市架构,实现一个规划、一个标准、一同建设、共同发展的思路,与********合力打造“****万人口、****平方公里” ********市中心城区的总体目标,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原则,力争把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现代气息浓厚的行政办公中心、现代商贸中心和居住中心。

二、规划范围及目标

新区规划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计划分2期规划建设。 近期规划建设********平方公里,包括****大区域:一是****平方公里的行政服务核心区(东起****,西至 1

********,南起****,北至****),二是****平方公里的********,三是********平方公里的********,四是****平方公里的********。远期开发其余的****平方公里区域。

远期规划建设目标: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借助****对口帮扶、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等有利因素,引进大型商贸物流园区等城市急需的、带动性强的项目,进一步扩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力争将新区建成全****行政服务办公区、区域性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到2030年,城区人口达到****万。

三、今年的建设任务

2012年,计划在新区投资****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亿元,公共服务项目投资****亿元,商贸项目投资****亿元,商住项目投资****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亿元。

(一)基础设施项目

(二)公共服务项目

(三)商贸物流类项目

(四)商住类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执行新区控制性详规,确保规划的先导性、权威性、严肃性,所有的新区建设项目必须

经****规划审批领导小组审批方可建设。实行****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制度,并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旗级领导、一支工作队伍、一套工作方案、一定工作经费、一项工作任务。由包项目领导负责项目规划设计,工程立项招投标,工程队伍组织实施,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监管,工程验收决算,工程款拨付,工程档案归档及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二)创新建设模式。采取整体招商、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投资的方式集中开发建设。政府按每亩****万元向合作投资建设方一次性收取核心区土地净收益。核心区土地征收、地上附着物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全部由合作投资建设方先行垫资负责,然后政府以土地成本价预留公共设施用地。其余土地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出让金全部返还企业,用于支付企业垫资、利息、管理费以及其他费用。坚持特色优先、品牌优先的原则,对城市急需的、带动性强的项目实行优惠政策,优先引进。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用地方式。

(三)强化部门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要主动靠前,全力配合,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行政审批手续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特事特办,限时办结。规划建设部门要做好规划选址及项目建设相关手续办理和工程监管工作;国土部门要认真

做好土地报批、用地界址认定工作;发改部门要做好项目立项报批工作;环保部门要做好项目环评工作;招投标中心要做好项目工程招投标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拨付工作;征收办要做好项目用地的征收拆迁等工作。

(四)加大督查力度。****委办、政府办要抽调人员成立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督查组,不定期对工作进展、形象进度、工程质量进行实地督查,督察组要定期编印督查简报,通报督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帮助推进各项工作。

第二篇:龙华新区规划情况

《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初稿最近已出炉

按照龙华新区“三规统一”的思路,新区管委会联合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国土委、经贸信息委和科技创新委,高规格成立编制领导小组,整合各类规划资源,打破部门分割、地域限制,同步编制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在此三大规划基础上整合提升为新区综合发展规划。

因此,龙华新区规划体系的最终成果是“1+3”,“1”即指《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是集空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是龙华新区未来8年发展的总纲,作为指导新区政府行政决策、确定重大项目以及编制城市发展单元、法定图则修编等重要依据。

◎定位从“两区一城”到强化深港合作枢纽地带

对于龙华新区的发展,综合规划给予了更高的定位,在社会各界早已耳熟能详的“两区一城”之外,即深圳转型升级典范区、特区一体化的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还定位为协调珠三角、强化深港合作的枢纽地带。

与这一规划目标相适应,新区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90万,实际管理总人口控制在300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较2011年净增4平方公里。通过建设用地清退成农用地和其他用地9平方公里后,新增建设用地可达到13平方公里。另更新改造12平方公里,其中拆除重建7平方公里。

到2020年,新区要建成在珠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强区;代表特区形象的现代化宜居新城;特色鲜明、开放多元、诚信友爱的人文家园;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龙华。

◎策略“五五三一”打造高端服务支撑区

规划指出,新区紧紧围绕“中轴提升、双核驱动、生态人文、城产互促”总体发展策略,全面综合对新区在空间、产业、交通、民生等方面提出策略指引,包括优化空间结构、集约节约土地、构建产业体系、提升环境品质、强化综合交通、改善民生福利、保障城市安全七项策略。

新区将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优势传统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深圳重要先进制造基地、珠三角生产组织中枢区、华南地区高端服务支撑区。

总体来说是“五五三一”。第一个“五”是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互联网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个“五”是指培育壮大商贸流通、现代金融、专业服务、服务外包、休闲旅游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三”是指巩固提升电子信息、高端汽车、装备等三大先进制造业;“一”是指大力提升时尚创意产业。 同时,大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创新环境营造等四大工程,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全面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引导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实现由单一租赁型向实业投资经营型转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深圳北站为核心,力争到2015年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总部经济企业集团2个以上,初步建成具有影响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重点2个核心7个功能片区实现全覆盖

(来源:南方日报)根据发展目标、策略指引,新区的发展重点地区分为战略发展地区、重点建设地区和生态改善地区三种类型。规划确定了深圳北站周边商务发展区、横坑水库周边地区及观澜河沿岸地区为战略发展地区。确定了长安标致汽车产业发展区、富士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大浪服装基地、华南物流片区为重点开发地区。确定了羊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观澜河流域水源涵养区、茜坑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为生态改善地区。

近期,新区按照“中轴提升、双核驱动、生态人文、城产互促”的空间开发策略,带动产业布局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根据“特色分工、分区发展”的原则,将新区规划范围划分为南部商务核、北部科技核等2个核心、7个功能片区,实现城市规划对辖区175平方公里的全覆盖。

◎保障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

该规划对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社区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提出了创新思路。

首先,新区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完善政府服务购买机制,实现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的转变。完善新区内部互联互通的行政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按照管理幅度、管理层级和管理资源相统一的原则,探索推进人口、面积较大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的区划调整,促进三级管理向两级管理转变。推广网上“一站式”审批和并联审批,探索帮办、领办和代办服务,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其次,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引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竞争机制。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公建民营”和“公办民营”管理模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标准、资质检查、第三方评估监管以及居民满意度评价制度,强化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篇:兰州新区产业规划

1、生态农业:以现代科技农业生产为主,依托新区生态资源,打造生产、观光、体验、休闲和防护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区。

2、石油化工:石油储运、炼化、精细化工产品研发和制造、石化物流。

3、装备制造:高端专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制造。

4、新材料制造:新能源装备与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5、生物医药:“特色中藏药”、“新型生物医药”等特色医药产业。

6、高新技术:依托兰州市国家级高端基础科研基地和高等教育机构优势,打造兰州市科研成果转化、先进技术引进、信息产业提升基地。

7、第三产业:行政、文化、商业、旅游、科研、教育、体育及临空总部基地、商务会展基地、商务会展基地商务旅游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现在服务业。

8、生态林业:以生态林业为主结合山区生态资源和交通优势,发展观光型和体验型旅游业等生态休闲业。

9、轻型制造业:纺织、皮革、服装和食品加工为主。

10、临空加工与物流产业:依托铁路、公路、空港等交通优势条件,规划构建临空物流园和临空保税加工园区。

第四篇:南京江北新区战略规划

南京江北新区战略规划启动方案

南京江北地区发展将重新谋篇布局。南京市委市政府昨日召开江北新区规划编制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强调,江北新区发展要谋定而后动,在南京青奥会(2014年8月)前,江北新区要重点做好规划和拆迁工作,除了在建项目和已经出让的土地外,其余项目和土地暂时停止审批和出让。用一年时间重点做好这一片区的规划定位。江北新区将冲刺国家级新区,并支撑南京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宏大构想。

这次南京市全面启动了江北新区2049战略规划和2030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计这一规划将于年底完成报批,由于设计江北整个片区,预计将报国家层面审批。“2049战略规划和2030总体规划,一个是着眼于江北未来的长远发展,一个用于指导近期中期行动。”扬子晚报记者仇惠栋

江北新区规划从“首都计划”开始已有百年

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也是“首都计划”诞生120周年。在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中,以老山山脊线为界的江北地区就被划入“国都界线”范围内。1949年南京解放,江北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南京行政辖区。此次,结合以新一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2030年规划期,开展的“江北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以2049年为时间节点,对江北地区进行更加深入、更加长远的战略思考和展望。

江北新区瞄准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江北新区规划大背景是国家批准实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记者了解到,现在国家已经布局了六大国家级新区,这次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江北新区定位要体现出国家级层面新区建设水准,希望将江北新区能升格为“国家级”。与此同时,南京在向国务院报批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希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江北新区包含哪些地方?

江北新区的范围包括浦口区、六合区所辖行政区域和八卦洲,规划面积约2450平方公里,占苏南总面积的8%,南京总面积的40%。规划基准年2013年,远期至2030年,展望远景2049年。这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中江南板块里唯一位于江北的地区。

其他六个国家级新区是哪些?

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目前全国共六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

杨卫泽批评江北目前“不城不乡”

目前,南京上游的皖江城市带和苏中的崛起都会对江北新区带来压力和挑战。杨卫泽就直言批评,目前的江北“是城但缺乏城市功能”,“不城不乡”。季建业提出,江北地区是宁镇扬的地理中心,但更要成为功能中心,是南京都市圈的门户区域,但更要成为功能门户。

杨卫泽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态势,难掩羡慕之情:比如天津滨海新区,GDP从1994年110亿元起步,2012年达到7200多亿元,增长了近70倍。与重庆两江新区对比,南京江北地区占地面积是其近2倍,但2012年的GDP大约是其三分之二,进出口总额是其五分之一。

新区核心有两个,街镇要大整合

“江北新区的核心区域在哪里?”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认为是“现在的浦口新城——珠江镇片区和六合雄州片区。”他说,现在的街镇及以上工业区布局太散太乱,下一步要加大整合。

人口规模在2049年达到400万

杨卫泽说,这一轮全新谋划中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把江北2400多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他建议,总体上可以按照到2049年达400万左右人口规模来做规划。

八卦洲暂不开发,定位中心花园

杨卫泽提出,针对江北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的问题,认真研究污染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搬迁问题,根本改善江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季建业还提出了发展敏感区的概念:“像八卦洲,要按照江南江北中心花园的发展目标,预留发展空间。”他指出,八卦洲现在被化工厂、钢铁厂包围,土地价值没有显现出来,但这次要高水平规划。“不具备条件就慢一点开发,留给后人。”

将建“南京北站”,江北交通建设“适度超前”

杨卫泽强调,要适度超前推进江北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南京北站,为新区发展拉开框架。

季建业介绍,目前已经有宁天城际一期、3号线、10号线、宁和城际一期这四条地铁和城际线在江北地区建设,接下来省里还有一些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如宁启铁路复线、宁通宁淮城际等重大通道等,不少在江北新区。

宁淮城际的终点可能在林场站对接地铁三号线

季建业特别点出了林场站地区,透露这里就是将来南京北站的规划区域。“比如将来的宁淮城际,就可以通达到这里,而不是通到南京站,乘客可以方便换乘地铁3号线进城。”他指出,而这一些换乘中心往往也是潜在的商业中心、居住中心。 桥北客运站将搬迁,适时建设公路客运北站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政府此前已经谋划,桥北客运站将“搬家”,江北地区将规划建设林场综合客运枢纽及泰冯路综合换乘中心,取代现有的客运站。林场综合客运枢纽以宁启铁路林场站为核心,集长途客运、地铁、公交、出租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根据规划,待宁启铁路改造方案确定,具备建设条件后,将结合林场综合客运枢纽同步规划建设公路客运北站。

六合机场将让南京成为华东第二个“双机场”城市

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在建设的六合机场是为大校场的军用机场迁建而准备,规划中的六合机场面积为10平方公里。机场近期满足军用,远期实现军民两用,且先期以货运为主。在昨日的会上,杨卫泽指出,要进一步打通重大枢纽的对外连接放射通道,将推动六合机场成为国内支线机场。届时南京市将拥有禄口、六合马鞍两个民航机场,成为华东继上海市后第二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第五篇:康巴什新区未来发展规划纲要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四年多来,新区市政基础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26亿元,开工建设49条道路和210辅道1条,总长度 126公里 ,面积达460万平方米,目前除已验收完毕的19条道路以外其它道路正在准备进行验收工作;累计铺设道路侧石 483公里 ,铺设给水、雨水、污水、中水、强弱电、供热、燃气管网 670.3公里 ,砌筑各种检查井9137个,九种地下管网同步建设、一次下地;建成西区热源厂、天然气门站、第一净水厂等一批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市政厂站设施竣工建筑面积2. 9万平方米 。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建成了成吉思汗雕塑广场,完成了广场及23条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工程。随着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绿化、美化、亮化程度同步提升,新区城市景观已经初显效果。

2.产业发展开始起步,新区

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已显现雏形。据统计,截至到目前为止,前来新区注册的工业、商业、金融业、房地产、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已达196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达到48亿元。在工业方面,重点引进的“华泰汽车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鄂尔多斯产的首车已经下线并向客户供货;二期工程也于2007年8月份正式开工。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完成标准厂房、职工住宅等各类建筑物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华泰发动机厂厂房建设主体已完工,恒信轻质墙板厂项目已投入使用。随着华泰汽车公司与意大利VM公司的柴油机生产项目落地实施,预计将有20户配套企业陆续入驻新区,一个新型汽车制造工业园将会形成,此外,新区总投资32亿元的4×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已经通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选址和环境影响报告的评审,目前正在向国家发改委申报核准。

截至到2007年底为止,新区累计开工建筑项目面积294. 6万平方米 ,其中主体完工面积20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项目32. 2万平方米 ,居住项目108. 7万平方米 ,商业项目13万平方米,教育文化项目34. 1万平方米 ,市政厂站项目6. 8万平方米 ,工业项目9. 1万平方米 )。市公安、财政、国土、煤炭、药监和武警支队、东乌铁路等办公楼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委检测中心、军分区、林业局办公楼等建筑项目主体全部竣工。邦成住宅小区一期已投入使用,珠江国际城、C-60等项目已基本完成,现已有近千人入住。七大文化建筑目前已有6项开工建设,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02亿元。北师大附校已于2007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鄂尔多斯大学已完成建筑面积9万平米;市一中、蒙古族学校完成规划选址。医疗卫生方面,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心脑血管医院已完成选址,2008年上半年开工。高品质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相继引进,为新区逐步构建以

二、三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奠定了初步发展基础。

3.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推动下,新区经济发展开始取得初步成果。新区2004~2007年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07亿元(其中2007年财政收入7.5亿元)。

4.新区人口积聚效应稳步提升,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宜居城区的功能开始显现。截至到2007年底,新区常住人口达到1.05万人(包括哈巴格希乡人口7541人),新区人气开始集聚。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完成了向新区的搬迁,其他包括交通、建设、环保、教育、卫生等市级政府管理机构预计也将很快完成向新区的搬迁工作,新区作为全市政治、文化和经济管理中心的功能开始显现。伴随着新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逐步完善,新区作为宜居城区的功能也开始显现,据相关资料,新区的供水、集中供热、燃气供应管网覆盖城区面积已达到98%,新区城市绿化覆盖率也将达到49%,这为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宜居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区发展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康巴什新区建设起步晚、时间短,尤其是以“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理念和推进新城区建设的运作和发展方式,在给新区带来短期快速发展效应的同时,也给新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与全国其他各类经济开发区不同,康巴什新区是以经营土地和经营城市理念来推进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推动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7%以上。但伴随着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必然将会逐步放缓,而同时接替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第

二、三产业没有同步发展起来,这使得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困扰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难题。

2.产业发展成本过高问题。由于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是以经营土地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特征的,这使得新区的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活动十分活跃,新区各类房地产物业价格连年攀升。据了解,目前新区的住宅价格已经上升到3000~4000元/平方米,各类商用物业(包括写字楼和商业用房)价格上涨到5000~6000元/平方米,远远超过邻近区域和同类城市的水平。由于房地产物业是支撑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硬件设施之一,房地产物业价格过高,使得新区发展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经营成本很高,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盈利能力较低的第

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包括商贸流通、餐饮、旅游、社区服务等居民消费性服务业很难进入新区并快速发展成长起来,加剧了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3.地域发展空间的制约问题。康巴什新区规划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合计约为32平方公里左右,但截至到目前为止,新区规划区内可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大部分已经规划或开发完毕,未来可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非常有限。但按照要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未来的经济、文化、科研、教育中心、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以及蒙中经济区的经济中心的发展规划要求而言,现有的新区地域空间已经远远难以满足未来新区发展对地域发展空间和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尽快拓展地域发展空间和扩张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是促进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4.管理体制不顺问题。目前的康巴什新区管委会只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之一,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真正独立的城市基层政府机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新区管委会还没有独立制定覆盖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能力;在新区范围内,除管委会外也没有设置与城市管理相对应的街道、居委会等基层城市政府机构,新区管委会制定相关政策(例如促进社区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缺乏相应的基层政府机构来推动和促进实施,这也是目前新区产业发展尤其是已建成的居民小区和社区各类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未来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时期是全国和鄂尔多斯全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对康巴什新区的未来发展来说,既提供了比较有利的发展机遇又蕴藏着严峻的挑战。

(一)新区未来发展的有利条件

1.“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时期鄂尔多斯全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和持续发展,为康巴什新区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分别达到800亿元、367.8亿元、616.7亿元、82.3亿元、53166元/人和13002元/人,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增长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改革开放后28年(1979~2006)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5%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增长率高达21%以上。根据鄂尔多斯市“十一五”规划,全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率要达到22%以上,而2005年、2006年的实际增长率分别高达37%和 24%,远远高于规划要求的增

长率水平。预计“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不会产生根本性变化,将会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和持续增长趋势,这就为康巴什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经济运行环境和发展基础条件。

2.全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为康巴什新区的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鄂尔多斯市是目前全国重要的资源性城市和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产业结构呈现“

二、

三、一”产业结构类型,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绒纺等五大工业的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80%以上,重化工业是全市经济的主体,全市财政收入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占65.6%,其中来自煤炭行业的就占46%。按照鄂尔多斯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将加快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促进农牧民向

二、三产业转移;工业行业在逐步促进原有的能源化工行业要向集群化、规模化、基地化和向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度方向发展的同时,重点推进煤电、建材、冶金、纺织、汽车、机械和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等非煤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做大服务业总量的同时,突出发展大旅游、大运输、大文化产业等主导产业行业等。这意味着未来鄂尔多斯全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

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全市产业结构加快向

二、三产业转移尤其是包括汽车制造、机械等非煤产业和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产业的发展,为康巴什新区未来

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3.全市及周边地区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和国家实施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为康巴什新区吸引新产业和人口的不断进入、聚拢新区人气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鄂尔多斯市是蒙中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和连接晋西北、陕北等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从区域看,这一地区是我国未来能源产业尤其是煤炭即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接替地区之一,从未来发展态势看,伴随着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程度不断加深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和实施,这些区域的城镇化、城市化推进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和城市转移以及为保障这些新转移人口就业的各类非农业和新兴产业将会逐步成长起来,从自然、气候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区域特色等综合情况看,鄂尔多斯与周边城市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强化和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进程,将会吸引更多的周边地区居民及新兴产业向鄂尔多斯市聚集和迁移。周边非农新兴产业和人口的不断引入,为康巴什新区未来迅速聚集人气、加快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4.全市对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快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从对外开放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国际资本等生产要素和产业向我国的转移,近年来出现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从对内开放看,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东部沿海地区各类制造业和服务业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转移的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国内外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转移,这为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区――环渤海地区重要资源性城市鄂尔多斯市和作为鄂尔多斯市未来发展重要支撑点的康巴什新区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市内市外、区内区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市内和区内

二、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1.新区未来发展将面临着市内其他各区、旗(县)和周边城市的强烈竞争。从鄂尔多斯市内看,康巴什新区是一个新建城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综合经济实力不仅无法与原有的老城区(东胜区)相比,而且与邻近的伊旗等旗(县)相比也不具备特别的优势。因此,新区在未来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上必然会面临着与周边区(旗)的强烈竞争。尤其在新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商务、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上发展将面临着与长期作为全市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区的东胜区的强烈竞争。从构建面向蒙中经济区和面向晋西北、陕北等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而言,新区也面临着包头、大同、榆林等自治区内和周边省区城市的剧烈竞争。如何有效应对市内市外各区、旗(县)和周边城市的强烈竞争,是未来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将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挑战。鄂尔多斯全市和康巴什新区从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看,处在我国半沙漠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水资源的约束问题十分突出。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的区域,尤其是在当前国家日益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下,如何实现人口聚集、产业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将是康巴什新区乃至鄂尔多斯全市未来发展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康巴什新区在未来产业发展选择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能源和资源消耗少、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新型产业和行业,尽量减少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和经济效益差的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进入和进驻,这必然会对目前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并不占有绝对优势的康巴什新区乃至全市的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东部地区各类产业向本区域转移增加了难度,对促进本区域加快包括机械、煤化工、冶金等现代重化工型制造业行业和非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会带来发展成本日益提高的不利影响。

3.科技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和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制约问题。康巴什新区作为未来鄂尔多斯全市推进非资源型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之一,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科研、技术、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强力支撑。而从当前发展现状看,由于全市科技和教育尤其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不足,适应非资源型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发展的技术、专业和熟练劳动力较为匮乏,这必然会对新区乃至全市的资源性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制约。

三、未来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

根据康巴什新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自身具备的优势,我们将2008~2015年8年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总部经济”基地为中心,以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为两翼,促进新区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完善新区城市功能,逐步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城区和面向整个蒙中经济区乃至周边省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这一指导思想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的重要内容:

――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是新区未来的首要任务。新区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解决。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使新区全体居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要统筹兼顾,不断协调发展和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

――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轴是以建设“总部经济”基地为核心,以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要推动手段。建设“总部经济”从宏观看建设要将新区建设成为面向全市乃至区域性的经济管理和调控中心、重要经济活动的信息交流中心和交易中心,从微观看就是要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乃至整个蒙中经济区和周边省区各种类型的企业总部所在地和集中地。受新区目前和未来地域发展空间的限制,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不能够采取类似于国内其他开发区从低到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重化工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新区发展要采取跨越式发展道路,一步到位式地选择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的新型发展道路,在工业方面有选择地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具备“总部经济”特色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为建设“宜居”城区和为“宜居”

城市服务的包括商贸流通、旅游、市政公用、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消费性服务业。从未来发展整体发展趋势看,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将逐步成为支撑新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新区未来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同步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新区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城区的要求来启动和推进建设的,如果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发展水平上未能超越全市其他城区和旗(县),新区作为全市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的功能就难以有所体现,就难以在引领全市社会事业发展上发挥带动、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在未来加快新区发展的过程中,在高度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新区未来发展要高度重视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完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新区真正建设成为面向全市乃至整个蒙中经济区及周边社区的“宜居”城区和“宜居”城市,强化新区聚集人气以及对全市及周边高层次、高素质移民、专业技术人才进驻的吸纳功能,有效化解新区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瓶颈”制约问题。

――新区未来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将新区建设成为面向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城区和蒙中经济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这意味着新区不仅要在鄂尔多斯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核心和“中心”领导作用,而且要在整个蒙中经济区乃至周边省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区域性”经济中心作用,成为蒙中经济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各类生产要素和贸易流通活动汇集地和集中地。这种“双层次”的中心功能建设,将使新区未来发展成为面向全市、面向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乃至面向全国的新的经济发展高地。

(二)未来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新区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将新区2008~2015年的发展划分为“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两个发展阶段,分阶段完成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

1.初步发展阶段(2008~2010年)。“十一五”后三年是新区夯实发展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区在继续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逐步启动和加快新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新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及财政、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市政府重要管理部门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市级金融管理机构向新区的搬迁工作。在产业发展上,除积极促进在建的华泰汽车城的5万辆乘用车及30万台排放达到欧Ⅳ标准的柴油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外,重点加快新区房地产、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商贸流通、旅游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力争到2010年末,将新区建设成为面向全市的政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城区和“宜居”城区,成为面向全市现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区规划调研报告下一篇:新娘父母婚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