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音乐审美研究——以《我是歌手》为例

2022-09-14

一.《我是歌手》概况

《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在2013年从韩国MBC引进推出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节目每期邀请7位成名歌手进行竞赛。这种高水平的竞赛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影响。在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中, 它都成为了大众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第一季微博中的歌王话题突破一亿次, 这种现象颇为罕见。除了参赛选手是成名歌手外, 节目的灯光、音响、乐队都已达到国内的顶级水准, 这有别于其他音乐综艺节目。整个赛程包括普通赛、复活赛、踢馆赛、半决赛、总决赛。一二季的比赛不存在踢馆赛, 节目组为了增加节目的激烈性, 在第三季新设了踢馆赛。踢馆的歌手多为歌坛的新秀。在第五季增加了逆战歌手, 逆战歌手都是往届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歌手。它的节目赛制更是与众不同, 每场比赛结束之后, 由现场500位大众评审进行现场投票。这500位观众由不同年龄组构成, 他们根据自己音乐审美对参赛的7位选手进行投票。他们的音乐需求是整个社会音乐需求的一个缩影, 因此分析他们的审美倾向, 非常具有必要性。

二.观众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1. 最初的音乐审美

截止到2018年, 我是歌手经历五年时光。这五年中, 风格迥异的歌手都曾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光彩:以第一季的黄绮珊、第二季的张杰、第三季的李健、第四季的黄致列、第五季的迪玛希、第六季的华晨宇为代表。黄绮珊在第一季的第一期中以一首《等待》震惊四座, 在整个第一季的比赛中黄绮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同样以高音见长的张杰在第二季也获得了非常高的成绩和人气。相反, 那些浅吟低唱的歌手成绩与之相差甚远:以杨宗纬为例, 杨宗纬自参加超级新光大道出道以来, 多数演唱抒情曲目, 在他的演唱中极少甚至几乎不会出现高亢嘹亮的声音。当节目中, 他依旧演唱了两首抒情歌曲—《矜持》和《征服》。但是, 最后没有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 遗憾出局。第二季的品冠也是如此, 品冠的演唱风格也是抒情风格。在两轮的比赛中都获得第七名的成绩, 最终被淘汰。为什么这种类型的歌手会迅速淘汰, 笔者认为现场观众的当时审美决定了这种结果。首先, 当时很多观众听到高音, 不假思索的认为这类歌手就是好歌手。

2. 音乐审美的转变

第三季《我是歌手》中也有一位歌手成为了黑马, 他的演唱风格与其它歌手有明显的不同, 从不刻意的演唱高音。这位歌手就是李健。李健决定参加《我是歌手》之后, 他的歌迷都曾为他担忧。因为《我是歌手》已经被认为是一个飙高音的舞台, 浅吟低唱的歌手注定被淘汰, 但结果却截然相反。李健在第三季和第五季都获得有意的成绩。

张杰和李健同作为逆战歌手参加第五季《我是歌手》, 李健依然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 而张杰在整个比赛中的成绩大不如前。说明观众不再只注重音高。伦纳德.迈尔认为音乐的价值产生于音乐作品和听众之间一种客观传统中发生的互动过程[1]。因此, 任何的音乐价值既是作品本身的价值也是听众反应能力的结果。由此可见, 此时的观众对高音的看法已经发生改变。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季歌手中, 华晨宇作为补位歌手登台表演, 在整季的表演中, 他一共获得了三次冠军并在总决赛中获得亚军。在歌手的演唱中他加入了说唱, 得到了现场观众的高度认可。从华晨宇到中国有嘻哈可看出, 说唱在观众的心目中也占了一席之地。综合以上现象可得, 听众对音乐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多样性, 并非以高音最为一切的标准。

3. 音乐审美的要素

王次炤在《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中指出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理性与直觉的统一。3.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2]。这三点归根结底就是指欣赏音乐时一定要平衡。科普兰曾经说过“一个理想的听众同时置身于音乐之中, 又置于音乐之外;既评判它, 又欣赏它;希望它朝着一个方向走, 却又看见它朝另一个方向走;既为它所陶醉, 却又带着冷静和吹毛求疵的态度[3]”。笔者认为欣赏音乐还需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于形式和内容在音乐史上有很大的争论。在古典音乐时期, 格鲁克主张音乐服从诗和剧情的需要, 戏剧内容的阐释是第一要素。莫扎特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到了后来瓦格纳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 坚持音乐必须根据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等等;科普兰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形式, 很多没有描绘性的音乐作品到底在说些什么呢?除了作者自己估计谁也不知道。比如巴赫《C大调前奏曲》, 它讲述什么?除了巴赫谁也不知道。但是笔者认为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 有了形式能够让文字变得灵动。很多作曲家以诗为歌词, 根据诗的内容创作歌, 比如舒伯特创作了《魔王》、《鳟鱼》。有了文字能够让形式变得具体, 比如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获得文学奖的很大原因来自于他的歌词能够脱离歌曲独立存在。这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江柏安、周锴在《音乐的文化与审美》中指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4]。人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怨等等。一般音乐家用和谐的音响表现愉悦、欢快的情绪, 用不和谐的音响表达恼怒、悲愤、恐惧等情绪。歌手在演唱中唱出高音代表什么?笔者认为高音仅仅代表了一种亢奋、一种宣泄、一种愤怒。可是作为人这种生物, 我们不可能只需要宣泄、愤怒、亢奋。我们也需要安静、忧伤、快乐等情绪。所以不能把高音当做一个歌手或一部作品的标准 (除了男高音女高音还有男中, 女中等声部) 。著名加拿大音乐家莱昂纳德.科恩的演唱音域几乎都是中低声区, 但他的歌声在全世界流传。

三.音乐审美需要多样性

一个健康的、文明的社会应该能够满足所有人群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这就需要不同的音乐来满足不同的人群。当人们在电视和网络中频繁地听到高音, 势必会造成审美疲劳。音乐的本质既不是真善美, 更不是体育运动 (更高、更快、更强) 。它是一种感性。人类不仅需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也需要感受世界。自然界往往不具备良好的感性样式, 因此这时就需要艺术来创作一个感性的世界。这样的感性世界肯定不止只有高音。周海宏认为在;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 艺术的样式多比少好。这是人类感性需要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对艺术品样式的审美价值取向是高度主观的, 没有客观的统一标准。比如:歌剧比京剧好听, 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好听[5]。笔者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优秀的作曲家应该学习各国音乐, 使中国的音乐变得丰富。去年, 《中国有嘻哈》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我国抗日战争时期, 一大批音乐家创作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作品。如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开路先锋》;贺绿汀的《嘉陵江上》、《游击队歌》等。在那个国破家亡的年代, 大众确实需要一些歌曲鼓舞自己的意志和决心。但人类对音乐的审美不能被环境所控制。我国著名作曲家黎锦晖在抗战期间不仅创作了《向前进攻》, 而且他还创作了一批流行歌曲和儿童歌舞剧。例如《毛毛雨》《桃花江》《妹妹我爱你》《特别快车》《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等。在当时, 他的作品引起很大争议, 多数人认为黎锦晖的作品给社会带来了不良之风。其实黎锦晖的作品朗朗上口、简练明快。他

是中国流行歌曲的先锋人物。他的作品对我国流行音乐产生巨大的影响。

总结

当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时, 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多样性的音乐审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 那些高音歌曲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与此同时, 给我们音乐工作者带来的挑战也更大, 要求我们的音乐工作者更加多元化, 创作出更加多元的作品。从而进一步提升观众的音乐审美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 提高听众的审美水平对艺术工作者也大有裨益。科普兰曾经说过:“每个单个的聆听者的态度, 尤其是有天赋的聆听者, 是开发我们自己时代音乐潜力的主要力量”。所以, 不但艺术工作者要对听众服务, 听众也要为他们负责, 对我们时代的音乐发展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 使自己成为推动时代音乐进步的一份子。

摘要:近几年, 湖南卫视共举办了六届《我是歌手》。随着节目的持续发展, 观众对于音乐的审美也随之改变。音乐审美的方向是多样性, 它不是一层不变的。任何时代的音乐听众都需要多样性的音乐, 唯一性的音乐始终不是人所需要。人士一种情感动物, 他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 所以多样性音乐才是人的最终需求。本文通过研究《我是歌手》观众的音乐审美, 来探究音乐审美的多样性。

关键词:《我是歌手》,音乐审美,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周海宏《面对审美困惑的思辨历程》【M】中央学院出版社2011

[2]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M】中央学院出版社2015

[3] 艾伦科普兰《有天赋的听众》【J】孙乔译中国音乐

[4] 江柏安周锴《音乐的文化与审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 伦纳德迈尔《音乐、艺术与观念》【M】刘丹霓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天津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下一篇:从经济法的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