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或近机械类必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高职院校扩招百万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即将面临诸多挑战,引申出了许多的问题有待去解决。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1:

关于汽车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针对该专业学生的机械专业知识薄弱的特点,提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高效快速地掌握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受益于国家产业振兴的政策扶持,我国汽车产销量逐步提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许多院校开始设立汽车相关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在汽车行业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品质检验等方面的工作[1]。而机械设计基础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如果学生机械设计相关知识不扎实,将会影响后期的汽车构造等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因此该课程在汽车专业中占有比较重的比重。如何将机械设计基础与汽车构造等专业课程有机的融合是教学改革中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1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

“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该类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的能力,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2]。尤其是知识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与应用方面,可以以实际案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興趣。

以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曲柄滑块机构为例,它可以与内燃机的源动件结合在讲解(图1)。这里面包含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死点位置,当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汽车是无法启动的。这样一个机械设计中机构的知识点与汽车的部件结合在一起讲解,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机构作用的同时,也会对这一机构的特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2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多媒体教学呈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势,比如表达清晰直观、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一些比较难表达的过程可以以图示或者动画的形式一目了然的表达出来。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每一屏的内容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讲解一些重要公式的推理过程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在这方面,传统的板书教学能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加深印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合理配合,营造出既充满乐趣又有逻辑推理的课堂,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

3采用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是实际教学的重要环节,所有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求学以致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汽车专业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两方面。

课内实验较为简单,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亲身动手体验来发现问题,进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汽车专业的课程设计通常是一级减速器的设计,与该专业的其它专业课程结合不太紧密,我们可以选择汽车的一些典型零部件来替代,从而达到个主干课程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熊长炜,毛峰,梅阳寒.以汽车发动机和底盘为主要载体的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88-90.

[2]丁美玲.关于汽车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3(05):111+115.

[3]严桃平.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少学时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197.

作者:王文龙 张翠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2:

高职扩招背景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或近机械类必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高职院校扩招百万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即将面临诸多挑战,引申出了许多的问题有待去解决。针对如何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总结高职扩招教学质量提升所面临的挑战入手,提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后提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对今后的高职院校中开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高职扩招;教学质量提升

一、背景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非常重要的举措,同时也是我国职业院校在积极响应国家在新时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体现。早在2019 年 3 月的中国政府工作报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高职院校100 万扩招的战略要求[1]。机械类或近机械类专业是部分高职院校扩招生源的主要专业之一,而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类或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为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它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对机械构造、原理等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在以生产实际中解决一般问题,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扩招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难

高职扩招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多样,除了通过高考进入学校的学生外还有许多通过单招考进学校的学生,包括退伍军人、企业员工、失业职员、农民工等等。这些学生主要特点为: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时间差异大、教学场所不集中也不固定、需要采取的授课方式各不一样、对授课师资的要求也有高有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密切联系的课程,融合度要求高,而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该门课程理论课教学周期长,知识点繁多,理论性、专业性强,授课课时非常有限,往往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2]。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殊性及生源的多样性势必会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将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的实施带来很多困难。

三、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

(一)因材施教,多元并进

非传统生源群体已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普及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高考统招生与单招生、就业与未就业人员、不同年龄、不同企业等生源特点,各院校需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采取弹性学年制和灵活多样教学模式;还应对下岗失业人員、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学员采取相适宜的教育管理[3]。根据不同学员学习时间的不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教授内容应为简单、易懂、实用的概括性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可上传至职教云平台便于工作与学习时间冲突的企业员工重复播放。线下教学教师优选企业从事机械设计和机械装配的工程师,授课内容以现场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装调实训为主,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各类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机械机构的安装等知识,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可实行多企业员工集中分时段的线下教学。

(二)虚实结合、融会贯通

高职院校扩招生源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而各院校实际的办学经费有限,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这样对实验室场地面积和仪器设备数量有较高要求的课程,新增设备及设备损耗所需的经费投入更是相当的大,高职院校自身很难提供配套设施。随着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创新飞跃,构建符合真实环境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可有效的降低该课程的实验经费投入[4].本学院优秀教师可组建团队根据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开发常用零件和机构三维实体模型,这可使不同生源的学生都能随时随地的上网学习常用零件的结构特点与机构运动原理,教师也可很好的采用虚实结合方式有效开展实验教学。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以往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考核,教师主要以闭卷笔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这种方法对于企业学员来说是难以执行且非常低效的,根本无法评估出教学效果,还特别容易打消学员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生源不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也应从“单一式”变为“多元式”。对于进入校内的统招生、单招生可采用理论考试为主、现场技能操作为主的方式考核。而对企业人员的考核成绩应加大对其在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如自动化非标设备的现场装配技能考核。考核时间应阶段化,不宜过于紧凑,学生可随时随地将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展示到职教云平台,同时可以录制如自身对机械传动机构安装的视频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这能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机械零部件、各种机构传动的原理、过程、方法,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扩招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决不可照搬传统教学的方式,必须贴切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因地、因材灵活多变地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戈.高职扩招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23-25.

[2]陈硕.《机械设计基础》融入课程设计研究与探讨[J].河北农机 ,2017(11):59.

[3]何腾飞,韩自强,单武斌.高职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9):99-100.

[4]张文颖.虚拟实验平台在“机械设计基础”实践环节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145-146.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罗智兴

作者:罗智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浅谈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 在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综合能力,使得我校毕业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方法 综合能力

作者:付兴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宗教文化论文下一篇:分组协作式学习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