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

2023-09-20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第1篇

要】: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代大学生只有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好正确的职业,才能让自身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无疑是让当代大学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个人利益 价值目标 社会核心体系

【正

文】:

人的价值,是价值观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既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也重视人的自我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既表现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个体对社会的重要性、责任和贡献)和个体需求的满足,也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则表现为个体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价值不是实体或属性,而是代表了主客体间的一种关系。将人生置于价值的视角下考察,意味着将个体的生活实践作为价值关系中的客体加以评价,人一方向是以个体的方式生活着,另一方面又是以社会的形式生活着。人类存在形式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人生价值关系的二重性,即自我与生活实践和社会与个体人生的双重价值关系,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价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价值系统。首先,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贡献和意义。而人生的自我价值表现为人还具有对自己的有用性,即满足自己的需要。一般物在主体同客体的关系中,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而人则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人生价值关系中,所反映的主要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社会和“自我”都处于价值主体的地位。从个人对社会的关系来说,他表现为客体,因为他的人生价值要靠社会来评价。从个人的行为或一生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来说,他又表现为主体,就是说他是站在个人需要的立场上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有无价值的。正是人本身在价值关系中所具有的这种主客体两重性,构成了人生价值的二重性。一方面,人生价值必然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都具有自我性。 其次,人生价值是人生物质价值和人生精神价值的统一。作为人生价值的主体,无论是“社会”还是“自我”,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的两重性又进一步体现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当一个人进人青年阶段,具有了较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就会开始思考人生问题,选择人生目的。形成对待生活的态度,就会通过提出并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的问题,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要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准确地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评价,需要确定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尺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评价人生价值的尺度究竟是什么?人生价值的评价是否存在一个客观标准?显然,要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得深人到人生价值的内部,对其木质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要达到对一个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就要对事物内部矛盾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本质就是关系,这是世间万物普遍的辩证本性,人生价值当然也不能例外。深入了解人生价值的本质以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就是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人生价值的不同方面及其矛后关系。

当代大学生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心存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又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党员,能够先人后己,先国家后集体,处处为他人,处处为集体。他们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能够以大局利益为重,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在平时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表现十分优秀。另一些大学生却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还有一些大学生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少数学生不讲文明和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犯罪的道路。当代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出现社会分配不公的情况。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于是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超前消费。有些人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千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挣钱的多少,成为这些大学生衡量人的价值的大小的主要尺度。

三、总结

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满足社会的程度越高,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他损害了社会利益,那么,他给社会提供的是负价值。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经济、政治的,也可以是道德、艺术、科学的。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所以个人能够在很多领域中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由于社会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前进的,所以个人越是能不断地创造,就越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对社会也就越有价值。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得到社会的评价和承认,在没有得到社会承认之前,就无法衡量他的社会价值。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价值关系主体和评价主体都是有阶级性的,因而在具体评价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时,就可能受到阶级偏见的影响而歪曲评价他的社会价值,甚至发生完全相反和对立的两种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论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罗世钦

暨南学报1995年03期 2.《对人生价值观几个问题的探讨》

成力

海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21世纪的人将有什么价值观》

王锐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04期 4.《人生价值的结构》

靳安广

理论探讨2000年05期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第2篇

摘要:政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活动,本身就内含着政治价值与政治活动的统一,由此决定了政治活动应是经验性与规范性之间的一种张力。站在这种立场上审视政治概念在西方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古代人的政治观念与近代人的政治观念分别走向了追求政治活动与追求政治理性的两个极端,而唯有马克思主义才使得政治回归到了其现实生活的根基之中。

关键词:政治概念;政治活动;政治价值;政治理性

对“政治”这一范畴,由于观察立场、实践地位等不同,人们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追问“什么是政治?”将不会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本文试图从不同视角来阐述人们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并说明“政治”本身就是一种二元结构。

一、政治概念的思想追溯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是参加城邦的活动

在古希腊时代,政治活动都与城邦有关,城邦,原来是指“城垛”(the citadel)所在或指涉城垛内外居民全体,慢慢变成一个强调“全体公民共同体”的概念。后来,所有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概念都由“城邦”衍生出来,例如,希腊文的polites是指享有参与城邦事务权利的公民politeia是城邦的宪法、政体或生活形态;polkeuma是掌握城邦统治权的统治团体politikos是政治家等等,政治也就成为与“私人”相对立的“公共领域”。《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来自于家庭:家庭集聚为村落,村落发展成了城邦,这是人类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城邦的出现,除了促进相互利益的极大化外,更主要的是为了“追求最高的善”,达成“自足的生活”。“我们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很明显,既然所有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所有共同体中最高的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就一定是最高的善。那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最高善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包括外在诸善(如财富、权力、声誉)、身体诸善(如健康、美貌)及灵魂诸善(如勇敢、节制、良善)等,其中以灵魂诸善为最重要。而城邦乃是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最好场所。

政治生活乃是公民之为公民的体现方式,或者说,是人在城邦生活中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方式,政治被人们当成一种追求的生活样式而被实践着。人们普遍认为:“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活动被赋予了深刻的价值在内,城邦公民只有在政治活动中才能找到自身的意义之所在,人们只有在公民社会中并且只有通过公民社会才能达到其本性的完美。所以,在古希腊,政治是公民践行德性的最好方式。“单纯意义上的公民,就是参与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要求。……凡有资格参与城邦的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该城邦的公民,而城邦简而言之就是其人数足以维持自足生活的公民组合体。”。

(二)霍布斯:政治是一种权力活动

在15-16世纪,马基雅维利首先将政治学与道德分离开来,主张从现实经验和人性出发观察政治问题,认为统治者应该顺应形势变化,采取不同对策才能取得政治成功。霍布斯由于确立了个人权利、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等概念,被视为近代政治概念的奠基者。

霍布斯采取了与古希腊相对立的角度思考政治问题。亚里士多德从宇宙目的论角度来阐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幸福生活”,而霍布斯采取机械论的思考方法,从感性出发,使利己主义成为说明政治行为根据的心理学基础。霍布斯反对亚里士多德的“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这一说法,认为社会起源于相互需要或追求荣誉,而非天性。他说,人是自利的动物,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相互猜疑、争斗,而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的身心条件大致相等,甚至连好恶的事物也约略一样。人人都想扩大利益,保全性命,争取荣誉,于是出现战争。幸亏大家都有理性,“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一人格是大家人人相互订立信约而形成的,其方式就好像是人人都向每一个其他的人说:我承认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并放弃我管理自己的权利,把它授予这人或这个集体,但条件是你也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授予他,并以同样的方式承认他的一切行为。”所以,自然状态必然会向社会状态过渡。霍布斯所说的政治,指的就是依据人们的自由意志的判断,以平等的方式缔结契约,建立至高统治权的过程。

古希腊政治向近代政治的转化是“应该怎样”向“实际怎样”思维方法的转变。古希腊提倡“应该是什么”角度(即善)来说明政治,而近代不关注“应当”(即善),更多的是关注“实际上是什么”(即正当),因而是从“人性”而不从“神性”立场出发,根据因果关系推导政治的概念。

(三)施密特:政治是敌我对立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是一本专门讨论政治概念的著作。施密特不从实质性的活动或目标来定义政治概念,而是从某种非实质性的层面人手,“政治的定义只能从发现并界定政治特有的范畴来获得。对比于人类思想行动中各种相对独立的活动(特别像道德、审美、经济等),政治自有其判准,而这些判准可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施密特摆脱了从名词角度来看政治问题,而以形容词化的名词来看待政治本质问题。施密特认为,“政治不过就是精神一教会与世俗一政治之间的对立:政治意味着两种具体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划分敌友是政治的标准。他推导说,“道德领域是善和恶,在审美领域是美与丑,在经济领域是利与害,问题在于,是否也有这样一种特殊划分来作为政治及其内容的简明标准。……所有政治活动和政治动机所能归结成为的具体政治性划分便是朋友与敌人的划分。”

当然,施密特强调他所谓的敌人并不是一般的竞争者或对手,更不是我们私下里憎恨的人,“我们与政治上的敌人对立,战斗,甚至加以铲除,不需要出自个人的恨意,然而,政治敌人毕竟是外人,非我族类,他的本性是以使他在生存方面与我迥异,所以,在极端情况下,我就可能与他发生冲突。”

(四)奥克肖特:政治是一种“暗示”

在《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一书中,奥克肖特考察了两种“政治”概念的理解。一种是经验政治观,即认为政治是一种经验活動,它只是追求当下的目的和欲望,而没有政治的计划和目的。“将政治理解为纯粹经验的活动是不合适的,因为它根本没有揭示一种具体的活动样式。它还有附带的缺点,即似乎鼓励无思想的人去追求一种参加他们社会的安排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有不幸的结果;试图做内在地不可能的事总是一件有破坏性的事。”另

一种政治观是意识形态的政治观。在这里,“政治”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抽象目的。“人们假定政治意识形态是理智预先策划的结果,因为它是一批原则,本身不是由于参加了一个社会的安排所致,它能决定和指导那个活动的方向。”“最简单的政治意识形态就是单一的抽象观念,像自由、平等、最大生产率、种族纯洁,或幸福。在那种情况下,政治活动被理解为保证一个社会的安排符合或反映所选的抽象观念的事业。”

奥克肖特反对这两种政治观,特别是第二种观点。他认为,政治活动当然要追求某些理想和目的,但这些理想和目的不是通过抽象演绎出来的,而是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暗示”出来的。将政治理解为一个独立地预先策划的活动是一个误解。“简言之,先有政治活动,政治意识形态随之而来;我们正在研究的对政治的理解在严格意义上有本末倒置的毛病。”他用了较多的篇幅来批判这种政治观,并分析了其原因。在他看来,意识形态的政治观就是“理性主义”的政治观,而所谓的“理性主义”的理性,不是一般的理性,而是近代以来流行的技术理性,这种理性是可以学习和继承的“知识”,也是专注于确定性的“知识”。技术理性在政治上所造成的结果是理性主义的“政治”成为了技术政治的替身。

在批判两种政治观后,他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政治是一种“暗示”,“政治是参加一批人的一般安排的活动,这些人由于机遇或选择而走到一起,在此意义上,家庭、俱乐部和各种学会都有它们的‘政治’。……这个活动是除了儿童和疯子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份和有责任的活动。”

二、政治概念的哲学分析:政治概念的逻辑悖论

“政治”概念的多歧性,大致都可以把它规定在“活动”概念之内,把“政治”当成一种“活动”来对待。而作为“活动”的政治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例如:第一,政治活动是发生在公共领域,如果把政治当成一个公共领域来看待,这个领域该如何划定?第二,如果把政治当成一种活动来看待,这种活动的特质是什么?它有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或功能?第三,政治的本质是理性的吗?政治之中该不该讲理性?等等。人们认为,作为“活动”的政治关键就是要处理“个人活动”与“公共利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关系。

在古希腊时代,个人包括在城邦之内,公民之为公民的体现方式就是通过在城邦中反映出来,或者说,政治被人们当成一种追求的生活样式而被实践着。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个人只具有次要的实在地位,“个人行动”并不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或经验上优先于社会而存在。古代人的目标是在有共同祖国的公民中间分享社会权力,但是,“古代自由的危险在于,由于人们仅仅考虑维护他们在社会权力中的份额,他们可能会轻视个人权利与享受的价值。”而在近代,古典自由主义者强调“个人行动”对社会有一种本体上的优先性,社会属于次要的地位,个人具有“天赋权利”,而政府就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后者是前者的手段而不是相反。霍布斯、洛克等古典自由主义者强调公民私人权利不能被侵犯,个人拥有自由权利,但“现代自由的危险在于,由于我们沉湎于享受个人的独立以及追求各自的利益,我们可能过分容易地放弃分享政治权力的权利”。对于卢梭来说,现代个人的境遇是自相矛盾的:个人必须依赖他人(公共利益)才能生存,但现代人被迫与他人合作(公共利益)而又一心考虑自身的利益。卢梭的个人与公共利益的矛盾,直接导向了“公意”的产生。他认为,对这一根本问题的解决在于“公意”,“公意”是每个人的“共同利益”。在一个社会共同体内,每个成员既有特殊利益,又有共同利益。“公意”是由每个人特殊利益中共享的部分构成的。但每个人在向公共领域转让所有权利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在继续拥有自己的权利。因此,公共利益与个人活动实现了“同一”。“公意”永远是正确一致的,“公意”通过主权得以实现,所以,主权也就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但是主权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当权者常常以“公意”的名义为借口,对他人实行奴役。再说,“公意”本身的虚幻性,也不利于人们进行自由权利的保护。

故此,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出现了两大政治思想流派,一种是洛克等人所开启的,经由密尔至哈耶克等人所强调的“公民自由权利至上,以法治约束政府,崇尚的是代议制的民主”这一流派。另一种是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经由黑格尔到阿伦特等人所强调的公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流派。强调对公民自由的保护与强调公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是政治哲学家们一直试图解决但难以解决好的问题。

奥克肖特等人试图从政治与理性的关系角度来解释政治概念本身的矛盾。在奥克肖特看来,政治活动又是捉摸不定的,没有统一性,它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可能对象,是因为它的所有部分不是同时变化的,它经历的变化潜伏在活动之中。“没什么会长期不变,一切都是暂时的。”在政治事务上,只有猜测和纯粹意见,而没有普遍必然的真理。所以,在奥克肖特那里,理论是一个起事后解释与回应的应声虫,而政治活动本身也无非是一个没有长远目的的“大海航行”。在政治活动中,人们是在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既没有港口躲避,也没有海底抛锚,既没有出发地,也没有目的地。“暗示”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一种导向作用的反思而已。在他那里,政治概念仍然是被片面化地理解的,政治活动与政治理论的关系仍然相脱离。

其实,不管是政治概念的何种概括,都必然面临着政治活动的两面性。根据康德的观点,每一种活动都必将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表示与客观相联系的必然性的法则;二是把意志对上述行为作出的决定的原则主观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参与活动具有了意义,成为了该行为的动机。政治活动也处在“既要求把规则当成外在的一致,也要把它当成行为的一种动机”这样一种二律背反的处境中。例如,在古希腊时代,政治生活乃是公民之为公民的体现方式,或者说,是人在城邦生活中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政治被人们当成一种追求的生活样式而被实践着。人们普遍认为城邦这一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活动被赋予了深刻的价值意义在内,城邦公民只有在政治活动中才能找到自身的意义之所在。人们只有在公民社会中并且只有通过公民社会,才能达到其本性的完美,政治具有内在的价值。但是,人毕竟是社会中理性的人,而政治也必须要服从一定的规则,对政治的价值追求不能代替政治的理性追求。遵循政治的規则中,人们又把政治当成一种外在的目标。古代人的政治观念与近代人的政治观念恰好是片面化地理解了政治概念。近代人在对政治理性的追求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肇始于近代的工具理性在政治领域的极度扩张,使政治价值理性被湮没,促使多数人在政治生

活中无法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如霍布斯所言:要确保智慧成为现实,就得肃清怀疑论,还真理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在所有已知的科学探讨中,只有数学是成功的,因此,新的教条主义哲学必须按照数学的模式来建立。“笛卡儿决定性地把培根对古人的革命转变为一种数学和科学的形式。……笛卡儿式的方法,正如在《规则》中所描述的那样,必然导致把人所建立的规则强加给多种多样的研究对象,或者在自然之光的目光下的东西,从而使之屈从于研究者理智的统一体,但也屈从于其意志。”理性主義“政治”相信人类可以用理性来控制、设计、监视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切方面,这似乎保证了人类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达到完美的境地。理性是决定事物的价值、观点的真理,或行动适当与否的力量。近代以来人们对政治理解的片面化,必将导致把政治划分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独立的领域,从而将政治工具化,使得政治生活脱离大多数人的生活世界。

三、政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

对“政治概念”的误解必然导致政治远离人的生活本身。在文德尔班看来,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事实世界,一个是价值世界,事实世界是表象(现象)世界、理论世界,价值世界是本体(自在之物)世界、实践世界。与这两个世界相适应,他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范式,前者追求的是严密的理性逻辑、普遍的真理和知识体系,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后者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理论形态表现于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实践哲学等。政治哲学显然属于实践哲学范式。所以,在政治中,政治不能没有价值追求。这种追求是哲学的,因而是终极的,它所要追问的不是政治活动的具体目标,而是由政治事物的内在本性决定的终极价值。但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并不能脱离生活,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因为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具有客观性,是人的某种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点。而且,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才能发现客体事物及其属性对自己的实际意义,并自觉地建立起同客观事物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们才能实际地发现和掌握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的理性使用方式,使客观事物更加有益于人,以人所需要的形式为人们所占有,亦即使它们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价值一方面具有意义的向度,另一方面又不能离开理性的向度。人们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不能忘记,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使客体的属性功能合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价值与政治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政治价值是反映政治主客体关系的概念,它通过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认同或排斥、支持或反对、构建或废除的政治实践活动反映出来。政治的价值蕴含着实践的目的性,主体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获得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并使之赋予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同时,这种实践的意义还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即实践就是通过一定的人类理性协作性活动方式,在追求这种活动方式本身的卓越的过程中,获得这种活动方式的内在利益,实践的价值关系中内含有价值与理性的统一。在这一点上,与奥克肖特理解的实践不同,实践并非捉摸不定的,没有统一性的政治活动,政治理论在政治中的作用也并非是对政治活动的回应的应声虫。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政治实践本身就是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性的统一。

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不应该把政治活动与政治理论分开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一种哲学或理论,其根基都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并受制于生活实践。但是,马克思视实践为本原,并不否认理论的作用,他“反对理论哲学的方式,但却并不一般地反对理论体系。”“这是因为否定理论活动主体能够绝对地超越于现实生活,并不否认理论主体能够相对地超越于现实世界。”相反,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和批判功能。“如果否认理论对于现实生活的任何超越性,把生活世界视为终极的东西,那么,理论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现实生活的应声虫。”

政治活动既是经验性的,又是规范性的,政治概念应是经验性与规范性之间的一种张力。经验性政治概念告诉我们政治在现实生活中指涉哪些现象,经验性的定义是用来帮助我们察觉日常生活中哪些人、事、物与政治有关。规范性的政治概念建议我们理想的政治应该意味着什么。规范性的定义是用来描绘一种美好的图像,鼓励我们在进行政治活动时以之为标杆,使人性得以提升,世界更趋完美。政治的经验性与规范性是不可分离的。

责任编辑 刘荣军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第3篇

物以稀为贵。摸准市场规律,敏锐地觉察到了市场的信息和机会。

没有知识,有见识。自己没有文化,不认字,却懂得知识的价值。

不干活简直是折磨 。心里安心,活得开心。 面对真理之口

罗马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有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据说谁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话,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和趋势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

以真理的名义

许多人为了追求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许多人为了捍卫真理而残杀了别人的生命。

一些人用自己沸腾的热血浇灌着真理之花;一些人则试图用就会被咬住。

我这可怜的傻子,依然不见聪明半点。称为硕士,甚至称为博士,但是教起学生却并不出色。我渴望着能发现,联结这个世界的伟大力量,如今我们仍旧茫然。因为离真正的知识,相距遥远,我知道我们一无所知,真令我肝肠欲断。——《浮士德》

知识的验证

知识是一个不能得到精确意义的名词。一切知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疑的。(罗素:《人类的知识》)

知识如何才是可靠的? 不同的符号解释系统

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经验学说。 西医:科学理论之上的理性体系。

从汉朝张仲景传下来的试验了几千年的中医方子,一定需要耗子点头?

真理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知识、思想追求真。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

真理的发现,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意大利历史学家)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经验真理(偶然真理):因经验为真,只有通过对事实的观察才能认识。例: 北大有一个未名湖。

必然真理:因理性为真的陈述。例: 1+1=

2对于经验真理,人们事实上并不怎么争论。问题是:把经验真理当作必然真理,对吗?

值得争论的是必然真理的合理性基础。

思维活动总是有某种预设,构成知识和信念的基础。 知识:真值判断

知识是在经验上可以验证而在逻辑上首尾一致的关于规律(实际上是预言)的陈述。······充分可靠的经验证据的技术规范是使纯粹预言得以认可的先决条件;逻辑上无矛盾性的技术规范是系统、正确预言的先决条件。——默顿

哲学的真理

哲学不是这样一种学科的名称:它面对着一些永恒的问题,却不幸不断错误地陈述它们,或依靠笨拙的论证工具批评它们。宁可说它是一种文化样式,一种人类谈话中的声音!

【美】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真相与假相

历史一定要寻找出事实的真相。

史官、历史学家不免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个人的眼界限制。 语言与真理: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 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 事物————观念————语言 道与语言

语言不是工具,而毋宁说是道(车辙)。 汉语的道,是路,也表言说。 哲学是治疗的学问。

传统形而上学提出的问题就是假问题。

凡是可以说出来的一定可以说清楚,凡是不能说出来的,我们只能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

没有真理,只有解释。——尼采 别人的鲜血培育罪恶的罂粟。

真理的迷茫

希特勒激情彭湃的讲演吸引了千千万万青年。在真理的名义下,千千万万的无辜生命被屠戮。

海德格尔的迷失。

讨论问题:以真理的名义

多少人打着这种的旗号在编制谎言和欺骗。

如何看待真理?真理在其确定性的背后,是否还有相对性的一面呢?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只能是具体的、近似的。

表现

广度: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一些部分、一些片断的正确认识,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还有待于扩展。

深度:任何真理只是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原因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

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善和恶,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恩格斯) 笛卡尔的问题

在任何给定的场合下,对于我认为我正在经验的东西,我如何能够知道我并非正在做梦?

在任何给定的场合下,对于任何我认为我所具有的信念,我如何能够知道它们并非恶魔所欺骗的?

我不知道世人如何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似乎只是在海边玩耍的孩童,不时发现比正常的更光滑的卵石或更漂亮的贝

壳,而真理的大海却在我的面前,未被发现。 (牛顿)3 独断论的褊狭

独断论(dogmatism): 对某种信念、教义等傲慢而固执地认同,武断地排斥一切不同观点的思想倾向。

哲学流派:独断论与怀疑论。 独断论的逻辑: 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大前提)你跟我的观点不同;(小前提) 所以你是错误的。(结论)问题在哪里? A个体层面:

认识受各种局限,常陷入各种独断论的偏执之中。 想当然认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B社会层面:

知识和思想的探索是一种观念的冒险(怀特海)。

思想的宽容和自由是推动人们获得真理的保证。独断论则窒息了人们的创造性。

异端与真理

你必信奉真理,真理必给你自由。(《圣经》)1633年,罗马教会谴责伽利略蔑视权威和异端: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中心、是不动的,这是荒谬的,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在形式上是异端邪说,因为它明确违反《圣经》。

真理的胜利

如果教廷作出了反对您的见解的决定,请以一位智者应有的风度忍受吧。您只要确信您所寻求的仅仅是真理,即足以问心无愧而坦然处之。1983年,罗马教廷承认1633年的审判是错误的。

C。人类共同体的困境

高昂头颅迎接死亡——9·11劫机犯头目在登机前,劫机嫌疑犯瓦利德·阿尔谢里留下的一句诗。

现在每个国家都必须做出选择,要么选择站在美国这边,要么选择站在恐怖分子这一边。——美总统布什9·11之后国会讲演

心灵:有无限容纳的世界

在这些思想的背后,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独断论的思想方式在作怪。如何解决这种矛盾?人类不仅需要更先进的技术,而且需要更高的智慧。

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假老虎之辨

农民周正龙:要是照片有假,当场把我头砍掉! 中科院傅德志:以从事植物研究二十余年权威科学家的身份,敢以脑袋担保照片有假!真假老虎,真假照片,如何判定?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认识不能检验自身是否为真理,认识的客观对象也不能对此做出回答。

2、检验真理的标准需要将认识与客观对象相联,也就是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

3、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标准又是不确定性的。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检验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

知识的确定性证明

寻找确定性:观念、知识怎样才是可靠的? 问其所以然的考究,是知识论的基础。

仿真的 VV&A : Verification;Validation;Acreditation: 传统认识论的证明 逻辑证明 :

命题P是真的,S相信P,S的信念P是确证了的。 三 真理与价值

老虎损害了谁?中国政法大学一研究生称向山西省定襄县法院提交了起诉书。自称:受到了周正龙欺骗,造成了精神损失,提出精神损害赔偿。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谎言和欺骗,需要提高精神免疫力。

(一)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揭示了一种关系:某物对人有效用,满足了人的需求,故有价值。 X=f(y), 设x为人,y为某物。当y具有满足x的某种需求的功能之时(f),一种价值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二)价值评价与价值观

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连。

3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

(三)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 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

2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具有价值。 实用主义的解决方案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胡适

实用理性与实践精神

姓资姓社?邓小平: 不争论。马克思主义要管用 真理精神

西方从知识论传统中发展的一种精神:为真理而追求真理。 虽然真理的观念是绝对论的,却不能提出任何对绝对确定性的要求:我们是真理的探索者,但不是真理的占有者。(波普尔)

真理之光

人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冰冷中渴望温暖。真理,就是人类精神灵性之光,带来光明、力量。

思想的力量包括了启蒙(enlightment)

真理:新的科学真理往往不是通过说服对手接受真理而取得胜利,而是因对手最终死去、熟悉它的一代新人逐渐成长起来而取得胜利。——马科斯·普朗克(max plunck)《科学史传》

真理vs权力(权威)权力就是真理。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顺赵高。言鹿者,高暗中治之以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全集113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讲真话的书》《随想录》:做一个真诚的人,一个自我统一的人。不一定很高尚,但却是一诚恳的人。

小结:理念是世界上最强大最重要的现实力量。——安·兰德

1、听从真理的召唤

真理是一个好东西,是人类精神灵光的闪现。追求真理,是寻找生命之光。

因为有真理之光的照耀,生命才能走出混沌、幽暗、封闭,走向清晰、光明、开放,实现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科学家试图消除他们的错误理论,他们试图让错误的理论死亡从而保存自己。信仰者,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则带着他的错误信仰而死去。(波普尔)

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全集111-112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做一个完整的人,表里如一的人,有多难。

为了生存,人不得不带着面具,说着谎言,人格分裂。

2、开放的心态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真理,避免独断论,从而使得我们对于真理的信仰时时保持清醒与达观。

追求真理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宗教宽容

科学家的目的不在于发现绝对的确定性,而在于发现愈来愈好的理论[或者发明愈来愈好的探照灯],这些理论可以接受愈来愈严厉的检验[并由此而引导我们达到最新经验,照亮我们的最新经验]。但是,这意味着这些理论一定是可否证的:正是通过它们的否证,科学在前进。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精神。

坚持人文精神,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总是从少数人对权威和主流认识的反思开始的。

少数人能够进行纯净而专注的沉思,多数人只是随波逐流。 思想和知识进步的起点,就来自于少数人的沉思。

探索真理的道路充满坎坷,但是在真理的召唤下,人会向着它不断前进。

科学精神气质

默顿(Merton,R.K.)《科学的规范结构》提出包含的规范: ——普适性(universalism):国际性,非个人性,客观性。 ——公有主义(communism):共享性。

——无偏态度(disinterestedness):诚实,不带偏见。 ——怀疑精神(organized Skepticism) 睁大眼睛看清世界,保持清醒头脑

提出最后一个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 理想人格

见识——独立思考,辨别真伪,打破常识,洞见真理。(科学精神)

风骨——与天地精神来往,至大至刚,有铮铮铁骨,如玉树临风 。(人文精神)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第4篇

摘要:高中化学学习中树立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内涵解读认识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追求和塑造是不可分割、逐渐递进的,与学习过程的体验密切相关。高中化学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应重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践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施高度融合,加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体验指导和价值认同。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化学;体验指导;价值认同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09

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革新之一,就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和设计。与传统教学目标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相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立尤为值得关注,其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应既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与价值观的过程,而后者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终身发展无疑更有巨大意义。新课改实践已有十四年,广大教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与落实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但仔细品来,仍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思考。部分课堂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视为相对孤立环节,并未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实践有效结合,将其从教学过程中删去并不影响课堂的完整性和流畅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成为教学中美丽的点缀而非必需;部分教师将有意识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环节安排在课堂引入(初始)或总结(最后)阶段,且用时不超过五分钟,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贯彻落实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权重偏少;对于承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素材,部分教师仍局限于从爱国主义、环境保护、知识应用、化学史知识等方面开发,且其教学功能多被理解为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这无疑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有的教学效能大大窄化。对于上述现象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仍有必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功能、意义、实施途径及方法等问题作进一步理解认知。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内涵认知

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生成途径及评价方式。尽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以来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于这一名词本身的解释似乎并不多见,或许研究者以为其内涵应为大众所熟知,而更专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达成的目标和实践的措施。各类教育教学工具资料中,则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名词分别进行了解释说明,值得关注思考。

关于情感,《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7)》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体验是情感的基本特点。《教育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中提到,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中对象和现象所采取态度的体验,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特殊反映,对那些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对于态度,《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7)》中认为,态度指个人对各种事物和现象所持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概括的思想、兴趣或目的的倾向性。在态度的组成中,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其中以情感因素为核心;《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沈阳出版社 1993)》中则将态度表述为个体依据自己的观念,对态度客体所产生的一种评价性的较持久的内部反应倾向,是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的较稳定持久的个体内在结构;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中认为,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中指出,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及意义评价的观念系统,即推动并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价值取向和标准。综上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联系并转化的关系。个体对事物或活动的情感体验直接决定其所产生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将影响个体最终形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反之,个体价值观的取向又会指导其对待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态度和情感。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追求和塑造是不可分割、一脉相承、逐渐递进的。学生对化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其在学习中的体验密切相关,而化学学习体验的对象应包括所有学习的知识内容、参与的认知活动、经历的研究过程,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情感的动力源泉。在此基础上学生需对所体验的知识、活动和过程的认知、价值及意义进行感悟评价并认同,方能进而形成积极正面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高中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认知及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认知,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学习内容,笔者以为,应该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形成以下认知观念及教学策略。

1. 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中对高中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首先是需通过科学探究等化学科技活动培养学生感受、认识、学习并应用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意识;进而认同、赞赏并关注化学科学的巨大贡献,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最终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价值与意义

相比而言,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在当前相当比例的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亦有部分教师充分认识到过程与方法的重要作用,注重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归纳、概括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客观规律和认知方法,提炼学科观念,形成学科思想。但如前所述,不少教师仍习惯性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之后的点缀,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首要或者重要教学目标的课例相当少见。笔者以为,必须高度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形成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直接决定其对化学学习所投入的意志、努力和时间,当然亦直接决定了化学学习的成果。很多教师担心课堂时间有限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重进度轻体验,试想在教师将知识全部授完后,学生能真正理解掌握多少,又有多少学生乐意对被灌输而来的知识深入钻研?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真正产生兴趣,即使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学生也会在课余时间继续研究探讨,学习成果可能会更好。所以教师应真正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源泉。在教学中应勇于尝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重要甚至首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部分对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并不高的课堂教学中,应深度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功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需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落实高度融合

高中化学课程专家、扬州大学的吴星教授曾指出,当前基础化学教育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目标割裂。应认识到,三维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学习认知化学过程的三个角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解决学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解决怎样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面向为什么学、是否愿意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之间亦存在着密切联系、互相生成、不可分割的特征。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形形色色的物质、各种各样的反应、精彩纷呈的实验、严谨求实的研究等化学特有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积极正面的情感;在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之中体验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渐认同并赞赏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在对化学的概念、原理、物质、变化、实验等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思辨应用过程之中,认识化学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是不断感受、感悟化学科学的认识、研究、形成过程,亦是逐渐形成对化学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绝不可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仅仅理解为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教育和化学知识应用,或者只占用课堂教学的少量时间,学生学习活动中所经历的内容、过程和方法均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贯穿学生化学学习的始终。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对学习的体验指导和价值认同

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习体验的质量、感悟和升华。首先应保障体验活动的全面和深入,体验的对象既包括化学知识、也包括知识的获得过程;既包括实验探究活动的实施,也包括探究活动的构思、设计与评价;既包括某一知识的认知理解,也包括知识体系的联系与建构。学生的全面体验无疑会耗费时间而影响教学进度,但绝不可因此因噎废食或越俎代庖,因为亲自体验是学生充分、整体的感知化学科学的唯一途径,也是激励学生认同、探索并应用化学科学的必由之路;其次,应加强对学习体验的指导与引领。学生在初次经历相关体验活动时难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教师此时相应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既保障其能够高效顺利的完成体验,又是很好的化学方法论的传授。面对体验结果也许学生会茫然懵懂,某些珍贵的信息素材和情感体验若不加把握就会稍纵即逝,此时需要教师适时的对体验中的成果、感悟作相应引导。如对实验探究活动所产生的细微现象进行捕捉解释,对证据的采集和推理过程进行思辨完善,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乃至科学研究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感受并追寻科学研究中必需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规范、百折不回、勇于探索等科学态度。此外,要形成对待化学学习的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并赞赏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化学的知识与自己的成长和生活密切相关,化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有效并可以迁移运用,化学的观念和思想值得认同并坚持,方可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无穷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介绍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有什么用、怎样用,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终身受益。

三、注重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的教学设计初探——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例

1. 教前记

教学内容出自苏教版必修教材《化学2》专题2第二单元,作为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入门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能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励学生去探索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若实现上述教学任务无疑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落实。课程标准中对本部分内容要求仅为“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江苏省高中教学要求中具体解释为“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涵义”和“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可见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并不高,在教学中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盲目提高教学要求,只需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化学反应和能量的基本观点即可。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的重心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完全可行,而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路线途径。

2. 教学设计流程

(1)课堂引入:观察下列化学反应,指出其用途。

设计思路:教学伊始即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联系,关注化学反应和能量的价值。既提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主干,又明确价值取向。

(2)初步体验:燃烧是学生最为熟悉可提供能量的化学反应,通过原始人燃烧取暖、火箭升天、焰火表演、奥运火炬珠峰点燃和海底传递相关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体验燃烧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对燃烧条件的控制逐步完善。指出不仅燃烧,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必然伴随或吸收或释放能量的变化,能量可以是热能、光能、动能、电能等诸多形式。关注化学反应,不仅要关注生成新物质,还应关注其中的能量变化。

设计思路: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燃烧反应为案例,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体验其中能量的释放形式和产生的价值,特别是其中所展现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燃烧反应的价值和作用不断扩展丰富,反应的环境不断突破人们固有思维的科学事实,感召学生认同化学学习的价值,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全面体验:

① 学生完成教材“你知道吗”,观察图片体验几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② 学生完成教材“活动与探究”,亲身体验镁条与盐酸、Ba (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设计思路:学生体验活动包含观、察、思、辨、悟、说等方面,要保障学生深入参与上述各环节活动的时间与质量,不应将体验简单等同于观察,不能让学生的体验流于形式。特别是学生实验,尽管目的是体验化学反应中的吸热与放热,但不可因此而削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如镁带表面聚集大量气泡且浮在盐酸液面上,Ba (OH)2·8H2O与NH4Cl晶体在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液体而变为悬浊液等现象,合理加以利用,既能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有关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又是很好的科学态度培养素材。

(4)归纳认知:介绍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定义。提供一些常见反应,由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和已学的知识判断属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总结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经验。

(5)价值认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有什么用?

①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和动力。

②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是人们进行化工生产、研制新物质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

设计思路:从“化学反应有什么用”到“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有什么用”,乃至后续“热化学方程式有什么用”的教学设计,既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价值体验,也体现价值认同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帮助学生形成相关价值体系,进而发展为价值观。

(6)类比认知:热化学方程式——定量表达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化学用语。

① 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内容,关注其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② 观察下面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两两比较来总结体会。

据此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尝试准确规范的表达其含义。

设计思路: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对类比方法进行亲身运用和体验,是很好的培养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并产生价值认同的教学素材。

若改为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上述物质,结论又如何?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还可表示反应物与能量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计算一定量的反应物在反应中吸收或放出多少能量是目前热化学方程式最重要的用途。

设计思路:“热化学方程式有什么用”是形成本课知识价值体系的最终环节,揭示化学用语并非空洞虚幻,而是与具体的物质、反应和研究息息相关,实用价值巨大。在完成教材设计计算环节后进一步设问,将“相等物质的量”改为“相同质量”,是想利用学生熟知质量是生产生活中更为常用的物理量,用其表征常见的燃料更具生产生活实际意义,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价值,为后续常见燃料的学习做好准备。

3. 教后记

本课教学设计源自笔者的一次全市公开课,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均不高的教学内容,以什么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学有所获令笔者颇费脑筋。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驱动教学原是灵机一动,其实也未尝不是无奈之举,但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感觉到研究和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必要和必需。值得一提的是,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定要通过语言讲述来落实强调,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最终形成也非一节课或几节课之功,需要教师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愉悦的情感体验是产生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将化学自身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由他们静静的品味、细细的体验、坚定的认同,是教师无论落实何种维度的教学目标都必须完成好的首要任务。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第5篇

经历高考的洗礼,步入大学的殿堂,我的人生又出现了新一个转折点。但面对大学生活,我突然又感到茫然无措。我们怎样才能适应新生活新环境,为我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怎样才能为我们展开美好的未来打下基础?

曾经有人说过,大学4年,有人是飞出去的,有人是走出去的,更有人是爬出去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我想是和他们大学时树立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制定不同理想,付出不同实践有关的吧。

故而,我认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追求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与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途径。世界观和人生观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摈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也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特别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助长了一部分孩子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我们说话做事经过考虑“值不值得”,“有没有益处”,“美不美”,这是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离开大学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还是卑鄙邪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又是怎么形成的?这就需要继承爱国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来武装自己。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成为四有公民,引导我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其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第6篇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呢?提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客户是企业的管理层、内部的其他部门和员工,如何做管理层的战略伙伴,满足其他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呢?

管理层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人力资源部门作为管理层的战略伙伴,必须根据企业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进行组织诊断,流程再造、实施战略性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塑造与重建;进行战略性职位体系设计与开发、构建战略性胜任力素质模型、寻找战略需要的候选人、培养接班人、实施战略性人才配置;构建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能力建设、构建战略性薪酬激励体系等。

其他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主要有及时满足用人部门的用人需求,及时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帮助用人部门进行员工绩效辅导、薪酬激励、培训开发,团队建设,和谐的员工关系构建等。

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进行技能提升与开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员工心理援助,提供人力资源政策咨询与服务等。

总之,在客户层面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是,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数量满足、结构合理、质量高、工作意愿强的人力资源保证。

上一篇:创建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工程师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