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范文

2023-09-18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葛守昆(1954-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摘 要:“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江苏发展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但机遇也有不少。能否化危为机,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注重经济转型,强化科技创新,强调绿色增长,注重城乡统筹,实现民生幸福。

关键词:“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形势;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年。根据我们近期的调查,从有些地方对编制规划的要求看,存在着追求过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没有很好准确把握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走势与总体要求。主要是地方领导经济增长的压力大、要求高,在总体思路上,仍然是前些年“大干快上”的思维,希望有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定得相当高,GDP增速都在15%-20%左右;在资本积累没有很好完成的情况下,主要的措施仍然是大规模地招商引资。虽然也提到了科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但力度不大。我认为,速度能快则快没有问题,招商引资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速度过高能否实现,都去招商引资实际上是招商抢资,能否如愿。为什么出现这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关键是我们对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

一、“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发展的时代,国内外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江苏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面临的宏观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

1.世界经济运行模式面临深度调整

(1)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速时期。由价格虚高、资产泡沫、投机猖獗、生产过剩等引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波及到实体经济衰退的经济危机,必然有一个资产缩水、价格走低、失业增多、投机退潮、商品存货减少的过程,幻想在危机中高速增长、就业增加,不符合应对危机的规律性要求。危机从经历了萧条再到复苏是个缓慢的过程,决定了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恢复将充满许多不确定性风险。目前,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和争端增多、货币战愈演愈烈等,在一定意义上都与后危机缓慢复杂的复苏有关。同时,金融经济危机对原有经济和产业结构提出迫切的调整需求,全球经济格局、国际分工与贸易、投资的模式与格局有可能发生重大调整。这也决定了全球经济不大可能沿袭前些年高的增长速度。

(2)世界各国将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发达国家通过对危机的反思,检讨过去的产业投资政策,出现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调整。同时,经历了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寻找新的增长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将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时代,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调整。

(3)国际贸易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调整消费模式和贸易结构,改变进口依赖和消费信贷,注重储蓄和出口。外向度高的国家将更加注重开发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内需以弥补外需不足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调整取向。企业经营战略及模式也将随之调整,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更多地面向国内市场。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全球性的国际市场需求不会增长太快。

(4)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新兴市场间的国际投资与合作将明显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考虑到以前对国际经济的较大依赖,增长的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2.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面临重大转变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面临的深度调整、增长速度放缓,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复杂,原有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发展模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调、贫富差距拉大、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深化体制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将面临重大转变。

(1)积极扩大内需,实现增长的双轮驱动

受国际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需求相对萎缩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趋缓,经济增长乏力,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因此,充分培育、增强经济内生可持续增长能力成为迫切要求。“十二五”期间,在继续重视出口、投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我国将继续扩大内需政策,通过鼓励国内消费需求、重点是居民消费需求,由过度依赖外需转变为内外需并重,由过度依靠投资转变为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因应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我国将顺势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等手段,加快现有优势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力度,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型产业,抢占新时期产业发展制高点。

(3)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哥本哈根会议”为契机,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围绕绿色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产业政策扶持重点。资源品价格提升、资源开发补偿与生态环境项目投资等相关领域的政策将陆续出台,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4)扩大公共服务,增进民生幸福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通过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劳动者报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扩大内需、优化内需结构、形成消费驱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机遇

综观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江苏实际,后危机期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1)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江苏积极发展内需型、消费类产品的生产。江苏利用外资的水平较高,外贸依存度大,反映了江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适应内需市场的变化,提高江苏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2)随着新时期绿色增长、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江苏新兴产业将呈现成倍发展的趋势。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环境保护遇到的问题多,发现的矛盾早,环保产业发展也比较快;加之前些年发展新兴产业起步早,速度快,基础好,有利于“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使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新兴产业有一个大发展。

(3)随着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深化,江苏经济发展将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尤其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江苏经济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发展。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程加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带加快形成,加之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迅速转型,将进一步培育和确立江苏经济新的特色与比较优势。

(4)江苏总体上面临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仍将在全国保持率先发展的基本态势。尽管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增长放慢,但江苏经济发展不缺一些热点和亮点,因而不影响江苏或部分地区抢抓“后危机”新机遇,打造“后危机”新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比如,江苏沿海地区可望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是江苏“十二五”时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苏南地区通过产业转型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会有大的发展;其他地区得益于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可能从集聚与辐射中共同分享较快的经济增长。

三、“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江苏已进入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优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人均GDP50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初步判断,江苏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正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既要尽可能争取较高的增长速度,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转变。关键是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摆脱多年来主要依靠拼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力低成本竞争谋求高速增长的经济思维,切实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目标上,要坚持好中见快,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不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发展新兴产业、强调低碳环保、经济转型升级,都不宜也不可能保持太高的增长速度;在发展模式上,要由出口导向转向进口替代,重在满足内需和技术创新,由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逐步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重在由“江苏制造”转向“江苏创造”。具体应该突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任务:

1.注重经济转型。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适应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效优先型经济发展的道路。重点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注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及向高端的发展,扩大优势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地;加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做专的步伐,鼓励中小成长型企业做专、做优、做特,脱颖而出为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大企业通过购并重组和企业上市,成为具有垄断竞争优势的旗舰型企业。同时,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机遇,增加内需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坚持依靠两个市场、抢占两个市场,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强化科技创新。多年来,江苏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传统劳动力资源优势已不再显著,并逐步丧失。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必须走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道路,将劳动力资源大省变为劳动力资源强省。在创新强省战略中,必须突出人才强省,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方面创建良好的环境机制。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和升级。要加快和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增长作为未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整体经济结构。

3.强调绿色增长。随着小康和现代化的迈进,环境生态不仅是生产先进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消费追求的重要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生产与消费必须以环境安全为前提,接受环境友好的检验。人类在解决温饱以后,良好的环境生态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否则,即使收入提高了,住房宽敞了,如果水不干净、空气不干净,食品和治安环境缺少安全感,大的环境不理想,小环境再好也是白搭,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满意度就要大打折扣。所以,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绿色增长的基础上。重点是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体系。要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围绕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多元并存的旅游经济。

4.注重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平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优化配置资源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5.实现民生幸福。按照经济学的本原定义,民生幸福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是江苏“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必须大力扶持和鼓励居民创业,努力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的基础;认真协调好劳资关系,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必须明确,社会保障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全体居民都是社会保障的对象,并且越是困难群体越要享受社会保障。要按照这个理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时期,将是江苏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的时期,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比较紧迫的任务,应主动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在江苏实现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进程中,让每一个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参考文献:

[1]渭南文集:卷二十[Z].

[2]顾松年等.苏南模式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1-11.

[3]李雪根.对“苏南模式”的再认识[J].江海学刊,1987(2).

[4]李雪根.苏南模式正在创新中发展[J].苏州经济论坛,2006(5).

[5]黄文虎,王庆五等.新苏南模式: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全面小康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曹新平.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兼谈政府在地方发展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J].内部打印稿,2006-3-28.

责任编辑:彭安玉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范文第2篇

一、经济法的理念

(一)最大化保护消费者权益

目前社会的法治理念是提倡以人为本,经济法的法治理念也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消费者为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遵守法律理念这二者相互协调是经济法理念的核心价值体现,由于社会的发展需求日益增加,市场秩序出现混乱,而经济法的出现可以稳定市场秩序,弥补市场缺陷,经济法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消费者围绕经营者和管理者提出,以此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市场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当下经济发展中,消费者是首要的,因此经济法的核心要点也是消费者为本。

根据郭一鸣[1]等在研究中指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消费者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法立法之初,消费者即作为经济法中最重要的主体,是需要受到利益保护的群体,也只有最大化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经济事件才有发生、发展、持续、循环的可能性。因此,注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现了经济法的立法宗旨,也符合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流意识。经济法在研究宏观经济的基础上,顺应经济发展脉络,对当下经济事件的共性进行指导性说明,同时注重对差异性事件的区别对待,强调经济事项中的民主建设,以公平、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直至达成共识,是弹性约束与意识自治的良好典范。

(二)强调责任与义务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中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立法宗旨就是保护消费者权益,那么,其对经济事件中另一方主体应负有的责任与义务的强调也就不难理解了。不难看出,经济法是以前置性约束经营者行为、保障消费者特定权利而出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有在法律规定条件下自主经营的权限,但这种自由的权限,是“相对的”,即相对于消费者而言,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并对消费者的利益不造成伤害的前提下,这种自主经营才具有实现的可能。经济法理念的最终目的是社会和人的平衡发展,在当今的社会关系当中,消费者仍然是处于弱势地位,而经济法强调的就是寻求一种和谐和平衡的关系。这种责任和义务,既要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又要符合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道德层面上,还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即消费者、社会、经营者三者的和谐稳定。因而,找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平衡点,追求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才能避免经济发展出现缺陷,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法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最高发展目标。

(三)平衡协调是经济法的约束手段

上面已经提到,经济法要以人为本,最大化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强调责任与义务,达到消费者、社会、经营者三者的和谐稳定,那么平衡协调则成为经济法重要的约束和处理手段。经济法本质目的是为了通过保护消费者权益进而保障经济活动稳定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在相关经济活动中,经济法要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和协调经济行为,促使这一经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能达到经营者效益与消费者利益二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这个过程,从经济法的理念而言,仍是倡导协调处理,即矛盾不上升、矛盾不对立,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通过洽谈、协商、通过类似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解决。经济法在条文的阐述上,有很多自由裁量的条款,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在经济纠纷的处理上,平衡协调观念贯穿其中。

研究经济法的各个法规条文不难看出:经济法中不论是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反垄断法、劳动合同法等等,从立法宗旨到每一个条文,均渗透着人们借助于此法实现理想生活的信念,进而通过各种不同经济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将这一信念表达和体现出来,为人类社会从事相关经济行为,提供行为向导。

二、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一)价值与法律价值

经济法的功能、作用以及法律意义是经济法的价值体现,通俗意义上的价值,如同水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是指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求所产生的意义。任何事物,没有主体的需求,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从价值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则体现在不同事物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于满足不同主体千差万别的需求当中。法律价值,顾名思义,就是能满足特定社会活动中,特定主体对于特定法律涵盖与约束管辖的事项,对该事项服务的满足;简而言之就是具备能为特定群体实施特定行为提供法律上的服务目的。在法律体系当中,通常是存在多个价值,也就是价值综合体,法律的经济价值依然如是,它是由多个元素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公平和效率是法律价值的关键部分。

(二)经济法价值所在

法律的基本价值就是和谐,而经济法的价值也与法律基本相同,和谐仍是主旋律,在社会的某种关系下产生法律,法律以此来规范这些关系中得非常理现象,推动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是经济法的三个关键主体,经济法主要价值就是调整和规范这三个主体,从而保证一个正常的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经济法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合法行为导引和规范者、同时又作为违法行为处罚者,在经济活动中,活动主体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正确适用条款规定,规范使用程序、约束行为、规避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从狭义上讲,经济法约束了活动主体的行为,使所有经济活动的实施,无论从程序、执行手段、行为过程直到结果,都在社会认可的范畴内开展,一旦出现偏差,会有相应的纠错出现。经济法能满足当下市场经济和大众的普遍需求,通过调控各方利益,达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目的,为社会各阶层所认可[2]。

从宏观角度出发,经济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首先,经济法体现了法理上的公平正义。无论是从经济法立法宗旨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是倡导平衡协调,都在维护市场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相对公平的经济关系,只有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兼顾,行为结果被双方共同认可与接受,经济行为才会持续循环发展的可能性。所以,经济法体现了法律公平正义的法理,在本质上也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成果的转化与二次划分,杜绝了不合理的社会分配现象,使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被社会各阶层所认可与接受。其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方面,经济法起到了导引作用。经济行为如果出现无序的混乱状态,经济运行乃至社会大环境将遭受严重的破坏,其他发展将无从谈起。当下社会经济行为的有序运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经济法均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导与约束,在公平的大前提下,为经济关系各方所认可、接受与执行,才保证了经济环境的有序健康发展,所以经济法在被用以保护经济大环境的稳健发展方面,起到了根本作用。

三、小结

任何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均代表了人类对于特定社会行为赋予的美好预期。通过对经济形势的不断研究,才奠定了经济法的理念基础。而大众对经济行为结果的期待,则逐步奠定了经济法的价值。希望本文的探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理念和价值的运用有一定的参考。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明确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有助于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立法、普法、守法、执法的过程体现经济法理念的基本原则和立法指导,研究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能够明确经济法的作用和功能,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有强大的警示作用,并且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保证社会的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摘要:经济法也叫作法律部门,具有整体、综合、全面和系统的特点,它是调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研究的基本范畴主要是价值,法律实施中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了法的价值。而经济法价值的基础是经济法的理念,他贯穿于全部经济法的价值中。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经济行为的监管、手段合法性的鉴别、结果的把控、需要给予明确的立法指导与保障。经济法依据法的基础价值理论,研究经济行为,规范和促进经济主体的有序运行,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这即为本文探讨的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立法及运行的理念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法,理念,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一鸣.论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J].商场现代化,2015(03):265.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范文第3篇

自从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以后,就有了一条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世界三种主要文化交流的桥梁。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3年10月,在出访东盟国家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

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总书记指出,发起并同一些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要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这样一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覆盖了40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的6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从“一带一路”途经路线和辐射范围看,向北与俄罗斯的交通线及管道连接,东边连接东亚另外两个主要经济体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中亚连接西欧,向西南通过印度洋连接到北非,把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另外,由于“一带一路”主要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已有的双边、多边机制,不另起炉灶,不涉及政治、安全等敏感领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旦形成示范效应和聚集规模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

“一带一路”是一个站在全球高度、盘活区域内各种资源、推进我国全面改革开放、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安排,到底应该如何把握“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发展战略,理解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意义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经济方面: “一带一路”有利于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通过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等沿途国家和地区彼此相互开放这样的局面,互利合作,形成公平、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优化经济结构,造福于沿途各国人民。

目前,国内消费难以推进,我们的传统贸易伙伴因为经济危机还尚未复苏或者没有完全复苏,特别是经过这些年,我们跟这些国家的贸易可以拓展的空间也基本上非常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来开辟新的进出口市场、互通有无是一个新的合作发展思路,利用它可以把中国巨大的产品制造能力和沿途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互利互惠,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部署。

“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沿线国家将从中国投资中受益。“一带一路”沿线绝大部分是转型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解决中国自己的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要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中担当相应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巨大的优势,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廉价的劳务和巨大的市场,也积累了巨额的资产。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达5万多亿美元,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只有6600多亿美元,而对外直接投资的世界平均水平是30%,美国持有的东亚资产中71%以上都是对外直接投资。如果我们拿出70%用于对外直接投资,那就是3.5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将从对外储蓄、投资金融产品向对外输出资本、投资实体经济转变,成为国际投资大国。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走上了以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日本也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后逐渐步入国际投资大国的行列。我国的贸易发展不可能持续顺差,在“十三五”时期可能进入贸易平衡甚至贸易逆差阶段,所以我们也应该尽早准备去应对这样一种局面,把我们的巨额金融资产转变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有利条件。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的世界金融体系总体上是被西方控制的,无论是在亚洲开发银行还是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融资还存在许多困难。仅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亚洲开发银行就预测需要8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城乡规划还是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是条件。这些都是立足长远的战略安排,需要本国政府的支持,还需要政府间的合作,加快互联互通。

所以,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25万亿美元,构建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提供融资工具和资金保证。通过对对外金融资产进行合理多元化的管理和运用,可能变成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对外投资,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资源所在地投资建厂生产,带动“一带一路”沿途地区和国家的发展,然后把产品卖到全球,当然其中一部分产品也会用来满足国内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从全球范围内来配置资源、市场,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商品、技术、人员、服务布局,以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如环境、排放、资源压力等,带动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既尽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也在全球性的战略布局中收获自己的利益。

打造“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欧亚非大陆腹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变全球经济政治的空间布局和活动方式及其流向,为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牵引内陆地区及世界经济增长、繁荣的新物流模式、贸易模式和发展平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沿途会形成发达的城镇和人口中心、经济活动中心,这些地方沉睡的丰富资源将得到全面、合理的开发,增加全球资源供应量,从而深刻改变全球地缘经济依赖沿海地区这样一个空间布局,世界地缘政治景观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一带一路”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弘扬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在原有的协议、框架基础上进行,不提出新的协议、框架,对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对所有寻求发展的国家开放,绝不搞“集团政治”和对抗性的“结盟”。强调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互惠互补。通过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满足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需要,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正如习主席所说,“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

可见,在“一带一路”规划背后是中国日渐清晰的国家新战略,即推动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低调做事,通过投资、技术转让和援助,一步一个脚印,带动国内腹地和沿途国家的发展,改善自身形象,取得各国信任,深化与沿途各国的经贸、人文、生态、科技、教育等各领域合作,从而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为国内经济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承担起一个稳健、成熟的世界大国应尽的地区责任与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政治方面:

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它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一一这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大账。我们要从维护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看问题,不能用账房先生的眼光、只从狭隘的部门利益的多少来看“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作用。

“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

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

对未来的影响:

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以及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有利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江沿边开放、最后全面开放这样几个阶段,受地理区位条件制约,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水平明显较高,沿边地区特别是西部沿边地区在全国进出口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依然较小,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一带一路”国内段覆盖了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使广大中西部地区由原先的“内陆腹地”变成现在的“开放前沿”,为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的重要教训是,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欧美发达国家、“一条腿走路”的风险很大,而现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一带一路”构想将我国巨大的产品制造能力与沿途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扩大贸易往来、深化经济合作前景

建设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新举措。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文和科技交流的载体。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使周边国家成为同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的可靠战略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成为不同发展水准国家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为此,中国必须抓紧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沿途、沿岸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印-太地区经济走廊建设,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合作机制,发挥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作用,积极推动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主动与沿途、沿岸国家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加大对沿途国家交通运输网路的投入,构建互连互通网路,让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到沿途国家和地区,为实现中国的复兴崛起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范文第4篇

截至2013年5月末,南海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912.8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71.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6.82亿元。目前我行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已达到23.54%,居全区第二位;贷款市场份额28.48%,居全区第一位,资产总额和主要业务规模指标跃居全国银行业前60强。南海农商银行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配合地方城市转型,大力支持地方产业升级载体平台建设

地处广佛核心的南海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环境再造的高速发展中,而与产业升级和环境再造相伴而生的是城市转型。"土地集约化"的"三旧改造"道路是南海城市转型的方向,"三旧改造"的真正目的在于淘汰旧产业引入新产业,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提供空间。根据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以三大国家级平台统领南海未来的发展思路,随着南海国家旅游产业集聚(试验)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南海将在东、中、西三大片区分别形成国家级发展平台统领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南海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创新产业载体合作模式,专注引导集制造、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发展。

南海农商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与南海区政府规划保持高度一致性,在积极响应地方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土地招商融资合作模式,不断加大对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打造产业承接载体,创新园区合作模式,为园区建设提供投资引导。同时,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力求满足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如我行对佛山市承业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体授信3.3亿元用于广东金融高新区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建设承业大厦(呼叫中心)、承展大厦(银监培训中心)和承创大厦(汇丰环球客服)三大项目,大力扶持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使之成为辐射亚太地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又如,我行支持建设的广佛商贸城项目。该项目是大沥镇政府为大力发展镇有色金属产业而开发建设的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先后得到佛山市政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现已成为市、区、镇"三旧"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广东省国土厅厅长陈耀光于2011年6月28日实地考察该项目时,明确表示使之成为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并将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南海农商银行对该项目授信4.2亿元积极支持其开发建设。再如,我行对佛山市源海发展有限公司授信3亿元,用于建设都市型产业项目--智慧新城启动区2区项目。该项目汇集包括智慧技术、智慧型人才、智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资本等各种要素,重点发展新IT、物联网、新物流业、三网融合、LED新材料、智慧型服务业、金融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该项目的建成将对城市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1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5,814万元, 截至2012年末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1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截至2013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66,7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二、积极研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

由于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民营经济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南海农商银行顺应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积极推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目前我行已研发能够满足民营经济技术升级改造需求的多样性信贷产品,主动配合和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金融需求。

(一)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1、民营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市场进行细分,区分不同区域、产业和生命周期的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南海农商银行先后推出"专项资金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和"置业贷款"等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涵盖多种担保方式的系列信贷服务产品,并通过优化的审批流程和专项的授信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1)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雄鹰计划"是南海区政府运用优惠政策、倾斜资源,扶持具有良好增长潜质的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南海农商银行为密切配合南海区雄鹰计划,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了与南海区专项担保基金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了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并专设了绿色审批通道,并根据企业资信状况提供相应的融资优惠,积极满足政府推介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该产品是根据中小企业资产分布情况而设计的一项融资工具,专门是为解决营运资金被下游企业所占用,且又不能提供不动产类担保物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生产经营稳定、有发展潜力、应收账款质量高的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贷款,南海农商银行将根据应收账款的评估价值核定贷款额度。

(3)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专门为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贷款,出口企业将其"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质押到我行,并由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企业应退未退税金额为企业办理贷款,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最高额度原则上不高于税务部门确认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的90%。

(4)置业贷款。该产品是中小企业为扩大再生产购买工业用地、购(建)经营性物业,并以所购土地、所购(建)物业作为抵押担保或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的贷款品种。若借款用途为购买工业土地、建经营性物业的,按进度确定最高贷款额度,若为购买经营性物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为物业价值的70%。

(5)法人一手商业用房按揭贷款。该产品是为中小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购置用于盈利的自营商业用房和自用办公用房,并将所购房产抵押给南海农商银行,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的贷款品种,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借款人净资产的50%或所购商业用房销售价格的50%(以两者较低额为准)。

(6)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为有效缓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允许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融资。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确定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评估价值的30%。

2、民营小微企业通用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信速贷"品牌是本着"以专业、便捷、可信赖的服务,成为小微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标杆"的宗旨,致力打造具有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特色的整体形象品牌。"信速贷"为南海农商银行系列产品及服务理念的统称,在"信速贷"品牌理念的支持下,南海农商银行不断研发出形式灵活、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其中包括:物业宝、工业宝、宅基宝、多户联贷宝、抵押加成贷宝、房产信用宝等多个通用产品和针对本地集群式商户、行业群体开发的13款个性产品,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已初步摸索出能够为广大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

(1)育鹰宝。南海农商银行为解决区内中小微型生产企业融资难困境,南海农商银行品牌贷款"信速贷"与南海区政府联手推出"育鹰宝"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500万元,借款人可免抵押物、免第三方担保,贷款归还后区政府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实付相当基准利率,申请手续简便,不收取咨询费、担保费、手续费等费用,大大降低了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

(2)设备升级宝。为支持南海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壮大发展,刺激本地机械市场交易需求,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量,扶持生产型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协助政府引导产业技术改造、产能升级,南海农商银行携手南海区政府针对本区内机械制造行业以及需新购设备的生产型企业特开发本产品,总体授信3亿元,贷款最长期限三年,单户最高金额1000万元。

(3)社员信用贷。该产品是为南海农商银行股东量身定做,用于满足股东在生产经营中资金需求的免抵押贷款。

(4)物业抵押加成贷。该产品专门为拥有房产、土地、商铺等物业的佛山市籍且信誉良好的自然人或在佛山市内登记注册的优质民营中小企业而设计的,其贷款抵押率最高可放宽至100%。

(5)工业宝。该产品服务于南海区内租地自建厂房的工业企业,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该产品单户采取两户互保、三户以上(含三户)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并且企业须与南海农商银行签订厂区转租协议。

(6)物业宝。该产品服务于现在或未来有稳定物业租金收入来源的在南海区内注册的民营小企业,和户口所在地为南海区内或在区内拥有名下房产的个人,以满足其经营活动或物业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的租金质押贷款

(7)房产信用贷。该产品为已在南海农商银行有按揭贷款业务的客户量身定做,结合其在供物业的有效价值,综合评定贷款额度的免抵押贷款。

(8)宅基宝。该产品专门为在南海区内拥有权属清晰的自建宅基地房屋的个人量身制定,以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

(9)联保贷款。该产品是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无需抵押、共同保证;费用节省、使用安全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3、个性化金融信贷产品

针对南海区各镇街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群经济模式,我行积极配合各支行根据地方特色,创新金融服务个性化信贷产品,积极推动各镇街商圈的发展。如西樵支行支持纺织集群技术改造的"升织加新"专项贷款,该产品是南海农商银行为深耕南海本地市场,协助政府引导西樵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拟总体授信3亿元,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由南海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为每笔贷款提供10%的保证金,借款人只需提供新购的设备作为抵押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新购设备价值的七成。又如,盐步支行的广东佳明机械有限公司销售客户贷款,该产品的设计主要针对佳明公司面向全国的销售客户,以佳明公司作为担保人并提供销售产品的回购,通过对担保人经营实力和担保能力的把控,严格控制贷款的风险,实现贷款业务批量发放。专属镇街的特色产品迎合了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增加值,增强定价权。

南海农商银行重点扶持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协助新兴企业产能转型、技术升级、科技创新,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壮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带动高新产品增加值提升,增强企业产品定价权。同时通过示范效应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地方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三)信贷策略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行业倾斜。

我行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积极支持现代设备制造、精密机械、高精电子、生物制药等现代产业和战略新兴行业,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化、市场培育与环境建设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水平,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如我行客户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IT服务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该公司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其研发的"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在佛山市的常规用户已超过8.5万户,是佛山市重点信息化工程"税银库企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多功能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等实用新型专利所有权作质押向我行融资180万元。

2011年我行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470万元, 2012年累计发放28682万元,2013年1-5月我行已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800万元。

三、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搭建与政府融合平台。

南海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通过借力与地方地方政府搭建平台,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低、拥有先进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资产财务能力及资金需求特点等有针对性的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同时,南海农商银行可借助合作平台作为宣传我行信贷政策的良好渠道,使区内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更好地认识和熟知我行的经营宗旨、企业文化,以及我行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因此,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搭建金融服务与信息咨询平台,既可以使南海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做到"有的放矢",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产能升级中的企业倾斜,以满足其更新技术设备和研发科技产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有效地引导企业将获得的融资真正用到科技创新上。

(一)积极探索新型合作金融产品,致力三方共赢。

一是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发掘区内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早在2008年末,我行便积极参与到南海区推行的"雄鹰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金融机构合作单位,不仅与政府担保资金委员会、专业担保机构、合作企业之间签署合作协议,还将把"雄鹰"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以更快捷的审批流程、更低廉的融资成本、更宽松的担保条件、更灵活的授信机制、更贴心周全的增值服务为"雄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政府共同引导与扶持雄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方式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政、银、企的合作模式和产品。继积极响应"雄鹰计划"之后,我行又相继在2012年年中推出了"育鹰宝"以及在2013年年初推出了"升织加新"等专项金融产品。各类产品的成功推出,让企业融资手续变得更为简便,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额融资需求,帮助其实现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和推介会,通过参与该种活动,更多地接触与面向实体企业,向地方经济实体展示我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二)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扩展融资渠道。

1、对接民间资本推出委托贷款。为有效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我行积极扩展融资渠道,根据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委托贷款业务,该业务是由资金充裕方和我行订立委托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对象、用途、期限、利率、担保等贷款要求并提供委托资金,然后由我行、委托人和借款人订立借款合同并发放贷款。该业务有效引导民间富余资金流向急需资金支持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缓解地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增强我行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充分发挥我行在支持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范文第5篇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财务报表分析中的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__资产总额_之比,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存货后与_流动负债总额_之比。

2、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功能分析一般包括_功能定义_、_功能整理_和功能评价三个步骤。

3、“年利率为15%,按季计息”,则年名义利率为__15%___,年实际利率为__15.9%___,季度实际利率为__3.75%__ 。

4、经济效果表达方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差额表示法,一种是比值表示法,还有一种_差额—比值__表示法。

5、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称为__内部收益率或IRR __。

6、经济持续增长来源于___技术创新__的持续活跃。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费用中( B )不是现金流量。A.原材料

B.折旧

C.工资

D.管理费用

2、方案A初始投资20000元,年收益5500元;方案B初始投资为10000元,年收益3000元,则相对追加投资回收期为( B )A.4.3年

B.4.0年

C.3.64年

D.3.33年

3、( C )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期。A.设备自然寿命

B.物质寿命

C.技术寿命

D.经济寿命

4、单利计息与复利计息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是否考虑本金的时间价值C.是否考虑先前计息周期累计利息的时间价值 D.采用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

5、当我们对某个投资方案进行分析时,发现有关参数不确定,而且这些参数变化的概率也不知道,只知其变化的范围,我们可以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B )。 A.盈亏平衡分析B.敏感性分析C.概率分析D.功能分析

6、可行性研究分为( C )和评价、决策。

A.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 C.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 D.机会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

7、同一净现金流量系列的净现值随折现率i的增大而( B )。 A .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8、下列有关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B.经济环境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

C.经济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D.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技术处于从属地位

9、项目后评价主要由( D )组织实施。

A.投资主体B.投资计划部门C.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D.投资运行的监督管理机关或单独设立的后评价机构

10、价值工程的核心是( C )。

A.价值分析 B.成本分析C.功能分析 D.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2、外部收益率是指方案在计算期内支出的(负现金流量)终值与各期收入(正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净收益的终值(用基准收益率折算)累计相等时的收益率。

3、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

4、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5、功能:指产品的某种属性,是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二《技术经济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称( A )。 A. 有形磨损 B. 第一种有形磨损 C. 第二种有形磨损 D. 无形磨损

2、当多个工程项目的计算期不同时,较为简便的评价选优方法为( C )。 A. 净现值法 B. 内部收益率法 C. 年值法 D. 费用现值法

3、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C )。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独立D. 互斥

4、在复利系数的关系式中,(A/P,i,n)=( D )+i。 A. (F/P, i, n) B. (P/F, i, n) C. (F/A, i, n) D. (A/F, i, n)

5、某人以单利方式借款5000元,年利率为6.7%,则第一年末的利息额为( B )元。 A. 160 B. 335 C. 332.8 D. 5335

6、某项目,当折现率i=10%时,净现值NPV=5.6万元,当i=12%时,NPV=-1.8万元,用线性内插求其内部收益率为( A )。

A. 11.51% B. 11.3% C. 10% D. 12%

三、填空题

1、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 有效成果、劳动耗费 的比较。

2、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三部分。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价值系数大于1时,说明成本过大,有改进的潜力,是重点改进的对象。( 错 )

2、投资回收期计算时,一般不包括建设期。( 错 )

3、在进行方案评选时,多个独立方案与单一方案的评价方法是一致的。( 对 )

4、效益-费用比可以用于公共事业项目的评价。( 对 )

5、内部收益率指标不需要事先给定折现率,它求出的就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 对 )

五、名词解释

1.净现值是指方案在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期初时的现值之和。

2.价值工程是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的活动。 3.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产品或作业在寿命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它不仅包括产品研制成本、生产成本和生产后的储存、流通、销售的全部费用,还包括整个使用过程中的费用和残值。 三《技术经济学》

1、“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属于( A )。

A经济效益指标 B有用成果指标 C劳动消耗指标 D经营成本指标

2、技术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 D )。 A经济基础 B经济制度 C生产关系 D资源的合理利用

3、在A与n相等时,(P/A,20%,n)和(P/A,30%,n)这两者的大小为( A)。 A前者比后者大 B前者比后者小 C两者相等 D不一定

4、年复利次数m→∞时,年名义利率为r,年实际利率i为( B)。 Aer B er –1 C er n

D er n-1

5、某项目的NPV(15%)=5万元,NPV(20%)= -20万元,则内部收益率IRR为( A )。 A16% B17% C18% D19%

6、计征税金时,以下与利润有关的税种是( D)。 A车船税 B资源税 C增值税 D所得税

7、某项目第5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即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C )。 A大于5年 B小于5年 C等于5年 D等于4年

8、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C )。

A盈亏平衡分析 B概率分析 C费用效益分析 D价值分析

9、在技术贸易中,买卖的客体是( D )。 A设备 B劳务 C技术所有权 D技术知识

10、在详细可行性研究时,对投资和生产费用估算精度要求在( B )。 A±5%左右 B±10%左右 C±20%左右 D±30%左右

11、具有某种意图的特定目的或用途,即为价值工程中的( C )。 A成本 B价值系数 C功能 D价值

12、生产替代进口产品所投入的国内资源与净外汇节约额之比,称为( B ) A换汇成本 B节汇成本 C外汇偿还能力 D创汇率

13、在项目投资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不应该考虑( C ) A现金流入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资金成本

14、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C )

A净现值越大,内部收益率就越大 B内部收益率越大,净现值就越大

C净现值的大小与内部收益率之间存在着联系 D净现值的大小与内部收益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5、在下列科目中作为经济效益指标的是( B )

A流动资金 B资金周转率 C资金利税率 D销售收入

16、某方案设计产量为6000吨,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468元/吨,固定成本为18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950元/吨,则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设备利用率为( C ) A 65.5% B、69.7% C、57.9% D、55.8%

17、下列哪一种资金成本与所得税率的高低没有关系( D ) A贷款资金 B发行债券 C发行股票 D发行票据

18、折现率为8%,折现年限为10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 D ) A、2.159 B、0.4632 C、14.487 D、6.710

19、下列哪一个因素对项目净现值没有影响( D ) A内部收益率 B折现率 C通货膨胀率 D投资建设期利息 20、在A与n相等时,(P/A,20%,n)和(P/A,30%,n)这两者的大小为( A )

1流动资金:是指项目投产后,为进行正常生产运营,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必不可少的周转资金。

2.机会成本:任何决策,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3.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 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它也可被看成是资金的使用成本。

5.无形磨损: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减少,使原有机器设备贬值;或者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生产设备,使原有设备的价值相对降低。

四、判 断 题(每小题1分,共5小题,总分5分)

1、在技术经济学中,劳动消耗是指劳动的直接消耗。(× )

2、将年经营费用乘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再加上总投资即为总计算费用。(× )

3、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效益以消费者的实际支付来计量。(×)

4、一个功能对它的上位功能来说是目的,对它的下位功能来说又是手段。(×)

5、某项目年外汇收入为1200万美元,年外汇支出为1000万美元,则该项目可行。(×)

五、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小题,总分5分)

1、技术经济评价要做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但以__定量分析_为主。

2、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方案___预期的___的技术经济效果的一门学科。

3、价值工程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产品的_必要功能__,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项工作。

4、经济评价要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而以__宏观效益分析__为主。

5、在技术选择时,尤其要杜绝那些会造成_非容忍影响__的技术方案。

1、财务报表分析中的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__资产总额_之比,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存货后与_流动负债总额_之比。

2、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功能分析一般包括_功能定义_、_功能整理_和功能评价三个步骤。

3、“年利率为15%,按季计息”,则年名义利率为__15%___,年实际利率为__15.9%___,季度实际利率为__3.75%__ 。

4、经济效果表达方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差额表示法,一种是比值表示法,还有一种_差额—比值__表示法。

5、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称为__内部收益率或IRR __。

6、经济持续增长来源于___技术创新__的持续活跃。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费用中( B )不是现金流量。 A.原材料 B.折旧 C.工资 D.管理费用

2、方案A初始投资20000元,年收益5500元;方案B初始投资为10000元,年收益3000元,则相对追加投资回收期为( B )A.4.3年 B.4.0年 C.3.64年 D.3.33年

3、( C )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期。A.设备自然寿命 B.物质寿命 C.技术 寿命 D.经济寿命

4、单利计息与复利计息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是否考虑本金的时间价值C.是否考虑先前计息周期累计利息的时间价值 D.采用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

5、当我们对某个投资方案进行分析时,发现有关参数不确定,而且这些参数变化的概率也不知道,只知其变化的范围,我们可以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B )。 A.盈亏平衡分析B.敏感性分析C.概率分析D.功能分析

6、可行性研究分为( C )和评价、决策。

A.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 C.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 D.机会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最终可行性研究

7、同一净现金流量系列的净现值随折现率i的增大而( B )。 A .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8、下列有关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B.经济环境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 C.经济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D.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技术处于从属地位

9、项目后评价主要由( D )组织实施。

A.投资主体B.投资计划部门C.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D.投资运行的监督管理机关或单独设立的后评价机构

10、价值工程的核心是( C )。

A.价值分析 B.成本分析C.功能分析 D.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2、外部收益率 是指方案在计算期内支出的(负现金流量)终值与各期收入(正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净收益的终值(用基准收益率折算)累计相等时的收益率。

3、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

4、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5、功能 功能:指产品的某种属性,是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范文第6篇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曹妃甸管委会

6 月29 日,曹妃甸工业区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签署战 略合作协议。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出席仪式并致辞。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仲明主持仪式。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建立介绍曹妃甸开发建设情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永山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潘德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 会长、中国化工报社社长郝长江,唐山市委常委、秘书长刘建国,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唐文弘出席仪式。

按照协议约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将发挥在政策规划、行业经济运行、推动技术创新、质量与标准化、认证认可和安全评价、公共关系与宣传推介等方面的优势,为曹妃甸工业区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曹妃甸工业区将积极参与联合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同促进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政治思想总结范文下一篇:给朋友写一封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