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性讲稿范文

2024-07-23

有血性讲稿范文第1篇

一、血性是军人的精神利剑

教育之前,我对营里80名官兵进行了问卷调查,76%的官兵认为血性是军人的代名词,没有血性,军人是打不了胜仗的;16%的官兵认为,现代战争以键盘对键盘,代替了刺刀拼刺刀,有没有血性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还有8%的官兵认为,和平年代还有必要再谈军人的血性吗,平平淡淡不也挺好的?这几组数据反映了大家对军人血性的理解和看法。对军人血性,我的理解是:血性是军人的精神利剑,一支没有血性的军队,势必会在战争中吃败仗。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我们先从古代讲起。

(一)崇尚血性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宝贵财富。军人要有血性,历来为兵家所推崇和倡导,我国古代兵法就主张“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这股气,便是指军人的血性。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崇尚血性的传统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其血气方刚、忠义勇武的精神特质一直为后世所推崇,被尊为“关帝”和“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抗金名将岳飞始终牢记母亲在他后背上刻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赢得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岳家军之所以让敌人畏惧、被后人崇敬,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兵有血性、打仗有狠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共同的特点是彰显了坚韧顽强、忠贞不屈、英勇无畏的气节和血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部中华民族的军事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崇尚血性、彰显血性的奋斗史和牺牲史。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民族精神,将血性牢牢刻入我们的灵魂之中。

(二)崇尚血性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法宝。在80多年的征战历程中,血性从来都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正是凭着人民军队独特的血性,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敌,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正是靠着这种血性,我们军队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装备极度落后、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先后歼灭日军52.7万、伪军118.7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军展开殊死决战,共歼敌800多万。朝鲜战场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将士硬是凭着鲜血和勇气,把骄横不可一世的美国佬打上了谈判桌。毛主席对此曾形象地比喻,敌人是“钢多气少”,而我们是“钢少气多”。很多美军士兵对曾与之对阵的中国军人怀有一种颇富神秘感的尊重。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里这样写到:志愿军发起冲锋时的军号声和喊杀声,撕心裂肺、尖利刺耳,这些声音一直伴随我们走到溃败的边缘,甚至生命的终点。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特有的血性,也是我们打败强敌的“东方魔力”。未来信息化战争少了枪刺肉搏、短兵相接,多了网与网、键与键的对抗,但一个没有斗志、没有血性的军人,是无论如何也打不了胜仗的。我们要接过革命先辈的枪,把这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之中,在未来战场上同样让敌人胆战心惊。

(三)崇尚血性也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共同追求。纵横欧洲的拿破仑曾经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并且认为“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在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在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深刻道出了精神因素和军人血性的重要性。在希腊的温泉关树立有一块狮子状的纪念碑,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异乡的过客啊,请捎话给斯巴达人:我们忠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这里”。这座碑纪念的是斯巴达300勇士。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这300名斯巴达士兵在国王的带领下,前往军事要塞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殊死决战。浴血奋战3天后,以国王为首的300勇士全部壮烈牺牲,但迫使波斯人放弃了入侵,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战而战之,这就是军人血性的力量。现在,西方军队十分重视强化军人的血性,美国陆军正在恢复刺杀训练;俄罗斯远东部队规定,冬天士兵要用雪擦身、赤臂滑雪、在严寒中露宿。我们看到了,虽然各国军队在培养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是血性二字却无一例外地镶嵌其中。这些都告诉我们,血性是一支军队弥足珍贵的战斗资源,是一把在战场上摘取胜利之冠的精神利剑。那么,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军人血性呢?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二、军人血性的本质和内涵

什么是血性呢?简单地说,血性就是指刚强正直的气质和性格。有血性,是对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褒奖,也是衡量一名军人是否合格的刚性标准。我理解,军人血性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闻令而动、闻战而喜的血气。时刻不忘战争、时刻准备战争,是军人血性的重要体现。春秋时期的《周易》就明确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反映出古人强烈的备战意识。军人生来为打仗,要是眼中没有敌情、心中没有忧患,国家就容易遭受磨难。清朝末年,八旗军队武备松弛、骄奢成风,直接导致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只用了2.5万名士兵就长驱直入,在一个泱泱大国的首都烧杀掳掠,火烧圆明园,并迫使咸丰皇帝仓皇出逃。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兵力不足2万,虽然京津冀一带清军不下十几万,义和团更有五六十万之众,仍然无法阻止北京的陷落。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面对复杂安全环境,我们必须克服麻痹思想,保持高度警惕,叫响“使命高于生命,时刻准备打仗”的战斗口号,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二)敢于亮剑、誓死向前的豪气。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一句经典台词:“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视频中感受这种血性豪情(播放《亮剑》视频)。在《亮剑》里,当骑兵连战斗到只剩下连长孙德胜一个人时,虽然他已经身负重伤,但他还是举起军刀,拼尽全力,向鬼子发起决死冲击。这就是“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血性豪情,这种血性让敌人望而生畏,这才是真正的战士,这才是真正的军人。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到1948年10月,就是在塔山这个弹丸之地,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了11个正规师、40多架飞机,连续6天轮番向我塔山阵地发起进攻。战场上硝烟滚滚,喊杀震天。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挑,刺刀挑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牙齿咬。就是凭着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我军始终未让敌人前进一步,以牺牲小我,为兄弟部队解放锦州赢得了时间,铸就了我集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

(三)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勇气。有这么一个英雄,为救战友他右臂被炸断,单臂背着俘虏在大山中走了4个多小时,为了不影响行动,他甚至挥刀断臂。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血压、没有了心跳,血也几乎都流干了。医生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切开了他的小腿静脉,强行压进血浆,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大家可能在猜这是哪部好莱坞大片中的英雄?实际上,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名新兵——丁晓兵。他既是战场上的英雄,也是人生中的英雄。训练中,他一只手实弹射击、单臂大回环,8门军事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生活中,他一只手系鞋带、整内务、包饺子;最浪漫的是他可以自己驾驶摩托车,带着爱人逛街,至今也少有人知道,没有右手的他是怎么给油门加油的。他以旁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就了辉煌的人生。汶川大地震让人们见识了大自然的残酷和无情,也见证了新一代军人不畏艰险的铮铮血性。地震发生后不久,15名空降兵临危受命,抱着赴死的决心伞降到灾区,在第一时间里把灾情传了出来。在海拔4000米以上跳伞,并且伞降区全部为陡坡悬崖,这几乎被视为“跳伞禁区”。勇者无惧,血性无敌。他们没有被这禁区所吓倒,人人写下遗书,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军人血性,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使命。

三、锻造胜利的血性之剑

军人的血性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如何锻造中国军人胜利的血性之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坚定信念中融入灵魂。军人的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血脉贲张之下是柔情似水,拔剑而起之中是大爱无言。只有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才能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视死如归。刘胡兰铡刀前“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狼牙山五壮士悬崖边“共产党万岁”的高声呐喊,董存瑞高举炸药包时“为了新中国,前进”的一声咆哮,都充分体现了革命先烈们对党的绝对忠诚。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梅岭三章》。(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这是1936年冬天被国民党军队围困时写下的,特别是这两句“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它充分表达了革命先辈们虽然身处险境,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无比坚定。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应当坚定信念绝不动摇,政治清醒绝不失守,听党指挥绝不含糊,自觉将信仰转化为血性,将血性注入灵魂。

(二)在日常训练中千锤百炼。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打出来的;血性十足的官兵,是训出来的。“三栖精兵”何祥美,号称80后“枪王”,可是谁又能想到,他入伍之初,射击是经常不及格、越野拉练也经常掉队。面对挫折,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即便成不了英雄,也要流淌英雄的鲜血,做一名有血性的军人!”在此后的训练中,他先后20多次受伤、2次骨折、10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次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磨砺中,练就了军人的血性胆气。被军区授予“矢志打赢模范连长”的刘珪,他的血性也是在平时的训练中磨练出来的。为了练好用脚后跟踢枪上膛这一个动作,他就练了近5000次,手上的皮无数次被踢破,作战靴后跟也磨出个大口子,最终把招数练成了“绝招”、把武艺练成了“精武”。用他的话讲,就是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就难以造就打硬仗、打恶仗、打大仗的坚强意志。我们要像何祥美、刘珪那样,把搞好每一天训练、干好每一项工作,作为培育我们军人血性的全过程,在日积月累中褪去娇气、练就虎气,真正做到平时工作有激情、战时打仗有血性。

(三)在重大任务中加钢淬火。素教之卒,莫如久战之兵。锻造血性阳刚之气,任务和实战是最好的平台。2005年,我营全员参加“砺剑-2005”演习。在炎炎夏日,全营官兵每天平均训练16个小时,天气最热时每天都有几个人晕倒,每人每月磨烂了2双鞋,3个月下来全营官兵平均瘦了10斤,最终圆满完成了演习任务。特别是在实弹射击中,创造了2发炮弹从同一弹孔穿入的经典弹着,把在场的专家领导全都震住了,全营也荣立了集体三等功。很多参加过演习的官兵也经常向我说起:“教导员,那次演习虽然褪了一身皮、掉了一身肉,但是磨砺了意志,以后碰到再大的困难也不害怕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个事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执行大项任务往往是培养军人血性的最佳时机。我们要自觉珍惜每次参加的重大任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任、接受挑战,在重大演习和抢险救灾中冲锋陷阵、接受洗礼,切实通过血与火的考验不断成长成熟。

有血性讲稿范文第2篇

初冬的金陵,层林尽染,碧潭澄彻。上午9时20分许,习近平来到南京军区军史馆。这座古朴庄重的建筑,原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这里举行了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习近平走进军史馆序厅,首先观看了再现这一历史时刻的巨幅油画和复原场景。在指针永久定格于9时的投降签字仪式用钟前,习近平告诫大家,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要教育官兵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军史馆内,一组组大型雕塑,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图片史料,生动展示了南京军区部队英勇善战的光荣历程和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对军区部队的历史十分熟悉,一边仔细观看,一边与大家交流。他叮嘱军区领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教育官兵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始终保持老红军本色。

随后,习近平亲切接见了驻宁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和南京军区机关团以上领导干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在听取南京军区工作汇报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前不久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学习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在学习理解会议精神上下功夫,在改进创新政治工作上下功夫,在纠治顽瘴积弊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深刻吸取徐才厚案件的惨痛教训,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彻底肃清徐才厚案件的恶劣影响。要以徐才厚、**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引以为戒。要把铸牢军魂抓得紧而又紧,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要打造强军文化,巩固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坚定官兵革命意志、升华官兵思想境界、纯洁官兵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习近平强调,高中级干部是治军带兵的骨干,必须加强教育、管理、监督,严格考核和选拔任用。要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和调查处理,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取得官兵满意的实效。

习近平指出,要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得更加扎实有效。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也是建设强大军队的基本规律。要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全讲透,引导广大官兵深刻理解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强化法治观念,严格部队管理,狠抓条令条例贯彻落实,提高部队正规化水平。各级领导和机关要依法筹划和指导基层建设,严格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开展工作,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习近平强调,要把维护军政军民团结抓得更加扎实有效。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局面。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基础建设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战区特点的军民融合新格局。要满腔热忱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把党的关怀送到老区人民心坎上。

有血性讲稿范文第3篇

【教育目的】通过本内容的学习,使广大官兵懂得做“有血性”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意义,客观分析当前部分官兵缺乏“血性”的主要表现及危害,掌握激发“血性”的途径和方法,保持部队旺盛不衰战斗精神。

【教育重点】(1)做“有血性”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意义;(2)激发“血性”,保持部队旺盛不衰的战斗精神。

一个国家、民族要生存发展,不可没有雄风锐气;一支军队要打胜仗,不能没有铁骨血性。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三军统帅的告诫,普通百姓的关切,指向同一个时代课题:革命军人要有血性,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有血性”就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是战斗精神最直接最鲜明的标志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体现。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警告,我们不可不察!

一、做“有血性”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意义

(一)“有血性”是部队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两军对垒,鹿死谁手,不仅是武器装备等物质因素的抗衡,也是军人意志、毅力等战斗精神的较量。我国古代兵法云:“夫战,勇气也”。德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勇敢,不怕死,是军人最基本的素质,是士兵的第一美德。事到万难须放胆,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对阵,胜利的天平总是倾向于英勇作战的一方。战争的实践也莫不证明了这一点。

1950年12月,在朝鲜北部的长津湖战场上,美国陆战一师的士兵们看见了如同幻象的景象,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下,一群光着脚的中国士兵踩着厚厚的积雪向他们猛扑过来,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在冰雪中潜伏了几天几夜之后,这些已经断了给养的中国军人是如何生存下来的,面对比枪弹更加致命的精神打击,联合国军彻底崩溃了,麦克阿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尽管他在前几天才刚刚发布全面进攻鸭绿江的圣诞节攻势。在水门桥的高地上,美国的侦察兵看到了令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景象:志愿军九兵团一个连的官兵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持武器的姿态注视着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全部冻死在山头上,全部化作了晶莹的冰雕,„„在冻死的战士中,有一位上海的战士宋阿毛,在他上衣兜里的纸片上发现了这样一首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

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纵观世界战史,也只有中国,也只有中国的军人才有这样的战斗精神。当白雪覆盖了碧血,当岁月吹散了硝烟,志愿军九兵团将士冒着冰雪和严寒,在荒山野岭中与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部队、与美军最精锐的陆战第一师惨烈厮杀,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

那些先辈们用自己的血性斗志,书写了属于中国军人特有的气质和豪情。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边防官兵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依然延续着中国军人的优秀基因,面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用不怕牺牲的使命担当生动地诠释着新时代边防军人的血性。

美丽的三亚大东海,沙滩平坦细软,风景宜人,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畅游于碧波之间,沐浴着柔和的阳光。然而,风光与凶险并存,复杂的海况导致溺水事件频频发生。十大边防卫士三亚支队安游边防派出所所长许小东在自己从警的十余年里,冒着生命危险从这里救起各类溺水人员300余人。救生工作虽然没有像侦查破案一样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拼杀,也没有禁毒缉私一样有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是当他一次又一次冒着同样死亡的威胁,从死神的手中夺回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时,他那种平凡中却迸射出人性最璀璨的光芒,展现了边防军人最有血性的担当。

(二)“有血性”是克服和平积习的现实需要

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官兵患上“和平病”、“软骨症”,缺乏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少部分同志对和平环境下还要不要强调战斗精神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然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荒于训练、精于应付而疏于战备的军队,一支无危机感无紧迫感的军队,一支没有军人枕戈待旦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

人民解放军中有一位战争年代打出传奇色彩的名将粟裕。人们皆知其辉煌战绩,却鲜知他为胜利付出的心血。他终生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胜利了,进城了,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逛商店看商品,他却琢磨这个街区怎样攻占,那个要点如何固守。和平生活持续几十年,每晚就寝前他都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晚年生命垂危之时要靠别人帮助穿衣服了,他还一定要按照军人的要求,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扎进裤腰。

我们边防部队中有一位为完成任务时刻准备,为部队发展殚精竭虑的模范带兵人,他就是被誉为铁拳先锋的带兵模范海南总队乐东支队机动中队中队长吕维海。他用自身的模范表率和言传身教感染战士,用战斗精神培育战士,锻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铁拳中队。每次出操,他总是第一个来到训练场,每一个军事动作做示范,用实战的标准做好传帮带,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危险面前,他冲锋在前,带领中队协助破获各类刑事犯罪案件80余宗,抓获各类违法

犯罪嫌疑人386名,参加各类安保任务10余次,执勤处突任务120余起。他以自己枕戈待旦的忧患意识、奋勇争先的战斗作风,展现了一名边防军人在和平环境中的血性。

(三)“有血性”是完成边防使命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公安边防部队遂行维稳固边、重大安保、海外维和、湄公河巡逻等急难险重任务,官兵每天都处在第一线,时时经受着考验,必须强化革命军人的血性教育,大力培育战斗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公安边防部队面临形势最为严峻、挑战最为直接、任务最为繁重的历史时期之一,特别是边境维稳、打击恐怖势力、海外维和等重大任务,需要公安边防官兵具备过人的胆略、无畏的气概、顽强的意志,才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赢得胜利。为了确保边海防一线的安宁,打造厚重稳固边防,必须积极培育和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使其渗透到每一个战斗岗位,渗透到每一次执法执勤之中,促使广大边防官兵面对穷凶极恶匪徒时挺身而出,面对群众呼声时积极回应,经受住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抵制住灯红酒绿、腐蚀拉拢的诱惑,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具备了过硬的军事素质,才能充分发扬“有血性”的战斗精神,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我们只有把日常训练、执勤执法作为实践“有血性”的主战场,把“有血性”融入血液、融入基因,激发官兵内在的血性斗志,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才能锻造一支战无不胜的边防劲旅。

二、部分官兵缺乏“血性”的主要表现

在长期和平时期,军队保持旺盛不衰的战斗精神是很难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官兵滋长了骄娇二气,一些指挥员没有把主要心思放在准备打仗上。防止忘战懈怠、激发军人血性,是当前我军面临的一个现实紧迫课题。

(一)唯物质论,对军人“有血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警务变革新时代的到来,少数边防官兵的 “唯装备论”、“唯技术论”思想有所抬头,片面的强调警务装备的先进高端,认为胜利完全决定于技术装备。部分官兵心浮气躁,忽略了相同技术条件下军人踏实苦干的职业态度的重要性,对现代化警务实践中“有血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产生了怀疑,一味强调装备的重要性,忽视了官兵要“有血性”这一形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

无论武器装备怎样发展,无论边防官兵的科技文化素质怎样提高,生与死、苦与累、成与败始终是边防执法执勤一线的永恒主题,坚定的意志、顽强的作风、稳定的心理仍是完成任务必备的素质。赴海地和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边防官兵不畏艰难险阻,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为祖国赢得了荣耀;边防一线的官兵守土尽责,爱民固边,把岗位当成战位,以铁肩担起道义,为人民带来了安宁,为国家带来了稳定;带兵模范们在训练场上练在先,危险关头冲在前,用倾心付出,带出一个个精兵,炼成一把把“尖刀”,为边防部队输送着新鲜血液;边检执勤一线的官兵业务精湛,以优质的服

务赢得了出入境旅客的赞誉,充分展示了边防部队的良好形象。所有的这一切,无不展现了“有血性”的新时期边防军人的风采,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只有始终保持血性,才能圆满完成各种边防任务。

(二)安乐享受,“有血性”的牺牲奉献精神有所动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青年官兵成长于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些同志对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缺乏真实感受,仍需在边防工作的实践中进一步千锤百炼。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兵从警入伍只是基于“曲线就业”、“接受锻炼”、“考学入党”等功利性考虑,为国习武、为民服务、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从警动机有待进一步纯正和确立。

习主席在《之江新语》中说过: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视事业如泰山,把岗位看作是为党的事业奉献的机会,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倍加珍惜在位时。而作为边防官兵,我们也应该常思入警为什么,只有把本职岗位当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才会倍加珍惜这身军装,在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实现“有血性”的奉献与坚守,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

新疆省哈密市下马崖乡地处偏僻,环境艰苦,信息闭塞,农牧民市场观念淡薄,经济发展缓慢。下马崖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巴哈德尔•卡德尔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年。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以来,巴哈德尔•卡德尔逐渐意识到,要想帮助群众致富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只有让农牧民群众有了科学知识,改变了传统意识才能够提高技能,才能实现

增收致富的目标。在他的推动下,派出所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智力助民活动,先后使40多名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大到抗洪抢险,小到扶危济困,只要群众有困难,他就会主动帮助,只要群众有期待,他就会设法满足,从不推辞,也不推诿。巴哈德尔•卡德尔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小事,今后我要像戈壁红柳那样,扎根基层展风采,继续发扬公安边防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对我们寄予的期望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用新的行动、新的作为、新的业绩,为维护边境地区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岗位看作是为党的事业奉献的机会,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有血性”的奉献与坚守,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理想。

(三)骄娇二气,“有血性”的吃苦耐劳精神有所淡化 当代边防官兵具备“当兵不怕苦,怕苦不当兵”的价值认同,但同时缺乏愈挫愈勇的意志品质,存在心理脆弱的问题。由于当前基层官兵以“80后”、“90后”为主体、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艰苦磨练,存在怕苦畏难思想的人为数不少,有的官兵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容易产生消极思想,甚至“闹矛盾”、“撂挑子”;少数官兵怕苦畏难思想较重,心理忍耐力、承受力较弱,面对封闭的警营、单调的生活和繁重的任务,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还有的官兵在高强度的执法执勤工作中,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海南总队训练基地勤务中队代理排长牛小峰同志是一名“80后”,平时活泼开朗,性格随和,可在训练场上、在执勤执法时,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不怕吃苦、冲锋在前、成熟稳重、冷静沉着。这样的改变不能不归功于他平时的刻苦训练。“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个好兵。”入伍10年来,牛小峰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训练中,始终爱岗敬业,高标准、严要求,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刚入伍时,他由于身体条件差,很多训练科目总是拉班里的后腿。为了尽快融入部队生活,跟上训练进度,牛小峰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加练,反复琢磨动作要领,别人练一遍,他练十遍,有时为了一个动作会反复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多年的坚持使他练就了一身好本领。2013年,牛小峰被选拔参加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特战队员集训。面对高强度的训练项目,不少人望而生畏,但牛小峰给自己定下了“力争第一”的目标。为此,他拟订了一份集训计划,训练场上他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一遍又一遍,手上磨出了血泡,脚上磨破了皮,但他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依然精神抖擞地坚持在训练场上操练。“不到最后,他决不会倒下”,一起集训的战友这样评价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牛小峰成了集训队里的佼佼者,训练成绩名列第一,被武警特种警察学院作战训练部评为“优秀学员”。牛小峰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当兵不怕苦,怕苦不当兵”的价值理念,也只有秉持着这种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才能练就边防的合格人才。

三、激发“血性”,保持官兵旺盛不衰的战斗精神

(一)树立强军目标,奠定“有血性”的思想基础

知使命方知责任重。我们只有用强军目标激励斗志,才能养成牺牲奉献的崇高品质。我们一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振兴和部队建设事业紧紧连在一起,就能够激发出无穷力量。要开阔眼界和胸怀,摆脱个人名利的束缚,强化党和国家利益至上的使命意识,自觉把个人的理想愿望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之中,解决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等根本问题。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培育边防军人血性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讲中提到过的西藏边防总队阿里支队副支队长格列同志,从戎戍边23年,他始终坚守在被誉为“生命禁区”的阿里高原,以无悔的青春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一曲生动感人的忠勇、奉献之歌。他每天都要带领官兵克服高寒缺氧、道路艰险等不利因素徒步巡逻10余公里。由于日照较强、白雪反光,他患上了“雪盲”,因为医治不及时,他落下了长期的眼疾,眼里时常布满了血丝,每次外出都必须带上墨镜遮挡阳光照射。格列和妻子春晓结婚14年来聚少离多,无法照顾自己家庭,泪水和愧疚一次次刺痛了他的心。当别人问他值不值得时,他每次都坚定地回答:为了祖国的安定和谐,我无怨无悔,只要我们的“大家庭”安定了,我的小家庭就会幸福!而只有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边防事业之中,才会使人生迸发出绚丽的光彩,虽有遗憾,

但无怨无悔!

(二)学习优良传统,继承“有血性”的战斗基因

“有血性”的传统蕴含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也蕴含在军队性质、军事文化之中。官兵继承优良传统是保持“有血性”的重要途径。

“有血性”是什么?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

是不怕死,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血战湘江时,红1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全部英勇牺牲。师参谋长胡震请缨上阵指挥,人刚到阵地,就传来阵亡的消息。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朱德总司令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是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南昌起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天堑腊子口,首战平型关„„哪一仗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哪一个英雄不是气吞山河笑傲

死神?

是天大的困难不言苦。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无不为之震惊。

是大爱无言,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实践中,我军逐步形成了人民军队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公安边防部队在长期的执勤执法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形成了“公安边防部队七种精神”,这是公安边防部队几十年来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是引领新世纪新阶段公安边防事业前进、发展的一盏航灯。新时期,边防部队要从根本上激发义无反顾、奋勇杀敌的血性,把我军的优良传统融入血液、融入思想,把红色基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把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切实发挥部队优良传统在培育战斗精神方面特有的优势,把优良传统化为广大官兵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使其焕发应有的光彩。

(三)苦练实战技能,找到“有血性”的实现途径

顽强的战斗作风、过硬的作战本领和胆识,来自于平时严格的日常训练。严格的实战化训练是激发官兵血性的主要途径。只有平时训得好,执勤执法中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是实践得出的真理。

449——这是2013年牺牲公安民警的数字。去年芳草吐绿时,他们或许正在倾听群众诉说家常,或许正在苦苦追寻案件线索,抑或刚刚对家人许下团聚的承诺。而今,只有英烈碑上的名字,无言伫立。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13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4675人,其中因公牺牲449人。据统计,这是近5年因公牺牲最多的一年,比2012年上升4.4%。因同犯罪分子搏斗、执行任务中发生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多。而导致这些伤亡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民警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实战技能不强,有些单位虽已配发警用装备,但是民警怕麻烦、图轻便,不愿带,许多警用器械由于民警的使用不当,在实战当中成了一种摆设,造成有危险急用时无法正常使用产生伤亡。面对这样血淋林的事实,我们不得不为这些年轻的生命而感到惋惜!

“有血性”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应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它把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气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统一起来,而不是那种盲目蛮干、孤注一掷的“草莽英雄主义”。“有血性”是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的有机统一。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出:“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们既要反对片面强调保存自己而面对危险不敢挺身而出的逃避行为,又要反对片面强调消灭敌人、完成任

务而不注意保存自己的蛮干行为。我们讲“有血性”,讲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不是不要保存自己,而是要以“多流汗”换取“少流血”,以“少流血”赢得大胜利。“多流汗”就是要在日常的训练中练就过硬的军事业务技能,强化装备与人的有效结合,“少流血”就是通过过硬的业务素质顺利完成任务,把危险降到最小的程度。 思考题

有官兵认为:信息化战争中“发现即摧毁”,再“有血性”也强不过飞机、导弹。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推荐影视作品

有血性讲稿范文第4篇

二、有血性是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精神特质

(一)有血性是我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制胜密码。我军素以有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官兵“揩干净身上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让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抗日烽火中,我军官兵以“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英勇气魄,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战争中,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800万国民党军队,用胜利的捷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朝鲜战场上,我军官兵以钢少气多的大无畏气概,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80多年来,我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这是我军的重要法宝和特有优势。

(二)有血性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精神利刃。信息化战争战局态势瞬息万变、火力打击精确猛烈,要求官兵必须临阵不乱、临危不惧,才能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良好状态。信息化装备操作精细复杂、要求越来越严,要求官兵必须沉着冷静、严谨缜密,才能发挥武器装备的最佳作战效能。信息化作战更加强调体系支撑、联合制胜,要求官兵必须团结协同、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并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可以说,信息化战争对军人血性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军人血性对打赢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更强了。血性永远是战斗力的倍增器,是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三)有血性是战胜强军进程中困难挑战的动力引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没有改革创新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是不行的。当前,军事斗争准备面临大量矛盾和问题,只有坚持向积弊开战、朝纵深进击,才能推动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拓展深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只有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才能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军队作风建设处在爬坡较劲、不进则退阶段,只有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才能打赢正风肃纪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四)有血性是彰显革命军人意志力量的形象标识。血性是军人的脊梁,英雄是血性的化身。枪林弹雨中,我军官兵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

威胁义无反顾,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抢险救灾一线,广大官兵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有险情就战斗在哪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信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血性是我军官兵用鲜血和生命浇铸的不朽品牌,也是人民群众评判合格革命军人的特有标准。当前,少数官兵由于自身艰苦磨砺不足和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牺牲奉献意识淡化、吃苦精神缺乏,这是与军人血性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身有血性方称勇。只有强化不怕苦累、牺牲奉献的意志,砥砺平时忘我、战时忘死的胆气,才能树好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

三、按照有血性要求练胆激气

(一)用军队职能使命强化。血性支撑职能使命,职能使命催生血性。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清政治军事的关系、胜负因素的转化、人民战争的威力,坚定正义战争必胜的信念。认真学习领会新形势下军队使命任务,弄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的基本道理,深扎精武强能、备战打仗的思想根子。要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树牢随时准备打仗思想,强化战备观念和敌情意识,时刻紧绷打仗这根弦,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二)用优良传统作风熏陶。优良传统作风是滋养血性的肥沃土壤。要深入学习了解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学习人民军队的特有革命精神,学习部队战史、战例、战将、战斗英雄,在寻根溯源中感悟战斗精神,在心灵震撼中激发血性胆气。要认真学习我国古代赞扬和弘扬军队英勇精神的优秀文化,学习我国历代军旅诗词、革命先辈战斗诗词和军旅文化名言,从中华传统武德中领会忠勇品性、坚贞气节,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强军志。

(三)用训练演习任务磨砺。练兵先练胆,铸剑需砺锋。要积极投身实战化训练,把练技术练战术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在难局险局危局中摔打磨练、砥砺品格,在近似实战环境的生死考验中激发潜能、昂扬斗志。要加强心理行为训练,增强战场适应能力、稳定能力和承受能力。要注重在战备演习、抢险救灾、维和维稳等重大任务中全面摔打磨练,培育舍身报国战斗信念、敢打必胜战斗血性、团结协作战斗品格、沉稳坚韧战斗心理、英勇顽强战斗作风。

有血性讲稿范文第5篇

军人铁血尚武,舍生忘死,投身报国,自古皆然,我军为最。毛主席曾说过:“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我军数十年的辉煌征战,就是一部以血性与豪情写就的壮烈史诗。在硝烟弥漫中出生入死,在前仆后继中英雄辈出,形成战胜强敌的精神密码,传承胜利之师的血性基因,铸就人民军队鲜明的形象标识。

血性是信仰与道德的熔铸,是灵魂与本事的迸发。习主席提出的军人血性,承载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血脉,是对我军战斗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东风劲吹,惊涛裂岸,战鼔催征,站在践行强军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正按照习主席的要求,练气练胆,铸剑砺锋,激发血性虎气,砥砺战斗精神,锤炼顽强作风,磨练意志品质,努力塑造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续写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辉煌历史。

在我军灿若星辰的英雄谱系上,必将铭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血性传奇。

一切旧式军队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只有为数不多的军队,能达到或接近达到这一境界。 这一境界不需要重金悬赏,也不需要严刑峻法,更不需要杀气腾腾的督战队压阵。这一境界使这支军队的每一名官兵,在他的党,他的人民,他的国家需要他、召唤他的时候,就会从每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或队列中挺身而出,在刹那间完成由一名普通士兵向英雄豪杰的升华。 这些士兵会面无惧色,用单手托起即将爆炸的炸药包; 会奋然跃起,用身体堵住机关枪喷吐的火舌; 会毫不犹豫,跳进冰窟窿中救起落水儿童;会超越生理极限,任烈火烧尽自己的躯体;会齐心协力,用胸膛筑起抵挡洪水的堤坝;还会用鲜血淋淋的十指,去挖开、搬动、寻找水泥预制板下一息尚存的生命„„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支军队早期的英雄谱上,有些人甚至昨天还是敌对阵营中被抓来的壮丁,今天一旦投诚到这支军队的行列里,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精神上的“化学反应”,迅速转变成一名为自身的阶级利益,也为人类共同理想而战的伟大士兵。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事情算得上奇迹,毫无疑问,这就是奇迹。那么,又是什么人,什么力量,在缔造这样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信念

有血性讲稿范文第6篇

巧遇三个朋友,他们的故事令我深思:

第一位朋友是江苏某企业的副总,分管外贸营销工作。他上任一年,销售额就从连续三年徘徊在3000万突破至1个亿,在年终的会议上总经理表扬了他。但他心里并不舒服:因为他听到老板的小舅子私下说,1个亿的销售额都是业务员做的,他连英语都不会,怎么可能是他的功劳,而据说总经理对此评价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对。

第二位朋友是某软件公司的架构师,是呼叫中心软件设计方面的高手,他在公司担任技术总监期间,手下带了五名研究生,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养他们,两三年之后,这些研究生都成了独当一面的高手,有个小伙子天资聪慧又年富力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他。而最近他听到人力资源部熟人的内线消息:因为新人小李的技术比他相差不多,而收入却少了一多半,公司有意让小李替代他的位置。

第三位朋友跟我谈到了他的上司,他是某集团华北分公司的总经理,他最敬佩的上司是集团的营销副总裁刘总,每当他有问题想不通的时候,感觉迷茫的时候,没有对策的时候,跟刘总一个电话,几句话,问题往往能应刃而解。而对于刘总,集团内部则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刘总是个高瞻远瞩的企业家,有人则认为:“老刘从开始就没做过业务,他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忽悠忽悠,这样的人居然能当上集团总裁……”,朋友很困惑,对一个人的评价怎会差异如此之大!看完三个朋友的讲述,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三种不同的角色:能做事的人,能带兵的人,能审时度势的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创新型企业,这三类人谁是企业最需要的人,哪些人对企业的价值更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应当如何区别对待?

记得有一位企业家讲过这样一段形象的话,他说:“大家都用过圆规吧?圆规的顶端是手柄;一只脚是尖的,牢牢扎在纸面;一只脚是带着笔的,可以自由舞

动。拧动手柄,圆规的一只脚扎牢、站稳,一只脚就可以画出优雅的曲线。通过手柄、定脚、动脚的配合,圆规完成了美丽的任务。我们的企业也是一样。老板是什么?是圆规的手柄,企业的原动力由此而来。如何完成企业的使命,需要定脚和动脚。定脚的作用是扎稳、站牢、把事情做深入、做扎实;而动脚的作用则是走出去,把圆画大、画完美。在我们的企业内部,定脚也就是把企业的产品、专业、市场做深入、做扎实的人,而动脚则是为企业开疆拓土、带领团队奋战沙场、斩对手于马下、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人。”

就像圆规一样,企业离不开扎实做事的人,也离不开带兵打仗的人,他们对企业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非常钦佩我的一位朋友,他原在一间IT公司任职,不知何故转行到一家颇有名气的家装公司,行业不同,相同的只是销售;很快,他就把所在的营业部搞成全市前列;随后,老板委派他去天津,很快,天津公司成为了全国的业绩冠军。当他受聘于另一家公司去山东开拓市场,尽管市情不同,业务特点不同,他仍然做得非常好,在低迷的2009年为这家公司创造了上佳的业绩。如果他独立创业,我肯定为他投资,遗憾的是,有一位比我有眼光和实力的老板,不惜重金和股份邀他加盟,于是,他再次踏上开拓市场的征途。然而,直到今天我也不认为他是家装方面的专家,其眼光,呵呵,不敢恭维;至于动锤子动锯,更是一窍不通。他就是他,一个对市场极端敏感、对事业热得冒火、爱女儿但常常深夜回家、带着一群兄弟打拼市场的人。一个极端爽快的南方人!谁又能说企业不需要这样的人?还好,我觉得他服务过的企业的老板们都认识得到,这是对企业有价值的人。也非常佩服我的客户所聘请的一位意大利人。这家企业位于广东东莞,专门生产制作皮鞋的鞋楦,出口到全国各地,在全球享有盛誉。制造鞋楦的工艺中有一个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工艺叫模切,大致的工作是: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仿制出相应的模具,再由复杂的数控机床进行编码和批量生产,而这家厂所聘请的首席模具师,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七十多岁的老人。老人住在公司附近的五星级酒店,每天由总经理的专车接到厂里,在属于他的工作室里精心雕琢着鞋模,用的是普通的锉刀、砂轮,但每一刀、每一下都全神贯注。企业的老板跟我介绍,尽管企业也有十来个模具师,但目前都还没有他的水平,关键几刀还得他来,老人家高薪受聘,每年回家带薪度假两个月,每天工作八小时。估计也没有人否认,他,尽管语言与其他人不通,更谈不上对行业的了解与展望,也不会带团队和忽

悠,但,他,仍然是这家公司最有价值的人。

说了两个极端的、但是真实的例子,我的观点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两类人是对企业最有价值的人,一类是为企业确保现有业务稳定、持续、深入开展所必须的特才、专才、忠才;另一类则是为企业开疆拓土、使得事业做大做强的人。两种不同的角色,决定了这两类人所需要的特质不同,对其价值的评判也应当有所不同。

前一类人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掌握着企业核心、重要技术、市场客户的人,另一种则是对企业有着异乎寻常的忠诚、在人员异动的背景下可保企业稳定、可跟老板“上山打游击”的人,当然,他们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战略视野未必强,甚至很差,但惟其稀有、惟其专业、惟其忠诚,这些人的存在必不可少。对这些人的评价,不应求全责备,更不应只看现值,***同志“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名句值得我们深思。

后一类人则多是慷慨悲歌之士,有魄力、有眼界、有人气、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企业开拓事业必须要这样的人,但这样的人也有脾气、有性格、有志向,对这样的人来说,对他们的珍惜应更多地体现为尊重、肯定、认可;要看大局,不看小节;看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不看做了什么,或者装作看不见、没看见。我们不要期望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兼任两种角色,或兼备两种素质,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能延揽到、管得住、激励好以上两类人,已经是企业的福气,对企业家和管理机制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

上一篇:影响力中国范文下一篇:语言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