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4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初中政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的人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将政治教学作为应对考试的工具,一味强调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体制中广泛推行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知识能力上的提升,更需要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此来指导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因此,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实践。就现阶段的学校德育教育而言,政治课程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经,能够以直接有效的形式将正确的人生观念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政治在初中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其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小,导致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忽视初中政治的作用,将其作为初中阶段的辅助科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延续以前的画重点、背知识的教学模式,完全没有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主动性,导致学生在繁重的背诵任务下对政治学习失去信心,从而使得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教学难题。

一、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初中政治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必然多倾向于政治理论教学,因此,学生的政治学习必然面临着大量的理论知识记忆内容,这是政治课程本身具有的特点,是不可避免的。其实,许多初中学生对政治课程存在厌倦和畏惧心理,并不仅仅是因为政治理论内容枯燥无聊,也因为教师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机械化,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认为初中政治的根本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记住政治大纲规定的理论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运用这些内容回答问题。

因此,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时往往直接主导课堂,将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以画重点的形式告诉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后背诵与记忆。这种形式虽然能够使学生快速获得重点知识,但毕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学生并没有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与思维获得对政治知识的理解与解读,因此在理论背诵上具有很大的难度,基本上就是靠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即使记住了可能也无法很好的与政治材料结合起来,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或者由于没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导致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的记忆准确度下降,容易忘掉一些内容,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强化知识记忆。

虽然初中政治教学是以理论内容为主,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记忆,提高学生的政治记忆效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从政治课堂中体会到政治学习的乐趣与新鲜感,调动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政治学习。那么该如何增强政治课程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出现,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将枯燥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使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政治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上,要结合初中学生乐于接受新奇事物的心理特点,创新运用新的政治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二、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时政

虽然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知识,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于政治课程的要求也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背诵与堆积,而是要结合生活经历与社会时政等政治材料进行教学与学习,从而达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取向与价值观念的目标。因此,教师的政治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局限在政治课本上,单纯的照本宣科,要适当的开阔眼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时政纳入到政治教学的范围内,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政治学习视野,也能掌握最先进的政治材料,为政治理论知识寻找落脚点,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训练学生的政治理论应用能力。

首先,初中政治教师的教学需要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虽然政治内容看似抽象难懂,但其实这些理论都是从生活实践中得出的,需要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具体的生活经历来理解相关的政治理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教师在讲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从经历的一些选举、投诉等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陈述自己在行使这些权利时的问题和方式,将课本中具体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引出来,从而拉近学生与政治知识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政治理论。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能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自觉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水平。

其次,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多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不能只专注在课本上,要随时掌握最新的社会时政,与时俱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时政新闻,在增强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在具体的政治实例中融入政治理论知识讲解,同时增强学生对理论与材料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政治升学考试中多是以社会时政为切入点,让学生挖掘其中的政治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将社会事件结合在其中,必然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训练学生将政治材料与理论知识结合的能力。

三、政治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与创新,更需要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实现多样化的政治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政治课堂学习不再是完全枯燥的理论记忆,而是有更多有趣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赛与演讲比赛等形式进行政治教学,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政治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足够的学习动力。

总之,初中政治在培养学生积极人生价值观念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教师重视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逻辑严密以及知识抽象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学习数學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学生系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当研究当前教育教学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措施;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生活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认识不足,使得课堂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探究。

一、部分教师对有效性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然而,部分教师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偏执地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尽量多地为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在量上得到保证,并以为这才是有效性教学努力的方向。其实,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不但在量上要有所控制,而且在内容的设计上也要适合他们的天性和心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质量地学习,实现有效性教学。其次,部分教师把知识当成能力。虽然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能提升能力,但是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同起来。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有效性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自信心的提升等。教师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从知识到能力都得到不断提升,才能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教学打基础

(1)熟悉教材,了解内容。要实现课堂数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教材的熟悉和掌握。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不管延展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围绕教材内容,突出教材内容,深化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大纲,不但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掌握节奏,均匀分布重点、难点,还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随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转变方式,有效调控课堂,让内容、问题都相互连接,也为重点、难点服务,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2)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上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比如,内容、形式、方法、模式,都应该是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准备好传授的知识。但事实是,具体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忽略对学生的了解,只顾熟悉教材。这样没有针对性的备课,不但内容上、方法上有可能脱离学生,而且教学效率也不会高。因此,在课前准备中,教师不但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首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此作为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设计课堂问题的根据,以便把内容能完整、清楚地传授给学生。其次,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问题内容时注意分层,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使教学更有效。

2.要重视导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学生活泼好动,上课时很难一下子进入学习状态。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一进教室就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很突兀。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玩乐中,教师就开始授课了。这样,学生会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导入对课堂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结合教学内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这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结果,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新课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能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第二,可以用故事导入。数学家们在研究和追求数学真知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看到数学更加有趣的一面,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第三,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导入。比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从起床到学校,一共能用多少时间?几点起床?你们晚上写作业能用多少时间?”为拉近师生关系,放松学生心情,教师可以说说自己一分钟能干什么,半个小时能干什么,告诉学生自己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这样能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使课堂导入顺理成章,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3.对教学环节进行反思,发现不足并改正

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中,反思都是每一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首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如果内容设计不恰当,难度过大,势必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极大的压力,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其次,对学生调控进行反思。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体,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忽略学生的存在,一味地讲解,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无法调控课堂,影响教学效果。第三,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教师要想想课堂教学节奏、时间安排、前后衔接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

4.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选择合适的合作内容,重视合作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合作内容,设置多种难度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此之前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特别是在一些图形教学的相关问题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制作,明确图形的基本特征,再结合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所选择。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思考和判断。因此,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选择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2)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合作能力。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除了选择合适的内容外,教师还要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以便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引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讨交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预留自主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有效性。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之,逻辑严密以及知识抽象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学习数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学生系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当研究当前教育教学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建华.浅谈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实施[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03).

[2]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

[3]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01).

[4]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课堂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味地灌输知识,必须要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围绕学生这个核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精心设计备课环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还要注重恰当地运用评价手段,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对于小学语文这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来说,教师也必须要及时革新教学观念,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努力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精心设计备课环节,确保教学顺利有效开展

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从备课这个首个环节做起,只有精心设计,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对教学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高效有序的开展下去。以往教师在备课工作上一般就只是备知识点,片面关注知识的讲授,这难以使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全面的做到备自己、备学生、备知识点,需要对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个综合的考虑,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备学生,就是教师要从学生这个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始终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运用更为丰富和趣味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充满兴趣的主动学习。备知识点,就是教师不能将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需要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思考如何将知识点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二、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对趣味性的事物才会更想探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这一的心理需求,应该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思考,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为深刻[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定位,要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否则如果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一旦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就会变得不会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留出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让他们将自己视作课堂上的主人,这样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从根本上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课文《丑小鸭》的時候,学生们对这个童话故事充满了兴趣,教师节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分别扮演丑小鸭、鸭妈妈、小鸭子、公鸡、小鸟等课文角色,学生们踊跃报名参与,用心的表演课文情景剧,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就会活跃起来,真正变成了学生主宰的课堂,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也能对丑小鸭的悲惨遭遇有更多的感受。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去,这样他们将会更加强烈的求知欲,也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积极思考的动力。教师要做一个优秀的问题情境创设者,要确保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唤醒他们积极探究的动机,将问题作为思考的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最后解决问题,也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查找资料、积极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课文内容,演示乌鸦向瓶子里投石子喝到水的原理,帮助学生认识到乌鸦的这个聪明办法,然后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开动你们的脑筋,谁能说出还有哪些办法帮助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这样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也会积极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的奇思妙想,其中闪现这着许多创新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能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的目标,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的有效途径。

四、恰当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教学评价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善于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正面的语言鼓励,当学生觉得自己被肯定和赞赏之后,有助于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了学习自信心,进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中。除了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微笑、点头、竖大拇指、轻轻地抚摸头等肢体语言进行评价,这种无声的表现很多时候能够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4]。具体来说,如果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对他肯定的点点头,微笑地表示满意;如果学生准确回答问题,可以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很好;当发现学生没有集中精神听讲时,可以通过沉默、轻咳等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可能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课堂教学活跃高效的开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全面规划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必须要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师生共同努力才会获得好的结果。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文章简单分析了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过分强调自身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兴趣不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探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 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个人文学素养较为薄弱

教师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引路人,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无论是学历还是个人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有许多教师固步自封,个人文学素养较为薄弱。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既兼顾语文教学工作,又负责班级管理,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没有时间和精力丰富自身文学知识。学校通常以升学率为指标考核教师,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教师只有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研究,而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够重视。

(二)教学方式死板单一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中以单一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口头说教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上记笔记,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死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主动探究知识。此外,教学方式单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并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限的互动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层面,教师习惯提出封闭式的问题,学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缺乏表现自我的空间,这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初中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审批正式出版的,教材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是由于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教学内容可能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教师若不加以补充,不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初中语文知识。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习惯于讲授课本知识,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忽略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不足。

(四)教学评价趋于功利化

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实施教学评价时带有较强的功利心,通常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好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初中生成长环境不同,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表现也各不一样,教师如果只关注最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产生错误的认知观念。此外,许多教师习惯使用“很好”“不错”“不太对”等语义模糊的评价语言,导致教学评价失去教育意义,学生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三、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語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创设情境的相关素材,视频、图片、音乐等都可以成为辅助情境创设的材料,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教学素材,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将教材内容还原到学生面前。例如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深层次内涵,教师可以将作者生平事迹、文章创作背景等内容还原到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名人名家的朗诵视频,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诗歌中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 开展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3~5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解决语文学习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明确的探究主题,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要求进行思考,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最终在小组内部形成统一的意见。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应当做好总结,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表现优秀的小组适当的奖励。例如在《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茅以升先生笔下的各种桥梁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石拱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围绕“我印象最深的一座桥”的主题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按照文章中的介绍方式介绍自己了解的桥梁知识。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3. 实施翻转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教师必须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讲解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解读文章并围绕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深度思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外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完全脱离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只能凭借自身已有知识和课本内容解决语文学习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例如在《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思考“范进中举主要讲述怎样的故事,文章出现了几次转折,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在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下,学生阅读课文的目的性更强,在学生独立思考过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以课本为基础拓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素材

1. 结合课本内容拓展生活化教学素材

选择初中语文教学素材时,教师应当遵循生活化的原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带到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熟悉课本内容并从中挖掘生活元素,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帮助下,学生能够从教学案例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并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需要通过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从课本中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变化,从“父亲翻越站台为我买橘子”的片段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加入生活元素,要求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付出,并思考如何看待父愛,如何回报父爱。

2. 结合课本内容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青少年承担着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责。初中生正处于事物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借助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强大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从初中语文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素材,寻找切入点,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以《屈原(节选)》一课为例,《屈原》是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剧作,教材中节选了第五幕第二场的内容,创作了风、雷、电的颂歌。在讲解课本内容后,教师应当联系历史中士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经历,联系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感受屈原忠贞不屈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以过程为导向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过程为导向,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考试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指导。教师应当通过精准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认知自身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调整初中语文学习方式。此外,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应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尽可能地使用鼓励和赞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四、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趣味性,带给学生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组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婷婷,杜建华,侯识梅,孙薇,刘会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C],2017.

[2]陈莉.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经验[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四)[C],2017.

[3]李华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

[4]张永贵.探究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措施[A].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9.

作者简介:

金兴荣,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四中学。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适用教学手段、精心设计问题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是学生获取新知、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实践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技能的重要平台。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以本为本以人为本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应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根据学生个体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有些教师备课时总喜欢引用名师的一些出彩案例可实际最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从学生的实際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机。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尽管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例如在每个学期的期末复习尽管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在总复习时不要感到太枯燥乏味但适当的练习还是要做的俗语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生总是要在练习实践中获得理论的真知这时支撑学生做完练习的往往是学生对我这位数学老师的信任和爱戴。他们认为完成练习不但能考出好成绩还能让老师这一学期所付出的劳动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不会让关心他们的老师、父母失望。

三、激趣引学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让学生有兴趣首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试想本来就单调枯燥的数学再加上正统的教师呆板一平如镜的语言我们那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坚持0分钟吗?所以教师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的话语往往在语言的波峰或低谷时说出。一个好的课堂就好像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具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菜不好吃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数学课堂也是如此总得让学生感觉味道好爱听所以就得放点作料笑话幽默)但不能太多因为笑话幽默多了课堂冲淡了喧宾夺主课堂没内容学生学不到知识。所以课堂里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因此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及尝试和表现的欲望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四、实施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五、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中绝对的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计算、方法必须适合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心体验。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节课时教师利用放缩尺画了一个卡通人物的头像学生顿时满腹狐疑“我们的数学老师又不是美术老师为什么要用简单工具画出这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头像呢?”教师抓住学生心情愉快、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终服务于新课程的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核心和重点是教学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因此,能够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便是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当具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数学学习任务,同时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有言: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是基础之重,课堂教学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和素质;因此,追求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标的引导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而,为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促进教师和学生合作对话,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对教师来说,必须提高认识,发展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旨在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得预期中的学习目标并学会学习,同时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积极发展。通常来说,就是在认知上,促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促使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从不热爱到热爱。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对教师来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感受到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与价值,同时享受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精彩的瞬间,让教师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同时,作为教学的承载体,去了解学生,开创合作教学的良好土壤;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就必须不断地优化组织学生学习的形式,使之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期望值、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另一方面,实践出真知,必须从理论拓展到实际教学中,探讨适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论。

一、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生活味道”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利用悬念型问题创设情境。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

2.利用生产、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机地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消除他们对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这样能起到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3.利用故事游戏创设情境。

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游戏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丰富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影响非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起推动作用。

二、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在初中阶段,学生需了解的数学思想有:用字母表示数、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隐含在数学知识当中,伴随知识思维的发展,只能逐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以知识、例题为载体,向学生有机地渗透数学思想,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不可能凭借一两次课或几个例子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作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易混易错知识,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讨论来区分、掌握。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变式练习。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们必须学会教学反思;数学教学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的反思。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教法,增强教学的适应性。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逐步成长起来的。作为教师,要善于自我反思,经常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要有勇气正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应学生的要求,随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无论是对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还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刘徽,等著.改进数学课堂[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2] 贾琳红.新课程目标下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 姜洪沙.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实验及案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 雷丽青.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0(18).

[5] 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01).

上一篇:TKA术后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导学案化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