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实施方案范文

2023-09-21

合理用药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1 明确诊断, 确定用药目的

明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和前提。其实临床的很多不合理用药皆因诊断不明确而引起, 因误诊而误治, 误治而误用, 误用就不可能合理。要知道, 许多症状相同或相似, 其疾病性质和病因却不相同, 治疗方法显然不同, 所用药物也就大相径庭。这样就可能不仅不能治愈疾病, 反而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 甚至会因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加新的药源性疾病。因此, 用药前应尽量明确患者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严重程度, 从而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在诊断未明之前, 如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症治疗, 应注意不要因用药而妨碍对疾病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充分了解影响药效的因素

合理用药是指在用药时, 做到药物选择正确, 剂量适当, 给药时间、给药途径适宜, 联用药物合理, 能充分发挥用药的作用, 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和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从而能迅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使机体恢复健康;同时要考虑经济性问题, 即要考虑患者对药品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态度。药物进入机体产生效应是常常要受到机体内外各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药物效应增强或减弱, 甚至发生质的变化, 产生毒副反应, 因此,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的第一步。

2.1 生理功能状态评估

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状态可通过药动学和药效学两方面对药物效应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且这些影响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因此, 对生理功能的评估就不能只看某器官的某一项生理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 而是要全面了解患者全身的生理状态, 充分考虑年龄, 性别, 体重, 营养状况, 心、肺功能, 肝、肾功能, 免疫功能, 家族遗传等对药物作用的综合影响。

2.2 心理、精神状态评估

心理活动变化可对药物效应产生影响, 精神状态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大约占35%~40%。因此, 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心理承受能力, 其对药物治疗的接受度, 对药物治疗效果的信任程度等。除此之外, 患者对药物效应的反应能力、敏感度、耐受程度也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3 生活习惯、社会状况评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大量化学产品的不断问世、生活习惯的改变, 人类生活与工作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如:食品、饮料中的各种添加剂, 农药、化妆品、烟、酒以及各种非治疗性的保健品等, 都从不同角度, 以不同的方式对机体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这也必然增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会, 也会使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过程发生明显的变化, 使药物治疗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 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因此, 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成分、饮食时间、饮食数量, 烟、酒、茶嗜好, 工作生活环境, 睡眠习惯, 全面考虑这些方面对机体生理功能, 生物节律以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烟、酒对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的影响。另外还需评估患者的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的好与坏对患者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要知道穷人和富人对待疾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临床医生在为患者选择药品时也需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的。

3 充分掌握药品信息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进展, 疾病种类增多;同时伴随着医药工业的蓬勃发展, 大量新药蜂拥而出。因此, 临床医生已很难在对病人复杂的病症进行诊断、鉴别、制定治疗方案之余掌握每种药品的用药信息。然而对药品信息掌握不充分, 就根本谈不上用药合理, 要合理用药, 就得充分掌握药品信息。其实要掌握药品信息也不难, 可以通过3条途径获取: (1) 通过网络随时关注临床用药进展; (2) 咨询药师; (3) 用好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经SFDA核准备案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包含了该药品所有的信息, 是用药正确、用药安全、用药合理的法律依据, 用以指导合理使用药品。读懂药品说明书、用好药品说明书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4 制定详细的用药方案

在明确诊断,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充分掌握药品信息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所有一切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 确定用药目的, 制定适合于患者的详细用药方案:包括所用药品的价格、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疗程长短, 以及是否联合用药。并认真执行。

5 密切观察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尽管已经对患者做了全面的评估, 以及充分考虑到了影响药物作用方方面面的因素。但由于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对不同个体给予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所产生的药理效应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同一剂量的某药在有些患者可起到很好的疗效, 而另外一些患者则疗效欠佳或根本不产生疗效, 而在某些个体甚至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并且由于对个体来说其对药物敏感性的高低在用药前临床医生无从知晓, 只有从用药后的反应来判断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因此, 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必要时还要检查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和实验数据。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在必要时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6 做好用药指导,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在用药过程中, 患者可能会因药效不明显、自觉好转、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等原因随意换药、过量服药、过早停药、不用药等用药不依从现象。造成疾病治疗失败, 自身中毒危害, 导致发病, 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 临床医生要做好用药指导, 详细交待患者的病情, 说明遵医嘱用药对其疾病治疗的好处, 对用药不依从的危害。让病人清楚其使用的药物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反应。态度要和蔼, 耐心解释, 取得患者信赖, 增强治疗信心。随时回答用药的相关问题,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也就提高了患者自身的用药水平。

摘要:在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 由于在我国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 临床医生在药品使用中起着关键性决定作用, 临床医生如何合理用药, 对解决不合理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药物,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杨世杰, 王怀良.药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33~44.

合理用药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病史摘要】 患者,男,78岁。患“原发性肺癌”胸部剧痛,给予吗啡控释片掰开后口服。

【处方】

吗啡控释片 1/2片 1/d 口服

【分析】 近年来上市的控释、缓释片剂药物越来越多。因为它能起到长效作用,减少服药次数,给病人服药带来了方便。控释、缓释制剂是在生产时加入了特殊的材料,药片内所含的药物成分被分成速释和缓释两部分,然后通过特殊成分形成的隔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以达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的。缓控制剂是否可以掰开使用主要看其释药技术和原理。如果中间有刻痕的通常可以掰开服用,若临床要求分剂量使用,则可以按药物上的划痕给药。

骨架型盐酸吗啡缓释片,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以疏水脂质材料为缓释骨架材料,释放时以骨架溶蚀及扩散方式进行,其正确服用方式为:整片吞服,不可截开,成人每隔12h服用1次,用量应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服用镇痛药史选择不同规格的药片。不能掰开使用的缓控制剂被掰开后控释膜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出,就达不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了,有时还可以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吗啡的控释制剂,服用后使疼痛大大减轻,如果将1片分成2份,老年人1次服用半片,其结果就有可能引起吗啡中毒。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采用的是特殊缓释技术,片剂中间有刻痕,但只能沿刻痕掰开,半粒使用。这样设计是因为曲马多为强力中枢镇痛药,在强调三阶梯镇痛疗法时,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半粒的用法是经常采用的,这样能方便患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建议】 吗啡控释片不可掰开服用。必须整片吞服。

1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病史摘要】 患者,男,34岁,因“口服氧化乐果20分钟”入院。诊断:急性口服有机磷(氧化乐果)重度中毒。在洗胃后给予阿托品、碘解磷定静脉注射,同时给高渗葡萄糖静脉滴注。

【处方】

阿托品注射液 3mg 静脉注射 每15分钟1次 50%葡萄糖注射液 40ml 碘解磷定注射液 1.0g 静脉注射 每2h1次 10%葡萄糖注射液 3000ml 静脉滴注

【分析】 有机磷酸酯类毒性是由于亲电子性的磷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失去了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了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产生一系列毒性症状。阿托品为抗胆碱药,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作用。碘解磷定为胆碱酯酶重活化剂,能与磷酰化胆碱酯酶中的磷酰基结合,恢复胆碱酯酶的活力。抢救中大量输入高渗葡萄糖液,滴速又快,这样一方面可使体内碘解磷定及阿托品的有效血药浓度被稀释;另一方面葡萄糖也影响被激活的胆碱酯酶活力。有实验比较证明,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与10%葡萄糖液各1000ml经静脉输入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其结果是不同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使之下降2~3U,而10%葡萄糖液却下降7~9U,再者,体内合成乙酰胆碱需要有乙酰辅酶A参与。而葡萄糖在体内降解时的中间产物为丙酮酸,它能在线粒体内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所以输入高渗葡萄糖就等于提

供合成乙酰胆碱的物质基础,结果增加了乙酰胆碱的毒性症状。

【建议】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输液以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宜,不应使用10%或50%高渗葡萄糖液。在使用阿托品与碘解磷定时不宜大量补液,以免抢救药物浓度被稀释,影响疗效。

1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辅酶A、胞磷胆碱、碘解磷定

【病史摘要】 患者,男,2岁,因“误服敌敌畏2h”入院。诊断:急性有机磷农药(敌敌畏)重度中毒。在洗胃后给予阿托品、碘解磷定,同时给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胞磷胆碱静滴,共应用碘解磷定8d。

【处方】

阿托品注射液 3mg 静脉注射 每30分钟1次 10%葡萄糖液 100ml 碘解磷定注射液 0.25g 静脉滴注 每6h1次 10%葡萄糖液 200ml 三磷酸腺苷注射液 40mg 注射用辅酶A 100U 胞磷胆碱注射液 0.25g 静脉滴注 1/d 【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过量。辅酶A为体内乙酰化反应的辅酶,外源性补充辅酶A,可生成更多的乙酰辅酶A,最后生成乙酰胆碱。胞磷胆碱能促进体内卵磷脂合成,卵磷脂分解能提高血浆中游离胆碱水平和脑中胆碱浓度,进而促进胆碱能突触处乙酰胆碱的利用和释放。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如给予辅酶A、胞磷胆碱,可使体内乙酰胆碱含量进一步增加,不利于有机磷中毒的抢救。

胆碱酯酶复能剂对形成不久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易于再活化,不能使已老化的胆碱酯酶复活,故用药越早越好。若已老化再给过量的胆碱酯酶重活化剂反而使胆碱酯酶被抑制,并可与磷酰化中毒酶形成有毒的磷酰肟。中毒超过3d,胆碱酯酶已老化,不宜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首次足量给药,不但疗效好,恢复快,而且重复用药次数和药物总用量少。中重度中毒患者应采用静脉注射给药,不宜采用静脉滴注,因所给药物不易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复能剂的半衰期为1~1.5h,必须重复用药,以巩固疗效。然而,应根据病人病情重复用药,不宜机械定时地重复用药,以免引起药物过量中毒或药量不足的不良后果。重度中毒应用重活化剂应每h给药1次。本例应用重活化剂采用静脉滴注和机械定时给药,重复用药间隔时间太长(6h),用药长达8d,导致起效慢,疗效差,副作用大,花费多。

【建议】 在体内胆碱酯酶活力未恢复前、中毒症状未消除时,不宜应用辅酶A、胞磷胆碱及含有辅酶A的能量制剂。

合理用药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2~9月间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21560张处方做为观察对象, 从以下几方面对处方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生素使用情况、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使用情况、基本药物使用情况、针剂药物使用情况、就诊平均费用和处方书写是否规范以及处方用药是否合适这几方面进行审核, 逐张核对, 并做好记录。

1.2 处方评价指标内容

包括处方总数, 处方用药品种数, 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 使用抗菌素药物的处方数, 抗菌素药物使用百分率, 使用通用名总数、通用名处方的百分率, 处方总金额, 平均处方金额, 处方合格率。

1.3 方法

将各项调查指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按《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评价处方是否合格, 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2 结果 (表1、2)

3 讨论

(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院门诊药品合理用药标准[3], 我院门诊处方在合理使用抗生素、药品通用名的使用、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品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方面都符合标准要求,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在79.5元, 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低情况相符。各种疾病处方金额与患者病种相符合, 其中糖尿病、脑供血不足、各种急外伤、胃炎等单张处方费用高于其他疾病。

(2) 处方合理用药审核:处方上出现重复用药32张, 例如感冒清+酚胺咖敏+金莲清热泡腾片, 美洛昔康+复方氯唑沙宗+双氯芬酸钠。用药指征不明确, 用药不当22例, 例如临床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 使用环丙沙星+酚磺乙胺, 环丙沙星的使用不妥当;临床诊断为腹泻, 使用消旋山莨菪碱+尼美舒利+头孢拉啶, 尼美舒利的使用存在不当。

(3) 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对医师和药师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临床药师要走进病房, 参与查房, 甚至与医师一起制定治疗方案;强化药品使用管理, 坚持药品处方点评制度, 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审查。将审查结果加入考核目标;在全院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和学习, 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推动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完善处方笺格式的制定。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9月门诊处方21560张, 按照处方基本指标对用药项目进行审查, 并对审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11种, 使用药品通用名比例98.8%, 抗菌药物应用比例27.8%, 注射剂应用比例6.9%, 平均处方金额79.5元, 合格处方95.99%。结论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 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 但还存在不足之处, 要加以规范。

关键词: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门诊处方,评价

参考文献

[1] 罗辉霞.我院门诊处方评价与合理用药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9:2329.

[2] 叶永年.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 2004:42.

合理用药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7320张处方做为观察对象, 从以下几方面对处方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生素使用情况、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使用情况、基本药物使用情况、针剂药物使用情况、就诊平均费用和处方书写是否规范以及处方用药是否合适这几方面进行审核, 逐张核对, 并做好记录, 然后将各项调查指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按《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评价处方是否合格, 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情况

本组共调查17320张门诊处方, 按《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评价为合格处方16627张, 占96.00%, 不合格处方693张, 占4.00%。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98.34%, 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2.11种,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17.60%, 使用针剂处方占比16.45%, 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处方占比40.60%, 每张处方平均费用102.13元;使用的抗生素的处方中, 以单用口服抗生素为主, 两联用药处方456张, 占抗菌药物使用率的17.36%, 三联用药及三联以上的78张, 占抗菌药物使用率的2.97%。

2.2 处方用药合理性情况和书写规范性

未使用药品通用名处方213张, 占不合格处方的30.74%;处方前填写不全52张, 占不合格处方的7.50%, 表现在患者一般信息填写不完整, 不写临床诊断或诊断书写不规范;修改处方处无意识签名或盖章、未标注日期处方45张, 占不合格处方的6.49%;特殊处方使用错误76张, 占不合格处方的10.97%, 主要是非儿科医生对儿童患者用药时使用普通处方, 和医师开具精神药品时未使用红色处方;药品用法用量不规范157张, 占不合格处方的22.65%主要是用法用量不准确, 特殊用法未注明理由并签名或用量超过7d使用量。

2.3 处方合理用药审核

处方上出现重复用药32张, 例如感冒清+酚胺咖敏+金莲清热泡腾片, 美洛昔康+复方氯唑沙宗+双氯芬酸钠。用药指征不明确, 用药不当22例, 例如临床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 使用环丙沙星+酚磺乙胺, 环丙沙星的使用不妥当;临床诊断为腹泻, 使用消旋山莨菪碱+尼美舒利+头孢拉啶, 尼美舒利的使用存在不当。

2.4 其他方面

出现配伍禁忌处方9张, 例如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使用呋塞米和头孢美唑, 这2种药品合用可增加药物的肾毒性。需要做敏试验的药品未注明判定结果1例。

3 讨论

(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院门诊药品合理用药标准[2], 我院门诊处方在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就诊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方面都符合标准要求, 但是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使用率方面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 原因可能与我院医务人员对我国基本药物的不了解有关, 另外, 单张处方金额在102.13元, 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不高和人均收入低的情况不符, 就诊平均药费偏高, 需要加以干预, 限制大处方和用贵药的现象。

(2) 2010年2月以来我院医教科和药剂科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要求每月定期进行处方审核和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反馈, 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并在下次检查中加以落实。所以我院处方合格率较高, 但是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理用药标准要求[3]相比较, 我院门诊处方还存在不足之处。

(3) 总结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对医师和药师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 (2) 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临床药师要走进病房, 参与查房, 甚至与医师一起制定治疗方案。 (3) 强化药品使用管理, 坚持药品处方点评制度, 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审查。将审查结果加入考核目标。 (4) 在全院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和学习, 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推动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5) 完善处方笺格式的制定。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12月门诊处方11600张, 按照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进行审查, 对审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11种, 使用药品通用名比例98.34%, 抗菌药物应用比例17.60%, 注射剂应用比例16.45%, 平均处方金额104.52元。结论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 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

关键词:合理用药,门诊处方,评价

参考文献

[1] 罗辉霞.我院门诊处方评价与合理用药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9:2329.

[2] 李祥, 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 2005, 12 (1) :79~81.

合理用药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1 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

就目前为止, 能实现降压效果的药物有5种: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以及钙离子拮抗剂 (CCB) 。降低收缩压效果明显的有利尿剂、CCB以及ACEI, CCB和利尿剂与ACEI相比, 更有利于释放吲达帕胺。当血压为<140/90mm Hg时, 说明降压成功, 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要控制在低于150mm Hg的范围内, 同时患有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是<130/80mm Hg[1]。在第一次使用降压药物的时候, 一定要切记, 不能使用过量, 只有逐渐增加计量才能有最好的治疗效果。

2 降压药物的结合使用

(1) 降压药物之间的有效结合使用:主要根据5种降压药物效果的差异进行有效的结合, 把长效和缓释制剂的使用视为重点。鼓励使用的组合有:利尿剂+A C E 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还有β-受体阻滞剂+ARB等。这种结合性药物治疗的方法属于阶梯疗法。不仅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能使副作用降到最低。如果只使用6.25mg氢氯噻嗪或者2.5mg普奈洛尔, 降压效果就不会很明显, 但要把这两种降压药物以等剂量想结合, 就能实现最佳降压效果。ACEI和二氢吡啶以及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的结合, 都是采用降低周边血管阻力的方法来实现降压的, 虽然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差异, 但都能提高降压的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尤为有效;氯沙坦与苯那普利的结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相比, 非常适用于肾性高血压, 能够成功达到降低蛋白尿和血尿酸, 有足够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 与没有降压作用的药物进行结合:并不是说抗高血压药物和没有降压效果的药物的结合是没有用的, 当抗高血压药物与他汀类降脂药物、阿司匹林等非降压药物结合使用的时候, 可以降低动脉硬化以及血管栓塞等高血压症状的出现率, 对高血压的治疗特别有效。

3 高血压合并其它心脑血管病用药选择

(1)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利尿剂能有效的控制血容量;ACEI、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和心痛定对于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完善心功能尤为有效。如果出收缩功能不完整的现象, 可以加大心肌收缩力药 (如洋地黄类制剂) 的剂量。针对舒张功能不好的患者, 对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的使用要特别小心, 一定不能使用洋地黄类制剂, 采用β受体阻滞剂才能有效的降低心率, 它独特的负性肌力作用能有效的使心肌氧耗达到最低, 使心肌缺血更加完善, 大大提升心肌舒张功能[2]。CCB不会因为负性肌力的作用而影响到心肌收缩与舒张的协调, 采用扩张冠状动脉可实现心肌缺血降低的目的。 (2)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脑卒中:在我国范围内, 一旦患有高血压就很容易患脑卒中。中国患者能够很好的适应降压治疗, 能够很快的将脑卒中的危害降到最低。在高血压的早期使用CCB、ACEI以及亚宁定、硝普钠等有效扩张血管的药物, 才能有效的降低脑缺血的程度, 切记, 最好不要使用收缩性强的β受体阻滞剂。 (3)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把ACEI或ARB作为首选药物。ACE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严重糖尿病患者肾脏并发症的发病时间。ACEI和ARB能够延迟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出现, 就同时患有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而言, 首先要考虑使用ARB来实现降压。通过ARB和ACEI治疗的患者, 需有规律的对血钾和肾功能进行检查。 (4)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大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 长效CCB能够有效的减少同时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的发病率。ACEI对冠心病者的长期预后相当有效果, 在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初期使用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当有作用。研究表明[3], 血管事件降低的幅度远远超过了单纯血压下降的好处, 所以研究者开始把药物对血管壁的直接作用 (特指生物学作用) 视为重点。 (5)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肾动脉不够宽、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最好使用能够提高肾血流量或者不阻碍肾血流的药物, 比如说血管扩张剂长压定和CCB等。针对单侧肾动脉不宽的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ACEI, 此方法还使用于轻微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并与CCB同时使用。

4 结语

高血压的治疗随着对高血压病病因的深入了解, 其目的从降低高血压转变为避免高血压的发生。为了达到更好的掌握血压并达到降压的效果, 许多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根据患者的个体化不同, 对抗高血压药物进行的科学选择, 把患者的并发症可能带来的危害都考虑在内, 时刻记住高血压在心血管病危害中占一定的比例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它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轻微症状可以直接威胁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严重的情形下甚至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发病症状, 有效治愈高血压的首选措施就是药物治疗。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高血压病合理用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血压,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王欣雪, 陈元成.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24) :3405~3406.

[2] 黄岚, 赵晓辉.脑卒中伴高血压的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 2005, 33 (8) :6.

合理用药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方法总结药师参与药学监测、药物咨询、药学分析等实践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积极帮助。结论临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位临床服务.

【关键词】临床药师;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医院的药学工作者正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逐步参与指导临床用药的模式转换。临床药学工作者走向医院临床用药指导已成为必然趋势,临床药学是医学药学相结合,探讨临床用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一门学科,它主要通过药师运用专业知识协助干预临床用药,协助医师给出合理用药方案,并检测用药过程,以提高药物疗效,最大限度发挥药物在实际临床使用效果[1]。

1药师参与药学监测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是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重点,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是临床药学的基本,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重要渠道,药师参加临床查房,通过医师对患者的病情介绍,讨论了解患者所患病症的症状以及病理特点,结合医师的用药方式,主动与医师护士进行交流,参与患者合理用药过程。临床查房中重点注意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用药后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症状等[2],其中重点是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如临床查房中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与医生沟通,对药物合理性进行干预,为医生提供合理用药建议,保证患者合理用药。药师负责填写核实,整理用药的不良反应,协助医生参与防止发生临床用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发生不良用药反应,应积极参与救治工作,有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加强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宣传,增强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实效性,降低工作失误,为医生临床用药分析同可靠的数据支持。加强抗菌类药物在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成立用药合理性审核工作组,监督处方合理用药,随机抽取处方进行点评,对于不合格的处方进行上报,进行相应科室责任分析,为以后医院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促进医院合理用药[4]。

2药物咨询

用药咨询是连接药师与医师沟通的桥梁,使得药师能够深入的走进临床用药实践。药剂师运用良好的人际沟通手段,走进临床对医师,护士用药情况进行了解,回答医患提出的问题,有效的共同提高合理用药。医院设立定点药物咨询服务台,提供准确的药物信息,对孕妇以及哺乳期患者,老年患者以及特殊人群进行用药指导,提供优化用药建议、宣传,解答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以及针对用药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告知患者配伍禁忌,药物的储存方法以及适用症状及储存方法等。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指导以及药品相关信息。针对药物咨询,做好记录,收集信心反馈,定期对信息进行整理。提供科室分析,讨论学习,为临床医师提供具体用药反馈信息,以便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把握药物疗效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通过展开药物咨询活动能够让药师直接面对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病状,及用药情况,让药师可以积累临床用药经验以及锻炼药师的综合共同能力,同时开展药物咨询可以很好的接触患者的药物使用反馈信息,及时对药物进行检测,发现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人群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及时做好信息整理,为医师提供临床用药后分析数据,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以及促进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必须强化培训,快速掌握临床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如诊断、内科、病理等,学习有关临床的跨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更好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

3药学分析

针对临床医师选定以及最新引进的药物进行药学分析,观察整理药物对特定人群用药后的反应以及用药适应情况,例如药品对孕妇,肾功能不全,以及婴幼儿用药后的反应,针对用药后出现用药反应的患者做好,病症、所用药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症状,以及特殊人群,特殊个体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及时上报给医师、科室,进行用药讨论、分析,[3]以了解该药品对某些人群不适宜用药,避免以后工作中该药物的使用。对于不常用药品,或医师不熟悉药效的药品进行整理分析,选出适合临床用药的药品,为医师用药提供依据。同时对相同药效,不同价位的药物使用效果,用药后反应信息进行收集,对比出性价比最高的药物,加以在临床使用中推广,干预日常用药计划,用药方案等提出合理经济的用药计划,保证药品疗效的前提下,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4讨论

我国临床药学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尚处于初级阶段,药师临床实践不仅仅要掌握良好的专业药物知识,还应该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转化固有思维,从医师的角度看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用药分析能力,正确有效的为医师提供合理的用药指导。首先了解临床科室的基本情况,熟悉科室内医师的用药理念,以及该科各种疾病的症状,基础用药,体征检验指标,临床用药原则等。强化自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关注药品的用药不良反应,互相作用,针对目前临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混乱情况,做好临床类药物使用分析,比较相同类药物的药理药效,使用状况,为医师日后用抗生素类药物提出合理意见,促进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应该加强临床实践,从查房做好患者病症,用药记录,进行临床药学分析,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做好药物咨询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药品知识掌握,结合临床医师诊断病症,给出合理用药意见,以及回答医师护士的药品资讯信息。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是推动合理用药的主体,临床药师面对的主体是患者,医师,基于实践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地给出医师合理的用药建议。临床药师只用通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更新掌握广阔的药品信息,积累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辅助医师进行合理用药干预,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钟永基,刘佛添,钟小玲.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J].现代医院,2008,8(8):124-125.

[2]李江萍.药师如何融入临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7(9):125-126.

[3]刘君.临床药师通过学习信息服务参与合理用药的时间和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35-36.

[4]谢学建,倪江洪,周晓东,等.临床药师查房中用药合理行分析的思路和技巧[J].中国药业,2010,19(20):96-97.

上一篇:财务杠杆分析范文下一篇:国内数控机床发展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