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特色发展范文

2024-05-10

小城镇特色发展范文第1篇

城镇风貌是展示城镇形象和凸显城镇特色的重要标志。旅游型小城镇通常由于具有相对特殊的城镇性质和突出的环境优势, 其景观风貌的设计、建设也具有特殊性, 需要与周边的环境景观资源相协调。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小城镇景观风貌的建设, 城镇环境得到提升, 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在其旅游建设中环境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同时, 旅游的发展对小城镇的建设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城镇建设侵占风景资源、破坏资源环境、缺乏人文特色、以及开发过度等等。

二、旅游型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理念

在小城镇景观风貌塑造中融入“空间-景观”的理念, 关注小城镇总体空间意向、空间结构、重要公共空间的组织系统、总体生态系统以及典型“空间—景观”要素的提炼与表达[1]。

三、旅游型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内容

(1) 、明确功能定位, 构建城镇景观风貌主题形象

要确定明确的特色旅游主题, 形成鲜明的旅游产品, 根据小城镇特有的旅游资源来定位.明确考虑该区域总体规模、整体布局关系、远期和近期关系等, 构建清晰的、协调的空间秩序。

(2) 、科学划分功能分区, 形成创意主题文化

景观风貌功能分区是对小城镇整体景观风貌的细化, 根据小城镇的自然山体水系及各功能区独特的景观特色、文化资源, 抽象提取各功能区整体的形象要素中具备总体意义和代表性特点的主旨要点, 使得每个功能区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文化。

(3) 、细化核心区详细设计, 强化区域核心建设

景观风貌核心区是城镇整体景观风貌设计的标志性景观节点, 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往往也是整体景观风貌中最具特色的区域, 也为其它一般区域的建设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核心区代表风貌区主要铁砧, 应基于城镇空间形态划分[2], 并应在整体景观风貌设计基础上细化设计, 强化该区域的建设。

四、案例分析——以湖北麻城市浮桥河集镇总体规划景观风貌塑造为例

(1) 、城镇概况

浮桥河集镇位于麻城市中心城区西北, 浮桥和国家湿地公园和浮桥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内北至顺河镇, 南至中馆驿镇, 东至胡家墩—梅家楼一线, 西至巴河、火生岗—陈家冲、陈家河、西垸一线, 是麻城的城市生态休闲绿心所在地、麻城都市旅游发展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及形成麻城“依山傍水”旅游格局的重要依托。此外, 浮桥河集镇面毗邻红安县, 东面邻近麻城市城区和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

(2) 镇域景观风貌规划

1、景观风貌规划策略

(1) 生态和谐策略, 构建蓝绿共生的自然景观框架;

(2) 平台多元, 培育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式。

2、景观风貌结构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生态、人文资源要素, 建设城乡交融、生态健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湿地公园景观风貌。规划形成“一带即依托浮桥河水库形成的全域旅游生态景观带;三区即沿水库湿地生态休闲体验景观区, 外环现代农业产业景观区和东南部中心集镇景观区;多点即充分利用全域区位条件和资源要素, 形成的公共绿地景观、旅游文化景点等多节点的全域景观风貌;蓝绿网络即利用道路绿网、农田绿网和河流水系等生态景观共同构建景观网络基质”的整体景观风貌结构。

(3) 镇区景观风貌规划

1、景观形象定位

综合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旅游发展的需求三个因素, 将中心集镇景观形象定位于建成一个功能完备, “城中有水, 水中有绿, 水绿相宜”的旅游风情小镇。

2、景观结构

规划形成“四心即南入口“有凤来仪”景观中心、老集镇行政办公景观中心、生态度假景观中心、风情小镇景观中心;四轴即凤凰大道景观轴、浮桥河大街景观轴、风情街景观轴、镇南大道景观轴;六片区采用“组团布局”模式, 确定景观节点布局结构模式与绿化组团结合, 多节点即“有凤来仪”门廊景观节点、镇南绿化景观节点、凤凰广场景观节点、渔区文化景观节点、镇北绿化景观节点、工人新村绿化景观节点、南部生态居住中心景观节点、风情商业景观节点等等。”的景观风貌结构。四条主要景观轴线构成了集镇特色的景观骨架, 结合多条沿主要交通干道或城镇主要水系统两侧的控制带型绿化景观绿廊, 体现浮桥河湿地公园景观功能。

五、结语

旅游型小城镇特色风貌构建需结合整体战略定位、系统创意设计、旅游策划、重点区域特色设计, 在各个阶段落实小城镇特色风貌建设中要兼顾旅游开发和城镇发展[3]。

摘要:旅游型小城镇景观风貌的塑造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的旅游业的发展, 在景观风貌设计中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论文引入“空间—景观”的设计理念, 结合案例提出旅游型小城镇景观风貌的塑造应明确城镇整体景观风貌定位、科学划分功能分区, 形成创意主题文化, 并细化核心区规划设计。

关键词:旅游型小城镇,特色景观风貌,塑造

参考文献

[1] 魏浩颜许靖涛.小城镇风貌的营造——“空间-景观”设计融入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J].小城镇建设, 2011年, 11期:28.

[2] 唐骑.小城镇风貌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 2011年11期:83.

小城镇特色发展范文第2篇

一、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镇经济作为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模式, 是步入城市化后期的欧美国家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抓手。这类欧美小镇聚集了众多历史经典元素和现代新兴产业, 正在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我国人口规模庞大、空间分布广泛, 城镇化要素集聚能力稍显不足。因此, 建设好一定数量的特色小镇既有利于国土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生态安全的保障, 又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当前, 部分地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认识不够、概念混乱等问题, 少数地区甚至存在房地产化和加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苗头。总结当前特色城镇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概念不清, 定位不准

一是概念把握存在偏差, 未能准确理解特色小镇建设的空间范围。二是概念混淆, 着重建设打造小镇特色定位, 忽视城镇内部的综合功能与设施配套。三是把特色小镇等同于高新开发区或者产业园区, 产城人文融合不足。四是泛化特色小镇概念, 部分地方政府将招商手册里的建设项目冠名为特色小镇。

(二) 发展重速度轻质量

一是跟风发展, 攀比成风。忽略当地实际情况, 只管盲目发展, 追求建设速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 在省级层面上, 2018年全国有10个省 (区、市) 提出拟在未来3-5年建设100个特色小镇。二是粗放用地, 重增量扩张轻存量改造, 不重视城市或城镇内部的内生挖潜, 脱离原有乡镇规划另辟新区大搞建设, 造成国土资源浪费。三是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少数地区县 (市) 不重视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意识不高, 三条红线把控不严, 存在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侵占基本农田、占优补劣的现象。

(三) 发展定位不准, 同质化明显

一是未能立足地区特色, 缺乏特色产业有力支撑, 跟风发展。类似文化小镇、生态旅游小镇、“基金小镇”等小镇形态屡见不鲜, 内容重复, 同质化明显。二是自身特色挖掘不足, 拿来主义风盛行, 成功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存在多处复制的现象, 导致小镇内生力严重不足, 发展潜力令人担忧。

(四) 政府主导多, 市场推动少

一是中西部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呈现出“政府热”“市场冷”“政府急”“市场稳”的现象。二是未能遵循市场规律, 结合地区自身的产业优势, 没有仔细做好前期市场调研, 跟风发展热门产业。二是融资比例失调, 政府投资比例过高, 民间资本参与比例不高。三是政企角色混淆, 政府干预过多, 大包大揽, 缺乏统一的专业化机构进行运营管理, 难以把准市场需求的脉搏。

(五) 盲目举债, 财政金融风险加大

一是政府投入大, 占比高, 民营资本占比明显不足。二是对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缺乏统筹安排, 认识不清, 忽视本地财政实力, 盲目投资, 举债建设小镇。对偿债资金来源缺乏考虑。

二、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部门分工不明确

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地方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 明确分工, 权责分明。有关部门在建设各类特色小镇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 也带来了“政出多门”等问题。再加上有的部门对小城镇、特色城镇概念、定位把握不准, 对自身客观情况了解不够, 建设过程中未能创新体制机制, 盲目建设。

(二) 部分地区理念存在偏差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区依然按照传统的高新区、高发区建设和规划思路来建设特色小镇。二是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创新意识, 对中央提出的创新引领精神领会不够, 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深, 对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多规合一”、紧凑式空间布局等规划理念应用不足。

(三) 地方发展阶段存在客观差异性

一是从城镇化发展趋势上研判。我国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城镇化加速阶段, 城市群带动作用不明显, 发展不成熟;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发挥不足, 县域经济发展薄弱, 基于此阶段的地区发展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的难度较大。二是从产业结构来分析, 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且分散、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很容易追逐相同热点进行同质化建设。三是从投资环境上来看, 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不发达, 优质企业少、融资成本高, 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 特色小镇建设成本高, 不少地方政府采取出让优质土地和资源、举债配套大量启动资金的方式吸引企业。然而一旦介入, 又很难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容易陷入大包大揽的困境。

三、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镇, 它是集特色产业、人文景观、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一体, 城镇范围在几平方公里, 拥有一定人口经济规模、特色产业鲜明的行政建制镇。特色小城镇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和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 结合前文的分析, 为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 合理借鉴,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经济在全国范围获得成功, 主要依靠本身所具备的经济发展要素和产业基础, 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 全国各地区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地现象, 因此在小镇建设中应该要按客观规律制定发展方针, 科学把握浙江经验, 合理借鉴, 学会因地制宜的“照镜子”, 避免照搬照抄。积极打造战略型新兴产业, 集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化方向, 推行实施绿色减量化生产模式;落实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引导, 立足本地区基础条件, 进一步有效整合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资源要素。

(二) 加快构建“三生融合”空间, 实现小镇“美丽经济”

建议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为指导, 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进一步构建“生活圈”便捷、“服务圈”完善和“商业圈”繁荣的小镇模式, 加大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力度, 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尽量保留原住居民生活空间, 加快小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进一步提高小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特色景观资源、生态资源, 切实贯彻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 将小镇美丽资源转换为“美丽经济”。

(三) 严控房地产化倾向, 科学规划特色小镇

建议各地区立足本地客观实际, 综合考虑本地区吸纳就业能力和常住人口规模, 科学规划用地比例, 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 避免出现盲目推进房地产项目的圈地运动。

(四) 严格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切实践行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集约用地制度, 严守三条红线, 把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控放在首位。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边界的划定要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避免大拆大建, 重复建设, 要注意城镇内部挖潜。

(五) 加强环境治理, 实现减量化增长

建议加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 把防止污染放在首位, 防止引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对准入的产业进行严格把关, 以绿色考核等管理手段对入住的企业实行定期监督。应加快推进节能减排, 实现减量化绿色增长, 促进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

摘要: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议话题。本文系统分析当前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提出未来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的政策举措, 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与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阮晓东.特色小镇:立足产业, “严”字当头[J].新经济导刊, 2018 (4) :72-76.

[2] 李学锋.特色小镇建设:回归本质理顺机制[J].城市, 2017 (10) :20-24.

小城镇特色发展范文第3篇

一、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 侧重于市场化主导, 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

在传统茶城镇化发展模式中, 由于其对市场化主导作用依赖性强, 致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在: (1) 受到地理环境、各种体制的影响, 致使不同区域的城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像东部沿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水平较高、小镇数量多, 而西部地区无论在用地规模或是人口规模方面, 均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别; (2) 既有的城镇规模结构并不合理。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等不同资源的支持下, 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快, 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但是, 随之产生的是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加大居民生存压力的同时导致城市吸引力下降。在既有的城镇规模结构影响下, 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缺乏必要的支撑; (3) 产业布局有待优化。由于某些城镇产业布局缺乏合理性, 导致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 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能耗高、产能过剩等问题, 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加上部分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 影响着资源的有效利用、致使现代城镇规划建设目标难以实现。

(二) 土地城镇化依赖性强, 引发了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镇化率日益提高, 但与之相关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对较低。这于城镇建设中过度依赖土地城镇化有关, 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 (1) 在政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 小镇居民传统思想观念难以改变, 加上产业的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 引发了公共服务、城镇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2) 部分地区既有的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制定并不合理, 难以做到与时俱进, 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地利用结构缺乏合理性; (3) 工业用地比例有待提高, 建设用地不足, 加上部分农村土地长期闲置, 影响城镇化建设目标实现的同时难以形成内涵丰富的特小镇。

(三) 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突出

传统城镇化进程中过于追求GDP, 未能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要求, 加上工业化进程中过于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 给生态环境质量带来了潜在威胁, 加大了环境问题发生率。像噪音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同时, 由于部分耕地受到了污染, 降低了耕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质量, 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长此以往, 会加大社会成本, 影响着城镇化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形成, 可能会弱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分析

(一) 保持系统性、多维度的建设理念

针对传统城镇建设中过于看重市场化主导作用的问题, 需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时保持系统性、多维度的建设理念,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突出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 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1) 应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考虑, 确保发展理念良好性; (2) 根据当前的形势, 需要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创新意识, 将有效的发展理念融入到特色小镇建设中, 促使其能够达到国家的改革要求; (3) 扎实技术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等设施的支持下, 充分考虑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 在增强特色小镇文化传承的基础重视“集聚经济、共享经济与智慧经济融合”, 确保特色小镇建设有效性。同时, 在对特色小镇进行评估时, 需要注重其综合指标的合理设置, 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 并进行严格管控。

(二) 健全土地制度, 制定科学的金融方案

特色小镇建设中对既有的土地制度进行优化时, 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增强这些制度的创新性, 并制定科学的金融方案, 满足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具体表现在: (1)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加强土地流转问题处理, 确保土地经营权的合法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 加强特色小镇土地利用管理, 重视人口就地城镇化的转化控制, 确保土地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 (3) 在制定土地制度金融方案的过程中, 可将优质的特色小镇建设打包发债引人社会资金, 或者在科学的发展模式作用下引入社会资本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三)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重视配套措施使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征小镇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 加强其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并重视配套措施使用。具体表现在: (1) 加强特色小镇的科学规划建设, 避免生态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促使特色小镇实践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效果; (2) 加强不同要素的整合利用。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 应加强产业聚集中的人口及资源整合, 优化人口结构, 积极探索产业的内在增长点, 并在扶持政策支持下为特色小镇建设吸纳更多的人才; (3) 因地制宜, 突出小镇特色。特色小镇建设中也应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 确保其整体布局合理性。

结束语:

面对新常态下的社会变革趋势, 需要从智慧城市、低碳经济等方面入手, 灵活运用不同的举措加强特色小镇建设, 提升其实践过程中的潜在价值。因此, 未来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充分地考虑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彰显出特色小镇的独特之处, 并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 促使与之相关的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摘要:在我国良好的经济态势影响下, 城镇化发展速度正在加快, 为特色小镇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此背景下, 应加强特色小镇建设, 保持其良好的建设思路, 从不同的路径出发实现其建设目标,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基于此, 本文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艳华, 国福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天津特色小镇培育策略研究[J].城市, 2016, (10) .

[2] 白云, 范玉洁.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特色小镇建设研究——以玉溪市大营街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 (09) .

小城镇特色发展范文第4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背景、关键特征与发展机遇

(一) 规划背景与发展机遇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地区特色小镇的规划背景应该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来实现综合化发展, 并在发展中探索机遇, 明确特色小镇的关键特征。

1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正如2014年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所指出, 应该做到对城镇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等等功能区的有效规划与建设, 并全面推进功能混合与产城融合, 实现对城镇化空间结构与管理格局的发展方向优化。

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而言, 它应该基于先质后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小镇综合发展, 实现它对于城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的疏解功能。从特色小镇的宏观发展规划来看, 它也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特色产业, 将农业服务与“三农”真正结合, 大力开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 将小镇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并通过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 包括市场培育运作、商贸物流、资源加工配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城镇。

本文认为, 特色小镇在发展规划方面一定要抓住城镇化优化发展机遇, 做到科学发展自身定位, 明确城镇功能内容, 实现对人口经济集聚能力的有效导向, 即将人口与产业从大城市及城市主城区中引导、分散、转移出来, 为城市周边小镇带来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 实现城市乡镇共同发展。

2基于中观层面的特色小镇发展指导响应

从中观层面来看, 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资源、项目与产业整合, 实现区域性产业集聚与升级, 为特色小镇持续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看中观层面, 特色小镇必须采取实际行动, 对产业进行定位, 对文化内涵与社区功能进行明确实施, 进而实现发展空间平台的有效完善, 为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助力, 特别是强化政府方面的引导, 做到服务保障到位。

3基于微观层面的特色小镇产业入驻契机

自2010年开始, 我国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就已经开始落实与贯彻“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与大企业”共同发展战略思想, 其旨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 确保特色小镇产业链系统发展的完整化, 同时也做到满足技术需求, 实现小镇自我消化与更新能力的不断强化。微观背景下, 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希望满足地方企业转型升级, 走高速城镇化发展路线, 并配合特色小镇微观规划背景来抓住一切发展机遇。总而言之, 就是细节化规划建设方面做到步步到位, 确保以产业基地为核心, 做到高端产业、文化旅游配合休闲娱乐居住等一体化的特色小镇服务产业功能, 为人居空间创造良好环境, 抓住特色小镇的第三产业发展机遇。

(二)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特征分析

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多元化关键特征, 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新”、“特”和“融”三点。

首先是“新”, 特色小镇发展要贴合现实需求, 创新内涵发展新理念。具体来说要做到创新, 迎合我国经济新常态, 走特色化“互联网+传统产业”综合向发展路线;其次是协调, 强调传统城镇二元化结构框架向新型城镇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 结合乡镇产业转型来实现特色小镇产业升级, 有效凸显区域优势结合的整体性与互补性;再一点就是要发展全新绿色特色小镇, 始终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新稳定格局, 并配合创新技术来开发更多新材料、新能源, 实现特色小镇的全面开放, 做到顺应全球化发展, 满足特色小镇居民的资源共享与开放建设要求, 并同时引领小镇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其次是“特”, 所谓特色小镇就要始终强调特色化发展, 特色形象塑造, 特色产品生产, 特色服务推广, 全面展示特色小镇的公共基础设施与专门生产设施硬实力, 同时发挥小镇地域文化软实力。再一点要发展小镇的生产项目模式特色, 树立自我基础与发展风格, 摒除传统建设中“千镇一面”的尴尬不利发展局面, 走特色化因镇制宜路线, 找到适合自身的健康发展模式并构建内外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机制。

第三要做到“融”, 特色小镇必须融合方面思想, 不但通过创新来实现多要素、多功能、多主体融合, 也通过创新来搭建城乡互动的有效平台载体, 实现以生产为主的人城共融,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不断优化小镇三大产业发展, 做到各方面的多元化主体融合互补, 进而满足多元主体协调发展要求, 并共同参与到小镇文化建设当中。

基于上述特征与理论分析, 就说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一定要迎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多元化发展要求, 做到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全面发展, 并以创新、特色、融合为关键基本发展理念, 实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优化, 并提出相应切实有效的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策略[1]。

二、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不但要遵循上述理论原则内容, 也要做到灵活应用, 因地制宜, 发挥小镇资源优势, 真正做到“产融结合”, 它也是特色小镇未来规划发展建设的重要技术理念环节。本文认为, 特色小镇作为乡村区域的特殊空间, 它集合了城市中绝大部分发展内容, 其发展规划策略应该由空间赋予它相应功能, 全面构建小镇发展的核心策略与辅助支撑策略, 为小镇未来发展进行全面规划。

(一) 核心策略的确立

特色小镇策略规划始终都不能忘记要以人为本, 要通过人来开辟发展路径, 基于人形成板块化或点轴式结构布局, 满足特色小镇发展进程中小镇人人性化的尺度需求。为此, 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综合化规划进程。

从细致建设缓解来说, 特色小镇要懂得“15分钟步行圈”这一基本客观规律, 它的公认度极高, 属于典型的宜人步行范围。在15分钟步行圈中,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要达到4~6km/h左右, 可以估算出15分钟步行圈的基本半径为1km左右。对于某些特色小镇的高密度人群来说, 采用这种“15分钟步行圈”就可以提高城市居民在“行”这一方面的规范化行为。例如可以在步行圈中多组织服务型集聚、绿化性集聚活动, 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步行圈交通环境。必要时也可以相应缩短步行圈安全距离, 并将区域内服务内容集聚和渗透到服务项目当中, 强化步行圈的人性化特征, 也实现步行圈中服务项目功能内容的全覆盖[2]。

(二) 辅助支撑策略的提出

辅助支撑策略应该围绕城市新型城镇化核心策略来为特色小镇开展建设工作。具体来讲下文指出两点:

第一, 要配合特色小镇以人为本的核心策略来实现交通缝合, 并保证交通运营的环保低碳性。通过交通网络将特色小镇及周边联系起来, 并形成双方彼此的紧密联系。举例来说, 小镇区域交通要积极建设“多横多纵的主干线路网结构“, 这其中就包括一条高速路, 配合城市交通主干路网结构, 实现东西、南北的交错贯穿, 即多横多纵交通联系体系。总体来说, 就是要贴合实际地形现状与地产权接线来达成特色小镇的自由式布局目的。

第二, 应该为特色小镇构建健全的、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体系, 将慢行系统优先设置进来, 同时注重对交通空间的无缝连接引导, 保证“产城融合”运行质量的优化提升过程。详细来讲, 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慢行系统主要可以划分为通勤与休闲两种, 一般通勤型慢行系统会与路网结构相结合, 注重对人慢区域功能的设置与发挥, 并同时遵守居住——就业空间之间的的最近距离原则, 为城市居民出行工作节约交通成本;另外一种是休闲型慢行系统, 它将小镇主要区域与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重要场合联系起来, 同时注重对小镇水网、绿网的结构优化重整, 为小镇居民创设休闲人性聚集区, 优化居民日常生活质量。

再一点, 它也能够实现特色小镇的全面设施升级, 主要是基于需求配置来进行升级和分级, 为小镇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更多特色服务体验过程。下表1就以特色小镇的商贸服务区域功能建设为例, 提出它的主要配套设施建设, 展示升级过程, 如表1。

另外, 特色小镇建设也应该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主要围绕生态景观双提升来实现城镇游憩系统的结合与形成。就这一点来讲应该基于特色小镇生态格局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方面维持小镇生态网络的完整多样性, 一方面也希望配合设施与公共空间来进行小镇景观体系的多元化渗透建设过程[3]。

总结:

特色小镇的关键就在于“产城融合”, 它要小镇明确自身发展原则与特征, 然后结合核心策略、支撑辅助在策略与优化策略来全面投入建设实践与优化工作, 构筑全面完善、不输于城市的小镇服务功能体系, 为城市建设舒缓压力, 也拉近城镇间的发展距离, 实现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摘要:当前,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基于此, 许多地区开始规划并打造特色小镇, 满足地方经济及人文发展需求, 把握机遇, 探索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更多元路径。本文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特征要素为例, 探讨了特色小镇的未来规划应有姿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特征要素,规划策略

参考文献

[1] 赵士雯, 赵艳华, 国福旺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天津特色小镇培育策略研究[J].城市, 2016 (10) :22-25.

[2] 周宇波, 莫蔚莹, 谢雪明等.紫金众创小镇城市"双创"空间问题调研与规划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3) :13-14.

小城镇特色发展范文第5篇

以宜昌黄花镇等小城镇为例

摘要: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建设已得到长足发展。国内小城镇数目众多,发展空间充足,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土地流转,为小城镇发展松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如何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宜昌夷陵区黄花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引进资金,发展生态产业,为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注入动力。

关键词:城市化小城镇发展模式土地流转

2012年中国城市化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城市化进程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将会进一步加速。小城镇是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场所,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重要的途径。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要慎重选择发展模式,摆脱地理资源限制的小生产狭隘眼界,实现传统小城镇向现代小城镇的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尤为重要,而合理的发展方式在实际中往往体现在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上。

1.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1.1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到1978年的12%,历经波折。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国内经济基础得到了空前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相应提高。经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摸索出一套全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法。1984年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初,国家大力拖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到20世纪末中国城市化已达到了36.2%。

进入21世纪后,市场活跃,经济体制发展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国家继续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和扶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依托自身条件和政策优势,发展形成了一批以某个城市为核心或多个城市核心的城市群及城市带、大都市圈,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1.2中国城市化的成果和问题

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建设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2.1中国城市化取得的成果

显而易见,中国城市化水平,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物质条件都得到了极大丰富。许多城市已经与国际接轨,成为全球或者是区域的功能核心。

1.2.2中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在城市化初期包括至今都以其他国家的特定城市为范本进行国内的具体城市规划设计,可能在对国外城市规划的成果和理念未完全吸收消化为己所用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了国内某些城市规划,模仿甚至照搬其他城市的规划成

果,随着城市的发展,原先规划的弊端开始在城市的生长过程中暴露出来。我们常将北京和莫斯科及巴黎做对比,三者在城市形态及结构上都大同小异,而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规划控制引导的不同导致最后三个城市的发展截然不同,北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与当时某些规划环节规划环节的确实或控制不到位有一定的联系。

大城市的无限扩张蔓延不仅对于大城市本身没有起到良性效果,其产生的回波效应又间接对周边其他小城镇的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这样就会使城市的发展陷入大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挤小城镇资源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在规划中要形成对大城市的反磁力作用,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合理发展一些作为大城市功能配套的小城镇。

2.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态势

2.1小城镇发展的优势“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这是基于小城镇发展的现实需要,应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在大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动力不足。要发展小城镇,关键是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实现小城镇的城市现代化是吸引劳动力转移的内因。

随着政策的倾斜和小城镇环境资源上自身优势的发掘开发,小城镇越来越为以生态开发为主的新兴产业所青睐。与小城镇相比,大城市虽然集中了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和劳动力,各类设施也相对完善,但是资源的粗放利用和人口的过度拥挤,使大城市的人居环境日益恶化,与之相反,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一些新兴产业的带动,小城镇的现代化改造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硬件设施在逐步向大城市看起,得天独厚的人居环境造就了其相对于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黄花镇为例,黄花镇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西北近郊,宜巴高速公路、宜秭和宜保省级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距宜昌中心城区15km,交通便利。

依托其自然资源上的优势,重点打造“湖北建材大镇、宜昌旅游名镇、夷陵小康新镇”的品牌文化,突出新型建材、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实现了镇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得以提高,2012年12月18日,黄花村正式撤乡建镇。

2.2小城镇发展的现实困境

作为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总体上看,城镇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状,乡村产业化进程和市场化发展东快西慢,建设水平和空间发展东强西弱。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设市城市661个,建制镇19369个,乡集镇16395个,两类小城镇35746个,分别是建市城市的

29、25和54倍,这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存在的畸形现象。目前,宜昌现有建制镇66个,乡集镇82个,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3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特征

一般习惯上会将小城镇按主导产业类型分为现代工业型、新型农业行、旅游开发型及综合产业型等几类,这里按城镇发展关系进行分类。

3.1 城市带动,城镇协作发展模式

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强化区域交通、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同城化”建设,构建包括周边小城镇在内的城镇协调区,形成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互为依托的城镇组群。在规划上,突出建立以“主城--新城--组团--集镇”为主导,由城及镇的全覆盖空间格局,推进小城镇在城市区域化进程当中的城市化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城市细胞分裂的微缩模型,在宜

昌总体规划中,夷陵区是其中心城区的部分片区,中心城区以行政,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及居住为主,拟将点军区作为宜昌新城进行开发建设,各组团分区分担不同的功能职称主城区的发展。城镇发展以旅游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在600--1000平方公里的空间里,形成城镇极核明确的城镇连绵带。而黄花镇作为其中的集镇之一,将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建材工业及旅游产业,服务于宜昌建设特大城市的发展。 3.2城镇互动,城镇网络发展模式

以区域内发展基础好,带动能力强,集聚辐射效应能力突出的重点小城镇为核心,联合周边乡镇,加强产业协作、功能互补、生态共建和设施共享,形成“城镇联合体”。黄花乡撤乡设镇,内生因素在于撤乡设镇能使其区位和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黄花镇境内现已开通旅游景点六处,年接待游客达110万,直接经济收入1.4亿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宜昌建设特大城市目标服务;而夷陵区重点工业园区之一的新型建材工业园入驻黄花镇,园内现已建成投产企业87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4亿元,则促成了黄花镇发展的外生因素。 3.3城乡联动,城乡一体发展模式

以相邻地区若干乡镇单元,开展跨乡镇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建立区域整体的产业经济增长机制,资源谨慎利用机制,人口调整重布机制,设施网络共享机制。在这一规划工作中,有必要强调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展城乡互补优势,逐步减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宜昌城镇带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工业。工业化所带来的巨额财政收入有效保障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建设等方面的高投入,并大大促进了产业、人口集聚,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从宜昌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结构来分析,宜昌市的第

一、二产业比例已经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8年的1:3.93,同时乡镇的工业发展也在快速提高,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如宜都市的红花套工业园、高坝洲镇轻纺机电工业园、枝城工业园、陆城工业园等。这些工业园为各镇自身的城镇建设提供了支撑,推动了沿江城镇化进程,从而推动宜昌城镇群的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完善宜昌城镇体系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目标。

3.4区域导控,城镇整合发展模式

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区和旅游发展区等主题发展区内,以各类跨镇域主题式整合规划为抓手,进行区域整体的生态网络织补,城镇网络重构,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网络对接等规划工作,对小城镇建设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

3.5乡镇主动,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宜昌城镇群的发展建设,就要依托城镇特色产业化的推动力,大力发展壮大已有产业的规模,培育优秀产业企业的发展,推动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村镇面貌的改观,如龙泉镇以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因稻花香集团的发展壮大,使龙泉镇变成一个工业重镇。黄花村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流转政策,将部分农用土地开发微生态农业、旅游业及地产商业项目,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区,加速改善了村镇基础设施现状。

4 结语

小城镇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和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发展模式也不相同,实现小城镇城市化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合理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就要从区域整

体发展环境,上位规划总体目标,小城镇自身条件等综合角度出发,加快和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胡跃平,陈伟.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路劲选择与规划模式创新研究规划师20107

顾朝林,吴莉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宜昌市总体规划

夷陵区黄花镇

纪晓岚,黄镇

小城镇特色发展范文第6篇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

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

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

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

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养老宜居、旅游地产和名特绿色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自驾游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这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路径。

针对地方特色,依托自然资源,形成滨海、文化、温泉、滑雪等特色主题旅游风情小城镇,可大致开发四大旅游小镇集群模式,即:文化主题小镇、旅游城镇综合体、旅游产业城镇、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

文化主题小镇是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

旅游城镇综合体是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等。

旅游产业城镇则是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实现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探索全新的路径。

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是建设新型乡村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养生居住、农民集中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

上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大片的工业区、开发区和新城区,但增长模式单一,开发趋同,过度开发、土地浪费、基础配套落后等问题,形成单一产业区和“卧城”、“睡城”和“空城”等现象,造成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局面。

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式,即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可以把一个组团式区域看作一个复合型城区,除了产业功能外,再加入相关的城市服务功能,使其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等。

以政府为主导,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序列,抓好规划的总体性、统筹性和连续性,坚持在思路上一起谋划、在措施上一起推进、在效果上一起体现,促使城镇功能完善。

要做到“产城互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就要逐步实行“三个一体化”,即: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共同体;

新城镇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一体化;

新城镇要与本地资源和综合(行情专区)开发利用一体化,促进产城互动。

实现“以产兴城”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提高郊区土地使用效率,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注重规划能吸纳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的产业,要与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相结合,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加快完善商务、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最后做到“以城促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防止出现“农村建城,农民离城”现象。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促进多种产业共同发展。

遵循产业集群、产业运营、产城一体这三大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生态、环境生态这三维生态。才能共同构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盲目追求“现代化”、“形象工程”和“经济效益”,对旧城大拆大建,使这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迅速消失,造成“千城一面”;与此同时,大拆大建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如拆迁矛盾突出,原有社会网络被割裂等。可针对城市不同功能区进行改造与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对旧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建、扩建和完善。将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置、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大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改造与更新,进行综合社区的开发。通过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利用私人资本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严格地界定资金的用途和加强使用监督,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防止开发项目为私人企业所左右,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缺少人文关怀。

同时,要立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生长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

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需要战略性地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五、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按照统一要求,合并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它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还将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点在于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建设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新型社区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融入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在政府的层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优先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上一篇:素质拓展训练营范文下一篇:淘宝客使用教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