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2023-09-23

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 我国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1 基本医疗保险

这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也是国家医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法定性质的政府行为, 以强制性实施为主财源主要来自强制筹集的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坚持“低水平, 广覆盖”的原则, 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只承担基本医疗的保障职责, 即限于提供适应绝大多数参保职工必要医疗需求的、医疗服务机构采用成熟的和适宜技术所能提供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支付费用的医疗服务。

1.2 补充医疗保险

这是完整的医疗保险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在经济效益许可的条件下, 由企业 (行业) 为职工、职工为个人自愿出资组成补充医疗保险基金, 为弥补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不足以支付巨额医疗费而建立的补充性医疗保险形式。在我国现阶段, 应抓紧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形式有:一是“超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主要用于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 减轻重病职工负担, 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对于因病不能参加工作、工资收入明显下降的职工本人和家庭来说, 还是困难重重。为了减轻重病职工负担, 保障其基本生活, 企业 (行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有必要建立职工大病专项金, 实行统筹使用, 对困难者予以资助。

1.3 商业医疗保险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当前应重点突出主要的险种有: (1) 特种疾病保险。针对一些风险容易预测、发生率较低, 但疾病费用较大的疾病而设计的险种, 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发生灾难性病症时保障投保者的治疗, 以免由于经济原因使治疗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心脑血管意外病症。 (2) 康复保健医疗保险。主要为满足一些高收入人群或团体超出基本医疗需求以上的高水平的和特殊保健的医疗需求而设计的险种。如有些病房的设施将比较豪华, 相应的收费标准也高, 基本医疗保险不可能承担这部分费用, 部分高收入人群就可通过参加康复保健医疗保险得到相应的待遇。

2 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

基本医疗保险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 本着“最基本的筹资水平、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的理念, 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基本医疗保险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一部分划入个人帐户, 具体划入比例根据个人帐户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因素确定。

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由国家给予政策, 鼓励用人单位和个人积累, 资金组合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可个人参保可由用人单位与个人各付一部分保险金有条件的单位也可全部由用人单位为职工投保, 并以此作为稳定职工、吸引人才的有力措施。

3 建立科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医疗保险难搞, 难就难在医疗费用的支出控制。医疗消费具有即时性、难预测性、道德风险大的特点。一些试点城市的社会统筹基金大量超支, 都与缺乏有效的医疗费用制约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 建立科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3.1 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的标准

现代的医疗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几乎天天都有新药、新的诊疗手段出现。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根据保证基本医疗需求和与医疗保险基金筹措水平相适应来确定用药、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的范围和给付标准。在选择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和诊疗项目的具体方法上, 国际最近流行用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综合考虑和比较药品或治疗技术的成本效果。基本医疗保险的界定是医疗技术问题, 但更是经济学上的问题, 可以预计, 成本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思想理念将影响未来基本医疗的界定和选择。

3.2 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板块式”的统帐结合方式

即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之间割断关系, 实行独立分别运作, 分别核算, 风险各自负责。个人帐户管小病, 主要用于门诊医疗服务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医疗服务, 个人帐户用完后, 全部自负。统筹基金管大病, 主要用于起付标准与最高支付限额之间的住院和门急诊大病医疗服务, 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

3.3 选择按病种付费的结算办法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医疗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按服务收费”的偿付方式, 在客观上促使医疗机构以过度使用医疗资源的方式, 而不是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服务。“按病种付费”是根据每一种疾病或病程所需全部服务进行事先定价后, 按此标准支付给医疗服务提供者。美国的预付制和德国的按点数付费, 在本质上都属于“按病种付费”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有了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 其费用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医疗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科学测算每一病种的标准化诊断、标准化治疗、标准化药品的费用, 在众多的治疗方案中,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并作为医保机构费用偿付的依据。“按病种付费”方式, 可有效地限制医生在决策中的“独断专行”, 避免提供过度服务。

摘要: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要建立一种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资金多渠道、支付方式科学、管理办法有效的医保运行机制。

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导读: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梳理与分析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现状、历史沿革及现实困境,有助于健全和完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有助于建立稳健增值的多层次保障制度。

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13.39亿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91个百分点。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城镇老龄化进程也不断加速。据预测, 我国老年人口占城市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9.66%上升到2020年的13.37%, 2030年进一步增加到17.87%, 2040年将达到最高水平22.47%。[1]

伴随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急剧增加。重视和发展老年社会保障事业,对于解决好老龄问题意义重大。国务院于2011年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全国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城镇养老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健全和完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了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新型的制度模式。

(一)改革措施及其现状

1.实行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制度,确立了新的资金运行模式

原有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养老金收支方式是现收现付,即从企业收入或国家财政收入中随时支付退休金。在收与支之间无资金积累,也谈不上增值。这种办法在退休者大量增加和老年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的新形势下,资金供给难以适应需要。因为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退休金需求不断膨胀,国家或企业很难从当前的资金收入中解决不断增长的养老金需求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改革之后的新制度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是混合式的,即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其特点是综合考虑了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也就是把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问题考虑了进去。现收现付部分考虑的是横向平衡。所谓横向平衡是指当年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即保证短期内对已退休人员支付退休金的资金平衡需要。基金积累部分考虑的是纵向平衡。所谓纵向平衡是指在未来的长时间内为参加保险的人员积累的全部基金总和(含银行利息和投资运营收入),应与为他们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即保证对未来退休者支付退休金的平衡。[2]从形式上看,同一时期内是青壮年在劳动、在创造财富,而老年人在接受养老。从实质上看,对一批人来说则是青壮年时多生产、多创造、少消费一些而留待年老之后享用。[3]这种包含着部分积累式的混合式的基金筹集方式,适合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与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制度相适应,国家建立了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简称为“统账结合”。一方面,国家通过社会统筹方式,将部分上缴资金作统一调配,按统一标准发放。这种方式超出了单位管理的范围,克服了单位核算的弊端,既便于统一管理和运作,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做到统一发放标准,实现对个人的公平。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个人账户制度,将个人投保与企业投保的一部分记在个人名下,与个人利益挂钩,有利于落实个人的责任,调动个人投保的积极性,并且便于劳动者在不同体制的单位之间自由流动。

2.实行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金费用的办法

在养老保障金的来源方面,采用的是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的制度模式。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统一了资金收缴标准;2006年开始,按企业工资总额20%收缴养老金,按职工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3.将城镇全体居民纳入养老保险制度

在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方面,政府将进入城镇就业的所有劳动者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保证劳动者养老保障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国家还出台了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当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2012年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4]

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截止2011年底,我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8 3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8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 56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26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163万人和521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1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56万人。年末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6 2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2650万人。[5]

4.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

在实行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建立了社会保障局(中心)等职能机构,逐步实现养老金的管理和发放以及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社会化。通过社会化管理服务,不仅可以使企业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获得经济上的保障,不再与企业经营的风险联系在一起,也可使其晚年生活质量得到管理和服务上的保障,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

改革以后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在这种半基金积累制度下,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仍然很成问题。由于我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大量增加,养老金不能满足迅速膨胀的需求。很多地区出现了养老基金收的少、发的多的局面,导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截至2010年底,中国个人账户记账额为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等于1.7万亿元的缺口。[6]

在资金来源方面,引起政府部门不安的是新的资金收缴制度不能顺利执行,阻力很大。各地不断出现企业拖欠养老保险费的问题,有的拖欠数额巨大。2008年全国共清理收回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289亿元。[7]企业欠缴的原因主要是保护自身利益,逃避社会责任,同时也有政府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

职工个人承担养老保险投保的能力较低。大多数工薪阶层收入比较有限,收支相抵,所剩不多,如果再扣除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项开支,很难再有多少剩余,个人投保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有限的。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增长十分迅速,储量十分可观,截止到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46万亿元,[8]但这一点并不能准确反映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实际经济情况。现阶段分配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仍然偏低。因此,一方面依靠收取养老金费用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提高个人缴费率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会增加资金来源,有利于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并不高。原因首先是管理部门执法不够,其次在企业转制、岗位转换过程中,原来的某些国营和集体企业参保人员流失,中断缴费和保险关系。下岗失业、买断工龄已是造成养老保险覆盖率降低的原因之一。排斥临时工(农民工)进入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城镇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问题

近年来,老年群体在社会保障政策待遇上不平衡以至于不公平问题在社会各个层面凸现出来。早退休人员和晚退休人员之间不平衡,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之间差距过大,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老年人社保待遇差距较大等等。在经济发达地区,灵活就业人口、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以及外国人、华侨和台港澳人员等均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甚至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9]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不平衡:对于公务员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国家财政预算给付水平约为其最后一年基本工资85%的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其他事业单位职工、一般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以及在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从业者来说,其养老金由职工退休时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30%及个人账户基金的1/120共同组成。[10]这些问题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也与政策滞后和政策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现实并不完全是合理的,社会上弱势群体的不公平现象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负面作用,需要从立法和政策上,并通过政府财政渠道给以更加合理的解决。

3.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环境不佳,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只能用于购买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由此导致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狭窄,收益水平很低,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影响其保值增值。

我国改革后的城市养老保险政策的发展基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些政策对于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解决众多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问题。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轨和新的社会福利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同时,中国人口变化日渐明显,生育水平不断下降,人口寿命逐渐延长,家庭结构和规模也在不断变化,人口迁移流动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这些都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面前,老年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发展不足,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具体的配套措施不充分,也缺乏法律上的保证,在政策落实和公平性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城市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过大的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采取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

退休社会保障属于二次分配的范畴,与工资性收入不同。工资性收入可以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作为社会保障的退休待遇则不宜有太大的差距,它不属于直接的劳动报酬。对于城镇养老保险问题,需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投入——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企业退休金偏低的问题,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和财政渠道予以解决。在企业转制和重组中,必须合理划分原有的资产。考虑历史情况和企业的负担,可以采取企业与财政共同按比例负担的办法,建立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制度;适当降低企业的缴费负担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国有资产的返还,是理所当然应该采取的措施。

(二)解决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解决资金来源不足是我国养老金制度面临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应该是:第一,加大国有资产转移的力度,将过去积累的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返还给退休者;第二,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强化国家再分配的职能,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第三,强化社会保障法制化管理,严格执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第四,建立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将不便于管理的人员全部纳入国民养老保险,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机制。

(三)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特征的养老保障制度,应该是多层次、多种资金来源渠道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社会保障和农业社会的家庭保障都已经不再适用了。新的体制应该这样设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直接主办的基础养老保险,作为一个养老保底(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对所有没有正规就业者都适用的基本保障制度;第二个层次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职业养老保险,与就业和工作并与工作绩效相联系的养老保险;再一个层次是由政府支持兴办的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四)克服制度障碍,为老年人生活创造更多的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老年人口(包括异地养老)呈现增加的趋势,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必然出现,需要完善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政策。如流动老年人退休金的异地领取、地区性的老年津贴和福利的转移等,都存在很多困难。建议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实行全国统一的政策;对于退休金的领取实现全国联网;对于老年福利和救济措施实现政府管理部门的衔接和政策上的统一,为流动老年人的生活创造更多的方便。在社区层面,需要将外来流动老年人与本地老年人同等对待,提供相应的服务,老年人原籍的福利待遇关系应该做到方便地转移,可以通过个人帐户的方式给以解决。

(五)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政府应积极为基金的投资提供必要的环境,拓展其可投资范围,除国债和银行存款外,还可以将养老保险基金投放到较为稳定的、前景较好的政府长期项目进行投资以取得长期稳定的效益,例如基础建设领域。此外,需制定健全的投资政策、成立专门的基金投资机构,完善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 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稳定的运营。

参考文献:

[1]李建民,原新,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瑞传.査瑞传文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4]中国新闻网.今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将覆盖全国60%地区[DB/OL].2011-07-27[2014-04-20].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7-27/3214074.s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2-06-05[2014-04-20].http://www.mohrss.gov.cn/page.do?pa=40288020246a7c6601246ad9ea22032f.

[6]人民网.缺口1.7万亿!养老金空账怎么填?[DB/OL].2012-03-21[2014-04-20].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0846/17452065.html.

[7]证券之星.人保部布局社保缴纳新标准[EB/OL].2010-02-25[2014-04-20].http://finance.stockstar.com/SS2009061130270497.shtml.

[8]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DB/OL].2014-04-24.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kuangjia.htm?id=2013s03c.htm.

[9][10]梁颖,郭俊华.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经科学.2010(1).

[11]刘渝琳,蒲勇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现状的Granger因果检验及成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6(2).

责任编辑:张 炜

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小城镇建设的6条对策,指出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但要搞好规划,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小城镇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问题;对策

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这是我省的基本国情。小城镇建设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不但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党中央在十五届三中全会时还首次把小城镇建设发展纳入党的纲领文件。由此可见,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建设,已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结合我省的一些情况,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一初步的分析,以供商榷。

1农村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城镇的布局规划工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数量大而且回收期长,一旦建成后又具有位置的固定性,这就决定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作好布局规划工作,以保证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在规划工作中存在欠缺,小城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规划起点不高、不够合理,小城镇建设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如:有些地方忽略了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关系,过分强调城市发展的需要;有些地区小城镇的规划虽然开始了,但规划不够细致,缺乏科学依据,具体操作困难较大;有些地区小城镇规划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求不协调,落后于经济建设步伐,造成巨大的浪费。

2)小城镇建设规模小。小城镇建设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具有最佳规模的问题,只有当小城镇建设达到最佳规模后,才能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发展,规模比较小,难以达到小城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发挥。

3)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关系到小城镇能否合理地满足人们的工商业活动和生活需要。而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能源短缺,通讯设施落后。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环保设施不健全,供水排水设施落后的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小城镇建设事业的发展。

4)农村小城镇的管理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社会范围内的流通已是大势所趣。这要求在小城镇管理上,实行有利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管理。但目前对许多小城镇而言,他们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地影响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机会,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5)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小城镇的环境污染严重,市容脏、乱、差现象严重,社会治安问题较突出。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将给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2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基本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部门对小城镇的建设必须进行引导和干预,通过科学的规划进行调控,根据各地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发展规模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配置基础设施等,使城镇规划与当地的区域规划相互衔接。小城镇的布局,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情况,从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尽可能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避免重复建设。注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耕地,保持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我省义乌市为例,当地政府依靠商品流通这一特色产业(该市有闻名国内外的小商品市场),发展了服装、针织、彩印、文具、小五金、饰品、毛纺、拉链等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优势的第二产业以及饮食娱乐业、旅馆业、仓储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等具有相当规模优势的第三产业。在规划工业布局工作中,义乌市采取集中办好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向中心城区、卫星镇集聚的方法。以前义乌办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个工业小区,形成乡乡开发,村村办厂局面,既形不成规模,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按照建设现代化商贸大城市的发展目标,1998年义乌市对全市工业园区重新作了规划,调整为1个经济开发区、5个工业园区,以引导众多家庭工业进特色小区孵化发展。在规划和布局时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作用,这一点在我省做得较好:省委组织部、省乡镇企业局和浙江大学华夏乡镇企业学院一起,通过与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合作,执行加拿大国际联合开发署(CIDA)资助的“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国际项目,两年来浙江大学共邀请加方专家10多位,举办了两期国际培训班,培训骨干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和乡镇镇长100多人次,传授加拿大有关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我省的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标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我省乡镇企业发达的优势,据统计, 2007年我省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804亿元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86%;上缴税金1278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78%;乡镇企业数111万家,吸纳就业1353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近58%。为此, 政府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要采取相应的优惠措施,加大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其城市化水平,以提高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乡镇企业搭好“戏台”,为乡镇企业“唱大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3)采取优惠政策,改善小城镇发展体制。要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对向小城镇聚集的乡镇企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和市场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如:绍兴柯桥的轻纺、诸暨的珍珠、天台的滤布、东阳的建筑、永康的五金、乐清的纽扣等等,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有的城镇甚至达到了几十万人口。应建立健全土地地区性价格差异换算体系,允许农民用自家的承包地或乡镇企业原有的土地,来置换或抵消他们进入小城镇进行建房、办企业、务工、经商所使用的土地,以降低农户和企业的进城成本;要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和保护耕地的关系,对城镇非农用地的使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统一征地、统一转让,转让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鼓励农民向小城镇聚集的户籍政策,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镇一体化管理,让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条件。

4)城镇建设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加强与农业的联系。城镇工业应立足当地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龙头企业是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可以提高城镇的整体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食品加工业在我省有许多特色,如:新昌茶叶、临安笋干、山核桃、奉化黄桃、庆元食用菌等等。城镇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促使农民投资进一步投资农业,又如义乌市,依托商品流通产业,政府鼓励经商富裕起来的农民反哺农业开发,发展了特种养殖、蔬菜、水果、优质大米等有一定规模的效益农业,其中特种养殖规模居全省前列,同时还结合农业园区,创办农民公园,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5)重视环境保护。在今天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要彻底屏弃忽略环境资源价值的传统观念,遵循有价、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选择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制定农村环境监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6)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教育要走综合的道路,实行农业、科学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教育转变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其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各类实用性人才。要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养、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学忠.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现实问题和对策,经济问题,1999,5.

[2]窦祥胜.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9,8.

[3]周启水.浅谈义乌推进城市化的认识与实践,浙江经济,2000,4.

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城镇;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加强城乡联系的“中转站”。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得以迅速兴起,它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建制镇数量增加,乡镇(即政府驻地小城镇)数量减少,基层政府驻地小城镇总量减少。我国的小城镇主要由建制镇和乡镇组成,此外还有少部分非政府驻地小城镇。从1988年到1999年,建制镇从10,609个增加到19,184个,乡镇从45,393个减少到25,557个。由于乡镇减少的数量大于建制镇增加的数量,建制镇和乡镇的总数从1988年的56,002个减少到1999年的44,741个。乡和镇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由于行政中心在我国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村庄发展成了小城镇,但基层行政区划的变动和乡、镇数量的减少还是导致了我国小城镇总数的减少,这与人们通常的想象正好相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逐渐进入以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的阶段。

2.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与农村非农化不相适应,但近年来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向已经出现。我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1997年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有6,618人,并且有很多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下。乡镇的规模就更小,1992年乡镇的平均人口为1,7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398人。目前乡镇企业已有8%分布在建制镇,12%分布在集镇,80%分散在村落。虽然大部分乡镇企业分布在村落中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比起1992年来,更大比例的乡镇企业集中在了小城镇。随着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乡镇企业实力的提高,这种集中的趋势还会加强。

3.随着建制镇数量的增加,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在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展迅速,建制市、镇的数量增加,单个市、镇的规模扩大。就建制镇而言,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都在增加,这种例子俯拾即是。但是,虽然已有的建制镇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建制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扩大,新设置的、规模小于原有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建制镇,却会使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减少。从1990年到2000年,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从7044人减少到了6870.5人。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将“严格限制建制镇的审批”。这一政策将促进建制镇发展方式的转变,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4.市域内建制镇发展迅速。如果把全国面积划分为市域(不包括市辖县)和县城两大部分,我们发现近10多年来,建制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市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远快于县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市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比县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有更大的提高。由于市辖镇的数量增长比县辖镇快,市辖镇占建制镇总数的比重迅速增加。1984年市辖镇占建制镇总量的比重仅为9.0%,2000年增加为38.5%。由于市建成区的规模一般都比县城大,上述情况说明,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长。

5.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分布密度高。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的分布密度又比市域内建制镇的平均分布密度高,这进一步证实了“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产”的结论。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城市群有:沪宁杭地区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辽宁中部地区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此外还有若干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如武汉地区城镇密集带。大城市周围建制镇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显然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有关。反过来,大城市周围建制镇的发展,对于缓解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对于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只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

1.通过改革和加强管理,促进小城镇发展。

第一,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要因地制宜,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服务业。

第二,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着布局分散、浪费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乡镇企业的社区属性与其空间布局的分散化有着很强的因果联系。因此,要促进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除采取完善服务设施、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外,关键要弱化乡镇企业的社区性质,变乡镇企业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全部联系为单纯的经济联系,其核心就是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要探索和完善资金、带动、技术、土地等多种要素的产权多元化制度创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集中和跨社区结合创造条件。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BOT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思想。

第四,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产生,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非与农业全面脱离,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承包田,享有土地的使用权。这种不完全的转移,制约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完整转移,形成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必须进行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第五,做好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2000年7月中央在《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于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当前,必须大力落实这一政策,从而有效地吸引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解决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等问题,最终使农民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同步。

2.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小城镇。

一个小城镇能否称之为可持续性的小城镇,主要看其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是否只有可持续性。而维护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关键是保护小城镇的资源环境,提高小城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加强需求管理,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限制和防止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增长,以使其供给与需求保持适当的平衡。具体措施有:(1)积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2)支持生态友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减少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污染。(3)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有限的资源。

3.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

要做好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我国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就必须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要在城乡布局的总体背景下考虑,立足各自实际情况,加强总体分析,确定小城镇建设在空间密度上的合理定位,形成小城镇发展的梯次分布。

要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健全农村县级市—建制镇—农村集镇—中心村等多级城镇体系。一方面要纠正目前一哄而上的“撤县设市”和“撤乡改镇”的建市热,采取差异发展,重点扶植经济基础较好、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和建制镇逐步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有发展前途的农村集镇和中心村,使之成为农村非农化、城镇化的支撑点。

(作者单位:西南财大行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学侠

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新村镇位于新郑市城北,北与郭店镇、薛店镇接邻,东与和庄镇接邻,南与新建路办事处、城关乡接邻,西与辛店镇、新密市接邻,距新郑城区2公里,北距郑州32公里,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4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8公里,107国道、郑新公路、新密铁路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辖区面积74平方公里,辖梨园、张垌、新村、吴庄、七里井、焦沟、前洼王、代湾、文士湾、裴李岗、屯孙、云湾、二十里铺、赵庄、高千庄、牌坊庄、时垌、马垌、王垌、孙庄、鲍家、水泉、王毕庄、郝家岗等24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人口3.4万人。耕地面积4.3万亩,人均1.3亩。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村村通柏油路,公路总里程82公里,其中镇区内公路35公里,构成四纵五横的交通网络。102路公交车直达市区中心;镇区建有35KV、220KV变电站各一座,除满足区内用电外,还直接供应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用电。电话装机总量2万门,移动电话机站覆盖全镇,小灵通机站覆盖镇区,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基本实现了家家通电话。镇区有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1万立方米,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各类学校19所。镇区有中心幼儿园1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2所(新郑一中分校和新郑三中),中专2所(新郑市第三职业中专和郑州工业科技专修学校),大学1所(郑州华信学院),文化站1个,图书馆1所,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化教育体系。电视差转台2个,转播节目已达到45套,覆盖镇区并迅速向农村延伸。全镇现有医院1所(新郑市人民医院联合医院),市120急救接待站一个,卫生所25个(镇区8所)。敬老院一所,占地48亩,可容纳50多名院民。境内有双洎河和黄水河,主要水库有冯庄水库、望京楼水库和老观寨水库。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花生、蔬菜和小杂果。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的裴李岗村是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遗址的首发地。另有著名的玉皇庙、望京楼及公主湖等名胜古迹。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建成瓯江花园和下沉式广场各一座,垃圾中转站3个。自2000年开始,新村镇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并先后获得“中州名镇”、“省奔小康示范镇”、“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河南省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镇”“郑州市卫生镇”、“郑州市试点镇”等荣誉称号。

二、目前现状与规划

近年来,在全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上级政府与我镇签订的各项责任目标全部完成。镇区面积由原来的的6平方公里增长到1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财政收入万元,镇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镇区人均绿化面积平方米,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电话入户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净燃料普及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五个一”工程的下沉式广场投资万元,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在镇区管理方面,村镇建设管理所能够按照职责搞好建设规划,镇区建设工程发证率达到100%。镇容镇貌良好,累计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资金万元,按照重点镇建设的有关要求,各项政策和配套资金得到落实,有力地促进重点镇建设步伐。

三、具体做法

近年来,我镇充分认识重点建设的重要意义,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重点镇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建设“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的战略目标,依托区位优势,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支撑),实现建设基础设施与培育产业优势并举,积极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使小城镇建设步入了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力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

镇党委、政府把重点镇建设作为统揽工作全局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副职和城建、工商、公安、土地、工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镇建设领导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抓落实、督查检查,主管领导具体抓、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高认识,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负责人到上海、江苏以及我省的南阳、洛阳等地考察学习,实地观摩。通过考察学习,真正使镇村干部提高了对重点镇建设的认识,并根据全镇工作部署,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列出了各自的工作规划和发展方向,使广大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二)超前规划,合理布局,绘制特色的城镇发展蓝图

1998年我镇邀请有关上海同济大学专家对新村镇区进行了总体规划。根据我镇发展,今年又邀请郑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新村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完善、修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规划为指导,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并对重点地段规划进行细致调整,超前建设,以带动周边发展。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打造医药产业集群区

今年以夹,我镇按照重点镇建设有关要求,按照政府引导,充分利用社会资金的原则,多方融资,先后投入资金近2100万元,高标准建设新村。一是完善建成区,进行基础设施配套,

功能完善,镇区中兴大道东段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500万元;投资万元,开挖埋设排污管公里,公里已经完成。二是全力打造新区。首先进行了公益设施配套,今年投资万元,改建镇直幼儿园;投资350万元,完成了新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现已竣工。

(四)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战略,强化产业支撑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基础。几年来,新村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医药化工群体优势、磨料群体优势、集贸市场优势、经营人才群体优势,坚持以小起步,以多取胜,突出主导,形成集群,努力打造新郑“新区”。确立了把新村建设成为“北城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目前,区内企业近200家,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家,张垌村的绿色瓜果、蔬菜畅销郑州,使新村成为新郑发展环境优、产品结构最好的乡镇,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实现建设与管理协同发展

为了切实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我们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管理网络。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负责对镇区规划建设进行了管理监督;环卫所负责对镇区环卫保洁、绿化负责;工商所负责镇区摊位秩序和店内经营负责;公安部门负责镇区车辆秩序。二是制订各项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如卫生保洁制度、门前"三包"制度、镇区摊位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三是严格审批。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首先到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提出申请,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现场勘察后,拿出具体意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验收。四是抓好执法监察。对不按规划设计施工的坚决予以整改,对违章建筑坚决拆除。

四、发展状况

1、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城镇规模的扩大,配套设施的发展,增加了辐射力,特别是北城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的建立及众康医药批发市场的开工建设,为医药化工产品的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健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一是我们根据市场预测,针对本镇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改革了旧的耕作制度,大力调整了种植业结构,扩大了优质小麦、瓜菜种植面积,抓住了主导产业,选准了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二是依托交通便利和农业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了家庭养殖业,养殖奶牛头。

3、促进了工业发展。城镇各项环境的改善和配套设施的健全,吸引了一批企业集中开发建设。我们采取因地制宜,“走出去,请进来”加强领导,传递信息,合理布局,重点管理的办法,大力推选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明晰产权规模运行机制,巩固发展了镇办股份企业,扶植发展了个体私有、民营企业。目前,全镇拥有各类企业180余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个。全镇工业产值达到7.6亿元,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积累了资金,增加了后劲,同时也为农村安置剩余劳力3000余人。

4、带动了

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市场的繁荣,增加了人流、物流,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目前新村镇以食宿、娱乐为主体的店铺已达100多家,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拥有各类运输车辆1000余台辆,建筑队9个,人员达1500余人,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5、由于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

二、三产业的发展。培植增加了税源,明显提高了固定税收入,2005年实现财政收826万元。

五、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领导尤其是县市领导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能否确立“小城镇、大战略”的观念,对城镇化的推进关系重大。目前必须要加强城镇体系规范,根据实际,从城镇化角度,立足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制定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避免出现小规模重复建设。要清除各种体制性障碍,落实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落实小城镇户籍政策,消除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落实重点镇建设中的金融扶持政策,把重点镇列入土地储备制度实施范围,充分发挥其融资和规范土地管理的作用等。

2、必须树立经营城镇的意识。几年来,新村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亿多元,仅靠乡镇自有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渠道筹措,才能确保各项建设资金的落实,包括向上级部门争取奖励补助,增加土地收益,适当的设施配套费收取及银行贷款等。

3、必须培育主导产业,支撑小城镇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基础。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工业化提供了外部必需条件,而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诸如就业岗位、人才等。因此,必须培育主导产业以产业支撑城镇,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4、必须确立招商意识。招商是解决小城镇资金投入和产业支撑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设施、市场基础设施等对外招商。另外可通过宣传本地产业优势、包装项目、优化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小城镇建设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创新城市管理新机制

---XX省赴德国“城镇规划与建设”专题培训班培训总结

2012年6月24日至7月14日,XX省赴德国“城镇规划与建设”专题培训班一行19人,在德国学习了管理城市、经营城市和发展城市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感触深刻、收获颇多,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学习培训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培训情况

在为期21天的培训中,德方无论是政府官员、学术机构还是有关企业都给予了培训班大力支持和热情周到的接待,并选派专人陪同。培训期间,培训班共举行专业报告会近10场,参观考察企业10余家,组织总结交流活动2次,活动安排紧凑而灵活,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题符合实际,针对性强。随着XX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问题引起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考察德国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沃尔夫斯堡、柏林、纽伦堡、慕尼黑等城市,研究学习德国在城市发展理念、管理政策、规划设计、城市形象打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二是实地参观德国经济建设能源部、联邦交通发展部和柏林泰戈尔水厂、城市环卫局、垃圾焚烧站、污水处理厂等地点及聆听有关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亲身感受德国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市政垃圾与污水处理运转模式、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办法和资源再利用等领

域取得的卓越成效。参训学员普遍感到这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对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提倡环保城市的建设理念、提高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建设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人员结构合理,学习热情高。参加此次培训的19名学员分别来自县区党政领导和相关厅局业务部门负责人。其中,厅局业务部门负责人13名,占培训班学员总人数的68%。这种人员构成,有利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政策制定、项目审批、评估审定等工作的组织开展。从整个培训过程看,参训学员围绕“城镇规划与建设”这一主题展开学习与研讨,系统地了解了德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污水与垃圾处理、资源节约和再生资源利用等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在培训期间,参训学员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热情,并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参观切实解决了许多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问题。

(三)组织周密细致,管理严格。作为此次培训班的主办单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从前期立项到课程设置、日程安排、企业参观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结合XX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人员选调、考察和境内外的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安排。在培训前期,对参训学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集中教育培训,就礼节礼貌、纪律作风、参训规定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在境外培训期间,各位学员能够自觉遵守外事纪律和请示报告制度,守时守信,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未发生任何违规违纪行为。

(四)培训形式灵活,内容充实。此次培训采用专业报告与

实地考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为主,采用互动式教学,中间穿插对有关问题的研讨,既系统地进行了学习,又对一些学员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进行了研讨,形式灵活直观,切合实际,成效显著。现场考察时,德方人员先对考察地点(项目)做一个非常详细的介绍,然后再带领学员进行分段现场讲解,令学员能直观地理解学习考察内容,对学员提出的疑问,德方专业人员都认真详细地予以解答。

培训结束后,参训的19名学员以各种形式向本单位、本部门的同事宣讲了在德国培训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悟,并累计撰写了19篇约45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学习报告和研究材料,进一步深化了培训效果、巩固了培训成果。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举办此期培训班,使广大参训学员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习了管理城市、经营城市和发展城市的先进经验,相信这将对我区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加积极地推进作用。经整理总结,参训学员的学习收获和对德国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废弃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定位要准确。从德国的实践来看,正是其结合城市实际,准确把握城市功能定位,才使得城市的特色更加鲜明、发展更加科学。“十二五”期间,XX省大力实施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旨在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提升“黄河金岸”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发挥银川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发展完善石嘴山、吴忠、中卫等沿黄骨干城市功能,着力推进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和宁南大县

城建设,努力形成西部重要的城市群,充分发挥沿黄经济区的综合优势,打造引领全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高地。这就要求我区各市县区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科学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把握城市定位,综合考虑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因素,认真分析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及优劣势,确立适宜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城市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定要把城市定位的现在与未来、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努力做到“三个既要和三个又要”,即:既要考虑城市的现在发展,又要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既要考虑城市的共性,又要考虑城市的个性;既要考虑城市一般影响因素,又要突出考虑城市主要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定要科学分析城市在区域范围内的作用和影响力,在城市定位中要理性决策,绝不能随意定位、刻意模仿、盲目攀比,要更加注重政府与企业及公众多渠道、多形式的积极沟通和广泛参与,真正打造出一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城市名片”,从而使城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发展目标。

(二)城市规划要科学。德国在城镇规划中,最核心的是突出道路规划,在城镇建设之前,预先规划道路建设,以路构建城镇框架,以路规划城镇建筑,以路设置游园绿地,从而保证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科学发展,使得城市交通的方便快捷成为现实。在我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各市县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眼城市的长远发展、放眼XX省的未来蓝图,努力把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和发展突显人性化,使城市规划和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一定要将城市的规划、建设、经济社会事业规划与生产力布局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定位和未来发展相对接、与专业规划和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相连接,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使城市规划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广泛发动我区群众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制定,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汲取精华,使群众进一步增强关注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责任意识,提高遵守城市建设规划的自觉性,切实推动城市全面和谐发展。

(三)城市建设要规范。德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城市规划的国家,联邦政府和各州、各地区分别制定城市规划,联邦政府制定的规划只有指导性,没有强迫性,城市建设的总规、控规和详规由各州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制定规划时要先征求群众意见,规划出来以后,还要再次征求群众意见,然后由议会批准后实施,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在我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各市县区一定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制本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推动城市体系协调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生态共保、污染共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减少规划执行中的随意性,并逐步试点通过地方立法来确保城市规划建设实施的严肃性、规范性和连续性;一定要加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在现行规划体制中,进一步做好土地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规划的衔接,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社会发展、土地利用、设施建设、

资源环境和问题人口,结合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按照优势互补、协调共生的原则进行规范的规划;一定要制定城市规划建设论证评估机制,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论证和评估机制,通过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检测、论证和评估,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使城市规划建设真正能够立足现实、反映未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环保要优先。德国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废弃资源再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打造出了一条经济循环发展的效益模式。当前,我区工业发展与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处理好工业与城市化建设和谐发展这一难题,需要我区各市县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一定要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着力打造环保型城市,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新能源生产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一定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发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生产等技术,积极实施水、路、电、沼气、网络和新能源进农家工程,努力建设文明、秀美、富裕的新农村;一定要在各市县区积极探索建立污水与垃圾处理的市场运作模式,采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多元化的营运模式、有效的措施成效,科学合理地对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构建污水和垃圾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循环经济链,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污水与垃圾

对我区自然环境的污染;一定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大力宣传,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沿黄城市带建设等工作,进一步理顺、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环保的先进理念为群众所了解,使政府的各项环保政策措施为群众所了解和支持,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五)城市文化要突出。作为地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XX省,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因地规划、突出地域特色、增加人文气息,以增强城市的内涵和吸引力。银川市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承接、开掘、融合和发展,合理汲取和利用西夏历史传统文化,突出“塞上湖城、回乡风西夏古都”特色,以滨河新区建设为契机,建成西北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石嘴山市要把公共设施使用、社区建设和生态建设、人文环境营造等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符合规律、富有美学韵味的生态景观带,建成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和沿黄城市带北部的副中心城市;吴忠市要进一步挖掘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内涵,深度开发穆斯林产业,精心做好具有回乡文化特色、富有区域风情特点、涵盖时代气息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以突显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人文色彩,建成商贸发达、回乡风貌浓云的滨河水韵城市;中卫市要突出“欢呼和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枸杞乡”的品牌效应,更加注重处理好城市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相互协调、相互兼容、相互辉映的关系,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文化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成为沿黄城市带南部的副中心城市;固原市要抓住“生态、扶贫、民族和谐、

老区”四张牌,充分利用生态、文化、旅游、民族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化和城镇化,着力建设六盘山区、陕甘宁老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建成XX省南部及周边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目前,XX省正处在城市化快速提升的阶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非常值得探究。德国在城镇规划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和谐富裕新XX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实施“两大战略”(即:实施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和中南部地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分类指导,统筹规划。一个好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根据《XX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精神,要坚持围绕以人为本,以建设资源性、环境性、发展性城镇为目标,按照“把XX省作为一个大城市规划建设”的思路,本着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向沿黄经济区城市带转移,向各级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城镇聚集,提高城镇发展的集约程度,在全区形成特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网络化、外向型城镇格局,要不断创新XX省沿黄城市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域城市化发展。XX市是带动XX省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龙头,要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大XX”建设步伐,扩大城市规模,

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努力把银川市建设成为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XX市作为全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应当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挥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增强城市实力,继续提升城市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发展。XX市和XX市是XX省灌区的精华地段,生态条件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农业发达,要按照建设具有“塞上江南”和回族风貌的生态城市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XX市作为XX省南部及周边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要南北兼顾、协调前进,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服务配套功能,加快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吸引力,推进固原中心城市与县城、县城与一般乡镇、城镇与乡村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繁荣的农村是健康城市化的基础,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要逐步从过去偏重城市发展转向城乡协调发展,高度关注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后仍然长期生活于农村的广大居民的生存和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高度重视镇村布局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和设计,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衔接,积极促进城市文明向乡村的延伸,使留在农村的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城市文明成果,更加重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城乡结合部农村拆迁、征地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通过城乡统筹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生存和发

展的长效保障机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居住和生活于乡村的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不断改善,使城市就业的乡村移民真正市民化,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密切合作,加强交流。深化城市之间的合作,加强城市间的交流,是促进XX省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科学编制区域规划,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统筹协调和推进各城市的发展,整合各城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文优势,构建以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等中心城市为支撑,连接其他城市的城市体系,增强XX省区域城市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的、网络型的经济区。加强各城市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产业互动、市场联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源,其他中心城市承接、传导,各交通运输主干线逐级辐射、连片发展的态势,促进全区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整体推进,扩大影响。在加快XX省城市间的合作,整体提高城市带发展水平、层次的同时,要以XX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积极开展跨省区域合作。跨省区域合作既是我区城市拓展经济腹地的需要,也是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我区虽然面积小,但地理环境较为优越,虽然自然资源不是很丰富,但工业基础较好,人力、智力资源丰富。以XX为中心,500公里范围内,辐射优势明显。我们要加强省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

利用我们的环境优势,吸纳周边城市的人流和资金流,利用我们的工业基础,使这些地区的资源为我所用,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扩大XX省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以银川为中心城市,辐射半径为500公里的银川城市群发展格局。

上一篇:校长领导力及其提升范文下一篇: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