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2023-09-16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择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取向并以凯里市小城镇建设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进行初步探讨,为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服务。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战略

我国至今仍是一个拥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恰是农民问题的一个关键。农民作为能动的社会政治角色,农民安则社会稳,农村的现代化又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随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投向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和农民,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他们关注并反思我国城市化政策,努力探索积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建立广大农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新机制。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这一要求,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当从加快市场经济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繁荣,推动中心城市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下大力气搞好小城镇建设。目前,学术界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还方兴未艾,研究成果为数不多,由此,本文拟以处于西部民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为例,从凯里市人口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民族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新增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过多,在城镇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征占了农民的土地,农村成年人口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地少人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须向城镇转移求生存、求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城乡经济显得非常迫切。以处于西部民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例,2006年全市总人口46.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0.78万人,劳动力资源人口数为181189人,全市土地面积1306万亩,耕地总面积20.25万亩(田:14.02万亩,土:6.23万亩),果园61公顷,菜园2公顷,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根据每个劳动力可负担耕地2亩计算,全市20.25万亩耕地需要劳动力约10万人,劳动力资源人口数减去实际从事第一产业所需的劳动力即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得出2006年该市剩余劳动力总数约为81189人,这就为凯里市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口条件。同时,也体现了民族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新增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对城镇化战略的影响

首先,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建设占地使耕地逐年递减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逐年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我们仍然以西部民族地区的凯里市为例分析: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该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人口数为181,18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按10‰递增,那么10年以后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人口数将达到约199,308人。假设该市耕地仍然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上不变即20万亩,耕种20万亩耕地实际需要劳动力约10万个,那么届时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接近10万人,如何安排,吸收、消化这批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对加快凯里市的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将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应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早进行决策。

其次,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如果不能实现有序转移和流动,不仅会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而且还会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我们仍然以西部民族地区凯里市为例分析:目前,这种转移和流动正遭受到来自两个相对方向的压力:其一表现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势头持续减弱、规模缩小,并且减弱的趋势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随着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内部结构,精简冗员,企业的约束机制趋硬,使得国有企业大量隐性失业问题浮出水面,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工作难。此外,近年来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再加上政府限令“三小”企业进行压产和转产,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从乡镇企业中回流出来。其二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又不断地从土地上被排挤出来。这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同时,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而每年又不断有农业人口成为新增的劳动力,并从一开始就具有过剩的性质。正是在这样两种压力下,加快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影响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三)乡镇企业现状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没有高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和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应该看到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中固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就使得乡镇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从而影响到小城镇的结构升级和素质的提高。在西部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现状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乡镇企业一度对繁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起到过重要作用。以凯里市为例:由于凯里市地处山区,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社区特征明显,“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造成了乡镇企业在运输、信息交流、物资聚散等方面的成本增加,阻碍了乡镇企业向纵深层次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凯里市的乡镇企业和当时全国的乡镇企业一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曾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有过辉煌时代。但随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相分离的道路,许多风光一时的乡镇企业都逐渐垮掉了。凯里市乡镇企业的这种现状更是印证了这一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因此,通过小城镇对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促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合,使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镇,是一条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举措的重要途径。

(四)规划工作滞后与基础设施落后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普遍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做出的,乡镇规模小比较利于管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规划工作滞后与基础设施落后的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规划滞后与基础设施落后的小城镇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其次,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财政的负担。规模与财政负担的关系可见一斑。再次,这种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有些地方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了原来的规划,有的地方有两个或多个相邻的乡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的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其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它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以凯里市为例:凯里市城镇规划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对指导小城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体系规划比较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是小城镇在整个区域的中心地位难以界定,以镇为单位编制规划实际上只考虑自身的发展,而不考虑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和城镇间的分工,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重点和特色难以体现。出现了产业结构雷同,城镇性质相似的现象,体现不出不同城镇的特点。二是规划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基层干部规划意识淡薄,不执行规划要求,搞短期行为,得过且过,导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不良现象随处可见,规划形同虚设。三是凯里市小城镇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受资金困扰或规划不到位,城镇中心区的供水、供电、排水、电讯等设施建设滞后,遇上赶集马路市场导致交通拥挤的现象仍然很突出。从总体上说,凯里市小城镇目前的现状,使其对人口和企业的迁入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管理手段落后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聚集的人口也达不到必要的规模,多数人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搞饭吃,其产业结构必然单一而且不合理,加上管理手段粗放落后,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建设部、农业部的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够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小城镇规模小,管理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就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起到促进作用,对镇域经济也法起到辐射作用。

以凯里市为例:据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凯里市8个镇镇中心平均人口才24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5人,如此超小规模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经济,对人口和企业的集聚效应十分低下,对带动城镇建设起不了多大作用。从产业结构看,8个镇镇中心区平均非农业人口只占34%,镇区人口仍以搞农业为主,这与小城镇应以二、三产业为主的要求很不相符。由于城镇缺少工业支撑,加之乡镇企业发展滞缓,使小城镇人口聚集较为困难,因此也未能带来三产的发展和城镇的繁荣,反过来又制约了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小城镇缺乏足够的辐射能力。从管理层面上看,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为二、三产业和城镇建设服务的力量薄弱,不能从体制上促使小城镇成为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村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及相对滞后,使小城镇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总之,凯里市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综述以上五个方面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和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进程的种种不利因素,做到未雨绸缪,先行一步,争取主动。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认清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扬长避短,事半功倍,也有利于促使我们做好不利因素的转化工作,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一)坚持走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在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首先,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人口流动的过程。人口的集中导致城市化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要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就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因此,要转变过去长期实行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观念。离土不离乡,是指农民可以在家乡办乡镇企业,经营非农产业,而不能离开家乡。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实施以后,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就是要促使农民离土又离乡,在小城镇寻找生机和出路。

其次,各级政府要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分散于自然村的居民向小城镇集中,一部分人是转移居住地,一部分人还要在小城镇工作,实现工作性质的转移。不论是居住还是工作,都不能用行政的方法安置,即进入小城镇的人口,什么都由政府管起来,政府是不堪重负的,小城镇也发展不起来。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市场化安置,即由进入小城镇的人口自费安置。这样做不仅不会形成政府的沉重负担,而且还会形成小城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市场化安置创造了条件:第一是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为进入小城镇人口提供了衣食条件;第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提供了居住条件;第三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提供了寻找工作的便利;第四是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为进入小城镇人口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些小城镇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再次,各级政府要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农民进城与否,归根结底是一种利益的选择,无利可图,或者进城还不如当农民收益大,农民是不会选择进城的。因此,各级政府对于农民进城要有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进入小城镇的门槛。降低进城门槛的核心问题是应当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必要的收费也应当规范标准。比如有的地方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就应当取消;有的城镇实行高价卖户口的政策,也属于不合理收费;对进城学龄人口的入学,有的学校收取赞助费,也是不合理的。

最后,各级政府要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农民进城,能否最后立足,还要看能否在城镇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能立足还是要回到农村去。当然,一定的回潮是不可避免的,但回潮过多,小城镇的规模就难以确定下来,应当以降低开业条件,低税费的方式,鼓励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自谋职业,这是解决民间投资不足的重要措施。另外,降低过高的开业条件还可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形成有利于吸引投资的政策环境,彻底改变那种持币待投的状况,这不仅是增加对小城镇投资的途径,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措施。以凯里市为例:现在该市的8个小城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岗职工,再加上新增加的进城人口,如果投资不足,就业压力过大,小城镇建设就难以为继。此外,该市的小城镇建设还涉及土地政策方面的问题,如进入小城镇人口原来作为农民承包的集体耕地和进入小城镇后所占用的土地等问题如何处理,都需要各级政府认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人口城市化即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条件。

(二)强化宣传教育,搞好科学规划,正确界定小城镇的经济功能

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干部和群众的认识问题,搞好科学规划,正确界定小城镇的经济功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城市化的实质和作用,为城市化工作创造好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同时要严格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凯里市为例,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进一步搞好全市城镇体系规划,构建合理的城镇结构,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三棵树、鸭塘、龙场三个卫星镇为主体,其它建制镇为框架发展的三级城镇体系。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满足近期发展的需要,又为远期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既要有利于居民生产、生活和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又要有利于协调指导城镇建设因地制宜,根据自然条件及经济基础的差异,立足当地资源,突出特点,选准符合自身的发展重点和路子,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不照搬一个模式,搞一刀切、一哄而起,确保农村人口城市化有序进行和小城镇既好又快地发展。二是在执行规划时,要严肃对待,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不得随意变更,着力强化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逐步将凯里市的小城镇建设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三是改革小城镇宏观管理体制,优化配置小城镇内部的管理机制。小城镇的发展应以二、三产业为主,其管理体制应围绕这一功能来设置,如在市级政府中明确专门人员和机构管理小城镇的各项事务,精简小城镇的政府机构,增强为二、三产业服务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服务机构等。

(三)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工作

西部民族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注意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工作。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发挥各地扰势,并且要从有利于增加就业,节约资源,提高农业增加值和保护环境着眼。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强化农业与小城镇工业的关联度,培植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开辟产业空间,因为小城镇绿色资源的生态环境相对中心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绿色产业领域大有作为;三是大力发展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样做不仅能壮大自身实力,而且还能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西部民族地区在实施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始终注意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建设就业和生活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凯里市为例,目前可操作的措施可以考虑:第一,积极开发和引进人才、科技,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小城镇人才紧缺,技术落后是其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因素。解决人才、技术问题,一靠开发,二靠引进。为此,必须实施有利于成才,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技术的政策措施,如增加对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同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合作联姻,鼓励人才和技术入股等等。第二,健全城镇投资融资机制,将土地出让金从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分离出来,通过土地批租,熟地开发,配套共建等途径扩大筹资渠道,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市场化运作。同时,要逐步建立成熟的还贷机制,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小城镇的投资力度。第三,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允许农民种养结合和土地使用经营方式的自由调整,允许土地指标在村镇间流转的方式来引导“农业向大户集中,工业向区域集中,居住向中心集中。”第四,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逐渐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保险事业,稳定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减少他们进入城镇发展的后顾之忧,实现社会保障的现代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使凯里市的小城镇建设尽快步入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顺利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

(五)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户籍制度改革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要顺利实施,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户籍制度改革早日提到议事日程,加快已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引导农民和鼓励农民向城镇聚集,打破农与非的界线,逐渐平衡居民户口对农民户口的相对优势,最终取消户籍城乡二元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公平自由的户籍管理制度。今后,凡在城镇有固定合法住所,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或生活保障的农村人口均可申请在城镇落户,同时也允许农民进城镇落户不转非。以凯里市为例:在小城镇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原有户籍管理造成了很多矛盾,例如给计划生育的管理,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等带来了许多困难。从长远来看,户籍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行住地管理原则,即人在什么地方住,就在什么地方将其户口管起来,这样就做到户口随人走,而不是目前的人跟户口走。当然,要在全市这样做,难度还比较大,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即在小城镇先做起来,待条件成熟后,即在全市范围内推开,为在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实现这一先进管理模式作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际上,当粮油市场在全国放开以后,户口观念已经大大地淡化了,加之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逐渐成熟,已经基本形成了人口流动的条件。

(六)加大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构成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自然基础,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要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一定要进行合理开放、利用,既要注重其经济价值,更要注重其生态价值,特别是如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中,在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经济价值同时,要加强其环境生态价值的建设和保护,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小城镇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资金障碍,无论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还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都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财力扶持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建议国家从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民族地区城镇的公用设施建设,发挥国家投资对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的办法,保证支持资金专项用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要研究生态补偿的方式,以争取东部和沿海地区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支持。

三、结束语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涉及到其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一宏大战略构想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涉及多项价值目标的选择,如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取向,或以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为目标取向,或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标取向等等,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本人来讲,都是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以凯里市为例:笔者以为,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贯穿于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各个目标的一条红线,把它作为推进城镇化战略的价值取向,加快凯里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小城镇建设,特别是重点小城镇建设,建成一定数量的万人集镇。同时,要在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加快形成以区域中心,区域次中心,重点小城镇并举为特色的黔东南城镇体系,实现全州城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也符合凯里市客观实际的要求,较之其它目标在实践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总之,要通过小城镇转移和配置农业劳动力资源,以此带动各种要素的配置和产业的协调发展;要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牵引线头,抓住这个线头搞好小城镇规划,合理进行功能定位;要避免城镇建设中容易出现的功能滞后效应,着眼于提高小城镇对人口增量的发展弹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避免短期行为;要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和要素价格较低的条件,发挥劳动力替代资源的优势。因此,笔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战略规划要加强二三产业的设计定位,在小城镇中形成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体系,为形成一批万人以上城镇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黔东南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黔东南日报,2006-03-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 贵州日报,2006-03-17.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 黔东南日报,2006-03-30.

[4] 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贵州日报,2007-01-30.

[5] 黔东南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黔东南日报,2007-02-16.

[6]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奋斗,中共贵州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N]. 贵州日报,2007-05-08.

[7] 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 陈晓芳,方 明.城市化发展存在的总是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9] 余明侵.区域经济学经济利益分析[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0] 刘耀彬,等.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J]. 城市问题,2005 (1).

[11] 王行伟.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选择[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2] 佟景春.建立农村城市化发展机制[J]. 吉林农业,2002(5).

[13] 高 强.美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J]. 世界农业,2002(5).

[14] 石扬令.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路和对策[J]. 生产力研究,2003(4).

[15] 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J]. 开放导报,2000(5).

(责任编辑:周真刚)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建房、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财力空亏;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盲目照搬,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走岔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克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他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动能。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规律,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取得新的突破。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把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众所周知,小城镇是连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国家继续加大城乡一体化政策与资金扶持的力度,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可见,城镇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率不断提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受资源要素、体制机制、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镇化建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我认为,我省小城镇规划设计工作,应当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有关精神,总结已有经验和结合当前全省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实际,大胆开拓。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1.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解决农民“有实力进镇”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是广大农民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一方面,农民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得,使土地成为了一种生产资料,通过合法经营可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农民通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也获得了作为农民的合法身份,并获得相应的权益。但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民对土地所享有的权益本质上只是一种身份权,而不是一种财产权,也就是说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经营者,只享有对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而没有土地所有权,不能作为一项财产主张自己的权利,只能通过特定条件下的资产经营获得收益,不能通过其他形式的财产处置从这块资产上获取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格局导致广大农民既想进城,而因自身没有实力又不敢进城,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一大“瓶颈”。要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和农民非农化进程,就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允许农村土地流转、出租、抵押的制度,使农民的土地能变为有价值的资产,进而获取进入城镇的“第一桶金”。一是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趋势,大力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农民通过向经营大户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公司转让、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可以在不直接参与土地经营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土地收益。二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市、同价、同权”,使广大农民能够在土地转让中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补偿权利和相应收益。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经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经营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如通过集体土地入股参与城镇开发等形式,使农民既可进城,又可在城镇化建设中获得稳定的收益,实现安居乐业。三是探索建立农民土地及房屋抵押质押信贷制度,解决农民拥有的主要资产不能成为金融机构抵押品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使农民能够通过对资产的合理处置,获得扩大再生产的必要资金支持。四是建立进镇农民的住房保障体系,参照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验,探索通过允许农民宅基地置换优先享有住房保障待遇等政策,使农民能够比较体面地进镇,进而成为有实力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新居民。

1.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有身份进镇”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一大进步,就是允许农民离开土地,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之中,但是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使农民进城后的身份问题无法解决,长期游离于城镇与农村之间。这种二元化的制度设计,使得广大农民即使生活在城镇,也无法扎根于城镇,“离乡”不“背井”的最大隐忧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却在感受不一样的“阳光”,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明显身份差异,成为影响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障碍。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就必须着力解决农民“有身份进镇”的问题,从而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城乡大地。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放宽户籍限制特别是小城镇的落户政策,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为农民迁入小城镇,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条件。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建立农民与城镇居民衔接一致的教育、医疗、就业、低保等政府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同等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有尊严地生活于城镇,并在城镇安居乐业。三是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对农民转移就业的特点和要求,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尽快实现在城镇就业,同沐公共财政阳光,真正拥有尊严和幸福感。

1.3完善财税扶持政策,解决“有产业进镇”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之所以出现高速度推进与低水平发展并存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产业支撑,导致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在城镇的就业转移,缺乏赖以生存的依附条件。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就必须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资源向小城镇聚集,支持城镇产业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中城市的中小企业转移到小城镇发展。抓住大中城市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契机,积极引导部分规模适度、成长前景好、产业技术相近、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流向中心镇及其周边工业园区,通过小城镇吸纳,帮助其做大做强。二是扶持“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发展。利用税收地方留成、财政资金扶持等多种手段,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企业,使其成为对城镇发展具备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特色产业。同时,还要研究完善小城镇第三产业的税收征管,加大第三产业在小城镇产业中的比重,解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小城镇产业发展了,就可以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的转移,“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春运民工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1.4建立长效投入机制,解决“有资金建镇”的问题

要破解小城镇发展的资金“瓶颈”,必须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投入引导作用,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探索建立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机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各类支农资金整合打包,集中投向小城镇建设。二是建立税收留存政策,对小城镇产生的地方税收留存部分实行一定比例的返还,激发当地政府发展小城镇的积极性。三是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机制,放宽资源的流动条件,对部分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可考虑适当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建设,积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小城镇开发。四是创新要素管理方式,通过要素市场的资源和资本流动,促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同时,在小城镇建设用地报批、房屋产权登记税费等方面,要研究制定比大中城市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各方面资金资源流向小城镇,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力。

2、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提升城镇建设整体水平

树立长远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只有高起点编制小城镇规划,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小城镇的未来。实施“小城镇,大规划”,即全面编制城乡规划,把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小城镇人口规模、经济状况和各行各业优势的分析,客观地评估小城镇的实际消费水平,在规划编制中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工业、商业、服务业规模,注重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城镇建设整体水平。

2.1以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坚实基础

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适度规模,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

2.2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作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措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本身的经济基础,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良性滚动。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2.3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小城镇的有力保障

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全国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也是少数,而多数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因此,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首先要抓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要大力发展农民培训和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种养大户、农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那么如何做?省级财政应扩大用于农民培训的专项资金盘子,地方市县财政有经费配套,特别是一些有条件的县要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安排相应的资金投入。要根据农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不同产业的职业农民可以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目前的农民培训更多地体现为行政推动行为,要培养农民参训的内在动力,提高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必须对持证农民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优先承包流转的土地、优先承担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优先取得金融小额贷款等;对有一定技术要求的服务岗位,要推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培养应该形式多样,加强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和农科院校师资建设与硬件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职业技能,适时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做到学制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以适应农村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其次做好行为引导,人可以创造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可以改造人。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一句成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是环境,人人都能改造别人。近年来,不少地方通过广泛开展以“走向文明”为主题的社区特色文化活动,不仅治好了不少人的心理疾病,更治好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城市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亲密,更和谐了。

参考文献:

[1] 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 焦必方,孙彬彬。日本现代农村建设研究「M」.上海:负担大学出版社,2009

[3] 曾建民,彭伟董汪洋.发达国家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及启示「J」.江汉论坛,2008(11)

[4] 罗杰文.东亚农村工业化模式探析与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8(12)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毕业生;基层就业;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扩大内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同年4月,河北省制定了《关于推进河北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提出了一条符合河北实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6年2月,《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左右,10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而建设新型城镇化,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方面的人才短缺问题也随之凸显,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鼓励河北省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措施,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稳定,对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才支撑,解决中小城市和基层人才匮乏的尴尬局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为此,笔者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高校的实际调研,了解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挖掘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最深层的原因,希望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难的困境出谋划策。

二、当前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态度和意向调查

十三五时期,河北面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紧迫战略任务,尤其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根本转变,河北在这一发展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在未来10年中,河北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根本靠人才。尤其是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

为了充分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关于基层就业的态度和意向,笔者对驻保的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北大学等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20份,回收560份,有效问卷为540份,有效率约为96.43%。此次调查对象分别为大学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22.54%,大二学生19.75%,大三学生占20.96%,大四学生占36.7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约占总人数的50%。调查结果显示,想留在大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76%,大学生毕业后更倾向于留在大城市就业,选择在农村和乡镇就业的大学生很少。在基层就业的动机方面,40%多的学生选择只是一个过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基层就业的态度有所改变。关于是否选择基层就业时,有的60%多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有60%多的家长对于子女大学毕业后在基层就业持理解的态度。70%多的大学生认为服务基层是奉献,是一种锻炼,是一种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成长。关于如何对待服务期时,有41%的学生认为三年的基层服务将是人生的财富,有50%多的学生认为三年的服务期过长,仅有26%的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会服务到期满,选择找到更好的工作就离开和不知道的分别占36%。选择在基层就业能够全身心投入的还不到30%学生,70%多的学生选择在服务期会备考研究生、公务员或者继续寻找更好的工作等。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当前在校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的态度是对基层就业了解不多,但是希望进一步增加了解;他们大部分不排斥基层就业,但更多的把基层就业作为临时的过渡,打算扎根于基层的人很少;在基层就业,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工资待遇和前程发展,表示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的工作中去的学生很少。因此,河北省和高等学校应该改进和有效地对在校大学生做全面的教育和引导,正确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業。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鼓励河北省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措施

根据调研可知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有: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用世俗的金钱等观念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等艰苦的地方就业;大学生基层意识淡薄,对基层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基层工作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客观因素主要有:基层条件艰苦、待遇低,经济压力大;政府对基层自身宣传不到位;高校的就业教育引导不到位;政府制定的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1、河北省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就业引导

要探索建立健全基层就业体制,加强制度建设,正确引导就业价值导向,让大学生对基层就业起到激励作用,能够让大学生感到实惠所在。大学生不想去基层就业关键在于认为基层条件差,设施不完善,没有发展前途,因此河北省应当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健全的基层就业保障体系,制定出多元化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在落实代偿贷款和学费代偿的政策基础上要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对于边远地区的在保障方面要有更多的倾斜。同时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代偿助学贷款和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补贴、职称评定、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基层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大学生基层就业主要顾虑之一,到基层就业晋升难,调回大城市、高层单位的机会难,有些基层单位的编制都无法保障。因此河北省应探索出台相应政策针对基层就业大学生建立专门的人事考核制度,使工作出色、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有机会得到培训,得到晋升。

2、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政治任务。当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的常设机构,都有校院两级的就业指导机构与人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就业指导停留在事务的管理上和就业信息的服务层面,停留在毕业生毕业前的阶段性指导上,难以从深层次上打动学生,使得学生在就业意向上,存在着忽略基层就业的趨向。因此,各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对于基层就业的相关知识与业务的长期系统性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基层就业的政策方针,大学生基层的就业的重要现实意义等,并组织带领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市场调研使在校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有系统的了解。同时,各高校要加强和与基层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根据基层的需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基层需要、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如联合地方基层单位建立就业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安排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实习,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基层意识,引导大学生以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群众。

3、大学生应该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就业理念

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素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投身基层的重大意义,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与群众结合、与国家需要结合是知识分子的成才之路。其次,大学生要正确分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改变大学生到大城市、大企事业单位工作才是成功者的落后的就业观念,逐渐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做一名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再次,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在择业取向上,由被动就业到主动择业,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升职业能力,实现就业面向多元化,就业岗位基层化。第四,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和应用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基层,全面提升职业能力。而对于已经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继续加强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和独立工作的职业能力,增强自身服务基层的本领。

四、基层部门应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基层部门要把在基层锻炼大学生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纳入干部工作整体规划,强化管理措施,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督促引导他们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快速成长。加大培养教育力度,夯实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的基础。有计划地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大使用力度,加快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的步伐。工作中,把那些在基层培养锻炼成熟的大学生及时调到市直党政部门工作,充实到中层岗位。并积极向上级党政机关做好人才输送工作。对在实际工作中成绩突出,群众信任,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对象,及时向上级有关党政机关推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同时,规范日常管理,完善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的管理工作机制。把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大胆创新,常抓不懈。

河北省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经费支持项目,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鼓励河北省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措施研究,项目编号:JRSHZ-2016-01148

【参考文献】

[1] 房欲飞. 大学生基层就业与人才培养制度[J]. 当代青年研究, 2012(9).

[2] 蔡爱华. 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J]. 求是, 2009(18).

[3] 黄企辉, 杨富坤, 韩冬梅. 大学生村官计划运行现状优化途径探析——基于中西部部分贫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 2012(6).

[4] 毕玉江, 刘 强, 杨冬兰.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践与完善——以上海市为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9).

[5] 尹希果, 许 岩. 基于SEM的大学生村官胜任力影响因素研究[J]. 软科学, 2011(8).

[6] 高 凯, 任嘉庆, 蒋 承. 基层就业期望与落实情况对比研究——以北京市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 2014(05).

[7] 马莉萍, 刘彦林.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从中央政策到地方政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2).

【作者简介】

刘艳(1984—),女,山东淄博人,经济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土地 合理利用

1 前言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

2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是以原来的自然村落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零散分布于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分布带来了三方面不良影响:

2.1.1 由于农村大量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难以转移到城镇,使得我国小城镇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格局。

2.1.2 乡镇企业之间难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协作,集聚效益不明显。

2.1.3 农村兼营现象普遍,农业产业化步履艰难。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2.2 小城镇新建继续占地,废弃旧小城镇搁荒

因为小城镇的规划而要求的迁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新的小城镇建设继续扩大占地,另一方面旧小城镇又没及时复垦利用。事实上,这些土地即使被复垦利用,也需逐步恢复提高到可以生产的长期过程,从而直接和间接造成农业用地的减少。

2.3 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是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周围土地首先被占用。这一范围内的土地基本上是经长期耕种的良田,多为莱地,单产水平均很高。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全国耕地总体质量有所下隆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居民点小且散乱,缩减迁并困难

我国的村镇尤其是自然村落,绝大多数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布局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散零乱。受当地经济水平和乡民恋土思想深厚及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低等因素的影响,村庄的缩减迁并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3 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

3.2 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0.25公顷)的47%。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70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

3.3 加强规划管理,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4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4.1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农村市场容量;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4.2 小城镇建设的作用,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1)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2)小城镇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场所和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小城镇的农产品加工较为集中,规模较大,可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加工企业逐步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为工业,实现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示范小城镇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产物,本文仅针对我国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如何使示范小城镇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保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示范小城镇现状问题措施可持续发展

中央明确提出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小城镇是城乡共融的对接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这就首先需要了解一个新的概念“示范小城镇”。

1 示范小城镇的概念

示范小城镇,是指村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标准置换小城镇中的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建设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小城镇。示范小城镇建设除建设村民安置住宅区外,可以规划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以土地出让金政府收益部分用于平衡建设资金。

示范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2 现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状情况

(1)我国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人口容积率低。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目前我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已达153平方米。

(2)村民房屋权属的复杂性。目前涉及农民的宅基地拆迁时问题很多,有的一房多证或一房多主,还有非农业户、姑奶奶户这类特殊的群体,因此,对于示范小城镇建设中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调解任务繁重,使工作难度加大。

(3)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从总体土看,我国的农村整体布局较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2 存在的问题

(1)拆迁和安置问题。

在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中,我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拆迁工作。根据国家、市里的精神要求,本着先安置再拆迁的原则,示范小城镇都是先选定还迁区,为被拆迁人建设还迁房后再进行动迁,或者在动迁同时建设还迁房。由于示范小城镇筹建人员配置有限,面临动辄几百亩的项目,情况复杂。目前涉及农民的宅基地拆迁问题很多,有的一房多证或一房多主,还有非农业户、姑奶奶户这类特殊的群体,几百家的拆迁任务常常绊住了手脚。虽然有村委会的配合,但是往往一块地里几十个“钉子户”的拆迁就要一两年,为了达到稳定、和平拆迁,在动迁费用及拆迁补偿费的标准上往往要妥协,这不仅加大了收储成本,同时今后的拆迁工作也会难上加难,恶性循环。

(2)责任田再分配的问题

实施示范小城镇改造后,农民迁移到中心村或城镇,这就涉及责任田的再分配的问题。对于居所到田地距离较远的农民则面临交通成本的问题,这些费用由谁承担则是问题之一。有些地方把整理出的田地由政府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态园区。园区管委会每年向农民交纳租金或一次性付给农民集体补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则是问题之二。

(3)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但是由于2007年经济危机给金融机构敲响警钟,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的抵押贷款,银行除了要求保障足额的抵押物外,利率都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10%~20%。对于小城镇建设资金,具有资金数额大,占用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无疑增加了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

(4)耕地复垦的数量、质量问题

示范小城镇土地利用应当坚持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原则。但在示范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虽然耕地总量动态达到平衡,但常常造成了“占好地、补劣地”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带来了一些影响。

3 示范小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做到以人为本

首先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保证还迁安置的透明和公开,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其次,保证还迁房建设质量过硬,要给予农民实惠,注重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不降低,对于拆迁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公平的补偿。

(2)对于责任田的再分配,地方应该考虑农民田地位置变化做带来的交通成本,并给以必要的补偿。对于由政府统一经营农业园区的,我们认为政府应该按照租赁农民土地或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让农民获得稳定的补偿,这样既可以获得因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可以避免因通货膨胀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从而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不配套的情况,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例如将示范小城镇安置区以外的出让土地的政府净收益,从缴入地方国库的土地出让金中,全额或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示范小城镇的安置用房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示范小城镇的整体环境,缓解资金压力。

(4)示范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管理。周转指标进行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同时采取验收考核一票否决制度,一旦考核发现未达标,则必须整改至达标后才能启动下一批用地指标。所以,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整理出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做好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工作。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在现化化建设中,必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垢可持续利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一些典型模式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适时创新和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核心是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应该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不能靠侵害农民的权益来发展经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挂钩以后,应充分抓住这个机会,把农民的权益和经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土地可持续利用之路。

参考文献

[1] 郭述恒,张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和措施.

[2] 赵俊义,搞好土地整理,保证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81-2011年贵州省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表明人均GDP、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贵州高校毕业生大多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所以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提出了推动贵州城镇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不但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还能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据国务院研究中心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总水平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级上升到20万亿元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年。由此可见城镇化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城镇化,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27%,但贵州的城镇化率只有34.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6个百分点,位于全国倒数第二。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统字[2008]77号)中指出,在小康标准的经济发展指标中城镇化率不得低于60%。“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贵州必须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社会。因此,本文将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快贵州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二、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人的转化,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等。城镇化在国外也称为“城市化”,但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外国的城市化不同,必须注重发展小城镇,为了显示这种与外国的差别,很多中国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被广泛采用。

关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往往不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赵金华等(2009)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区)1990-2005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 (区)影响更显著[1]。苏素、贺娅萍(2010)运用面板协整对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2]。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H1:经济发展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二)产业结构及其影响

随着第一产业比例下降,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镇化水平就会相应提高。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对2001-2005年各省数据的年度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结构对地区城镇化差异的影响非常显著[3]。苏素、贺娅萍(2010)认为产业结构(农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农业化率的降低,城镇化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2]。储金龙等(2010)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8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都是城镇化率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H2: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就业结构及其影响

赵金华(2009) 采用面板数据对1990-2005年各类型省(区)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水平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对各省(区)的城镇化影响都大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1]。刘爱英、姚丽芬(2011)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和Granger 因果检验理论,对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建设[5]。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H3: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四)教育水平及其影响

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并用中等学校每年毕业生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教育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并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上,而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才差异是不显著的[3]。赵金华(2009)认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城镇化水平低的省(区)影响很显著,超过了非农就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研究假设H4: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五)公路和铁路建设及其影响

曹广忠等(2008)利用2000年截面数据,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我国东部沿海省区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认为交通干线路网密度和海港吞吐量对城镇化有显著影响[6]。储金龙等(2010)通过因子分析法也认为公里密度是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五个研究假设H5: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针对数据与方法的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贵州省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历年的《贵州统计年鉴》。

(二)变量定义

本文的因变量为城镇化水平(y),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自变量为经济发展水平(x1)、产业结构(x2)、就业结构(x3)、教育水平(x4)、公路和铁路建设(x5)。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产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表示,就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表示,教育水平用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表示,公路和铁路建设用公路和铁路的长度表示。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由于各个变量的单位不一致,为了使数据有可比性,所有数据都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需要对标准化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化之后的y、x1、x2、x3、x4、x5都是平稳的,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四)实证方法及研究模型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线性,本文通过使用逐步回归进行模型估计,可解决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本文的模型可以表示为:

四、实证分析

本部分主要包括回归模型,研究假设检验以及实证结果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回归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85,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82,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各自变量间除了x4没有显著性之外,其它几个变量在5%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且DW的值为1.993,与2非常接近,说明变量不存在自相关。

所以,回归模型如下:

(二)研究假设检验

根据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人均GDP(x1)、非农产业占GDP比重(x2)、非农产业就业比重(x3)、公路和铁路建设 (x5)都对城镇化率(y)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一致。但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 (x4)对y的影响不显著,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不一致。

(三)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分析共总结出了以下五点,分别为:

一是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系数为0.6081。由于贵州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且地形复杂,加上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造成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并已经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二是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71。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是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69。结果表明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大。

四是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1671。非农产业就业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从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五是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可能因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流动性较大,加上贵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很多高校毕业生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转移,所以实证结果得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五、对策建议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贵州城镇化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贵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一是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大量修建铁路和公路,突破交通瓶颈。从地理上看,贵州是西南连接华中、华南的陆上交通枢纽,只有真正破除交通瓶颈,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才能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深化,增强产业分布的集聚效应。加快建设快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提升和强化贵州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振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其占GDP的比重。通过工业、服务业的聚集吸引人口聚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可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营造有利条件。

三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人均GDP。贵州要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国发2号文为指导,以工业强省战略为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四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贵州要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等优势,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五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疏通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等就业通道,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并从政策和待遇等方面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赵金华,曹广忠,王志宝. 我国省(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速度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J]. 城市发展研,2009(09):54-60.

[2]苏素,贺娅萍. 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 财经科学,2011(11):93-100.

[3]张科举,杨欢. 中国地区城镇化差异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经济,2008(9):1-3,87.

[4]储金龙,顾康康,汪勇政,等. 安徽省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7.

[5]刘爱英,姚丽芬.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J]. 特区经济,2011(2):264-266.

[6]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 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J]. 地理研究,2008.

(编辑:许丽丽)

上一篇:林业工程科技论文范文下一篇:骨干教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