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英文范文

2023-09-18

饮食文化英文范文第1篇

2.基督教/犹太教文化/圣经的来源名字 3.纪念某伟人或家族中的某人

很多人和以上几点并没有关系,会给人很多奇怪的感觉。

比如你起名叫Peter彼得,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圣彼得在圣经里有什么故事,抑或他干了什么,也没有多崇拜彼得大帝;但是听到你名字的人很容易误认为你或你的家庭有基督教/天主教背景。

比如你起名叫Sean肖恩,听到你名字的人很容易误认为你有爱尔兰/苏格兰血统,但是当他们看到你身为东亚人的脸时很可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实际上在美国,除了部分韩国人和华人,其他亚洲国家的移民和N代移民都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原名作为名字,我觉得这不仅是民族自信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尊重你自己的名字和文化。

很多我认识的美国家庭收养的华裔小孩,他们也会做功课为孩子起一个中文名(或者比如扎克伯格的孩子因为有华裔血统也有中文名),一般使用时用威妥玛拼音来拼写。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韩裔/华裔移民使用自己的本名作为英文名了,这是东亚文化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幸事。 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姓王的男生,千万不要叫Simon...... 因为你的名字是Simon King.... 不好意思啊Lucky,你的名字和狗狗重名真心多,当然啦,你还是很幸运哒! 我最服的就是叫Dick的大兄弟们。

在国内叫Apple ,Cherry还是蛮萝莉可爱的,氮素,去北美或英格兰就不要叫这个名字啦,很容易被当成特殊职业女性。还有姐妹淘分别叫香奈儿(Chanel)、蒂芬妮(Tiffany)和古驰(Gucci).....奢侈品姐妹天团,一起聊天一定很热闹。 也有人喜欢起一些冷门酷炫的名字,Money, Anyway, Even, Easy, Little, But...... 你开心就好。

每个发廊都有Tony的作为扛把子,引领时尚潮流。(Tony不要取关哦,梁朝伟也叫Tony)

不要问再我叫April,May, June,July都是啥意思?就是四五六七月,亲,为啥一定要起个月份当英文名?是那个月出生的吗?

还有人取英文名的时候考虑中文发音近似的英文名,就合成了滑稽的英文名,比较搞笑的是考虑姓来取名,比如叫女孩李某某,姓李,取名叫Lily,加上姓就是Lily Li,老外一听就要晕倒,lilili, 一个名字里面三个同样或者类似的读音。

类似的还有Jojo Zhou, Joe Zhou...... 体验方式: 方式一:用微信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

方式二:在微信"发现"栏的顶部搜索框中输入"英文取名"搜索即可。

饮食文化英文范文第2篇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政治演讲的文体分析-以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两篇演讲辞为例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不同态度婚姻分析

IBM企业文化中的利他主义精神及其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新闻语篇中的隐喻

从华夏集分析中国文化对庞德意象派诗歌的影响

分布式认知理论下的英语移动学习研究

通过对比永远的朋友两个译本谈歌词的英汉翻译

分析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义与道德思想

英语习语汉译过程中的文化不可译性颜色习语为例

10 风筝在追风筝的人中的象征意义分析

11 论贵妇人画像中伊莎贝尔的精神追求

12 分析英语动词时和体

13 探讨汉英动物习语的翻译

14 棺材里开出的人性之花

15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畸形变态的母爱

16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17 分析说话者行为在格赖斯会话原则中的体现

18 文化因素对化妆品商标名称翻译的影响

19 哈利波特流行的国内外深层探究

20 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差异研究

21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

22 课堂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育

23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广告双关语

24 绿野仙踪和爱丽丝漫游仙境儿童小说之间的比较

25 从禁忌语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26 中英称呼语的分类比较

27 连词的用法及翻译

28 简爱与苔丝的对比研究

29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第二课堂

30 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31 简析中美问候的差异

32 中英文习语对比

33 从会话分析角度看网络聊天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34 探讨艾米莉.狄金森和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现代性

35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6 浅析英语交际法教学及其运用

37 论看不见的人中的自我追寻

38 南京地铁公示语英译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39 从语用角度探讨汉译英公示语

40 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及其在商务领域的影响作用

41 从虎妈的战歌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和启示

42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错误分析

43 通过一些教学案例的点评澄清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误解

44 语块在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45 中西文化面子观差异对比分析

46 韶关景点英译名的探讨

47 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8 政治新闻英语翻译的特点和策略

49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菜名翻译的研究

50 纯真年代中的女性意识

51 分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的根源

52 从文化差异角度浅谈商标翻译策略

53 星巴克的崛起与衰落

54 元认知策略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55 分析名利场两位女主人公性格与婚姻

56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论文学译者的翻译技巧

57 论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象征意义

58 论电影复仇者联盟中个人英雄主义向集体主义转变

59 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看汉语歇后语的英译

60 母语对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影响--过程教学法和成果教学法

61 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分析

62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元素探析

63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悲剧英雄形象

64 论喜福会中母亲对女儿的影响

65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分析

66 谈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技巧--以“六大古都”为例

67 内容图式指导下的英语人名习语的汉译研究

68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69 民办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

70 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71 英语专业八级新闻听力学习法

72 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究

73 英文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74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策略

75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76 人际隐喻在商业广告中的作用分析

77 浅析拓荒者中文明与野蛮的对抗

78 普罗米修斯与科学怪人

79 小组活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

80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留给世人的礼物

81 迷失的美国梦--解读夜色温柔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82 中泰文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对比研究

83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俚语理解错误研究

84 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词汇差异研究

85 浅谈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谎言的运用

86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87 探究绿野仙踪里象征的运用

88 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策略

89 评论家关于夏洛克的价值观及评价

90 英汉爱情谚语的隐喻对比分析

91 简述动物农场的反乌托邦特征

92 英语幽默的语用认知

93 美剧学徒对话中的言语行为

94 美国交际文化的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95 影响农村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XX中学为例

96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97 走出非洲-走出迪内森的矛盾态度

98 艾米莉.狄金森和西尔维亚.普拉斯死亡诗歌比较

饮食文化英文范文第3篇

To my way of thinking, the so-called lucky number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ulture. We Chinese have a tradition: whenever we have important things to do, we always select the day we think lucky. Such as: the "10.10.10" day (October 10, 2010), we regard it as the prefect day. For in our culture, “10” as a very lucky number means everything is perfect.

This tradition is gradually formed in history. As we all know, china have a very long history. The nature is very sacred then, and our ancestors try their best in order to gain its help, hoping everything run smooth. So when they were to do things, they usually choose something which indicates good fortune. As the time passes, this habit slowly becomes a tradition, and gradually expands every aspect of life. For example, Chinese people like wear the red clothes, because in our eyes the red indicates positive, smooth, prosperous.

Among this, the lucky number is the especial example. Now the number seems to appear everywhere in our daily life. Such as: our telephone number, various bank card number, ID number, VIP card number, house number and so on. The number four looked as unlucky, for its pronunciation sound as the word “death” in Chinese. So is the number seven. However, six, nine, ten are lucky numbers. Affected by this culture, most of us prefer to use the so-called lucky numbers. Therefore there are lots of couples choose the” 8.8.8” “9.9.9” ”10.10.10”day when they marry.

饮食文化英文范文第4篇

本论:中韩初级教育比较;二次大战以后, 50多年来,韩国教育得到政府和国民的热心支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韩国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其速度和规模比起处于同等境遇的其他国家而言,更是史无前例.学生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但是跟中国一样韩国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牢笼。但是,近年来韩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教育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观中韩初等教育的理念虽然都是一些大众化普通知识的教育(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首先,在韩国的小学里,尊师重教一类的礼仪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因为韩国人非常重视礼仪,学生加到老师必须鞠躬问好等;而在中国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阂,一方面学生怕老师,另一方面老师可能绝大多数时间都很忙,没时间与学生交流,这其实适得其反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第二:在中国的现代教育里是不允许出现打学生这一说法的,这叫殴打、体罚学生,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这主要是因为针对一些学校的一些老师把学生当做“出气筒”肆意打学生的个例提出的;而在韩国针对个别顽劣的学生,老师是可以适当的“打屁股”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走上不良的道路,是一种教育的方式,韩国不少老师都备有专门的尺子棍子来惩罚不听话的学生。大部分老师说,只要真正是为学生好,学生都能理解,家长也“不会来闹”。

中韩高等教育理念的对比:首先两国有着不一样的高考态度。

虽然也是高考,大家对于大学的看法几乎差不多,但事实上,韩国的教育和我们思想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以下是一篇摘自网上的报道:

【金陵晚报报道】昨日,韩国大田三川中学20名学生和5位老师来到南京中华中学进行友好交流,记者在采访中惊奇地发现,诸如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高考一考定终身制度等等许多让我们的老师、校长和教育决策者感到困惑的热点难点在韩国似乎都不成问题,其中一些做法不乏借鉴意义。

“没有老师做有偿家教”

在南京,对名校的校长们来说,有偿家教是个敏感的词汇,同样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重点学校,三川中学的朴春植校长却对我们的问题表示了困惑。朴校长说,因为韩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老师不得做家教,同时韩国的老师享受教育公务员待遇,月薪高达550万韩币,折合人民币3.5万元,所以老师们根本不会为赚点外快去做家教。如果有亲戚朋友一定要请某位知名老师去呢?“不会的”,朴校长摇了摇头说,大家都很自觉地遵守这个约定。

在韩国,如果孩子成绩差,要补习可以在课后到专门的学院去补习,学院里所有的老师都持有教师资格证,普通的个人不能办补习班。在职老师要到学院任教得先辞职。

这个似乎差距太大了,原以为一样是高考,一样的压力,家教应该一样的普遍。可惜的是这个很有理由的判断被事实推翻了,当中发生了什么造成了不同呢,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资的问题,人总要生活吧,那如果像韩国那样的待遇自然我们国家家教要少很多,还有就是对于管理的力度不够。是的,家教不是好事,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一个活动!在家教这个问题上韩国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高考平时成绩占40%

韩国的学制和中国一样,但韩国的一些升学制度却值得借鉴。在韩国初中升高中,可以根据考试成绩选择重点中学,也可以就近入学,即到家门口的高中读书。韩国的老师每5年流动一次,一个老师前5年在重点中学,后5年可能会到偏远的学校任教,但无论到哪里,待遇都是一样的,所以老师们对此并没有意见,而不同地区的学生则可以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

此外,虽然韩国一样有统一的高考,但所有高校在录取时都要看学生的平时成绩,平均下来,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占到40%之多。这样要比一考定终生要公平许多啊。在韩国的课程设置中,还有专门的家政课,包括礼仪、裁剪、手工、烹饪等等,金老师说,教会学生生活有时比教给学生单纯的知识来得更重要。 “在中国学习,只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这样很容易睡觉。这只是韩国高中的授课方式。”韩国亚洲大学学生金孝燮这样说。

“在韩国的课堂上,老师比较重视和学生的互动,提倡学生的自主参与。”从韩国归来的一位我校留学生这样说道。她提到在韩国上的一门“国际交流技巧”课,班上是二十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教授提出同学之间要自我介绍后,这位教授首先让大家打乱次序,坐到陌生的同学身边,与身边的陌生人交流,

二十分钟后,相互介绍对方,其他同学提问。独具匠心的教学方式,让同学短时间内与陌生人进行全面的沟通、深入的交流。

在韩国学习专业课,老师会给学生一系列选题,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做准备。每一节课上都要求一名学生上去做相关选题的报告,并接受台下同学的提问。老师就以学生专题报告的内容和回答问题时的好坏评定成绩。即使对提问的同学,老师也会根据多提问题的好坏给出成绩。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可以享受提问的充分自由。当然,享受自由的前提,他们不得不及时查阅课外资料,准备选题。

韩国留学生高在远对于我校选修课的学习环境,大倒苦水:“文化课上好多学生不听,有的做其它科目的作业,有的发短信,有的甚至在下面小声打电话,还有人进进出出,很吵!”留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是对授课老师的不尊重。在韩国,上课时手机都要关机的,那不是一种规定,而是一种礼貌。开始上课后,没人会出去。

令韩国留学生惊异的是,中国的大学在节假日里好多图书馆会关门。几位在我校读书的韩国留学生说,春节那几天,他们在学校甚至找不到学习的地方。在韩国,学校图书馆是通宵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很自由。

在中国,大家都习惯四年完成大学学业,然后再找工作,考研,或是出国,进一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而在韩国,大学生

五、六年,甚至

八、九年完成学业都很正常。除了正常的必须去服兵役的两年半之外,他们还经常休学、停学1--2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找工作、旅行、出国学语言„„这一切使他们在大学里就接触了社会,具备了充足的实践技能。他们利用大学里的宝贵

资源和这段黄金时间学习各方面知识技能,对自我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完善,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竞争力。

韩国大学内部有很多的俱乐部,大一点的大学有近百来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些俱乐部涉及到学习、体育、娱乐、还有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在这些俱乐部中,韩国学生可以得到很大的发挥。

韩国学生还特喜欢狂欢,只要没事,就喜欢去酒吧喝酒或是卡拉OK厅K歌。因而学校的周围常被一些酒吧等包围,就如中国的大学被网吧所包围一样。最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校园里很少看到情侣亲昵的身影。他们认为当街拥抱,或在校园里亲密是很不文明的行为,一般都选择去咖啡馆或酒吧之类的场所。近十年来,在韩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然而,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国家,它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开放。甚至,在很多方面,韩国比中国更传统。

饮食文化英文范文第5篇

【上课方面】

韩国学生在上课偶尔会记笔记,但是比较喜欢说话,还有学生带着朋友来听课的,他觉得教授的课有意思,就拉着朋友来听课。但如果是操练课,韩国学生不一定象中国学生那么老实。教授布置了家庭作业,学生也不一定能完成。中国学生上课,好同学记笔记,但很多人不记。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借好同学的笔记复印。还有中国同学喜欢用mp3录音。这一点很让教授为难。自我感觉中国学生学习是最刻苦的,但是似乎现在正在迅速倒退,公开的报道说中国学生学习不努力了。

【对老师方面】

韩国学生对老师很恭敬,上课前在讲台上常常有人放上一罐饮料,课间休息会有学生来问你要喝什么。在学生聚会上,介绍到某老师,学生会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狂呼,气氛很热烈,好像比较夸张。韩国大学生之间也有辈分:高年级学生是低年级学生的“前辈”,前辈可以教训后辈。当然也应该指导后辈。因此,很多前辈在课余时间要辅导后辈的专业学习。有些教授就利用这一点,让那些学生“前辈”承担不少助教工作。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用。

在韩国的中国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大概可以用冷若冰霜来形容。只有上课的时候,学生的表情能够和你讲课的内容有呼应,甚至比较生动,但是下了课,或者上课前,学生好像不认识老师。(在中国是怎样的我不是很清楚.)

【学校课余生活方面】

韩国学生有各种名堂的活动或者自己想出来的节日(比如中文系弄个“中国节”什么的),到了这一天常常不上课,就是庆祝活动。还有各种全校性的庆祝活动,校园里布满了帐篷,学生自制的食品,贩卖饮料,各种游戏活动,真的像过节。只要一开学,一直到学期结束,这种活动都此起彼伏。假期里,很多韩国学生选择留学,也有打工的。

中国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组织的活动,有什么活动都是校方安排的,因此从组织能力上来说,中国学生相对较弱。韩国学生的学生会会长是自己民主选举出来的,选举过程几乎就是美国选举总统的缩影。竞选活动非常激烈。学生会的工作在韩国学生的大学生活中很重要,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习去做学生会的工作。因此,在社会组织能力上,韩国学生强,中国学生弱。

【授课成绩方面】

饮食文化英文范文第6篇

近年来, 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随着网络以及电影院的普及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语片特别是好莱坞电影进入到我国市场。 电影已然成为促进国与国之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 不仅承载着其来源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及价值体系, 更包含了丰富的异域语言、文化、社会、历史等大量的信息。 而电影片名则凝结了影片的内容和含义、 蕴含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基础、 体现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 (刘伟:2010) 。 当英文电影被引进中国后, 为了促进中国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迎合中国观众的文化审美, 电影名的翻译也要融入中国文化。 因此, 电影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 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一个翻译成功的电影片名不仅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欢, 而且在两国文化交流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中美文化以及交际风格比较

由于历史背景, 地理环境, 人文社会及宗教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中美两国在文化及价值体系上存在巨大差异。 Hall (1966) 和Hofstede (1980) 提出的六个层面的文化比较研究框架。 这六个层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适合与文化分析和对比, 任何一个文化群体都可以在这六个连体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子。 这六个层面是:高语境———低语境文化, 多元时间———单元时间文化,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 强不确定回避———弱不确定回避文化, 高权利距离———低权利距离文化, 女性文化———男性文化 (张红玲, 2007:31-32) 。 根据以上六个层面, 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 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的特点是含糊其辞, 对事物的描述不具体言明。 高语境文化的人们在交流时, 很多信息不是通过语言传达的, 他们常常将信息置于交际环境之中, 让对方揣摩其中的含义, 谓言之“话中有话”“不言而喻”, “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低语境文化则强调意在言中, 直截了当, 步骤清晰, 意义明了, 任何信息必须通过语言明确表达。 另一方面, 中国属于集体主义文化, 美国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中, 个体处于从属地位, 为了集体的和谐和共同的利益, 个体往往压抑自我, 谦虚谨慎, 不愿显露锋芒。 而在美国文化体系中, 个人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 个体是最基本的行为单位, 凡事都是以个人的利益出发, 以个人为中心, 体现个人价值, 个人英雄主义是此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张红玲, 2007:34) 。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个体独立自主, 个性张扬, 性格突出。 综上所述, 在高低语境以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个文化层面上中美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交际风格方面, 中美也存在差异。 Guddlkunst和Toomey (1992) 论述了4 对不同的交际风格:直接和间接, 详尽和简洁, 个人为中心和语境为中心, 情感型和工具型 (张红玲, 2007:44) 。根据他们的描述, 中国人喜欢间接的委婉的表达方式, 倾向于以环境为基础的情感性的交际风格; 美国人则喜欢直截了当的意思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属于以个人为中心的工具性的交际风格;从交际的量看来, 中国文化属于言简意赅的交际文化, 而美国文化则属于不多不少的交际风格。

3英文电影名的主要文化特征

从英文电影名以及其中文译名中可以看出其隐含的文化信息。

3.1 中美电影命名不同

英文电影中很多电影名以影片中的主人公命名, 如:The Bourne Identity (中文译名 《谍影重重 》) ; John Rambo (中文译名《 第一滴血 》) ;Meet Joe Black ( 中文译名 《 第六感生死缘 》) ;Turbo ( 中文译名 《 极速蜗牛 》) ;Léon ( 中文译名 《 这个杀手不太冷》) ;以及Lucy (中文译名《超体》) 等。 以影片主人公命名符合美国张扬个性、突出自我的个人主义文化特点。 而这些电影的中文译名则无一直译,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不宣扬个性的特点;二是由于在高语境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人习惯于寓意深刻, 意味深长, 话中有话的表达方式。 因此, 比起英文电影名, 电影的中文译名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观众可从中获取更多的影片的信息。 例如:《谍影重重》———一部扣人心弦的间谍片;《第一滴血》———一部血腥暴力的动作电影;《第六感生死缘》———一部荡气回肠的浪漫爱情片;《极速蜗牛》———关于一只速度很快的蜗牛的故事;《这个杀手不太冷》———一个职业杀手的温情故事;《超体》———一部关于超能力的影片。 从中国观众的角度看来, (集体主义思想影响下) 电影中主人公的名字无足轻重, 如果影片单单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则信息量太少, 片名不仅平淡无奇而且还毫无吸引力。 基于以上考虑, 这些电影名的翻译摒弃了刻板的直译法, 以影片的剧情为基础另起译名的手法不仅符合了中国人的文化审美和思维习惯, 而且还达到了吸引观众的商业目的。

3.2 中美交际风格不同

从交际风格的角度看来, 美国文化强调精确, 直截了当和开门见山的阐述, 在说话的量上属于不多不少的交际风格;中国文化则较多使用委婉含蓄、间接的暗示方式, 在说话的量上属于言简意赅的交际风格 (Gudykunst &Ting-Toomey, 1998:228-229) 。以2014 年的好莱坞大片为例, 片名大多简单明了, 用词不多, 例如:American Captain;Rio;The Expendables;Bird man;Boyhood;Fury;Interstellar;Need for Speed等等。 在词语表达的量上, 中美文化的交际风格比较相近, 因而不少片名的翻译采用了直译的手法以秉承英文原名的简洁风格, 如American Captain被直译为《美国队长》;The Amazing Spider-man直译为《超凡蜘蛛侠》;Fury直译为 《狂怒 》;boyhood直译为 《少年时代 》等。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中国语言文化中有大量的四字成语, 受此影响, 很多影片的中译名都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如:《生死时速》《极品飞车》《空中营救 》《谍影重重 》《庞贝末日 》《变形金刚 》等。

3.3 中美名字的意义不同

在美国文化中,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 一个能使之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名称代号。而在中国文化里, 名字往往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中国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时通常引经据典、斟酌再三, 希望名字既能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便于记忆, 更包含了上一代的深切期望。基于中国观众对名字的特殊情感, 很多电影名的翻译都把以下因素考虑进去:首先, 影片名动听与否, 一个好听的名字不仅便于记忆, 更能吸引观众, 有利于票房;再次, 影片名是否寓意深刻, 让人浮想联翩。在这方面的片名翻译中不乏佳作, 如The Bourne Identity———《谍影重重》;Speed———《生死时速》;Forest Gump———《阿甘正传》;Interstellar———《星际穿越》等。以上电影译名不仅承载了电影剧情, 更朗朗上口, 令人过目难忘。

4英文电影名翻译的策略以及原则

鉴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特点, 在对英文电影名的翻译上, 应充分考虑电影来源国和本国的文化特征, 以及本国观众的文化需求。 英文电影名的翻译可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4.1 直译

鉴于中美交际风格相近的特点, 部分英文电影可采用直译的手法。如电影Boyhood翻译为《少年时代》。对于那些为大众所熟知的人名、 地名或其他专有名词的电影名, 直译的手法也适用。 如电影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

4.2 另译

鉴于中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间的巨大差异, 对于部分英文电影名, 可以采取摒弃原有电影名, 根据电影剧情, 并结合中国文化及汉语言文化的特点, 另起电影译名。此翻译方法尤其适用于以电影主人公为命名的影片。如2014 年的美国卖座电影Lucy, 中文译名为《超体》, 比起其直译名《露西》, 其更贴近剧情, 同时也符合中国人集体主义的文化情怀;同理, 经典动作片The Bourne Identity译为 《谍影重重 》, 比起其另一直译名 《伯恩的身份》更为公众所接受。

4.3 意译

这是一种介于直译和另译之间的翻译手法。 比起刻板僵化的直译法, 意译法更灵活多变。 此方法并非完全抛弃直译, 而是在忠于原电影名的基础上, 对译名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补偿或者是剧情补偿。 如经典电影Forest Gump译名为《阿甘正传》, 译名不仅包含了原电影名的信息, 而且还概括电影的剧情, 更令人称道的是:译名套用了鲁迅的著作名《阿Q正传》, 从而使得译名更深入人心。 去年美国卖座电影Interstellar, 译名《星际穿越》既包含了原电影名又概括了剧情, 同时还启用了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语“穿越”, 因此此译名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

此外, 英文电影名的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简洁, 文化审美, 商业价值。 比较电影Mission Impossible的两个中文译名《碟中谍》和《不可能的任务》。 《碟中谍》更加简洁, 《不可能的任务》则显得冗长而且累赘;对中国观众而言, 前者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 同时译名中包含对影片剧情的描述的特点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审美。虽然后者翻译更忠实于原电影名, 但由于前者的两个不可比拟的优势, 使其更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从而更具商业价值。

5结语

电影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物, 电影及电影名不可避免地承载了其来源国的文化内涵以及交际风格。 在电影名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不仅要考虑来源国的文化特征, 更要兼顾目的语的文化特征, 以期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摘要: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 电影及电影名承载着来源国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 探索英文电影名的文化内涵, 并对电影名的翻译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电影名,文化,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2]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 2001.

[3] 刘伟.文化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 2010.

上一篇:乡镇发展趋势范文下一篇: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