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范文

2024-04-11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

《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 ,需1课时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其中两个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为重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难点。

教材以19世纪初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讲起,作为一个导入,由此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回顾性的知识连接,帮助学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英国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为什么还要把中国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简单讲述经过,对于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要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影响是另一个重点,要使学生明确,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接着在以列强侵略的不可满足性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的一笔带过,重点讲结果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比较两者的内容和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什么变化?接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最后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总结:

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点明“落后挨打”“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对鸦片战争已经有深刻感性认识。

2、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学生在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接触的比较多。

3、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和素质都比较好,接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美三国提出的“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2)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的讲解,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通过对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发动战争的可耻,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进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培养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林则徐的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出道光帝接受禁烟要求的原因,以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落、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重点。

2、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是难点。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难点是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这一问题既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又一难点。对《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概念的理解,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也是难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可补充一些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史料以及清政府如何腐朽的资料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西方走私鸦片借口发动战争的险恶用心以及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可结合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述战争的过程;可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比各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可以用对条约内容的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归纳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以用小组讨论探究的办法总结归纳:

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加以指导,并辅助以学案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学案及练习题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课为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教师可简单介绍本单元的内容,指出第四单元包括10——17课,主要介绍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共110年的历史,我们讲其称之为中国近代史。要想学好这一单元,必须抓住两条线索:一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指出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饶,前赴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民族复兴道路,这就是第二条线索,即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等等,一浪高过一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解

一、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用多媒体设置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50的四段,请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为:(1)你能归纳出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吗?

(2)中英对外贸易的情况怎样?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在学生看完课本、思考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逐一解决以上问题。

1、将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情况对比制作成一张表格,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综合五方面对比中英两国的实力差距。

国际(英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完成了工业革命,需大量 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

国内(中国)

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落后的自然经济占统 治地位,政府财政困难 军备废弛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综合 综合国力强大 腐朽落后

教师在讲解时需指出:(1)政治上,英国于1688年光荣革命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是一个民主国家;中国则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官僚机构腐败,走向了没落。当时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和珅扳倒,嘉庆吃饱”之说,足见社会制度之落后。(2)经济上,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首强。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科技大量运用于生产,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但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使中国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上远远落后于英国。(3)军事上,英国在海军方面在世界上拥有绝对优势,曾打败了号称“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和拥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可谓“船坚炮利”;而我们呢?由于清朝统治者的奢侈浪费和挥霍无度,政府连年削减军费,清军军备废弛,战斗力低下。以武器装备为例,清军尚处于冷热兵器的混用时代,只有精锐部队能装备火器。而这些火器绝大多数是明朝时期仿制西方的“鸟枪”,比英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两百多年,由于军费短缺,克扣成风,有些鸟枪甚至康熙初年制造的,已经用了一百五六十年。(4)外交上,16——19世纪以来,英国不断在世界各地进行殖民扩张,其殖民范围已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号称“日不落”帝国,正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们,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中国正在成为它的下一个目标:面对险境,面对落后,腐败的清政府没有任何有效举动,甚至是忧虑,依然闭关锁国,拒绝和外界来往,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教师讲到这里时可以插入一张关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漫画,以此来描述清政府的心态。)

清政府闭关锁国

2、正是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所以在众多外商要求通商的情况下只设置了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的关口,那么贸易情况怎么样呢?由此提出让学生来回答第二问:中英对外贸易的情况怎样?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教师在此处可向学生展示图片“19世纪初中英对外贸易图”)

单位:千万元

1818年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19世纪初中英对外贸易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后指出:中国出超(出口>进口),英国入超(进口>出口)。提问: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来看,当时的中国都远远落后于英国,为什么还会出现在对外贸易中中国赚钱而英国亏本的情况呢?回答:这主要和双方对外贸易的商品有关:中国出口的多是茶叶、生丝和药材,这些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优势行业,在西方很受欢迎,有很大的市场;而英国卖给中国的多是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由于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作为消费者的农民是极端贫穷的,无购买能力,所以,英国商品在中国只能滞销。但这并不是英国和中国做生意的最终目的,他们要的是使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英国人找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大肆的向中国倾销鸦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幻灯片“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两/40年

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提问,请学生说说什么是鸦片?它有什么危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出下一张幻灯片“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可以请学生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接着教师指出,道光帝命令林则徐南下广东禁烟,缉拿烟贩、整顿海防,这就是1839年6月的虎门销烟。(可以用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幻灯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

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敢于抗争外来侵略的林则徐被中国人民称为民族英雄,但是由于损害了英国烟商在中国的利益,激化了中英矛盾。于是英国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了这场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因其爆发和鸦片有关,因此称之为“鸦片战争”。而虎门销烟也就成为其爆发的导火线。

3、提问:那什么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呢?根本原因为内因,因为这是一场英国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是由英国率先发动的,所以事件的主动方和内因都在英国方面,所以根本原因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大量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这也就是刚才思考的第三个问题: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过渡:下面我们就接着来了解和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影响。

二、鸦片战争

1、经过:战(林则徐)——和(琦善)——战(海龄)可以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阅读经过,接着教师再结合“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简单讲解经过。指出英国曾七次进攻广州,都遭到林则徐的顽强抵抗,于是英国放弃广州,一路北上,在经过定海等地后,直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大为恐慌的清政府于是弃战求和与英军谈判,表示只要英军退回广东就惩治林则徐。于是,英军南下广东,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军“议和”。在议和过程中,英军竟然还强占我香港岛,于是道光感到有失尊严,又对英宣战。当英军进攻镇江时,满族将领海龄同敌人浴血奋战直至牺牲。(用多媒体幻灯片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2、结果:为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可以用多媒体打出条约签字现场图片)

项目 割地 内容 割占香港岛

影响和危害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 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100万银元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 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开放广厦福宁上

通商口岸 五处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 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

议定关税

教师在讲课时要逐一分析它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危害。(可结合幻灯片“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场景”) 图一

图二

图一和图二分别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场景”

结合课本p52历史纵横,指出除《南京条约》外,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关于这几个条约及其内容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知道就可以了。

3、影响。

(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2)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教师在此处要强调: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最大影响是是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一系列权益的丧失,中国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三、战火再燃

再通过提出三个问题过渡到本课的第三大块内容“战火再燃”的讲解。(1)英法等国为什么再燃战火?战争过程如何?(2)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何结果?(3)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关税要与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赔款

1、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由教师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虽然英国在中国获得了一系列的侵略权益,开放了一批通商口岸,但是英国人发现他们的商品在中国依然滞销。于是他们觉得肯定是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小,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于是,英国联络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要求,希望以此扩大侵略权益,在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后,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于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师在这里要注意讲清:这次战争的发生和鸦片无关,为什么要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因为这次战争在性质、目的和结果上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类似,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经过,用多媒体打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利用图画简单讲解战争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注意提示学生:战争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他们首先攻陷了广州,然后直接北上进逼天津。当时的咸丰帝十分恐慌,在武力不敌的情况下,清政府被迫和英法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接着,由于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制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双方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十分恐慌,立刻把国家大事交给了恭亲王奕后,自己慌忙逃亡承德避暑山庄,置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并焚毁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可用幻灯片打出图片“圆明园图”和“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 图一

图二

图一和图二分别为“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和“圆明园图”

教师可向学生简单描述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行径。可以引用著名作家雨果的一段话的证明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证。接着,战败的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又于1860年被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结果:(1)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分析两个条约的危害并把他们做比较。 项目 割地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一区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增开十口通商,

开埠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

其他权 利的丧失 北京、外国人可到内 地游历经商传教

增开天津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注意补充香港问题的形成过程(三步骤),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和衔接。(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香港被英国逐步割占情况图。)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三步) 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③1898年租借“新界”。

香港被英国逐步割占情况图

(2)美俄两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出图画“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4、影响。

(1)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害,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 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三]综合小结,疑难突破(探究学习总结)

1、分析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2、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

在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后教师总结为:

1、答:(1)主要原因:政治制度落后、社会生产力落后、武器装备落后、战略战术运用不当;(2)客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英国的国力强大;(3)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先进的资本主要制度。

2、答:封闭所以落后、落后所以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四]试题精讲精炼 (1)高考精题讲解

(2004上海单科,12)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军队 d、八国联军

(2007年上海单科)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 (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 (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

(5)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2)课堂训练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2、我们说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 a.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b.到广东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c.下令虎门销烟,领导禁烟运动

d.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3.虎门销烟的主要意义在于( ) a.遏制了列强的鸦片走私活动 b.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 c.体现了道光皇帝严禁鸦片的强硬态度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损害英商的利益 b.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和财富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外国列强从此相继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析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权

6、《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

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

d.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10课。

课后探究题:落后一定要挨打吗?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共“三大”的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地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爱国、爱党的情感。

【重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自主学习】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2.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是什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为己任的新民一代军人。你知道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的吗?你知道哪些革命前辈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吗?

(情境式导入)播放北伐军歌《打倒列强》。教师讲述:同学们觉得这首歌的曲调熟习吗?它和哪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曲调一样?(《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其实最早是一首欧洲儿歌,后来传入中国。1924~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打倒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革命者高唱着这首军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北伐战争》。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1.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国共两党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答案提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2.阅读教材P70,回答:

(1)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案提示: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提示: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大会通过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点拨: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进行了明确,因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国民革命的车轮在国共的领导下开始运转。国共合作之后,直接的成果是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阅读教材P71相关内容,回答:

(1)黄埔军校成立的时间、地点、名称、领导人及作用。 答案提示:根据教材回答。

(2)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这一领导组织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黄埔军校的性质是国共合作之下的军官学校。

教师点拨: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 北伐胜利进军 1.P72阅读教材P71,思考: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人?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什么?

答案提示:北伐从1926年开始,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根据P72图片《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回答:北伐的主要战场在哪里?归纳北伐胜利进军的路线。

答案提示:主战场:湖南、湖北。第一条路线:北伐军从广东出发,经过湖南、湖北,在湖北打了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沉重打击了敌军。在武昌消灭了吴佩孚主力。接着向东进攻,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主力,继续攻打到南京。另一路北伐军由福建打进浙江,一直打到上海。

(3)在北伐战争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被称之为“铁军”?这支“铁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答案提示: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因此被称之为“铁军”。主要有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打败吴佩孚主力。

(4)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了吗?

答案提示: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完成了革命目标,所以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2.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也蓬勃开展。 (1)阅读教材P73,说一说北伐战争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答案提示: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

(2)由此来看,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提示: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

3.根据所学,回答P73“问题思考”: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答案提示: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战争;作战方针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知识点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阅读教材P73的内容及图片《国民党右派屠杀革命志士》,思考: (1)1927年4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件? 答案提示: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开始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2)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革命却为什么失败了?

答案提示:蒋介石等人叛变革命,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列强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说大革命失败了。

教师点拨: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

2.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什么?它继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目的:统一中国。最终结果: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教师点拨: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并立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虽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却终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的破裂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共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前提

黄埔军校

开始对象北伐战争

高潮:北代胜利进军主要战场、战役成果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这堂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因时间有限,出现以下不足的地方:给学生探讨的时间不够充分,没能较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不够关注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做到对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激励的反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要朝这些方面改进:

1、教学设计中应该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在教学设计中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设计中应有助于突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反思二: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我星期一在朝阳一中上了《鸦片战争》一课后,感受颇多,下面简单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鸦片战争》一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含量多,知识信息量大,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地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教学效果还好。

在开篇环节,首先进行单元导读,然后(屏幕展示)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罂粟花是美丽的,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身上开始的",由此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转了入正题。

在讲授新课环节,对教材原有的三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二个部分,层层深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加连贯、更加简洁易懂。在这二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兼顾到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提供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模式,梳理两次战争的线索,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问题:"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结合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层层剖析,深入浅出,更好地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历史场景"虎门销烟"、观看视频"鸦片输入的影响"、"火烧圆明园"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本课结尾部分,以反思小结: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通过小结,将本课知识进一步升华,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但纵观这节课,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地方存在不足。比如:由于时间关系,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缺少进一步展开分析;也有一些观点(如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时间,"落后就要挨打"等观点)有待商榷。所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有点多,使一些题目没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真正展开,无法深入提升。

反思三: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明白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在学生讨论后>总结:因为这场战争是由鸦片问题引起的,所以叫鸦片战争。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鸦片会引起战争?继而引出中英贸易中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主张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受到中国的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样由鸦片到鸦片战争再到英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起来效果较好。

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不难发现,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这两课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则能使学生对两起历史事件、现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及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这也是根据学生怎样学来设计自己怎样教的重要原则。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看其本质,也就是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两次鸦片战争还给我们共同的教训和启示: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百年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列强林立,以强凌弱,以富欺穷的霸权主义行径并未改变,亡我之心没变,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振兴中华,坚持改革开放,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现状。

反思四:鸦片战争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一研读"新课标",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与方法】 1.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孙中山的头像,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课前复习总结抢答: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前领导的重大斗争。

教师总结: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导入新课(展示标题或板标题)。 2.教授新课。

国共合作之后,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官学校。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展示幻灯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 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对联体现了黄埔军

2 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介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黄埔岛上,是由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校舍组成。1924年5月5日,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6月6日正式开学。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2月改称为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在黄埔,故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它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孙中山以军校的学生为根本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军校的学生大多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他们在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二、北伐胜利进军

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展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

指出:吴、孙、张三派军阀拥兵自重,控制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同时他们又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对内镇压、混战,对外卖国投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成为国民革命军讨伐的主要对象。

我们知道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声势震动了全国。那么,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

一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战争的正义性;(2)军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下面哪一位同学能根据各组分析的情况和这些方法来总结一下?

3 展示幻灯片: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教师总结。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哪一位同学能列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小女孩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王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4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 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组表现最棒。

展示:幻灯片: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展示幻灯片: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通过分析以上四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国民革命之所以会导致失败是因为: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 在国民革命失败的同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这一政府的具体情况如何呢?它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政府建立后,中国出现了哪三个对抗的政权?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看课本第53页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它成立后,使旧中国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的北洋军阀政府。后来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合并后的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少帅张学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使三个政权对立的局面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5 课堂小结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 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 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课后作业:《基础训练》本课练习 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3.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右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正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教师:(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那国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1 教师: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在此基础上,国共携手,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展示幻灯片)

教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那你知道政治部主任是谁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领导人的组成说明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 教师:(总结)国共合作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为国民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些年轻的革命者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六期的学生之中,有不少人日后也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四人出自黄埔军校。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国共携手在反帝反封建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黄埔群英创建的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 教师:(总结)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代表性战役有哪些?

学生:(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阅读教材“北伐胜利进军”一目)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 北伐从1926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教师:(补充)在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这是一支大部分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队伍。

教师: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了吗?

学生: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所以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教师: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 教师:(总结)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战争。(2)作战方针正确。(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

2 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过渡)北伐战争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了武汉。就在北伐战争将要继续北上消灭张作霖的时候却风云突变,阴霾突降!那么北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设问:(1)1927年4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件?(2)结合上面的两幅图片,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73本目第一段,回答)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教师:(补充)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历史上国共的第一次握手仅仅持续了三年,便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宣告终结。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本目第二段,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人物、性质和统一全国) 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4月由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二)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四、板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北开始

对象 战高潮:北伐胜利进军主要战场、战役争成果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鸦片战争前后 边疆和域外史地研究 学者群体 学术成就

鸦片战争前后,(注:该文“鸦片战争前后”时间断限大致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50年代左右,即嘉、道、咸时期。)边疆和域外史地研究形成第一次研究高潮。关于这一论题,学术界从爱国主义史学思想之角度进行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有关该领域的其他专题研究,诸如时代特点、史地学者的学风特征及世界意识等,也不乏研究成果。(注:这一论题的研究状况、意义及价值,拙文《近二十年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边疆史地学研究述评》(《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等亦有相关论述。)但从已有成果看,将这一时期史地学者的学术成就放在其个人特定社会身份中来考察,则尚无专文论述。

在第一次研究高潮期,史地研究学者约有48家之多。[1] 除著名的徐松、张穆、何秋涛三大家之外,还有诸如俞正燮、张澍、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沈垚等一大批学者,形成了一个以研究边疆史地为主体,进而推及域外史地等领域的学者群体。从社会身份上看,该群体成员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学者型官吏,他们大都是中过进士的清廷重臣,身为封疆大吏,兼为学者;第二类是官吏型学者,他们主要为中下级官吏或僚佐;第三类是相对纯粹型学者,其中有的是穷儒,以教书为生。(注:有些史地学者的划分标准具有模糊性,如姚莹、何秋涛等。)这些人士的识见有高低之分,成就有大小之别,甚至学术所崇也多有歧异,但他们为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和蓬勃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鸦片战争前后,史地学者著作层出不穷。当时,有关西北史地的著作多达120多种。(注:此数字由《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贩书偶记》、《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辞海·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等资料得出。)另据统计,到1861年,已有22部关于世界地理的著作问世。[2] (P172) 而从清军入关至19世纪初,中国的世界史地著作不过十数种,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和谢清高的《海录》是受到时人评价较高、内容亦较准确的代表作。《海国闻见录》成书于雍正八年(1730年),仅万余字;《海录》晚于《海国闻见录》近百年,成书于1820年,也不足2万字。《海录》是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人亲自游历西方、并留下文字记录而在国内流传的第一部著作。19世纪以前的史地著述呈现出零散、随笔杂录的特征,这与鸦片战争前后成系统、有目的的史地撰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本文拟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三类学者及其学术成就作一简述。

一、学者型官吏

学者型官吏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姚莹、徐继畬等。林则徐(1785-1850年),谥文忠,福建侯官人,历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应当说,林则徐不是一位以著书立说为主的学者,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处理政务时所写的奏稿、公牍及其日记、诗文、书札中。林则徐编撰的《四洲志》,叙述了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概况,开创了中国近代研究西方之先河,影响至深。

姚莹在鸦片战争前,曾任广东、福建、台湾等地的地方官。鸦片战争时期,姚莹任台湾兵备道。姚莹写出了一系列边疆史地著作。早期主要有《识小录》、《东槎纪略》,鸦片战争以后写就的《康 纪行》尤其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道光十三年(1833年)完稿的《识小录》是姚莹在广东时期研究中外史地著作的札记。书中概述了蒙古、新疆、西藏的历史、地理、民族分布和宗教信仰,并对中俄边界沿革和走向,边防哨卡的设置和驻军作了记述。姚莹由研究边疆史地,进而考察了相邻诸国如俄罗斯、廓尔喀(尼泊尔)等的历史、地理、民情风俗。书中还摘录了一些有关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资料。姚莹于道光九年(1829年)撰成的《东槎纪略》5卷,记载有关台湾山川形势、民情风俗及涉台兵事、政事,反映了姚莹对台湾事务的关注,也显示出他对台湾作为国家东南之海上屏障的重视和远见。《南京条约》签订后,姚莹被投降派诬为“冒功欺罔”,遭到革职投狱。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他以同知直隶州知州衔贬逐到四川成都效用,旋又两次奉命入藏“抚谕”,先后到达乍雅(乍丫)、察木多(今昌都)等地。《康 纪行》16卷就是姚莹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至二十六年(1846年)“待罪山城”,“奉使途中”的札记汇编。姚莹是有感于士人“仅详于西北陆路,其西南海外有未详也”[3] 而著《康 纪行》一书的。该书忠实地记述了川、藏地区的山川地理、民情风俗等内容,记载了有关英、法、俄、印度、廓尔喀、哲孟雄等国的历史、地理知识,考证了天主教、回教、佛教的源流,绘制了世界地图及中国西南边疆地图。《康 纪行》于1848年刊刻问世。后来他又编写了《英吉利国志》、《英吉利纪略》。这种谈瀛海故实以谋御外的心态与实践,显示了国人冲破传统史学的封闭状态,走向世界的趋势。姚莹对西北史地亦有研究,这方面的撰述如《内旗外旗之别》、《喀尔喀内附始末》、《俄罗斯通市始末》、《库伦》、《卡伦形势》、《土尔扈特》、《新疆两路形势》等,显示出他对西北塞防的关注。

徐继畬历经五度寒暑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撰成《瀛环志略》,该书共10卷,运用地图42幅,对当时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及风土人情均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而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的记述尤为详细。徐继畬何以要撰述此书?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他曾在《瀛环考略》稿本中留下一段涉及写作动机的文字:“方今圣泽覃敷,海外诸国鳞集仰流,帆樯萃集,其疆土之广狭,道里之远近,任边事者,势难已于咨询。此说虽略,聊以为嚆矢云尔。”(注:《瀛环考略》卷上,该书共2卷,原藏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现存台湾。)这里清楚地揭示了徐氏著书与时势变化的密切关系。1841年冬,徐继畬在写给家乡老友的信中说:“二百年全盛之国威,乃为七万里外之逆夷所困,至使文武将帅接踵死绥,而曾不能挫逆夷之毫末,兴言及此,令人发指眦裂,泣下沾衣。”[4] 此外,作为参与办理“夷务”的官员,徐继畬在实践中深感以往文献记载“其说恢谲,其文瑰异,考之事实,或不尽然”,(注:《瀛环考略》卷上。)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徐继畬编纂《瀛环志略》的直接动因,则得自于一个偶然的机遇。道光二十三年末(1844年1月),徐氏在厦门会晤了英国首任驻厦门领事记里布(H.Gribble),商谈有关开放口岸的具体事项。在他们会谈时担任翻译的是一个美国传教士,名叫雅裨理(D.Abeel),徐继畬称他为“西国多闻之士”,此人正是使徐氏对世界史地产生兴趣的关键人物。雅裨理所叙述的世界地理、历史和政治知识,在客观上促成了《瀛环志略》这部中国人研究和探索域外史地名著的问世。早期维新派人士王韬对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有过非常精辟而中肯的评论,他说:“中丞之作是书,殆有深思远虑也乎?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有告之者,则斥为妄。而沿海疆圉,晏然无所设备,所谓诹远情,师长技者,茫无所知也,况询以海外舆图乎?中丞官闽峤、膺方面之寄,蒿目时艰,无所措手,即欲有所展布,以上答主知而下扶时局;而拘文牵义者动以成法为不可逾,旧章为不可改,稍有更法,辄多掣肘。中丞内感于时变,外切于边防,隐愤抑郁而有是书,故言之不觉其深切著明也。呜呼!古人著述,大抵皆为忧患而作,顾使中丞不得行之于事,而徒见之于言为足惜也。”[5] 以上王韬的评论,反映了徐继畬撰著《瀛环志略》的意图,其核心是鸦片战争之后,有感于民族危机深重,试图藉此唤醒国人,共谋御侮图强之策。

二、官吏型学者

所谓官吏型学者,是指这些人不是为文而文,为诗而诗,而是有所为而发。他们一般是中小官吏,有些人仕途遭遇曲折。他们以边疆史地研究作为参与社会兴革和学术理论之论证。祁韵士、徐松、龚自珍、魏源、张澍、夏燮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祁韵士(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历任国史馆纂修及户部主事等职。他精通满蒙文字,是研究西北史地较早的学者。祁韵士利用任国史馆纂修的机会阅读了大量内府备书及内府所藏满蒙文字的红本,获得了外界一般学者无法看到也无法看懂的史料,终以8年之功,完成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20卷)的编纂工作。嘉庆十年(1805年),他被遣戍伊犁,3年后被赦回来以后,就一直致力于西北史地研究。有关祁韵士西北史地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藩部要略》18卷及表4卷、《伊犁总统事略》12卷、《西陲要略》4卷、《西域释地》1卷。《伊犁总统事略》是祁韵士遣戍伊犁时,奉松筠之托而编撰的,后由徐松续修完成,由松筠署名奏进。该书凝聚着他涉历万里、博访周咨的辛劳结晶。祁韵士还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撰成《西陲要略》与《西域释地》。前者考古证今,记述新疆山川道里、城池沿革、卡伦军台、职官、驻兵、屯田、水利及少数民族的风俗源流等,均翔实客观;后者则是祁韵士对西域具体地名的考释。此外,祁韵士谪戍期间还写有诗文《西陲百咏》1卷及《万里行程记》1卷等。祁韵士在西北史地方面所作的开拓性工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打下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实乃西北史地学的奠基人。

徐松(1781-1848年),字星伯,北京大兴人,祖籍浙江上虞。嘉庆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担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榆林知府等职。其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嘉庆十七年32岁以前,仕途顺利,任职京师;嘉庆十七至二十五年(1812-1820年)32岁至40岁时遣戍新疆,遣戍期是6年,往返近9年;40岁以后重回京师,整理平生手稿。徐松早年在全唐文馆借纂辑《全唐文》之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中兴礼书》24册,《宋会要》500卷,又从各种文献中选录科举史料、地理图志,如《宋三司条例考》1卷、《河南志》3卷,表现出超人的学识。徐松的代表作是《新疆识略》、《西域水道记》。嘉庆十九年(1814年),伊犁将军松筠请徐松负责重修祁韵士所纂述的《伊犁总统事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松筠将修成后的史地著作上呈道光帝,赐名为《新疆识略》,付武英殿刊行。《新疆识略》共12卷,另有卷首1卷,约略25万字。书中首列新疆总图和南北两路、伊犁各图,附有叙说。次为官制、兵额、屯务、营务、库储、财赋、厂务、边卫、外裔等。凡山川道里、地名沿革、城垣建置、险要控扼、军政设施、钱粮兵籍、边防卡伦等,皆有记载,对研究新疆的历史地理及社会状况很有意义。御制序文称该书“援古证今,成书十二卷,有图有叙。论河山之襟带,城廓之控制,兵、食、财赋之储积,田野畜牧之繁滋,条分件系,颠末详胪,成宪旧章,洵称该备”。(注:参见御制《新疆识略》序。)该书有道光元年(1821年)武英殿刊本,光绪甲午(1894年)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徐松还于道光元年(1821年)撰成《西域水道记》5卷,约近10万字。该书仿照《水经注》的体例,将新疆划分为罗布淖尔(今罗布泊)、哈喇淖尔(今哈拉湖)、巴里库勒淖尔(今巴里坤湖)等11个湖区,并以湖泊为纲,叙述湖区所受之水道,旁及流域之交通、物产、城邑建置沿革、历史掌故、民族分布等情况,并附有地图。梁启超曾评价该书乃“最为精心结撰之作”。[6] (P388) 有关徐松西北史地的著作还有《新斠注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元史西北地理考》、《西夏地理考》、《长春真人西游记跋》等。《西夏地理考》未刻,《汉书西域传补注》于道光九年由阳湖张琦序而刻之。此外,他还撰有《新疆赋》,用辞赋的体裁描述新疆的秀丽山川,颂扬清初的统一大业,诸凡新疆南北两路的山川城邑、历史沿革、置官设屯、物产情况都荟萃其中。该赋与乾嘉年间驻藏大臣和泰庵所撰的《西藏赋》及其自注,可相互媲美。徐松既着力研究西北边疆史地,又“喜延誉后进”,[7](P13414) 在他的影响下,道咸年间研究西北史地的人愈来愈多。就西北史地研究的实地调查与具体成就而言,徐松可以说是一位学术带头人。

边疆史地研究是龚自珍学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他自称的“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研究。[8] (P25) 从龚自珍的著述看,他主要致力于西北和东南的研究。由于《东南罢番舶议》一书已散佚,因此有关他的东南海防思想仅能从其文集言论中钩析探究。龚自珍的西北史地研究著作主要有《西域置行省议》、《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北路安插议》、《御试安边绥远疏》等。《西域置行省议》率先提出在新疆设置行省的建议。[8] (PP105-112)《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论述了西北塞外诸部世系源流及山川形势,并就西北诸地的经纬度数订正《大清一统志》之疏漏。[8](PP312-318)《北路安插议》探讨了西北设行省后,如何安排土尔扈特人的问题。[8] (P112)《御试安边绥远疏》批评了以往的羁縻政策,认为边政的长治久安之策是“以边安边”,即在天山南路开垦农田,保证供应,在天山北路训练精兵,达到“足食足兵”、“常则不仰饷于内地十七省”。龚自珍对蒙古史也颇有研究,著有 《蒙古像教志序》、《蒙古水地志序》、《蒙古台卡志序》、《蒙古声类表序》、《蒙古寄爵表序》 等文,这是为一部后来未及完成的大型史地著作《蒙古图志》作准备的。龚自珍的西北史地研究在学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清嘉、道年间,中国社会急剧地发生着变化。龚自珍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世向近代社会转换时期的代表人物,一方面,继承了明末清初顾炎武、顾祖禹等人舆地之学的经世致用精神;另一方面,他开启了西北史地及蒙古史研究的新风气。随后,出现了张穆的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的《朔方备乘》、魏源的 《元史新编》、《海国图志》 等史地著作。

魏源的史地研究成果尤为丰富,他的著作主要有《海国图志》、《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 等。关于《海国图志》的版本,一般认为魏源于1842年完成50卷,1847年扩充为60卷,1852年又扩充为100卷。《海国图志》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撰述部分,包括《筹海篇》及各总叙、后评及文中夹注,体现了魏源反侵略思想中的抗敌策略;另一部分是根据当时所能得到的资料介绍外国史地情况,包括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魏源在书中除了介绍、考订世界各国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习等情况外,另特设《筹海篇》2卷,《筹海总论》4卷,这是其他各种世界地理著作所没有的。在《海国图志》百卷本中,魏源用了近1/5的篇幅专门记述西方近代科技及其成就,这在以往的历史撰述中也是罕见的。魏源也注意西北史地之学,他所写的《圣武记》中有一部分是对蒙古、回部及与俄罗斯关系的叙述。他根据的材料是:“借观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故老传说。”[9] 他所著的《元史新编》也涉及一部分西北地理。魏源还致力于元史研究,编有《西北疆域沿革图》,撰写了《元代征西域考》、《元代西北疆域考》。他在晚年还广集正史材料,并征引《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元典章》 和元人文集,撰成《元史新编》。其引证之浩繁,记载之正确,确实做到了事增于前而文省于旧,对后来史家治蒙元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元史新编》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开始撰写,至咸丰三年(1853年)完成,凡95卷,其中本纪14卷,列传42卷,表7卷,志32卷,除列传中《元末群盗》、《释老传》、《遗逸传》 有目无传外,其余均完整。该书直到光绪末季始由其族孙魏光焘刊刻问世。

张澍(1781-1847年),(注:有关张澍生平及其著述,参考赵骊生:《寄陇居文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291-300页。另案:牟实库《记张介侯未刊遗稿》,据李鼎文《张澍生平及其作品》一文,谓张澍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见《文献》第16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号介侯,甘肃武威人,嘉庆年间进士,选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后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屏山、江西永新等县知县及临江通判等职。他“博览经史”、“游迹半天下”,尤其“留心关、陇文献”,[7] (P13408) 撰有 《五凉旧闻》、《续敦煌实录》、《姓氏五书》,辑有《二酉堂丛书》,均为研究西北史地之作。张澍在32岁主讲兰山书院时,即完成《五凉旧闻》40卷。该书又名《河西旧事》,是记载五凉历史的专著,研究范围上溯西汉,下涉隋、唐、宋、元,对研究河西文化之源流大有裨益。《续敦煌实录》3卷,记述敦煌人物,计张氏家族一卷,索氏家族一卷,宋氏、汜氏、令狐氏合为一卷。该书张澍生前未刻。《姓氏五书》300余卷,“五书”分别为:《姓韵》、《辽金元三史姓氏录》(附西夏)、《姓氏寻源》、《姓氏辨误》、《古今姓氏书目考证》。钱仪吉称赞该书既博且精。[10] 姓氏的形成既与血缘有关,又与地域有关。在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胡、汉姓氏常发生纠缠。因此,西北姓氏之学实与西北民族关系息息相关,弄清西北姓氏之纠缠,有助于研究西北民族冲突融合之历史。张澍有关姓氏研究的著作,是他西北史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酉堂丛书》 是有关河西之学著述的辑佚,辑有汉魏至五凉、隋唐学者(亦有诗人)七人著作的残章断句。七人指:皇甫规、张奂、段颖、周生烈、侯瑾、阴铿与李益。这七人中除皇甫规家居黄河之东,其余均为河西人(非武威即敦煌)。此外,《丛书》还辑有河西与五凉文献七种,具体是:《三秦记》、《凉州异物志》、《西河旧事》、段龟龙 《凉州记》、谕归 《西河记》、段国 《沙州记》及阚骃的《十三州志》。这些书全由辑佚而来,对研究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河西地区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燮于道光元年(1821年)中举人,任青阳训导。鸦片战争时,任直隶临城训导。1850年冬,“需次京邸”,三年后“摄安仁篆”。[11] 1860年秋,他加入了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幕府。不久,出任江西永宁、宜黄等县知县。夏燮一生著述颇丰,除编写《明通鉴》外,还撰有《粤氛纪事》、《中西纪事》、《五服释例》、《述韵》、《校汉书八表》等多种,编辑明人文集数种,另有文集、史著未能刊行。《粤氛纪事》13卷,同治八年(1869年)刊刻。该书为纪事本末体,记载了太平天国及清军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上起咸丰元年(1851年),下迄咸丰十年(1860年),以省分篇,以粤西起事、两楚破兵、浔皖失援、长江铤险、西江反噬、七闽用兵等专题分卷。作者认为西方列强入侵和清朝官吏腐败,是太平军起义并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并对团练给予了高度评价。《中西纪事》 是一部叙述两次鸦片战争的专史著述。夏燮编撰《中西纪事》,是出于忧愤时势而作史,以期达到史学经世之目的。夏燮对明史亦颇有研究,所著《明通鉴》凡90卷,又前编4卷,附编6卷。该书对明代朝廷纪纲、礼乐、刑政、天文、历法、河道、漕运及营兵、练饷、折色、加赋等“有关一朝治乱之源者”,均有较详细的记载,反映了明代社会矛盾的加深过程,力图系统总结明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以期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夏燮所著《明通鉴》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之后所作的明代编年史。夏燮除著有该书外,在明史研究方面尚有《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忠节吴次尾先生年谱》,及校勘明《陶安学士集》、吴应箕《楼山堂集》等书。他是近代研究明史颇有成就的学者。夏燮身处动荡、学术思潮开始转变的时代,他所撰写的史学著作,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三、相对纯粹型学者

相对纯粹型学者一般是仕途受阻或官职卑微,遂以治学为其毕生之志向者。这类典型人物如张穆、沈垚、俞正燮、梁廷枏、何秋涛等。道光十二年(1832年),张穆以优贡生考取正白旗官学教习。十九年(1839年)应顺天乡试,因冒犯监考被斥,从此遂绝举业,潜心著述,度过短暂的一生。他编有《元裔表》及《外藩碑目》,前者为蒙古史专书,后者专收西北民族地区碑文。此外还撰有《魏延昌地形志》、《俄罗斯事补辑》、《蒙古游牧记》等史地著作。《蒙古游牧记》是一部历经20年,由张穆呕心沥血撰写,又由何秋涛精心补辑的史地名著,凡16卷。该书以蒙古历史上各盟旗为单位,用史志体,而自为之注,考证了蒙古古今舆地及山川城镇的沿革,对蒙古诸部历史发展有较多的记述。标目都赘以“游牧所在”字样,以明其详于“方域”之旨。

沈垚(1798-1840年),字敦三,号子敦,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早年师从金石史专家施国祁,后来研究西北史地。他“性沉默,足不越关塞,好指画绝域山川”。[7] (P13414) 道光十五年(1835年),沈垚以优贡生入京,屡试不第,遂以教书和代人撰书为生。他曾为徐宝善补修《一统志》,为姚元之撰修《道光九域志》,为沈涛修《畿辅金石录》、《辽金元碑考证》等,但大多未完成。沈垚生平著作多有关西北史地,主要有《六镇释》、《西游记金山以东释》1卷、《新疆私议》1卷。《六镇释》对宋以来诸家纷言不一的北魏国防六镇名称及方位作了较准确的考释。沈垚对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很有研究。据北宋《崇文总目》记载,郦注已佚5卷,沈垚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书中钩稽《水经注》的佚文,并加考订,撰写了《漳北滱南诸水考》,[12] 为摸清漳河以北、滱水(今河北定县以上唐河)之南一带的古今水道,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借鉴。沈垚在《新疆私议》中,历举汉以来经营西域的史实,说明新疆安定对我国国防和领土统一的意义至为重大。他还针对当时新疆的局势,提出了加强边政建设,开发水利,实行屯田等巩固边防的措施。该书实际上是运用丰富的史地知识,向清政府献计献策,带有明显的经世意图。沈垚西北史地作品还有《葱岭南北河考》、《元史地理志释》、《西北地名杂考》、《西域小记》等。虽然他没有亲历塞外边陲,仅从书本知识上加以分析,但所下结论都像是身历其境一样。沈垚愤世嫉俗,好讥切时政,终生不得志,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张穆裒其遗著,为《落帆楼稿》。”[7] (P13414)

俞正燮记述中俄关系的主要著作是《俄罗斯佐领考》、《俄罗斯事辑》及《俄罗斯长编稿跋》。《俄罗斯佐领考》写成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月,他根据《八旗通志》等记载,考证了俄罗斯人被编入佐领的人数、时间,说明清初“总得罗刹近百人”,[13] 与俄罗斯关系极为密切。《俄罗斯事辑》未注明写作时间,该文考订、记述了俄罗斯的疆域、历史,着重记述了清初俄罗斯“东南略地,夺雅克萨、尼布楚地”[13] 及清政府自卫反击,两国划定边界的情况。《俄罗斯长编稿跋》写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八月,俞氏生前未刻,后由张穆检出,刻入《癸巳存稿》。民族关系之研究是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俞正燮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驻扎大臣原始》、《喀尔喀伊犁》、《阿拉善》、《蒙古》、《书〈西域闻见录〉后》、《〈异域录〉题辞》及《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等。《驻扎大臣原始》写成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正月,该篇长达1.7万字,是《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中字数最多的一篇。该文钩稽了清代前中期边疆民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了清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驻扎大臣的原因,并阐述了嘉庆十一年冬各地驻扎大臣的分布情况。全文条理清晰,言之有据,充分显示了俞正燮的良史之笔。俞正燮撰写《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同样显示了他对祖国西南边疆的关注和重视。俞正燮对清代边疆史地及民族关系的记载与考订,为后来魏源撰《圣武记》、张穆撰《蒙古游牧记》、何秋涛撰《朔方备乘》提供了素材和借鉴。

梁廷枏一生仕途不顺,道光十四年(1834年)39岁时始中副榜贡生,嗣后历任澄海县训导,越华、粤秀书院监院,广东海防书局总纂等职。梁廷枏在史学、文学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因其学术成就,晚年被咸丰帝赐为内阁中书。他的著作甚丰,大多收入《藤花亭十种》、《藤花亭十五种》。他撰有《夷氛闻记》,主编有《粤海关志》,编有《南汉书》18卷。他还从大量的史料中辑出南汉的各种逸闻杂事,编成《南汉丛录》2卷及《南汉文学略》4卷。此外,他还有《海国四说》于1846年初刊,后经修订,在咸丰时复刊。1835年,梁廷枏入海防书局参加纂修《广东海防汇览》;1837年,他主持编修《粤海关志》,这使他对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有所了解,尤其是《粤海关志》,使他对西洋情事有了许多较为真切的接触。世界五大洲说,明末清初虽已传入,但信之者甚少。《清朝文献通考》 更是认为所谓的五大洲邈无实据,“语涉诞诳”。梁廷枏则通过有关事实、图册的研究,认为五大洲的说法,“明列为图,实指其地”,并非全无根据。《海国四说》由《耶稣教难入中国说》、《合省国说》、《兰仑偶说》、《粤道贡国说》四种组成。《合省国说》于1844年出版,凡3卷,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系统的美国通志。《兰仑偶说》共4卷,成书约在1845年下半年,由《英吉利国记》扩充而成。《粤道贡国说》于1844年成书,凡6卷,该书实为1840年以前经由广州而进行的中外贸易志。《耶稣教难入中国说》于1844年出版,该书以2/3以上的篇幅介绍了耶稣教及其传入中国的历史。《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耶稣教在华传播有愈演愈烈之势,梁氏作此书,并将之置于《海国四说》卷首,表明他对外来宗教的高度关注和警惕。熊月之指出,道咸年间,在吸收、介绍新的世界知识的著名学者中,时代转折烙印最为清晰,地域特色最为明显的是梁廷枏。[14] (P226)

何秋涛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时年20岁,次年中进士,授为刑部主事。《朔方备乘》是他边疆史地研究的代表作。《朔方备乘》原名《北徼汇编》,初为6卷,后增至80卷,另有凡例目录1卷。进入19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形势日趋危机,何秋涛“益究心经世之务”,[15] 他深感北徼研究之必要,遂潜心研究边疆史地。咸丰八年(1858年),兵部尚书陈孚恩以何秋涛“通达时务,晓畅戎机”[16] 向咸丰帝举荐。何秋涛呈上所著的《北徼汇编》,咸丰十年(1860年)被赐名为《朔方备乘》。该书集中反映了何秋涛研究“北徼”问题的史地学思想。《凡例》中写有“八备”,实际上起了全书思想总纲的作用。何秋涛自谓:“是书备用之处有八:一曰宣圣德以服远人,二曰述武功以著韬略,三曰明曲直以示威信,四曰志险要以昭边禁,五曰列中国镇戍以固封圉,六曰详遐荒地理以备出奇,七曰征前事以具法戒,八曰集夷务以烛情伪。”[17] 从这8点用处来看,其编著该书的主要意图在于宣扬国家一统,了解边疆形势,加强边防建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盛衰之由,集中反映了何秋涛的经世精神。《朔方备乘》取材内容丰富,考证范围广泛。何秋涛在《凡例》中指出该书之取材和性质时说:“是书取材之处有四:一曰本钦定之书,以正传讹;二曰据历代正史,以证古迹;三曰汇中外舆图,以订山川;四曰搜裨官外纪,以资考核。”书中列有文献研究20卷,约占“正文”内容1/3,其中“考订诸书”15卷:艾儒略《职方外纪》、张鹏翮《奉使俄罗斯行程录》(亦名《漠北日记》)、图理琛《异域录》(上、下)、方式济《龙沙纪略》、松筠《绥服纪略》、俞正燮《俄罗斯佐领考》和《俄罗斯事辑》、张穆《俄罗斯事补辑》和《 斋签记》、林则徐译《俄罗斯国总记》、魏源《俄罗斯国盟聘记》、《海国图志》和《元代北方疆域考》、姚莹《康 纪行》;“辨正诸书”5卷:椿园《西域闻见录》、赵翼《檐曝杂记》、俞正燮《癸巳存稿》、徐继畬《瀛环志略》及“群书正误”。可以看出,何秋涛吸收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外史地研究的已有成果,为其可信的考证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就研究范围来看,该书不囿于蒙古与西北史地,而是围绕着中国北疆和俄罗斯,并叙及东北边疆直至北冰洋之地。对汉、唐、辽、金、元历代北徼用兵以及清初中俄交涉,亦有记述。在时间和空间的记述上,这部巨著都大大超过前人,堪称为近代边疆史地研究的杰作。[18] (P394) 何秋涛在中国近代边疆史地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人史著多辟有章节述及其事迹及影响。梁启超称赞《朔方备乘》“有组织、有别裁,虽今日读之,尚不失为一名著也。”[6](P390)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论述何秋涛的学术成就时,将他与林则徐、魏源、张穆并论,称他们“开创了新的研究风气,开拓了新的领域,反映了时代变动在文化领域里的脉搏。他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19] (P402)

[参考文献]

[1]胡斯振. 西北学刍议[J]. 西北史地,1985,(1).

[2](美)费正清. 剑桥晚清史(下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姚莹. 康 纪行·自叙[M]. 同治六年(1867年)桐城姚氏刻本.

[4]徐继畬. 松龛全集·文集(卷3)[C]. 山右丛书初编[Z]. 山西省文献委员会印.

[5]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卷9)[M]. 光绪九年(1883年)著者铅印.

[6]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 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7]柯劭忞等. 清史稿(卷486)[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8]龚自珍. 龚自珍全集[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9]魏源. 圣武记·叙[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冯国瑞. 张介侯先生年谱[M].

[11]夏燮. 中西纪事[M]. 长沙:岳麓书社,1988.

[12]沈垚. 落帆楼文集(卷3)[C]. 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

[13]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9)[M]. 俄罗斯佐领考[M]. 道光十三年(1833年)求日益斋刻本.

[14]熊月之.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缪荃孙. 续碑传集(卷20):刑部员外郎何君墓表[M]. 宣统二年(1910年)江楚编译局刻本.

[16]李鸿章. 朔方备乘(卷首)[M]. 光绪七年(1881年)畿辅志局刻本.

[17]何秋涛. 朔方备乘·凡例三十则[M]. 光绪七年(1881年)畿辅志局刻本.

[18]尹达. 中国史学发展史[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19]白寿彝. 中国通史纲要[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郭秀文

上一篇:油品损耗原因分析范文下一篇:医生个人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