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魅力范文

2023-09-19

线条的魅力范文第1篇

人文主义的升华带动着油画家们的主观体现浮出画面, 线条作为一种视觉体现出现在油画创作里, 尤其是受中国画的影响, 写意的视觉效果成为油画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莫里斯认为:“线条正如它们所展现的一样, 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了, 这种组织可以说是偶然的, 纯粹的的灵感似乎主宰左右了这种绘画方式……”毕加索曾明确表示, 对于绘画的主题它是清楚的, 在他说对于第二个图案, 他根本不知道代表着什么, 一直到作品完成后, 才能看出启示是一个颠倒了的女性形象, 这便是有意识的无意创作, 他的创作很多都是这么来的, 这种自由创作是无意识的, 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创作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如图1)

线条作为视觉语言在马蒂斯的作品中的到了很好的反映, 马蒂斯注重形式之美, 通过线条与色彩的穿梭组成另类的艺术符号, 给人以宏达的视觉美感, 看马蒂斯的作品无异于一场视觉的盛宴。他的作品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其作品直达人的内心。而杜马斯的作品与马蒂斯不同, 她利用的是瞬间的线条和线条的轮廓交织包裹, 线中有线是瞬间精彩的形的意味和观念意图的综合。 (如图2, 图3)

抽象主义绘画是现代绘画中的一种主要画种, 有康定斯基, 米罗等为代表的画家盛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他们的画作体现了一种对模拟自然和传统的反叛, 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画作更加注重形式, 在内容上却显得不甚在意。抽象艺术却着重于内容, 形式更加千变万化, 抽象绘画特别强调绘画语言的单纯性, 即绘画形式的纯粹性, 不带任何经验的构想, 不模仿任何已有的创造, 刻意在视觉空间, 创造出独特的绘画语言, 以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画家对艺术的生命体验。

抽象绘画中的线条和画面结构并不是完全生硬的遵照美学的框架, 比如在蒙德里安的作品中, 平行线的横线与竖线相结合, 以直角的形式呈现, 其中以三原色与灰色填充, 其构图方式简单而单纯, 其用笔的可能性挥发到了极致, 这种造型艺术的追求, 让人联想到印象派的技巧在他的画作中都化为乌有, 可以说音响爱的技巧已经被他抛弃了。蒙德里安的抽象作品中的线条是理性的, 因此被称为“冷抽象”。帕尔特海姆的作品中, 线条更为重要, 他的线与中国画宣纸上的现有所不同, 中国画中的线是一种浓缩, 体现出一种凝练, 线条是为塑造局部而服务的, 帕尔特海姆的线却是画的本身, 是一种符号, 传达出了某种信息的符号, 你很难说在她的画作中哪一条是多余的, 每一条线都有其作用, 在他的画作中, 灰色与黑色是主要色调, 给人以用色节俭而又深思熟虑的印象, 其中点缀以蓝色或者橙色, 让画面的跃动性跃然眼前。 (如图4, 图5)

在抽象油画中, 线的功能除了“塑形”还能准确的表达画家的思想观念, 能够表现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视觉表现。

艺术作品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应,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入了强烈的内心情感, 没有情感便没有艺术, 通过线条, 艺术家抒发情感、宣泄情感, 通过线条来展现艺术家的追寻与获得, 于是线条成为了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媒介。狂热与焦躁、激情与冷静、恐惧与惊喜……都通过线条表现了出来, 于是欣赏者通过线条走进了画家心灵, 感受着艺术家通过画作传达出来的情绪, 于是艺术家、画作、欣赏者达到了三位一体, 这便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摘要:线条是绘画中最为简介的表现方式, 在油画创作中也不例外, 在很多的油画作品中, 线条以最具特色的方式呈现在观赏者的视野中, 而在另一些油画作品中, 线条以及其微弱的形式存在, 这种存在并非可有可无, 而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更加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本文试图以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方法为论点, 分析油画作品中作者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油画,线条,表现,情感

参考文献

[1] 孙周兴.《世界之轴:帕尔特海姆艺术》[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9.1.

[2] 李子晶.《情随笔转——线条艺术的情感魅力》[J].天津:天津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4.1.

[3]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4] 梁江.美术概论新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 王天兵.西方现代艺术评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 [俄]康定斯基罗世平等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7] 徐琛.《西方现代艺术流派 (丛书) 》[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9.

线条的魅力范文第2篇

线作为能表现情感的设计元素之一, 它的表情是多样的, 垂直线表现一种力度感、仲展感, 水平线则表现稳定;斜线具有运动感、方向感;粗线壮美、简洁、粗糙;细线精致、挺拔、锐利;曲线自由、随意、轻快、优美有缓和感实线具体实在;虚线则以其间断性、跳跃性节奏性、虚空性特点给人以丰富想象。线和线之间不同的组织排列也给予人不同情感的宣泄。当线以整齐规律的方向移动时, 这时的线变成了虚空的面, 线给人以韵律感、节奏感、秩序、恒定感并具有呆板的感觉。而当小规则的线无序出现时, 线的情绪也彰显出一定的心理特征:躁郁、无序性、而同时又具有自山、洒脱的特性。徒手画的线条给人艺术感、具有包容性、随意性强。线作为情感的符号在包装中展现时, 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观者的情绪、也彰显线自身的张力。

二、线条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实践价值

我们知道包装设计具有艺术文化和功能使用的双重性。传统包装设计中功能性是首要的, 艺术文化性依附于功能性之中, 这也是实用美术的重要的共性特征。从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 现代包装设计以人性化为促进销售目的理念成为主导, 在包装设计的艺术文化性与功能性的关系上有所侧重, 功能中彰显个性特征。同样, 我们现在需要在现代包装设计新导向、“线形视觉语言”功能、材质等特色上寻找共性切入点, 更好地在包装设计中发挥其独特的个性视觉表现力。

1、高科技产业的支持, 低碳环保主流

低碳环保成为主流, 提倡节省天然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 要求包装符合4R原则:减少材料用量;增加大容器再填充量;回收循环使用;能量再生。这些相关的规定符合了包装设计中功能性简约、环保的当代设计主流。

2、注重人性化消费, 品牌效应突显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多地开始注重当代艺术风尚和人文精神诉求。进入21世纪, 工业化时代发展到信息化时代之后, 人们在享受信息、网络等高科技带来的便捷的物质成果同时, 生活节奏加快, 情感交流匮乏, 使人们更重视人文关怀, 强调回归人性本质, 倾向于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文化主题消费理念。随着交通运输、生产技术、材料供应等日趋成熟, 商品的同化现象增加, 消费受众群对同类商品的选择余地增加, 就对商品的“多样化”、“品位化”要求不断提高。包装设计的价值文化主题开始以新的面貌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了, 行业品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产品逐步变成了承载品牌的媒介。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品牌是他们所购商品质量和信誉的保证, 是一种品位和风尚的象征。一个品牌开发一系列的产品进而服务来支持这一形象。

三、线形视觉语言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1、线形图形

线的独特造型功能是能对物体结构进行化简和提炼, 将物体最为标志的、最具特征的审美意味生动地表现出来。线的这种功能与人对事物的认识相一致, 所以在世界许多著名的包装设计中, 设计师运用线条绘出简洁易读的图像符号, 表达产品的特色信息, 使得该产品能在载货架上独树一帜, 帮助消费者在嘈杂的购物环境中能够最快地做出明智的选择。也有的设计在包装产品上将图像外轮廓用粗重的线条加以描绘, 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不同的包装风格在包装设计时应采取不同的线形视觉语言。比如, 对于工业化为主的商品包装设计, 为了能表现其严谨应采用写实的线形勾勒客观事物形态的轮廓;面对于文化娱乐用品、休闲食品等商品的包装设计, 为了表现其轻松活跃多采用对现实事物主观形态感受的表现性线形;对于时装、饰品或香水等商品的包装设计, 为了表现其时尚、先锋和潮流多采用油象主义线形图形或概念性的图像;对于工具或玩具等商品的包装设计, 为了表现其功能多采用简明朴素的构成功能性的结构线形图像。

2、线形色彩

包装是商品的外衣, 而色彩能够衬托出包装的主题, 使产品的外观更加优美, 打动消费者, 吸引顾客产生购买欲。但是包装中的线形视觉相对于复杂图片在表现力显得比较单薄,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 设计师可以采用色彩鲜明的线条增强或者强调商品的视觉中心, 使其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说明性;面对于色彩丰富的产品包装, 无论主题图像、背景或者字体的颜色可以采用有效过渡协调, 使其产生缓和、舒化的心理效应。因此, 如果在包装中的线形元素上准确适合的应用色彩, 就能克服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线形材料

在现在包装设计中, 材质的属性与线形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关联。线形材质不同, 其自身所表达的语言内涵也不同, 产生的视觉效果差异很大。现代包装设计中常见的线形材料有草绳、藤条、竹条、纸绳、棉线、毛线、丝带、金属丝等。草绳、藤条、竹条等是自然材料, 体现的是环保、绿色、质朴、粗犷的原生态特性;纸绳、棉线、毛线、丝带等是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材料, 体现的是细腻、柔软、光滑、华美品质感;金属丝等金属材质, 体现的是时代赋予的冷峻、严谨、科技时代、现代时尚气息。

4、印刷工艺

科技的发展, 印刷工艺不断的出新, 使得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用的手段越来越多, 设计师通过包装与印刷工艺的结合, 为包装设计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基本的印刷工艺有烫金/烫银、UV上光、起凸/压凹/压纹、模切、金葱、植绒……等。印刷工艺下的线在包装设计中除了具有图形功能更能体现包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内涵。线在这里也具有象征意义而这此基础的印刷工艺以线的形式出现, 比如把文字印成凹凸, 色条汤电化铝等形式, 提升产品包装的工艺美、形式美。

四、结语

线在包装设计中以其独特的情感和个性塑造包装造型, 提升着包装价值, 丰富包装的内涵本文以期设计师在设计时在设计基本元素上多加把握, 注重细节, 提炼精粹, 给包装设计赋予灵魂。

摘要:“线”在视觉传达中以其独特的情感和个性存在, 是艺术家表现情感的主要语言;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线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 加以现代设计思维再创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本文着重分析线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以期能提供一些方法论意义, 以及线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线条,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1] 胡左英, 裘德燕.传统艺术的“线”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 2012, 24:5-8.

[2] 杨开敏.意象线描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 2010, 18:66-68+80.

线条的魅力范文第3篇

摘 要:线条与线条组合会产生美感,不同的线条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蕴,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和情感。梵·高绘画艺术语言有很多——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等等,这些元素在梵·高画笔下相互结合,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梵高似乎对线条所蕴含的情感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关键词: 梵·高 线条 动势 空间 情感

线条是对自然的抽象——自然中本来是没有线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然而在人们的视觉中,极细长的体积便有线的感觉(如铁丝、电线等),物体的边缘轮廓也有线的感觉,都是抽象假设的。线条与线条组合会产生美感,不同的线条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蕴,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和情感。梵·高绘画艺术语言有很多——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等等,这些元素在梵·高画笔下相互结合,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梵高似乎对线条所蕴含的情感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我读小学时就曾欣赏过梵·高的画(当今小学美术教材都或多或少的介绍关于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儿童时代的我们更容易接受梵·高那种用最纯粹的线条和极其绚丽的色彩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色彩表现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的画似乎比文艺复兴以来那种讲究写实逼真的油画更加使我喜爱。

“绘画艺术最初是以线造型的,中西方艺术家都很注重线条的作用。”[1]我们知道就大多数古典画家而言,为了完美再现物体的审美效果,习惯性地把线条抹掉,把画面修饰得特别光滑与平整,在表现物体结构上大多数是以面来展现,而对现代画家而言用线条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笔触往往外露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梵·高生涯的前半部分,几乎都投注在素描上。如今他被誉为19世纪伟大油画家之一。初期的作品他尝试采用木匠的铅笔、蜡质的黑色炭笔等做工具。如1882年的作品《剥马铃薯的女人》具有非常清晰及有力的轮廓线,大胆而粗犷,是这个时期他所喜爱的画风。同时使用蜡笔、不透明水彩、墨水、铅笔等种种媒材,画得非常细密的素描也为数不少。从这些画中,看得出他想努力学会使用各种画材与技法的痕迹。这些效果多半给人阴郁或强烈的印象。西方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用线条把绘画目的和绘画理念表达得接近完美,因此,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线条在梵·高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一、线条在动势上的表现

在梵·高绝大多数画中,除了绚丽的色彩之外还有错落有致的线条。梵·高为了表现人物或动物、树林等的动势,虚构了许许多多的线,这些线在现实中往往看不到,但在画面上则能助成动势线。而更多的动势线是巧妙地利用物象本身的线助成的。如在法国圣玛丽亚斯村所作的风景画(图1),墙用直线,煙用曲线,路面用点,叶簇用漩涡状的粗线等等。但这种研究绝非臣服自然,梵·高对特征性的捕捉是主观性、个体性的,我认为在这幅画面中,任何事物都增加了许多动势线,画面的动势立刻增强了,画面中的事物仿佛具有了新的生命,绿色的植物向不同的方向旺盛地伸曲、生长,墙面是笔直的、向上的,许许多多的垂直线条整齐排列与地面松动的点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墙壁无比坚固。远处的烟用曲线来表现,这里的曲线具有柔和舒展、灵巧生动、飘逸流动的特点。从梵·高的绝大多数画中我们大都看到了类似于这幅画的特点,可以看的出梵·高的画具有一定的张力,使线条增强了运动感和方向感。在增加动势线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些事物新的生命。在他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树木都是郁郁葱葱向上生长的,房子总是错落有致地合理安排在画面当中。连最基本的小石头都被表现得很有动势。如果说铅笔赋予了梵·高以生命,那么梵·高则是赋予了线条以生命。

二、线条在空间的运用

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指出:要认清轮廓的来龙去脉,讲究线条的完美和曲折、清晰与模糊、粗与细[2]。每个画面由许多线条组合而成,于是形成了各种组合关系。由于线条的性质不同,组成了线条的对比,在绘画中强化线条的对比使之更具有表现力,使画面空间无限增大。如图2近处横的小路用水平的线条排列,紧接着用一竖列排列紧密的线条突出路边草丛,画面中线条排列数量的疏松与密集,疏处更疏,密处更密,正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中景刻画比较仔细也非常丰富,用疏松的线条把篱笆那种材质表现得很生动,同时也把远景和中景相互隔开了。远处的小河和小路,又采用水平和垂直的线条相互更替变换使用,远景则采用小线条表示,使之虚向远方,大大增强了空间感。画中的线起界形的作用,它附属于形体,受限于物象,是一种非主要的造型因素。其线条是形存在的辅助基础,如一些轮廓线或是为再现物体的结构而服务的。西方绘画更注重形体、结构、色彩块面,所以必然不会将线条纯粹出来。而梵·高却不是这样,他认为线是运动的延续,所以在绘画上用线条把画面表现得更加生动,有活力,使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空间节奏感。我们今天向梵·高所学习的不光是在颜色、笔触上的运用,更多的是他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把复杂的事物用不一样的线条表现出来,把画面当成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照射出自己的感受。

三、线条在情感上的表达

梵·高的绘画强有力地表现个人主观精神,同样体现在他的素描风景当中。他最先发现断枝残茬,任意截取繁杂的灌木篱和广阔的庄稼地之美。他从星空、果树园等等环境选取主题描绘的自然景色,就像表现人一样深含画家自身的情感。

梵·高的艺术,正如他的性格一样,是一种热情的表现,成熟时期的作品,画面上布满着长条状的线条和笔触,把自然界的物体形象画得像翻腾的波涛、闪动的火焰。最后几年的名作《向日葵》用线条的游动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情感,可以看作是他整个人格的象征。线条具有表现力,每个成熟的艺术家其线条必然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与画家本人的性格特点是相吻合的。

阿尔地区,灼热的阳光照射大地,使人热汗淋漓、头晕目眩。但对于梵·高来说太得劲了,他就是爱在烈日下折腾,拼命作画。在他那里印象派那种分析色彩的方法不再适用了,他使用的色彩更加主观或“大胆”,他那种小“长条”的笔触,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仿佛不光是描写大自然的笔触而是无数表现心中汹涌热情的音符。于是,田野、房舍、丛林、道路、行人、花花草草,一切事物都在他的画面上翻腾、旋转。金光灿烂的向日葵大如车轮,浓碧的丝柏直矗云霄,这一切仿佛只在天国中才能出现。还有带阔边草帽的老农,以及小咖啡厅中用黄色线条排列整齐的昏黄灯光,卧室中铺着大红棉被的板床,却又透露着人间的温情,梵·高在最后两个月中所画的《麦田和群鸦》,画面中线条排列紧张,天空显得灰沉沉,金黄的麦穗显得憔悴,一群乌鸦正从地面飞起,仿佛听得见一阵不吉利的鸣叫,悲壮而急促的交响乐发出最后几个音响,猛烈喷射的岩浆爆出最后一个火花……

线生活在画家的作品当中,所以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绘画中,虽然存在着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的不同,但各自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丰富和完善着绘画的表现语言。线条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绘画语言,也是最高级的绘画语言。梵·高永远活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同时又与之对抗,生活激情又求助于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过程中追求高于自身的东西,真诚地展示了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后人在学习素描时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而更吸引我们的恰恰是那种线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宏健.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张婧.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

商航,江苏师范大学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线条的魅力范文第4篇

线条想象画

概要:

1.借助用不同的乐器声音去表现不同线条的特点;

2.幼儿依据对线条的理解,在绘画时将它表现出来,训练了运笔的能力。

关键词:线条想象画。

情况分析:

针对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我设计了线条想象画,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一、教学名称:美术《线条想象画》

二、教学目的:

1.要求幼儿知道什么是线条想象画;

2.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四边种线条的名称,并知道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 3.让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来的乱线,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4.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线条想像画,根据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听音乐用线条作画

难点:根据自己的线条想象构思,使它变成一个或多个物体的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

录相带、录相机、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磁带、龙头饰一个,纸、笔、油画棒若干,各种小乐器,四个线条娃娃,两幅幻灯范画。

五、教学过程:

(1)看录相引出舞龙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录相,请看吧!”幼儿看过录相后,引导幼儿说出录相里人们舞龙,老师讲一些关于舞龙方面的知识,然后带领幼儿根据录相也来舞龙。

(2)线条娃娃舞龙灯,教师示范强调

“刚才,小朋友舞龙灯时无意中已经走成了许多美丽的线条,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利用不同小乐器的声音引出四位线条娃娃,使幼儿知道各种线条的名称及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折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折线和鼓声一样粗壮有力。听到小铃声的声音波浪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波浪线和铃声一样优美、婉转。

(2)利用线条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龙的形式引出教师听音乐示范讲解,并强调:a 线条娃娃舞龙的时候,要不断地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b线条不允许断;c根据音乐的不同用不同的线条作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想象

1.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线条娃娃舞龙走的路线,看它能变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图案,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

2.老师总结:象这幅画一样,由各种线条组成并且又经过小朋友的想象,把它变成许多种有趣的图案,这样的画叫做线和条想象画,明确线条想象画的定义。

3.引导幼儿欣赏两幅线条想象画,从而总结出线条想象画有的可以从整体来想象,有的可以从其中一部分来想象。

(4)幼儿进行线条想象画的创作活动

1.幼儿听音乐作画,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而运用各种线条来作画。

2.幼儿绘画涂颜色。

(5)评讲作品,游戏结束

1.老师自评

2.幼儿自评

3.幼儿互评

4.和四位线条娃娃一起舞龙出教室。

评析: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画,说说为什么?

线条的魅力范文第5篇

线条图也称为矢量图, 是由点、曲线、图形等, 以及其他对象创建的。线条图包括坐标图、流程框图、工艺流程图、结构示意图、设备外观图、图解、电路原理图、机械制图、建筑制图。

二、线条图的基本要求

(一) 线条的要求

图中线条的粗细应合乎规范。国家标准规定工程制图用线有粗、细两种, 两种线条的宽度如下:粗线:可见轮廓线、函数曲线等, 线宽 (b) 为0.25~0.7mm。细线:中心线、剖面线、虚线、尺寸线、指引线及坐标线等辅助性线条, 线宽不大于b/2。

(二) 文字的要求

文字字号应与缩尺比例相匹配, 汉字、数字、英文字母等一般采用小5号或6号宋体字。字母无论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 全称、简称应与正文完全一致, 相关文字内容也要与正文叙述完全一致。

(三) 符号要求

图中的符号应与正文保持一致, 书写应工整、清除, 在图中的位置需准确。凡能在文中说明的内容就不要放在图中。应注意不使用废弃标准。

三、线条图常见错误

(一) 坐标图

1. 坐标原点

若坐标轴给出了具体的标值和刻度线, 则坐标原点用阿拉伯数字0或实际数值标注;若坐标轴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值, 则坐标原点用斜体的英文大写字母“O”标注。

应注意的是:如果两个坐标轴原点重合且均为0, 则该处的标值可共用, 即两个0只标注一个0。函数曲线的坐标原点不一定是0或O。为了使图面覆盖率适中, 往往坐标轴起点并不一定取在0点, 此时不应随意加个0。坐标原点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 (1) 缺少坐标原点, 如图1所示。 (2) 坐标原点用小写英文字母o表示, 如图2所示。 (3) 大写英文字母O与阿拉伯数字0使用混乱, 该用0的使用了O, 而该用O的使用了0, 分别如图3、图4所示。 (4) 坐标原点误用0, 如图5所示。

2. 坐标轴增量方向

坐标轴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值时, 顶端应按变量增大的方向画上箭头;有标值能明确表述增量方向时, 坐标轴不需再画出箭头, 其末端应是标值线。注意:同一坐标轴不宜同时使用箭头和标值两种方式来表示增量的方向。

坐标轴增量方向常见错误如下: (1) 有具体标值的坐标轴末端出现箭头, 如图6所示。

(2) 坐标轴末端无最值标值, 也无箭头, 如图7所示。

3. 标值

标值是坐标轴定量描述的尺度。标值应防止标注得过分密集, 以免造成数值前后连续、辨识不清。标值应尽量排印在坐标轴外侧, 紧靠标值线的位置。标值的常见错误如下: (1) 标值的有效位数不一致, 如图8所示。 (2) 只有标值线, 没有具体标值, 如图9所示。 (3) 标值疏漏, 如图10所示。

4. 标目

标目是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必要项目, 通常由物理量的名称或符号和相应的单位符号组成。标目总体应以“量/单位”的形式平行居中于坐标轴的外侧。应注意的是:当标目中的单位是组合单位时, 要加括号。如果插图中还包括内插图, 也需要注意内插图的横、纵坐标的标目中不能缺少物理量和单位。《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3103—1993) 推荐的斜线表示法中, 量和单位都是用符号表示, 不宜使用量名称 (汉字) 。当标目中使用量名称时, 可以不用斜线表示法, 而是将单位放在量名称后的括号中, 作为注释出现。

标目常见错误如下:

(1) 横坐标轴或纵坐标轴漏排标目, 如图11所示 (横坐标漏排标目) 。

(2) 标目中只有物理量而无单位, 或只有单位而无物理量, 如图12所示。 (3) 组合单位缺失括号。

(二) 饼图

饼图只有一个数据系列, 数值系列中不能有0或负值。百分比计算时, 部分之和不应大于或小于整体, 即各饼块之和必须等于100%。各比例之间数量级不同不宜采用饼图。

(三) 其他常见错误

其他常见错误包括:图文不一致;引用的插图无资料来源 (尤其是来源于统计部门、行业部门的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的插图, 应注明资料来源) ;图中文字竖排时, 单词仍采用横排方式;图例、图注位置有误;图形中字母的正斜体有误, 如表示事物时, A、B、C应为正体, 表示某点时应为斜体;图的类型设计不妥。

上述关于线条图问题的总结, 是笔者从事编辑工作几年来的积累, 在此将其一一列出, 希望能对其他编辑有所帮助。编辑人员在审稿或校对过程中, 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争取做到有错必纠。唯有如此, 才能在不断超越自我中成长。

摘要:书稿中与线条图有关的内容往往存在较多的错误和不规范问题, 因此, 编辑在加工这些内容时, 不仅要熟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还要会处理各种具体的、复杂的问题。本文对线条图编辑加工的规范化作了简要的介绍, 以期为编辑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线条图,坐标图,流程图,饼图

参考文献

线条的魅力范文第6篇

时代向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 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质疑能力, 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潜移默化质疑精神

在中国当前教学的大环境下, 学生被动学习, 接受学习的情况占主要地位, 要让学生敢质疑, 会质疑, 那么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在这种质疑精神, 特别是强调科学家的质疑精神。比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 教师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史的过程中, 就要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体会伽利略的质疑精神。教师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作过许多探讨。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受迫运动, 他认为自然运动不需要力的推动, 而受迫运动需要作用力的推动。作用力是产生受迫运动的原因, 作用力的本质就是抵抗, 克服物体趋向其自然位置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在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问题上做出了不少错误的结论。即认为:受力运动与物体本质无关, 取决于外力的作用, "运动者皆有推动者推动", "在受力时, 力既是产生运动, 又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沿直线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物体应当受外力的作用"等。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威望和影响, 他的一些错误结论被当作信条, 统治了人们近二千年的历史。两千年后的伽利略没有迷信权威, 早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质疑, 他指出:亚里士多德生活在近二千年前, 现在世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亚里士多德没有离开过地中海领域, 而现在人们已完成了环球旅行。亚里士多德只了解世界上的一个小角落, 他不可能永远正确而不犯错误。伽利略在批评亚里士多德运动观念的同时, 提出了自己的力学观点。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 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 写到:“我们可进而指出, 任何速度一旦施加给一个运动着的物体, 只要除去加速或减速的外因, 此速度可保持不变, 不过, 这是只能在水平面上发生的一种情形。因为在向下倾斜的平面上已经存在一加速因素;而在向上倾斜的平面上则有一减速因素。由此可见, 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是永久的。因为, 如果速度是匀速的, 它就不能减小或缓慢下来, 更不会停止。”伽利略在这里基本上明确地提出了惯性原理。

二、营造和谐气氛, 激发学生质疑

赵凯华教授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 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曾经有记者访问一位荣获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的学生:“老师给了你什么帮助?”, 他回答是:“我的物理老师对我的最大帮助是批准我不听他的课, 回家自学, 有问题再找老师讨论。”另一陕西学生, 老师发现他有水平, 可他参加了许多次奥赛班培训后, 从未拿到名次。这位老师说你跟我学吧。他指定很多书让学生自己读, 回去自己看, 让他自己找出问题来讨论。学生提问题, 开始不正面回答, 却反问几个问题, 这就是启发, 让学生自己去想, 后来这名学生终于在澳大利亚拿到了世界金牌。“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是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素质。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有了思考, 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教师要有高度容忍精神, 尊重学生提出古怪问题, 别出心裁的念头, 不反对猜测, 不讥笑课堂中说错的学生, 可以通过说“你再好好想一想”、“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很多同学还未想到这一点呢!”等来引导学生自悟或避免尴尬, 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对权威性的说法提出质疑。

三、肯定学生的质疑, 从质疑中找到真理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产生新鲜的教学资源, 这些教学资源通常都是从学生对教学现象的质疑开始, 肯定这些质疑, 让个体灵感为集体共享, 让问题为大家借鉴。激起大家思维的碰撞, 透过物理现象找出客观规律。例如, 在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学生实验中, 学生分别在两块玻璃片滴一滴水, 并把其中一块的水滴的表面摊开 (增加液体的表面积) 然后分别在同一盏酒精灯上加热。其中有一组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未摊开的水滴蒸发得快,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对科学的认真态度, 并对他们敢于质疑书上的观点的精神给予肯定。然后请该组同学在讲台上重复他们的实验, 大家仔细观察后发现, 该组同学在加热的时, 把未摊开的水滴的加热到了沸腾, 所以得出了“未摊开的水滴蒸发得快”的结论。在大家一起观察和讨论中, 同学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控制变量法的重要, 以及怎么去控制条件。

四、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谈到:“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能力, 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浙大副教授朱祖超说到他能取得成功有经验:是能经常在人家认为“不可能”的地方试试看。

教师要改进教学设计, 创造相应条件, 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 引导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发现”、“亚研究”的过程。例如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物理声音的特性》后, 教师开展了自制可变调口哨的评比活动, 在学生展示的作品中, 教师有惊奇的发现, 最简陋的是在课间临时完成的用笔筒和笔芯完成的几乎不怎么变调的口哨。完成最好作品是, 同学把上下抽动的活塞, 用棉签代替, 教师问为什么选择用棉签, 学生告诉老师, 在家中用了不同的物品去试, 发现棉签的密封效果最后, 而且摩擦也不大, 实验起来方便, 且变调效果好。在自制口哨的过程中, 学生不光体会知识的宝贵, 而是重在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创新精神的培养, 以及学生个人的能力、意志、品格修养方面的提高。

上一篇:动物的发展史范文下一篇:高中建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