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通信论文范文

2023-09-17

工科通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科专业;实习;改革

作者简介:林定元(1990-),男,湖北孝昌人,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本科生;潘红忠(1981-),男,湖北大冶人,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100)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自199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对高等教育任务的规定。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必须建立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作为本科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

笔者一直担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工作,对实习教学体系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此,笔者拟对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习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理论探讨,以期提高实习教学的水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剧增,但各高校对实习教学的投入普遍增加不大,造成实习经费相对短缺,影响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时间的长短,进而影响实习质量。[1]如长江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水文水资源综合实习,其中有一项内容是水文预报实习,最佳的实习单位应该是武汉的长江委水文局,但由于实习经费有限,只能就近安排在基层水文站。

另外,师资不足的问题也较突出。由于师资队伍的扩大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高校对教师科研工作有考核要求,造成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日益加重,教师钻研实习教学热情不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热情从事实际操作、专业技能的训练。

再者,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企事业单位兴办的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脱钩,单位与高校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使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2.实习的形式单一

实习的主要形式是对学生实行集中实习,即实习期间由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实习。这种实习形式被大多院校所接受,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集中实习模式在部分高校和部分专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实习教学要求,并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往的企业、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构建的实习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高校的发展。[2,3]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实习队伍变得庞大,而企业不可能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学校也提供不了相应的师资配置。

3.实习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工科专业,许多课程都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的同时自成体系,延伸到实习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而许多课程实习完全独立,各成体系,且由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并完整认识所学知识的架构,以致达不到实习的根本目的。例如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中,地表水与地下水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水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认识它们的关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机制,了解它们各自在水文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研究水资源,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但院校在水文实习时只注重本校特点,自成体系,单纯地进行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实习,导致学生对水文专业的认识有偏差。

4.有效实习时间较短

充足有效的实习时间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前提,实践教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4],但学生的实际实习过程却不尽如人意,与教学时间相比,实习时间普遍偏少。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最长的是基础地质实习,共 20天,其他实习有效实习时间则更少,很多都停留在参观实习层面上,这样走马观花式的实习除了给学生视觉上的印象外,并没有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学生自身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机会,甚至有些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好的工作岗位,然而许多学生却没有这样的思想认识,而把它看作是轻松获取学分的环节,甚至视为一次免费的观光旅游,这让本就因为经费紧张而缩水的实习更难保证其质量。

二、实习改革措施

实习基地与师资配置是实习的硬件组成,而实习的管理、考核、信息反馈则是实习的软件保证,同时,学生的实习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习效果。为提高实习质量,本文将从这几方面讨论实习改革措施。

1.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习教学的主要场所,基地的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实习教学质量。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强调“产学研”相结合,高校、基地双方应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以调动基地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5]

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为相关企业培训人才搞好接待咨询,为企业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作出贡献,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而学生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本领,为实习单位做一些基本工作,这样把单纯的实习变成为实习单位办实事的实习,使其不成为企业的负担。如我校水文专业的气象实习,学生分队分批次到气象站做些温度读取、仪器放置等基本工作,这样既学习了实践知识,又可以分担气象站一些基础工作。

2.师资力量配置

实习指导教师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学校必须保证实习教师的实习能力。作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知识面要广,不仅要掌握本实习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还要懂得与其相关的课程内容。如果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应聘请实习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做实习教师。实习指导教师重在指导实习,应具备以下能力:

(1)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使用标准的操作姿势和动作,每一个演示动作都要规范到位。水文专业的地质实习是学生第一次野外学习,很多感性认识都是来自教师的操作演示。

(2)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要指导学生,首先自己应熟练掌握,体会实习过程中重点在什么地方,难点怎么解决。

(3)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水文现象的不确定性需要水文工作者适时进行分析,那么实习教师就应该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4)具备解决实习难题的能力。[6]

3.实习管理

实习管理大致可分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运行管理、实习经费管理等几部分。

(1)实习组织管理。必须要有组织地管理实习教学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实习教学效果。高校、企事业单位达成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后,应成立管理机构,并制定实习组织管理的相关文件。

(2)实习运行管理。运行管理应做到有章可循、按部就班。规章制度是实习正常运行的保障,制定一系列的运行管理制度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前提。实习教学应有日期、日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进度计划。教学管理方面应编制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报告、成绩考核办法等。

(3)实习经费管理。经费支持是实习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对于下拨或筹集的实习教学经费,实习组织管理机构应确保能满足并全部用于实习教学。实习经费的保管、支付应定期公布和督查。[7]

4.实习考核评价

实习考核是端正学生实习态度、实现实习目的的重要手段。根据实习的要求和特点,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考核:闭卷考试或口试;平时表现,包括平时考勤情况及纪律情况;实习笔记质量;实习报告质量。[8,9] 其中任意一项不及格,其实习成绩视为不及格。在4个方面都及格的前提下,设置相应的权重系数,综合得出实习成绩。考核不是目的,考核完后,指导教师应对实习情况做一次全面的总结,针对实习考核中出现的较集中的问题给予解答。

教师必须将实习考核坚决执行下去,不要对让学生不及格有所顾忌,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学工作负责。

5.信息反馈系统

为加强实习教学质量管理,可聘请一批认真负责的退休教师为校督导组成员,专门负责实习教学质量考核、督导。同时建立学生信息中心对实习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及时评价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督导专家评价、学生评教结果与实习指导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

6.学生实习态度培养

学生是实习的主体,学生的实习态度直接决定了实习质量的好坏,然而,当下有很多学生把实习看作是混学分的渠道。有必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实习。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培训。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实习方面的培训,仅仅在实习之前开个实习动员大会是不够的,应该更多地请一些工作人士来校做一些交流或者讲座。工作单位往往很重视实习,这样能让学生们更直接地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毕竟学生上大学的最直接目的是工作,自然会重视工作单位的要求。

(2)为实习设“门槛”。学生不重视实习,很大程度是由于实习的机会太容易得到,学生对此没太大精神压力,自然对这些实习不以为然。为此,笔者认为集中式实习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不需要设置“门槛”,但对于分散实习,应当设置一定“门槛”,学校联系不同的实习单位,但学生是否能选到自己心仪的实习单位则需要通过实习考试决定。这样,学生就只能通过努力来得到实习机会,从而重视实习。

三、结语

实习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是培养当代实用型与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要不断地摸索和创新,积极参考兄弟院校的办学特点,本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宗旨,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军.工科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66-167.

[2]宋玉强.工科本科生分散实习教学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8.

[3]姚娣.本科生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策略,2007,(6):53.

[4]贾顺莲,周兆银,杨华盛.改革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实习教学质量[J].高教论坛,2004,(6):118.

[5]施灵,吴集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型工科人才[J].高教论坛,2004,(1):60.

[6]吕丽.谈实习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学大众,2008,(10):59.

[7]王中琪,张清东,潘成君.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报,2004,(4):57-58.

[8]王方林,张建华.关于工厂生产实习课学生成绩评定的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0,(4):62-64.

[9]张敏.加强管理确保生产实习质量[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1,(4):79-81.

注:潘红忠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刘辉)

工科通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在东莞地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措施。通过调研与实践反馈,形成了基本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并且适应东莞产业需求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特色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9年东莞理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96100020073);2019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图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196100021035)

[作者简介]郑东海(1986—),男,广东江门人,材料加工工程博士,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硬质合金材料开发研究。

近年来,新工业革命提速、全球化进程深化、新经济发展加快,现代性境遇愈加复杂,要求我国工程教育及时做出回应。新经济的发展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引领的,当中不断涌现出来许多新兴产业和业态,这些领域均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其中,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我国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作为未来新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其同样急需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人才向来是发展经济、创新技术的首要资源,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驱动力,应该发挥重要和特殊的作用。从发展新经济、新产业的角度来讲,急需发展新工科,更新改造传统工科专业,满足新经济、新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需要[1,2]。

“新工科”自提出以来,教育部已经组织高校进行了深入研讨,2017年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是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3,4]。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之一是要面向未来,通过人才培养理念的升华、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培养模式的创新来应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未来不稳定的变革挑战,因此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新工科”改革与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各方积极展开有效探索,积累出可推广的成果,以便在全国大范围内展开“新工科”改革的浪潮。

本次改革实践将通过充分调研了解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尤其是“模具智造”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人才知识需求,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规范,调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并持续改进。

一、现状分析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我校属于较新的工科专业,于2014年筹建,于2015年首次招生。传统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分为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三大培养模块,主要侧重于学习研究材料的性质以及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材料性能变化与工艺控制,而对材料成型所需工具、设备的了解不够深入。这显然与新工科中提出的学科交融、知识综合的要求不甚相符。在“新工科”复旦共识中,有学者还指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这是说,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学校从定位上属于地方高校,因此,在新工科改革中必须与东莞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相适应,乃至于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相适应。中国是全球“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在广东,而东莞则拥有“世界制造名城”之称。众所周知,模具是工业生产制造的基础工艺装备,工业产品中的绝大多数零件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行业因此被誉为“制造业之母”。而东莞市的模具行业尤为发达,目前共有1000多家模具企业,年产值达200亿元,拥有“长安五金模具”“横沥塑胶模具”等省级模具专业镇。现在,东莞的模具行业正从“模具制造”向“模具智造”转型升级,数据显示,在东莞市长安镇653家科技型企业中,近500家从事机械五金模具及相关行业,占77%;全镇29家国家高新企业中,有14家从事机械五金模具及相关行业,占48.3%。经调查,东莞模具行业目前缺少的不是普通的技工,缺少的是高端方面的人才,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设计师等,其要求不仅具备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还要了解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更要掌握模具所加工的材料自身的性能及其性能控制问题。这正好为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新工科改革带来契机。在新工科“北京指南”中,专家补充指出,新工科改革建设需面向世界,以加入《华盛顿协议》组织为契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工程师。

2015年,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全面整合发挥学校主导、政府导向、企业参与、协会桥梁等多方作用,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与东莞市长安镇政府协同共建长安先进制造学院(以下简称“长安学院”),为我院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以及实训指导,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二、改革内容

1.加强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调研,以“智能制造”为依托,以“模具智造”为核心,充分调研东莞市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技术发展动向,打破传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壁垒,积极调整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结构体系,主動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实现学科融合和优化知识体系。

2.以课程结构体系的需求打造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工程师兼职担任个别课程的授课教师,另一方面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服务或学习,增强实际工程能力,以满足课程的需要。另外,鼓励教师加强产学研究,推动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等。

3.调研国外工程教育前沿,面向世界,以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优化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结构体系。

4.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学生意见,加大学生选择空间,建立机制以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强化学科互补;另外,增强师生互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5.积极利用校外资源,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和校企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

三、实施方法

1.组织专业教师充分调研东莞市智能制造产业现状,尤其是模具产业,实地考察模具相关行业国家高新企业,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与企业管理层座谈或调查问卷方式,详细了解其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期望,针对自身企业情况,对该专业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再者,与企业探讨共同办学的可能性,一是建设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场所,另外,还希望选出优秀的企业资深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教学,以及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并进行工程训练。根据调研与考察结果,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以适应行业需求,并逐步建设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另外,根据产学研究项目与研究结果,让相关教师开展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

2.组织教师调研国内外工程教育现状和趋势,学习以《华盛顿协议》为基础的国际工程教育标准规范,到国内或境外高校实地考察。根据调研与考察结果,拟定既能反映东莞市及周边经济和产业需求,也能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含实践环节)。

3.组织校内调研,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学生有效反馈的途径和机制,持续改进相关内容。

4.邀请企业工程师和管理层参与讨论制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5.积极探索建设新型跨界协同育人机构,加快融入长安先进制造学院,充分利用长安学院现有资源,为进一步落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四、改革目标

1.探索形成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并且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持续改进机制。

2.设立符合东莞产业需求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师资队伍。

4.设置符合东莞产业最新发展以及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并且兼顾人文素养、工程伦理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程体系。

5.形成注重团队协作、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并且侧重校企协同培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批实践基地。

6.形成一套学生认可、学校认可、社会认可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五、实施成效

1.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与以往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整合长安学院后的培养目标更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构建适应材料成型制造产业链需求的动态课程体系,促进多学科交叉复合与跨界整合,探索面向复杂材料成型工程问题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地方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学业与就业无缝对接,培养“知识+态度+技能+创业”能力。

2.调整了人才培养计划。按照3+1工程教育模式,创新性地将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与长安学院培养计划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材料成型专业,面向产品成型制造业产业链,完成适应行业需求的“最后一里”工程化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企业岗位实践、顶石(Capstone)课程项目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工程素质拓展计划、毕业设计。

3.构建了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特色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群。深度调研东莞模具产业,特别是长安镇与横沥镇的模具行业现状,以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工艺-工艺装备-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主线,按照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了体现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4.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本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创新在于:①通过企业调研,一人一题;②毕业设计全程封闭式管理,一人一卡位(电脑);③长安先进制造学院的企业全职工程师+校内教师的双导师制;④依照学生完成进度和质量不同进行多次答辩工作,合格者可提前离开长安学院,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六、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本项目所做改革一方面强调适应东莞市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同时还强调面向世界,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最终培养出既适应东莞市本地发展,也能够在全球立足的卓越工程师。

2.本项目一方面引进企业工程师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补充师资,另一方面派遣本专业教师赴企业服务或挂职锻炼,以增强自身工程能力,切实强化师资队伍的工程背景。

七、改革总结

经过一轮改革实践后,形成一份基本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规范,并且适应东莞产业需求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长安学院合建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批以长安学院为代表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本次改革中人才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专业,如工业设计等。

参考文献

[1]严明,陈艳林,熊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专业改革思考—以湖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9,(24):131-133.

[2]杨天,闫蕴琦.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1):79-80.

[3]孙亚乔,段磊.面向新工科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与平台构建[J].中国校上教育,2019,(36):69-70.

[4]缪茸.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地三方聯合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0):114-115.

工科通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结合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科专业人才在社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包括学习兴趣、课程设置、考察方式以及教育政策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提高学生兴趣、增加课程实践、丰富考试形式、完善教育政策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科专业;培养方式;实践应用

目前,我国正以超过全球任何国家的速度培养出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中,工科专业占有相当部分,这是一项惊人的成就,以至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在对比中美理工科毕业生人数后,提出“美国可能很快失去科技领导者角色”的担忧。[1]但事实上,我国工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其所受教育并不相称,大量高等院校工科毕业生并没有给社会提供相应数量的理工类研究、应用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严峻的是很多学校甚至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人才。其突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大部分工科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并未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其在工作中也未能体现出相应教育所应具备的逻辑性与严谨性;二是很多能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工科类毕业生,包括硕士与博士学位毕业生,其理论素养和应用技能与实际工作要求相差较大,往往需要就职单位进行二次培训;三是制造业急需一大批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兼具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相较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科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拥有一定技能的职高中专生反而更受欢迎。

一、工科教育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工科毕业生专业能力未能达到与其所受教育相称水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选择高校专业前,并没有对相关专业做太多的了解,往往是在父母、老师的劝说或者出于就业及薪酬的考虑选择了所学专业。根据一项调查,在100位在校生中,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占到67%,其中,兴趣成为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的比例仅为33%。[3]而进入高校学习后,很多学生发现所学课程与预期差距较大,尤其认为基础课程枯燥乏味,进而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未能学到应有的专业能力,更不会在步入社会后从事所学专业类工作。

2.高校课程偏理论轻应用,对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帮助不大

学生对学习专业技能兴趣不大的原因,课程内容占很大部分。在基础课程部分,高校教材偏重理论,公式、算法占很大比重,而对理论方法在后续课程乃至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着墨很少,即使介绍了算法在后续学科中的作用,也仅仅是专有名词的堆砌,与现实脱节很大。学生不能有感性的认识,反而更加困惑,也就无从谈起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该理论了。如“随机信号分析”课程中介绍均匀分布实际应用时,提到“由于A/D转换器的字长有限,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时,势必要舍弃部分信息,丢失信息后相当于使信号附加了一部分噪声,称为量化噪声。量化噪声分为结尾噪声和舍入噪声,他们都是均匀分布的”,[4]在学习“通信原理”课程之前,学生很可能并不理解该示例的含义,对相关原理也没有直观认识。这种应用介绍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随机信号分布规律,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考试过后就忘,在未来工作中即使遇到相关问题也回忆不起来它的解决办法。

3.一切以考试为重,忽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工科高等教育中知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较强的动手、创新能力也尤为重要。目前工科高校的考试体制以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日常动手能力、课堂反馈考虑较少。这就造成了部分动手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得到公平考察。比较典型的是在研究生报送过程中,一些日常专业能力、动手能力较强,甚至参与了实际应用项目的学生,因为课堂成绩不达标而痛失保送研究生资格。此外考试内容偏向考察上课讲到的概念、计算,对应用以及课堂外的考察基本不涉及。高等教育区别于以往中学教育的一点就是“书七讲八考九”,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超过课本本身的内容,考试也应涉及课程知识的延伸,而目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只关注教师考前的“划重点”以及“突击复习”,并没有主动学习课程知识的意愿和动力。

4.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课程改革进度缓慢

自2010年至今,中国毕业生年均人数接近679万人,2014年更是达到空前的727万人,[5]这其中,近一半为理工科毕业生。可以看出,教育部门迫切希望提高我国基础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但教育资源增加的速度却落后于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工科教师待遇不高、师资不足、教师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地区受教育人数增加的同时,教育水平却在降低。此外,随着现行高校工科教育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课程改革早已提上日程,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资源配置不合理、课改体系混乱、评价体系陈旧等情况制约了改革进程。同时一线教师缺乏相应培训,教师对课改目标、授课方式了解不深,对创新教学方式信心不足,实际教学趋向保守,教授、考察方式往往以“照本宣科”为主,最终也只能保证学生的能力不低于专业学生普遍水平,应用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解决办法

对于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应有一个总体目标,就是提高高校工科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企业用人也希望招收不需要太多培养即能投入实际工作的毕业生。针对这一目标,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专业学习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才能将相关课程学好。因此,高校可以先期介入学生的专业选择中,通过进入高中介绍、招生宣讲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内容、专业前景、教授方式等,让学生对候选专业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同时,高校可以与各级教育机构合作,尽可能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专业选择建议。

此外,对于已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可先进行专业导论课程学习。这类专业导论课程不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着重介绍本专业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哪些应用,多用实际例子,甚至结合实地参观操作,激起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兴趣。如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四本科生每年都要去联通公司大兴培训基地实践学习,内容包括C&C08机、3G、HW3COM和SDH传输,此类学习实用性较强,与本专业关联度很高,但专业知识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类似这种实践学习能在本科阶段早期进行,相信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兴趣。

2.提高课程与实际关联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对于如何增加工科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可以采用教材章节末尾详细举例本章知识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某个问题,或者在课程开始时先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随着课程推进逐步利用课堂知识予以解决。问题选用要贴近实际,最好是高校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解答也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适当减少专业词汇,这样能够便于理解,大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此外,高校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程,但这类实验课程往往与课堂教学脱节,关联性不强,现实中也存在学生本学期学完理论,下学期进行相关实验课时已将知识忘光的现象。因此,建议将实验课与理论课进行揉合,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进行一系列实验。同时实验内容也多以动手操作为主,尽量多安排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对实验的考核也要跳出实验报告纸。如果通过通信电路学习能够制作一个无线遥控器,或者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完成一次基于底层报文交互的文字聊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从这些成就中获得了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他们未来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

3.丰富课程考查形式,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也是检验学生的最公平方式,但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多样化,加大平时考察与书本外考察比重。书本专业知识考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调查报告、专业论文、动手制作等方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调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考试卷面本身应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许给出的答案并不正确,但如果逻辑缜密或富有创新性,也应给予相应的分数。对于某些学科,可以将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校外活动内容纳入考察范围,对于课堂外获得的成绩予以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加大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完善课程改革内容

对于高等教育投入问题,近年来各类研究报告层出不穷,其中大部分都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随着近年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校规模大,高校现有经费支出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但经费不足不是制约高校工科教育的唯一因素。国家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各方面政策、社会资源也要向其倾斜,如增加工程类师资培养力度,制定完善国家或地区级工科生培养计划等。同时帮助高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利用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政策,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放入企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

对于课程改革,各级教育部门可谓百花齐放,各类实验性质的教学计划层出不穷,但重要的一点是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课改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是有一定的实验性质,不能套用普遍的教学目标评价体系。例如在新教学方法实施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课堂成绩反映不明显,并不能说这种教学改革是失败的。最终检验教学成果的不是学校,而是社会,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合格的专业能力,不是在校的成绩单、发表论文数量或毕业论文题目,而是步入社会后能否较快达到所从事行业的要求。这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坚持,也需要课程改革者站在更高层面考虑这个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否则教育方式永远得不到改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短时间能够看到效果的,作为国家建设基础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国家的高速发展对工科专业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工科相关专业近年来也一直是热门专业,在未来很长时间,工科生仍然是毕业生大军的主力。但是基于中国教育体系的工科教育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使教育机制健康运转,为国家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工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昕.企业用工结构性紧缺矛盾仍突出[N].西安日报,2013-10-18.

[2]王磊,李洪涛,安兴伟.装备制造业高端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134-134.

[3]赵淑清,郑薇.随机信号分析[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25-25.

[4]中国教育在线.2001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EB/OL].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1210/t20131210_1050496.shtml.

[5]Yu Xie,Chunni Zhang,and Qing Lai.China’s rise a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M].PNAS,2014:2-3.

(责任编辑:孙晴)

工科通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从工科工业设计现状出发,探讨分析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改革设想,提出了任务式教学法的定义、实施方法、改革目标,并总结出实施该方法的优点和难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工科工业设计 教学方法 改革

1.问题提出

在我国,工业设计的教育模式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有相当一部分工科院校在机械学院开办设计专业,生源为普通理工科学生。这些理工科学生的优势是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工科基础知识,相比艺术生源,他们入学前没有绘画功底,手绘能力、视觉敏感力和造型能力较欠缺[1]。

针对理工科生源如何开展的工业设计教学?各校办学理念和做法不够统一。有些学者认为,应重点突出合理设计机械类和艺术类课程的关系,在有机结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感性、严谨与浪漫互补[2]。也有的学者基于创造性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核心的理念,认为创造性也是工业设计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提出应打破传统设计教育的“一人讲,多人听”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让课堂变成与学生自由交流的设计思想的空间[3]。更有人提出了设计教学的变革方向应该是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的观点,并提了可以操作的工作室室制、引入实践课题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方法[4]。

笔者认为,由于各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不同,教学中的采用的做法不能完全照搬。但有一个共识,即,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边做边学”、 “一人讲,多人听”的教学方法,以及笔试的考试方法等,不太适合用于工科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入学特点,加强手绘草图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打通每门课程界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应该成为工科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总方针。结合专业课教学实践,本文提一种容易操作、适应性强的教学改革方案,即,课程中采用下达任务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简称“任务式”教学方法。该方法取消了笔试,在工科院校被看成是一种教学改革行为。确切说,该方法不算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艺术类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简化的“任务式”教学方法,而工科学校 “任务式”教学方法执行较为严格,受到人们的关注。

2.实施方法

“任务式”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的教学工作内容、要求和成绩考评方法,以任务书形式下达给学生,规定学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才能通过考评,学生在完成任务书要求内容进程时,进行各自研究与学习,并进行多次集体讨论,最终以大作业形式上交完成任务,教师根据学生上交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评定成绩。

3.改革目标

在设计专业教学中开展“任务式”教学方式,就是要去除死记硬背、一味模仿别人作品等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还原学习设计的本质,给学生们以较为宽松和放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在任务书规定在工作范围中,让学生们有组织、有目的的干中学,学中干,细心去体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从事设计的工作能力。

4.“任务式”教学方法的优点

4.1适合改革的课程门数较多

除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一年级工科基础课和绘画基础课外,只要有一定与设计有关的课程都可以采用大作业形式的“任务式”教学方式。如,工业设计史课程,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工业设计史,了解一些历史上重要的设计师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了解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设计组织和事件,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调查收集历史资料、总结分析后能掌握历史发展动态的能力。显然,给学生一个任务,去调查一个工业产品或事件的发展演变史,比让学生死记一些历史资料去应付考试更合理。又如,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中,全面讲授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方法不如改为“任务式”教学方法,只简单介绍软件基本功能,让学生动手设计平面作品收获更大。

4.2 容易打通各门课程界限,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很难在一门课中就为全面为培养设计人才培养服务。尽早打通各门课程界限,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任务式”教学方法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人机工程课,它是在学生们学习了设计图学、绘画基础、工业设计史和设计消费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后开设的。采用了“任务式”教学方法后,学生的任务是完成一个产品的改良设计。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课知识,展开一定的市场调查,进行资料分析,再运用人机学原理进行改良方案,还需要手绘设计草图和必要的工作图。这样,一份大作业需要对前面学过有关课程内容进行复习,需要涉及文、理、工多门知识,需要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和改进。可见,学生按任务书完成一个小小的产品人机学改良设计,都是人机学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无疑具有很大帮助。

4.3 教学目标容易把握

“任务式”教学方法与前面提到的“工作室室制”和“引入实践课题”等为人们认可的理想教学方法相比,他们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一般的学校中,工作室数量或有实际课题数量并不多,通常也只能接收优秀的学生,学生受益面不大。另外,由于教学与实际课题联系在一起,“实践课题”的内容复杂性往往超出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范围,教学进度与内容组织都不好安排。“任务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安排任务内容,通过各门课教学不断加大任务难度,逐步提高学生设计水平。比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工业设计史”课程时,以安排从事历史资料调查和分析为重点的任务,三年级学生学习“人机工程学”课程时就可以展开一些小产品的改良设计,学习了“模型制作”课程就可以要求学生把设计的图样制作出模型来。进入到四年级时,基础课都学完了,就可以要求在不同的产品设计方向上展开设计实践,最终进入毕业设计。可见,让学生进入设计角色越早越有利。

4.4 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工业设计专业有很多课程中都在介绍前人设计经验,重复也较多,教师不讲重复内容吧,感觉内容不完整,学生听多了就会烦的,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任务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任务书发给学生后,学生做什么题目就由学生自己选,教师任务是只对本课程重点知识介绍和解答问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学习动力大大提高。比如,在模型制作课程中,要求用同一促的材料做一个小产品实物模型,或用几种材料制作一个产品实物模型,任务书规定了制作模型的尺寸要求和表面质量要求,限时完成。由于做什么样的模型自由选,有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难做的模型图样来制作,并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说喜欢就是动力。

4.5 增强了大作业的创新性分量

“任务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实践带动教学的模式,注重对工作过程的考评,注重学习的原创性和对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培养。通常完成作业的周期较长,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去完成任务。如,作业内容中要求每人作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第一手调查和设计草图,要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有的课程作业还要设计展板、做出三维模型或制作实物模型。正是任务内容和检查方法的形式,加大抄袭作业被发现的可能性,促使学生们努力去思考,去完成任务,减少了抄袭作业的机率。结果是,在学生作业中的创新分量大大增强,优秀作业或设计作品不断产生。

5.“任务式”教学方法的工作难点

5.1 增大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

对教师而言,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后,虽然讲课少了,但平时答疑范围更广泛,时间更长,成绩评定的难度更大,加上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人数较艺术类相同专业的人数多很多,对比传统教学法的轻松情况来说,若任课教师没有一定敬业和奉献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如果教师放松要求或不管学生,教学质量会迅速下降,可能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方法。

对学生而言,同一个学期中若有几门课程并行,又同时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学生课后的作业量负担将加重很多。艺术类工业设计课程是分段学习的,同一段时间,学生只上一门课,他们有较多的精力去完成同一项任务。工科学校并行上课的规定不易改变,只有去协调好各门课程的前后顺序关系,合理安排好任务量,以保证各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5.2 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有较高要求

“任务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既懂设计、又懂教学、还懂工程,不仅能说也能干,为学生做出表率。当然,真正高水平的教师留在学校很少,现任教师们要努力提高自己,通过教中学,学中教,逐步提高,才能真正对得起教师这个光荣职业。学校还应引进一些高层次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这样,工业设计专业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来。

6.应注意的问题

不是设计类课程都适合“任务式”教学方法,本文谈到的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多种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恰好对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特定条件容易实施。在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早地让学生接触真实课题,并与尽早与社会接触才是更重要的。工业设计教师的责任就是找出一条教学效果更好的方法去尽快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工业设计人才。

7. 结语

本文从工科工业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提出“任务式”教学方法设想。该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为培养创新设计人才服务的宗旨。经过笔者的实践,该方法可行,有一定实用价值。应注意,任务书的编写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才能保证“任务式”教学方法的在每门课程中发挥优势。若结合区域经济的优势项目,将“任务式”教学方法内容与地方特色产品设计相结合,定能办出特色,达到理想的办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峻霞 赵俊芬 . 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体系初探 . 中国轻工教育[J] . 2005(03) 51-52

[2] 郭茂来等. 关于工业设计教学思考.嘉兴学院学报[J]. 2007(06) 111-114

[3] 陈晓艳 高东影. 关于工业设计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艺术与设计.理论[J].2008(08) 104-106

[4] 刘颖 浅谈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转变.湘潮(下半月)[J]. 2008(07) 119-120□

工科通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针对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中存在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的方法,从学生创造潜力开发原理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入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结合相应的课程特点和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毕业要求,重构课程目标,优化知识单元,融入行业精神,建立课程资料库及学习指南,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推行“3+X+1”教学模式,最终形成“知识学习—能力形成—实践应用—知识再学习”闭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能力  混合式教学  油层物理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BY067);延安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DYJG2019013);延安大學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DJGYB19-03)。

引  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高校作为教育的大本营,其现代化建设任务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沉浸式学习、翻转课堂等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一大批“金课”的诞生,则标志着高校教学改革进入到百花齐放的阶段。然而,如何将“金课”建设成果转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多元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次研究探索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适配条件,优化工科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创新能力研究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庄寿强等认为创新是从创造引申而来的,个人创造能力=K(常量)×创造性×知识量。其中,创造性指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思维、创造原理、创造方法之和,知识量指一个人所拥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个人创造能力是可以通过相关的教育、激励等来逐渐提高的。张宝臣等认为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大要素构成,核心是创新思维。安江英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等。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创新能力内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都包涵了知识基础、知识重组运用能力及积极创新意识三个方面,并且他们都认为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创造潜力培养的过程,而创造潜力的培养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行为创造学》认为:一是要先培养创造人格,如自信、质疑、勇敢、勤奋、情感态度、认真求实和献身精神等。二是开发创造潜力应培养与创造有关的能力,如自学能力、观察想象能力、接受新思想能力和社交能力等。三是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头脑中有一个待解决的中心问题;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信息资料积累;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反复长时间的思考;适当搁置;灵感产生。四是一个人必须有一定的压力,这样才能驱散怠惰,激发求知欲,适当的工作或学习压力有利于创造潜力的开发。五是研讨和争论能够振奋精神,开阔视野,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六是知识的多少和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创造成果的层次和科技含量。七是积极友好的创造环境对创造潜力的开发有推动作用。

创造潜力开发原理给了我们三点启示:一是单纯靠提升讲课质量无法完成学生创造潜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课前课后的延伸,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二是每门课程都应形成几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实践问题,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给学生营造一个长期思考与积淀的环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三是推进课堂思政,用行业精神育人,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创造性人格。通过五年的“油层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总结出的“3+X+1”教学模式(3即“行业精神+《学习指南》+复杂工程实践问题”三种基本构件,X即为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1即为一种有效督促考核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潜力的开发。

“3+X+1”教学模式

1.讲好行业故事,用“行业精神”唤醒创造人格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影响学习投入度的主要因素,学习者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习行为具有引导和控制功能。好的课堂思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创造人格,促进自主学习。如何优选思政内容,使之既能很好地融入专业课堂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是课堂思政改革的难点。实践表明,将行业精神引入课堂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行业精神源于工作实践,形成于特定的行业背景,蕴含着令人感动的行业故事。因而,寻找行业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感人故事,以文字、图片或影视资料的形式再现这些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平凡的行业故事中所蕴含的不平凡的“行业精神”。另外,要注意时长和频率的把控。学生调查问卷和课堂实施经验表明,每门课程课堂思政的频率为1~2周进行1次比较合适,而每节课的思政时长控制在5~10分钟最为适宜。

以“油层物理”为例,讲解石油精神中的“铁人精神”时,可在课前把大庆油田开发背景资料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创业的艰难,组织学生观看“大庆会战”视频,并优选铁人王进喜在寒冬中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的片段,使学生在观影中感受什么是“铁人精神”。课后拓展部分,让学生进一步调研“铁人”事迹,记录“铁人名言”,进一步感受“铁人精神”,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勤奋、认真求实的创造人格。

2.明确课程目标,建立学习指南,完善课程资料库,培养自学能力

根据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目标,构建系统而完备的知识框架。然后根据课程目标,构建详细可行的《课程学习指南》,在《课程学习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给出各个章节所涉及的不同形式的资料索引,如学习视频、阅读材料、分析案例、讨论问题、拓展材料、行业背景及思政故事等,以利于学生自学时的查找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获得,教师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知识的传递者”变成“知识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变成了指导学生学习,优化评价测试,督导学生完成自学,引入章节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将所有过程性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3.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深度讨论,提升学习效果

单一“讲授式”教学,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都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引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另外,如果学生课下进行了充分预习,教师课堂上就不用再照本宣科,而是可以结合学生预习反馈的问题确定教学的重点,然后进行深度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向、交流讨论、成果汇报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深度的课堂学习能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深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以“储层岩石的孔隙度”课堂教学为例(见表1)。课堂教学采用改良版的BOPPPS教学模式,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下节课的作业,并进行课程导入,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新一节课开始时,公布上节课学生过程性评价成绩,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进行自我定位。课堂实现了全员参与式讨论,并点评了学生上节课的预习作业,然后进行“常规设计结果、实验成败关键问题分析、前沿测试技术讨论”三个阶段的深入学习。在充分的课堂学习讨论后,回顾这个实验的设计过程,讲解开发玉门油田时形成的缺乏设备自己制造的“穷捣咕”精神,对比自己实验设计过程遇到的困难和开发玉门油田时遇到的困难,用“石油精神”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要勤于想办法,攻坚克难,即适时融入“体验式”思政育人。最后给出知识的应用范围,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章节内容。

4.形成“5+1”课堂评价方法,加强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注重学科素养的提升

考核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然而,从应试教育下走出的学生,总是本末倒置,更多的是关注备考的方式和策略,而不是知识本身,造成自己的学科知识相对碎片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即在某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情感等的综合。因此,课程考核过程要多元化,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而不是“考前突击”。

“5+1”课堂评价方法为“5种过程性评价成绩和1种期末考试成绩”,期末总评成绩计算公式如下:期末总评成绩=所有过程性评价成绩平均值×60%+期末考试成绩×40%,过程性评价成绩=中国大学MOOC网站作业互评得分×20%+优慕课网站测试得分×20%+课堂互动加分×20%+工程实践作业×20%+小组作业×20%。其中,预习效果可由课前测试成绩得出,课堂参与度根据个人课堂表现打分,个人及小组作业成绩根据中国大学MOOC网站互评得分统计得出。

结  语

工科课堂要想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必须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采用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课前课后延伸,调动学生主动性,开发学生各项潜力。教师可以将“行业精神”引入课堂,利用体验式教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创造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完善课程资料库,建立学习指南,优化评价测试,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组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最终形成“知识学习—能力形成—实践应用—知识再学习”闭环,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叶之红,胡建华,等.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285(5):1-14.

[2]庄寿强.普通创造学(第三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63-132.

[3]张宝臣.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40-42.

[4]安江英,安连锁,杨凯,等.产学协同: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持续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67-69.

[5]曲道峰,韩剑众,王彦波,等.基于“知识、能力、素养”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508(10):90-91.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陕西延安

工科通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专业硕士;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专业学位硕士(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作为一种新的学位类型,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自2005年全国首次招收专业学位硕士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目前研究生招生总量已经达到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比例接近1∶1。因此,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硕士(会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的核心基础课程《管理经济学》,其教学内容、模式、手段就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必须对现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此来适应社会对专业学位硕士“以实践为导向”的新要求。本文作者将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工科院校专业硕士《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建议。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专业学位硕士开设《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硕士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经管类课程的基础。因此,针对专业学位硕士开设该课程是十分必要的[2]。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基本经济学素养。《管理经济学》本质是隶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应用”两字强调以实践为导向,这与专业硕士设置的基本要求是高度吻合的。虽然隶属于应用经济学,但也需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思维方法,通过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理解机制、均衡、效率、福利等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视角,培养良好的经济学直觉,为学以致用奠定坚实的基础。(2)管理经济学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其强调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而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应用的产物。因此,对经管类专业硕士开设《管理经济学》课程,既有学科关联的需求,又有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因此,设置这门课程对培养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是十分重要的。

(二)注意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在《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课程中大部分的内容与《微观经济学》是相同的,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两门课程教学边界不清的问题[3]。实际上,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管理经济学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其最终落脚点在决策(decision making),这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决策”的论断不谋而合。此外,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管理经济学则研究的是具体(现实)的企业,以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4,5]。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经济学强调决策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更接近于真实状态,而微观经济学则假设信息完全已知的理想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将课程建设成为连接微观经济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三)工科院校专业硕士《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不同于綜合性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工科院校专业硕士课程更偏向于工程经济学,面对的对象更多的是服务于制造型企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符合企业生产实践与运作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讲授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定价实践、投资决策等和生产企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与企业实践关联性较弱的章节可以采取适当弱化方式,使得课程的教学更有针对性,突出工科院校的行业特点。同时,由于工科院校学生通常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因此可以适当地增加企业的市场需求估计和预测方面的定量分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专业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职业性不够突出

目前,市面上虽有不少《管理经济学》的研究生教材,但针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材却很少,并且缺乏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因此,大部分教师只能从现有学术型研究生教材中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讲授,这样显然与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6]。因此,笔者建议应组织一批既有较强经济学理论素养,同时又具有一定企业社会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来编写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需要的教材,设置规范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突出职业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没有考虑专业硕士的实践导向,过分强调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推导

在现有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专业硕士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把专硕当学硕来培养,过分强调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推导,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数学模型的分析,而没有强调模型背后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寓意。一方面,这样会使本就经济学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推导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样也就背离了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

(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忽视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专业硕士,经管类专业硕士的来源比较广泛,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都存在,有的学生可能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有的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经济管理类的相关课程。此外,有的学生有企业实践的工作经验,而有的则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因此,只有在全面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个性化的需求。这是目前大部分院校专业硕士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一)结合工科院校的行业背景,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

工科院校通常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以作者工作的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就是一所行业特色十分鲜明的工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服务于建材、汽车、船舶三大行业。因此,在经管类专业硕士的《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行业背景特色,紧密对接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中要融入行业企业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为学生今后进入相关行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的分析能力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案例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背后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同时,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学生组成调研小组,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管理决策问题,通过所学课程,撰写调研报告,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在做中学”,充分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现实企业管理决策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前,伴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各种网络教育资源不断涌现。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慕课(MOOC)、爱课程(Icourse)、超星学术视频等。使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和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

当前高校大部分从事《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老师较为缺乏企业实践的经验,导致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是存在的典型和共性问题。建议加强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以及决策的流程,将企业实践的内容、经验和体会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教材,编写案例教学库,培养造就一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真正体现出《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在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管理經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决现实企业的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以此来体现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硕士“以实践为导向”的初衷。如何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实践”导向特征,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每一位从事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硕士《管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程博.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角度[J].财会通讯,2009,(9).

[2]原长弘,佘健华.怎样提高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效率[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3]宋耘,毛蕴诗.论管理经济学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兼论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J].高教探索,2017,(10):009.

[4]吴德庆,王保林,马月才.管理经济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黄锐.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14,35(11):88-94.

[6]陈章武.管理经济学[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现代财务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制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