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实践论文范文

2023-09-17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一、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要以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和引领, 积极对接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 加快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整体水平提升。具体来看, 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着力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 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职业能力

在工科认证背景下, 高校计算机专业以往的以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已经较为陈旧, 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下社会发展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 为此, 在工科认证导向下, 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要努力摆脱以往的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观, 转向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综合职业能力, 包括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多方面综合素养,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二) 内容:传出导向, 以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实践性知识为主

在工科认证背景下, 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努力以当前及今后社会发展对于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的各种应用性、实践性知识为主要内容, 这种实践性知识不再是从书本中简单抽象出来的, 而是经过课程专家以及相关企业一线工作者总结的, 包括计算机信息相关企业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实践性知识, 其存在于各种项目和实际性的工作内容过程中, 要求学生能够在类似于相关企业一线生产实际情境中进行体验、操作和实践, 在做中学, 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综合性技能, 这也要求教师在组织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 要努力摆脱以往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注重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始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性的工程问题能力。

(三) 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 推进计算机相关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工科认证下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技能和素养要求更高, 这就要求学校要做好相应的保障性措施。[2]一方面, 学校要在师资打造上下苦功, 努力引进相关的双师型教师, 完善和优化计算机专业现有的师资结构, 一般要求至少超过一半的教师要具有在相关企业的任职经历, 承担过一定量的计算机工程项目, 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脱产实践, 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考取相应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一线职工入校担任兼职教师来校进行任教, 努力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加大校企合作, 不断深化和促进产学融合, 努力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挖掘学生校外实训资源, 努力探索工科认证导向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同时, 学校还必须立足于计算机专业工科认证要求, 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尤其是加快建设一批接近计算机一线企业生产实际的实训基地和平台, 着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职业素质。

(四) 评价:完善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价机制

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倒逼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改革和提升, 因此在工科认证背景下深化和促进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就必须对实践教学的相关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 使之不断适应工科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3]一方面, 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评级指标体系, 努力促进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要从以往的较多地关注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的养成到既关注技能的养成和其他综合性的素质, 例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等方面;另一方面, 要积极促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要逐步从关注和强调量化到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质性把握, 例如相关的项目调查、实施等等内容;最后, 要在这一过程中努力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变化, 鼓励学生个体之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 以及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等等,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水平, 不断获得实践学习的持久动力。

二、总结

总之, 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并应该努力将认证理念融入到计算机各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过程中去。各个工科院校要努力以工科认证为契机, 努力更新新时期计算机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努力规范计算机专业教育管理,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认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摘要:工科专业认证是当前全球各国对于工科专业的质量等进行具体认证和评估的综合性行为, 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华盛顿协议》相关国家和地区申请相关的工程师资格或者报考研究生职业资格时可以享有与当地毕业生同等待遇, 同时通过认证专业在行业内普遍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毕业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就业。可以说, 工科专业认证已经势在必行, 其认证理念也逐步从认证专业辐射到工科院校的其他普通专业。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要努力以专业认证为契机, 加快教学模式改革, 规范教学管理, 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认证,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孙莉, 徐燕萍.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2) :199+202.

[2] 吕弘.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现代盐化工, 2018, 45 (4) :119-120.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1 现状分析

传统的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 不断重复地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从而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只懂得被动地接受, 学习过程中没有批判和质疑, 使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只愿意从书本和教师获得现成的答案, 不通过实践与探索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从而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勇气逐渐埋没掉。许多大学生, 往往只注重课程的教学, 而轻视了实践性教学。比如, 很多学生做实验只是为了得到某个实验的结果, 而不是为了得到能够完成某个实验功能或能够得到预期结果的实验项目, 实验变得可有可无, 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作为很重要的诸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往往流于形式。

师资队伍的创新素质不高。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单一;通常进行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更多的是“代替”, 而不是“启发”学生进行那样的思考;专职实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欠合理。

缺乏长期、稳定、牢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实习没有地方可去, 想到这个问题就头痛, 因为社会上许多企业、公司担心公司商业机密、技术专利外泄, 学生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等原因, 经常很客气很委婉地拒绝大学生实习, 或虽接待但不能到其核心部门或对口部门深人学习, 使学生实践环节的实习走马观花, 毫无效果。

对于工科专业应侧重把解决实践应用中的问题放在首位。工科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拓宽知识面,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课程上说, 学生要系统地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还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现在的高校工科专业教学主要是专业知识的积累,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知识结构单一和偏重专业知识的缺陷。

2 改革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 形成教师与学生信息互动, 启发创新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重视个性发展, 实施因材施教, 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培养理论功底扎实, 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 应根据工科专业特点, 要十分重视、注意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技能、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 让实践教学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头戏。

3 改革措施和实施方案

通过课堂教学试点, 实施“以问题为纲”的教学方案,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规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变灌输式, 实施课堂讨论、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会等交互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形成教师与学生信息互动, 启发创新思维, 并引导学生适应这种变化。大力改善德育教育, 从而发自内心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巨大热忱, 产生强烈的创新激情和欲望, 为追求真理和新知而献身。

努力采用以“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新一代教学手段, 同时改革现存的学业考试考核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在课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要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另外,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建立导师制,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认识自身的不足, 调整学习方法。此外, 通过言传身教, 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 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 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大三时, 尝试性将他们带入自己的科研当中, 把他们培养成为能适应创新型社会的要求高素质人才。

在实践性 (如:实验, 课程设计, 实习等) 教学环节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任务划分成几个不同小任务, 从易到难来划分,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一位学生能处于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状态, 虽然学生的个体有差异, 但每位学生能根据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和方案, 从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部分或全部, 同时也完成了新知识技能的构建,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 加强毕业设计、实习过程管理, 在教师带领下, 通过参加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竞争、面向创新的大规模科研开发实践等方式, 使学生在离校前受到“系统的创新训练”, 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采取各种鼓励和激励措施, 使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维, 敢于开拓, 敢于标新立异, 甚至敢于异想天开, 培育活跃而丰富的科学想象能力。

4 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 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更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改革, 给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和实施方案,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培养跨世纪的知识型、实践型、创造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改革思路。

摘要:为了能够探索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当前, 党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改革必须大踏步前进, 以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全面素质。本文通过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给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和实施方案, 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必要参考。

关键词: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傅水根.法国高等工程教育考察[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

[2] 赖成瑜, 李和平, 吴文通.面向工科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 2009 (8) .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 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1]。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向这一方向转变,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的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弊端, 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重复书本, 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知识点比较零散, 记忆性内容比较多;不同专业的区分相对较小, 缺少与专业的衔接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专业有什么关系, 能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什么样的指导作用;此外缺少前沿性和实用性内容, 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抽象、没有实用性。也就没有了求知的欲望。这样的教学内容不适合于21世纪的素质教育。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积极地做法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一套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有机化学的教学体系。

1 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做好衔接, 避免重复

有机化学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以官能团为主线区分各类有机化合物, 分别介绍其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质。内容上基于老的经验, 带有归纳式的对有机化合物的各种性质的总结, 很多知识点并没有上升到结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高度, 也没有从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的思路来分析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稳定性、化学反应的发生历程[2]。可见,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缺少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同时没有考虑与各学科之间内容上有重复现象。

1.1 与其它基础化学课的衔接

化学、化工类及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是四大化学, 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根据专业的不同还会设置其它化学类课程。各门化学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考虑将各门课程之间做好衔接。目前工科有机化学的理论内容主要集中于介绍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质, 此外还要介绍一部分化合物的成键及价键理论的内容。前一部分内容过多而且缺少新意, 21世纪的大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 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势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在介绍反应机理时, 内容抽象、难懂, 但如果与物理化学中相关动力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解的话, 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而后一部分内容是在无机化学中介绍过, 如果能把有机化学的教学融入到无机化学中, 由元素引出有机化合物, 再由它们的成键情况引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进而讨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有机化学的同时, 又能兼顾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课程的内容,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与专业课的衔接

工科有机化学课程是很多专业如食品科学、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所以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内容把该课程与专业课之间进行渗透和衔接,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也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杂环化合物一章内容多而且零散, 记忆性知识点较多,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缺乏实用性。其实杂环化合物与制药工程专业的药物化学之间联系很紧密, 是学习药物化学的命名和性质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渗透, 如药学专业, 就要相应的增加天然有机药物的内容;食品专业要增设一些关于食品中成分分析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激发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了解和思考, 开阔眼界、提高知识水平。

1.3 避免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内容重复

化学、化工类及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不是独立的, 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联系, 且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性, 所以工科有机化学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考虑到这一点。既要做好与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 又要避免内容的重复。比如无机化学中介绍价键理论, 而这部分内容在有机化学教材中也会介绍,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的重复性, 重复内容既浪费时间, 又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设计好教学计划, 避免两门课程重复介绍同一内容。

2 强化有机化学与其它环节的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机化学课程向来是以内容多、知识点零散繁琐为主要特点, 是一门半文半理性课程。需要记忆许多化合物的性质。若在课堂讲授中只注重化合物结构及性质, 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产生厌学情绪。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和物的结构及性质, 在课堂讲授时, 应根据理论课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专业的特点, 恰当的引入实验教学、科研项目、企业生产等实践性环节, 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与实验内容结合

有机化学实验是每个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实践性环节, 通过实验过程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内容。同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来解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之中, 让学生体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同时实验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比如在环己醇的制备实验过程中, 为什么不能用氯化钙干燥环己醇?如果用了结果会怎样?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尝试得到结论, 然后用相关的理论来解释。这样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与科研结合, 讲授前沿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实例讲授相关的理论内容。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点如何在更高层次应用有所了解。感受到枯燥的理论如何实现科学研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制药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一下天然有机药物提取的过程;环境工程专业可以介绍一下汽车尾气处理方面的研究, 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接近实际。此外, 大学的课堂不光是讲解成熟了的理论知识, 还要给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的前沿性,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更新, 如材料合成过程中的一种新技术纳米技术等等。这样的介绍都会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3 与实际生产结合

作为一门化学学科,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 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机化学的联系更是紧密, 课堂上的理论究竟能应用到何处?这是大多数学生的疑惑。教师在介绍到相关内容时要考虑加入一些实际生产中的实例。如在讲醇的氧化反应时可以介绍用此反应而生产的测量人体内酒精含量的呼吸测量仪用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3]。引入实际存在的化工企业的生产, 让学生去思考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应用了什么理论知识?如何用现有的知识去改进目前企业的生产状况等一些列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发挥, 去创造, 真正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结合实际生产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改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弊端。

根据有机化学的特点, 有些抽象内容可以借助于计算机, 利用相关的软件模拟, 如立体化学一章, 内容较抽象, 单纯的板书讲解学生很难理解, 如果借助多媒体, 给学生演示立体化学的变化过程, 就会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 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机化学实验中存在一些危险性大、周期长的实验或相对于传统实验较难完成及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实验, 这些实验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 降低了危险性, 同时也降低了经济成本, 而基于计算机的实验则由于借助了虚拟现实技术, 能够虚拟情境或对实验进行仿真, 供学生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 因而能够突破如上的限制, 达到良好效果;同时它又能突破时间周期、地点、参与人数的限制。并且还可能让学习者相互合作, 开展协同实验。当然, 在虚拟实验室, 教师也可以对实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引导。由于开展这种虚拟实验, 学生不必担心因操作错误而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 利用网络可以实现远程操作, 建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4], 实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4 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在我校20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外) 专业中实施。该中外联合办学班级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检验他们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掌握情况, 对这个班级进行考核, 包括闭卷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在与其他班级共用一套试卷的情况下, 课程改革后的中外班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对于入学成绩) 。这一结果证明了这样的课程改革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为我们在课堂上不是单纯讲授课本内容, 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 我们要培养学生敢问, 敢想, 敢做的科学素质, 活跃学生的科学思维, 使其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则起到引导, 解惑的作用。

有机化学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和渗透,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系统性认识, 有机化学与实验教学、科研、实际生产等实践性环节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板书的结合实用, 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 丰富了教学内容。总之, 这一些列的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摘要: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好教学内容, 做好与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 同时避免与这些课程之间内容上的重复, 加强有机化学与各实际环节之间的联系, 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体制改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深化了教学内容。

关键词: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睿.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1) :98~99.

[2] 刘开宇, 陈国辉.工科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 (3) :149~151.

[3] 李红.工科有机化学教学目标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5 (1) :541~544.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1 创新和构建课程网络互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直接影响了大学的生源质量;专业口径过窄, 影响了学生的知识面, 限制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实际的训练, 动手能力差, 观察能力差, 自学创新差;缺乏灵活的培养机制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将教师从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教学双向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传播已有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传播中能产生、创造新的思想, 这就要求教师对各种思想有特殊的敏感与回应[2]。

2“点-线-面”的培养体系

2.1 以构建网络互动平台为突破点

所谓“互动”, 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沟通的多边交往的过程通过“互动”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拓宽信息的传递方式, 从而实现新型的课堂交往方式。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具有如下特点:参与性、互动性、合作性、整合性、生动性和现实性[3]。吸引对于计算机网络方面感兴趣的少数同学参与到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建设中来, 并且将该建设作为一个持续的建设过程。

2.2 两条基本创新培养主线

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历史作用还体现在它的创新性。教育的创新性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 范畴在培养出一批创新人才[2]。我们选择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技术为基本线, 主要结合电信学院的实际。我院包含2个本科专业通信工程和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通信的一个支撑核心技术, 而电子技术更是2个专业的支撑专业技术。围绕这2条主线建设, 可以带动起整个学科的建设。同时经过支撑点的持续建设指导教师和相关的学生对于交流模式和交流方式有了一定认识, 而学生中也对培养体系和模式有了一定认识, 形成了一定影响。

2.3 以培养工程创新能力为培养基本面

学生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合理指导, 但是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方式一直处于相对孤立的、封闭的状态,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基本上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 同事之间由于所关注和从事领域不同导致缺乏合作交流的基础, 也正是由于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中难以产生重大标志性成果。

经过点-线的建设以后, 指导教师和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已经形成了一定优良传统积淀, 学生之间也出现了传帮带的良好局面, 高年级学生积极宣传, 并且用实际的效果, 良好的就业和考研情况说明这一点。这使得这个基本面具备了一定实际条件, 那么创新能力到底如何培养了,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因为在具备一定技能后创新能力这说到底是个思维的问题, 是个意识的问题, 但是开放式思维的培养对于工科同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工程技术的进步依赖于此。所以我们将指导老师将所涉及的课题中的部分或完整的同时和学生研究, 独立的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 再共同分析, 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开发, 最后由教师把关。

3 坚持课程网络互动教学实施“三依托”的方法

思想是行动指南, 观念是改革先导。课程网络互动教学只是一个支撑交流平台, 交流结果需要依托实体来验证和实践。我们通过近几年研究和时间, 逐步形成“三依托”的理念。“三依托” (依托实验室, 依托实践基地和依托科研项目) 的方法, 部分的解决了近年工科专业由于大学生就业遭遇瓶颈, 考研率高, 造成了高年级学生心态不齐和浮躁情绪, 逃课想象屡禁不止的问题。具体说就是部分解决了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问题。

3.1 依托“质量工程”的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式创新, 是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式创新中, 我们以建设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的龙头和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明确教研室的基本职能。科学地制定教学进度, 分步骤、分阶段完成计划, 最后达到大纲规定的总目标, 抓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室一级组织的管理职能, 在组织集体备课、教学法研究、教学情况分析、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观摩教学、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教学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培养整体协作的精神。同时利用系级研究所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 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2 依托专业实验室理论实践结合

专业实验室是工科专业学生基本理论实验的地方, 也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第一步。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公布了实验室开放的各类信息, 如教学大纲、实验内容、教学安排和实验地点和安排等, 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工作, 使得学生具备基本的工具的使用和基本常识的建立。建立创意实验室, 实现了开放实验室。

4 结语

创新型教学是教师遵循创新教学的原则, 以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树立学生的创新志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技法、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中应该是包含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 没有创新意识的指导的工程实践只能是一种完全的职业教育甚至失去实践的意义。创新意识的参与意味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 但这本身就是一个老而弥坚的问题,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课题, 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摘要: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在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介绍了我院在工科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介绍了基于课程网络互动交流为中心的“兴趣导向——获取工程能力——追求创新能力”三阶段的培养体系, 同时探讨了进一步应研究的问题。实践结果证明在工程实践中加强互动式教学, 可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互动教学,培养体系,地方院校

参考文献

[1] 黄庆成, 朴松昊.应用型本科学生基本能力的分析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2) :128~129.

[2] 陈明仁.高校院系学科创新教育与新课程设置指导手册[M].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7 (11) .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1 研究生扩招后高校面临的研究生培养问题

1.1 导师数量出现不足, 培养精力受到限制

近年来, 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但研究生导师队伍并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补充, 每位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普遍增加, 这样, 导师对每一个研究生的辅导精力必定有所减少, 从而难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1.2 培养经费不足

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需有充足的培养经费, 而国家下拨给每位研究生的科研经费往往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 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 而研究生导师科研经费并没有成比例的增加, 因此研究生人均经费减少,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科研活动, 使得学生即使有好的科研潜能, 也很难真正实践;同时, 也导致了研究生教学的大班化和本科化。

1.3 学校硬件资源紧张

近年来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教室、实验室、运动场以及吃、住、行等硬件资源相对紧张, 要培养出优秀的研究型、实践型及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必须要以大量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做保障。而由于学校硬件资源相对于未扩招以前更为紧张, 工科类研究生一般只能呆在常规实验室中进行一些常规性的实验研究和仿真论证, 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意义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 利用社会资源, 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软 (师资、资讯等) 、硬 (实验、生活设施等) 资源, 按照培养计划要求, 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困难, 有效增加研究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及动手能力创造机会。

2.1 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及实践能力, 并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为研究生科研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研究生通过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和实践, 能够系统掌握实验方法和先进的实验手段, 获得提高科研能力的必要条件, 其动手能力将大大增强。当今, 信息技术的更新很快, 而大学里的教材和知识至少需要10年才能有较大的转换。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加速培养面向现代化、国际化人才的产物。它便于高校优化培养方案、改进课程教学、加强科研工作, 更好的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2.2 有利于校企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 企业需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实验室和食宿条件;研究生在完成学校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前往企业, 在必要的时候可返校利用学校的仪器和图书资料开展课题研究。这样, 学校资源 (包括指导力量、研究条件、科研经费等) 紧张局面将大为缓解。另外,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有利于“产学研”结合, 有利于企业利用学校的科技资源, 实现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

2.3 有利于学生就业及企业引进优秀人才

由于研究生在企业实践, 企业对研究生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有全面了解, 可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考虑选留对象;研究生也增进了对企业的了解, 可以将实习企业作为自己工作的选择对象。

3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许多细节问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改善。总的说来, 该模式由“联系-审核-申请-实践-检验”五个步骤组成。

3.1 由学院资深教师联系相关企业

学院中有一些资深的教师, 长年和某些企业有合作, 有些老师有较广的社会资源, 动员这些老师联系相关企业, 取得合作意向, 由企业提供所需专业及研究方向。许多企业在前往学校选拔毕业生时也会提出一些合作意向。

3.2 由学院对企业进行审核

联系的企业需由学院相关领导和专家对其进行审核, 因为和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企业因该具备一定的实力, 能使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实践学习, 其研究方向除应和学院主体专业相近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价值。

3.3 确定合作企业后, 由学生主动申请

在这一环节中, 学院要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生工作组老师协助做好选拔工作。学院要选拔一些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前往企业实习, 以获得双赢的效果。

3.4 学生前往企业实践

学生前往企业, 利用企业的硬件设备及现场工作环境, 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及科研能力。相同的, 学生在实践的同时, 也将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企业, 将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中。

3.5 学院和企业共同检验学生的实践过程

学生在实践阶段撰写毕业论文的,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论文答辩, 检验实践成果。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 核心在于:

(1) 选好企业是该模式运作的关键, 建立制度是顺利运行该模式的保障。在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 学生在企业实践是其中核心的内容, 一家企业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效果。学校和企业通过双赢的联合, 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 学校和企业在这一过程中, 应该对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担负起责任。一家好的企业, 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较大的提升空间, 而且能鼓励学生为其创造价值,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为了保障这一模式的顺利进行, 学校和企业应该联合制定一些相应的协作制度, 如《联合培养章程》等, 制约企业、学生及学校的一些行为。

(2) 明确责任义务, 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 对于学校而言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所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索

(1) 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采取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的方式

(2) 在指导教师上, 采取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 建立导师互聘制度, 明确双方导师的责任权利

(3) 在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上, 学校要注重选题的指导和检查, 严格研究生中期检查, 论文评阅等相关制度。

4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应加强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不能只关注自身的科研能力及实践的机会而轻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研究生在校期间, 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将来的实践及工作非常重要, 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了, 才能更好的在企业中实践, 在企业中获取最大的收获。此外, 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极为重要, 学校不能单纯依靠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培养研究生的根本目标。研究生个人只拥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在企业实践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 获得最大的实践收益。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 进而促使更多学生获得联合培养的机会。

4.2 正确处理学校和企业间的关系

这里不仅是学校和企业间的相关协调, 还应该包括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关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同时拥有两种身份, 那就是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实习过程中, 学生应该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同时, 还应该遵从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 严格遵守合作协议的内容, 比如保密协议等, 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价值。

4.3 学校应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 为其提供最佳的实习建议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个人特点, 为其长远发展考虑, 指导并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实习单位都和将来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各方面情况, 包括其专业方向、就业意向、家庭情况等为其选择或建议合适的实习场所。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形势下研究生扩招后高校面临的研究生培养教育问题, 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意义, 并结合工作实践, 探索构建了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分析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分析

参考文献

[1] 欧仕益, 傅亮, 等.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4) :39~41.

[2] 何荣军, 赵培城, 等.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 2006 (9) :63~64.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1 目前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教师先天不足

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工程实践锻炼, 尤其是近些年, 由于高校扩招, 学校实践条件建设滞后, 加之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 由于经济利益等原因, 联系社会实践基地日渐困难, 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先天不足, 尤其是一般地方高等院校, 青年教师相对较多他们学历高, 虽然大多具备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 但毕业到高校后立即上岗, 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没有助教和工程实践培训过程。

1.2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不健全

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主要通过工程实践锻炼而获得, 很多高等院校本身不具备工程实践锻炼条件, 只有到行业、企业去将书本知识、原理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 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将工程思想、原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传授于学生, 但目前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对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1.3 工科专业偏理科, 避工就理

由于高校本身缺乏足够的实践培训条件, 联系校外实习基地又有一定困难, 加之教师本身实践能力不足等多种原因, 导致部分高校工科专业教学计划结构不尽合理, 实践环节偏弱, 或实践环节走过场, 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有的教师由于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上课底气不足, 工科课程教学往理科靠, 避工就理, 讲到工程实践部分即一带而过, 学生茫然, 这是导致当前工科学生普遍实践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2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机制

2.1 到企业、行业学习进修, 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深入企业, 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同生产、同劳动、同攻关, 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 有利于熟悉生产环节、了解目前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及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 有利于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案例教学, 使教学更为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融入在生产实践中, 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

2.2 开展横向科研合作,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除了人才培养外, 其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科研应面向生产实际需要, 积极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 通过这些活动, 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创新能力, 使教师不断跟踪行业和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科技前沿, 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打开视野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2.3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培养教师工程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积极承担校内工程实验室实训教学任务, 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积极参加学生校外生产实习, 深入实习基地生产一线, 熟悉每个生产环节, 带着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边学习边教学, 将工程实践、工程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 对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大有帮助。

2.4 加强机制建设, 扎实推进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工程

工科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高等院校各级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切实采取措施, 根据各工科专业自身特点, 建立有效机制, 加强政策引导, 扭转教师中工程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弱的现状。

(1) 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行业学习进修制度。由学校牵头与友好企业达成协议, 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规定, 如每位教师每两年必须安排一次到企业学习进修, 每次时间为一学期等, 其间免除对教师教学任务的考核, 如果承担有相关横向课题的教师, 如社会认可好可免于到企业进修。用制度保障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使教师始终保持与生产实际不脱节, 学生所学教学内容保持与生产发展同步。

(2) 建立教师上岗前工程实践培训制度。对于新引进教师, 在正式上岗独立担任教学任务前, 必须到相关企业、行业学习进修一段时间, 或承担一定的实验准备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验准备经历并跟班实训一定时间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3)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成才。建立考核制度, 加强政策引导, 如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和能力以及成果与职称评审、学科带头人遴选等挂钩, 以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引导教师多途径、多方式与企业、社会合作,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 不断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3 结语

学生培养质量关系到学生就业, 关系到高等院校招生与声誉, 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教师质量是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工科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影响着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决定工科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针对工科院校, 无论学校或是每位教师, 为了生存和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已刻不容缓了。

摘要:教师质量是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在强调培养工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今天, 如何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师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良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1) :79~81.

[2] 曲惠.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468) :16~18.

上一篇:遥感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学农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