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论文范文

2023-09-16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1实施班级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1.1班级制度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集体的凝聚力

首先, 制度教育是以集体利益为基础的。在倡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 强化制度主要是使每个学生的权利得到保障, 个性得到自由和发展。其次, 制度可以帮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达成集体目标, 逐步形成学习认同。通过制度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教育调适, 使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与集体目标趋于一致, 积极寻求与集体共同发展的平台, 实现集体和个人高度的制度化。

1.2班级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 有利于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会逐步理解制度教育关注的话题, 并将这种知晓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 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标准, 克服在实践过程中的冲动、盲目,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准。第二, 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强化制度教育, 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努力提高学习效益。第三, 良好的制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劳动、体育锻炼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增强集体荣誉感,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3班级制度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教育是现代青年学生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制度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 增强学生间的互动机会, 凸显人文关怀。其次, 增强学生实践的机会, 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制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总是与学生的权利相一致的, 只有在权利和义务的履行过程中, 学生的责任心才能得以建构, 责任教育是制度教育成败的重要心理基础。1.4制度的遵守是自觉守法的必要准备

学生进入社会之前, 与法律的接触不是很密切, 因此密切接触学校制度, 是以后走入社会密切接触法律的前提。能不能自觉地遵守制度, 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法制观念和守法习惯。应该把法律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制度教育结合起来, 这两者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

1.5班级制度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保障作用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主义一系列思想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然而这些思想和素质是需要培养、灌输和体验才能具备的, 实际上就是依靠制度组织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

2班级制度建设的原则

制度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也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对学生实施制度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人本性原则

人本性原则是指制度教育过程中, 必须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出发点, 把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作为最终目标[3]。第一, 在内容选择上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二, 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制度教育在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 因材施教。第三, 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在制度条文的修订过程中, 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使学生广泛参与, 这样更能加深他们对制度要求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发扬民主,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有利于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2.2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制度要求必须明确、具体, 对实际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引导作用, 便于大学生对照实施, 自我检查, 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行习惯。首先, 制度要求必须通俗易懂。在制度条文的文字处理上必须大众化, 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述制度要求。其次, 制度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制度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制度要求, 提高学生的认识, 保证自己的言行符合学校的制度要求。

2.3多元化原则

教育方法应多元化。对学生实施制度教育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发展性, 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对制度教育内涵的理解。

2.4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民主, 就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对制度的理解来制订各种规章, 让学生成为制度的主人[2];所谓集中, 就是在民主基础上, 辅导员 (班主任) 根据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制订出符合道德教育要求的规章制度。

2.5制度内化原则

在实施制度教育时, 要以学生制度的内化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 学校制度教育实施过程中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内化制度为准则。制度对学生来说就从外在约束转化为自我约束, 也就实现了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2.6循序渐进原则

所谓循序渐进原则, 指在实施制度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制度水平或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提出与之相应的制度要求, 并随着学生制度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认知的发展而提高制度要求, 让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遵守制度规范并提高自律性水平, 从而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提高遵守规章制度水平。

3班级制度的有效实施

健全的班级制度, 是班级正常、有序、良好运行的前提;制度的严格落实, 更是班级不断前进、完善、发展的保障。

3.1教育要求是班级制度落实的基础

实施制度教育首先必须制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教育要求。教育要求的制订是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发展为动力的一系列教育条文, 在内容上必须符合学校的工作特点和作息习惯。其次, 让学生知晓全部的学生管理规章。从开学的第一天起, 就应该向学生提出学校的教育要求。

3.2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是班级制度落实的重点

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纠正, 使其能够达到教育要求, 既是制度教育的重点, 又是制度教育的难点。首先, 班级必须建立有效的教育监督机制, 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其次, 对违纪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处罚。班级合理使用教育惩戒权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管束力, 对教育目标的达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合法适度,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公正、合情、合理。

3.3养成教育是班级制度落实的核心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制度教育, 其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第一, 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制度教育的出发点。第二, 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通过行为训练才能使学生身体力行, 知行统一。第三, 养成教育必须从点滴抓起。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注重细节,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4建设一支“作风正、素质良、能力强”班干部队伍是班级制度落实的保障

按照班干部产生程序精心选拔、按照优秀班干部标准严格培养, 打造一支“作风正、素质良、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 也是班级制度得以有效落实的可靠保障[4]。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班级制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生自律性的形成既是制度教育的目的, 也是制度教育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一远.高校辅导员与班级制度建设[J].工

会论坛, 2007 (13) 6:35~37.94~95.

[2]李敬哲.论高校班级民主化管理模式[J].黑

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2) :31~32.[3]陈飞.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班级

建设[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4]张慧敏, 王靖鑫.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的研

究[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版, 2010 (23) :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3、所有文章标题字符数在20字以内。

4、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表格设计要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7、图片要清晰, 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1、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以2700字左右为宜, 并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 严禁抄袭, 文责自负, 请勿一稿多投, 欢迎投稿。

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5、本刊发表周期为10天, 出刊后5天内邮寄样刊。

6、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 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科技创新导报》稿件要求及投稿说明

摘要: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 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学生的重任。在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当着力抓好班级制度建设。实施班级制度建设有利于维护学生权利, 推进依法治校,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制度,意义,原则,民主,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一远.高校辅导员与班级制度建设[J].工会论坛, 2007 (13) 6:35~37.94~95.

[2] 李敬哲.论高校班级民主化管理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2) :31~32.

[3] 陈飞.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班级建设[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12) :32~33.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而农村养老保障又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发展不容忽视。就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来看,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相对薄弱,发展滞后。本文着重对地方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析,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为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 地方政府 角色定位 问题与对策

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世纪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以来,引起各国的关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养老保障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但是,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观念误区和职责缺失,导致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运作不合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主要角色的作用分析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我国整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部分,是关乎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农民的共同作用。地方政府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非政府组织是重要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村养老保障的人力与物力支持,同时对政府的作为发挥着督促作用;农民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主体,是养老保障建设的最终受益者。

(一)地方政府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社会生活,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农民还不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因此,还必须积极发挥政府及其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1、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文/ 高亚飞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特别是农村老龄化的发展,出现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需求增加,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单纯地依靠农民自身很难解决,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团结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以减轻农村养老负担为基础,引导农民合理科学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

2、提供农村养老保障经费支持的需要

政府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农村养老保障需求与供给存在很大矛盾,因此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很大方面都是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支持的内容。从中国长期以来的实际看,农民自身缴纳的经费有限,农村养老保障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的支持,随着我国财政实力的逐年增强,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对养老保障的支出,特别是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3、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农村作为社会养老保障发展的薄弱地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与其需求还存在很大的矛盾,要缓解社会公平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帮扶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平衡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利益差距,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其他参与者的作用概述

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地方政府是领导者和组织者,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政府自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我们还必须发挥其他组织的作用,使其相互弥补。非政府组织在提供经费支持、医疗人员、管理服务人员、社会监督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能够促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农民作为实践主体,地方政府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民主动地参与到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来,发挥实践主体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要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农民的共同作用,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地方政府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家庭养老观念削弱,对社会养老保障造成很大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向城市,农村的核心劳动力减少,使得农村家庭养老应有的凝聚力逐渐减低,加上外出打工面临的压力和居住上的空间分离,子女尊老爱老的观念弱化,都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加重了社会养老的负担。政府在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没有认清这一现状,对家庭养老观念的宣传不够,给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城乡养老保障经费差额大,对农村养老保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的发展很不均衡,主要是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因此,在经济本来就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地区,养老保障的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城乡养老保障差距明显。尽管各级政府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保障覆盖面狭窄、保障水平较低的难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投入的资金不仅数量小,而且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适应,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三)养老保障金增值困难,资金管理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切性,使得地方政府对农村的养老保障资金一般都采用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率上升,基金的保值都成困难。在基金的管理上,有些地方政府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对农村养老保障基金进行高效管理的专业团队机构,从事资金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对资金的敏感度,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资金运作不合理,使得养老保障基金增值困难,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待遇问题,导致一些稍有能力的人纷纷离开或者暗箱操作。

(四)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缺乏监督

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另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管理体制混乱,部门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错位”“失位”现象严重,缺乏责任心,缺乏统一的设计和协调。不仅如此,相同的项目也分成多个部门管理,造成多头分散管理,互相争执扯皮,机构重叠,业务交叉,形成“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不同部门所处的地位和利益关系的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不利于科学决策的提出与实施,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社会保障的实效并不突出。

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只有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非政府组织、农民才能激发自身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来,这样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

(一)加大宣传,当好“宣传委员”,稳固家庭养老功能

在我国现今养老保障制度不是特别完善的时期,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稳固家庭养老功能是必然。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全社会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德,使年轻人对养老不再是抱着一种负担的态度,而是把养老看成是一种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展现个人魅力的事件。同时,要加强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教育,增强养老的责任感,使每个人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老人能够快乐,幸福的安度晚年,减轻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压力。

(二)加大重视力度,当好“后勤部长”,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资金不足是束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问题。资金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人才匮乏,养老保障设施的落后等等。解决基金问题,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财政预算制度,增加中央的财政扶持力度,逐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金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建议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明确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按分级财政分担合理比例。同时,地方政府要在更大范围内扩展融资渠道,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资金的多元化,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提升自身素质,当好“管理者”,完善基金管理

要开展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必须要造就一批有热情、有专业知识技能、懂投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人才队伍,依靠这批骨干,活跃保障基金,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供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高他们管理资金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解决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免造成人才流失。其次,政府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制,明确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对象和运用渠道,实行资金预算体系,避免浪费,保证专款专用,提高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能力。

(四)理顺管理体制,当好“设计师”,透明监督

面对管理体制混乱,部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政府要加快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机构,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要提高管理效率,转变职能部门的管理观念和工作作风,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尤其是要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各种管理手段程序化。最后,要强化监督机制,在全社会形成透明公开的监督机制,重点监督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实施,以及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运营状况,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金的合理运用和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J].社会保障制度,2003,(11):7-12.

[2]张左己.加快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J].求是,2002,(2).

[3]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杨燕绥.政府与社会保障[J].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8).

[5]郭士征.社会保障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1).

[6]吴国珍.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导作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1).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诚信缺失行为的本质是利益侵害。无论是在市场交易领域还是在公共物品供给的政治过程,不守信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与遏制,其巨大的负面示范效应必然会扩散开来,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社会诚信的生态危机。社会诚信建设至关重要的是利用人类自身对利益的理性衡量和评估,构建利益约束机制。我国应有效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特别是健全社会行为主体的信誉制度、完善公共权力运行的问责制度、强化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社会诚信 制度道德 约束机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与和谐社会建设”(09JSD810010)、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课题“社会诚信建设研究:以民主政治为分析视角”(13046001)、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公民社会兴起背景下的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季燕霞(1963— ),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民主政治、地方公共政策与区域发展。

关于诚信建设,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法律、产权、舆论等方面。其中,道德建设主要是突出个人道德素养的作用及示范教育效应,强调的是行为者个体的内在约束力。然而,这种内在约束在现实中常常遇到巨大的外部挑战。在诚信缺失的严峻生态下,对个体道德进行讴歌与鞭策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治理诚信问题,至关重要的是构建体现社会公正原则、以利益约束为核心内涵的制度规范,支持诚信者的利益,打击失信者的利益,激励守信者的道德。

一、诚信行为的利益约束制度演进

诚信是利益制度外部约束下的理性选择。伴随着人类交往方式的时空变化,诚信行为的利益约束制度动态演进。

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和生活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社会相对封闭,人际交往的环境狭小。工业革命及由此带来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拓展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领域和空间,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诚信不可能再以熟人之间的人格可感受性为前提。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相应增大,表现为人们对利益的追逐使市场交易充满尔虞我诈、损人利己,这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倍受谴责的原罪。但是,正如亚当·斯密所阐述的,“人类是由利益驱动的,同时又是由理智和同情心自行调节的。这种二元性使人们彼此斗争,而又具有理性和道德力量,从而建立起制度,使殊死斗争得到缓和,甚至化为公共利益。”这种理性的制度就是经济合同或交易契约,个体双方或多方在订立合同时就约定,大家都出让一部分权利和利益,同时又交换回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实现的保证。市场交易双方的守信更多是出于一种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这种契约制度所反映的是利益平等的经济伦理,违背了诚信原则,所受的惩罚主要不是道义上,而是经济和法律上的。

市场经济发展在更为宽阔的意义上促进着社会诚信建设。一方面,市场经济增强了人们之间的横向社会交往和联系,生产要素全球化流动的过程,也促进了社会管理制度、理念等人类文明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正是在此基础上,义务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逐步成为现实,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文明的熏陶。社会个体所获得知识信息增加,人们在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中锻炼了自主能力,增强了自主意识、独立精神。当代公民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增强,还显著地表现为公民利益诉求的外延不断扩展。后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也都先后经历着公民价值追求向更宽广领域拓展的深刻变化。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计算机技术广泛普及和推广运用,呈加速度地改造着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权力结构,改变着社会的运行规则。突出地表现在它打破了信息垄断和旧的权力平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了资源信息的共享,有利于公众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网络及其他各种信息传媒,公众更加了解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在做什么,私人物品服务的企业提供着怎样的产品。任何个人、企业、社团包括各层级政府组织及其官员的不诚信行为都可能被媒体披露,引发公共舆论风暴,遭遇社会谴责。同时,互联网为民意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给民众参与民主政治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手段和支持。正是在这样多元、自主、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诚信成为一切公共领域行为规范的必然要求。

与传统的社会诚信相比,现代诚信更突出了道德标准的共识性和外在行为的客观性,无论是社会个体,还是组织、机构、团体,其“诚”、其“道德自律”是出于利益权衡的明智,更是广泛社会监督之下行为选择的理性,它奠定了社会体系有序运行的基础。

二、我国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新环境

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释放了蕴藏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巨大能量,催生了多样化的利益需求,政治、经济运行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原有的政治化、行政化、一体化的社会逐步走向了开放化、市场化和多元化,公民社会也随之逐步兴起,我国社会诚信建设面临着新的环境,主要表现在:

公民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背景下,我国民众突破了过去封闭、狭隘的眼界,以人类文明为标尺来评价本国社会发展,评价政府的公共服务,从而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政治领域,从行业收入差距、教育公平、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征地补偿,到房地产价格、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官场腐败等各种涉及民众利益的问题不断被揭露,各种潜规则不断被曝光,公民捍卫自身利益的意识以及对公共权力的关注和监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强烈,他们寄希望于通过揭露社会问题来改进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一些涉及利益矛盾或隐含利益博弈玄机的事件一经媒体曝光,立刻引起民众广泛的关注和评论,为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普及、推广的作用。

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已由传统的“口号式”参与逐步转向“实质性”参与,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向政府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和愿望,并试图最大限度地影响政府对社会利益的分配。当然,由于不同群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政治参与的能力、机会不同,不同群体或社会阶层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及其表现形式呈现很大差异。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高涨最突出地表现在网络民主的蓬勃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的规模已达到4.85 亿。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网络互动关系和交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交往路径,正深刻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其中,政治博客是网络民主时代的耀眼明星,它以个体的前期预判、临场观摩、事后评论切入社会政治生活,围绕焦点政治议题在零壁垒的网络空间里恣意地进行个性化的叙述,而成为意见领袖,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对公共政策的决议和政治议程的设置以及商谈式民主的真正落实和履行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每年人大、政协会议期间,政治博客高度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博客流量骤增,医疗、教育、住房等涉及重大民生的话题经久不息地在博客社区里讨论,展现了公民社会的众多个体对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公共物品供给的强大影响力。

政府诚信成为社会聚焦点。我国公民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能力和积极性快速提升,是政府诚信、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外部推动力量。民众希望对公共权力的运行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政府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层次的利益需求充满期待。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充分认识到政府诚信建设对于构筑自身权威、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意义,顺应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提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高度自觉和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诚信制度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规定》等规章、制度,以期成为各级政府及其官员诚信为政的行为准则,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但是,这些好的制度、准则的实施尚未达到理想的要求。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发布的《中国行政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显示,根据“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评测指标体系”政府部门主动公开信息、依据公民申请公开信息等五大方面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进行测评,过半数省级政府不及格。“公开群众不关心的,不公开群众关心的”是社会对我国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的普遍感受和评价。2011年7月,中央39个部门及北京市政府对社会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其真实性、合理性遭到外界很多质疑。对于我国一些政府具体管理部门及其领导来说,他们往往习惯于采取新闻管制和封锁消息等措施严格控制所谓“负面消息”,其结果却容易使各种真假消息混杂在一起,造成公众的困惑与不满。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权力垄断,政府行政执法越权侵害公民、企业权益行为屡有发生,政府行政人员以权谋私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政府在公共服务中所表现出的诚信程度、民主化程度、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是社会评判政府行政是否满意的重要因素。对公民权利是尊重、信任还是漠视、防范,这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及官员行政实践中面临的一道严峻政治考题。

三、深入推进我国社会诚信制度

建设的着力点

社会诚信建设的内涵和重要使命在于通过把与诚信相关的社会文化、制度、工具等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优化制度设计,建立有效的制度规范及外部约束机制,以教育、鼓励和惩罚等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共同促进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其中,制度建设最为重要。信息化、民主化的时代发展潮流为深化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客观条件,提升社会诚信建设水平。

1. 健全社会行为主体的信誉制度。信誉作为诚信行为的社会评价,是一切社会行为主体开展社会交往的资本。企业、组织、个人讲求诚信,可以为其带来声誉,降低交易的成本,也增加交易的机会;反之,则相反。但信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市场或社会能否记住企业、组织、个人不讲诚信的历史,并将这种信息以可信、迅速的方式让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知道。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市场参与者选择交易的空间增大,交易双方再次相遇的可能性下降。同时,由于市场信息渠道的不完善,不能迅速将不讲诚信参与者的坏名声传播出去。而在主观上,舆论媒体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于企业造假行为的揭露往往存有很多顾虑和障碍,认为一个负面信息的披露可能会整垮一个著名企业,乃至一个行业,造成大量的工人下岗,带来地方税赋的减少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缺乏信誉约束机制,一定会增大社会的道德风险,从而使诚信缺失状况恶性循环。需要弘扬社会正义,加大对违法、违信者行为的惩戒力度,让诚信缺失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巨大代价。在制度层面,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查询的公民个体、单位集体和公司法人的信用记录档案,健全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管理法规,以统一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和开放的信用信息网络为核心,以有力的监管制裁手段为保障,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严厉的制度规范和外部约束机制,以克服人性中的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

2. 完善公共权力运行的问责制度。在人们的理想信念中或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是超利益的,能够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并能按照公共利益要求去纠正市场所带来的混乱和损失。然而,新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揭示政府并不都像“政府干预主义”所想象的那样仁慈可爱、慷慨无私,也不像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张扬的那般去追求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正如经济市场的经济人一样,政治市场上当事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权力问责制是建立诚信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服务政府的有力推动。依据问责的具体环节和内容之不同,有政治问责和行政问责之分。前者是问政府在公共服务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责任,质询和监督公共政策是否倾听了民意,是否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否遵循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是否合理地平衡和协调了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等等。后者是问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责任,监督政府官员及公共服务人员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尽职尽责。依据问责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体系内问责和体系外的问责。前者是指公共权力行使主体的组织内部的问责,后者是公共权力服务对象的问责。

从我国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问责制度有待强化,特别是在行政问责方面,还比较多地停留在口号、文件层面,或者是表现为严重社会事件之后官员撤职、降职处分,并未严格落实到政府部门及公务员日常工作过程之中。在问责主体方面,不仅要细化行政机构部门内部的管理规范,也要加强人大、政协、司法等权力机构的问责力度;不仅要完善权力体系内部的问责制度,更需要创设有效的制度,增强公民个体、法人企业、利益团体等社会力量对公共权力运行中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效率和效果的监督。

3. 强化公共舆论制度的作用。公共舆论制度的作用虽不像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规章那样直接,但是它对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能形成一种外部压力,使不诚信行为受到谴责,从而有所禁忌。同时,公共舆论的传播也传递着公众的意志,促使此类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朝向公众一致认同的或对公众有利的方向发展。

公共舆论与公民社会相辅相成。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不断造就公共舆论的主体,而公共舆论的功能发挥则可以引导、教育公民的行为,促进公民社会走向成熟与理性。公共舆论对那些不诚信行为的披露、揭发、谴责、议论,是公民理性的运用过程,也是社会成员行为的教育和引导过程,它发挥着明辨是非、校正不良行为的作用。

公共舆论对社会不诚信行为的抑制作用不仅体现在诚信缺失个案的信息披露、道德谴责等显性层面,还体现在对一个社会公平利益制度构建及其执行方面的积极意义。公共舆论经过过滤、提炼形成为政见,再经由立法等过程形成为政策、制度、法规。在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的政策、制度、法规是对民意的采集,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其贯彻和执行也受到公共舆论的监督与问责。在民主、参与、协商、监督的环境下,一切交易的行为主体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考虑并融合其他合作者、交易方的利益。这是一种利益平衡机制,是对社会道德风险的有效抑制。

[参考文献]

[1]胡井丹等编著.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陶昭文.后物质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轫[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6).

[3]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 2002.

[4]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 陈潭,倪明胜.政治博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J],政治学研究,2007(3).

[6]温家宝.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0-03-05.

[7]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On Institutional Building of Good Faith Society

Ji Yanxia

(The Management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 Nantong 226019)

(收稿日期: 2011-10-14 责任编辑: 垠 喜)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尤为重要。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是校级教代会制度的延伸和拓展,是二级学院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在高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二级教代会;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民主管理

高校教代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行使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权利的基本组织形式。伴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高校实行管理重心下移,二级单位管理权限不断扩大,在民主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二级教代会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是二级学院教职工直接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实现民主权利的组织保证。目前,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够完善,民主建设制度有些滞后,难以有效发挥对高校管理的约束监督作用。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发展不平衡,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作用发挥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通过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广泛开展民主管理实践,以实现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因此,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对于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维护教职工的和合法权益,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和二级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是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迅速扩展。学科结构的调整、教职工聘任制度的实施以及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等方面,给高校内部劳动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带来了新问题和新矛盾。这就需要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增强二级学院管理的自主性,提高校、院两级办学的积极性。同时,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二级学院成为办学实体,拥有人、财、物的管理权,客观上需要加强二级单位的民主监督和本单位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因此,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对于增强学校和二级学院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是高校落实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迫切需要

加强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尊重广大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充分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既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凸显高校依靠教职工办学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精神的重要手段。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就是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为推进学校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因此,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能够使教职工更广泛地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设实践,切实增强民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集中智慧、群策群力、科学决策,加快学校事业发展。

三、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有助于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校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在高校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教代会作为校级教代会的延伸,更直接地体现了学校民主管理的本质。所研究和讨论的内容更贴近教职工的实际,且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如教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教职工工作业绩考核等内容。因此,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是推进二级单位基层民主的重要体现,为学校民主管理的有效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民主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四、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推进了院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中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涌现,因此,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尤为重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推进了院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许多二级单位重视院务公开工作,制定了院务公开实施细则,并通过会议公开、网络公开、文件公开、院务公开栏公开等渠道创新公开形式;通过年初制定院务公开计划,在二级教代会年会上进行年度总结等方式,规范了院务公开工作程序。通过以上做法,强化了教职工对学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教职工与学院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不安定因素得以消除,对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有助于提高二级学院的管理水平

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符合二级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学院的管理水平。在教学科研管理、人事聘任、收入分配等问题上,二级单位需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具体方案和工作程序。一方面,通过二级教代会这个沟通平台,学院改革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等方案由教职工或代表讨论审议,有利于学院科学和民主决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集中教职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学院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教职工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院改革发展的进展情况,增强参与共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学院各种规章制度需提交二级教代会审议通过后颁发,在一定程度上使文件的制定更加规范,工作程序更加完善。通过广泛征求教职工或代表的意见,经过多次研究和讨论,真正把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落到实处,使学院的民主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六、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工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工会既是校级教代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也是二级教代会的指导部门。通过校工会和分工会组织教职工代表参与校级教代会和二级教代会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最直接体现。随着目前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范围的拓展,管理权限逐渐下移到二级单位,学院在教学、科研及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权逐渐增大,如教师职务晋升、业绩考核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工作越来越多地决定于二级学院。因此,教职工对通过建立二级教代会,加强学院民主管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更加迫切,学院成为了教职工切实利益的共同体。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能够更好地维系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

七、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有利于增强教职工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级教代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审议学院的改革发展方案、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与校级教代会讨论审议的重大议题相比,二级教代会所讨论的议题更为直接,与教职工的关系更为密切。二级教代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越来越多的教职工有机会参与民主管理,在全程参与二级教代会各项工作中,许多教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升,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同时,二级教代会代表受群众的委托来参与,因此他们会时刻关注学院的发展,及时向教职工传达,同时向学院反馈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增强了教职工代表的责任感。除此之外,在建立了二级教代会之后,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广大教职工充分加入到讨论学院改革发展方案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学院各项发展规划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可以说,由于教职工的素质提高以及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增强,对学院的民主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会

参考文献:

[1]李化树.论全面推进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

[2]吴晓红.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现状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0(12).

[3]刘威.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作用及改进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4]白万洲,李喜迎.关于创新高校教代会工作的思考[J].工会论坛,2011(1).

[5]杨琅玲.加强和完善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实现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系统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协商民主制度;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一、协商民主制度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价值

(一)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1]。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有利于助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没有完备的协商民主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协商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

(二)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民主化

“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有很多标准,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民主化,即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2]“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所在。”[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协商民主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重点,是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协商民主制度,人民群众可以主动地、全方位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协商民主制度的本义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民主性高度契合。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民主化。

(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4]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没有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也就没有真正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5]。立法质量如何,要以是否“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为衡量标准。这就需要在立法的过程中,增加民众参与度,做到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实行立法协商。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可见,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重要途径。

二、协商民主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差距

(一)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不足

科学化是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前提。如果制度安排不科学,制度执行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党际协商民主为例,一是协商内容不规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党际协商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要法律的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关系国家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见,以及其他需要同民主党派协商的重要问题等”。但是,对于什么是“重要文件”“重要决定”“重大问题”,规定不明确,导致协商内容存在很大随意性。二是协商形式不明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政协同民主党派协商的具体形式包括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政协党组受党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等。但是,对于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协商形式,对于采取某一种协商形式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这导致对协商形式的运用很难把握。三是中微观层面制度设计有欠缺。党际协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下实施和运行。从宏观理论层面来看,多党合作制度是科学合理的。但是从中微观层面的具体制度规定来看,党际协商民主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党际协商民主尚未完全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不足

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是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重要支撑。“法治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素。民主本身就包含法治的意义,民主就像是一张桌子,必须有柱子,法治是其中的柱子之一。”[8]在现阶段,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法律保障弱化。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协商民主制度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有一些原则性的阐述。比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然而,宪法具体条文中并无对政治协商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详尽规定。协商民主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二是法律效力软化。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具体实施大都是以中共中央的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为规范,实质上缺乏法律效力,刚性不足。

(三)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化不足

制度的现代化要以程序化为保障。“在民主政治中,程序决定着整个民主政治的运作。”[9]长期以来,我们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同样存在程序化不足的问题。在现阶段,我国协商民主的主要制度框架已经确立,但其具体制度机制还存在不少欠缺。具体表现为协商民主的有关规定过于笼统、过于宽泛,缺乏必要的程序和步骤,导致难以操作。比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但对于“怎么纳入”“何时纳入”“纳入什么内容”“不纳入有何后果”等问题,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协商民主在不少地方只是一种咨询性政治参与,还没有成为一种完整的程序性政治参与。

(四)协商民主制度的系统化不足

协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合。目前,协商民主制度的实施缺乏知情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渠道、知情渠道,公民就无法进行有序政治参与,也就无法进行有效协商。知情渠道、信息渠道不畅通成为影响协商民主实效的重要制约因素。制度执行离不开监督的保障。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我们还比较少关注对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问题。

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协商民主制度的系统性设计

1.注重顶层设计。协商民主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依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来规划设计其未来发展方向。这种设计要切实落实到实践中,以制度现代化的标准进行打造。要建立衡量协商民主制度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检验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和实施情况。

2.注重整体规划。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宗教、各界别、各阶层,涉及到人大立法、行政听证、基层协商、党际协商、政协协商、社会协商等各个层面。要使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有效发挥作用,使各种协商形式有效运转,必须对其进行整体性设计。要注重现有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及每种协商民主制度内部机制之间的有效衔接,强化各种协商制度之间的整合能力,发挥其总体效应,从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互相联动、系统化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3.注重配套制度建设。一是要完善知情制度。强化对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和实效,不断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建立有效的信息知情渠道,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政务要情等方式告知公众,确保群众知情权的实现;完善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加大监督与追责力度。二是要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协商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机制,让公众、媒体广泛参与协商过程,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文件通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协商结果。探索在党委政府、民主党派、政协建立专门协商监督机构,或者设立协商评估部门,对协商形式、协商内容、协商程序进行有效监督,促进协商民主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明确完整的评价监督指标体系,对协商民主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项制度的情况及协商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评价。建立惩戒机制,对应进行协商而没有及时协商的,不按程序协商造成决策失误、引发重大损失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提升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1.细化制度规范。要明确协商内容,对有关规定中所描述的“重要决定”“重大问题”“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等进一步加以明晰、细化和量化,以减少分歧和随意性。要规范协商形式,进一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什么样的协商形式,对采取某一协商形式有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

2.改革不合理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在中国蓬勃发展,必须解放思想,突破以往固化的思维模式,及时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机制,对制度进行合理再造。比如:对于政治协商制度,应进行大胆改革,在制度设计上真正体现出“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格局,保证民主党派的参政空间和自主权,有效发挥它们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3.创新制度机制。当前,协商民主制度还比较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则和运作程序,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要开拓思路,总结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合理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加大协商民主制度创新力度,以制度的创新性提高制度的科学性。

(三)强化协商民主制度的法治保障

1.出台协商民主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化。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贯彻依法治国的总体战略,增强制度刚性。应探索出台协商民主有关法律法规,把协商民主置于法律框架之中,使协商民主从依据政策、意见、文件、批示等实施转变到依据法律法规实施。这样能够强化协商民主的法律保障,增强协商民主制度的权威性。

2.提高协商民主法律地位。要在宪法层面赋予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规范我国政治体系中各协商主体之间的关系。要着力提升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强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律保障。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最常态、最规范的协商民主制度形态,是最有可能完成制度定型的协商民主制度形态。要重新审视人民政协的价值和作用,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纳入法治化轨道,切实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总之,要加大协商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完备的协商民主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进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形式协商民主顺利有效开展。

(四)加强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化建设

1.建立协商议题确定制度。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协商议题。协商议题不仅可由党委、政府提出,也可由其他协商主体提出。这样可以保障各协商主体平等提出议题的权利,避免协商议题范围的狭隘化,避免出现选择性协商现象。

2.建立协商准备制度。协商议题确定之后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准备。确定协商参与主体,对协商参与主体的级别、层次、范围进行仔细研究;确定协商的准备时限,给各协商主体充分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考虑协商的具体形式。

3.建立平等对话制度。协商的本意是沟通、交流、辩论、合作、商量。但是,目前不少协商民主实践缺少交流,没有辩论,更缺少“杂音”及不同意见。没有辩论、对话的协商不是真正的协商。应建立平等对话制度,营造充满民主的协商语境,鼓励和引导各协商主体就协商议题自由表达不同意见建议。

4.建立规范表决制度。协商要最终形成共识、达成决策,离不开表决。规范的表决是有效协商的重要保证之一。可探索使用电子表决、投票表决、举手表决等方式,增强协商结果的真实性。

5.建立协商意见办理和反馈制度。协商意见的办理和反馈是检验协商民主实效性状况的关键环节。应建立跟踪督办机制,明确专门人员和机构负责协商意见的办理、督促、反馈、跟踪。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2).

[2] 俞可平.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N].南京日报,2013-12-10(7).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人民网,(2014-10-28).http://politics. people. com.cn/n/2014/1028/c1001-25926121.html.

[4] 俞可平.沿着民主法治的轨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EB/OL].人民网,(2014-04-16).http://theory.people. com. cn/n/2014/0416/c83846-24901735.html.

[5]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4):16.

责任编辑:林华山

制度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近年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在管理与经营方面面临的考验日趋严峻。内部控制是现代公立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对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保护医院财产安全,完善医院服务措施、促进实现经济目标、提高医院效益。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一直以来,公立医院是我国事业单位中典型的组织机构,公立医院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进入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规避风险,维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促进公立医院经济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和成因

我国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控制制度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不重视,责任制不健全。 医院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理念了解片面,只关心业务收入、医疗质量、护理 质量、服务态度等管理,对医院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清,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责任分工不明确,造成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局面,内控环境差,内控基础薄弱,执行力不强,不能有效规避工作中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一方面在内控制度上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在管理中存在盲点和漏洞,岗位设置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岗位分离和常规稽核管理,缺乏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控制;另一方面大多未设立独立审计部门,或在内审工作上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惩处力度不够,使得内控制度威信力不强、形同虚设,起不到有效的内部管理作用。

(三)信息管理手段滞后、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大多数医院把管理重点集中在事后,欠缺对日常管理过程中错报漏报的实时监控,弱化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内、外部信息缺乏全面系统的收集、汇总、分析、决策,不能实时有效的识别并及时干预风险,使医院面临巨大风险挑战。

(四)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效率低率低下。一方面,公立医院部分现有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有限、职业素质不高,工作上缺乏责任心与积极性,导致账务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难以满足现代医院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医院缺乏优秀人才的引入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极大的制约了医院内控制度的发展。

三、加强公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内控重要性认识,增强内控意识。医院管理层要加强内控重要性认识,明晰领导岗位职制,加强内控制度宣传,组织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创造良好内部控制环境,领导和协调全单位各司其职,形成管理合力,促进医院内控制度有序开展。

(二)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岗位技能和专业素质培训。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管理水平的优劣,医院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才考核等方面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有效开通人才晋升渠道,加强在岗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绩效考核方案,激励人才创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个人职业能力提升和医院整体发展有机联合起来,促进医院内控制度推行。

(三)完善岗位职责、内控监督、不相容职务、财务审计等内控关键环节的建设力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岗位分离和授权审批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关注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内部控制制约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确保内审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实效性,建立常态化、程序化的监管制度,严格检查处罚力度,提高公立医院内审的运行效率。

(四)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和评价体系。强化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建立风险控制模型,综合运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快捷的开展风险评估和分析决策,对风险实施事前预测、事中跟踪、事后分析的风险管理,全面提升医院风险评估和防范水平。

四、结语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是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医院管理者要加强内控重要性认识;增强内控意识、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岗位技能和专业素质培训;完善岗位职责、内控监督、不相容职务、财务审计等内控关键环节的建设力度;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和评价体系,提升医院内控管理水平,完善医院服务措施、促进提高医院效益。(作者单位为大庆市中医医院)

上一篇:中学英语论文范文下一篇: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