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法的技术经济论文范文

2024-05-01

离子交换法的技术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信技术;NGN;软交换技术;分组中继;虚拟中继;多媒体业务

0前言

下一代网络(NGN,New Generation Network)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的网络。其是一种目标网络,是建立在业务与下层传送功能分离的基础上,业务独立于网络,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电信网在提供新业务方面的弱点,迎合了面向业务未来发展网络的思想。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NGN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所认同。而软交换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一经提出,便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为此,本文就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技术是一个能够提供下一代分组通信——包括语音、宽带和无线网络的平台。利用软交换技术,全球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能够优化他们的网络,并且能够提供新的业务和应用来获取新的利润。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选择、认证和计费等功能,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以及多样化的第三方业务。

而综合业界的看法,从广义上讲,软交换概念是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从狭义上讲,软交换特指位于NGN控制平面的软交换设备,其在VoIP体系中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2软交换的功能、主要特点及网络结构

2.1软交换的功能

2.1.1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是整个网络的灵魂,它为基本业务/多媒体业务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

2.1.2业务提供功能软交换应能够实现PSTN/ISDN交换机所提供的全部业务,还应与现有的智能网配合提供智能网业务,也可以与第三方合作,提供多种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

2.1.3互连互通功能可通过各种网关实现与响应设备的互通。

2.1.4协议功能支持相应标准协议,包括H.248、SCTP、ISUP、TUP、INAP、H.323、RADIUS、SNMP、SIP、M3UA、MGCP、BICC、PRI、BRI等。

2.1.5资源管理功能对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如资源的分配、释放、配置和控制,资源状态的检测,资源使用情况统计,设置资源的使用门限等。

2.1.6计费功能具有采集详细话单及复式计次功能,并能够按照运营商的需求将话单传送到相应的计费中心。

2.1.7认证与授权功能可进行认证与授权,防止非法用户或设备接入。

2.1.8地址解析功能和话音处理功能。

2.2软交换的主要特点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广泛采用的技术,具有明显优于现有电路型网络的特点:(1)可有效降低投资和维护成本;(2)支持各种不同的PSTN、ATM和IP协议等各种网络的可编程呼叫处理系统;(3)组网高效灵活;(4)可方便地运行在各种商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5)具有可编程的后营业务特性;(6)具有很好的开放性;(7)有利于固定和移动核心网的融合;(8)具有先进的基于策略服务器的管理所有软件组件的特性。

2.3软交换网络的网络结构

如图1所示。

3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

3.1分组中继(Packet Trunking)

针对用户数增加对汇接局容量需求激增以及传输带宽增加的情况,通过采用软交换技术构建分组中继叠加网络,利用媒体网关直接提供高速的分组数据接口大大减少传输网络中低速交叉连接设备的数量,对语音进行静音抑制和话音压缩,以及AAL2/ATM的可变速率适配,降低了网络传输成本和带宽需求(可以节省近60%的传输资源),从而满足对现有的汇接局的扩容要求。

3.2虚拟中继(Virtual Trunting)

其实际上就是利用软交换网转接PSTN端局之间的语音业务,而软交换网本身不直接接入语音终端用户,此时软交换网的功能类似于PSTN中的汇接局或长途局的功能。提供虚拟中继业务,软交换网中必须配置TG、SG和软交换机设备,若仅提供与PSTN相同的语音转接业务,则不需要单独的应用服务器,此时呼叫控制和业务的实现均是由软交换机负责完成。目前各软交换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系统均已经能够提供虚拟中继业务。

3.3多媒体业务(Multi-media Services)

多媒体业务用于提供特殊的资源供应用服务器上的增值业务使用。针对用户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利用软交换技术,将各种应用服务器上的新业务,在软交换设备的集中控制下,通过各种网关设备将实时传送协议(RTP)媒体流重定向到广大终端用户。其中,软交换直接控制着各种新业务的发放与实施,保证了业务在全网开展的及时性。

3.4电信级拨号接入(Carrier Class Dial in)

其MG同时具备VOIP网关和关守2种功能,在软交换的控制下,使得全网媒体网关能统一管理,并能进行拨号上网用户数据旁路,利用L2TP支持多ISP方案。

3.5本地语音接入(Packet Local Access)

在拥有庞大的、完善的本地IP网络,但无本地PSTN端局的情况下,可以在用户端设置IAD设备,利用已有的小区宽带IP网络连接至软交换IP网络,完成各个IAD与软交换机、其它媒体网关设备的连接,即实现了本地电话机的接入,同时为了保证本地接入的电话能够与其它运营商的PSTN通信,还需完成软交换网与PSTN的连接。

3.6下一代本地交换系统(Next Generation Local Switch)

提供数据终端与PSTN网电信级互联互通。支持对个人用户(IPPHONE/PC)、企业用户(IPPBX)及不同网络(H.323/SIP)的接入。

3.73G核心网(3G Core Network)

在3G网络中,原MSC将裂变为MSC-GW和MSC-SERVER,MSC-GW完成媒体网关的功能,MSC-SERVER完成软交换机的功能,IP网络作为3G网络的统一语音、数据媒体流的承载网络,实现各种业务数据流的融合。

4目前软交换技术仍存在的问题

(1)国際上尚无大型网络的组网和运营经验。传统电信网经过长期的运营积累,在网络组织方面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经验;而基于软交换的网络组织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经验,是采用基于软交换的扁平化组网,还是分级汇接等在技术和实践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如果要实现扁平化组网。则意味着每个MSCSERVER需存储并分析其他所有设备的局数据,这样的实现方式一是维护的压力大,二是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也不好保证。

(2)软交换系统之间的协议尚未做到兼容性,标准还在发展之中。不同厂家的软交换在技术标准的选用及协议的兼容性方面还难以做到相互兼容。BICC协议、SIP-T协议和H.248协议也在发展之中,协议的选项要求运营商根据业务的需要进一步确定。

(3)软交换系统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设备的稳定性有待改进。如何提供性能更加稳定的设备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API没有成熟的产品。基于开放的业务平台、采用标准的API接口,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新业务开创了未来美好的前景,但是相应的产品仍在探索和研发之中。

(5)软交换体系能够提供标准、开放的API接口,快速、灵活地提供丰富的业务,但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只提供基本话音业务、补充业务、IN类业务、PINT业务、多媒体终端之间的同步浏览、统一消息、多媒体会议等,如何积极开发和试验新的业务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6)Qos没有最终的解决方案。

(7)网络安全问题。

(8)第三方提供业务的模式问题。

(9)业务可管理问题。

5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软交换作为NGN的核心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传输网络(JP、ATM)的灵活性,采用开放的网络架构体系,方便的开发各种适合客户需求的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充分克服了传统电信网络的弱点,电信网络的融合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软交换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其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主要定位于继承传统的话音业务,同时可以适当地发展一些基本的IP多媒体业务。同时,基于业务发展及服务质量提高的需求,软交换网络架构也将不断向前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一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晋欣,李颖.浅谈软交换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

[2] 崔素玲.浅谈下一带网络NGN核心技术——软交换[J].商场现代化,2010,(5).

[3] 郎永祥,董勇,刘晓洪.下一代网络(NGN)中的软交换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09,(6).

离子交换法的技术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三维交互式计算机的制作而创造一些虚拟的环境,从而对现实的事物进行虚拟规划和分析的过程,其主要的特征表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想性、沉浸感、和全息性、交互性。该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计算机通信中虚拟显示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虚拟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越来越趋向对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都吹捧的热点话题。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三维交互式计算机的制作而创造一些虚拟的环境,从而对现实的事物进行虚拟规划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将现实世界中客观的信息和知识展现在计算机上,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懂得其所要表达的信息。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成果越来越突出。下面主要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再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和发展。

1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特点

1.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高科技术将现实中的一些场景或者过程制作成客观可叹的栩栩如生的虚拟环境,给人们以触、听、视觉上的效果,同时,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如(服装、手套等等)以自然方式跟虚拟空间中的客体进行作用,给人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那些复杂的抽象的一些概念或者场景转变成人们能够接受的可以感受的确切的符号,并加以放大,给人们带来一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所以,虚拟现实技是一门融合了许多学科的技术,它涉及到如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机器人以及控制学等技术。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有着许多优越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一定的构想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一些抽象的东西具体话,可以将人们的构思、情感等概念上的东西形像化,使人们更能表达自身的情感或意识。第二,虚拟现实技术能给人们一种沉浸其中的感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在现实世界里凭借计算机交互设备和自己的感知觉系统与虚拟现实世界中的客体进行交互,能将自己的情感意识或者动作投入到虚拟的情境之中。使人身临其境进行体验和模拟。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高科技术将现实中的一些场景或者过程制作成客观可叹的栩栩如生的虚拟环境,给人们以触、听、视觉上的效果。所以,用户在对虚拟现实技术尽心应用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些跟现实世界类似的意识或幻觉。让他们从嗅觉、触觉等多个感官上了解虚拟世界的情境和事物,让人们沉浸在虚拟情境之中。第三,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全息性的特征。全息性主要是指在虚拟现实技术中,人们能通过技术所提供的感觉通道和信息渠道传到自身思想和意识等信息,并控制其传输的深度和广度,这些都可以由用户全权控制。也就是说,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就好像现实世界一样生活和通信,所有的感觉跟现实世界一样具有听、视、嗅、触等感觉。第四,虚拟显示技术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特点。交互性主要是指用户利用比较专业的输入出设备,通过一些自然技能的培养,从而对虚拟现实进行考察和操作的过程。用户可以通过键盘、鼠标、特殊头盔等等交互式装备,跟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进行交互。

2 计算机通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计算机通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PSTN基础上所发展的BCG centrex、centrex的业务系统;第二,在IP网基础上所发展的虚拟专用数据网,如IP VPN业务等;第三,在增值业务平台基础上所发展的虚拟呼叫中心等业务。

2.1 PSTN基础上发展的BCG centrex、centrex业务

虚拟现实技术在PSTN技术上的应用往往反映在虚拟专用电话网和集中用户交换机等方面。集中用户交换机就是人们常说的虚拟交换机,也就是在市话交换机上将部分用户作为一个用户群,利用市话交换机的号线资源,在逻辑上建立有关业务数据,从而进行centrex 业务的提供,最终达成用户交换机的功能;后来,由于市话交换机发生了改造升级,根据商业用户群的需求,市话交换机还能够商务通信组的centrex业务,也就是BCG centrex业务,或者叫做WAC业务,即广域centrex业务。由此可见,虚拟交换机的出现直接将传统的用户交换机替代掉了,从而解决了用户交换机和市话交换机中所发生的信令配合上的问题,对电信业务的发展和本地网的建设和规划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2.2 IP网基础上发展的IP VPN业务

虚拟现实技术在IP网络上的应用主要反映在IP VPN业务上,也就是常说的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主机和虚拟存储,以及在宽带网中的虚拟专用数据网等等。第一,虚拟主机指利用一定的硬软件等技术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服务器资源进行划分,划分成许多互相独立的Web网站或者服务器或者工作站等主机,这些主机都享用着独立的IP地址和域名,并伴随着跟独立主机相同的互联网功能。虚拟主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对互联网进行服务的有关供应商(ISP)、对互联网内容进行服务的有关提供商(ICP)、对互联网应用进行服务的有关提供商(ASP)和政府各单位部门、中大小各企业等等。第二,虚拟存储就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对存储的资源进行抽象的配置,它是逻辑化存储的一种方式,往往通过存储空间实现对一些资料的有效管理。第三,虚拟专用数据网主要是指在宽带网络中,一些数据的传输可能会遇见中断或者堵塞,从而需要一定空间对其暂存,虚拟专用数据网就具备这种功能,能对网络中进行的数据进行暂存,并在网络恢复畅通的时候再进行传输,以实现数据的永续性。

2.3 增值业务平台基础上发展的虚拟呼叫中心业务

虚拟现实技术再增值业务平台上的应用主要反映在虚拟呼叫中心上面。虚拟呼叫中心业务的实现不但能够减少业务推出的实践,同时还可以提升业务进行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对网络通信资源进行整合以便进行灵活地调用,特别在网络通信比较繁忙的时候,通过虚拟呼叫中心能使各种网络通信趋于稳定和连续、畅通。增值业务平台基础上的虚拟呼叫中心业务主要包括智能业务平台和VoIP。这跟现实物理呼叫中心中的电话平台和电话转接平台差不多,但虚拟呼叫中心更具高效性和灵活性。再者在这些平台基础上所发展出来的虚拟多媒体呼叫中心,其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企业客户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提供一个个性化的专业化的服务平台,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客户资源整合能力和客户要求实现能力、客户要求满足的能力等等。总之,虚拟呼叫中心业务有着较低成本、较多功能、办公较分散、硬件较少等优点,能为企业、为个人、为国家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3 结束语

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扩大网络通信中资源的利用率、设备的冗余,其主要的特征表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想性、沉浸感、和全息性、交互性。虚拟现实技术再计算机通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PSTN基础上发展的BCG centrex、centrex业务,IP网基础上发展的IP VPN业务,增值业务平台基础上发展的虚拟呼叫中心业务”等上面。

参考文献:

[1] 蒋青泉.电信交换设备[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100-101.

[2] ITU-TY.1311(2002),Network Based VPNs -Generic Architecture and Service Requirements[S].

[3] 何宝宏,田辉.IP虚拟专用网技术[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96-232.

离子交换法的技术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前的通信技术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相关企业就要对通信设备以及通信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即通信工程在社会的发展中必须不断更新换代。而软交换的技术的出现,发展了现有的通信技术,并趋于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关键。本文分析软交换的技术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特点、基本协议,并介绍其在通信中的应用,以促进软交换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81

软交换技术是NGN网络的核心技术,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以软交换网络核心技术以及网络构架或特点为基础,通信工程以及网络信息的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在社会需求不断加大的同时,通信工程开始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适应各种需求,通信工程需要改进并提升自己的技术和水准,软交换技术作为通信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成为了今后通信工程更新发展的重点。

1 软交换技术最核心的内容

软交换技术以传输层系统为核心思想,诸如在媒体网关中分离出呼叫功能,实现传输和呼叫的控制分离功能,通过有关软交换的软件,同时还可建造一个与分离平面有关的可编程区域。软交换技术业务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应用层链接和开放业务接口进行的,不过软交换技术还应用在连接控制、选路、翻译以及呼叫控制、网关管理。众所周知,软交换技术是网络技术的核心部分,与传统网络技术相比,软交换技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在电话网络中控制、中继以及系统的接入与交换矩阵统一结合在同一个硬件中,采用总线的形式将所有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软交换技术可以将所有的模块从一个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独立的部件或者网络单元,其中各部分又可以形成网络结构,而且是开放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业务的分离、呼叫控制及其传输,从而便于业务网络线的独立,同时其信息通讯资源也非常丰富

2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代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软交换,实质上它在今天已经被电信的运营商广泛应用,在今后的各个电信运营商将交换网以软交换作为重点项目进行相关建设。在电力行业中,我国国网有关公司在“十一五”的规划里已经明确了软交换将作为未来重点关注的新型技术,且现今大多网络公司已将软交换技术列入发展规划的行列。比如,山西省的电力有关行业,优先进行软交换的建设,并建设覆盖了全省11个地区市的软交换技术网络。另外,浙江的电力以及广东的电力也进行软交换试点的初始应用。

2.1 初期的网络建设

在初期的网络建设中,有关软交换技术的业务是非常少的,而且相应的网络规模也特别小,相关软交换技术需要在扩展相关网络容量的同时设置独立点,逐步进行扩大。我国要设置相关的软交换设备在我国的西北电网网络会接中心中,同时将网关AMG及智能终端配合综合网络接入,尽量覆盖该地的相关用户,尽可能多地提供优质的多媒体以及语音业务,可以设置通用的媒体网关,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与链接。

2.2 中期的网络建设

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加,业务进度的发展,相关网络建设中期规模逐渐扩大,软交换的有关节点数量也逐渐上升,用户数据网不断增加,电路的交换网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退步,软交换技术控制交换网以及电路的交换网所占的用户面更加接近。与此同时,媒体的通用网关UMG可以设置在陕、新、甘、宁、青的有关电力公司,并作为主体核心进行使用,实现各个省市运营商的电力电话交换,从而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形式,同时完善相关网络的运营管理。

2.3 后期的网络建设

各区域间业务可以通过IP承载的网络进行互连互通,把通用媒体网关当做最主要的用户媒体网关,其中的主体是用户,从而降低网关功能,连接各省运营商以及电力于电话交换网络中。而且在网络的建设后期,陕、青、甘、宁以及新的各个省市要设置相关软交换的设备,并与西北公司的软交换相关设备,通过有关协议进行互连和互通。

3 固话应用

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固话中,需要进行汇接局或端局先行等相应的改造。首先,对于软交换技术的端局先行改造而言,网络常态应该符合常规的要求,因为其具有较慢的演讲速度,所以没有多大的改造难度。但是对于软交换技术的汇接局先行改造而言,则具有很大的难度,还具有较高的风险系数,甚至还会对通信系统的整体运行造成影响。最明显的体现是先进的软交换技术不能在该过程中提供网络服务给相关本地网络,但基于相关的软交换技术开放接口,能让业务信息进行自由交换。

4 在移动电话方面的应用

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移动电话方面,不同的口令都可以通过MSC服务器进行实施,从而易于更好地控制和处理所有业务。H.248协议应用得到了扩展,还可以通过MSC服务器对MCW进行控制,同时这也使新媒体信息更好地实现映射聚集和信息流交换。本地的网络服务是以MSC为单独服务器的,因此,本地网络如果不同,就可以通过MSC服务器对多个MGW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有效地使3 G和4 G接入用户,还可以使网络用户更好的联合起来,从而注重对HLR网、SCP网、SMS网等GSM网的使用。不仅如此,对于移动网络而言,不同的城市对中继网关进行设置,同时将其与TMSC2、GMSC、MSC等交换机电话进行连接,可有效地实现移动的长途网链接,实现移动的传统网络状态。

5 展望未来的前景

通信业务最初的运行速率是非常低的,随后调度电话逐渐向着智能数字化、高速度以及大容量的趋势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交换机和移动设备的网络结构也更加复杂化。基于这样的大环境,电力相关的通信传输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导致电力管理的通信网络面临更加复杂的趋势。通信的系数也更加稳定、安全和高效,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市场化和个性化需求,使電力通信网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可引入更多的新型的通信系统和设备,这使网络通信面临全新的变化和发展。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通信网络中,在很大程度上使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连接更加紧密。由此可见,在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中引入软交换技术,不仅可以为管理带来便利,还实现了通信系统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促进了软交换技术的个性化发展。

5.1 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实现

软交换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更多的应用接口,它们是开放式的。而且软交换技术还支持不同种类的信令协议,从而能够使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实现互通。将计算机网络引入电话网络中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而且计算机网络系统也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

5.2 实现网络的信息交换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交换各种传输介质的相关信息,可以有效避免浪费设备资源,而且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的实用性得以提高,有利于进行管理。定期维护相关设备的主要目的是使电力通信网络的信息交换得以有效实现。现阶段,我国存在很多诸如载波网、光纤网以及微波网等网络形式,且各种网络形式都具有属于自身的配套设施。

5.3 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和补充业务

电力通信系统网络传输中,除了提供语音以及数据服务,还需要在视频或者有关多媒体业务的方向发展。软交换的技术很好地提供了语音服务,且运用网络设备等电力通信系统,可提供丰富的补充业务以及附加值,这是基于软交换的技术开放式接口。而且软交换的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可让呼叫的中心成本以及周期性得到有效掌控,同时使成本降低且周期更短,并为所有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6 结 语

现今的时代是网络信息化的高速时代,电路以及信息的传统交换模式早已经被新型的现代化技术所替代,而软交换技术作为现代网络技术的核心要素,在开放型网络以及可编程区域内不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化的电力系统或者网络系统都已运用了软交换技术,各类型的通信网络系统都应对现今的技术进行改进,积极选择合适的方法,完善相关技术,真正地将软交换应用到集体现实中,时时刻刻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尽力扩展软交换技术的功用,更好地为社会、为公众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婷.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

[2]吴玮.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离子交换法的技术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2、刍议信息化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

4、试论医院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措施

5、浅谈档案信息化及档案信息化建设

6、党政信息网技术方案

7、试论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8、探究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9、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风控领域研究

10、计算机信息处理问题与策略探讨

11、浅谈企业财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完善方法

12、物联网的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研究

13、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架构方案探讨

14、基于光纤通信的平安城市建设的思考

15、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16、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7、企业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及其重要性

18、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探究

19、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情报服务

20、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学改革的思考

21、企业IT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2、论新时期幼儿教育新方法

23、供电需求规划在电网分配中的研究

24、“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25、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

26、浅谈信息技术应用对科学教育活动(竞赛)创新发展的辅助作用

27、基于云桌面技术在高职院校实训室应用的初探

28、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防护方案

29、试论现代船舶涂装技术的重难点

30、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分析

31、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形式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的实践探索

32、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新发展

33、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分析

34、网络新媒体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研究

35、河南省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模式分析

36、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7、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分析

38、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初探

39、烟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路径

40、浅议我国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1、用信息技术提升商场的现代化水平

42、掘金大数据的行动支点

43、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工程中的应用

44、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45、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浅析

46、CommVault一体化平台推动吉林油田迈进数字油田新时代

47、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48、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

49、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离子交换法的技术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1.1 技术问题简介

多层交换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许多大型企业在建立信息网络时, 都采用多层交换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较为常见, 采用该技术, 可以使网络信息的交换过程更加合理、安全、高效。

三层交换技术, 全程第三层交换技术, 又名IP交换技术, 是一种结合了传统观点的到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传统的信息交换过程是在OSI网络中的第二层数据链中进行的, 而我们提到的第三层交换技术是在原有的第三层中进行的, 这一层网络模型可以使信息的交换更加迅速。如果可以使第二层交换机与第三层的路由合并起来, 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依据第二层的地址传换数据包以加快通讯效率, 这就是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技术主要作用是可以高效的划分网段, 打破了以前子网必须由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 这种技术还使工程的经费大大减少, 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能, 打破了以往的网络瓶颈。但是, 三层交换技术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见但, 使用技术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使网络交换器与路由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才能充分发挥第三层交换技术的优势。

1.2 技术原理及方法

1.2.1 原理

根据下文中给出的三层技术原理示意图。假定AB以前的通信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 对于可以支持第三层交换的交换机来说, 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会记录它们的IP、MAC地址, 当有其他主机如图中的C, 要访问AB时, 交换机会根据C发出的寻址包提供AB的MAC地址, C可以根据MAC地址与其进行通信, 通信的过程中, 路由完全没有参与, 所以即使AB与C分别位于不同的子网之中, 也可以直接通过MAC来通信。还有一点就是, 因为第三层交换机可以阅读三层的信息, 例如IP地址或者ARP, 因此, 广播封装包的目的就可以被第三层交换机知晓, 而不进行信息的扩散。此外, 数据在经过第三层交换机的时候没有被打开过, 所以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 也使得传输的速度加快。

1.2.2 实现过程

从硬件反方面来看, 第二层数据交换机接口部分, 都是通过高速背板/总线来实现的, 数据库的交换速度最高可以达到几十Gbit/s, 但是位于第三层的交换机, 由于硬件模板可以插在高度背板上, 使得路由模块可以与其他需要数据的模块进行高速的数据交换, 从而使得数据的传输速率比以往高出很多。第三方交换机, 还把传统的路由的软件进行了界定。

多层交换技术, 对于有规律的数据交换过程, 通过硬件实现了有效高速的进行。路由的软件可以进行信息的更新, 路由表的维护, 路由地址的确定等工作, 并且第三层的路由软件更加的高效实用。交换的实际过程如下, 假定有A为发送端, 当其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时, 已经获得了接受站的IP, 但是无法获取局域网中传输所需的MAC地址。对于此情况, 需要用到ARP技术来获取接收站的MAC地址, A用自己的IP与接收站的IP进行常识性的匹配, 从子网掩码中获取网络地址, 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自己是否与接收站处在同一子网内, 若果确定了处于同一子网内, A就会发送一个ARP请求, 接收方就会提供MAC地址, A缓存这一MAC地址, 以后的信息收发工作, 都使用这一有效地址进行, 这样的交换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 中间过程简洁。第二层交换机主要负责查找MAC地址表, 并找出相应的数据接受端端口, 若两个站点不处于同一子网内, 发送站A要与接受站进行必要的通信, A向缺省网关索要ARP包, 缺省网关的IP已经在OS相应的软件中设置, 并且这个IP就是第三层交换机的交换模块。所以当A对缺省网关发出一个ARP请求时, 如果第三层交换模块已经得知了接收站的MAC地址, 则向A直接发出;如果MAC地址未知, 则交换机向接收方发出一个请求, 由此获得的MAC地址在转发给A, 使其之间能进行数据传输, 当双方在进行数据包转发时, 有第二层将地址包封装, 数据的再次转发就交由第二层处理, 提高了信息的交换速度。

2 安全系统的构建

2.1 核心层

该层主要包含校园网络的主要部分主要作用是汇聚节点之间的互连工作, 以及高效的完成数据交换, 以及路由的分配其主要功能是:在广域网内, 面向各个交换区提供连接信息;提供访问广域网的访问方法;尽可能的高效的进行信息的交换。

2.2 汇聚层

该层是核心层与接入层的分界点, 主要的工作就是将接入业务集中处理, 出了处理数据的工作之外, 还把数据通过高速接口传递到核心层中去, 更加广阔的进行数据的路由及处理。主要的功能是:接入部门聚合VLAN;数据的路由;控制安全级别。汇聚层可以将大量的交换组与无线局域网的头端汇聚在一起, 连接到网络中, 其使用的是千兆链路, 这将减少千兆以太网的端口连接数, 大大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

2.3 接入层

该层是用户被允许接入的网络连接点。该层通过过滤或者直接访问控制列表的方法控制用户的流量, 该分层可以通过提供各种标准接口, 把数据接入到网络中同时可以完成MAC地址中的VLAN成员或者数据的过滤工作, 使数据交换工作分工明确。

3 结语

本文主要讲述了多层交换技术的实践方法, 其中对于典型的三层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剖析了该技术的履行方法优害利弊, 详细的介绍了三层交换, 以此为契机, 对网络的基础安全策略进行了简短的分析。将校园的局域网构架成三层网络可以提高信息的高速交换, 并且利用VLAN技术对网络的三层信息进行交换, 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当今社会网络的安全将会是一个长期的, 不断更新的问题, 黑客与红客之间的战争将永无止境,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成长, 软件紧随其后, 迅速发展起来, 这也带来更多更复杂的网络问题, 研究网络的数据传输安全, 安全防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在计算机安全体系结构的引导下, 进一步研究出更好的数据传输方法, 让网络更加安全。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局域网络中信息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三层交换技术, 针对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后, 以现在高校的网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进行了三层交换技术的应用试验, 并分析了研究的结果, 根据实践的结果, 初步拟定了校园三层网络的架构设计方案, 结合了实际的软硬件情况, 研究了设备的连接问题, IP的正确配置方法, 通过正确的方法完成了三层交换技术的局域网信息安全构建。为以后更广的推行多层交换技术提供了前车之鉴, 为局域网的信息交换, 提供了更安全的方式。

关键词:局域网,三层交换技术,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 (美) CHRIS LEWIS.Cisco交换式网络互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 张义荣, 鲜明, 赵志超, 等.计算机网络攻击效果评估技术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2 (5) :21~22.

[3] 鲜继清, 谭月一, 陈辉.局域网中个人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联动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 (5) :56~57.

[4] 张云鹏.网络安全与防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6.

[5] 李革立.VLAN和三层交换[J].广播电视信息, 2006 (6) :69~71.

离子交换法的技术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1 原理

离子交换除盐水技术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离子交换:当水中的各种阳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后, 水中就只含一种从阳树脂上被交换下来的阳离子;而水中的各种阴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后, 水中就只含一种从阴离子树脂上被交换下来的阴离子。若水中仅存在的这种阳离子和阴离子能结合成水, 就能实现水的除盐。运行一段时间后, 树脂失去交换能力, 需采用含一定化学物质的水溶液, 对树脂进行再生, 使其恢复交换能力。

2 运行过程

本装置采用H-D-OH一级离子交换除盐系统, 阴阳离子交换器均为单室浮动床, 设计规模为300t/h, 实际运行量为210-260 t/h, 黄浦江水进行预处理后浊度小于1.0FTU, 再经过离子交换系统, 生产的除盐水加氨后控制p H8.8-9.3, 电导率小于10μS/㎝。阳离子交换器运行流量为45-55m3/h, 流速14.3-17.5m/h, 控制交换器出水Na+≤800μg/L, 阳树脂为001*7, 工作交换容量850-950mol/m3;阴离子交换器运行流量为50-65m3/h, 流速10.2-13.3 m/h, 控制交换器出水电导率≤10μS/㎝, 阴树脂为201*7, 工作交换容量350-420mol/m3。

3 技巧和方法

3.1 运行流速的控制

离子交换器的运行流速是影响树脂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对浮动床来讲。流速过低容易出现落床、乱层;流速过高容易击穿树脂交换层, 两种情况都会降低出水水质和周期制水量。通过试验发现, 当阳离子交换器运行流速14-18 m/h, 阴离子交换器运行流速10-14 m/h时, 周期制水量最大。

3.2 树脂再生技巧

对再生过程进行研究, 寻求最经济、有效的再生方式, 具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 使树脂恢复最佳工作交换容量;第二, 合理利用再生剂用量, 节约生产成本。

影响再生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分别是再生剂量、再生剂浓度、再生速度、再生液温度。再生剂量的增加, 可以提高树脂的再生程度, 但当比耗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再继续增加比例, 再生程度提高很少, 所以用过高的比耗是不经济的, 实际操作中通常再生剂量为理论用量的3-4倍, 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可以恢复到理论的70%-80%。再生剂的浓度越大, 再生程度越高, 但当再生剂的用量一定时, 再生剂浓度增高, 会使再生液的体积流量减少, 与树脂的接触时间缩短而且可能产生不均匀的再生反应, 再生效果反而下降。再生剂的流速应控制适宜以保证再生反应充分, 再生剂流速过快, 有利于离子的扩散, 但却减少再生剂与树脂的接触时间, 再生效果反而可能降低, 流速太小则不利于离子扩散, 再生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提高再生液的温度, 能同时加快内扩散和外扩散, 虽然对提高树脂再生效果有利, 但由于树脂热稳定性的限制, 再生剂的温度不宜过高, 一般控制在25-40℃为宜。通过装置试验发现, 当采用以下再生方式时, 再生结果最理想、最经济:阳床再生流速7 m/h, 再生液浓度为1.6%HCl, 再生剂比耗1.2;阴床再生流速5 m/h, 再生液浓度为1.1%Na OH, 再生剂比耗1.4。

3.3 树脂定期体外擦洗

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氧化或降解, 树脂结构遭受破坏, 这是一种不可逆的树脂的劣化, 称为树脂的变质, 常用预防措施有选用高品质盐酸和氢氧化钠, 严格控制离子交换器内介质流速。同时定期对树脂进行体外擦洗, 既可以将破碎树脂排出, 进行树脂补充, 增加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一般年树脂补充量不小于5%;又可以将吸附在树脂上的污染物擦洗掉, 防止树脂板结, 提高树脂工作效率, 降低装置动力成本。一般来讲, 比较常见的擦洗方法是空气和水相结合的擦洗方式。

3.4 树脂的污染和复苏

在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中, 由于水中杂质侵入, 致使树脂性能下降, 因未涉及树脂结构的破坏, 这种现象称为树脂的污染, 通过适当处理, 可以恢复其交换性能, 称为树脂的复苏。易对树脂造成污染的因子有:铁、铝、钙、硅、油、有机物等。对于铁、铝、钙的污染通常选用10%HCl和EDTA分别体外浸泡树脂8-12h;硅、油的污染通常选用8%Na OH体外循环清洗;有机物通常只对阴树脂形成污染, 可采用碱性食盐水溶液 (10%Na Cl溶液中加2%的Na OH) 体外浸泡树脂12h-16h。一般来讲, 阳树脂6个月复苏一次, 阴树脂12个月复苏一次。

4 结语

除盐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材料, 离子交换是最为常见的用于生产除盐水的技术。本文以离子交换除盐水技术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离子交换除盐水技术中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可以为实际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本文以离子交换除盐水技术为研究对象, 首先介绍了离子交换除盐水技术的原理、运行过程, 接下来讨论了离子交换除盐水技术中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可以为实际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离子交换,除盐水,原理,技巧

参考文献

[1] 樊红庆.离子交换除盐水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 2013, 15:170+168.

[2] 赵国瑞.浅析离子交换膜电槽对阳极及阳极涂层的技术要求[J].氯碱工业, 1993, 02:19-21.

上一篇:煤电联营发展煤炭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稳健财政完善经济调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