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发展探究论文范文

2024-07-29

中部城市发展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 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直接关系到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必须树立对自然的尊重、顺应、保护的生态文明理念, 来应对日益匮乏的资源、严重污染的环境、退化的生态系统等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在重要的突出地位, 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这四大方面融入在发展的全过程, 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从而实现中国民族的良性发展。根据“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暨大气环境与气候学术会议”的会议精神, 非常有必要将具有创新性的, 区别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以此方式来改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区的环境问题。

一、中部城市生态系统的劣势

水资源的日益匮乏。由于河南省地区的水资源一直以来相对贫乏, 中原城市群所处其中, 水资源的总占有量只占有全省不到30%的比例。用于城市排污河流的海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水资源容量有限。花园口以下的区域处于黄河流域一带最脆弱的地带, 由于淤泥积压严重, 断流现象已经由20世纪70年代的年断流时间10天恶化成90年代的年断流时间100天之久, 断流的长度也越来越长, 情况越发严重。

城市大气污染严重。中原地区的城市中大气层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城市的扩张, 污染情况更加恶化。在开封地区交通污染较为严重, 平顶山的工业化污染问题也很严重, 在郑州、洛阳、许昌地区属于工业化污染与生活垃圾排放污染都很严重的综合性问题。

城市中绿化特别稀少。在当今国际上所公认的城市绿化标准是, 城市人均所占有的公园绿化率应该在6㎡以上, 在发达国家的美国, 通常城市中人均绿化率在20㎡以上, 纽约则超过50㎡以上;而德国的城市中, 比如柏林、波恩人均占有率在30㎡;英国的首都伦敦也占到将近30㎡。但是, 在郑州这样一座省会城市2010年的统计中, 人均公园面积仅有3.2平方米。

城市“热岛”现象突出。繁华的商业中心、高楼林立的住宅、城市道路的大力修建、新建广场的扩大以及人口的膨胀发展等等问题, 使得城市“热岛”现象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城市温度普遍高于郊区地区, 并且在高温天气成为全国最热的城市之一。

二、城市生态系统和文化的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长久以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成形的, 它受到自然环境、地理因素和人文社会的影响, 是不同地域环境发展的不同文化状态。不同地域所呈现特定的文化特征, 这种特征在控制和占有着该地区内特定的地域范围以及该地域的生活习惯和特点, 其实就是对地域拥有特殊的认同感。而地域表现出的景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给观赏者提供归属感或者是认同感, 这种感受针对是大众群体。将景观的理论应用于城市中的绿化空间中, 也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城市的文化特征。

对生态的保护应当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不仅要让生态环境建设的多元化, 更要建设一种为人们所能使用的活动范围。提高人们的参与兴趣, 让人们可以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状态。所以, 在对城市景观的设计上, 应当更多的挖掘地域特征, 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 文化特征, 设计出更加多元化有现实意义的景观。

三、中部城市特色的生态公园

城市的生态公园已经不能由过去单一、有局限性的概念理解, 而应该从更深层次的方向理解, 当前的城市公园应往生态型方向发展, 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型公园不仅包含综合公园所必要的功能作用, 比如休闲、娱乐、散步、科普、游玩等功能以外, 还会对城市生态的形成和景观格局, 城市生态系统的成形起到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带, 处南北板块之中间位置, 是我国南与北的分界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南北板块的连接处, 天然的地理优势成就了河南地区丰富的地势资源。在河南省范围内最大的湿地公园——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 是国家重点保护区域。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 东起209国道立交桥, 西到陕州大道与沿黄观光路交叉处, 南接陕州大道, 北至黄河滩涂, 总规划面积12000余亩, 其中陆地面积6150亩, 水面、滩涂面积6000余亩。多样的植被覆盖、广阔的水域资源、丰富的动植物等等, 造就了这一地区多样化的生态结构, 地貌特征显著, 动物种类繁多, 对于动植物的特色保护与保留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其中对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 都有成百上千只天鹅在湿地公园栖息越冬, 天鹅成为生态公园的特色景观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此观赏, 天鹅湖已成为国内最有名的白天鹅拍摄基地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要重视对该区域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护, 并且模拟未来建设办法, 将多样性的景观生态与生物的多样性相结合。利用这种方法才能使得城市生态公园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更加自然的、独特的、人文的属性。发挥城市的文化气氛与文脉的延续应当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创新相结合, 来设计出更加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环境, 来为城市注入更加新颖的活动形式与内容, 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式。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中部地区大力推进工业化步伐和城市化进程, 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比如大气层受到污染、山体的水土流失、城市积水问题的处理、生活垃圾废水回收再利用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都在面临着解决办法。经济发展固然重要, 而环境生态的问题日益凸显, 且更加严峻, 种种问题都出现在我们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改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中部城市发展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回顾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历程,可知城市发展极易受到发展环境变迁及发展阶段演进的影响,这就导致我国境内的诸多城市陷入转型重构的发展语境之中。基于此,本文以“转型重构语境中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演进”为题,分层论述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语境变化历程,随即探究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特征的变动演进。

关键词:中国城市;转型重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嬗变历程

现如今,我国受全球经济化、频繁对外贸易以及城市政府功能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与方略要勇于创新,深入研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这一问题。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历经两轮大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两轮工作在相同方面表现出了差异,而今经过革新之后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逐步以“加快城市发展速度、提升城市化水平”为目的,在紧抓主要矛盾的前提下提出战略构想,展现了别样风采。

1 分层论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语境嬗变历程

1.1 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具体语境

1.1.1 回复全球化所带来的未知环境干扰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加入WTO组织前景明朗,国家政府出于对全球化重大影响的考虑,便研究讨论是否要开启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但直到入世之事尘埃落定之时也没得出明确定论。学术界呼声四起,共同认为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不针对国家,而是国家内部的城市,要求我国要善于把握全球化机遇,找寻应对全球化风险与挑战的可行战略,从而催化全国范围内大型城市着手进行战略性思考,以此促进城市发展规划的产出。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程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即为全球化,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热潮与全球化密切相关。

1.1.2 与城市化阶段保持路径方向一致

在笔者看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路径方向紧密相连。21世纪初期,我国不少城市加入自觉调整产业空间队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城市人口迅速密集,直接推动了城市空间的重构进程,处于此种社会大背景下,合理科学空间结构、引导空间结构调整、有效推动空间结构调整等问题自然被提出,而解答这些问题的统一答案即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所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无形中又获取一项基本推动力。

1.1.3 对都市区空间延展的战略考量

相比较来说,都市区的成长速度较快,我国中小城市一时间难以跟进步伐,故而要尝试延展都市区空间,想利用调整行政区划的手段延展都市区空间。但应该注意的是,调整行政区划、延展都市区空间皆不能在短时间实现,原因在于行政区划整合之后,不可避免的会留下体制弊端,这些弊端问题极容易拖慢都市区发展速度,所以我国各大城市必须在全盘考量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此外,政府部门面临着“考量城市发展动向与构建”这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但也正是这一问题给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动力,让这一时期的战略规划更具特征。

1.2 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具体语境

1.2.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转型受国家与城市角色变化的影响

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速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地位、角色的转变,这一转变导致我国国家、城市发展战略出现整体转型,由“渗入、妙用全球化”流畅转入“规避风险、開拓市场”。国家方面,出口导向受到重挫,科学发展观使得我国明确认识到“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的重要价值意义,并形成共识;城市方面,提升产业转型一度成为呼声最高的口号,而不少城市也在这一呼声的引领下选择支持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为战略转型与提升,城市发展政策环境、重新找寻城市发展方向成为根本任务。

1.2.2 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转变导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转型

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水平高,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其自觉运用经济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进入了“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变,所以该城市的城市化最突出的表现为人口增长、空间扩展,在此语境下,多元、平衡、协调可持续已经成为通彻城市发展的根本路线。除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城市之外,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城市自然不能与其相较,所以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均衡导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转型,也激发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时跟进。

1.2.3 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语境为城市发展区域观的重构

站在城市主体角度来看,区域之间的城市要主动寻求合作,坚持以转型提升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推进城市朝着更深层的方向迈进。此外,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交通轨道堵塞、城市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的话,必然会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而这些问题的顺利消解又不能只依靠某一个城市的力量,这便要求广大城市要携手共进、均衡协作、联合区域,促使城市发展的区域观重构,最终实现单个城市竞争力向整个区域城市竞争力的转变。

2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特征的变动演进

2.1 目标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制定先行。在笔者看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涉及城市发展目标、规划自身目标两方面内容,原因在于规划目标致力于服务于城市发展,它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但城市发展目标的制定又要建立在城市发展各项条件之上,所以城市发展语境一旦发生变化,城市发展目标或多或少也会产生变化。

2.2 价值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价值前后转变巨大,原本的固有发展战略已转变为动态变化空间规划,纸上规划研究也转向了具体实施规划研究。仔细观察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步骤程序与取得成果,便可看出它存在一定缺陷,并不全然完整有效,带有强烈浓厚的规划研究色彩,偏向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相比较而言,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则极大地强化了对规划实施性的关注度,最为显著的特征即为发展战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使得战略规划挟有十分强烈的空间属性。此外,规划价值在继承分析城市发展的宏观大环境、机遇挑战之余,还突出强化了空间发展规划,极大提升了战略规划的可实施性。

2.3 内容

规划内容最鲜明的表现是由传统主体分析转向为综合取向,空间规划也从原本投焦点于空间实体转为空间战略关联。第一,从传统主体转向综合取向,具体到两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则表现为第一轮规划内容集中在产业、经济、空间等具体可感层面,目的在于实现增长、扩张,仅呼吁口号并未干实事,第二轮考量了城市文化、人居环境等软环境,优化了原有的产业、经济战略;第二,从投焦点于空间实体转为空间战略关联主要表现在第二轮城市及发展战略规划中,注重以空间为载体,整合城市产业、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转型。

2.4 方法

规划方法则新添加了交叉学科技术,将静态规划转化为动态规划。目前,国内采用的动态规划方法主要是情景规划,它是在了解城市发展不确定因素、可能状态之余,将建构出的各种不同情景进行模拟对比,继而得出有效成果,为城市发展保留战略性空间,针对城市发展不同情景提出具体发展战略与空间利用方案。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即使陷入转型重构的语境之中,也要对自身做出积极调整,保持城市发展持续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要积极创新内容、技术路线、法定规划等多项内容,使得整个城市发展战略得以优化提升,切实提高我国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珂.空间规划体系建设重构:国际经验及启示[J].改革,2008(01).

[2]刘东兴,龚全洲.浅议当前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规划的要点[J].交通与运输,2015(05).

[3]杨莉,刘霓.大都市区治理——以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为例[J].国外社会科学,2015(05).

[4]赵庆杰.大都市区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政策的协调[J].国外社会科学,2015(05).

中部城市发展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乡村基层的民主政治的主要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民主建设飞速发展,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面临的主题困境入手,提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相应对策。旨在更好更快的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政策发展。

关键词:乡村基层;协商民主;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困境

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其发展和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难题。

(一)制度难题。

制度是实现农村协商民主、平等、公正和高效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农村,并不缺协商,而缺少的是制度。第一,农村选举制度流于形式。第二,村两委权力分配制度不合理。第三,乡村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协商制度、协商机制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这不仅影响乡村协商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更无法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和高度认可性的乡村理性共识,直接削弱了村民对乡村协商民主的效能和正义的信任,制约着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协商功能的发挥。

(二)思想障碍。

封建文化专制思想对农村村民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第一,政治冷漠。部分村民权利意识不足,认为民主不过是走过场,村里的事务是村领导管的事情,普通村民参不参与都无所谓,甚至不愿参与民主决策。政治冷漠现象不仅弱化了村民对协商共识的责任感,而且侵蚀了村民对协商结果的认同感,导致依据协商共识形成的乡村决策难以落实。第二,缺乏平等意识。由于个体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等不等,部分村民缺乏平等意识,进而导致农村协商民主往往由村干部和村精英人士主导,大多村民事实上被排拒在协商活动之外。第三,搭便车心理严重。部分村民主体意识不强,认为民主协商过程中若讲真话、实话容易得罪人,都希望别人为其表达自我意见,但一旦发现他们的意见很少或根本没有被纳入协商议程,或者即使被纳入协商议程,但对协商结果也很难产生影响,便采取不合作态度,大大削弱了农村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三)经济瓶颈。

协商民主的落实需要经济作为保障和支撑,但由于协商民主的经济成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及其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协商民主的推进困难重重。第一,协商民主成本制约了农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协商民主需要经济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不同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农村协商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协商民主的进程和质量。一方面,如果民主协商由农村新富阶层资助,那么协商结果就会偏向他们,从而侵蚀公共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部分村民往往为了一点点小利益,如一包烟、一百块钱、一顿饭等放弃了自我的民主权利,进而影响了农村协商民主的进程和质量。第三,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层弱势农民日益边缘化。

二、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对策探析

化解农村协商民主的困境,必须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协商主体观念转变、经济基础夯实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加以突破和解决。

(一)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程序化化解协商民主的困境,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第一,让协商民主成为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和决策不可或缺的程序。中国农村协商民主的制度性设置应包括主持人制度、参会人员随机选拔制度、事先信息发布制度、问卷调查决策制度、村领导干部相对隔离制度、观察员制度等。第二,协商的内容和方式制度化。将协商的所涉及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问题规范化、具体化,并通过决策咨询、公开听证、协商对话、全民讨论等形式化解社会矛盾,达成利益协调。第三,协商的程序规范化。民主本身就是一种程序,没有程序就没有民主。为了避免农村协商民主变质为以农村干部、经济能人、家族长老等为代表的乡村精英获取自身利益的“白手套”的局面,就要对协商的过程进行程序性规定,对协商的时间、内容,协商成果的处理机制等有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从制度上保证政治协商的程序化。第四,健全农村协商民主机制,如逐步建立符合协商民主的农村公共财政机制干部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干部村民对话机制和互动机制、角色隐匿机制、“结果的相互接受”机制等,促进协商共识,提高协商效率,化解政治冷漠,破解群体极化。第五,建立村两委权力平衡制度。村党支部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村委会自治作用弱化。村两委权力失衡,是中国农村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村“两委”权力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自然应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一是从法律上明确村两委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工作程序等,避免村党支部包揽一切村级事务,取代村委会工作的领导方式;二是改进农村党支部班子选拔任用机制。村党支部成员同村委会成员一样是面向村民的基层干部,同样有个群众“公认度”问题。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村党支部在村民中公认度和强化村党支部书记及其成员的竞争意识和自律意识,应将广大村民纳入到村党支部书记及其成员的选举中来,对选举过程、选举方式等加以见证、监督或参与。

(二)转变协商主体观念。

村民是农村协商民主的主体。要让广大村民掌握协商民主的主动权,实现平等对话、自由协商,离不开村民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任何一种行为、习惯的转变,必然是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前。提升村民协商民主能力,离不开村民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的增强。这就要求通过宣传、培训、教育和民主实践等提高村民对民主、权利、法制等观念,要克服小农意识和政治冷漠心理,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协商意识和参与意识等,提升农民群体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荣耀感。

(三)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农村协商民主建立在乡村经济基础之上,没有乡村经济的发展,就不会有可协商的乡村公共事务。通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论是村民还是基层政府,就有了更多的经济能力和谈判资源。化解协商民主的困境,各级政府需要凝聚力量、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包容性增长;要加大乡村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经济自我生存能力,为乡村协商民主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波动性,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中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其进行分析,不断地探讨其改进与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马黎晖.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2]张等文,刘彤.西方学者视域中的协商民主:理念、价值与限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严振书,袁和欣.转型期中国农民阶层分化问题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6)

作者简介:张明,男,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研究方向:政治协商。

中部城市发展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农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全新的机遇,完善农村金融机制,保障农村金融良好发展是农村振兴能够实现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依旧存在相应的问题,文章将针对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措施,以期可以为我国农村金融稳健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振兴;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在农村振兴背景下,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目标,仅仅依靠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与农业自有资金并不充足,还应当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利用创新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达到农村发展的相关资金需求。

农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缺少充分的支持

农村振兴战略的实行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村地区的资金有限,创新金融方式,充分调动农村金融发展动力。可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仅仅有县城或是乡镇才设有金融机构网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一些农村地区设有小额贷款公司或是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可是往往资金有限,并且缺少专业化人才,往往应用粗放型发展方式,缺乏对支农扶贫的力度。另外,一些国有大型商业金融机构为防控金融风险,撤销在乡镇的网点,收回农村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让基层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发展支持度大大降低,让农村地区资金紧缺,金融信贷匮乏问题越发明显[1]。

金融创新不能达到城乡融合发展需求

“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与政策体系,加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宗旨是让高质量人才与社会闲置资金逐渐流向农村,进而推进农村振兴。目前,农村发展依旧存在成本高、小额信贷涣散、抵押物匮乏等问题。为防止金融风险,部分农村地区股份制金融机构将本运用在三农服务或是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均向城市大规模企业流转,造成农村信贷外流,如此即便农村拥有优质投资项目,也会由于资金匮乏而终止,农村金融供给极其匮乏,让城乡金融存在严重失衡。

未构成多元化金融支持机制

基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状况而言,农村经济一直处于劣势,即便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具有资金紧缺、金融机构数量过少等情况,通过金融发展实现农村振兴缺少必要的载体,未构成多元化金融支持机制。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构成包含邮储银行、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其中地方法人机构因技术、人员、系统等因素,在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与资金保障存在显著的不足;邮储银行大多农村代理金融网点无法办理信贷业务,自营网点在农村地区覆盖面不足。另外,农村区域金融机构缺少完善的分工协作体系,并未构成来良性竞争,缺少合理的资源配置,无法全面施展金融推进农村振兴的战略[2]。

担保与信用机制比较落实

企业与个人信用是担保与金融机构选择客户、风险防范与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可是农村地区由于多种因素,并未构建健全的征信体系,即农村信用体系。虽然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能够记录所有公民的信贷状况,但因农户金融活动与信贷业务不多,信用记录基本没有。在担保体系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由于宅基地、土地等不可当作质押物或是抵押物,农户信贷担保物有所约束,农户信用担保依旧农村信贷的重要形式。

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相关对策

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关研究显示,非正规的金融发展在农村发展中效用最高,其次为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最弱。构建传统金融在农村金融发展的主体位置是构建的主要方向。在农村金融发展中,提升客户金融意识与素养,确定其主体位置是金融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在互联网时代下,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务必要加快发展区块链技术,构建与农村金融相契合的服务机制,把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让农户接受,通过数字化技术节约农民时间成本,完成信贷。构建客户经理+手机银行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农村金融机制的薄弱部分,必须构建完善的投诉体系,让农村农户成为此项活动的监督人员。

对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进行创新

伴随农村振兴的持续实施,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已无法充分满足具体发展需求。所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能够为农户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能够有效缓解目前三农融资困难的问题。首先,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可限制在银行业。可通过构建农业产期货市场,积极引导农产品企业与大型农户加入期货交易,防止农产品出现价格风险。其次,不断开展土地出让收入担保贷款项目,对农业资金进行科学评估,进行相应的抵押登记。并构建不良资产转移体系,违约风险共担与补偿制度。再次,按照我国农村地区农业风险的差异化,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相应的创新,保费和风险几率、损失几率间的相关联。最后,持续健全财政补贴机制,不但要按照地方具体状况对各层级财政保费进行合理补贴,还应当基于农村角度着手,合理提高补贴类型[3]。

构建基于农业主体为主的增信体系

建立基于农业主体为主的增信体系,对于处理农村金融供给成本高、信息不精准、征信环境不完善等层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构架农村信用体系存在征信难的现象,需要基于创新农业主体为主建立信用机制,促进农户加入征信系统,可在几个层面入手,其一健全农村信用调查机制;其二构建信用大数据动态化监测体系;其三构建信用激励与约束体系。对积极改善个人信用记录的,可适当提升相应的贷款额度,不断由监督约束转化为激励引导。

建立基于三治融合为重点的农村治理模式

通过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为前提的方式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目前构建一约三会模式已是农村治理的主要手段,即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各项事务均有专人负责,全面提高治理效率。经过村民议事会商议决定农民授信环节与村民信贷额度和期限,当中还应当通过道德评议会设置诚信规范标准,通过村两委按照各戶具体状况明确贷款名单。此种治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效率,降低金融机构预先搜集成本,在法律规定范畴内为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搭建桥梁。

结束语:

农村振兴背景下,应当关注农村金融改革所存在的困难,紧抓机会,开展市场化运行,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防控金融风险,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金融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任子贤.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21(12):105-106+121.

李红磊,侯雨盈.农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1(09):91-92.

王莹.农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1):17-20.

中部城市发展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发展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的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需要辅以案例教学法。因此,结合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优点,探讨发展经济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实施的步骤和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应用型人才;案例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遵循教学目的与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师生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研讨,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高度的拟真性、鲜明的针对性、灵活的启发性等特征,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和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笔者主要借助于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优势与特点,结合教学的实践, 探讨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适合发展经济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要求。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经济学,它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密切相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案例教学中,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案例的作用,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上发挥其解释和验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基础,发展经济学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经济学课程。在理论上,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例如,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有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这些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学术观点和分析方法,对于学生而言非常地晦涩难懂,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若能辅以相关的现实案例,则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更易于对理论进行理解与把握。所以,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发展经济学要求学生首先具备一定的西方经济学基础,一般在大学的高年级开设,相对而言更适合开展案例教学,符合案例教学只适合在高年级班的综合性课程使用的条件。

第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多所高等院校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开设了发展经济学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基础理论课。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社会提供能胜任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发展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所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必须秉承经管类专业学科的培养目标。采用案例教学法更能将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案例教学既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合作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

第三,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需要。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与高效的教学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而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讲授教学中一言堂的主体地位,成为设计、组织和指导课堂的“编剧”和“导演”角色。而对案例的选取和编写,以及对课堂上案例讨论过程中所能出现的问题与状况,教师都必须要提前预设,这些都相对增加了教师对课堂和教学的驾驭难度,更需要教师有相当高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艺。而要做好这一切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深刻的认识。这些无疑都促使教师必须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和智慧型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教书匠”。

二、案例教学法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案例教学法具有多种组织方式,如穿插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案例教学、专题辩论式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式案例教学等。下面主要介绍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方式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大致的实施过程,它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一)案例的设计及准备

在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选择与设计恰当的案例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在设计案例之前,必须要准确全面地把握教材,明确需要进行讨论式案例教学的章节,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要吃透,并且弄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的。这是案例设计的大前提。其次,在案例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从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组织,也可以摘录相关的新闻、报纸、杂志和网络上的实例亲自编写。最后,在案例呈现给学生之前,还要求教师将与某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可根据需要将学生分组,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熟读案例内容、需要重点明确的基本理论观点、明确思考题的要求、写出分析报告等,并给学生个人充分的准备时间。

(二)案例的讨论与分析

讨论可以采取全班同学自由发言的形式,也可以按小组选取发言人形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主持人”与“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热烈有序地讨论,激发学生踊跃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讨论的“主角”。教师通过适时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导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限制学生的发言观点但又要确保发言围绕主题进行。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讨论的进度,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加以小结、归纳、提炼,逐步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所讨论的内容。

(三)案例的总结与评价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每一种意见进行中肯的点评,为学生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相关的理论与知识点,深刻领会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此外,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等进行总结和点评,分析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是否得当,并指出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激励同学们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与分析。

三、教师在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

(一)做好案例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案例教学的时间

教学计划是保证案例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效果的提高,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周密的案例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对象的选取、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协调、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等内容。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笔者建议仍以理论讲授为主,而案例教学为辅助手段,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讨论式的案例教学方式比较占用课时,一个案例大概需占用1至2学时讨论,所以,不是主张每一章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可以采用综合性的案例。例如,可以用“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奇迹”为案例来阐释影响经济增长的多种因素,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教育为主的人力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将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形成理论、人力资源理论、技术进步与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核算理论在一个案例中综合串联起来,这样可节约一定的教学时间,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建议对本科生进行案例教学的时间占总学时的30%左右为宜。

(二)选取和设计恰当的案例,注意案例的更新,确保教学案例的高质量

在案例的设计上,教师要考虑在案例中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来层层剥离出原理,使案例的选择具有问题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因为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现世的致用之学,所以又要注重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这里尤其要注意多选取本土化新颖的案例,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与国情,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使用与外国、国际的经济情况相关的案例,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提高案例教学技巧,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理论知识是前提,而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并且与实际相结合编写恰当的案例是关键,教师能够娴熟地运用理论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是重点。这要求教师掌握案例选取和编写的技巧,提高对课堂的组织和驾驭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首先,要求教师能适时地变换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师还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宽容的、人性化的课堂氛围,能自动将学生带入讨论的氛围,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紧张感,从容地参与讨论。此外,教师还应该多采用一些激励措施,如对发言的学生进行打分并记入本课程最终的成绩,在讨论过程中多采用一些赞扬和肯定的话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等等。

当然,对于初始尝试案例教学的教师来讲,可能很多的技巧都不能很好地掌握,这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学习,如参加学校举办的案例教学培训班,通过对有经验的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进行观摩学习,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技能。

(四)采用多种案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前面提到过案例教学有多种实施方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只是其中之一。在发展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适当采用多种方式。如可采用穿插式案例教学,即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适当举例来阐明某一理论问题,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增强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也可采用案例辩论的形式,对争议性较大的问题和观点,指导学生分组辩论;此外也可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无论如何,需要教师多方下工夫,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2] 崇曦农.对在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网络财富,2009,(3).

[3] 马爱玲.论《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个方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5).

[4] 王立刚.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9,(11).

[5] 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5.

中部城市发展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辽宁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科技旅游资源,具有发展科技旅游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的科技旅游产品。本文通过对辽宁科技旅游的SWOT分析,结合理论与实际,提出有效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辽宁 科技旅游 市场营销 策略

一、辽宁科技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科技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大中型城市,其中以大连发展的最好。从类型上看,主要分为科技场馆、自然现象景观、科技园区三大类。具体情况如下:

(一)沈阳地区

科技场馆主要有沈阳科学宫、“九一八”纪念馆、辽宁省博物馆等;自然现象景观类主要有怪坡、陨石山公园等;科技园区主要有沈阳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沈阳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海洋公园等。

(二)大连地区

科技场馆类主要有大连自然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大连市青少年宫等;自然现象景观类主要有金石滩、鸟岛、庄河冰峪沟等;科技园区主要有圣亚海洋世界、大连珍奥生命园、极地世界、老虎滩极地馆等。

(三)鞍山地区

科技场馆类主要有二一九公园、鞍山博物馆等;自然现象景观类主要有千山、汤岗子温泉等;科技园区主要有鞍钢、鞍山网户屯村、西鞍山古矿洞遗址等。

(四)抚顺地区

科技场馆类主要有雷锋纪念馆、抚顺博物馆等;自然现象景观类主要有元帅林等;科技园区主要有三块石森林公园、海洋公园、西露天煤矿等。

二、辽宁科技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

1.环境优势。国家確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社会各界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由此产生了科技旅游的相关需求。另外旅游消费者相对成熟,必然促使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加速旅游产品的专业化进程。

国家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科技先行的策略将有助于推动科技旅游的发展。发展科技旅游既能普及人们的科学知识,又有利于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基于大小环境优势,辽宁科技旅游前景看好,机遇无限。

2.资源优势。有利的地理位置使辽宁进行对外交往活动十分便利,紧邻朝鲜与日本,对外贸易往来便捷、顺畅。既有各具特色的海滨风光,又有草原为主的自然景观,可提供各种旅游环境和有利资源,占据科技旅游的自然环境优势。

另外,辽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新乐遗址等文化遗址显示了辽宁原始社会末期繁荣景象,显示出辽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了人们对其探究的积极性和考察的迫切性,形成了辽宁科技旅游的人文资源优势。

(二)劣势

1.宣传力度不足,科技旅游专业人才紧缺。科技旅游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既要掌握过硬的旅游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而目前的科技旅游导游人员,仅仅通过普通的解说词讲解是无法达到科技旅游的真正目的,满足不了科技旅游者的求知欲望。另外,参与科技旅游项目的相关开发者、管理者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无法及时捕捉到消费者感兴趣的前沿信息,在产品开发、管理理念上也无法创新,适应不了科技旅游的特殊要求。

2.地区项目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科技旅游项目主要都集中在沈阳、大连等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其他地区虽然也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仍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如鞍山等地的工业园区旅游还有待于开发。地区之间差距大不利于科技旅游的稳定性发展,也影响了其真正作用的发挥。

(三)机会

1.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政府政策扶持。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社会各方面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加之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大力扶持,给科技旅游创造了有利机会,提供了有利平台。

2.创新教育体制致使科技旅游者的需求快速增长。在创新性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中小学生出于对科普知识的好奇心理及探求知识的求知欲望,对科技旅游存在着经常性的需求。高层次的学术人员及科研人员,由于对针对性项目存在各种调研需要,对科技旅游的考察需求也日益提升。

(四)威胁

1.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科技旅游产品内容相对陈旧。科技旅游与自然风光旅游不同,它不能靠四季更迭的自然风光来吸引游客,只能靠科技展品的不断更新来提升游客兴趣。然而,目前的科技旅游产品的更新速度无法跟得上科技发展的进程,一成不变的展品及毫无创新的展示方式会逐渐让游客丧失新鲜感,最终造成客源流失。

2.旅游者品位不断提升,需求变化莫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及消费者获取信息渠道的扩展,众多旅游者经常用国外先进的理念及方式来品评和比较国内的专题旅游服务。口味刁钻,需求变幻不定,对科技旅游的服务标准要求甚高且变化节奏很快,在一定时期内缺少必要的客户忠诚度。

三、辽宁科技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科技旅游产品。产品内容要丰富多样,形式要新颖多变。完善自然现象景观游、人工科技场馆游、会展科技游、现代科技园区游等产品的开发,着重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使游客以科学家等体验者的身份深入参与其中,亲自参与相应的科学试验,从理论到现场试验均实现亲身经历。具体的、互动的产品项目将对游客有更大的吸引力。

2.针对客源市场,开发主题性科技旅游产品。在科技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注重主题性产品的开发与宣传,如“沈阳未来之旅”、“大连海洋之旅”等,把相对应类型的科技场馆予以结合,共同打造主题产品。深度发觉主题产品的内涵,寻求主题产品的差异化,突出产品特性,提升游客的兴趣感和关注度。

(二)定价策略

1.建立统一的科技旅游市场价格管理系统。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辽宁科技旅游市场的企业应根据辽宁科技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价格方案,建立合理的、统一的市场价格。公开、透明地产品价格呈现在科技旅游者的面前,维护旅游者利益的同时增加客户满意度。

2.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采取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比如针对学生市场出售学生半价优惠票;针对特殊职业市场如军人、教师评有效证件享受折扣优惠;本地游客评身份证在节假日享受票价优惠等。在维持相对稳定客户群的同时,保证了科技旅游市场的稳定收入。

(三)渠道策略

1.加强网略营销渠道的建设和完善。随着社会进步,网略营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辽宁科技旅游

市场可以充分利用网略营销的优势,通过广阔有效的交流平台,大力发掘潜在消费者,让游客更全面、真实、快速、有效地了解辽宁科技旅游市场的信息。

2.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辽宁科技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中间商的通力合作和协助,处理好旅游企业与旅游中间商的关系,加强与国际旅行社等大型旅行社及地区型小旅行社的通力合作,既有效发展了辽宁科技旅游项目,又间接提升了旅行社的竞争力,实现“双赢”的效果。

(四)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策略。首先,利用好各大知名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介绍辽宁科技旅游产品,

让更多人熟悉辽宁科技旅游项目;其次,在周边高速公路等路段加强户外广告的宣传,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第三,借助网略资源,在各大旅游网站宣传科技旅游组合产品。

2.公共关系策略。首先,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邀请国内外文物专家、旅游界知名学者等人来辽宁参观考察,也可举办各种研讨会,发挥名人的口碑宣传作用,让更多人向往辽宁;其次,借助重大事件,策划大事件、大新闻,间接吸引游客前往事发地。第三,积极筹办各类节庆活动,比如冰雪节、美食节、科技文化节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多途径吸引游客。

参考文献

[1]王慧.辽宁科技旅游发展现状、条件及对策探析[J].商业研究,2006/21

[2]金艳春.辽宁科技旅游开发方式创新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推进辽宁省科技旅游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L13DJY09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欧阳慕岚(198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就职于沈阳工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上一篇:国际区域财政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世界经济财政政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