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对健康的影响范文

2024-04-11

抑郁对健康的影响范文第1篇

产后抑郁症 (Pos-tparturm Depression, PPD) , 是影响女性产后精神状况的主要疾病, 是女性分娩后, 由于激素水平、家庭状况等的变化, 引起产妇心理的变化。产后抑郁症一般在产后6周内发生, 可持续整个产褥期, 有些人甚至到孩子上幼儿园后不接受专业的治疗都无法缓解。据调查, 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15%~30%。再次妊娠产后抑郁比率上升, 有20%~30%的复发率。研究发现, 50%~75%的女性都会在产后经历一段“Baby blues”期 (产后抑郁期) , 多数女性征兆不明显段时间内可自行缓解, 但有些女性则会出现较严重的情绪障碍, 偏激, 消极等负性情绪。若不得以及时干预, 产妇的社会功能将会受到损害, 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在围产期对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2 研究资料和分析

2.1 人口资料

对两所医院产科一年内择期分娩的213例产妇进行编号、分组,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两组人员于孕28周及产后1周分别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评分, 干预组在孕28周到产后1周进行全面护理干预, 对照组做常规产前健康教育。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健康状况等基本资料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2 标准

(1) 纳入标准:将身体健康, 将无精神病史, 心理疾病史, 心脑血管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同意接受此项目的相关测试, 接受并配合产后随访;孕产妇孕周达28周者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近期 (一般3个月内) 经历了重大应激事件者, 不能理解问卷内容, 拒绝接受干预措施者;有精神病史智力障碍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2.3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在产科基础护理基础之上, 进行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 干预措施贯穿至分娩前、中、后三个阶段。产前, 孕妇在孕期的担忧和焦虑, 极易引发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孕妇易担忧生产和宝宝的健康, 担心自身不能胜任母亲角色。定期进行孕产知识宣教, 开展哺乳技巧、喂养方式及母婴沟通方式等的宣教, 帮助建立胜任母亲的信心。产中, 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和暗示, 缓解产妇因宫缩引起的疼痛、焦虑和紧张情绪, 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期待宝宝的到来。允许丈夫陪伴生产, 以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 (“导乐”) , 丈夫通过陪产, 更可体会妻子生产的不易, 更易成为妻子产后有效的社会支持。产后, 告知家属应为产妇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减少精神刺激, 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充分的睡眠, 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与理解。密切关注产后6周内产妇的情绪和心理状况, 进行产后随访, 评定产妇产后情绪和精神状况。

2.4 观测指标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围产期孕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EPDS评分机制为:此量表采用10项、4级机制, 总分9~13分。SDS评分高于50分为不正常。

2.5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使用x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处理, 运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检验, 以 (x±S) 表示, 对比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EPDS、SDS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 在孕28周时,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EPDS、SDS评分明显降低,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结语

孕产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引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若不能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极易导致孕产妇生理机能失调, 如疼痛过度敏感,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子宫收缩乏力等, 使产程增长, 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 更严重影响的可产妇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表明, 围产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为减少孕妇产后抑郁提供依据。通过按照入院手续对两所医院产科一年内择期分娩213例产妇进行编号、分组,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两组人员于孕28周及产后1周分别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评分, 干预组在孕28周到产后1周进行全面护理干预, 对照组做常规产前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 围产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干预组, 产后抑郁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据此得出围产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产后抑郁的发生的结论。

关键词:产后抑郁,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文清.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相关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 (6) .

[2] 段俊能.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6) .

抑郁对健康的影响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为止的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另外,为了保证探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选的患者年龄均在45~65岁,并且患病的程度也大致相同,为了排除性别的影响男女各100例。另外,所有男性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在(11.23±2.38)mmol/L之间,餐后2 h的血糖为(13.78±3.32)mmol/L之间,女性患者空腹血糖均在(10.8±2.87)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均在(93.23±3.68)mmol/L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为在常规的降糖药物的基础上采取常规的干预方法,主要就是包括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的监测,并且对患者平时的膳食也进行常规的指导。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外还选派专业的护士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在心理方面,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时常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并且及时采取交流沟通等方式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减缓他们的压力,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病情,给他们讲解不良心态对病情的不利影响,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患者通过适量的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免疫力而且还可以有效控制体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定期的体育运动是有好处的。家庭的支持也是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起居生活都与家庭离不开,所以患者能否将血糖水平控制良好与家庭的支持与悉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患者的家人应该按时督促患者服药,并且在饮食和生活上要精心护理,时常开导和鼓励患者,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病情,护理人员要与家人积极沟通,给家属普及相关的糖尿病知识,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护理干预要重视用药的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就是通过药物对血糖进行控制,所以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不要擅自停药,用药的剂量要严格按照医嘱,不可以自行加减药量,以免出现血糖大幅度波动。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方面应该有严格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保持血糖水平的重要前提,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生活习惯制度合理的饮食方案,要求患者长期坚持,将血糖控制平稳。最后,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生活的指导,糖尿病患者规则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对控制病情是极为有利的,所以护理人员要科学安排患者的运动时间睡眠时间,坚决杜绝患者吸烟饮酒,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病情重要的措施。

1.3焦虑和抑郁的评分方法

该次探究采用焦虑自评分表和抑郁自评分表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

1.4统计方法

该次探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且对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该次研究通过对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排除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饮食起居差异以及患病程度差异等无关因素的影响,使结果更加具有参考价值。通过探究所得数据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情况,并且通过结果分析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前对照组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1.29 mmol/L,餐后h血糖水平为14.28 mmol/L,焦虑自评分表得分为62.3分,抑郁自评分表得分为58.32分,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1.28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4.30 mmol/L,焦虑自评分表评分为62.5分,抑郁自评分表得分为58.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的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焦虑自评表的平均得分为40.65分,抑郁自评表的平均得分为38.23分,空腹血糖平均为5.34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为7.42 mmol/L,对照组焦虑自评表平均得分为50.76分,抑郁自评表平均得分为55.93分,空腹血糖平均值为7.52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为10.52 mmol/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外加工作压力的变大饮食习惯的巨大变化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疾病,由于到目前为止尚且没有研究出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一旦患病就必须终身接受治疗,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和心理素质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通过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控制病情的近一步恶化或者是并发症的出现,所以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精神压力就比较大,有很多患者由于难以对饮食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导致病情恶化。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时常焦虑、抑郁会致使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素等分泌,从而使得机体的血糖水平明显上升,另外还会引起神经的亢进,使糖尿病患者呼吸加速、脉搏加速、面色苍白以及焦躁不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和血糖方面都有所帮助,所以该次探究将针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血糖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心理进行开导,缓解他们的压力,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鼓励他们积极应对病情;另外,患者的家属对病情的治疗与控制也是极为重要的,护理人员应该为家属讲解糖尿病的相关事宜,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精心护理,督促他们按时吃药,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另外对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也要进行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与生活习惯合理科学的安排膳食,以及进行适当的运动安排,督促他们长期坚持,以控制血糖水平的稳定;作为最为重要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以擅自增加或者减少药物的食用,控制病情恶化或者并发症的发生。该次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以及血糖水平都有重要控制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近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为了保证实验结果更为可靠,所以要排除无关因素影响,保证所选的糖尿病患者年龄均在45~65岁,每日的饮食控制也都基本相同,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常规的糖尿病治疗措施,实验组除了采取常规的糖尿病治疗措施之外,还由专业的护士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经过2个月治疗之后对两组人员用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并且对两组人员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2个月的观察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焦虑自评表的平均得分为40.65,抑郁自评表的平均得分为38.23分,空腹血糖平均为5.34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为7.42 mmol/L,对照组焦虑自评表平均得分为50.76分,抑郁自评表平均得分为55.93分,空腹血糖平均值为7.52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为10.52 mmol/L。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以及血糖的高低,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焦虑,血糖

参考文献

[1] 张玉会.合性中医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志及代谢指标影响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4,20(3):124-125.

[2] 陈艳君.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32):70.

[3] 管玉杰,王延荣.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21):156-157.

[4] 赵金兰,吴艳,张文莉.糖尿病患者焦虑护理对血糖的影响[J].2013,32(2):171-172.

[5] 黎艳,李莉,汪晓红,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0.

[6] 胡小红,陈谷霖,刘小敏.社区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97-99.

[7] 武鑫,李明珍,孙丽荣.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92-94.

抑郁对健康的影响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抽取的病例均为该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64例。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21±3.28)岁;孕周23~32周,平均(29.32±2.31)周。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4.75±3.12)岁;孕周22~32周,平均(29.15±2.25)周。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管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第一,支持性心理干预。首先,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医师合作,一起倾听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看法、得知病情之后的内心感受,并对患者的经历表示同情,让患者感受到外界的关心与温暖。其次,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再诱导患者将内心的烦恼、忧虑、痛苦说出来,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安慰和鼓励[3]。第二,认知心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过度担心病情会对自己以及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并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具体方式如下:首先,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来了解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重点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合并症等。其次,指导患者在生活当中减少诱发因素。比如,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日做适量、适度的运动锻炼,不吸烟不喝酒,等等。最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母婴健康的病例,从而使患者认识到妊娠期糖尿病虽然是终身性疾病,但是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则患者能够像正常妊娠期女性一样生活、分娩,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4]。第三,行为心理干预。向患者解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医嘱的危害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并指导患者正确应对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等紧急情况。第四,音乐疗法。音乐具有怡情、移情的作用,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先了解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之后再挑选一些曲调悠扬、节奏欢快或舒缓的轻音乐播放给患者听。同时,在聆听音乐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排除杂念,闭上眼睛回忆一些愉快的经历,并展望胎儿娩出之后的美好生活。通过音乐的力量,来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5]。第五,放松训练。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护理人员让患者在床上保持平卧,做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每周两次,30 min/次。第六,家庭、社会支持。妊娠期女性正面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此时又出现了糖尿病,因而患者的心理比较脆弱,不仅会焦虑抑郁,而且还常有孤立无援的感受。对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说明家庭、社会支持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理解与关心;同时,鼓励患者多与亲戚、朋友、同事进行交流,一方面获取外界信息,使自己不至于与社会隔绝,另一方面则体验外界的关心,避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6]。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变化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血糖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产科中的一种高危妊娠,临床中常见患者合并早产、产后出血、先兆子痫等并发症,病情的进展对母婴均有影响。改善疾病的转归非常重要。而在影响疾病转归的各种因素中,社会心理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比如焦虑、抑郁情绪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探讨了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的患者其焦虑自评量表(36.94±3.52)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1.82±6.24)明显低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43.52±3.19),(39.80±4.27)],并且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更优。焦虑抑郁评分与血糖水平的降低充分说明,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还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该研究中,心理干预包含了六种干预方式,这六种干预方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情绪进行调节,而最终目的则是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躯体的影响,降低治疗难度,改善疾病转归。研究结果证实,心理干预达成了预期目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

综上,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从该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评估结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 杜献,阮淑萍,朱剑峰.小组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36(14):2069-2070.

[2] 张秀民,侯雪晶.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4,21(1):85-86.

[3] 孙红霞,张菊苏,胡世杰.双C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32):126-127.

[4] 王天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系统分析[J].护理研究,2012,25(20):1919-1920.

[5] 陶玉燕.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24):629-630.

抑郁对健康的影响范文第4篇

B 同学:“好奇心理是主要的原因,他们一般是在好奇心理下开始抽烟的,什么事都要试一 下,这样就导致了他们染上烟瘾。 ”

C 同学:“一些同学总喜欢模仿, 青少年模仿心理强, 见到伟人在思考问题是总是叼着根烟, 自己就模仿他们,认为自己就好象伟人那样伟大了! ”

同学们的看法是对的,下面就是社会上的一份调查结果: “全国少年儿童禁烟宣传调查活动”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青少年吸烟是由于“好奇”的 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27. 6%;在受周围人影响的原因中,受周围同学影响的人数占 23. 5%,受家庭、社会影响的人数占 21. 3%,此外还有媒体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青少年 吸烟是为了增添个人魅力的占总数的 20. 1%;认为青少年吸烟是迫于学习、生活压力的占 总数的 5. 6%;属其它原因的占总数的 1. 9%。

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烟民的人均年龄在不断下降, 初始吸烟的年龄 1996年比 1984年提前了 3岁,年龄最小的烟民仅 7岁。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孙江平博士介绍说, 在 1999年面向 186所中学的 11957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 22. 5%的学生尝试过吸烟,开 始吸烟的年龄平均为 10. 7岁, 83%的吸烟学生并没有遇到过因年龄小而买不到烟的情况。 调查显示, 84. 5%的少年儿童都能认识到吸烟不仅对吸烟者本身和被动吸烟者身体有害, 而且会造成空气污染。一部分少年儿童认为,

男性吸烟属于“正常现象” 。近 90%的少年儿 童赞成禁烟,其中女孩人数多于男孩。 “影响国家利税”和“禁止不了,没有作用”是不赞 成禁烟的主要原因。不少人提出,禁烟的最好办法是寻找“替代品”和“杜绝烟源” 。 看来,烟民已经朝着年轻化,女士化发展了,再不杜绝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吸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 对骨骼发育、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 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 功能尚不健全, 抵抗 力弱, 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此外, 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人狭窄,呼吸道粘膜纤 毛发育也不健全, 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损害并产生炎症, 增加呼吸的阻力, 使肺活量下降, 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

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 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 精神不振、 学习成绩 下降。 调查发现,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低。此外, 青少年正处在性发育的关 键时期,吸烟使睾丸酮分泌下降 20%-30%,使精子减少和畸形;使少女初潮期推迟,经 期紊乱。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 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 有关资料表明, 吸烟 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 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 25岁以后才吸烟者死亡率高 55%, 比不吸烟者高 1倍多。

所以,吸烟的危害是多方面. 那应该如何让青少年远离香烟呢? 在我们的社会问卷调查中,同学们的意见是多彩多样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国家方面:严查向未成年出售香烟的行为. 家庭方面:家长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进行严格管教, 明令禁止他们吸烟, 帮助他们健康 地度过心理不稳定期。

社会方面:一但发现未成年的孩子吸烟,应立即阻止,或告之父母.

抑郁对健康的影响范文第5篇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法定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概括为三类: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等。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指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矮小、狭窄,车间布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二、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职业危害因素常以五种状态存在:

① 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于0.1mm,主要是机械粉碎、碾磨、开挖等作业时产生的固体物形成。

② 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微粒,直径小于0.1mm,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氧化凝聚形成。

③ 雾: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

④ 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如苯蒸气、磷蒸气等。

⑤ 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在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

三、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噪声 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1 噪声对人的危害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1听力系统。噪声的有害作用主要是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噪声作用初期,听阈可暂时性升高,听力下降,这是保护性反应;强噪声作用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内耳感音细胞遭损伤,引起噪声性耳聋;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爆震性耳聋。

1.1.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失调。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易怒等。

1.1.3 其他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如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等。 1.2噪声危害防治 防止噪声危害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面来考虑。

1.2.1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如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用无梭代替有梭织布等,均可受到较好的效果。对于生产允许远置的噪声源如风机、电动机等,应移至车间外或采取隔离措施。此外设法提高机器的精密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摩擦和振动,也可以降低生产噪声。在进行厂房设计时,应合理地配置声源。

1.2.2 控制噪声的传播。一般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吸声。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和屋顶,或者在车间内悬挂空间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具有较好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加气混凝土、吸声板、木丝板等。

②消声。用一种能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装置,即消声器。这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消声器有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阻性消声器、根据滤波原理制造的抗性消声器以及利用上述两种原理设计的阻抗复合消声器。

③隔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把声源封闭,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如隔声罩、隔声间。隔声结构应该严密,以免产生共振影响隔声结果。

④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地板和墙壁等固体材料传播的振动噪声,在机器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结处设减振装置,如胶垫、沥青等。

1.2.3卫生保健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生产场所的噪声暂时不能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耳塞是最常用的一种,隔声效果可达 30dB 左右。耳罩、帽盔的隔声效果优于耳塞,但使用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有待改进。

对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对参加噪声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患者,不宜参加有噪声的作业。对有噪声的作业工人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如实行工间休息,经常监督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

2、振动 振动(又称振荡)是指一个状态改变的过程。即物体的往复运动。 2.1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2.1.1 全身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振动作用于人体后,在感觉上会引起不舒适,强烈的振动甚至不能忍受。振动可使作业能力下降,引起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的障碍,影响听力和手眼动作配合的准确度,影响注意力集中,容易疲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强烈的振动会造成组织器官位移、挤压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冲撞性振动甚至会造成组织损伤。在长期振动的作用下,可引起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脚腿痛、下肢疲劳及感觉异常。由于前庭和内脏受振动刺激后的反射作用,可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头昏、眩晕、呼吸浅表、脉搏和血压降低现象。乘晕症是晕车、晕船、晕机症的统称,是全身振动中的常见病。

2.2.2 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手部肌肉萎缩,多见于鱼际肌和指伺肌。手握力和手捏合力下降。肌电图异常,呈现正锐波和纤颤波。可发生肌纤维颤动和疼痛。 40Hz 以下的大振幅冲击性振动可引起骨和关节改变,主要发生在指骨、掌骨、腕骨和肘关节。可见骨质疏松、脱钙、囊样变、骨皮质增生;骨岛形成、骨关节变形及无菌性骨坏死等变化。

( 4 )听觉器官。振动过程往往同时有噪声产生,振动与噪声同时作用于人体,可加重对听力的损害。振动对听力损伤的特点是以 125~500Hz 的低频部分听力下降为主,其损伤发生在耳蜗顶部。

( 5 )免疫系统。对链锯工人和局部振动病患者的调查发现,血清中白蛋白含量 下降, α 2 球蛋白、 γ 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高。认为振动可能是引起超免疫反应的一种因素。

( 6 )内分泌系统。目前有人观察到,振动病患者血清中缓激肽含量减少而苯甲酰精氨酸乙酯酶活性增高,这一变化对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和血流速度可发生不良影响。振动还可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增多,甲状腺功能低下,尿中羟脯氨酸含量增高等。

2.3 振动对人体危害的防治措施

2.3.1 预防振动的危害应从工艺改革入手,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液压、焊接、粘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改进风动工具,采用减振装置,设计自动或半自动式操纵装置,减少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工具把手设缓冲装置;改进压缩空气的出口方位;防止工人受冷风吹袭。振动作业工人应发放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的无指手套,以减振保暖。

2.3.2 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按接触振动的强度和频率,订立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制度,并对日接触振动时间给予一定限制。

2.3.3 就业前和工作后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也很重要。

3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周传播,具有波的一般特征。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按其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电离辐射包括 X 射线、γ射线。

3.1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1.1 急性效应。急性放射损伤平时非常少见,只在从事核工业和放射治疗时,由于偶然事故而发生,或在核武器袭击下发生。

3.1.2 慢性效应。慢性放射病是在较长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而引起的。全身长期接受超容许剂量的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照射病;局部接受超剂量的慢性照射可产生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生育力受损、白内障等。慢性损伤常见于放射工作职业人群,以神经衰弱综合症为主,伴有造血系统或脏器功能改变,常见白细胞减少。

3.1.3 远期效应。辐射的远期随机效应表现为辐射可能致癌和可能造成遗传损伤。在受到照射的人群中,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可能使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受照者的后代中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3.2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的防治措施

3.2.1 外防护除控制放射源外,主要从时间、距离和屏蔽三个方面进行。 时间防护是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则下,设法减少人员受照时间。

距离防护是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远离辐射源,在操作中切忌直接用手触摸放射源,使用自动或半自动的作业方式为好。

屏蔽是外防护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方法。

3.2.2 内防护主要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三个环节。 围封隔离是采用与外界隔离的原则,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 应用放射源不可能完全不污染,应除污保洁,随时监测污染。采取通风过滤的方法,使污染保持在国家规定的限制以下。

3.2.3个人防护的总原则是,应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侵入人体的行为,如饮水、进食、吸烟、用口吸取放射性药物等。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配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工作服等。

4.高频电磁场(射频辐射或无线电波) 高频电磁场也称射频辐射或无线电波,是指波长范围为 1mm ~ 3km 的电磁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4.1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1.1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有头昏、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心悸、消瘦和脱发等。

4.1.2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症状:手足多汗、口干、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以副交感神经反应占优势为其特点。

4.2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预防措施

4.2.1屏蔽辐射源用铝铜等金属板或网包围辐射源,以吸收和反射电磁场能量。尽可能屏蔽辐射源所有部分;屏蔽表面应是闭合的,并通过接地装置将吸收的能量变为感应电流引入地下,以防二次辐射。

4.2.2 远距离操作操作岗位和休息地点应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4.2.3 个人防护从事微波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具。

4.2.4 医疗预防措施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重点检查眼晶体、血液系统和男性生殖功能。

5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热辐射作业。②高温、高湿作业。③夏季露天作业。 5.1 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1.1 体温调节。机体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一方面,劳动过程使机体产热明显增加,劳动强度越大产热越多;另一方面,机体不能再通过辐射热和传导及对流的方式散热,反而受到环境辐射和对流热作用。当气温超过体温时,机体只能靠蒸发汗液散热。蒸发是一种有效的散热途径,一般可以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但如果受某些条件影响,如高气湿、低风速或着装等,身体获热和产热大于散热,人体排出的汗液不能完全蒸发,则变成汗液流下。流下的汗液能起到蒸发散热的作用,体内多余的热不能及时散失而使机体产生蓄热现象,人体不能继续保持热平衡,体温可升高到 40℃ 以上。这时会发生中暑及其他变化。

5.1.2水盐代谢。由于出汗引起体内水分和盐的大量丢失。出汗量可作为人体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环境温度越高,劳动强度越大,人体出汗就越多。汗液中的盐主要是氯化钠,正常人一般每天摄取食盐的总量为10 ~20g,高温作业每天仅随汗液排出的盐可高达 25g 以上。故大量出汗可引起水盐代谢障碍,而影响劳动能力,甚至造成严重缺水缺盐;并导致热痉挛。

5.1.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由于劳动和散热的需要,体内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流向工作肌和皮肤,心脏负担加重,心率明显加快。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浓缩,粘度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心脏负荷,长期影响可使心肌肥大。

5.1.4 消化系统。高温作业时,由于消化道血液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胃液、唾液减少,胃酸降低,淀粉酶活性下降。表现为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高温作业工人消化道疾病患病率往往高于一般工人,而且工龄越长,患病率越高。

5.1.5 泌尿系统。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同时由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提高了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因此经肾脏排出的水分明显减少,有时只相当于身体日排出水分的 10% ~ 15% 。如果体内丢失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则尿液变得浓缩,加重了肾脏负担,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等,严重者表现为肾功能不全。

5.1.6 神经系统。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高,使肌肉活动减少,产热量减少,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保护性反应,但由此引起的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降低和反应速度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造成工伤事故发生。

5.2 劳动保护措施

5.2.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水隔热: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等;

使用隔热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炉渣、草灰、泡沫砖等。在缺乏水源的工厂及中小型企业,以采取此方法为最佳。

采用自然通风:如天窗、开敞式厂房,还可以在屋顶上装风帽。

机械式通风:如风扇、岗位送风。

安装空调设备。

5.2.2 加强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应采用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 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

5.2.3 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从预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6 弧光辐射 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辐射源,其弧光组成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其中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

6.1弧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1)焊接弧光的紫外线过度照射会引起眼睛患急性角膜炎,称为电光性眼炎。这是明弧焊直接操作和辅助工人的一种特殊职业性眼病。波长很短的紫外线,能损害结膜和角膜,有时甚至侵及虹膜和视网膜。

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组织的热作用。眼部受到强烈的红外线辐射,会立即感到强烈的灼伤和灼痛,长期接触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视力减退,严重时能导致失明。此外,还会造成视网膜灼伤。

眼睛被弧光的可见光照射后,眼睛疼痛,看不清东西,通常叫电焊“晃眼”,短时间内失去劳动能力。

(2)皮肤受弧光的强烈紫外线作用时,可引起皮炎、弥漫性红斑,有时出现小水泡、渗出液和浮肿,有烧灼感、发痒。

(3)此外,焊接电弧的紫外线辐射对纤维的破坏能力强,其中以棉织品为最甚。因光化学作用结果,可致棉布工作服氧化变质而破碎。

防护措施

(1)为保护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必须用镶有特制防护镜片的面罩。防护镜片有吸收式滤光镜片、反射式防护镜片和变色护目镜片等。滤光镜片根据颜色深浅分有几种牌号,应按照焊接电流的强度选用,见下表。

(2)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3)为保护焊接工作与其他生产人员免受弧光辐射伤害,可采用防护屏。

四、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所有不溶或难溶的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引起不同疾病。 1.1 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一类疾病。 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危害,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无进展,X线胸片阴影可逐渐消退。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吸入棉、亚麻、大麻等粉尘可引起棉尘症;吸入被霉菌、细菌或血清蛋白污染的有机粉尘可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吸入聚氯乙烯、人造纤维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呼吸系统肿瘤:石棉、放射性矿物、镍、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1.2 局部作用

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腺分泌增加,阻留更多粉尘,久之酿成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终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体表长期接触粉尘还可导致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金属磨料可引起角膜损伤、浑浊。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3.中毒作用 吸入铅、砷、锰等粉尘可在呼吸道粘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中毒。

2 对于生产性粉尘有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粉尘危害非常普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尤其发展中国家为甚,全世界大约近上亿劳动者接触粉尘危害。我国情况并不乐观,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必须采取强有力和效果明显的措施。

法律措施

2.1立法和执法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的法令和条例。

2.2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1979年卫生部颁发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中对9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作了规定,1983年-1996年又增加了40项粉尘卫生标准,总共达49项。2002年4月8日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的粉尘标准为47项,包括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两项指标,其中13项又分为总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石棉又分为总尘和纤维浓度。

2.3 技术措施 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最根本的措施。

2.3.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采用风力运输、负压吸砂等措施减少粉尘外溢;用含石英低、危害较小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

2.3.2湿式作业

为一种相对经济又简单实用的防、降尘措施,在考虑湿式作业时,需考虑喷雾水滴大小与捕捉尘粒能力间的关系,提高效率,节约用水,并注意水的再利用,避免污染水源。

2.3.3密闭抽风除尘

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如采用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抽出的含尘空气在经除尘装置处理后排出大气。

2.4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可佩戴防尘护具作为辅助防护措施。效果较好的有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适用于粉尘浓度高的环境。在粉尘浓度低的环境可佩戴防尘口罩。

五、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石油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汽油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直接摄入各种石油制品可发生多种中毒症状,受到影响的器官有:肺、胃、肠、肾、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衰弱、嗜眠、眩晕、痉挛、昏迷。若一时吸入大量的汽油蒸气,立即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引起特殊震颤,皮肤变青,脉搏混乱等症状,特别严重时,反射停止,膀胱和直肠麻痹,最后心脏衰竭而死。吸入的汽油蒸气主要靠肺进行排泄,因此呼气中带有特殊的汽油味。汽油蒸气的气味人们是可以习惯的,但造成慢性中毒后,会有沉重感,头、手、足、四肢和关节刺激性疼痛、腹泻,继之神经炎、贫血、咳嗽等,也会有严重的视觉障碍。汽油中添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也有神经毒害作用,有引起肺水肿、肺癌之类的危险。

1.2 柴油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柴油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强烈,毒性近似于汽油。通过石油蒸馏获得的不纯的矿物油,对人体能造成长期疼痛的皮肤炎,特别是除对日光敏感,受光线刺激剧烈疼痛外,有时会导致皮肤癌。重质油中毒初期是兴奋、头疼、视听错觉等,不久便产生习惯性,有时抑郁、疲劳、耳鸣并导致肠胃障碍,知觉丧失、记忆力减退、脉搏和呼吸延滞、胸膜炎、肺水肿等。慢性中毒易造成血液异常。

1.2苯及苯系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分析,挥发性芳烃--苯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是极少数能致癌的烃类之一,在石油中它的含量从0.1%(原油)到16%(某些炼制产品)不等。苯的急性中毒是从呼吸道吸入产生,低至44毫克/千克的浓度慢性接触,即可导致白血病并破坏免疫系统。现已发现,油船工作人员长期与石油蒸气接触,其骨髓细胞易发生染色体畸变。因此,苯的最高接触浓度定为10毫克/千克。

不论是原油还是炼制产品中的可能致癌物都与多环芳烃有关。原油中多环芳烃含量为0.2%一7.4%,其中致癌的多环芳烃含量比其他多环芳烃的含量小得多,但用过的废石油产品中的多环芳烃有所增加,苯并花可增加200倍。目前认为,由于石油污染使人类自海洋环境中摄入致癌成分(如食用海产品)而诱发癌症的可能性较小。已知某些海洋生物可以从环境中快速地积累多环芳烃,且长期储存于体内而不排出。例如,软体动物只有很低的或根本没有降解多环芳烃酶的活性。已发现,在贻贝组织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与人为的石油烃类输入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海产品中的多环芳烃并非人类可能致癌的惟一来源,在许多食品如烤肉、熏制食品等中都含有这类致癌物质。由于个人生活习惯不同,每人接触致癌多环芳烃的量有很大波动,人类从海产品中摄入致癌多环芳烃的量并不是特别高。

2 石油污染防护措施

2.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2.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2.4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2.5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 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在矿山、冶炼厂以及与锰化合物的生产、使用等有关的单位及个人, 锰中毒应引起重视。

2.1 锰的急性毒性

锰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不一, 锰蒸气的毒性大于锰尘, 而锰尘又以自然来源的新鲜粉尘毒性较大, 锰合金粉尘的毒性按以下次序递减: 锰, 二氧化锰, 矽锰。化合物中锰的价态越低, 毒性越大。锰蒸气在空气中氧化成为灰黑色的一氧化锰及棕红色的二氧化锰烟雾, 大量吸入可致急性中毒; 误服高锰酸钾也可发生急性中毒。

2.2 锰的慢性毒性

2.2.1 锰的神经毒性 锰中毒所影响的器官主要是脑, 锰可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脑部, 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受损症状。长期接触较低水平的锰尘, 对神经系统可引起长期毒作用, 出现锥体外系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四肢僵直, 动作笨拙, 表情举止异常, 体征检查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 闭目难立症等。高锰可能与癫痫有关, 还可影响智力等。

2.2.2 锰中毒在神经精神方面, 早期以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 继而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神经受损症状, 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

4.2.3 锰的生殖毒性 锰的生殖毒性,女工月经的经量增加、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白带增加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均增多。锰中毒男工精液外观呈均匀灰白色, 平均液化时间延长。

2.2.4 锰的肺脏毒性 锰也是一种肺毒物。在接触氧化锰粉尘的工人中, 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增高。

2.2.5 锰的肝脏毒性 肝对锰的分布与排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且锰主要经胆汁排泄。

2.2.6 锰的心血管毒性 锰有心血管毒性, 可引起动物心肌的兴奋与收缩分离,以致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而且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阻滞, 引起低血压。

2.3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严加密闭,提供局部排风设施和全面通风设施。 禁止明火、火花、高热,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

穿防透气型防毒工作服,戴防化学手套和安全防护眼镜。提供淋浴设施。属于粉尘。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及时换洗工作服。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

3酸碱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3.1酸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3.1.1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3.1.2 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3.1.3 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3.1.4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3.2安全措施

3.2.1密闭包装,并贮于干燥通风处。

3.2.2与食用化学品、碱类、还原剂、易(可)燃物分储。 3.2.3注意个体防护,严禁身体直接接触。 3.2.4皮肤(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 3.3碱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3.3.1具有刺激和腐蚀性。

3.3.2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3.3.3皮肤和眼与碱性物质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3.4防护措施

3.4.1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3.4.2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4.3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3.4.4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3.4.5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4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

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其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时,多被管腔内膜水分吸收阻留,变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

2、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一起进入人体,气溶胶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带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当悬浮颗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金属成分时,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雾,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代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雾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约强10倍。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毫克/米3的二氧化硫可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致癌因子的发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时,血中的维生素便会与之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二氧化硫还能抑制和破坏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2、防治措施

2.1个人防护

首先,应加强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的教育。

2常规处理SO2 方法 在注意工人个人防护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SO2 烟气。

预防措施主要有:生产和使用场所应加强通风排毒,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不应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

有明显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者,禁止从事与二氧化硫有关的作业。 臭氧对人类的危害

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一般森林地区臭氧浓度即可达到0.1ppm) 但超标的臭氧则是个无形杀手!

它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 和肺气肿;

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

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 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而复印机墨粉发热产生的臭氧及有机废气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因此,臭氧和有机废气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有效地防止臭氧污染的方法:

1、对外排的废气推荐采用水帘柜+生物滤塔处理工艺

水帘柜以去除漆雾污染为主,生物滤塔以去除有机溶剂污染为主。如果没有条件设置水帘柜,生物滤塔则是必要的,可同时兼顾去除漆雾和有机溶剂。有机废气的生物处理工艺适宜于小风量、低浓度、间歇使用场合,投资少,运行成本低,适用于汽修厂、4S店、钣金厂等场合的有机废气处理。

2、密闭设计,强化通风

对喷漆房尽量采用密闭设计,并采用强制排风,降低室内有机溶剂浓度,防止有机溶剂的无组织漫延和排放。通风量的设计应满足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要求。

一氧化碳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等;中度中毒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重度中毒意识障碍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如CO浓度极高时,可使人迅速昏迷,甚至“电击样”死亡。

2.其他损害

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之外,急性CO中毒尚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周围神经病变(多为单神经损害),皮肤水疱或红肿,身体挤压综合征(包括筋膜间隙综合征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极少部分患者可合并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3.迟发脑病

部分急性CO中毒昏迷患者苏醒后,经2~60d的“假逾期”,又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称为迟发性脑病。精神及意识障碍表现为智能减退、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外系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高、主动运动减少等帕金森氏综合征表现;锥体系损害表现为偏瘫、小便失禁、病理征阳性;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则表现为失语、失明、失写及继发性癫痫发作等。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氮氧化物可刺激肺部,使人较难抵抗感冒之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病患者,会较易受二氧化氮影响。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主要损害靶器官为呼吸系统。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1.急性轻度中毒 一般在吸入氮氧化物几小时至72h潜伏期后,出现胸闷、咳嗽、咳痰等,伴有轻度头痛、头晕、无力、心悸、恶心、发热等症状;眼结膜及鼻咽部轻度充血及肺部有散在的干啰音。胸部X线片可见肺纹理增强,或肺纹理边缘模糊。血气分析: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可低于预计值1.33~2.66kPa(l0~2OmmHg)。

2.急性中度中毒 有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咳嗽加剧,咳痰或咳血丝痰,常伴有头晕、头痛、无力、心悸、恶心等症状,并有轻度紫绀。两肺有干啰音或散在湿啰音。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胸部X线片可见肺野透亮度减低,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呈网状阴影;或有局部或散在的点片状阴影,或相互融合成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血气分析:在吸低浓度氧(小于50%)时,才能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大于8kPa(6OmmHg)。

3.急性重度中毒 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为重度中毒。

(1)肺水肿:呼吸窘迫,咳嗽加剧,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明显紫绀。两肺可闻干湿啰音。胸部X片可见两肺满布密度较低、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或呈大小不等的云絮状阴影,有的相互融合成大片状阴影。可伴有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血气分析:在吸入高浓度氧 (大于50%)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小于8kPa(60mmHg)。

(2)昏迷或窒息。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4.迟发性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在吸入氮氧化物气体,无明显急性中毒症状或在肺水肿恢复阶段后2周左右,突然发生咳嗽、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明显紫绀。两肺可闻干湿啰音或细湿啰音。胸部X片可见两肺满布粟粒状阴影。

长期接触低浓度 (超过最高容许浓度)的氮氧化物,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预防

1.改革工艺过程,尽量密闭化生产,加强通风排毒设备,便车间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2.定期检修设备,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如根据需要戴好送风式防毒面具等。

抑郁对健康的影响范文第6篇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锻炼者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锻炼者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三、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锻炼者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四、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上一篇: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范文下一篇:运营副总工作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