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神经症范文

2023-12-15

抑郁神经症范文第1篇

新的抗抑郁药物因此不断地被开发,虽然精神科医生主要的处方己为不成瘾新改良品种的血清素调节剂(Se1ee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简称SSRIs—血清素受体重摄取抑制剂),但此类治疗精神问题的药物成本高昂,在情绪失调的案例攀升的今天,成本的压力将会制约了临床的使用,又或成本将转嫁给病人,增加其经济负担,又或病人因而无力负担此类药物高昂的治疗费,转而使用价钱较廉宜的,却易于成瘾或副作用多的药品,譬如:2004年中欧洲药物评估中心,在研究其中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赛乐特(Seroxat):即帕罗西汀(Paroxetine)的副作用后,警告该药或会加剧18一29岁年轻病人的自杀念头。这种种对病人肯定有负面的影响。因此.,以相对简、便、效,且安全,不会成瘾的针刺治疗此类病症的临床研究确实有其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抑郁性神经症的患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抑郁性神经症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没有确定的实验指标,因此确定新的临床实验指标成为研究的重点。当前临床已拥有各种有效的抗抑郁剂,但仍约有1/3的病人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且长期服用毒副作用明显,因此寻找新型、低毒的抗抑郁药仍有必要本研究对照,探讨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指标,并通过对孟宪民老中医集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的纯中药制剂温胆安神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证实其抗抑郁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不断激烈,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愈发增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病人起病由心理社会应激所促发,如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伤病等,尤其有抑郁人格基础的人更易发生。生物学因素方面很少证明有改变,有学者推测本病与抑郁症可能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如有研究指出本病患者与抑郁症患者同样存在中枢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的活性下降,给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有疗效。从已有的文献得出西医治疗本病除了用心理疗法治疗外,主要以抗抑郁药治疗本病,但疗效不尽理想,且存在副作用多、禁忌症多,成瘾性大,费用昂贵,病人依从性差等不足。因此针对本病寻求一种简廉确效的治疗途径无疑具有重大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抑郁神经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 男12例, 女88例, 年龄17~75岁, 平均 (42.3±10.4) 岁。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制定) 相关规定符合, 并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 (HAMD) , 结合辅助检查、病史及体征检查确诊, 排除生理性与患者症状相关的疾病、药物和酒精依赖性疾病及精神分裂症。

1.2 方法

对该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抑郁表现发生情况、主诉的躯体化症状、HMAD评分及病情程度。识别神经内科抑郁障碍, 并分析临床特点, 总结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HMAD评分:轻度:17~25分;中度:26~39分;重度:40~46分。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主诉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占82%;腹痛腹泻占5%;头痛头晕占74%;呕吐发作、眩晕占10%;记忆力障碍占72%;体重变化占19%;心慌心悸占67%;慢性疼痛占33%;食欲减退占65%;胸闷、呼吸不畅通占37%;四肢麻木或乏力占60%;性功能障碍占63%。

2.2 抑郁表现识别情况

兴趣减退占94%, 自杀念头占30%, 情绪低落占92%, 绝望感占50%, 自责感占51%。

2.3 HAMD评分与病情程度

依据HAMD评分不同, 按轻度 (24.2±7.6) 分、中度 (33.1±9.3) 分、重度 (41.9±8.7) 分划分, 轻度相对占较高比例, 与中度、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P<0.05。

3 讨论

神经内科中, 抑郁障碍以伴躯体化症状的类型最为常见。相关研究显示, 对综合医院1 039例患者展开调查, 检出精神障碍率为26.1%, 其中12.8%为抑郁障碍。WHO研究发现, 在抑郁障碍的识别率方面, 与国际平均诊断水平比较, 中国医师还存在一定差距, 其原因为躯体化症状相对多变及复杂, 使抑郁症状掩盖, 导致延误诊断[2]。

患者病发抑郁障碍后, 多由躯体化症状, 多主诉躯体不适, 而未分析及总结精神症状。故实际工作中, 需对病史行密切询问, 患者主诉有心悸、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兴趣减退、乏力、烦躁等表现时, 需加强关注[3]。针对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患者, 神经科医师需关于在其中找出心理情绪存在的问题, 通常其为抑郁障碍并伴有躯体化症状的患者, 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后, 可显著改善躯体化症状[4]。该研究中, 睡眠障碍为最多见的躯体化症状, 其次为头晕头痛、记忆力障碍, 与报道一致, 睡眠障碍占82%, 提示睡眠障碍和抑郁障碍并存, 而记忆力障碍、头痛头晕患者均高于70%。主诉性功能障碍、食欲减退、心慌心悸的患者比例高于60%;其次为慢性疼痛、四肢麻木或乏力、呼吸不畅通感、胸闷, 提示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具有一定复杂性、多样性, 且以轻度、中度患者占有最高比例[5,6]。

呕吐、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占10%, 故需严格筛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防止漏诊, 依据需要可取抗抑郁药物对眩晕反复作用者治疗[7]。研究显示, 躯体化症状在女性患者中更为明显, 且就HAMD评分结果分析, 神经内科以轻度抑郁障碍患者最为多见, 中度居其次, 重度较少见。抑郁表现包括绝望感、兴趣减退、自责感、自杀感等, 故对抑郁障碍进行识别和积极治疗, 是重要的挽救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的手段[8]。神经内科多次就诊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失眠的患者, 在治疗无效或无相应阳性体征者, 需警惕存在抑郁障碍, 以免误诊, 加重病情, 造成恶性事件发生。且神经内科就诊的抑郁障碍者,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表现均较明显, 与抑郁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为诱发因素[9]。患者因疾病迁延不愈, 身心均承受较大痛苦, 加之对预后过分担心, 或存有自责心理, 均会诱导抑郁情绪的产生。神经内科症状在对躯体化症状进行询问的同时, 需了解睡眠情况和情绪, 以提高确诊率, 积极治疗, 改善预后。

综上, 依据神经内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 加强识别力度, 依据影响抑郁障碍的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 可提高诊治效果,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抑郁障碍患者的识别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 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抑郁障碍患者, 进行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诉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占82%;腹痛腹泻占5%;头痛头晕占74%;呕吐发作、眩晕占10%;记忆力障碍占72%;体重变化占19%;心慌心悸占67%;慢性疼痛占33%;食欲减退占65%;胸闷、呼吸不畅通占37%;四肢麻木或乏力占60%;性功能障碍占63%。抑郁表现识别情况包括:兴趣减退占94%, 自杀念头占30%, 情绪低落占92%, 绝望感占50%, 自责感占51%。依据HAMD评分不同, 按轻度、中度、重度划分, 轻度相对占较高比例, 与中度、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依据神经内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 加强识别力度, 依据影响抑郁障碍的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 可提高诊治效果,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神经内科,抑郁障碍,识别情况,影响困素

参考文献

[1] 张蕾.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患病情况调查[J].青海医药杂志, 2006, 36 (6) :68-69.

[2] Nys GM, van Zandvoort MJ, van der Worp HB, et al.Early depressive symptoms after stroke:neuro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and lesion characteristics[J].J Neurol Sci, 2005, 228 (1) :27-33.

[3] 司天梅, 舒良, 党卫民, 等.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防谈中文版的临床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7) :493-497.

[4] The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Consortium.Prevalence, Severity, 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J].JAMA, 2004, 291:2581-2590.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87-89.

[6] 张长青, 方向华, 刘宏军, 等.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3) :148-151.

[7] Paolucci S, Gandolfo C.The Italian multicenter obscrvational study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DESTRO) [J].Neurol J, 2006, 253 (5) :556-562.

[8] 龙洁, 蔡焯基, 刘永珍, 等.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27 (6) :430-432.

抑郁神经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抑郁症;共情护理;抑郁情绪;生活功能

抑郁症在临床上常见,不良情绪严重,需为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分析发现,给予抑郁症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不能有效满足患者护理需要,需要从共情护理的角度上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此次探究中,入组58例患者,分析了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对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自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58例,知情同意,根据数字表法均分患者,29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6岁至69岁,中位年龄45.2岁,男15例,女14例;2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岁至68岁,中位年龄45.3岁,男16例,女13例。将2组患者入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实施抗抑郁治疗。

纳入对照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士需为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抑郁症发病机制,治疗手段、护理要点等,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内心压力,促使患者投入到正常生活中,热爱生活,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纳入实验组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共情护理,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措施:(1)积极倾听。护士需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不打断患者、作对患者言论进行价值判定,可利用眼神、点头及话语等鼓励患者[1],沟通期间,护士需注重有效性,对患者诉说的内容给予一定的重视,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及未出口的话语,促使自身对情感的敏感性有效提升,可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可促使护患之间共情反应明显增强。(2)共情体验。护士需在患者角度上实施护理干预,体会患者痛苦,对患者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点关注[2],观察患者言语、表情及动作等,促使护士认知患者心理的能力明显提升,促使护士情绪体验能力有效加强,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1.3效果评估[3]

利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护士观察量表对HAMD评分、生活功能评分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办法

本组使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行X2检验(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分析获知,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均获得了明显改善,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率逐年增加,与人们工作压力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存在极大相关性,发病率呈现为逐年剧增趋势,患病人群中,常见中青年,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进行临床重点关注。

抑郁症患者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治疗过程中,护士需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

抑郁症作为精神障碍可在临床上多发,患者精神运动功能损伤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情绪,可导致患者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因此,临床上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提出了共情护理,可促使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能力明显提升。共情护理在临床上运用频繁,可通过良好沟通来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可促使患者精神压力明显减轻,可促使患者安全感提升,促进护患关系进一步和谐。分析发现,共情护理可促使护患之间关系明顯改善并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可显著缓解患者精神压力并积极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可促使患者孤独感及被疏远感明显减轻,可促使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减轻并促使患者康复潜能获得有效调动,可促使患者感觉受到重视,可促使患者自身价值感明显提升并促使患者正性激素明显增加,对促进患者机体代谢旺盛及早日恢复健康存在积极作用。

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AMD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均获得了明显改善,均明显更优。临床实践证实,给予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具有可行性及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给予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值得临床推荐。后续探讨中,需优化共情护理流程及完善共情护理措施,对本组研究结果进行深化探讨。

参考文献:

[1]魏艳琴. 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4):256-257.

[2]冯玉娜.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 特别健康, 2017(19).

[3]耿萍.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4):220-221.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2-9-29,女,汉,湖北荆门,主管护师,精神科护理。

抑郁神经症范文第4篇

WHO预测,到203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负担。全球目前约3.22亿抑郁患者,我国现有5575万患者。抑郁障碍是2017年全球头号致残元凶,每年因抑郁障碍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百万。

抑郁障碍研究困境

▶诊断难: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难以界定

▶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结构异常or功能异常?唯物or唯心? ▶科室选择?由于传统文化差异,神经科患者多于精神科 ▶与多种疾病交织:几乎所有疾病都有可能伴发抑郁障碍 ▶研究难度大:研究起步晚 抑郁/抑郁状态/抑郁障碍

▶正常: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兴趣降低。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间短,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重度抑郁:中度抑郁症由患者个体内遗传系统(基因)存在异常,或后天环境的巨变所引起的一种情绪性功能障碍,以持久自发性的情绪低落为主的一系列抑郁症状。

抑郁患者特点:不断的挂号,不断的排队,不停的询问,不停的疑惑,不停的检查,不停的换药,不停的……

应担当:神经内科抑郁问题突出,神经内科医生责无旁贷! 国内抑郁障碍防治形势严峻。2001~2005年中国山东、浙江、青海、甘肃四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量113,000,000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2%,63004例完成第一阶段的筛查。发现中国成人人群中(≥18岁),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6%,约有6100万患者。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患病率排在首位

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与成都市综合医院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调查发现:神经科门诊患者抑郁/焦虑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科室。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相关躯体主诉掩盖了核心症状 ➤躯体症状: ▶失眠、早醒

▶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也不能缓解 ▶头痛、背痛、各种躯体疼痛 ▶胸闷、心慌

➤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A. Kieinman在中国的研究显示: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的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失眠、头晕、记忆衰退或丧失、焦虑、疲劳和经历丧失),93%符合临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神经内科——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病率:7%~76% ▶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病率:30%~50% ▶癫痫伴抑郁患病率:8%~48% ▶卒中后抑郁患病率:20%~72% ▶多发性硬化伴抑郁患病率:19%~54% 神经系统疾病和抑郁障碍有着共同的解剖基础和神经生化起源;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如何担当——抑郁障碍严重肆虐,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迎难而上 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组织编写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8月正式发布。

2016年12月8日,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委会在云南召开常见《神经疾病伴发焦虑诊疗专家共识》定稿会。

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

1.即将组织编写常见神经疾病伴发抑郁诊疗专家共识 2.启动神经内科情感障碍登记 3.开设情感障碍专病门诊

4.启动常见情感障碍治疗药物大型临床试验 成人难治性抑郁

难治性抑郁症(TRD):指采用足量、足疗程的至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均无效的抑郁症。有30%~40%的患者对首次治疗没有效果,难治性抑郁患者是抑郁症疾病的主要负担。

治疗方案的选择

儿童青少年抑郁

儿童青少年抑郁是发生在6~12岁的儿童或者13~18岁的青少年患者的心境障碍,但临床表现往往没有成人抑郁明显,识别率低、诊断难度大、治疗存在风险等问题,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周期为9个月,接近7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部分症状会延续到成年。

特点

▶发病率广: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1.9%~3.4%,在青少年的发病率为3.2%~8.9%;

▶就医率低、识别率低:据不完全统计,就医率不到10%,识别率仅为30%;

▶病程长:病程一般长达9个月,70%患者的症状会迁延到成人; ▶共病率高:50%以上的患者伴发其他精神疾病共病,如物质依赖、焦虑症等。

心理治疗

➤比较9种心理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疗效与可接受性,最终认为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疗法疗效较好。

➤评估认知行为治疗儿童抑郁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最终认为认知行为治疗仅较不治疗对照有效。

➤评估人际关系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最终认为人际关系疗法有效。

药物治疗

➤比较十四种抗抑郁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认为氟西汀是唯一较安慰剂有效的药物,且文拉法辛等会增加患者自杀风险。

➤比较各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合并物质依赖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认为抗抑郁药可能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但对物质依赖改善不明显。

➤比较SSRI类药物与TCA类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最终认为SSRI类药物较TCA类药物有效,且更安全。

抑郁神经症范文第5篇

“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系统”是根据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改编而成。该系统集心理学、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的主观感受。为临床心理咨询、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测验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二、 信效度

吴文源等对36例神经症患者进行SAS自评,同时由医师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评价,两量表总分用Pearson相关法获得的相关系数为0.365,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41,表明SAS的效度尚好。王芳芳(1994)在1032名中学生测试的斯皮尔曼-布朗系数为0.696,间隔1个月的重测相关为0.777(P<0.001)。

刘贤臣等的因子分析表明SAS主要由4个因子组成,解释46.38%的总体方差。因子1中负荷量>0.50的条目有4个,可解释为焦虑心情,因子

2、3反映了自主神经紊乱和运动紧张,因子4是一混合性因子,由2个条目构成。

三、 题目

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里划,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格,表示:

A没有或很少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或着急 (A) (B) (C) (D) 2.我无缘无故在感到害怕 (A) (B) (C) (D)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感到惊恐 (A) (B) (C) (D)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A) (B) (C) (D)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 (A) (B) (C) (D) 6.我手脚发抖打颤 (A) (B) (C) (D) 7.我因为头疼、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A) (B) (C) (D) 8.我觉得容易衰弱和疲乏 (A) (B) (C) (D)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A) (B) (C) (D) 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 (A) (B) (C) (D)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A) (B) (C) (D)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A) (B) (C) (D) 13.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A) (B) (C) (D) 14.我的手脚麻木和刺痛 (A) (B) (C) (D)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A) (B) (C) (D) 16.我常常要小便 (A) (B) (C) (D) 17.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A) (B) (C) (D) 18.我脸红发热 (A) (B) (C) (D)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A) (B) (C) (D) 20.我作恶梦 (A) (B) (C) (D)

四、 评分方法及解读 正向计分题A、B、C、D按

1、

2、

3、4分计;反向计分题按

4、

3、

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

5、

9、

13、

17、19。

抑郁神经症范文第6篇

“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系统”是根据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改编而成。该系统集心理学、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准确-迅速地反映伴有焦虑倾向的被试的主观感受。为临床心理咨询、诊断、治疗以及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测验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或各类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二、 信效度

吴文源等对36例神经症患者进行SAS自评,同时由医师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评价,两量表总分用Pearson相关法获得的相关系数为0.365,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41,表明SAS的效度尚好。王芳芳(1994)在1032名中学生测试的斯皮尔曼-布朗系数为0.696,间隔1个月的重测相关为0.777(P<0.001)。

刘贤臣等的因子分析表明SAS主要由4个因子组成,解释46.38%的总体方差。因子1中负荷量>0.50的条目有4个,可解释为焦虑心情,因子

2、3反映了自主神经紊乱和运动紧张,因子4是一混合性因子,由2个条目构成。

三、 题目

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里划,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格,表示:

A没有或很少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或着急 (A) (B) (C) (D) 2.我无缘无故在感到害怕 (A) (B) (C) (D)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感到惊恐 (A) (B) (C) (D)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A) (B) (C) (D)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 (A) (B) (C) (D) 6.我手脚发抖打颤 (A) (B) (C) (D) 7.我因为头疼、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A) (B) (C) (D) 8.我觉得容易衰弱和疲乏 (A) (B) (C) (D)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A) (B) (C) (D) 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 (A) (B) (C) (D)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A) (B) (C) (D)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A) (B) (C) (D) 13.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A) (B) (C) (D) 14.我的手脚麻木和刺痛 (A) (B) (C) (D)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A) (B) (C) (D) 16.我常常要小便 (A) (B) (C) (D) 17.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A) (B) (C) (D) 18.我脸红发热 (A) (B) (C) (D)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A) (B) (C) (D) 20.我作恶梦 (A) (B) (C) (D)

四、 评分方法及解读 正向计分题A、B、C、D按

1、

2、

3、4分计;反向计分题按

4、

3、

2、1计分。反向计分题号:

5、

9、

13、

17、19。

上一篇:殷雪梅老师范文下一篇:指挥部会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