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大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浅谈大班幼儿如何平缓渡过幼小衔接期

3、家园沟通,改变“小学化”倾向

4、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5、幼小衔接活动计划方案的建构与操作建议

6、探究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

7、创新家园共育工作,促进幼小衔接

8、探“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教育焦虑成因

9、浅析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0、基于幼小衔接教育前提下的幼儿能力培养

11、幼小衔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12、做好幼小衔接 铺平入学之路

13、幼儿园如何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初探

14、关于开展系列亲子活动,促进幼小衔接的实践探索

15、刍议学前教育大小班幼儿衔接工作

16、串联“幼小”,顺畅衔接

17、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入学准备的策略研究

18、轻松应对幼升小, 父母“童”学伴你行

19、浅谈幼小衔接中农村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20、遇到不讲理的家长,怎么办?

21、湖州地区幼小衔接补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2、基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

23、农村幼小衔接的家校园一体化策略谈

24、上小学,我们准备好了

25、提升幼教质量,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6、如何引导大班家长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27、幼小平缓衔接,构建科学教育生态

28、辽宁省幼小衔接现状调研报告

29、大班幼儿入学心理期待研究

30、刍议如何做好幼儿园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

31、浅谈如何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

32、破“起跑线”焦虑,顺利幼小衔接

33、农村幼小衔接问题研究

34、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大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的实践

35、幼小衔接实施当中家长如何多方面教育引导的策略分析

36、多管齐下给力时,幼小衔接无尽处

37、遵循幼儿成长规律 尊重幼儿个性发展 让幼儿快乐地做好入学准备

38、家园合作助力幼儿入学准备

39、民办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

40、家园互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41、探讨幼小衔接聚焦能力培养

42、疫情期间师幼互动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实践的研究

43、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探索

44、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

45、三招应对“幼小衔接期”

46、大班:科学“幼小衔接”

47、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48、家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49、由“不值得请假参加”带来的思考与改变

大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新时期幼小衔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3、幼小衔接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4、强化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措施

5、基于幼小双向互动看幼小衔接教育探思

6、浅谈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方法

7、浅析幼小衔接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8、幼小衔接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9、浅谈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0、浅析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策略

11、基于教师和家长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

12、从中观系统分析幼小衔接问题

13、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4、把握“幼小衔接”的风向标

15、幼小衔接培养儿童学习力的研究

16、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世界幼儿教育水平综合排名TOP10之第7名:法国幼儿教育

18、基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幼小数学课程衔接研究

19、浅谈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20、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21、浅谈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展与实施

22、分析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策略

23、针对数学学科中的幼小衔接策略探索

24、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5、在幼儿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探讨

26、浅论如何利用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

27、农村幼小衔接的家校园一体化策略谈

28、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研究

29、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30、幼儿园游戏理念背景下的幼小衔接

31、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2、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33、我国幼小衔接现状透析

34、提升幼教质量,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5、试论科学开展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策略

36、家园校三方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

37、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分析

38、儿童健全成长取向下幼小衔接教育观差异分析

39、日本幼小衔接的经验和启示

40、“幼小衔接”的正确姿势

41、双向互动教研,助推幼小科学衔接

42、汇聚“科学”共识:推动幼小衔接教育生态优质发展

43、浅谈数学教育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44、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45、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规则性游戏的指导方针

46、幼儿园重视教育过度的时代意义与对策

47、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48、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幼小衔接工作探究

49、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幼小转衔教育研究探讨

大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3、农村幼儿园教育管理的优化策略

4、“双减”政策下小学阶段考试秩序的优化

5、督学引领,助力幼小衔接教育

6、“双减”,重拳整治教培机构

7、浅谈课堂上20以内加减法口算能力的培养

8、以“双减”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9、做个“淡定妈”有多难

10、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1、浅谈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

12、结合“双减”浅谈家校共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3、“双减”之下“家校社”三位一体 共育新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14、教学评价“五变”促“双减”工作实施

15、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有效策略研究

16、“全面三胎”政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问题预测和对策研究

17、与时俱进 构建本真数学课堂

18、“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

19、携手共育,科学助力幼小衔接

20、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落地 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

21、一体化基础教育学校幼小衔接双向策略研究

22、如何纾解幼儿家长的教育焦虑?

23、刍议双减政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落实

24、“双减政策”下的幼小衔接教育策略探讨

25、双向衔接,有效准备,快乐入学

26、“双减”背景下,“零起点”应从量变走向质变

27、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究

28、聚能德久,构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

29、人教社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30、家园联手共育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3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内容适宜性研究

32、“双减”之下,教育终将归于平凡

33、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的幼小衔接工作

34、整体设计 五育并举 护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5、双减政策下幼儿园将如何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36、K12教培行业的三条生路、两个变量

37、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山东行动”

38、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39、“双减”背景下的平板识字教学

40、双减政策背景下家长教育焦虑问题分析

41、2021年总目录(C版)

42、双减政策下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43、守正创新 铸就优质松滋教育

44、双减背景下,低段关于数学思维的作业设计

45、市县行动①推进幼小衔接 走好“双减”第一步

46、学生学业差异原因与对策

47、一轴三翼 双向发力 扎实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48、项目化评价:入学适应学习评价新探

49、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发展

大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美国:

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

美国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注意儿童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美国幼儿园基本上附设在小学里,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5岁儿童限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其入小学做好准备。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育内容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对幼儿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这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样就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英国、瑞士:

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合并教育

瑞士有26个州,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制度,日内瓦所实行的就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日内瓦的“MaisonDes Detits”学前教育中心就是由学前两个年级和小学的一二年级构成,设在一幢楼房里成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日内瓦的“Ecole DuLirron”学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组成,另一部分是三年级至六年级,虽然都属于学校统一行政管理,却是以小学二年级为界划分两部分管理。

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从幼儿学校的课程来看,尽管幼儿学校属于小学阶段,但课程的内容、要求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仍然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逐步向小学过渡。另外,英国也充分重视托儿所与幼儿学校间的衔接。在伦敦,当前较普遍的做法是将保育学校与幼儿学校合并在一起,这种做法避免了两类机构在环境与社会交往范围上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

瑞士和英国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需要,其教育机构设置的主要趋势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个环境之中,将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或合并为一个教育阶段来考虑,从环境布置、课程设计、教师培训都以创设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发展而协调的学习环境为中心。

日本:

幼小衔接列为终身教育体系

日本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考虑。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续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

在小学教育方面,重要的是如何将幼儿园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延伸、发展和深化。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新大纲对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了重大改变,原来的六领域(体育、语言、自然、社会、美工、音乐)改为五领域(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在小学教育方面,文部省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生活课包含了原来小学课程中理科(以自然、地理、理化基础知识等为内容的课程)和社会科(以社会常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取消理科、社会科。但生活课又非二者简单的结合,它是一门新的具有科学教育特色的综合课。幼小课程目标、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为幼小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幼小改革后目标的一致性,使幼儿园教育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法国:

三大法案加强幼小衔接

为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既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又体现出它们之间良好的过渡性,法国陆续颁发的三大法案中有关条文均提出加强幼小衔接。其具体措施如下:

1.增加男性教师。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不利,因此提倡男性担任幼儿园教师。

2.科学划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学习阶段。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2、3、4岁的儿童;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期”,包括母育学校5岁儿童和小学前两年级的儿童;第三阶段为“巩固期”,包括小学最后三个年级的儿童。把儿童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重复学习。学前阶段与小学老师每周要用一个小时来探讨每个阶段儿童应达到的实际水平,并确定每个学生达到该水平具备的条件。

3.合并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

4.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也是法國幼小衔接的一个有效措施。

【编辑:陈彤】

大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教法与学法的变化,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相比,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是解决学生“数学难学”,教师“数学难教”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衔接;原因分析;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高中教育。我一直从事初、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感觉到新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些变化,中考难度的下调,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优秀生可能变为学习的学困生,甚至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新课改实践表明,刚步入高中校门的新生的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它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和后续课程的学习。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暂时从中考的重压下得到解脱的他们基本上处于失重状态,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目标不明确。特别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抽象语言和符号,比如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以及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推理,加上认识不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觉得高中数学离生活很远,学习劲头更显不足。初、高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侧重点不同。高中与初中分别进行课改,有些内容重复出现,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学生往往局限于初中数学的认识,很难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了负迁移。在高中要想对课改后的教科內容进行拓展推广时,需补充大量的内容,对于接受更多的新内容,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初、高中教材内容差异较大。初中数学教材就深度和广度对比高中教材来说“浅、少、易”。初中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贴近,比较形象直观,学生一般容易理解掌握。而高中数学教材自成体系,从高一一开始就是集合逻辑,体现出概念抽象、符号严谨、逻辑思维性强的特点。与初中“知识板块”相比,存在明显“落差”。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和落实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复习”、“怎样归纳总结”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这些能力、思想方法也正是高考命题的要求。所以,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大小衔接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中学)

摘 要:语文是人们展开交际活动的主要工具,也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教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其中,初一语文的教学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做好初一语文的衔接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衔接教学;因材施教;问题适度;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有着一些相似点,也有着不同之处,比如初中的语文知识都是建立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之上,只是难度较高;小学语文的体裁偏向于寓言、故事等,初中语文则大量收錄一些经典的、体裁多变的文学作品;小学语文的学习重点更强调学生的识记能力,而初中语文则注重学生的情感认知等。这些不同之处使很多学生在初一便感到不适应,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初中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下面,笔者从因材施教、提问要难度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讨论初一语文衔接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是由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先生率先提出的,一直到现在都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适应能力等都不一样,一部分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并根据初中学习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策略,从而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取得进步。然而,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有着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却因为无法适应初中的快节奏而产生排斥反应,从而渐渐降低学习兴趣,如果无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很可能会让这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好中小学的语文衔接。

在刚刚担任本班的语文老师时,我率先在全班举行了一次摸底测验,考查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在测验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较高,他们能够十分准确地找到文章的主旨与情感,做出精确回答,但是在关于字形、字音的客观题目中失分率较高;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以及诗词的理解总是出现偏差;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总是词不达意等。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我在语文课上查漏补缺,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就如在《散步》一课中,我让字音、字形等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班级内朗读课文,纠正他们的发音问题,并根据生字词展开听写训练;针对对文本的主旨与理解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学生,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析文本结构、主旨大意,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尊老爱幼、珍视亲情与生命的情感;针对那些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我经常指导他们在课后展开阅读、实践等活动,让他们写一些读后感或生活随笔等。

二、提问水平要难度适中

很多教师喜欢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也以问题来集中初中生的注意力。但是,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问题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符。问题过难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问题过易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要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使问题难度水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初一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考兴趣,并利用自己在小学的语文学习成果以及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再塑生命的人》一课中,学生对叙事性文章的了解不深,但也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这类课文。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叙事性作品的特点,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提出几个问题:“通读课文之后,你可以描述沙利文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吗?海伦·凯勒的形象又是如何?”“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自学,还能在问题的引导下理解这篇课文的特点与文章的情感。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一学生的认知还过于依赖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对一个事物的兴趣直接决定着他们是否会主动参与到与其有关的活动之中。因此,教师要激发初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其自愿学语文,并且主动克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从而做好衔接教学。如,《雨的四季》一课的课堂伊始,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季节中雨的照片,有连绵轻柔的春雨、有狂风骤雨的夏雨、有静谧凄凉的秋雨、有寒冷透明的冬雨,并配有下雨的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雨天之中。这个情境迅速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学习状态,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初一阶段是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过渡阶段,教师一定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注意提问的难度适中,使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初中生主动思考,不断丰富与拓展他们的原有认知体系;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来促进衔接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淑兰.初一语文教学衔接问题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6(6).

[2]高丹.初一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分析[J].中华少年,2016(32).

编辑 李琴芳

上一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