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保护论文范文

2023-12-13

建筑物防雷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输电线路工程得到广泛应用,为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输电线路在设计过程中,针对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往往通过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处理。为有效预防雷电天气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输电线路通过采取防雷措施进行处理。文章对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跳闸事故;电力系统 文献标识码:A

雷电是造成输电运行过程发生故障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雷雨天气在地区气候中属于常见天气,输电线路在雷雨天气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跳闸等现象。因此电力事业在进行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针对雷雨天气影响,通常采取综合防雷措施进行处理,以有效控制雷雨天气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

1 综合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综合防雷措施,是指输电线路对雷击各种因素的研究,从而制定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雷击对输电线路运行造成的影响。综合防雷措施包括控制地保护角、安装避雷线和优化接地线阻设置三种形式,以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

1.1 控制地保护角

地保护角的角度决定杆塔设置,从而客观上对杆塔受雷击影响程度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输电线路电力输送,因此应通过控制地保护角的方式,以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控制地保护角的方式一般是利用较小地保护角角度进行控制,以实现输电线路减少雷击影响的目的。地保护角的控制措施,首先应根据地理环境和输电线路施工方案要求,针对杆塔进行科学规划,以满足实际需要和输电线路铺设要求,一般利用安装耦合地线技术实现线路输送对杆塔的处理。耦合地线主要是指利用铺设地线技术,实现导线对雷击电流量的科学引导,从而减少输电线路的电压,有效预防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现象。

1.2 安装避雷线

避雷线是输电线路有效预防雷击的工具,因此在输电线路的铺设过程中,应进行安装避雷线工作,以实现输电线路处理雷击的目的。安装避雷线往往是针对容易受雷击的杆塔等高层输电线路建筑物进行,通过避雷线的导线作用,合理引导雷击电流量进入地层,以减少杆塔受雷击的影响。如果杆塔直线距离过近,在安装避雷线过程中,应针对杆塔之间的避雷线,组成闭合回路,以优化雷击电流在导入地层过程中,反复在杆塔之间导流的现象,实现优化避雷线的目的。安装避雷线,有利于针对电流量过大的线路实现分流,从而优化输电线路运输要求,进而实现杆塔传输电力的稳定运行。

1.3 优化接地线阻

为确保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工作深入落实,应针对接地线阻进行优化,确保接地线阻的稳定运行,以实现对雷击电流的及时处理,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针对接地线阻的设置和优化,应结合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和输电线路电力运输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土壤对电阻造成的影响,进行接地线阻的优化设置。优化接地线阻主要通过减阻剂和爆破两种实施,实现对接地线阻的合理控制。减阻剂在优化接地线阻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在接地线路周围运用减阻剂,实现对输电线路的优化设置,从而确保土壤对电阻率的影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有利于接地线路对雷击电流的处理。爆破是指利用人工爆破的方式,实现对输电线路施工周围的施工,并结合填充电阻材料的形式,达到对土壤湿度的控制,从而确保接地线路处理雷击电流量的

需求。

2 综合防雷措施的经济性

综合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中的运用,有利于减少雷击电流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短路或者跳闸现象,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输电线路对综合防雷措施的应用,应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合理地制定综合防雷措施运行方案,确保综合防雷措施制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综合防雷措施在雷雨多发地区的运用,有利于解决雷击频发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进而减少输电线路受损和输电线路的维修费用,达到综合防雷措施运用的经济性目的。综合防雷措施在雷电较少地区的运用,有利于完善输电线路维护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的保护,从而达到优化输电线路设置的经济性。例如某地是雷击严重地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和受损严重,为有效预防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结合综合防雷措施,地区电网在进行输电线路改造过程中,运用综合防雷措施,针对地区杆塔受雷击严重的现象,运用安装避雷线路措施,并优化接地线阻,有效维护地区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并节约输电线路维护和维修成本,避免经济投入严重的现象。

3 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分析

针对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分析,应从建立经济模型和分析措施进行,从而实现科学的分析,以供综合防雷措施技术进行完善。

3.1 建立经济模型

建立经济模型是指针对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分析,首先应完善经济分析模型的建立,确保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经济模型的建立应结合综合防雷措施技术在经济效益中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应明确分析的范围和措施,因此运用层次建设法构建经济模型的建立,有利于针对综合防雷措施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明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确保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分析进行的合理科学。运用层次构建经济模型的主要工作流程,大致为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同时构建大致的经济分析模型层次,依据各影响因素在综合防雷措施中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计算,从而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综合防雷措施建立的经济模型,主要包括目标、准则和措施三个层次。

3.1.1 目标层在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模型中的应用。目标层在防雷措施经济模型中的应用,是指防雷措施经济分析的假定目标,也叫作研究对象。综合防雷措施主要减少雷击电流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因此综合防雷措施在进行分析过程中,应根据输电线路受雷击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综合防雷措施的深入和落实,实现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3.1.2 准则层在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模型中的应用。准则层在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模型中的应用,是指综合防雷措施在维护输电线路运行和预防雷击影响中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综合防雷措施主要利用安装避雷线路或者控制接地线阻等方式,实现对雷击电流的引导,通过电流引导减轻输电线路的电流影响,实现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因此在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模型的研究中,应结合其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3.1.3 措施层在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模型中的应用。措施层在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模型中的应用,主要是指综合防雷措施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在构建防雷措施的经济模型中,应结合综合防雷措施进行构建,从而确保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3.2 分析措施

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针对综合防雷措施在地区输电线路中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确保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分析的科学性和精准性。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在输电线路中的分析,同时包括地理环境和相关影响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保护角的设置、地形环境和杆塔构造三种影响因素。

3.2.1 保护角的设置。保护角主要用来保护杆塔塔头,同时对杆塔受雷击的影响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对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过程中,针对保护角的设置进行科学考虑,也是主要工作。保护角决定杆塔塔头设置,从而决定杆塔受雷击的程度,并对雷击造成输电线路电流过大起决定作用。因此针对地区杆塔塔头保护角的设置,应按照地区地理环境和雷击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设置合理的保护角,以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产生的影响。

3.2.2 地理环境。输电线路施工过程受地理环境影响明显,同时雷击是地区的气候因素,因此综合防雷措施在地区输电线路中的运用,应结合地理环境进行施工建设。在进行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分析过程中,应结合地理环境对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确保输电线路设置的合理性,综合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地理环境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湿度以及气候等方面,对输电线路施工建设和综合防雷措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进行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应针对地理环境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分析的全面和准确。

3.2.3 杆塔构造。杆塔构造决定输电线路受雷击程度,因此针对杆塔构造应结合输电线路运行要求和雷击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杆塔构造最小程度遭受雷击。针对综合防雷措施经济性的分析,应结合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和杆塔构造进行,科学判定雷击情况以及综合防雷措施制定的合理性。杆塔构造应结合地区地理环境和输电线路运行方式,进行杆塔构造方案的规划,并结合地区雷雨天气进行杆塔工程的地区设置,确保杆塔构造进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有利于综合防雷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因此综合防雷措施技术在进行经济性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对地区输电线路杆塔构造造成的影响。

4 结语

为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应完善综合防雷措施。在对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和考虑,通过构建经济模型的方式进行分析,有效推动综合防雷措施在地区的应用,从而推动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郭道勇.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

[2] 赵淳,阮江军,李晓岚等.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评估[J].高电压技术,2011,(2).

[3] 王长彧,李瑞明.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技术经济性评估[J].科技资讯,2014,(12).

(责任编辑:小 燕)

建筑物防雷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作为一种自然现象,雷电现象有时候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自然灾害,从而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产生。每年由于雷电而造成的建筑物内电气设备事件时常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较大损失。过去防雷的方式较为简单,就是在建筑物上使用避雷针和一些金属物体来作为接闪体,以免建筑物受到雷击损坏。所以,做好避雷工作成为生活的常识,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极为必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防雷措施

民用建筑与现代工业中为了满足一定的生产生活需要,都需要安装很多不同功能的电气设备,如电话、电源插座、照明灯具、控制设备、各种工业与民用的动力装置、消防控制系统装置、智能系统等。但由于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引起的电磁效应和热效应、雷电高电压以及这些设备的耐过电压能力较低,导致这些电气设施的使用都会给设施和高层建筑造成损坏。所以,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技术的应用一定要加强,这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防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要對建筑物所处的地质结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和外部环境等有所了解,需要掌握建筑物的用途和高度、层数、建筑面积。

2.预先计算建筑物的年雷击次数,全面考虑建筑物的各个因素,依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的规定,针对建筑物的防雷类别进行分析、确定。一般对预先计算年雷击次数没有达到三类防雷的建筑物来讲,从以下两种情况来考虑。

(1)建筑物是不是公共场所,如医院和学校、电子商城、超市、大型的商场等,以上项目如果出现,必须要依照三类防雷建筑物来设计。

(2)建筑物内部有没有信息系统。考虑到屏蔽,预防直击雷接闪器应该采用避雷网。

二、感应雷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的途径

感应雷是由雷击电磁脉冲感应而产生的,形成感应过电压的机率很高,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尤其对低压电子设备威胁更大,所以说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雷电保护的重点是防感应雷入侵。感应雷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由供电线路入侵;高压电力线路遭直击雷袭击后,经过变压器耦合到各低压0.38kV/0.22kV线路后传送到建筑物内各低压电气设备;另外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由于附近雷闪感应出过电压。

2.由建筑物内信息线路入侵,可分为三种情况:

(1)若通过一条多芯电缆连接不同来源的导线或者多条电缆平行铺设时,当某一导线被雷电击中时,会在相邻的导线感应出过电压,击坏低压电气设备。

(2)当地面突出物遭受直击雷时,强雷电压将邻近土壤击穿,雷电流直接入侵到电缆外皮,进而击穿外皮,使高压入侵线路。

(3)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线路相连的电气设备,通过设备连线侵入通信线路。

3.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在接地体附近放射型的电位分布,若与有连接电子设备的其他接地体靠近时,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

三、防雷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筑物防雷设计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工程,非常复杂,感应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两者的影响不可能仅仅通过几种防雷方法和防雷设备就能完全解决,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据雷电的侵入途径,对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考虑,将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感应雷防护和直击雷防护和综合在一起,将雷击危害降到最低。现代建筑电气防雷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防护措施有接闪、分流、均衡电位、屏蔽、接地和合理布线。

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两种。

1.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1)接闪器。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雷电只能依照人们设计好的通道释放到大地中去,而不能随便选择放电通道。

(2)引下线,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

(3)接地装置。所谓接地是指为了让被保护设施免受损害,避免出现电流能量集中在某一个部位的现象,让流入防雷系统的电流全部释放到大地中。通过良好的接地能够非常有效的释放能量,避免电压反击的发生。

2.内部防雷装置:包括分流、均压、屏蔽、合理布线和安装电涌保护器

(1)分流。分流技术是保护电子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有效手段。所谓的分流是指在如电源线、电话线、天线等室外导体,和基地线和防雷装置间并联上一种避雷装置,这样雷电产生的电流就会分流入地了。

(2)均压。所谓均压是指将建筑物中的各个部位都分成相等的电位。如果各种金属线路和建筑物中的钢筋结构形成一个整体,那么建筑物中不会出现电位差,这样雷电就不能对人体及电气设备产生危害,因为建筑物内没有产生跨步电压。

(3)屏蔽。所谓屏蔽是指为了使建筑物内的自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免受到雷击的危害。因此,为了达到实现屏蔽的目的,建筑物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钢筋作为建筑物的主要建材,这样会使建筑物形成一个等电位的网状结构,进而让雷击电流实现分流。

(4)合理布线。所谓合理布线是为了让防雷技术达到更有效的效果。现代建筑和照明、电话、电视等电器的管线联系紧密。首先,将这些管线放进金属管内,达到屏蔽的目的。其次,把管线主干线中的垂直部分放入建筑物的中心,达到缩小电磁波感应范围的目的。

(5)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SPD)能够吸收危险的额外电压,防止大多数这样的电压进入您的敏感设备。

四、结语

现代建筑物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防雷,再加上在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的应用广泛,更加大了其受到雷击的概率。所以,加强对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防雷技术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的电气设计人员只有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处雷电环境,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详尽分析、精确计算,科学考虑规范没有细化到位的地方,特殊问题要用特殊措施来解决,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设备、人员和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毅.浅谈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与研究.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J].科技资讯,2011.

[2]李大生.住宅建筑电气防雷措施分析.北京外交人员房屋服务公司[J].价值工程,2010.

作者简介:

童杰,413027197409161434,男(1974-09-),籍贯:河南商城县,研究方向:电气。

建筑物防雷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建筑外墙的施工可以保证建筑美观性,提高建筑结构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为建筑正常使用奠定基础。但是在设计应用中会产生各类问题,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就需要加强建筑幕墙设计,分析建筑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保证建筑幕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对此,本文对建筑幕墙设计及优化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建筑幕墙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幕墙;设计要点;分析

前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建筑水平有所提高,高层建筑在社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建筑新工艺技术不断在建筑行业中应用起来。在建筑幕墙装饰迎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挑战,对建筑幕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幕墙所面临的现状不够乐观,对外墙的装饰还处于刚开始发展阶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外墙装饰的本质,性能,施工技术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施工中,市场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建筑幕墙的装饰效果,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给建筑工程埋下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1.建筑幕墙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增大,要求逐渐增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建筑材料、结构和高度的影响,由于建筑幕墙施工速度快,保证其完工后能够供人观赏,开始大范围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主体结构与幕墙结构联系紧密,建筑的高度受风力影响较大,所以人们更加关注幕墙质量。对此,就需要建筑幕墙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单位根据施工要求和行业规范进行设计,根据建筑施工实际情况,需要在设计幕墙的过程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在提高建筑观赏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建筑幕墙的功能,保证建筑幕墙质量与美观。在设计幕墙时,需要统合绿色环保理念,符合使用者要求。

2.建筑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筑数量与高度在增加,在开展設计时,如果无法合理设计,就会导致幕墙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在设计竖框的过程中没有设置伸缩缝,导致竖框受到风压的影响变形,尤其是对玻璃幕墙来说,其骨架会严重变形。另外,咋分析幕墙的结构受力时,一旦没有准确、科学核算传力点的受力情况,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一般来说,需要设计人员重点关注幕墙设计方面,提高设计环节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保证幕墙正常使用。

3.建筑幕墙设计要点策略

3.1优化幕墙设计招标工作,培养优秀建筑幕墙设计人才

在建筑幕墙进行施工前,要对建筑幕墙设计进行招标,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幕墙设计滞后的问题,鼓励招标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其次,要明确规定幕墙设计的费用标准,并对优秀的幕墙设计企业给予奖励,鼓励企业设计出更高品质的幕墙装饰结构。对于幕墙设计图纸的审核,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审查,这样才能够保证幕墙设计质量,避免设计与工程特点不符,从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并且加强幕墙施工一体化机制,建筑幕墙的一体化机制要充分发挥出幕墙的实力,在企业竞争的过程当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够成熟,影响到建筑幕墙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幕墙的设计施工进行管理。人才是企业利益的核心,要想保证建筑幕墙设计更加合理,更加满足当代人的生活与审美,就需要幕墙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对面试人员的设计理念与自身素质进行严格选拔。在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就要对其进行培训,与某个大学进行合作,保证人才的实用性。另外,建筑幕墙的设计还需要幕墙的设计单位与施工方之间紧密联系起来,考虑幕墙的隔离,防电,防污染等因素,对幕墙设计以及施工中各项责任与工作进行明确规定,明确分工。

3.2加大单元板之间连接的紧密

大面积的建筑幕墙都是由多个小单元板块拼接而成的,在安装单元结构时,时常出现结构错位的情况,伸缩位移表小,内部构造变形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大多都是忽略了幕墙防漏设计所造成的,因此,各单元结构需要运用纵横相接的方式,进行穿插安装,通过多腔截面来安装,提高各单元板的连接紧密性。在利用辅助装置将连接各个单元板块,建设排水设施,增强建筑幕墙的封闭性与防水性。在设计当中胶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了整体的水密性与气密性,保证幕墙的持久性。胶材的材质,性能,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单元式幕墙所使用的胶条通常都是三元乙丙,这种胶条抗老化性强,多方面效果都是不错的。在设计胶条的时候要注意系统的整体性,在设计时要注意压缩与硬度的问题,这两者必须要符合相应的规定。在设计对对接幕墙气密性时要保证胶条横竖相同,以便胶条与板块四角形成一个闭合的状态。在选择胶条排号的时候要考虑当地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根据不同地区的温度来选择胶条的排号,保证胶条的使用范围。第一层需要运用圆形布置方法,加强胶条与各个单元之间的接触,提高系统的关键度。第二层与第三层要利用幕墙板块来进行结构对接,将胶条紧紧压到单元板块缝隙中,形成一个牢固的密封层,在这种密封层隔离之下,增强建筑幕墙对外部环境的隔离,减小外部环境对建筑幕墙造成的影响。

3.3加强防噪音幕墙结构设计

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状况放置相应的柔性垫片,在幕墙立柱的中间留出一定缝隙,比曼各幕墙结构之间出现噪音,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挂钩连接的情况,需要适当放置垫片,避免产生噪音。同时,还需要在设计幕墙时,进行幕墙防雷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防雷措施,防止雷雨天气给建筑造成破坏,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所以,建筑幕墙结构防雷设计灰分关键。现阶段,建筑幕墙防雷设计成为设计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设计幕墙的过程中需要对高层建筑加以防护,将幕墙防雷系统与建筑幕墙防雷装置连接起来,完善幕墙防雷网,减少雷雨天气对高层建筑的影响,通过防雷网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建筑受到雷击,保证人们安全。

3.4幕墙安全设计控制

幕墙安全设计在现代化的建筑过程中,安全因素非常重要,这是在进行建筑幕墙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幕墙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外部因素,地震,风荷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其作为幕墙设计的基础,提高幕墙设计安全性等级,保证工程符合实际要求。在进行幕墙安全设计时,要考虑施工材料的强度,避免材料使用达到上限,根据实际情况,留出部分材料,保证幕墙安全性。同时,加强绿色环保理念,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当中,在设计幕墙时需要减少噪音等污染,将室内外温差进行隔离,在设计幕墙时需要根据相应理念来进行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证人们安全。

3.5建筑幕墙整体设计要点

在建筑幕墙设计过程中,安全性是重点考虑的内容,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勘察施工现场,掌握施工要求与技术,保证幕墙设计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保证材料强度,便于工程顺利完工。在保证幕墙安全性的同时,还要加大环保方面的研究,应用现代先进技术,降低成本,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建筑美观性,为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总体来说,建筑幕墙作为建筑工程非常关键的内容,给建筑安全与持久性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作为幕墙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具有超强的专业知识与责任心,在幕墙结构的设计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建筑幕墙的防水性能,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质量,还有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展晓东.建筑幕墙设计常见问题要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21):142-143.

[2]黄陈.建筑幕墙设计要点及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88+90.

[3]丁家荣.建筑幕墙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要点控制探究[J].门窗,2019(01):18+20.

建筑物防雷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1 雷电危害的途径及原因分析

1.1 直接雷击破坏

当雷电击在避雷针上时, 就会有雷击电流通过引下线释放到大地, 从而引起地电位升高。在机房接地状况不规范的情况下, 就会导致它们的点位升高, 进而侵入到用电设备被, 在部件之间产生电压差, 击穿器件或击毁设备。

1.2 雷电感应破坏

雷云放电时, 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称之为雷电感应破坏。雷电感应破坏虽然没有直击猛烈, 但其发生的几率却很高。因为一次雷电就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现象, 并且这种感应高电压可以通过电力线、避雷针、电话线等进入到计算机系统, 同时还可以传输到相当远的距离, 破坏范围非常大。

1.3 电磁脉冲破坏

雷电电流具有极大的峰值和陡度, 因此在它周围会出现极强的瞬变电磁场。使在其范围内的导体产生较大的电动势, 以致产生电火花, 电磁脉冲可达2.4GS。目前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的抗磁脉冲限度一般不大于800A/m。

1.4 球形雷破坏

球形雷是一种特殊的雷电现象, 直径一般在10cm~20cm之间, 存在时间一般在3s~5s之间。球形雷一旦遇到物体或电气设备就会燃烧或爆炸。一般是沿着建筑物的孔洞、或者开着的窗户、或者烟囱管道等进去。

2 雷击防护措施

合理、有效的雷击防护应该是尽可能的采用外部防护与内部防护相结合的方式将雷电流的能量引入到大地。外部防护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及人身安全;内部防护主要是防止各种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害, 具体措施如下。

2.1 外部防护

外部防雷主要是防止雷电对计算机的直接电击和对机房产生强大的机械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安装接闪器, 引下线泄流的方式进行保护, 在进行实施中, 必须考虑引下线的良好接地以及接地电阻的大小更加机房防雷的要求安装接地装置或与机房公用接地, 是接地电阻减小到最小。

同时, 为了减弱机房内的雷电感应环境, 降低雷电感应破坏的程度, 还必须考虑屏蔽措施, 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和增加下引线形成的格栅型法拉第笼。

2.2 内部防护

(1) 供电系统防护。电压防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雷击过电压从电源端进入设备保障设备及数据传输的畅通。按照国家要求应采用三级保护的形式: (1) 在建筑总配电盘前安装电源防雷器作为一级防护。 (2) 在机房楼层分配电箱安装电源防雷器作为二级防护。 (3) 在所有重要的精美设备及UPS前安装电源防雷器作为三级保护。

(2) 信号及网络系统防护。 (1) 装设保护器件。保护器件具有高阻抗, 相当于绝缘介质, 装设在电子设备终端和设备接地点之间可以有效的抑制侵入设备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如电话线, 将放电器与排流线圈串联接于每根线与地之间, 可使保护器易于同时工作, 同时维持电路的平衡运动状态。 (2) 计算机的终端保护。保护器很难将沿电路侵入的雷电过电压完全抑制到仪器设备的耐冲击水平, 必须采用多级抑制的保护措施。把采用电管或火花间隙来消耗雷电流的能量作为一级保护;把采用奇纳二级感来限制雷电流幅值作为二级保护。同时还可以在一、二级保护之间插入压敏电阻避雷针作为中间级保护。

(3) 接地保护。在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中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 使所有的雷电流泄入大地。理想的接地装置是没有任何电阻, 接地装置与大地之间的电势差为零。在实际安装时, 交流工作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均不应大于4欧姆, 直流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应安计算机系统的具体要求确定。另外所有的接地装置都要统一进行考虑, 或者连接到一起, 避免不同接地系统之间产生电压差而损坏设备。

3 注意事项

为了使计算机系统的防雷保护可以发挥最大的效果, 根据以往的经验, 应该注重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进行设计安装时, 应该反复论证防止出现遗漏, 留下防雷的安全隐患。

(2) 选择正规厂商的合格产品, 劣质劣质伪冒产品在使用时, 往往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 加强对防护系统的定期检测, 对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建立状态检测。

本文通过对雷电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各种途径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防雷系统的措施。防雷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必须综合考虑, 多种保护方法综合运用, 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已经广泛普及。计算机系统的防护保护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本文分析了雷电对计算机网络危害的几种途径和原理, 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防雷保护

参考文献

[1] 杨章勇.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点问题的研究[J].科技广场, 2010, 7:168~170.

[2] 陈小明.浅谈计算机网络防雷技术[J].职业, 2010, 32:98~99.

建筑物防雷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一、雷击的形式及危害

雷电流需通过电力线路传导进入大地。即便雷电没有击中电力线路, 但雷击产生后, 导线上感应出来的异向导线两侧移动。该电流经由线路入侵到广播电视设备, 在设备上产生了过电压。若过电压大于设备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就可以在系统设施的普通保险装置还未起作用时就将其击坏甚至烧毁, 这种情况对电视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害。

(一) 直击

雷电直接作用到设施的最上部。若无恰当的传导路径, 它的能量以非常大的电动力对建筑物或其顶部的其他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害。直击的主要侵入路径是从接收和发射天线入侵。

(二) 反击

雷电产生非常大的电流在接地电阻和向下引线上出现很大的电阻和电压降, 导致没有雷电击中时处在低电位的接地设备和其连接的导体产生高电位。若附近的设备等电位连接没有安装好或距离太近而发生击穿叫反击。此状况对广播电视设备、设施的入侵途径主要是经由传输线缆并对和它连接的元件及设施、设备造成破坏。

(三) 侵入波

雷电作用于架设在远处的的通讯线路或电线, 再顺着架空导线通过过电压、过电流波的形式袭入。若架空线上面没安装避雷设施, 雷电入侵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由此所形成的高电位冲击波通过传输线缆向各个方向杂乱无章的传输, 由此产生了对广播电视设备的极大的干扰和破坏, 一定要高度重视。

(四) 感应

雷电直接作用于设备设施表面上或者较近的地方, 雷电产生的电流通道的电磁场对建筑物整体都有空间感应。若机房和管线没有任何屏蔽, 有可能在某些设施设备上产生的磁场和电场达到危害元件的峰值。雷电感应较前三种产生的量小的多, 也对广播电视设备产生很大的破坏。

二、广播电视系统防雷

详细勘察需要防雷保护的广播电视设备、机房等, 制订详尽的技术方案, 并根据国家和广播电视行业技术标准、规范, 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具体设计时, 对广播电视设备整体的防雷措施、接收、发射天线到地线铺设、从强电到弱电全面考虑, 对配电、天馈、信号源系统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

(一) 配电系统的防雷

电源作为设备的供电, 如果遭到雷击则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设备的安全性。解决的办法是在总配电柜和机房配电柜中安装浪涌保护;电源进线应采用金属铠装电缆敷设, 电缆凯装层的两端应良好接地;如果电缆没有铠装层, 则将电缆穿钢管埋地, 钢管两端接地。对电视台发射机房做重点保护, 以达到保护广播电视设备的目的。

(二) 天馈系统的防雷

发射天线安装在钢塔的顶端, 容易受到直击雷的攻击。钢塔的顶端一般都安装避雷针。避雷针能起到引雷的作用, 雷击时的雷电电流通过与大地中接地装置相连接的引下线将雷电泄放入地。在馈线两端的接口处安装馈线浪涌保护器。

(三) 信号源系统的防雷

广播电视系统架设在室外的局域网网线、卫星信号传输线等这些线缆与室内广播电视设备进行互连接, 而感应雷则会通过这些线缆进入造成设备被雷击的可能。解决的办法是在传输线路接入口加装线路避雷器, 达到保护传输线缆后面连接的广播电视设备的目的。

三、在埋设接地装置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分流和释放直击雷和感应雷以及干扰的最佳、最有效的手段是接地, 此方法的目的是补偿电位均衡。最重要的目的是使雷电流通过低阻抗接地向大地释放。因此接地和屏蔽的作用至关重要的。各类广播电视设备、设施的充分地接地和最大可能的屏蔽对空间传播的电磁干扰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接地体一般采用导电性高、耐腐蚀的铜合金材料, 以减小接地电阻。所有设备的外壳再与接地装置良好连接。在埋设接地装置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1.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不能大于4欧。

2.接地保护装置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在地下水平距离大于等于3米。

3.垂直敷设接地体时, 大于等于2根, 垂直打入地下直径5厘米长2.5米, 接地体之间距离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即5米。

4.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大于等于1.5米。

总之, 要把防雷工作当作广播电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虽然这些防护措施经多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但并不表示采取了这些措施就一劳永逸、高枕无忧。我们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仔细的研究新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前沿技术,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最合理的防雷手段, 一定能使防雷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以确保播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实现安全播出。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发射机等精密电子设备被广泛采用, 对发射机房威胁最大的是感应雷。雷电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危害很大, 应该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尤其是要做好机房的接地, 它是防雷关键所在。

关键词:雷电过电压,广播电视,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延慧.有线电视台防雷[J].科技资讯, 2008年28期.

[2] 王超.浅谈CATV系统的防雷接地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16期.

建筑物防雷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遗产;创新;保护

Key words: urban archit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protection

作者简介: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城市文化发展的二大趋势

展望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从宏观的眼光看,呈现出二大发展趋势,一是创新的追求,一是保护的呼吁。对创新的大趋势人们都较为热衷,大力发展新区,如新经济开发区、新科技产业区、新居住小区等,新建筑更是追求时尚前卫的新形象。而对另一大趋势,鉴于上世纪旧城改造破坏城市优秀历史传统建筑的教训,要求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老城、历史街区及民居四合院的呼声也日益强烈高涨。这二大趋势,一个向前看,一个向后看。创新和保护似乎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这二者的确产生过不少麻烦和冲突,如何处理相互的关系,也是困扰城市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和建筑创作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中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焦点。

但从建设和谐城市的要求来看,创新与保护实际上是矛盾对立的统一,按系统论和协同论的观点,它们完全是应该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完美的统一整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二者的相互关系,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引领今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建设和谐城市、创作和谐建筑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就其城市文化本质特征来说,要建设和谐城市最需迫切反思的问题就是新与旧的和谐问题。这对于探索具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创作基本理论的回归有现实意义。因此,新旧和谐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二、 城市文化本质的异化与迷失

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步入快车道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突飞猛进,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城市的规划建设新区范围比旧城不知扩展了多少倍。以北京为例,二环以内的旧城不过62平方公里,而2005年新一轮北京规划修编扩到六环规划建设用地达1650平方公里,扩大了23倍多。许多城市面貌的变化的确日新月异。这就造成一种错觉和假象,似乎城市的发展没有什么客观规律可讲,完全可以按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和开发商的利益驱动来加速建造,可以不考虑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不考虑社会生活结构形态和历史文化传统。至于旧城则看成是阻碍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必欲拆光而后快。尤其新区与旧城矛盾交织,不仅功能冲突,布局杂乱,交通拥塞,景观不协调,而且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破坏严重,城市文脉中断,城市特色缺失,城市文化苍白,“千城一面”的批评不绝于耳。

城市现代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很好总结反思前一阶段城市建设经验教训,认真思索今后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发展应向何处去。从根本上说,现在很多城市面对超高速发展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对现代化理解的误区,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都可以追溯到在处理城市新与旧关系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和错误,这就导致了对城市文化本质特征认识上的异化与迷失。

三、城市文化的三大特征

一个杰出的成功的城市,一个富于文化特色、充满艺术魅力的城市,其演化成长最重要的客观规律,就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应该新旧和谐协同,互为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切城市文化本质理念所在。城市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新与旧的演变问题,新区旧城二者是共同求得兴旺繁荣的辩证发展关系。他们是城市不可分离的二大基本构成,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损伤或失调都会给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危害。

城市文化具有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三大基本特征,他们都直接与城市新与旧是否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历史的兴衰交替演进,城市文化的有机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文脉的关联交融延展,城市文化的整体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艺术风格的统一变化与协同。为追求城市新旧和谐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在城市文化的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上采取实质性举措。凡是阻碍城市延续性,削弱城市有机性,破坏城市整体性的做法,不论其有多大“新意”,均应加以革除。

四、城市历史性的文化品位

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也就是城市的历史性。中外城建史告诉我们,城市起源和演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新旧交替逐渐发展而来,长期的积累以至形成今日的城市面貌。城市建造房屋的积累既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储蓄。城市不断的延续积淀形成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风格。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的产物,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包含城市历史丰富的信息,又给城市的不断发展注入持久的潜在活力。这正是一个城市高尚文化品位所在。

要使城市新旧和谐首要的是保护好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这个和谐的基础。凡是历史积累丰厚,城市文化延续性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好的城市,尤其一些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和谐美丽的,又是极富情趣的。如捷克首都布拉格,以中世纪老城广场为核心,从里向外逐层发展,依次保存了罗马风时期、哥特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直到十九、二十世纪等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街区和建筑,被誉为最美的欧洲城市历史博物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区旧城的和谐共存构成了这座世界文化名城引人入胜的人文艺术特色。越是现代化,越是对历史文化遗产倍加珍惜。

此外,文化延续性还反映了城市各时期新旧交替变化的丰富内涵。因为新与旧具有相对性。每一个历史阶段相对前一时期是新的,而相对后一时期它又是旧的。新旧的过渡演进作为城市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启迪后世智慧的知识源泉。我们可以从城市历史演变中学习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为今后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五、城市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旧城核心,历史街区和传统历史建筑,包括大量普通民居以及乡土建筑,还有工业建筑遗产,都是文化延续性的实物见证和物质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体现城市文化个性特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城市记忆的文化根基,真正使城市文化延续性得以发扬传承。失去历史记忆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情感的城市,也是失去和谐的城市。

人生记忆和怀旧情结是人类高尚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因记忆而引起的怀旧是情感升华的一种深层次文化境界。作为人生阅历丰富而又有生活激情的人类品格常常和生活环境密切相连。而能引起人们产生怀旧情结并激发心灵共鸣的城市,如同可识别城市一样成为有记忆的城市,是同人的内在情感和谐一致的,这也是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的一部分。这样的城市才是让人留恋难忘,充满生活意义,有人情味和有文化价值的城市。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关于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华盛顿宪章》指出,“所有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而且所有城市,城镇及历史中心地段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不论大小,都有文献作用和文化价值,要“鼓励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这些文化遗产等级多低,都构成人类集体的记忆。”在这方面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六、 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尽管这些年来,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热情的推动,对于保护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得到增强。但总的来看,城乡建设面临的保护文化遗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仅在城市建设中拆毁四合院胡同民居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而且在乡镇农村大量民间乡土建筑最后一场保卫战势不可免。新与旧的和谐之争已从城市波及到了乡村。

目前新旧不和谐的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为追求政绩或商业利益毫无原则地随意拆毁旧城古建, 使旧城面目皆非,肆无忌惮地破坏城市文化根基,毫无痛惜之感;二是孤立地突出新区建设或在旧城区大量抢地盘,甚至挤占历史保护地区,盲目上新工程项目,争当主角标志,新旧混杂,极不协调;三是到处斥巨资建仿古街区,以营造“假古董”建筑为乐事,而不愿把宝贵资金用于其文化遗产的保护,抑或仿写抄搬西洋古典建筑,以欣赏“欧陆风”、“洋人街”为时尚。

这些做法大大损伤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如继续蔓延下去,将对城市文化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历史性损失和永远的遗憾。为此,首先要从提升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再认识的高度来解决如何端正指导思想的问题,在政策法规以及规划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方面制订了不少法律法规,如著名的法国1962年公布的保护文化遗产的马尔罗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还有一系列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和规章,都对推动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希望我们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迅速扭转局面,使我国城市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更加理性健康的轨道。

七、城市文脉的新旧延展

城市文化的有机性是指构成城市的各个部分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城市功能、形态格局、城市肌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任何一部分的调整改变,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这种有机性表达了城市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交融和延展的强度及协调和谐的程度。

作为发展中的城市,其有机性在新旧两部分的关系上尤其重要突出,这也是城市文脉关键含义所在。城市文脉最生动最概括地体现了城市文化有机性特点。城市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反映在新区与旧城的关系上更是如此。新旧协同,强化城市文脉应成为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新区如何承接延展旧城的城市文脉,一直是至今普遍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城市的演进变化过程及所处人文自然环境都不同,城市文脉也不相同。因此城市的个性特色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的。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人文内涵。一个城市不管新区发展到多大程度,它毕竟是在旧城的根基上生长扩展出的,受到旧城的培育和滋养。同时新区也要与旧城共生共荣,并应为旧城复兴,恢复再生活力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更要承接旧城文化传统精神加以弘扬,才能使整个城市文脉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才能强化整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如巴黎台方斯新区的规划,可以看作这方面一个典型范例。为完整保护老巴黎名城文化遗产,在规划战略上脱开老城创建新区,但仍保持与老城的有机联系,新区选址在老巴黎东西主轴的延长线上,并以21世纪大门新建筑布局与老巴黎凯旋门遥相呼应,取得不仅是视觉布局构图上的辉映成趣,更是城市文脉发达兴旺的延续与城市艺术的和谐。使巴黎这座伟大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更具艺术之都个性特色的无穷魅力。如果我们把城市比作一曲交响乐,那么城市新区旧城有机组织结合成为一体,共同促动城市文脉的传承弘扬应成为展现城市个性特色的主旋律。

八、新旧协同体现城市地方风采特色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如何突出城市个性特色的议论和呼声已越来越强烈,但对于城市文脉的研究不多,重视不够。要真正了解一个城市的文脉必须要研究吃透旧城的文化特征,而我们常常是抛开旧城,孤立地发展新区,或以破坏旧城为代价来推动新区的建设。这是战略上的本末倒置。尤其在城市规划上对新区旧城的关系研究不够。特别是一些所谓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几乎拆光,所剩无几,名城是有名无实。规划战略上不采取完整保留旧城加以有机更新,开辟新城是以“摊大饼”方式挤在一团新旧混杂,老建筑逐年颓废减少,新建筑各行其是五花八门,城市文脉支离破碎或中断,何来城市文化个性特色?

因此,要求得新旧和谐,首先要在城市规划战略上,对旧城与新区的关系要做出合理的科学布局,新区旧城合理分离,又要文脉联系新旧协同。要留给旧城完整的生存空间以利凸显城市文脉的复兴,要让新区担负起支持旧城给以减压并以新的手法延续城市文脉,促进新旧和谐共同体现城市本土风采特色,使之既有传统文化精神,又有时代文明风貌。

九、城市艺术在于新旧整体和谐

城市的整体性对于城市新旧和谐的要求应当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城市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城市的新区和旧城是最基本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的和谐协调,不仅要求体现在城市功能与效率上,而且也要求体现在城市美学与整体艺术上。所以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策略,一要科学地建设城市,二要艺术地建设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难于做到的是后者。然而后者对于一个城市的名声和形象却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城建史变迁说明,一个城市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可以不断加以更新变化,但是城市艺术却因表现所存在的时代而被遗留下来传之后世,并使城市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时间使城市功能变更,使城市艺术永驻。城市艺术性成了评判城市质量品格和城市文化内涵的主要表征。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几乎都是如此。所以在风貌或风格上,一个城市的整体性常常体现在城市艺术的和谐美方面,其中新与旧的整体和谐更为突出和重要。

由于文化价值观及城市规划理论和建筑理论认识上的混乱,人们对规划建筑评价莫衷一是,加上建筑市场需求行为不规范,或在多元化旗号下以时尚前卫为荣,追求新、奇、特的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或在盲目崇外的心理下抄搬外来式样,甚至不考虑经济结构以建筑游戏为乐事。新建筑之间互相攀比,欣赏孤傲与张扬,而对老建筑更是少有尊重,不愿当“有礼貌的建筑”,缺乏谦恭与对话,城市到处充斥着不和谐景观。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早就指出,“保护规划的目的应是在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意味每一座建筑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一个单元而已,它需要同其他单元进行对话,从而完整其自身的形象。”“在我们时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应当说,这些原则对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旧城保护以及新建筑创作无疑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十、新建筑和谐美的创造

要倡导中国特色现代城市和建筑的创作方向,那么就必然要认可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基因是创作和谐新建筑的一条原则。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提出世界建筑发展趋势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现代化。在这里,地域化的实质就是要发掘地方建筑的文化基因灌注到现代建筑中去,使之成为新时代地方性建筑,而不是没有文化之根的“无国界建筑”。这样的新建筑才能与所在城市的传统产生内在的文化联系,延展城市文脉,进而强化城市艺术整体的和谐。所谓发掘传统建筑文化基因,并不是搬用摹写传统建筑的法式形态或符号,而是求其文化要素、审美要素,体现其原理精蕴加以提炼升华,启发创作灵智,把现代建筑做出中国气派的本土化地方味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并不妨碍新建筑在创作上大显身手。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要艺术地建设城市,对于大量的新建筑创作如何定位,有什么价值取向,如何做到与城市传统文化相谐调,承续发展城市历史文脉,促成新旧合体,才不会破坏城市整体的艺术性,才会对构建和谐城市作出恰如其分的贡献,成为真正的和谐建筑。

1964年《威尼斯宪章》关于城市与建筑设计一节里指出,“只有当一个建筑设计能与人民的习惯、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建筑设计才能对文化产生最大的影响。”应该说,国内近几年有一大批这方面的好作品问世,其中不乏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如西安张锦秋设计大师领军的创作集体,以“三唐工程”为代表具有唐风文脉的现代建筑作品为营造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整体艺术环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创作经验的确是值得学习推广的。

对于位于旧城范围内的新建筑项目,更重要的是对原有传统环境要有谦恭的尊重态度,有甘当配角的精神,在建筑形态、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采取协调的手法,不必过分张扬,也许以这样的创作态度反而会找到自己的创新之处。犹如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奈尔维设计的罗马火车站,我国张开济大师设计的北京天安门观礼台那样,都是整体和谐的成功之作。而完全在新区建设的项目,虽远离旧城可以做得更现代一些,但也不应忘记这样的新建筑还是建在当地的一片热土上,也应有体现地方文脉的责任,应与当地城市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同和联系,具有地方的可识别性。这样的创作多了,新区风格形成,与旧城交相辉映,整个城市的和谐美可望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冯汉国)

上一篇:多媒体品德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多媒体运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