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防火管理制度范文

2023-09-23

林区防火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国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出现拐点。在此背景下,科学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将为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创造出有利契机。

一、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理念

自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经过140多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800多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球保护地面积的23.6%,是目前世界各国使用面最广的保护地模式。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型,以德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型,以加拿大、日本等国为代表的综合管理型三种模式。

国内的国家公园与国外国家公园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金机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资源保护、规划开发,由隶属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治理模式,在全国是一种较为普遍采取的模式,四川九寨沟、贵州黄果树浙江鸟镇、江苏周庄等都是属于这种治理模式。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建立国家公园,其初衷还不是世界国家公园运动所追求的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为人民提供游憩机会的公益理念,它是在地区经济不发达、发展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为规避自然保护区对开发的限制,通过塑造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发展旅游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这显然背离了建立国家公园的初衷,也不是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模仿对象和参照标杆。我们所坚持的理念应该是在国家公园体制理念的指引下,探索一条打造生态品牌效应、谋取转型发展契机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

二、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约束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限制因素

1.法律法规不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共同成功经验。但是,国家公园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体制机制为国家公园的设立、管理、经营提供依据和保障。这是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2.管理体制不顺畅。机构重叠、政府多门、体制不顺是中国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门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中国特殊的管理体制背景下,破解这一困局尚需时日。由于统一、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国家公园设立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这将对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构建造成一定障碍。

3.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大兴安岭林区,生态资源所在地往往也是矿产资源、林下资源富集区,这些产业带来的既得利益与生态保护发展获利的长期性和潜行性相比,往往使某些地方倾向于支持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制约了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与发展。

(二)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1.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一般标准。大兴安岭林区生态资源分布广、数量高、品质好,不少自然生态资源规模大,集聚度高,科学、教育、游憩价值突出,受到的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一般标准。

2.大兴安岭林区特殊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建设国家公园。自1998年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享受“天保”工程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除了这些普遍性的优惠政策外,大兴安岭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名单,必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保护和机制扶持。这为设立国家公园试点、探索国家公园发展模式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3.世界公园运动为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经验。一百多年来,国家公园的理念,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公园系统,为大兴安岭林区建设国家公园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三、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实现路径

(一)重构国家保护地体系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地形式大多是在不同时期生物资源抢救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应急性政策措施调整的特殊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没有从国家自然资源分类保护与分级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致使“该保护好的没保护好,该发展好的没发展好”,出现同一个保护地拥有多个名号,制度体系、行业监管等“相互打架”的诸多问题。全面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地体系,结合国情,重构与世界各国共同理念与通行做法接轨的保护地体系,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十分必要。

具体而言,我国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一部分可划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柄息地以外,大部分可以建成国家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中的绝大部分也可以建成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草原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海岸公园,凡属国家级的,都可建成国家公园的亚类型。大兴安岭林区应借助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名单的有利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在已确立的自然保护区等的基础之上,争取通过国家审批,建立覆盖全区范围的大兴安岭国家公园示范试验区。

(二)建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在法律上属全民所有,而现实是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政府都可以代表国家行使管辖权,其产权主体并不明确。国家缺少一个专门、稳定、权威的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造成所有者的事实缺位和虚化。而分散管理、划部门而治造成了管理目标、绩效考核标准等诸多不一致。

对于如何克服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条块分割、多头代理、政出多门等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参照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建议建立三级治理模式的垂直化管理构想,重塑国家自然资源的条块管理体系。首先,从国家层面设立直属中央政府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把建设、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的管理职能剥离出来交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代表国家实施统一监管。由国家层面负责立法、监管和拨款,地方层面负责按照自然资源的原始属性,合理划分管辖范围。其次,成立地方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各个国家公园管理分局负责对所在区域的国家公园进行区域化管理。第三,在每个国家公园保护地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处,具体管理所在地的国家公园。

(三)确立合理高效的保障制度

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的财政拨款十分有限,国家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基本是“只给帽子,不给票子”。实践中,中央财政在保护区的资金供给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而地方政府的财源状况和政绩考核体系决定了保护区管理也难享足够的地方财政投入,致使一些自然保护区为自给自养而出现资源滥用和环境破坏。

从发展趋势看,公益性必然是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在施行国家公园体制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国家公园的财政投入,分步实施,在改革的三年内实现国家公园的全额财政拨款,同时实行免门票或低门票开放,让自然资源逐步回归公益,保障国民公平游憩权。

“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这是国家公园理念的创立者——乔治·卡特林1832年的构想。180多年过去了,这一理想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变成了现实,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念和管理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思考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的国家战略,精心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建构国家公园体系及其管理制度,实现全民共享自然资源、维持自然资源的永续性,发挥自然资源在培育国家精神方面的作用,将是今后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这样的趋势下,大兴安岭林区全面探索建立国家公园,无疑将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可供参考和推广的范本。

林区防火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目的

为了做好公司防火防爆工作,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的防火防爆管理。

第三条

管理要求

1.禁止无阻火器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储罐区等。

2.禁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散发可燃蒸气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及衣服等。

3.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生产及施工现场禁止堆放油布、油棉、丝纱或其它易燃物品。

4.使用、搬运危险物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准抛掷、拖拉或滚动。

5.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残渣、残液和余气)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应使用防爆工具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若必须用铁质工具,则需在工具接触面上涂以黄油,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6.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所用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高温设备、管道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物保温。

7.加强火源管理。厂区内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等一切动火工作,必须认真执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8.要防止可燃易燃物与高温物体接触或靠近,高温工件禁止带入防火防爆区,不准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烘烤衣服和可燃易燃物体。

9.危险物品仓库、罐区、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

装置,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雷装置检测1 次。

10.生产厂区内未经批准,不准随意搭设临时工棚和其它建筑物。

11.各生产装置区域、可燃气体容易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并应加强气体监测工作。

12.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和零部件,必须有合格证并按要求使用,不明规格、型号的材质禁止使用。

13.根据工艺过程的具体特点,设置必要的事故信号、声光报警器和事故停车联锁装置。

14.生产过程中的正压系统严防形成负压,并且应设置防止形成负压的措施和停车联锁装置。

15.生产厂房、建筑物、构筑物应符合本地区的防震烈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加固。

16.设备检修时,应严格遵守“设备检维修规定” 。

17.消防器材的设置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生产厂区内的一切消防设施或器材未经许可(非火灾情况下)不准动用;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占用道路,必须经安全管理部门批准。

18.加强对员工消防知识教育,掌握灭火知识,并会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第四条

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1.防爆泄压管理措施 (1)定期对设备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和测厚工作。

(2)在高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 2 米以上。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 2 米以上。

(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按照安全阀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装爆破板。如装导爆筒,应朝向安全方向。

(7)凡是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

(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行惰化。)

(8)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控温、控压管理措施

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3.防止氧含量超标管理措施 (1)氧和可燃气体混合是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认真分析化工工艺各环节的氧含量,不准超过规定标准。

(2)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

(3)装设必要的可燃气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的安全设施。

4.防火管理措施

(1)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禁火区内禁烟禁火管理。进入生产区内,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香烟等相关物品。

(2)各车间办公室、操作室等不准存放火柴、打火机、香烟等物品。

(3)各单位对有抽烟习惯人员要做好摸底登记,所在单位要对这部分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严格控制携带上述相关物品进入生产区。

(4)厂区内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外来参观、培训、学习人员的禁烟问题由接待单位负责沟通与保证。

5.防静电管理措施 (1)生产、贮存、运输和装卸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近,对地绝缘的金属、导体等都应有专门接地。

(2)在装油或装其它易燃液体作业时,禁止进行取样和检测工作,检测或取样工作应在装料完毕,静止1~2 分钟以后进行。

(3)禁止使用喷射蒸汽的办法加热易燃液体。

(4)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工作。

(5)易产生静电的危险场所,应装设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接地扶栏、接地的门把手、装卸站台的接地金属棒等。

(6)易燃易爆和助燃介质的流速应控制在安全流速以下。

(7)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的衣服在易产生静电及存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危险场所工作。

6.储运设施 (1)易燃液体贮罐应设液位计、呼吸阀、消防泡沫设施。如无呼吸阀时,应设带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2)闪点低于 28℃,沸点低于 38℃的易燃液体常压贮罐,应设冷却降温等安全设施。气体储罐应设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却喷淋设施。

(3)储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宜装有高低限位报警器及自动调节装置。

7.物料排放 (1)含有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的污水必须经过回收或处理后,方可通过水封并排入下水道,水封高度不得小于 250 毫米。

(2)几种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污水,不准直接混合排入下水道。

(3)含油(非水溶性易燃和可燃液体)污水应设置隔油池或污油回收设施。

(4)严格设备计划检修规定和验收手续,确保设备检修质量,保证设备、管道、阀门严密不漏。加强检查,及时消除泄漏。

第五条

消防设施管理

1.厂内的消防设施,应根据生产规模、火灾危险性及有关安全条件等综合考虑。

2.室外消火栓,应根据需要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边;地下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3.除全厂性消防设施外,还应在生产装置、变配电所、仓库、办公区等场所,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型灭火器材和灭火砂、灭火毯等。

4.小型灭火器材设置的种类、数量、应根据消防设施设计专篇、火灾危险性、占地面积及有无消防设施等情况考虑。

5.必须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管理;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便于拿取的地方;灭火器放置的地点应当干燥,远离热源,不受高温辐射、阳光曝晒、温度适宜,不受化学物质侵蚀,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6.消防器材的管理要定人维护、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并列为交接班内容,保证消防器材处于良好,有效状态。用过的或失效的灭火器材应及时充装或更换,

空瓶不得放于生产、施工现场,不得与实瓶混放。

第六条

本规定由安全部编制并负责解释。

林区防火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学习《新闻两则》这篇课文中,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很多问题都是引导学生从课文里寻找答案,然后再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题,加强理解记忆。

我先让学生通过课下预习解决生字词,课堂上加强训练,当堂完成《检测题》上的基础知识题目;重点讲解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和特点。

我让学生根据课后习题中的有关介绍,引导他们找出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五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补充了新闻特点,并且拿出当日报纸,让他们判断新闻标题和导语等简单知识点。由于是学生自己动脑子找到的知识点,所以当我给他们五分钟时间,找出课文里的六要素、五部分时,大多数学生都兴致高涨,很快就能及时反馈。尤其是当我讲到新闻背景时,很多学生都开始自己查找参考书,寻找相关知识。

趁热打铁,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语文同步练习》中的习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已经激发出来,很多学生都能动手做题。遇到不会的也很少有抄答案现象,而是主动询问同学或老师。

之后就是落实法制教育相关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八条 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林区防火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摘要:森林抚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就是通过进行合理科学的抚育经营技术手段,改善林分结构和林木的生长环境,培育高效优质的森林资源,构建健康、稳定、可持续利用的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对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森林生态平衡性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管涔林局针对林区森林资源现状,结合森林抚育的基本宗旨,正在不断探索创新森林抚育模式,合理解决森林抚育领域中的现存问题,确保林区森林资源健康稳定。

关键词:管涔林区;森林抚育工作;现存问题;应对策略

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地处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东经111°38′54″~112°33′04″,北纬38°24′34″~39°03′06″之间,经营范围纵跨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六县市,南北长70.3km,东西宽78.75km。管涔林区在山西省生态环境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省城太原及汾河走廊的绿色生态屏障,森林资源的保护对于改善和优化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管涔林区正在致力于优化森林抚育模式,进一步丰富森林抚育手段与措施,从而达到优化林木生长环境,改善林分结构,构建高效、稳定、优质森林生态系统的目的。

1  管涔林区森林抚育工作的现存问题

目前,管涔林区森林资源存在林分结构单一的现状,林分结构调整工作面临较大的实践难度。由于存在单一的森林资源种类与结构,因此导致森林抚育实施水准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1]。

近些年以来,林区管理部门针对森林抚育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展开了重点探索,尝试健全森林抚育的实施流程与方式。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森林抚育工作领域仍然表现为相对单一的资源管理与抚育手段,未能真正实现多元化的林区资源管理抚育目标。

2  管涔林区森林抚育工作的完善应对策略

2.1  转变森林抚育模式与思路

森林抚育工作属于管涔林区当前时期的重要工作要点,为了从根本上转变森林抚育实施思路,林区管理部门致力于创新森林抚育理念,对于单一抚育方式进行适当调整[2]。在森林抚育多元化思路的指导下,根据不同林分、不同森林结构,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手段,分区施策,因地制宜,科学选择“目标树”,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益,全力培育景观林和生态林。并且,林区管理部门在开展森林抚育的同时,有机结合林区道路以及防火隔离带建设,进一步健全林区基础设施,切实保障森林抚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林区森林资源的安全。

林区管理部门针对林区单一的林分结构,如果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造与优化,那么最关键的举措就是扭转以往森林抚育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结合林区实际,科学制定森林抚育措施。近年来,管涔林区技术人员全力致力于森林抚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初步探索出适合管涔林区的森林抚育模式,通过实施,进一步优化了林分结构,改善了林木生长环境。

2.2  加强监管,严格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只有在得到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展现森林抚育的良好实施成效。因此,林区管理机构应当从严管理森林资源,进一步强化资源保护执法力度,加大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惩戒力度,严防违法破坏林地、森林资源的行为发生,充分发挥森林监管立法的警示意义。

另外,林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一是加强联防联护机制建设,建立局与县、场与乡、站与村的联防联护机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二是密切重视森林火情隐患,定期实施全面的森林火情风险监测[3],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三是动态化监管林木采伐作业全过程。抚育采伐和占地采伐,要严格审批作业设计,全面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做到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实现“四无”目标,即:无异地、无越界、无超强度、无超限额采伐。

2.3  注重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提升

林区管理部门要打破传统思维禁锢,发挥创新思维,审时度势,做出改变,树立“多种林分,多種技术,多种模式,多种景观”经营理念,在森林抚育时,要根据不同林分、不同森林结构,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手段,区别对待,科学选择“目标树”,形成既有管涔特色的纯针叶生态长廊,也有别具一格的“怪树林”、“针混复层混交林”、“纯阔林”,最终形成春季荒中绿、夏季满山绿、秋季红黄绿、冬季白中绿的四季分明、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另外,林区管理部门要大力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开发林区生态旅游模式,充分依托优质的管涔森林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3  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森林抚育的实施成效关键取决于科学的森林抚育模式。因此,林区管理部门要大力开展森林抚育模式探索与研究,科学选择森林抚育模式,总经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做好林区森林资源的抚育工作,确保林区森林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颖.国有林场森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J].现代园艺,2020(8):231-232.

[2] 吕世琪.国有林场在实施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花卉,2018(2):176-177.

[3] 徐丽,郑玲,王红.南京市幕燕森林公园人工林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华东森林经理,2017,31(2):65-67,76.

林区防火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目的

为了做好公司防火防爆工作,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的防火防爆管理。

第三条

管理要求

1.禁止无阻火器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储罐区等。

2.禁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散发可燃蒸气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及衣服等。

3.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生产及施工现场禁止堆放油布、油棉、丝纱或其它易燃物品。

4.使用、搬运危险物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准抛掷、拖拉或滚动。

5.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残渣、残液和余气)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应使用防爆工具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若必须用铁质工具,则需在工具接触面上涂以黄油,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6.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所用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高温设备、管道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物保温。

7.加强火源管理。厂区内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等一切动火工作,必须认真执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8.要防止可燃易燃物与高温物体接触或靠近,高温工件禁止带入防火防爆区,不准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烘烤衣服和可燃易燃物体。

9.危险物品仓库、罐区、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

装置,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雷装置检测1 次。

10.生产厂区内未经批准,不准随意搭设临时工棚和其它建筑物。

11.各生产装置区域、可燃气体容易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并应加强气体监测工作。

12.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和零部件,必须有合格证并按要求使用,不明规格、型号的材质禁止使用。

13.根据工艺过程的具体特点,设置必要的事故信号、声光报警器和事故停车联锁装置。

14.生产过程中的正压系统严防形成负压,并且应设置防止形成负压的措施和停车联锁装置。

15.生产厂房、建筑物、构筑物应符合本地区的防震烈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加固。

16.设备检修时,应严格遵守“设备检维修规定” 。

17.消防器材的设置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生产厂区内的一切消防设施或器材未经许可(非火灾情况下)不准动用;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占用道路,必须经安全管理部门批准。

18.加强对员工消防知识教育,掌握灭火知识,并会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第四条

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1.防爆泄压管理措施 (1)定期对设备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和测厚工作。

(2)在高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 2 米以上。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 2 米以上。

(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按照安全阀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装爆破板。如装导爆筒,应朝向安全方向。

(7)凡是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

(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行惰化。)

(8)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控温、控压管理措施

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3.防止氧含量超标管理措施 (1)氧和可燃气体混合是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认真分析化工工艺各环节的氧含量,不准超过规定标准。

(2)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

(3)装设必要的可燃气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的安全设施。

4.防火管理措施

(1)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禁火区内禁烟禁火管理。进入生产区内,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香烟等相关物品。

(2)各车间办公室、操作室等不准存放火柴、打火机、香烟等物品。

(3)各单位对有抽烟习惯人员要做好摸底登记,所在单位要对这部分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严格控制携带上述相关物品进入生产区。

(4)厂区内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外来参观、培训、学习人员的禁烟问题由接待单位负责沟通与保证。

5.防静电管理措施 (1)生产、贮存、运输和装卸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近,对地绝缘的金属、导体等都应有专门接地。

(2)在装油或装其它易燃液体作业时,禁止进行取样和检测工作,检测或取样工作应在装料完毕,静止1~2 分钟以后进行。

(3)禁止使用喷射蒸汽的办法加热易燃液体。

(4)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工作。

(5)易产生静电的危险场所,应装设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接地扶栏、接地的门把手、装卸站台的接地金属棒等。

(6)易燃易爆和助燃介质的流速应控制在安全流速以下。

(7)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的衣服在易产生静电及存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危险场所工作。

6.储运设施 (1)易燃液体贮罐应设液位计、呼吸阀、消防泡沫设施。如无呼吸阀时,应设带有阻火器的放空管。

(2)闪点低于 28℃,沸点低于 38℃的易燃液体常压贮罐,应设冷却降温等安全设施。气体储罐应设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却喷淋设施。

(3)储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宜装有高低限位报警器及自动调节装置。

7.物料排放 (1)含有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的污水必须经过回收或处理后,方可通过水封并排入下水道,水封高度不得小于 250 毫米。

(2)几种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污水,不准直接混合排入下水道。

(3)含油(非水溶性易燃和可燃液体)污水应设置隔油池或污油回收设施。

(4)严格设备计划检修规定和验收手续,确保设备检修质量,保证设备、管道、阀门严密不漏。加强检查,及时消除泄漏。

第五条

消防设施管理

1.厂内的消防设施,应根据生产规模、火灾危险性及有关安全条件等综合考虑。

2.室外消火栓,应根据需要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边;地下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3.除全厂性消防设施外,还应在生产装置、变配电所、仓库、办公区等场所,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型灭火器材和灭火砂、灭火毯等。

4.小型灭火器材设置的种类、数量、应根据消防设施设计专篇、火灾危险性、占地面积及有无消防设施等情况考虑。

5.必须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管理;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便于拿取的地方;灭火器放置的地点应当干燥,远离热源,不受高温辐射、阳光曝晒、温度适宜,不受化学物质侵蚀,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6.消防器材的管理要定人维护、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并列为交接班内容,保证消防器材处于良好,有效状态。用过的或失效的灭火器材应及时充装或更换,

空瓶不得放于生产、施工现场,不得与实瓶混放。

第六条

本规定由安全部编制并负责解释。

林区防火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设备机房安全防火制度

一. 设备机房内严禁吸烟,禁止存放各种油料、纸张和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兼作库房和其它工作间用。

二. 各类设备顶部和底部要定期清扫,及时清除布毛、纸屑、垃圾等可燃物。

三. 严禁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清洗机件,使用可燃液体清洗机件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着火,擦布等要妥善处理好,不得乱扔乱放。 四. 严禁未经批准动用明火作业,如需明火作业时应经部门主管签字认可后,到内卫部办理动火许可证,做好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 五. 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严禁随意移动,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消防器材放置的地点,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负责扑救初起小火。

六. 设备机房内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管理制度

风机房管理规定

一、 对风机房进行日常巡视应检查:管道接头和阀门有无渗漏水;检查风机控制的指示灯、控制器的状态是否完好等;

二、保持设备清洁,不得存放杂物或做其他用途。

三、 保证水泵房的通风、照明、以及应急灯在停电状态下的正常使用;

四、 值班人员定期保养、维修、清洁、设备;

五、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并做好记录;

六、 钥匙由值班人员管理,未经部门负责人同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风机房;

七、 机房内设备由值班人员负责操作,其它人员不得操作,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风机房;

八、控制柜选择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所有标识应简单明确;

九、值班人员应配合维保单位对控制回路每月进行一次试运行测试,随时保证系统状态良好。

上一篇:林清玄亲情类散文范文下一篇:理赔稽查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