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建设论文范文

2023-09-16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国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出现拐点。在此背景下,科学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将为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创造出有利契机。

一、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理念

自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经过140多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800多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球保护地面积的23.6%,是目前世界各国使用面最广的保护地模式。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型,以德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型,以加拿大、日本等国为代表的综合管理型三种模式。

国内的国家公园与国外国家公园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金机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资源保护、规划开发,由隶属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治理模式,在全国是一种较为普遍采取的模式,四川九寨沟、贵州黄果树浙江鸟镇、江苏周庄等都是属于这种治理模式。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建立国家公园,其初衷还不是世界国家公园运动所追求的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为人民提供游憩机会的公益理念,它是在地区经济不发达、发展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为规避自然保护区对开发的限制,通过塑造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发展旅游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这显然背离了建立国家公园的初衷,也不是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模仿对象和参照标杆。我们所坚持的理念应该是在国家公园体制理念的指引下,探索一条打造生态品牌效应、谋取转型发展契机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

二、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约束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限制因素

1.法律法规不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共同成功经验。但是,国家公园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体制机制为国家公园的设立、管理、经营提供依据和保障。这是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2.管理体制不顺畅。机构重叠、政府多门、体制不顺是中国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门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中国特殊的管理体制背景下,破解这一困局尚需时日。由于统一、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国家公园设立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这将对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构建造成一定障碍。

3.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大兴安岭林区,生态资源所在地往往也是矿产资源、林下资源富集区,这些产业带来的既得利益与生态保护发展获利的长期性和潜行性相比,往往使某些地方倾向于支持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制约了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与发展。

(二)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1.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一般标准。大兴安岭林区生态资源分布广、数量高、品质好,不少自然生态资源规模大,集聚度高,科学、教育、游憩价值突出,受到的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一般标准。

2.大兴安岭林区特殊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建设国家公园。自1998年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享受“天保”工程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除了这些普遍性的优惠政策外,大兴安岭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名单,必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保护和机制扶持。这为设立国家公园试点、探索国家公园发展模式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3.世界公园运动为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经验。一百多年来,国家公园的理念,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公园系统,为大兴安岭林区建设国家公园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三、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实现路径

(一)重构国家保护地体系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地形式大多是在不同时期生物资源抢救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应急性政策措施调整的特殊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没有从国家自然资源分类保护与分级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致使“该保护好的没保护好,该发展好的没发展好”,出现同一个保护地拥有多个名号,制度体系、行业监管等“相互打架”的诸多问题。全面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地体系,结合国情,重构与世界各国共同理念与通行做法接轨的保护地体系,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十分必要。

具体而言,我国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一部分可划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柄息地以外,大部分可以建成国家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中的绝大部分也可以建成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草原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海岸公园,凡属国家级的,都可建成国家公园的亚类型。大兴安岭林区应借助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名单的有利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在已确立的自然保护区等的基础之上,争取通过国家审批,建立覆盖全区范围的大兴安岭国家公园示范试验区。

(二)建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在法律上属全民所有,而现实是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政府都可以代表国家行使管辖权,其产权主体并不明确。国家缺少一个专门、稳定、权威的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造成所有者的事实缺位和虚化。而分散管理、划部门而治造成了管理目标、绩效考核标准等诸多不一致。

对于如何克服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条块分割、多头代理、政出多门等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参照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建议建立三级治理模式的垂直化管理构想,重塑国家自然资源的条块管理体系。首先,从国家层面设立直属中央政府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把建设、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的管理职能剥离出来交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代表国家实施统一监管。由国家层面负责立法、监管和拨款,地方层面负责按照自然资源的原始属性,合理划分管辖范围。其次,成立地方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各个国家公园管理分局负责对所在区域的国家公园进行区域化管理。第三,在每个国家公园保护地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处,具体管理所在地的国家公园。

(三)确立合理高效的保障制度

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的财政拨款十分有限,国家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基本是“只给帽子,不给票子”。实践中,中央财政在保护区的资金供给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而地方政府的财源状况和政绩考核体系决定了保护区管理也难享足够的地方财政投入,致使一些自然保护区为自给自养而出现资源滥用和环境破坏。

从发展趋势看,公益性必然是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在施行国家公园体制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国家公园的财政投入,分步实施,在改革的三年内实现国家公园的全额财政拨款,同时实行免门票或低门票开放,让自然资源逐步回归公益,保障国民公平游憩权。

“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这是国家公园理念的创立者——乔治·卡特林1832年的构想。180多年过去了,这一理想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变成了现实,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念和管理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思考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的国家战略,精心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建构国家公园体系及其管理制度,实现全民共享自然资源、维持自然资源的永续性,发挥自然资源在培育国家精神方面的作用,将是今后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这样的趋势下,大兴安岭林区全面探索建立国家公园,无疑将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可供参考和推广的范本。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林业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开展必要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其价值的发挥,从而在营造地区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我国林区大多分布于相对偏远的山区和农村,一方面是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工作面临较大困难;另一方面是基层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森林保护意识,甚至存在偷伐、滥发林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农村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的相关问题,探讨实际可行的林业保护措施。

关键词:林业资源;农村地区;法律问题;管理措施

引言:林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借助于扩大林业种植面积、增加种植资金投入等措施来增加林木数量,更重要的是做好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杜绝滥砍滥伐等破坏性行为。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部有关林业资源管护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文章首先概述了当前农村地区林业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随后从法律角度,提出了加强农村林业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农村林业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

林业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地区,因为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例如,林区覆盖面积比较大,但是林区周边以及内部道路崎岖不平,甚至没有常规性的公路及设施,管理人员只能徒步进行巡逻,管理效率极低。除此之外,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地方林业部门的管理设施也比较落后,没有与时俱进的采购现代化的管理和通讯设备,也会增加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

2、农民法律意识薄弱

森林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当由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进行管理,并制定每年的林区采伐计划。只有严格执行科学的采伐标准,才能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林农提供更加长久的收益。但是由于普法工作不到位,或是部分林农出于个人私利考虑,往往选择性忽视采伐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偷伐、滥伐问题。同时,采伐后的林区没有及时进行养护,导致林木更新速度緩慢,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除了农民法制观念不强外,传统农业经济收入偏低,加上收地方林木加工企业高薪的诱惑,也使得许多林农参加到偷伐林木的队伍中来。

3、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

如上文所说,基于农村林区客观情况的限制,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难。而要想真正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详细的管理计划,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和保护工作得到切实的开展。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有部分林业部门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在开展林业资源管理活动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难以确保整个林区得到普及化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交替不便的地带或是在森林深处,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林业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给林区病虫害或森林火灾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农村林业资源管理

1、强化林政管理

相关部门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农村林业管理的基本理念,林业执法部门应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实际效用,通过法律手段加强林业宏观控制。就农村林业产业而言,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引导林农进行科学管理,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基础上,推广符合商品价值和农村生态价值要求的经济产品。

2、促进农村林业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林业资源档案管理,提高农村林业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农村林业信息交流平台,可有效拉近各林业管理主体间的距离,加强不同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林业管理的科学性。

三、农村林业资源保护实际措施分析

1、制定完善的林业保护制度

制度是确保林业各项管理措施得以有效落实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全面加强林业管理制度建设,依据制度进行管理,规范管理人员管理行为,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创建良性的竞争氛围,促使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农村林业管理水平。

2、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护林队伍

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组建相应的护林队伍,护林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身体健康、思想端正并且充分热爱林业事业。组建护林队伍后,应明确护林队伍具体的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最后,需全面落实林业管理责任制度,确保每一个村、每一个镇均配置有护林员和林业站,形成相应的林业管理网络,以满足林业管理实际要求。

四、农村林业保护法律制度

1、农村林业保护法律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就农村林业管理而言,政策扶持相对较少。集体林权改革之后,相应政策更新速度较为缓慢,森林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多数林农对于林业管理缺乏重视,部分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落实,也限制了农村林业的良心发展。法律制度的缺陷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林业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现在林权流转法规的落后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不能落实到实际应用中。这是因为林地流转市场的欠缺,没有很好地发展林业市场,不能合理的使用林地资源。

2、农村林业法律制度改进措施

林业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林业法律法规建设,促进林业科学发展。针对我国农村林业法律法规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一,完善林权流转制度。就现有林业法律而言,不能有效发挥林权流转的实际效用,因此,相关部门应通过林权流转制度改革,带动林地流转市场发展,以促进农村林业发展;二,加强集体林权法律法规建设。林权改革促進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改革,因此加强集体林权法律法规建设,是当前的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三,加强林农法律意识宣传,提高林农林业保护意识,在林业生态保护基础上,提高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切实提高林农经济收入,从而调动林农管理热情,促进农村林业健康发展。

结语:农业林业作为我国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承载着重要的社会作用、经济作用和生态作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林业管理水平较低,限制了农村林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从林业资源管理和法律法规两方面入手,通过相应的科学调整手段,提高林业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促进农村林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志峰,祝令辉.保护森林资源行动中暴露出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林业资源管理,2011(05):109-112.

[2] 贾培峰,周晓顺.重点国有林区实行森林管护经营承包责任制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1(04):111-115.

[3] 吕耀堂,王茂盛.试谈国有林场在实施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187-188.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总结了河北省出台的关于林下经济的政策及林下经济五大类发展模式,分析了河北省林下经济区域布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科技为先导,整合林业资源,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按照区域化、產业化、市场化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多目标立体化开发模式,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

关键词 河北;林下经济;模式;布局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rest Economy in Hebei Province Based on Literature

YANG Lanwei,HU Chunf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Research,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 050051)

Key words Hebei; Forest economy; Mode; Layout

河北省地理位置较特殊,肩负着构筑京津冀绿色屏障的重任,河北紧紧围绕该主题,在突出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林业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通过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各地林下经济蓬勃发展,部分地区尝试发展了林禽、林畜、林菌、林草、林药、林粮、林下旅游等多种立体化复合种养模式,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雏形,发展形势较好[1-10]。

1 河北省出台的关于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

河北省根据本地实际,2007年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的指导意见》(冀林产字[2007]3号),为河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林下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2013年河北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函[2013]1号)。2016年7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河北省将基本建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指出发展林下产品采集、林下特种养殖、林下特色种植产业;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国有林场,建设林下采集、种植、养殖及景观利用项目示范和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在用地方面,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可使用不超过3%(最多1 hm2)的林地建设生产附属设施。

2 河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多种多样,效益显著。各地因地制宜,主要分为林下间作复种、林下养殖、林下栽培、林下生态休闲旅游、林中采集等五大类。

2.1 林下间作复种 廊坊市林下经济是通过利用林下空间或时间交错来发展适宜的短周期种植业,长短结合,持续获得生态与经济效益。主要有林菌模式: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平菇、猴头菇、草菇等食用菌。林花模式: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小气候环境,在林下、林间发展花卉种植。邱县大力开展林药、林菌等林下产业,“以地生财,以林养林,长短结合,滚动发展”成为平原区高效林业发展模式。邯郸市发展模式最多,除林粮、林棉间作外,先后探索出了林苗、林草、林药、林花、林菜、林菌等15种林下经济模式。

2.2 林下养殖 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杂草多和空间大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以放养为主)各类家禽,如鸡、鸭、鹅等禽类及养殖猪、羊等,生产无公害畜禽类绿色食品,且不受林龄限制。

2.3 林下栽培 就是利用林下光线弱、气温适宜、湿度较大的有利条件,加之人工选择、营造适宜菌类及各种蔬菜的生长小环境等措施,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设施栽培蔬菜、食用菌类、药用菌类、花卉等产品。

2.4 林下生态休闲旅游 将森林生态旅游与林下种养、林下无公害产品、消费结合起来,建立生态庄园。易县以建设“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为目标,把生态建设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以林菌、林药、林粮、林禽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態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跨越。

2.5 林中采集 河北拥有丰富的纯天然野生、无污染而又独具特色的野生经济植物,植物种类多样,具有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有黄芪、金莲花、灵芝、地榆、铃兰等;可酿制果酒和饮料产品的浆果类植物就有山杏、草莓等20余种;也有食用价值较高的蘑菇、蕨菜、黄花菜、毛瑧、平瑧等数十个品种。

河北省林下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林下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足。

3 河北林下经济区域布局

鉴于河北省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及当前林下经济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区域特点及相关产业融合的思路,通过地形、地貌条件划分为平原农区、滨海平原区、太行山燕山浅山丘陵区及山区、张家口承德坝上高原区、城郊地带区等六种区域类型,突出各地品种特色的林下经济布局。

河北省经济林面积规模较大,其中,梨、红枣、板栗、杏扁等特色果品居全国首位,具有林下采摘、休闲、观光的天然优势。平原地区依托当地市场资源和交通便利条件,重点发展林下特种养殖、林菌、林药、林粮、林菜间作;滨海平原可发展速丰林,重点在沧州、唐山、秦皇岛东部,结合临海、滨湖、滨水、滩涂等特性,应积极发展林下种草、渔猎渔家休闲旅游;浅山丘陵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发展林下种植小杂粮、林下家禽养殖、林果采摘、旅游休闲观光等,将成为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体验宁静、清新的山村风光,感受采摘、“农家乐”的好去处;燕山山地、西部太行山山区重点发展森林食品、中药材、野生菌类等产品的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林区经济;坝上高原重点在张家口市、承德市等山地区域,依托山场资源优势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域优势、畜牧业产业基础和前景都较好的产业特点,着重发展林下特种养殖、林禽等产业模式,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打造西北畜牧业产业增长极;城郊地带区林下经济依托距离城市近、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体验园区、旅游休闲观光园,发展壮大生态林业和旅游业,直接为城市居民消费服务。

总之,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4 河北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观河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因发展时间短,林下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

4.1 科学技术支撑不够 林下经济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因此其发展方式需要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间的联合和渗透,对技术依赖性高。目前科技支撑能力弱,缺乏成熟技术,专项研究较少,专业技术指导较少,模式研究多,效益研究少,生态研究少,科技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4.2 发展规模小,分布不均衡,缺少典型示范 林下种植、养殖多是个体家庭经营,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缺乏成规模、起示范作用的企业或合作组织,林下资源利用少,尚未形成大气候,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缺乏产业龙头,无法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急需树立能带动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

4.3 资金制约、基础条件差,发展缺乏后劲

大多数农民和农业企业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即使是转型从事林下经济的企业,在首次投资完成的情况下,也存在后续资金困难问题,同时也存在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方式无法推广,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经营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徘徊不前,致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4.4 经营管理水平低,不同模式经济效益差别巨大

在种养过程中特别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认识、掌握不到位,种植、饲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差别巨大。

4.5 管理政出多门

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林业、农业、畜牧、金融等相关部门参加,多个有关部门所颁布的“政令”有时候不统一、造成多头管理,缺乏合力,就会造成企业或个人无所适从。

5 河北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途径

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科技为先导,整合林业资源,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按照区域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多目标立体化开发模式,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11-22]。

5.1 科学规划、规模发展

按着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林地自然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千万亩经济林基地建设相结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结合当地实际,做好规划设计,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多角度、深层次地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主要是一家一户探讨式的发展,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协会应做好组织引导,培育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形成“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达到规模发展。

5.2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发展林下经济,农民最缺乏的是技术,产研结合,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为了促进林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首先,狠抓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积极引进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大胆探索林间种养新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形成成熟技术,二是要推进技术协作,加强协调和组织,为企业及农民与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体系之间的合作搭建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机制。

5.3 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成立形式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

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注重国营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使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使农民和利益相关方自愿把取得经营权的林地和拥有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按照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组织起来,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主要分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两大类。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林改后促进林下经济规模经营、加快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5.4 强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发展林下经济,一要搞好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务资源,由科技部门牵头,成立专业种养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引进推广林下经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主动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进行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的质量认证。经常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现场指导,传授技术,推广普及林下种植、养殖技术知识,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二要搞好市场服务。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促使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5.5 注重市场流通体系研究

充分借助市场需求的力量,加快实现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品牌型的转变,培育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和产品深加工,增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要根据自然条件和形成优势产业带的需要,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基地,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要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共同搭建生产、加工、流通、科研等平台,引导地方形成区域性规模生产,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引导科研和生产加工的有效联合,切实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生产与市场不对称的问题。

推进林下产品资源深度加工转化。通过深加工,延伸林下产业链,提高林下产品附加值。由简单地包装产品,转向拥有生产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市场认知度更高的产品。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具体形式上,可通过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以推动产业的双向延伸。比较有效的形式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形成“企业+物流运送+市场”的相对固定的产销网络,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5.6 逐步实现林下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产品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生产低碳化,实施特色林下产品的“走出去”战略。林下产品要走高附加值的高端市场,必须创造条件,加强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绿色农产品认证。林下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这就需要加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情况,进行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林下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加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绿色龙头企业,形成包括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绿色产业链及产业群。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

参考文献

[1]

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等.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3):21-24.

[3] 王虎,夏自谦,冯达.河北省林下经济产业规划布局研究[J].安徽林业科学,2010,38(13):7041-7043.

[4] 廖灵芝,李显华.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基于云南省大关县的调查[J].中国林业经济,2012(1):10-12.

[5] 鲁泽广.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业可持续性发展[J].河南农业,2007(11):46.

[6] 张以山,曹建华.林下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7] 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组.林区可持续发展与多元生计途径[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8]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林下经济发展政策汇编[G].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9] 刘彦民.国内关于林下經济研究的期刊论文外部特征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7):127-130,132.

[10] 顾晓君,曹黎明,叶正文,等.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3):21-24.

[11] 袁军,石斌,谭晓风.林下经济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J].经济林研究 ,2015,33(2):163-166,171.

[12] 胡佳.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13] 谢德斌,杨洋.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与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 ,2013,40(4):86-88.

[14] 王虎,夏自谦.基于区位商法的北京市林下经济产业布局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 ,2010(1):27-30.

[15] 李丹,曹玉昆.东北林区社区林业发展林下经济模式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42( 4) :1085 -1087.

[16] 杜德鱼.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28(5):264-268.

[17] 高桂琴.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瓶颈因素的分析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18] 黄晓燕.三明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与优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4.

[19] 甘剑伟,潘永光.山旮旯的致富梦:马山县林下经济发展纪实[J].广西林业 ,2014(6):13-14.

[20] 肖永青,孟宪平,李娟,等.河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 2013(2): 81-88.

[21] 黄易.基于可拓学的桐梓县林下经济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2] 李秀珍.冀南地区林下种养生态模式的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基础和有力保障,是衡量人类文明水平的标尺、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目前林区的生态制度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很不相适应,生态制度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生态建设政治意识偏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林区经济、社会和民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中,要真正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只有从思维理念、经济基础、科技驱动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多维度审视,把生态制度建设融入林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满足林区经济社会多样化需求,才能保障资源型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走持续、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林区;生态制度;生态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生态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障区的林区,其生态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林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中,构建完备的林区生态制度建设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态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生态制度建设同生态文明建设一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完整的工程,用制度建设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既是对现有制度的继承、改革与发展,又是在保护优先的价值取向下制定规范和规则的创新性工作[1]。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次把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重点提出来,进一步凸显了制度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和先决作用。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由于人口激增,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加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在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推动下,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长,同时也制造了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态危机,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自然生态形势日趋严峻。这种状况不但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也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引发了系列大规模的反对环境污染的社会运动,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一些地区执政党地位带来一定的冲击。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和不断高涨的国际社会呼声,引起了部分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的极大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日益成为国际化大趋势,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展开。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并没有就此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地侵犯了人类生存、发展权利及不同地区的公平和正义。人类开始反思,并最终认识到,就污染治污染、就环境论环境的战略思维和技术路线,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成为了政治问题,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有政治关注和制度支撑,发挥其应有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解决国内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同时又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历史进程,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近40年的改革开放,在实现经济高位运行和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又进一步加重了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获得的。土壤质量进一步退化、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大气和水环境形势危急、固体废物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区域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生态系统越加脆弱,发达国家历时200多年出现的各类污染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压缩型、结构型和复合型的特点。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应“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党的十七大也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已走过40多年历程,从总体上看,污染防治稳步推进,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的同时,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不断加重的生态灾害,加剧了社会贫困,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性敏感问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性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显现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尚需时限,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环境风险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2]。历经了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已经意识到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既是经济发展的方式问题,也是人口压力的后果、文化价值理念的偏差、资源环境的约束,更是法治、体制、机制等制度的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制度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不仅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福祉和未来,更体现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时间里,黑龙江省林区生产木材近7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的28.8%,上缴利税170多亿元。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林区生态条件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和社会问题日渐突出,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经济发展滞后、民生任务繁重。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林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领域之一。黑龙江省林区所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形势,不仅影响党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及林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也影响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家把大小兴安岭确定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并于2010年下发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黑龙江省在2014年4月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跨入全面保护的历史新阶段。生态问题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原因,而制度缺失则是催生这一根本原因的有机土壤,成为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和完善林区生态制度体系,实现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林区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成为解决林区生态危机和资源型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持续文明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林区生态制度建设的现状

从近些年林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林区生态制度建设还存在着一些缺失,造成林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短板,制约着林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效推进。

(一)林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政治意识偏低

生态政治意识偏低会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长模式粗放、掠夺性资源开发方式、生态建设的严重滞后、生态历史欠账过大和工业化传统模式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使我国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雪上加霜”。黑龙江省地处偏远,经济较落后,情况更加突出。生态政治意识缺失,会进一步影响林区生态环境问题政治主流化进程,导致林区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并失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林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

1.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考核指标推进保障机制缺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关考核结果显示,林区很多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够,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滞后,严重影响当地生态建设。以大兴安岭为例,最新资料显示,在全省考核生态区建设的29项指标中,仍有多项考核指标达不到验收标准,或指标完成情况佐证材料不健全,或生态建设计划项目由于缺少资金而无法实施,直接影响到整个林区生态建设减排指标的顺利完成。

2.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执行和监管机制缺失。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执行和监管机制的缺失一方面导致生态建设法律执行强制力和约束力减弱,弹性增大,从而产生外部负效应。另一方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应有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和生态的严重破坏。由于执行监管机制缺失,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化学需氧量(含农业源)、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上升,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废弃包装物没有得到全面回收,一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医疗废物、其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资源环境保护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缺少配套和衔接。一是资源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在时间延续上、在各部门和各领域之间缺少有效衔接,使执行效果降低。二是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切实可行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导致约束力减弱。三是覆盖范围不广,林区一些重要生态建设领域出现空白和盲区,给一些不法者以可乘之机。四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技术手段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机制尚不完善,对林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保障力度不足。

(三)林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保障制度不健全

一是缺乏完整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林区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部分林区领导干部更多的注重短期利益,较少考虑可持续发展;二是林区政府环保投入保障机制缺失,导致林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三是林区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导致林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长期持续乏力。

三、多维度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林区生态价值最大化

马克思曾就人类自身与自然界一致问题提出过自然生态问题社会化解决思路,即“变革社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在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中,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的社会矛盾,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虽无须进行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但要消除不可持续的制度障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把制度建设纳入生态文明整体规划,融入林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林区生态建设教育认知理念、经济支撑、科技驱动和监督保障等方面多维度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林区生态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从而实现林区生态价值最大化。

(一)以制度建设提升林区生态建设的认知和理念

林区改革是打破资源依赖传统路径的主动转轨,是再造林区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发展转型,要打破固有思维和路径依赖惯性,树立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思维和理念,实现自我认知的超越。克服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思想障碍,对资源、产业、结构和增长等方面从生态角度进行审视。明确改革发展不是否定资源优势,而是打破“资源诅咒”,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谋求产业的“涅槃重生”。

1.加强主体宣传。通过开展宣传、播放生态文明公益广告、制作环保宣传册、设计简明易记口号、纪念生态建设日、将资源环境保护知识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编入课本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在林区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尊重和爱护自然的认知和理念,培育和倡导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消费理念与意识,培养具有环保知识和思维理念的新林区人。

2.加强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对林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态价值和理念教育,促进其将生态价值观纳入主流价值体系,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二是加强对林区企业的环境知识启蒙、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责任教育,激发其环境慈善之心,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其把环境因素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自觉性;三是加强对林区百姓生态观念教育,建立百姓生态观念与生态行为准则相统一的社会引导机制。

3.加强实践参与。一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二是广泛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项目,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组织协助、公众广泛参与的机制,将生态示范区与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集生态教育和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等;三是建立健全鼓励林区百姓积极参与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监督机制。

(二)以制度建设筑牢林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林区要抓住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林区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取决于其生态容量。林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经济欠发达、资源依赖型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障区,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生态主导产业[4]。林区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禀赋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接续产业,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制定《黑龙江省林区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及考核、奖惩办法》,加快生态旅游及休闲养生、中俄资源合作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绿色食品加工、北药研发、特色养殖、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推动林区生态产业向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拓展,增强生态接续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生态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中国的“北极”和“东极”都在黑龙江省境内,拥有“神州北极”“神秘源头”“神奇天象”“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湖泊”“大草原”等著名旅游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历史和原始生态赋予黑龙江旅游自然、神奇、浪漫的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存,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森林旅游与休闲发展潜力很大,应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战略,尽快制定《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良性发展机制,通过生态旅游制度建设,推动黑龙江省林区成为新兴旅游胜地。

(三)以制度建设加大林区生态建设的科技和创新

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污染物的治理和循环利用、特别是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的环境科学技术和产业支撑,造成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长期过高。林区在传统增长引擎“马力”下降的情况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向以科技驱动为主转变,通过科技和创新,增强节能减排能力,扩大环境容量,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要制定林区生态人才发展规划,保证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合理性。完善林区生态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整合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林区生态建设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和激励监督机制。完善林区生态建设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高级专家参与区域内重大决策或项目建设咨询制度,建立健全林区企业和科研院校联盟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林区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林场职工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致富技能。完善林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将黑龙江省建成我国最大的寒带生物产业化研发基地。

(四)以制度建设增强林区生态建设的监督和保障

林区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突破影响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保障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1.完善林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林区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管理和决策制度;二是健全林区生态建设预警制度、生态目标考核制度和生态建设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健全林区生态建设长效补偿制度,研究出台《黑龙江省林区生态补偿实施细则》,向国家争取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林区生态补偿的范围和面积,提高补偿标准,增加债务豁免权;四是健全林区生态建设政策争取制度,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和对经济欠发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的契机,争取国家在财税计划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大对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的帮助和支持。

2.健全林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保障制度。一是改革林业管理体制,推进地方行政管理、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经营分离,强化政府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各级地方政府行政机构设置;二是健全林区生态建设多元化投入和部门联动机制,按照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稀缺性,制定相关经济政策,鼓励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以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拓宽生态建设融资渠道,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完善各部门、各领域生态建设联动机制。

3.健全林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法律法规。一是加大林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在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权重;二是加强林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执行能力。

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基础和有力保障,在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中,加强生态制度建设,不仅是应对全球资源环境危机和国内生态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保障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高视角、多维度对林区生态价值进行综合审视,才能构建科学、合理、有序、高效的生态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毅.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经济,2015,(15).

[2]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14.

[3] 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集体学习[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3-05-24.

[4] 路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N].学习时报,2015-01-10:(11).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ultidimensional Scrutiny of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Value of Forest Region

MEI-Zixia1, ZHAO-Yongxia2

(1.Daxinganling Party School of Prefectural Party Committee of CPC; 2.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Daxinganling Prefectural Communist Party, Heilongjiang Jiagedaqi 165000)

〔责任编辑:曲万涛〕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改革的主要障碍分析

1.1 受林业企业改革的思路影响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下, 各大企业也都各展身手, 进行了适合自己特色的改革与创新, 而林业企业在进行改革的模式中, 为了增加企业效益, 提高利润, 就采取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改革办法, 这种改革的路径显然是与当前的国有林区的形式相悖的。因为林业企业的改革并不像其他生产制造型企业一样, 不能够靠大量的开发森林资源, 扩大生产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也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果不寻找到一条正确的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就会直接影响到林业企业的进步和提升。

1.2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缺乏激励机制

要想使林业企业改革取得成功, 就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奖罚激励机制, 这样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让他们关心企业发展, 意识到林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而且在这种激励制度的促进下, 广大职工还能以更加高涨的姿态投入到林区建设当中, 为林业企业的持久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进行林业企业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2.1 保护林业生态平衡

只有保护国有林区发展的生态平衡, 才能促进林业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要想做到对林区的有效保护, 除了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之外, 还要加强对林区的保护工作, 防治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对林木的破坏, 做好各种检疫和防治工作, 加大林业有害生态防治服务体系的建设, 并且要做好对林区各项指标的评估和检测, 防止各种有害生物对林区的侵袭, 保证林区的稳定性, 促进林业企业改革的长远性。

2.2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要想使企业得到持久性发展, 必须要依靠广大职工的力量, 要在林业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要让职工们明白, 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企业的改革是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多劳才能多得。因此, 林业企业一定要做好劳动力的分配和使用方面的工作, 做到劳动组织的优化组合, 让广大职工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的激励之下, 更具有工作热情, 实现林业企业生产的最大化。

2.3 做好正确的薪资分配

从目前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的薪资分配形式来看, 除了计件工资之外, 还有一种是结构式的浮动工资。

计件工资非常简单, 除了要保证产量之外, 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任何一个方面达到不企业所规定的标准, 就要得到相应的惩罚, 这种计件工资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薪资分配, 比较适用于一些比较简单、生产流程少的林业企业。而浮动工资则会把职工们的工资与企业的各项收效力结合起来, 员工工资的高低与企业的效益挂钩, 这种改革以后的薪资分配制度, 可以让广大职工更具有主人翁意识, 能够承担林业企业兴衰的责任, 而且还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有林区的各项指标指数进行联系, 达到林业企业改革的真正意义。

结束语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改革是在我国新的发展形势之下进行的,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更是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素质的需求。因此, 林业企业只有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 加强内部的管理与控制, 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促进林业企业改革的顺利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越来越大, 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加强林业建设也成为我国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林区林业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 对各项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革新, 但从当前林业企业的现状来看, 阻碍其改革的因素很多, 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之中, 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才能促进林业企业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新春.山东省菏泽市林业产业化进程及实现途径研究[J].现代园林, 2006, (10) :35-38.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西藏森林覆盖率已达11.98%,森林面积1 471.56万hm2,森林蓄积量达到22.62亿m3,蓄积266.6 m3/hm2。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主要以天然林为主,天然林面积844.25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99.43%,天然林蓄积占森林蓄积的99.93%。

西藏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自治区南部和东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等地区。西藏的植被分布与演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森林资源的发展多取决于气候因素。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属于藏南高山峡谷潮湿针阔混交林区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湿润山地针叶林区,是西藏的主要林区和全国重点林区。森林面积达374万hm2,林地面积占到全区的3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1.95%,几乎全部为原始林区或天然次生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林芝林区盛产贝母、天麻、红景天、党参、三七、雪莲花、藏麻黄、灵芝和大黄等名贵药材和蕨菜、松茸、青冈菌和黑木耳等林下资源,可食用的菌类达120余种,松茸年产量超过300 t。

2 林芝林区经营的现状

因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减少木材资源的消耗,保护森林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林芝地区不断加大对原始林区保护的投入,目前,林芝地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320万hm2,占全地区国土面积的42%。林芝地区商品材年采伐限额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近20万m3下降到不足6万m3。近年来,当地政府一直倡导使用替代能源和替代建材以减少薪材的采伐及使用,每年可减少近10万m3的采伐量。

随着西藏林业的快速发展,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林业发展与农牧民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林业发展方向的调整与农牧民经济利益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矛盾。

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及林芝林区缺乏木材或薪材替代资源,使农牧民在短期内无法从林业生产上获得收益和资源,这将势必成为不时出现的毁林现象的潜在诱因。虽然从2005年起国家每年投入1.3亿元对林芝地区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实施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农牧民平均每人每年可以拿到1 000多元补偿金,但不能只依靠国家补偿资金来解决农牧民生活和发展问题。在保护森林与制约林业的发展、农牧民增收这一矛盾下,近年来,林芝林区通过发展林下采集业、森林生态旅游和木材精深加工等来增加农牧民收入。

3 林芝林区发展林业多种经营利用的思路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将坚持走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的道路,全力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重要湿地保护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特色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因地制宜建设木本粮油(以核桃为主)、林果、花卉等林业产业基地,加大对松茸等林下资源的采集管理,积极开展藏药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1]。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西藏林区应着重依托现有林区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利用。

3.1 促进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将以往单一的林下采集业发展为林下经济产业

林下经济产业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森林生态环境和科技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下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及衍生出的森林旅游业和餐饮服务等产业。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护林造林,这与国家和西藏的林业发展政策和方向是一致的。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可走出一条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新路。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可缩短林业生产的周期,增加林业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当地就业渠道,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巩固了国家和自治区生态建设的成果,因而发展推广林下经济产业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1.1 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近年来,林芝地区特色农牧业强调发展藏猪养殖、藏鸡养殖、药材种植和水果种植等。但目前,林区群众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还是以传统的采集业为主,即使有天麻、木耳等人工种植,但并未大面积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这一优势开展经营生产。

鉴于林芝林区当前的发展实际,建议应通过严谨规划,在维护区位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促进增收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农牧民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灵活地选择种养殖品种,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如林菌种植项目、林药种植项目、林菜种植项目、林果种植项目等)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只有把规模做大了形成了产业,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

3.1.2 政府通过政策措施扶植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专业示范村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措施,扶持发展林下经济专业示范村,使之逐步形成区域化、集约化经营的林下经济发展产业格局,按照有关技术规程和标准组织生产,做好相关产业服务(如派遣科技特派员、做好动植物疫病预防和防治、创办专业协会合作社等),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品牌优势,增加市场竞争力,解决农牧民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才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下经济产业专业示范村(林下种植、养殖的蔬菜、干鲜果品、药材、菌类、家禽和家畜等)的产品是以市场的需求来定位的产品,迎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崇尚绿色、健康、自然的消费观念,产品除进入流通市场外,还可供农牧民发展农家乐或市民游客采摘游等延伸产业链上。

3.2 准确进行主题定位,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与项目

主题定位是借助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创造主题旅游形象,提升旅游竞争力来赢得客源。准确的主题定位是建立旅游形象和旅游特色品牌的关键。旅游目的地只有在竞争市场上进行准确且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要统筹推进相关产业和服务,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吃、住、行、游、购、娱有序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深度开发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特种旅游等转型旅游产品及冬季旅游产品,丰富发展乡村旅游。

林芝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在于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可以此作为着力点,进行主题定位,围绕“西藏生态旅游中心”的建设目标,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与项目。生态旅游就是一种主题旅游,它不仅是用来表征对所有观光自然景物的游览,而且强调被观光对象不会受到损害。

3.2.1 处理好旅游商业化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11年,广东省和西藏自治区共同把位于林芝地区的鲁朗镇建设为“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这一建设项目是重点援藏旅游开发项目,提出要打造突显藏族文化、自然生态、圣洁宁静、现代时尚的国际旅游小镇。项目于2012年3月启动,2016年正式开放,目的是通过旅游景区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要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服务,将游客从过去的过路客变为留客,带动林区就业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自然文化遗产一旦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即走向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这势必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带来一些不可逆的影响。修建旅游服务等设施,不可避免地出现开山炸石、伐木毁林、的现象;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的现象;游客进入后产生的油烟、噪音、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没有进行环保处理的现象都对生态环境有破坏性,有时甚至会造成无法恢复的生态灾难[2]。要处理好旅游商业化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两者的关系,可通过评估确定合理的环境承载力,周边城镇建立环保处理设施以解决污水、生活垃圾等的处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3.2.2 建立森林生态旅游的增值项目和增值服务

而在林区建立增值项目和增值服务,即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延伸产业链。在生态旅游的实施过程中突出一两个主导产业,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生态型林下经济,努力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其更加有效地带动农牧民创收。此外,可对主导产业进行拓展,建立延伸产业链,通过延伸项目和服务的开展,形成资源共享、产业互补。

3.2.3 开发适合本地客源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

一直以来,林芝旅游主要依靠外来游客,因此旅游淡旺季明显,旺季甚至会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时可依托森林季节差异明显来打造旅游项目,如开展春秋赏花、采果和观景,夏冬避暑避寒,野外徒步等大众项目,在争取部分外地客源的同时,还可吸引本地客源,从而实现淡季不淡。

林业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生态保护这个层面上,既不能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价值,又极大地制约着林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林业多种经营利用是将保护生态的政策制约转变为林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途径。

摘要:西藏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为东部和南部,以天然林为主且受气候影响较大。主要以林芝林区为例,阐述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应依托林区优势资源,开展多种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从而促进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区,多种经营,森林资源,西藏林芝

参考文献

[1]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N].西藏日报,2011-02-11.

上一篇:财政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