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范文

2023-09-21

京剧表演范文第1篇

武丑有自己的一套表演方式, 表演时需要按照表演秩序进行表演, 特点是动作轻盈灵巧, 干净利落。在表演过程中, 无论是翻、滚、扑、跳等动作都需要做到像棉花一样, 轻盈落地, 不带一丝声响, 表演节奏需稳, 在表演过程中做到快而不乱, 实而不华。出招讲求的是稳, 准, 狠。表演过程中也需要保证表演者的动作俊俏活脱, 给欣赏者以独特的美感。

开口跳是武丑行当里高层次的表演, 表演功夫通常体现在念白上, 念白过程中需要做到语气充沛, 吐字清晰, 时而语速急促, 时而音调渐缓, 时而铿锵有力, 时而节奏鲜明。表演时, 表演节奏如行云流水, 使整个表演过程一气呵成, 将人物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另外在演出过程中需要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武丑表演艺术具有悠久的表演历史, 表演模式由数代艺术家开创, 在表演过程中经过反复的锤炼与磨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法则, 也就是四攻五运的表演原则, 下面对武丑的表演技法进行介绍。

一、武丑念白

武丑念白表演时,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要素。一是对白爽朗响亮;二是音色清晰具有节奏感;三时节奏明快有内涵;四是语气幽默诙谐。

表演过程中需要注意表演中的爽脆效果, 脆劲追求的是表演力度。在恰当的时间段保证语言的节奏明快, 说起话来像爆竹, 节奏鲜明, 又快又猛。在客串的过程中进行音色调整, 如表演杨香武时, 需要表现出草莽英雄的角色特征。声音也需要符合他们的年龄, 例如年纪大的人物角色需要在念白时表现出浑厚的音色。而表演朱光祖时需要表现出清脆响亮的音色。

这类人物角色表演具有地方特色方言, 在同一地域下, 需要表现出地域性特点, 做到人物情绪高亢。另外还有一种表演方式是以“炸音”的表演形式进行的。这类表演形式通常用作情绪高亢的位置, 表演过程中需要注意节奏, 语气的节奏感强弱以及语音的音调都会影响人物表现效果, 因此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需要注重发音要领。

二、武打

武打具有严格的表演要求, 表演过程中需要对动作节奏分别进行调整, 做到动作火爆迅猛, 表演干净利落。另外武打表演分为徒手和器械两种, 武打被称作“手把子”。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注重一些表演套路, 表演套路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手串子、拿法、摔跤、摸拳等套路。在京剧《霸王别姬》中就会表现出群体性的武打方式。而器械武打也被称作“把子功”, 使用的表演器械也五花八门, 刀枪棍棒, 以及峨眉刺等。

三、武丑在京剧中饰演的角色特点

1、饰演角色的广泛性

京剧中的丑角饰演的角色具有一定广泛性, 该角色可以饰演多年龄段的人群, 小到孩童, 大到老者, 都属于武丑的饰演角色范围。另外武丑饰演的社会底层角色居多, 在不同戏剧中, 体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对念白方式和技巧进行表演整合, 体现出人物的个性化语音特色, 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 保证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

2、独具特色的念白

武丑的念白具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打瓜园》中的老瓜农陶洪, 则用的是方言白, 带有山西地方特色。他身残不废, 在与宋子明的几番较量中。突出表现了他性格中的耿直, 憨厚.因此, 在刻画这一人物时, 语音处理上要求干脆, 爽朗, 但又不老者缺所应有的苍劲之感。念白时需要注意语气中的抑扬顿挫, 在念白时给与合适的语气, 注意表演过程中的表演情形和表演语境。咬字时保证语气吐词清晰, 根据现场的表演情形, 进行念白舒缓情绪的调整。避免表演过程中出现索然无味以及数数字的念白。

3、武丑艺术特点的不可替代性

武丑这一艺术行当具有传统的艺术表演特点, 在表演过程中呈现出华丽的表演形式,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武丑艺术特点做出分析, 应表演节奏所需, 关注艺术表演过程中的发展剧情, 对剧情中的搏斗画面以及追逐动作做出设计分析, 表演时, 不断对艺术表演特点进行分析, 展现出不断创新的京剧表演形式, 运用演绎技巧, 将唱, 念, 做, 身, 步, 精, 气, 神, 韵等所有表演技巧合理运用, 充分展现在艺术舞台上。

四、丑角色的重要意义

对于京剧中的丑角而言, 他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众所周知, 京剧题材大多以我国历史文化背景为前提建立的, 在这些题材中, 历史人物的表演能力高低不同, 人物性格也在划分中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类型。即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 也可以拥有夸张的扮相, 吸引观众的眼球。人们对美好的事物都有趋向感, 但丑角变现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为人们带来具有喜剧色彩的欢乐。

五、结束语

武丑是一门表演艺术, 也是一门学问。作为我国的国粹, 表演艺术所追求的神, 包括神气、神采、神韵等。而表演效果需要演员的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和表演技巧。为了完成由形到神的升华, 达到形神兼备这一艺术的理想境界, 有志于京剧事业的青年人, 还须作出一定的付出与努力。

摘要:丑角是京剧行当之一, 因化妆丑化而得名, 由于在化妆过程中在鼻梁上勾勒一块白色图案, 又被称作“小花脸”。与其他花脸组合成“三花脸”。小花脸的表演大多风趣诙谐, 行动喜人, 是一个滑稽的表演角色, 另外丑角分别是文丑和武丑。

关键词:武丑,表演技巧,分析

参考文献

[1] 郭克俭.一腔遮百丑――豫剧演剧艺术特征初探[J].中国音乐, 2011 (04) :33-36.

[2] 佟悦.满族对京剧艺术的贡献[J].满族研究, 1991 (01) :73-82.

京剧表演范文第2篇

一、京剧花旦表演艺术中的主要流派与脉络

1、主要的花旦表演艺术流派与代表剧

筱派, 筱翠花, 原名为连泉。以丰富的念白花旦表演艺术成了自己的派别, 是花旦表演艺术中的主要流派之一。筱派是以人物细致的内心表现为主, 在具体的动作上虽然不多, 但却十分的精准。筱翠花在艺术表演中的代表特点主要有三种。首先, 是筱翠花的大眼睛;其次, 筱翠花在花旦表演中的腰部动作, 筱翠花的腰部是非常柔软的。与其他流派行当不同的是, 筱翠花的腰部动作像随清风浮动一样, 没有丝毫的松懈;最后, 就是筱翠花的跷功。筱翠花的跷功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无论是跪步还是台步, 都是呈现着百步轻盈的状态, 有着极高的台风。筱翠花是女性心思的具体表现, 尤其是在坏女人的动作表演上, 无论从神态、动作、腰姿上, 都对具体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筱派的代表剧有《珍珠扇》、《小上坟》、《翠屏山》等。

荀派, 是荀慧生老先生的自创流派, 是除筱派以外的最后一个花旦表演流派。荀派主要是以念白与表演为主, 位于四大名旦之中。荀派的表演极为自然且真挚, 丝毫感受不到一点虚伪性。它主要是以塑造天真活泼的美少女, 为主要的人物形象。荀慧生在演唱层面, 演唱柔美且温婉, 他的唱腔不仅柔美, 且柔中带情。不仅如此, 在整体的唱腔中都是以情感元素为主。荀慧生以精湛的演技来塑造出各种女性形象, 无论从感官还是声音上, 对于观众来说都是一种艺术享受。荀派最具代表的剧作有《红娘》、《晴雯》、《盘丝洞》等。

2、在花旦表演中的主要表演艺术家

除了荀派和筱派以外, 还有众多的花旦表演艺术家, 他们虽然没能自成一个花旦派别, 但却一直在为我国的京剧花旦表演事业做出突出的成绩, 为我国的京剧事业增添丰富的艺术文化色彩。如被成为我国四小名花旦之一的毛世来, 崇尚洒脱花旦表演艺术的童芷苓, 被成为“科里红”的张正芳等等, 众多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花旦表演艺术家, 都在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特色的京剧花旦表演艺术。

二、浅谈京剧花旦表演的多样性研究

1、京剧花旦表演会产生多样性的原因

首先, 京剧花旦表演是来自于生活的灵感, 但在一定程度上所蕴含的艺术素养却高于实际的生活。因为, 京剧花旦表演中所塑造的人物, 都是来自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物, 这些人物都有着其自身的内在特点, 如性格特征、独有动作与表情、职业、年龄等。那么, 通过这些特征来划分花旦当中的小行当, 如小花旦、泼辣旦、大花旦。

其次, 在京剧花旦的角色扮演中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金玉钗》为例, 在花旦表演的前半段呈现出的是小花旦的形象表演, 而后半段的形象则是少妇的人物塑造, 而且还是新婚燕尔。虽然新婚燕尔的少妇形象其实归属于情衣, 但由于全程都是京剧花旦在表演。因此, 它还是归属于花旦行当多样性的表演。

最后, 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因为表演形式上的不同, 致使不同的剧目中突出的重点就有所不同。以《乌龙院》为例, 它所突出的重点就是花旦表演的做功;而《辛安驿》则是以武功为最为突出的重点表演;因而, 众多的剧目中都有它独特的突出重点花旦表演, 这也正是京剧花旦表演会产生多样性的原因。

2、根据京剧花旦表演艺术的多样性特点进行分类

首先, 在京剧花旦表演艺术中, 多以少女形象出现的就是小花旦行当。小花旦行当的剧目表演中, 从表面上看像是很相似, 但仔细观察是大不一样的。无论是从人物形象塑造, 还是从角色性格上, 即使是同一个表演者, 但却有着很多的差异性。小花旦表演它是随着剧目的发展而变化的, 每个人物形象及时看着相似, 但却有着不同的基本功, 它们所突出的表演重点都是不同的。小花旦表演, 是由单纯心态到复杂化心态的过程。

其次, 就是大花旦。大花旦于小花旦行当相比, 在内容上较为丰富, 且在服装的搭配上显得也尤为突出。大花旦在剧目表演中会呈现的跌宕起伏一些, 如《红娘》这一剧目, 大花旦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 呈现的是非常细致化的动作, 在唱腔与念白上都非常的洒脱自然, 在配合上撇嘴的小动作, 完全是一个小丫头的形象。

再者, 就是以泼辣的女性形象塑造为代表的泼辣旦。泼辣旦主要是以念白和做功为突出的表演重点, 社会背景多以封建社会为主。虽然泼辣旦现存的剧目比较稀少, 但还是留存了许多名剧, 如《巴骆和》、《痴梦》等。

最后, 除了以上三种行当之外, 还有花旦行当中的反串行当, 还有其他的一些不成派别的小行当, 如玩笑旦、闺门旦等。他们都呈现着京剧花旦表演艺术的多样性特点。

三、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剧花旦表演艺术中的主要流派与脉络, 进而浅谈了京剧花旦表演的多样性研究。通过对京剧花旦表演艺术的多样性细致的研究分析, 了解到京剧花旦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众多京剧花旦表演艺术家不屑的努力, 才有了今天如此细腻的花旦行当表演。因此, 我国的国粹京剧要不断的培养京剧花旦表演人才, 把京剧花旦表演艺术永远的传承下去。

摘要:京剧表演艺术, 在我国不仅是我国的文化国粹, 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性表现。那么, 在京剧表演艺术中, 花旦艺术是最为重要的京剧表演艺术。花旦表演艺术, 是京剧表演艺术中最具有青春与活力的。不仅如此, 花旦的表演是以众多的人物形象为基础, 通过不同的形式表演出来的。因此, 花旦表演艺术有着较强的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京剧表演艺术,花旦表演,多样性,流派

参考文献

[1] 傅彬.试论京剧花旦表演的多样性[D].中国戏曲学院, 2015.

[2] 蒋兰兰.京剧花旦表演探索[J].戏剧之家 (上半月) , 2014, 06:58.

京剧表演范文第3篇

听了窦老师的课,让我感想很多,现将听后谈几点感想:

一、课前氛围必不可少。窦老师在教学中虽没有精美的课件,但窦老师的语言却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兴趣十足,加上教师语言幽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总的一点,就是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先让孩子们了解你这个朋友。

二、孩子们学习轻松,愉快。窦老师的课,上得特别好,在让学生感受焦尼与爸爸之间父子情深的画面时,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把学生带到了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怎么表达。一句句深入人心的语言,让孩子们学得多么的轻松而扎实呀!

三、老师的激励无处不在。当孩子们的回答对时,窦老师马上语言激励:“你真聪明!”“你爱学习!”“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等等„„或者行动表扬:“把掌声送给他!”老师的激励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自豪感。

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其实很多的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可以说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老师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到生活中的知识。我也深深

感受到,只有从生活出发,教学才会更具特色。

京剧表演范文第4篇

【中国戏曲学院排名】中国戏曲学院特色专业-中国戏曲学院录取分数

线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戏曲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者,在国内戏曲教育领域学科最完备、培养体系最健全、优秀师资最集中、输送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大,作为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支撑了建国以来中国戏曲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需求,对中国戏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中国戏曲学院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院校亚太局董事会第一副主席单位。

1、历史沿革学院原隶属文化部。1950年1月28日,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成立,1955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73年11月并入文化部“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后更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1977年2月正式恢复中国戏曲学校建制。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改制为中国戏曲学院,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从此揭开了中国戏曲艺术教育的新篇章。2000年划转北京市,国家对学院实行文化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体制。首任校长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

一、著名戏剧家田汉。王瑶卿、晏甬、萧长华、史若虚、王荣增、俞琳、朱文相、周育德等先后任校(院)长,著名艺术家高盛麟、赵荣琛、张君秋等先后担任学院顾问。建校之初,学校将“富连成”等科班的著名教师和一批新文化工作者融于一体,聘请驰誉海内外的萧长华、王瑶卿、王凤卿、尚和玉、谭小培、张德俊、金仲仁、鲍吉祥、刘喜奎、马德成等授课,时称“十大教授”,形成了强大的教师阵容。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一直把中国戏曲学院作为中国戏曲教育最重要的基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关怀学校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振兴京剧和民族艺术,需要有一大批立志献身这一事业的优秀人才。我们要有战略眼光,努力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京剧人才、民族艺术人才。要办好戏曲和艺术院校。”1995年,他为我院建校45周年题词:德艺双馨,继往开来。

2、发展现状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中国戏曲学院对民族戏剧艺术,特别是国剧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

意义。近些年来,在中国戏曲不够景气的境况下,学院党委以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为己任,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沉着应对挑战,积极战胜困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事业发展,使我院的整体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我院发展历史进程中最好的时期之一,为学院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党和政府的悉心关怀下,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学院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抓住高等教育迅疾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院目前有表演系、音乐系、导演系、戏曲文学系、舞台美术系、新媒体艺术系、基础教育部、研究生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十个教学系部。截至2007年12月底,全院在校生总计2486人,其中本科生2037人。学院事业规模适度扩大,为今后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978年改制为大学后,学院不断探索高等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不断完善戏曲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先后设置了戏曲表演、戏曲作曲、戏曲导演、戏曲舞台设计、戏曲编剧和音乐表演等本科专业。近年来为适应社会需求和传统学科的内在要求,增设了艺术设计、录音艺术、动画、音乐学四个本科专业,由1978年的两个本科专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0个本科专业,23个本科专业方向。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成为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2003年,戏剧戏曲学被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列入北京市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06年新增艺术学和音乐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近三十年大学阶段建设,一个比较完整的戏曲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针对“文革”后教师出现严重断档的情况,学院注重调整教师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在充分发挥李紫贵、王金璐、王世续等著名教授作用的同时,先后聘请曹禺、郭汉城、马少波、袁世海、常香玉、红线女、李世济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艺术家担任名誉或客座教授,初步形成了新老结合、院内外结合、在职与客座结合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我院坚持“引进、培养、提高”的原则,先后引进了李维康、傅谨、谢柏梁等3位特聘教授,专任教师数量到2007年12月底为228人,外聘教师131人,生师比为8.64:1;截止到2007年12月,在编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8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7人,占专任教师的

42.5%,有28人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目前,学院师资结构能够适应学科专业建设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原有戏剧戏曲学硕士授予点的基础上,新增音乐学和艺术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和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倡导与关心下,自1996年9月起,我院先后承办了四届汇聚全国最优秀青年演员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开辟了戏曲高层次表演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科研、创作成果显著。以艺术实践、创作、科研带动教学,促进教学,是我院办学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我院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近年来一批科研和创作成果的取得,对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对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进而对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均起到了积极作用。2000年以来,全院共申请批准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8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82万元;由我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改编、移植搬上舞台的新剧目逾23部(出);出版学术著作、自编教材、创作作品等122余部。其中由文化部主持审定、包括戏曲表演、导演、音乐、舞美、创作、史论等12本教材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戏曲卷》填补了戏曲教育长期无系统教材的空白,成为上海市、山东省、辽宁省、山西省等各地戏曲院校首选教材。这些科研、创作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办学条件根本改善。中国戏曲学院从建校至今已四易校址,初期先后在东城草垛胡同、赵登禹路28号借房办学,后迁入宣武区里仁街3号校园。2000年迁入现址后,教学投入逐年加大,教学设备总额大幅度增长,实验室建设、教室建设、体育设施建设、图书馆建设和校园网建设都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信息化教学有了一定的基础。校园文化特色鲜明。中国戏曲植根于韵深意远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戏曲教育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国年轻戏曲人才在中国戏曲学院这个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中华文化的国戏、国学、国艺相互涵摄、相得益彰。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教师对国学精华的引用、推衍和宣传,促进民族思想精华、道德情操、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传播。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方面,让学生熏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做人、劝学、励志的经典、富有理趣的经典诗词,既是思想精华的导引,又有文学美感熏陶。民族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成为戏曲人才成长的重要价值滋养。为中国

戏曲走向世界作出贡献。中国戏曲学院十分重视国际间的相互交流,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先后与美国宾汉顿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艺术学院、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英国约克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戏剧学院、德国汉堡表演学院、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俄罗斯高等戏剧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韩国中央大学、韩国汉城艺术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等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300多名留学生来到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深造。大量的老师和学生也应邀出访国外,进行相关的艺术表演和教学交流。学院正逐步成为中国戏曲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学院所培养人才已成为中国戏曲事业发展的中坚。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各类戏曲艺术专门人才,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已是编剧、表演、导演、音乐、舞台美术、教学、科研、管理、戏曲普及、文化宣传等多种行业、岗位上的中坚,形成了戏曲艺术继承、创造与发展的人才群,是支撑当今戏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刘秀荣、张春孝、谢锐青、杨秋玲、刘长瑜、钱浩梁、李光、叶少兰、李长春、冯志孝、关雅浓、李维康、李朝贵、张素英、于魁智、郭跃进、孟广禄、王蓉蓉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目前11个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如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等院团中的艺术尖子、骨干演职员和主演,大部分为我院历届毕业生。学院师生在国内外的重大戏曲比赛中屡屡获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中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奖是全国公认最具权威性的戏剧戏曲艺术大奖。在迄今已举办过的11届“文华奖”评比中,我院的教师、毕业生、校友有63人次获得该奖项;在已举办过的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奖中,我院的教师、毕业生、校友有52人次获得“梅花奖”,占83人次京剧演员获奖比例的61%;在三届梅兰芳金奖大赛共决出的29位金奖得主中,我院毕业生、校友有16人获得金奖,占55%;从1987年至2005年举办的四次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共产生最佳表演金奖95名,我院的教师、在校生、毕业生有76人获得该金奖,占金奖总数的80%。中国戏曲学院也因此被誉为“戏曲人才的摇篮”。学院将进一步总结50多年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戏曲教育的发展规律,认真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为建设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艺术大学而努力。

京剧表演范文第5篇

一导入:

【播放】视频李玉刚的《贵妃醉酒》思考两句歌词的特点 【提问】演唱方式和音色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这个环节,通过音响、画面把大家带入到有京剧学习特定的环境中,渲染了气氛,让师生立刻进入到京剧学习的环境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李玉刚演唱的这首作品采用了两种演唱方式一种是流行唱法,一种是京剧的唱腔。在音色上采用的是男声和女声两种音色。这种一歌两唱的演出方式和京剧唱腔的魅力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一下京剧音乐的魅力。

走进京剧,欣赏京剧,感受京剧,应掌握一些京剧基础知识。阅读教材64页,学习京剧的知识(学生自学,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二、欣赏与学习

唱腔篇—知识篇

1阅读课本64页了解基础知识京剧的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的唱腔 视频欣赏:1《海岛冰轮初转腾》和2《包龙图作打在开封府》 提问:请根据音乐体验①②唱段的情绪 ①是沉着稳重委婉流畅②是高亢刚劲活泼明快

2 通过PPT上两段谱子过门的对比让学生更能简单容易的做出判断 总结京剧的两大唱腔特点: 西皮眼起板落旋律起伏大节奏紧凑 二黄板起板落旋律平稳节奏舒缓

[设计意图:课本的基础知识讲解只能是学生有了对文字的客观理解,通过PPT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能直观更容易和简单的对西皮和二黄的特点做出判断] 唱腔篇—学唱篇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不同的旋律演唱让学生体会到润腔小嗓上口字的不同演唱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体会到京腔京韵] (3)京剧的伴奏篇

a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京剧的锣鼓点,京剧锣鼓经主要分为文场和武场。

b学生介绍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

c欣赏《三岔口》锣鼓经片段。

【设计意图:京剧知识的介绍与学习这个环节,是从了解知识进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京剧的一招一式让每个学生感到京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在利用学生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要更多一点地学习京剧知识,这样京剧的课程才能上得更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

一 学习、表演锣鼓经

1、视频观看《慢长锤》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出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

2、教师展示出大锣、小锣、板鼓、钹四件乐器,介绍用于京剧武场伴奏的这些乐器俗称“四击头”。

3、播放四件乐器的声音让他们找出相对应的文字称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通过看、听、模仿,感受京剧的伴奏乐器。]

4、给出练习节奏,请他们按由慢而快的节奏击打。

[设计意图: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四击头伴奏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二、模仿、表演京剧动作

1、教师带领学生做旦角的兰花手势,云手,亮相

2、教师带领学生做生行的手势,亮相

3、配合锣鼓经做动作练习(手势,动作,亮相等)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进行表演。配合锣鼓经(口念)做动作,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三归纳与小结

京剧表演范文第6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教授的回信中提到:“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京源学校始终重视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坚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音乐、美术课程,同时,通过研究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开发了中小幼一体纵向衔接的泥塑、剪纸、陶艺、动画、京剧、舞蹈、戏剧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趣,滋润心灵。

学校开发实施了“十五年一贯制京源特色京剧课程”,成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项目基地校”和“全国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学校成立了“京剧艺术工作室”,着重打造“京源学校京昆艺术团”,结合地域特点,深入挖掘学校所在地蕴涵的文化内涵,打造“在地文化非遗京剧课程”,从课堂到社团,从校内到校外,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和不同校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京剧艺术传承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学生在学习京剧艺术的过程中,掌握了京剧知识和唱段,对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文化瑰宝。

京剧表演剧照

开发创意舞蹈课程。“在快乐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享受快乐”是京源学校孔娜老师的舞蹈教育理念。她大胆开发、积极探索,突破舞蹈教育服务于舞台表演的局限性,推进舞蹈教育的对象由少数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在舞蹈创编课程中,孔娜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准确地表达情感,大胆创编属于自己的校园舞蹈。其作品《月儿湾 花儿开》《劳动狂想曲》《母与子》《成长》《蒲公英》等作品在各项中学生校园舞蹈大赛中频频获奖。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展舞蹈主题活动,让舞蹈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固化与传承,如一年一度的“薪火相传”、校园舞蹈节、教师舞蹈节、舞蹈与电影、人与自然情境舞蹈创编大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等。

学校还开设了丰富的艺术社团与选修课,包括陶艺、定格动画、版画、合唱、戏剧、京昆、影视表演与制作等,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培养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接受艺术的熏陶。

成立“春芽戏剧社”。京源学校“春芽戏剧社”成立于2015年12月。学校聘请张子扬先生、著名剧作家童道明先生、石景山电视台贺启功先生等作为戏剧教育的顾问和指导专家。戏剧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包括朗诵台词训练、表演形体训练、经典剧作赏析和剧本改编及原创等。开展的活动包括:经典名作排演、音乐和台剧排演、诗词雅集、主持。戏剧社先后排演了《神圣战争》《哈姆雷特》《共产党宣言》等剧目。学校提倡“人人参与戏剧”,在浓厚的氛围带动下,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幼儿园的孩子表演美德故事,求真于剧;小学生改编课本内容,明德于戏;中学生演绎经典名著,善美于行。

合唱课程是京源学校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团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踐的重要园地。通过合唱训练,学生们基本上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基本乐理知识,具备视唱练耳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欣赏和学唱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中外名家名作,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了各种音乐表现手段,提高了音乐修养。2016年,京源学校合唱团参加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举办的合唱比赛,荣获金奖;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暑假,合唱团飞赴澳大利亚,在悉尼歌剧院的“中澳之夜”音乐会中演唱,荣获“最佳表演奖”。

获奖只是一种结果的呈现。京源学校的合唱课程以育人为第一要务,长期以来,不管是否有比赛或演出任务,合唱团都始终保持训练的状态,通过合唱训练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同能力,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精神层面的追求,从合唱教育中收获幸福感。

电影社团的学生则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自制的校园微电影《诚信小店》《你的无意我的流浪——酸奶盒漂流记》,向全校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与环保教育。

在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艺术课程的同时,京源学校积极探索美术特长人才的培养模式。1997年,北京市金帆书画院石景山分院“花落”京源学校。此后,学校逐渐形成了初高中一体化美术特长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设置了包括以素描、色彩、速写、设计为主的美术专业课和中外美术理论、欣赏课程;聘请了不同专长的美术专职教师,有擅长造型艺术的,有擅长工笔、国画的,还有擅长速写素描和水粉油画的……还特聘书画家宋建华老师为学生开设书法和校园速写课程,邀请家长志愿者为学生开设服装设计课程和美术史讲座等。学校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努力进行多种教学方式、多学科融合的实践。如美术老师宋蕊开创了“美术鉴赏同传互动课程”,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微信直播的方式为学生授课,与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领域的专家互动,实现了“使全世界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课堂”的目标。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京源版画、陶艺、油画、校园速写作品美术展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为他们的美术专业之路奠基。

从2003年第一届高三美术特长生毕业至今,画院已为全国三十多所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四百多名优秀学子。学校金帆书画院已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美术教育试验基地,也成为有志于学习美术的孩子们的乐园。

纵向衔接、横向多元的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的艺术作品走出了校园和国门,出现在梅兰芳大剧院、天桥剧场、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等艺术殿堂。在京源学校这片艺术沃土上,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喜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表达他们对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范文下一篇:pic单片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