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

2024-07-22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规范运行,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对医疗保险基金运行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可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在信息化建设、制度设计和监管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成本高、效率低、支出浪费以及徇私舞弊等诸多不合理现象。文章对目前基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52

1引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了保障城镇职工的健康权益,依据国家、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由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的专用资金。医疗保险基金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构成主体是用人单位、参保职工、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高效安全运行是满足参保职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保证参保职工正常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前提条件,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目前基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21立法不全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独立、统一的法律体系,法律条款分散,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实施细则较少,形成法律“真空”,导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的法律依据不足,各地医保基金运行审核流程没有规范统一,杂乱无序,各自为政,漏洞频出。考察世界上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体制较为先进的国家,发现其相关法律完备是他们的共性特点之一。健全的相关法律体系是医疗保险基金健康运行的法制基础、安全保证和规范依据。

22基金运行管理的效率低、成本高

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出一套国家标准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形成统一运行的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库。网络标准不统一,信息建设不规范,数据统计不全面,致使医保基金运行管理效率较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进行征缴、运行管理、审核、发放的整个流程中,会涉及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财政、金融、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各方面。如果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实时共享或传递不及时,管理政策对接不到位或是执行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延迟,也会降低基金运行管理的效率,同时基金运行管理的机会成本会相应增加。由于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参保职工的生存状况千差万别,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需要对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实时维护,不断升级管理软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加大政策宣传解释力度,导致医保基金运行成本高位运行。

23基金支付有浪费现象

笔者认为:在目前医保基金运行管理中,面临最为重要的难题就是“如何防止浪费,减少不合理支付”这一问题。部分医疗服务机构为了一己私利,会宣传提倡使用价格较贵的医用材料代替价格便宜、疗效可靠的传统材料;通过开展高级检查的手段来代替传统检查项目;甚至个别医疗机构利益熏心,会通过给参保职工“回扣”的方式引诱参保职工“挂名住院”,套取医保基金。有的医疗服务机构为了增加本单位的经济效益,过分强调经济指标,忽略社会效益的经济责任制,利益驱使员工们对要求医疗服务的参保职工进行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高规格用药,导致出现“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的超需消费现象,造成医保基金过度浪费。

24基金监管体系设计有缺陷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至今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基金运行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我国目前对医疗保险基金负有外部监管责任的机构有: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由于这些部门之间的监管责任没有在法律和制度上得到明确的划分,因此在进行监管工作时,时常会出现监管责任“越位”“错位”或“缺位”的现象,降低了监管效率,出现了监管“盲区”;对医疗保险基金负有内部监管责任的部门和人员有:医保中心内设财务科室、相关审核业务科室、医保中心负责人、上级医保机构等,由于基金内部审核制度设计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系统没有规范统一程序,没有形成“封闭式”基金运行,导致监管漏洞的出现。

3完善基金运行管理的针对性建议

31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国家立法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认真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领域的法律建设中存在的短板,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针对性、系统化地完善相关立法。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可操作性强,并且能保证各地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医保基金监管责任的法律体系,让医保基金运行管理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各地各级政府还应该严格有效落实国家有关医保基金运行管理的政策和规定,根据属地基金运行管理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或问题,加强前期预判,及时出台针对性的管理办法,防风险,堵漏洞,努力营造良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环境。

32强化信息化建设,规范基金运行流程

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医保基金运行中各有关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和基金监管的主要信息化平台。它不仅能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保险服务,存储医疗保险服务记录,同时还可以对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行为和基金封闭运行管理进行全程实时监管。因此,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想要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就必须加强高标准的医疗保险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高标准的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医保服务”行为,减少违规医疗消费的现象,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要加强与用人单位、財政、金融、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规范医保基金运行管理流程,避免无效运行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加快票据(数据)传递,实时互通信息,建立“三方对账制度”(业务科室、财务科室、用人单位或医疗机构),确保医保基金数据准确可靠,从制度上避免系统性错误发生。

33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开展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首先是要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控机制,合理规定药品、医用耗材、检查检验、医事服务在医疗费用中的占比,优化医保直報流程,规范转诊转院手续,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要和医保机构审核程序做到无缝对接。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教育,让医、护、技等相关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履行因病施治、规范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违规医疗服务行为的发生。其次是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要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法制意识,自觉与“套保、骗保”行为做斗争,支持奖励群众举报违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同时,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要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进行全程管控,规范其运行,加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明察暗访,对违反医疗保险管理规定的行为一经查实,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条例严惩不贷,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杜绝浪费。

34建立规范有效的基金运行监管体系

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体系的制度设计有缺陷,要对其进行完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改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内部监管体系建设,在制度上明确基金运行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能的分工和工作流程,环环相扣。建立绩效目标考核机制、科学的监控流程体系、事后责任倒查机制,让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安全高效、规范顺畅。第二,依靠高标准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基金运行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基金运行网上查询平台,及时将基金收支和运行状况及明细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让职工医保基金在“阳光”下健康运行。第三,政府要强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的外部监管责任,协调理顺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外部监管主体责任划分,形成制度,既保证基金运行外部监管高效有序、科学合理、不留死角,又能有利地促进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自身建设、健康发展,同时又保持了监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充分发挥外部监管效能。

4结论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完善优化。面对未来基金运行管理体系中可能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实事求是,勇于面对,与时俱进,积极研究解决对策,以期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险服务。

[作者简介]亓涛(1972—),男,山西翼城人,毕业于中央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过多,如果参保人数和报销制度不变,即使停止一年筹资,历年结余的资金仍可使参保人继续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一年。有些地区的医疗保险机构为坚持收支大体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测算不准,导致结余过多。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也不相同,为审慎起见,也不愿随便调整给付标准。规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通过调整统筹基金的给付标准来降低结余率的办法有多种,建议目前重点解决城镇参保职工因患重大疾病致贫的问题。但目前仍不能大幅降低个人账户累计积累率,因为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时期。要规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关键在于建立相机调整基金结余率的制度。

关键词:统筹基金;个人账户;保障水平;报销比例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连续多年大量结余,但医疗保险基金的作用却未能充分发挥。老百姓仍在抱怨看病贵,往往一场大病重病就使一个家庭陷入贫困,看病负担普遍成为个人和家庭无法承受之重。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分析其基金结余情况,而且要考虑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定位。需要各地对各类基本医保基金收支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结余情况,进行调整。

2003~2005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城镇职工(包括参保退休人员),这时期各地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地区农民工与当地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相同,但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很少。2007年和200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城镇居民。因此,分析2003-2006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节余规模、结构及原因,基本上可反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状况。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的规模、结构及原因

(一)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规模

从历年结余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可看出,2006年为100.29%、2007年为109.75%、2008年为112.90%,这三年的历年结余总额已超过当年收入,这意味着如果参保人数和报销制度不变,即使停止一年筹资,历年结余的资金仍可使参保人继续享有基本医疗保险一年多,说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过多。从2003~2008年的当年结余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看,最低为2005年23.02%,最高为2008年的31.45%。最高与最低的数据相差8.43%。因此,历年结余资金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和当年结余资金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都必须适度下降。但究竟降多少才合适,就要分析结余资金的结构和产生结余资金的原因。

(二)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结余资金的结构

从2004~2008年的人均当年结余数据来看,最少为2005年236.52元,最多为2007年311.51元。从2004~2008年的人均当年个人账户积累余额数据来看,最少为2007年50.75元,最多为2004年91.91元。从2004~2008年的人均当年统筹账户结余数据来看,最少为2005年147.28元,最多为2007年260.76元。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过多的原因

从参保退休人数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之比来看,2003年为26.85%,2004年为27.08%,2005年为27.43%,2006年为26.39%,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仅为1.01%,说明这四年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稳定。但2007年和2008年参保退休人数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之比分别为20.62%和15.74%。这两年的比值快速变小,说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年龄结构迅速年轻化(见表3)。其原因是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事业在2007年和2008年发展很快,覆盖了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2007年与2008年参保城镇居民人数分别为4 291万人与11 826方人。事实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与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大体相当,都大大低于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然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被统计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之中。

各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过多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些地区医疗保险机构为遵守收支大体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测算不准,多年积累导致盈余过多。有些医疗保险机构负责人认为,在任期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收支出现缺口,会影响政绩,也是导致基金结余过多的原因。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也不相同,为审慎起见,医保机构也不愿随便调整给付标准。况且调整报销范围、起付线、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牵涉部门多、工作量大。有些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多年也未作调整,但同一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在不断上涨,人均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因此,要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规模,结余过多的地方要采取提高保障水平等办法,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

二、控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规模的建议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不需财政补助

2009~2011年各级财政将对医药卫生事业新增投入8 500亿元,可能会被认为国家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进行大量补助,由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将会大幅上升。而实际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职工本人和用人单位缴纳,其本质也有税收属性,但这种性质的税收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相关性。用公共财政来弥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广大纳税人的钱转移到本来就享有各项社会保险的少数城镇职工身上,显然不公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福利事业,如过多依赖公共财政,具有刚性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会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 

(二)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需提高缴费比例

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而言,看门诊或一般疾病住院,完全能负担得起。但如果患有重大疾病,则可能因病致贫。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筹措又不能以全部免费医疗为目标,因为一旦实现全部免费医疗,将导致浪费很多宝贵的医疗资源。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在防止参保个人过度使用医疗资源方面起到很好作用。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主要在于各级政府要加强医院收支的监管,防止医院的利润过高或收入过高。可见,目前我国没有必要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是要把过高的基金节余率降下来,调整其基金管理的具体办法。

(三)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的结余率

统筹基金的当年结余率就是统筹账户基金当年结余额与当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之比。目前结余较多的地区把统筹基金的当年结余率应控制在-10%与5%之间,逐步把过高的统筹基金结余率降下来。为避免频繁调整结余率给相关部门带来诸多不便,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率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当年基金的收支缺口不能太大,即统筹基金的当年结余率不能低于10%。2008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3 040亿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为2290亿元,相当于2008年当年基金收入的75.33%。75.33%的累计结余率显然过高。对统筹账户基金累计结余率达到75.33%的地区,应通过扩大统筹账户基金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把统筹基金的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0%和5%之间。在参保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历年结余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在25%左右比较适宜,历年结余总额可供三个月之用,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账户基金累计结余率控制在16%左右比较适宜。目前,统筹账户基金累计结余率在0至16%的地区,其统筹账户基金的支付办法可保持不变。

(四)适当调整个人账户基金的给付标准,适度降低个人账户累计积累率

2004~2008年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人均当年个人账户积累余额最多的2006年为93.44元,最少的是2007年为50.75元。当年个人账户积累额本来就不多,要大幅降低其结余率比较难。而在2004~2008年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人均个人账户累计积累额最多的2006年为429.06元,最少的是2004年为326.51元。如果提高门诊的报销比例和降低起付线,可降低其个人账户累计积累率。目前,为降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率,个人账户的当年结余率应控制在-5%与2%之间。但不能过度降低个人账户累计积累率,因为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时期,保持一定比例的个人账户累计积累率,对参保人和全社会都有好处。

(五)在统筹基金中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

200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2290亿元,医疗保险机构可把这些结余资金为每个城镇职工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以便患重大疾病的城镇职工在封顶线以上再报销部分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在较多结余时,抽出其统筹基金的一部分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这种办法类似于提高封顶线,与小幅提高封顶线相比,其解决因重大疾病致贫问题的作用更大。不仅如此,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还可通过商业保险公司来运作。如果预算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基金后仍有盈余,则扩大统筹账户的报销范围和提高其报销比例。

(六)建立相机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的制度

在参保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历年结余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在25%左右比较适宜,也即统筹账户基金累计结余率控制在16%左右,个人账户累计结余率为9%左右。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龄化,个人账户累计结余率在15%左右比较合适。频繁调整给付标准,会给医疗保险机构、医院及定点药店等单位增加很多工作量,但结余过多及收支缺口过大都不利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持续运行。因此,要确立调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标准结余率的范围。笔者认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历年结余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在15%~35%之间都是正常的。一旦历年结余总额与当年收入之比超过35%或低于15%,就要调整给付标准。在降低过高的结余率时,允许当年收支出现缺口,但统筹基金的当年结余率原则上不能低于-10%,其个人账户的当年结余率原则上不能低于-5%。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一、参保范围不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所有城镇居民。

二、缴费标准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在职职工按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7.5%缴纳。退休人员本人不缴费,原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退休(养老)金总额的5%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由本人按上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8%缴纳。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构成,筹资水平根据全市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其中:在校学生和未满18周岁非在校少年儿童每人每年的筹资水平为全市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的筹资水平为全市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左右。今年,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筹资标准为学生儿童120元/年、成年居民300元/年,其中个人缴费为学生儿童50元/年、成年居民250元/年,政府对参保居民的补助为100元/年。对于参保的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

(

一、二级)、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三无人员,政府还有额外补助。

三、缴费年限不同

城镇职工医保退休后个人不在缴费,但灵活就业人员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退休时不够15年的要一次性补够15年,才能享受退休职工医疗待遇。 城镇居民医保终生缴费,才能终生享受。

四、医疗待遇不同

(一)最高支付限额。

按今年的标准,统筹内的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城镇职工20万元、城镇居民12万元,大额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城镇职工20万元,城镇居民15万。(此段是自己根据石家庄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保动态最新文件整理出来的)

(二)起付线及报销比例。

(三)个人帐户。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统筹和个人帐户结合的模式,要建个人帐户(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在职约为50元/月,退休约为53元/月)。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部实行统筹,不建个人帐户。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1.1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的数量也在日趋增多,未富先老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年老卧病难以自理的老年人无疑会给原生家庭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和压力,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可避免。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有向倒三角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不利的,不仅会造成我国青壮年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同时会增加有关养老保险基金方面的供给,造成收支的严重不平衡,会使得整个社会都面临着养老负担。

1.2 社会保障的三大支柱并不协调

企业年金则是基本养老制度的补充,企业年金顾名思义以企业为基础,通过储蓄来发挥作用。长寿风险的保障功能机制则由商业性的保险来承担。但是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过大,和发达国家相比三种模式的比重不甚相同,发达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只占据两成,我国目前的强制性养老保险已经占据了我国养老保险中的很大分量,单纯的靠这一支柱已经难以使得我国的社保体系健康发展,我国应该加大团体性的养老保险计划和企业年金,扶持这两大支柱的增长比例和发展速度。

2 城镇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2.1 人口普查背景下养老基金分析

在目前我国的人口普查中可以发现,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乡镇人口转变人群中的年轻人比例要高于老年人,所以新转换的这部分人群的年龄层次都是较低的,目前我国高低年龄层次的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都逐步提升,高年龄层次更是接近100%,随着人民思想意识的提升和低年龄层次人口年龄的增长,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低年龄层次人的参保率一定也会不断地上升发展,我国官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已达25%,随着我国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我国的社保征缴真正的达到100%以后,我国的城镇化程度必然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2.2 二孩计划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随着未来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居民的生于意愿会进一步降低,日韩等从未有过限制生育的国家真实的生育率仅有1.4左右,我国放开二孩计划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目前的生育率和之前并无太大区别,偏远的山村及一些不发达地区的生育率略微有些浮动,我国的生育率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反弹,根据之前的学者的模型测算发现,就算我国城镇的生育率可以回答1.44左右的峰值,但是社保基金的影响会到20年以后才会显现,40年以后才会形成规模性的影响,所以现阶段二孩计划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

2.3 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依然存在未富先老的现象,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激励的渴望较大,我国可以提高弹性的就业政策,鼓励老龄人群在面临退休等情况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量力而行,缓解我国存在的就业矛盾,我国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对于那些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人尽其用,在其自愿的前提下适当的延迟人才的退休时间,这也有利于经验丰富的劳动者可以帮助企业新员工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帮助企业进一步良性发展。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展,延迟退休是目前对于养老保险影响最为明显的制度,短期内就能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影响。根据我国国情来说,可以适当的延迟女性的退休时间,同时各类进行缓慢的推进,并考虑到延迟退休对青年人的压力,排除其他相关因素来说,延迟退休无疑是缓解我国目前养老保险保障基金收支不平衡最有效的方法。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养老保险制度基金的收支平衡有赖于城镇化的推进,而相关的政策如计划生育则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并不是太明显,从长期来看二孩计划也会使养老保险制度得到改善,但是延迟退休会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城镇化背景下构建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这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老龄化日益加重情况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身来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资金的维护来降低风险并提高养老保险的制度的决策能力,从而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使我国的社会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数据,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探究城镇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城镇化,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一) 覆盖范围较小

目前来讲,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较小, 虽然国家规定企业都要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 但是有一些企业并没有严格落实这项法规, 导致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职工的养老保险的缴纳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的职工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险, 农民工群体大部分没有养老保险。因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需要进一步增加覆盖范围, 让更多的企业职工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带来的保障。

(二) 缴费率较高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存在缴纳费率较高的问题。根据国家要求,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险费用需要企业和职工共同完成, 对于二者承担的比例进行了明文规定。缴费率就高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 一些企业放弃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企业没有缴纳养老保险, 就会降低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 基金增值困难

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中, 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充足是保证职工自身利益的前提, 是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但是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基金投资渠道、管理不规范、增值缓慢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基金的浪费, 使基金产生了缺口。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落实。

(四) 老龄化较严重

目前, 我国存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问题, 老龄化的现状需要更多的养老保险基金作为资金支持, 这就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 老龄化严重使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做出改革, 如果不解决老龄化人口给养老保险带来的问题, 就会对社会的进步造成影响, 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对国家建设带来不良因素。

二、健全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对策

(一) 提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要想加强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 就要提高企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 加强劳动保障监管机制, 2018年12月, 我省养老保险费转税务代征后, 税务、工商部门统一按照系统登记情况监管养老保险费的征收, 严格执行企业为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 做好监督工作, 对没有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或者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的企业进行一定的惩罚。第二, 在政策方面, 加强对养老保险缴纳的扶持。要想提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离不开政策支持, 可以对中小型企业在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补助, 对覆盖率高的企业给予表彰。第三, 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在职工养老保险占据的比例远远超过企业职工, 拿我县来说, 截至18年12月底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参保人员总计10794人, 其中企业职工4641人, 占总参保人数43%;续保人员2570人, 占总参保人数23.8%;灵活就业人员4641人, 占总参保人数43%。从2010年起,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按年均5%的比例快速增长, 而企业职工参保人员越来越少每年呈递减趋势, 不难看出, 灵活就业人员是未来职工养老保险的主力大军, 鉴于灵活就业人员经济来源不稳定性以及外出务工的时间不确定性, 经省人社厅批复, 建议我县许可这部分人员可否按全省平均工资40缴费并开通银行互联网缴纳养老保险。

(二)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 也是加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进行基金管理的过程中, 要不断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政策, 确保养老保险规章制度的落实, 拓展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提升公众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关注度, 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回报率, 让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自愿加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中来。建立处罚机制, 对养老保险规章制度执行存在偏差单位或者是地方追究责任。

(三) 延迟退休年龄

面对我国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也是缓解养老保险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养老保险管理中, 老龄化加剧使社会需要的养老金增加, 增加了原本就比较紧张的养老基金的缺口, 因此延迟退休是发展的必然, 不仅能够减缓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带来的压力, 还能使已经到退休年龄, 但身心健康还想要为国家创造财富的职工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 提高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意识

提高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意识, 也是加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养老保险的政策, 企业要做到公开透明,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出台的政策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同时还要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 对其领导和员工进行培训, 使其认识到缴纳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方式可以采取例如定期开展养老保险的研讨会, 在公司走廊粘贴有关养老保险的宣传海报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养老问题是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就需要加强养老保险的建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建立起来的一种保障制度, 退休的企业人员能够从养老基金中获取养老金, 养老保险和人们的利用息息相关, 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我们要提高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意识, 提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摘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增加社会的稳定性, 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企业养老保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提高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意识。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任玙.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惠州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7 (7) .

[2] 潘璠.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失衡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

[3] 林兵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优企业缴费率研究[D].厦门大学, 2017.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城镇养老保险对于城市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养老金支付危机,中国实行了统账蛄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但这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收不抵支、隐性债务加大、覆盖面小、养老保险金收缴难的困境。建议调整养老保险金给付政策及退休年龄,由国家财政负担转制成本,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以确保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给付政策

文献标识码:A

上一篇:信用保险行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ACS控制器软件开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