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文化范文

2024-07-09

罗布泊文化范文第1篇

课文分段及段意

第一部分(1-9):写今日罗布泊的荒凉景象,并上溯历史的美丽景象。 第二部分(10-14):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第三部分(15-25):具体展示罗布泊今日的荒凉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四部分(26-28):由罗布泊推而广至,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课文文体

本文属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有2个特点:(1)新闻性:即真实准确的叙述事实。(2)文学艺术性:即对文章进行形象生动的艺术加工。具有这2个特点的就是报告文学!

作者介绍

吴岗,博士,男,1976年10月生。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报告文学作家。1999年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遗传专业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从朱作言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研究。2004年6月吴刚获得博士学位后作为人才引进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从事基因工程和转基因安全研究。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973的研究。

文中人物介绍

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1865年—1952年),瑞典探险家,在祖国瑞典,他的名字路人皆知,与诺贝尔有齐名。

1865年,斯文·赫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生。他出生的19世纪正是欧美地理大发现时代——包括地理学界在内的欧美知识界向世界地图中的所有空白点“宣战”。一支支科学考察的探险队出发到世界各地,许多无名之辈因为测绘了一条未知河流或标明一个未知山峰高度而扬名天下。在这种氛围里,斯文·赫定从小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的迷恋。

中学刚毕业的19岁斯文·赫定得知可以去遥远的俄罗斯巴库做家庭教师,爱好探险的他毫不犹豫来到遥远的陌生地。工作结束后,他以所得的报酬到波斯(今伊朗)及中东进行了首次考察旅行。这是他的第一次亚洲之行。

1886年,斯文·赫定进入大学学习。1890年,斯文·赫定作为瑞典王国外交使团的翻译来到中东,并圆满完成了任务。然后在瑞典国王资助下,斯文·赫定开始了第二次亚洲探险之旅。同年底,他由俄国进入中国新疆省,抵达新疆喀什。这是斯文·赫定第一次来到中国。一个多月后的1891年初,斯文·赫定离开中国,返回瑞典。

从这以后,斯文·赫定开始迷恋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的探险考察。 1893年,斯文·赫定开始第三次亚洲探险之旅。1894年2月进入帕米尔高原,并在慕士塔格山脚下住了一段时间,试图攀登这个有“冰山之父”之名的冰峰。5月,斯文·赫定抵达喀什。第二年2月,斯文·赫定试图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险,由于经验不足和条件恶劣差点葬身沙漠,幸亏被正巧路过的一支骆驼队搭救。

又过来四年,1899年,在瑞典国王及诺贝尔的资助下,斯文·赫定第三次来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探险。1900年,斯文·赫定从沙漠南部进入罗布泊地区,这次,他发现了消失几个世纪的著名的历史古城楼兰遗迹,并发现罗布泊湖,确定了罗布泊这个咸水湖的位置。在这次探险,斯文·赫定死了3个帮手和7峰骆驼,他本人只穿一条裤子狼狈不堪地爬到和田河畔,被当地农民发现才死里逃生。回国后,斯文·赫定写了《长征记》一书,记述了这次可怕的罗布泊历险。

1905年,斯文·赫定第四次来中国,到西藏探险,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详细的西藏地图,并且发现了印度河的发源地。

1926年,斯文·赫定再次来到中国,并带来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经过与中国学术团体协商,由中国瑞典双方共同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规定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等都是中国的财产。

1927年5月,斯文·赫定和徐炳旭率领一支空前规模的现代化科学考察队离开北平,前往中国西北。整个考察活动从1927年开始,到1935年结束,历时八年。斯文·赫定主持的这次亚洲腹地探险,是人类探索地球的壮举。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自然和社会条件均极其恶劣的形势下,不畏艰险,数度深入中国新疆沙漠地区,探索罗布泊地区,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取得重大成功,成为世界探险史上辉煌篇章。斯文·赫定将这八年当中的经历、甘苦、成败得失,写成了《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一书发表。

这以后,斯文·海定继续他的探险旅行,直到60多岁。他撰写了许多本关于自己长途旅行的书,他成为20世纪最有名的探险家之一。

在探险旅行中,斯文·海定收集了8000多个岩石标本以及古代文明的遗物。这些物品如今保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斯文·赫定基金会”。

斯文·赫定终身从事无怨无悔的职业探险生涯,因为探险,他终身未婚,与姐姐一家相依为命,走完他的人生之路。

彭加木

彭加木(1925年—1980年),广东番禹县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

1925年彭加木出生在广州市番禺县一个商人家庭,原名“彭家睦”,兄弟五人排行第五。

1947年,23岁的彭加木毕业于南京中山大学农学院,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助教、中国科学院助理员、助理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掀起开发边疆的高潮。彭加木一再要求下,1956年调到新疆,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进疆后,他安装了中国第一台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并用这台显微镜找到400多种动植物病毒,填补了我国科学领域的空白,在国际科研界产生很大影响,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知名度较高的学者。

后来回到上海,彭加木被查出患恶性肿瘤,接受治疗后,稍有好转,就转回新疆工作。1960年他又患淋巴癌,但他一边与病魔搏斗,一边从事最消耗体力的野外科学考察工作,足迹遍及新疆和祖国各地。1961年,彭加木任上海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当选为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

在这期间,彭加木曾十五次进疆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还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第一次是1964年3月,彭加木不顾身患癌症,主动请缨为国家找天然重水(重水是制造核武器不可缺少的物质,花巨额外汇也难于购买到的战略物资),和几个科学工作者环罗布泊一周,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初步研究认为罗布泊一带可能有重水等资源。

第二次考察是1979年11月—12月,中日两国电视台联合摄制《丝绸之路》,欲赴罗布泊实地拍摄,聘请50多岁的彭加木为顾问,先期到罗布泊进行科学考

察,为摄制组找到了进入古楼兰遗迹的道路和绕罗布泊到达若羌的丝绸之路的中道。

这次科考纠正了外国探险者的一些谬误,找到了许多稀有宝藏。但当时,中国从没有穿越并全面考察罗布泊地区,连罗布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干涸的消息也是来源于美国的卫星地图,中国科学界对罗布泊没有什么权威,因此彭加木想完成对罗布泊的完整科学考查。

抱着“我要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的发言权”的理想,彭加木出任 1980年5月2日开始的中国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这是彭加木第三次到罗布泊科学考察。

5月2日到6月5日,科考队由北往南,首次穿越了全长450公里的罗布泊湖盆(1972 年前是湖泊,无法穿越),到达罗布泊南岸米兰农场,完成了首次湖盆穿越。科学考察中,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以及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 稍加休整,科考队于6月16日来到罗布泊东岸的地区,打算从东向西横穿罗布泊,从而完整对罗布泊地区进行科考。出发后不久,科考队发现所携带的水消耗殆尽,于向科考指挥部发出告急电报。第二天早上收到让科考队就地待命,等待运送物资的回电。

当时国家经费紧张,彭加木心疼“用直升飞机送水”的高额成本,他从地图上看到附近有不少地方都以“井”命名,如沙井、红十井、八一泉等,预定的水要到18日才能送来,他敦促队员利用等候的这段时间开车到附近去找水源,如果能自救,就不用国家送水了。

1980年6月17日,他就是否要到更远地方寻找水源与队友发生了一场争执。其后,他留下一张7个字的字条:“我往东面找水井”,独自一人外出找水,从此一去便没有回来。

得到彭加木失踪音讯后,国家立即开始搜救,先后四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在罗布泊地区进行“拉网”式寻找,却一无所获。彭加木神秘消失在荒凉的罗布泊,没留下任何遗物,只有后人在罗布泊树立的彭加木纪念碑。彭加木至今,人们到罗布泊考察依旧自觉不自觉带有寻找彭加木遗物的使命。

余纯顺

余纯顺 (1951年—1996年),我国当代著名探险旅行家,被人誉为“中国的托马斯”和“当代徐霞客”。

咋一看,黑红的脸膛长满大胡子的余纯顺,魁梧壮实,粗犷豪放,说话坦率而富有激情,都以为他是北方人,其实他是我们上海人。

1951年12月,余纯顺生于上海。余纯顺14岁时,仅上了初中一年级,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在家呆了两年后,1968年,16岁的余纯顺上山下乡,来到安徽农村,在安徽军垦农场一干十年。1979年余纯顺返城后,先当过临时工,后来顶替父亲进厂工作。

由于文革,余纯顺没有读到书。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苦学,1979年—1986年他自学完了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的学业。

据说余纯顺早年生活困顿,但志存高远,从小就崇敬张骞、徐霞客等中国古代的探险家。1985年,余纯顺被只身漂流长江而不幸遇难的尧茂书触动,他不甘心这样平淡一生。一次,他偶然知道一个美国人孤身徒步走遍美国西海岸的事迹,深受到启发。他想:我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一个徒步环行中国的人呢?社会不但需要政治家、企业家,也需要勇敢的探险家。1988年他放弃了上海电机厂的稳定工作,果敢地迈出了“壮行中华”的步伐。

1988年7月1日开始,余纯顺孤身徒步全中国的旅行、探险之举。他的理想是走遍全国国土和各个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以后八年,余纯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家境不好的他徒步旅行全是自费,没有必要的安全设备,有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但他不断挑战生命的禁区,一次次超越生命的界线。八年中,他行程四万多公里,足迹踏遍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访问过三十三个少数民族,完成了五十九个探险项目。八年中,他写了上百万字的科考记录、笔记和日记,发表40余万字游记,沿途拍摄八千余幅照片,为沿途人们作了150余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其中由于余纯顺用一年半时间,冒着泥石流、雪崩和高原反应等穿越高原“生命禁区”,完成人类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创下人类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而开始名扬国内外。

这期间,余纯顺出版了《壮士中华行》2卷,及《余纯顺徒步中国纪实摄影》、《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西藏》、《走出阿里》等书。

1996年,余纯顺计划:当年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库木塔克、毛乌素、腾格里、巴丹吉林、古尔班通古特六大沙漠以及罗布

泊;1997年徒步抵达长江、黄河源头,走完万里长城和丝绸之路全程;1998年走完余下的数省(包括港澳台)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完成步行全国的壮举。届时,他的总行程将远远超过至今被列为世界第一的托马斯·卡洛斯(阿根廷人,1942年生,曾用十年时间走遍五大洲,行程4.8万千米)。

1996年6月,余纯顺打算自西向东穿越罗布泊。对于徒步探险的人,罗布泊是个死亡地带,没有人孤身走过去。尤其是罗布泊在6月时温度达高到75℃,12点到17点时,人只能躲在荫处,根本无法行动。但余纯顺硬要在6月份只身闯罗布泊,他就是要以此行“打破6月中旬不能走罗布泊的说法”。

1996年6月6日,在上海电视台摄制组随同下,余纯顺进入罗布泊。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准备充分。他先随车队走一遍,每隔7公里埋下一些水和食物。6月11日他与摄制组人员告别,孤身一人走向没有什么参照物、温度高达70℃多的罗布泊纵深„„

不久,罗布泊突发一场沙尘暴。在沙尘暴中,余纯顺偏离了行走路线。6月12或13日,迷路和高温导致余纯顺因缺水而身体衰竭遇难,时年46岁。

罗布泊文化范文第2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罗布泊,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楼兰美女的木乃伊在这里发现;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考察时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徒步孤身探险时失踪„„象这样的事例在这里可谓层出不穷。甚至有科学家发现,罗布泊一直在移动。罗布泊这个谜样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它迷惘、思索、争论、甚至献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罗布泊,走近这个神秘的地方。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1、理解题目。

2、走近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作为新闻,要求真实,作为文学,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3、听课文朗读,说一说你对罗布泊的有什么样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今昔罗布泊

学生思考:

1、过去的罗布泊和今日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

找出文章中描写过去和今日罗布泊的语句,再分别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然后再读一读。

2、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二)追溯原因。

1、罗布泊,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4、与此同时,还有哪些悲剧在上演?

(三)设置情景让学生探讨并揭示文章的主题。

学生活动:角色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通过学生活动,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四)品味语言。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了让人恐怖的荒漠,让作者感到忧患,感到痛心。请找出文章中体现作者这些感情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讨论是如何表现出这些感情的。

如: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四、拓展延伸。

1、月牙泉美景不在,青海湖正在缩小,悲剧仍在重演。胡杨的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让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你能说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吗?

2、如何才能让这些悲剧停止?请你设计一则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五、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1、总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希望,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2、作业:如果你是一位百岁老人,见证了罗布泊所经历的沧桑,请你用自己的笔把它真实的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文化范文第3篇

地点:八(6)时间:2013年5月14职教人:李雷子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增强环保意识

重难点:找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作者传达的强烈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介绍文体

三. 了解课文(小组讨论)

1. 昔日的罗布泊怎样?文中的具体句子。

2. 今日的罗布泊怎样?文中的具体体现。

3. 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4. 文章的写作特点:拟人、排比、数据。。。。。。

四. 小结

五. 拓展练习

上一篇:两代会总结范文下一篇:篮坛拳击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