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论文范文

2023-11-26

国外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其中,最严重的是汽车尾气以及废弃物的焚烧所带来的污染。对于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许多发达国家高瞻远瞩,从工业发展伊始便注重物流运输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探索与发展有关绿色物流的课题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61

1 国外绿色物流发展分析

1.1 政府綠色政策的大力支持

1.1.1 美国政府对于绿色物流的政策支持

美国在世界上属于第一经济强国,它的绿色物流发展也是数一数二的。美国经济如此强大,物流业数量巨大且频繁交易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物流业美国政府对绿色物流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支持。美国政府通过颁布一些政策来对美国的物流业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

1.1.2 欧洲各国政府对于绿色物流的政策支持

欧洲联盟的建立为欧洲在发展绿色物流上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绿色物流的国家之一,随着资金、人力、社会资源、市场环境的转移,关税壁垒的解除,让欧洲的市场逐渐统一,形成了一个超级的统一市场。对于我们国家与国家之间各种物流限制性的关卡和举措,在欧洲国家是不复存在的,这让绿色物流通道可以在欧洲这个大地上遍布开来。另外,欧洲的各个国家政府特别重视标准化技术的发展,将一部分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到科技组织上中去。在欧盟国家的企业和市场上,多数是统一的欧盟标识,在当地是随处可见的。欧洲的经济很发达,科技技术也很先进,这些标识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国际统一的标准和标识,这促进了全球物流向着标准化、效率化方向发展。

1.1.3 日本政府对于绿色物流的政策支持

日本受美国的扶持,也引进了美国的物流理念,将绿色物流放在物流的首位,绿色物流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同时,日本政府也颁布构筑绿色物流体系相关的政策法规。如1997年,在《关于气候变化国际联合框架条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根据该议定书规定的标准。日本今后需要解决包括物流在内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超量的问题。因为日本汽车废气污染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做起,规定汽车废气排放量,使汽车本身低公害化,加强环线公路建设,消除交通堵塞。当然单有这些政策还不能达到最终目的,还要结合运输需要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办法。另外,为了节约资源和能源,国家制定了许多再生资源法规,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在实现资源再循环社会过程中,需要构筑一个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1.2 企业注重可持续发展

为了能让经济在绿色的环境中发展,一些企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些列环保举措。

1.2.1 绿色运输

在国外许多国家,他们通过对技术的创新也降低在运输方式上对环境的影响。比如,日本的SHARP公司为了减少二氧化的排放量,降级功率的消耗,采用电力驱动车代替原先的原料驱动车。为了让环境变得更好,该企业在物流方式上尽可能的选择铁路、海运和水路运输和几种方式,这些方式与公路运输相比,更环保更节能。同时,SHARP公司还对企业员工宣传绿色物流的理念,在货车上粘贴一些标语,让驾驶员可以随时看到提醒自己,这样可以对驾驶员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司机们在意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之后,在等待装货和卸货的时候会自觉关闭货车的发动机引擎。这些策略的采用无不体现着国外对绿色化物流的重视。

1.2.2 绿色包装

在货物包装方面,减少包装消耗的大量自然资源对绿色物流的实施是很重要的。包装这一技术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绿色包装技术已经成为成功企业必需的技术。国外企业主要使用三种绿色包装材料,分别是:可食性包装。这种包装是可以食用的,比如,大豆蛋白可食性包装膜、耐水蛋白质薄膜、豆渣为原料的可食性包装纸等,这些都是可以食用的包装;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像我们常喝的啤酒使用的玻璃瓶子就是可回收再利用的;纸质包装,如我们常喝的蒙牛、伊利牛奶,就是利用无菌保鲜纸盒包装,最早是在瑞典开发出来的,它能够让食品得到保鲜,该纸盒包装在欧洲液体食品包装行业中成为主流。

1.3 注重绿色供应链管理

很多国外的企业重视绿色的供应链管理,上下游企业之间互相沟通,从产品最开始的设计到材料的选择以及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回收利用方面都考虑到环境的整体,让环境的整体做到效益最优化,同时,可以保证企业的收益和业绩状况,在此条件下让企业和供应链能够一起发展。国外的众多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和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比如,美国的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英文简写是UPS,它与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合作,制定了一套绿色环保的计划。UPS是通过145片太阳能镜板来给服务中心提供电力的,还通过对玉米技术利用产出绿色能源。UPS之所以能够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是因为它在内部建立了良好完善的环保制度体系,然后推广给自己的合作伙伴,给自己的伙伴也提供相关的绿色环保服务。

1.4 重视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就是为了重塑产品价值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它与顺向物流是相对的,它在一定的成本下,对未实现其本身价值的物品进行再加工利用,是绿色物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才能避免大量生产出的废弃物处理困难,社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产生。因为逆向物流能够给社会带来效益,给企业经济带来效益,给社会环境也带来效益,逆向物流已经得到了国外政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部分物流企业也从传统的物流运输向更加便捷环保的绿色物流发展方向改革。很多企业更加注重敏捷供应链的构建以及运输方式的最优化。但是远成物流等企业在我国还属于少部分,国内大量的物流企业以及物流相关企业并没有良好的绿色物流发展,同时,绿色物流技术也并不先进,我国绿色物流的构建仍面臨困难与挑战。

首先,从理念方面来看,很多企业没有对绿色物流足够重视。现在世界很多企业都把绿色物流放在首位,积极开展与绿色物流相关的技术研究活动并在规划中,尽量采取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很多企业在配送货物时都选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进行配送,并选取最佳时间,最近的距离进行配送,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其次,表现在技术方面。我国物流企业物流规划和布局并不合理,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绿色物流不仅要确立绿色物流思想,指定和遵循绿色物流政策,还要掌握并应用绿色技术。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绿色物流没有进行良好的规划,物流机械化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绿色物流倡导可用性和可降解性,但是在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提倡的性能差距很大。

3 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启示

3.1 政府加大绿色物流的政策支持

我国要发展绿色物流,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必须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3.2 加强逆向物流的发展

我国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缺乏法规的约束,因此,我国应该将废弃物品的回收再利用作为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企业有责任把产出的物资进行回收,并且进行再加工利用。企业物流体系也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考虑好供应链快速的物流服务同时,还要考虑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网络系统。

3.3 企业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要注重产品的包装和绿色运输两方面,从这两方面入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包装方面,企业要选择可以回收的包装来对产出的物品进行包裹。在运输方面,要通过有效利用车辆,提高车辆运送的效率,减少车辆的使用,多使用海运、水路等方式来进行运输。

3.4 推进绿色供应链战略

发展绿色物流,要求在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使用的整个阶段,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物排放最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最小。因此,我国企业要将环境问题作为企业决策的重中之重,对企业的整个供应链进行改造,使得企业能够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满元.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物流运输绿色化的途径与方法分析——以SHARP公司的绿色运输实践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8).

[2]朱军伟,胡天军.我国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SWOT分析[J].物流科技,2012(2).

国外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通过研究欧美日韩拉美等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历程,总结了这些地区城镇化经验和教训。主要经验包括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农业基础作用和产业支撑作用以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教训包括大城市人口过渡集中引发的城市病现象,以及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动力不足等。给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农业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村镇更新和土地复垦模式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农业;交通;政治体制改革

一、引言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城镇化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发展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国外城镇化经验

(一)注重规划对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欧洲的英国、法国和德国,亚洲的日本和韩国都重视规划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以英国为例,1909年,英国颁布了《住宅、城镇规划条例》,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职能的一项职能。1947年颁布实施了《英国城镇和乡村规划法》和《综合发展地区开发规划法》,在法律上将城乡纳入一体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1952年还颁布了《城镇发展法》。2004年修订的 《城乡规划法》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为政府用规划立法来干预、调节、规范、引导城乡的有序建设、发展发挥了保障作用。

(二)注重产业支撑作用

城镇化建设必修有产业支撑, 要将城镇化与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日本为例,以制造业为开端的工业化是日本城镇化的最初动力。制造业的集聚使城市成为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如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如京浜工业地带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带动了城市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动力。

(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德国为例,德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一种统筹城乡、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在德国的城市区域中,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挥着重要的产业支撑作用,德国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这些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均匀,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明确,经济发达。

(四)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农业的基础作用

农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农业与城镇化是相辅相成关系,农业只有实现机械化、现代化,才能形成推动城镇化的强大动力。以韩国为例,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农村运动”,用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开发的模式,发动农民建设家乡。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确保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和合理补偿。对于土地补偿,韩国遵循了“谁开发,谁补偿”、现金支付、确保一次性到位和公平分配的原则。合理有序地开发农村土地,使韩国的城镇化率得以进一步提升。

(五)注重村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社科院调查显示,我国“漂”在城镇的农民工中70%以上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在原有的村庄基础上发展现代城镇,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英德等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原有村庄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德国在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城镇本身的建设用地规模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大,而是都市区中的传统农业型村庄转变成为二三产业工商城镇的越来越多。如果说美国人的中心城市和郊区结合在一起绵延百里,那么德国人是原有的乡村居民点转变成为规模不等的工商城镇,同时保持城镇周围的土地用途不变,保证三次产业在城市区域内并存。直到今天,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仍然是德国乡村建设和乡村城镇化的主要方式。

(六)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先行,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于更好地引领和推动美国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区域性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三、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教训

(一)大城市人口过渡集中,城市的承载力难以支撑

以韩国为例,战后国家急于重建,结果导致大量的城市问题。韩国因人口短时期内向京釜轴及首都圈集中,引起了在有限空间内对住宅、道路、上下水道以及教育、防火等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急剧扩张。城市人口超短时间、超高密度的集中使得土地价格暴涨。城市又因地价高涨而进行了高密度开发,而两者相互影响,形成地价高涨与城市高密度开发的恶性循环。

(二)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缺乏动力源泉

以拉美为例,20世纪50年代,拉美各国普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目的是在国家大力扶植下,有计划地促进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国家长期高筑贸易壁垒的保护下缺乏必要的竞争,该产业未能真正发展起来,反而越依靠政府的保护和资金支持。自90年代后期起,拉美经济严重恶化,GDP和人均GDP增速双双下滑,而外债却有增无减。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就将失去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我国发展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规划,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

推进城镇化,必须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要科学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人口发展规划、文化保护规划等相衔接,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城乡统筹,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城镇长远发展方向、空间战略布局、长期发展目标,形成可考核的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二)强化农业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农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也为工业产品提供原材料,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直接决定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鼓励农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政府按照经营规模给予财政补贴,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性,使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为工业和服务也提供劳动力。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培育和建立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意识,加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基层地方政府应采用经济杠杆鼓励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接,对于采购蔬菜、水果和粮食等农产品直接进入农产品有形市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政策。

(三)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立项审批。要把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作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鼓励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鼓励小城市发展能吸纳更多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鼓励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发展,解决农民就地城镇化。鼓励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在财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障更多的人口就业。

(四)通过村镇更新和土地复垦模式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以大带小的原则,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提升大城市的区域经济中心、对外开放门户、科技创新基地、教育文化中心等功能,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其在城市群中的龙头作用。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以县城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和中心村为重点,采用村镇更新的模式,将农村人口逐步集聚到中心村和乡镇,对于人口全部转移的村庄进行土地复垦。通过村镇更新和土地复垦的模式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化发展。

(五)加强交通网络建设

加强城市与城市间的公路网和铁路网建设,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以发达的公路网将城市与农村连接,保障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快速流动。加强城市交通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降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成本,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当前政治体制的弊端已经影响到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等方面。

1.户籍制度改革

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逐步放开大城市户籍限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农民向城市转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以居住地为依据的人口登记制度,最终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2.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现有的土地管理法,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强化集体建设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参与城镇化建设,缩小征地范围,非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企业可以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让企业和农民获取更大收益。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进行转让、抵押。允许宅基地入市,进行转让、抵押,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保障宅基地退出的农民能够享受到城镇住房和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提高土地征收区片价格,将社会养老保险安置写入土地管理法,使失地农民生活有所保障。

3.财税制度改革

以节流和强化民众监督为主,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地方财政日益依赖土地收入,主要原因不是收入减少,而是支出膨胀乃至失控。改革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要合理确定土地出让收入在不同主体间的分配比例,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公共财政进行管理,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效率,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参考文献:

[1]宋峰,吕峰,孔霞等.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1).

[2]刘恩东.英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EB/OL].新华网,2013-04-02.

[3]张杨,郑秋红,俞慰.刚试论日本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EB/OL].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2009-12-31.

[4]叶齐茂.借鉴德国经验思考城镇化进程[J].武汉建设,2009(03).

[5]吴伟,许美婷,俞慰刚.韩国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EB/OL]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2009-12-31.

[6]孙鸿志.拉美城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B/OL].中国宏观经济网,2012-01-03.

(作者单位:孙立双、马运涛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段磊,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国外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作为本真性旅游的实践代表,旅游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以 CNKI 数据库中 1996—2019 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期刊论文为基础,对筛选出的235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借助Citespace工具,采用共词分析法、共被引分析以及可视化技术,梳理和归纳相应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虽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尚未形成紧密而系统的体系,学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独立性过强;1996—2006年,对可持续旅游的文献研究增加较快,初步形成了核心刊物群,2006—2010年是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高峰期,但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上,2010—2019年间出现了可持续旅游的细化分支研究,但却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可持续旅游本身。因此,应加强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本身定义、框架、结构等的剖析。生态文明、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等方面研究是近年来的主要热点,从不同角度探讨以促进旅游可持續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应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如新型旅游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旅游科技融入等。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Citespace;研究前沿;中国

引言

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关联产业动态研究极其敏感。近年来,旅游供需拥挤度显著变化,旅游业供不应求的状况层出不穷,生态病态化现象严重,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早在1990年“可持续旅游”一词便应运而生了,此后世界旅游组织陆续设立了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中国16个旅游热门景区均被选为观测点,其中阳朔、张家界最为出名,这为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往国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针对性的定量统计分析,对于文献的梳理较少。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回顾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并找出了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以期为今后学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 CNKI 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功能,检索“篇名”中含有“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期刊论文,筛选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论文,使其更具有代表性。本文将检索时间限定为 1996—2019 年,且排除掉不相关的会议等文献干扰,得到 2 626 篇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另剔除掉不含关键词以及部分重复的文献267篇,最终得到2 359 篇有效文献,将其作为共现可视化分析的样本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用文献计量学中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4软件,对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直观的分析。科学知识图谱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出有效的判读、搜索、决策、预测等,且综合应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学知识[1],因此自提出以来,一直广受关注。

二、文献计量分析

(一)研究进程概述

从检索结果来看,1996年1月至 2019 年 7 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关论文数量共计2 359 篇,整体上呈现缓慢波动上升再缓慢波动下降的趋势。根据文献总量特征,发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发展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以 2002年、2011年为界,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具体来讲,第一阶段,1996—2002 年,该阶段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增长较为平稳,属于萌芽期,年均期刊论文 46.6 篇;第二阶段,2003—2011 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迅速成长阶段,发文量迅速增长,年均期刊论文 153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6%;第三阶段,2012—2019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趋于成熟,论文数量逐年递减(此处2019年为预测值),总数为 690篇,占总发文量的 29.25%。

(二)文献作者、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功能,得到作者之间合作的相关图谱,发现中国学者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没有统一的体系,大部分都各成一派,且发文量都相对较少,仅明庆忠一人发文量达10篇以上,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学者仅占发文数量2篇以上所有学者的5.7%,且学者之间合作较少,导致差距过大。影响力较大的作者有明庆忠、甄翌、廖军华、唐承财、陈文捷、熊礼明等,图谱中均有明显的突现点。从半衰期来看,明庆忠影响期限最大,为10年,2000年以后杨桂华的影响逐渐变大,2008年以后廖军华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影响力较大,其他学者的半衰期均不超过1年,影响较为短暂。由此可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较强的领军人物及团队。学者之间目前这种百家争鸣的状态,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支较多,但就旅游可持续发展本身的研究,却缺乏专业性,权威性。同理,对文献发文单位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得到关系图谱,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节点最大,表示其发文数量以及影响力最大[1]。除此之外,发文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机构仅占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所有机构的2.4%。可见,我国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欠缺。从发文机构的地理位置来看,影响力较大的发文机构域分布较广,涉及我国东南西北各大区域,说明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广,基本是全国各地区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且东部地区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较发达地区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却较为欠缺,西部地区以及东部较发达地区应加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对1996—2018年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趋势图的描绘,可以发现,1996开始,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8年达到高峰,2006—2009年间,我国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2011—2013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骤降,其间新多数学者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来进行研究[2~3];2013—2018年,共现词数逐渐波动上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将进入新的热潮。

为了更加清晰地探寻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热点,利用关键词统计功能,整理出高频关键词见表1。引用频次可以体现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内容着重点,由表1可知,除了检索词“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以外,引用频次最多的是“生态旅游”,共计326次,其次是“乡村旅游”,在文献中出现了159次。

2.关键词聚类分析。点击聚类按钮,对关键词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得,网络模块化(Modularity)评价指标 Q值为0.8205,大于0.3,且网络同质性平均值Mean Silhouette=0.5473,在0.5以上,表示聚类是合理且有效的。根据轮廓值排序,得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五大热点主题见表1。

第一,热点研究理念:可持续发展。聚类#4的标题是“可持续发展”,包括“旅游扶贫”“都市旅游”“智慧旅游”等关键词。旅游业作为综合性极强的产业,经济效益波及面广,社会带动能力强,因此旅游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延申出以旅游扶贫为方法,促进贫困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徐虹、王彩彩认为,乡村旅游扶贫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应当被大力提倡[4]。此外,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旅游目的地与环境之间要协同发展[5]。另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智慧旅游的支持[6]。

第二,热点研究对象:游客、民族地区。聚类#1的标题是“游客”,包括“道德保障”“大旅游”“休闲行为”等关键词。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之一,游客的心理需求决定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游客的活动及行为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反馈效应。冯庆旭对于游客生态道德对于旅游影响做了剖析[7];尹罡、甄峰、汪侠认为,旅游作为陶冶情操的人类活动,也是游客休闲行为的代表[8];杨钦钦、谢朝武分析了游客在大旅游的环境下外部感知以及内部感受,对其旅游活动的影响[9]。聚类#13的标题是“民族地区”,包括“生态旅游地”“民族文化”“保护性开发”等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地域,主要是具有旅游特色的民族地区,以及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但旅游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10~12]。

第三,热点研究视角:生态文明。聚类#11的标题是“生态文明”,包括“农村旅游”“休闲旅游”“低碳社会”等关键词。生态文明最早源于国外,生态文明一直是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视角,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也是学术界的关注热点,王昆欣等对于农村作为旅游场地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作为生态文明的发源地,旅游潜力巨大[13];“休闲旅游”一词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生态文明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性作用;生态文明的研究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细分领域。

第四,主要框架措施:整合。聚类#9的标题是“整合”,包括“民营企业”“环境保护”“乡村生态旅游”等关键词。乡村保护以及乡村开发使得休闲旅游逐渐盛行;张晓明、孙春晓认为,民营企业作为景区的投资者,对于景区的整改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李雄华、何平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整合为统一的综合体,认为旅游资源永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制度的科学合理正相关;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乡村旅游作为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迅速成长。由此可见,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集中在对于旅游投资者的旅游素质以及规划能力培养,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整合,以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有效利用。

3.阶段性研究前沿分析。根据突现度大小,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依次是:可持续性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低碳旅游、旅游资源、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红色旅游。从时间维度看,2006年以前的突现词主要是以政策性为导向的宏观词汇,例如“旅游规划”“旅游产业”等;2006—2010年间出现了较为细分的词汇,主要突现词有“红色旅游”“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生态文明”;2010年之后“低碳旅游”“低碳经济”“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相继成为热点。从关键词的影响周期来看,“生态文明”自2009年开始持续至今,影响时间最长,达11年,“可持续性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均为8年,“旅游产业”“旅游业”为7年,“红色旅游”“循环经济”“乡村旅游”为6年,其余大多均在5年以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滋生出相关方向的研究,更加丰富了本领域的内容,而乡村旅游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词汇,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最佳实践物,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成为了学者研究前沿。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文献的历年的发文数量及发文状况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展开。从文献知识图谱的结果来看,“生态文明”的半衰期最长,为11年,且一直延伸到2019年,未来极有可能继续延伸;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热点词汇可以看出,许多词汇都与生态环境相关,如“循環经济”“低碳旅游”“低碳经济”“乡村旅游”等,说明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学者主要是以生态文明为研究视角,而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也主要是从生态保护方面来提出的。

2.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缺乏凝聚力。无论从发文作者分布,还是从发文机构分布来看,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都较为分散,该领域缺乏核心人物及核心团队,虽然该领域研究作者与机构的分布范围较广,但分布层次普遍偏低,缺乏权威性。

3.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根据热点词汇以及影响力排名靠前的相关文献可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有文献主要是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宏观的分析,学者仅仅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大致方向,而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落实到个体的具体操作鲜少有人研究。

(二)建议

1.关注不同视角,全方位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不仅限于生态环境保护一个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关注其他视角,对于地貌特殊的地区,如喀斯特地貌地区,应该加强景观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另外,随着游客品质的提升,文化底蕴逐渐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之一,文化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发展与旅游体验关联度高,也应加强对科技与旅游融合的相关研究。

2.關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又较少,旅游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地理学与生物学,对于综合学科的掌握较为困难,应加强各学科、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关注微观层面,从旅游业内部开始研究。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层面,但可持续发展并不限于宏观层面,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以小到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言谈举止对于个体人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旅游业本身通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每一个要素当中涉及许多企业和个人,应加强对于这些微观个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  李悦铮,李鹏升,黄丹.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资源科学,2013,(2):304-311.

[3]  程晓丽,黄国萍.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J].人文地理,2012,(6):145-150.

[4]  徐虹,王彩彩.包容性发展视域下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机制研究——陕西省袁家村的案例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9,(6):59-70.

[5]  郑树旺,边小涵.旅游业与环境污染治理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J].生态经济,2016,(9):122-125.

[6]  张秀英.信息生态视角下智慧旅游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8,(5):124-128.

[7]  冯庆旭.生态旅游的伦理意蕴[J].思想战线,2003,(4):73-75+138.

[8]  尹罡,甄峰,汪侠.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研究动态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17,(3):167-176.

[9]  杨钦钦,谢朝武.冲突情景下旅游安全感知的作用机制:好客度的前因影响与旅游经验的调节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9,(3):148-158.

[10]  梁亚琴,李燕.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两个并重”——云南省大理周城村新农村建设调查[J].生态经济,2010,(6):97-99+107.

[11]  陈丽琴.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土地流转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7,(10):114-119.

[12]  秦兆祥.内蒙古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J].贵州民族研究,2017,(11):181-184.

[13]  王昆欣,徐云松,阎纲,陈宝珠.一个值得去大力开发的旅游市场——关于浙江省农村旅游市场情况的调查报告[J].旅游学刊,2000,(6):45-51.

Key words: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Citespace;research frontiers;China

国外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总结了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发展中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经营活动限制等。针对我国发展REITs面临的一些困难,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REITs;国际经验;监管;建议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简称REITs)是一种特殊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一般采取股份公司或契约信托的形式,公司或受托人通过公开发行基金份额募集资金后,用之购买办公楼、宾馆、公寓、购物中心和仓库等收入型房地产资产或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再交由资产管理机构运作,最后将绝大部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还可以按要求聘请外部的物业管理人负责房地产的维修保管及租赁管理。作为一种金融投资产品,REITs涉及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国际上REITs的管理运作机制十分注重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对国际上REITs的管理运作经验进行了考察和总结,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为我国健康发展REITs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概述

(一)REITs的基本类型

根据投资范围的不同,可将REITs分为权益型、抵押债券投资型和混合投资型三种。其中,权益型REITs主要投资于办公楼、宾馆、公寓、购物中心和仓库等收入型的房地产资产;抵押贷款型REITs通过发放一定期限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和购买抵押证券方式获得以房地产为抵押的债权①。混合型REITs则介于两者之间,既可以购买房地产资产,又可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和购买房地产抵押债券。

(二)REITs的经营模式

1. 美国REITs的经营模式。美国REITs是依据公司法成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采用的是公司型封闭式结构,其内部组织结构与一般股份有限公司区别不大,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房地产投资信托证券持有人在购买证券后,不得要求从基金公司撤回基金,如需变现,也只能在一些二级市场买卖。这些二级市场主要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一些地区交易所、柜台交易市场,以及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等。

2. 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REITs的经营模式。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REITs采用的是信托模式,必须委任受托人和管理公司。其中,受托人负有信托责任,代表投资者利益持有相关资产,并监督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执行其投资指示;管理公司代表投资者利益管理相关资产和制定投资决策。信托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从结构上确立受托人和资产管理的职能,在保证REITs 的投资和收入分配策略顺利实施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信托单位持有人的利益。

二、各国(地区)保障REITs投资者利益的管理框架

(一)相关法律法规完善,REITs发展得到有效规范

各国(地区)规范和促进REITs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都十分健全,REITs的设立和运作有法可依。美国采取了以税收法律条款为核心的市场型模式,通过税法确定了REITs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REITs公司则根据税法和市场状况,在结构、经营策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投资和管理决策;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立法借鉴了美国税法中规定的条件,通过专项的立法(修改投资、信托等有关法律或新建法令)提出了与美国相类似的监管要求,对REITs的设立、结构、收入、分配及投资资产、份额转让交易与赎回等事项制定了法律硬性规定(见表1)。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的证券监管法律也十分完善。证券市场的组织结构、上市制度、交易制度、投资税制、信息披露、股东保护措施等各方面法律规定,有效促进了REITs在证券市场交易流通,并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REITs的投资经营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收益稳定

为有效控制REITs的投资风险,保持其收益稳定性,各国都对REITs的投资经营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见表2)。

首先,各国(地区)都对REITs的投资范围和收入进行了严格规定。除符合规定的房地产买卖、物业管理和租赁以及证券投资外,REITs只能投资于办公楼、宾馆、公寓、购物中心和仓库等收入型(Income-inducing)房地产资产或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还要求收入以租金或利息为主,且不能低于一定比例,不符合规定的收入需要缴税。同时,为控制风险,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REITs只能投资于收入型的房地产资产,不能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尽管美国和澳大利亚允许设立抵押贷款型REITs,但也以权益型REITs为主。实际上,1968-1974年期间抵押贷款型REITs曾在美国经历过快速的发展,但随着1973年办公楼市场转弱,开始因贷款呆坏账的大量出现而全面崩溃,投资者亏损惨重。

其次,REITs经营管理必须为被动性经营,只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务。经营的被动性指投资者并不实质参与经营管理,而仅仅被动的获得租金、利息、分红所得等收入。在美国,被动性经营表现为REITs只能从事符合规定的房地产买卖、物业管理和租赁、维修、房地产开发、抵押、证券投资等业务,否则就不能享受免缴所得税的优惠。

再次,各国(地区)REITs的分红比例都很高,投资者可获得稳定的收益。例如,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对REITs明确规定了强制分红比例,其中,美国要求不低于95%,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要求不低于90%;尽管澳大利亚未明确规定强制分红比例,但一般都会将100%的应税利润以股利形式分配给投资者。

(三)明确相关从业机构及人员的责任,严格任职条件

REITs的营运业绩与市场价值除受房地产市场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外,投资对象选择不当、投资时机把握不好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房屋出租率下降、营运成本增加或抵押贷款拖欠,因此,相关从业机构及人员的投资和管理水平十分关键。各国都明确规定了REITs主要从业机构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任职条件。

1. 公司或受托人。美国REITs一般采用股份公司形式。董事会是公司的管理机构,董事会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而是负责REITs的投资策略和监督指导企业的业务运作;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不仅需要具有三年以上房地产管理经历,还要求现在和过往两年内,与REITs的发起人、投资顾问和附属机构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

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REITs在架构上必须采取信托形式,并委任监管机构认可的受托人。受托人负有信托责任,以信托形式代表持有人利益持有相关资产,并监督管理公司的活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在新加坡,受托人必须独立于基金管理公司,其资本金不得低于100万新加坡元,主要人员必须具有信托专业经验。在中国香港,受托人必须为符合要求的银行或信托公司,资本不低于100万港元或等值外币,从业人员还需具有REITs运作的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同时,要求受托人必须独立于管理公司;受托人须在已委任新的受托人和受监管部门批准后才可退任,且必须在新的委托人到位后才可生效。

为全面合理评估所持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受托人还须按规定委任独立的物业估值机构对REITs的房地产项目进行估值。物业估值机构应在REITs收购或出售房地产项目以及发行新的份额时,制定针对性的物业估值报告,估值方法和估值报告内容都须遵照有关规定。

2. 管理公司。REITs管理公司的管理职责包含资产管理和物业管理两个方面。各国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管理公司的从业资格提出要求。管理公司在资产管理和物业管理方面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人力和资金资源、专业知识和内部监控系统,从业人员应具有充足的经验,以便有效执行其职责,为REITs提供全面的管理服务。同时,由于管理质量对于REITs的业绩至关重要,REITs的持有人必须拥有对管理公司进行适当程度监督的权利,一般允许持有人通过投票辞退表现欠佳的基金经理,关联交易也必须经持有人批准后才可进行。

美国REITs的经营管理由董事会聘请内部或外部的管理公司进行,前者CEO由董事会任命,后者则相对独立。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REITs必须聘请独立的外部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新加坡对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应具有相当的地产投资管理经验。主要条件是:(1)管理公司有5 年以上地产基金管理经验;(2)在托管人同意的前提下任命有5年以上地产投资或地产投资咨询经验的顾问;(3)雇佣有5 年以上地产投资或地产投资咨询经验的人员。中国香港证监会的要求比新加坡要严格一些,目前只接受获牌照的管理公司,还要求管理公司拥有两名至少具备5 年的投资管理及/或物业投资组合管理方面可追溯纪录(可考虑私募基金经验)的负责人员,且其中1人必须全职监督管理公司的资产和物业业务;自身履行物业管理职责的REITs还必须拥有专门负责物业管理职能的主要人员,该主要人员必须持有管理房地产项目的专业资格,同时至少具备5 年地产物业管理经验。

最后,为确保管理公司具备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以满足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要求,管理公司还需聘请委托上市代理人及财务顾问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服务机构也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

三、我国健康发展REITs所面临的困难

(一)相关法律法规空白,推出REITs面临法律障碍

REITs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提供规范以及保障,而我国REITs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一片空白, REITs的推出尚存在法律障碍。例如,我国目前还未出台产业投资基金法,只能通过私募基金形式设立。另外,我国REITs在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税法、会计法规中尚没有关于REITs的相关内容,形成了法律瓶颈。例如,国际上普遍给予REITs的税收优惠,但我国在信托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相配套的税法和会计制度法规,因此,REITs设立后将面临双重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问题,难以体现REITs产品的优势。同时,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近年来的价格暴涨,蕴含的风险也很大,若草率大规模推出REITs产品,很可能会在证券市场投机合力作用下使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集聚,并扩散到证券市场,形成证券市场新的重大风险点,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

(二)符合投资要求的房地产资产资源稀缺

与国外相同,我国投资者也希望分享房地产快速增长的成果,投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REITs产品的资金门槛低,收益可观稳定,因此,若能在国内推出与国外REITs相同的产品,必将受到国内投资者的追捧。

可惜的是,依托国内房地产行业难以推出与国外相同的REITs基金产品。一方面,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中,具有独立产权的住宅居于主导地位,而符合REITs主要投资范围的成熟商业地产和出租型公寓则十分稀缺,REITs推出后很可能面临缺乏适宜投资对象的难题。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竣工的商品房面积80%是住宅,其中适于出租的小户型公寓又很少;而商业地产尽管在近两年开始逐步兴起,但空置率很高,缺乏成熟的项目。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各城市租金收益率普遍不高,即使能够找到适宜的投资对象,也难以保证收益率对投资者具有足够吸引力。

(三)缺乏专业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

目前,我国尚缺乏房地产基金成功运作所必需的大量专业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我国国内的房地产项目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管理机构的问题,投资和物业出租经营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较差;同时,我国现有房地产信托从业人员中真正熟悉金融市场运作和房地产投资及运作的专业人才并不多,难以承担发展REITs大任,这是因为我国现有房地产信托主要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委托贷款,而国外成熟REITs则主要进行股权投资,两者差距甚远。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环境建设,为推出REITs提供条件

要完善REITs的法律体系,必须将法律制定工作细化、完备化。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法》或制定专门针对投资基金发展的《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并制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专项管理法规,提出REITs的设立条件、投资渠道、投资比例等监管要求,强调各参与方的资格和责任,使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开始就以较规范的形式发展。其次,还应当对《税法》进行修订,给予REITs税收优惠,以解决双重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的问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最后,应当加快证券市场立法建设,在发行审核和上市监管等方面,对REITs资产要求、结构设计、参与方的职责等进行专项监管,为REITs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应当加强REITs相关机构的培育,尤其是管理公司和估值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育工作,提高房地产信托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REITs的推出准备既懂房地产专业知识、又掌握投资银行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二)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

可以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试点,同时在试点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证券市场建设和提高监管水平,待条件成熟并积累一些经验后再正式推出。同时,由于我国缺乏成功操作经验,试点的 REITs规模不宜太大,期限也不宜过长,应以10—15年的中期为宜,基金类型也应以权益型为主。在资金筹集上,REITs应以私募为主,且资金来源应主要来自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注:

①需要指出的是,抵押贷款型REITs只向成熟物业提供抵押贷款,获取相关手续费及贷款利差。

参考文献:

[1]毛志荣.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2004-1-16.

[2]吴婵君,虞晓芬.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运作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济南金融,2003,(7).

[3]张丽亚.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及其借鉴[J].新疆金融.

[4]周婷.新加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J].时代经贸,2007,(3).

[5]香港证监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

[6]Code on Colletive Investment Schemes,the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7]Coporation Act 2001:Chapter 5C-Managed Investment Schemes, Australia.

(责任编辑 耿 欣)

国外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五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速稳定保持在10%左右。高速发展同时,也潜藏诸多风险,涉及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市场风险及中国自身经济的结构性风险。对于中国未来十年面临的经济发展风险,政府应当采取政策和措施予以规避,以保障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风险;财政政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国内的经济建设稳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参与也越发频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今年是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关系到下一个五年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也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出台。在“十一五”中,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金融危机和挑战,依然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中国2006-2009年GDP增速分别为11.6%,13%,9.6%,9.1%,2010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1%。可见,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保持10%左右的增速。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下,中国抵抗住外部压力,通过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使中国宏观经济并无较大波动。

然而,在国民经济高度发展的表面下,潜藏一些隐蔽性风险,这些风险在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中将始终是中国的主要风险,中国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来予以规避。

二、世界外部市场风险及应对策略

1978年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高,参与国际贸易程度日益加深,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科技教育逐步加强,拥有人力资本和资源优势。这些条件导致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生产和加工的低成本优势,因此而成为“世界工厂”。正因如此,中国一直都在走一条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条快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绝佳道路。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基础不够坚实,高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风险泡沫。虽然高出口、高投资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也同时暴露了中国许多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脆弱性。

中国在国际领域面临的主要风险有:(1)人民币升值危机;(2)外贸依存度过高。

1.中美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抗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状态,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已经由发展问题转变成为了政治问题,而中美有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博弈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从本质而言,根据利率平价等汇率理论,中国长期坚持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升值趋势。然而,货币升值对一个国家持续性发展有极大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导致我国出口的商品价格相对变高,削弱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对我国的出口市场造成冲击。

中国在对美国的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巨大的贸易顺差,而美国由于其自身的高消费经济状态,则一直处于贸易逆差,这对美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加之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毁灭性打击,使美国经济一蹶不振,失业率攀升。于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美国便企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本国经济状况,于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便成为了中美之间博弈的焦点。

美国要挟人民币升值,极大可能是在采取“弱美元化”的政策。历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政府就曾采取美元贬值、压迫其他货币升值的措施,以缓解国内危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美元对日元大幅贬值,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样,2001年,美国经济在网络高科技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严重衰退,于是美国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放任美元的贬值,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所以,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很大可能是它的一种“弱美元化”的手段,借此,在扰乱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恢复本国的经济。

由于美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很深,其恢复到正常的经济发展轨道尚需时日,美国在未来若干年中将继续拿人民币问责,联合其他国家要挟人民币升值。所以,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是中国未来十年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如果,人民币发生大幅度的升值波动,将对中国的进出口以及整个对外贸易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国针对人民币汇率风险,应当采取积极措施:(1)注意汇率制度的改革;(2)重视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观念,改善结构,保障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3)扩大进口,如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以及教育设施等等,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性问题。

2.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风险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大所隐藏的另一个问题便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风险。

中国被称作“世界工厂”,是供给大国,也是需求大国,进出口量逐年激增,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相当大。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风险便是:一旦欧美强国的需求发生改变,就会造成中国本土厂商的巨大波动影响。而一旦出口销路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出口转内销这样一种被动局面,使得中国本土市场也受到较坏影响。

后危机时代的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国内市场的保护政策,这些外部市场的疲软使我国就业和出口遇到了较大的冲击,而且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道路依然十分漫长。首先,美国是中国出口产品的第一大消费国,然而美国国内市场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也难以迅速恢复。其次,欧盟、日本等国也因为经济萎缩导致消费需求减弱,其进口增速随之放缓,对中国对外贸易形成压力。

未来经济发展中,中国应当采取相应措施:(1)加快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2)加快对外贸易模式转型;(3)将出口目标范围放大。

三、自身结构风险及应对策略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逐渐暴露一些有国内基础性结构问题,需要加以调整和改善。发展中国家追求高速发展,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经济不牢固,表面的指标增长必然会导致国内自身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被放大。

宏观来看,中国的国内自身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高投资与低消费的结构性风险;(2)人口高增长率带来的就业压力。

1.高投资与低消费的结构性风险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中,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十分显著,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连年激增,如表所示,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速显著提升。

中国的经济增长可以说是投资驱动的,中国GDP的增长主要源于投资,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而消费占GDP的比重则相应减少。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227400亿元左右,名义增长率

为32%,比去年高出6.5个百分点,为近16年的最高增长率,剔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增长率为34.4%,是去年实际增长率的2.26倍。如果明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预计名义增长率将达到34.4%,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将可能超过70%。

高投资率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然而中国的投资率过高,导致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如果能够将投资占GDP的比重维持在20%—30%的水平,中国才能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有:(1)加快经济转型,逐步转变为内需拉动型发展模式,提高消费率改善GDP结构不平衡的问题;(2)从依赖商品贸易转为依赖服务贸易,使中国从被动消费型国家转变为一个主动提供服务的国家,能够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

2.人口基数大造成就业竞争激烈

就业问题是中国一直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风险,在未来十年中,就业压力依然是主要风险。中国的一系列问题根源都出自就业问题:为什么中国生产率提高空间狭小?因为劳动力比技术、设备便宜,生产者缺乏动力进行生产率提高,而人便宜来源于人口多造成的就业压力;同样,为什么中国迟迟无法转向消费驱动型结构?因为人比物便宜,造成居民消费动力不足。

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缺陷都与就业压力挂钩,所以中国政府能否找到可行路径来平衡就业风险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以美国为例,美国始终处于劳动力短缺状态,这是美国企业家不断进行生产率创新的根本原因,也是美国工资高,消费驱动等等一系列经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必然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人力资本的供给远远大于厂商的劳动力需求,这不仅对居民尤其是劳动者的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缺乏生产技术改进的动力,因为其可以通过增加廉价劳动力的供给来进行生产。

除此之外,中国近几年来各大高校逐年扩招,虽然此政策使得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升入名牌高校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而言,加大了一线、二线城市的就业压力。高科技人才的涌入能够加速一线、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同样会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而且过大的劳动供给长期下去会导致平均工资下降。

人口基数大是中国永久性不可改变的基本情况,而就业竞争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下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中国政府可行的策略主要有:(1)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劳动力过度供给。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大多是新增劳动力,政府应当采取政策,允许工龄较长、年龄偏大的老职工提前退出工作岗位,降低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确立高素质人才优先就业计划,对于较高学历水平的人才给予特殊政策保护;(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数量多,资产规模小,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密集度高,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3)政府应当出台政策鼓励扩大境外劳务输出,将我国高科技人才推向国际性就业岗位,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一方面减轻我国就业竞争,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自身企业竞争力提高。

四、中国未来十年发展总体分析

中国在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中,面临各种外部、内部的风险和压力,中国应当采取积极策略予以规避才能够保障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首先,政府应当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保证人民币处于平稳的升值状态,同时,积极促进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于新兴产业给予政策支持,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增加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能够减轻中国过大的贸易依存度,另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

此外,中国政府应当努力将经济运行方式转型为需求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公共服务的投入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政策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改变中国高投资、低消费率的不平衡状态。

下一个十年,是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十年,也是中国抓住机遇进行经济发展的十年,平衡国内和国际市场,才能够保障中国经济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曹玉书: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产业安全[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

[2]陈佳贵等: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

[3]刘梦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2010(02).

[4]彭刚,黄卫平:发展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9).

国外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是实现盐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呼应沿海开发实现盐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盐城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制约原因及必要性,并进行沿海开发过程中盐城解决对外贸易问题的对策思考。近年来,盐城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江苏其他两个沿海城市相比,仍存在制约其发展的诸多因素。因此,必须从资源配置、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名牌战略、市场开发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合力从而促进盐城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盐城;对外贸易;对策

1 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国内外需求放缓程度不断加深,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与往年相比呈现出下行走势。盐城市商务部门和出口企业难中求稳、稳中求进,逆市中保持较好运行态势。2012年1至11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1.47亿美元[ZW(B]② 盐阜大众报:《盐城对外贸易运行态势良好 出口同比增19.2%》,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01/14/200714.html.[ZW)],同比增长8.4%,其中出口3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进口20.94亿美元,同比增长0.8%。预计全年进出口达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出口35.5亿美元,同比增长19.2%,进口22.5亿美元,同比持平。

2012年,盐城市进出口呈现出三大特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市有出口实绩企业853家②,其中全市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63家,比2011年同期增多9家,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8%,同比增长20%。斗天汽配、福汇纺织、圣泰阀门等企业出口增幅均在80%以上;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加工贸易出口增幅25.8%,超过一般贸易出口增幅13.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占全市出口的20.4%。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总量的36.2%,增长2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总量的11.2%,增长21%,超过化工、纺织服装等产品的出口增幅;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盐城市产品出口到170个国家和地区,对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较快增长的同时,对拉美、中东和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对墨西哥出口增长102.6%,对俄罗斯出口增长66.4%,对沙特出口增长61.7%。

2012年我市出口能够稳定增长,得益于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积极用好用足国家、省出台的外贸技改、研发、公平贸易及省外贸切块资金等各项扶持政策,在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品牌建设、自主研发、出口基地建设和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全年申报国家及省级外经外贸专项引导资金6000多万元,通过政策扶持有力地调动了企业出口积极性,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市场,市场份额得到提升。

推动企业出国参展,扩大市场份额。帮助160个企业争取广交会、华交会、南宁东盟国际博览会、南京跨采会摊位500个,比2011年增加了30个,通过参展签订出口成交9亿美元。组织企业参加境外英国礼品展、法兰克福工艺品展等12个专业博览会,签订成交合同4亿多美元。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加入到自营出口队伍中来,据统计,全市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150家,新增出口额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5.8%。

2 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2.1 与江苏其他两个沿海城市相比,盐城对外贸易规模偏小

2012年,南通市的进出口总额及出口总额已经突破百亿美元,分别达到263[ZW(3]南通网《南通2012年外贸进出口额达263亿美元》,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02/01/205499.html.[ZW)]亿美元和187.9亿美元,经济总量仅为盐城市一半的连云港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也领先于盐城市,分别达到了80.04[ZW(]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网《2012年连云港市进出口外贸分析》,http://nanjing.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119/tab6451/module123772/info415433.html.[ZW)]亿美元和36.03亿美元,总之,与其他两个沿海城市相比,盐城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规模偏小。

2.2 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

据笔者计算,2012年,南通、连云港两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为35.9%和31.1%,两市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7.66%和15.08%,而盐城市同期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仅为10.26%和6.55%。不难发现,盐城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低,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还比较低。

2.3 出口市场集中度偏高,出口依赖程度较高

近年来,盐城市的出口市场不断趋于多元化,商品出口遍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出口市场仍然相对集中,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盐城市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的状况不利于盐城外贸的稳定发展[ZW(]陈能军,陈宏付.基于对外贸易视角的盐城沿海开发战略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12):24-27.[ZW)]。

2.4 出口产品档次较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盐城出口产品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等低档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据统计,目前在三个沿海城市中,尽管盐城市以拥有12个中国名牌产品位居中间,但是与南通市拥有的44个中国名牌产品相比,其名牌产品的数量还是不够。

2.5 盐城外贸竞争力提升水平较慢

据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白皮书统计,盐城外贸竞争力在4次外贸竞争力统计(2001、2005、2007、2008—2009)排名位置分别为:52、55、73和52,而南通和连云港分别为:34、30、37、32和92、88、90、50。可以发现,与南通、连云港相比,盐城外贸竞争力尽管近年来有所提升,但是提升水平明显慢于其他两市。

3 对外贸易制约原因分析

3.1 从国外角度来分析

3.1.1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

一些发达经济体例如美国、英国等需要对财政采取紧缩措施,在对新兴产业投资时形成规模的周期更加长,相关国家采取的应对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些问题,例如:有效需求不足,持高不下的失业率等,这就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依然疲弱。

3.1.2 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ZW(]宫国鹏.对外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3):81.[ZW)]

相关国家面对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为暂时缓解就业压力,采取了错误的措施,例如对外企关闭国内市场、扶持本土产业,这就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投资活动。世贸组织监测,2011年10月—2012年5月,各成员国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进口额的0.9%,且限制措施应对危机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一面上升,影响更为深远。在面对针对新兴产业的跨国发展企业,部分国家对其投资态度保守,在各环节对企业进行限制。

3.1.3 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仍可能持续动荡

由于不少国家面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例如: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降息措施,必然引起世界范围的货币汇率频繁大幅波动。加之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导致一些粮食主产地产量下降,全球小麦、玉米减产价格不断攀升,由于中东的石油资源引发的地缘政治问题使得石油供应减少,价格无法控制,再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宽松,不少企业投入到商品市场进行炒作牟利,不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3.2 从国内角度来分析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贸易发展

从近年的经济增长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幅较高,二三产业间结构还不很合理。首先,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还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全国来看,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亟待完善。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再次,加工工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我国加工工业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质量较低、效益较差、人均生产水平不高。最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也是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3.2.2 出口商品结构亟待改善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大国,但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尽管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不断改善,但仍然很不合理。从世界范围来考察,我国的货物贸易结构中高附加值高科技商品出口所占比重还是过小。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 2815 亿美元[ZW(]郭晓岩,杨明.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战略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5):66-68.[ZW)],占进出口总额 16%,但美国 2000 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已达到 44%,世界十大出口国平均为 40%左右。“改变我们用 100 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需要在制度和技术创新,在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做出更艰巨的努力。”

3.2.3 服务贸易发展严重滞后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货物贸易,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大量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服务业是否发达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起步较晚,缺乏国内的产业支撑,发展相对落后,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差;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自由化程度较低;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有关立法严重滞后。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严重失衡,已使货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受严重制约。

3.2.4 缺乏环保理念,绿色壁垒问题严重

中国用短短的 20 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世所罕见。但是,我们在发展中走的仍是传统发展之路,能源、资源消耗大,效益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少地方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走的仍然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把环境保护视为经济建设的绊脚石,为赚钱而损害、污染环境,降低了环境保护的效果。因而,发达国家便利用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处的领先地位设立绿色贸易壁垒,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以此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从而造成产品在国际流通上的不平衡。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举步维艰,面对诸多要求,我们很难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因此,随着国际贸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3.2.5 企业自身素质不高

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出口面临的风险是相互的,国外的进出口企业也会以同样的心理看待中国的企业。一旦遇到我国外贸企业的货款拖欠、售后技术指导缺乏甚至欺骗行为,也会减少同我国企业的业务量。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外贸企业中确实存在业务操作不规范、服务意识淡薄、客户维护体系不完善等很多问题。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外贸企业出口一批机电产品,国外客户也顺利地交付了货款,但是该批产品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故障。国外客户在更换零部件后还是不能正常使用,于是希望我国外贸企业能派人去维修,费用由国外企业承担。但是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却不予理会,甚至不让企业的外贸业务员回复国外客户不断发来的邮件和传真。最后,客户不但不再购买这家企业的产品,也拒绝了我国其他外贸企业的合作意向,转而从其他国家购买。由此来看,一家外贸企业的不良经营行为不但影响自身业务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其他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3.2.6 部分出口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急升的困境,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渐弱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按照比较优势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的原理,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应当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产品,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也是以廉价的劳动力为支撑的,一方面,它支撑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出口率;另一方面,又是吸引外资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最近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在受到印度、泰国等国的威胁。

3.2.7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已经势不可当,而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很少,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以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为主的三资企业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处于最底层的地位,利润率低,自身增值能力不足,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设厂的目的主要是看重我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人民币升值持续,无疑将会抵消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对我国的产品出口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3.3 从盐城市角度来分析

3.3.1 从宏观层面来看

首先,金融风暴下的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给盐城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是企业成本的增加。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生产企业的出口成本,其次,虽然盐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诸如纺织服装等制造企业却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且劳动力工资涨幅较大。尤值一提的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使出口成本不断增加,作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容纳成本增长的空间较少,增加成本意味着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影响了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增长;另外,宏观背景下的贸易摩擦等因素也影响了盐城的外贸出口[ZW(]陈能军.基于沿海开发的盐城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分析[J].市场论坛,2008(8):23-24.[ZW)]。

3.3.2 从盐城自身来分析

首先,观念不到位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盐城对外贸易的发展,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与苏南相比,盐城落后的观念和意识,从根本上制约了盐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次,企业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很少有企业建立自己的研究中心,还不能真正完全做到主动从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角度来研究和开发产品,而更多的做法是跟着苏南、浙江一带企业的市场行为,往往是在抢占人家剩下的市场;再次,部分中小外贸企业对美欧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缺乏正常的收集渠道,企业没有专门的管理人才和管理体系,这些企业大多根据代理商的订单生产,缺乏对国际市场变化应对之策;另外,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缺乏。笔者在盐城市人事部门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盐城市人事局发布的年度紧缺人才专业目录中,特意新增加了“国际贸易”等与盐城新一年发展关系紧密的专业。不难发现,盐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一批国际贸易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乔生.江苏对外经贸发展的政策调整与法制建设思考[J].财贸研究,2006(2).

[2]刘惟蓝.外经贸促进体系建设及江苏“十一五”构想[J].现代经济探讨,2005(12).

[3]贾彦利,刘传哲.江苏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研究[J].江苏商论,2005(1).

[4]许佩倩.江苏对外贸易的新形势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6).

[5]岳昌君.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变化与比较优势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0(3).

[6]陈能军.基于对外贸易视角的盐城沿海开发战略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6).

[7]陈能军.利用贸易融资提升盐城外贸竞争力的必要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26).

[8]牛士华,杨频.后危机时代江苏省外贸发展的“旧症新结”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9]黄海盈.高通胀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前景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5).

上一篇:假日体育休闲旅游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快递企业客户关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