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文

2023-12-01

双氧水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文第1篇

净化厂投产运行前, 气田采集的天然气样本中不含氯离子, 设计基础数据中原料气气体组成未考虑氯离子。实际运行中, 原料气游离水中的氯离子浓度范围达到1500-3600mg/L。净化厂原料气携带氯离子浓度已超出设计和标准要求, 致使原料气管线存在氯离子诱导的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风险,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原料气管线区域无硫化氢或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设备, 在泄漏事故工况下, 无法及时定位、报警, 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置。原料气管线输送介质的压力高 (8.0MPa) 、硫化氢含量高 (15%~18%) , 贯穿净化厂一、二两个台地, 覆盖面积约94.5×104m3, 一旦发生氯离子诱导的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 原料气泄漏量大、速度快, 波及范围广, 存在人员中毒、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风险。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2.1 项目建成投产后存在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硫化氢、甲烷、高温和噪声, 其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硫化氢。

2.2 尘毒危害

本装置有毒性危害的物质主要为硫化氢,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及其职业接触限值。

硫化氢。对人体健康影响:硫化氢属卫法监发【2003】142号《高毒物品目录》所列举的高毒物品, 为强烈的神经毒素。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 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 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 浓度越高, 全身性作用越明显,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而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 引起神衰症候群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慢性作用对眼的影响表现为结膜炎、角膜损害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职业接触限值:MAG:10mg/m3。

2.3 噪声危害

根据《石油化工噪声设计控制规范》SH/T3146-2004, 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的限值是85分贝, 工作中可根据接触噪声的时间, 按时间减半, 噪声限值增加3分贝考虑, 最大接触噪声不能超过115分贝。

2.4 高温

高温作业的危害是发生职业性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会出现许多生理功能的改变, 如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消化、泌局等系统的改变。

3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

3.1 总平面布置

该工程升级改造的内容包括净化厂原料气管线 (两条) 和集气总站原料气管线两个单元。净化厂原料气管线从集气总站引出, 贯穿净化厂一、二两个台地, 分别向净化厂东区第一、第二、第三联合装置和西区第四、第五、第六联合装置供气。集气总站原料气管线升级改造部分位于总站的西面。

3.2 建筑卫生学

3.2.1 采光、照明

各单元均将采用露天布置, 自然采光。项目未新增照明负荷, 照明所需电源、灯具全部依托净化厂及集气总站现有的设施及设备。

3.2.2 通风与空气调节

该工程各单元均将采用露天布置, 自然通风。普光气田净化厂所在地地势平坦、开阔, 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3.3 工艺系统防毒措施

项目各单元均为露天布置, 有利于有毒、有害物质的稀释;拟选用高密闭“零泄漏”的阀门和管道, 正常生产时, 劳动者不会接触到原料气中所存在的危害因素;采用远程控制系统控制, 减少劳动者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及频次;在原料气管线开口密集区域设置开路红外吸收式甲烷气体检测器, 在切断阀及调节阀等区域设置固定式H2S气体检测器, 快速检测、快速报警, 以便及时实施应急处置, 减少事故泄漏量;每个联合装置的原料气总管上设置一套远程调压放空系统, 当装置超压、事故检维修时, 可及时放空管线及装置中的原料气;在东、西干线联通管道上增加截断阀, 与原有阀门形成“双阀”格局, 并在两个阀门之间增加8字盲板1个, 以实现东西干线“硬隔离”, 保证检维修作业人员安全;选用符合要求的采样器及附件, 防止“跑、冒、滴、漏”, 正常生产时, 劳动者不会接触到原料气中所存在的危害因素。

3.4 防噪声

设计中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 设计中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内操人员在联合控制室内操作, 外操岗位人员配有护耳器供工人巡检使用。采取以上措施可以保证工作人员8小时接触等效噪声符合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要求。

3.5 防高温灼伤

装置采用自动化控制, 大幅度减少了工人连续露天作业时间, 夏季为工人提供消暑止渴饮料, 在休息室设有饮水设施。有人工作的建筑物, 按规范配备空调防暑、除湿, 改善工作条件。

3.6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维修、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禁止启动”或“禁止入内”警示标识, 可加注必要的警示标语。

3.7 应急救援措施

在装置区危险区设置有警示牌, 标明危险物料种类、危害方式、预防措施、急救办法。在高处设立风向标, 工人可根据风向选择正确的操作位置, 事故时可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

在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附近, 设有事故淋浴洗眼器。一旦发生人体接触酸、碱等腐蚀性介质事故, 可就近利用该设施实施自救。

4 结语

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如选用先进的工艺过程及设备, 采取相应防毒措施以及防噪声措施, 基本消除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职业病的危险性。

摘要: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存在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而实现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源头可控。

双氧水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文第2篇

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是等离子喷涂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它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气体流量、气体性质、场地情况及焊枪喷嘴的口径。这类噪声大多数都在100dB以上。 1 高频电磁辐射

高频电磁辐射是伴随着氩弧焊接和等离子焊接的扩大应用产生的。当等离子焊和氩弧焊采用高频振荡器引弧时,振荡器要产生强烈的高频振荡,击穿钍钨极与喷嘴之间的空气隙,引燃等离子弧。另外,又有一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形成了高频电磁场,对局部环境造成污染。高频电磁辐射强度取决于高频设备的输出功率、高频设备的工作频率、高频振荡器的距离、设备以及传输线路有无屏蔽。 2光辐射

在各种焊接工艺中,特别是各种明弧焊、保护不好的隐弧焊以及处于造渣阶段的电渣焊,都要产生外露电弧,形成光辐射。光辐射的强度取决于以下因素: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距施焊点的距离以及相对位置,防护方法。 3 焊接车间污染对操作者的危害

焊接职业病的发生是各种焊接污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焊工职业病包括焊工尘肺、锰中毒、氟中毒、金属烟热及电光性眼炎等。其中化学污染(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医学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短以及有时咯血。物理污染的医学临床表现则多种多样。噪声可导致操作者烦躁、头痛;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为神经衰弱综合症,例如头昏、头痛、乏力、心悸、消瘦、脱发等;焊接过程中光辐射会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发生,轻者眼部不适、有异物感,重者眼部有烧灼感和剧痛。

焊工职业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焊接烟尘和气体的浓度与性质及其污染程度,焊工接触有害污染的机会和持续时间,焊工个体体质与个人防护状况,焊工所处生产环境的优劣以及各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有在焊工作业环境很差或缺乏劳动保护情况下长期作业,才有引起职业病的可能。 4 焊接车间污染的防范、治理及发展方向

预防焊接车间污染的3条途径是污染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治理、个人防护。 4.1 污染源的控制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各污染种类和数量取决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操作者的技术能力。

4.1.1 生产工艺的优化选择

不同的焊接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区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成熟的隐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4.1.2 设备的改进

在生产工艺确定的前提下,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应采用低尘低毒焊条,以降低烟尘浓度和毒性。在选购新设备时,应注重设备的环保性能,多选用配有净化部件的一体化设备。 4.1.3 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

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熟练、灵活地执行操作规章,如不断观察焊条烘干程度、焊条倾斜角度、焊条长短及焊件位置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与非熟练工相比,发尘量减少20%以上,焊接速度快10%,且焊接质量好。 4.2 传播途径治理

4.2.1 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控制

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治理在传播途径上的控制方式有2种:全面通风和局部排风。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同时不断地将污染空气排至室外或收集净化。全面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种方式[3]。在国外,对于户外焊接作业或敞开的空间焊接,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对于室内作业通常采用机械通风方式。通过安装在墙上或天花板上的轴流风机,把车间内焊烟排出室外,或者经过净化器净化后在车间内循环使用,达到使车间烟尘浓度降低的目的。循环被净化的空气,解决了车间内的能量损失,此种方式在国外普遍采用。

局部排风是对局部气流进行治理,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的污染,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一般局部排风机组由集气罩、风管、净化系统和风机4部分组成。局部排风按集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和移动式局部排风系统。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用于操作地点和工人操作方式固定的大型焊接生产车间,可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固定集气罩的位置。移动式局部排风系统工作状态相对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工作姿态,保证处理效率及操作人员的便利。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净化系统通常采用袋式或静电除尘与吸附剂相结合的净化方式,处理效率高、工作状态稳定。 4.2.2 噪声控制

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为反射声。因此,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车间内的墙壁上布置吸声材料。在空间布置吸声体,可降低噪声30dB左右。 4.2.3 高频电磁辐射控制

施焊工作应当保证工件接地良好。同时加强通风降温,控制作业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4.2.4 光辐射的控制

焊接工位应设置防护屏,防护屏多为灰色或黑色;车间墙体表面采用吸收材料装饰。以上2项措施均可起到减少弧光的反射、保护操作者眼睛健康的作用。 4.3 个人防护

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如水下、高空中、罐中或船仓中进行焊接工作时,由于受到场所的限制,整体防护难以实现,这时,个人防护成为主要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各种危害因素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种类多,如面罩、头盔、防护眼镜、安全帽、耳罩、口罩等。 5 结语

焊接车间的污染种类多,应从污染源、传播途径、个人防护3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污染的治理应结合车间工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不能脱离实际,影响正常的生产操作。治理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种污染的治理方式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设计采用一体化设备、设施,从而达到减少场地占用、节约投资的目的。

双氧水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文第3篇

职业卫生研究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 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 主要是研究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对于理化检测人员来说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才能降低病伤缺勤, 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 才可以让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因此, 关注理化检测人员的职业卫生问题, 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 理化检测中的危害因素

1.1 物理性危害因素

1.1.1 噪声

目前随着理化检测手段的不断创新, 实验室配备的各种仪器设备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如扫描电子显微镜、气相色谱仪、超声波清洗机、微波消解仪以及原子吸收仪等设备都会产生各种噪音, 因此导致检测人员注意力不集中, 工作中经常容易出现差错。要是长期处于充满噪音的环境中工作, 会引起人体机能加速老化, 扰乱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系统, 造成失眠、心律加速等危害, 给工作效率带来严重影响[1]。

1.1.2 灼伤、烫伤、物理损伤

烤箱、电炉等高温加热设备以及蒸馏水、强酸强碱等热源物质是检测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常常接触的, 稍有疏漏, 很容易造成烫伤、灼伤。此外, 烧杯、量筒等玻璃器皿如果操作不当, 造成破裂或者爆裂, 也很容易引起物理性的创伤。

1.1.3 电离辐射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种各样的仪器更多的贯穿于理化检当中, 而这些仪器就是辐射产生的根源。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射线能损害人的造血功能、组织器官和纤体,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工作, 会引起内分泌失调, 头晕, 萎靡不振, 植物神经功能性紊乱, 造血功能障碍等生理反应, 长此以往会导致工作人员患有严重的职业病[2]。

1.2 化学性危害

1.2.1 化学试剂本身的危害

低剂量的化学性危害在实验室中长期存在着, 它们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积累沉淀于人体之内, 产生慢性的远期效应。这种效应易被忽略, 并且难以鉴别。这种危害与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 仪器的使用以及室内有误通风设备有关。

常用的化学试剂中的浓盐酸、浓硫酸等强酸类试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类试剂以及氰化物、甲醛等试剂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虽然在实验过程中用量较少, 吸收量也并不多, 但长时间是接触和使用以后, 容易出现中毒症状, 危害身体健康。据有关职业病相关研究显示, 经常性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引起眼角膜灼伤、呼吸道炎症、肺炎、喉头水肿等并发症。

1.2.2 检测过程中的危害

由于检测过程一直使用各种化学试剂, 难免会造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污染危害。在检测当中所使用的化学试剂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从而容易产生大量的强刺激性和强腐蚀性的气体, 过量吸入会导致发冷等症状, 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意识模糊、体态不稳等症状。除此之外, 理化检测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甚至危及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安全。多年形成的不合理的实验方法以及人为的不规范操作, 同样也会对检测人员产生危害。

如, 吸入苯及苯的同系物蒸汽后会产生恶心、头晕、目眩、神志不清、恶心等症状, 不管是蒸汽还是液体都能刺激眼、口、鼻等粘膜, 经皮肤吸收后会引发皮炎, 产生中毒症状, 使人失去知觉进而死亡。长期吸入此类高浓度蒸汽, 则会引发血液病, 导致严重的贫血[3]。

1.3 生理与心理因素方面的危害

实验室的工作虽然平凡, 但是由于工作的无规律性, 检测人员需要长期保持精神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 会使女性生理周期不规律和人体生物钟紊乱, 产生生理性疲劳。而且在实验室中的检测人员也容熙患上下肢静脉曲张、偏头痛、慢性腰腿痛等职业病, 同时还会产生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果检测人员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压力释放, 则会影响工作效率, 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更大的事故。

2 理化检测中危害的防护策略

鉴于理化检测人员工作的特殊性, 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又保护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和健康安全, 这就要求需要从更深的层面进行考虑。

2.1 建立有效、规范的操作规程

有序、良好的秩序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严格按照卫生部出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 在理化检验室中合理设置规范的排气设施和消毒柜, 使实验室具有良好的排风条件和通风设施, 这是有效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分析人员健康的办法。此外, 设立有效的隔离屏障, 对各种有害设备和仪器释放出的有害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

除此之外, 有关部门还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有效、规范的检测规程, 将它们落到实处, 要求每一位检测人员都要严格遵守, 并且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检测实验室中的急救设备, 以保障理化检测人员暴露后能够得到有效、及时处理。

2.2 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由于理化检测人员的工作具有特殊性, 其行业培训规范的制定也与其他行业大不相同。因此,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和专业技术安全操作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职业考核和专业培训, 确保其各方面水平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 相关部门还应当要求检测人员持证上岗, 并熟悉各业务流程, 坚决杜绝如未采取防护措施就接触加热中的电炉、直接用鼻子靠近瓶口识别试剂和样品、直接触碰有毒化学试剂等一系列不安全、不规范的行为。

2.3 提高检测人员的心理、身体素质

理化检测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要胆大心细、思想集中, 而且经常需要不定时加班, 日积月累, 会使生物钟产生紊乱, 容易形成生理性疲劳, 焦躁, 忧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 检测人员应当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认识到自己岗位特殊性的同时, 要劳逸结合, 适时的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同时, 检测人员还应当努力锻炼身体, 保证充足的睡眠, 增强自身集体的免疫能力。只有如此, 检测人员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来进行工作, 并最终提高理化检验的工作效率。

我国检测实验室目前处于发展阶段, 对于实验室的监管许多仍处于真空状态, 已经给环境和检测人员的身体安全构成威胁。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制度, 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漏洞与不足, 各相关部门应该迅速完善管理制度,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理化检测中的污染和危害, 同时, 检测人员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和环保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不违规操作, 尽可能的把危害杜绝与摇篮之中。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理化检测在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而, 在检验过程中对化学试剂等一些检验设施的经常性接触, 给检验人员造成不可避免地伤害。因此, 研究理化检验中的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意义重大。该文主要是对当前我国理化检验领域的现状进行研究, 分析造成危害的因素, 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防护策略。

关键词:理化检测,危害因素,防护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英华.检验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1) :11-12.

[2] 房晓慧.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天津护理, 2009 (12) :22-23.

双氧水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文第4篇

工业噪声由于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可分为:⑴机械性噪声,是由机械的撞击、磨擦和转动而产生,如织布机、球磨机、电锯、锻锤等的噪声;⑵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气流的扰动而产生,如鼓风机、汽笛、喷射器等的噪声。工业噪声可以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

生产性噪声由于发生源的性质、分布和数量及防护措施的有无和效果等因素的不同,在各种作业环境中其强度和频谱特性可有很大差异。

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影响其危害的有关因素,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声压)的大小、频率的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一般认为强度大、频率高、接触时间长则危害大。其他如噪声的特性(连续噪声或脉冲噪声)、接触的方式(连续或间断接触)和个体敏感性也有关,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连续接触比间断接触危害大。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50dB(A)以上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特别是老年人和患病者对噪声更敏感。70dB(A)以上干扰交谈,妨碍听清信号,造成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意外事故。90dB(A)以上,长期接触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耳聋,甚至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听力损失在初期为高频段听

力下降,3000—6000HZ处呈“V”型下陷,语音频段无影响,尚不妨碍日常会话和交谈;如连续接触高噪声,病程进一步发展,语言频段的听力开始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即影响听清谈话,当出现了语言聋的现象时,已发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诊断噪声性耳聋的主要依据为:⑴有确切的接触噪声职业史,其他原因的耳聋病史除外;⑵听力检查,具有高频(特别是3000—6000HZ的纯音)听力下降的特点;⑶除气导外骨导也减退。噪声性耳聋根据听力下降程度分为:轻度(26—40dB)、中度(41—55dB)、重度(56—70dB)和噪声聋。有些作业如爆破、武器试验等,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可因爆炸所产生的强烈噪声和冲击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损伤而丧失听力,称为爆震性聋。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内耳螺旋器破损,甚至出现脑震荡。患者主诉耳鸣、耳痛、恶心、呕吐、眩晕。检查可发现听力严重障碍甚至全聋。如内耳未受严重损伤,听力可全部或部分恢复。

其他方面如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对噪声性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早期进行听力保护,加强预防措施,至为重要。

工业噪声的控制:

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85dB(A)。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dB(A)。

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声途径和人耳这三个环节采取技术措施。

(一)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声设备。如以焊代铆,以液压代替锻造,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加强机器维修或减掉不必要的部件,消除机器磨擦、碰撞等引起的噪声;机器碰撞处有弹性材料代替金属以缓冲撞击力,如球磨机内以橡胶衬板代替钢衬扳,机械撞击处加橡胶衬垫或加铜锰合金。加工轧制件落地,可落入水池等。

(二)合理进行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即在产生强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及居民区间应有一定的距离或设防护带,噪声车间内应尽可能将噪声源集中并采取隔声措施,室内装设吸声材料,墙壁表面装设或涂抹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的反射声。

(三)对局部噪声源采取防噪声措施, 采用消声装置以隔离和封闭噪声源;采用隔振装置以防止噪声通过固体向外传播;采用环氧树脂充填电机的转子槽和定子之间的空隙,降低电磁性噪声。

(四)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1吸声:作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空间,或制成吸声屏;2消声: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如各种风机、空压机、内燃机等进、排气噪声。根据噪声的频谱特点设计的消声器有三类: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3隔声:用一

定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起来,如隔声墙、隔声室、隔声罩、隔声门窗地板等。4阻尼、隔振—阻尼是用沥清、涂料等涂沫在风管的管壁上,减少管壁的振动,隔振是在噪声源安装的基础、地面及墙壁等处装设减振装置和防振结构。如在锻锤地座上安装防振橡胶垫,在立柱的管内充填沙子等。

(五)个体防护: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岗位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职工,多采用个人佩戴的耳塞、耳罩或头盔来保护听力。耳塞、耳罩由软塑料、软橡胶或纤维棉制成。佩戴合适型号的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20—40dB(A)。

(六)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听力及全身的健康检查,如发现高频段听力持久性下降并超过了正常波动范围(15—20dB),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岗位。新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有感音性耳聋及明显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噪声作业。

双氧水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文第5篇

天然气中含有的杂质及管道的施工建设,对天然气的安全输送影响巨大。由于天然气中混有的杂质、大地土壤等会对埋地管道造成严重的侵蚀[1],因此有必要探索天然气长输管道腐蚀的缘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被腐蚀,这对于安全、高效、平稳的输气具有重要意义。

1.腐蚀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危害性

首先,管道内腐蚀产生的杂质不仅会降低天然气的纯度,还会附着于管壁上,造成输气管道的严重侵蚀,甚至影响天然气输送的安全[2]。其次,管道内腐蚀生成的某些固体物质会随着高速的气流一起运动,这对管壁的冲蚀更为严重。再次,管道外腐蚀产生的有害物质还会渗透到土壤中,进而引起土质及地下水被污染[3]。最后,泄漏的天然气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性事故,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据测算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约为同样条件下二氧化碳的21倍,对臭氧的伤害能力是二氧化碳的7倍[4]。

2.引起天然气长输管道腐蚀的缘由

我国输气管道主要由钢质材料制作而成,因此防止钢质材料的腐蚀是保证管道安全、平稳、高效输气的关键[5]。引起天然气长输管道腐蚀的内部因素是天然气中存在某些酸性气体,比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由于酸性气体的含量越高,输气管道内部的腐蚀就越严重,因此我们需要对上游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不至于对管壁产生腐蚀。

天然气长输管道通常采用埋地的方式进行敷设,因此引起输气管道腐蚀的外部因素主要为土壤的侵蚀、杂散电流干扰的腐蚀以及微生物的腐蚀。土壤是一种胶体,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孔隙,这些孔隙中充满了水和空气。同时大多数情况下,埋地管道均敷设于浅层土壤中,大地土壤中的水含有一定量的盐离子,这些盐离子会使得水变成导电体。长输管道由钢制材料制造而成,在含盐水的存在下,会发生吸氧或析氢反应,该反应会使输气管道中的铁离子流到土壤里,造成管道的严重腐蚀。杂散电流是指与被保护的管网系统不发生关系,且在土壤中沿设定以外的路线流动的电流。当天然气长输管道与输电管网或地铁距离较近时,十分容易遭到杂散电流的干扰,该电流从管道的某一部位进入,顺着管道运动一段距离后,接着从管道的另一部位流入到大地土壤中,在该电流流出的部位管道最容易被腐蚀,我们把这叫做杂散电流干扰的腐蚀。微生物的腐蚀中以细菌的腐蚀最为明显,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一种硫酸盐还原菌(SRB),该种细菌以有机物为食物,在氧气缺乏或无氧的条件下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进而对管道外壁造成腐蚀。

3.常用防腐策略

(1)涂层处理

对输气管道的内外层进行防腐处理,能够有效的增加管道的使用寿命。天然气长输管道涂层防腐的措施有三种,包括采用煤焦油瓷漆的方式、PE两层结构以及PE三层结构。由于使用煤焦油瓷漆这一防腐方式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较差[6],PE两层结构这种减少腐蚀的方法又不能长时间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因此这两种方法已经被逐渐淘汰。PE三层防腐也就是三层聚乙烯防腐,三层结构中最底层为环氧类粉末涂料,中间层为胶黏剂,最外层为聚乙烯。输气管道主要以环氧粉末为底漆进行防腐,作为天然气长输管道防腐中经常用到的材料,环氧粉末能够加强涂层的耐磨性,提高涂层的粘结力,同时环氧粉末还能够减小紫外线对防腐涂层的侵害,即便在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环境中,其依然能够与管壁紧紧结合,展现出自己强有力的防腐功能。

应当注意的是,在涂敷防腐层之前,管道的内壁和外壁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除锈、脱油、磷化处理等,除此之外,防腐涂层的厚度一般以不小于150um,不大于200um为最佳[7]。

(2)阴极保护

天然气长输管道诸多的防腐措施中,阴极保护方式因其具有高效性和持久性而被人们广泛采用。目前,实现阴极保护的方法有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两种。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8]是将电位更负的金属与被保护管道的金属外表面相连接,并存在于相同的电解质溶液中,使得该金属上的电子转移到管道的表面上,让整个管道处在一个较负的等电位下,从而起到保护的效果。该方法的优点是容易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外加电源且抗腐蚀干扰的能力较强,但其寿命较短,一般为3~5年且材料及安装费用较高。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9]是采用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的手段,倒逼电流从土壤进入被保护的管道,使被保护管道的结构电位比周围环境更低,进而达到防止管道被腐蚀的目的。该方法因其具有保护范围大、使用寿命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在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防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其他防腐措施

除上述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防腐措施外,也可通过对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进行脱硫脱碳、采用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对管道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发现腐蚀情况,立即处理、控制长输管道周围环境中的湿度以及添加金属缓蚀剂等化学试剂的方式来降低天然气长输管道腐蚀的速率。

5.结语

天然气长输管道是否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道周围的生态环境[10]。通过对引起输气管道腐蚀的原因以及对应防腐措施的探讨,能够寻找出一种更好的防止输气管道被腐蚀的方法,这对于降低管道的泄漏量、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管道的输气效率以及保证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平稳的运行相当重要。

摘要:天然气中含有的某些杂质会对输气管道产生一定的腐蚀,同时管道的埋地敷设也容易导致其被土壤侵蚀,对天然气的运输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寻找长输管道腐蚀的缘由,并制定相应的防腐措施,对保证天然气的安全输送意义非凡。

关键词:天然气,杂质,输气管道,防腐

参考文献

[1] 晏丽颖.浅析埋地燃气管道防腐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05):13-14.

[2] 邹勇.浅谈天然气长输管道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9(20):75-76

[3] 樊耀锦.浅谈天然气长输管道防腐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J].石化技术,2015,22(07):106.

[4] 辜敏,鲜学福.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 郭海峰,张志恒,秦华,杨法杰,代晓东,贾子麒,常维纯,李春漫.天然气管道内表面超疏水分子膜及其防腐性能[J].油气储运,2011,30(10):781-784+717.

[6] 陆熙丞.探析天然气长输管道防腐的重要性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8(25):141-142.

[7] 窦进成.试论天然气长输管道防腐的重要性及防护策略[J].全面腐蚀控制,2017,31(03):53-54.

[8] 张萌.探讨天然气长输管道防腐的重要性及相关防护措施[J].云南化工,2017,44(11):70-71+73.

[9] 武京波.天然气长输管道防腐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08):190+202.

双氧水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文第6篇

为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危险部位的施工作业更为重中之重。为此我二分公司特别针对此项内容设立安全防护措施。

一、 安全警示标志的安全防护措施

1、 对于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进行整改,降低危险系数。(例如:对于可以掩埋的坑洞进行回填,对于零时用电的电缆线进行架高处理或者深埋处理等。)

2、 对于施工中要求的场地要求如属于危险部位,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如有需要必须系安全带;并在施工场地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如下:

二、 危险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

1、 重大危险源识别:

本工程存在机械伤人、触电、消防、物体打击和高空坠落四类重要危险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及我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中关于危险源管理的有关规定。

(1) 在测量放线作业中高空作业时,存在危险临边处不系安全带危险源;

(2) 在钻孔施工中存在现场高压电、平台基础不稳、升降液压系统故障、钻机无漏电保护器、线路老化破损、接线不规范危险源;

(3) 在使用水泵中存在电线接头或接线处未包扎、线路拖地被

上一篇: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范文下一篇: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