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8

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南岸区作为西部文化名城,拥有“大禹文化”“宗教文化”“陪都文化”和“都市文化”四大宝贵文化资源。南岸中小学教师应当自觉地了解南岸文化、教授南岸文化、推广南岸文化、升华和凝练南岸文化,在南岸文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区域文化    中小学教师    南岸

一、南岸区域文化的特点

(一)区域文化释义

区域,辞海释义为“土地的界划”。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辞海的解释为:“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上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文化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文化是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区域文化可以理解为:特定地理环境孕育出的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

(二)南岸区域文化的特点

南岸地处长江之南,与渝中区江北区、隔江相望。全区面积265平方公里,人口76万。南温泉山脉、涂山山脉等横贯区内。南岸区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区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四大特色区域文化。

1.大禹文化

南岸涂山因夏禹娶涂山氏为妻而有名。今南岸回龙桥对面岩下有一个似洞非洞的洞口,据说是远古遗存的“涂洞”或“禹洞”。涂洞就是大禹岳父居住的地方。在南天门古道旁可寻觅到“呱呱而泣”残碑。还有一块刻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夏后涂山”的摩岩题刻。涂山寺,也是后人为追念大禹而修建的。第三殿有大禹和禹后塑像,以及“禹王治水碑”。长江与嘉陵江汇流处有传说中涂山氏化身的望夫石。南岸有地名弹(诞)子石,即启母石。还有大禹与涂山氏结亲的“月牙岩”,送禹出征的“三块石”,祈求启儿出世的“打儿窝”。启降生后,没有母乳喂养,一只母虎天天来哺乳,南岸有地名叫虎乳溪。由此可见,南岸的大禹文化底蕴十分厚重。

2.宗教文化

南岸是重庆唯一一个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五教齐全的地区,是重庆市宗教教职人员最多的区县。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9个,其中南山上有5个。南岸区寺观教堂历史久远——慈云寺、涂山寺建于唐朝,千佛寺、老君洞建于明朝,观音寺建于清朝,南山寺尽管是新建寺庙,但其源于南岸大佛寺,南岸大佛寺建于元末明初,天主教慈母堂已上百年,马鞍山基督教教堂和黄桷垭基督教救主堂建于民国。南岸区宗教活动场所中不少建筑、石刻、花卉不仅独特,而且孕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不少寺观教堂的发展史中蕴含着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除了政府批准开发的寺观教堂,南岸区还有不少宗教历史遗址,这些宗教历史遗迹也是区域文化的一部分。

3.陪都文化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从南京撤至重庆,并将重庆定为“陪都”,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也是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在南岸留下了诸多遗迹和轶事,使陪都文化遗迹成为南岸独特的人文景观。南岸黄山陪都文化遗迹就包括了云岫楼(蒋介石官邸,现为黄山陪都陈列馆)、松厅(宋美龄故居)、松籁厅(宋庆龄故居)、草亭(马歇尔旧居)、云峰楼(何应钦故居)、孔园(孔二小姐故居)、莲青楼(原美军顾问团驻地)、黄山防空洞、黄山小学。南山公园有苏联大使馆别墅(苏联大使潘友新度假处)、法国大使馆别墅(法国大使戈思墨度假处)、印度大使馆别墅,以及老君洞抗战石刻,南山镇的空军殉难志士墓等。

4.都市文化

南岸是重庆唯一一个全国文化先进区,是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区和环境保护模范区。南岸区是重庆市主城核心区的重要部分,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重庆市中央商务(南部)开发区以及重庆市国际会展中心位于辖区内。目前,南岸区已形成南滨风情路、南坪商务圈、茶园新城区、重庆CBD南区(弹子石)、江南大学城、长江广阳岛、南山生态带七大经济板块协调发展,展现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直辖市新风貌的“现代都市文明”。

二、中小学教师在南岸区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南岸区中小学教师构成及特点

南岸区现有中小学教师4581人。其中研究生163人,占3.80%,大学本科3511人,占81.80%,大学专科588人,占13.70%。

(二)中小学教师助推区域文化发展的优势

1.中小学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南岸区教师收入的不断提高,报考教师人数屡创新高,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原有教师也逐步树立了终身学习和修炼的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教师作为读书人的典型代表,勤思好学,专心学问。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诗人、作家和文艺爱好者,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区域文化建设生力军。

2.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充满热爱

教师要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师德和师情。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全部。”南岸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能将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成长,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率高。

3.中小学教师对提升自我的强烈渴求

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南岸中小学教师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让自己的思想之源永不枯竭,让自己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们对参与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培训活动普遍持积极态度,在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中屡创佳绩。

(三)中小学教师在区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被忽视

1.社会对区域文化的狭隘理解

人们普遍认为,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只是政府决策部门、文化管理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事,对中小学教师这一知识团体的巨大潜能缺乏认识,对区域文化熏陶与浸润基础教育的强大力量缺乏敏锐的认识,甚至把区域文化简单理解为旅游产品华而不实的“包装”。

2.社会和学校对教育功利主义的推崇

当前虽然南岸区实行素质教育,但只要高考指挥棒不变,只要领导重视成绩,那么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就少之又少。像春游、秋游、文化节、艺术节、观影活动等本是增进学生对区域文化了解的活动被大大缩减,有些乡村学校甚至不举办活动。南岸区有的中小学已经十几年未举办过春游活动。活动少,教师参与就少,常年日复一日一成不变,教师就被局限在校园之内,思维也被禁锢在课本之中。学生从学校获得的,不再是活生生的,“似乎可以触摸的生活”。

3.教师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

有些教师严重缺乏自信,一是没底气,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学养也不足以傲视众人,不愿“抛头露面”提出观点。二是没动力,推动区域文化发展这样的大命题伸手够不着,考核用不到,教学用不到,觉得自己只要教好课就行,搞区域文化研究是“不务正业”,更重要的是从了解学习到精通区域文化必须要下苦功夫,跟自己“过不去”完全没必要。

(四)中小学教师助推区域文化发展的途径

1.中小学教师自觉学习了解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南岸中小学教师既然在这片热土上开疆拓土,挥洒青春,就有必要了解这个区域悠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典籍和网络,理一理南岸的“文脉”。还可以走出家门,走一走拥有“山城花冠”美誉的南山公园,看一看占巴渝十二景三分之一的黄葛晚渡、海棠烟雨、龙门浩月、字水霄灯,对南岸的热爱一定会与日俱增。

2.注重区域文化内涵发掘,开发区域文化课程

南岸文化的广博与深厚,为中小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弘扬乡土文化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教师可以从《吕氏春秋·音初篇》中记载涂山氏之女“作歌曰:候人兮猗”发端,讲授这首中国有史可稽的第一首情诗,认识涂山女娇这位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可以从唐代白居易《涂山寺独游》“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帷是马蹄知”和明代布政司参议曹学佺《登涂山绝顶》“百折来峰顶,三巴此地尊。层城如在水,裂石即为门。涧以高逾疾,松因怪得存,瑞堦金翠色,人世已黄昏”的诗篇中,感受家乡山水人文之美。

教师还可以从黄桷垭——传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曾在这里休整7天,讲到弹子石、大佛段——明末綦江少数民族首领奢崇明在这里起义称王,后被统治者残酷镇压。忽而又来到黄桷垭、老厂一带找寻宋代瓷窑、明清铁矿遗址。或是参观得名于清光绪年间在此设局制造铜元的铜元局。即使是漫步江岸,也可以告诉学生南岸沿江不少渡口在近代成为侵略者兵舰停靠的码头。王家沱曾被辟为日本帝国主义租界。新中国成立后南岸曾是川东行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川东军区首脑所在地……带领学生重新认识家乡,触摸南岸温润空气中浓厚的文化气息。

3.开展区域文化理论研究

中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南岸文化理论研究中去。教师的研究方向可以拓展开来:学科与区域文化研究、学校乡土教材开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密切联系……教师有义务通过理论研究消减区域文化中消极、封闭、落后的糟粕,稳固区域文化中被忽视、异化和曲解的精粹,为推动南岸文化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4.走出校门,推广区域文化

中小学教师要勇于走出校门,做推广区域文化的“使者”,牢记无论是公众场合的一言一行,还是虚拟世界的一文一图,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南岸文化的品牌形象。教师还可以将南岸文化的精品课堂推向市场。比如教师可以到社区开设南岸文化课,增进学校与社区的文化交流;到文化旅游景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开设讲座,让更多南岸人沐浴南岸文化的馥郁芬芳。

三、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区域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建议南岸区所有旅游景点对教师免票,吸引教师参观游览;文史资料对教师开放查阅,方便教师研究;引进的文化演出、广播影视音像作品为老师提供优惠观赏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外事、社交、公益活动等,开拓教师眼界;开展各种形式各行业人士参与的“文化沙龙”活动,增进教师与各行业的理解和交流;授予区域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南岸文化大使”称号;组建网络“南岸文化学院”,汇集人才,打造文化学习共同体;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重大决策听取教师意见,吸纳教师参政议政,共同推进南岸文化发展。

四、中小学教师参与区域文化建设的预期效果

参与区域文化建设,必将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提升自信心和职业幸福感;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进教师与社会的交流,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稳固文化根基,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育和汇聚人才,形成区域文化发展合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制度文明向深层次发展。

区域文化是地区发展的根基和力量源泉。研究区域文化是继承和弘扬区域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南岸中小学教师,研究南岸文化,挖掘南岸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将南岸文化发扬光大是当仁不让的责任,南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必将放射出更为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刘玉珠,柳士法.文化市场学——中国当代文化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徐文彬.巴渝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由于各國具体国情的差异,以及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虽然每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又不是纯粹的单一模式,大多数是以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混合存在的格局。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社会保障模式的划分方面的文献,发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本文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罗列出了几种主要的划分方法。

关键词:社会保障模式 文献综述

郑功成在其著作《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中对社会保障模式的划分进行了归纳总结:

从国家对于社会进行干预的角度出发,社会保障被划分为:A模型-社会服务,其中包括公共援助、公共补贴和社会保险等项目;B模型-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自置产业,以及购买人寿保险等个人行为;C模型-公共服务和市政建设,其中包括公共交通、治安和文化教育等工作。

从社会政策学角度出发,社会保障被划分为:剩余模式,即社会保障只有在正常的社会供给渠道(家庭和市场)遭受破坏时才发挥作用,从而是一种将目标有选择地集中在一群残留的、人数不断减少的少数需求者身上的保障;机制模式,即将社会保障制度化,并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及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保障范围出发现代社会保障又被划分为普遍保障模式、就业保障模式、救助型保障模式、储蓄基金制。普遍保障模式面向全民实施,其经费来自于政府拨款或征税,是全民福利型保障;就业保障模式强调对工薪阶层的者实施社会保险,并由此而适度扩展到受保人的家庭成员,其经费主要来源于雇主与雇员的缴费等;救助型保障模式以家庭经济状况为依据,它面向在政府指定的贫困线下生活的贫困过敏,其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实际上只是一种济贫计划;储蓄基金制则由国家立法规范,强制雇主与雇员缴纳并专门储蓄起来,以供养受保障者养老等生活保障之需。

从实施方式出发,现代社会保障又被划分为现收现付式、部分积累式和完全积累式。现收现付式实现的是社会保障代际转移为主,完全积累式则是自我积累为主,部分积累式结余两者之间。

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出发,社会保障可被划分为福利国家模式、保险型保障模式、自助储蓄型保障模式等。

从各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划分为保守主义模式、自由民主主义模式、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费边模式和马克思主义模式。

以国家作为分类依据,可将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划分为英国福利国家模式、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德国社会保险模式、东南亚国家模式等。

郑功成对社会保障模式划分的归纳总结很全面,本文笔者也主要是从这几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平与效率的角度

许康平、温贤武、刘星宏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社会保障研究的核心,他们认为一公平与效率为基础,目前世界上的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分为四种:投保自助型(自保公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自我保障型。

郑功成从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出发,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不外乎福利国家模式、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以及混合型保障模式。

王波认为,目前世界各国典型的社会保障模式主要有四种:社会保险型模式、国家福利型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障型模式,除了第四种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外,其余三种社会保障模式恰恰是从公平和效率的三个权衡角度来讲的。很明显,这种划分方法和郑功成的划分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资金筹集和供给方式

穆怀中依据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将讲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分为:自保公助型、国家福利型、自我积累性。

樊天霞、徐鼎亚是从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以及发放方面将世界上的社会保障模式分为三类,即投保资助型、全民福利型、强制储蓄型,美国、瑞典、新加坡分别是其典型代表国家。

苗丽静、孙茜列出了国际上较为典型的三种保障模式,即国家统筹、三者共负模式,储蓄积累模式,国家福利模式。

三、资金运作角度

郑秉文从资金运作的角度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分成四种,即欧洲大陆模式、美国模式、拉美模式和新加坡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基本以行业为单位进行统筹,资金封闭运行,实行现收现付制,资金征缴渠道在大部分国家是由全国统一的机构进行,但资金的管理与支付完全由行业成立的委员会负责,待遇给付标准在全国没有统一标准,雇主和雇员双方共同缴纳,给付标准的计算公式基本是与缴费挂钩的,雇主和雇员的供款主要是\"费\"而不是\"税\",资金余额不大,基本没有投资;美国模式是在融资上全国实行一个标准,在征缴上全国由一个政府机构统一进行,给付标准也是全国统一的,不管是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还是亿万富翁,缴费按工资比例缴纳;拉美模式又被称为\"智利模式\",设立个人账户,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统统划入个人账户,资金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投资,在投资过程中,账户持有人有权对资产配置进行决策,在股票、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甚至国外投资中进行选择,缴费标准全国统一,待遇水平完全看实际投资回报率如何,国家的责任就是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提供若干基金管理公司的服务,对投资全过程实施监管;新加坡模式与拉美模式相仿,引

入个人账户,几乎全部缴费都被划入账户,进行市场和产业投资,利率由中央政府拟定,定期宣布,全国一个标准,但不是真实的投资回报率。

四、按筹资模式

张翠敏按照各国在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和方法上的不同,将社会保障模式划分为四种:英美模式:靠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德日模式:靠个人缴纳筹集资金;法瑞模式:靠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筹集资金;新加坡模式:靠强制性储蓄筹集资金。

五、按所依托的不同思想流派(以国家和地域命名)

社会保障模式都不是凭空想象的,它们各自都有白身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笼统地讲,白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构成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思想基础,基于此可将社会保障将社会保障分为北欧(或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和北美模式。

埃斯平-安德森认为不同的福利国家由于受不同的社会福利思想影响,在去商品化程度和社会分层方面存在群聚,因此,他将福利国家的模式划分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欧陆国家,分别受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影响。

六、以典型的代表国家划分

有一些文献并没有提出对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划分标准,而是直接选取不同的典型代表性国家来对社会保障的模式进行比较:

如彭爱君就主要选择了美国、新加坡和瑞典的社会保障模式为代表的研究对象,并进行了比较研究。

李雪对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是通过选取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来进行的,即通过选取一些典型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的方式来堆砌进行比较研究。

刘群依据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公共补贴在社会保障中所发挥的作用将国外社会保障模式划分为三种:德国模式、瑞典模式、澳大利亚模式。

吴春明认为当前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瑞典、美国和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

七、按照保障水平

季怡红将社会保障模式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自助型五种社会保障模式,这种划分模式依据的标准是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的投入力度以及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著.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 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142~144页

[2] 许康平,温贤武,刘星宏. 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模式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J】. 大众科技. 2008年第10 期 (总第110期)

[3] 王波. 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模式选择【J】. 西部财会

[4] 穆怀中主编.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第二版)【M】.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7年版. 第46页

[5] 樊天霞、徐鼎亚. 美国、瑞典、新加坡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5月. 第11卷第3期

[6] 苗丽静、孙茜. 社会保障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财经问题研究. 2000年4月.第4期(总第197期)

[7]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改革的经验与启示-郑秉文教授访谈.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第4期

[8] 张翠敏. 国外四种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9] 韩德敏. 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思想基础及影响【J】. 中国社会保障. 2002 .1

[10] [丹麦] 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著.苗正民、滕玉英译:《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 商务印书馆. 2010年版. 第101页

[11] 彭爱君. 当前世界主要社会保障模式比较及启示【J】. 经济论坛

[12] 李雪. 社会保障模式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7月第20卷第4期

[13] 刘群.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J】. 价格月刊. 2002年第6期

[14] 吴春明. 中外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学术交流. 2005年3月. 总第132期第3期

[15] 季怡红. 社会保障模式比较研究【J】.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6 期. 总第105期

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成为热点既是源于它本身在当下的重要性,也因它所面临的困难性。我国的社保筹资方式问题将何去何从,本文简单阐述了我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社会保障筹资 社会保障税 安全性

一、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简述

现代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大内容。由于失业保险的“代际转移”不明显,世界各国往往遵循“收支平衡原则”,实行现收现付制。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情况。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最首要的就是要确定政府如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从中国当前的现实条件出发,政府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税、发行长期定向国债定向和出售公有资产这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筹资目标。

二、对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评价

(一)社会保障税

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历程中,社会保障税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收入也呈迅速上升之势。从收入角度衡量,社会保障税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成为仅次于个人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种,在巴西和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其已成为第一大税种。规范稳定的税收制度为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社会保障税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各种定义从各个方面对于社会保障税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描述,但是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从社会保障税本质上来看,其应当包括三个特征:首先,社会保障税开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筹集社会保险的款项,其征收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福利;其次,随着我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和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应当扩大社会保障税的征收范围,使他们也成为社会保险的受益人;最后,从目前国外现行社会保障税的征收对象来看,一般都是以纳税人的每月或每次的劳动所得为征税基础,我国也应当遵循。综上分析,我认为,社会保障税是以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作为征税对象,其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险支出的一种税收。

我国目前仍然采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形式筹集资金,显然是不太理想的。我国在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必定会将陷入困境。随着现阶段我国省级以下农村“费改税”的完成,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1.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

首先,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资金的筹资模式主要是以收取社会保险费的方式进行。但是具体的筹集办法各地区、各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各省自主收费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操作上不规范,而且缺乏强制性和公平性。这就导致了不仅缴费标准不同,而且费率也是差距极大。最终就使得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率很低,无法真正保障基金社会目标的实现;其次,在我国现行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模式中,政府的权力过大,导致了制衡的失败,在社保资金的使用过程当中,挪用社保资金现象严重,最近这段时间出现的一系列社保资金被挪用的沉痛教训都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最后,我国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没有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导致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盲点。毋容置疑,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社保资金关系到老百姓的保命钱,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制已经刻不容缓。

2.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将有效的改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过程中的非效率问题

首先,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税务机构的人力和物力,降低制度运行成本。现在,全国有16个省份社保基金由税务机关代征,其余省份由社保机构代征。税务机关作为一个专职的征收系统 ,已经具备健全的征管机制,能实现较好的征收效果,且不必为征收再花费额外的成本,有助于提高社保资金的征收效率。

其次,社会保障税的开征能够规范社会保障税的资金来源渠道。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事业。这就要求社保资金的来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而税收最能满足这一要求。

再次,社会保障税能够实现收入再分配。随着一个国家社会保险支出的不断扩大,一部分的国民收入将会从高收入者转向低收入者的手中,低收入者能够从社会保障支出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其缴纳的社会保障税。而且,社会保障税还会使得收入在一定的程度上发生代际转移,使得收入从下一代人向上一代人转移。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保障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公平

最后,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机制,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社会保障税的征收可以将所收上来的专项税金其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接受人大的审议及社会的监督,还有利于提高其运行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遏制资金被挪用的可能性。

(二)发行定向国债

发行定向国债是获取社会保障资金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筹资方式。所谓的定向国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面向社会所募集的定向用于社会保险资金的国债。通过定向国债,政府能够吸收到私人部门的一部分闲置资金,帮助国家在短时间内解决一定的财政困难。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不论是财政的显性债务还是隐性债务,都已经到了必须要高度关注的区间。而作为一项社会任务,财政自然而然的要承担社保资金不足的风险,即财政仍是社保的最后保护伞。所以在财政自身亦有潜在风险的形势下,扩大国债的规模解决社保资金压力只能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策。 根据公债的迭代模型,出于福利最大化的考虑,减少国债的购买量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三)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售国有资产筹资

国有企业在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的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全体人民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出资人的权力。那就是要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对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但是,在国有企业改制出售过程中,内地国有资产流失触目惊心,权贵利益集团利用特权,转眼间化公为私,大发横财,而号称是国家主人翁的生产工人,或被扫地出门,或沦为当代奴工。国资流失富了小批人,穷了大多数,成为中国贫富悬殊愈演愈烈的主要根源。现如今相关的新闻比比皆是:2010年2月,山西亿元煤矿卖一万,引发网友的热议;2010年9月搜狐新闻上又曝出黑龙江伊春市翠宏山铁矿千亿资产卖三亿的新闻,又一次让人大跌眼镜。过去十几年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国有资产大举流失的主要时期。各行各业的权贵们很多都以超低价格买下国有资产,内地有关部门曾经统计,这十几年间,中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形的损失超过十万亿元,无形的损失更是难以计数。在很多地方、很多行业,国有企业改革其实已变成权贵集团的盛宴,这些原先管理国有资产的权贵们,利用特权点石成金,使国有资产成为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国有资产出售筹集社保资金应当慎行。

三、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我认为开征社会保障税是现阶段我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最适合选择,这是长期稳定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保证。而出售国有资产只能是阶段性的措施,只在国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时方有可能提供有限社保资金,作为弥补社保资金缺口的临时财力。而发行长期国债只可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另外,鼓励社会捐赠,发行社保彩票等也是社保资金辅助的来源。

參考文献

[1]雷根强,胡学勤,林婷婷.《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模式调整与税制设计》,(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2004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论文.

[2]徐瑞娥.《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关问题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期.

[3]阎坤,曹亚伟.《我国社会保障税制设计构想》,《税务研究》,2003年第5期.

[4]马国强,谷成.《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几个基本问题》,《财贸经济》,2003年第5期.

[5]张熠,《千亿矿山卖三亿,国资流失若等闲》,香港东方日报,2010-9-7.

[6]杨建国.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创新与选择[J],开发研究,2007年2期.

作者简介:刘一欧(1981-),男,贵州沿河人,贵州财经学院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

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梳理现阶段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以及存在问题,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提出建设和发展以服务型治理理念为导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型社会治理理念是基于现阶段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探究,意在以多元共治、数据信息、和谐幸福为其重要目标,促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及解决现行制度所存的诱因以及弊病,从而建立公正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保障制度;服务型治理;治理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并且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硬治理手段的“法治”和软治理手段的“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的协同发力。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保障人民群众可以更好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应该要重点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发展。

国内学者将社会治理模式分成三种类型,即统治型的社会治理、管理型社会治理、服务型社会治理[3]。本文主要从现阶段的管理型社会治理的社会保障制度领域的研究成果着手进行分析,继而发现在管理型社会治理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些值得关注且有待研究的问题,如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未能明确界定。

从需求生命周期理论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是从社会、国民、经济等多方角度出发,并且会随着需求与时间演变而制定与实施相应的制度措施以满足现实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按照人在生命历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不同需求而确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从基本来讲,政府要做的是对全民社会保障的兜底,即让全民都可以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内的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的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其目的是保障全民的基本正常生活。而且从社会保障责任分担原则来看,政府、企业、个人乃至社会等应该合理分担社会保障责任。但从现阶段的状况来看,我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仍旧居于主导地位,承担全民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因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难免使得政策一刀切、资源配置不公平等问题。并且在公眾之中有一部分群体,尤其是底层劳动者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认为社会保障是可以保障他们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这个生活只是正常基本生活,一旦基本生活中遭遇重大疾病、灾害或者其他原因,这些底层劳动者极易陷入贫困中。从这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局限性以及国民承担社会保障风险的脆弱性,因此更加需要认识到应该让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保障来承担全民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责任,从而发挥政府所不具备的职能,并且政府也应该促进与发展社会补充保障,以减轻全民社会保障负担。政府适当的简政放权发挥其职能作用担任社会保障制度“有形的手”的职责,建立责权明确的社会保障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体系,让社会充当市场的作用来承担社会保障制度“无形的手”的职责,弥补政府的不足与短板,从而保障国民社会保障利益能够最大化实现。

第二,“碎片化”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一定的社会不公平。

近些年,我国的社会保障一直有突破性的进展,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覆盖了全社会群体,但由此也带来了更繁杂的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困局,加重了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难度。所谓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就是指各个社保项目之间的制度性区隔,其本质就是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保障待遇[4]。从上世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社会保障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二元化的结构问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待遇差距的悬殊,工伤保险与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功能的缺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老年人福利制度的城乡分割等等,都是“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的提升,并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的产生是逐步形成的,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发展过程中在所难免的。因此,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是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进程之一。

第三,市场调节与社会自治的参与、关注和投入不足。

一个健康的社会依赖于政府管理、市场调节和社会自治的联合驱动,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过分强化或弱化[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基本是政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处于服务者的地位,而国民则是社会保障的接受者。可以说是单向模式又或者是实施与被实施的关系,这样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明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1)养老床位资源配置浪费,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养老床位从2014年的577万张上升至2015年的672万张,增长了近17%。但从民政部数据看,2015年的农村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为65%,比前期下降了24.5%。2015年的城市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为51.2%,比前期下降了10.3%;(2)分配不公,如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双轨制等,反而再一次扩大了分配差距。市场调节与社会自治的参与、关注和投入的缺乏与不足,变相导致一些问题以及弊端的产生,也间接地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更新、创新进程缓慢。

第四,与经济发展水平与改善民生需要的快速发展不同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呈现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6]。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起步晚,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因此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改善民生需要,且社会保障既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关系改善民生以及保障民生基本生活的重要条件,这启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发展社会保障的同时处理好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同步发展的关系。

一、管理型治理模式向服务型治理模式发展

(一)管理型社会治理

管理型社会治理包含一些“权治”的内容,但是,其本质特征是“法治”。在管理型社会,法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权力发挥抑制、限制和矫正的作用。与权力不同,法律不是模糊的、任意的,而是明确的、约束的[7]。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单向管理模式,即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负责执行社会保障的各项措施的实施与发展,强调结果、目标导向,注重结果的实现与目标的达成。在社会保障治理过程中,以政府为核心,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服从政府命令,听从政府管理与支配。这样垂直的上下级单一模式的发展显然导致缺位和错位现象,极大限制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我国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发展。

(二)服务型社会治理

服务型社会治理是从管理型社会治理的模式延伸发展的,是随着后工业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与发展趋势。服务型社会治理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最大的区别是,它从伦理角度出发,强调多层次多元化的,实现的是以德治为主的,涵概德治、法治、权治的三维的服务型社会治理结构,实现了治理手段由刚性向柔性发展,治理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中心主体转变。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协调多方利益,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甚至于公众多方共同参与;而管理型社会治理倾向于主导者的利益,管理主体相对单一。随着信息数据时代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形态发生转变,促使着社会治理模式也从管理型社会治理趋向服务型社会治理发展,更促使着社会保障也要加快步伐紧跟时代与社会治理协同发展。服务型治理更主要在强调,以多元主体为主导的模式,调动多方力量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共建共治共享。其治理目标意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性化发展。

表1:管理型社会治理与服务型社会治理比较

<F:\5.8\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4-p\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人文1904\图1904-022.tif>

二、服务型治理模式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新时代面临着的新挑战,新的选择,新的形势,因此服务型治理模式下的社会保障旨在通过更新与发展原有治理理念、治理要求以及治理构建,从而推进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形态的并驾齐趋。

(一)服务型治理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現实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时代的变化其现实所存在的社会保障理念也会随之变化,正是现实的变化也使得社会保障理念的需要不断更新,在服务型治理中,除了应该遵循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也要遵循以下几方面:

1. “主线+底线”理念——基础价值取向

服务型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应倡导“主线+底线”理念,即主线是以政府为社会保障的总主体,市场调节、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多方为多元主体,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利用政府和多元社会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打破单一主体主导社会保障的壁垒与限制,发挥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底线是基础社会保障制度,即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是服务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的底线,是国民社会生活保障的兜底制度,比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制度等,让这些基本制度发挥兜底功能,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2. 社会公平与人民幸福——根本价值取向

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产生、存在、发展的最根本理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以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增进国民福利为基本要求,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项目完备、多层次、无漏洞,政府主导、责任共担、水平适度的,全体国民都能平等享有的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当然也就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8]。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社会公平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前提以及条件,而人民幸福则是社会保障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

3. 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目标价值取向

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是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正态以及有效发展。共建指的是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就社会保障发展而言,应该是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广泛积极参与,共同发挥作用;共治指的是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从对物质需求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角度出发看,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动力日益高涨,对民主、法治、公平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诉求也日益凸显;共享指的是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社会保障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等全民共享,共享成果的实现也是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有效方法;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考虑当前社会保障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社会保障发展的需要。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公正之上。

(二)服务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治理要求

服务型社会保障制度治理要求在原有的管理型治理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以及趋向于从社会治理的维度出发,以社会大发展为背景,在以德治为主的,涵概德治、法治、权治的三维治理结构下,促使社会保障打破原有的垂直管理模式,突破社会主体之间断联的阻碍,实现社会保障多元主体之间可以进行双向或者多向联系、互通的协同治理,让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主体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服务型社会保障制度治理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 协调合作,资源数据信息共建、共享

实现社会保障多元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互联以及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建设服务型的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多元社会主体之间各类数据的有效整合和社保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多元社会主体之间的严格界限,解决社会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提升加强服务型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准确、充足、完整、科学的依据并建立快速、协调、统一、高效的联动机制,保证社会保障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以及提高社会保障协同治理的水平、能力、效果和效率,增强社会活力,向着有利于提升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友好关系的方向发展。

2. 公正公平,民主德治

当前我国正在阔步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更加需要跟社会的发展并驾齐驱,以追求公平公正的基本价值导向以及标准,以坚持民主德治为基准,保障中低层次人民的正常需求,促进中低层次人群向中高层次人群发展。而且随着政府服务方式的不断转换、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等等情况,迫切需要我们发展以“德治”精神引领社会的服务型治理,以公平、公正、民主为强力支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和创新服务型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保障健康稳定发展,最终形成在德治轨道中实现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服务型社会保障格局。

3. 明确社会保障责任分担

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明确政府、社会、市场、公众等多方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范围与边界。坚持在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市场调节的格局下发展社会保障,从管理型治理向服务型治理转变,从目标需求型向目标发展创新型转型,动态合理调整与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完善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在服务型社会治理过程中,治理方式、治理手段、治理理念、治理重点的根本转变,迫使社会保障的多方主体之间将责任边界清晰明确界定,进一步解决“谁来承担”、“承担什么”、“怎样承担”的社会保障制度责任分担问题,以及推进政府良好处理在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一些“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在坚持“德治”的维度下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多方主体之间的互动、制约、平衡、发展的关系与发展。

(三)服务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治理构建

从治理演进视角来看,打造服务型社会保障治理格局的构建需要实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在服务型社会在充分发挥德治、法治、权治的共同作用,创设社会治理多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的顶层设计,优化整合社会保障制度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由于不同个人的具体、特殊的原因,人们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不会是绝对平均的,合理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因为制度的设计,使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待遇形成阶层性的差距,那就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9]。因此,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合作的社会保障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保障模式由“保障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的发展应是“由城乡差别过渡为全民公平”、“由政策导向过渡为以德治、法治、权治导向”以及“由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过渡为惠及大众的基本福利”。

第三,社会保障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达成,以及形成是政府、社会、市场以及公民等之间自治的良性有效互动。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以及补充保险的功效性,以及引导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多元主体用全新的视角看待社会保障,增进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等多元主体在社会保障中的活力与发展动力。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现阶段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以及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节试图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服务过程、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社会保障智能数据化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生活幸福和谐几方面对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进行解决与优化,从而实现在服务型治理模式下社会保障的有效、高效运行。

(一)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服务过程、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服务型治理中应当包含“法治+德治、管理+治理”相结合的理念,是对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承接与延伸。在服务型模式下解决社会保障问题,首先,应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正义、基本保障、普遍福利等特性,在此基础上优化制度实施服务过程中,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保障公民的利益,实现全民共享社会保障的社会福祉。其次,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社会与公民”之间在社会保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社会保障分配不公、责任边界不清等。最后,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公民等权利主体之间在服务过程实施、执行或者享受期间,可能会存在一些没有考虑到的不可控因素。而不可控因素的解决的不及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风险,有效规避社会风险,控制与解决不可控因素,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促成社会保障的良性循环也是在服务型治理中需要重视的过程。由此可見,制定社会保障数据分析过程,严格从流程上把控定性标准,将高效、等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执行与实施过程中的检验指标,从而将 “社会保障制度输入”转化为 “社会保障服务输出”,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以及目的。

社会保障数据分析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如图1),值得注意的是当检测效果无效时,应重新进入数据识别需要环节。其主要目的也是从社会保障的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补充保障等制度服务过程中,得到与收集公民社会保障信息过程中形成信息数据中心,以其制定的风险检验标准来检验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快速分析社会保障数据以及制定可行性方案将调整与修正方案重新提供到政府和市场。从而保证制度运行过程中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降低社会风险发生率,达到服务型社会保障在现实运行过程所想要实现的目标。

<F:\5.8\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4-p\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人文1904\图1904-023.tif>

图1:数据分析过程图

(二)数据信息化

当一项制度的实行过程,繁琐的过程一定导致效率低相对低下,在全球信息化过程中,且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保障时刻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实现社会保障的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操作,有效合理甚至高效运用其中的数据,做到对信息的精准识别与分析,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办法,促使参与过程的多元主体利益均得到最大化实现,这是在服务型治理发展过程中需要达成的目的之一。相应地可以设立社会保障数据与服务中心,以智能数据化为其服务核心理念,简便办事流程实现快捷化服务,促进国民更好的体验社会保障制度下的各种服务,保障国民社保权益。

从数据分析角度出发,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可有效高效帮助人们分析以及做出相应判断。在服务型治理模式下,社会保障有必要适当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取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有用信息和形成相应的结论,进而可以更好保证社会保障体制下的各项服务流程智能化的不中断以及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主体在社会保障服务实施过程中与公众之间存在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公众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的一系列的体验,都应秉持以智能、快捷、高效为其重要标准,即社会保障所带来的各种社保服务体验智能化过程的标准应该以智能、快捷、高效为主。并且可以借助云计算,互联网+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社会保障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预测大众需求,,规避相应社会风险,促使社会保障在服务型治理下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快捷、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实现政府社会保障部门资源与社会多元自治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三)公平正义化与幸福和谐化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社会保障不仅关系人民幸福,而且涉及国家长治久安[10]。如何促进让社会保障成为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在服务型治理模式下,实现如何社会保障的公平正义化以及让人民幸福生活和谐也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在这一模式下,公平正义更多的是应体现在政府在社会保障执行与实施过程中,而幸福和谐则更多的是应体现在人民对社会保障服务结果上。

更好地建立政府、社会以及国民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可信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家社会稳定以及保障国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确保多方利益不受到损害,保障多元主体的权益,尤其是公众权益,以及实施服务过程多方对接之间的在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中处于平衡平等状态,保障其公平正义性。再者,如社会保障制度向下实施过程中,文字性政策辅助配套图文式的过程图,方便政策更好地落实以及每一位公民更好地以及简便快捷对政策充分理解,从而更好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的效果。

四、总结

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关系着公众的生活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1]。本文提出的服务型治理模式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在社会治理模式下的建设服务型的社会保障,构建在以德治为主、法治、权治相辅的治理模式,并在延续管理型治理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等特点基础上,以智能信息化、公平正义化、幸福和谐化为其基本指导思想,发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障服务形式,从而实现解决社会保障發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社会和民生问题,促使国民更好享受与体验社会保障制度的各种服务以及稳定国家社会关系保障民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 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人民日报2016-12-11.

[3] 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周利兵,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况与反思[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4.

[5] 王晓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结构及其理论支持——评《公共管理伦理学》.

[6] 郑功成.人民要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J].人民日报,2016-11-01.

[7] 耿永志,治理模式演进视角下的“服务型”社会治理伦理关系研究.

[8] 杜飞进.张怡恬,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J].学习与探索.哈尔滨,2008,(5).

[9] 陈颐,论社会保障的“中国模式”[J].江海学刊,2011,(2).

[10] 耿永志, 我国民生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求索,2016,(9).

[11] 张怡恬,探寻“社会保障之谜”: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辨析[N].人民日报,2017-07-18.

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建设工作整体上趋于成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为就业以及再就业人群提供的服务类别正在不断丰富,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在乡镇地区,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效不够显著,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在开展服务工作时会遇到一定的挑战。对此,本文就乡镇地区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乡镇地区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作为新时期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必须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帮助,而且要积极地引入信息化手段开展信息化建设。对于乡镇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建设,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就是为乡镇或者是社区,乡村内部的基层群众提供服务及帮助。引入信息化手段,对各类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促使乡镇地区现有的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切实帮助有需求的群众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以此为目标不断推动全社会的发展,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不断努力。

二、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作用

(一)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各行各业都引入了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从而推动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的大潮流之下,乡镇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位,一旦失去及时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被信息化的浪潮推翻。如果乡镇地区不在具体的工作之中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就会导致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落实速度大幅度降低。但如果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能够跟随信息化这股浪潮进行变动,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地融入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就能顺应社会大众对于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际需求开展工作,这样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当于遵从基层民众内心开展工作,工作开展效率势必会随之得到大幅增加。就能很好地适应群众在该方面的需求,并且以此为出发点更高效地进行反馈处理工作。当乡镇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热切需求时,同时也会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对于日后开展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让群众体会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增强其满意度,真正做到服务好人民群众。

(二)增强服务能力

保障民生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在乡镇为人民群众提供民生服务时,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属于主要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了大部分民生服务。如今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一种变化就是基层民众整体节奏持续加速,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乡镇人民群众对于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服务需求出现一些变动。在这新的形势下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若想切实增强服务能力,就必须开展信息化建设,以便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项管理也与日俱进,随着形势的变化,工作中要打开思路不要停滞,管理必须创新,特别是在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要全方位地推行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保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质量,赢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推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乡镇地区在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各类服务工作时,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作为关键部门,需要承担其中的大部分工作。在这种工作状态之下,科学地引入信息化技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升對基层民众群众服务工作的速度从而让群众感到“心满意”。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使当地的基层服务工作由原本的人工服务逐渐转化为自动服务,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同时对多名民众提供不同服务,这样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服务能力必然会出现显著增加,这不仅丰富了服务类型,还能在节约时间的基础上提升工作能力。

(三)提升信息收集效率

本乡镇范围内的劳动力情况、下岗失业人员、用人单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劳动力及贫困户劳动就业社保等信息,对于乡镇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必须要全面掌握。而要掌握这些信息,必须用心去收集。要做到可靠、完整、实时、准确,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并对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进行综合利用。

对于信息收集这种基础性工作,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对我国和当地的就业现状、趋势以及保障情况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同需求,以此为基础开展工作。这样一来,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咨询工作会为基层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负担,在人工收集时也容易出错。而引入信息化技术对这些繁杂的信息进行搜索、分析、处理、总结,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规律,提升数据的更新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时俱进。要想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提出的各种要求,例如在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人员流动速度变得更快更频繁,要做好流动人口跨地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和人才服务、技能培训、医保、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工作就必须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又会促使相关科技的发展,为相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是促进民生,作为基层的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如果能不断提升,必将会促进民生的发展,而民生的发展也会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建设服务性政府。

三、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

虽然现阶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就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情况而言,人力以及物力方面的分配依旧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改善落实。特别是乡镇地区,比如对于人力资源的整体定位、规划,对于社会保障的调整和调配等,缺乏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各工作人员立足于现状,并且积极对其进行优化完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增强自身服务能力。

(一)人力资源分配缺乏均衡性

因为大量新生行业的出现和崛起,导致很多潜在的资源被开发利用。但实际上,为这些行业提供服务的机构也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假若没有一个合理、高效的资源管理政策,就可能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均、资源浪费的情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人力物力的协助,不仅要注重量,更要注重对这些资源的人的选择、分配以及应用上。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并未做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应用,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分配,导致很多资源本身的价值没有实现最大化。例如,很多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工作人员和经费配置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保业务随着增多,服务对象也开始扩大,经办人手紧张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导致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经费不足、工作量大导致不少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员都不愿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直接影响政策的落实和管理质量、从而导致群众满意度下降。

(二)社会保障缺乏明确性

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话题,社会保障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乡镇地区在社会保障的设置方面缺乏一定的明确性,未将具体的保障落到实处。比如在乡镇地区依旧有部分群众不了解社会保障卡的具体用途,导致资源的价值无法体现,群众的需求无法切实得到满足。

除此之外,在信息化建设时,对于社会保障卡的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比如社会保障卡中群众的个人信息可能会在大数据时代下被泄露,还有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社保卡信息不准确,比如群众的身份证号、名字、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出现错误。而社保卡信息的错误也会造成了数据库内信息不准确;有时制卡过程中也会出现错误,比如卡面照片与本人不一致、内面信息不一致、卡内芯片损坏;有的社保卡保管不当,常有丢失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就医还有可能被别人盗用……这些都是乡镇地区基层工作人员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需要考虑的,只有前期做好准备工作,让群众明确社会保障中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才能让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与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在一起。

(三)平台建设薄弱

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化人社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是民生事业的重要体现。

但现阶段乡镇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平台建设仍然薄弱。表现如下:(1)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平台拓展和优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例如,某些乡镇创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只是依据基础的指标来建设,而对于地方的功能需求和实际情况,以及特殊项目的进展,包括百姓的反馈等,并没有认真仔细地搜集,这种现象发生后,直接促使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2)平台建设薄弱的情况下,前后工作的衔接并不能较好的完成,而且在综合工作的安排过程中不具备足够的依据,最终造成的恶劣影响,将会非常显著。(3)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依舊比较滞后。例如设备不够,部分领导对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重视不够,经费较少,硬件设备得不到完善,升级更新困难。

此外,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干部职工信息化技术和专业知识相对比较匮乏,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需求。

四、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构建公共信息平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对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正在大幅度提升,如今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必须在自身的平台建设力度上做出大幅度的提升,该方面工作的进行,对于全局发展,能够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必须在不同的内容安排上,保持足够的可靠性、可行性。例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强化就业促进政策扶持,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建设扶贫驿站,招募就业扶贫基地,开发居家就业岗位、辅助性就业岗位,通过发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等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做好乡镇贫困村就业脱贫工作。紧扣劳务对接,做好乡镇贫困劳动者劳务对接和定向招工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落实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政策。

在信息化时代的带领下,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在硬件、软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但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现有的信息技术引入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中,支持基层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工作。对此,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就需要以前瞻性的角度对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定位分析。与之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将自身的工作重心转换到信息化建设这一层面上,结合单位管理层人员的要求和规划,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才资源现状构建开放共享的公共平台。结合以往信息收集的经验,引入以大数据技术,推出电子政务、网上办事等平台功能,为群众提供特色化服务。

(二)完善制度标准

乡镇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相关制度标准,只有完善了管理标准,才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托,最终落实资源共享的目标,对信息技术的结构进行优化。

首先,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必须坚持按照国家的最新规范、要求来完成,传统的制度并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信息化制度必须结合自身的需求来不断转变,在制度的内容上持续丰富,确保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

其次,建立相关培训、考核制度,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建立数据库时需要相关的激励政策引导技术人员不断创新、探索;对于群众信息的检索开发及应用也要遵循相关的保密制度,避免出现信息泄漏的问题。只有实现了管理体制的转变,才能将相关的业务流程做到精简,真正为基层群众提供实惠可靠的服务。通过对信息化制度的不断完善,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其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优化信息化人才体系

站在信息化角度,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如果工作人员无法展开独自操作,或是在实际操作中频繁出现失误情况,对信息化平台建设而言也就没有意义。因此,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建设一支信息化专业团队。比如,可以对现有人员展开培训,聘请专业教师对现有人员展开培训,用以解决工作过程中软件、硬件的问题,现有人员也可以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以及社会化培訓等多种途径手段,增强自身作为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乡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面让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引进特殊人才,从而获取在信息技术、网络维护等相关专业性人才。同时还要求技术人员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情况、社会保障水平。因此,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上级部门应加大对乡镇地区各单位的人才支持力度,借助培训、考核等手段对人才队伍进行优化想方设法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并且要加快培养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为当地群众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之前做好自身内部的人才分配和管理,打造一支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信息化建设团队。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必须了解信息建设,可以增加部门工作效率,还能在增加部门工作服务能力同时增加部门对各类信息收集效率,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积极开展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更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因此,各单位和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乡镇发展的特征及需求,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的同时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在为群众提供便捷可靠的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推动乡镇地区的发展。当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具体作用后,就可以通过建设信息化理念、平台以及团队等措施,将信息化技术彻底融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之中,从而增加社会大众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程度。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何谓乡土教育

何谓乡土?《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 离六亲。”《晋书·乐志下》:“乡土不同, 河朔隆寒。”由此可见, 乡土可以谓之“故乡、家乡”, 也可以谓之“地方”。因此, 顾名思义, 乡土教育就是“家乡认知”、“地方教育”的有机结合, 就是在使学生认识自己生长或长期居住的乡土, 使其认同并愿意改善这个地方。因此, 乡土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 是一种人格教育, 是一种民族精神教育, 更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乡土教育

乡土教育主要包含乡土语言、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乡土自然、乡土艺术等内容, 而《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都能覆盖这些乡土教学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开展乡土教育?主要有以下方法。

2.1 结合课堂教学, 组织学生参与编写相应的乡土教材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观察角度, 有不同的认识, 而这些认识的差异包括了知识构成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和周边环境的差异。因此, 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参与编写教材就是要让学生在收集地方资料的同时, 更系统地学习和了解自己生活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能巩固和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从而能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目标。

2.2 积极开展乡土教育第二课堂活动, 走出课堂, 走进乡土

结合《历史与教育》中的综合探究部分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乡土, 走近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更直观地观察和了解自然和社会, 同时更有效地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内容。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通过“看”、“听”、“闻”、“尝”、“触”五种感觉来感受乡土气息。

“看”就是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路网格局、山水民居等, 可以带上相机, 用影像记录下有代表性的实物, 并做好分类整理;

“听”就是用耳朵认真聆听原野和村庄里的鸟叫虫鸣, 听村民们述说关于乡土的故事, 听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吵杂声等, 可以带上录音笔, 记录下各种各样的声音, 制作一部乡土交响乐;

“闻”就是感受乡土原野的芬芳和农家飘出美味菜肴的香味等, 带上密闭容器, 我们收集一些不同味道的东西, 包括野花、泥土、泉水等;

“尝”就是用味觉去感受乡土的魅力, 土家菜、山林清泉、陌上瓜果等, 我们用纸和笔如实记录下这种感受;

“触”就是直接去触摸乡土的实物, 并采集各类代表性的植物、矿物, 是柔软, 是清凉, 这都是最直接的感受。

通过以上途径收集第一手资料的过程, 让学生参与到乡土教育始终, 并能深刻理解乡土文化, 尊重乡土文化, 发展乡土文化。

2.3 举办各类乡土文化专题比赛和讲座, 加深学生对乡土的理解

依托《历史与社会》课程举办各类乡土活动, 诸如乡土语言、传统技艺、地方戏曲、民俗故事、古迹探寻、古诗词吟唱等, 以激发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怀。我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观察及体验乡土内涵, 无论是思古幽情, 或远聸未来, 让学生探讨自己家乡的语言、根源、历史、民俗, 了解自己家乡的乡土现象;从亲近和瞭解中, 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 传承先民遗留下来的语言、艺术、文化, 把“乡土情怀”潜移默化地融于行为之中, 进而培养感恩之心、欣赏能力、合群互助态度和宽容博爱的美德, 树立保护家乡环境、建设和谐家园的责任感。

2.4 用更为开放的态度进行《历史与社会》的教学, 从而推广和开展好乡土教育

乡土教学活动的成败, 取决教师对乡土教学的认知与热诚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教师从收集资料、社会调查、整理内容, 到确定教学纲要, 就要透过乡土教学活动, 建立学生与乡土之间深厚的体验与情感。如何激发学生尊重与关注乡土的情怀, 教师不但要了解学校所在地的乡土素材、结合地区居民与乡土特色外, 还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与教学内容, 参考各种辅助教材, 考虑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媒体的取得与使用等要素, 设计乡土教学活动, 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乡土教育能够落实。同时要加强师资与人才的培育与进修, 推动乡土教育研究, 并充实教学资源, 研发乡土教学媒体课件, 促进资源共享。

3 乡土教育的积极意义

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乡土, 远离了曾经的生活, 远离了最为原始的乡土文化。因此, 在我看来, 乡土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唤回大多数人对乡土的认知, 激发出乡土情怀, 从而回报曾经养育自己乡土。在更深层次上来说, 乡土教育有如下几点积极意义。

3.1 丰富的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有计划的指导学生, 从生活中, 养成良好的习惯, 发展天赋的才能, 培养健全的品格;使成为身心平衡、手脑并用、智德兼修、文武合一的人才。丰富的乡土文化给予每一位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从而完善自身的基本生活能力, 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3.2 朴实的人格教育

乡土教育最大特点之一是朴实, 朴实的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格的完善才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强有力的保证。

3.3 崇高的民族精神教育

众多的传统精神经久不衰, 是我们一直坚守的道德底线和精神标杆, 乡土文化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从平凡中养成崇高的民族精神, 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力量。

3.4 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乡土教育不是狭窄的本土地域观, 应是跨进世界舞台的起点。乡土教学活动应扩大学习内涵, 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 培养博爱宏大的气度;认识乡土, 从乡土环境的保护开始, 培养维护地球生态体系平衡的认知与责任感, 也建立良性改造乡土, 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观。

4 结语

在农村, 乡土教育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 乡土教育是获得学生、老师和家长共鸣的主要内容。因此,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贯穿乡土教育是必要和迫切的。

乡土承载着太多的东西, 而《历史与社会》课程给予我们学生系统地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绝好机会, 我们将所学能用到身边的社会创新中, 将所学用到指导乡土文化的建设中, 这必然能丰富和完善《历史与教育》课程的内涵, 也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乡土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农村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历史与社会》包括了大量的乡土教育内容, 本文就如何认识、诠释和做好乡土教育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乡土教育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道德风险寿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职高物理实验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