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论文范文

2024-05-03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回顾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发展历程,可知城市发展极易受到发展环境变迁及发展阶段演进的影响,这就导致我国境内的诸多城市陷入转型重构的发展语境之中。基于此,本文以“转型重构语境中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演进”为题,分层论述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语境变化历程,随即探究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特征的变动演进。

关键词:中国城市;转型重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嬗变历程

现如今,我国受全球经济化、频繁对外贸易以及城市政府功能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与方略要勇于创新,深入研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这一问题。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历经两轮大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两轮工作在相同方面表现出了差异,而今经过革新之后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逐步以“加快城市发展速度、提升城市化水平”为目的,在紧抓主要矛盾的前提下提出战略构想,展现了别样风采。

1 分层论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语境嬗变历程

1.1 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具体语境

1.1.1 回复全球化所带来的未知环境干扰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加入WTO组织前景明朗,国家政府出于对全球化重大影响的考虑,便研究讨论是否要开启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但直到入世之事尘埃落定之时也没得出明确定论。学术界呼声四起,共同认为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不针对国家,而是国家内部的城市,要求我国要善于把握全球化机遇,找寻应对全球化风险与挑战的可行战略,从而催化全国范围内大型城市着手进行战略性思考,以此促进城市发展规划的产出。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程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即为全球化,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热潮与全球化密切相关。

1.1.2 与城市化阶段保持路径方向一致

在笔者看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路径方向紧密相连。21世纪初期,我国不少城市加入自觉调整产业空间队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城市人口迅速密集,直接推动了城市空间的重构进程,处于此种社会大背景下,合理科学空间结构、引导空间结构调整、有效推动空间结构调整等问题自然被提出,而解答这些问题的统一答案即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所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无形中又获取一项基本推动力。

1.1.3 对都市区空间延展的战略考量

相比较来说,都市区的成长速度较快,我国中小城市一时间难以跟进步伐,故而要尝试延展都市区空间,想利用调整行政区划的手段延展都市区空间。但应该注意的是,调整行政区划、延展都市区空间皆不能在短时间实现,原因在于行政区划整合之后,不可避免的会留下体制弊端,这些弊端问题极容易拖慢都市区发展速度,所以我国各大城市必须在全盘考量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此外,政府部门面临着“考量城市发展动向与构建”这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但也正是这一问题给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动力,让这一时期的战略规划更具特征。

1.2 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具体语境

1.2.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转型受国家与城市角色变化的影响

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速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地位、角色的转变,这一转变导致我国国家、城市发展战略出现整体转型,由“渗入、妙用全球化”流畅转入“规避风险、開拓市场”。国家方面,出口导向受到重挫,科学发展观使得我国明确认识到“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的重要价值意义,并形成共识;城市方面,提升产业转型一度成为呼声最高的口号,而不少城市也在这一呼声的引领下选择支持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为战略转型与提升,城市发展政策环境、重新找寻城市发展方向成为根本任务。

1.2.2 城市化发展阶段的转变导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转型

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水平高,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其自觉运用经济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进入了“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变,所以该城市的城市化最突出的表现为人口增长、空间扩展,在此语境下,多元、平衡、协调可持续已经成为通彻城市发展的根本路线。除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城市之外,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城市自然不能与其相较,所以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不均衡导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转型,也激发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时跟进。

1.2.3 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语境为城市发展区域观的重构

站在城市主体角度来看,区域之间的城市要主动寻求合作,坚持以转型提升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推进城市朝着更深层的方向迈进。此外,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交通轨道堵塞、城市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的话,必然会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而这些问题的顺利消解又不能只依靠某一个城市的力量,这便要求广大城市要携手共进、均衡协作、联合区域,促使城市发展的区域观重构,最终实现单个城市竞争力向整个区域城市竞争力的转变。

2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基本特征的变动演进

2.1 目标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制定先行。在笔者看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涉及城市发展目标、规划自身目标两方面内容,原因在于规划目标致力于服务于城市发展,它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但城市发展目标的制定又要建立在城市发展各项条件之上,所以城市发展语境一旦发生变化,城市发展目标或多或少也会产生变化。

2.2 价值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价值前后转变巨大,原本的固有发展战略已转变为动态变化空间规划,纸上规划研究也转向了具体实施规划研究。仔细观察第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步骤程序与取得成果,便可看出它存在一定缺陷,并不全然完整有效,带有强烈浓厚的规划研究色彩,偏向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相比较而言,第二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则极大地强化了对规划实施性的关注度,最为显著的特征即为发展战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使得战略规划挟有十分强烈的空间属性。此外,规划价值在继承分析城市发展的宏观大环境、机遇挑战之余,还突出强化了空间发展规划,极大提升了战略规划的可实施性。

2.3 内容

规划内容最鲜明的表现是由传统主体分析转向为综合取向,空间规划也从原本投焦点于空间实体转为空间战略关联。第一,从传统主体转向综合取向,具体到两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则表现为第一轮规划内容集中在产业、经济、空间等具体可感层面,目的在于实现增长、扩张,仅呼吁口号并未干实事,第二轮考量了城市文化、人居环境等软环境,优化了原有的产业、经济战略;第二,从投焦点于空间实体转为空间战略关联主要表现在第二轮城市及发展战略规划中,注重以空间为载体,整合城市产业、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转型。

2.4 方法

规划方法则新添加了交叉学科技术,将静态规划转化为动态规划。目前,国内采用的动态规划方法主要是情景规划,它是在了解城市发展不确定因素、可能状态之余,将建构出的各种不同情景进行模拟对比,继而得出有效成果,为城市发展保留战略性空间,针对城市发展不同情景提出具体发展战略与空间利用方案。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即使陷入转型重构的语境之中,也要对自身做出积极调整,保持城市发展持续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要积极创新内容、技术路线、法定规划等多项内容,使得整个城市发展战略得以优化提升,切实提高我国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珂.空间规划体系建设重构:国际经验及启示[J].改革,2008(01).

[2]刘东兴,龚全洲.浅议当前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规划的要点[J].交通与运输,2015(05).

[3]杨莉,刘霓.大都市区治理——以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为例[J].国外社会科学,2015(05).

[4]赵庆杰.大都市区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政策的协调[J].国外社会科学,2015(05).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广东省正在积极探索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能力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对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规划范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解读广东特色新型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对新背景下城市规划在理念、方法、内容、体系等层面的新范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城市规划;范式

1 引言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组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一直被视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是国民经济计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 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功能、运行效率、环境形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城市化数量增长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要求城市规划积极引导城市空间不断拓展,指导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对新增人口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城市化质量提高表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的提升,要求城市规划对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用地布局和改善人居环境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妥善解决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2 广东新型城市化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广东凭借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体制、经验,以较小的风险、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成功实现了从一个农业省份向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引领了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拼资源、拼成本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同时,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综合竞争力较弱,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广东加快转型升级。

2011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城市化意见》),要求探索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能力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将城市规划提升到统领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迫切要求各级政府以及城市规划工作者加快更新城市发展理念、建立广东特色的城市规划新范式。

2.1城市发展理念转换

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低效开发、城乡发展和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大城市迅速蔓延等诸多弊端,促使城市必须尽快实现全面转型。一般来说,转型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转型,也包括城市发展模式、制度和空间的转型,其中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是核心和关键。在当前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城市必须树立“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的发展理念。

2.2城市规划范式转换

从西方城市规划的演变来看,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的物质规划,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时期的理性规划、倡导性规划,以及再城市化时期的交流规划和协作规划。反观广东乃至国内的城市规划,仍然带有明显的“物质规划”及“蓝图式控制”痕迹,片面强调城市规划服务经济发展的角色定位,而缺乏对社会发展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了“人”这一主体的感受,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不高。

随着新型城市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城市规划在理念、方法、内容及体系等层面对固有范式进行更新,逐步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市规划新范式,指导“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能力强”的城市化发展。

3 广东城市规划的新范式

3.1理念范式:兼顾承载力与宜居性提升

现代社会的城市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属性:产出性(productivity)和宜居性(livability)。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城市规划重点关注“生产空间”的营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数量增长培育载体,也因此产生了城市化“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不仅仅是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为市民提供幸福生活的场所;城市规划一方面要有利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包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另一方面也要将关注的重点将逐步从“生产空间”向“生活空间”转变,致力于为城市居民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1)“扩容”:基于提高城市承载力寻找新的战略空间

“扩容”是为了扩大城市的承载量,加快城市发展空间和功能布局的战略性优化。就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言,一方面,总体经济增长趋缓,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速开始低于粤东西北地区;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外围地区城市化缺乏带动水平较低。城市规划提升城市承载力,应结合政策趋势和各城市发展建设特征,为城市寻找具有引领发展、集聚带动能力强的新战略空间。

(2)“提质”:基于提高居民幸福感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扩容”的同时,也要树立宜居城市的规划理念,注重城市的环境和功能服务水平的“提质”。反映在城市规划实践中, 就是以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对生计、工作机会和经济生活的影响, 增加健康、安全、住房、教育、文化、公共交通等规划内容, 做好社会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改善城市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努力创造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

3.2方法范式:规划编制与评估并重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重编制、轻评估”。编制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成为扩展城市空间、保障项目建设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名目繁多的规划项目、同一规划在短期内多次修编繁荣了城市规划市场;但由于缺乏对规划评估、规划实施的重视,出现了部分城市规划成果质量差、与国家及省最新政策要求脱节的现象,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城市规划地位正在日益下降。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引导作用,必须建立规划编制与评估并重的方法体系。

(1)转变城市规划编制思路

一是形成“三规融合”的城市规划编制思路,构建兼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平台。二是探索建立广东特色的城市规划规范体系,在国家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应用GIS分析、数字模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新技术手段,制定符合广东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规划标准和规范,建立更加科学的城市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规划设计指标体系。

(2)创造性建立规划评估机制

城市规划能否有效发挥对城市化的引导作用,一是要求城市规划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科学且符合地方实际,另一方面规划实施能够按照规划既定目标去执行。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展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的同时,广东正在开展城市规划(重点是城市总体规划)本身的评估工作。

3.3内容范式:从物质空间转向社会民生

在经济增长成为唯一目标、GDP成为衡量社会发展唯一标准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一度成为吸引投资、推进市场扩张、拉动经济增长、追求经济效率的政策和技术工具。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在“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经营城市”等浪潮中,城市规划都“忠实地”充当了技术工具的角色、运用“市场取向的技术话语”来服务。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要从以经济为主导转向以社会为主导,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合法性基础要从经济绩效和政绩表现转向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政府角色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而建构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均衡和协调的规划治理模式。反应在城市规划内容方面:第一,关注重点应从用地转向设施(尤其是社会服务、福利等人力资源型设施);第二,规划要兼顾当前的民生热点(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拆迁户、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就业和住房保障等)和未来的民生热点(比如老龄化社会、大学生就业难、人口红利快速枯竭等对城市及其居民的影响等)。

3.4 体系范式:强化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的落实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意图的体现,也是城市建设的最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当中,虽然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越来越庞杂,但总体上更侧重于城市发展“结构一速度”的把握,对于新型城市化重点工作的指导性、操作性不足。为此,广东结合自身实际,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绿道网建设规划、名镇名村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不仅丰富、完善了城市规划体系,也强化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化工作的指导作用。

(1)“三旧”改造(旧城更新)规划

对于“三旧”改造,广东逐步建立了“专项规划—改造单元规划—改造方案”三个层次的规划体系。目前,全省共完成了131个“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对于具体改造项目的实施,还需要在“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要求编制改造单元规划,明确开发强度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绿地等公益性项目配套等要求,确保不再形成新的“三旧”。同时,对于示范性改造项目,各地还注重城市设计的引入,通过高质量编制改造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保证城市环境特色的强化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

(2)绿道网建设规划

2010年2月,广东省组织编制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明确了省立绿道的具体走向、建设原则、标准和配套设施等,初步规划建设省立绿道1690公里。根据省的规划纲要,珠三角9市从实际出发,编制了本市绿道网建设规划,9市省立绿道网实际规划总里程为2372公里。通过省、市规划互动,为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确立了科学的规划指引。在省立绿道规划建设基础上,各市还制定了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建设的相关规划,形成了完善的省立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规划体系。目前,广东正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推进绿道网由珠三角向东西北地区延伸工作。从规划本身来看,省市互动、部门互动、公众参与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广东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方向。

(3)“名镇名村”建设规划

打造名镇名村,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举措,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建成110个名镇和1900个名村。名镇名村规划直接指导名镇名村的具体建设,也是一项实操性非常强的专项规划。

4 结语

广东新型城市化正在全面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的理想城市模式,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须加快转变既有的城市规划范式。同时,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时期,也为广东城市规划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邹德慈.城市的宜居性[J].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8-10

[3]沈磊.无限与平衡——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5]陈锋.世界资本主义长程运动与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走向[J].城市规划,2011,35(1):23-34

[6]赵燕菁.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下)[J].城市规划,2005,29(7):17-27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该群体发展诉求的本质以及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并对该群体再社会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再社会化;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1001-7518(2011)07-0030-04

一、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再社会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数量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随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的46.6%,年平均上升0.9个百分点,大量农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转移进入了城市,他们不仅面临就业与生活的困境,同时也面临完善与发展的难题。大量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他们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他们向城市转移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问题,而是更加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体在城市的发展,以及像现代市民一样生活。

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从表面上看是个体身份的转变与确立,从本质上看则是他们改变、学习、提升、再适应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一词于1895年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在“社会学问题”中开始使用,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社会化的解释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社会化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和再社会化三个时期。

对于我国广大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除了要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完成自身的继续社会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农村乡土社会和城市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差异,必须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即当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巨变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而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城市与农村环境上的差异不仅使进城农民工因人力资本所造成的谋职和生活的不适性表现出来,而且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与工作方式和观念上的不适性更加突出,这些不适性促使进城农民工群体在主观上要求逐步提升自我知识、能力和观念。产生强烈的再社会化的主观愿望。

二、教育与培训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城市发展多个层面的适应性,而该群体的城市适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经济层面适应、社会层面适应、文化和心理层面适应。经济层面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对于进城农民工而言,其进入城市谋生首先是着手解决个体在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即必须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一份能够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

(一)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实现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为了在城市谋得一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职业,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需要教育与培训更新和丰富他们在就业、创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其适应全新且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对于大量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不但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于城市市民,而且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乡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为4: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1。进城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缺乏导致我国进城农民工在进入城市这一新的生存空间,面临全新的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方式与机器设备时通常底气不足,他们大多要从简单的、职业地位偏低的工作做起,面临艰难、繁重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进城农民工对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通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弱势,难以满足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实现他们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基础上的再社会化,才能快速缩小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距,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尽快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

(二)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强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实现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还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性,使他们具备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进城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的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是其进入城市谋生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进城农民工社会层面的城市适应,主要是指转移人口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城市性。城市化发展对于每一个转移劳动者而言,不仅是生存空间和发展地域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引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早在1938年。学者路易斯,沃尔斯(Louis Wirth)就曾在其文章《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中明确提出“城市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进城农民工除了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外,还需要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形成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即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适应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从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看,他们更加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应该得到城市市民的同等的社会地位。据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农民工认为“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仅为18.94%,认为“农民工不以务农为主,应该得到市

民同等社会待遇”的占56.82%。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发展诉求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树立其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主体意识、法制意识,能够形成与市民沟通与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够在与市民交流与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融入市民群体中,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全面适应城市社会。

三、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教育与培训的实施

(一)拓宽教育培训内容

教育与培训是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只关注该群体生存而忽视其再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与培训内容仅仅局限于工作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对于他们的再社会化发展而最终成为未来城市新市民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知识素养并未提及或者尚不全面,而这些内容恰好是转移劳动力从“农民工”向“现代市民”转化时所面临的素质瓶颈。因此,必须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多方面提升进城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使他们能够实现对城市这一新环境的全面适应。

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必须将过去单一化城市生存、就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为集知识、能力、观念意识三个维度为一体的现代市民综合素质。其一,观念意识维度。教育与培训要着重转变进城农民工对于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将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塑造纳入到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之中,使转移人口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形成城市主人的自觉意识,将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个体主动性,承担公民义务,增强城市归属感,实现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而持久的发展。其二,知识素养维度。教育与培训要帮助进城农民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掌握工作岗位变化和社会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所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维权知识、求职知识。具备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生活知识,成为能够适应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型劳动者及学习型公民。其三。行为能力培养。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在城市工作必需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使他们具备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将学习成为其内在需求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使他们掌握业缘式人际交往的能力,转变其原有的同质性与血缘、地缘本位的交往方式,促进他们形成市民社会的复杂而间接、交往面广的异质性与业缘本位人际交往:使他们形成应变能力,应对和实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被动变化和主观改变,适应实践活动中人员、岗位、内容、方式的各种变化,不至于在多变的社会发展中陷入被动局面,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多元主体职责

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与培训学校、企业和社区多元主体的有效功能,通过进一步强化多元主体的职责,增强他们的工作实效性,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素质结构,从而促进他们在城市的后续发展。

其一,强化企业培训功能。企业作为进城农民工的重要聚集地和实现个体继续发展的重要媒介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聘用的进城农民工进行岗前准备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专门培训机构或组织,也可以和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部门合作,对进城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主体意识等综合素养。其二,强化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功能。作为在职人员进行继续学习的通道,成人教育具有与全日制学校学历相同的权威性,必须成为进城农民工继续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一方面要发挥其学历提升的重要作用。使进城农民工能够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获得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实现学历补偿和提高,使他们的文化程度能够达到高中及以上水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增强其岗位培训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资源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各类岗位培训,使已经具有一定职业工作能力的转移人口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个体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使他们能够通过这种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为个体的后续发展积聚实力。其三,发挥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功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初阶段,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对即将进入城市和已经进入城市人群的准备型和补偿型的教育与培训功能,使大量拟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农村当地获得各类准备性培训,使那些缺乏培训但已进入城市的转移劳动力能够获得短期补偿性培训。完成上述工作后,职业学校还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发挥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转岗和素质晋升的功能,通过周期性的岗位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合格农民工素质”的基础上具备“现代市民素质”,使那些具有强烈发展诉求的进城农民工能够具备社会流动的技术资本和综合素养。其四,发挥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社区在教育与培训上具有对象大众化和内容多样性的天然优势,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强化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的发挥,在学习时间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灵活选择性和实效性,利用办新市民学校、农民工培训班等方式,在进城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对其开设文化知识、职业技术、公民素质、家庭教育等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提高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学习型和谐社区,促进进城农民工不断学习和提升,推进其再社会化进程。

(三)完善外部保障措施

教育是现代社会大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调整、变革都逃脱不掉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大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问题,不但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系统的努力,增强其在城市社会的综合适应性,而且需要来自教育系统之外的相关部门及有关措施给予有力保障,通过多方协调共同促进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

其一,政府支持。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政府必须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政策支持上,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紧迫性,制定专门政策,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推进机制,以督促教育、劳动保障、农业、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的积极协作,明确责任分工,并纳入工作考核内容职责:明确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的教育与培训职责,制定鼓励政策。在资金支持上,要建立和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进城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减少或减免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服务费用,同时监督企业、相关教育与培训部门的工作实效。其二,户籍改革。为了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目标的达成,我国必须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确立以职业为身份确认标准的户籍制度,彻底取消过去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此外,对城市落户政策进行相应调整,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城镇落户,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改变户籍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决定作用,加大后致性因素对个体城市落户的影响性,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凭借自身在城市的努力工作、稳定就业、人力资本获得市民这一社会身份,最终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成为城市新市民。其三,传媒引导。大众传播媒介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杜绝对进城农民工的歪曲报道,为进城农民工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社会氛围。大众传媒不仅能够消除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继续发展的不良影响,而且对于实现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众传媒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了接触现代社会思想与行为的途径,能够使他们通过耳濡目染,逐渐转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与城市和现代社会相一致的素质结构。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大众传媒必须发挥应有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论文范文第4篇

1 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缓解我国城市人口压力的需要

随着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推广, 以及大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从而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 人们的视野在不断地扩展, 思想观念在不断的更新, 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在不断地涌人城市, 使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给城市造成巨大压力。与此同时, 中小城市人口的增长则相对缓慢, 导致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不合理。

城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城市化既是一个静态目标, 也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 各种设施必须配套, 各个子系统必须协调, 只有这样, 城市才能正常运转。现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很不相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和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很多情况下, 不是城市人口真正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而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发展慢。

1.2 积极发展和建设小城镇, 是实现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的主要特点是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交通落后, 居住分散, 现代通讯手段尚不发达, 相当一部分农村处于闭塞状态。几千年形成的封闭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及在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的封闭观念刚刚开始受到触动。而我国的城市则比较集中, 规模也比较大,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现代化的程度上与农村差距很大, 即工农、城乡、体脑等三大差别严重存在。缩小并消灭三大差别, 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的根本途径, 只能是加速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可以把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把大批农业劳动者转化为工业和服务业等劳动者, 把广大的农村变为城镇, 这样便可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和新的社会结构, 并能加速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加速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可见, 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 加速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举措

2.1. 提高认识, 避免城镇建设的自发性、盲目性, 增强自觉性与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样涌现出来, 这是时代的呼唤, 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 是中国实瑰城市化、现代化的需要, 是解决农村过剩人口的需要, 是缩小和最终消灭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站在这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加速建设小城镇的意义, 这样才能积极自觉地规划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是百年大计, 因此决不能急功近利, 鼠目寸光, 顾此失彼, 放任自流。必须高瞻远瞩全面规划, 有秩推进。

2.2 加大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扶植力度

当前, 政府要解决一个突出问题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挖掘和开辟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在农村要加大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力度, 普及科学种田, 大力发展农村的养殖业和加工业, 充分调动农民从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农村经济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使人口城市化的动力建立在农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是小城镇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它可以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 提供广阔的天地。

2.3 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

在小城镇里, 有的只是资源、劳动力和零散的资金, 缺的是人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在我国, 虽然乡镇企业蓬勃兴起, 但真正能站得住并发挥应有作用的很少,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乡镇企业缺乏应有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农民受其自身素质的限制, 只能搞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 无法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资源, 无法把事业做大。各级政府和乡镇企业的创办者, 一定要拓宽视野, 更新观念, 以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乡镇企业去工作, 大中城市的下岗人员、寓退休人员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 在这个宝库中有大量具有各种专长的人才。政府和乡镇企业应该采取具体措施, 以优厚的待遇、优良的机制、优越的环境把这部分人吸引过去, 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服务。

2.4 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力, 探索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家和各省市政府, 每年都应该确定一批小城镇给予重点扶植,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帮助它们尽快发展。国家要在宏观上加强对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 使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加理性, 防止乡镇企业的盲目兴建, 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土地要加强管理, 不能以牺牲土地, 浪费资源为代价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同时, 要加强各乡镇企业的横向联系, 以及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之间的纵向联系, 以大工业和大城市带动和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把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纳入城市体系和城市大工业之中, 就可以使二者互补, 给小城镇和乡镇工业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2.5 坚持以人为本, 塑造小城镇的良好形象

当代的小城镇建设, 起点一定要高,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开始就要注意塑造小城镇的良好形象。城镇形象指的是城镇得到社会认可的总体印象, 其中主要包括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等。城镇形象可分为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两个大方面。硬件形象是指城镇的自然环境, 即镇客镇貌。硬件形象塑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改造、建设、管理三个方面, 其目标或标准是净化、绿化、美化。软件形象指的是小城镇的人文环境, 即人文精神氛围, 主要包剐、城镇的社区精神、价值观念、社会公德、风俗习惯、服务态度以及城镇文化活动的开展等等。软件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是宣传、教育。其目标或标准是科学、高雅、和谐、文明以及服务的热情周到。

小城镇的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是相辅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硬件形象是显形的,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通过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软件形象是隐形的, 它体现在硬件形象之中, 通过硬件形象表现出来。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 相互补充。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物质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的关系, 或者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 在小城镇形象的塑造上, 必须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这一规律和趋势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和特点。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首先提出西部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西部城市化现状的思考,提出通过改变西部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来促进西部城市化发展.西部城市化道路应根据西部特点选择合适的城市发展战略。同时在西部城市化道路上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环境、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论文范文第6篇

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2009年经过审批立项后准予开展研究实施的课题计划清单。泛华建设集团于今年年初申报的“城市建设咨询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课题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立项审查,获准列入了该计划,并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下,开展深入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以推动城市规划和城市投融资瓶颈的破题。

泛华建设集团为什么会开展这样的课题?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存在哪些问题?泛华建设集团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又采取了哪些与众不同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了泛华建设集团。

专访 泛华转身的开创性意义

杨天举先生,泛华建设集团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兼任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专家组组长、中国建筑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创立泛华建设集团前曾就职于国家计委及国家建设部,负责大型建设项目审批和产业政策研究管理。

杨天举先生自创建泛华建设集团历经了17年的磨练和累积,打造了建设领域独树一帜的“泛华建设”品牌,从城市经营及建设产业角度系统总结了独具特色的泛华经营模式,创造了“城市发展系统服务商”和“建设领域系统服务商”的建设品牌,引领泛华建设集团成为建设行业中具备相当规模和比较优势,且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大型投资建设集团。

对于传统建筑企业而言,大多是在做产品,是站在乙方的角度去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红海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自身的蓝海呢?怎样从建筑企业做产品上升到做产业,怎样从单纯的产业链末端的产品竞争过渡到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打造完善并开展竞争呢?从这方面来讲,泛华大胆地进行了试水并已开始飞跃。

泛华转型是市场的需要

泛华建设集团是建设部原直属企业,是为探索城市建设和建筑业改革,并为实践城市建设、工程总承包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而设立的现代化企业。

泛华在成立之初,作为国家建设行业设计施工改革的总承包试点企业,积极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中,泛华发现,单一的设计施工,只能是站在乙方角度,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竞争。实际上,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的需求是系统服务综合的结果,而非单一的设计、施工等建设环节所能满足的。因而,泛华建设集团在城市建设领域率先提出了系统服务商的概念。从这个角度上讲,泛华完善了一次价值链的整合。其实,泛华在成立伊始,就树立了目标,即怎样在建设产业里参与、打造并推动完整的价值链形成,从产品竞争上升到产业价值链竞争,再升华到产融结合,提升传统建设产业。

目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N个节点,但是,这N个节点又是由不同单位来完成的,城市的系统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投融资、招商、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管理及运营等环节,都处于分散割裂的状态,缺乏对城市资源禀赋的有效整合,缺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来推动城市化,缺乏以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先行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来推动城市发展,缺乏以金融作为主线来引领城市发展,这既浪费资源,又使得城市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在目前,有些城市尚未认识到这些节点的存在,而有些城市虽然认识到了城市建设流程多个节点的存在,但是,也没有用科学的系统集成的办法把这些节点进行系统地有机结合。实际上,城市应该站在世界一体化发展潮流中,站在区域协同的高度,把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专项规划等多个规划有机结合,以系统的规划展示城市未来并发现、创造城市需求,引领城市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拉动金融创新,最终促进城市价值提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前,泛华是把单个项目当成一个系统,而现在则是把城市发展当成一个系统,这是泛华的又一次转型和提升。泛华的这次整合,是站在城市发展的系统服务商的角度,对城市发展,按照城市科学定位、产业发展为核心、金融为主线、变偶然招商为必然招商、持续招商等创新经营理念,按照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理论,提供包括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等在内的全过程或阶段性服务,践行“为城市创造价值”的企业价值观。

这种整合是对于传统业务的提升,也是市场的需求。

理论创新是核心的突破

在理论体系上,泛华通过理念创新、理论创新,不断向组织创新、流程创新、制度创新延伸,与实践相结合。

在充分认知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泛华不断探索如何为城市创造价值,如何充分有效配置城市的资源禀赋,将政府的战略意图、城市的发展诉求,通过专业的技术集成和产融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想的统一、理念的提升、行动的协调、模式的创新,使得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张蓝图画到底,打造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干城一面、面子工程等局面,或是一届领导班子一个城市规划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规划对战略、产业、空间的研究不系统,规划未能充分反映出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发展构思。另外,资金不落实、产业不落实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规划不具备真正的实操性或者说规划的执行将是资源的浪费,规划没有“动”起来,没有变成城市发展的真正行动纲领和“作战图”。而泛华所提倡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则是根据自然的秉赋、产业的优势、资源要素的整合、城市人口的聚集、区位的优势、差异性和后发优势等,充分研究和确定战略定位,进行正确的产业选择,并以金融进行引导,再体现在空间蓝图以及空间功能布局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具有很好的执行稳定性,将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而关于城市投融资体系的完善,泛华提出了完善城市投融资平台、产融结合、金融工具创新、打造城市造血机能的创新理念,以系统规划为先导,以金融为主线来引领城市建设发展。

反思 城市建设发展之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更是史无前例。

据资料显示,1978年到2003年,中国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至100万人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45%。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加快,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百万人口以

上的城市将达到125个左右。到202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66%,城市人口达到9.15亿,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将达到20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首先进入巨型城市行列。未来30年,是中国城市的加速发展期和成长关键期。

在这场快速扩张发展的城市建设洪流中,不仅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就连许多地级城市也都在纷纷寻找、挖掘城市的增长极,积极加快城市建设。然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城市如何精准定位、城市形态如何把握、城市造血机能如何打造、城市名片如何形成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如今的城市建设所面对的来自增长、民生、生态等多层次的发展诉求和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产业发展及分工等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我国城市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曾几何时,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中穿行,不难发现,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一处处我们曾经熟悉的地方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当城市建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雷同的城市规划却让不少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城市规划体系受行政体制条块分割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缺乏对城市资源禀赋的研究,缺乏对产业的研究,缺乏用系统、集成、前瞻的视角去制订城市规划并以此来指导城市建设发展,从而影响了城市健康发展。比如,城市之间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另外,城市的规划往往易变,缺乏必要的稳定性,伴随着政府领导换届和大客户招商进程而变化,造成规划不能很好地落地,不能指导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有专家指出,城市建设首先要有一个系统规划。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刚刚出版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这一观点。一个没有系统规划的城市是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发展的,这就像一篇文章没有主题一样,试想这样的城市怎么能有好的前途。我们需要打造宜居、绿色、特色、人文、和谐城市,提升城市发展的品质,使我国城市发展出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诚然,有了科学的、系统的规划就奠定了建设一个美好城市的基础。然而,有了好的规划,城市建设还需要有资金的支撑,这样城市建设就面临一个投融资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0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融资主体、投融资渠道、投融资工具逐渐实现多元化。但同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依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与困难。比如,尽管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于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投资总量仍然不足。目前,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主要以财政拨款和国内银行贷款为主的局面没有根本的转变。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单靠政府的财政力量显然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另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正在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但是目前市场竞争仍不充分,利益激励机制不完善。同时,我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还存在融资方式相对匮乏、投资结构不合理、相关制度滞后等问题,因此,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期待改革与创新。

城市规划体系的问题和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并加快解决的待破之题。城市发展缺乏“规划先行”的有效指导,则会造成实际建设目标往往与城市需求目标相错位,城市投融资目标不清晰,不能真正体现城市的需求,并缺乏对城市需求的创造力。同时,城市自身造血机能不足将导致城市开发建设的资金瓶颈未能打破,而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则会限制城市的开发建设,最终造成城市定位不清晰、城市发展目标短期化、城市投融资机制缺失、城市开发建设不力、城市基础环境发展滞后、产业发展不畅、城市土地价值低迷、城市税源培育不畅、城市价值提升缓慢、城市定位混乱的循环怪圈。

探索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我国的城市正处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正面对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项转型重任。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由一个个城市引擎来推动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泛华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喜获部级立项

作为国内城市建设发展运营行业的大型专业化、集团化企业,泛华建设集团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在国内打造了多个城市精品,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同时,泛华建设集团也高度重视理论体系的梳理、总结和创新,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城市建设发展及建设运营理论体系。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论的思维去推动城市发展建设工作,需要站在区域甚至全国、全世界的背景下通过城市战略定位、城市发展系统规划来重新审视自己,探索“我是谁”、“我要去哪”、“我如何去”等诸多问题。

泛华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的认可与重视。为了更好地系统研究、推广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今年年初对泛华建设集团申报的“城市建设咨询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课题,颁布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泛华建设集团的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获准立项。

该课题项目主要分为两个研究层次:一是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整合研究及创新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系统规划体系研究,包括城市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研究和城市系统总结及城市建设发展理论、制度、模式创新。二是城市投融资体制完善及创新研究。包括研究如何以系统的规划引导城市投融资,促进城市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整合,推动资金落地和项目落地。其中,城市系统规划为城市投融资提供城市定位、城市需求、发展方向、空间资源配置以及创新机制,城市投融资是对城市定位、产业选择、空间规划等城市系统规划成果的落实、变现,两个层次互联互动。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几年来,泛华建设集团逐渐完成了针对目前国内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把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与重大项目孵化、城市投融资相互融合,帮助地方政府分析、整合、集约、优化城市资源,从而形成由项目策划到项目规划、孕育、孵化成功的完整过程,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和好评。

在实践与探索中,泛华建设集团深深地体会到,不少城市在城市系统规划上,忽略了从系统、中观的角度对城市发展的基础环境进行必要的研究、探索,忽略了从自然禀赋、差异竞争、区域协同与空间布局有机结合的角度系统研究城市定位和城市价值的创造路径。根据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的问题、趋势、模式,结合自

身的实践经验,泛华建设集团创造性的提出了城市系统规划与城市投融资模式创新思路,即通过系统的城市战略规划、城市产业规划、城市空间规划、重大项目策划与投融资策划以及结构金融工程创新,以此破解城市化进程中规划和金融两大瓶颈,推动城市化进程中三类问题的解决,即系统整合城市资源禀赋以形成高效的建设运营机制、打造城市产业集群以建立形成城市发展和价值提升的动力、注重人口数量的聚集及质量的提高以形成多维的、稳定的社会供求关系。

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城市建设好,让城市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城市建设不是单纯哪一方就可以独自做好的,不是一个人的独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应该是一个集体舞,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老百姓都应在其中。

中国城市发展创新模式

正是基于对城市价值链的充分认识,泛华建设集团对自身进行了重新定位,经营思路逐步由传统的建筑企业向城市投资建设集团过渡,由对具体项目的系统研究向对城市的系统研究过渡,并秉承为城市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出了切合城市化进程需求和城市建设行业创新趋势,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发展创新模式。

城市发展系统服务商,是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依托建设领域系统服务优势,注重充分组合城市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降低资金、政策风险,推动城市资源优化,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及资本证券化,开展相关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等服务,并按照城市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系统整合城市建设参与各方资源,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为城市从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到项目的建成运营提供策划、规划、设计、招标代理、勘察、施工、采购、项目管理及监理、代建服务、建成运营等全过程的菜单式服务。

具体而言,泛华建设集团是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为城市提供系统的策划规划,通过对城市资源禀赋的研究和区域、国际城市竞争态势的研究,系统解决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产业发展及选择、城市资源利用的问题,并将研究成果通过重大项目孵化和投融资策划,反映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实现城市空间规划与城市资源、城市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规划先行”、“订单规划”的理念,并为下一步城市项目招商及落地、资金落地做好铺垫。

泛华建设集团对城市的投融资平台进行系统的打造,帮助政府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帮助完善投融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业务经营体系,强化现金流管理,并利用城市系统规划的成果,展示出城市即期的建设发展需求和远期的蓝图愿景,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利用系统金融工程理论,改变单一的财政投入或银行贷款资金渠道,实现城市建设自我造血机能,最终实现资金落地和项目落地。

泛华建设集团针对城市开发建设进行系统的开发建设时序管理,把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发展体系并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开发、建设、运营。同时,以系统科学的城市产业发展思维来指导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招商以及未来形成城市税收的产业项目形成有力的托盘效应。

泛华的模式可以通下图来描述。

泛华的三大发展阶段

回顾泛华的发展历程,泛华建设集团关于城市发展理念的形成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历经了三个阶段。

在创业初期,作为原国家建设部的改革试点公司,泛华建设集团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设计体制改革、工程总承包体制改革、管理体制、业务发展模式,提出了“设计养家、工程树家、房地产发家”的战略发展思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泛华建设集团解决了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在迈进发展阶段之后,泛华建设集团认识到传统的建筑产业应该用“筷子理论”整合。在此基础上,泛华开始了三大体系的有机结合:工程咨询及项目管理体系、工程承包体系、项目开发体系。这三大体系的结合形成了面向整个建设产业,着力于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整合,开创了泛华建设集团作为建设类企业业务系统集成的新天地,形成了建设领域的系统服务商。

在经过建设产业的价值链整合,成为城市建设领域系统服务商之后,泛华建设集团的经营理念逐步提升到城市发展商的高度,着力打造城市发展系统服务商,并与建设领域系统服务商融合,针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以城市资源禀赋研究及定位为基石,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金融创新为主线,从规划、投融资、投资建设等角度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已在国内运作了多个城市。同时,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2008年在安哥拉,泛华建设集团运用城市建设经营理念,打造人居、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新城,以城市建设EPC模式总承包了47亿美元的城市建设项目,并采用中国的设计和施工规范运营,锁定对我方有利的汇率等创新模式。凭借这一成功经验,泛华建设集团正进一步探索城市建设换资源的发展模式,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在认知中完善

在泛华的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客观认识程度。也就是说,大家是否认同城市发展的系统论思维。

其次,受限于政府的执行能力。对于泛华所做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再次,泛华的模式体现了一个大的城市发展价值链的整合过程,这一整合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金融等社会资源和城市要素的整合,需要各个学科的有机结合,是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学科体系的系统集成,因而需要理论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

泛华的模式实际上可以说是三个题目的破题,即城市科学规划体系的集成、城市投融资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建设体系的可持续性。三个题目的破题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彼此相互制约,需要地方政府的理解和认知,需要妥善处理好速度和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理念模式。

一直以来,泛华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积极探索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路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能够将泛华所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列为部级课题,正是对泛华做法的肯定。

案例 助海林插上腾飞的翅膀

《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相信你一定不陌生。那么,你是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地——海林呢?

上一篇: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神经系统的纳米材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