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

2023-09-16

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化产业作为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机会和挑战,其中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因此,从现状分析、机会与挑战等方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建议,以期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和目标人才的需求培养,为产业发展与教育结构提供对接。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OBE理念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产业发展和竞争格局正在不断演化,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还是后发经济体,都迫切需要产业转型升级来应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安全形势的极大挑战。中国在努力扭转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格局演变颓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其中,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日益深化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成为目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和力度,以此来实现文化强国[1]。

文化是民族之魂,尤其传统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管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构建特色文化体系时会把传统文化作为加工材料,间接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推广,不断被接受、学习和认同,在发展过程中建构的一系列内容会成为研究的对象和议题。文化产业发展内涵丰富,可以对其赋予时代价值,化身优质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其文化经济价值,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和文化消费,强大的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青年作为主力军和先锋,如何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青年群体的文化之中,如何有效学习和推动文化的传播与管理,对培养青年群体的正确价值观、以更加包容与自信的姿态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和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至关重要[2]。

目前,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却在近年来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有的学者从特定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发展梳理,有的学者从社会学、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介技术、商业与消费等特定视角和逻辑作出各自的解讀[3]。大多数学者对文化产业及其创新融合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讨论了文化产品如何以新方式进行主动生产和创造新的意义。在相应人才培养方面,讨论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培养学生更契合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单独从某些文化现象或者热点中进行考察也在目前研究中较为常见。

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者聚焦在研究内容、实践规律等的理论定性探讨上[4-5],大多数问卷调查和访谈以现状描绘为主,并且建立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定量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越来越多元化的研究手段应用在数据收集、挖掘与分析过程中[6-7]。本文立足宏微观双重视角,在宏观探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同时,对青年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基于OBE理念的人才教育教学培养等方面进行微观剖析,以加快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相应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业态不断创新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新兴文化的传播相互融合,既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引领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多元文化价值越来越被提及并受到重视,以新业态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8]。

纵观当前的社会与媒介环境,各类新技术、各种新文化形式的渗入必然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变化。虽然很多文化日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但是其产业化的创新发展困境仍然没有消除,而互联网时代虽然拓宽了其传播发展的路径和渠道,但文化冲击、意识薄弱、受众共鸣、与时俱进等问题都进一步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让其在融入主流产业发展中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并分析其传播发展过程的主体和受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文化借力为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创新寻得对策。其中,由于青年群体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等使其有较多的激进观点和价值取向,或者是消极的自我调侃和麻痹,大多数不可避免地蕴含着抵抗的属性,因此其群体文化领域得到更多人关注与重视。

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可以根据其需要,自主而有意识地对各种内容进行选择吸收,因此,文化产业的受众往往是本身就对文化有兴趣,或者是对文化有硬性需求的一批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批受众也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和建构者,他们通过不断汲取文化相关内容,反过来哺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自发地为文化产业开辟发展空间。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地考虑需求和目标,并且需要对文化产品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竞争性,从而让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放置其上。

传播价值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对于整个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蕴含着值得学习和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但目前文化产业还有许多尚待挖掘的领域,通过新媒介会创造更多价值,新兴机会和创新空间也会助力这些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成为资本链条中的一环,经过创意环节的转换和商业运作,转化为具有特色内涵的文化产品,形成经济价值[9],许多文化元素和信息产品被纳入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品开发之中,在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实质性、创造性的转化,衍生出各类新式文化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文化消费,促进了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机会与挑战

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立在有关文化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既有新兴文化的创新尝试,也有传统文化助力的宝贵实践。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之一,建设文化强国也是我国的长远战略。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在国家政策中,既有总体性的发展措施,也有针对具体的保护策略,既包括文化产业,也囊括文化事业,并注重教育培养文化管理人才,这些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创新与融合以及新时代相应人才的教育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媒介技术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5G、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赋能,并且在数据化趋势下,进一步激发了文化的活力与价值,让其能够更好地被用于文化生产与再创作。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也有很多挑战。首先,网络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造成视觉化的转向,让各种文化形态汇聚其中,文化的意象特征和扁平化风格带来了大众传播的“快餐式”消费,造成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厚重感有被消融的风险,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文化产业如何促进文化在网络这个视觉媒介里创新表达的方式。其次,信息不断碎片化,虽然其能够实现更快速地流动与分享,但浅表化的信息接收方式让受众对于很多内容实质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进行深層意义的理解和心理上的认同,导致文化的流俗,更难以传达传统文化等的底蕴和内涵。同时,信息的撕裂状态极易导致信息失真和混淆,使受众的理解可能与原意不符,给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三)创新融合发展启示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提供了载体,而在多元文化之下,文化产业要有自身的新发展和新实践、开拓自己产业空间并让更多人投身其中,就需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与各主体通力合作,解决其在文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化被动的融入为主动的转化,从而实现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性。

首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与规范。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是文化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文化发展秩序的有条不紊,离不开积极而有效的政策监管。政府作为监管主体和把关人,在增强自身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应联动各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文化产业规范的不足,有利于文化相关的内容生产者、运营者自觉担起责任,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互动,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关于文化内容的监管由于其背后的文化意指以及价值取向难以判断,使得技术限制无法通过机器等审核,必须通过人为进行监管,但是仅靠政策的监督和法律的制约仍有不足,还需要借助行业、产业及其成员的自律,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产业规范、培育积极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完善而积极的产业规范也是文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通过推动建设、管理和维护形成一种自治公约的默认行为准则,从内容生产者源头减少违法或者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也能够极大降低内容审核的成本,使得文化作品有序产生,并让优质的内容得以更多的展现,促进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氛围,共享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再次,塑造优质文化内容。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则必须把握好作品的定位,根据不同的产业情境进行改造创新,同时也要做好受众定位,精准施策,充分考虑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既把握群体普遍的兴趣爱好,也要了解群体间各异的需求,基于市场实际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和产业發展。在传播方式和发展载体上注重内容形式的选择,特定文化产品内容紧附网络变化而不断更新,让其成为生活情境的一部分,这样会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

最后,打造优质文化品牌。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融入符合时代审美的元素并建构出自身产业意义,每个产业领域都有其典型的代表和符号象征,文化产业也需要衍生出文创产品及服务,打造自身的优质文化品牌,通过统一的视觉符号和形象语言,增强受众的认知,形成持续的关注和传播。不过,在文化品牌的培育过程中,必须警惕商业的过度收编,防止让文化品牌成为文化消费的符码,忽视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传承。商业元素的融入不能强行挑战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严肃性,需要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利用合适的风格、元素、符号等进行文化的表达实践。

二、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

目前,文化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和价值维度,在文化加剧融合的今天,文化管理更应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和重视。其为中国经济、外交以及安全等影响力的扩展提供了更加有效和有利的软环境,同时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结构优化调整和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为促进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基础和人才支持。

管理学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有学者主张管理是一种文化,并认为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即文化管理理论阶段[10],在此背景下,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成为热点,新的文化管理思想、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国外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与国外研究大体一致的演进阶段,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并且中国具有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等,因此,结合国内的文化制度、政策以及战略导向,使其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更具有自身特色。

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其本质是为了向更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演进和优化,真正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需要的能力,其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文化新兴产业开始不断涌现,并且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等也不断加入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学习文化管理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国内国际新形势以及我国当前文化体制创新和文化事业发展等现实需要,进行相应课程改革与优化,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以及核心价值观、真正践行文化强国、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文化产业市场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形式,文化产品基于不同形态融入不同的多元文化,以巧妙的方式糅合进内容之中,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根据实际形势转变文化管理方面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明确目标和预期表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输送人才,同时为避免文化产业的过度娱乐化和形式化,提高文化素养、引导正确价值观形成也是重中之重。其中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成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最早用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强调以学习的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教学评价[11]。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也开始应用OBE理念来引导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体系[12-13],在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建理念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基于OBE理念探索一种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范式。目前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主要通过新工科建设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而文化作为最基本、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指导和新兴文化产业加入下,应基于OBE理念,探索形成一种在优秀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繁荣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渐改、内生外化的工文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并且根据新兴文化产业对接和新经济行业需要,培养出具有文化格局、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次,在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构建不同目标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对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多元信息并能成为创新型传播者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培养青年的文化素养并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其保持着理性的认知,掌握批判性的思维,有效识别优秀文化,共同助力于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在此基础上基于OBE理念,高校应充分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成长阶段进行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并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和需求构建不同评价标准和成才目标,为实现双向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再次,在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基础上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以往传统文化内容单向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网络内容是基于受众需要而进行创作的。因此,在相关文化教学上也应注重互动,培养青年涉猎新兴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在学习交流中实现共鸣。基于OBE理念和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在加深自身兴趣认同的同时,以应用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青年从文化消费者身份向创作生产者身份转换,用所学知识对文化内容进行个性化改造,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

三、结束语

不难发现传统文化因为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问题,一直有着传承困难、传播渠道不畅的困境。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参与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不僅促进经济政治的深刻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习惯,让人与人置身于无形之网。在互联网这个载体上,诞生了很多新兴文化产业,既有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源流,同时也伴生许多独特而多元的新兴文化群,彼此在新媒介环境中逐步变得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并通过娱乐化、碎片化等方式进行再度产业创作,为其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政治考量、市场融入、商业资本和网络媒介等的加持,文化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融合。但这个过程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的努力,其中高校在人才培养与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对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基于OBE理念对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实践性思考,为教育结构与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对接窗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可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支点[J].学术交流,2012(5):127-129.

[2]Agnieszka B G. The role of you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J]. Management, 2017,22(1):226-237.

[3]范玉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研究”的问题导向,多维价值与时代关切[J].学习与探索,2020(10):120-130.

[4]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98-106+207.

[5]梁竞阁,肖丽.文化产业安全理论分析与保障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20(4):130-133.

[6]吕乃基.Big Data and Epistemology[J].中国软科学,2014(9):34-45.

[7]刘静,惠宁,南士敬.数据赋能驱动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研究——基于STR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31-46.

[8]Zhu Z.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e industry of our n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4):104-106.

[9]傅才武,岳楠.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当代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1):28-38.

[10]罗争玉.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J].湖南社会科学,2003(1):90-92.

[11]施晓秋.遵循专业认证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54-160.

[12]周桐.基于OBE理念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8):81-84.

[13]苏芃,李曼丽.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区域创新政策驱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网络演进研究”(GD18YGL09);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文化自信下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管理学》项目式教学改革与优化”(广工大教字〔2019〕70号);广东工业大学校内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政策导向下创新项目合作行为及其合作网络的演化研究”(18ZS0201)

作者简介:赵雷(1987-),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决策、合作创新。

*通信作者:陈俊喜(1987-),男,汉族,内蒙古莫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它能够取得大部分顾客的认知,而是它创造了一种让顾客可以奉为终生的品牌信仰!

如何让顾客对品牌忠贞不渝?如何让品牌升华为顾客的一种信仰?引导顾客的需要。这是每一个品牌的终极使命。让一个商标成为一个品牌并不难,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一个品牌许多企业也能够做到,但让品牌成为顾客实现梦想的方式,却是屈指可数。我们提倡从战略的角度去理解品牌,将品牌文化作为品牌战略的切入点,从高端理解品牌,从文化的宏观视角塑造品牌,这才是一个伟大品牌能够成长并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

品牌文化是顾客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

品牌文化BC( Brand Culture),就是指通过建立一种清晰的品牌定位,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受众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文化氛围形成很强的客户忠诚度。这种忠诚度是将物质与精神高度合一的境界。人物合一是对品牌文化的总结,它代表了某一种人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个性。例如星巴克,它的品牌其实就是形成了一种纯正的咖啡文化,这种咖啡文化凝聚了一批喜欢咖啡的忠诚顾客,享受纯正咖啡就一定要到星巴克,这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品牌文化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仅提供给顾客产品或服务,而且帮助顾客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们可以看到,当品牌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时的强大力量。强大的品牌文化使消费产品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美国人到异国他乡,一看到麦当劳就会不由自主想去吃,原因可能已经不再是因为麦当劳食物适合他的口味,而是内心潜在的一种文化认同,使他感觉亲切,让他潜意识去消费它。

品牌文化战略是品牌战略的最高境界

品牌文化战略BCS(Brand Culture Strategy)是我们根据多年的咨询经验创立的一种品牌战略模型,它指的是在品牌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一种品牌文化,以此培养顾客忠诚度,最终通过品牌文化营销的方式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品牌文化战略可以初步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品牌文化,另一种是产品品牌文化。企业品牌文化是指在企业品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品牌文化。产品品牌文化是指在产品品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品牌文化,如可口可乐的产品品牌文化就是美国式自由、英雄主义的文化象征。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许多公司的企业品牌文化和产品品牌文化往往是重叠在一起的,如迪斯尼公司的品牌文化也是其产品的品牌文化,快乐文化是迪斯尼公司的品牌文化特征,同时也是其延伸出来产品的文化,像唐老鸭、米老鼠等。但母子品牌战略延伸出来的品牌文化往往不一样,如宝洁公司的企业品牌定位就是提供世界一流的生活用品,美化人类生活。因此它的品牌文化是希望消费者能够建立一种“体验一流日用品,享受美好生活”的品牌文化。

表里如一,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延

品牌文化不能仅仅通过外部传播形成,它的内涵是企业文化。从品牌文化金字塔的构成可以知道,一个品牌文化的形成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品牌本身的资源所形成的文化,另一部分则是由企业文化所构成的部分,这两大部分组成的综合体就是品牌文化。在品牌文化的建设上,我们经常说要表里如一,就是品牌对外传播和表达的内容,要和企业内部文化理念一致。比如说迪斯尼提倡一种快乐文化,这是它对于品牌文化的定位,但在公司内部,如果它没有努力建立一种以快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那么服务顾客的员工就不可能在行为上体现出快乐的感受,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很难让每一个来到迪斯尼乐园的顾客体验到快乐文化的。正如东京迪斯尼乐园的首任社长、创建人高桥政知在一次员工大会上的讲话一样:“你们这里的工作岗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岗位,这里是你们展示自己的舞台。犹如棒球选手站在棒球场上;相扑选手站在相扑台上;演员站在舞台上;你们是否也激情洋溢地站在各自的舞台上?是否也在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正在被周围的客人品评注视?如果不是这样,请务必再考虑考虑吧!如果你黯然无光地站在那里,或许会断送掉正在上演的整场演出。相反,如果你光彩夺目,演出就会获得成功,或许你也会因此而成为明星。”因此,快乐不仅仅是对顾客,而且也是对内部员工,只有让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自己工作是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自己的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就算是一般的清洁工,他们自己亲切的笑容都可以让顾客体验到迪斯尼的快乐,这才是真正品牌文化的内涵。

如何创建一个强大的品牌文化,是每一个品牌战略的核心使命,尽管不是所有最终拥有强大品牌文化的建设都是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去按照这样的一个流程去铸造品牌文化,但无疑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基本都是根据这种流程操作,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使品牌穿上了文化的嫁衣而焕发新生。根据我们的经验,创建品牌文化的流程一般有以下七大步骤。

第一步,整合品牌文化资源

建立品牌文化的第一步是确认可以使用的各种文化资源,包括内外部的各种文化资源,根据品牌定位筛选与品牌定位相关的各文化因素。

外部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品牌本身一些资源,如:

·企业名称(字号)。这是企业无形资产中商誉的主要载体。企业字号有的是历尽百年沧桑的老字号,有的是近年脱颖而出的新字号,有的企业有好几个知名老字号。

·企业CIS系统。这是指导入企业的所谓“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主要通过企业图案标识体现,一般一个企业只有一套CIS。

·商标。经注册或未注册的在商品上的标识,企业可能有多个注册商标。

·商品名称。对企业生产的商品称呼,可与商标一致或不一致。

·名人。企业家或职工杰出代表在社会知名度极大,也可作为企业一种品牌资源。

内部企业文化资源,是指可以反映并影响品牌定位的各种文化因素,它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因素的整合下得出与品牌文化一致的企业文化的要素,确保内外部文化的一致性。

第二步,建立品牌价值体系

在收集和整合内外部的各种文化资源之后,根据品牌战略定位,对各种文化因素进行提炼,确定品牌的价值体系,如香港李锦记集团的品牌文化定位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它的品牌价值是“一流的品质,正宗的口味”,那么它延伸出来的产品文化体系就可以在企业品牌文化价值体系基础上进行延伸,使顾客对公司的品牌都产生一个凡是李锦记集团的产品都是一流的饮食产品的品牌印象,进一步延伸出中华优秀饮食的健康文化传统出来,而李锦记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这种文化价值体系也是企业内部的文化价值体系所要倡导的,如李锦记集团的企业文化体系就应该是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晰知道他们工作的价值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饮食文化而努力,这才可以使得内外部的文化价值能够高度一致。

对于内部价值体系如何建立,我们可以举联邦快递公司价值体系排序的例子。它是用雷诺兹和古特曼研发的排名法来确定品牌核心价值:先确定品牌最重要的特征,然后要知道“它为什么是重要的?”理由被记录下来,并且“它为什么是重要的?”这一问题再次被问及,以求获得新的理由,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被调查者给出了一种价值观为止。然后选出第二重要的品牌的特征,重复上述过程,对于剩下的那些特征也同样得出。

第三步,建立品牌文化体系

由于对不同的客户以及同一客户的不同产品会有不同定位的品牌文化,因此要明确本企业品牌内涵及其价值对客户的承诺、品牌附加值等因素,以及明确客户的特定产品的品牌内涵及其价值,对终端消费者的承诺、品牌附加值等。一般的品牌文化定位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确定品牌文化范围

·确定品牌文化个性

·确定品牌文化价值

·确定客户群体

·确定客户价值

·评估、提升客户关系

第四步,建立品牌文化管理体系

品牌文化管理体系包括了品牌内部管理和外部文化管理两个体系。

品牌文化内部管理体系指的是如何针对品牌文化的定位,在公司的内部全体成员从认识上进行高度一致的协同,通过各种管理的行为,包括现场管理、服务意识、营销体系等全过程进行品牌协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心一致。

品牌文化外部管理体系是通过各种媒体或载体,围绕品牌文化核心进行传播,但品牌文化的传播与品牌传播的着重点不一样,它主要的传播方式不是广告这样的硬性载体,而是借助各种宣传媒体进行长期的潜在渗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软文,这种软文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建立一种氛围,让顾客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的感染,直接地说就是洗脑式传播(Brainwash Communication),可能这名词听起来不是很好听,但它传达的意义在于文化是必需多次反复、而且要潜在无意识地传播,才可能形成,润物细无声是这种传播的高级境界。

第五、六步,方案的实施、审查考核

一种品牌文化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建立,在这段时间内,企业品牌负责人要对品牌文化的实施进行全面的监控,在品牌文化定位的基础上防止品牌文化的变异,在各种载体上对品牌文化做全方位较验,必要的市场调研是品牌文化形成的基础,完善的品牌监控体系是品牌迅速形成的制度保障。当然,在信息化时代,借助互联网力量,形成一种新的品牌文化的周期已经可以大大缩短,因此对于品牌文化的监控也增加了难度。

第七步,品牌文化的优化

品牌文化的优化是指在品牌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企业根据市场和顾客的需要,不断检验品牌文化的定位和延伸,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文化的创新或整合的过程。例如要创新品牌文化的内涵,可以以一种品牌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品牌文化资源的丰富和发展,如以大客户效应组合推广企业品牌文化;围绕技术领先提升企业品牌文化;以知名品牌组建企业,等等。同时我们要注意一些操作规范,比如为控制品牌文化管理幅度,就要不断精确品牌半径,清洗品牌文化间隙,避免品牌文化浸润。和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提高理解能力和品牌文化融入性。根据品牌现有和未来的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指标对品牌文化分类管理。

经过这七步之后,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就基本建立起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至于一个品牌文化最终成功的经历,不同品牌有不同的定义。

总之,品牌的建立不仅仅要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更加要讲究信仰度,顾客对于品牌的忠诚最终还是取决于他们对品牌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内涵只通过一些传播语或所谓的差异化营销方式是不可能持久的。认识品牌、接受品牌、忠诚品牌到信仰品牌,这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可能经过的阶段,往往在忠诚品牌的时候已经就出现断裂,而品牌信仰的伟大在于它不仅仅是忠诚者自己去消费品牌,而且他们自觉地去维护品牌,去帮助品牌拓展他们的忠实用户。就象宗教一样,教徒不仅自己毕生信仰一个教派,而且他们还会主动去传播教派教义。而这些都要求品牌有一种强大的文化支撑,所以品牌文化是实现品牌信仰的惟一途径。

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广告作为产品的重要宣传形式,自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则广告是否能够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来打动消费者,主要还是取决于它的广告语,其作为广告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购买欲。众所周知,主导商品消费的是文化,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广告语也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国家,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他们的语言风格、价值观念、文化心理以及风俗习惯等都应该是广告语设计者要考虑的因素。所以,通过比较中西方的广告语,能够使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广告语的设计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需求来设计广告语,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产品,促进中西方跨文化的发展目的。

[关键词]广告;广告语;中西方文化;差异性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都非常迅速,使人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产品宣传的影响力度。而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形式——广告,对于大众来说,应该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的经济现象之一。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总有应接不暇的广告映入我们的眼帘,它就像激发我们购买欲的敲门砖、催化剂,无时无刻不在吸引我们的眼球。而作为广告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语,更是在广告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语又叫作广告词,其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媒体宣传,海报粘贴的方式对群众进行产品、文化娱乐等服务内容的宣传,这是广义的广告语;另一种是指广告的标题,这是狭义的广告语。无论是广义的广告语还是狭义的广告语,其宗旨就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服务的信息。一则好的广告语不仅能将产品的信息介绍全面,同时也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也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国家都在使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来记录各自所发生的事情。所以,广告语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不仅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又折射出社会文化,包括价值观、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等。通过中西方广告语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就是广告商在设计广告语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中西方广告语的语言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广告语是针对各国自身文化背景所设计创作的,而广告语作为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应用语言,不仅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审美,等等。所以通过探讨中西方广告语的语言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二者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广告语言风格差异

1.传统型与个性型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团圆,像“家和万事兴”,岑参的《逢入京使》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家的期盼,所以这一特点在广告中也得以体现。例如,“一碗元宵圆又圆,吃了元宵好团圆”(国内一糯米粉广告),“我喜欢为爱的人下厨,在欧派厨房为他们准备一顿晚餐,浓浓的汤,满满的爱,享受时光的流淌,感受爱的酝酿,有家、有爱、有欧派”(欧派橱柜),在这两则广告中都展现了美满和谐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起感受家的味道,让消费者也感受到了家的亲切与温暖,内心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共鸣,充分地展现喜庆祥和的氛围。与之相比,西方的广告场面更注重个人生活,通过个人生活的展现以及个性的语言独白来体现产品的独特性。例如,“Are you fit to eat cereal with grapes?”(你适合吃葡萄果麦片吗?)是美国某麦片的广告语,它所展示的画面是一名登山运动员清晨在巍峨的山顶一边喝着麦片,一边看日出,给人以美的享受。

2.含蓄型与开放型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中西方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同。中国受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年之久,导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十分保守,所以在表达情感上也比较内敛含蓄,比如,“妈妈的爱软绵绵”(枕头广告),在这则广告中含蓄地表达了母亲的爱,母亲并没有通过语言直接表达自己对儿女的情感,而是通过一些行动来传递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这种感情的表达虽然不是那么直接强烈,但是很细腻。相比之下,西方人比较开放,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时,更愿意直接向对方说出来,并不像我们中国人表达的那么委婉。例如,“Dressed in pink, for making a girlfriend; dressed in blue, for making a boyfriend”身着玫瑰色,是为了交女朋友;身着蓝色,是为了交男朋友(李维斯牛仔裤)。这则广告语就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待自己感情表达的坦率和直接。

(二)中西方广告语的句型结构差异

中西方的广告语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风格,在句型结构的使用方面也有所体现。“平衡”是我国道家学派始祖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所谓平衡就是万物都包含着两个相对立或对应的方面,既要二者兼顾,也要彼此均衡,只有当这两方面处于均衡对称状态时,才能给人一种视觉美,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取得稳定感[1]。所以,在中国的广告语中,更青睐于平行句式的使用,尤其是对偶句。例如: 瑞典沃尔沃汽车的英文广告语“Sometimes beauty is more than skin deep”,直译为“有时候,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1],但是其公司在进军中国市场时,给中国消费者打出的广告语是“外表固然美,内在更为优”,上述广告语的句型结构与中国从古至今所提倡的平衡美是十分一致的。

相反,西方广告语的句型结构比较多样化,可以是祈使句、陈述句、疑问句、单一或者复合句都可能运用于广告语的句型结构中[1]。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人天性崇尚自由,喜欢追求新颖和独特,渲染自身的亮点,例如KFC的广告语是“We do chicken right”,仅仅用了一个简单句;Haagen-Dazs 的广告语是“If you love her,take her to Haagen Dazs” 这是一个主从复合句。可见,西方广告语的句型结构并不拘泥于一种。

二、中西方广告语的文化差异

我们虽然探讨了中西方广告语的语言风格差异和句型结构差异,但是这些仅仅是表象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种表象差异背后所体现的正是植根于每个民族内部的以文化模式为根基的文化差异。

(一)价值观的差异

众所周知,价值观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当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模式、行为、语言都被我们的价值观所控制。而价值观的形成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是万万分不开的。在中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对比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最突出的代表。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对于中国人价值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认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当一个人不能融入社会当中时,就不能实现自我价值。道家思想认为,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甚至要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佛教思想通常把人看作宇宙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思想文化熏陶下,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明确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意识服从集体意识。例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呼吸共命运”等这些语言都体现出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中国的很多广告语都强调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2]。例如,“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长虹电视),这则广告语中,一个民族的企业把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黑头发,中国货”(奥妮洗发水),这则洗发水的广告语体现了中国人支持国产品牌的爱国主义情怀。

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受希腊文化的影响,重视个人主义价值,追求自由。雅思贝尔斯曾经指出:“希腊所产生的自由虽然短暂,但却没有出现在世界其他角落,自由的人们忠贞不渝的兄弟关系,胜过自由称正将幸福带给各民族的极权主义组织的普遍专制。以这种行动,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3]正是这种自由,才使得西方更重视个人主义价值。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是实现价值的主体,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时并不依附于集体。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社会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集合,因此个人主义价值观注重的是个体的自由平等,独立自主以及情感的直接表达。例如,“Just do it”跟着感觉走(耐克运动鞋)、“Make yourself heard”倾听自我(ERICSSON移动电话)。这两则广告语,充分地展现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他们注重追求内心的感觉,而不是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

(二)文化心理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权威崇拜观念对中国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人们认为官方的,权威人士,名人说的话就会有保障,所以他们所推荐的产品也不会有错,所以一些广告商借助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花大量的经费请明星代言产品或者找一些某产品领域的权威人士对产品进行评价,以达到说服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求。如影帝黄渤在代言的二手车网站中说:“人人车,没有黄牛赚差价,划算”;“全球口腔护理专家一致推荐:佳洁士牙膏安全,有效,用佳洁士牙膏,让你的笑容更自信”(佳洁士牙膏);“蒙牛牛奶,中国运动员官方指定牛奶”(蒙牛牛奶)。这些广告语都体现了中国人重权威的观念。 但是在追求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广告商对于广告的设计理念是要融入自己的品牌形象,广告一般都会利用精练的语言表述最大程度的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性能,或者让消费者感受到如果买了这件产品就会在人群中与众不同,或者是对消费者进行心理暗示,让他感觉到如果购买了该产品,就会体现出他对于社会的价值,而不会像中国的广告那样,通过明星或者权威人士简单的几句广告语来推广商品,而是本着充分向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展示出商品的实用性价值的设计理念来吸引消费者,所以广告语也就更加强调实用主义精神。

三、广告文化传播策略

我们在深刻体会到中西方在广告语中体现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之后,还要放眼到全球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都想使自己的品牌迈出国门,推广到世界,在全球性竞争中而进行跨文化的广告传播,所以研究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跨文化广告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们要增强对于文化的自我认识。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就是它在特定环境,特定的历史下的生存方式或者是生存样法。我们在认识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知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模式,了解他的发展历史,他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更应该关注其他国家的文化模式,知道其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两种文化模式的比较,才能更好地看出二者的关联性与差异性。这样在广告语的设计中,如果遇到了文化交流的障碍,就能更好的识别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二)规避民族中心主义。每一个国家对其自身的本土文化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而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也更认为只有自己国家的文化才是最好的。但是这种民族情绪并不有利于跨文化的广告宣传,反而会使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其产生偏见。例如:在1997年,海尔集团为了将自己的家电品牌进军国际化市场,特地让广告公司为其设计一句响亮的广告语,也就是我们比较熟知的“海尔,中国造”,国内的消费者看到这则广告语之后,都感受到了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决心,同时也振奋了我们中国本土品牌的士气。但是,将这条广告原封不动地放到国外后,国外的消费者反应十分平淡,并没有达到海尔集团预期的效果。海尔广告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广告里蕴含了很强的民族情绪,他想用这样的口号来给我们国产产品振奋士气,当这样的广告语放到国外时,外国的消费者会本能的排斥这样的内容,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海尔集团在这轮广告推出失败之后,及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接着又推出了新的广告词:“海尔,真诚到永远”,这则广告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因此,广告公司在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设计广告时,尽量避免含有自身民族情绪的词语,同时也要避免对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民族情绪的触及。

(三)关注情感的共鸣。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即使我们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是我们也可能崇拜同样的明星、热爱同样的音乐、玩同样的网络游戏等,这些都使不同的文化群体有共同的文化体验。广告设计者可以从这些共同体验中来寻找人们情感的共鸣点,它可能是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等,将广告语与这些情感共鸣融合,即使有文化差异的限制,也可以激发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最终达到产品宣传的效果。例如:麦氏咖啡的广告语是:“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他将广告与友情结合起来,让人们一看到麦氏咖啡就会想到自己的好朋友,这样的广告语无论放到哪个国家,都会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告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广告语作为广告的核心部分,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我们通过对中西方广告语的对比,不难看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广告语作为一种产品宣传所使用的应用语言[4],与该民族在其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道德认知、同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素是万万分不开的。它所折射出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广告商而言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只有通过了解这些差异,才能使其在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过程中,把文化差异更好地融合到广告语中去,即使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也能激起对方的购买欲求。同时,这也促进了中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使中西方能够友好,和谐,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申竹英. 从广告语言特点看中英文化差异[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109-110.

[2]云岭. 从广告语的对比透视中西方文化[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3):93-94.

[3]杨昌宇. 对抗、继承与生成:对中国法治文化根基的现代性反省[J]. 学习与探索, 2012,(7):33-37.

[4]高辉美. 广告语的英汉对比[J]. 新课程学习, 2012,(5):215-216.

〔责任编辑:崔家善焉涵〕

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沈伍体,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沈伍合,男,四川省西昌市民族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应用数学及彝族文化发展研究。

摘 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极度发达,传播媒介、传播手段繁多,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得信息,使得信息的交流异常快速,范围非常广的背景下,如何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新时代传播的特性结合起来,使得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培养青年优秀的品质,弘扬中华文明,是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背景下出发,通过对传统文化传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寻找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大众传播;传统文化;传播媒介

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的出现和高速发展,使得地球各个地区之间信息的交流变的越发的容易起来,地球村这一概念的提出更是表明全球信息的传播进入一个高速的、高效的、爆炸式的传播时代。同时,全球也形成了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传播阵地,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多方位的、多维度的信息交换平台,这样,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较之过去的一百年来说不知翻了几番。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过后,伴随而来的是精神上的缺失,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以复兴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和团体,国内外也兴起“孔子热”,儒家经典大受追捧,民间也出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是,学术界对于这些林林总总的传统文化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传统文化便是好的,应当将之发扬光大;有的则认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封建的落后的思想,应当予以否定。不管这两种对立的想法如何,其中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不可或缺的其实应该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其争论的核心问题便是传统文化要不要传播、要怎样传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播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现今如何传播

近年来,国内外兴起国学热,在全球汉语热潮的推动下,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更加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发扬,在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化圈,大部分的国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并且非常重视汉语的教学。 在国内也有了许多传承者在积极地继承并传播传统文化,国家机构和政府也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传播传统文化,各地纷纷建立起了孔子学院,用以传习经典,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同时民间的公益组织通过募捐、宣传等方式来传承傳统文化。

民间的许多组织还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手段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在百度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资讯有9980万条,多数为传播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视频、音像资料以及新闻报道,相关的网站有中国传统文化网、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官方网站、中国国学网等;还有上百个以传统文化命名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二百余个微信公众平台,其推送的内容多为孔孟之道中劝人向善、勤学乐学、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QQ群则多以千人群为主,群成员在群里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所在

首先,对文化本身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新文化产生、发展,使新发展起来的文化与旧有文化相互融合,消弭相互排斥部分、保留各自精华的部分、滋生交流共生的部分,从而可以促进一个社会多元文化的产生;文化传播也可以实现文化的储存和记录。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同一文化可以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科技水平下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传统文化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得到更广泛人群的认可和接受,也便于得到更完整的保护、储存和记录。

其次,对于人类自身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共存。文化,广义来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同的经验总结可以供人们相互交流、借鉴,这有利于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完成人类更多的使命。狭义来讲,传统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同样地,这些精神产品也来源于人类与大自然的互动:社会实践,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林林总总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人类在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升华。

再次,在社会进步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促进社会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它使社会中的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能够互相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促进新文化、新思想的产生,从而使人类改变观念,接受新的、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加速全球化进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人类文化交流完全突破了时空界线,一定程度上扫除了全球化发展的思想障碍,使世界各地人们从思想上接受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三、大众传播将如何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大众传播所包含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亚历山大·戈德说,“传播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独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从字面意义看,文化传播是指以文化为内涵,各种大众传播手段为媒介,将社会中存在的思想、经验技巧和其他文化特征从一个群体传到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地点传到另一地点的过程。文化传播也称作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使得传播范围地区内的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洗礼,成为文化传播的收益者,在这个地区的民众传承了传统文化后,这些民众就会逐步的向周围地区扩散,一传十,十传百,从而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的目标是传统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

传播者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处于源头的位置,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来源者、采集者、制作者、和发布者,传统文化被传播者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播出去,被受传者所接受。传播者不仅仅是个人,也可以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因此,传播者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筛选。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不仅有礼义廉耻、琴棋书画等非物质的和物质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三纲五常、君臣之道、迷信思想等一些不好的传统文化。所以传播者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时候要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把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展现在世人眼前。

传播媒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桥梁,传统文化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被受传者所接收。因此要加强大众传媒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阵地。从而使每一个接收到传统文化传播信息的人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情况下,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体去传播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加强音像、多媒体出版物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一些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现状,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音像作品只能在本地区进行少量的传播,但是这些音像制品却对本民族的人了解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只是却起到了补充的作用。許多人表示,生活变好了过后,本民族的很多人都慢慢的放弃了本民族的一些比较好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转而去学习一些外界的不好的东西,比如非主流之类的,但是了解到此现象之后,觉得本民族的传统必须要保持,周围的很多人也表示要好好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文字不能让民族传承断在我们这一辈。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来说,信息的载体是文化传播是否完整、清晰、有效的达到传播目的的手段,而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受众就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的重要时刻。因此,把地方高校的教育当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学校教育将民族传统文化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形形色色的教学设计、校园活动等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塑造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得学校教育功能体现的更为完整。在教学内容中,学校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或混合的课程融合在教学总设计中,对于不同的专业,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虽然有不同的要求,但是都是立足于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的熟知的背景之下的。各高校普遍开设的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琴棋书画等,这些专业本就是以传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开展起来的学科,它们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专业课,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完整的、通俗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熟谙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条件、现今的时代意义、弘扬的价值等各方面,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同时,分门别类的开设各类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使得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另一方面,作为学校主体的青年学生也要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青年学生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社团举办的传统文化展示节,通过照片展览、文字描述、现场讲述、乐器演奏、服装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校甚至全社会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各高校乃至社会、政府机构建立的文化传习馆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且可以加强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弘扬传统文化。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最佳场所,借助高校独有学术氛围,结合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并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使传统文化在校园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与发扬。

四、结 语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数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加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然而,传统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还很多,需要突破的“瓶颈”也不少,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与关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实现在大众群体中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凤霞,李碧权,黄孟彬.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及反思[J].长春大学学报,2014(1).

[2]陈朝云.先秦中原文化传播模式探究[J].求是学刊,2009(5).

[3]王秋生,杨永军.文化传播的载体:从结绳记事到抽象文化的物化[J].新东方,2006(4).

[4]龙丽双.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J].新闻爱好者,2012(2).

[5]赵仁龙.传播学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D].陕西中医学院,2012.

[6]王春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的新探索——玉溪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个案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报,2009(11).

[7]罗树萱.传播学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2(2).

[责任编辑:艾涓]

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外传播;文化亲缘;民族文化产业;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东盟

[作者简介]丁智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9;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3

一、引言

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文化产业发展是民族文化自身的主体性建设与发展需求,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诉求,民族文化产业成为当前文化变革期民族地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研究方兴未艾,对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也随之兴起。学界已关注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较多阐述民族文化产业意义、现状、问题和途径。对外传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活动。随着中国开放程度提高和国际地位提升,关于对外传播研究也逐渐增多,主要的研究兴趣和焦点大多是国家形象及其传播问题,大众媒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问题等。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是我国实施对外传播的前沿。文化与传播是内生互动的,民族文化产业与对外传播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但学界对二者关系却较少研究。当前,文化产业已是文化存在的主要方式和形态,能否以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新形势下文化传播方式与路径来提升民族地区的对外传播效果;如何以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及其面对东盟传播的形势需要和实践历程为例,分析探讨民族文化产业与对外传播的互动关系及其效果。

二、借助文化亲缘性市场,积极实施对外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之于对外传播的意义,过去我们虽有注意但重视不够。大多将对外传播等同于对外宣传,其基本取向多以国家中心,忽略非国家主体,以非赢利为首要目标,限制了对外传播的途径与效果。即便注意到大众传播主体,也认为只要媒体全面增强了传播力,就会对目标国家受众产生直接影响,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近年来我国加大外宣投入力度,外宣媒体的整体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但外宣成果数字不断攀升的同时,外宣效果远未达到预期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对外传播的思维方式,以文化传播提升传播效果。相对于直接的、显性的传播效果,文化传播因是一种中性手段,既少宣传味,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易于沟通和认同,故其效果是间接、潜在、深层持久的。“文化传播因为具有‘不动而屈人之兵’的强势的思想意识渗透作用,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从文化传播规律而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内在接受机制与外部的传播机制相互联系并共同发挥作用。比如:外来文化对该民族生存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外来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规模的大小;两种文化相隔距离的远近等。而在这一系列因素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异程度是关键,结构相似性的外来文化更能被接受。因为相似的文化模式具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较少触动自身传统的价值评估尺度,可以避免认同意识的混乱。这也即是文化亲缘性问题。因为历史、地理、语言等方面原因,文化亲缘性市场与中国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首要区域。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地区的文化折扣也较低。从这些因素看,东盟国家是我国特别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最大的文化亲缘性市场,具备进行文化传播的深厚背景和坚实基础。

与东盟国家相邻的广西、云南两省区,处于中国与东盟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和东南亚进人中国的门户。自古以来,由于地缘相亲、人文相近,与东盟各国往来频繁,文化交往渊源很深;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既形成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也显露出国家或地区间文化融合的痕迹。无论是文化交流时间、文化的相异程度,还是文化心理和客观需要,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东盟具备交流共振的和谐性。更重要的是,西南边疆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沿边或跨境而居。云南、广西从西向东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边境地区存在着复杂的跨界民族人文环境。从总体上讲,东南亚半岛上的大多数民族都是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迁徙过去,中国西南与东盟国家接壤地区有频繁的民族迁徙活动。据文献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地区就有氐羌、百越、百濮三个大族群的部落,经过长期的发展变迁、分化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中国西南至中南半岛北部的各个民族。现在跨界民族的状态就是这种民族迁徙的留存现象。从分布上看,西南边疆地区与东盟国家跨境民族分布地域广、跨居国家多。这些跨界民族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族体而非政治人类学范畴的人们共同体。这也给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坚实基础。因为文化要素总是伴随着民族迁徙而传播,而文化起源地往往也是文化元素的最大集中地,愈是古老的文化元素便愈具有分布广泛的性质。民族迁出地的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已深深扎根于东盟各国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民族起源、历史承传、地理风习以及文化交流等原因,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和东盟国家有较多的文化认同理念和稳定的友好关系。要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主动走出去,加强与这些文化亲缘市场的文化交流,切实进行对外文化传播。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发展和密切相互间的经贸合作,建立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既给其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也为其建构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建设自贸区,文化要先行。自贸区“应该是一个区域性国际文化合作区。需要区域文化的相互认同与柔性支撑”。所以文化合作从一开始就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之一,2005年《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处于中国-东盟合作最前沿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对东盟的文化传播,既是实施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获得合作共赢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推进对外传播的战略抉择。近年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在自贸区框架下积极探索对东盟国家的文化传播路径。比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提升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东盟秘书长王景荣曾对博览会文化传播功能给予很高评价:“一系列精彩的文化大戏让中国与东盟各国彼此间领略到对方灿烂的民族艺术精华。实践表明,这种超越了地域界限的文化交流,在为东盟人民带来多样文化韵味和乐趣的同时,也为亚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比如建设中国一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一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西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开展系列活动,促进了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同身份认同以及共同价值观的建构,既为应对中国一东盟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深化双边的合作交流提供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持;也弘扬民族文化,为东盟各国提供一个客观、深入了解中国的窗口,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以文化消费创新对外传播方式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多种,除了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还有对外文化贸易。前两者更多是官方行为和其他非营利机构进行,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推广本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为宗旨;后者则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国家或民族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交换。文化是实践的产物,其特有的精神体系展现总是要依托一定的物质形态。即物化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产品。在当前文化变革时代,文化产业以独特的生命形态和创造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文化面貌、生态结构和生存方式,文化已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而存在。文化产业给对外文化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又无疑会提升文化传播能力。“任何文化精神的传播都必须找到相应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软实力必须借助于特定的文化产品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因为文化的特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更具有深远和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我们并没有把文化产品和服务看成重要的出口商品,注重文化交流,忽视文化贸易,更没有将其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虽然政府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宣传中国文化,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但其传播效果有限,影响范围较小,缺乏经济效益,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文化发展时代的需要;还导致文化产品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失灵、文化产品提供者开发积极性低、市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等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受众选择不同文化形式及其价值观的自主性增强,传统的强制接受型传播方式显然与实际需要不符合,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找到一条文化价值有效传递的市场化通道,吸引消费型传播方式应时而生。消费是传播文化价值的最好途径,以文化产品传播价值观,这也是西方思想影响中国的主要方式。对外文化贸易强调企业主导的文化产业国际推广。应该成为新时期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因为,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是“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与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文化产品的贸易从来就不是单一的物质贸易,输出的不只是产品和服务,而是理念和价值。“和接受外来思想一样,接受外来物品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它们被接纳的事实,而是它们被文化重新界定并投入到使用中去的方式”。《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倡导交流与贸易并举,扩大出口和对外投资并重,推动资源整合,创新交流方式等。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可传播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增加文化进口国对中国文化的亲切认知,提升国家文化形象。扩大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其传播的效果强大而深远。

文化贸易的发展基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对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其必然选择。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资源丰富:广西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全国首位;云南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数量居全国之冠。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既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其民族文化自身保护和传承的需要。“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不仅一般地涉及文化资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其意义世界解读的话语权。”要使民族文化得到顺利传承,必须对这些文化进行发掘和推广,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发扬传播。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资源处在不断交流之中,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文化资源已不可能为该地区、该民族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不仅使物质资源的争夺全球化,也使精神文化资源开发走向全球化。各国加强了对全球资源的争夺和分享。新的信息方式极大方便了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采集和重组的能力。“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了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与之相适应。富国利用全球性文化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外族、外地域文化产业发展对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资源构成威胁,使其难以得到延续、传播和利用。面对全球化趋势,民族地区不能坐以待毙,也要变被动为主动,实施新的文化资源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代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和东盟国家有较多的文化认同理念和稳定的友好关系。为双方孕育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和产品消费主体。借助文化亲缘性市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在通过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对外传播方面迈出可喜的步伐。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一直是文化部重点推进的发展方向,目的是打造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圈。文化部强调要加强与东盟比邻省份的直接参与,扩充合作活力。鼓励和调动我国地方政府、社团、民企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次区域合作与区域合作的互动;意欲将广西、云南等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经济和文化的桥头堡,促进与东盟国家更广泛的交流。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使广西、云南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逐渐升温,联合打造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成为共识,走出去成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战略。从2006年开始。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定期举办,并签署了双方文化产业合作的《南宁宣言》,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构建了走出去的合作载体,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彰显了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在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双方文化交流的层面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已从政府间文化交流发展为政府、民间并举,从单纯的文艺演出向组织文化研讨会、开展文化考察、培养艺术人才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模式转变。尤其是以民族文化元素打造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内容,搭建民族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西与越南合作打造的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与柬埔寨合作建设的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两个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开创了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项目已列入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贸易重点项目。《云南映象》在海外48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540多场。在海外市场开出了每场3万美金的报价,上座率100%,不仅创下了云南舞台艺术作品商业演出的最高票房纪录,在传播民族文化感动世界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改变了以往民族文化海外展演局限于简单的劳务输出以至于收入与价值不成正比的问题,突破了以前展演大多停留在海外华人受众范围,无法进入主流市场,起不到真正传播民族文化作用的局面。可以说,《云南映象》是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甚至整个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典范。广西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和越南数字技术电视台分别签署了电视节目交流协议和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老挝国家电视台第三频道开设“今日广西”栏目,内容由广西卫视提供;越南数字技术电视台将接收并在越南全境播出广西卫视节目。实现部分电视节目在越南的全境落地。云南民族服饰刺绣、云南江川青铜文化、“大河儿女”大型民族摄影、花腰彝族女子舞龙队、彝族海菜腔民歌、花腰傣族服饰、拉祜族民间民族歌舞等众多原生态民族文化也成为云南借大湄公河流域向东盟推介的文化项目。这些民族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同时,文化传播悄然进行,并具有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四、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秉承内容制胜理念,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国际化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内涵和精神要义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也决定它的市场竞争力。文化产品能否获得国内外消费者认可,还要看文化产品的思想感染力、情感亲和力、精神震撼力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出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自身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创意元素是进军东盟市场文化产品的核心。是形成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充分体现民族元素、民族内涵、民族创意的文化产品才有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好进入东盟市场。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针对东盟市场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寻求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现代解读与国际化承载方式,通过可感知的商品将民族文化形象化、具体化,生产出更多体现西南民族文化精神的原创产品,形成特色性文化产品引领对东盟文化贸易整体发展的战略格局。在对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审美观进行创意性表达和市场化开发的同时,选择折扣度较低的文化产品类型,借用东盟国家受众熟悉的文化样式和采用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生产策略,以有效降低文化折扣,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多种途径拓宽民族文化产业对外传播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传播格局

经过这些年努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范围渠道也不断拓宽,比如此前已建或在建的有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园、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出版)物流园、中国一东盟(防城港)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西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渠道。但这还远远不够,渠道建设是解决民族文化产业对外传播的关键。首先要利用好国内渠道,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文化产业论坛等,建议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增设文化产业专区。或者在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期间同期举办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博览会;以正在建设的广西文化产业城为基础,有效整合国内文化产业资源形成合力,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争取文化部在广西或云南设立主要面向东盟的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中国一东盟民族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推进出口型民族文化产品生产与海外传播等。其次是拓展建立国外渠道。鼓励扶持民族文化企业在东盟国家建立专业的发行公司:或者借船出海,与东盟国家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借助国际营销网络打进东盟主流文化市场。依托其他行业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建立东盟国家销售网络:积极争取各驻东盟文化机构为西南民族文化企业和产品搭建推介平台;组建民族文化产业进入东盟市场的中介协会:在东盟国家的中心城市和南宁、昆明,建立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园区,共同开发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产品市场。还可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展示、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西南民族文化产品网上超市等。

(三)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民族文化产业骨干企业

鼓励民族文化产业进入东盟不是一窝蜂的对外文化展演推销,如果缺乏民族文化底蕴的廉价推销、硬性搭配,或者不切实际的贪大求量、急于求成,不但不利于对外文化传播,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及文化产品附加值的下降。要注重品牌营销战略,打造蕴涵西南民族文化元素的自有品牌。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至关重要。只有在加大力度、提高层次上下功夫,巩固民族文化对东盟交流的已有品牌,才能进一步打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具有外销能力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企业是东盟市场开拓的主体。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按照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要求,开展跨区域、跨行业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外向型文化企业,实现资源、资金、人才、市场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成为人才培养、制度创新、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的平台,为高水平的民族文化创意和高效率的运作提供空间,为在东盟国际市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为企业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给予文化出口企业以扶持;利用主导的博览会、文化产业论坛等国际性文化活动为企业搭建展示平台,增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力。

(四)培养民族文化产业对外传播的人才

民族文化产业对外传播需要国际化、应用型的文化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经营贸易人才。既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同时注重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还要培养对东盟文化市场的研究非常深入细致、熟悉国际文化市场、与国际发行渠道有密切联系、适应对外文化传播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可在广西、云南等地高校设立民族文化产业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基地,在文化出口优秀企业设立民族文化产业国际贸易人才实习基地。还可探索中国一东盟文化培训教育合作新模式。建设一批具有中国一东盟教育文化交融特色的学校。开设民族文化创作、民族艺术编导以及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等系统课程,将相互间各国风土人情、民族文化资源列入教学内容。由此建设一支庞大的民族文化国际化人才队伍,为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结论与讨论

民族文化一直是中外交流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外宣方式。生动而不机械、艺术而不呆板地向国际社会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空间、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传播的时代,通过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提升对外文化传播效果,民族文化产业就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与传播路径。由于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及文化亲缘性关系存在,民族文化产业既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差异化战略,也是其提升对东盟的传播能力与效果的必然选择。要抓住当前文化发展和区域对外传播的机遇期,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多种途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及其对外传播,提升对东盟传播能力。

当然,民族文化产业与对外传播的结合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涉及不同学科的许多方面。本文尝试探讨二者互动关系以及民族文化产业对外传播的路径由来与效果的可能。对于民族文化产业与对外传播辨证关系还有待严密的理论建构:而全面深入考察民族文化产业与对外传播的相互影响,不是一般传播学意义的效果评估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测算,需要建立民族文化产业与对外传播互动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方法。本文主要以一个区域为例展开论题,研究材料与结论是基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更具普遍意义的研究有待于以后更大范围的考察和分析。

[责任编辑:陈梅云]

茶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裂变;阶层分化、思想混乱;整合;文化认同

[摘要]当代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当代中国的大转型,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裂变,从而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力,着力维护思想文化领域的稳定,增强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是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代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内思想文化领域内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统一人们思想,凝聚人们力量,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切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着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难度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艰巨任务。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社会的分化和裂变导致的思想混乱,而我们唯一的出路就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力,着力维护思想文化领域的稳定。

一、当代中国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认同和思想领域的稳定

现代化与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对矛盾。现代化往往促使利益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不和谐,社会不和谐又往往延缓甚至中断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而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前提是要维护社会的稳定,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就国内来说,“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而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思想文化领域的稳定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社会和谐是人自身的和谐,关键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我们今天讲社会和谐,虽然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内部结构的和谐和外部环境的和谐等多种含义,但人自身的和谐最为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和谐社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开拓者、创造者。和谐始于内心,科学的信仰、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人自身的和谐,要求作为个体的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我们这里所指的人,既指作为单数的人即个人,又指作为复数的人,即集体的人。所以,这里的思想稳定,即包括个人自身心灵的安宁,也包括群体的思想稳定。

其次,社会的稳定包含着人们思想的稳定,思想稳定是社会稳定最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稳定,一个国家是否安全,既取决于国家的硬实力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技术实力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如文化感召力、民族精神凝聚力、价值观影响力、意识形态整合力等等。在文化软实力中,文化认同最基础,思想统一最关键。正因为如此,在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民族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性,着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在深刻分析此次危机的根源时,文化问题尤其是价值观问题,也被纳入到讨论之中,西方国家一直在担心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西方价值观的丧失。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在冷战结束后也在担忧其主流价值观的丧失,也正在寻找增强其文化认同和国民价值认同的途径。其目的恰恰是维护美国的国家特性,应对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危机。

最后,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维护人们思想的稳定,打牢全国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思想文化的统一,即失去了文化上的认同,也就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思想就会出现混乱,社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发展也因此失去了正确方向。在这方面,苏东剧变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目的都在于打牢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创设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二、当代中国正面临着社会快速分化带来的思想裂变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虽然只是一句电影台词,但却反映了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当代中国,正处于一系列重大转型过程中,如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从集权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型。这一系列的转型必然带来人们思想上的分化、冲突和裂变。这种分化、冲突和裂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结构的裂变导致家庭伦理道德的裂变。这里的家庭裂变不是指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是指家庭成员身份的裂变。过去,我们常讲,我们家祖宗三代均是农民,或者说我们家祖宗三代是牧民、商人。但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许在一个家庭里,祖父辈是农民,但父母辈就不都是农民,而到了儿孙辈,情况就更复杂了,有的当工人,有的当农民,有的当知识分子,有的当公务员。就收入而言,有的可能下岗待业无收入来源靠领取救济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度日;有的可能作私企老板收入可观;有的可能当公务员收入相当稳定。就文化水平而言,有的可能是文盲,有的可能具有博士学位。就宗教信仰而言,有的地方的家庭已经出现一个家庭内的成员信奉多种宗教的情况①。过去单一的家庭结构发生分化,过去相对稳定的生产方式、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被打破,过去维系家庭稳定的伦理道德现在已经难以维系了。其结果是:家庭矛盾激化、婚姻关系破裂、兄弟之间反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方面,我们可以在各种媒体上找到很多相关的案例。这一切说明,传统的家庭和睦关系因为家庭成员身份的分化而遭到冲击,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难以为继。

第二,阶级阶层的分化导致阶级阶层文化认同的下降。过去,我国主要存在工人、农民两大阶

级和知识分子、管理者两个阶层。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分化。就工人阶级而言,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工人已经广泛分布于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形式中。因此,工人阶级已经发生了分化。对于人口众多的农民阶级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分化更为严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原有的一些阶层分化的同时,新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在分化过程中,有些阶层的经济社会地位提高了,有些阶层的经济社会地位下降了,出现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利益集团。阶层的分化带来了阶层文化认同的下降。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导致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不同阶层的人们开始出现思想困惑或混乱:“我们是谁?”“我们到底属于哪个阶层?”“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政治诉求?”“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位?”这种阶级或阶层的分化对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造成极大困难,导致不同群体产生不同程度心理上的危机。

第三,快速的社会流动,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导致个人身份的快速变化,从而导致个人心灵人格的裂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流动的明显加快,个人身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是农家子弟,通过多年的奋斗,现在有的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企业家或者是大学教师;过去是国有企业的工人,现在有可能成了个体工商户、企业老板;过去是国企领导,现在有可能成了私营企业主或股份公司的董事长;过去是国家干部,现在可能变成了国企老板或外资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在这种快速的社会流动中,相当一部分人即使身份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人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一样,在封闭环境下与在开放环境下不一样,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不一样。社会流动的加快,个人身份的快速转换,导致个人身份的认同危机:“我到底是谁?”“我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我是开放的还是保守的?”“我是农民工,但我到底是农民还是工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感到:“我们的身体已经走在了灵魂的前面,因而身体很累、灵魂也很累。”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领域内出现了许多错位,许多人把“底线”当成了“上线”,把“反常”当成了“正常”,有的人甚至把“无耻”当成了“无畏”。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人们思想上的纠结和精神上的疾病,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自杀已成为15~34岁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数据,在过去50年里,自杀率上升了60%。而在自杀原因中,心理疾病又居首位。2011年10月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举行首次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过程时,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精神卫生问题的严重性在我国十分突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约1600万人。

第四,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正导致统一的中华文明的裂变。2008年发生在西藏的“3?14”事件,2009年发生在新疆的“7?5”事件,已充分暴露出我国文化认同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华文明具有5 000年历史,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就是这种文化认同的反映。但冷战结束后,受境外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上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又属于跨界民族,因此,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正在下降。由于少数民族受社会转型的影响相对剧烈,同时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程度参差不齐,加之许多少数民族地处边疆,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的冲击,也往往最容易造成对中华文化的疏远。

第五,快速的社会转型、剧烈的思想变革,正导致执政党内部思想的分化。在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等矛盾冲突,已使人们的思想、思维结构以及价值体系产生裂痕,带来困惑,使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失去平衡,出现了不知所措的“浮躁”情绪乃至精神的“错乱”,甚至精神危机。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我们执政党内,党内思想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我们党的宗旨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广大公务人员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应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不图回报、无私奉献。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在党内开始滋长蔓延,助长了党内追名逐利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泛滥。权钱交易、行贿索贿、贪污腐败、奢侈享乐的现象比较严重,开始成为人们忧虑的焦点。有的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毫无政治信仰,更无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的党员道德败坏,精神堕落,伦理道德丧失,政治道德缺失。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了党员价值观的扭曲,另一方面导致党群关系的恶化,进而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我们为何要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为何要搞清楚“六个为什么”,为何“要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执政党内思想不够统一,对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下降。

总之,快速的社会转型导致人们思想领域出现的变化与我们着力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极不相容的,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相适应的,也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就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中华文化认同度的下降,从而影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三、如何对多元的思想文化进行整合,是我们思想理论战线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不断提高认识,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认同,统一人们思想的重要性。我们始终认为,一个社会,最可怕的混乱是思想上的混乱。中国一旦出现思想上的混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一旦出现社会混乱,会是一盘散沙,这不仅对中华民族是一种灾难,而且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灾难。因此,在

当前,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应该着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对于执政党来说,应该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刻。要维护13亿人的思想稳定,最大限度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就必须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多样化的文化和价值观。如何把国外文化中合理成分、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革命传统道德,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创新精神整合起来,概括提炼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经过60多年发展,30多年改革,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以一个经济大国崛起以后,必须重视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建设。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因此,在当前,一方面,我们要继续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尽快概括提炼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并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密切关注社会思潮,把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使全体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第三,始终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但“多元并存”并不是无序和放任的并存,而是“一元主导”下的并存。没有“一元主导”,文化思想领域必然陷入一片混乱。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因此,在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同时,要引导全体人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四,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160多年的发展史,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威力;我们应当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深入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第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大胆地学习与借鉴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要坚定地实行文化领域的“双百”方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要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对于来自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社会思潮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与鉴别,克服和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与侵蚀。我们必须牢记:“如果面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不闻不问,不批评,不斗争,听任它们去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我们的意识形态,那是极其危险的,势必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六,加强对中华文明的宣传和研究。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文明。但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中,中华文明正在丧失其影响力,许多国家把中华文明当作一种落后的文明甚至是野蛮的文明。而在国内,在我们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感正在逐步强化,中华文明的凝聚力正在逐步下降。长期下去,没有被断裂的中华文明很有可能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被分裂。统一的中华文明不存在,国家意识形态就难以存在,思想稳定就难以保证。这是十分让人忧虑的问题,也是现在需要加强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良好机遇,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尊重民族文化差异中实现中华文化认同和思想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与稳定。

第七,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理论阵地建设,为保持全民族的思想稳定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要从国家安全和民族存亡高度增强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一方面,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渠道向全国各族人民展示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主要成就,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产生的理论成果,争取在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中让全国各族人民更多地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第八,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一个重要战场。针对网络传播无国界、隐匿

性和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特点,我们必须从维护全民族思想稳定的高度,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善于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使互联网成为维护思想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

第九,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派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敢于追求真理、反对谬误,歌颂美善、反对丑恶,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坚持创新、反对守旧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第十,加强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政治思想稳定机制。“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一方面,我们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思想稳定和团结统一;另一方面,全党要明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更要带头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给予具体的指导与支持,真正使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总之,在社会快速转型带来的人们思想文化裂变的情况下,在多元文化并存竞争的文化发展格局下,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人们的思想稳定,是比发展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更为艰巨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谢绮珊,农村自杀率三倍于城市[N],广州日报,2011-09-08

[3]孙乾,精神卫生法追究“被精神病”人刑责[N],京华时报,2011-10-25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

[6]江泽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邓小平文选[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李文苓]

上一篇:配合比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