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的讽刺艺术范文

2024-04-17

浅谈小说的讽刺艺术范文第1篇

撰写人:廖成斌

导师:熊岩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作者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是位学贯中西而富才情的学者。《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1),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先后完成了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作者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入精神“围城”的境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围城》是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自面世以来,至今已有英、法、德、日、俄、捷等多种文字的译本,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它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作品中充满丰富、形象、生动、令人叫绝的精辟比喻;各种机智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格言,以及古今中外的典故、逸闻,纷至沓来,琳琅满目;采用独特的象征,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常以幽默的笔法针砭时弊,描摹人物世态,调侃“芸芸众生”,神形毕肖地描绘出各色男女在特定的场合下的所思所想,传达出人物瞬间所萌发的心思和微妙的情绪,在幽默外表下露出辛辣犀利的笔锋,一针见血。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

下面就《围城》的艺术手法试作分析。

一、精辟的比喻

《围城》的成功离不开大量妙趣横生、联篇缤至的新鲜比喻的创造和运用。有人统计,一部23万字的《围城》中所用的比喻的数目,有数百之多。且堪称妙喻也可以说是多不胜数,美不胜收。作者常常涉笔成趣,让那些机智隽永的巧喻脱口而出。例如:他写行人雨天在泥泞的路上鞋底上厚厚的泥巴,就逗趣说那“抵得贪官刮地皮”;说旅店里卖不出的变色变质的半生红烧肉,“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锋利而贴切,逗人发噱。又如:说“鲍小姐那类女人”是不“伤春”的,“一切衣服在她身上像只软木塞之于酒瓶口,不需要酒的时候才需要瓶塞",(2)一个生动的比喻就能使读者对鲍小姐的生活作风了然于胸。还有方鸿渐在本县省立中学作报告时大谈鸦片、梅毒,“令那纪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方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失去了贞操”,(3)形象而又俏皮,耐人寻味。

《围城》丰富的比喻,风趣幽默,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讽刺艺术效果。比如作者在嘲讽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开壳的煮熟鸡蛋”。(4)又挖苦他“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耳,蠕蠕欲活”。(5)暴露出李梅亭贪图虚荣,一顶‘高帽’就使其飘飘然。在描写假哲学家褚慎明时:“褚哲学家害眼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的弹出的子弹’,险的突出眼眶,迸碎眼镜。” (6) 生动地勾勒出褚慎明卑鄙下流的丑相,揭示出其肮脏的灵魂。在描写以嫖娼与赚‘外快’为其能事的‘侯营长’的长相时则形容他“他有个桔皮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尽应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7)尖酸刻薄地讽刺侯营长那丑陋的嘴脸„„诸如此类显示出作者丰沛联想力的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仿佛一枚枚辣味十足的野山椒、俯拾即是地散布在作品的情节、肖像、人物心理、细节、性格以及自然景物等各类描写中,令人目不暇接。既大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讽喻性,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对于绘声绘色地刻画人情物态,常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围城》有如此众多的妙喻,这与作者对比喻有深入的研究有关。钱钟书在他的学术名著《宋诗选注》和《管锥编》等著作中强调“广譬喻”。在《旧文四篇》里又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对比喻艺术的精深研究,加上高超的分类取譬能力,使他能够在小说中把各种新鲜奇妙、生动形象的比喻散布在各方面的描写中,使《围城》的讽刺语言更机智幽默。

二、蕴含深意的象征

读《围城》,不但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惊喜,体会到妙趣横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蕴含深意的象征。其中,最富于人生哲理的是关于“围城”这一主题,小说中有一段对话说得很明白:

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用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e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8) 这段话为主人公的“婚姻”埋下了伏笔,也是全书的主题。暗示方鸿渐的婚姻是场犹豫不定的追寻游戏。在归国途中,方鸿渐在鲍小姐的追求和引诱下,与她一起“勾搭”。在苏小姐、方鸿渐、唐晓芙的错位追逐中,他也终难成眷宿。最后,他被精明、柔韧、工于心计的孙柔嘉擒拿到手。开始,方鸿渐以为孙柔嘉只是个女孩子,事事都要请教自己,待到订婚时才发觉,她在羞涩缄默的外表下有着“专横的意志和多疑善妒的敏感”,“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所以订婚一个月,方鸿渐“仿佛有了女主人”。结婚之际经赵辛楣提醒,方才警醒。此时,却已深陷“围城”。从此,他们二人陷入传统的琐碎缠绕的日常生活。孙柔嘉日益成为方鸿渐的暴君与精神囚笼。方鸿渐最后与孙柔嘉决裂,准备到重庆去,而重庆未必不是另一个“围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围城”不仅象征了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追求、挣扎、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更象征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此外小说最后一章反复提及的方家那个传家宝——老式自鸣钟,方遯翁把它看作一个宝,“方遯翁挑好挂钟的地点,分付女用人向房东家借梯,看鸿渐上去挂,替钟捏一把汗。”(9)遁翁希望鸿渐把这只钟作为传家宝传下去,也寄托着他对鸿渐光耀门楣的希望,然而这只老式钟却是那么不合时宜地每点钟慢七分,“柔嘉笑道:‘照这样说,恐怕它短针指的七点钟,还是昨天甚至前天的七点钟,要它有什么用?’”(10)时间自己与自己不符,“她又说鸿渐生气的时候,拉长了脸,跟这只钟的轮廓很相像。”“我发现你说话以前嗓子里唏哩呼噜,跟它打的时候发条转动的声音非常之像。你是这只钟变出来的妖精。”(11) 小说最后也是以这只老式自鸣钟作为结束的,“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饭,希望他会和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12)作者把这只钟安排在这里,也象征着方鸿渐就像这只自鸣钟混淆时间自我迷离而找不到出路。

三、幽默的手法

凡是读过《围城》的人,无不被它那妙趣横生的语言逗得忍俊不禁。用两个字说,就是 “幽默”。“幽默”一词是舶来品,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这个文明故国似乎很缺乏,中国的笑话故事很多但幽默作品却不多,即便有一些,那也只是如:《水浒》描写李逵、鲁智深,使人“或笑或哭、亦哭亦笑,时而哭不得笑不得,远超乎讽刺褒贬之外,而达乎幽默同情境地”;(13)《西游记》描写孙行者,猪八戒使人“于嘻笑之外,感觉一种热烈之同情,亦是幽默本色”;(14)《儒林外史》“几乎篇篇是摹绘世故人情,幽默之外杂以讽刺”。(15)但比起《围城》,未免幽默不足。钱钟书犹如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运用各种机智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格言,以及中外古今的典故、逸闻,纷至沓来,琳琅满目。常使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风趣幽默。

钱钟书在自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还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围城》序)而这一类人物,就是当时的病态的知识分子。《围城》中常用诙谐的锋刃刺向这些所谓的“无毛两足动物”。这主要表现在:

(一)、漫画式的笔法

钱钟书常用漫画式的笔法勾勒“众生”,他以锋刃的笔法高超地概括出一幅幅神情毕肖的漫画形象,使人未见行藏,便已看出人物的性格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第七章开头对汪处厚的肖像描写:

“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夌尖角胡子,不料没有枪杆的人,胡子都生不像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为了二十五岁的新夫人,也不能一毛不拔,于是剃去两缕,剩中间一撮,„„这也许还是那一缕胡子的功效,运气没坏到底。”(16) 看到这段惟妙惟肖的肖像刻画,一幅活灵活现的漫画就形象地浮现在读者脑中了。作者在描绘这位汪大人可笑的容貌时,对他的历史、思想、心理也一并作了讽刺,使他一亮相,就给人滑稽、迂腐的印象。

又如对沈太太的描写:“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17)——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厌恶至极。

可以说,在《围城》里的“芸芸众生”中,几乎每个人物(唐晓芙例外)出场时作者都对其肖像进行了一番讽刺性描绘。常常采用既含蓄而又挖苦的漫画式笔法,令其形神毕露。例如,那位出场一次的“哲学家”,他的名气是靠同外国著名哲学家通信和会面猎取来的。当他沾沾自喜吹嘘他同罗素会面的对话时,其实是在揭露自己的空虚和无聊。再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自称是一位研究生物的老科学家,人们却看不到他的科学家风范。其实是一位心术不正,好色贪杯玩弄权术的学界官僚,他本身就是那所黑暗腐败的大学的化身。在法国取得文学博士头衔的苏文纨号称“才貌双全”的“女诗人”,但她的“得意之作”竟是抄袭的一首德国民歌。自称是“诗人”的曹元朗,其“杰作”《拼盘姘伴》,令人发噱作呕。这两个最后却结成秦晋,确是“珠联璧合”。还有,韩学愈从美国的爱尔兰骗子那里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骗取了大学教授的头衔,还让他的白俄妻子冒充美国国籍,以便到英文系任英语教授。为了灭迹消踪,杜绝后患,他勾结陆子潇,教唆学生蓄意搞垮方鸿渐,勾勒出了一个厚颜无耻、奸险残毒之徒。„„像这样的例子,在《围城》中随处可见。每一个人物,在钱钟书的笔下都化作一幅幅讽刺性极强的漫画。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品尝到漫画式的幽默。

(二)、调侃式的行文

作者常用半是讽刺半是悲怜的口吻调侃“芸芸众生”,他是绕舌的、俏皮的、促狭的,联想特别活泼、思维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他总是尽情地挥洒着那种博引经传,融贯中西,联类无穷的超越具体描写对象驰向更广阔思维空间的讽刺幽默笔墨,造出一种由博识、睿智、谐趣构成的有智性之类的审美世界和巧喻迭出、纵横恣意的独特文体。在调侃方鸿渐购买假文凭时,作者引用《圣经》里的故事作比:“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18)在嘲讽他的自我解嘲时,又拉来了中西古代哲人柏拉图和孔子作陪衬:

“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士兵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父亲和丈人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是决不开这个学位。”(19) 如此调侃,活画出主人公自欺人的阿Q相。正如作者所说“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虚,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在谈到方老爷给孙儿取名“阿丑”时,作者也要引经据典戏谑一番:“人家小儿要易长育,每以贱名为小名,如犬羊狗马之类,又知道司马相如小字犬子,桓熙小字石头,范晔小字砖儿,慕容农小字恶奴,元叉小字夜叉,更有什么斑兽、秃头龟儿、獾朗等等,才知道儿子叫‘阿丑’还算有体面的。”(20)从中看出方遯翁父子的迂腐、是典型的封建“遗老”、“遗少”。

在调侃鲍小姐“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时,说她是“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列陈;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真理”。(21)写出了鲍小姐的行为放荡,惹得“那些男学生满腔邪火,伤害及中国国体”。

在《围城》中,作者不但对“知识分子”、行车走卒之辈进行尽情调侃嘲弄,就连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也要对它们进行一番戏谑。如对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去重庆途中所乘的车就有这样精彩的一段描写:

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机器是没有脾气癖性的,而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桀骜不驯,怪僻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些粗人休想驾驭了解。它开动之际,前头咳嗽,后面泄气,于是掀身一跳,跳得乘客东倒西撞,齐声叫唤。(22) 像这样拟人化的调侃,读过之余,每有会意,一种舒心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在行文中,《围城》通篇都是戏笔。因此,它又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悲剧。

四、独特的讽刺艺术

《围城》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围城》说,“《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虽然许多人不一定认同,但《围城》的讽刺艺术之高超却是事实。《围城》的讽刺艺术也是独具一格的,有人说《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式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钱钟书用的是尖锐的长针,乍看之下,对患部没有什么用,但像针灸似的对准医疗部位刺下,刺得深,刺得透,一疼之后便舒畅无比,让人被刺得心服口服。钱钟书抨击人生病态、笑骂人性弱点,通过诙谐、轻描淡写的笔调,把个个读过几本书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龌龊灵魂一一勾画出来。

“‘——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杂志上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样,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口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23) 有些人怀疑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什么外来的东西放进去就变了颜色,这未尝不是事实。

“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想说谎话,说话以后,环境转变,使他也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意向。办行政的人尤其难守信用,你只要看每天报上各国政府发言人的谈话就知道„„”(24)这是“言行不一致”的人的最好托词。

“那些学生虽然外国文不好,卷子上写的外国名字很神气,有的叫‘亚历山大’,有的叫‘伊利沙白’,有的叫‘迭克’,有的叫‘小花朵’(Florrie );有个人叫‘火腿’(Bacon), 因为他的中国名字叫‘培根’„„”(25)在语文水准日益低落的今天,这段嘲讽文字可说是现实最好的写照。

“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没读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的大幸。”(26)这样讥讽人类假动作的方式,既生动又有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对于一位讽刺幽默作家来说:“一切琐庸的、可怜的、鄙陋的东西,似乎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美学论文选〉)钱钟书还善于用洞烛幽微、纤芥毕肖的笔触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微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

首先,《围城》的讽刺幽默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观察和分析,深层次地进行艺术开掘。如《围城》对少女唐晓芙初恋的心理,老处女范懿装腔作势的心态以及对汪处厚太太内心世界的刻划,就十分的传神精微而深刻。如范懿这位“女生指导”僻处山谷,年华老去,无人问津,性格也变得古怪起来。她喜欢打听消息,搬弄是非,对女性的同事总要在背后攻击几句,决不能轻易放过。听说汪太太给她做媒,求之不得,但又故弄玄虚,强自矜持,经过一番自我克制,还掩盖不了胸中的那点猴急的心情。汪处厚夫妇请吃饭,她五点钟才过就到汪家。见过辛楣以后,“像画了个无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围在里面,谈话密切得泼水不入”。(27)而且处处随口凑趣。辛楣说这儿闷得很,没有玩儿的地方,范懿说:“可不是吗?我也很少谈得来的人,待在这儿真闷。”辛楣说曹禺是个伟大的戏剧家,范懿快乐得拍着手掌道:“赵先生,我真高兴,你的意见跟我完全相同。”高校长进来,辛楣乘机把首席让出来,高校长想了想后不同意,仍旧要辛楣坐,辛楣不肯。高校长让给范懿,“范小姐只是笑,身子像一条饴糖粘在椅子里”。回去的路上,她几次设法要把同行的方鸿渐、刘小姐支开,留下赵辛楣和她两个人走。她一会儿说桥太窄,让辛楣陪她走河底;一会儿说忘了手提包,让辛楣陪她回汪家去取。绘状心理,逼真如画。既不失幽默,又颇具讽刺色彩。

其次,他还善于透视人物言行举止的心理基础,挑开蒙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温文尔雅的面纱,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讽刺对象灵魂的丑陋,戳穿和嘲笑对象在言行举止上的虚假性。李梅亭在赴三闾大学就职的路途上所表现出的吝啬心理就很有讽刺意味。启程时,他抢着买低等船票,明明是为了自己省钱,却偏要撒谎骗取别人的好感。路途中,他因为舍不得用自己的新雨衣,便找借口用别人的伞,他带了一木箱药品,准备在内地的学校卖个好价钱,却不愿意给一些仁丹于身体不适的孙柔嘉服用。因为一包仁丹开封后就卖不到好价钱。但不给药,又显得过于小气。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记得前些天已打开一瓶鱼肝油丸。虽然鱼肝油丸比仁丹贵,但已开封的药“好像嫁过的女人减了市价”。于是拿鱼肝油丸,给孙柔嘉服下,弄得她又一次呕吐。李梅亭这种吝啬心理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心理活动中暴露出来,给人们以厌恶之感,其正人君子的假面具也就被一层层撕下来。这样的讽刺,不同于疾言厉色的抨击,而是通过客观地揭示真相来达到幽默的效果。可谓于平淡中寓谐趣,至拙而又至妙,不失讽刺意味。

另外,钱钟书还善于把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心绪交织在同一场合,形成微妙而又激烈的心理冲突。《围城》第三章写到一次青年知识分子的聚会,便是一场不期而遇的心理战。这次聚会由赵辛楣请客。有苏文纨、褚慎明,董斜川,方鸿渐等人参加。赵辛楣请方鸿渐的本意是为了使方鸿渐喝醉,在苏文纨面前出丑,以发泄妒嫉之情。结果让方鸿渐喝醉酒的目的达到了,但苏文纨却当着大家的面给予方鸿渐关心爱护,这使赵辛楣感到一种胜利后的失望;褚慎明与方鸿渐在席间互相鄙视,唇枪舌弹,各不相让;董斜川以会作旧体诗,懂“同光体”而自傲,又遭到赵辛楣、褚慎明的嘲弄讥讽;更有趣的是褚慎明因为美貌的苏文纨跟他讲“心”,竟激动过分,把夹鼻眼镜都掉进牛奶杯子里了。他拾起眼镜又不肯戴上,“怕看清大家脸上逗留的笑”。后来方鸿渐酒醉呕吐,褚慎明掩鼻表示鄙厌。“可是心上高兴,觉得自己泼出的牛奶,给方鸿渐的呕吐在同席者的记忆里冲掉了。”(28)对褚慎明这种阴暗心理的讽刺,触及了某些知识分子最敏感之处——面子。这种把讽刺形象的丑陋心灵,由隐到显,由暗到明,通过心理战而昭然若揭,猛然外化的手法,显示出钱钟书讽刺幽默的高超、犀利。

总之,《围城》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它时而让你笑,时而让你哭,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惘然若失的悲剧底蕴。

注释:

(1)、《围城》序第一页; (2)、钱钟书《围城》第三章第44页; (3)、钱钟书《围城》第二章第34页; (4)、钱钟书《围城》第五章第137页; (5)、钱钟书《围城》第五章第137页; (6)、钱钟书《围城》第三章83页; (7)、钱钟书《围城》第五章第160页; (8)、钱钟书《围城》第三章第89页; (9)、钱钟书《围城》第九章第306页; (10)、钱钟书《围城》第九章第308页; (11)、钱钟书《围城》第九章第308页; (12)、钱钟书《围城》第九章第335页; (13)、林语堂《论幽默》载《论语》第33期; (14)、林语堂《论幽默》载《论语》第33期; (15)、林语堂《论幽默》载《论语》第35期; (16)、钱钟书《围城》第七章第217页;

(17)、钱钟书《围城》第三章第56页;

(18)、钱钟书《围城》第一章第9页;

(19)、钱钟书《围城》第一章第10页;

(20)、钱钟书《围城》第四章第111页;

(21)、钱钟书《围城》第一章第4页;

(22)、钱钟书《围城》第五章第147页; (23)、钱钟书《围城》第六章第208页; (24)、钱钟书《围城》第六章第212页; (25)、钱钟书《围城》第六章第213页; (26)、钱钟书《围城》第六章第187页; (27)、钱钟书《围城》第七章第228页; (28)、钱钟书《围城》第三章第92页;

参考书目:

1、顾之川:《解读围城》,京华出版社2001版 。

2、昭新:《中国文学名作欣赏》,科学出版社2001版 。

3、郑观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评》,浙江文艺出版社。

4、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

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谊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版。

论文提纲

浅论《围城》的艺术手法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分析《围城》的讽刺艺术手法

(一)、精辟的比喻

(二)、蕴含深意的象征

(三)、幽默的手法

1、漫画式的笔法

2、侃式的行文

浅谈小说的讽刺艺术范文第2篇

者吴敬梓独具匠心的讽刺艺术。作者巧妙地运用嘻笑怒骂的讽刺手法,对范进及

其周围的各色人物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嘲笑,表达了作家对封建科举制度及在这

个制度奴役下的世人的强烈憎恶之情。作家运用揭示人物言行矛盾的方法进行讽

刺,在作品中,作家让讽刺对象处于自我矛盾、自我嘲弄的境地,使其出丑,现露

原形。比如,写胡屠户,就让他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以暴露其肮脏的灵魂,其讽刺

之深、艺术成就之高,值得细细品读。

关键词:范进、中举、讽刺艺术、“慼而能谐,婉而能讽”。

中国很少真正的讽刺小说。如果说,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创,在

老舍、张天翼、沙汀手中得到发展并初步成熟,到了钱钟书《围城》一书里日臻

完善。那么,请将讽刺小说的历史再往前推,你会发现《儒林外史》当数我国古

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作者吴敬梓本人曾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苦。因此,

在《儒林外史》中,他运用犀利的笔法,通过对人物外形的勾勒、对比、细节描

写等,运用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无情的抨击了明清时期僵化、腐朽的科举制度。

《范进中举》节选《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本故事

在结构上自成首尾,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但在思想和艺术特色上却充分体现

了《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范进中举》既是喜剧,也是悲剧,鲁迅先生曾

精辟地概括道:“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也就是寓庄于谐,寓悲愤于嬉笑怒骂中。

那么,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讽刺,才形成了如此显著的讽刺艺术特色

呢? 一,运用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

故事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展开。在作品中,作者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褒贬爱憎的话,

它让讽刺对象的形象、行为、内心因范进中举而产生自我矛盾,丑态百出,从而

淋漓尽致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人们的病态心理。

(一) 对范进的夸张描写

范进从二十岁开始考秀才,一直考到五十四岁才勉强考中。当喜报送到他家

的时候,他正抱着一只老母鸡在集市上卖呢,“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

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封建社会未能中举的读书人生活的狼狈与窘迫由此可

见一斑。

当邻居好不容易找到他并告诉他已经中举时,他还以为是邻居在哄他,故意

拿他开心,所以只装没听见,低着头只顾往前走。邻居生拉硬扯把他拖到自己的

第1页共5页

家门口,亲自看到了报帖,他这才知道是真的中了。

我们来看此时范进的语言和动作行为:

▲ 自己把两手拉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 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

漓漓一身的水。

▲ 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

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

这几段描写中,有语言,有动作,有行为。一个“噫”字,表现了范进出

乎意外的兴奋;一句“好了”,说明范进三十年寒窗、穷困潦倒的生活终于一去

不复返了,新的荣华富贵的生活马上就会从天而降了;两句“中了”,揭示了范

进追求功名利禄的内心世界„„作者运用了极度的夸张,把范进中举时的神态、

表情以及内心世界等描绘得栩栩如生。

(二)对屠夫的描写

对比度最鲜明、最强烈、最精彩的要算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了。范进中秀才时,

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去贺喜,进门却开口就骂范进是“现世宝”,

最后将“贺礼”吃光喝光后“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当范进去找他借盘

绕参加乡试时,却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范进被他骂得“摸

门不着”。此时的胡屠户是何等的高傲、自私冷酷、粗野霸道。然而当范进中举

后,他马上又带着不同的贺礼上门去了,连连夸赞女婿是“天上的文曲星”,甚

至范进喜极而疯需要他用巴掌将其打醒时,他忙说“天上的星宿打不得。”最后

迫于无奈,连喝了两碗酒壮胆之后才“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

范进回家途中,他一路上低着头为范进扯了几十回皱了的衣后襟,当他得了范进

的赏银时,是如此的虚伪,如此的贪婪。此时,一个活脱脱的市侩小人的姿态展

现在我们眼前,他是如此的前倨后恭,嫌贪爱富,一付奴颜媚骨与之前高傲的胡

屠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讽刺效果,让我们看到了在那腐

朽的科举制度背景下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三)乡民对范进的态度

范进去应乡试,家里人饿了两三天,也没有人过问,出榜那天,他穷得没有

米煮饭,也没有人来慷慨相助;范进中举后,人们竭力奉承,唯恐不及:「有拿

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了两只鸡来的」,范进被

胡屠户一巴掌打晕后,众邻居齐上前替他抹胸口、背心,争先恐后地巴结他。进

发疯后,众人齐想办法齐动手一起救治“老爷”的疯病。就连范进发疯时跑丢的

那只鞋,也有人特意去寻来“替他穿上”。众邻居极尽谄媚讨好之能势,丑态百

出。

第2页共5页

还有那拥有“万贯家私”的张静斋,在范进中举前从未曾听说过此人,然而在范进中举后,这位“大人物”却主动登门“攀谈”来了,又送银子,又送房,一下子从“一向有失亲近”变成“年谊世好”“至亲骨肉”了。这时范进的门前从以前的门庭冷清到如今的门庭若市,这是何等大的对比。

中举前,范进生活落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受尽世人的白眼和嘲讽,尤其是其岳父胡屠户对他更是开口便骂,肆意羞辱。而面对“岳父”的责骂和羞辱,他已习惯于逆来顺爱,低眉顺眼的认为“岳父见教的是”。长期的科考失败让范进长期备受“希望”和“失望”的折磨,在这种折磨的交织下他“卑怯屈辱”的性格形成是必然的。终有一天他“中了”,却也“疯了”,这极度欢乐的一瞬转眼被逆转,让人在觉得可笑的同时不禁悲从中来,这样的对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范进几十年赴考的辛酸悲苦。正当我们同情他时,事情又出现了转机——他醒了。醒来后的范进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所以,对平日惧怕的胡屠户也不怕了,称呼也由之前的“岳父”改为“老爹”了。作者通过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了,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作者就是通过这几组强烈的对比,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向往富贵的普遍倾向。正是在这种恶浊的社会空气的引诱下,在由科举考试制度造成的社会环境中,范进才会那样舍生忘死、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举业的成功。这种从人物关系和社会环境着眼去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表现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现实主义特色。

其次,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讽刺效果。

作者写人叙事,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掀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进行夸张,从而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比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就是一例。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作者却将范进发疯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而夸张的描写,通过“一拍、一笑、一跌”几个动作,将范进每一次赴试都充满希望和幻想,可每一次都失望而归,以至于当他真的中举时他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时的心理刻画深入木三分。发疯的描写是夸张的,可是范进的发疯又有其社会原因和心理依据,因而又是“真实存在”的再次,白描手法也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作者对讽刺对象从不直接评说,而是以客观的态度,描摹人物言行,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写来似乎非常冷静客观,但爱憎情感却十分鲜明,这是本篇讽刺艺术的突出之处。如张静斋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就很有特色。张静斋与范进根本没有什么瓜葛,连他自己也承认“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可是一听到范进中举,不用分说,就急不可耐地前来恭贺,开口“亲切的世兄弟”,闭口“你第3页共5页

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与范进称兄道弟,送了银子又送房子。作者对他无一贬词,完全是客观的描摹。然而张静斋那种虚伪面貌掩盖下的结交新贵,攀附权贵的居心,已经跃然纸上,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了。

二, 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课文围绕范进中举,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对文中人物、社会以及科举制度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一) 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对比范进中举之前,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是居高临下,见面就骂,骂他是“现世宝”、“穷鬼”,骂他是“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骂他是“想天鹅屁吃”、“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说自己“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不知累了我多少。”范进向他借盘缠应试,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还骂范进的母亲是“老不死的”。

可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范进终于等来了时来运转的一天。这时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原来的“居高临下,见面就骂”变成了“毕恭毕敬,逢人便夸”。夸他是“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夸他是“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夸他是“天上的文曲星”。还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女儿旬象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的”,并主动送肉送钱表示祝贺,对范进的母亲也恭敬的称之为“老太太”了。

作才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胡屠户这样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使胡屠户荣获了“天下第一小人”的美誉,取得了辛辣的讽刺效果。

( 二) 范进中举前后的待遇对比

范进中举之前,住的是茅草棚,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他的母亲饿得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了,到邻居家借米也借不到。范进只好抱了一只生蛋的母鸡上街去卖,只望能换回点米给母亲煮稀饭喝。

范进中举之后,境况立即发生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从来不曾有过多少交往的张乡绅坐着轿赶来贺拜,又是攀亲,认“世交”,又是送钱送房;接着,便有人送田产,有人送店房„„“到了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环都有了。”

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变化之大,对比之强烈,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当时炎凉世态的最辛辣的讽刺。

(三) 胡屠户言语和行为的对比

范进中举之后,张乡绅送来了许多银子。当范进从中取出六两银子送给胡屠户时,且看胡屠户“把银子拽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嘴里还不断的说着客气话。他心里实在想要这银子,却又假装推辞一番。这语言和动作的强烈对比,任何人看了都会忍俊不禁吧?

《范进中举》一课就是这样,以极度的夸张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手法为主要艺术手段,把人性的丑恶、世态的炎凉以及科举制度的腐朽全都揭示了出来,其讽刺艺术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却又隐而不露。

第4页共5页

三,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也极具讽刺性。

文中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增强文章讽刺效果。其中,最精辟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通过这一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胡屠户贪婪而又虚伪的内心活动昭然若揭,他见财心喜,所以“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可他又不得不假意推让,推让的同时他又怕弄假成真,生怕到手的银子飞了,所以他的手慢吞吞的“舒过来”,却仍紧攥着拳头,刻画了他口是心非的嘴脸,一听范进是真心相送时,他就不再“客气”,“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此时,他的动作做得那么快,跟“舒过来”时的不爽快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攥”、“舒”、“缩”、“揣”四个字便将他那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细节的真实生动,语言的简洁准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小说讽刺艺术的魅力。

纵观《范进中举》一文,吴敬梓正是借助对比、夸张、白描及细节描写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来体现出它独特的讽刺艺术。在讽刺艺术的刻画下,作者不仅写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被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因而《儒林外史》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就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小说行文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字里行间却时时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痛。正应了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儒林外史》“慼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1】《儒林外史》

【2】《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3】《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顾鸣塘)

【4】《漫说儒林外史》(张国风)

黄永欣

浅谈小说的讽刺艺术范文第3篇

摘 要:弗莱的代表作《批评的解剖》一经问世,便被视为一部划时代的批评专著,因为它不仅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年代以前的西方文学批评进行了系统总结,更是为来日西方文学批评的新方向指明了道路。自此之后,文学批评被正式当作一门独立自主、自成系统的学科来对待,故《批评的解剖》的诞生具有极其深厚的学科意义。本文将选择弗莱所提出的“站后看”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论述这一批评方法上的创新理论,来证明《批评的解剖》这部经典的不朽魅力。

关键词:《批评的解剖》 “站后看” 视角

加拿大著名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的理论作品《批评的解剖》一经问世,便被欧美学术界称誉为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该书的出版,不仅意味着“原型批评”拉开序幕走上历史舞台,更是为日后文学批评自立门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出了巨大力量。《批评的解剖》“经典魅力”永存,深究其因,与弗莱在书中提出的“站后看”的批评鉴赏观点密不可分。本文便力圖通过论述这一理论创新,来阐明“站后看”鉴赏视角的意义内涵,并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对该理论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读。

一、弗莱“站后看”理论的阐释来源

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提出的“站后看”的审美意识,起始于弗莱将文学批评与绘画鉴赏之间所进行的类比比较。弗莱先是提出“在欣赏一幅画时,我们可以站得近一些,对其笔触和调色的细节进行一番分析”,而后定义这种做法是“新批评派的修辞分析”,同时说明自己所提倡的“原型批评”,是要“退后一点距离,更清楚见到整个构图;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去解读一幅画”,是需要立于远处静观的姿态,因此弗莱坚持“在文学批评中,经常与一首诗保持一点距离,以便能见到它的原型结构”。弗莱相信,唯有借以适当的距离“欣赏”文学,作品里的“叙事”“主题”“移位”等原型结构,才有机会被发掘品味,才能遇见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站后看”视角观念的诞生,深刻展示出了弗莱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卓越见地,它不仅为弗莱以原型批评为基础的文学理论奠定了基础,更使文学鉴赏评析拥有了更具说服力的阐释依据。

二、“站后看”视角的反映: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拉开

弗莱“站后看”距离意识的首要表现,便呈现于弗莱处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之上。他在第二篇论文《伦理批评:象征的理论》的阐述之中,运用“站后看”的视角拉开了文学创作与现实事实之间的关系距离。他所理解的“文学”,“在其描述性的语境中,是一系列假设性的言语结构”。弗莱指出,“虚构性”是“文学”的重要特性,通过对于“虚构性”的理解不难得出结论,文学其实并非是简单地对于现实原型的处理改造,准确来说是更为复杂的二次加工。同时,他还列举“诗人置事实于不顾”,拥有“特许的撒谎者”雅号的范例,来佐证这一特征。其实,文学样式在演变过程中,“不真实的色彩始终与其如影随形,如fable(寓言)、fiction(虚构作品)、myth(神话)等等”。因此,在面对文学的“虚假性”时,我们迫切需要“站后看”的立场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拉开,摆脱一切虚假表象、虚构模仿对我们的迷惑,竭力去掌握客观真实的文学相貌。与此同时,弗莱还对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做出了价值分化,他认为“词语所指的事物”和“词语与其指称之间的传统联系”是“外向和离心的”,这类“外向意义的标准是次要的”,而我们在文学里追求的应是“内向或向心”的言语结构形式,即“从词语中引申出一种由它们构成的更大的语言模式”,也正是因为“象征的符号形成了一种独立自主的言语结构系统”,我们才拥有了文学。从内向意义到自成一体的言语格局过程中,不仅形成了“文学的结构”,也再次使得现实世界与文学距离渐远,因为二者间的联系方式是语言系统,而此时“文学只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罢了。

这种距离秩序观念的提出,使我们尽力挣脱出了“现实生活”对于“文学”的全方位笼罩,“简单将文学解释成对于现实生活模仿”的原理不再适用,同时,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成功避免了文学批评再次沦为他类学科批评的附庸。“文学”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也是与“科学”“政治”“神学”等系列干扰因素划清界限,“文人变节”的危险剧情,成为了弗莱重点提防的文学批评隐患。

三、“站后看”视角的派生:“原型”意义的提出及其发展脉络

在弗莱论述“模式类型分类”的相关问题时,“站后看”理论里的远距离视野,有效地帮助他从宏观角度厘清了“文学里的原型本质”问题,并对及其发展过程作出相应解释。将论文《历史批评:模式的理论》和《伦理批评:象征的理论》结合来看,弗莱将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分为了内外两部分延伸:一是在文本内部,将“mythos(神话)”作为关键要素来解读文本的叙事模式,且因为叙事模式作用于叙事内容,由此弗莱将不同的神话元素匹配了不同的叙事方式与之呼应,展示出自己所推崇的“文学作品回流至神话”的观点。二是在文本外部,虚构型文学作品和主题型文学作品都可归位入“神话”“传奇”“高模仿”“低模仿”“讽刺”的五类模式之中,并与不同的叙事阶段相结合形成“文字”“描述”“形式”“神话”“总释”五个相位,这样的对应衍生出了“原型”这一重要概念。“原型”成为了叙事模式中可以流淌运动的元素,因其出现,文本间的沟通交流成为可能。

在这一套对应结合的系统中,由“神话”出发最终又皈依“神话”的路径,使文学史的前进方向不再是固有的单一形式,而是进入到一种循环移动、互相交流的新型状态中。因此在文本的内外部条件里,形成的都是封闭的循环模式。与此同时,“神话”的价值在弗莱的理论架构里被大大提升,成为了文学作品保留思维意识的重要场所。

弗莱利用“站后看”视角定义出“原型”这一重要的概念,并将文学正式纳入系统的研究手段中进行观察,确乎是文学批评角度上的一次伟大创新。他宽阔的学术眼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多角度、多方位、多关系、多层面考察文学现象的可能,更是将我们从“新批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小家子气中,重新拉回至视野开敞的高地上。

四、“站后看”视角的升华:“原型批评”理论的诞生成型

在第三篇论文《原型批评:神话的理论》之中,“原型批评”的理论被最终完整生成。

它是弗莱于宏观论证的视野背景下搭建起的一方文学研究平台,原型研究驱使我们从大处着眼,从总体上把握文学的组织结构。倘若说第一、二篇论文是在阐述“原型”的意义和价值的话,在第三篇论文里弗莱则是开门见山地肯定了原型研究的中心是“神话”,并提出了系统的原型批评准则。弗莱通过论证“文学循环论”的相位对应规律,来凸显“原型批评”的普世原则,把握住西方文学从神话发端,然后继而转化成为喜剧、传奇、悲剧,最后演变成反讽和讽刺,且在最后阶段,又返回神话的运动脉络。

弗莱在书的序言中曾提出:“文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不依附于它所讨论的艺术而存在,具有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结构”,强调应该将“文学与阐述或论断性的文章区别开来”。因此,弗莱选择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础,并通过“原型批评”和“总体释义批评”去构建“文学的结构原理”,力求“为整个文学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这一理想蓝图的最终实现,正是因为弗莱坚持了“站后看”的观点,让距离意识为自我宏观的理论编制创造了可能。

同时,在“原型批评”的理论系统里,弗莱还利用“站后看”的视角观点,对原有的“道德为上”的价值观念进行了矫正,反对因为“道德价值判断”让“文艺作品变成产品”的行为,因为弗莱认为“价值判断只能间接地而不能直接地交流”,“对作品的评价建立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而文学研究永远无法建立在评价上”。以弗莱对《哈姆雷特》的文本解读为例,《哈姆雷特》里黑暗混沌的社会现实、丹麦王室里的权力乱斗被视为冬季的毁灭与萧瑟气质,而哈姆雷特作为英雄人物的命运,最终是以死亡赢取了胜利。这里,弗莱并未将哈姆雷特的悲剧命运用“道德规范的违逆”去解构,而是以“牺牲”的语境,来表现文本的内涵,哈姆雷特以“自我牺牲”战胜了冬季的黑暗势力,悲剧收尾的表象下是一个光明与希望式的内核,代表着生命将由冬季迈入春季的明媚与和煦,迎来循环再生。“站后看”的宏观视角在这一文本里发挥出双重效用,不仅以“牺牲”为悲剧原型展开了对神话的原始思维思考,还使得文本避免落入“道德”、“命运”的艺术俗套。

五、结语

《批评的解剖》作为诺斯罗普·弗莱的代表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批评理论经典,它从宏观出发,将视野指向整个西方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瓦解了“新批评”理论,且还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手段对整个西方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作出了独特的分类。特别是“站后看”视角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学打开、批评鉴赏的方式。在现今这般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琳琅繁杂的时代里,我们似乎更加需要弗莱精神的警醒与提示,冷静地“站后看”,才不至于眼花缭乱,难辨良莠。时间上的距离审视,也会让我们对于弗莱的成就贡献更客观与准确。岁月删繁就简,褪去弗莱的层层赞誉标签后,我们终于能够把握住他大师级思想家、批评家的样貌本质。感谢常读常新的《批评的解剖》,感谢弗莱,让我们在文学前进的道路上并非月迷津渡,不辨東西。

参考文献:

[1](加)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赵丽莉.弗莱及其《批评的解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4]贺丽.诺思洛普·弗莱:文学理论视域中的文化批评[D].湘潭:湘潭大学,2007.

[5]喻琴.多维视野中的弗莱理论研究[J].兰州学刊,2008(02):195~198.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浅谈小说的讽刺艺术范文第4篇

《漩流》的作者鄢国培是长江航运公司的一名电工, 自幼酷爱文学。他曾自述:“我青春中最美好的时光, 都是在船舱、甲板上度过的。我每天一睁开眼, 就看到水流奔腾, 常常是夜枕江涛, 梦绕巴山。冬去春来, 我对长江的感情越来越深, 有着儿子对母亲的依恋感情, 认为我应该描写它, 歌颂它, 在长篇小说这个领域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经过二十年的构思, 鄢国培最终完成了这部以历史上四川涪陵地区长江沿岸人民生活为背景的史诗性文学作品, 并一举成名。

《漩流》作为长篇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它杂而不乱的结构。小说叙事框架的主线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长江航运市场上涪陵轮船公司与民成轮船公司的商业竞争, 其中民成公司的历史原型即是著名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小说中, 涪陵公司由于资金短缺、设备落后, 在与民成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涪陵公司董事长高伦请来了英国留学归来的朱佳富任总经理, 朱佳富使出浑身解数对外筹措资金, 对内整顿改革。但最终仍然不敌实力雄厚的民成公司, 被民成公司合并。民成公司董事长欣赏朱家富的才干, 任命其为董事长秘书兼代总经理。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我党地下党员李明受党组织委派回到故乡涪陵重建地下党组织, 开展抗日宣传, 组织地下斗争的故事。由于李明是高伦在北伐战争时期的老部下兼救命恩人, 又是朱佳富的老同学, 使得两条主线的主人公命运交织在一起。小说中虚写的暗线是围绕长江航运权的秘密政治博弈:随着日本对华东的入侵准备, 各派政治势力都在布局大后方, 暗战日趋激烈。地方军阀、日本军国主义、英美资本势力或以军事利益或以商业利益都想控制川江航运, 川江成了斗争的焦点, 轮船公司、地方军阀、黑帮组织都成了争夺拉拢的对象。小说中日本人的秘密代理人对轮船公司、地方政府乃至黑帮组织的渗透也写的惊心动魄。另一条暗线讲述了川东首富金家的兴衰。小说开篇伊始即讲述了利欲熏心的船老板金大打死领航员杨老大, 劫其《川江暗礁图》献与英人, 引英国军舰入川的故事, 后又在叙述中断断续续讲到金家如何买地发家最终成为川东首富, 在金家大院中过上穷奢极欲的地主生活。与金家有世仇的朱佳富为涪陵公司筹措资金, 同时也为公报私仇, 与涪陵当地袍哥领袖罗天成设美人计逐步坑骗金家继承人金四的财产, 最后以川东首富金四被罗天成整得倾家荡产。小说各条主线中还衍生出朱佳富、李明等主角们的感情生活线、以船工张阿德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欢离合等多条副线。从叙事线索来看, 作品的叙事规模巨大, 有两条明线, 两条暗线, 多条副线。在结构上呈现出多线穿插交错的组织方式, 虽然每条线索都曲折复杂, 但都有始有终, 首尾连贯, 杂而不乱, 共同交织成一个复杂而生动的有机整体, 为读者展示出一副色彩斑斓的长江历史风情画。

二、

《漩流》的另一个显著叙事特征是以个性鲜明的人物来推动叙事。作者曾经谈到, 在《漩流》写作过程中采取的叙事策略是“不列提纲, 事随人走, 任人物在特定环境中自由活动”。虽然作品规模宏大、情节曲折, 但作家始终把人物放在第一位, 各种情节均是为刻画人物而服务的。

小说中的主线核心人物朱佳富是作者着墨最多的文学形象。朱佳富早年是个家道中落的穷学生, 他刻苦学习, 留学英国后学到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 回国后出任涪陵轮船公司总经理。强烈的出人头地心理使他从一个进步青年逐渐异化成一个赤裸裸的利己主义者, 他以卑劣的手段公报私仇对金家进行报复, 利用罢工运动排除异己。他反对与官办公司、外资公司合作并非因为思想进步, 而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他在个人奋斗过程中虽然实力越来越强, 但淳朴的书生气渐渐消失, 利欲熏心的市侩气息越来越浓, 最终与思想进步的妻子彻底决裂。小说对朱佳富的描写体现了同类型小说中少有的心理深度:他是一个有能力的管理强人, 也是一个利欲熏心失去了灵魂, 视野越来越狭隘的人。小说中另一个工商阶层代表形象是涪陵轮船公司董事长高伦, 他早年参加北伐战争,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卸甲归田, 为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创办了涪陵轮船公司, 成为事业有成的资本家。他本可悠闲度日, 但内心中的爱国激情使他跳出小我, 积极站到抗日救亡的前线, 出任了抗日后援会会长, 支持抗日爱国运动, 支持女儿奔赴延安, 这个正面形象和朱佳富形成强烈的对比。值得一提的是, 小说中虽然塑造了爱国民族资本家高伦、地下党员李明、进步学生高茜等正面人物, 但小说核心人物朱佳富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面英雄形象, 这体现了作家对传统主旋律作品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漩流》广阔的历史背景为形形色色的人物提供了活动舞台。除了工商阶层, 作品还涉及到从普通船工到城市贫民, 从地方军阀到袍哥社团, 从日本间谍到军统特务, 从地下党员到知识分子, 从地主到流氓无赖, 从贵妇人到妓女等社会各阶层数十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形象。作家早年即踏入社会, 有二十多年的船员生活经历, 足迹遍布川江大小码头, 了解到大量的社会秘闻, 收集了大量创作素材, 这一切使作家对川江沿岸各阶层人民的描写令读者感觉真实可信。小说还以很大篇幅描写了主要人物的感情世界如朱佳富杨宝瑜的夫妻之情、高伦高茜的父女情、李明张碧云的同学恋人情, 张阿德与春燕兄妹的悲欢离合等。尤其是小说中的底层劳动人民形象如歌女秋莲、船工张阿德、杨佑成、孤女春燕、劳动人民封大嫂、杨嫂子等所体现出来的底层劳动人民无私互助的质朴情感, 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外作品中双面间谍交际花沈小姐、袍哥领袖罗天成、国民党特派员段玉兴等所谓反派人物, 其描写也不是脸谱化的, 而是通过不同角度各种细节来揭示其性格与心理, 使人物行为入情入理, 生动可信。情节由活生生的人物来推动, 情节又反过来深化人物塑造, 是这部小说叙事艺术的另一成功之处。

三、

《漩流》艺术上另一特色还在于:除了刻画人物和推进情节的规定任务外, 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描绘川江沿岸的历史风情, 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小说开篇即以对川江纤夫的描绘揭开序幕, 也瞬间将读者带入川东特殊的自然历史环境中。纵观全书, 风俗描绘与风景描写随处可见。如第十六章集中描写了西陵峡风光:崆岭、青滩、千人怨、白骨塔、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昭君故里香溪河以及关于它们的种种传说;再如作者对绞滩 (利用人力将逆流而上的船拉过急流险滩) 这一今人难以想象的画面的描绘:“南岸的岩石上, 一个人提着锣急速地敲着, 当当当的锣声在峡谷里回荡。

一霎时, 从茅屋里, 从山旮旯, 从广柑林里钻出无数的人, 只见满山都是人在跑, 迅速跑下江边, 向敲锣的人集中。这都是一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当地居民, 有大人, 也有少年, 甚至还有妇女。南岸前方一块凿平的岩石上, 装着一部人力绞关。刚才聚集拢来的山民们, 攀着辐射状的许多长绞杠, 顺着一条弧线, 用力向前推着。船首推开急流, 一点一点艰难前进.......”这是人与长江的精彩较量;再如对码头生活图景中的细节描写:“门口用门板搭的摊上, 整齐地排列着各式洗脸盆——搪瓷的, 铜的, 木的, 瓦的, 形形色色。洗脸盆里放着各种毛巾:搪瓷盆里四一四厚绒的白毛巾;铜盆里放着印有祝君早安的薄一些的毛巾;木盆里放着光板土毛巾;瓦盆里放着也是光板土毛巾;但已经脏的变成了灰色“这些细节描写极为生动且有时代感。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描写不仅仅是背景板的功能, 作者是把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与这些风俗描写结合起来, 使得这些场景饱含感情, 更具魅力。

总之, 作家鄢国培的《漩流》以川江航运史为主线, 描写了特定历史时期川江沿岸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描绘了川江大小城镇, 港口码头, 深山小村等景色风光民情习俗, 是一幅色彩斑驳地域特色浓郁的川江风情画, 在小说结构设置, 人物塑造, 地域文化氛围营造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主旋律文艺作品大量流水线生产, 人物塑造模式化, 艺术风格千篇一律的今天, 这部小说仍有重要的艺术参考价值。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工人作家鄢国培以长江航运史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漩流》, 作品以其独特的题材、宏大的叙事、鲜明的人物获得了评论界与读者的一致赞誉, 不仅畅销一时, 还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热播, 对其后的主旋律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 在各类主旋律文艺作品中都不难发现由《漩流》所代表的叙事风格。因此, 重新审视这部经典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对当今的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青蛙折纸步骤图简单范文下一篇:浅谈网络语言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