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常态研究论文范文

2023-12-09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2011新媒体文学创作:

海量神话与精神短板并存

欧阳友权

新媒体文学主要指借助数字化技术传媒如网络、手机等创作和传播的文学。2011年,网民上网阅读的热情高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文学网民高达2.27亿人,其中约有2千万属上网写作人群,经文学网站注册的写手高达200万人。

继前两年“博客热”后,2011年出现微博的爆炸式增长,有微博服务网站50多家,并不断开发出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身客户端技术。“热帖”不断、热点频仍的微博客传播创造了2011年最具社会关注度的“围脖文化”现象。

状态:文学创作如泉涌

数字化传媒的迅速普及和数量庞大的文学网民,让时下网络文学的阅读群体、写手阵营和原创作品数量,均以巨大的增幅涌向2011年的文坛,以泉涌式的高产谱写文学的“海量神话”,创造了巨大的文化关注,形成了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学奇观。

如“起点中文网”每天有千万计的用户访问量,每天保持4千万字以上的作品更新,短短几年,网站已积累原创文学作品超过百亿字。老牌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每天能收到近5千篇自由来稿,1997年创办以来,共收藏文学投稿超过40万篇。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有注册用户240万,储藏的长短篇原创作品总量超过192万部(篇),日浏览量最高超过6400万次。我国有经常更新的文学网站超过500家,加上超过3亿手机网民的“段子写作”和3亿多人的微博群体,累计起来的作品总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写作所带来的文学总体格局变化和不容小觑的文化影响力,改变的不仅是文学载体和存在方式,还有文学的生产机制、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诸多文学规制和理念。“技术丛林”和“山野草根”这两把利剑,已经让网络文学、手机阅读、博客写作、移动互联传播等,在文学版图上开辟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文学榛林。

文学创作如泉涌的现实,表征了“新媒体文学时代”的历史性出场,并用一个新民间文学和数字文化的庞大阵营,打造出这个时代磅礴的文学态势和一代人成长的文化语境。

境遇:接过传统抛来的“橄榄枝”

面对“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这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11年的主流文学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解答这一被热议的论题不断递上示好的“橄榄枝”。事实上,对新媒体文学的客观评价和观念体认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主流话语。不过2011年度传统文学对新媒体写作的接纳,态度更明朗,举措也更得力,可以视为这两大文学阵营从暗送秋波到握手言欢,由互动双赢到抱团取暖、联袂出击的“联姻”之年。

譬如,中国作协积极介入新媒

体文学的研究和引导,2011年采取了四项措施:明确把中国作家网、新浪读书频道、盛大文学、中文在线、搜狐读书频道列为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加强对网络作家、编辑的培养,继续在鲁迅文学院举办网络作家和网站编辑培训班;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中把网络文学创作列入扶持范围,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在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

这些举措表明了主流文学支持新媒体文学健康发展的积极态度。还有如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当年明月、张悦然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文艺报》与盛大文学合作开辟网络文学评论专栏,推进网络文学评论;中国作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网络版权维护、数字化阅读、网络作品版权输出等方面采取积极维护、有效管理、鼓励发展的态度,为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融合传统文学、贴近主流文化,让新媒体写作与传统写作实现双向交流,融合互补,这对整个文学的发展繁荣十分重要。

市场:产业链上找卖点

新媒体文学具有精神内容与传媒经济的双重属性,其所培植的文化产业链主要由“签约写手、储存原创作品、付费阅读、二度加工转让、下载出版、影视改编、制作电子书、开发移动阅读产品、网游改编、动漫改编、转让海外版权”等环节来实现,通过全媒体营销建立起一个融合在线阅读、移动阅读、实体图书、动漫、影视等多形态文化产品、立体化版权输出的链条。2011年,这个产业链上的最大卖点是转让影视版权。

自从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大获成功后,从网络上寻找故事资源成为许多影视剧创作的法门。文学网站和网络写手都从这里看到了商机,2011年,仅盛大文学就出售影视版权50多部,起点文学网还专门创办了剧本频道。《失恋33天》、《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以及《美人心计》、《倾世皇妃》、《千山暮雪》、《泡沫之夏》、《钱多多嫁人记》等,均斩获不凡收视票房业绩,其所引发的“穿越”、“宫斗”类型剧热度升温,一部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联袂上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收视收看市场。

影视产业与新媒体文学“联姻”,不仅是相互需要,也是相互依存,甚至是相互“寻租”。究其内在动因,一是源于网络小说平民化、类型化、青春化的故事品质适应公众趣味的平视审美风格,与影视作品的大众化选择是一致的,容易找到影视改编的市场卖点;二是剧本资源短缺、市场供需配置的需要。影视创作的基础是剧本故事,新媒体文学的海量存储为此提供了资源库、故事库。那些点击率高的新媒体作品,具有天然的受众优势和市场先机,影视创作可以在这里提前收获眼球聚焦点,寻求到利润最大化的机会。

同时,新媒体运营商和网络写手,也希望借助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视平台扩大影响,让作品获得二度增值的机会,接受主流文化“招安”,赢得正宗艺术“名份”,实现“网上火”与“影视热”的双重效应。

可见,二者的“联姻”带来的是资源共享和市场双赢,是网络文化与影视文化、新媒体文学与大众艺术相互取长补短、彼此借力发力的珠联璧合之举。

弱项:写作还需接“地气”

回眸2011年的新媒体文学,褒贬密度最大的还是网络文学“海量”与其“质量”的落差,“速成”与“速朽”的并存。全民写作创造的存量惊人却佳作难觅,虚拟的文学殿堂上摆放的多是“注水长篇”甚或文字垃圾。文学网站的市场盈利能力在增强,而艺术创新能力不足。网络写手的“点击率崇拜”,关心的多是自己的稿费单而不是作品的艺术品位。

2011年末热门网络小说排行榜中,排位前十名的《吞噬星空》、《斗破苍穹》、《遮天》、《天珠变》、《武动乾坤》、《大唐皇族》、《永生》、《锦衣夜行》、《重生之贼行天下》、《武帝重生》等,全是玄幻武侠、架空穿越、灵异修真、历史后宫等类型化写作,没有一部是现实题材的作品。类型化写作适于分众、小众的点击期待和付费阅读,但这类作品的情节、故事、人物、想象、节奏和叙事方式等都是模式化的。天马行空,面壁虚构,迎合阅读市场,确实能赢得排行榜、赚取点击量,但刻意相似的写作模式,缺失文学性的速食内容,生编硬造的故事情节,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字的篇幅,除了与利润最大化商业资本有关外,其实是无关乎文学和艺术的。正如有论者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还不是一种文学写作,与民族文化、国人生活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当前,新媒体写作必须保持对网络志存高远,对文学心怀敬畏,真正建立起文学承传、创造、担当和超越意识,能够更多地与人民、时代、土地接近,打深井,接地气,提升艺术创造的高度,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描绘时代的精神影像和图谱,赋予文学更强健的精神品质,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人性温暖与心灵滋养。

(资料来源:《深圳商报》、中国新闻网)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调查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进行有目的和完整的调查工作,调查广告主的要求、广告主的背景、产品的定位、行业(同类企业、品牌、产品等)、市场(时令、销量、受众)、同类广告常用的表现手法等。这些调查工作是需要广告主和设计者共同完成的工作,广告主可能会为设计者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信息。

2、确定内容

通过调查和搜集,确定广告的主题内容和具体内容,包括必需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

3、构思

思路是平面广告设计者不懈追求的东西,寻找设计思路也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4、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打动广告受众的的技巧,如何才能从众多的视觉作品中脱颖而出,留住观者的目光呢?一种方法是使用完整完美、中规中矩的表现手法,一般会被受众欣赏和认可;另一种方法是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深沉、博学、厚重的姿态出现,也一定为受众带来赏心悦目和赞叹;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新奇或者怪异的方式,富有个性。这样的作品可能会有争议,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悠远的回味。

5、创作

根据输出要求,使用相关软件,调动视觉元素,确定背景、主题、图片、文字、留白等内容,完成一幅或者一个系列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6、出彩

出彩的部分是广告设计作品的视觉兴奋点,也是广告设计作品的卖点,是广告设计者们长期生存的保障。

7、收工

文学创作常态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从古至今死亡都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话题, 没有救世主, 更没有圣人, 所以死亡的存在有很大的真实性。这恰恰是西方文学的一个文学主题。作家海明威自成年后就一直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美国的评论家曾经描述他“海明威的写作主题始终如一:那就是死亡”。更有些评论家将海明威称为是“制造死亡的工程师”。但是笔者认为, 虽然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量涉及到了死亡主题, 但他并不是在玩弄死亡游戏, 而是对死亡以及死亡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的不断的思考。海明威试图从审美活动中来诠释死亡。

1 海明威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的形成与他所处的西方文化系统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 在西方文化系统中, 悲剧文化和悲剧占有着一个独特的地位。我们大家都知道, 西方的文化是导源于“二希”文化, 即哲学启端的古希腊文化和宗教为源的希伯莱文化, 这两种文化都是具有着悲剧文化成份和浓重的悲剧意识。直到今天, 在西方文化中这条悲剧文化主线仍然是非常明显。海明威从小就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中哺育、陶冶长大, 则必然要受到这种悲剧潜意识的训化, 这成为了蛰伏在他灵魂深处的潜意识, 当有外力激发这个潜意识, 则必然迅速上升到自我意识的激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个巨大灾难恰恰成为了激发海明威悲剧潜意识的动力源和导火索。生命的卑微、战争的惨烈、人生的恐怖、政治机器的冷酷、社会的可怕, 都在瞬间让他认识到社会与个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剧烈冲突, 而在这场巨大的冲突中, 人就显得异常的可怜、渺小、悲惨与无助。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人的死亡和苦难, 这死亡和苦难即使不显出任何‘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 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无论人的苦难和死亡氛围的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 死亡和苦难反正总是可怕的。”

2 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

“在人的潜意识里, 有两种本能动向是截然相反的, 即生与死”, 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提出的。这句的意思表明:当其中的一者高于另一者时, 在人的潜意识里就要发挥前者的动向功能。但是在海明威的认识中, 这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对峙与交融, 甚至于“在他的整个成年后的生活中都被这个问题所围绕”。这种战胜死亡的英雄精神也正是塑造他的一个方面, 在海明威的意识中, 死亡并非可怕的, 而是有独特的哲学内涵和美学上的价值。在他的作品中, 表现死亡, 描写死亡, 并且以此来揭示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因此, 海明威提出了“活着, 则勇敢地活下去”, “死自是一种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还提倡以“硬汉”精神去面对死亡, 通过死亡来升华自己的人生哲学:重压下, 尤其是死亡之下, 应该保持优美风度和保持自己的尊严;人可以被毁灭, 但是绝不能被击败。这就是海明威对于死亡的哲学态度。

从海明威的大多数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面对压力和失败以及肉体上的摧残, 都保持着永远坚定的信念, 和在绝望中的顽强不屈的意志。经常把主人公置身于战争、非洲平原等一些很危险的地带, 甚至是离死亡很近的地段。可能正是因为这些作品, 从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海明威的一些内心的精神与信念, 即“硬汉”精神!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中描绘了一个印第安男子在妻子痛苦艰难的生产时, 面对妻子的痛苦凄厉的叫喊, 最终无法忍受妻子剖腹的痛苦, 最后竟然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用自杀这种方式来抗拒死亡和痛苦。跟随父亲出诊的小尼克亲眼目睹了痛苦、鲜血、死亡, 亲自目睹了生与死的瞬间转换, 初次了解到了死亡的可怕性和突发性, 因此发出了意味深长的疑问:“爸爸, 为什么他要自杀?”由此开始了对死亡和现实的思考。《印第安人营地》拉开了海明威死亡主题的序幕。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 其主人公哈里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天, 感受到了死神的脚步一步步的逼近, 经历了恐惧、厌倦、怨恨、绝望, 最后回归到坦然, 在死亡到来之前, 他拼命凝视着雪山之巅, 虽然死亡带着了他的肉体中的生命, 但是他的灵魂却早已飞向了飞向了上帝的神殿, 飞向乞力马扎罗之巅。海明威也从哈里身上发现了死亡所包含的其他意义, 那就是哈里那种充满气概、虽死犹生的“硬汉”精神。因此, 海明威通过哈里也在世人面前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全兴的形象, 他是积极的抗争者, 并不是死亡的消极逃避者。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 在一开始就被笼罩着浓郁的死亡气息。小说中描述了血淋淋的、形形色色的死亡现实:不怕死但讨厌死的“聋子”的死, 不愿杀人的安塞尔莫的死, 被当作斗牛的民防军的死, 巴勃罗枪下五兄弟的死。小说最后, 主人公罗伯特·乔丹的死, 将海明威的这篇长篇小说的死亡主题的内涵进行了升华。乔丹本来是一个美国教员, 来到西班牙来去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为了完成战争任务——去炸毁一座桥梁, 虽然任务得以完成, 但是他的腿也被炸断了。当敌人围攻上来他为了不拖累自己的战友, 让他们能够安全撤退, 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战友们的生命。乔丹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当面对死亡时, 大义凛然, 毫不畏惧, 视死如归, 并且能够心甘情愿地为理想献出生命。“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保持了一个军人的荣誉、体面和自尊。乔丹所表现出来的“硬汉”形象则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创作上, 海明威力图从乔丹身上体现出他的:“肉体死亡但是精神永存”的理论。

3 海明威的死亡主题的生命意义

美国艺术家柯列根指出:“我们深知人类状况的事实, 造就了悲剧人生的显著特征。这是指我们总是感到力不从心, 终于失败。无论我们如何地艰苦努力, 我们的仁爱、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想象、我们的体力到头来都是没有用处的。”海明威的写作的悲剧人生观, 这与他的潜意识里的死亡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 既然人类对于命运的反抗只能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斗争, 那么人类的命运也就只能有一种悲剧的命运了。

在《永别了, 武器》这部影片里, 我们可以看到, 电影的改编者对于海明威关于人类厄运主题的深刻的比喻。我们看到的世界上的芸芸众生, 其实就如同营火里干柴上的一堆蚂蚁, 开始逃命时是往中间跑, 当没有出路时又转向末端跑出来。有的被大货烧得焦头烂额, 到处乱窜, 到最后还是要全部掉到火里, 被活活的烧死。影片还借亨利之口, 最后道出了人类的劫数难逃的厄运:“世界杀害了最温和的人、最善良的人、最勇敢的人, 一律看待, 不偏不倚。如果你不是以上所说的三类人, 你当然迟早也不免一死, 但是世界好像不是特别着急要你这种人的命的。”最后, 他得出的结论是:“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世界将毁灭所以的人”, 是“恶毒的陷阱”, “残酷的游戏”, 人“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 好像炼狱里的游魂。”

海明威的悲剧的人生观, 是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条件的产物, 他的作品中尤其蕴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留在他的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由于海明威的这种悲剧的人生观, 将人生看做了一场悲剧, 这使得他的整个创作也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在他的很多作品中, 人类面对的是一个不驯服的、敌视人的“异己的世界”, 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外部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上, 人不仅是孤独孤立的, 而且也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

4 死亡主题造就的英雄形象

海明威的晚期力作《老人与海》, 其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集海明威硬汉子形象之大成, 并且将海明威的“硬汉”精神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同时也体现了海明威的生存法则。海明威从圣地亚哥身上将死亡主题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更充分的体现。失败与孤独, 就像是《老人与海》里的那条破船, 一直伴随着他在海上漂流。已经年已古稀的他, 从其他渔民眼中看到了自己的体弱、无能与年迈, 这使得他有很大的失败感。他不能容忍自己处在这种境地, 自己必须要和命运进行抗争, 即使在较量中自己会死去, 他也是在所不惜的, 要跟鲨鱼斗争到死为止。这种捕鱼行为已经超出了其生存的需求, 与死亡的本能有了联系。老人在茫茫的大海上, 奋力与鲨鱼拼搏, 与死神进行着挑战。我们可以通过海明威的描述, 淋漓尽致的描述, 我们可以感受到圣地亚哥的那种悲壮, 感受到他与命运殊死搏斗、永不言败的精神的崇高。在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生存哲学中, 当人生遭遇到了极大的危险和挫折时, 或者甚至是要面对死亡, 支撑他生存的还有勇气和自信。“生活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幸福和欢乐他都没有, 他唯一的是那双海水一样蓝的眼睛, 透出打不垮、开朗的神气”, 从圣地亚哥身上, 能够充分体现海明威的“硬汉”精神, 完美地表现出了他所崇尚的在重压和死亡下维护人的尊严的“优雅风度”, 找到了人的生存价值。更好的诠释了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中蕴含的真正涵义:“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他可以被毁灭掉, 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海明威的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是来源于生活, 体现在作品中。他所塑造的死亡英雄既是悲剧人物, 同时又是壮美的、永生的英雄形象。死亡意识是海明威的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于它成就了海明威的神话。

摘要:悲剧思想和死亡的主题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他在两次大战中所体验的感受形成了其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悲剧思想, 这种悲剧并非完全意味着死亡和毁灭, 而是寓意人们从悲剧和死亡中看到幸福与生命, 看到光明与前途, 看到和平与快乐。

关键词:海明威,死亡,主题

参考文献

[1] 董衡撰.海明威研究[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136.

[2] 格.海明威——巨人的生与死[M].转引自王守义.海明威的尼克:人生与反思[J].外国文学评论, 1989 (2) .

上一篇:现代小学校园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