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主要存在着对服务营销认识不足、营销方式过于简单化、营销人才缺乏以及缺少与客户的沟通等方面问题。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策略,包括建立激励机制、人才本地化、完善客户经理机制和差异化营销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

文献标识码:A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新媒体艺术 差异

上个世纪,人类信息传播或者说艺术传播的最伟大事件,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由新媒体这一新型载体而催生的新的艺术形态成为了现今最热门、最被关注的艺术现象。改革开放后,中国新媒体艺术迅速发展,但此时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已经进入成熟时期。而今,中国新媒体艺术已经从模仿步入到创新阶段,但与西方新媒体艺术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差异。本文试图通过二者之间的差异来探寻其内在原因。

一、关于“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 的概念自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过确切的定论,并且“新媒体艺术”这一称谓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拿中国来讲,从1979年至2010年,除去“新媒体艺术”这一称谓,还曾出现过8个称谓。它们分别有计算机艺术、多媒体艺术、电子艺术、数字艺术、信息艺术、网络艺术、交互艺术、虚拟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定义确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笔者认为,所谓新媒体艺术可以指所有使用新媒介(包括新材料)和新的技术手段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澳大利亚当代艺术杂志《亚太艺术》的责任编辑苏珊•阿里特写道:“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1]可以说新媒体艺术还在不断发展中,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改变。

新媒体艺术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和虚拟性等特征。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包括录像艺术和录像装置艺术。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类型增加了像实验动画、多媒体互动、网络艺术、数字录像、电脑互动等。目前,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湿媒体的新媒体艺术,它是由干性硅晶计算机科技和生命系统相关的湿性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可见,对新科技的认识和采用不断地更新著新媒体艺术的血液。

二、中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差异比较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比中国早了20年。但录像艺术在西方已有40年的历史,早期以哈尔斯曼为代表的观念摄影更可追溯到二、三十年代。所以说,西方的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由于新媒体艺术产生的时间和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新媒体艺术在受众接受度、推广发展程度和艺术家所展现的内在本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1、推广程度和发展进程的差异

上世纪70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比如旧金山OQED电视台、美国全国实验电视中心NCET、波士顿WGBH电视台等。而在中国,录像艺术从未在电视媒体上进行过播出,中国的录像艺术从一开始就只能在传统的画廊里以一种地下的形式展出,一开始带有平民化和经营结合的色彩。

其次,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各方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专门展出新媒体艺术的美术馆或展厅,如德国的艺术与媒体业中心、荷兰的国际录像艺术展以及日本的ICC中心等。[2]各类组织机构与信息出版物也是层出不穷,由工程师兼动力学艺术家弗兰克•麦米那于1982年创立的《莱昂拉多》期刊,为艺术家、技术专业人士、科学家以及所有对艺术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沟通渠道。始建于1981年的荷兰媒体艺术中心V2,最早是一群年轻艺术家组成的小团体,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科技媒体艺术活动机构。同时,大型的研发部门也不乏微软、IBM与英特威尔研究中心这样的大机构。可见,无论在研究、发展和推广上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远不及西方。如今,虽然中国的高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新媒体艺术专业,但整体性研究也才刚起步,并且缺乏专业的新媒体艺术展播和交流的平台,对于新媒体艺术的信息关注多是依附于其他艺术领域。

2、展现内在本质上的差异

资本主义现代性肯定技术进步,而审美现代性则批判技术的。因此,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实质是抱着现代的自我批判态度。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是产生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急于追求现代性,实现现代化的急促脚步中。中国科技的缓慢发展使得我们看不到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文化和艺术带来的弊端,以至于对技术进步的深省还不够,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缺乏批判力。然而对技术的批判性是新媒体艺术最本质的精神内涵和存在意义。

“纵观新媒体在20世纪晚期西方艺术中的实践,不难看出艺术家试图在艺术中制造一种个人的陈述,因此他们不断探索新媒体的潜力。”[3]西方艺术家把新媒体艺术作为一个表现自我、发掘自我潜力的的工具。录像艺术家彼得•坎波斯在1973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把自己的脸放在纸上烧掉等,表现了艺术家对自我的探索。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虽然也在关注着自我,但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比如长春艺术家黄岩,他在93年开始用传统的方式拓印中国城市即将拆迁的建筑。当时大规模拆迁热潮使很多很有价值的明清建筑、殖民建筑被拆掉。他通过这个行为来关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他敏感的意识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对人的影响。这是中国新媒体艺术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作品。

三、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1、复杂的社会背景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有一个很清晰的艺术史时间表,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观念摄影到录像艺术。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是1989年以后发生在中国新媒体试验的统称,摄影艺术、录像艺术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从一开始就没有明显的艺术流派,即使有在时间上也是并行的。西方的新媒体艺术是直接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第一台摄像机,第一台个人电脑的诞生都客观上给新媒体艺术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土壤,也催生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而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不是简单的建立在媒体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艺术背景和技术背景。

9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由计划经济开始逐渐转向市场经济,很多艺术家面临着选择艺术途径的困惑,他们的就业跟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的艺术从业者大学毕业以后往往会被分配到某个事业单位,他们有一个非常固定的职业,而个人的创作则长期处于业余状态。而当时还有一些搞艺术的人则选择不再接受国家分配的工作,而是在城乡结合部租房子来专心投入艺术创作。如今在北京的宋庄、广州的小洲村等地,还有这样的一群“流浪汉”艺术工作者在没有稳定、固定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过着节衣缩食但仍然坚持创作的生活。可见,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摄影、摄像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所以说,中国新媒体艺术产生的背景是非常中国式和中国化的。

2、学科建设的不完善

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各自为战,闭门造车,没有形成一个多学科、复合型研究的团队,这与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存在缺陷有关。首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之间没有形成整合和借鉴的态势,而这些艺术家们也没有在创作的阶段相互沟通,相互探讨。其次,我们现在各个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也过于单调和纯粹,比如学校的新媒体艺术中心学生只是学习新媒体的知识,对于美术、音乐等知识的掌握相对淡薄,而新媒体艺术需要有美术和音乐来完善的时候却找不到这样的人才,反之,其他艺术学院的学生对新媒体艺术也知之甚少。新媒体艺术的研究需要知识结构涵盖多个艺术门类、艺术理论以及创作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所以我们的作品往往缺乏创新,显得过于平庸、单调。

3、应对策略

针对我国新媒体艺术滞后于西方的发展现状,为了推进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资金和技术基础问题,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作品水平,而技术的发展又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媒介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其需要高科技的技术实验,而这种实验要需动用很多设备、程序编制工程师和资金,这往往是艺术家个人难以实现的。在西方,对新媒体艺术的资助大量来自高科技公司的文化基金,相关技术也已经发展得比较先进。因此中国新媒体艺术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次,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需完善学科建设的整体性,整合包括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各艺术门类的研究方法,建立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倡导复合型研究团队的交流互动和合作研究。再次,加强本土特色研究,中国新媒体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元素和创作技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是通过展现自己独特的本土化内容来实现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在追赶西方新媒体艺术的步伐同时,要坚定的走一条带有本土化色彩的新媒体艺术道路,彰显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与众不同。

四、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新媒体艺术代表人物高世强在2007年纽约举办了名为《STORY》的个人展览。其间,纽约现代美术馆的新媒体策展人Barbara London与高世强谈到:“中国艺术家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得到西方世界真正的认可。目前,能被纳入到西方主流视野中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家是少之又少。”[4]但我们看到,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上,开幕式的制作队伍运用高科技手段来表现瑰丽场景,“画轴”的完美展现使世界震惊。开幕式的“观看”也存在着诸多形式,既有在皆具时间与空间真实性的鸟巢体育馆现场感受“原真性”[5]的方式,也有通过各种媒介(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感受模拟现场气氛。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主办的世博会中,新媒体技术和艺术对未来人类城市生存空间设想体现在世博会的方方面面,从会场展示到论坛讨论,再到活动表演,新媒体艺术在未来的城市与人类生活中将扮演主导性地位。同时,近些年在北京、上海还陆续的举办了新媒体艺术节、电子艺术节等,这些活动的举办给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中国新媒体艺术最新的成就和发展的平台。

中国新媒体艺术在保持着自己本土化特征的同时,也逐渐被西方世界认可。但正如高世强先生所说,在今天,是否被认可和如何被描述,甚至市场价格都不是艺术家应该关心的,我们更应当考虑的是如何挖掘出生活的逻辑和意义,世界和自我的关系。

注释

[1] 张朝晖、徐翎著.新媒介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孟卫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年1 月,第37卷,第1期

[3]Michael Rush.New Media in Late 20th-Century Art[M].London:Thames﹠Hudson Ltd,

1999

[4]中国新媒体艺术在纽约—高世强个展在纽约开幕,艺术中国网.http://art.china.cn/xinmeiti/2007-05/12/content_1568191.htm.2007.5.

[5](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李伟,郭东,编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体艺术?[J].美术观察,2001.

[2]董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1989.

[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张燕翎. 新媒体艺术[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5

[6]黄鸣奋. 新媒介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 学林出版社,2009.

[7]朱其.20世紀后期以来的新媒体艺术.文艺理论与批评[J],2005.

作者简介

鲁放(1985—)女,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09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周伯华(1955—)男,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都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源自于先秦音乐,而西方音乐源自于古希腊音乐。因为两者在地域、审美以及政治等方面存在区别,导致其发展轨迹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并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的美学思想。基于此,文章对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

这种分析将有利于中西方音乐的持续发展。

一、 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文化背景差异

音乐美学思想不是单一的形式下形成的,而是受到了一定因素的影响,如哲学、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等。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而言,时代背景因素和政治因素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影响因素,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其主流思想便以当时朝代的思想、统治者的思想为主,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比较注重音乐和政治之间的关联,统治者擅长用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教化功能来统治、愚弄人民。之所以孔子推崇的封建礼乐思想能够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流思想存在并持续发展,是因为这种思想从本质上实现了封建统治者利益的维护。

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是在西方宗教、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自然科学,对西方音乐美学思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对音乐有着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数”是音乐的根本,能够将音乐的基本法则体现出来,从而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和谐美。而且,他还能通过铁匠打铁的声音分辨出各种和谐的音程,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和谐音程与弦长之间的联系。毕达哥拉斯从数学的角度对音乐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所阐述的单弦乐音与弦长之间的关系为后世音乐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更对西方音乐美学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

二、 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审美追求差异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来说,主要是通过儒家思想中的“和”来进行情感的表达。最先提出“和”思想的人物是孔子,随后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中和”,而道家老子、庄子却认为应该推崇自然、注重平淡,正好与儒家的礼乐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三国时期,阮籍将道家、儒家的音乐思想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在道家所推崇的自然基础上为儒家的礼乐思想进行辩护,并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源自于古希腊的音乐思想,抽象和思辨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点强调主客体的对立和矛盾。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格外注重音乐实践,音乐美学家在进行美学理论的阐述时,会在指定的音乐作品基础上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音乐审美问题能够进行很好的解决。直到西方现代时期,其音乐美学理论格外注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能够将美学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到实际的审美和艺术现象中。

三、 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审美心理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的情感比较重视,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乐论》中提到“乐出于人情”,说明中国传统音乐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融合,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核心,即意境。所谓意境,就是音与意的集合,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突出了人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审美心理[2]。

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对情理比较重视,即注重情与理的融合,强调模仿与现实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在理性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现实。对于音乐的美及意义而言,西方大多数的音乐美学理论家都认为应该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人们能够理性了解和掌握的东西,因此,西方各音乐时期的审美活动基本上都遵循逻辑法则,

都是以理性认识为根本目的而开展的。虽然个别的音乐美学理论家认识到了音乐的特点,也体会到了音乐审美活动与其他活动存在的区别,但是他们却没有明确音乐艺术的体质,缺乏对感性的认知。而且,西方音乐美学理论家还重点强调感性是在理性的基礎上而存在、发展的。由此可见,西方哲学思想给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西方所有音乐的美学思想都推崇理性、忽略感性,这种理论研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音乐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和范围造成了限制,不利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东西方文化上面的差异。但是,在目前社会中,不管是中国传统音乐,还是西方音乐,在美学思想方面都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并开始互相借鉴,两者已经具备了很多的相似之处,促进了中西方音乐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茹.略论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之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13(03):221-223.

[2]王玲.从和谐谈中西方早期音乐的美学思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40-41+46.

作者简介:陈峰(1995—),男,汉,湖南益阳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幼儿动画;文化教育

一、美的教育至关重要

令人心生向往的是美好的事物。但何为美?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中把美的教育的阐述的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人类奇妙的生物构造提供给我们能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当我们的眼能看到,耳能听见,手能触摸,心能感受时,我们的心就会愈发柔软。如此一来,当幼儿尽可能多地感受和体味美,就能逐渐成长为一个自由、勇敢而富想象力的人,从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美是有力量的,完整的教育离不开美育。早在千年前,我国儒学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及其重视审美教育对于人格的培养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显著的区别与优势就是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不懈追求。幼儿阶段是学习和成长的黄金阶段,动画对儿童的教育有着良好的启蒙作用。

作为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管从角色、故事到配乐和画面体验,都要带给孩子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不论他们究竟有没有看懂其中的深意,这或许没那么重要,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他们能够自己从中感受到心灵被点亮的那一刻。

多种艺术美感的综合。在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怀抱对表现动态效果的渴望,在古老的埃及文明中,古人通过乘坐马车观看墙壁上的连续墙画,并从此获得具有动态的观看效果。追溯到巴洛克时期,西方欧洲大教堂穹顶上的宗教绘画与建筑构造相结合,使其产生飞升的视觉体验。由此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自始至终都在在不停摸索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真切。在人类为文明的跨步和科学技术条件的成熟后,动画就诞生了,一扇崭新的艺术大厦向世界大开。幼儿动画融合了艺术、音乐、文学等综合元素,开放且充满幻想,其绚丽的表达手法使它融合了多元的艺术形式与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的美感并非枯燥的叠加,由于具有特属的技术原理与艺术表达语言,动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的美感。幼儿动画,这种灵动的方式对幼儿的美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中外幼儿动画作品浅析审美倾向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前阶段的幼儿感受性正处于启发状态,动画《小猪佩奇》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视角出发,为其建构了一个美的世界,其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意义。能够通过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运用美的四个审美向度出发,培育了幼儿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小猪佩奇》第一个美育功能向度是帮助幼儿认识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文中提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因此,积极地让孩子初步认识“什么是美”或“美是什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幼儿动画创作者也应该选择符合其年龄阶段的认知方法,而不能过于抽象难懂。在幼儿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简单而纯净的,对他们来说,美就是简单——简单的想法, 简单的过程和简单的结果。就比如在“泥坑”这一集里,雨停了后,小猪就和他的朋友们开始了跳泥坑的游戏,游戏的过程十分简单,就是穿着小靴子在泥里跳来跳去,游戏的起因也非常直白,就是因为雨后有了泥坑,而“跳泥坑”也是作为一只猪很可能会有的行为。游戏的结果同样很圆满合理,就是爸爸妈妈也加入进了跳泥坑的队伍里,和孩子一起跳泥坑,就算弄得全身是泥,爸爸妈妈也没有训斥,整个游戏的起因,过程,结果,都是非常简单明了,温馨而圆满的。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人物的心理变化层次也相对单一,符合幼儿心中简单的美,也更能够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和幼儿简单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情节和故事元素,才能称得上是针对于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专门创作的动画内容。

审美不光是单一的视觉美,幼儿动画在视觉上常见的表现手法:规则圆润的线条,明艳活泼的颜色,平整的色块堆砌是美,同样在动画角色的行为上,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也有美的体现。《小猪佩奇》第二个美育功能向度就是引导幼儿热爱美。幼儿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美或美是什么”之后,需要知道的是“美在哪里”。只有知道了美的所踪,才能去发现和热爱它。在“画画”里,小猪佩奇和爸爸在画画,并不需要摆好纸笔颜料才开始,佩奇直接用手沾满颜料,而猪爸爸把土豆切开,用土豆的切面蘸着颜料画花。这些都向幼儿传达出了美的多样性,生活中的美并不需要费劲去寻找,美就在自己的手中,就在创作的过程里。当鸭子们撞翻了颜料在花园里到处跳,脚印踩过了画布,留下痕迹。爸爸妈妈非但没有生气,还说这画非常完美,小猪佩奇和他的朋友也夸奖了鸭子是位专业的画家。《小猪佩奇》向幼儿传达了美是多元的这一理念,生活中出现的小意外也可以被巧妙化解,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生活中行为的美,看似不完美的本身也是具有美感的。

《小猪佩奇》第三个美育功能向度是鼓励幼儿创造美。幼儿的审美思维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却是充满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来自于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则具体表现在他们玩的创造性游戏上。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认为,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有巨大的促进发展作用。幼儿在游戏中通常有超出现有行为水平的惊人表现,他们总想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采用充满想象的方式去玩耍。“游戏的特点是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游戏是自由自在的;游戏是愉快的;游戏是充满幻想 和创造性。”这种游戏实际上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创造,美在幼儿的想象性嬉戏玩耍之中产生。

《小猪佩奇》第四个美育功能向度是指导幼儿运用美。所谓“美是生活”,通过这些简易的“美的制作”,让孩子们懂得美在于生活,但需要自己用双手去创造,并把美运用于生活之中。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生活也更幸福。《小猪佩奇》就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这个道理的。在“做陶器”里,佩奇和朋友玩过家家的游戏,她们需要一套茶具冲茶给其他的动物喝,于是佩奇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做了一套彩泥茶具,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创造出了美的事物。

国内幼儿动画,专门针对“幼儿”这一群体的动画片数量质量都有一定不足,在没有严格的动画分级制度的前提下,我国0-5岁幼儿观看的动画片和12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大量重合。在受众相对低龄一些的动画片里,较为出名的《熊出没》 和《喜羊羊与灰太狼》被 《新闻联播》爆出语言不文明行为举止暴力化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盲目模仿 《喜羊羊与灰太狼》 中的把小羊架在火上烤的场景,导致了严重的伤害,这些事件的发生给儿童心理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然而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上来看,他们无法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幻的,他们容易去模仿那些暴力,低俗,不雅等镜头,从而酿成悲剧。所以幼儿动画所传达出的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动画片里传达给幼儿真善美的概念,才会更有利于幼儿体会美,感知美,模仿美的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如何在动画中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幼儿园这一元素展开来创作,动画师们可以在制作生活动画时,利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进行启蒙影响,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场景设计在幼儿生存的环境中来慢慢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动画前期设计师可以在动画场景中给人物角色摆放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服装、青铜器、陶瓷、书画等艺术品。 在不同场景给幼儿投放一些與当地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 比如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了,朗读时平仄整齐且意境深远,如果幼儿动画里涉及到唐诗宋词,那么当引导孩子与动画人物一起朗读诗词时不但能够让他们产生文化的萌芽同时还能训练出他们的语言能力并感受中国诗词的美,提高孩子们的文学审美能力。 动画师在剧本设计过程中可以给幼儿挑选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词,让幼儿在看动画片的同时,可以不由自主地跟随动画人物大声地拼读出来,这样孩子们就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众所周知家庭的审美教育也同样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画师与导演们可以尝试着设计出亲子动画,让父母主动在陪同观看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幼儿的审美教育中,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还能丰富与父母间的感情。当然,幼师们也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亲子合作”的游戏,在活动中把审美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在合作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把碎布制成装饰品, 把枫叶制作成了书签,并写上“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的诗句。 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动画作品接受的主体。动画创作者也因此要担负着国家的使命和责任创作优秀的儿童动画 关注儿童的本性,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观念,儿童的想法,儿童的思维,儿童的审美作为创作初衷,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才能创作出适合我国儿童观看的优质动画片。

作者简介:

李亚玲(1998.1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美学。

吴星燃 (1998.08)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文化艺术。

方圣洁(1999.08),女,汉族,河北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幼儿心理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2020年普通大创项目《2020年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B023)。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美高校;学生管理;差异分析

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在高校组织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105-109。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进入高校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除了数量上增长外,类型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对于今天的大学管理者来说,面临的不仅是学生数量上增长带来的管理问题,更多的是学生个体情况日趋复杂提出的挑战。学生的国别、区域、民族、性别、家庭背景、收入状况、学业基础、情感模式、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加上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传播与通讯手段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日益增强,这些都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高等教育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心,其学生管理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美国,与“学生管理”相对应的是“学生事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服务”、“学生人事”等。“‘学生事务’是与‘学术事务’相对的概念,一般‘用来描述校园内负责学生课外教育,有时也包括课堂教育在内的组织结构或单位’。”[2]国内对于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概念,影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哲学思想,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管理模式、特点以及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等方面[3]。本文希望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美两国学生管理最新发展动态,从管理手段的视角考察中美两国学生管理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提出建议。

一、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手段差异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先后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工作”、“学生服务”、“学生发展”等多种模式的发展,已经走上专门化的发展道路,其不仅有力地支持和服务于高校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4]。相对而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较为短暂,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至今,才过去1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也得到重视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从早期作为学校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而存在,到逐渐发展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管理,20世纪90年代后又转向引导学生的综合管理[5]。相比来看,中美两国学生管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就目前来讲,在管理手段上也呈现出很多差异性,本文主要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专业手段3个维度上进行比较。

(一) 法律手段差异

美国是个重视法制管理的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也不例外。美国依据法律对教育进行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联邦法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如1791年的《权力法案》是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法律基础,其规定凡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这使得教育成为各州的保留权力[6]136。虽然教育法主要由州制定,但美国联邦政府也通过制定一些法律对高等教育进行干预,如著名的《莫雷尔法案》、《史密斯——休斯法》、《国防教育法》等。这些法律都对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除了宪法、各州基本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外,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还要遵守专门法律、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如《美国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学生事务应用手册》等。学生事务工作虽是各高校分内之事,且服务内容繁杂,但相关法律和全国性教育组织在此领域制定的权威性宏观指导文本和工作准则已成为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指南[7]。从内容上来看,有关学生管理的法律内容主要涉及3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业管理,二是学生的行为管理,三是学生的言论自由问题[6]161-162。除有法可依外,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运用法律手段还体现在:有专门的法律服务职能部门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比如密西根大学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有学生法律服务中心、学生冲突处理办公室、申诉办公室[8]57-58。法律服务中心面向密西根大学安娜堡校区的所有在校生开放,内容包括处理居住纠纷、犯罪预防、劳资纠纷、消费权益保护等法律问题。可见,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中有法律意识,重视依法管理,尊重学生的权利。以密西根大学为例,学生冲突处理办公室就是为维护学生权利,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冲突,创建一个安全、公平、和谐的生活环境而建立的。其具体措施包括对《学生权利和义务条例》进行修正;公正无私地按照《学生权利和义务》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有关学生纠纷处理的条款进行补充和订正等。此外,密西根大学学生如对学校各部门有意见的话可投诉到申诉办公室,该办公室由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直接负责,独立于其他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之外[8]61-62。

我国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手段相对较缺乏。首先,学生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涉及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只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少数几部法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主要是通过临时性的“意见、通知、办法”等来实现。各高校校内学生管理规定一般以《学生行为守则》、《学生日常管理办法》、《学生奖惩条例》、《学生宿舍管理办法》为主,较之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还属于粗线条性质,在细致、严谨、完善上还有欠缺[9]。其次,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虽然法律法规对学生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权利很少受到重视,学生被视为“被管理者”、“被教育者”。再次,我国对学生权利的法律救济不健全。除2005年《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权利、义务和学生受到处分的程序、提起申诉作出相关规定外,很少有教育法律提及学生权利,更别提权利受到损害时如何救济。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学生权利受损求助无门,只好和高校“对簿公堂”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法律手段而言,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运用得比较成熟,而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很多薄弱的地方,体现出很多的问题。

(二) 行政手段差异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结构采取的是“横向职能制”,即多头并进条状运行,在学校一级运行,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开展工作[10]。具体来说,按学生事务管理内容设置独立的各个职能部门,如招生办公室、住宿办公室、健康服务办公室、咨询办公室、就业办公室等。这些职能部门面向学生开放,服务于学生,管理上受学校分管学生事务工作的副校长直接领导。以斯坦福大学为例,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事务由一名副教务长主管,副教务长对教务长负责,副教务长下设5个助理副教务长,5个助理副教务长分管5个办公室,包括学生生活处长办公室、教育资源处长办公室、健康中心、注册管理办公室和住宿教育办公室。学生生活处长办公室又下设5个部门,主要负责研究生生活、司法事务、学生活动、会议服务和斯坦福学生联合会的工作。教育资源处长办公室下设11个部门,主要有亚裔美国人活动中心、国际中心、黑人社区服务中心、职业发展中心、墨西哥裔美国人活动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社区资源中心等[8]100-102。美国这种“扁平化”的管理体制加上高校自治的传统使得教育行政权力较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行政功能不明显。影响高校学生事务的因素往往来自行业规范,即某一专业协会推行的职业标准。如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要遵循美国心理协会制定的心理从业者职业标准。

我国教育行政导向明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多运用行政手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先后经历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中央与地方及中心城市办学的三级体制。中央层面的学生管理行政机构主要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地方设立高校学生处或德育工作办公室,中心城市教委也有设立学生处的。高校学生司主要任务是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指令,负责高校学籍管理行政和其他有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行政影响主要通过出台法规和规章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督导,组织校际交流和研讨等[1]62。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工作接受中央、省学生处的垂直领导和指示指导,行政色彩浓郁。在学校层面,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采取的是“直线—职能制”,即校内横向联合,两级运行,形成网络[10]。具体地说即根据行政权力划分,形成学校—院系—班级的直线垂直组织结构。学生管理主要采取党政合一的运行方式,体现在学生工作由党委副书记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共同负责,其中党委副书记负总责;在院系由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工作,班级有的还配有班主任。此外,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也有根据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设立学生工作部(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心理咨询中心等职能部门,这些部门有的直接面对学生,但要受上级指导,主要是行政命令、指示的垂直传达和执行。

两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行政手段比较多,而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受行业规范影响,行政手段相对较少。

(三) 专业手段差异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成为一种职业方向,学生事务本身和学生事务管理者具有较高的专业地位[1]109。因此,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手段更多地体现出专业性。首先,美国有专门培养学生事务管理方向的硕士、博士体系。191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率先开设了第一套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课程,并于 1914年第一次颁发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文科专业硕士学位。到 2005年,根据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者协会的报告,全国已有186个大学或学院设有学生事务管理课程,而且所设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论性也越来越强[11]。其次,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聘任、提升具有明确的专业要求[1]109。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为初级水平的工作者、中级管理者和高级职员。招聘这些不同的管理人员有不同的专业要求,如应聘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需要具有心理咨询的硕士学位。其他方面的学生事务管理也要求具有学生事务、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而对于中级和高级工作人员则一般需要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和相关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再次,有较为完备的在职专业培训。在美国,学生事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如个人学习,参加专业团体或项目培训,参加学生事务部门业务学习,参加专业协会或专业分会等;专业化发展的形式有传统的正式课程教育,课程教学外一切有组织系统的非正式教育以及研讨会、午餐会、工作坊、技能培训等不正式的教育3种类型[12]。此外,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职业组织以及这些协会、组织推行的“职业标准”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手段的专业化。在美国,比较有名的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组织有美国高等院校人事协会(ACPA),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SPA),美国女院长、女行政官员、女顾问协会(NAWDAC)。每个协会有自己专门的网页、出版刊物,每年也都会举办各种研讨会,为学生事务研究提供资助等。通常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都会加入其中某一个协会或组织。这些协会和组织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提供了专业化的支持,其制定的职业标准为学生事务人员实施和论证校园服务和学生发展项目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工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

我国学生管理手段也在专业化方面不断努力和探索,但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首先,从学生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来说,我国也有专门的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队伍。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主要是高校的党政系统干部,从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到院党总支副书记再到辅导员、班主任,加上团委等其他部门,很有中国特色。学生工作队伍的主体是辅导员。对于辅导员的招聘的条件一般是以政治思想素质和学生干部经历为主,对专业方面没有专门的要求。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应聘辅导员的学历条件基本都要求具有硕士学位,但并没有一定要求是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其次,辅导员岗位职责不够具体,造成辅导员工作繁琐,什么都要抓,手段也谈不上专业化。虽然一些高校出台了相关文件对辅导员工作职责提出要求,但这种要求多是综合性的,没有明确的分类。辅导员既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管理,可以说辅导员基本就是大学生的“保姆”。再加上辅导员专业发展政策模糊、缺乏保障等原因,导致了辅导员队伍能力不足、精力不足、动力不足。随着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只配置辅导员管理学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近年来各高校也出现了专门的学生管理机构,如就业辅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招生办等,把一部分工作从辅导员身上分离出来,进行专门化的管理。从专业化手段来看,我国学生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更高的专业化程度。

二、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手段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美两国学生管理手段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主要原因来自于两国学生管理观的不同。蔡国春认为美国有3种典型的学生事务观,即理性主义、新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13]。理性主义认为智力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学校对学生的个性和个人成长不必关心;学生事务能创设一定环境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某些间接的支撑,强调学生纪律;学生工作者的角色是代理父母和监护人,是纪律与行为的管理者。新人道主义则认为高等教育除了开发智力外,还应该有意识地去开发人类个性其他方面,包括身体和精神。学术培养是中心,这部分由教师去做,其他方面是次要的,由学生工作部门去完成。它还认为学生事务能通过开展与学术有关的课外活动对学生智力和学术起一定的支持作用。对学生事务的具体要求是:围绕学术培养,开展课外活动,从而巩固和增强学生的学术经历。新人道主义的学生工作者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定服务的部门经理、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配角。第三种学生事务观是存在主义,这种学生管理观重视行为主体即个人现实的存在,认为学生对学习和自身的发展负有责任;相信在特定课程、学术计划或社会学习环境下每个学生都为自己确定了自己的学术安排,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课堂本身只为学生提供自我思考的焦点。基于这一思想,学生事务参与了教学活动,课堂和课外不再加以区分。该事务观还认为学生事务能直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并直接服务于高等教育的使命。具体要求是创设各种机会和环境帮助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学生工作者的角色是学校教育组织者之一、培养人才的主角之一。而我国的学生管理观更多地受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13]。我国儒家文化自古就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师为上、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这些经典名句都反映了教师地位尊贵的文化传统。因此,我国的学生管理中更多地处在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替代父母制”阶段,即教师作为家长替代者行使家长权力对学生进行管教。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学生管理理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高校学生工作在考虑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开始侧重于适度向重视学生需要的方向转移,体现在高校学生工作在新生入学教育、咨询服务、校园生活、经济资助、就业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与服务。美国的学生事务观倾向于把学生当做平等的公民和独立的个体看待,在学生工作中重视学生参与,以强调服务为价值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而我国则是强调为学生工作,为教学服务,目标是“维稳”,工作方式主要是管制。把学生当做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强调纪律和行为规范,学生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意识薄弱[13]。

三、 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启发

通过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专业手段3个维度对中美两国学生管理手段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美两国学生管理手段差异性比较明显,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手段体现出法治化、专业化的特点,而我国学生管理手段更多地表现出行政特色。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于两国的学生管理观的不同。因此,从学生管理发展趋势和完善我国学生管理手段出发,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先进的管理手段,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为高校培养人才服务。

首先,应该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变“管制”学生为“服务”学生。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之所以发展迅速,吸引世界各国对其进行研究借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学生管理理念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正是在存在主义哲学观指导下,发展出“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学生事务管理是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发展的,所以在操作上学生事务管理直接面向学生,服务内容也几乎囊括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且专业化程度极高,服务水平极高。我国学生管理多停留在管教学生的层面,原因在于:广大的高校学生工作者把学生当做管理和教育的对象。这种管理理念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尊重学生权利,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变管学生为服务学生,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尊重学生主体性,教学生自己选择而不是帮学生选择。

其次,完善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制意识,弱化行政导向。如前所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手段法治化程度高,这促进了其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我国缺少法治传统,学生管理法律法规相对缺乏、不完善,法治意识淡薄,校园中忽视和侵犯学生权利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冲突和纠纷。目前,我国提倡法治建设,借此契机,我们可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管理观为指导,对学生管理工作作出更详细和合理的法律规定,使学生工作有法可依。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者中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其依法管理的意识。这才能做到真正地依法管理,完善学生管理的法律手段。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习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手段。一是我国也需要开设学生管理相关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习体系。目前,我国硕士、博士培养跟学生管理相关的有思想政治、高等教育管理、心理学等专业。但相对来说,这些方向有的侧重思想政治教育,有的侧重高等教育管理,虽跟学生管理有关,但并没有学生管理方面专门的课程体系。毕竟学生管理涉及面广,要体现出其专业性,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专门化的人才。二是将学生事务管理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对学生事务管理进一步分工,设立职能部门,并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我国学生工作长期依附于政治,学生工作几乎总是围绕着政治展开,学生工作俨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附庸。这使得学生管理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加上方式手段的政治化、经验化,也引起部分同学对学生管理的反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生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坚持发挥党团组织作用,保证学生工作的德育导向外,大力发展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如就业辅导、心理咨询等,促成学生事务管理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学生管理的效率。随着学生事务管理的分化,辅导员工作职责也应进一步进行细化,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工作要求以及发展方向。可建立全国性的辅导员协会,以协会的名义颁布行业职业准则,以促进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2] 马健生,滕 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流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63-69.

[3] 王显芳.十年来我国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3):65-68.

[4] 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65-70.

[5] 黄晓波.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7):71-76.

[6] 张维平,马立武.美国教育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7] 裴学梅,胡叶青.美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4):93-95.

[8] 张晓京.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9] 张钦文.中美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3):62-65.

[10] 黄厚明.历史和逻辑视角:中美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差异的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7):95-97.

[11] 曾少英,杨晓彦.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专业课程发展状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57-58.

[12] 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历程考察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7):83-86.

[13] 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观与学生事务观之比较[J].江苏高教,2001(4):77-80.

(责任编辑 马双双)

Gap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E Aizhe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26, China)

Key words: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management; gap analysis

差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实施差异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正视学生各方面存在差异,认清差异,尊重差异,依据园材施教的原则,并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 尊重;差异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及自我效能感的问题十分关注。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都在为解决因学生存在差异,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时又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洞察学生的心灵与秉赋,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性出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知人善教,进行差异教学。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然后将学生分层,通过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使每位学生得到个性上的充分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差异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但事实上,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都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世界”,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有侧重。而重视学生的特性和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

从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连续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方法,尽可能的平衡每一个同学。而差异教学就是在班级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二、差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差异教学法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知人善教。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致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各有特色。“差异教学法”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优势,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呈现出殊途同归的特殊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差异教学法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可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就会兴趣高涨,不知疲倦地学习;如果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刻苦努力,锲而不舍。因此,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实行差异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 运用差异教学法必须做到

第一,承认差异、认清差异。

英国教育大臣在评价中国的教育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式的教育,的确使平民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千千万万个丘吉尔。”总之,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才能避免失去千万个丘吉尔。只有正视学生差异,才能使各类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适应新的国际人才竞争,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人才济济、垒面发展、充满活力的国家。

任何两个个体之间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进行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们的“差异”所在,也就是确定不同学生在学习面前的主要障碍都有哪些。有的学生可能是基础差或者知识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学习状况不理想,有的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总是事倍功半;还有的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兴趣不足、学习情绪消极、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学习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人际关系等其他客观因素对其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教师需认清学生的“差异”,以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制定差异的目标,实施差异的计划,通过差异的教学程序实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整体学习问题和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整体提升的共性目标。

第二,尊重差异、发挥个性。

1 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对待同一现实,学生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是性格差异。对于不同的评价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在数学领域,这种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在评价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让数学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

2 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激发其兴趣,发挥其潜力,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比如对于爱唱爱跳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在适当的时间组织一场演唱会,或演奏会,或歌舞表演等等。喜爱服饰的学生,可组织服装模特表演比赛。喜好书法绘画的学生,可组织他们开展书法或绘画作品展出。喜欢旅游的同学,可组织他们进行乡土历史的调查,摸清家乡有多少值得保护的古桥、古庙、古塔、古墓、古居的情况。爱辩论的学生,可组织辩论赛。总之把各种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培养、选拔出来后,还应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现代社会注重互相学习和团结协作,这种优秀品质应在学生时代就逐步养成。

3 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十分显著。如在学生中不难找到“五音不全”者与原唱音乐创造者。数学神童与语音不全者等等。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若过分强调劣势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的兴趣与热情消耗殆尽。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实行分组教学把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分配到能力较强的小组中,每个小组成员不但要自己要学好,还要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让他们知道只有垒组成员都成功,自己才算成功。在学生分组实践中,对每个学生,教师都要以爱动其心,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只有对每个学生都有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差异教学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当然,学生的差异从多个维度来看,还有许多,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等,在教学与评价中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总之,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改变拘泥、刻板、单调、僵化的状况,走上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的轨道,对于整个素质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整个教育理念和思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已经并正在发生着质的转变,其教学方式也从标准化、单一化的知识灌输向人性化、多元化的引导教学转变。教师在真正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后,开展灵活多样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下,充分合理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不同层次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差异教学法,对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汉语语言文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语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