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范文

2024-06-27

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实现了从萌芽起步到快速发展,从理念传播到实践探索,从一路追赶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变革,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基于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运用探究

引言

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我国物流行业仓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对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物流行业必须不断提升仓储管理技术、优化传统仓储管理网络、提升仓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作业现场整体运行质量,从而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对于物流分拣车间来说,有序的现场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精益现场管理不仅能激发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推动管理现场从视觉上的精美向更深层次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提升工作效率延伸。

1物联网与物流间的关系分析

目前,在国内物流仓储中主要使用两类技术,分别为RIFD(即射频识别技术)和GPS(全球定位系统),但随着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在管理中所使用的技术也更加多元化,M2M及传感等多项新兴技术已被顺利研发出来,并较为宽泛的应用到了物流管理这一方面。首先,物联网为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用的模式就与其他网络基本不同。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支持,在实际应用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去应对使用条件的差异,第一种是标记目标对象,第二种是全程使用有关设备跟踪对象,第三中是检测和控制对象,想要使物流管理的效率在宏观上有所提升,就只能努力发挥这些优势,当前虽然已经在使用这一技术,但在管理过程中其突出优势及功能并没有得到发挥。所以,还需完善其信息系统,尽可能使用当前已开发出的先进技术,达到此类条件,才能使两者融合有更好的效果,仓储系统的管理才能更加完整。

2自动化仓储的特点

得益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规模应用,物流业正经历变革并进入智慧物流的时代。制造业的仓储系统也正逐步从传统迈向智能化,各类智能仓储设备迅猛发展。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物料搬运设备在不直接进行人工处理的情况下能按照指令完成货物的存储和取出作业,利用配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协作来实现物料放置的合理化,减少差错,加快货物的存取节奏,提高作业效率,广泛应用于机械、家电、汽车、食品、烟草等行业。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主要特点为快速、高效、合理地存储物料和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物品。与传统物流系统相比,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生产与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2)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3)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土地成本;(4)减少人工需求,降低人工成本;(5)提高物流管理水平。2017年10月以来,北京顺义、通州、大兴等区政府开始清退、关停无证照、资质不全的仓库企业。一线城市冷链需求持续增长,但冷库资源越发有限,因此一大批老库旧库将被淘汰或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安全、智能、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节能环保型冷库”已成为必然趋势。

3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提出是20世纪末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与网络的国际会议上,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和机构对此做出不同的定义,比较被认可的定义是物联网是一种通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RFID)、激光扫描器、GPS等信息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相关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管理的一种网络。2010年以来,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比较重视,相继出台了一些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规划,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本质来看,物联网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突然变化的过程,而是从信息自动提取、整合、物品局域网的智能服务等方面与互联网逐步融合并不斷深化的过程。目前,物联网比较关键的技术就是RFI以及GPS技术,这是在我国物流仓储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感知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传感和射频识别方面。为了进一步确保物联网技术能有效的应用于物流仓储行业,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时,要按照物联网的实际用途进行合理的划分。我国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目前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物联网技术的高效性能还未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积极的调整,将物联网的高效性能发挥出来,推动物流仓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物联网的应用

4.1感知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当前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当中,感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RFID技术作为感知技术中的重要一种,其本身已经成为了现代化仓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的技术支持。通过利用RIFD标签、手持终端等,实现闭环管理,实现仓储和配送一体化的控制,有效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利用RFID技术,我们也可以实现智能化手持分拣,使得分拣的速度和效率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而在另一些仓储管理系统中,也可以配合利用红外线、激光灯等不同的技术,对物品进行感知和定位,有效地提升分拣效果,进而实现自动化分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特定的仓储管理系统也对感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例如,在一些粮食食品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通过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来与其他传感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整体仓储管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

4.2云仓储模式

“云仓储”作为一种新型的仓储模式,可以完成快件就近配送这一物流难题,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加快商品的流通率,使用户体验最优化,甚至可以改变全社会的物流生态。云仓是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仓储网络,利用云物流平台强大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物流进行连接,针对商品在不同区域、时段的销量做提前预测,将相应数量的商品提前备货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实现就近高效配送。特别是买家可以通过物流APP实时跟踪和查看自己的商品物流信息。通过云物流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在你还没有下单时,就能预测出最近你可能会购买这几款商品,商家提前将自己的库存运输到你家附近的仓库,当你下单之后,仓库收到指令,将你的订单存放于同一个包裹中,及时高效的送到你的手中。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而且还优化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5我国物流仓储管理现状

(1)仓储布局存在问题,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社会经济高速地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物流仓储建设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在进行仓储建设过程中行业内并没有形成良好沟通,从而使得物流行业仓储整体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在同一个区域内不同的物流公司设置的多个仓储点,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重复的仓储建设使得物流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来回倒库现象,进一步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成本,而且也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交通运输成本。(2)仓储管理技术落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很多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人海战术来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多数企业并没有对先进的仓储管理技术给予足够重视。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由于引进了先进的仓储技术,从而实现了对物质的自动化分拣和搬运。由于经济条件以及发展理念的限制,一些中小型的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过分依赖人力。从而使得我国物流行业整体的仓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物流行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并不高,这也是造成我国仓储管理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6物联网在物品转移方面的应用

现今,这一重要技术实际上有很多物流公司都已经在进行使用了,因为这一技术显然能让物品的存储更加合适妥帖,而且还能监督物流运送的全流程,从而就促使得其不仅能够给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还可以尽快进行调整以迎合用户的需求。从而完全实现智能化的所有操作过程,甚至可以支持物流行业继续迅速发展。另外,仓库的存储通过移动货物这一操作能够变得更加合适妥帖,并对确保储存空间环境质量也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且这样的处理措施还能在保证存储环境的同时,直接影响货物质量的过关情况。

7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也逐步完善和进步,无论是仓储、运输还是配送各环节都融入了前沿的技术,极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近年来,零售业的突变和技术的升级一直是物流行业跨越的两大核心动力,因此,随着新零售概念被广泛推出,还有一些核心技术的商用,新一代物流行业呼之欲出。当前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做好其相关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对于提升现代物流仓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前信息化时代下,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于现代物流仓储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动力来源,同时也是实现智慧物流的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新可.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的物联网应用与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5):171-172.

[2]于淼.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09):196.

[3]董蕾.浅析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316.

[4]杨正国.基于“互联网+”对仓储物流管理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5):111-112.

[5]武庚.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11.

[6]张桂勋,唐志强,李德辉.物联网技术在军用物资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2):137-138.

[7]谭筱.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76.

[8]黄丽莉,张智勇.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2(31):67-69.

作者简介:

王漢斌,男,回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范文第2篇

一、物联网技术对优化提升物流仓储管理层级的价值优势

(一)有机优化了物流货品上下游的配置

由于频次性的货品进出不利于对仓储货品的常规施管与安保工作,因此,以往物流行业中货品的出、入库总不可缺少协同性的调配流程。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运用下每项货品都有自身的既定输出路径,系统考量实需境况后适时强化货品供、需方信息交互,可极大缓和仓库出入货形式的“刻板印象”,该方式可是货品达成按需配置,时效性较强。

(二)能动精简人工实操运作,极大提升了工作高效性

以往的货品仓储运作主要倚靠人工进行实操,因此,其实质仓库进出货品方式与当现代的数字信息化、智能化等之间的可比性不强。此外,人工运作可处理的货品数额较受限,因而实质对货品的配置效率也较低下。而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最大化地串联起计算机管理体系与互联网,该方式有效达成了“货品对应人”的优化态势,极大增强了货品配置高效性。

(三)智能化助力,对物流途中庞杂数据优化分析等水准显性提升

智能化仓储管理境况的有机达成,是物联网技术联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优化科技协同作用下的实效。该境况中的“智能”确切指对系列货品讯息的施管更趋体系化与整体性。譬如,可依据网络实时数据反馈高效集纳出市场需量较大的货品,后续时效性予以相应应对要措,以有机维系市场供货的相对平稳性。

二、对物流仓储管理形式的对策性分析

(一)收益的最“可观”化方式

任意企业存在的导向缘由即是为获取最大化收益,这也使具体企业定制系列决策时都应基于该关键要素,在理性控本的同时施行系统化决策。具体收益的途径常有两类分化,即开源与节流。这也限定了在对相关物流形式择选时,必须明晰具体施管方式能为既定企业扩大收益路径或者有效减少资本支出、耗费,而具体物流形式明晰确定后即不能肆意改动。

(二)对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该方式是指企业在整体考量已有资源基础,以及与需依据它方载体获取资源的系统境况下实行决策的方法。特别针对仓储管理形式择选来讲,当实际企业规模较小、物流路径等缺乏专项性时,就可适时择选影响实效较大的第三方仓库作为自身的扶持合伙。相反,则可据自身实需设定相契合的仓储施管形式。

(三)关于物流货品的入库方面

在实际入库时,一线实操人员须运用智能扫描仪提取各类货品的RFID便签讯息,后续再经由常规施管负责人复检确认,明晰信息正确后才可正常入库,其中对细化信息登记要素较烦琐,如须记录明晰出厂日期、实际入库时点,还有相关生鲜等特殊货品还应及时记录实际保质期限与常规存储相关限定等。接着相关工作人员须将入库讯息时效性导入至管理终端的计算机设备内。最后,将系列货品有机依照规范限定适时分化储藏,这期间适时等待实时货品配送信息,以及对系列需出库的既定货品再一次进行相关讯息的能动核对,以便于后续的出库环节中运用。

(四)对于仓库的内构施管

该项具体工作较为繁杂与细碎,譬如,此项管理主要涵括对每一个自然日进、出存储仓库的系列货品具体数额、规格、差异类别、多样性功用途径,以及其对应的上下级供应商等庞杂数据信息进行有机的审核与校对。在该繁杂流程中,实操管理人员都须运用固定的手持式移动RFID扫描终端设备,有机查看多样性的货品,并且在实际进行过程中,还应精确查找出相关错位、用户信息等存在错误等货件,后续进行高效的时效性更改与完善。

(五)细化的物流货品出库配货

在具体的货品出库时,大多情况都是须取得上一级的需求方或者购买用户的实际订单需求以后,经由对应的仓库施管人员有机进行既定货品的RFID讯息,以及相应智能供货终端中的客观单号后,对于检测等显现正常的货品进行出库手续办理,以及有机联系实际物流配送相关工作。这期间的RFID码起到实时监控货品出库以后发散去向的基本凭证,就是即时性跟踪既定货品的实际配送状况,该方式也利于当突发相关偶然问题时可进行高效核对,以及有机明晰双方的权责等。

(六)关于货品的优化查询

尽管是现代化的智能化仓库管理体系,为了企业更优化规划自身运作管理与后续发展客观预估,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大量历史性数据信息的有机支撑,对实操仓管员而言,其须在仓库中随机货品定位、存储量与品质讯息等外,同期还须过往的相关货品讯息与对应配货状况,这样也更易于物流企业后续对继往数据的优化分析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商行业的应势发展对现代物流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困窘与优势机遇共同存在。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下,相对低效能的物流仓储管理形式对我国的电商革新有极大限定,相较之下,物联网的崭新科技技术的应用更适应当前的社会趋向发展境况。基于此,有机探析我国物流企业限定仓储管理形式择选与施管方式的探究,具备较强的实践化效用等。

摘要:物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多元数字化思维与运用也得以丰盈发展,其中,处于信息时代导向性革新时期的物联网,汲取了互联网涉范广、高效率等优势特征的基础上,还更适于优化处置物化信息。物流是基于互联网电商时代逐渐兴起的应需产业,其在实践运作过程中缺少不了优良仓储管理体系来维系其运作高效性。基于此,本篇针对我国物联网下的物流仓储管理进行适时探析,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仓储,管理探析

参考文献

[1] 肖瑞.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仓储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103.

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范文第3篇

摘要 基于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物联网的运用,对现代物流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文章从物联网的提出、在欧美韩日国家和中国的发展运用入手,分析了物联网对物流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剖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建设的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如完整的物联网技术方案尚未形成、物联网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物联网商业模式不明确等。最后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建设对策,强调必须全面布局、分步实施、树立示范、带动发展,研发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统一物联网技术参数,建立区域物联网标准体系,高标准高起点建网,构建区域物联网信息平台,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和推广,建立政府主导的物联网政策法规体系等,以期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建设有所启迪。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

文献标识码 A

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交换和通讯系统,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创新。2009年,国家工信部对物联网发展提出了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技术标准研究、密切产业协作、结合市场和需求推进物联网发展的要求。作为先进生产力的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将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物流管理环境,使物联网更快更好更有效地为经济和社会进步服务。

一、物联网对物流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实现物流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势必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物流行业的规划、管理与控制提供辅助决策依据,为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物联化功能支撑(俞灵,2010)。以物联网的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管理和技术应用平台。全方位为企业服务,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物联网以其自身自有的管理和技术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制造企业生产重组。在料件供给、生产过程、产品仓储和服务市场上,推进生产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此同时,物流企业的物联网管理模式将为制造企业提供对生产各要素的监控与信息管理,以其个性化服务削减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

(三)有助于新的商业模式的形成

物联网的技术构成及开发应用,将实现对物体静态和动态属性进行标识,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和物体的信息处理。在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同时,与物联网相适应的新商业模式即物一信息一物如何实现交换是对物联网商业模式形成的一大挑战。新的商业模式重点在于企业业务应用,物联网的普及有利于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成长。

物联网对广西北部湾物经济区物流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广西十二五规划强调:北部湾经济区域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和消费市场需求旺盛需要良好的物流环境的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形成,有助于区域物流资源整合、市场培育和发展。二是促进区域物流企业网络化、数字化形成与发展。物联网建设有助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的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规模化应用和跨行业合作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建设,使与之相关的物联网技术、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和行政效能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物流企业网络化、数字化。三是提高区域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广西北部湾物流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区域提供一个物流技术应用与管理平台,为政府和企业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规划、控制服务。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建设状况

(一)发展基础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区域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将以需求为主要推动力,以需求创造应用。物联网是未来信息社会竞争的关键,其推广和应用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王光辉,2010)。目前,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正在逐步形成。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已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国家和广西的重视,政策的扶持和企业的认同。二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成为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物联网将广泛运用于这一实践当中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三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通过物联网的应用,突出大物流、大交通、大服务的发展思路,通过信息服务和物流服务带动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流通。物联网是有效进行物流管理的手段之一(Amardeo et al,20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宝国认为,广西物联网要走完善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服务,流通带动繁荣,制造奠定实力的发展路径。越来越多的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将物联网作为生存发展的动力,在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对物流产品的跟踪监管和服务产业链等方面正在不懈努力。

(二)发展现状

2010年10月,在广西南宁由中国无线射频识别装置(RFID)产业联盟和中国信息产业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东盟物联网高峰论坛”上,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物联网发展、物联网行业的技术融合、中国东盟物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等主题,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物联网发展和推广。物联网的推广是继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需求系统之后的又一个发展浪潮(Elgar Fleiseh et al,2009)。在物联网的实际运用中,广西一些高危企业已先人一步,百色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建立了先进交互式数字平台,可对井下瓦斯等各种有害气体、井下涌水量、顶板压力移动情况、人员所在位置等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由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广西高峰矿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共同建设的广西大厂矿区地震监测台网,是国内首个采用物联网技术的金属矿山地震监测台网。广西财政还拔出专款,对重点烟花爆竹产区和非法生产地区,配备物联网高科技打击非法生产的仪器设备,购置远距离炸药检测仪,对企业生产车间进行了监督。

(三)存在问题

1 完整的物联网技术方案尚未形成。物联网技术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之上的应用性技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尚未合理采用物联网技术,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点与点的物品识别、信息收集和传输的使用上,其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仍处初级阶段。

2 物联网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只部分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管理,无法完整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区域物流企业间运输、配送货物自动识别和信息互联与共享,区域物流企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缺乏。

3 物联网商业模式不明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建立需

要明确产业链和新商业模式的利益关系。创新技术运用,鼓励建设新的商业模式,合理使用物联网网络系统和资源。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建设对策

(一)全面布局,分步实施,树立示范,带动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要在广泛宣传、积极布置的同时,在政府指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采用重点企业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通过试点示范项目的开发和应用,为在区域内物联网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持、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未来的物联网将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载体(张群,2010)。北部湾经济区要合理配置区域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注重经济效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扶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大企业的试点,树立典型,逐步确立以应用带动产业的发展模式。物联网的设计必须满足企业的需求(Amardeoet al,2009)。北部湾经济区已有些企业开展和运用了物联网,要以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专业网为突破口,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互动方式提高产业链价值,形成产业化突破和规模化增长。

(二)研发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统一物联网技术参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首先应在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识别、智能传感、无线通讯以及云计算等方面建立统一的技术指标。在物联网研发的技术层面,南宁新歌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产品有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广西麦德罗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潜心研发物联网传感网络技术,成为国内外物联网行业先行者和引领者。

(三)建立区域物联网标准体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联网的运营商在技术支持和标准建设上要与物流企业协同配合;同时,物流企业操作也需要形成规范。运营商和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现实载体,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缺乏统一的标准必将阻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发展。从物联网管理角度分析,其中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Elgar Fleisch et al,200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要坚持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并重,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满足产业需要,同时建设标准验证、测试和仿真等标准服务平台。通过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持北部湾经济区物联网的先进性,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物联网与国内外物联网接轨。

(四)高标准高起点建网,构建区域物联网信息平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和物联网运营商要重视区域物联网网络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根据区域物联网发展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大研发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突破一系列区域物联网关键技术,实施技术创新,开展各类细分应用项目的研究。如在信息管理网络软件开发上,数据管理、商品信息和服务软件的研发是当务之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网络系统必须建立在技术先进、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基础之上,在技术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标准如接口和频率、在管理过程中的准入机制、业务管理和操作规程要有一整套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同时,统一建立和维护区域物联网管理中心和业务平台,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五)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和推广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形成与生产制造企业的产业链、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和网络运营商、市场和客户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如物联网的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商业模式及其带来的便利、高效和效益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和限制(张群,2010)。物联网被认为是未来经济增长点,但必须建立在相应的商业模式之上。物联网所用数据传输格式应与口岸电子政务平台和港航电子商务平台保持一致,实现数据共享,更好地为港口公用物流信息平台服务(俞灵,2010)。钦州、北海、防城港和南宁等四地的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物联网运营商在一定范围内联合建立和推广适合区域发展的商业模式,打破行业壁垒,共同解决物联网技术、上下游企业和客户、内外部管理体制、创新物联网项目运营模式以实现独立的商业化运营等问题。

(六)建立政府主导的物联网政策法规体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Dag(2009)指出:物联网政策的制定者一定要熟知物联网技术和管理及其相关业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物联网的政策法规体系上必须关注三个政策法规体系。一是安全体系,保障国家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体系和企业财产安全。二是物联网产业政策体系,通过产业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准入制度、价格政策等等政策法规,引导各类资本向物联网倾斜。三是个人隐私权问题必须从技术和法律予以解决,确保个人隐私和信息不受侵犯,使区域物联网健康正常发展。

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范文第4篇

一、物联网在物流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 通过物联网能够提高物流仓储的自动化程度, 实现自动化的货物仓储作业, 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也能够保证货物仓储作业的准确性, 避免在人工操作过程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其次, 通过物联网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物流行业的高效发展。比如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工业生产的供应链中, 能够更好地进行跟踪和识别, 实现零库存的目标, 不仅提高了生产物流过程的跟踪及识别的准确性, 也降低了时间成本。最后, 在以往的物流行业中, 普遍存在杂、乱、多等问题, 难以保证物流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但是对物联网技术进行有效运用, 能够提高物流环节的准确性, 将货物及时、准确的运输到指定地点, 提高了货物分拣及派送工作的效率, 使人工物流作业的错误率得到降低。由此可见, 物联网在物流工程管理中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将其应用到物流工程管理中, 是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对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物联网在物流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物流工程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网络传输层、感知互动层及应用服务层。为充分发挥物联网在物流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在网络传输层面的应用

网络传输层是由M2M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集群通信技术所组成的, 其中M2M技术能够实现货物与终端之间的信息通讯, 及时掌握物流过程的信息流及资金流, 使物流配送过程更加可靠和快速, 在实现自动化的货物入库、验收、发货及出货的同时, 降低了物流成本。其中云计算技术就是对物流信息进行高效化和智能化的分析处理, 将其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 为物联网管理提供有利依据, 避免在货物运输过程出现偏离航道问题。其中数字集群通信技术是综合信息的传输, 本身的保密性较强, 且具有较高的信道抗衰减能力, 能够提高数据的现场管理及安全交换能力。

(二) 在感知互动层面的应用

感知互动层是由定位系统、跟踪系统和识别系统所组成的, 整个过程涉及到全球定位系统、无线传感器及无线射频技术。通过对无线射频技术进行有效运用, 实现对货物的自动化识别, 及时获取货物的信息, 实现对物流货车及货物的动态监控, 进而更好地进行货物调度。同时, 充分利用无线射频技术能够更好地辨别货物的真伪, 提高仓库管理效率, 实现物流配送的可视化效果。通过对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有效运用, 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实时的定位和跟踪, 便于依据交通情况进行货物运输的路线规划, 且能够及时了解货物的状况, 使物流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对无线传感器进行运用, 能够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络系统, 实现对各种数据的有效采集, 进而为职能调控及重要决策提供依据, 更好地进行物流环境的检测, 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如图1所示, 为物联网在物流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流程图。

(三) 在应用服务层的应用

应用服务层是由公共交流信息平台及嵌入式智能技术所构成的, 尤其是嵌入式智能技术直接影响着物流服务的质量。通过对嵌入式智能技术进行有效运用, 能够提高物理网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软硬件设施及其他资源的利用率, 进而减少资源浪费问题。其次, 通过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能够更好地进行公共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为物流产业提供更好地公共信息服务、物流应用服务及数据交换服务, 实现对物资及各种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在实际的应用服务过程中, 二维码技术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主要就是将数据、符号、图像等信息整合成比特流数据, 通过设备对二维码进行扫描, 获取事先整合好的数据信息, 进而实现对货物信息的自动化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 物流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 为促进物流行业的稳定发展, 必须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提高物流工程管理水平, 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好地物流服务。在应用物联网进行物流工程管理的事后, 需要充分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 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改进, 为我国物流行业及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摘要:物联网技术是以互联网与传统电信网络所组成的一种新兴技术, 将其运用到物流工程管理中, 有利于促进物流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强化物流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工程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边兆博.物联网在物流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 41 (02) :83-84.

[2] 刘卉.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 2018 (12) :105.

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范文第5篇

物联网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提出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十分赞同建设“智慧地球”, 并且提出建设一物联网为核心的新的产业, 以恢复被摧毁的经济。不仅如此, 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到相应的改变, 人们将会以更加精细的方式对生活进行管理, 实现智慧的生活。同时应用这样的系统还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提高生产力水平。中国对这一理念也非常认可, 同年, 温家宝总理也提出了“感知中国”理念, 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并表示中国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二智慧物流与物联网概述

(一) 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主要是一种物流网络体系, 是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共同发展

下构建的一种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 顺应历史潮流, 也符合现代物流业自主化、网络化、可视化、时实化、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智慧物流运用具有感知、进行智能反馈、优化决策等功能的物流技术, 获取物流的各个环节的信息, 降低了控制风险, 提高效率, 改善服务。

(二) 物联网

物联网这一名词, 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 就连大学课堂之中都有他的身影, 但是人们对他的了解却是比较浅薄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呢?物流业与物联网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将会直接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因而国家提出了“智慧物流”这一理念, 实现物流业与物联网行业的融合发展。

1认知

物联网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名词, 物联网的发展是有着坚实的基础的, 可以说是一定时期经济科技发展的产物, 是时代的必然。物联网这一概念,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被提出, 基于计算机互联的技术, 想要打造一个物品实时共享的一个平台、一个系统, 这是物联网的诞生。

关于物联网的定义有很多, 但是并不清晰。不过好在大体的框架已经构造完毕, 这并不阻碍我们的认知。所谓的物联网就是一个将物品放置在网络端, 实现物品交换的一个介质。物联网也是就物与物相连的网络, 通过各类机械设备, 还有各种技术, 按照签订的协议, 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

我们说物联网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物联网将各种技术——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还有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统一, 使得人与物可以进行交流对话, 创造出一个智慧的世界。

三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是切实存在的, 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概括起来, 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

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系统, 比如说产品的、药品的, 这一系统为这些物品的质量与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目前, 这一体系在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烟草、医药、农产品等行业, 这些物品都需要进行追踪记录,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 还是有迹可循的, 可以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在这方面还是有成功的案例的, 就比如说借助某一种技术对蔬菜从成长到卖出这一过程进行记录, 实现全程监管。包括种植、用药、采摘、检验、运输、加工到出口, 对这一流程进行监控, 实现了安全管理。借助物联网技术, 实现对蔬菜的自动安全检验, 提高了监管效率, 可以实现快速通关。

(二) 物流可视化智能管理

实现全透明的监视管理有利于保障物品以及收货人的安全。这项技术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还有传感技术的。在物流过程之中, 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实时定位, 对运行状况有着监控, 这样可以免去顾客的不安。但是现如今的技术水平是有限的, 实现全自动化的智能监管是不可能的, 初级的智能应用还是比较方便的。在这方面, 一些公司在不断地尝试与更新, 力图将高效精准的数据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烟草行业, 物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 条码、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技术被采用收集数据, 形成烟草物联网, 烟草产业供应链不断优化。

(三) 智能配送物流中心

智能化的物流配送是基于各种技术的, 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建立智能操控的网络, 实现透明化运输, 保障商品的安全, 免去顾客的担忧。就比如说一些先进的码头已经实现了机器人装卸货物, 甚至还有全自动化分拣货物。整个物流行业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这是物联网的初级应用。

(四) 企业的智慧改革

现如今的社会, 竞争十分激烈, 如何在众多企业之中脱颖而出, 这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也许实现智能供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怎样实现智能供给呢?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智能供给需要借助物联网进行操作, 借助各种各样的技术进行操作, 实现物流透明化、质量有保障, 全程监管。

四结束语

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随着智慧物流发展的扩大而不断加深, 要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做好长期规划。作为智慧物流技术发展基础的物联网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与物流行业相结合, 可以提升运行效率, 实现全面发展。但是人们对物联网的认知并没有那么广泛, 想要达到像互联网那样的程度还是要加大推广力度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推广力度, 在多个领域推广物联网, 提升人们对物联网的认知, 实现物联网全覆盖。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很有趣的规律: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每当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紧接着就是一场盛大的技术革命。就如2008年的那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带来不仅仅是经济的瘫痪, 也直接或者间接地推动了以物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 各方面的发展必然与网络信息挂钩, 文章将对智慧物流管理中的物联网建设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智慧物流管理,物联网,建设以及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10 (21) .

[2] 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16) .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 (试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4] 胡成全, 魏晓辉, 钟丽鸿, 等.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计算机教育, 2015 (09) .

[5] 钱丽萍, 黄亮, 陈庆章.物联网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教育, 2016 (03) .

互联网物流企业管理范文第6篇

与此同时,伴随国内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普及,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的危化品“多式联运”、依托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集聚化、联盟化、一体化智慧物流建设也迎来发展良机,为促进我国危化品物流安全提升、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打开了新思路。

化工园区“集群化”势头渐盛

“十二五”期间,化工园区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的亮点之一。尤其自国家发改委2014年发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后,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化工园区成为化工项目建设与搬迁改造的主战场。

工信部编制的《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方案》提出,2020年城镇人口密集区内高风险危化品生产企业原则上全部启动搬迁改造工作,到2025年前搬迁改造项目全部进入安全环保设施齐全的园区。据悉,目前各相关方已就方案内容达成共识,正在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已将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方向,并于2015年下半年筛选了三批238个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总投资2750亿元。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园区委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和以石化、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达到502家,其中国家级47家、省级262家、地市级193家。产值超千亿的超大型园区有8家、产值500亿—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有35家,100亿—500亿元的园区有129家。全国化工园区内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约为1.5万家,企业入园率达到约51%。

“在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物流信息传输一体化、公用工程环保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管理服务金融一体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当前化工园区显示出了集群化的发展优势,是今后我国石化工业的一个战略发展方向。”中国石化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日前在“2016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说。

中国石化联合会编制的《石化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10个左右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世界级化工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被公认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月起施行。在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董战峰博士看来,新环保法将促进化工行业加快洗牌,化工园区将加速向减量、循环、再生、低碳和生态工业园区转变,同时加快向环境管理转型。

2015年底,工信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从科学布局、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强化绿色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完善配套服务、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提出了要求。记者获悉,工信部将与中国石化联合会一起建立化工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对化工园区规范化水平进行评价。

智慧物流协同发展

我国已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危化品生产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5000余种常用化工原料产销分布不均,95%以上需要异地运输。而大宗化学品中有80%是危化品,对仓储和运输要求极为苛刻,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石化化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由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三大石化化工物流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危化品运输企业达上万户,运输车辆30多万辆,从业人员80多万人。我国每年仅通过公路运输的危化品就有2—3亿吨,占年货运总量的30%。同时,85%以上的外贸化工品通过水路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因此被戏称为“流动炸药库”。

石化产业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使得我国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大型化成为新常态。专家指出,随着化工企业“进园入区”,化工园区数量激增,园区将成为危化品储运、交易的重要载体,大量企业在化工园区内集中连片,更容易引发事故的“多米诺”效应。

伴随国内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普及,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的危化品“多式联运”、依托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集聚化、联盟化、一体化智慧物流建设迎来发展良机。

在业内专家看来,石化物流园区和石化产业园区可紧密配合,协同发展。“石化园区的集约化发展可为石化物流的发展提供便捷条件。借助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实施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全面提升物流和园区发展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而石化物流配套建设的码头、港口也可以为其后方建设大型石化园区提供支撑、为发展助力。”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魏乃新说。

也正因此,近年来,国内石化产业基地和港口纷纷兴建石化物流园区。其中,浙江巨化集团就在衢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其投资建设的衢州工业新城物流园区,试水了“互联网+危化品运输全过程管理”。

上一篇:黑龙江煤矿电工试题范文下一篇:红楼梦详细章回概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