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满族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满族;生态文化;感恩意识;敬畏自然;生态平等观;大学教育;大学生

萨满教历史悠久,且分布范围广阔,在亚洲北部广泛流传,从西伯利亚地区到中国东北,萨满教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深深地影响着许多民族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精神世界。萨满教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国的东北以及西北地区,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都是萨满教的虔诚信奉者。萨满在萨满教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萨满仪式的主持者以及人、神之间的沟通者,同时,萨满被赋予了惊人的神力,能够聆听神的旨意,并能将朝奉者的祈愿传达给神灵。满族先民笃信萨满教,他们坚信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神灵,“万物有灵”观念一直支配着满族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正是这种自然宗教观念的存在,微妙地牵动着满族先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从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延伸到对自然万物的尊崇之情和感恩意识,由此满族社会的原始环保理念应运而生。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挖掘包括满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尤其是大学教育更应当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生态保护精神为己任,而探究满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对大学教育的启示,可以为此提供典型的范例。

一、萨满神话与感恩意识教育

人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文化前提是对自然的感恩与回馈。感恩意识维系着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也是密切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纽带。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过: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的确,是自然孕育了天地万物,是自然赋予了人类缤纷的色彩,也是自然支撑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人类感恩父母、感恩亲朋,更应该感恩自然;自然是万物之源,万物之本,忘本是背信弃义的可耻行为,更是自绝后路的愚昧之举。满族萨满神话中蕴含了深刻的感恩自然的意蕴,这是维系满族社会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纽带,更是满族社会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在清文献《满洲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神话:“布库里雍顺数世后,其子孙暴虐,部署遂叛,于六月间将鄂多理攻破,尽杀其阖族子孙,内有一幼儿名樊察,脱身走至旷野,后兵追之,会有一神鹊栖儿头上,追兵谓‘人首无鹊栖’之理,疑为枯木遂回,于是樊察得出,遂隐其身以终焉。满洲后世子孙,俱以鹊为神,故不加害”。1另外一则神话中群鹊则是作为造福者的形象而出现:洪水侵袭人间,民不聊生,满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鸦雀作为传递幸福的使者形象出现了,它们求告天神的三女儿白云格格,投下了青枝,拯救了遭受洪水侵袭的满族人民。此外,在金源地区的满族神话中,是这样描述鸦雀的:鸦雀原本是九天女的孩子,不幸被洪水淹死后,化成了鸦雀的形象。这些鸦雀无私地帮助着女真人,为女真人衔来了谷种,促进了女真人农业生产的日益发达以及为其生命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满族人将鸦雀视为挽救满族先祖生命的神灵,并为满族社会的生产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满族人对鸦雀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世代相传,绵延至今。

感恩是人类永远也说不完的温情话题,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因素。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文化平台,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很多优秀素质,但他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必然具有健全的心智,支撑心智健全的首要情感因素便是感恩。尼采曾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一个灵魂上千疮百孔的人,即便满腹经纶,也是龌龊的、肮脏的,更是可怕的,对社会无益的。感恩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在每一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上,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老师的教诲,同学的鼓励,朋友的关怀。大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以感恩的心态与情怀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的心境不但会温暖他人,更会在自己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点亮一盏智慧之灯。近年来,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得以蓬勃开展,但感恩的对象往往局限于人与人之间,感恩自然的教育活动尚有许多扩展的空间。正如马克思所言,“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2。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为人类无条件地提供着物质生活生产资料和精神创造的源泉,大学生应当感恩自然对人类的养育呵护,更应当感恩自然对人类无私的奉献与支持。大学生以对自然的感恩之情为动力,激发自己自觉地践行生态保护理念,这是感恩教育的重要转型,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大学校园的具体施行与贯彻。意识决定行为,知识决定未来,环保意识淡薄的人鲜有保护环境的实践行动,只有具备了生态环保理念,并懂得感恩自然的人才会真正将其付诸行动。大学是知识文化的前沿阵地,更是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在大学中深入开展感恩自然教育,将感恩自然的理念传播给大学生,在传播理念——付诸实践的良性循环中助力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感恩自然意识是大学生践行环保理念的不竭动力,更是大学生开拓生态文明建设阵地的精神支持。大学生是社会精英分子,更是祖国的未来,感恩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理论武器,更是增进人民福祉、创造民族美好未来的长远大计。大学生在了解满族文化、学习满族文化的过程中,一定会被留存于满族社会的深厚感恩意识所动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一定会在无形中规范着大学生的行为与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态文化素养,以塑造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益于他人幸福、社会和谐和生态平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萨满仪式与敬畏自然教育

满族萨满跳神是萨满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满族萨满跳神不但蕴含了充足的萨满文化意蕴,还具备了高度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其中以模仿动物形态最为典型。以祭拜鹰神为例:萨满所佩戴的神帽以鸟型图案装饰,神衣上也会点缀自然的图案。在祭祀过程中,萨满被神灵附体,会模仿鹰的姿态进行形态各异的表演,时而飞翔,时而俯冲,时而盘旋。满族萨满跳神是满族先人实现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途径,更是满族先人敬畏自然的充分体现。萨满教的核心观念是“万物有灵”论,它赋予天地万物以灵性与神性的色彩。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知识的匮乏,满族先人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无法予以科学的解释,他们笃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着生态系统的运行。加之蛮荒时期,一些从天而降的祸患常常困扰着满族先民,而他们将这些自然灾害归结为天神不愉悦的结果。因此,满族先民想方设法使天神高兴,萨满跳神随之产生。萨满仪式的模式化与程序化强化了满族社会的萨满信仰,更加深了“万物有灵”论在满族人萨满信仰中的统领地位。萨满仪式的举行更加坚定了满族先祖的萨满信仰,同时,萨满仪式时间、地点上的固定性也为萨满信仰在满族社会的主导地位做出了贡献。萨满跳神的目的是愉悦神灵,减少自然灾害,过上风调雨顺、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满族先民的求生欲望非常强烈,他们主动寻找减少自然灾害的办法,寻求人与自然对话的最佳途径。进而言之,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使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物种为了生存,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战胜另外一种物种,倘若消极安逸,必将被新的物种所代替。满族先民无论是物质上的生活实践还是寻求精神上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然,探寻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和途径成为了满族先民适应自然、顺应自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满族萨满跳神中,萨满请神环节在其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萨满在请神环节表演中,会根据不同神灵的特征进行形态各异的表演。满族萨满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对话中寻求生存的办法和解决之道。

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这样写道:“你经由神恩与我相遇,而我无从通过寻觅来发现你。不过,向你倾吐原初词正是我的真性活动,我唯一的真性活动。你与我相遇,我步入与你的直接关系里。所以,关系既是被择者又是选择者,既是施动者,又是受动者。”1这段话中蕴含了深刻的“交互主体”理念。在工业文明高度繁荣的当今社会,人类局限于我—你之间主客二元对立的世界中。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人类以主宰者的身份作为主体而存在,自然世界作为外物客体被人类随意地支配和挥霍,缺乏与自然交互相遇的对话与融合。相反,满族萨满的跳神仪式彰显了满族传统文化中我—它之间对话的生态智慧。萨满作为人神,与自然之间是交互主体的关系。萨满摒弃了利用自然的工具性理念,与自然进行对话与融合,向自然和天神诉说自己的夙愿和期望,以期天神的庇护和保佑。在萨满跳神仪式的筹办过程中,满族先人是作为祈愿者这一主体而出现的;但从满族先人希望通过此仪式寻求风调雨顺、安定祥和的初衷来讲,自然是作为施福者的主体而出现的,二者互为主体,交互融合。而满族先人和自然界这种互为主体的理念融入当今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当中去,必定会为修复自然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提供助力。

满族人之所以能够正确地运用我—你之间的对话哲学,源于其民族内部深厚的敬畏思想。敬畏,是满族先人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敬,意为尊敬、认真,只有具备了尊敬认真的态度,才能虚心学习、吸吮知识、收获成果。满族先民尊敬自然,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于自然中寻求物质生产资料,获得支撑满族社会延续的物质基础;畏,意为害怕、恐惧、谨慎、节制,畏惧自然限制着满族先人索取自然物产的数量,维持了生态平衡,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大学教育中,敬畏思想非常重要。这是一种治学态度,更是一个做人的道理。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常怀敬畏之心,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社会礼仪规范,也有益于防止生态破坏和维护生态平衡。大学生同样应该做到“三畏”:畏惧自然,遵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助力,共同描绘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畏惧先祖,尊崇遗训,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畏惧圣人的告诫,吸收圣人的智慧,少走弯路,加快通往成功的步伐。敬畏是大学生应有的人际道德品质,更是应具备的生态道德情操。

此外,蕴含于满族生态文化中的注重对话交流的智慧之道,也同样适用于大学教育方法的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主体,课堂的单一性以及试卷类型的模式化僵化了大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无益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即两者互为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以倾诉的态度与方式进行,切忌主导式与命令式,像朋友一样与同学们交谈、讨论;大学生同样也是课堂主体的一部分,应该具有“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广泛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与发言中去,发散思维,激活能量,在思维正能量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寻求自身的价值。

三、自然崇拜情节与生态平等观教育

鹰图腾崇拜在满族社会的崇拜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鹰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飒爽英姿、贯天通地的飞翔技能、迅捷精准的擒拿本领以及勇往直前的性格品质被认为是满族萨满的化身。由此,对鹰的崇拜被赋予了两层含义:一是为鹰自身所具有的那种豪迈、不惧艰险的精神所折服;二是鹰被认为是满族萨满的化身而备受尊崇。在满族猎鹰历史中,满族先人形成了一整套具体的、完备的猎鹰、驯鹰以及放鹰的技能体系。满族先人把鹰作为自己捕猎的好帮手,捕获鹰之后便开始了周密、细致的驯鹰过程,并形成了“春夏不留鹰”的民族风俗。满族猎手与鹰之间的伙伴关系彰显了满族先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平等的相处之道。这种以自然为本、以生态群落为本的整体主义理念拉近了满族先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满族祖先在处理人与动物关系上跳出了传统的上下级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而是将“朋辈”关系融入到与自然相处的法则之中,这种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既符合哲学的判断标准,又契合道德上的伦理规范。此外,乌鸦被认为是满族先民的保护神。当今社会,乌鸦因其丑陋的外表而被大部分人视为灾难和祸患的象征,因而对其进行驱赶甚至残害。但是,满族先人却将乌鸦视为本民族的图腾,视为本民族精神的体现,并将其作为保护神的形象而大加赞颂和保护。相传,努尔哈赤受到了明兵的追赶,一大群乌鸦盖在了努尔哈赤的身上,明兵远远看去,黑压压一片,便断定这个地方没有人,于是朝别的方向追去了。乌鸦帮助努尔哈赤逃过一劫。乌鸦仿佛是努尔哈赤的侍卫,在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此外,乌鸦还搭救了皇太极,在皇太极危难的时刻成功智慧地帮助皇太极解围。皇太极很感恩于乌鸦,将乌鸦视作神物,还专门在盛京的东北角设置专门的侍鸦场所。他们就如同朋友一般,跨越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界限,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帮助。这种众生平等的生态观念深深扎根于满族先民的内心深处。人类往往把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评价标准置于人类以外的存在物之上,这种思维定式使得那些在人类眼中外表“丑陋”的动物大受歧视。存在即合理,那些“外表丑陋”的动物仍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并对生态平衡有益。在这一点上,满族先民的思想观念相较于现代社会的人类反而更科学、更先进。满族先民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不因其“丑陋”而弃之,这种平等无差的同一生态观对“以貌取物”的现代社会而言不失为一种榜样的力量。

满族先人对鹰以及乌鸦的崇拜情结,可以归结为对生命共同体和生态群落的崇拜。满族先人将自己的地位与自然界的其他组成部分视为生态上的平等,可以说,满族先人的每一种崇拜情结都助力于整个生态联合体的繁荣、稳定和进步。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指出:“土地是一个共同体的概念,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土地应该被热爱和被尊敬,却是一种伦理观念的延伸。土地产生了文化结果,这是长期以来人所周知的事实,但却总是被人所忘却。”1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认为,蕴含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伦理思想,同样适用于人与自然之间。把土壤、水、动物以及植物等自然事物所构成的整体视为“大地”,这个“大地”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处于道德共同体的适用范围之内,不仅人类赋有道德的责任和义务,其他自然事物应该同样享有道德上的尊重。反观当代社会,人类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价值,肆意毁坏这个生命联合体中的其他成员,使得我们所处的生态联合体越来越脆弱。可是人类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破坏生命联合体就是自我破坏,树立整体生态观是生态理念的发展趋势。满族先人对鹰与乌鸦的崇拜情结便凸显了他们对除人类之外的生命体的尊重,在真正意义上扩大了道德联合体的适用范围,契合了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既是文化的轮回,更是自然的回归。

在当代社会中,人类歧视动物,贬低自然,以动物的美丑判定其存在的价值,物种歧视现象异常严重。澳大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是动物解放与物种平等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把物种歧视置于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国别歧视、民族歧视平等的地位,倡导应该将道德关怀同样纳入到非人类存在物上去。人类应该超越物种歧视,摆正自己在自然世界中的地位,将生态平等主义思想原则融入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内。人与自然之间平等观念的教育,应是大学生态环保理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树立和固化大学生内在的生态平等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促使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障。大学是新思想与新文化传播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要远远超过其他各类群体,以大学为施行阵地,大学生为受众主体,广泛开展生态平等观教育,这为生态平等主义与物种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领域内的重要转型与巨大突破。满族先民在践行生态平等观方面为现代社会做出了榜样的力量,鹰帮助满族先人打猎,满族先人将鹰作为图腾世代感恩;乌鸦外貌丑陋,被世人视为不吉利的象征,满族先祖超越了物种歧视主义,在宫廷内设置索罗杆喂饲乌鸦。满族先人在行动上践行了生态平等思想,值得后人的学习与借鉴。人与人平等相待,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更会给自身带来发展的良机。只有平等,社会才会和谐;只有和谐,社会才会进步。倘若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平等的思想,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那么他不但会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会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能感染与带动身边的人,形成强大的生态文化辐射力量,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互动互惠中实现共生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满族传统生态文化具有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园地中的一道灿烂的景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保护理念和生态保护智慧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大学生的民族生态文化底蕴的不断累积和民族生态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是提升生态文明境界、开展生态文明行动的必要前提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说,探讨满族传统生态文化对当代大学教育的诸多深刻启迪,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态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根植传统文化思想沃土,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关春玲,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温惠淇,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朱凯)

Traditional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Manchu Nationality and College Education

Guan Chunling,Wen Huiqi

Key words: the Manchu nationality;ecological culture;gratitude consciousness;reverence for nature;view of ecological equality;college education;university student

1收稿日期:2013-12-28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13JDSZ1006)

1转引自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4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1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2002年,第9页。

1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满族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满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其在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上的重要性,为高校在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另外,本文探索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课程上的呈现方式,通过校本教材、师资力量和学校特色发展几个方面,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呈现提供更为立体的参考形式,为在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效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新的创新角度,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后,本文从传承文化角度,为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新的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满族;体育文化;课程;高校

在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本文对高校课程开发进行了深入思考,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由于大学生已基本具备一定社会经验,所以对满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课程研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科学统筹,提前做好课程设置。如何做好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公共科目的衔接,如何复兴满族体育文化的教学目标,对于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满族作为我国重要民族之一,其文化具有鲜明的體育特征,做好满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工作,就是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筑牢中华文明之基的重要途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1.1文化意义

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公共基础科目,要将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上升到更高层次,体现更高价值,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基础服务工作,要坚定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以体育强国为目标,助力青年一代体育强国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1.2历史意义

传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满族的发展史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其所呈现的背景、历史事件、和精神价值,都是中华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做好高校课程开发工作,就是做好满族体育文化传承工作,更是做好中华历史传承工作。

2.高校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1在课程设置方面

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与学校公共科目无缝衔接,还要与满族文化传承一脉相承。一方面,满族体育文化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科目之一,其课程设置要满族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符合学校公共科目教学目标,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拓宽思路,开展好满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二是满族体育文化课程要提高站位,立足长远,将满族体育文化与我国现代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维护国家各民族统一为基础,做好课程设置开发相关工作。

2.2校本教材编写方面

满族体育文化课程离不开校本教材的开发,按照学校各项教学安排,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计划任务书,将教学内容落到纸上,形成与教学实际相符合的校本教材,为课程开展、学生学习提供保障,并根据学生反馈,定期修改提升教材内容。

2.3师资力量培养方面

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离不开课程的实施者,师资力量直接决定满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一方面,要培养优质师资力量开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开发工作,与普通教师不同,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者既是教师,又是文化传承人,要讲好历史故事,树牢历史精神,要吃透历史事件,通过精神引领,点燃学生对满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做好师资力量的后续接应工作,培养满族传统体育历史文化传承人工作。文化的传承和历史 的传承,都不是一时一刻的积累,需要九九为公,以滚石上山的耐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不管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上,都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4新时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党史教育的结合创新

新时期满族体育文化的学习离不开与党性教育的土壤,在加强满族体育文化的课程开发方式中,要以党史党性教育为根基,并充分认识到,满族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是人类体育活动的一种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更是一种以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教育手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引领。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体育综合效能,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人的健全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锻炼人的坚强意志、推动体育产业的全面繁荣、构建体育宣传大格局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发挥着独特作用和作出积极的贡献。

2.5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发展相互促进

学校特色作为近几年各个高校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口碑的学校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开发作为一个特色角度,必定能成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创新点。当然,要正确认识学校特色发展和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对于学校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提供新的决策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学校特色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背景,不可过于沉溺于引人注意,而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美好,也不可过于关注传统文化设置方式,而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进行。通过提升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不难发现,发展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啊引领学校文化创新工作,筑牢学校公共科目教学基础,势必会对学校特色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总之,以复兴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为背景,在高校各项课程改革中,充分认清满族体育文化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将满族体育文化与学校公共科目教学想衔接,培养优质的文化传承人,讲好历史故事,将满族传统体育精神带进高校课堂,让高校公共教育科目更加完善、立体,让满族传统体育精神成为引领现在青年一代的新风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为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课程开发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杨志林.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和保护[D].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12):68-70.

[2]何晓薇.生态文明视域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路径探析[J].满族研究,2017(4):12-17.

[1]王梓沁,梅楠.复兴满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科技资讯,2019(11):145.

基金项目:

[1].202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JB1421014.

[2].2020年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编号:2020—KYYWF—0972

(黑龙江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满族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满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纯朴、勇敢的伟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满族在历史上几度崛起,先后建立起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淀的,它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感情,表现着满族共同的风尚和志趣。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世慎人就在这片沃土上用慧心巧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秦汉、辽金、元明清各代,留下了绚丽的历史遗存和淳淳的满族民俗文化,如月映红,处处皆见。

满族源流。满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满族先人肃慎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辽阔地域,先后建立了渤海、金、清王朝,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现代无数满族同胞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而捐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各兄弟民族一道奉献才智。

生产习俗。满族及其先人,世居白山黑水,以渔猎、饲养、采集为业,兼事农耕。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驯养和农耕生产,选择培育各种谷物和蔬菜,驯养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畜禽。满族先民们在此间已能加工皮革,制造陶器,制作木器和粮食加工。到渤海时期冶铁、制造铁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工具和兵器普遍应用。并能纺纱布、绸、缝制鞋帽,编织筐篓,造出精美的灵石、兽骨、金银珠宝工艺品。到公元800元前后,出现了酿酒、榨油、造纸、制糖、制粉等手工业作坊。伴随着农耕手工业的发展,商贸交流、交通运输业也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满族交通工具。

生活习俗。满族世居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生活习俗呈现出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名目繁多的各种饰品,独具特色的男女鞋帽。时至今日风靡国内外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满族服饰特点。

满族先人的发式。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

满族先人的饮食风俗,简单而又古朴。除多食猪肉外,山果、野菜、鱼虾、野兽也是他们的经常食物。满族还喜粘食,饮米儿酒。火锅、白肉血肠等膳食,以独特的风韵已被其它民族所喜欢,至今饮誉大江南北。先人们对餐具、酒具、烟具亦十分钟爱,样式繁多,极为考究。

满族居住。多依山作屋,傍水而居,并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成为近代满族房屋的基本样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室陈设水平也不断提高。

文化习俗。满族及其先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灿烂文化。渤海时期就已开办学校,金代于1119年创制了女真大小字,清代于1559年创制满文。在习武方面也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都习骑练射,成为“国俗”。

满族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先民们凭着智慧、情趣和想象能力创造了灿若群星的文学艺术作品。“八角鼓”、“子弟书”等曲艺戏剧,“蟒式舞”、“隆庆舞”、“腰铃舞”等歌舞以及书画、雕刻、剪纸、刺绣等极有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体育活动有民族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军事活动中逐渐形成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崇尚习武骑射、角力巧斗、娱乐强身健体等风习长期流传。珍珠球今天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礼仪习俗。满族的礼仪习俗突出地反映了北方的山林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满族的婚嫁中,仍可看见与鞍马、骑猎相关的古老风俗。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婚嫁礼仪也更加热烈隆重,生动反映这一古老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婚嫁风貌。满族人十分重视生育,并严格教育子女,有系子孙绳、睡悠车、睡扁头等独具民族特色的习俗。满族有敬老祝寿的风俗,为老人跳动吉祥舞,吃长寿面,活动隆重、热烈。满族素以重视礼节著称。其日常礼俗是在原始的朴素的礼节仪式上发展与完善起来。可分为想见礼、辞别礼。在满族的生活中,还有本民族特色的节庆习俗,过春节、二月

二、清明节、端午节和颁金节等。

满族的丧葬习俗,古朴粗简。早期有树葬,后多为火葬、土葬。在丧葬仪式中,旗棺、红幡和插佛托等独具特色。

修谱。满族有修谱和祭祖的风俗,将族谱作为宗教血脉文献。通过修谱和祭祖,敦昭穆、光籍典、收宗族,增强族人的血肉感情,维系家庭的团结。本馆展出的族谱可分为谱书、谱单、影像等形式。满族人举行修谱多选为龙虎年,以示企盼子孙成才,光宗耀祖,此俗流传至今。

信仰。满族及其先世,皆曾有信奉萨满教的风俗。萨满祭祀即是从奉各种神灵,崇拜自然神祗、动植物神祗和英雄祖先神祗。分为野神祭、家祭、汉八旗烧香祭等。在古代社会中,萨满教是原始宗教,先民们把祭祀作为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大事。祭祀活动,不仅祭祀对象众多,而且仪式繁杂,有鲜明民族特征。金代以后,佛教、道教也成了满族人信奉的宗教。

满族的建筑

来源:山水旅游黄页 作者:未知 时间:2007-11-9 14:44:27 阅读:148次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习俗,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因此不要说堆积杂物,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喜爱。满族入关后,火炕在北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满族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 学 题 名 号 目

语言与传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问题浅谈》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我家乡的满族文化特征 我家乡的满族文化特征 满族

我的家乡是在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其位于辽东半岛的北 部,面积 4502 平方千米,人口 50 万。岫 指的就是“有穴的山”, 岫岩县是个“八山半 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 县,又是东三省开放的前沿,其得天独厚 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岫岩 玉以产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县而得名, 简称“

(一)岫岩满族的婚姻礼仪 满族长期对外进行征战,使大批青壮年死于战场,为保证本旗人口繁衍,满 族婚

姻旧俗崇尚早婚,小男娶长妇,早早生子。过去满族习俗中,家庭妇女地位 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岫岩一直有“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 子处于从属地位。现今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部

2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分地区仍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清初,受民族矛盾的影响,禁止满汉通婚。如果男子娶汉族女子为妻,不许领取 钱粮,满族姑娘嫁汉族的则遭受非议,直到清末这种通婚状况才逐渐改变。解放 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能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严格实行本 民族内部通婚。婚娶礼仪古朴简单,入关后受汉族影响,形成一套冗繁的礼节。

(二)岫岩满族的宗教信仰、族谱家规及禁忌 岫岩满族的宗教信仰、 岫岩满族的宗教信仰和努尔哈赤有关,也遗留下来许多禁忌和风俗。相传当 年努尔哈赤遇难时曾被四喜娘娘、 狗、 乌鸦、 老虎等搭救, 所以满族人忌食狗肉, 禁止猎杀乌鸦、老虎等。世居的满族人信仰祖 宗和多神,祭天、祭祖,祈求庇佑,兴旺发达。 除信奉萨满教之外,还信奉佛教和喇嘛教,供 奉四喜娘娘。后来努尔哈赤又把四喜娘娘加封 为佛陀妈妈,对她像佛祖一样地供奉。祭祖是 祭祖宗板,祭祖时,把祖宗木板放在西面摆好 的桌子正中,桌上放满祭品,全家按辈分祭拜。 满族俗重血亲,聚族而居,成为生产和军 事活动的组织,满族八旗就是基于血亲组织建 立起来的。在大家庭中,长幼有序、尊卑井然、 男女有别、嫡庶有等,以“四世同堂”为荣。 世代撰立族谱是满族人为加强血缘关系、巩固 血亲集团凝聚力、维护封建经济秩序的习俗。 满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承袭女真人“接宾客、信朋友”的礼俗,好客守信,邻 里有难必帮,互相借贷不立契,不同场合对不同辈份有不同施礼形式。

(三)岫岩满族的服饰、节日和饮食 岫岩满族的服饰、 满族服饰承袭其先民女真人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服饰风 格,它反映了北方骑射民族的生活特点和审美情趣。在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旗袍。在特殊节日时,人们会穿上旗袍跳舞庆祝。坎肩,原名叫“半臂” , 又叫背心、马甲等。坎肩本是汉族的衣着,满族入关后,在全国推行满族服装的 同时,对汉族服饰也有所吸取, “坎肩”为一例。清代满族妇女因从小学习骑射 从不裹脚,所以她们讲究穿高跟木底鞋,这种鞋后来称为“旗鞋” 。满族男子有 戴帽习俗,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 很多地区

区已经放弃了部分服饰,遵循社会流行款式。但每到满族的重大节日,还 需要穿旗袍。 满族除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庆祝传统节日以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 满族历来重视春节,俗称“过年” ,时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正月初一(大年初 一)早晨,各家老幼皆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向家中长辈依辈次叩拜,隔辈

3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人均须跪地三叩首,媳妇要向公婆叩拜,之后到族长家和邻里家拜年。初二至初 五是串亲访友、互相宴请的时间。初六至十五,乡里乡亲相见,都要互致问候。 元宵节也叫“灯节” 。这一天满族人家挂彩灯和制作冰灯,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 何,都要煮元宵吃。端午节,又叫“五月节”“五月到,插艾蒿” 。 ,满族过这个 节日,最初并不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避瘟防疫。中秋节,也叫“八月节” 。晚 上月亮初上时,满族人家在院中摆供桌,桌上放月饼、瓜果等食物,待全家对月 磕头后,围桌吃月饼、水果。现今岫岩人仍然沿袭先祖遗留的这些习俗。 岫岩满族的饮食风俗带有浓厚的北方 特色,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了色味丰 富、独具特色的满族饮食文化。满族的主 要面食为饽饽。饽饽是北方方言,为馒头、 馅饼、包子等面食的统称。因季节不同所 吃食物也不相同。在清代,满族糕点品目 之多,以致著名的“满汉全席”中有“满 点汉菜”之说。至今,虽然有一些糕点, 由于制作工序复杂,已经在人们的日常餐 桌上退出了,但通过查阅诸如《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等满族祭祀之书,人们仍可 以详知其制作方法。 满族的粥、饭主要有小米饭、黄米饭、粘高粱米饭、高粱米饭、小豆甜粥等。 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最喜欢的是“猪肉血肠炖酸菜” 。过去的冬天新鲜蔬菜 较少,满族人全靠酸菜与窖藏的萝卜、土豆、白菜过冬。血肠多在腊月杀猪时制 作,用猪血加盐、葱、姜、香菜沫、味精等调匀,灌入猪肠中,两端用细线扎紧, 煮熟后切成片直接食用。满族食俗具有传统的民族特点,体现了处于北方严寒地 区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表露出满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和影响。现今,虽然有 些地方饮食有所改变,但大部分地区,尤其偏远农村仍然承袭这些饮食习惯。 关于岫岩满族其他的习俗还有很多,例如除夕要在天黑之前吃完饭,而且必 须吃米饭。初一要在太阳出来之前起床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满族 原有的风俗随之淡化。但有些民族风俗一直流传下来,满族人也一直敬奉遵守。

家乡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的比较 家乡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的比较 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

由于今天的满族人和汉族人的杂居共处, 所以有的人就说满族和汉族已经完 全一样了,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征,已经完全被汉族同化了。事实上并 不是如此。 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两个民族是完全一样的, 因为, 如果完全一样的话, 那么只能是一个民族,而不可能是两个民族。 那么今天的满族和汉族有什么不一样呢?

4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首先,从种族上看,满族和汉族分属不同的种族。在人类体质学上有明显的 区别(可能从外表上不能十分肯定地区分出满族和北方汉族的不同,不过差别确 实存在) ,如:满族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五官分明,眼裂较小、眼睑无褶皱或不 明显褶皱、眼距较近、直鼻型、长方脸型的人较多、发色较浅等等,另外,满族 在人类体质学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 B 型血的人特别多,占到总人口的 40%左右,而汉族人中 B 型血的比率占总人口的 20%多一点。 其次,从生活习俗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明显的区别。现今的人总是用历史上 满族的生活风俗来和今天的满族进行比较,说什么满族以前是有辫子的,而今天 没有了,满族以前的服饰和今天的不一样,饮食习惯也和清朝不同了,所以满族 被“汉化”了。认为似乎只要是和历史上的不同就是被“汉化”了。殊不知社会 是在向前发展的,看待一个民族是要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我们看 到,今天的汉族和以前的汉族也有了很大的区别,比如说今天的汉族穿的是西服 夹克,而没有穿原来的长衫,发饰也没有恢复到满族入关以前的样子,饮食上和 以前更是有了很大的不同,像很受汉族大众欢迎的“麦当劳”“可口可乐”等 等,我们能说汉族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而已经被“西化”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 的,因为汉族只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而已。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情况到了满族 这里就变成了“失掉自我”了呢? 第三,从语言上看,满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的满族 人都使用了汉语,可是在做划分的时候仍然将满族划分为汉族不同语系的民族。 第四,从姓氏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截然不同的姓氏。虽然今天的很多满族人 都使用了汉族的姓氏, 不过不同的是, 满族使用的汉姓是根据满族本身的哈喇 (姓 氏)更改而成的,如爱新觉罗氏,在北京的多改姓金,在东北的满族多改姓赵。 需要说明的是,满族在更改汉姓的时候,是根据一定的规律的,而不是随意更改 的。 (如完颜氏改成汉姓是王,富察氏为富、傅、或付,李佳氏为李,何叶勒氏 为何或贺、 顾尔佳氏为顾、 关尔佳氏为关等等) 所以, 满族不管现在汉姓

是什么, 只要去看一看〈氏族-哈喇汉译表〉 ,都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找出自己原来的姓氏 的。 第五,从性格和意识上看,满族和汉族也有一定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世界 观、人生价值观、还有为人处事的方式上。满族人在性格上和汉族有一个明显的 区别,就是满族人的性格非常倔强,这一特点已经被很多的满族人所证实。如数 十年前在文化革命中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满族人的自尊的老舍先生, 当时的情况 是,老舍先生人格人身受到侮辱的时候,深知自己的力量无法来维护作为人的尊 严而又不愿屈服,所以做出了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抗争。事后有很多的汉族 人嘲笑老舍先生的决定不圆滑,不能“当忍则忍”,其实这正是他们无法理解满 族人不屈服倔强的性格的表现。 客观地说, 满族人长相在东亚人种中较为出众, 身材较好, 性格平和, 善良,

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热情好客,基本上具备了一个优秀民族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满族人的人均受 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也是 56 个民族中排名第一的,排名第二的是朝鲜 族,但是和汉族差距不大。

家乡满族人的一般性格品质特征 家乡满族人的一般性格品质特征

俄国著名民族学家史禄国在其代表作《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和前苏 联学者阿尔先尼耶夫在《林中人-乌德赫》一书中对满洲人的性格品质描述为: 满族人将自己的任何行为都看做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满族人适合生活在集体中,离开了集体就不可能生存。满族人已将这种性 格发展成一种特殊形式, 即将客人当成自己单位成员的那种无限的殷勤好客的习 惯。 满族人非常嫌恶阿谀奉承。既不想奉承别人,也不愿别人奉承自己。 满族人认为自己正确的时候,不管有多大的压力,他将坚持自己的想法。 满族人通常不喜欢说谎的人。说闲话被认为是最讨厌的行为之一。 满族人通常并不是残暴的,厌恶任何形式的残暴,不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 上,也不论是对其他满族人,对动物,还是对其他民族。 满族人易于受强烈情绪的感染。情绪是萨满教的基础,非常强烈的情绪感 染力,吸引着满族人。 满族男人知道自己的本领,但并不在那些缺乏这些本领的人面前去显耀。 在体格、精神和道德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对待别人也采取保护的而且非常平易的 态度。 满族妇女为自己的女性才能而自豪——如治理家务井然有序、精巧的手工, 有良好的子女和儿媳,称心如意的丈夫,自己的美貌以及母性的品质等。 满族人不论男、女和儿童,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是乐观的。他们以极大的精神 力量——宿命论——度过艰难

时期的,并尽力忘却困难时期,只回忆自己一生最 愉快的时刻。 满族人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为人深沉,具有非常坚强的性格。他们说话 温和,简单明了。与此同时,满族人还热情奔放,想到做到。 满族人没有自私自利的思想,不管给他们什么好吃的东西,他绝不肯独自 享用,他自己尝一尝,就分给了周围的人。

满族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满族剪纸是一种民族民间艺术, 其在风格、图案、技艺、语言上都独具特色, 且随着地域的不同, 艺术表达上也略有不同。满族剪纸收藏价值和艺术造诣极高, 但是现阶段在传承和发展中却受到了阻碍, 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 确保传统民间技艺的保护和创新是笔者探讨的主要内容。

二、满族民间剪纸的历史渊源

满族剪纸最初源于明朝民间, 而后初期女真人造纸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剪纸文化的进步。满族人信奉萨满教, 剪纸中的图腾就是其最初表达对神灵的信仰和尊崇的主要代表形式, 满族入关也将剪纸文化推向了鼎盛时期。迄今为止, 满足剪纸文化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众多民间艺术品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满族剪纸主要工具是剪刀和刻刀, 将构思的图案纹饰刻画在纸上, 惟妙惟肖, 生动逼真, 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剪纸艺术按地域分化成南派和北派, 风格特点差别较大。南派喜婉约, 剪纸灵秀精巧, 柔美亲和;北派爱豪放, 剪纸简练粗狂, 活泼大方。而满族剪纸归属于北派, 在东北、华北一带较为盛行。虽属北派, 但地域不同, 剪纸风格也略有差异, 如河北丰宁地区综合了南北剪纸文化的特色, 豪迈粗狂中不失细腻柔和, 而东北地区如长白山剪纸则北方特色浓厚, 将祭祀活动作为选材图案, 将满族旧时传统习俗都刻画在作品上, 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野祭》、《祭祖》等[1]。

三、满族民间剪纸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满族民间剪纸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满族剪纸题材多围绕萨满祭祀等, 是对满族原始信奉文化的传承。作品一般古朴、凝练、粗狂, 很多图腾符号的造型都别具一格, 为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条件。

其二, 剪纸作品质朴无华, 极具生活气息, 作者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古文化的传承融入到了剪纸中, 向往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着对万物生灵的尊重感恩。

其三, 满族民间剪纸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如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游牧文化及山林文化等等。以医巫闾山剪纸为例, 既有满族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 又有农耕的生活气息, 所以满族剪纸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晶。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满族民间剪纸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瓶颈, 一方面在于传承方法守旧单一, 多为家族世代传承, 传播范围小且局限性强, 而现阶段的快节奏发展导致资源更新速度较快, 文化传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 社会关注度不高, 很多群众没有认识到传统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关注者更是寥寥无几。

四、满族民间剪纸的保护与创新措施

(一) 完善法律制度

非物质文化异常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承和保护的重点对象, 虽然文化技艺本应依靠口传心授来延续和传承, 但必要时期应采用必要方法来确保剪纸文化的良性发展。民间艺人属于弱势群体, 立法应从保护剪纸版权出发, 保护民间艺人, 保护民间作品。就当前市场趋势来讲, 为了确保民间技艺的流传和延续, 进入市场是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产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所以我国应出台相关法律, 为满族剪纸以及众多民间技艺的传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

除此之外, 政府应对满族剪纸的传承和保护提高重视, 发挥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抢救”濒临消失的剪纸文化, 加大资金的投入, 为民间剪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 保护剪纸图案

满族剪纸别具一格主要在于其图案别致, 寓意深刻, 因此要注重剪纸图案的传承和创新。以医巫闾山剪纸文化为例, 寓意着对神灵的尊敬和崇拜以及对人丁兴旺, 生活富足的渴求。满族剪纸起源于原始习俗, 最初表现形式为木雕、石刻, 后为在兽皮上绘画、雕刻, 最后发展成了剪纸文化。满族剪纸有几个代表类型:拉手人、媳妇人、通天树、青牛白马等, 也是后期从神灵信奉题材逐渐转变为源于生活题材的主要体现。作品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也倾注了艺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呈现出了或凄美、或壮丽、或柔情、或刚烈的风格特色, 表达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可以说图案是剪纸的骨髓, 而注入的情感是剪纸的灵魂[2]。

新时期, 剪纸图案和选材上也要有创新意识, 既要保留满族民间风格, 又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创新不是模仿, 而是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保留本真, 推进作品的时代发展。比如满族剪纸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现代设计有室内装修、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方面, 使剪纸文化既不失本真, 又添加了时尚元素, 在设计品流通的同时获得传承和发展。室内装修注重主题风格, 加入满族剪纸这种传统元素能营造出艺术氛围, 而设计形式可以是挂画、墙绘、卷轴等;产品设计如钥匙链、小挂件、小玩偶等, 将剪纸文化与产品融为一体;而平面设计即是在海报或网页中加入剪纸纹路和图案, 使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之间碰撞出艺术火花。

(三) 拓展宣传途径

首先, 教育宣传。满族剪纸及各种民间技艺应走进校园, 成为美术课程中的一部分。中小学生年纪小但思维活跃, 动手能力强, 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 因此, 学校应重视满族剪纸文化在手工课堂的引入, 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敏感性和认知度, 通过技艺的传授来扩大传承范围, 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奠定基础。除了对剪纸理论文化的渗透外, 要注重剪纸技巧的传授, 如回云纹、水波纹等边样的剪裁方法, 满族剪纸集中地区应提供专业的教学条件, 比如大学增设选修课程, 成立满族文化研究协会, 定期举办剪纸艺术探讨会议, 开展评选竞赛活动等, 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技艺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学校还要聘请专业民间剪纸艺术家, 为学生讲解剪纸手法和满族文化, 推动技艺在年轻人群中的传播, 使满族剪纸作品更具活力。地方政府也应加强推广力度, 通过推动剪纸艺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 扶持传统文化, 优化发展渠道。

其次, 新媒体宣传。网络技术具有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高效性, 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局限性, 因此, 满族剪纸文化也应借助新媒体获得发展和创新。研究协会应建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 将剪纸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推送相关咨询, 为剪纸艺术爱好者搭建沟通的桥梁。此外, 新媒体还有信息传递的双向性, 爱好者可在下方评论和交流, 增强信息的关注度, 再通过群众之间的互动传播为艺术的传承提供有利条件[3]。

(四) 找准市场定位

满族剪纸保护和创新中重要一环是优化市场环境。以丰宁剪纸为例, 应结合消费者需求和时代发展特点创造出不失本真风格又符合大众审美观念的艺术作品, 要从寻找市场定位出发, 将市场分三个等级, 高端、中端和低端, 对应的受众群体皆为不同, 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表现形式也有所差距, 要确保剪纸作品在市场上的适应性, 通过商品流通来提高民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占据艺术品市场的一席之地。

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物质追求转变为精神追求, 也给艺术作品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机遇。满族民间剪纸应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充分渗透到消费者的精神领域, 占领市场环境, 还要让传统文化弘扬到国际领域, 让更多外国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旅游为媒介, 实现艺术作品的流通和民间技艺的传承。

五、结论

总而言之, 满族民间剪纸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 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而且其中对图案的生动刻画和自然和谐的布局审美感极强, 所以应完善保护和创新措施, 健全传承制度, 拓展宣传路径, 探寻市场需求并将保留剪纸图案的风格特点, 使其在传承中不忘创新, 创新中不忘初心。

摘要:满族剪纸是传统民间技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满族民间剪纸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发展现状,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剪纸图案、拓展宣传途径以及找准市场定位几个方面探讨了剪纸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措施, 目的是推动我国传统民间技艺的延续和传承, 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满族,民间剪纸文化,保护,创新

参考文献

[1] 徐艺.辽宁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中的文化功能与内涵浅析[J].大众文艺, 2017 (10) :50.

[2] 姜万里.长白山满族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例[J].大众文艺, 2016 (14) :44+162.

满族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农村人口462007人,农村劳动力254127人。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立足县情,采取“走出去,发展劳务输出”与“跟项目,促进就地转移”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34803人(就地转移51484人,占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的38.2%,劳务输出83319人,占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的61.8%),占劳动力总量的53.2%,未就业1126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3%。年劳务收入约30亿元,为全县GDP贡献值约为26%。农村劳动力转移具体情况见表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成效

通过对乡镇、村、企调研和县就业服务局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名制系统数据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和成效。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四个趋势”

一是规模逐年扩大,速度趋向稳定。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已达134803人,富余劳动力只剩11265人。总体看,我县每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都在6000人左右,大部分有就业愿望且能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完毕,提高层次、提升质量、稳定转移是今后的主旋律。二是转移地点趋向市内。我县转移劳动力就业地点为:乡内占38.4%,乡外县内占10.1%,县外市内占28.7%,市外省内占15.9%,省外(境外)7.6%。市内合计77.2%,市内重点输出地点为海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是转移行业趋向建筑业、采矿业、社会服务业。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建筑业36550人,社会服务业28688人(住宿餐饮业15124人,居民服务业13564人),采矿业18175人,分别占转移人数的27.1%、21.3%、13.5%。四是劳务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逐年改善。近年来,从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看,劳务收入的增长成为纯收入增长的主渠道,调研的19个村中,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80%的4个村,占70%的3个村,占60%的6个村,占50%的5个村,占40%的1个村。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许多农民新翻盖了房屋、添购了冰箱、彩电等现代化电器,还有一部分外出打工人员买了小汽车,在秦皇岛、青龙县城等地买了楼房,实现了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调研中发现,龙王庙乡农民靠打工挣钱买车近600台,在秦皇岛和青龙县城买房户近80户,官场乡大苇峪村共有260户,其中有50户在秦皇岛市区买房,有20户买了小型轿车,其他村也不同程度的存有类似情况。其购买力主要由劳务收入支撑。

2. 有力地推进了农村“三个转变”

一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通过工作培训和实践,一批农民成了懂业务、会技术、善管理的人才,提升了劳动价值,由普通农民变成了专业人才。龙王庙乡圣宗庙村外出务工的农民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全村大小老板近百人,其他村庄外出务工人员经过多年的锤炼,也造就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老板、外出务工典型、外出务工带头人等。二是推进了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的转变。通过多年的劳务收入积累,许多农民的资金得到充实,一部分人开始返乡创业,他们选择合适的项目,创建自己的企业,既增加了社会生产投资,又吸纳了本地的劳动力就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共同富裕。中原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发、喜来喜商务宾馆总经理杨佐英等都是我县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典型。三是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调研中发现,有一部分村庄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人员土地自发流转,将几户闲置的土地及果树集中起来由某个人来集中管理,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实现“三个完善”

一是完善转移网络。县就业服务局,负责全县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工作,各乡镇设置了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辖区内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各村聘请村文书为劳动保障信息员,形成了县就业服务局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纽带,村级服务站(信息员)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服务网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市场招聘机制。每年定期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大型招聘活动,每月的农历十八定期举办招聘会。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根据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情况不定期举办现场招聘活动。三是完善就业服务。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县就业服务局实行了面试、招工、办证、输出、回访一条龙免费服务,使外出人员在外安心、工作专心,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输出一批,服务一路。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就业领域小

农民工整体素质低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稳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学历8976人,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7%,初中113299人,占转移就业人数的84.1%,高中、中专、技校8291人,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1%,大专以及上1237人,占转移就业人数的1%,且以上人员绝大多数没有职业资格证书。从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的行业分布来看,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在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收入也相对较低的职业中。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仍然是制约农民工职业发展的瓶颈。

(二)自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稳定性差

我县自发外出务工人员多数集中在建筑业、采矿业等行业中,他们多数是通过人缘、地缘、血缘“三缘”关系无序流动,季节性强,权益缺乏保障,工作不稳定。调研中发现,草碾乡西滩村由于距离乡政府和县人力资源市场比较远,多数劳动力都是自发外出,从事季节性工作,有的人一个月之内可能换几个打工地点,工资没有任何保障,其他村也存在类似情况。

(三)外阜劳务市场空间不足

目前,我县省外务工人员9859人,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总体人数较少,尤其是在电子业、家政服务业、餐饮服务业、保安等行业外阜就业空间很大,但由于故土难离的情怀和保守的就业观念,导致我县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员极少,影响外阜就业空间的拓展。

(四)农民工主动维权意识不够,参保率低,行业参保不平衡

我县转移劳动力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采矿业、服务业为主。由于从事建筑业的农村劳动力多数都是亲戚朋友带出去的,劳动强度大,季节性比较强,多数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从事采矿业的劳动力由于工作风险比较大,多数老板只缴纳工伤保险,而不缴纳其他保险;从事服务业和生产加工业的人员基本都缴纳社会保险,但这部分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参保率低,行业参保不平衡,致使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五)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存在矛盾

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农村土地、果树无人经营的现象,尽管部分村、户自愿把土地和果树交给亲戚朋友免费管理和经营,但多数留守人员因为土地、果树的管理和经营成本较大、收益较慢、缺乏管理技术和经验等原因,不愿参与别人家的经营和管理,导致部分土地荒芜,果树无人管理的情况发生,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六)留守儿童就近入学困难

调研过程中,有5个村反应,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夏季天长的时候每天早中晚4次接送孩子,耽误了其他事情。在校住宿的学生,尽管学校免了一部分费用,但由于吃饭、交通等费用给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草碾乡西滩村入学的学前班儿童、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学生加在一起16人要途经大岭送往8里地以外的西马道小学就读,给外出打工的父母及留守老人的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三五”规划将就业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家决策部署,做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两项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

一是强化技能培训。坚持把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转移就业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性工作来抓,着力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力度。在培训方式上,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着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务人员的就业技能。在培训载体上,积极依托县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县职教中心、农广校等培训机构的培训职能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劳务市场需求,结合我县劳动力特点,在抓好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和外出务工常识等引导性培训的同时,大力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实用性职业技能培训(调研中发现,果树管理与修剪技能培训很受村民的欢迎)。实现转移就业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形成我县的外阜品牌。二是强化创业培训。结合SIYB创业培训,请县内大型企业的成功人士,走上课堂,同创业学员交流自身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的成功经验,请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相关业务部门领导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项目推介、为创业者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支招、把脉。

(二)打造“三个品牌”,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

以外出农民工群体为依托,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一是“满乡服务员”品牌。我县的“满乡服务员”已经成为河北省知名劳务品牌,在市内外劳务市场深受欢迎,在此基础上,加强技能和礼仪、语言培训,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二是龙王庙乡的“建筑外装工”品牌。通过龙王庙乡外出务工人员的努力,“龙王庙建筑外装”行业已成为龙王庙乡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极大地促进了龙王庙乡的经济发展,应积极与外出务工能人联系,加强技能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力争早日通过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品牌认证。三是“村镇建筑工匠”品牌。结合我县从事建筑行业人员多的特点,要加强技能培训,把我县的“村镇建筑工匠”打造成重点品牌,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

(三)完善“四个机构”,提高转移就业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发挥和完善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两个联席会议制度的领导和协调职能,确保转移就业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部门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加强县、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人员编制配备力度,满足日益扩展的就业服务及劳动保障工作需求,加大资金扶持,适当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活动经费问题。三是加强村级平台建设。将劳动保障服务重心完全下移,加大对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提高村级劳动保障服务水平,落实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待遇。四是派驻劳务输出联络员。在转移就业人员集中、转移就业需求量大的地区派驻联络员,主动开拓市场、帮助维权。

(四)鼓励“两项创业”,促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一是鼓励引导外出致富或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人员创业的给予税费征缴、土地使用、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支持,增强回乡创业人员积极性。二是积极推动农村能人牵头兴办种植、养殖、营销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依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对各类拔尖人才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帮助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五)做好“五项服务”,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一是转移前服务。对每批转移输送劳动力的用工单位,县劳动部门均要亲自考察、洽谈待遇标准、把关协议签订,确保农民工权益不受损失。二是转移中关注。采取电话回访和实地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输出人员在生产、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全力帮助解决,增强劳务人员的信心。三是转移后维权。对发生侵权问题的,劳动监察部门第一时间介入,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等帮扶救助服务。四是成立家庭服务队。由村委会或者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将没有外出的留守人员组织起来,可适当收取费用,专门负责春耕、秋收、果树管理及农村的小型建筑等工作,既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土地荒芜、闲置问题,还能帮助留守人员转移就业、增收致富。五是调整学校布局。对于初小阶段生源较多、离现有校点较远的村增设校点,方便孩子就近上学。通过以上措施,确保转移一批、成功一批,稳定一批。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步骤,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从就业人数、就业区域、就业产业分析了青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从中分析出存在的六大问题,最后,结合青龙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从加强培训、打造品牌、完善机构、鼓励创业、做好服务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

参考文献

[1] 翁杰,郭天航.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什么样的政府培训?———基于培训效果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4,(04):73-82.

[2] 李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2):188-191.

上一篇:创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综合实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