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科技产业范文

2024-07-18

西昌市科技产业范文第1篇

一、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搭建创新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载体。2010年,〃〃以实施科技创新计划为契机,继续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大力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夯实创新基础并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着力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集成科技资源,重点抓好伯乐达光伏技术中心、微磁传感器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打造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2010年,围绕LED光伏、光电等特色产业的技术需求,组织开展产学研重大科技交流交易活动2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与中科院光电研究所、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院所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3个;签订产业技术合作协议书10多项。

二、整合科技资源,建设特色产业创新基地,推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特色产业创新基地是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重要载体。2010年,〃〃围绕“建设全市一流光电产业园” - 1 -

的建设目标。按照规划先行、配套先行的思路,着力抓好园区配套服务区的规划建设。光电园区规划核心区4平方公里,外部拓展区7平方公里,结合编制园区城市设计,在园区东南角、飞驰大道南侧规划了约1平方公里的配套服务区,布局了光电科技体验馆、休闲商业街、展览交易中心、研发中心、科学家工作室、产业学院、中小企业园、酒店接待中心、企业公馆、管理和技术人员公寓、花园式独立办公楼、商务办公区等配套设施。

三、加强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和优化创新氛围,服务产业技术创新

2010年,我市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制定出台产业优惠政策措施、建立创新工作机制以及建立产业人才小高地等措施,重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一是科技创新投入大辐增加,创新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光电产业共投入技改资金1500万元,比2007年的500万元增长300%,连续两年大幅增长。二是制定和出台相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措施,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近年来,亭湖〃〃为了光电产业快速发展,制定和出台了优势产业技术改造、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等一系列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整合各类科技资源,重点引进中科院院士、科学家1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博士8名,并建成省级技术中心、半导体研究中心、光电研究所和博士后工作站。三是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亭湖〃〃把建立和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责任制,作为促进区域科技进步的首要工作来抓紧抓

西昌市科技产业范文第2篇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蓬勃发展,面对新的挑战,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必须明智地抓住加快自身人才资本扩充这个关键,积极应对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态势。要提升科技创新力,首先必须拥有足够的创新人才,只有科技人才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水平提升了,科技创新力才能提升。事实证明,谁占有更多人才,谁就拥有更强的创新潜力。

一、科技创新,理念先行

(一)历史的经验

科技创新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史为镜,历史上,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科技中心由经济发达的英国逐步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德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德国在哲学上首先摆脱了机械论的束缚,发展了辩证法和唯物论。因此,要造就创新型的社会,推动全民创新,首先要在全社会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一种创新文化,要采取措施构建起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中国,也许是受了传统文化的浸泡,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天生的性格使然,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科技体制和社会文化熏陶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厚实传统观念和思想积淀,使科技人员往往重虚不重实,例如,一些人偏好于论文的发表,不知不觉中发表论文渐渐蜕变成了这些人的一种寄托,一个情节,一种精神遗存,而不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约束了创新文化的生长。因此,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首先要培育一方土壤,要真正树立起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观念,无论是政府,或是民间都要从思想上对创新有一种本质的认同,有一种执著的追求,并通过科技领域创新行为的带动,使其向全社会扩展和蔓延,并不断壮大。

(二)新经济模式对传统科研的挑战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的创新成分越来越高。随着科技对经济的日益渗透和发展,科技应用趋势日益加强,科技应用日趋复杂,用户服务需求的非稳定性和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管理思想和方法等知识与信息技术的集成日益强烈,同时科研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适应环境、技术,以及市场的需求和迅速变化,我国的科研开发途径和科

研体系的构造方式也在进行着适应性调整。这场变化正在挑战着人们传统的科研概念和习惯,并已渗透到科研机构的技术与设备、人员与组织、策略与管理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在促使科研工作模式发生着许多新的适应性变化,各种跨团队和跨职能的合作不断出现,甚至出现虚拟工作团队。因此,科研机构的人员管理也相应地由过去对科研人员点的定位,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区域或区间的定位。

(三)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不懈追求

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就必须充分把握和深刻认识各种科技资源潜在的挖掘价值和开发空间,不断构建新的创新能力。创新力是在各个独特关键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基础上,对核心创造力进行综合运用,并使其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等因素对科技创新力的获得、运行,以及对人本环境的形成影响极大。科研机构作为一个系统,其创新能力地位的确立和维持,要求在现有系统中进行资源的合理组织和不断开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重知识管理的创新。

现代市场竞争的实践证明,赢得市场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自主创新。如芬兰抓了移动通讯的机遇,因而成了移动电话的先进国。印度大力发展软件,因此成了软件出口大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胜者全得”的理论,认为在技术上领先一步者,就有可能赢得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市场,因此,现代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创新则是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发挥效能的重要切入口。

二、开发科技人才资本是维持创新动力的关键

(一)科技人才资本提升创新实力

人才资本具有人和资本的双重物性,携带高质量人才资本的人才不但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而且更是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者。人才资本与劳动的结合不但能够产生新的生产要素,而且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运用,节省和替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数量,并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科技实力和人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层次越提升,经济发展越成熟,社会劳动所包含的知识越丰富,人才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就越发明显。事实上,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席卷全球,正是由于作为其基础的知识和信息所蕴

藏的巨大能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以较低投入和较低资源消耗,有效获取高产出的经济增长局面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高密度的人才资本参与是绝对办不到的。

(二)高存量人才资本形成创新的连锁能动效应

近年来,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显示,具有高创新力的知识产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型增长空间,并对经济结构起到优化和柔化的作用。15年前,经济效益在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几乎全部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加工、制造基础上的资源经济型企业。而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名列前茅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具有高创新力的知识型企业。其中,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这类企业以其雄厚的人才资本和成熟的现代“知识员工”队伍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实践表明,在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人才资本的转化所带动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在生产力提高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它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先导,形成了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未来潜力的发挥无可限量,以至于人们难以预知人才资本极限竞争力的终点之所在。

(三)人才资本深度开发是创新力持续提升的保证

人才资本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取效益,而这种效益最重要的是由创新活动来体现的。我国的人才资本整体开发效益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活动中创新力偏低的现象比较常见。同时因为传统体制因素的束缚,造成人才资本使用的低效率引致的科技资源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由此导致了我国本来就不容乐观的人才资本存量更加大打折扣。

人才资本既是一种个体主动型资本,也是一种体制被动型资本。事实证明,人才资本是一种可活化资本,其活化程度是环境变量的函数,良好的体制环境因素是发挥个人主动性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十分注意那些长期起作用的结构性因素对人才资本的影响。积极消除影响人力资本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制度创新促进人才资本的健康发展,真正形成人才资本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本的潜在创新力。

(四)创新是人才资本的最高层次开发

在世间一切资源的开发中,人才资本开发当属最高层次的开发,它是知识经济赖以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这已经愈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经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人类的

未来发展没有尽头。

人才资本是附着于人脑的、一种内化了的知识力,人才资本能动性的价值之高,就高在它不囿于现有的思维定势和知识范畴,敢于不断创新,善于创造新的知识,从而推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社会为人们无限制地吸收知识,无限制地发挥人才资本的内在创造力,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可能。造物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创造人类,而人类的最独特优势在于创新。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其不仅追求生存,而且追求发展。因此不断地创新就自然成为人类进化的一种极端重要的手段。

(五)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无限创造力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资本的要求是把创造力摆在首位的,因而创新能力将成为人才的核心素质。自古以来,世上不知有多少宝贵的精力,都白白地牺牲在毫无意义的没有创新精神的守旧工作中,这确实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损失。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基础源于人才资本的积累,创新的冲动来自于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发展和储备核心人才资本竞争力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创新。由于高质量人才资本所具有的无限的内在创造力,从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要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通过人才资本的不断积累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不断铸就创造力的坚实根基。

三、提升人才的战略地位,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一)突出人才战略的领先地位

一种历史现象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一个经济机遇的到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在接受这个挑战中所遇到的最大难点,最终可能来自于自身的人才资本障碍。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效地及时解决,那么我们面临的历史机遇所引发的可能将是一场危机,一场事关中国发展前途的人才资本危机,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近年来,发达国家大规模兴起的人才资源战略,极大地激化了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强度。当前明显存在的人才倾向性流动,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变。努力培养和大量吸引各类人才,加速扩充自身的人才资本存量,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由于人才资本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延展性等特点,所有重视和积极强化人才资本积累的国家和地区,均能在各方面的发展中取得极大的获利回报,而且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迅速释放出巨大

的竞争能量,并延伸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要在这场竞争中避免落伍,就一定要把人才争夺战略放在十分优先的位置。

国家科技部不久前宣布实施三大战略,即人才战略、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其中,把人才战略摆在了首当其冲的位置。国家科技部的人才战略针对入世后我国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的状况,提出要加入国际人才争夺战,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为此,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都将把发现、培养和稳定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尖子人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使得人力资本作为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要素的地位进一步突显出来。

(二)强化吸引科技人才的多向效应

为了加快对科技人才的吸引,促进人才资本的扩充,发达国家一直在着力构建高度灵敏的人才反应机制,不但注重国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把眼光投向国外,通过大力招收外国留学生,以达到吸引优秀人才的目的。事实表明,在人才资本发展策略中,以投资方式引进人才是快速获取高质量人才资本的重要而有效途径。为此,不少国家相继制订出一系列吸引外国留学生的计划、政策和措施,并且构架了较齐全的为留学生服务的管理机构和服务设施。为了应对国际间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态势,我国在吸引国(境)外优秀科技人才方面应不断加大力度和提高档次。

科技投入是科技人才资本投资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投入带动了科技人才团队的成长,扶持和培育出了一批年青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争得了主动权和持续的发展动力。今后还可以考虑通过对科技项目进行组合型投入,有意识地对科技人才团队进行组合型培养,使科技人才结构更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和面临的新挑战。

(三)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方向及选择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推进,必须兼顾考虑群体和个体两方面因素。就群体而言,应根据特定范围内的原有人力资本群体结构特点,在群体性的知识扩充、整合、互补基础上,对整体性人才资本的配置进行优化;就个体而言,则主要通过个体人才资本的扩充和复合,达到个体人才资本结构的优化,从而为整体人才资本结构的调整打下基础。人才资本结构调整的目标在于,不但要促使每个个体拥有更多

更优质的人才资本,而且更要保证整体人才资本实现最优的互补性配置,达到1+1>2的整合优势。因此,这是一个从个别空间或领域的人才资本结构调整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人才资本结构链的调整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不但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资本支撑体系,而且将进一步形成更强大的人才资本竞争力。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当前科技人才资本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科学层次的高质人才资本,二是发展技术层次的高质人才资本。从我国近年的发展情况看,科学型的高质人才资本发展相对较快,而技术型的高质人才资本发展相对不足,从而导致高质人才资本结构的不尽合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技术型高质人才资本的需求不但是大量的,而且将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美国高科技圣地硅谷,企业的口号是“永远缺乏工程师”,表明了经济发展对技术型高质人才资本的大量需求。

鉴于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间存在的人才资本差异,在实施人才资本结构调整战略时,除了要进一步加快自身的人才资本结构调整外,还可以考虑面向全球某特定区域作为外延人才资本库的选择目标,并在所择向的范围内构建人才资本战略联盟,作为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之有机组成部分和战略补充,这不仅能够使每个地区或部门既保持自身所独具的人才资本优势,同时也外延了其对外部人才资本有效利用的范围,从而有利于促使各地区或部门能够突破和超越自身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潜在的人才资本资源实现共享。

四、科技人才流动有利于激活创新氛围

(一)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

人才流动机制不活,不但可能影响人才作用的发挥,而且往往会极大地削弱吸引人才的政策力度,使其效果不明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如果人才担心一旦进入某单位,就再也离开不了的话,那么在进入之前总是要思前顾后,不敢贸然进入的。如果一个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硬性把人才留住,那是等于死用人才,用死人才。而我们提倡的是活用人才,用活人才。一个敢于让人才流动的单位,往往是一个善于用好人才,有能力用好人才的单位。虽然,无论是人力资本的进入或退出,其成本都是相当昂贵的,但是从用好人才的科学角度考虑,我们还是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支持人才流动,这不论是对人才或是对单位的发展都是一种有益的促进。

(二)在流动中实现科技人才资本增值

知识型员工往往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科研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因此同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现代社会,知识型员工已由追求终身饭碗,转为追求终身创造事业能力。事实上,人才流动是必然的,人才不流动,科研人员的能力就不可能提高,人才资本就不可能增值,也就难以激活人才的创新潜力,因此,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管理要有动态思维,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五、人才资本产权保护

(一)确立人才资本产权的法律地位

一般来说,货币资本是被动型资本,人才资本是主动型资本,货币资本没有人才资本的推动是运转不起来的。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其资本构成可界定为非人才资本和人才资本两个方面。根据法律,人才资本是不能作为风险抵押品的,因此人才资本所有者在产权规定上不能成为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除非其所有者以自有风险资金作为抵押保证。因此,非人才资本是科研机构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非人才资本所有者往往成为科研成果产值剩余索取权的主体,特别是那种高风险性的科研项目更是如此。

但是人力资本同样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在知识含量较高的科研成果里,人才资本的投资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往往只在特定的科研部门,或者特定的科研领域里具有专有价值,项目一旦失败,人才资本的退出成本相当昂贵。虽然人才资本不具有抵押功能,但形成人才资本的投资风险性很大,因而这部分人才资本也往往要求剩余索取权。这就涉及科研管理中对高质量人才资本投入的风险回报和价值体现,处理不好则会影响科技人才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正确理解人才资本产权价值

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对科技人才实行技术入股,或给予股权、期权分配等,以及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中对科技人才给予各种价值回报,这些都是在实质上对科技人才的人才资本产权的一种认可。但是目前对人才资本产权的界定仍然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人才资本产权评价缺乏规范性的标准,这些对于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六、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基础和环境

(一)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报告显示,企业技术创新已日益受到我国企

业的重视。虽然目前我国仅有少部分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有相当多的企业准备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进军。不过这份报告同时显示,创新人才的缺乏、创新资金引进渠道的不畅、缺乏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等等,均已成为制约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

目前,全世界约有企业孵化器3000多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以企业孵化器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为例,企业孵化器在美国以每周新开一家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美约有620家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约达到30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孵化器大约容纳20个新创企业,其中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会员孵化器则平均容纳24个新创企业。这些孵化器公司有不少在美国的NASDAQ股票市场上市。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上市的孵化器公司最多时达到近百家。

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在数量和质量都已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但是与其相对应的科技人才数量也必须有大的发展才能适应需求。因此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能否及时跟进,将成为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否获得高速发展和成功的关键。

(二)积极推进企业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拉动产品科技化的火车头。有了基础研究的支撑,应用技术的产业化才有根基,产品的科技含量才有可能真正提升,从而赢得高附加值。否则,企业只能做新产品的追随者。世界大有前途的公司都非常重视研究机构的建设与投入。这些跨国公司巨头的研究部门汇聚的科学家很多都在八九千人之众,科技创新投入非常之大。实践证明,大型企业建立科研机构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力量,并已形成了一支门类较齐全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大企业似乎对基础研究的兴趣不大,为此必须在政策上对此加以强力引导。我国企业要跻身世界,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例如,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能力,如果能在基础研究平台的搭建上更向前迈出一步,引导企业和企业科技人才注重基础研究,那么中国电子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是指日可待的。

(三)在高等院校设立工业创新中心

在人才密集的著名高等学府设立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已成为国际惯例。

通过在大学设立“工业创新中心”,建立起“市场—产品—技术”链,以形成专利和产品原型为主要目标,产生一批以产品原型与技术队伍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的不少高校,都具有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应该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七、加快发展创新型科技产业

(一)以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的健康成分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中的科技创新成分越高,经济抗冲击的承受力就越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的日本经济持续增长近30年。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NP)已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追赶美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在追赶过程中,日本没有重视随时解决深层次矛盾,其中主要是体制问题、财政赤字、坏账问题,以及经济结构等问题,致使日本经济陷入持续十多年的低迷。但是日本对于经济衰退显示了很强的承受和应变能力,其经济基本面仍然相当强健。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和民间一直在不断地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始终重视科技创新,使日本保持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保证了其在经济调整方面比其它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具有更从容的余地,因此,日本经济增长潜力不可轻视。

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虽然经济一度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其不重视技术创新,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过分依赖外来技术,因此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造成很大损失。应该看到,我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所走过的路子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东南亚国家有些相似,这场危机对于中国如何选择新的发展模式具有警示意义。

(二)科技人才资本存量与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创新力概念不仅是对科技经济状态的一种反映,而且尤其是对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一种科技经济关系整体结构所发生变化的描述,这种变化突显了以人为本的新兴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新经济环境中,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模式选择,客观上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人才资本存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度的创新力,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多次顺利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是与其坚持依靠充实的人才资本存量作为支撑密切相关的。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够首先在美国崭露头角,最关

键的也正是在于其拥有足够的人才资本来推动和保证知识经济的发展。

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当前的发展战略选择会受制于现时的境况,但未来的发展战略选择则取决于今天的准备。伴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朝阳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面对国际知识经济的发展大潮,顺势而上,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推进人才资本的快速积累,提高人才资本利用效益,从而加快提升整体经济要素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实施对中国早日进入知识经济最为有利的人才战略,构造新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八、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生长点

(一)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有关资料表明,国外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很高的创新密度,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是构建科技创新生力军,培育创新快速生长点的有效办法。有关资料显示,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发展项目的7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的人均发明是大型跨国公司的2.5倍。但在我国家,除了部分高科技成长型公司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是以半机械化为主,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存在很大差距,在整个产业层面上影响了我国创新力的快速生长。因此,政府要注重引导企业处理好经济与科技的关系。有时候,技术尤其是基础技术,并不能立即变成市场价值,变成受欢迎的产品,但企业并不能因此轻视基础研究。但凡成功的企业,奉行的都是企业与科学家紧密结合之道,关注市场,因势利导。只有在技术研究领先一步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抢占市场先机,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二)合理布局科技产业

我国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和安排。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传统产业,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的,同时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嫁接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用高新技术成果来改造传统产业,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我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充自己的知识产权,搞自己的产业化,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产业基础和工业基础,否则高新技术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要在科技产业布局中稳定传统产业

10 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进行逐步调整,同时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做到以传统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九、创建学习型组织

(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知识素质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智力因素。创新者是永远的学习者。成功的科技人才除了运用好自己的知识素质外,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今天的教育培训是潜在的明天的创造力,要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学习动力,是保持创新后劲的重要因素。创新与学习这两者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国科技人才的群体中,个体学习的时候多,团体学习的时候少,这样不利于学术思想的交流,不利于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因此,科技人才群体的组织管理创新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科技人才培训国际化

西昌市科技产业范文第3篇

一、当前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就增长速度来说,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则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就就业比重来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

二、

三、一型基础上,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到2012年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7%;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4.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5.1%。这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情况一般如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超过5%,第二产业不超过3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的,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空间还很大。

随着近年来,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西部地区崛起、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挤压下,义乌传统产业整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义乌经济再发展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义乌经济发展迅速, 2012年的人均GDP为6326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已突破一万美元。商贸业是义乌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义乌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其中,饰品、玩具、纺织等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主要依靠传统的小商品手工制造业为载体发展而成,这个庞大的国际小商品市场促进了义乌粗放型传统产品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义乌工业企业热衷于引进先进设备来加工服装、袜子、内衣、拉链、塑料制品、玩具、小电器、小五金或饰品等日用轻工产品。

义乌发展模式为全国集贸市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社会资源逐步紧缺,依靠廉价人力资源的优势将逐步消失,土地资源紧缺,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耗能物品涨价和交通运输费用提高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再发展。

1、国内外发展环境迫使义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影响也蔓延至国内市场,这迫使义乌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日益深化,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并且低碳经济将加快发展,这对义乌对外贸易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直接影响了义乌对外贸易的进程。以出口为主的义乌企业也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的压力从客观上要求义乌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

场需求萎缩,也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出现变化。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速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以服装消费为例,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服装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品牌服装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中高档品牌服装比重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生产成本却大幅度上升。如义乌纺织产业的综合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都出现上升趋势。

2、经济发展阶段表明义乌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开始从依赖要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管理转变;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加速经济转型升级。2012年义乌人均GDP已达到一万美元,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从经济基础来看,义乌长期高度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在大量廉价土地、资源、原材料和劳动力通过商品形式出口到国外的同时,却留下了更多的污染,这严重制约了义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义乌现实的经济基础来看,义乌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3、义乌传统产业发展现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传统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推进城市化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义乌传统产业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技术层次不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

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而导致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制造业仍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已大幅度弱化。以义乌纺织产业为例:企业结构方面,以中小型非国有企业为主,上市的大型企业很少;以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不具备自有品牌。市场结构方面,以出口为主,出口市场又以欧美日为主;在国内市场,纺织品服装以进入专业市场为主,难以进入高端专卖市场和时尚百货市场。产品结构方面,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产品需进一步开发;义乌纺织以袜类和装饰类产品为主,产业用纺织品需进一步发展。二是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过度依赖进口,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三是产业集群仍处于较为低级的发展阶段,目前大部分仍是生产加工基地,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义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反过来成为制造业提升发展的障碍和制约。

三、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来看,如上所述具有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两大路径,且产业内升级的路径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象来看,涉及到产业、企业、市场等各个方面。因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拓宽思路,从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下面提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路。

1、加快义乌传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从价

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义乌传统产业的发展促成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商贸业是义乌传统的支柱产业,社会就业的重点行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义乌的支柱产业。但是,义乌商贸业目前仍然以低层次加工、低附加值为主要特征, 2007年以来一系列不利因素,如国际市场需求衰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国内市场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环境成本提高等等,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危机重重,全球性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出口的困难。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以价格竞争力为主要手段的义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贸易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企业也经历着转型和升级,其中设备更新、技术革新、工艺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30年努力,义乌在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产业升级硬件方面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相对而言,在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等产业升级软件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在新产品研制、关键技术攻克、营销渠道建设、品牌运营与名牌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管理、营销、品牌等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义乌传统产业在工艺升级方面进行得比较成功,在产品升级方面还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也是义乌能否在面临产业转移的压力下,继续占据国内领先地位的关键。因此,必须在产品升级尤其是功能升级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便实现义乌传统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第一,强力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提高产业分工水平,构建合理的竞争合作关系,提升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营销渠道,创建品牌,设计创新以获得独特性或垄断性来

提高价格话语权。树立区域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产生附加值,打响区域品牌。

第三,大力强化社会责任。企业自身需要转变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略主动实施;行业要加强自律,倡导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

2、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生态、高效、持续发展。

义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主要是依靠资源的消耗获得的。义乌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资源非常贫乏,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占有资源偏少状况更为加剧。同时,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废旧品回收率等都较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与能源消耗的不断提升,使义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并且,义乌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质污染方面,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导致水域的富氧化,近年来太湖蓝藻的年年爆发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明例。很显然,如果仍然依靠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三高方式来实现今后的快速经济增长,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狭小。因此,必须摒弃那种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滥用、浪费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型增长发展模式,有效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变。

义乌传统产业向生态化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框架应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构建,即产业生态化的微观基础——应该大力推广企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化的中观结构——应该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形成环境友好型第三产业;产业生态化的宏观视野——应该向全社会倡导生态化与节约型社会。但是,目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存在企业

实施清洁生产动力缺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障碍重重、静脉产业(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态化的长远目标与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冲突显著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阻碍义乌产业生态化转型的三大难点尚未突破,即产业生态化转型缺乏动力机制、面临技术瓶颈、缺少产业基础。

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必须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制定和完善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法律体系。应在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义乌的实际制定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

第二,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和措施。财政政策方面,应建立绿色财政政策,通过对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等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和物质循环的产业、企业或项目进行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技术改造资金安排,以及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等方式引导产业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和对生态产业项目的转移支付,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投资和建设。税费政策方面,通过设置特殊税种、减免纳税以及确定不同税率等政策,使环境效益内部化,促使企业向生态化的运行模式转变。投资政策方面,按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确定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投资主体,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环保科技开发和环保产业的投入。

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对相关的资源循环、生态技术等项目实施信贷优惠政策,使资金向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方向倾斜。价格政策方面,应以较高的资源价格和合理的资源价格比价结构来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阻止资源的加速消耗。一方面,应完善资源价格体系,另一方面,优化

产品价格体系,通过在产品价格中加入环境价值要素,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产品的需求量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达到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目的。交易政策方面,完善和推动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或排污权交易制度。

产业政策方面,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政策方面,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利用生态化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最后,改变发展评价标准,构建绿色评价体系,以“绿色”评价体系取代GDP指标,将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的消耗计算入总成本,使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资源环境的代价。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宏观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措施,培育企业的生态意识和技术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素养,营造有利于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社会氛围。

3、加快产学研密切合作,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义乌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多年位居全省前茅,能取得目前的成就,除了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发优势之外,也与科技创新分不开;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产学研密切合作。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已殃及义乌实体经济,如何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把它当成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显得尤为急迫。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义乌产学研合作由来已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师开

始,到九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持续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松散到紧密,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向民营企业转移和输送,支撑了义乌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腾飞。进入21世纪以来,义乌产学研合作出现了一些新态势,主要表现为合作方式趋于多样化,合作成效日益明显,合作主体更加突出,合作环境不断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对义乌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产学研合作关系,其权重达到了0.4774;其次是外部环境,权重为0.2565;再次是组织形式和项目特征,权重分别为0.1378和0.1283。

根据上述对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义乌应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入手,集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着力构建公益化、均等化、社会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体系,形成“载体(义乌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若干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新架构。

义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产学研合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为产学合作提供资金保障。建议财政设立“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或“科技帮扶企业转型促调”专项资金,以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降低企业的成果转化风险,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制定相关法律措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应尽快出台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推行专家奖金与技术转化成果推广的收入挂钩制度。

三是营造政策环境,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引导。应根据实际,

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跟踪、检查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并适时对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

四是完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要致力于引导产学研合作各方建立起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共享合作创新利益。

五是建立科学的产学研合作跟踪考核评估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面向企业,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逐步改变现行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把项目绩效、成果及专利的转化率、转移转化及推广应用收益列入考核的重要指标。

六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把握创新载体、服务平台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各主体之间的流动速度和效率。

4、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产业的基本单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义乌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属于外向型经济体系。因此,加快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加快外向型企业转型升级。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义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义乌外向型企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升跌、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成本刚性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使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外向型企业应如何摆脱困境,实现成功转型成为当前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调查外向型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发现,义乌外向型企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初级生命周期阶段。并

且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30年来经营环境变迁对义乌外向型企业经营影响依次是产业发展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宏观经济背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出口鼓励政策,其次是生产成本;(2)目前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生产成本上升、内外贸易摩擦和高劳动力成本;(3)在外向型企业内部转型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知识创新能力、产品通路能力和弹性应变能力;“走出去”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网络营销能力、合作博弈能力和海外布局能力;核心竞争力升级方面的贡献率依次是技术创新升级、价值链升级和成本优势升级;转型升级策略方面贡献率较大的依次是细分市场低成本优势、差异化战略集中优势。

根据上述所得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重塑产业政策,推动外向型企业脱离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型态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并以国际营销为主体的全球化营运型态转变。

第二,建构一贯化的生产体系及快速反应的国际营销通路,同时设置海外据点,收集并分析市场产品及技术信息;上游强化新材料的研发,中下游业者应重视产品的设计,通过品牌测试标准,使产品在全球市场领域中成为领先的国际化大企业。

第三,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结合国际产、销优势,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并采取市场细分策略,以主导并掌握该行业衍生的市场商机。

第四,企业结盟,在海外成立大型展示及行销中心,强化义乌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市场各特色产品于不同价位位阶的竞争力;配合国外自由贸易区设置,中下游业者结盟,策略性投资或外移生产设备,争取国外优惠措施,生产并销售利基产品,并可搭配国内接单、海外出货的国际运筹模式进行;与国际品牌、通路商、大买家结盟,提供长期具竞争力的产品,并成为大品牌商指定的长期采购伙伴。

第五,评估设置海外据点,甄选当地业务代表、代理商,以强化

供样、营销服务及快速反应等能力;建构并加强网络平台功能,以评估市场及外向型企业自身竞争条件,同时规划参观展,以争取海外市场商机。

5、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专业市场在促进民营企业和块状经济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专业市场也暴露出各种问题。首先,专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数量型消费群体和中小企业,但进入20世纪末以来,居民消费偏好已从单纯数量型向质量型消费转变,居民购买商品从单纯价格优先转向质量、价格综合考虑,而现今专业市场经营的商品仍以中、低档为主,缺乏名牌商品支持;其次,“小企业集群”型专业市场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假设条件,完全竞争的结果使企业趋向零利润,因此,企业总是力图避开这种状态,办法之一是企业制造差别化,当“差别化”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一部分企业扭亏无望逐渐退出市场,另一部分企业则利润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不再满足于“守株待兔”式的经营,主动参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交易会,试图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构筑分销渠道;再次,信息技术创造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的商品流通模式,买卖双方在网上借助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成商品交易的主要过程,企业、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开放式连接以降低空间成本,但义乌多数传统专业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落后;等等。上述各种问题,既限制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空间,也对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制约。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宜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国际化、信息化、连锁化和物流要素集

成化发展。专业市场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外向度高且向高端市场发展,外贸经营方式多元化,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市场业态。要促进专业市场形成外贸流通公司、本地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三驾马车并进的自营外贸出口体系,构建国内外贸公司入场经营、外商直接采购与代理订单采购、经营户代理出口、外贸委托采购的国内供货与国外销售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外贸出口新格局。鼓励走外贸型和投资型的国际化路子,前者利用专业市场交易平台,不出国门开展对外贸易,后者直接“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创办分市场。专业市场信息化即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尽快实现功能转型及升级,其中特别要注意实现从产品集散地向产品和信息集散中心的转变,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有机结合,实体经营户向e经营户转变,现场交易向网上交易发展。专业市场连锁化就是要达到集约经营、拓展市场的目的,朝规范化连锁配送方向发展。物流要素集成化就是要整合所有物流要素,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内耗、提高物流效能、创造物流增值。

第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信用市场战略。品牌是一个市场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专业市场要提高品牌意识和理念,今后要提高交易商品的质量和档次,走品牌经营之路。要积极引进品牌商品,吸引名优品牌企业到市场开设专营专卖店,引导经营大户做名牌企业的经销商或代理商,开辟名牌产品经营区,严格规范管理,提升售后服务,注册市场品牌,提高市场品牌知名度。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维护市场良好声誉,加强商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设立消费者投诉联络站,构筑全方位安全控防体系,对经营户中的违规行为登记备案,并依据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处罚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保护合法商户利益。

第三,大力促进专业市场功能创新。一是积极鼓励多层次的专业市场重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寻找合理降低交易费用的新途径;二

是构筑统

一、规范和开放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专业市场信息集聚和传递功能创新,实现专业市场信息共享;三是促进专业市场向会展中心、科技中心、进出口贸易代理中心转换,增强义乌专业市场的多种功能。

第四,积极加强政府规划和调控。一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提升市场质量,强化监督机制;二是扩大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发展要素市场,构建统

西昌市科技产业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历时角度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代科技发展进程具有密切关联;从共时结构角度指出,科技创新在微观层面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均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在中观层面能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更新换代并拓展新的产业形态、优化产业结构,在宏观层面能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同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应注意科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促进 辩证

二十一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文化产业,是指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和商品化方式进行、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的行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支柱产业之一,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纷纷将其作为本国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来扶持;2009年9月,我国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示要“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

二十一世纪也是科技发展更加迅猛的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周期不断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产品的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以其超常能量所创造的物质生产力,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将更广泛更深刻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而言,科技创新同样也是最不容忽视的核心要素和动力之一。

1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熊彼特的现代创新理论第一次将创新这种非物质文化力量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引入经济活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视野,极大地转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因此,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创新经济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般说来,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与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大致相呼应:第一阶段是文化产业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26—1947年),现代工业机械化技术为文化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作为生产力的文化工业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文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引起学者关注,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强大冲击。第二阶段是文化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阶段(1948—1997年),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文化领域,催生出众多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和传播文化产品的行业,促进了文化工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变和本质飞跃;1947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出版《启蒙辩证法》一书,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指出“文化工业”必然要向“文化产业”转变。第三阶段是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不仅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生产方式,更使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能力;在1998年15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上,一致同意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决策制定的制定范围,意味着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迅速进入全球化扩张阶段,发展中国家则积极发展本国文化产业,以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扩张。

2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多层次促进

从共时结构的角度探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可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微观层次主要针对具体的文化生产经营活动,考察科技创新对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管理、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影响;中观层次主要在行业和产业层面,讨论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产业构成、产业趋势等的影响;宏观层次主要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层面,探讨科技创新对于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以及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积极意义。

从微观层面来看,现代科技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均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就内容而言,一个好的文化资源或优秀创意要转化为文化产品,必须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而现代科技的突破为各种新奇创意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时新技术本身也能不断激发新的创意思维,催生出更多丰富而具有想象力的文化表达方式、表现形态和全新的文化媒介,形成新的文化经济生长点。在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传播和销售等环节,由于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创新,为文化产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能力,文化生产、管理、传播和销售变得更为迅捷简便,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这些环节的成本,充分发挥资源效益。从文化产品的接受方式和消费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更能有效地引导和开发出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拓展出新的文化品种,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文化产业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潜能。

从中观层面看,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产业构成和发展趋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提升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例如现代出版业极大地受益于激光照排技术、卫星传版技术等技术基础,而数字印刷出版时代的到来则使这一传统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在电影发展史上,如默片电影、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多媒体电影等若干里程碑式的重要分期,无一不与科技的重大变革和新成果问世密切相关,而当代数字技术大规模进入电影创作、制作和发行,使得数字电影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产业角度,与传统电影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电视的产生与发展同样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应用,使电视系统发生了根本变革,电视业迈进数字化和多媒体时代。另一方面,以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文化产业的固有边界,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从而构建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例如,在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时代,传统的出版、电影、电视等文化产业纷纷突破自身单一产业模式而寻求不同文化媒介的互动与融合,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媒介,打造多功能立体文化平台,形成高技术、集约化的现代文化产业形态。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不仅能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自我更新,更能不断构建和拓展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层次,使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宏观层面,科技创新能够极大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动力、积极提升文化产业的世界竞争力。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包括物化价值和非物化价值两个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文化产业的物化价值,更能无形提升文化产业的非物化价值,使其拥有长期持续发展的成长潜力和整体竞争力,从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同时,科技创新对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宣扬本民族文化、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以及向其他产业领域扩张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得以快速扩张,不仅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成为其输出价值观和强势文化话语的有效载体,对此,我们只有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此外,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也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盗版产品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产生的教育问题等等。对此,如果能积极加强科技监督和管理水平,就有可能在技术层面尽量减少、防范乃至杜绝文化产业负面社会影响的发生,实现行业的自律和健康安全发展,保障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3 科技创新与文化内涵的辩证思考

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充分表明,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指出,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倡文化创新能力”。这一结论既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具有特别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很大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也普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缺乏、整体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因此,要推动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必须大力倡导和依靠科技创新,制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包括从政策上制定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措施、从体系上加快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建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养文化产业科技人才队伍等等。

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片面强调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某些负效应,辩证思考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科技因素与文化内涵的关系:一方面,科技创新为文化内涵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文化内涵借助科技力量得以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另一方面,文化内涵为科技手段提供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创新的方向、从根本上决定和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及目标,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如果片面强调技术因素而忽视对文化内涵的深入开掘和创意设计,就会导致文化产品的内容单调空洞,违背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从根本上削弱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偏离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从现实来看,我国是文化资源的大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地域文化,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因此尤其要强调发扬特长与补足弱项相结合,既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又要深入发掘文化内涵,二者的融合与促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

西昌市科技产业范文第5篇

[摘    要]由于我国社会灾害教育的培育和普及严重不足,导致每当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人民都会遭遇重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地震科普作为需要公众更为深入了解的社会灾害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它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减轻地震本身带给大众的巨大危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探讨和总结了从经济学上分析如何构建和发展地震科普事业的方法和路径:从政府层面,首先是建立有利于地震科普传播的法律,然后成立相应的地震科普传播机构,再由这些机构进行地震科普活动的普及与创新探索;从市场层面,则是提供地震科普产品和地震科普服务,根据其在文化产业中的特点,将地震科普分成了九大类产业,并对地震科普传播产品进行了分类,最后为促进地震科普传播发展提出了八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震科普;地震科普事业;地震科普产业;地震科普传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9. 073

0      引    言

在我国,社会灾害教育的发展定位与教育实践长期徘徊在或轻或重、忽冷忽热的纠结当中。以地震为例,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曾兴起震灾科普热潮,但随后归于平静。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央明确规定将灾害预防、救助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环节,同时把“512”设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整个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呼唤与期盼前所未有,然而热度随后依旧逐渐冷却。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似的做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灾害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清,本文尝试以地震灾害教育的传播与发展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和发展地震科普事业的方法和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

1      地震科普传播的重要意义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现阶段的人类科学水平,对这一灾害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在对地震的预报方面也还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而同时对地震的预防能力也十分薄弱,在地震的灾害面前,人民的生活、生产受到很大的威胁。虽然我国曾有成功地对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做出短临预报的案例,但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人员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这使社会各界和地震学家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的复杂性。在这种局面下,就突显出可靠、全面地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也使地震研究机构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专家与公众之间交流、对话的必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科普宣传或教育就担当了专业知识与普通大众之间对接的平台。縱观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地震灾害给现代化的经济和社会设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为人类带来了非常惨痛的教训,充分地提醒了我们,做好对地震灾害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等防震减灾方面的教育和科普宣传,对于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地震科普事业与产业

一般来说,地震科普事业是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地震科学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地震科学传播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所谓地震科普产业是指从事地震科普产品生产和提供地震科学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性质看,地震科普事业具有公益性,地震科普产业具有经营性;从管理体制看,地震科普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地震科普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

2.1   地震科普事业

2.1.1   地震科普立法

国际上,地震灾害相关立法做得最好的国家日本指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地震防灾对策特别实施法》等。我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而地震科普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日修订);200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23号公布《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3月1日修订)。

世界上专门针对地震科普传播的相关法律是一块空白,但近年来,专门针对地震预警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防灾科技学院的李纪恩、李一行老师在2013年他们的论文《地震预警立法问题的探讨》中就专门提出来:“由于地震预警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错报或误报导致经济损失,进而引发行业、企业或公众的不满情绪等等”,探讨了地震预警立法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可行性。提出了地震预警立法的思路:主要涉及预警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发布和信息的利用3大方面;立法内容包括:发布主体、接收主体、发布条件、发布途径、发布内容和相关法律责任。

2.1.2   地震科普传播机构

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为副组长单位的国家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中央、国务院和群众团体中有关科普工作的部门组成。随后,中国各地也相应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联席会议制度,这对于有效动员各种力量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明确规定了科协组织是科普工作主力军的地位,它担负着科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的任务。中国科协所属167个全国性学会,其中138个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普创作协会成立于1979年。在22个直属事业单位中,中国科学技术馆、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普研究所等从事科普事业的有14个。全国已建县级以上科协2 881个,学会65 482个,企业科协10 674个,大专院校科协328个,街道科协4 191个,乡镇科协、科普协会32 511个。科协机构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有系统的最完善的科普组织。

地震科普总体上是属于科普的一个分支领域,与之相关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成立于1987年,是全国性综合社会团体,业务主管部门为科技部,委托管理单位为中国地震局。相关地震科普传播的政府管理及活动机构则主要由中国国家地震局承担,包括: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15个直属事业单位(研究所、中心、学校),1个直属国企(地震出版社)和1个地震局机关。地震观测主体包括:188个国家级地震台,204个省级地震台,1 212个市、县级地震台和272个企业地震台。地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包括(截至2015年7月统计):正高级技术职务328名,副高级1 744名,中级3 287名,初级及待定职务(称)2 454名,他们构成了地震科普传播的主力。

2.1.3   地震科普活动及创新探索

中国的大型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览、科技下乡等。与地震科普传播相关的活动主要由中国国家地震局组织,截止2016年底,地震局与中国科协签订地震科普合作框架协议,在科普宣传平台、科普产品开发、少数民族科普等方面深化合作;推进地震科普进入中国科技馆、中国数字科技馆。注重开展“互联网+防灾减灾科普”,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活动。每年组织“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活动,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家庭”。扩大防震减灾示范试点创建覆盖面,认定4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19个示范县、4 129个示范社区、5488所示范学校。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同时联合科技部编制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规划(2017-2030年)》。联合基金委设立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五部委联合召开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部署“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4大计划,推进实施“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地球深部探测”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争取在认识地球、减轻灾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3 100多个台站组成的、覆盖我国大陆的综合地震观测系统,建成异地互备的高速地震行业网络。国内地震实现2分钟自动速报和亿级用户服务。启动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努力提升我国破坏性地震有效预警和烈度速报能力。充分发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加强部门和合作和资源共享,加强地震灾情应急防范督促检查,发挥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全国已建成80多支、1.3万余人的省级搜救队伍,数十万人的市县级搜救队伍,3 000多支、近30万人的地震志愿者队伍。建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3万余个,总面积4.7亿平方米。广泛凝聚部门、行业和社会乃至国外力量,与近50个部门、地方及高校加强协作,签署10余个战略合作协议,健全动员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有序参与,形成防震减灾多元共治新模式。

2.2   地震科普产业

科普产业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向社会提供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及其关联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及活动的集合。这个定义主要反映如下科普产业的内涵:

第一,科普产业一定是以提供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为核心产品或其关联产品和服务集合。

第二,产业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和发展。

第三,科普产业是经济组织及活动的集合,遵循经济规律。与公益性科普事业有所区别。

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普事业强调公益性,主要在政府计划机制下运行,对社会提供无偿的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科普公共产品和科普公共服务的活动。科普产业遵循经济规律,以满足科普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科普企业为主体。

从我国现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来看,也没有直接涉及地震科普文化产业的内容。但地震科普文化产业却与各产业分类处处有所联系。

《分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分类》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服务与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

文化服务部分包括:(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5)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

相关文化服务部分包括:(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產品的生产;(9)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其中,(1)、(2)、(3)可归入文化产业核心层;(4)、(5)、(6)、(7)可归入文化产业外围层;(8)、(9)则可归入相关文化产业层。《分类》根据产业链和上下层分类的关系,又将九大类文化产业分为24个中类。《分类》最后根据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将24个分类分为80个小类,对应相关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文化产业的九大类别、24个中类与80个小类都没有出现与地震科普直接相关的内容。但地震科普却又基本与《分类》中的各个类别均有所联系。如表1所示。

3   地震科普传播产品的分类

地震科普产业的分类是一个涉及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重大问题。

这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地震科普产业具体包含的类型做出粗略划分。地震科普产业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四大类:划分详见表2。

按照流通、消费等价值环节,可以将科普产业分为科普生产企业、科普流通企业。如表3所示,科普产业的相关产品、服务形态及产业链条。

4      促进地震科普传播发展的政策建议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引导基层科普组织和机构“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要加快地震科普传播发展的步伐,在政府政策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扶持骨干地震科普企业,培育地震科普产业发展主体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选择一批成长性好、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科普企业,加大项目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科普企业规模,提高地震科普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科普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4.2   建设地震科普产业研发中心,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应当着力推进地震科普产业的内容创新、服务创新和产业业态创新,而这些创新必须要有相应的研发基础。发展地震科普产业的当务之急是在相关专门科普研究机构中建设地震科普产业的研发中心,引领地震科普产业的研发工作。同时,还可以依托大型科普场馆等地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地震科普产业研发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实验室、地震科普产品的生产企业合作建设科普产品研发中心。

4.3   扶持新兴地震科普产业业态发展,增强地震科普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机遇,通过服务外包、地震科普产品与服务采购,扶持相关地震科普动漫、科普影视、科普出版、科普会展、数字科普、科普旅游等新兴地震科普产业业态发展,推动地震科普产业跨越式发展。

4.4   实施重大科普项目,带动地震科普产业发展

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地震科普产业项目。要着眼于利用正在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地震科普项目中的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需求,带动相关地震科普产业的发展。积极促进开发“国家地震科普动漫振兴工程”、“优秀地震科普作品出版工程”等重大地震科普产业建设项目。

4.5   积极推进和加快地震科普产业园区和地震科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根据全国地震科普资源布局现状,结合各地区对地震科普资源的需求情况,加强对科普产业园区和科普产业示范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提高水平,促进各种地震科普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合理分工。

4.6   推进地震科普产业市场体系建设

地震科普产业市场体系建设应着力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科技传播渠道。发展数字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支持全国科普网络建设;推进地震科普网站整合,鼓励通过战略联盟合作等方式,推动地震科普网站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支持地震科普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科普创意与设计、科普动漫等领域;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地震科普产品。

4.7   建立健全地震科普产业的标准体系

由于地震科普产业的散缓小弱,地震科普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一直是个空白,地震科普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可以促进地震科普产业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是推动地震科普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是繁荣和发展科普产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隨着地震科普产业的发展,科普产业标准数量少、水平低、适用性较差、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日益凸现,加快地震科普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4.8   实施地震科普产业人才建设工程

支持高等院校建设科技传播与普及专业;支持地震科普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培养、培训地震科普创意研发设计、地震科普产业经营管理、地震科普服务营销经纪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科普研究机构和科技、文化企业开展地震科普产业人才的国际交流;支持地震科普企业、地震科普研究机构引进外国科普产业人才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高端科普产业人才;培育高水平的科普产业经营管理团队和科普产业领军人才。

5      结    语

地震科普教育传播作为社会灾害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着自身特有的行业领域特点。作为科技、经济与文化的特定领域结合点,正在成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增长点。发展地震科普产业,应当以扩大社会效益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支柱,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需要为前提,以回应科普市场需求为轴心,合理调整和优化科普产业结构和科普产品品种结构,科学地进行地震科普内容产品的创新和科普服务的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昌泳. 地震科普宣传在防震减灾中的重要性[J]. 科普传播,2012(11):5-6.

[2]李纪恩,贾鹏民.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立法若干问题探析[J]. 世界地震工程, 2017,33 (2):1-5.

[3]李纪恩,李一行. 地震预警立法问题的探讨[J]. 国际地震动态,2013(5):17-21.

[4]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Z].2006.

[5]董光璧. 探索科普产业化的道路[J]. 求是,2003(5):48.

[6]胡升华.“大科普”产业时代的来临[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11):69-70.

[7]曾国屏. 关注科普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J]. 新华文摘,2007(10):122.

[8]任福君,张义忠,刘萱.科普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J]. 理论探索,2011(3):5-13.

西昌市科技产业范文第6篇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1.概述

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资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2.技术可行性分析

2.1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2.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 2.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

3.项目成熟程度

3.1主导产品性能情况(包括产品鉴定情况、产品性能检测情况等)。 3.2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在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等。

3.3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

4.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4.1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4.2国际市场状况及该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4.3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1企业上经营情况

5.2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投资使用计划 6.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6.1未来三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

6.2财务分析:以动态分析为主,提供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财务净现值等指标。

6.3不确定性分析:主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作出判断。

6.4财务分析结论

6.5社会效益分析

7.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

7.1企业员工构成(包括分工构成和学历构成)

7.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的教育背景、科技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7.3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等情况。 7.4企业从事该产品生产的条件、产业基础(包括项目实施所需的基础设施及原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等)。

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9.其它

9.1环境保护措施

9.2必要的证明材料(如食品、医药、农药、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批文;通信产品入网许可证;公共安全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等)。

1 9.3其它辅助证明材料: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产品质量认证、环保证明;产品订货意向、合同等补充材料。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攻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1.项目概述

2.必要性、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2.1必要性; 2.2可行性; 2.3重大意义. 3.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市场需求分析 3.1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3.2 市场需求分析. 4.基础和条件,与项目相关的前期工作情况 4.1基础和条件; 4.2相关前期工作情况。

5.总体目标、考核指标、主要研究内容、实施进度安排 5.1总体目标; 5.2考核指标; 5.3主要研究内容; 5.4实施年限及进度安排。

6.技术创新点、关键技术内容 6.1主要技术创新点; 6.2 研究的关键技术内容。 7.实施的技术路线、工作路线 7.1技术路线; 7.2工作路线。 8.关联行动

8.1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国际合作等情况; 8.2组织管理措施; 8.3 其它必要的支撑和配套条件情况。 9.资金预算

9.1总投资预算; 9.2 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10.效益情况 10.1预期成果; 10.1预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1.风险分析,含技术、市场的风险分析等。 12.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3

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

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中心与孵化器)、重点实验室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1.背景和意义

1.1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含义

1.2重要性(项目所在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项目所处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1.3必要性(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对行业进步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等) 1.4可行性(项目现有的研发工作基础、水平及条件,依托单位在该领域(学科)的科研实力以及对项目的支持,实施项目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等)

1.5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等

2.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 2.1最新进展情况 2.2发展趋势 2.3市场需求 3.项目建设内容 3.1研究内容及目标

3.2试验条件(场地、仪器设备等)建设及目标 3.3人才队伍建设及目标 3.4经费投入与管理 3.5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4.面向行业(包括我市企业)服务现状及设想

5.其他相关情况(与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情况等) 6.相关附件说明

6.1主要研究课题、成果获奖资料复印件 6.2现有主要设备仪器清单

6.3申报单位上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及年未资产负债表 6.4政府科技计划拨款及技术服务收入证明

6.5联合进行项目建设必须提交《联合项目建设协议书》

4 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 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沈阳市应用基础研究以项目为载体支持优秀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科技产业领军人才需撰写专项信息内容。

1.申请者素质与能力

1.1申请者学历和科研工作经历;

1.2申请者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次和获奖情况(近三年); 1.3申请者已完成或正在承担(负责或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编号、来源、起止年月、进展等); 2.项目概述

3.科学水平及意义

3.1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对比预测(含主要参考文献); 3.2科学水平及意义

4.研究内容

4.1目标、考核指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2创新点与特色。 5.本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本项目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6.本项目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6.1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研究能力与分工构成情况以及正在承担(负责或参加)的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情况;

6.2承担单位现有研究仪器、设备情况,以及借助其它单位市级以上(含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开展本项目研究的情况;

6.3前期相关工作进展、以及研究时间及其它相关保证条件。 7.经费预算

8.计划安排

9.预期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 10.项目查新报告核心内容说明 11.专项信息内容 11.1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专项信息

包括论文引用情况、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解决重大难题情况、该项接续研究情况、创新团队情况。

11.2科技产业发展领军人才专项信息

包括企业创办情况,企业现有规模,企业员工构成(包括分工和学历构成),企业从事研发人员情况,资金投入,企业主导高科技产品研发及生产情况,企业发展未来三年目标。

5 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专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1. 背景和意义

1.1项目所属技术领域的确切含义

1.2 项目的需求分析,对行业进步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3 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2. 项目实施内容

2.1 项目实施过程中每项任务的具体内容以及经费需求 2.2 采用主要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创新性 2.3 项目实施进度及阶段目标

2.4 项目总体目标,预计取得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数据量化) 2.5 各单位承担内容的具体情况(合作项目填报) 3. 保障措施

3.1 项目单位现有工作基础、水平及条件 3.2 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入网状况 3.3 项目管理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

3.4 项目服务对象对项目的参与和配合程度 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 项目实施期间计划投资额,已完成投资额,需新增投资额(须对各投资分项说明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4.2 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和安排计划 5. 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6. 相关附件说明

6.1 现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入网证明复印件 6.2 联合开展的项目必须提交合作意向书

6 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1.项目概述(包括简要内容、背景、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市场需求分析等);

2.项目承担单位、国外合作单位概况及各方现有工作基础、条件、特色和优势; 3.项目国际合作情况(包括技术和人才引进情况、合作渠道、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引进技术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在国内外的水平、引进海外人才的简介及技术优势等);

4.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创新点及实施进度安排(包括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国际合作在项目中的作用、再创新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可靠性、目前在国际上的水平、知识产权情况等);

5.项目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

6.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包括产业或市场前景、对产业带来的影响分析等);

7.项目投资预算、资金落实方案、国外合作方投入匹配经费(或关键技术)、申请市科技计划经费数额及使用说明;

8.其它相关情况。

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 软科学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1.项目背景和依据(目的、意义等)。 2.国内外现状分析与评价。 3.研究内容及目标。

7 4.研究方法。

5.研究计划安排。

6.申请单位及课题主要参加人员基本情况。

7.研究基础(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就,近期发表的主要论著,获得学术奖励情况以及正在承担的有关研究项目等)。

8.经费概算及来源。

注:本计划实施周期不超过一年,可行性报告字数不少于2500字。

其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说明

上一篇:温馨提示幼儿园范文下一篇:首诊医师负责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