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作品范文

2024-07-09

李泽厚作品范文第1篇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近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禁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平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李泽厚作品范文第2篇

书名:《美的历程》

副标题:修订彩图版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版次:2001年3月第一版

2009年5月第7次印刷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远古洪荒直到明清时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火花的积淀,形成中国文化美的特点。《美的历程》一书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美学纲领,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贱、汉画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它讲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美学,让我们能从简单通俗的文字以及不长的篇幅中随着作者回顾上下五千年,进行一次意义丰富的旅行。

其中,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两个观点给我以较多的感触。

龙与凤作为中国民族形象的象征,至今仍活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亘古不衰。对新人最诚挚的祝福是“龙凤呈祥”,夫妻同盖的是“龙凤被”。舞龙画凤已然成为百姓的传统庆祝方式。一如亚当和夏娃之于西方国度而言,龙凤亦可称为蛮荒的远古年代,对于人类的起源的美丽传说。在李泽厚详尽的论述里,笔者约莫可以描述出这样一个关于龙凤的故事来。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那为何凤图腾氏族没有被合并呢?是这样的,以龙、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东西两大部族联盟,经历了长时期的残酷的战争、掠

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但是,由于凤所包含代表的氏族部落大而多得为龙氏族所吃不掉,虽从属于龙,却仍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性质和地位,从而它的图腾也就被独立地保存和延续下来。

“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

在“远古图腾”中,李泽厚先生说到:“对使用工具的和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练在物质生产工 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练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 ‘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象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这段精辟的论述将远古图腾文化的形成的必然和自然趋势表达得清晰易见。根据李泽厚先生的有关 论述,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远古图腾究竟是不是审美创造?在这种远古图腾的形成原因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图腾是原始人类“物化活动”和“物 态化活动”的结合生成,那么从“物化活动”层面,这本不可看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创造,但是回归到“物态化”层面将其称作审美活动却又十分合理了。图腾的最 初产生不可能是一种自觉地审美创造,它是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类所特定持有的某种观念的外化,一种图腾的色彩和形状必然包含着原始人类某种在偶然情景之 中所广为接受的含义。从而在这种含义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种色彩或形状就在远古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保存下来,并在特殊的情境下激发在他们心中的那种深刻的意识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意识观念赋予某种神奇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巫术 就应运而生了。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结果,不知道是否符合李泽厚先生的意思。

而作为华夏艺术奠基的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则如是说。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的时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精神。就思想、文艺领域说,主要表现在儒道互补。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把传统礼制乃至远古传说、宗教活动全部给予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书法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和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

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

但儒、道毕竟是对立的。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前者是功利、实用主义的框架与束缚,后者正是要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与自然浪漫,两种对立的观念变幻融合,终于渗透到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另一方面,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共同将中国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范围内,和超越现实的、神灵的、神秘主义的心灵感受分道扬镳。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贯彻了神人同在的倾向。反映到建筑风格上,中国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摆脱世间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间生活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木质的、平铺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追求神秘的,高耸入云指向上苍的观念。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在“庭院深深深几许”,迂回曲折,兴味盎然中寻求一个心灵退隐之所,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

观此书,我喜欢的“盛唐之音”一章。很久以前,我就迷恋上这个朝代,它雍容华贵像艳丽的牡丹,海纳百川却像虚怀若谷的学者,长城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已经彻底失去了其原有防御的功能,因为这个朝代国力强盛绝无外敌入侵。他是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 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乱,从中原到塞北普遍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无不高奏着“盛唐之音”。李唐帝国在政治、军事、财政上都达到了非常的强盛。确立科举,知识分子激情奉献国家;重视边塞军功,一大批名将和边塞诗人应运而生。对外开疆扩土,军威四震,而国内则是和谐的大一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无论是礼仪、风俗、音乐、美术、文化都实现了空前规模的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留恋的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盛唐之音”的开阔气势。

本书的创作手法也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举例典型 《美的历程》的首个创新点,是它所描绘的时代美都是以一两个例子而升华出来的,由一个点进而追溯到其整体的美的轮廓。让读者感觉例子很精当,简洁,读后可以反思和联想到其他的例子,当然这样写对作者写作功底和文学素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例子,更要把例子升华、浓缩,提炼出最好的,进而讲述给读者。比如在第五章讲“人的解放”的时候,作者透过讲述诗歌的进步推及人的思想的解放,进而推及到人的艺术的美感,这种点、线、面结合分析美学的方法我认为是很巧妙的。

(2)插图精美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全书收录了214幅精美的插图照片,让人看起来耳目一新,有种图文并茂之感。比如在“远古图腾”的一章,作者在其中插了一幅新疆高昌出土的伏羲和女娲的图,他们都是人面蛇身的,不仅例证了他们的外貌,更加让人们对远古氏族的图腾——伏羲和女娲有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好几副恰如其分的插图,比如原始的陶器,甲骨文,青铜器,壁画,书法,绘画,各个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可见作者也是费了苦心的。

(3)脉络清晰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脉络非常清晰,全书从古至今分为

十个部分,分别是龙飞风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作者通过十个章节的详细叙述,让我对各个朝代突出的方面,比如歌舞、陶器、建筑、艺术、诗词、山水、绘画等多个方面有了全新的、概括性的了解和深入体会。

总而言之,读罢本书,我感觉到美丽是有历史的,美丽是有内涵的。无论什么事物,只要它本质是美的,有心人就可以透过表面发现出美的本质来。从甲骨文的妙趣横生,到金文的刚劲圆润,再到隶书的干净整洁,及至现在的流畅的行书、楷书,透过文字的演变,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书法艺术的美丽延伸。我想有一种东西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美丽的,它就是艺术!穿过现实、穿过表面、穿过历史的薄雾,艺术的怀抱永远在那里等候着有心人的发现。

李泽厚作品范文第3篇

书名:《美的历程》

副标题:修订彩图版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版次:2001年3月第一版

2009年5月第7次印刷

《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十几万字,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单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认识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远古洪荒直到明清时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火花的积淀,形成中国文化美的特点。《美的历程》一书作为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的美学纲领,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贱、汉画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它讲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美学,让我们能从简单通俗的文字以及不长的篇幅中随着作者回顾上下五千年,进行一次意义丰富的旅行。

其中,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两个观点给我以较多的感触。

龙与凤作为中国民族形象的象征,至今仍活跃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亘古不衰。对新人最诚挚的祝福是“龙凤呈祥”,夫妻同盖的是“龙凤被”。舞龙画凤已然成为百姓的传统庆祝方式。一如亚当和夏娃之于西方国度而言,龙凤亦可称为蛮荒的远古年代,对于人类的起源的美丽传说。在李泽厚详尽的论述里,笔者约莫可以描述出这样一个关于龙凤的故事来。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那为何凤图腾氏族没有被合并呢?是这样的,以龙、凤为主要图腾标记的东西两大部族联盟,经历了长时期的残酷的战争、掠

夺和屠杀,逐渐融合统一。但是,由于凤所包含代表的氏族部落大而多得为龙氏族所吃不掉,虽从属于龙,却仍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性质和地位,从而它的图腾也就被独立地保存和延续下来。

“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从母系社会通过父系家长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隶制门槛前,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

在“远古图腾”中,李泽厚先生说到:“对使用工具的和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练在物质生产工 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练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 ‘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象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这段精辟的论述将远古图腾文化的形成的必然和自然趋势表达得清晰易见。根据李泽厚先生的有关 论述,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远古图腾究竟是不是审美创造?在这种远古图腾的形成原因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图腾是原始人类“物化活动”和“物 态化活动”的结合生成,那么从“物化活动”层面,这本不可看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创造,但是回归到“物态化”层面将其称作审美活动却又十分合理了。图腾的最 初产生不可能是一种自觉地审美创造,它是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类所特定持有的某种观念的外化,一种图腾的色彩和形状必然包含着原始人类某种在偶然情景之 中所广为接受的含义。从而在这种含义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种色彩或形状就在远古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保存下来,并在特殊的情境下激发在他们心中的那种深刻的意识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意识观念赋予某种神奇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巫术 就应运而生了。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结果,不知道是否符合李泽厚先生的意思。

而作为华夏艺术奠基的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则如是说。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的时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精神。就思想、文艺领域说,主要表现在儒道互补。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把传统礼制乃至远古传说、宗教活动全部给予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书法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和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

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

但儒、道毕竟是对立的。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前者是功利、实用主义的框架与束缚,后者正是要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与自然浪漫,两种对立的观念变幻融合,终于渗透到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另一方面,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共同将中国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范围内,和超越现实的、神灵的、神秘主义的心灵感受分道扬镳。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贯彻了神人同在的倾向。反映到建筑风格上,中国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摆脱世间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间生活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木质的、平铺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追求神秘的,高耸入云指向上苍的观念。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在“庭院深深深几许”,迂回曲折,兴味盎然中寻求一个心灵退隐之所,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

观此书,我喜欢的“盛唐之音”一章。很久以前,我就迷恋上这个朝代,它雍容华贵像艳丽的牡丹,海纳百川却像虚怀若谷的学者,长城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已经彻底失去了其原有防御的功能,因为这个朝代国力强盛绝无外敌入侵。他是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 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乱,从中原到塞北普遍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无不高奏着“盛唐之音”。李唐帝国在政治、军事、财政上都达到了非常的强盛。确立科举,知识分子激情奉献国家;重视边塞军功,一大批名将和边塞诗人应运而生。对外开疆扩土,军威四震,而国内则是和谐的大一统。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无论是礼仪、风俗、音乐、美术、文化都实现了空前规模的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留恋的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盛唐之音”的开阔气势。

本书的创作手法也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举例典型 《美的历程》的首个创新点,是它所描绘的时代美都是以一两个例子而升华出来的,由一个点进而追溯到其整体的美的轮廓。让读者感觉例子很精当,简洁,读后可以反思和联想到其他的例子,当然这样写对作者写作功底和文学素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作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例子,更要把例子升华、浓缩,提炼出最好的,进而讲述给读者。比如在第五章讲“人的解放”的时候,作者透过讲述诗歌的进步推及人的思想的解放,进而推及到人的艺术的美感,这种点、线、面结合分析美学的方法我认为是很巧妙的。

(2)插图精美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全书收录了214幅精美的插图照片,让人看起来耳目一新,有种图文并茂之感。比如在“远古图腾”的一章,作者在其中插了一幅新疆高昌出土的伏羲和女娲的图,他们都是人面蛇身的,不仅例证了他们的外貌,更加让人们对远古氏族的图腾——伏羲和女娲有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好几副恰如其分的插图,比如原始的陶器,甲骨文,青铜器,壁画,书法,绘画,各个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可见作者也是费了苦心的。

(3)脉络清晰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脉络非常清晰,全书从古至今分为

十个部分,分别是龙飞风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作者通过十个章节的详细叙述,让我对各个朝代突出的方面,比如歌舞、陶器、建筑、艺术、诗词、山水、绘画等多个方面有了全新的、概括性的了解和深入体会。

总而言之,读罢本书,我感觉到美丽是有历史的,美丽是有内涵的。无论什么事物,只要它本质是美的,有心人就可以透过表面发现出美的本质来。从甲骨文的妙趣横生,到金文的刚劲圆润,再到隶书的干净整洁,及至现在的流畅的行书、楷书,透过文字的演变,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书法艺术的美丽延伸。我想有一种东西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美丽的,它就是艺术!穿过现实、穿过表面、穿过历史的薄雾,艺术的怀抱永远在那里等候着有心人的发现。

上一篇:廊桥遗梦书范文下一篇:论语的读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