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范文

2024-06-27

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范文第1篇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景、意义

正文:

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学科,是集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为一体的学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将审美情感体现出来,在设计风格中,应具备个性化的显现,同时形成视觉变化中的愉悦,创造出温馨的环境,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古典园林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当今社会已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因而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其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苏州古典园林堪称我国园林艺术之典范。其造园数量之多、艺术成就之高为其他所不及,代表着我国古代园林的最高水平,在世界古典园林史上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和艺术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它很好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同时它也是古代先民改善和打造良好生存环境的优秀典范,为现代社会构建天人合

一、和谐家园的构思提供了灵感和借鉴。现代城市景观营建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居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过快的今天,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森林消失,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而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试图在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这一对立的问题上,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途径,从而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平衡统一。当我们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这一思想精神与中国古典园林所特有的源于自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天人合一”观点不谋而合。所以,符合生态和谐原则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思想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与中国传统思想一脉相承的。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达到最佳境界。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基本手法有障景、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那我们就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1、障景

障景是用假山、树木、建筑物等设置屏障,

既遮挡不利于表现园林景观美的景物,同时又为

园林增加景致的设计性屏障景观。前方如有不雅

场地、建筑、器物等影响园林景致,多建造富有

韵味的遮挡性景物,用来遮挡视线,同时增加园

景。如园路前方的照壁、园路两侧栽种的密闭松

墙等。如拙政园中部原入口处,经过长长的夹道

进入腰门,迎面一座小型黄石假山,构成一个幽

闭的前导小空间,犹如臂章免使园景一览无余。

2、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景色,使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借景有远借(如远山)、邻借(如大树)、仰借(如楼阁)、俯借(如池鱼)、应时而借(如花草)

。借景能使园林空间范围扩大、画面生动,景观层次丰富,

因此在我国造园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建于拙政园西园水中小岛的东南角,东南面对“别有洞天”的月洞门,背衬葱翠小山,前临碧波清池,环境十分优美。

3、框景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采收外部空间画面的一种构景方法。可采用门框、窗框、洞框、廊柱框、乔木枝干抱合框等,框景可将散漫的景色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步移景换达到画境,实属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集合。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四面的月洞门就是最好的框景。

4、对景

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的构景方法。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通过圆洞门“晚翠”望见池北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又如自西部扇面亭望门洞外的到影楼等景物,都是对景的手法。

5、漏景

漏景是通过花墙、廊壁各种造型的花窗、漏屏风、树枝叶隙、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时代不停地在前进,园林在不停的演变,纵观古今中外园林景观发展,不难发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和自身认识的深入,以及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然而,中国园林景观的形式也体现了这种变化。当今世界,为人们所喜爱的景观更多的是人与自然,与所处环境和谐相处,生态自然的亲和关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园林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在于“艺术地再现自然”。因此,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石。现代园林的趋势走向也由“仿生”自然向自然发展,这恰恰是对中国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的延续,在此基础上更适宜的顺应的当今的时代性,城市中自然式园林营造的根本任务,除了展示给人们自然形式的美,还有一点就是调节人居环境中的生态平衡,这同时也是自然美得以展示的前提。这是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发展的表现,并使园林更具有时代性、赋有创造力,有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更容易满足现在人们对园林的审美的追求和功能需求的适用性。

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是园林环境和文化理想相互交融,经过漫漫历史的长河证明其给使用者带来适宜的生存空间。因此中国园林启示我们的园林设计应遵循文化主导和原则,要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上,深刻挖掘,使设计不仅满足美观和实用性,更能融入地方传统,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内容,创造出人们育闻乐见的,具有乡上文化特色的生活空间。在新的时代里,它不断地走向街头,走向室内,走向乡村„„它以其艺术实践证明自身不但有其灿烂辉煌的过去,而且有其蜚声中外的现在和几乎无限的未来!现代园林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艺术手法亦有革命性的创新。虽说中国古典时期已经结束,但其生命但未因此而终止,相反仍有其不可估量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景观的缩影,具有很强的自然生态性。21世纪是人类从非生态时代向生态时代的转变;是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时代。因此,生态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而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完美的融入了自然美、人工美、静观美和动观美。中国古典园林可居、可游、可观、可赏,它以山水园林著称于世,是世界园林之母,是生态艺术的典范,其“天人合一”思想、“风水说”、季相生成等体现了中华先人的生态智慧。在这些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古典园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方面,是当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范式和资源,对现代景观有着重大的生态启示。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世界性影响极大地扩展。特别是其中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生命拓展和未来走向的有关提法,更应该以社会实践特别是造园的具体事实进行检验。中国古典园林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与丰饶的精神文化生态之和谐结合辐射于当代,指向着未来。他除了具有生态学、文化学、未来学价值之外,还具有哲学、美学、艺术学、养生学、历史学、文博学、建筑学、园艺学、工艺学、技术学等多种价值。因此,我们不但应认真保护祖国这一文化遗产魁宝,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其多种价值潜能,而且还应深入研究其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及其结构、规律等等,使之上升为系统理论。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多元互济、交流对话的时代,世界已成为一个日益缩小的地球村,人类面临这一个共同的环境危机:环境生态与社会发展几乎呈对立态势。有识之士敏锐的感觉到,人类的生存面临着挑战,必须要进行“人文精神的反思”,进行“人的再度发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合乎人们那种期待的视野。而中国古典园林,将艺术、自然和哲理完美的结合,实化了环境、雅化了陈设,人们诗意的生活,这正是人类环境创作的典范,是人类共同的魁宝,它的意义远远地超过了造园学本身。中国古典园林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从未来学的视角向前看,它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严峻的社会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继承传统园林之精华,突破其局限,设计出具有更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景观,成为当代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以湘潭市红太阳广场景观设计为例,针对广场区位、空间形态和现状等问题,提出将中国传统园林精髓与现代景观相融合的设计理念。通过提炼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文化意境和装饰元素,营造出符合现代审美的广场空间。项目中的前广场水景观、园林休闲区、“街中庭院”三部分设计实践,是一次从传统到现代演绎过程的理论探讨,也是一次探索性实验。

[关键词]传统;现代;红太阳广场;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古老而内敛。中国园林着重意境的营造,讲求曲径通幽、淡朴雅致。“景观最基本、最本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理应植根于此。随着时代变迁,审美价值与社会需求也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现代广场不仅应全面地展现当代文化生活和城市风貌,扩充并完善“城市客厅”的地域性、功能性和开放性,而且应传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湘潭市红太阳广场景观设计试图将沉稳含蓄的传统文化精髓提炼、延续、融合于现代景观设计中,以现代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唯美韵味的景观,达到“美善相乐”的统一。

1 广场特征分析

1.1 独特的场地区位

红太阳广场项目位于湘潭市交通主干道建设路口东南向,与步步高购物广场遥街相望。它处于湘潭市集商业、文化、休闲、交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地带,是湘潭市人流密度较高的商业街区之一(如图1所示)。原广场主要服务于32层地标性建筑——金融大厦,由于十多年的闲置,该建筑多年处于零乱、封闭状态。在大厦前广场汇集了大量非机动车和流动摊位,再加上管理不规范,广场成为了城市繁华中心的死角。

1.2 三重的空间形态

现有广场空间位于十字交叉路口旁,由于地势高差以及交通要道等原因,该空间呈现出多样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建筑入口空间、街道休闲空间、广场东侧狭长的下沉空间三大部分(如图2所示)。圆弧形的建筑入口空间,是金融大厦机动车和人流主出入口,也是人们进入广场的主要通道。广场南侧穿插休闲亭的长方形区域是为市民提供集休憩、娱乐为一体的街道开放空间。在金融大厦东侧与河东大道之间由于高差约为3米,呈现出一段狭长的下沉空间。

2 现状问题分析

由于大厦长时间的闲置不使用,广场的管理逐渐松懈,加之广场原有景观设计较为粗糙,红太阳广场环境更显凌乱。根据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广场现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私营车主和路边摊位长期占据广场;偌大的广场没有卫生设施,垃圾随处乱扔,卫生状况差;少量的户外家具设计尺度不符合人体工程原理,户外设施利用率低,破坏率高;广场整体设计风格不明确,花坛与场地的尺寸不协调等。

3 设计理念与整体构思

“传统”应包括两方面深刻的含义:第一,“传统”是一种对时间的延续和再现;第二,“传统”应该是对风土民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等的再现。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技术、材质,结合古典园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步移景异等造园手法,开创出“来源于传统,不似传统”的现代景观设计。红太阳广场景观设计将使景观中的建筑、水体、植被、家具等构件,既作为一种观赏的对象,同时又兼具使用和美化环境的双重功能。构件之间通过不同空间的穿插,错落有致,相互影响又互相渗透,构成了一个自然的、有机的综合体。

3.1 传统意境契合现代审美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园林是文化的沉淀,融汇于生活里,升华在意境中。传统园林意境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审美追求,造园者通过塑造自然景象来表达其所蕴藏的文化境界。所谓意境,“意,就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情相结合的审美意象,境就是有情趣的自然景象。”严羽在《沦浪诗话》中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见,意境不仅“美”,而且“妙”。“妙”比“美”多了一分灵气,一分思悟,还多了一分文化的沉淀。

现代设计应当赋予景观以文化,使现代的景观更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底蕴,从而使景观意境的营造更具有深意。除此之外,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如灯光营造的缤彩纷呈的夜景、声电设备传递的音乐烘托氛围、玻璃材质产生的虚实变化的效果,等等,都为景观意境的营造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将传统文化的意境表达融合于现代景观的设计中,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用现代的手法体现传统文化,既传承了古典的韵致,又契合现代的审美追求,以此产生不同的意境美。

3.2 传统手法营造现代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将“师法自然,尊重自然,再造自然”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根据原有的环境特点来进行设计规划。园林的布局,要利用天然的地势——合于方的就其方,适乎圆的就其圆,可偏的就其偏,能曲的就其曲。不同的环境和地域特征,园林的总体布局也呈现各自的不同特色。现代景观设计也应依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地域特征,因地制宜,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将自然风光“浓缩”于方寸之中,在城市中还人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中国园林追求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景的视觉无限以及意境的无终。计成在《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重要者。”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借景的手法,它突破了园林空间局限,将园外之景为我所用,视觉层次虚实多变,丰富了景色,使人心旷神怡,意味无穷。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寸土寸金”。现代广场景观正可以利用借景的手法,“巧于因借”,在小区域内大做文章。深入细致的分析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将有限的广场空间与广阔的外部空间融为一体,使整个景观环境彼此渗透,富于变化。

传统手法中常常将迂回曲折的小径贯穿于园林之中,引人入胜。这种“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的手法,让“人行其中,愈折而室内外境界愈优美”,以小见大,最后到达主要景点。在现代广场空间感的营造中,也要做到有主有次、有抑有扬、有藏有露。通过引导、连接、分割、围合等处理手法,划分空间,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

3.3 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形式

中国传统园林在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景观元素,其形式丰富、内容统一,完整而独特。传统园林的亭、廊、楼、榭具有鲜明的个性,为世人所熟悉。传统雕梁、槛窗、隔扇、柱式等的装饰图案精致多彩,加强了传统建筑的形式个性。假山、小桥、曲径、池水等景致彰显了传统园林意境的深远。松、竹、梅、菊等符号化的植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与人格价值。象征和隐喻意义的传统语素增添了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魅力。传统图案与纹样增显了传统艺术的美学意蕴,这些地域性浓厚的景观元素及其组合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元素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现代景观设计的源泉。基于现有的文献研究和设计实践,可以概括出在现代空间的总体布局中,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形式并进行转换、有机组合的两种设计方法:第一,在整体上仍然沿袭传统布局,在材料的处理方式与形式上却呈现一定的现代感;第二,保留传统园林中的造园素材,使用一些现代的布置手段。细节设计中,提取传统元素的形和意,借助夸张、变形、重构、重复等手法,代之以新的材料、工艺和质感,将传统元素的显著特征或构件符号化,并将简化提炼后的符号恰当地运用于现代景观当中,试图与传统园林在装饰语素上产生联想,力求做到神似而非形似。

4 设计策略

红太阳广场景观设计旨在体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设计演绎过程,将矛盾体结合在一起,恢复广场的活力与魅力。改造后的广场定位1800平方米的弧形商务公共活动空间,是集商务、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放、半开放和封闭的多形态、多功能区域。广场设计理念是介于时空转换之间的,以“水”的意境为底蕴,以水仿江河、石拟万峰,用再现、模仿、提炼、重构等手法,使广场景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互换、延伸,如图3所示。

4.1 水+钢管——前广场水景观设计

《辞海》中将“对各类园林中水景的处理”称之为“理水”,这是中国古典造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之一。圆弧形半开放的建筑前广场空间,是金融大厦内部机动车和工作人员出入的主要通道。前广场水景观是本设计的重心。水是园林的灵魂,设计以水为介质,采用柔和、平静的直径为18米的圆形水域,取“天圆地方”的古典意韵,打造“园中圆”的视觉符号(如图4所示)。水面与流线型钢管之间强烈的质感对比极为精妙地融入在整体的布局之中,正是设计风格包容性、多元化的体现,也延续了湘潭“水文化”文脉(如图5所示)。静谧、稳定、柔媚是静水独有的魅力所在。刘攽《雨后池上》就写过“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的诗词。平静的水面,倒映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景象,为空间景观起到了很强的装饰作用,增加了垂直空间的深邃感和含蓄感,扩大了空间意境。基于人们亲水的心理,设计中将水池下降到安全的高度,人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水的柔和与清凉。方向感十足的钢管模拟水波的造型,产生一种与整体空间之间的轴向性关联,将人们的视线平行拉伸到园林休闲区中。水景周围采用半围合的圆形即停即走车道,水景外侧的绿篱将街口人行道与金融大厦进行软分隔,以此创造安逸的行走环境和整洁的街道景致。

4.2 木亭+流水+栈道——园林休闲区设计

园林休闲区是连接金融大厦店面与街道之间的开放空间(如图6所示)。休闲区环境淡朴、雅致,园区内服务设施完善,有充足的供市民停留休息的设施,树木成荫。设计利用环境的和谐增强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交流,创造绿色的广场公共开放空间。该空间设计主要采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手法,利用栈道将原有的三个木亭重置并连接起来,引水造溪,缓缓缠绕于高低起伏的“小山地”之中,运用“微缩”的手法,将自然坡地模拟到广场中来,取景于古典园林中的“小桥流水,细水长流”之意(如图7所示)。曲折的栈道富有的生活气息更浓,“狭且长的经典空间形式,通常孕育了必然的暗示与向导”,漫步小径,休闲区中不同空间的景物被集中在一定的观赏路线上,随着视角的迂回,景物不断变换,人们便有了情绪上的期待。各个景观点就像是变化跳跃的音符,传承转折,形成一首凝固的音乐。温暖柔韧的木栈道、葱郁多姿的绿化和清澈灵动的水景软化了广场空间的硬质形象,使广场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色彩和形态,并且为广场空间渲染了更多的休闲气氛。

4.3 传统水纹+古典窗棂——“街中庭院”设计

庭院位于河东大道与金融大厦之间狭长的下沉区域,与东高西低的街道之间最大落差约为3米。从河东大道向下鸟瞰,庭院造型蜿蜒、通幽,体现出较浓的古典园林意境,是半开放的视觉空间。仅针对于金融大厦员工开放的“街中庭院”,是一个封闭的、相对私密空间,客户可以在这里交谈、会面、散步甚至用餐,会产生较强的归属感。

设计截取中国传统水波纹样作为庭院地面的铺装形式,提取中国古典窗棂图案的线性作为步道的基本路线(如图8所示),以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演绎,模拟海浪波涛,暗示“水波中漫步”的意境。三色分层鹅卵石大波浪铺地,迂回曲折的木板拼接步道,以及散布在鹅卵石之上的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和景观小品(如图9所示)。这些富有传统意韵的装饰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增加了空间的文化情趣,丰富了景观的艺术内容,也给漫步中的人们一分安逸、静寂和顿悟的感受,带给喧闹的都市街道一丝宁静。

5 结 论

人类创造的文明越多,后人需要传承的也就越多。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碰撞、融合,必然有承接,也有摒弃,这是一个始终不断的变革、增长、衰退的循环过程。对待传统园林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分析、继承、创新。分析是为了有选择的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很多时候继承和创新是可以相互促进与转化的。湘潭市红太阳广场景观设计探讨的正是一种借鉴传统园林精华,以现代简练的手法展现湘潭自然景观和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方法,重构一种建立在过去和现代感受上的城市新记忆。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邹德侬.理论万象的前咙性整合——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和中国特色的思想平台[J].建筑学报,2002(12):5-6.

[3]王其钧.中国园林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04.

[4]翟俊.中国“园”素的解构与重组[J].中国园林,2009,8(164):65.

[基金项目]本文是湘潭市规划局委托中南大学“湘潭市建设路口景观整治研究”科研课题。编号:394201030,来源:湘潭市政府2009年纵向课题。

[作者简介]臧晓琳(1985—),女,山东青岛人,中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与公共空间,风景园林艺术;钟虹滨(1966—),女,湖南津市人,副教授,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景观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方向:景观与公共空间,风景园林艺术。

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范文第3篇

今天的人们提及江南, 大部分人心中也许会想到一个地理范畴的区域, 那是一个处处可见粉墙黛瓦、烟雨杏花、吴侬软语、水乡人家的理想之地, 江南, 在中国的历史上, 不能只是理解成一个地理概念, 更应该理解成一种文化概念。从那个地方出来的人、事、物, 一定都是有着温婉与文艺的气息。人是如此, 歌是如此, 画也是如此。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画发展的大本营, 江南的文化它是一种诗性的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发展起来的油画艺术自然也就融入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 形成了一种“优美”的审美形态, 画面中充满了诗性的文人审美品格。江南油画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精髓, 更加融入了时代的气息。江南油画, 用它独特的方式重新演绎了“春水碧于天”。江南这片土地, 也像纽带一般, 连接着江南油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

我们如果从创作题材上来看江南油画, 其作品中很多仍然保留着水乡、园林、假山这些传统文人画中的江南符号, 这其中“水”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创作母题。无论是刘海栗的《河口牌楼》、徐悲鸿的《月夜》、颜文梁的《南湖》, 还是林风眠的《乘风破浪》、吴冠中的《池塘人家》、苏天赐的《静静的溪流》、沈行工的《秋雨初歇》、盛梅冰的《寒食》、吴维佳的《天鹅湖》, 画家们的作品虽然风格不同, 画法不一, 但都选择了“水”作为创作主要题材, 画面色调的变化也随四季更替而变化。这些苏籍或者久居江苏的画家们着眼于地域性的风土情结, 选择了周边熟悉的景致作为描绘对象, 山形水色, 春塘秋岸, 体现出的仍是文人画的昔日情怀, 只不过是材料工具由水墨换成了油画而已。再从表现手法和风格上分析江南油画, 作为一门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外来画种, 油画更多的是以写实的描摹能力而见长, 画面多是对物理对象的静态描绘, 在画面中更注重实际景、物的真实描绘, 而江南油画则似乎并没有完全遵从这种传统的油画审美法则, 在江南画家们看来, 拘泥于事物的外象, 并不能完全表现出事物的风采, 江南油画中更多体现出的是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审美趣味, 中国文人从来不认为能够再现自然、复制自然是一门很高的艺术, 中国绘画追求的是“象”外之“意”, 对于“意”的偏好更胜一筹。江南油画更为看重画面中的“造化神奇”, 试图在画面中追求“气韵生动”。唐代画家张彦远说“是故运墨而五色具, 谓之得意。意在五色, 则物象乖矣。夫画物, 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 (《论画》) 。江南地域的油画家往往以淡雅、明洁、写意的色调笔触表达一种文化情怀和精神追求。意象化的画面语言正符合江南含蓄、静美、充满诗意与个性内敛的文化品性, 也正与江南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需求暗合。江南油画家的作品中更为注重的是怎样凸显中国文人的文化理念、人格境界和品位格调。“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这才是江南油画的真实意义[3]。

在江南油画的创作中, 画家们为了在作品里更好的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就需要拥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深远的文化远见, 并且要将这种修养和远见自觉地融入到创作过程中, 这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 不得不说是画家的文化自觉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费孝通先生曾针对国人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能否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而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 其主要意思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江南油画风格即是江南画家们对于自身的文化有着清晰的自知和强烈的自信所形成的。诚然,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来说, 对自我的正确认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南画家们正是由于长期处于文人画文化土壤的氛围熏陶中, 加上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学识和文化底蕴才能够形成对自身文化的自省和自信。今天的我们在研究学习继承江南油画时, 不应该只注重对于前辈画家造型绘画风格的借鉴, 我们应该自觉自发的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涵。正如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 我们应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以史为鉴, 从而更好的探索与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绘画作品[4]。

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自觉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随着当今全球化文化艺术语境的急速发展, 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更加需要文化自觉, 画家们要怀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去把握自身, 以一个当代的视角找到自身应尽的社会艺术责任, 这是绘画艺术的需要也是时代文化的需要。我们要加强对当代文化语境的关注, 以体现出现今时代的主流文化意识, 传承好中国绘画艺术的美学精髓, 推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审美形态的发展, 这些都是当下中国油画艺术创作应该具备的文化自觉性。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只有扎根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上, 通过文化自觉性过程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 才能经得起大众的鉴赏、同行的品评和历史的考验, 推动油画艺术的大发展。

摘要:油画艺术传入中国的短短几百年间, 其发展过程一直受到东、西方艺术的双重影响。中国画家一方面在学习西方油画的技法和文化, 一方面又自发自觉的将自身本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油画创作中来。本文中将通过对于国内江南油画风格的介绍和分析, 进一步说明文化自觉性对于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化自觉,江南,油画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C].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88.

[2] 王刚.浅议中国当代写意油画中的文人画精神.[J].青年文学家, 2009.15

[3] 黄炜.写意油画与文人情怀----从苏天赐绘画意境谈起.[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14.

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范文第4篇

景观中的运用

摘要:江南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雅致的人文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世人所惊叹。前些年,在高校校园建设中盛行的欧风建筑,在过分追求建筑华丽的外表下,独缺了传统文化。近些年不断出现的“新中式”风格的校园建筑在弥补了传统文化的缺失之余,又忽视了校园景观做为文化传承的作用。本文对江南园林的特质和高校校园景观的作用进行解析。加强两者的有效融合,在提升高校校园建设内涵的同时,又能够实现“景养性,观逸情”的造景目的。

主题词:江南园林校园景观

江南园林造园历史弥久,由皇家园囿发展而来。明代中期以沈周、唐伯虎、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也纷纷参与到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中,形成了有别于宋元时期的“住宅园林”的艺术风格。清代初年,随着盐商和徽商的兴起,江南地区造园之风盛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面。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特有的营造手法,再现真实山水,移步换景、以小显大、乐蕴无穷。因此江南园林具有出以下几种特质:

1.江南园林的人文特征和造园者的目的——以人为核心 江南园林以“善于用因”为建造原则,园林大都与外界隔绝,实现“置闹市而不嚣、于市郊而不矫”的雅洁品质。园林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通过精细的景观塑造和精巧的园

林布局彰显独特的文人气质色。富豪权贵造园自然会炫财耀势,一石一泉,一棂一榱,无不精美工巧;囊中羞涩的寒士在造园中侧重于环境的静谧雅致,景观不求在多,怡人即可。不管是富豪还是寒士,他们在造园的总体风格上并无太大的差异,均为当时文人士大夫所遵从的文化情趣和道德理念。对于大多数造园者而言,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有观游之趣,愉悦身心的场所。江南园林是适合造园者父母家人理想生活的休憩场所,体现了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园林养亲性;江南园林让造园者得到自我安逸和自我享受,体现了以人的享乐为核心的园林自娱性;造园者以江南园林的华轩美榭为雅集场所,体现了以人的交往为核心的园林聚会性。江南园林的营造,无不显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2.江南园林的艺术特点和造园者的追求——以自然为美 江南园林的造法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且无固定程式,造就了“园因景成,景因园异”的妙处。江南园林大都身处于城里宅内,为了能体现出园内的山水性情,造园者将“叠山理水”的艺术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取假山之姿容、借水景之意境,辅以盆栽、树木,来表现出自然的万千气象。江南园林建筑均为木框架结构单体建筑,运用连廊、桥梁的连接,形成一种可实可虚、可通可隔的空间布局,将个体组合的可变性发挥到了极致,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揉。在江南园林中运用了大量的匾额提名、楹联篆刻等文学手段,将文字所富

含的意境对园景进行了点介。既是对空间的划分,同时也避免了“纯游观”景点带来的靡靡之气。用人文自然弥补了非原始自然的缺失。

3.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和造园者的情趣——以适用为原则

江南园林所具有的古典艺术和传统文化是任何建筑形式无法替代。利用空间的组织、平面的布局、意境的创造形成一个造园设计体系。一切安排似若偶然,却又突出了园林的适用性。受封建法统和文人价值观的影响,江南园林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四面高墙合围,显露出造园者内扬型的个性特点。在江南园林中,造园者引入了农桑元素,以追求隐逸的效果;引进了西洋元素,以追求对新兴的认识。隐逸和新兴两种迥异的风格,相互映衬。通过园林来表达造园者自身的情感和立意,突破了单靠视觉传达信息的途径,而是综合利用人的感官因素来获得感知。庭院空间以水为中心,建筑物、亭榭等均布置在水的周边,体现出强烈的向心和内聚的感觉。江南园林的引人之处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序列,假山、池水、植物和建筑的有机融合,丰富了场地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按照功能划分的区域,同时也能包含主要景物和数个空间层次。以山石、水面、光影、声线、植物和气味充分的对空间进行了延伸和渗透。让人有了咫尺山林、合璧奇异、多方胜境的感受。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在借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上,以高校性质为依托,以高校文化内涵为内容,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活动服务。充分尊重校园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构建“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绿色生态境界,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不仅要着眼水面、绿化面积的扩大,更可以吸纳江南园林的特质,促进教学环境的和谐统一,推进高校景观环境的永续发展。

1.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身心与校园环境的融合

当代的高校早已不是象牙塔,而是一个鲜活充满张力的社会,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的重要成员,有其鲜明的特点。他们长年围绕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轨迹,显示出独特的规律性。大学生的求变意识又使得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高校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文娱活动和社团活动,这样也要求校园景观具备丰富性和集体性。在开展多种样式的同时,倘若校园景观能提供个性化的私密空间,无疑在稳定大学生情绪上起到极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江南园林的“因”,利用园林的建造手法因境制宜、因地制宜,围绕着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活动区域和生活轨迹,通过江南园林小品的点缀、曲径通幽的婉约、一池碧水的舒缓,让他们有一种宁和、安全、庇佑或回归的心里感受,减轻他们的压力,消除主观情绪的影响。

2.以自然为美,注重人文景观与校园建筑的融合

在高校校园的人文景观中既有得天所赐的自然景观,也有为了突显文脉特征的人工景观。纵观校园建筑,大都是庄重、严谨的构造外形;突出使用功能而略呆板的内部空间;因建筑年代的远近、设计风格的变化而形成的忽抑忽扬的建筑风格。因此人文景观必须以自然为美,兼顾静态设施和动态活动,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运用植物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形成空间意境;运用植物生长经历承载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假山、池水、亭榭、连廊、桥梁等江南园林小品,在丰富了校园景观的同时,也表现出高校在文化内涵建设上的成就。文字表达文化内涵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校园景观中楹联匾额、碑记题刻等更容易解读出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飘逸的书法、精致的话语也将自然美、人文美和景观内涵一并呈现出来了。

3.以适用为原则,注重景观情趣与校园风格的融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景观设计公司参与了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工作,高校校园景观的风格也呈现出西方园林的特色。我们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环境营造特色。每一所高校所在的城市都有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不同时代的城市风貌,高校所承载的地方性和历史性不容质疑,因此校园景观就是最好的载体,由此衍生出的景观文化要能够表现出特定场所的主题,其来源和依据可以是多样性的,但不能离开适用性的原

则。利用江南园林的营造手法来表现出景观的立意,这个是西方园林那种对称排列、欧式装修所不能取代的。在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可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良、材料的选用以及对节点的掌控来实现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熔铸。体现出校园景观的适用功能和传统审美情趣的有机交融,能够更好的诠释和彰显校园的建筑风格。

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范文第5篇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由无私文件-或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张爱玲的文字让你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会有一种触及灵魂的痛意。她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将情与理相互融汇贯通。既有将自我全然投入其中的内心体验,同时又保持了超然的——有时是冷峻的,甚至是冷酷的。同时张爱玲对人性也有自己独到和稳定地把握,技巧方面也都相当圆熟,文字则更趋于化境。 关健词:张爱 玲小说艺术风格

喜欢上张爱玲的小说,是非常偶然的。在读贾平凹的一篇文章时,里面引用了张爱玲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1]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能说出如此精妙深刻的语句,一定是一个目光敏锐、智慧非凡的女子。这是她对生命的理解,透彻准确、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道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后来认真读了她的作品,竟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这恰是生活的真实。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

纵观她的小说,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金锁记》、《倾城之恋》、《传奇》、《流言》、《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我们细读张爱玲的文字,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非常独特,本人做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这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的,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由于张爱玲社交范围窄,朋友不多,知心者更少。她沉默寡语,冷眼审视人生,在这样的创作心态支配下,其笔端写出扭曲的人格,变态的灵魂。把读者逐步引入她营构的苍凉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美。在那个“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2]张爱玲似一颗彗星划下一道美丽的轨道,在浩渺的宇宙瞬间辉煌而过,留下了《传奇》和《流言》,留下了无尽的论说与回味。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蜮进进出出。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悲凉的阴气。张爱玲的悲剧意识表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中,她站在悲哀的基石上冷冷地掀掉华美的生命袍子,露出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孤独、冷漠。通过张爱玲的作品,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角。张爱玲笔下的人物苍白、渺小,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也没有质朴、憨厚的性格。他们在习俗的挤压下沉沦,精神苍白,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情、互助,哪怕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妯娌叔嫂;他们在物欲、情欲、性欲的倾轧下,人性变得恐怖不堪,令人不寒而栗,他们全是现代社会“病”了的人。张爱玲从人的“虚伪性”来揭露“人性恶”,人的“靠不住”。张爱玲笔下不同阶层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名门世家的遗老遗少、公子哥儿、太太小姐等上层人物,一旦掀去了罩在外面的面纱,剩下的是便是赤赤裸裸的虚伪,“爬满了虱子

   1 2   

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2]

个“大好人”脸上的面纱,露出了灵魂深处的卑鄙、冷酷变态、自私与好色,展示了一个灵肉分离、表里不

一、人格萎缩的“两栖人”的心理世界。又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破落家庭的小姐,因为想读书,被迫投靠一个给阔人做姨太太,以勾引男人为能事的姑妈,薇龙明明知道环境不好,但她想:“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

礼相待,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可是三个月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了。”她变了,逐渐成为姑妈勾引男人的诱饵。她有过追求新生活的念头,但就像她姑妈说的,“要想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只怕是回不去了。”她先是斩钉截铁地宣称要回去,买了船票,收拾了东西,可是临到走时生了一场病,她又怀疑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薇龙还是留下来了,留在那个她明知可怕的“鬼气森森的世界”里。她所有的挣扎,最后剩下的是对姑妈的一句话——“你让我慢慢学呀!”葛薇龙由一个单纯、自信、希望保持自己人格完整的少女到幻想的贬值、自信的破灭终至人格的丧失,这一过程是对她先前所抱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幻想的有力潮讽。[4]《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金钱,甘愿侍侯一个残废男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上也变成了残废。她一生都为“金钱”而奋斗,沉重的黄金枷压得她心理畸形,她容不得任何人染指她的财产,为此她宁可牺牲哪怕短暂的快乐。她也曾得到过爱的光辉,沐浴在“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中,但她的人性已被黄金枷锁所扭曲、摧残,她自己已被黄金蚕食了,她的青春和爱情也被黄金枷锁给扼杀了。她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这最终也使她从一个曾有青春的温情回忆的曹大姑娘变成了阴鸷、凶狠、残酷的近乎精神分裂或心理变态的姜老太太。[5]张爱玲执着于真实的人性,作品中充满了在古老腐朽文化、物欲、情欲压抑下的人性的扭曲、畸形、变态。

二、在选材上,张爱玲的作品以言情为主。可以说男女之情是贯穿她全部创作的一条线索。张爱玲认为:男女之情乃人之大欲,作为生命过程的重大现象,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揭示着人生的真谛。她的小说着力表现男女之间的感应、磨檫、摸索、闪避,如此种种,均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另一方面,她不象一般的新文学作家要么把恋爱提升到浪漫理想的境界中来肯定,要么试图在社会意义上寻求合理性进而将所有的冲突归结到外界因素上去,她所着力表现的不是恋爱者超凡脱俗的一面,而恰恰是他们凡俗的一面。在她看来,惟有入世的,才是更真实的。她试图于男女之间的传奇故事中寻找普通的人性,于男女之情中倾听“通常的人生的回音”。因此,她的言情并不局限于单纯的言男女之情,而是将之升华到言“世态人情”和“风俗人情”。她对世情的把握极为准确,“冷暖世情,比比入画”,“世态人情隐约其间”。[6]《金锁记》中季泽与七巧之间的感情纠葛,虽然暧昧而畸形,猜疑中透着人性的冷酷,但七巧毕竟也是一个渴望得到爱的光辉,当季泽站在她面前,小声叫道:“二嫂!„„七巧”接着诉说了(终于!)隐藏十年的爱以后,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她的爱给了她无穷的痛苦。单只这一点,就使她值得留恋。”留恋的对象消灭了,只有留恋往日的痛苦。就在一个出身低微的轻狂女子身上,爱情也不会减少圣洁。《金锁记》的这部分,感情与意象配合得恰到好处,别人假如能写这半部,也足以自豪的了。可是对于张爱玲,这一段浪漫故事只是小说的开头。在下半部里,她研究七巧下半世的生活;七巧因孤寂而疯狂,因疯狂而做出种种可怕的事情,张爱玲把这种“道德上的恐怖”加以充分的描写。又如《倾城之恋》中一个城市为了成全流苏的爱情而沦陷了[7],这是只有女人才想得出的幻梦。让我联想到杨贵妃,似乎唐朝的“兴”和之后的“衰”,仿佛也是为了成全这个女人的风流和冤债。张爱玲如此受人欢迎,尤其受女性的欢迎,我想大概因为她的作品出发点是世俗,是恋爱,是凡俗琐事,不会有太高深太让人无法攀登的东西存在。每个人看完了以后多少唏嘘感叹一番,也都能说出点感悟或无奈来。她的言情同时还表现为她对人生绵绵不绝的眷恋之情,在超越个人怀旧情绪过程中,对整个人生有了通透的理解。

三、张爱玲对人物塑造以及人物之间种种微妙复杂的关系,也把握得极为准确和深入。

人心的真相,最好放在社会风俗的框子里来描写;因为人表示情感的方式,总是受社会习俗的决定的——这一点,凡是大小说家都肯定,张爱玲也肯定。张爱玲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也受西洋小说的影响,这是从她心理描写的细腻和运用暗喻以充实故事内涵的意义两点上看得出来的。可是给她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旧小说。她对于中国的人情风俗,观察如此深刻,若不熟读中国旧小说,绝对办不到。她文章里就有不少旧小说的痕迹,例如她喜欢用“道”字代替“说”字。她受旧小说之益最深之处是她对白的圆熟和中国人脾气的给她摸透。《传奇》里的人物都是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简直道地得可怕;因此他们都是道地的活人,有时候活得可怕。他们大多是她同时代的人;那些人和中国旧文化算是脱了节,而且从闭关自守的环境里解脱出来了,可是他们心灵上的反应仍是旧式的——这一点张发玲表现得最为深刻。

“生在这个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8]她特别喜爱《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诗句,称其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也认识到它的人生态度是何等的肯定。反过来说,尽管肯定,里面仍然沉淀着浓稠的忧患意识。这也正是张爱玲人生态度的写照。她时时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悲哀,人生的残缺,同时又不放过发现和体味人生“可亲可爱”的那一面,从而并不陷入绝望。所以她珍视生活中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享受,尽情领略世俗生活的种种乐趣,而她最喜欢的上海人,被她称之为“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在她眼里,他们仍然保留着对世俗生活的亲切,是真心实意过日子的人,代表和象征着张爱玲所恋恋不舍的人生安稳的一面。所以,她乐意认同“小市民”: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就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但是,张爱玲在把自己归入小市民的同时又保持着她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冷静和自省,在执着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又从不放弃高度的精神享受。而且,她一边从平淡凡俗的日常生活中领受着欢悦,另一方面又时时不能忘记“思想背景中惘惘的威胁”,以至她对人生处境充满了悲剧意识。《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终日被兄嫂冷嘲热讽,成了这一家男男女女的眼中钉。范柳原由于一场不负责的海外恋便有了他的存在,等父亲死后,他远涉重洋回来继承遗产,但庶出的他根本成不了家族的正式继承人,两个旧家庭的弃儿,茫然中抓住了对方,犹如攀住了救命稻草。一个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把恋爱当作调剂,视"女人为鞋底的泥"的公子哥,一个是为了寻依靠,迫切要把最后的资本--三十岁的青春--再进行一次交易的女人,上演了一出真真假假、若即若离、费尽心机的爱情游戏。他们在心的浮面进行调情,互相吸引、挑逗,进行着无伤大体的攻守战。他们本无真心,然而后来竟缔结了婚约,也仅是契约而已。"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在倾城中爱恋,恋爱使城市倾毁。在城市的倾毁中,在文明的毁灭中,他们才有了"一点真心",被封锁的情感"只有在毁灭的刹那,或许才无所顾忌的释放"。但那"一点真心"也不见得有多可靠,他们婚后回到上海,范柳原"把他的俏皮话剩下来说给旁人的女人听。"白流苏也还是"有点怅惘"。[9]张爱玲已经没有劳伦斯那般的信心,藉爱的宗教以拯救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她无力地注视着故事的尾巴被炸掉,怅惘是流苏的,也是作家本人的。这种意识来自她早年的生活经历,来自没落之家后裔莫名的失落感,来自对**环境的“乱世”性质的感怀。于是,除了看见一个在那个街市流连,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喜悦的张爱玲之外,我们还经常看见一个高楼上独自凭栏,满怀惆怅,或是小室里孤灯独坐,黯然神伤的张爱玲。

四、张爱玲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十分吸引人,总体结构独特,这与她娴熟的写作技巧有关。张爱玲叙述故事喜欢使用倒叙的手法。就看《沉香屑第二炉香》,“克荔门婷兴奋地告诉我这一段故事的时候,我正在图书馆里阅读马卡德耐爵士出使中国竭见乾隆的记载„„”[10]张爱玲先是描写了她听克荔门婷讲故事的地点、环境,及她这位朋友的外貌、衣着,然后,时间退到了很久前罗杰安白登的悲惨遭遇。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还常常用电影手法和节略法。节略法在文章当中使用较频,几乎每篇文章的开头,张爱玲都似为我们摆了一个宽银幕的视频,有时还要加上环绕立体声。随意举个例子:“在故事的开端,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文集第二卷》P1)这些描写都直接触及了人的视觉感官,仿佛在银幕上开演了一场电影。而这些文学读来也颇似剧本的开头。

张爱玲文章的结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把结论定死,也并不完全给人物的后事作总结,往往留出空间和余地让人们自己想,自己思考。就看《封锁》一文的结尾“„„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他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封锁》中《张爱玲文集第一卷》P107)这里的小虫子便是吕宗桢的化身,也是所有“好人”的化身整天不思不想,彼此隔绝在各自的躯壳里,小心谨慎的苟且的过活,不愿,也无力改变什么,对命运,对自身,他们都自觉自愿地互相妥协了。(《浮世的悲哀棗张爱玲传》P134)张爱玲到此并没再写下去,而是让人们自己思考,其实,我们可以猜想到宗桢与翠远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因为他只是个平凡的“好人”,所以只能安于现状。这种程度上的启示我是乐意自己去揣摩的„„

同时张爱玲的文章结尾时常只是一句话,这一句话通常极为经典,包含的内容、深意很多。“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文集第二卷》P164)“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这些文字的结尾都只有了了一句,却点出了主人公的命运、将来等。此处的简笔用法可作为经典范例。我个人很喜欢张爱玲在这些文章结尾时的敛墨。

张爱玲小说的结构特点与其从小所受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连。张爱玲天赋既然灵敏,她所受的又是最理想的教育。她的遗少型的父亲,督促她的课业很严,她从小就熟读中国旧诗古文。她的文字技巧,实在得力于此。否则以区区二十几岁的少女(她开始发表作品是在那时候),把中文运用得如是圆熟自如,是叫人难信的。她的父亲逼她学中文,母亲又很早把她带人西洋艺术、音乐、文学的世界。论学问,她当然比不上钱钟书。太平洋战争发生,她辍学的时候,她的西洋文化的知识决不会超过一个美国东部女子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但是作家所需要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她的人生的教育。换言之,作家应该在日常生活里能够吸收材料,保留印象,并且善加利用。人生的范围是广大的;巴哈、莎士比亚固然重要,爵士音乐和好莱坞也有它们的重要性;中国旧诗里所抒写的情感虽然精致,申曲里所表现的人生虽然恶俗,但对于作家而言,它们是同样有其效用的。张爱玲雅俗兼赏,因此她的小说里所表现的感性,内容也更为丰富。 总之,也许张爱玲的本身就是一种传奇。传奇的文学,传奇的女子,传奇的一生。从她的文字里可以寻找旧上海的痕迹:石库门、弄堂、霞飞路、法国梧桐,穿着旗袍、婀娜多姿、吴侬软语的女子。读着张爱玲的文字,在我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孤傲的,目空一切的,对于世间冷暖悲凉离合聚散的淡然处之的女子。感觉她如一位世外女隐士,笑观世间沧桑。正穿着那一件典雅的旗袍,一手叉着腰,头高高地昂起,脸上有种“冷冷”的表情。嘴角微扬,看破人情世故的眼中流露出对这个世界深深的厌倦与嘲讽。看着她从历史的尘封里缓缓走出来,挥着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在胡琴舒缓的调子里,或者茶烟缭绕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而她也在时间仓促的流逝中成为一个凄美的略影,如陈与义一阕词里所吟的意境:“长沟流月去无声”——远天的月光撒在阴沉的水中,一团光明也只剩得支离破碎,却仍要倨傲地缓缓逝去„„ [1]参见贾平凹《坐佛》序言,太白文艺出版社。 [2]参见傅雷《论张爱玲小说风格》,逸海书城出版社。

[3]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一《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4]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四《沉香屑-第一炉香》,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5]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三《金琐记》,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6]参见傅雷《论张爱玲小说风格》,逸海书城出版社。

[7]参见《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中卷二《倾城之恋》,花城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8]参见《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形态》,好心情网站网友文章。

江南园林的艺术风格范文第6篇

⑵梁实秋散文的语言具有一种典丽之美。这种美就是一种“国文的味道”,他通过文言文的语体化,达到古今融化的境界. 二, 梁实秋散文具有一种包容性。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中西方文化的兼他认为,中西文化各有优劣,因此他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主张虚心接受外来文化,使之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溶解在一起。他的散文创作就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具有了一种包容性:如在写作技巧上,梁实秋对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以及杜诗极为熟悉。他经常揣摩这些诗文的章法、句法、声调辞藻的特点及行文技巧,使自己的白话散文能符合“文”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白话;他的散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文调洁雅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显然又受到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由于梁实秋学贯中西,能够博才众取,因此,他的散文在内容上往往也是谈古说今,中外逢源,随手引征,文才斐然,具有一种包容性。他的广征博引,往往信手拈来,与通篇文章浑然融成一片,显得妥帖自然,了无痕迹。容并蓄上。

三, 梁实秋散文的闲适与幽默这是梁实秋散文的又一突出特点。梁实秋的散文起笔很早,但真正奠定他散文家地位的,是他入蜀以后的《雅舍小品》,因此,《雅舍小品》中体现出的闲适与幽默就代表了他散文创作的一个突出风格。梁实秋之所以追求这样一种风格,与他的思想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上一篇:近期国内外十大新闻范文下一篇:金融创新与合规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