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转型范文

2023-09-19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从安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出发,对跨境电商促进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这一热点问题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跨境电商对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的促进机制以及跨境电商在安徽省外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跨境电商促进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安徽省 对外贸易 转型升级

自从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计划以来,“互联网+外贸”催生了蓬勃兴起的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热点和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并促进我国外贸的转型升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将有利于安徽省正确把握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为政府和企业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和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对安徽省的外贸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跨境电商促进安徽省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近年来,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竞争激烈,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粗放式的外贸发展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环境,阻碍了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安徽省外贸发展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小;出口商品国内生产环节能源消耗较大;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不合理;贸易摩擦不断;出口贸易市场较为集中等。所以,当下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跨境电子商务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快速的国际物流渠道,直接对接消费终端,迎合了当下国际贸易呈现出由“集装箱”式大额交易向中小额交易转变的特点,迅速成长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并在全国各地迅猛地发展起来。为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已经有合肥、芜湖2个城市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1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以及7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认定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8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6家。2016年1日,合肥正式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虽然安徽省跨境电商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和其他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快跨境电商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安徽省外贸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二、跨境电商促进安徽外贸转型升级的机制分析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完善和物流行业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覆盖,跨境电商顺应国际贸易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趋势,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推动下,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改变了传统外贸模式,从以往的“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模式转向“卖家-物流配送-买家”的简易新模式,促进外贸方式向直销转型。企业与最终消费者直接交易,弱化甚至替代了传统贸易的中间角色,使外贸制造商逐步摆脱对国际“大买家”的渠道依赖。新模式下,供货商、批发商等角色的消失转移了大量成本,跨境电商成为推动我国传统贸易转型升级的新兴动力。传统贸易形式下,安徽省外贸交易多为加工贸易,企业多是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在外贸交易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跨境电商是外贸转型升级的利好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促销方式,网络平台具有智能化商品检索的特点,可以聚集口碑,提高消费需求,同时借助个性化广告推送可以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营销,有助于安徽外贸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三、发展跨境电商促进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的制约瓶颈

1.跨境电商配套服务缺乏,监管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相对于江浙地区较为发达成熟的跨境电商体系,安徽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略显滞后,特别缺乏知名的省内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省内自有的服务平台多为在获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后新建,平台发展刚刚起步;另外,许多配套服务措施例如监管、物流、通关等还存在很大漏洞,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完善,商品退税和结汇等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2.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行业集聚力不强。安徽省从事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没有现成规模效应。以“安徽云伙计”为例,其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国内电商交易,跨境交易服务才刚刚列入计划中。目前,安徽跨境电子商务还缺乏一批特色突出、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中度还较低,产业园区处于建设阶段,制约了安徽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转型发展。

3.专业跨境电商人才严重缺乏。随着安徽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安徽出现大量的人才缺口。目前,安徽省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其从业人员网络知识和电商技能参差不齐,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甚为缺乏,而省内多数高校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与企业实践不是非常合拍,导致整个跨境电商行业面临人员缺乏。同时安徽本地的政策和收入远不能和这些城市相比,因此也很难留得住人才,这也导致安徽跨境电商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力基础。

4.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化建设滞后。安徽由传统贸易转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外贸企业总体偏少,转型方向不明确,缺乏跨境外贸业务模式运营经验。目前,安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优势和特色产品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只有如茶叶、中草药、家电等产品远销东盟、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品牌,这跟跨境电商时代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优质化商品和服务的趋势相违背。

5.各地跨境电商竞争加剧。安徽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国内外众多跨境电商企业的激烈竞争。跨境电商行业出现了行业寡头,国际电商巨头有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速卖通,这三个平台基本覆盖了欧美、俄罗斯和拉丁美洲市场。国内的巨头有京东、阿里天猫国际等。安徽企业发展跨境电商要想建立独立的交易平台难度颇大,更多的时候只能依附于第三方平台发展。

四、发展跨境电商促进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

1.政府层面。建立和健全跨境電子商务法律体系;加强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服务支撑体系,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构建知名省内交易平台;不断完善新的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制度和法律规范,提高通关效率,解决退税问题;改善跨境电商信用环境;争创试点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其余城市跨境电商的发展;大力培育我省跨境电子商务明星企业,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成立行业协会,为外贸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发挥集群优势等;借鉴外省先进经验加强合作,借助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等。

2.企业层面。树立跨境电商意识,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外贸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外贸的转型升级;借助成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展开多模式、多元化经营;设立海外仓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建立企业产品品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与物流企业、网络销售等关联企业的合作;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打造专业人才团队;中小企业应积极参与跨境电商平台保证跨境电商发展的活力等。

参考文献:

[1]任志新,李婉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4):15-17.

[2]常成.跨境电子商务与贸易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25-41

[3]合肥市统计局.合肥统计年鉴2015[R].安徽:合肥市统计局,2015.

作者简介:许敏(1980.08—)女。民族:汉。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

※基金项目:

1.发展跨境电商促进安徽省外贸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主持人,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度校级一般科研项目编号:acky1732.

2.促进安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主持人,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6a0035.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2篇

[摘要]2009年以来,广东专业镇在全省地区经济發展中的增长极作用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削弱。却有12个地市的专业镇占地区经济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0%的地市专业镇经济对本地经济贡献超过30%。专业镇对地区经济發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为2009年以来广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广东专业镇为什么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保持较快發展?答案在于广东专业镇正在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在我国体制转轨和转变经济發展方式背景下,广东专业镇的转型升级發展有其特有的动力机制——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机制的协同和实现路径,即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优化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制造业环节上的垂直升级、提升和延伸产业链、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实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GVC)治理下的集群升级并借助于集体效率而共同發生作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当与GVC的联系减弱或断裂时。集体效率的加强發挥了更主要的作用。融入GVC对于广东不同形成机制的专业镇升级發展的作用各异,并可能使专业镇锁定在低端道路上。如何突破这种锁定是专业镇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专业镇 转型升级 机制 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对發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以中小企业集聚發展起来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發展成为相关文献的关注点。围绕集群企业如何从全球价值链(简称GVC)的“低端”转向“高端”参与竞争,学者们阐释了集群企业升级能力的来源及产业集群升级模式。关于集群企业升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一类文献从分析集群竞争力的来源——通过纵向、横向内部联系的加强而形成的集体效率(Schmitz,1995)加以解释;另外一些文献则从集群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展开分析,引起了人们对集群企业与外部联系效应的关注,认为价值链的内部治理对本地企业的升级会产生重要影响,GVC不仅为集群企业提供了产品销售市场,而且在为企业获取知识并增强其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發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作用:对拉美国家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發现,集群内部联系和GVC对企业升级的影响都很重要,在产业集群融入GVC过程中集群的行业特性影响到集群升级的模式和水平。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广东由一个农业大省转型發展为工业强省。期间,专业镇——以乡镇行政边界为区域的产业集群,对广东的经济成功转型發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0年,广东省省级专业镇总数为309个,分布在除深圳市以外的20个地市中。其中,主要集聚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比如纺织、轻工业、电气装备、电子信息技术、建材等,而传统产业占到一半以上。2010年广东专业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28%,占20个地市GDP的34.2%。GDP超过20亿元的专业镇超过130个,集聚了6万多家企业,直接带动500多万人就业。2005-2008年,10个创新示范专业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3.8%,年均增长达13.1%,工业总量稳步增长;特色产业总产值在4年间增长了83.6%,特色产业在专业镇工业中的比重从47.0%上升至52.7%,产业集聚水平稳步上升。

总体上看,2009年以来,专业镇在全省地区经济發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削弱,而且有12个地市的专业镇占地区经济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佛山作为全省专业镇最为集中的地区,2009年专业镇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贡献提高了3.7个百分点,达到82.42%。分地区来看,专业镇对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潮州、揭阳、云浮等7个地市区域经济贡献率均超过50%;60%的地市专业镇经济对本地经济贡献超过30%。专业镇对地区经济發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为2009年以来广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贡献。广东专业镇何以能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研究表明,专业镇的转型升级發展是关键。那么,广东专业镇是如何实施转型升级的呢?

基于现有理论及对广东实践的观察,本文进一步發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發展阶段都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升级机制。在我国体制转轨和转变经济發展方式的背景下,广东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發展有其特有的机制和路径。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

1、产业集群升级机制。

经济發展模式的转变是产业转型升级结果的集中体现。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区域的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它不但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高端化,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层次提升。目前世界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一转四化”的主要特征,即产业梯度性转移、产业集聚化、产业园区化、产业融合化和产业生态化。产业“一转四化”的發展特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指导原则和發展方向。

产业集群升级长期来看遵循着产业升级的路径,但二者又有一定差异。作为一种地方化的网络式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升级取决于其企业的升级能力,即企业通过创新增加其产业和工艺附加值的能力。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企业生产更好的产品、生产效率更高,或者进入技能性更强的领域,以获得销售增长、收益提高。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升级的出發点和落脚点是产业集群整体附加值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其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获取更多附加值,通过创新提升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这里的创新,依据熊彼特创新学派的定义,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前者是指产品、原材料、工艺和市场创新。集群创新机制决定着集群升级机制。

关于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现有文献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集体效率视角的解释。Schmitz(1995)基于马歇尔(1890)的外部经济分析,认为集群中偶然的、无意识的外部经济与集群中各行动者有意识追求的联合行动——纵向、横向的联系可以产生“集体效率”,该效率高低决定着集群的升级潜力:另外一类文献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加以分析,认为集群企业通过加强与集群外部的联系——融入GVC,而实现集群升级。其中,国际买家、生产商等在促进集群升级方面發挥了作用。㈣第三类文献融合了集体效率和GVC理论,认为二者均对集群升级發挥重要作用。基于集群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对产业集群创新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影响,王珺等(2008)将集群创新机制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种,总结了广东专业镇式产业集群4种创新机制和路径,指出在广东专业镇升级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2、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Humphrey和Sehmitz(2002)在全球化背景下,把产业集群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上,提出了四种升级模式: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以及部门间升级。集群经济活动协调类型,即与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集群治理类型,影响到产业集群升级模式。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包括政府机构、商业协会、服务中心、银行系统、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组织以及关键/龙头企业等,这些组织在地方和全球不同层面上影响集群企业的经济活动(Bianchi等,1997)。

上述基于欧洲和拉丁美洲产业集群升级实践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一般性意义,对广东省专业镇升级也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认真探究会發现,现有理论将集群企业个体的升级等同于集群整体的升级。比如功能和部门间升级应该是集群中部分企业的升级模式,而不是集群整个群体的升级模式。因为集群中成百上千家企业不可能都从制造业环节升级到研發、设计或销售环节。而且集群中企业能够实现部门间升级的企业并不可能都进入同一个新的行业领域。观察發现,较之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形成發展于改革开放转轨背景下的广东专业镇升级,既有与国外集群升级路径一致之处,也有其特有的机制与路径。

三、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机制

1、市场机制的推动。

广东专业镇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之后的發展过程中专业镇转型升级一直在进行中。专业镇形成的同时也是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的时期,国内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档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升级;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大量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高额的贸易顺差在为我国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迫使更多的企业谋划转型升级。之后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东部地区土地、原材料、能源等价格的上升,以及“民工荒”的出现,加上2007年以来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等规制,珠三角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污染企业已经自發向周边地区和邻近省份转移。还有一些企业选择内部提升,加大研發创新投入、更新改造工艺设备、加强管理,或转型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东莞华坚集团公司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典型事例。成立于1996年的华坚企业是制鞋贴牌加工生产的典型,在东莞和江西赣州拥有4万多名员工,其产品97%出口。这样一家典型的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却能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归因为:(1)观念的转型。企业發展战略需要不断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2)2002年向江西赣州的产业转移,即投资策略转型。(3)同时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配套链条,即产品结构转型;从2001年开始,华坚开始进行转型升级,由单纯的成品鞋加工制造,全面转型为打造集研發、贸易、皮革制造、鞋材制造、鞋机配套、成品加工、物流配送、高端论坛、总部基地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个看起来与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越专业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模式,却成为华坚另一个增加利润、抵御风险的“法宝”。通过产品结构转型,把制造环节和服务当产品来开發,通过内部竞争和循环,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自2008年起,华坚集团在上海成立了研發公司,开始研制生产动力锂电池,实现了产业部门间的升级。目前,华坚正在建设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该基地集产业价值链为一体,为全球鞋业新材料应用、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發布、新工艺培训提供全方位服务。

企业不断寻求产品、工艺升级,甚至功能或部门间升级,是企业生存發展、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内在机制和路径。集聚在一个镇区的同类企业,一家企业的升级行为,更易于形成示范、联动效应。在市场机制的自發调节下,专业镇企业为提高效率主动升级。

2、政府引导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协同。

以科技推动经济發展,2000年广东省科技厅实施专业镇创新示范点以及其他多项政策措施,截止201 1年,已在324个专业镇中建立了近200个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比如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以扶持专业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抓手的多项政策措施推动专业镇的转型升级。2005年广东省经贸委实施产业集群升级政策,出台了鼓励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政府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的政策,以促进珠三角企业向粤东西北转移,促进欠發达地区经济發展。南海西樵纺织专业镇的技术创新中心带动产业升级的实践经验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自2008年起在全国133个纺织集群中推广。对一大批专业镇产业集群升级示范点的建立及其创新升级经验的推广,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

2005年广东省政府就已实施了产业转移、产业集群升级政策,但由于当时外部市场环境较好,产业转移、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小,只有部分企业主动转型升级。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及国内市场不振,凸显专业镇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促使专业镇加快转型升级。自2008年广东决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以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纷纷出台,同时,在政府领导的考核办法中,将结构调整指标作为重要因子纳入考核体系,形成了广东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基本政策框架。2009年一系列“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措施在全省各地展开,有力地推动了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各地市也相继跟进。东莞于2009年制定了“1+26”政策体系,实施“六个10亿元工程”帮扶企业,取消和停征或减半征收有关费、税,并组建市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资助扶持创新创业型企业。专业镇最为集中的佛山南海区政府,2008年底就制定实施了“雄鹰计划”,以解决中小企业發展瓶颈问题为切入点,以“一企一策、过程参与、部门合力、上下联动”的工作方式,打造科技领先、品牌领先、市场领先、管理领先的产业集群,推动集群升级。

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2008年广东GDP增长10.1%,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4.6个百分点,远大于全国的下降幅度。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5.8%,首次低于全国的均值6.1%。在实施“三促进一保持”战略措施下,广东当年GDP实现了全年平均9.5%的增速。虽然专业镇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较上一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但仍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0%。政府推动专业镇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例子是东莞石龙信息技术专业镇的形成。石龙镇由于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集聚了大量与服装生产相关联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面对世界信息技术(IT)产业的發展,针对各地区间發展经济的激烈竞争挑战及土地有限等问题,镇政府决定主动转型發展信息技术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IT企业的招商引资政策,并主动前往台湾、日本等地吸引IT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面对镇政府偏好IT产业的政策措施,一些服装企业选择逐步向内陆的虎门镇及周边地区转移。石龙镇因而逐步从服装产业集聚区转变成为著名的IT专业镇。

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自我發展的内生需求推动企业不断追求升级。同时,企业根据政府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性质,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现代产业集聚。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机结合,进而推动了广东的专业镇转型升级。

四、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

1、集合利用内外部资源,实现制造业环节上的升级。

通过提高专业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的产品、工艺升级,由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为创

新型集群。一是省科技厅连同市(县)、镇政府共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创新服务平台成为中小企业形成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的外部资源,成为官产学研合作的载体,成为产业链延伸、产业做强的引力池。佛山各专业镇构建了包括产品研發、质量检测认证、职业教育培训、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五大体系在内的产业创新平台,涌现了西樵镇的“广东南方技术创新中心”、南庄的华夏陶瓷研究开發中心等一批创新研發平台,带动并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政府鼓励企业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开展研發合作。东莞市政府报销企业的研發创新费用;行业协会及政府有关部门联动,对于展销会上涉及侵权的参展企业取消其参展资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由此,企业增强了创新动力,纷纷加大研發创新投入。创新能力的增强使中山、佛山等地的专业镇能够从容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企业抓住金融危机倒逼带来的调整机遇,反而感觉是在“享受金融危机”。中山、佛山、东莞等地市的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牵线搭桥,提供贷款贴息、担保资金等,促成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购买国内外先进设备。

2、大力發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升级。

一是基于本地产业实际,扬长补短,延伸产业链。广东专业镇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环节,产业结构存在服务业滞后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内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严重滞后等不协调问题,为此,各地大力發展包括物流、金融、创意设计、会展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专业镇从生产基地延伸至商贸专业市场,东莞大朗镇——“中国羊毛衫名镇”,已经从“全球毛织业最集中的地方”,变成了“全球数控织机最集中的地方”,带动数控织机制造业在大朗镇的升级發展。2009年从这里销售出去的数控机达2.89万台。大朗镇目前企业使用数控织机达6200多台,可节省劳动力5万多人,2010年底达到1万台。一场以数控机生产逐步取代手摇机、通过设备升级从而带动产品设计研發升级的生产与科技革命,也正在大朗镇悄然进行,并向珠三角其他地方扩展。东莞最大的毛纺织企业之一——大朗颖祺实业有限公司,非常重视研發设计,2009年底拥有30多名设计研發人员,到2010年8月时已经超过120名。公司还建立了设计部、产品开發部、信息中心(也即数控中心)以及一个材料检验室。但颖祺的快速升级是通过设备更新实现的。从2007年到现在,颖祺共投入3亿元购买了1000台数控织机,其中一大半是2009年底以来新引进的。一台先进的电脑织机,工作效率等于传统手摇织机的2.5倍,相当于20个熟练工人。设备升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解决“招工难”问题。颖祺把雇工节省的费用聘请更多的设计研發人员,由此带来更多的利润,效益更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东莞大朗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加快毛纺织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商贸城转变,这“两大转变”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2010年上半年,大朗规模以上毛织业的总产值达到33.8亿元,同比增长71.4%;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5%。

二是以城市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城市具有产业集聚功能,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够促进高端产业要素资源的集聚。高端的产业形态需要高端的城市空间来承载。广东各专业镇非常注重通过城市升级推动产业升级,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城市空间的再造,增强城市对各种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和配置能力。比如,大朗镇政府为了發挥产业集群优势,正在努力打造以毛织贸易中心为龙头的毛织商贸区,促进毛织高端资源要素向这个片区集聚。

三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省、市政府已经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性。东莞常平物流专业镇在加大对高科技产业吸引力度的同时,加大了知识产业保护力度,200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镇和东莞市知识产权示范镇,目前,该镇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2009年该镇获得26件發明专利授权证书,这在东莞市32个镇街中是名列前茅的。

3、产业转移与升级并进,發展总部经济,实现功能升级。

通过产业转移与在价值链上的升级,發展总部经济,实现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南庄陶瓷专业镇的转型升级之路,就是通过产业异地转移、就地转型升级实现的。按照“扶持壮大一批、提升改造一批、淘汰迁移一批”的策略,自2007年起,政府引导陶瓷企业向高档化、集团化、专业化方向發展,并把南庄从单一的建陶产品生产基地转化成陶瓷研發基地、展贸基地、配套服务基地和企业总部基地。他们计划在三年内通过节能减排等环保规制引导陶瓷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促使南庄陶瓷产业进入清洁生产的新發展阶段,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改变南庄的环境质量。当前,南庄的78家陶瓷企业只留13家,该镇还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合作建立了陶瓷研究院,扶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發展陶瓷机械装备;向价值链两端升级,扶持创新型企业,發展包括会展、商贸物流、研發设计、企业总部经济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發展高端产品、精品陶瓷。2009年工业总值中,陶瓷生产环节产值从2002年的60%降至目前的49%,陶瓷服务业产值在2008年占三产的比重超过30%。通过一系列优化改造措施,南庄陶瓷专业镇初步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4、吸引、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专业镇發展方式的转变。

2010年以来,广东省大力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珠三角地区已进入成熟期的专业镇正在经历着产业新旧交替的变革。随着低端产业向外转移,更多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也在兴起中。南海罗村,2007年开始了大规模整治关停污染企业,腾出2000多亩旧厂房。“腾笼”后如何“换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基于佛山地区的产业基础——传统照明光源生产与研發基地,集聚着400多家关联企业,产业链相对完整,2009年南海区灯饰电光源产业的产值约为60亿元,其中罗村占了近一半;基于本地的交通区位优势,加上新光源广阔的發展前景,罗村选择了新光源产业,并选择与古镇等家居照明相差异的商用照明为主导产业,力争用8-10年时间,将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光源照明产业集群。随着2010年9月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一期的正式启用,,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發及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揭牌、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融资服务中心成立、华南(国际)电光源灯饰城开业为标志,罗村开始从“玻璃之乡”——以玻璃、陶瓷、皮革等传统产业为支柱产业,向“新光源之都”转型升级。“市场+基地”、金融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结合,同时,新兴产业基地将带动城市转型升级,成为罗村發展新兴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李慧君等,2010)。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發展成熟的专业镇已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是在市场“拉力”和政府“推力”协同作用机制下發生,是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政策协调机制在一定时期具有催化作用,比如节能减排、环保规制等作用下的产业转移,以及大力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

推动等。这体现了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引导、推力作用的重要性特点。2005年和2008年以来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政策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表明,忽视市场协调机制而进行的政府推动并不能奏效,只有当政府协调机制与市场意愿相一致时,专业镇的转型升级才能得以推动。

不同类型的专业镇升级路径也不同。广东专业镇升级的实现路径有四种:(1)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环节上的垂直升级。集群企业仍然从事制造业,但通过自主研發设计和品牌打造而从AM、OEM向ODM、OBM转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而实现升级。这将是广东专业镇的中长期升级路径和方向。(2)延伸产业链实现升级。除大朗镇之外,东莞的制鞋、家具等传统产业专业镇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3)發展总部经济实现功能升级。上述的南庄陶瓷专业镇是目前發现的例子。(4)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力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推动下,个别专业镇正努力向高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融入全球价值链不利于外生型的专业镇实现功能升级,比如加工贸易型专业镇,易于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环节,其升级路径和方向是向高附加值制造业环节升级,一些企业在尝试出口转内销;以出口为主的内生型专业镇可能实现功能升级,向自主研發设计、品牌营销是升级方向。

政策建议:(1)专业镇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临很多难题和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升级發展需要各级政府的引导、扶持。只靠市场机制也可能因为缺乏宏观调控、引导与激励而使集群效率降低,或在国际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可能因错失机遇而导致集群衰落,比如英美等国的一些产业集群由盛而衰到消失的例子。因此,升级政策应切实符合企业升级需求,帮助企业突破低端路径的锁定是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关键。政府应弥补市场失灵,而不是依靠政府投入项目驱动。比如,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鼓励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發,政府应进行基础性科研投入,加大科研成果的中试阶段的投入,而不是当前这样一哄而上地上项目。这只能使一些新兴产业在还未投产就已经产能过剩,各地重复投资可能使新兴产业再次重蹈产业同构化高的覆辙。因此,省级政府应加强宏观统筹规划和引导。

(2)深化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专业镇转型升级、转变發展方式是产业经济發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规律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靠一个专业镇或一个职能部门努力就能达成的。政府应从体制机制上给予相应的改革创新,建立适宜产业升级發展的环境,以配合并满足产业、经济社会转型發展的需求。“与技术更新换代相比,人的思想转换更为重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法治社会,健全信用制度,规范和维护市场机制,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鼓励创新;把握好政府调控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坚持以市场机制为重,提倡市场理性,让市场决定如何转型、如何升级;深化金融、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交易费用,为企业升级發展解决融资难等瓶颈问题。切实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加强国内外合作,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利用好外部创新资源;充分發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加强各专业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保治理、交通运输、生产、生活等方面。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环境,促进专业镇的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雷比璐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3篇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各地经济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促使各地政府下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地处沿海,经济外向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其有益探索和做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去年以来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备受国内外关注。为深入了解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国际金融危机与应对”研究专题调研组于2009年10月14日~18日赴广州、深圳、东莞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实地考察了15个企业和社区,召开了5场座谈会,广泛听取了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基层一线和部分企业的情况介绍。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广东遵循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科学决策,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压力带来的发展契机,通过积极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化危机为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之机遇,既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影响。

广东经济的外向度在国内省市中最高,去年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55%,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影响因此也更为直接和严重。第一,进出口增幅逐月回落。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外贸增幅逐月回落,到11月转为负增长,全年外贸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远大于浙江、江苏、山东的下滑速度。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大幅回落,进口转为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1%,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大幅下滑。第三季度开始逐月下降,环比月均下降超过20%,12月实际吸收外资仅5.53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单月吸收外资最少。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呈逐级下降态势。2008年广东GDP增长10.1%。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4.6个百分点,远大于全国的下降幅度。第四,工业企业所受冲击最大。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比上年回落8.8个百分点,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5%。在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珠三角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去年共关停及搬迁加工贸易型企业4900多家;高峰时期,东莞市厚街镇的厂房空置率高达25%。管中窥豹,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冲击可见一斑。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国际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五千到一万美元这个阶段,是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体系、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的滞后。可以说,工业化过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更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大多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逐渐显现。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信息进一步表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发挥到了极致,需要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以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

在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对各种经济风险的根本之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所在。从历史角度看。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全球产业布局的“洗牌”过程:落后产能被淘汰。新型产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与成效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科学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适时调整经济工作部署,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一)未雨绸缪,科学决策,增强应对危机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际,广东的决策者们就开始研究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课题,谋划世界可能变局的应对之策。在对危机的认识和判断上,特别是在“危”与“机”的把握上,广东的决策者们始终保持理性的清醒和坚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金融危机是落后生产力之“危”,是先进生产力之“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为此,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进一步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思路,加大力度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到2009年进一步提出了应对危机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的关系)。正是由于始终坚持了这些科学判断和强有力的举措,才增强了广东应对危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才没有被危机所冲倒;相反,危机带来的冲击正逐步被有效的应对工作所克服。

(二)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从决策到实践都始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作用。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激励性和限制性产业政策,在宏观上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搭建公共平台,帮助地方和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办法,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关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关于科技园区建设、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关于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构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一揽子政策。市场主体根据政府政策的激励或限制性质,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现代产业积聚。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机结合,进而推动了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

(三)将体制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广东十分注意通过体制优势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早在08年初金融危机尚未显现之时,省政府就制定了旨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财力物力和政策资源,决定用五年时间拿出400多亿鼓励和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竞争形式扶持产业转移园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产业工人免费技能培训,落后产能淘汰的财政补偿,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资金扶持等;通过组织实施“十大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企业研发税前扣除等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实施“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入驻企业,辐射带动一万家以上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从体制机制上激励企业转型升级。

市场的“倒逼”压力,政策有效的引导,体制机制的激励约束,逐渐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进一步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反过来又激发企业重视创新,重视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经营模式转型,从而建立更为内生的企业竞争优势。

(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广东制定了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行就地转型升级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行动方案,加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千百十”名牌培育工程,着力发展一批名牌拳头产品、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在实践中,珠三角各地坚持以高端产业转入促进低端产业转出,以增量引入带动存量调整。通过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和产业用地、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调整产品市场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企业的冲击,主要源自外需不足,因为这些地区的企业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将外源型增长方式逐步转型为内外源共同推动的经济增长,一直以来都是广东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但以前基层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都不足。金融危机使广东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结构的调整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同等重要,有了主动调整的积极性。政府因势利导,把调整企业产品的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拓市场”的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广东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已初见成效。第一,产业转型升级已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干部和企业家都一致认为,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第二,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更足。调研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负责人,无论是省市领导还是基层社区管理者,都认为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了应对危机的办法,对企业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传统产业。广州市1~3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1%,高出工业增加值增长8.3个百分点。第四,实体经济快速复苏,增长势头超过年初预期。统计显示,广东整体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期,转入稳健回升通道。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1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外贸降幅逐月收窄,从一月份下降31.1%收窄至九月份的8.3%;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269.7亿美元,同比下降17.7%,低于全国20.9%的下降幅度:实际利用外资从2月份开始持续实现正增长;工业企业效益逐月上升。1~8月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9.3万人,约占全国的1/6,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三、启示与建议

广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漂亮的转身”,既令人鼓舞,也极具昭示性。

(一)应对危机的正确决策根植于对经济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对自身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只有“未雨绸缪”,科学决策,才能化“危”为“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微调”之中,但这种微调是自发的、渐进的。而政府从政策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于2005年。当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旨在通过在欠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园的形式,既促进珠三角传统产业的转移,也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的发展。遗憾的是,当时的市场“太好”,转出地区缺乏产业转移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转入地区也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支撑,更没有形成政府坚持不懈的战略,因此,效果并不明显。但这些工作为这轮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到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省政府加大了推进的力度,适时创新体制机制,增加激励性和竞争性资源配置。并把这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到金融危机实际爆发时,他们顶住各种压力,适时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方针,加大推进力度,从而使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形成体系,在全省形成了共识,在实际工作中贯穿始终。

(二)经济结构调整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长期任务,而非应对危机的临时之策。

从根本上说。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系统各种矛盾长期积聚发生质变的终极体现。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但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等重大问题上收效甚微,根本原因是没有很好地遵循经济(产业)成长规律。经济繁荣时不用调整也不愿意调整,经济萧条时没有能力调整,或无法支付调整的成本,甚至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手段去保护那些本应为市场所淘汰的落后发展方式和生产能力,结果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问题更加积重难返。为此,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产业成长规律。既要利用市场出现的倒逼机制,在危机来临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也要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主动进行调整。

事实上,即便是在广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也并非一帆风顺。在07年底提出大力推动这一战略时便面临巨大压力和各种质疑。因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并承担无法预估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背后虽然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应该是企业主体的内生行为。但往往需要政府的外生力量的推动和制度设计的激励约束。否则,自发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么可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要么会成为高成本的市场无序选择。

(三)在应对危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广东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最早的省份之一。长期以

来,广东遵循市场化改革的路径,有效地构建了政府、市场、企业的“权力”边界,三者比较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为”的经济“博弈”模式,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显现了效率。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应该包括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这就需要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和经营环境的改善,以激励那些“软”创新的企业不被“错杀”。广东的经验表明,那些着眼于企业内部生产线整合、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设计创新等“软”升级行为,都是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转型升级,都属于政策激励的范畴,应该大力扶持。

(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虽然是经济动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并不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宏观层面的最优均衡,因此,极其需要相关体制机制和宏观政策相适应,而现有相关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结构调整是个“风险投资”,本质上“厌恶风险”的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经理人不会自动“入局”,而现行考核评价机制大多重视总量指标(如GDP增长、财政税收规模等),忽视结构指标。因此,干部(包括企业经理人)考核评价机制必须改变。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谁先调整结构谁先吃亏。不调结构也许还得益”的状况,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可持续的自觉行为。广东过去两年的实践表明,把结构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以后,各地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性高涨。其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改革作支撑。目前的金融政策、财政分配和投入政策、资本市场规则等,还不适应经济结构动态调整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改革资源配置体制,使财政、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向优势产业倾斜,鼓励创新,鼓励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结构升级。要建立地方主导产业与资本市场创新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创新诱导作用。再次。要强化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约束力,以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五)产业园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同时,应在省域范围内加强指导,统筹规划,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各类“园区”过剩,地区间无序竞争,浪费资源。

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产业集聚,增强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很高,为了引进资金项目人才,投入巨资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或产业转移园,这一行为确实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助于招商引资,但如果缺乏合理规划和相关政策约束,就可能在异地重复落后产业。广东的实践表明,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园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坚持科学而严格的规划和硬约束的产业政策。园区建设必须与节能减排节地相结合,保护环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实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加快原有工业区的整合改造,把园区周边的零散工业用地整合起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六)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遵循特定产业的演进规律。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企”制宜,强调效益。切忌一刀切和一哄而上。

广东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关系、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的关系,“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国内市场导向与国际市场导向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采取了“退”(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夕阳产业必须就地退出)、“转”(有市场、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引”(引进新的技术、新的项目、新的产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育”(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等一系列措施,使产业转型升级既做“加法”(引进、升级)也做“减法”(退出和转移),从而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和产业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必然会重构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过去那种年均2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情形也可能难以再现。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对国际经济新格局下我国的对外依存度问题和国内需求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如何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地区和创新型企业,需要哪些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哪些系统配套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也将是未来政策研究中必须关注的。

(执笔人:温思美、宋林)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4篇

在互市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中, 有人希望国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的, 如提高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免税额度, 或扩大边民互市商品名录范围;但更多的人指出, 互市贸易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改变互市贸易商品“穿岸而过”的现状, 做长、做大、做强互市贸易在边境地区的产业链条, 最大可能地将互市贸易的红利留在边境地区。

近日, 本课题组完成了东起东兴, 西至那坡的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点 (区) 全面性实地考察, 面对如何做长、做大、做强互市贸易在边境地区的产业链条的思考, 认为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最大的因素之一。基础设施制约边民互市贸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影响边民互市贸易扩大规模。广西26个边民互市贸易点 (区) 散落在637公里的边境线上, 将这些互市贸易点连接起来的主要交通线路是沿边公路。但因为受到区域经济落后、地形以及历史上中越关系的影响, 沿边公路的通达状况处于较低水平, 多段沿边公路为无等级公路, 其他也以二级、三级的山区公路为主, 中型、大型货运汽车的通行情况较差。目前,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较为良好的互市点, 发展较快, 规模也较大, 如东兴、旺英、弄尧 (浦寨) 、平而关、水口、布局等互市点。而里火、峒中、岳圩等互市点, 尽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因为道路状况较差, 将来的发展必然面临较大困难。至于其他的互市点, 如滩散、建设中的板烂、新兴、孟麻、平孟、百南和那布等互市点, 可以预见在交通状况没有获得有效改善之前, 这些互市点的发展会长期受到制约。

二是口岸及周边基础设施落后制约边民互市贸易由“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当前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的桎梏是无法有效改变长期以来互市贸易“穿岸而过”局面, 边民互市的“政策红利”没有真正惠及边民和边境地区。

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的特点是广西从越南进口的边民互市商品多为原材料或初级产品, 而广西边境地区具备了将这些产品进行加工增值的多个优势条件, 比如, 区位优势——最靠近进口产品来源地;土地优势——广西边境地区多为未开发地区, 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优势——广西边境地区人力资源相对丰富, 劳动力价格远比东部沿海省份, 甚至也要比其他内地省份低。此外, 为了应对将来有可能出现的“用人荒”, 广西区政府在2017年年初就出台了《广西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试点工作方案》, 将批准在凭祥等重点跨境经济合作区域的试点范围内一定规模地引进境外边民劳动力, 未来还将陆续在边境地区扩大准入区域。

而目前, 口岸及周边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 实现由“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互市贸易点 (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陈旧落后, 货场规模小, 仓储装卸能力低, 信息化水平不高, 导致互市贸易‘穿岸而过’很少落地加工, 个别开展加工业是初加工或粗加工, 绝大部分商品从广西入境后直接运到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内地省份深加工, 边境缺乏产业链支撑, 拉动地方经济作用十分有限。”

为了促进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 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一是提升边境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依据“横向沿边, 纵向到点”的整体规划, 大力将边境公路特别是沿边公路提升至二级以上等级, 确保各互市点之间的顺利畅通, 另外再着力构建边境高速公路网, 实现每个边民互市点都能和高速公路快速接通。目前, 东兴、弄尧 (浦寨) 等互市点已经实现和高速公路连通, 连通龙邦互市点的高速公路也将在近期实现通车。二是完善口岸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口岸周边的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吸引外来资金到边境地区投资建厂, 就地将边民互市商品加工升值增值后再销往全国, 甚至返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因此, 一方面, 互市点要争取政府经费, 完善口岸基础设施, 大力提升口岸人员和货物的通关能力。另一方面, 互市点可以通过招商引资, 吸引当地资本或外来资本大力发展口岸周边基础设施, 如货场、仓库、加工场所、交易市场和物流设施等等。

此外, 跨境电商毫无疑问将是未来边境贸易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进口方面, 如榴莲, 以及进口的红木等木材在国内的加工制成品, 都是非常适合以电商销售的方式直接和国内终端消费者对接。出口方面, 如果能和越方达成相关的跨境电商交易协议, 培育成熟的出口跨境电商市场, 我国对越南具备贸易优势的绝大部分产品:如小家电、五金、服装、陶瓷制品、小食品等商品, 就能以更灵活的方式销售给越南的消费者。因此, 要尽快完善边民互市点周边跨境电商配套基础设施, 如仓储、物流、商品展示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动边民积极参与跨境电商交易。

提升互市贸易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是为边民互市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为边民参与积极互市贸易提供更大的舞台, 最终实现新时期的兴边富民目标。

摘要:基础设施制约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的发展表现在: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影响边民互市贸易扩大规模, 二是口岸及周边基础设施落后制约边民互市贸易由“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在对广西26个边民互市点 (区) 实地进行全面调查之后, 得出的结论是:有效促进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是有针对性地提高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包括提升边境交通与完善口岸及周边基础设施、跨境电商基础设施三方面。

关键词:边民互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注释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5篇

【摘要】中国梦是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线,中国梦的实现,是社会转型期势在必行的重磅任务,而事业单位作为推动中国梦实现的主体之一,为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需贯彻群众路线,以务实的态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才能够永葆党的清正廉洁和公正无私。文章立足于中国梦,分析社会转型期事业单位群众路线的提出和发展,然后依次研讨群众路线的挑战、践行和展望。

【关键词】事业单位;群众路线;社会转型;新趋势

一、社会转型期事业单位群众路线的提出和发展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梦的实现,不能够脱离人民群众,并旨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中国梦的核心精神,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揭示了中国梦与人民群众鱼水般的紧密联系。2015年下半年,全党全面铺开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目标,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深入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

笔者认为,社会转型期事业单位群众路线的提出和发展,应将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事业单位作为社会转型期的贡献主体之一,践行中国梦必须动员群众的力量,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不断巩固群众基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群众的利益和诉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以动态的发展眼光,思考如何通过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汲取,进而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的需求,使得群众路线的内涵更加丰富。

二、社会转型期事业单位群众路线的挑战、践行和展望

社会转型发展,群众也在不断变化,在差异性的社会环境中,群众路线必然会遇到不同的挑战,践行方式也不尽相同。当下的中国,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面临各种挑战,我们需要紧靠中国梦的核心精神,进一步丰富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和方法:

1、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急剧变化,面临复杂的社会关系,事业单位在践行群众路线时,包括对象、途径和环境的变化,都对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是群众主体的多元化,以往涵盖“工人阶级、公民阶级、知识分析阶层”的社会结构格局,在社会转型期被完全打破,包括“民营企业、私营业主和自由职业者”等在内的社会成员不断涌现,成为新兴阶层的形成基础,并开始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事业单位群众路线的践行,面临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利益和诉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在内群众诉求的满足,都要纳入群众路线践行的方案当中。其次是群众路线践行路线的变化,社会转型期要求群众路线根植于党的思想和行动,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建设融洽的党群关系,在与人民群众接触的过程中,切实引导、帮助和服务群众。最后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城乡开始形成二元化发展结构,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和地位差距,也不断地拉大,针对该问题,群众路线的践行难度自然越来越大,这也是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之一。

2、群众路线践行的方法

关于社会转型期群众路线践行的方法,首先需要籍改革良机,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活力,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将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群众路线的最高要求,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奠定基础。社会转型期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全面释放社会主义的活力,尤其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要尽量提升至群众路线践行的日程表。其次是工作方法的改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拓展群众路线践行的深度,譬如新媒体平台的党政信息传递,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人民群众及时提供党政和社会信息,再如网络问政,以透明公开的方式,充分体现群众路线的公平和公正。最后是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团结人民群众,保持人民群众与国家梦想的一致,也就是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确保中国梦实现过程中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从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3、群眾路线践行的展望

从以上群众路线践行的方法中,下面将从如何实现群众路线制度化的角度,进一步展望群众路线的践行。笔者认为,坚持群众路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应该打破墨守成规的利益格局,往“民富优先”的方向,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譬如禁止对大学生就业的设卡设限,只有这样,群众路线的践行才能够真正实现公平公正,人民群众的利益分配也不至于出现两极化。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也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治民主化的推进,要求加强社会的监督力度,捍卫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

三、结束语

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事业单位群众路线在社会转型期的新趋势,以及群众路线践行的挑战、方法和展望。考虑到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群众路线践行条件和要求的差异性,以上内容在群众路线践行过程中,需结合实际的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人民群众新的利益需求的提出,进行因势利导,逐步完善有关内容。

【参考文献】

[1] 吴维娜. 事业单位政工工作助力组织变革的功能定位及实践[J]. 科学与财富, 2015,(19):376-377.

[2] 丁绍昕. 用群众路线统领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J]. 机构与行政, 2014,(11):18-19.

[3] 王金厚.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J]. 农场经济管理, 2014,(12):57-58.

加工贸易转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林业转型时期;企业党建;挑战

随着国有林区商品林全面停止采伐,林区企业面临全面转型,同时职工思想多元化,企业党建面临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党务工作者要适应挑战,适应转变。

一、面临的挑战

1、党建工作思想意识偏差在个人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出现偏差,这些党员干部丢弃了老一辈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作风;放弃了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降低了思想政治的学习热情。他们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之上,这样的党员干部就不会认真的贯彻党组织提倡的奉献精神,也就不能帮助企业向前发展。

2、党建工作职能范围狭窄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建的工作职能理解有误,认为做好党建工作就是要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无关的工作不属于党建工作的范围。这些党员干部没有意识到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没有意识到党员做好政治工作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党员干部对职能范围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不能在企业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3、党建工作管理方法落后部分党员干部在做党建工作的时候,工作方法非常单一。比如部分党员做党建工作的时候,只会找相关的人员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只会一味的讲各种政治道理,这使相关人员认为党建工作人员只会卖弄嘴皮子,不会干实事。

4、党建工作学习氛围不浓部分党员干部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他们觉得自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自己的知识结构足以完成当前的工作,又何必去学习新的技术?这些党员干部没有意识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很快,当党员干部放松学习的时候知识结构可能已经落后工作的需求。

二、新時期企业党建工作优化的对策

1、强化党员工作的意识要改变企业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就要让党员干部意识到,其在企业中是要起到带头作用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发挥老一辈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作风,如果有艰巨的工作任务,党员干部就要带头迎难而上,起到精神上的带头作用。作为一个党员,必须要从精神上起到带头作用,激励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奋斗;要起到学习上的带头作用,学习各种政治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同时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对党建管理制度理解透、执行好,并适时加以修订和完善。一是要坚持“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在学习借鉴外单位和认真总结本单位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比如,近些年中央组织开展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要善于从活动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把正确的做法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二是要形成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抓手,只有把握好制度的针对性与操作性才能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精细化水平。要对现有的党建工作制度规定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修改和创新,通过系统化改造,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使党建工作的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结,充分发挥制度体系的威力。三是要严格落实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在构建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党建工作要本着增强操作性、实效性的原则,建立“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运行机制和“凡事必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的管理模式,明确制度运行方法、操作步骤、具体要求和检查标准,形成干什么靠制度、怎么干靠程序,避免工作部署的随意性、运行环节的无序性。

2、强化党建工作的机制为了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党建干部还要优化党建工作的机制。比如党建工作人员可将党员干部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种类别为领导型党员,这类党员与企业领导一起负责决策工作,他们的工作成果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勾;第二种类别为管理型党员,他们要渗透在企业的管理中,工作成果要与企业的管理效率挂勾;第三种类别为余热型党员,他们是从企业退休的党员干部,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余热,比如他们可以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企业领导做好员工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做好文化建设的工作等。不必对退休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果有硬性的要求,其工作成果可与津贴福利挂勾。党建干部要拟订好科学的工作指标,制订合理的奖惩机制,用新的工作机制约束党员干部的工作。建立考核机制,推进管理精细化,企业生产管理参与者在精确的、程序的、量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从而达到管理的高效运作。建立党建考核机制,要在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及考核评价上下功夫,使党建工作管理精细化。一是考核目标要坚持必要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党建工作要认真思考和实施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双目标管理”,明确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职责,使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知道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效果;要坚持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有利于下级部门对党建工作计划部署,检查落实,有利于各部门、各单位干部认清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职责任务。二是考核内容上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将党建考核内容融入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中,使目标看得见、理念摸得着、活动可运行。三是考核方式上要坚持过程管理与日常评价相结合。一方面要制定过程管理工作标准,建立过程工作程序,做到有安排总结、有问题分析、有改进措施、有整改结果、有奖惩措施的闭环落实过程,保证党建工作的規范有序高效运转。另一方面,要注重从完成中心工作的效果、党员干部执行力的评价、党建工作成果的总结与展示等多个方面来评价党建工作成效,确保党建考核工作科学、公正、合理。四是考核结果与绩效奖惩相结合。要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年度考核、任免奖惩和绩效考核挂钩,与党组织和党员评先选优挂钩,调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

3、强化党员个人的素养为了把党建工作和企业的发展联合起来,党建领导要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强化个人的工作素养,使党员干部能成为企业单位的骨干人员。以领导型的党员干部为例,其要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优化企业运营的机制,只有具备综合型的领导素养,才能拟定出先进的运营机制,用优化企业运营的方法提高效益。由此可以看到只有提高所有党员干部的个人素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

4、强化党员学习的氛围为了提高党员的个人能力,党建干部要强化党内的学习气氛,党建干部要经常组织党员学习新的政策、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当党内的学习气氛浓厚时,党员干部才会愿意自主的提高个人素养。

三、小结

在新的时期,做好林业企业党建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党建干部要做好企业党建工作还面临着各种挑战,只有不畏挑战,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做好林业企业党建工作。

上一篇:财会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看守所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