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范文

2024-07-15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传递 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 复杂网络分析

分类号:G271

引用格式:陈慧, 南梦洁, 刘晗.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档案机构知识传递研究: 以2018-2020年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为例[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21, 6(5): 282-291[引用日期]. http://www.kmf.ac.cn/p/26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响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形式,以政府引导、高校牵头及企业参与为主要模式,采用协同创新思想,以科技项目为依托,以增进国家经济发展[1]、推动知识传递与科技创新、提升科学研究與人才培养为目标所开展的知识创造性活动[2]。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3],具有极强的凭证价值、情报价值与文化价值。由此,档案机构作为档案事业建设的主要负责单位,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保密性与文化性,强调“为国管档”“依法治档”,其档案业务的创新发展包括两个方面:①推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档案在资政决策、服务民生、知识传递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②把握档案保密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促进开放档案的知识挖掘与管理。档案科技项目作为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组织进行档案业务创新的重要窗口,对于促进科技成果创新性应用、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助力档案治理现代化建设及加强档案服务社会化参与具有前瞻性及长远性影响。立足于科技项目本身开展合作研究,有助于实现各机构之间的知识互补,凸显“知识交互—思维构建—技术实施”三维一体协作化发展。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3]中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强调科技成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对相关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肯定、表彰及奖励,由此体现出档案科技项目知识传递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提升档案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的重要价值。2020年11月,第十一届电子文件论坛着重介绍了浙江省档案馆、中国石油、上海最高法院等单位的科技项目改革试点,强调了多方主体协同管理在数据治理、技术赋能及业务优化对于档案建设的革新和推动作用[4];2020年12月,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进一步强调应“扎实推进企业档案、项目档案、农业农村档案和相关行业领域的专业档案、民生档案等工作”[5],强化业务指导与科技应用;2021年2月,国家档案局发布2021年科技项目立项工作通知,公开评选新一轮科技项目,形成新一轮政产学研协同合作链。

面向“十四五”战略规划[6],推动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及安全体系的建设发展,注重社会力量在档案事业建设中的参与[7],增强高校、企业及行政单位在合作交流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推进企业试点及科技项目创新,对于提升档案工作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科技项目的申报与设计承载着各个单位的心血与付出,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参与机构作为推动档案科技改革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知识传递、增强技术应用、推动业务创新及实现合作共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在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阶段,采用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思维,有助于扩大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强化知识在不同机构的传递,推动科技研究成果增长[8]。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为数据来源,利用复杂网络及可视化工具探究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档案机构之间的知识传递与共享,深入探究不同档案机构之间知识传递社会网络关系[9]、现象表征及相关问题,以期丰富知识传递的研究角度,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下档案机构开展合作与知识传递带来思考。

1 理论阐释

1.1 国内外关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当前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主要运作形式,通过实现不同知识群体在大量协作过程中的知识互动与共享传递,提高资源整合,推动管理创新。通过研究发现,政产学研多应用于经济学及管理学视角,探究政产学研多方利益合作及博弈下的知识传递、知识转移及协同效益。

M. Sutrisna等[10]利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法,探究产学合作中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产学合作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Y. L. Bakouros和E. T. Samara[11]探究了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机制,并利用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探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创新高校知识结构、推动技术和教育发展的作用。吴洁和车晓静等[1]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三方协同创新博弈模型,采用仿真分析探究了政产学研创新管理的影响因素。李阳等[12]研究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要素,并从组织理论揭示了政产学研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动态演化过程。

1.2 国内外关于机构知识传递的相关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科研交流及项目研究为形式、以知识传递与共享建设为目的产生的机构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知识传递通常包括知识传递主体(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知识传递客体(即知识本身)及知识传递路径(即中介与渠道)三方面内容,以此形成特定的知识传递网络关系图,增强知识在提升经济效益、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S. C. Goh[13]提出知识传递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领域,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探究组织结构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N. Thomas[14]强调了知识传递对于整合组织资源、提升绩效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并深入研究了知识传递的两大模式。乔志强[15]对供应链信息、知识与协同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信息流与知识传递是实现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前提,强调供应链结构是知识传递的路径和关键。裘江南等[16]依据知识体系的语义网络的多路径特征,对知识体系及语义传递规律进行研究,丰富了语义传递的内容。邵瑞华[17]及李长玲[18]等也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围绕我国图情领域的机构合作情况进行探究,发现其具有合作不够紧密、交流呈现地域性及知识传播局限性等问题。

1.3 国内外关于复杂网络分析的相关研究

复杂网络分析多用于计算机及知识管理领域,挖掘合作关系中所呈现的知识传递、共享及创新等方面内容,以促进对机构合作背景下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及思考。

P. Rangachari[19]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复杂网络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强调促进主体合作有助于完善知识共享结构,推动知识创造和知识交流的发展。宋泽源等[20]将复杂网络应用到产业联盟中,强调产业联盟合作发展中核心企业可以通过知识共享实现组织创新。巴志超等[21]以USPTO数据库中能源领域的专利数据为例,分析其技术创造能力主要分布于欧美及日本等区域,且知识创新与专利产出呈正比关系。牛力和杜丽华[22]采用复杂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与文献计量等方法,探究国内档案学主题网络构建与演化趋势,并分析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及交叉学科研究将成为今后档案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综上来看,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节点可以产生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因此社会网络则是各机构之间进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传递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23]。复杂网络作为分析工具,多应用于机构合作分析中以探究机构之间的知识传递及知识共享等内容,对于挖掘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与档案学科的深度结合,未能有效说明知识传递及复杂网络工具在档案研究方面的价值效益与适用性。因此,本研究以复杂网络为分析方法,探究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的参与机构间的合作情况,以期发现各机构的知识传递关联性,为各机构寻求合作和开展知识共享提供思考与借鉴。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利用可视化工具分析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复杂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网络,多呈现“小世界”“无标度”及社区结构的特点[24],即网络体系构建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且具有关联性。通过应用复杂网络分析,可进一步深入探究不同机构之间的多重合作关系,梳理多机构之间的知识传递内在关联,分析机构之间的知识传递路径,保证数据研究的深入性与全面性。

2.2 案例选择

为确保数据的可获取性及全面性,并结合当前科技项目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2018-2020年共299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信息作为数据来源,围绕国家档案局官网所提出的立项名单和立项指南进行整合[25],探究国家档案局项目立项参与单位之间的知识传递主体、客体及传递路径,为相关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思路。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编码及软件分析等开展研究。第一步,从国家档案局官网爬取2018-2020年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名单;第二步,对三年名单进行梳理排序,利用国家档案局所提供的“年份-类型号-项目序号”作为编码,其中B代表标准化研究,R代表软科学项目研究,X代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及新软件研究,如“2018-B-001”代表2018年标准化类序号001的项目;第三步,对涉及的机构名单进行数据整理及清洗,剔除重复性单位名单,得到推荐单位名单共73个,承担单位共343个;第四步,将数据导入Gephi软件,选择合适的布局模式进行机构知识传递社会网络的关联分析。

3 研究发现

知识传递以主体、客体和路径为三大基本要素。本研究的知识传递主体为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业三方,即知识的聚集方,具备知识产生、知识管理等能力;客体为科技项目主题内容,即主体管理的对象——知识本身;而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关系所形成的知识传递社会网络即为本文研究的知识传递路径。本研究分别对知识传递的主体、客体和路径进行分析,探究政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档案机构之间的知识交互情况。

3.1 档案机构知识传递主体分析

依据2020年8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稿)》[26]并结合近三年的立项类型数量及参与单位种类,本研究将知识传递主体分为三大类:①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军委档案机构及国家档案局内设单位等政府机构;②具有科研能力的高校、研究所和档案学会等科研机构;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企业。

政府机构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主导地位,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等政府机构这一层面可看出知识传递主体的协同合作均與所辖领域范围相关,多为国有企业及高等学校。其中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及中国物理研究院档案馆的知识传递频率较大。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知识传递的内容多具有宏观性及国家政策性,如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推荐的项目多围绕“一带一路”“中央企业境外档案”及“大型基建项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单套制研究”等方面,对于推动国家档案治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主管部门,聚焦于本区域内的科技项目建设情况,其中浙江省、湖北省、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及山东省的知识传递相对较多,知识传递主体主要包含省市级档案局及档案馆。

高校、研究所和档案学会等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的聚宝盆,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科研机构是知识传递的重要发出方,主要承担项目主题的开展、研究与深入分析任务,为政府及企业提供充足的知识内容。高校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等作为主要知识传遞主体,此外还包含部分省市的档案学会,如厦门市档案学会和深圳市档案学会。

企业作为产业主体,与市场结合紧密,是知识传递产生经济效益的主战场。在知识传递和合作研究过程中,中央企业单位以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长江三峡有限公司四家单位为主,其偏好领域与企业所辖业务紧密相关,如国家电网公司参与的项目多为“电网工程项目管控(2018-X-009)”“电网运维档案资源建设(2019-X-22)”“电力企业档案单套制管理(2020-X-020)”等,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企业部门的档案管理探索,推动了档案事业管理体系及档案业务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3.2 档案机构知识传递客体分析

政产学三方机构以科技项目主题为指导方向开展合作,内容聚焦于“档案事业管理”“档案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档案安全保护”及“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四大方面,反映了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普适性重难点话题,体现出档案研究发展所具有的创新性、指导性及借鉴性特点。进一步探究三方知识传递的热点主题演变,可发现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单位的传递内容具有“选题延续性”“热点关联性”和“内容时代性”三大特征[27],选题角度基本稳定,大致分为完全相同(见表1)、背景修改、新增及删减三种情况。分析2018-2020年相同主题,可发现知识研究多包含“事业管理”“资源建设”“安全保护”“电子档案”四大类内容,且四类角度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主题交叉,核心内容呈现强关联。

此外,借助词频分析进行趋势预测,可看出档案领域的知识传递内容由“数字”向“数据”发展,研究趋势多为技术应用、数据治理、创新管理及开放共享等角度,包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技术手段,逐渐探索在数字转型背景下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档案学研究的方向与行业热点。

3.3 档案机构知识传递路径分析

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相交叉,则形成了知识传递社会网络图(见图3)。该图的节点为参加研究的大学、研究所、档案馆、档案局和企业等单位,边为不同单位的之间的历史合作联系,节点越大说明与其他企业和单位的合作越多,知识传递的内容较为丰富。在数据处理和图形呈现上是经过节点的度(即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计数)进行筛选的[28],度的实际范围为1-10,即包含所有的参与单位,其中最高的合作量为10。

图3清晰地显示了档案机构知识传递的路径,从中反映出政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知识传递路径端点的选择性、地域性、共享性与协同性[29]。档案机构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依据自身所具有的资源、技术、方法等综合考虑,结合地域、实力与合作效益等多重因素进行考量,以寻求优质的合作对象,开展知识共享,促进融合发展。从知识传递社会网络图中可看出,档案机构知识传递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稳定性,单位所处的地域及该单位在相关项目建设过程中经验的丰富程度、双方的合作需求及偏好[30]是影响知识传递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档案局(馆)层面,湖北省档案局(馆)、浙江省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档案馆的知识传递较为突出,其中湖北省档案馆与武汉大学、上海岚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开展合作,围绕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业务工作模式(2018-X-010)、档案人员职业调查(2019-B-15)开展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高校层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湖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知识传递接收方较多,以省市级档案馆及企业公司为主,他们联合开展关于档案数据、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企业层面,机构单位立足于自身专业方向产生知识传递活动,如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攻网络工程设备、系统集成及电子信息的科技型企业,不仅参与了山东省档案馆开展的“基于磁、光、电多种载体的海量数字档案资源长久保存技术的研究和实践(2018-X-016)”项目,还参与了辽宁省档案馆主要承担的“区块链技术在民生档案跨馆利用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2020-X-001)”、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持的“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真实性保障中的应用研究(2020-X-005)”、福建省龙岩巿档案局主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环境下电子证照归档管理研究(2020-X-034)”及宁波市档案局主持的“OFD在政府网站网页归档应用研究(2020-X-040)” 等项目,内容涉及海量资源存储、区块链技术、数字资源研究三大方面,在科技项目参与及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31]。

4 研究结论

4.1 档案机构知识传递主体模式多元化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主张不同主体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并利用激励机制与市场资源配置等原理,推动知识在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流动,更好地服务各项创新活动。它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多元知识传递、资源集成与协同发展,在299个项目中,共有111项采用了机构合作的形式,主要包含“档案主管部门+企业”“档案主管部门+高校单位”“高校单位+企业”及“档案主管部门+高校单位+企业”四大模式,将高校的科研能力、企业的技术优势与档案部门的管理经验相结合,如陕西师范大学先后与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开展共4项档案保护类项目,结合多方资源优势实现了除虫防潮技术的探究与应用[32]。此外,从研究单位主体来看,299项科技项目中单位参与共计454家,剔除重复参与的单位共343家,类型包含国家及各省市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及企业单位,层级涵盖国家级、省级及地市级等,知识传递主体具有多元化与多样性的特点,为国家档案科技项目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及相关支持,推动了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4.2 档案机构知识传递内容具有探索性

政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各自的价值目标,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发展,进而形成有助于知识创造的网络组织关系链。机构间的稳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不同单位之間知识管理的深入探究,通过建立密切的合作网络,可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的延续性和研究内容的深层次挖掘,促进知识传递与共享,推动档案管理创新,实现资源互补。因此,在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及高校通常聚焦于符合各自发展需求的、有一定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知识内容,如上述所提及到的“电子文件”和“数据治理”等,此外具有代表性的还包括结合国情发展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主题。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开展知识传递活动,有助于解决一定的社会研究点,为社会及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4.3 档案机构知识传递路径呈现地域性和不饱和性

受指导单位分地域管辖及机构合作便捷性等因素影响,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多呈地域分布的特点,采用同地区各级单位的合作交流,实现区域内部的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其中以广东省、湖北省、四川省及浙江省等地较为明显,在广东省推荐的申报项目中,区域内部参与单位涵盖档案主管部门、高校单位及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共22家,对外合作单位仅有3家;湖北省共11项科技项目申报中,省内单位共26家,省外合作单位仅1家;四川省项目参与项目中省内单位共12家,省外单位仅1家。因此,多呈现区域性集中合作开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空间分布对于机构合作及知识传递的影响。此外,机构主体之间多具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如陕西师范大学多与陕西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武汉大学多与上海岚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研究开展档案业务工作研究;安徽省档案局联合安徽宝葫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先后6次共同申报项目,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及OCR识别等技术开展安全应用研究。由此可见,地域范围及主体之间长期合作所造成知识传递路径具有单一化的特征,加之部分单位之间由于信任度不足,传递过程中有所保留,因此传递关系仍不饱和。知识传递发出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稳定关系一方面有助于知识的深入化和系统化研究,从而增强科技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化,但另一方面也局限了知识传递的多元化流动,妨碍了知识的多向传递与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5 结语及展望

档案科技项目是学科知识管理在应用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以政府单位主导,以高校或企业为牵头和参与方,实现了科技主题的研究、落地与推广,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及科技成果的运用转化,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突破了档案资源在实际利用中的重难点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近三年的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参与单位合作情况,探究政产学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的知识传递关系,思考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知识共享、优势互补及资源优化等作用,以期为科技项目的合作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考。

当前环境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已在知识管理、经济金融与信息分析领域有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然而档案学界还未深入探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在档案馆等机构建设和知识传递中的相关效益。本研究目前只是结合科技项目中立项单位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知识传递展开了初步分析,了解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档案机构合作的主体、内容及相关路径。今后,将进一步对档案机构进行深入探究,了解知识传递在档案机构应用中的机理、路径等内容,以确保知识传递研究的深度。在信息化水平与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的时代,采用跨界合作,充分发挥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赋能[33]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档案事业朝着智慧化、创新化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洁, 车晓静, 盛永祥, 等.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9, 27(1): 162-173.

[2] 刘春艳, 马海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19): 41-4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 [2020-12-26]. https: //www.saac.gov.cn/daj/falv/202006/79ca4f151fde470c996bec0d50601505.shtml.

[4] 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在京举办[EB/OL]. [2020-12-28]. https: //www.saac.gov.cn/daj/c100166/202012/54155867ebc4409eb906cd5445fcae54.shtml.

[5] 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提出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奋力开创全国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20-12-28]. https: //www.saac.gov.cn/daj/yaow/202101/45dbfc7506fa40e9ae78aa5e8b26cec2.shtml.

[6] 蔡盈芳.企业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 档案学通讯, 2021(1): 16-20.

[7] 陈建.借力与共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档案管理的内容、问题及对策分析[J]. 山西档案, 2020(5): 120-128.

[8] 张洋, 谢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机构科研合作关系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 2014(2): 84-94.

[9] 卢章平, 苏文成.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隐性知识传递现象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3): 42-52.

[10] SUTRISNA M, TJIA D, WU P. Developing a predictive model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university research collaboration[EB/OL]. [2021-04-01]. https: //doi.org/10.1108/CI-11-2019-0129.

[11] BAKOUROS Y L, SAMARA E T. Academic Liaison Offices vs. Technology Transfer Units: could they form a new joint mechanism towards the exploration of academic/research resul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cience, 2011, 2(4): 145-157.

[12] 李阳, 原长弘, 王涛, 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J]. 科学学研究, 2016, 34(11): 1744-1757.

[13] GOH S C. Managing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some practice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994, 6(1): 23-30.

[14] THOMAS N. Two aspec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what every manager should know about using analogy and narrative[J]. Development &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2019, 33(1): 12-15.

[15] 乔志强.从信息流与知识传递探究供应链协同运行[J]. 情报科学, 2009, 27(5): 751-753, 762.

[16] 裘江南, 王光源, 张阔.客观知识体系中的多级语义传递规律研究——以Wordnet为例[J]. 情报学报, 2016, 35(3): 301-309.

[17] 邵瑞华, 沙勇忠, 李亮.机构合作网络与机构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研究——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J]. 情报科学, 2017(3): 42-46, 86.

[18] 李长玲, 支岭, 郭凤娇.基于SNA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机构合作情况分析[J]. 情报杂志, 2012(7): 38-43.

[19] RANGACHARI P. Knowledge sharing networks in professional complex systems[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9(3): 132-145.

[20] 宋泽源, 刘颖琦, KOKKO A.基于复杂网络的产业联盟知识共享过程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J]. 情报科学, 2020(11): 110-114.

[21] 巴志超, 刘学太, 梁镇涛.技术的知识网络层次结构及其知识复杂度测度方法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3): 178-187.

[22] 牛力, 杜丽华.国内档案学学科主题网络构建与演化分析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0(2): 12-18.

[23] 姚伟.社会网络在开放式知识创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20): 5-12.

[24] 王姣, 李传令.基于复杂网络的作者-机构合作对机构学术绩效的影响研究[J]. 图书情报导刊, 2019(5): 57-64.

[25] 袁帆, 梁孟华.中外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OL]. 山西档案: 1-13[2021-03-01]. http: //kns.cnki.net/kcms/detail/14.1162.G2.20210225.1148.003.html.

[26] 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管理辦法》的通知[EB/OL]. [2021-01-12]. https: //www.saac.gov.cn/daj/tzgg/202008/6fda174324084b7e92912ec4d8260c9b.shtml.

[27] 陈慧, 南梦洁, 舒怡娴.2018—2020年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主题演化与热点分析[N]. 中国档案报, 2021-02-18(3).

[28] 邱均平, 瞿辉.我国科研机构合作网络知识扩散研究——以“生物多样性”研究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6): 5-11.

[29] 周莉.复杂网络视角下图书馆联盟形成机理——以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为例[J]. 现代情报, 2018, 38(3): 145-149.

[30] 王福, 刘俊华, 王建国.产学研共同体信息共享的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J]. 现代情报, 2020, 40(12): 74-83.

[31] 张春风, 徐卫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模式的探讨研究——以沈阳市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平台建设为例[J]. 中国档案, 2020(7): 39-41.

[32] 付华.科技驱动发展——档案科技助推档案管理现代化[J]. 档案学通讯, 2018(6): 9-14.

[33] 陈慧, 王晓晓, 南梦洁, 等.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分类——以赋能思维为视角[J]. 图书与情报, 2019(6): 118-124.

作者贡献说明:

陈慧:确定选题,提出研究思路,进行论文指导、修改与定稿;

南梦洁:搜集并处理数据,查阅文献,撰写与修改论文;

劉晗:提出修改意见,参与论文校对。

Research on Knowledge Transfer in Archives Instit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Tak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During 2018-2020 as an Example

Chen Hui1 Nan Mengjie1 Liu Han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2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办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遇到的来自政府、企业、自身等多方面挑战,进行现状梳理,探索出符合现阶段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行业特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作为我国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培养了一大批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推动了企业、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产学研合作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同时,行业特色型高校以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办学特色,为学校产学研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充分展示了行业特色型高校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合适载体。但随着新一轮高校调整,特色型大学与行业的联系变得松散,行业特色不突出,办学定位不明确,呈现了“多科化”、“综合化”、“去行业化”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传承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紧密契合行业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是一个决定学校未来的重要课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在现阶段面对的紧要问题

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仍未跳出重学术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的办学惯例,高校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创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有效结合,学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能力薄弱,学校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阶段,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主要呈现以下几大问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受到削弱,与行业结合的力度不足

一方面,原有学科特色不再具有优势,随着高校的学科设置及科研内容的同质化,压缩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优势学科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对于“211”、“985”等综合性重点高校的建设计划支持下,加剧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的弱化。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中,因学科的同质化设置而使企业、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余地加大,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相应行业中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即使行业中的已有校友也因学历深造的多元化,淡化了校友的归属感,因校友交流而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逐渐松散。

(二)新兴学科专业发展劣势明显,健全的学科体系尚未形成

行业特色型高校经过转型,在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新增并培育了新的学科,形成了新的学科布局。但由于曾经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历史所限,早已形成的窄口径、低覆盖的学科结构特色与新增学科往往难以交融互通形成体系;而新增的学科专业科研设施落后、优秀师资缺乏、综合实力薄弱,实力也难以在短期得到提升,与优势学科差距显著;文化、艺术等通识基础课程虽然纳入培养计划,在缺乏学科支撑的情况下,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均不能满足现代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单一,未曾建立与专业匹配的灵活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教育内容上,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新知识、新技术少,缺乏教育内容的新颖性;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专业课多,选修课、通识课少,缺乏选课机制的灵活性;教学活动上,知识的讲授多,研讨式、课外研究性教学少,缺乏学生思考、学习、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分布上,理工基础类课程多,人文社科类课程少,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此外,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孤立于高校的理论课程体系,企业没有与高校建立协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双师型教育人才匮乏

目前,高校的教师结构处于不断年轻化和学历层次持续提高的过程,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贯通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为教师队伍带来活力,提升学校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师行业经历普遍缺乏,教师培养体系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实问题,从而无法有效指导与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难以培养出复合型、拔尖性人才。原有的老教师,教育观念上普遍存在传统保守,强调“知识本位”,忽视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教学方法上较为呆板,缺乏实践教育手段,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从行业、企业里聘请具有工程、生产经验的兼职教授制度,在很多高校盛行,但基本流于形式,未在人才培养中系统使用,发挥应有的作用,双师型人才甚为匮乏。

(五)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制度不健全,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对于产学研合作各方而言,产学研合作是形式多于实质,各方之间缺乏完善的互通合作机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针对政府而言,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各级政府对产学研合作关注度增高,政策力度加大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条块分割同样严重,协同创新机制缺乏,难以形成对产学研合作支持的合力,造成资源浪费。针对企业而言,行业企业在经营中缺乏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长远眼光,只使用现成的、成熟的技能人才;在企业创新时,购买已研发成功的专利、技术方案等成熟生产技术。针对高校而言,高校政策历来都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申请纵向课题,而忽视甚至轻视以技术开发为主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主要表现于纵向项目在职称评定、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正面作用远大于横向项目,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教师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更忽视对人才有目的地培养。针对学生而言,以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参与时间短,程度浅,学生自身也不重视,没有强烈的实践意识,实习效果差。

(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教育目的单一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应重视培育人文精神,促进青年学生理想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人文精神教育有助于扩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启发形象思维,同时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独立、个性人格的塑造中,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1],而人文教育则解决怎么去做,为科技把握方向。无论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哪个阶段,倡导经世致用的专业性教育均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当下存在结构化缺陷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无法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独立个性、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灵魂落后与发展脚步”的现状,形成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之间的脱节和矛盾。

二、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从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轨迹看,既不能照搬以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沿用以获得职业技能,培养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建立以高校人才培养为主导,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企业为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载体,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形成精英化教育和专门化教育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具备基础知识宽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合作专业的广度与深度

一方面,完善学科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学科及专业的均衡发展。以强势学科带动弱势学科,形成符合区域及行业需要的优势学科群;以理科、工科带动文科,形成通识与专业交互、文理交融的行业特色群;以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带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主动调整和开设一批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学科体系。

另一方面,提高合作专业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以企业各层面的需求为抓手,基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相关要素,从信息、技术、科研、管理、人力等方面,展开多形式、多层次、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教育。同时,相关合作模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提高产学研的合作深度。例如在校企科研平台建设的同时,拓展利用行业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根据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应当构建以公共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为基础,以专业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为重要组成,以实践性教学贯穿其中的特色课程体系。实践性、应用性应当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主导思想,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开放育人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从有条件的专业中选择性的开设相关实践性课程,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将实践教育由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由学校内扩展到学校外,由行业内扩展到行业外,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建立灵活、可操作的寓专业教育于通史教育,寓分层、分类培养于模块化课程,寓实践性教学于课堂教学的特色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

产学研合作教师专业化程度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尽快建立具备科研能力、技术能力、实践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强化教师的产学研工作经验,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挂职,深入一线实践锻炼,获得企业在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增强个人技术研发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指导能力,拓展教师自我提高的渠道,从而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引入教学中,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其次,鼓励有经验的教师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借助企业之力建立科研、技术产品的实验场所、中试基地等,积极为企业科研创新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出谋划策,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高校将横向项目的经费总额、学生培养人数、专利申请数量等,作为专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最后,以聘任兼职教授或柔性引进的方式,将行业、企业中的技术、科研领军人物请进学校、课堂,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生导师,参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参与学生的课程指导,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建立以校企为主导的人才培养长效互动机制

产学研各方可以拓展与深化合作方式,共同提高双方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首先,各级政府在进一步鼓励产学研合作,提高覆盖面的背景下,保持扶持政策的体系化,通过制定相关的奖罚措施,对于产学研合作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注重政策扶持的有效性,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做好政策保障。其次,高校除了向企业输送人才以外,还可以配套提供研发条件,如科研团队,研发设备,研发场所等,提高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再次,校企在共建研发基地、研发中心,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所突破的同时,不断探索开放办学的新模式,通过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载体,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具体培养计划方面有所突破。最后,校企双方可以建立校企互通领导机构和校企合作管理实施机构,形成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保证高校与行业企业沟通的有效性。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行业特色大学十分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特别在“共同管理、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师资建设、平台搭建等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保障了大学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和实现实质性的融合”[2]。

(五)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培养双统一的优秀人才,即行为、修养、信念、人格的道德性的统一,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求索的统一。“科学技术进步了,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一种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却往往被人忽略了,‘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观念悄然滋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科学教育一跃而升到了最高的位置,而人文教育则从原有的鼎盛时代一步一步地滑落到了最低点”[3]作为21世纪新形势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特别是工科背景的高校,应当在已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寻找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结合点,实现人才培养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改革,改进课堂教育,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与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学科间的融合,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待知识、创新和科学的态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知识、技术创新基地和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摇篮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抢抓机遇,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将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转化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作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德秀.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5.

[2]钟秉林,王晓辉,孙进,周海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4-9.

[3]文辅相.21世纪的大学教育目标:高科技水平与高文化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5(6):6-15.

收稿日期:2014-10-15

作者简介:朱箭容(1982-),男,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教管理、教育法、行政法研究。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企业在加强科技自主创新的同时,逐渐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致力向产学研合作方向发展。目前,通过与国外经验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传统生物企业生产、学习和研究模式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重点研究高校教育管理,加强生产与研究技术结合,探索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新模式,建立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通过企业平台建设提高技术人才实践能力,采取合理措施提高生物技术人才的动手能力,并建议政府牵头建立以科研院所和企业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学研;存在问题;措施

1 我国产学研合作背景与发展现状

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都在为生物产业的发展做出安排,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产业与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30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批准并颁布了几项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及若干规划,以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实现产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大型生物企业的产业基础即将建立。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代,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逐渐加强,并日趋成熟。产学研合作已成为科技、教育、生产部门合作的重要纽带与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中国共產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表明,我国产学研合作已从各地自发探索阶段上升为具有高度民族理性的战略高度[1]。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具体表现如下:①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主要形式之一;②产学研的合作日益成为各种创新主体的内在需求;③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④产学研合作形式逐渐稳固;⑤产学研合作逐步向深层次、立体化发展。

我国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业、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产值以每年22.9%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总产值约为2万亿元,大型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50亿元,小型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产业培育、市场应用、生物技术发展产业在我国具有一定基础。未来几年,我国生物产业将进入一个战略机遇期,也是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世界经济信息化之后,生物产业将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大型主导产业。

2 生物技术型人才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

生物技术在我国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生物加工和其他行业领域。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环境、健康、食品和能源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培养优秀的生物技术人才将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与产学研相结合,适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这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趋势一致,深受越来越多人关注[2-3]。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有显著影响[4]。在当今社会,很难培养出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技术人才,而生物技术是一个复合高科技领域,具有专业性强、实用性强、更新知识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通过生产、学习、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生物技术人才,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研究合作的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发展模式、技术转移模式、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合作建设实体模式与传播模式、技术联盟模式、公共技术平台模式等,根据国家产学研的模式分析,产学研结合模式是培养生物技术人才的重要模式。

2.1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在生物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用的必要性

2.1.1 强化专业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有利于综合型人才培养

为了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现代社会应用生物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独立能力,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思考能力,以及更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等。学校应通过生产、教学和科研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可将具体生产工艺遇到的问题结合课堂教学供学生学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通过分析企业生产存在的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渴求和研究,提高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1.2 促进企业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学校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生产技术升级缓慢、技术落后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不能及时掌握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信息,而许多高校缺乏规模测试平台,导致一些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脱节,高校教育无法快速转型。为了促进早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和高校可以充分合作,通过创新生产方式,学习与研究相结合,从而促进高校科研开发和生产,研究机构为企业、高校检验应用提供平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促进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展科研项目,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促进高校发展与现实相符的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技术质量培养[5]。

2.2 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企业对产学研的意义认识不够

虽然政府管理部门大力提倡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结成产学研联盟,以促进技术和市场的结合。但大多数生物企业在这方面认识不够,对产学研给企业带来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认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更注重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等短、平、快的竞争手段,投入较多的资源在促销、招商、广告等方面,但技术上的投入不足。这是一种典型的重营销、轻技术的企业经营理念,虽然在短期内能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迅速产生利润,但从长远来看,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和核心技术支撑。在产品利润高的情况下尚可维持,一旦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饱和,需求萎缩,必将导致价格战,盈利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亏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企业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必将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应做出调整,在保持营销投入的基础上,以产学研来推动和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市场和技术两条腿走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2.2.2 高校与企业缺乏实质性合作

部分地方高校、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停留在口号宣传,只注重执行中的表面形式。大多数模式仍然停留在企业和学校签订“产学研协议”和“教学实践基地”挂牌。忽视生产技术人才培养研究的内涵,出现合作方向不明确,与相关企业没有长期合作;或者是企业水平低、技术含量低,学生只是试用期或就业才会到企业,无法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2.2.3 高校课题研究与市场相脱离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有了大幅增长,承担的课题越来越多。但所承担的课题研究多以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为主,基础性和共性较强,与具体企业的具体产品、具体技术相关性较低,离市场较远,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化多处在游离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增长,科技研究受到市场趋势的影响。高校科技人才在应用研究、促进经济建设、基础研究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高校没有市场洞察力,即使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很难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虽然许多课题来源于实际生产,有着广泛的社会进步和应用,但不适合我国目前的生产水平,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一些科研成果在企业不易投入生产,即使产品经过检测合格,投放市场后反映不好。因此,高校和科研单位需要进行反思,研究的课题应从市场中来,需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到市场中检验,而不是为科研而科研,闭门造车,做无用之功。

2.2.4 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缺乏积极性

企业是一个具有一定功利意识的团体,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首要目标。大多数企业不能准确认识企业经济发展方式、产学研带来的积极作用和长远效益。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中,企业对见效慢的项目不看好,只注重快速发展的项目。大多数企业缺乏对科研项目合作的耐心,研究进展缓慢、成本高,经常因为资金减少而中断合作[6-7]。

2.2.5 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制度不完善

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由于大多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没有相关机制政策的指导,缺乏相应控制制度。口头约定,签订合同执行,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和第三方评价机制。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与合作效果,受到无政策保护、利益保障的严重影响。

2.3 健全产学研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2.3.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采取被动态度,没有主动承担支持和引导产学研的责任,迫切需要弥合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差距。因此,政府应为产学研的长期发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建立配套政策,鼓励企业产学研结合,如项目定位、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及项目成果转化奖励等,这样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伙伴将彼此受益。通过产学研模式,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得到部分技术资金支持,高校教师得到科研项目资金扶持,学生和技术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生产实践机会。其次,政府必须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明确和规范各方的目标、要求、任务和合作,以实现产学研合作成果,使各方都能享受到长期效益最大化。最后,政府要定期对生产、学习、研究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使课题项目各方都能良好发展与实施。

2.3.2 企业参与建立符合產学研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学生接近毕业时才开展社会实践,完成与企业相结合的学习任务,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生物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建立产业新模式时,学校和企业需要参与研究整个过程,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让学生意识到与不同机构结合生产的重要性,实现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为产学研发展保驾护航。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定期到学校实习和参观,不断提高生物技术专业技能。根据自身的就业方向来确定社会实践内容,并在合适的企业中进行在岗实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提前适应社会,有利于社会发展,也有助于学校增加就业。为了适应企业的需要和专业发展,学校应建立专业发展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理论知识学习、实习等,学生不仅提高专业技能,而且还逐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该模式在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3.3 建设一支符合产学研要求的领导队伍

带领团队实施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教师,建立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高校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热爱工作、努力工作,满足产学研模式的基本需求。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仅能提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信心,也能提高学生对校企合作的信心。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教师培训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积累学习,积极参与不同企业的实践和锻炼,可以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此外,高校还可以为企业员工开发新的技术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4 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加强人才管理

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使科技成果转化陷入困境。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与技术没有成熟和规模的产业基础设施,让项目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人员和技术创新设备投入巨大,大多数企业缺乏先进的应用技术和技术人员支持,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研发方面都面临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因此,科研机构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必须开展持续性合作。在产学研模式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设备优势、人才优势,资源共享,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组织,从而形成“市场—研发—效益—多研”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成长纽带,使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成熟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为了使学生在每个环节获益,学校和企业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管理。合作各方应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注重生产、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培养人才。了解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还应派技术人员到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交流。只有通过深入交流,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成熟度,从而使各方达到平衡。

3 结语

正视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让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三方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建议政府完善机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并在高水平教学与企业充分参与下,研究开发符合生物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强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严格管理,让生物技术人才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发挥巨大作用,弥补地方院校在创新教育应用方面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加强生物技术型人才培育,达到满足市场要求的同时让产学研合作各方实现共赢。

参 考 文 献

[1]雷翔.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简述[J].中国安防,2011(12):13-18.

[2]罗道全.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与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1):62-64.

[3]冯致,许晓明.亚太国家教育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与我国的模式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99-103.

[4]陈丽萍.产学研一体化是探索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新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0,(9):50.

[5]魏明,薛正莲,杨超英,等.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25):245.

[6]顾伟忠,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21(1):74-78,86.

[7]何满辉,赵宏霞,万君.通过产学研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94-196.

[责任编辑:邓进利]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产学研的内涵

目前, 在学术领域关于产学研的内涵主要表现在生产、学术研究、科研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共同结合。在日常的学术研究过程当中, 根据社会生产以及发展的需求进行必要的研究方向的调整, 从而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实施产学研结合过程当中, 不仅需要借助社会、经济、学校等诸多领域的资源共享, 更需要在必要的制度、政策方面予以保驾护航。因此, 如何促进产学研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科技管理领域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我国产学研结合发展的现状

产学研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过程当中一个主要的方向和问题, 但是, 从目前来看, 在产学研结合的层次、效果、理念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产学研结合的层次有待强化。在整个产学研结合过程当中, 低层次、浅层次的结合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表现在很多高尖端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转化。这不仅造成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浪费, 也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正向循环。因此, 在今后的产学研结合的过程当中, 如何避免低层次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 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有待与时俱进。目前, 我国正在积极的提倡“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 如何进一步的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可持续理念显得尤为关键。从目前来看, 我国无论是在制度方面, 还是在必要的跟进体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产学研结合的理念缺乏必要的人文性和可持续性影响了产学研结合的效果, 也不利于产学研科学发展。所以, 在今后的产学研发展过程当中, 有必要在结合理念方面进行强化。

最后, 产学研结合的路径有待多元化发展。在进行产学研发展过程当中, 一直以来主要是在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必要的产学研。高校在日常的教学中还需要负担必要的课题研究, 这就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产学研结合的效果。再加上, 缺乏与社会的互动, 对社会的需求无法进行有效的捕捉。因此, 在今后的高校产学研改进过程当中, 有必要在方式、方法、路径等方面进行丰富和完善。

总之, 当前, 产学研结合和优化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从这些不足出发, 提升产学研结合的思路和效果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

三、产学研结合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上文中主要探讨了当前在我国产学研结合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 人才的缺乏。目前, 从整个科技发展来看, 围绕产学研结合的相关人才, 无论是在人才的培养广度方面, 还是在人才的培养深度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人才培育以及知识共享等诸多挑战面前, 我国所面临的人力资源显得尤为的不足, 影响了整个产学研结合的效果。因此, 加大该领域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是今后提升产学研结合效果的一个主要方向。

其次, 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在进行产学结合的过程当中, 我国在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必要的产学研结合, 权益的分配以及权利人的权益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滞后性, 也影响了产学研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今后的产学研结合的体系保障方面需要进行必要的完善, 避免由于体系不完善而影响了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最后, 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有待改善与革新。在今后的, 产学研发展过程当中, 环境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 无论是在产学研结合的外部环境方面, 还是在产学研结合的内部环境方面都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也影响了产学研的深度发展。所以, 围绕产学研环境中的不足, 进行环境的优化和提升是今后该领域改进的主要方向。

总之, 无论是外部环境原因, 还是内部体系以及人才方面的原因都影响了产学研结合的深入发展, 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为今后的产学研结合和优化提升了发展方向。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优化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的提升产学研优化发展水平,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 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 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在今后的产学研优化的过程当中, 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重点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有效的推进产学研人才资源之间的共享, 更好的满足产学研领域人才的发展;另一方面, 还应该加大对岗位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在整个产学研结合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人才不足的挑战, 提升岗位人员的技能与综合素养, 特别是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强化。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未来产学研人才的发展要求。总之, 只有必备相关的人才基础才能够更好满足产学研优化发展需要。

其次, 完善必要的产学研制度体系。在今后的产学研优化改进和提升过程当中, 制度体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我国应该对现有的产学研体系进行优化和提升, 现有的制度体系中的不足进行完善;另一方面, 还应该在借鉴研究成果和欧美国家发展经验基础上, 对现有的产权制度体系, 尤其是后勤保障体系进行必要的完善与改进, 最大限度的去掉所存在的不利因素, 有效地推进产学研的深度发展。只有这样, 产学研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学研结合过程当中, 应该将科研开发, 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动力。只有以创新作为重要的驱动力, 产学研结合以及社会成果转化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另外, 还需要遵循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学研发展的基本规律, 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 尤其是避免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只有把握了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规律, 产学研结合才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尤其是, 我国政府和地方应该将产学研结合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一项主要服务内容。通过搭建良好的平台, 优化人才服务、平台服务, 才能更好地助力产学研的科学发展。

再次, 注重共享平台的实施。在今后的共享平台实施过程当中, 产学研是今后实施的主要方向。可以将生产、学术、研究之间进行有效地对对接, 避免由于衔接不畅以及各环节之间的信息闭塞影响了产学研结合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 有效的提升产学研结合的效果, 不仅需要平台的共享, 更需要在必要的技术方面进行最大化的提升。只有这样, 才能够有效地满足产学研深入结合和发展要求。

最后, 革新产学研优化理念。在今后的产学研优化过程当中, 优化的理念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注重理念的革新和发展。在今后的改进过程当中, 一方面, 将人才为本的理念进行融入。所谓的人才为本就是将人才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断地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奖励和激励力度, 为促进创新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另一方面, 还应该注重可持续的发展。在进行产学研结合过程当中, 一方面, 要注重从社会的需求出发, 进行科研成果的选择和科研项目的立项。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有效地满足科研与时代需求的匹配性。同时, 还应该对科研成果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 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 更好地满足科研与时代发展的共同进步要求。总之, 为了更好的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以及促进我国未来产学研结合的效果, 需要在必要的制度体系、人才培育以及理念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从而进一步满足其未来的发展要求。

五、结语

产学研结合和发展是今后各领域获得更大的提升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限制, 我国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不足。本文尝试探讨了限制和影响产学研结合的诸多因素及今后的具体改进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今后我国产学研的结合在现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 产学研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很多高校与科研单位立足于自身的学术科研优势, 积极地推进产学研的深入结合与发展, 但是,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产学研的结合效果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尝试探讨今后的产学研优化策略。

关键词:产学研,优化策略,新时期

参考文献

[1] 王璐璐, 张卓, 刘一新.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优化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 2018 (8) .

[2] 刘楠, 孙艳春.“产学研用”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3 (1) :13-14.

[3] 程龙, 杨明厚, 张强中, 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优化产学研合作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 2017 (3) :80-82.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如何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索的课题。产学研结合正好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总结现有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地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产学研结合就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其研究生而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结合,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滞后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产业园已经开展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批产学研基地大多是基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以以知识灌输为。

2.企业指导老师资源不足

一方面,現有产学研基地建设中,遇到了企业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一般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具有经济管理类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而且大都居于领导岗位,不在科研第一线。加之,这类人员往往本身也承担着大量的企业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也存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由于企业通常并未专设研究生导师这类的岗位,更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要求,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中研究生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3.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受限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产学研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需要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多形式、多功能,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用学结合”原则。一方面,研究生学习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研究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有针对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方式,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多利益主体共赢原则。不同利益主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为决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实验、出论文;而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产业化问题。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行为。产学研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应当从制度、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高校和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大平台。只有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共赢与共享。

最后,制度配套原则。为了保障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比如,产学研基地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考核以科研和教学工作量为导向,企业中往往又没有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这些问题的很好解决,需要完善现有制度,以此作为推动基地建设的保障。

三、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三是邀请企业中实务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调研与毕业论文,同时完善企业导师的聘任与薪酬管理制度。产学研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咨询服务。同时,由于产学研基地往往没有明确设置企业导师岗位,为了让企业导师切实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在产学研基地应设立相应的企业导师岗位,完善现有的企业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落实企业导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真正做到企业导师的责权利相一致。

四是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采用灵活的选修课教学方式。部分选修课程可以放在产学研基地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而且还有利于请企业导师参与选修课的教学,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产学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增加实践应用的考核环节,强化研究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以产学研基地名义每年发布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与企业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联合招标课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需要解决的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是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基地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完善产学研基地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张维宾.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7-59.

[2]胡常伟,毛宁,陈新度.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63-165.

[3]胡立,罗尧成,田蔚风,徐琳,林佳.英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67-71.

[4]郭福.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谈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4,(2):27-28.

[5]李晓明.试析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31-34.

产学研动画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对实践应用要求更高的设计学科来说,加大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是提高专业人才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更有利于整合各类学科资源,集中师生精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设计学科校内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校内资源挖潜,发挥教师社会资源,整合专业优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实践环节。

关键词:设计学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构路径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强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和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内容。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举措的进一步落实,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紧迫的任务是如何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构并积极发挥其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构的意义

(一)是完成国家高校扩招任务的基础保障

国家在《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是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大学扩招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是合理调控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扩招不是目的,借扩招压力,探寻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才是关键,因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构是重要的保障和基础。

(二)是提高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现代大学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大学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寻求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课题。

(三)是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以“创业带动就业”展现了我国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发展方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构的实质就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节奏和主动迎接未来职业市场挑战的能力。当下的高等教育强调与市场需求密切联系,尤其是国家这几年特别注重应用型教育的重要性,鼓励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更是以实践应用为特点,通过实际项目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们的就业能力。

二、基于实践教学问题

成立的我校设计学科创新实践平台近年来,在扩招影响下的各类高校各类专业普遍面临缺少大规模、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平台,尤其是在艺术设计类学科中,实践平台建设速度慢、质量低的問题逐步凸显。对我校来说,设计专业校外实习企业接纳学生数量少,交通路途时间长,教师缺少指导学生的实践动力,学生实践质量不高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体现在: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模式缺少创新,数量不足;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不够,融合教学内容引入社会实战的项目较少;设计专业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设计成果转化弱;以项目研发带动实践教学、以师生实践完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师研究水平不足;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不积极,成绩不理想,等等。

我校在2015年成立的设计艺术研究院隶属艺术与设计学院,是为探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学生校外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以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为基础而成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综合平台。研究院的建设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目前有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品牌策划与经营管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和展示策划与设计执行等若干研究平台。各平台下设专业教师主导的系列工作室,涵盖了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所有设计专业,参与专业教师17人。进入研究院实践过的学生已近400人,并且随着各类实践项目的不断引入,大量创新实践项目与研究项目不断融入课程,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三、我校设计学科创新实践平台建构的路径探索

(一)明确创新实践平台定位

创新是设计艺术的灵魂,创新实践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操作能力。我校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着重分析市场与行业对设计类人才的专业与综合素质要求,用于辅助专业实践教学,基于前瞻性的市场需求研究来促进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完善。平台建设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执行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将课堂实践教学延展到课后,打破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局限,弥补学生参与校外基地实践机率较小的不足。

(二)优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参与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17位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程涉及学院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5个专业以及展示设计方向,所涉及的相关专业实践课程近40门。研究院鼓励教师积极引社会实践项目进课堂,支持教师实践项目在校内结合课程开展,要求教师带学生参与设计全过程。通过实践过程中的检验和总结,对相关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进行修定与完善,对各课程之间逻辑递进的研究与调整、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探讨、实践模式的多路径探索等改革内容进行优化。逐步形成了基于项目实践的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使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时代性。

(三)推行工作坊制实践模式

研究院扶持和推动教师专业工作室的建设与运作,对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有热情,教书育人口碑好,社会资源丰富,针对课程的实践项目多、社会影响力大的教师优先提供院内场地,给予工作室建设支持。以工作室为载体,密切关注地方创意产业发展新动向、新政策,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改革。以实战项目促进实践教学创新,将学生团队建设与企业项目实践有机结合,将教师指导与学生实战相融合,以更为灵活的工作坊制管理方式,探索人才培养规格与从业能力要求的“零距离”对接[1]。

(四)加强实践项目特色监管

研究院对教师实践研究项目严格把关,支持研究型项目引入,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标准评估项目。要求各工作室强化主题性项目研发,提升项目的含金量。目前已形成针对VI视觉设计研究与应用、“90后”人群水杯研发、主题会展环境设计、城市可持续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等专题性的师生研发团队。研发的VI视觉系统应用成果在我校图书馆室内环境、大学生创业产业园、财税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等办公环境中得到应用和展现。例如,系列水杯作品获得批量投产,受到市场欢迎。

(五)强化师生同台实践成效

鼓励专业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实践,强调师生传帮带作用,把技能培训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在实战项目中培养职业技能,又通过团队分工协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强化学生的行业意识、服务意识,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设计伦理观,进而整合学生的三大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核心竞争能力。先后有7位学生获得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资格证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业就业能力。

四、我校设计学科创新实践平台取得的阶段成效

(一)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实践平台模式的建构

利用校内资源整合构建实践平台,有利于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源共享,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校外行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起到互补作用。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规划、社会调研、同企业洽谈、方案设计、材料选购、施工跟踪、后期服务等具体实践环节,感受专业实践服务过程,强化了专业能力培养目的。学院通过实践教学,理顺了“学”为主体,“研”为核心,“产”为落地的产学研关系,凸显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地位,强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质,实现了专业特色的一体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二)凸显了学科交叉和专业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优势

设计艺术研究院的实践业务范围涵盖建筑学、设计学、管理学、文学、戏剧与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涵盖了艺术与设计学院相关的5个专业以及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和旅游规划设计院等多个学院的多个专业,通过项目协同专业发展的积极效果明显。同时,强化学校财经类背景的实践教学优势,鼓励各项目进行中创造机会发挥学生们的创意策划能力,展现商科背景下设计类学生的商业意识,并潜移默化地融入实战创意之中。通过项目实践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校际学生联合组队研究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专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以项目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和师资科研水平提高

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項目实战环境,通过师生共同解决项目中的各类难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意执行能力,进而以项目实践和任务驱动助推教师完善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以项目研究提升教师个人科研能力,从而提高了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2015年以来,平台教师获得教研教改项目12项,其中省级项目6项;科研项目25项,其中省级和教育部项目8项;发表科研论文17篇;发表设计作品及美术作品16件;获得设计专利17件。

五、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对其他艺术类高校的借鉴推广价值

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对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相关机制建设、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实施、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落实、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一)良性发展的校内创新实践平台模式建构

建构校内创新实践平台是对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教育和创业实践锻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校内创新实践平台搭建——吸引专业教师组建工作室——引入社会实践项目——吸纳学生参与项目实践——项目把关与过程监督和总结——促进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变革——提高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完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构建,形成创新实践的良性发展循环,最终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升。

(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功对接

艺术设计学科的特色在于应用,设计类专业的强项更在应用,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理想模式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应用教学。本平台理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各工作室之间相互分工、互相协作,以实践平台项目为依托,使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践平台转化为设计服务,又能够通过具体项目植入课堂教学,促进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促进交叉学科关联,进而全面提升设计类专业育人质量。

(三)以社会实践项目为载体打通校内“三大课堂”界限

将设计专业课程的课堂实践内容延伸到第二课堂,通过校内资源平台整合,结合具体项目强化实践过程,进而联动学生第三课堂,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实践的良好局面,助推第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在第二、三课堂,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设计竞赛、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及学术报告会等活动,为学生项目的深入推进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业源动力;以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拓宽学术视野,营造研究型学习氛围;以校内平台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四)提高专业学生未来自主创业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

创新实践平台响应国家“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创业只有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才会更具持续力和发展潜力。CDIO代表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强调的是“做中学”的理念[2]。多年来,设计艺术研究院始终将CDIO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专业教学和项目实践的过程之中,从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四个层面融合知识体系、技能实践、职业操守、团队合作、工匠态度等内核,强化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钻研态度,培养专业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五)促进师生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项目申报的积极性

产品设计工作室以学生团队为主体设计的“漫仔创意桌面水杯”系列入选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呷哺呷哺”餐饮连锁店的活动礼品,企业定制了19.8万个,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项。先后在本平台实践的学生中有70人参加了12项全国、省、市级专业赛事,获得包括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46项荣誉。已有4位教师申请到17项产品实用新型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各工作室完成横向课题43项,涉及金额866.267万元;教师获得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都在逐年增高。同时,教师们将研究内容转化为教学资源,使课程既不脱离理论,又能与前沿知识有机结合,丰富了实践教学经历,提高了师资整体水平。

六、结语

通过4年的努力,我校设计学科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逐步体现出其定位价值和作用。艺术与设计学院以研究院为依托,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现代创新实践教学理念。通过平台建构与持续实践,围绕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工作坊制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加强课堂实践环节的延续,以社会实际服务项目为基础,探索第一课堂的延伸可能,以贯通一、二、三课堂为引导,将学生的知识拓展训练移植到课后的项目实操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意识和综合执行素养。

参考文献:

[1]傅婧.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68-71.

[2]周细林.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产业创新研究,2020(18):39-40.

作者简介:杜肇铭,硕士,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上一篇:传统软装饰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配电自动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