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信息平台范文

2024-07-10

统一信息平台范文第1篇

硬件平台方面:新购置两台小型机,所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全部移植或新建到这两台小型机上,这两台小型机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区(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资源,采用虚拟分区),其中数据库分别占用两台小型机的各一个分区(此两分区配置根据需求,分配足够的资源,配置比别的分区高些),其余的分区作为应用服务器,各分区全都连接到统一存储的设备上。

软件平台方面:统一数据库为IBM DB2或ORACLE,统一中间件为IBM Web Sp here或ORACLE WEBLOGIC。其中数据库的两个分区部署成两个实例互备方式,其中一个实例部署用友烟草和用友审计的数据库,另一个实例部署东南融通和东软的数据库。其余的分区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分配。如果东南融通和东软的数据库希望单独部署,则部署在原先的核算系统的设备上。

综合考虑平台运行性能和投入成本,规划高端和中端两种方案建设财务信息系统统一硬件平台,即分别为两台高端机方案和一台高端机一台中端机方案。

在高端方案中,财务信息系统统一硬件平台环境将由2台IBM Power 770小型机、一个IBM Blade Center E刀片中心及满配IBM HS22刀片服务器。2台IBM Power7 7 0小型机(主机1和主机2)基本配置为24C256G。一个IBM Blade Center E刀片中心,满配14台IBM HS22刀片服务器。

在2台小型机上部署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划分动态分区。每个分区部署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所有数据库实际存放于共享存储,不同主机的对应分区组成双机互备集群,分别做为对方的备份机,如果其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另一台主机会自动接管故障主机的IP地址、卷组等资源,保证系统继续正常运行。

刀片服务器可以采用VMware、微软Hyper-V、IBM WVE等技术进行虚拟化配置,在虚拟化系统之上部署财务信息系统统一应用集群。根据应用系统需求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分配,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系统稳定性。

在中端方案中财务信息系统统一硬件平台环境将由1台IBM Power 770小型机、1台I B M P o w e r 7 5 0小型机、一个I B M Blade Center E刀片中心及满配IBM HS22刀片服务器、1台IBM DS5300磁盘阵列以及2台IBM B24光纤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共同组成。

I B M P o w e r 7 7 0小型机基本配置为24 C2 56G,IB M Pow er 75 0小型机基本配置为16C256G。一个IBM Blade Center E刀片中心,满配14台IBM HS22刀片服务器。磁盘阵列IBM DS5300配置16块300G硬盘,裸容量4.8T,用来统一存储财务信息系统数据。主机、磁盘阵列通过光纤交换机互相连通,形成SAN网络。

刀片服务器可以采用VMware、微软Hyper-V、IBM WVE等技术进行虚拟化配置,在虚拟化系统之上部署财务系统统一应用集群。根据应用系统需求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分配,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系统稳定性。

在2台小型机上部署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划分动态分区。每个分区部署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所有数据库实际存放于共享存储,不同主机的对应分区组成双机互备集群,分别做为对方的备份机,如果其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另一台主机会自动接管故障主机的IP地址、卷组等资源,保证系统继续正常运行。

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以应用项目为切入点是推进集成整合共享的重要手段。国家局要求今年要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随着行业改革发展,资产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业务流程更加复杂,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在统一行业会计核算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推广实施资金监管系统和在线审计系统,积极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系统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的融合,努力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于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支撑作用。我们这个设想就是适应当前集成整合的需要,规范硬件平台建设,在集成整合应用上下功夫,做到采取“大集中、一体化”的建设模式,统一技术路线、技术架构、技术平台、技术标准,支持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完全满足国家局和省局对财务信息化的要求。

摘要:目前海南烟草商业企业财务信息系统项目上线繁多,为提高海南烟草财务信息系统运行能力,改善财务信息系统运行硬件环境,打造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财务信息系统运行平台,拟对财务的所有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平台整合以达到资源合理分配化、管理清晰化、维护简单化的目的。本设想是建设海南烟草全新的财务信息系统统一硬件运行平台。

统一信息平台范文第2篇

财务管控模式即公司的财务管控体制, 指的是公司的整体财务把控, 从集团利益出发, 着眼全局, 将子公司短期内经济利益与集团发展目标有机结合, 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目标的实现。部门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分工, 主要在企业集团重大财务决策权, 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管理和资产处置权收益分配权。根据企业集团财权配置的方式不同, 财务控制模式分为“集中管理模式”“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和“集权与分权基础上的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结合”。

一、某企业集团情况介绍

某企业集团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其主要涉及药品的研发以及生产和销售, 企业创建于1995年, 多年来经过企业自身的努力发展和创新, 在政府的支持下, 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以集团的形式存在。并于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成为某省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该企业实施集团化运作模式, 优化企业管理。目前该集团旗下有7家生产企业, 医疗板块已拥有6家医院, 全资和控股子公司还有30余家。

二、某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中遇到的问题

该企业集团的多元化业务遍布多个省市地区, 因此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业务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 经济的迅猛发展, 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壮大, 使得集团不得不面临各大风险并存的情况:

(一) 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 缺乏信息共享

集团企业不同于传统中小企业, 集团往往比较庞大, 部门众多, 甚至一个部门又下设几个分支,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部门间沟通不畅的问题, 都是在为企业的利益服务,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就会造成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甚至工作出现纰漏, 给集团利益造成损失。

(二) 集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对于大型集团企业来讲, 人才更是企业发展重要的资源, 尤其是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 财务管理有其特殊性, 对人才的要求往往更高, 而目前集团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集团财务人员的素质偏低, 甚至部门财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培训, 自身的技能只限于日常的财务核算, 这对于现代化集团企业来讲就是一个桎梏, 也是不利于集团财务发展和稳定的。

(三) 集团信息化财务管控平台技术有待完善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 信息化财务管控平台已经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 但目前集团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化财务管控平台技术方面的不成熟, 这一方面制约了集团财务管控效率, 另一方面也成为集团发展的一个阻碍。不断建设和完善集团信息化财务管控平台是集团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集团财务管控平台建设基本原则

集团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都是实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这也是任何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因此, 集团财务管控平台建设的首要原则也是财务管控平台要服务于集团整体战略目标, 要有利于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获得, 有利于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 集团财务管控平台建设与设计要从整体利于考虑, 从集团整体利益出发, 让财务管控平台不断服务于集团整体以及各个子公司;最后, 集团财务管控平台要不断完善技术建设, 保证信息集成, 减少平台漏洞, 规避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不断提高集团财务管控平台的建设水平。

四、某企业集团建设统一的财务管控平台

“适度集权”统一财务管控平台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 集权、分权结合, 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集团中杜绝“一言堂”现象;

(2) 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实权人员的任免, 由集团和子公司管理层共同决定;

(3) 集团财务管控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应变更加灵活;

(一) 某企业财务管控平台目标

通过统一财务管控平台, 实现集团内部资源优化配置, 从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要素以及财务管控方式入手, 不断规避财务风险, 提高集团财务风险抵御能力, 为集团发展蓄力, 实现集团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

企业财务管控目标:

(1) 构建一种模式:围绕集团利益, 以集团为中心, 统一进行管理, 集中配置资源, 实现财务风险的规避, 建立集权与分权结合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2) 打造一个总部:集团要明确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和定位, 优化组织结构配置, 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做到各部门职能明确、制度完善, 为集团的发展和战略财务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3) 完善四大体系:完善预算、资金、税收筹划及风险管理四大体系;

(4) 夯实三项基础:夯实会计核算、财务制度及信息系统三项基础;

(5) 造就一支队伍: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才队伍。

(二) 某集团统一财务管控平台建设的具体步骤

首先, 启用统一集团财务信息化平台, 实现核算应用层能够做到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提高企业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规范管理层的管理行为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一致性水平, 提高企业集团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整体水平;加强监督控制层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财会管理能力, 提升企业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和应用效益。

其次, 加强预算管理、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和资金管理都是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进行的保证, 加强预算管理、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对企业集团十分重要。

加强预算管理首先要全面协调各部门单位, 明确各部门管理层级与经济关系, 将各部门具体工作任务以及目标进行分别预算, 制定切实有效、能够落地的科学预算。同时, 在预算制定中, 要划分各部门职责, 从整体上降低预算制定成本。此外, 预算制定后, 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问题纠正, 一旦修订完成, 要保持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集团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预算, 确保集团财务稳定。

财务预算是对未来一个时期内集团财务支出和收入的预估, 根据上一年度的情况, 充分考量这一年度的具体情况而指定的。财务预算遵循集体决策原则, 财务预算的制定要围绕集团发展目标, 对集团有充分了解, 进行科学的制定与落实。集团预算是对整体集团财务状况的整体了解和评估, 因此, 实施对象不仅针对集团本身, 对于下属各个子公司都要遵循集团的预算决定, 建立良好的预算管理制度, 做好财务风险预案, 最大限度地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预算管理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 实施对象由集团本部, 集团下属企业, 集团下属企业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建立良好的预算管理制度, 可以给企业未来执行预算提供更明确的指南, 减少执行与考核的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摩擦, 减少财务风险。

集团应设立总部资金结算中心, 强化集团整体财务管理, 对整合集团进行统一的财务结算与管理, 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降低财务核算成本, 避免财务混乱与贪腐, 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资源效率, 强化集团内部控制, 不断完善集团内部管理,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增强集团整体的风险抵御能力。

把预算、资金、风险三个重点子财务管控体系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逐步细化完善差异化管理, 在成员企业活力与资金效率之间建立科学的结合点, 充分释放内部资金的运转能量。

最后,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 逐步推进各个财务管控条线的优化和完善工作, 通过梳理各管控条线的制度和流程, 全面系统构建集团财务管控体系, 保持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的完整性、合规性和先进性, 大力推动财务管控体系有效实施、根据实施过程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和持续优化

(三) 统一财务管控平台建设实施注意事项

(1) 制度是建设的基础。在集团统一财务管控平台下, 制定建设是基础, 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增强制度的实效性, 以制度为保障, 明确细化平台运作模式, 通过制度完善平台建设。

(2) 不断做好信息化保障。集团统一财务管控平台作用的发挥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 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企业集团管理信息系统, 使财务数据传输渠道畅通, 同样保持财务数据真实完整。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实现平台统一管理, 提高效率, 减少信息遗漏。总之, 通过信息化手段, 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保证财务数据完整、及时, 是有效实施财务风险管理及时的基本保障。

(3) 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中对于财务人员的管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公司财务人员方面要重视对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组织员工参加培训或者参观学习各种学术交流会, 参加社会活动,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综合性很高的财务专业人员让每一个财务人员都能熟悉财务部门的各项工作, 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为了达到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企业集团必须要对会计人员实行统一的管理, 保证整个企业的管控效率, 促进财务制度的更好实施。在这些财务制度当中可以采用会计人员委派制, 集团总部向各个子公司委派财务会计人员, 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向各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由财务总监来监督和审核各公司的财务报告, 分析各项财务数据, 做出重大的财务决策。这样可以使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有更为及时地了解, 有效避免各个子公司的管理层在一些重大经营活动中的决策失误。同时也可以及时有效地防止子公司财务人员违背企业集团规定进行对外投资, 对外担保的不良现象发生。

五、结语

集团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集团的发展好坏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统一财务管控平台的应用有利于加强集团内部控制, 加强集团财务管理效率, 促进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多级复合结构, 不再是单一结构的经济组织, 所以组织结构多、层次复杂是其主要特征, 这也使得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控变得尤其复杂。而且企业规模大, 员工众多, 这些特征都使得对企业集团的有效管理成为一个老难题。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多元化的利益主体, 集团逐渐进入了“规模大型化、业务分散化、股权多元化、地区广域化”的阶段, 为了避免弱化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级、降低管理效率等问题的发生, 要不断加强集团管控平台建设, 同时, 为了实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保证集团管理效率和管理效能, 避免“诸侯割据”现象的出现, 要不断加强集团管控, 充分发挥集团管控平台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整合可利用资源, 构建集团统一财务管控平台, 有利于实现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 强化管控平台建设。

关键词:某企业集团,统一财务管控平台,建设,应用

参考文献

[1] 相成.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思考[J].辽宁经济, 2018 (7) .

[2] 孙旻.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J].财会学习, 2018 (19) .

[3] 黎晓琦.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结合[J].管理观察, 2018 (19) .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

统一信息平台范文第3篇

在这种形势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即系统平台本身在区域内民众健康维护、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卫生行政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能发挥的作用,反而上升为更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然而,截至目前,对于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这一现实问题促使孙卫开始思考区域卫生化平台的分级评估问题。

《中国医院院长》:根据您的实践经验,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是什么?

孙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并不单纯是一个信息网络工程。软硬件配置、机构互联互通、就诊记录共享,仅仅是完成信息工程施工的阶段性成果。真正意义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除了信息工程按质量标准完工外,还必须与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卫生行政管理实现无缝对接。

然而,综观近期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很多项目存在着“重信息工程、轻业务管理应用”的问题:高度关注信息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存储与交换标准、硬件选配、网络建设、信息安全等,但对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后区域平台功能深度开发利用,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许多项目虽堪称工程学的楷模,却无法产生应有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个别甚至沦落为面子工程。

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更需要整个区域医疗卫生管理、业务体系在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区域范围的应用。

而且,功能完整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如今,临床路径、经营效率、成本控制、服务价格测算、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等各项改革,都已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持。

《中国医院院长》:根据您的实践经验,区域卫生信息化和医院信息化的标准是否存在区别?

孙卫:2008年,HIMSS提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分等评级。这对于引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HIMSS电子病历适用模型,把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列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高级别。可见,医院信息化建设更侧重医院内部系统的构建。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高级形态,应该是区域间甚至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以及医疗大数据的可用性最大化。因此,医院信息化的评估标准并不适用于评判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

截至目前,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实践中,依然缺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评估的标准指导。这也导致了目前区域信息化建设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

我试图从功能角度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分级评估模型,抛砖引玉,希望让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尽快进入建设目标明确、功能状态有序的阶段。

《中国医院院长》:您认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应该如何进行功能分级?根据您的分级模型,目前国内区域卫生信息化处于何种水平?

孙卫:在研究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运行6年多的实践经验,我提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功能分级评估模型,希望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见表)。

根据功能分级模型,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大多处于Ⅱ级水平,即遵循统一的信息化工程标准,建成覆盖区域内主要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用网络,可以进行患者信息共享及简单统计分析,是信息技术与实施工程的成功结合。然而,由于缺乏与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及卫生行政管理的紧密合作,其作用仅仅为工程意义上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而非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换言之,互联互通共享易,深度挖掘应用难。在系统规划之初如不注意解决好标准、编码、术语等相关问题,有可能使采集数据的利用成为新的难题。换句话说,虽有大数据,但无可用性。

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实现功能II级简单易行,可以避免与医疗卫生单位、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反复深入沟通。企业也乐于将项目建设局限于这一层级,毕竟单纯的工程实施更方便,且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当然,级别更高的项目建设已经显现。上海、浙江、厦门等地的一些项目,在某些方面已达到Ⅲ级、Ⅳ级的水平,可实现区域内机构间的一些比较分析。

而在美国,他们更可对某些疾病综合疗效排序统计,并按疗效、质量、费用、效率等对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评估。

这些范例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们促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所有参与者思考:规划建设的系统必须具备的最低功能要求是什么?最低功能要求应如何实现?

《中国医院院长》:根据您对区域卫生信息的功能分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应该如何纠偏?又该如何操作?

孙卫:从技术实现的微观层面上看,目前的系统设计规划已经非常注重遵守通用的各种标准规范。但是,如果项目规划忽略各种业务应用编码的使用,忽略系统维护和扩展,最终落地的系统在共享数据上就会有量无质,且无法进行有效挖掘利用。

此外,即使注意引用诸如ICD、药品、耗材、医疗服务价格等编码,但如果没有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的统一协调实施,数据的完整性、通用性也会大打折扣。最后,标准、编码、术语等的维护,实际上是数据质量的救助机制,可以尽量避免标准、编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从社会管理的宏观层面上看,区域信息化建设必须为医改终极目标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果,控制医疗费用。这就明确了信息平台数据的用途,也解决了信息采集中数据量、数据种类的问题。

凡是与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相关的人、物、事、时间、地点、质量、效果、费用及患者感受有关的信息,均属于收集范畴。它包含了临床、预防、保健、康复、体检、血液及与之相关的费用信息,涵盖了区域医疗卫生保健的全部业务领域。而服务质量、效果、费用及患者感受,则是百姓关注、影响机构经营的核心数据。

只有全面实现标准、编码、术语统一,方可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间真正的信息共享和比对,实现客观公正的效率效果评价。

《中国医院院长》:根据您对区域卫生信息的功能分级,相关参与者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职责和任务应该是什么?

孙卫:功能分级研究的初衷在于,希望各地在项目规划阶段就确定系统功能定位,分别对方案设计、施工、入网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明确要求,以期使项目功能设计至少在Ⅳ级以上,尽快进入高级应用阶段。

卫生行政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责不只是项目规划、筹集资金、授权执行。他们必须不断创新思维和管理,主动进行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以确保各种业务编码、术语在系统业务工作中的正确应用,为全面实现标准、编码、术语统一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主管部门应该明确自身角色及系统功能要求,明确未来要实现的目标,有效争取领导层面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组织协调医疗卫生单位、软硬件企业及其他供应商的行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他们应对规划方案提出较为实用的判断标准。

入网医疗卫生机构不仅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更重要的是标准、规范信息的生产者。他们应做到标准规范,就必须严格业务管理,正确使用编码术语,并在区域卫生信息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在区域范围内统一维护升级。

承包商也不仅是简单遵循信息化建设工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应达到卫生行政部门、接入网络的医疗机构的具体应用要求。

统一信息平台范文第4篇

1.学校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 赋予每一个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标识码填报。 2.学校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全称。

3.建校日期是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间)。 4.建校基础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筹建基础,具体包括哪几所学校。 5.学校举办者(单一选项):教育部门/其他部门/行业/企业/民办。

(1)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2)其他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3)行业是指利用行业拨款举办学校的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的组织结构体系,如机械行业,金融行业,服装行业等。

(4)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5)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6.上级主管(单一选项):中央/地方/其他。

7.学校性质类别(单一选项):01综合大学/02理工院校/03农业院校/04林业院校/05医药院校/06师范院校/07语文院校/ 08财经院校/09政法院校/10体育院校/11艺术院校/12民族院校。 8.性质(单一选项):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其他。 9.级别(单一选项):国家级/省市级。

10.立项部门是指示范性院校批准立项的国家或省级行政部门的名称。 11.第一轮评估结论(单一选项):优/良/合格/不合格 12.第二轮评论结论(单一选项):通过/暂缓通过

13.“三校生”是指中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

14.“3+2”是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利用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五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校举办”的教育形式。

15.五年制高职第4学年是指“前三年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两年纳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畴”中后两年中的第一年;也即《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说明中的“五年制高职转入”。其与“3+2”区别在于前3年是否在本校内就读,教学计划是否五年一贯。 16.基于高考的“知识+技能”招生是指以高考为基础,对报考高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增加技能考查内容,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相关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包含原版中“全国统考”和“省市统考”两种方式。

17.对口招生是指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高职、以专业技能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的一种招生方式。

18.单独考试招生是指国家示范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等,高考前在本地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范围内(经教育部批准的学校可跨省招生),单独组织文化和技能考试,并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考生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

19.综合评价招生是指办学定位明确及招生管理规范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农林、水利、地矿等行业特色鲜明且社会急需的专业,高考前在本地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范围内,依据考生普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包括部分省份实行的注册入学。

20.中高职贯通招生是指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三二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在完成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培养任务后,通过相关考核或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的一种招生方式。 21. 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是指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经报名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资格、高等职业学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后,由有关高等职业学校免试录取的招生方式。

22.折合在校生数 = 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全日制中职学生+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23.全日制在校生数 = 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全日制中职学生数。

24.中职起点是指在校生其在进校前的学历层次为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

25.培训是指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在学校内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

26.“人天”是指培训量的单位,其计算方法为:本校(本专业)参加培训的总人数乘以培训总天数,不足一天按照一天计算。

27.教职工数是指在学校工作并由学校支付工资的教职工人数,人员包括①在编人员,即根据原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关系和档案均在学校的人员;②聘任制人员,即人事制度改革后,高校招聘录用的长期、全时工作人员。聘任制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但档案不在学校。教职工数包括校本部教职工、科研机构人员、校办企业职工、其他附设机构人员。 28.学历(单一选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专科/专科以下。

29.科研成果是指省级及以上的获奖项目(包括行政性奖励)、获技术专利(技术发明)项目、公开出版著作与公开发表论文等。例如: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技术专利(1项)、公开出版著作(1部)、公开发表论文(3篇)。

30.占地面积是指学校具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权证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不包括农场、林场的占地面积。

31.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是指学校拥有产权,已交付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或已竣工未交付使用校舍、租借用校舍、临时搭建棚舍的建筑面积。 32.当年新增校舍是指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中当年新增。

33.非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是指学校独立使用或共同使用的不属于学校产权的校舍建筑面积。 34.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专用科研用房、体育馆、会堂等。

35.一体化教室是指兼具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室。

36.实验室、实习场所包括:教学实验用房(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所需的各种实验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及附属用房);实习实训用房(包括工程训练中心);自选科研项目及学生科技创新用房。艺术院校的实验室习惯称实习及附属用房,其内容包括大型观摩、排练、实习演出、展览陈列、摄影棚、洗印车间等用房。

37.专用科研用房是指科学研究、设计、开发、使用的用房,不同于用于公共教学的实验室。 38.体育馆是指非体育院校的体育馆主要包括风雨操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乒乓球(羽毛球)房、体操房、体质测试用房及器械库、淋浴、更衣室、卫生间等附属用房。体育院校的体

育馆主要包括风雨操场、体育馆、篮(排)球房、田径房、体操房、游泳馆、羽毛球房、乒乓球房、举重房、武术房、健身房及器械库、淋浴、更衣室、卫生间等附属用房。单独建设的体育用房面积包括目前被占用作为非体育用房的建筑。 39.会堂是指供集会或举行文化、学术会议的独立建筑。

40.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教工宿舍(公寓)、教工食堂等。 41.学生宿舍(公寓)包括居室、盥洗室、厕所、公用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等。非学校产权的学生宿舍(公寓)只填报独立使用建筑面积。

42.学生食堂包括餐厅、厨房及附属用房(主副食加工间、主副食库、餐具库、冷库、配餐间、炊事员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厕所等)、食堂办公室等。

43.教工宿舍(公寓)是指学校产权的不出售给个人的用于周转的公寓、外籍专家楼、人才楼、院士楼等。

44.教工食堂包括居室、盥洗室、厕所、公用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等。非学校产权的学生宿舍(公寓)只填报独立使用建筑面积。

45.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包括医务室(所、院)、公共浴室、食堂工人集体宿舍、汽车库(公车)、服务用房(小型超市、洗衣房等)、综合修理用房、总务仓库、锅炉房、水泵房、 变电所(配电房)、消防用房、环卫绿化用房、室外厕所、传达警卫室等。大学、专门学院师生活动用房主要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心理咨询、帮困助学、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用房,文娱活动用房,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活动及管理用房。

46.教工住宅是指学校拥有全部产权或部分产权的教职工住宅。

47.其他用房包括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库),商业用房,产业用房,对外招生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对外开放的医院,交流中心、接待中心,师范院校的培训中心等。 48.外文纸质专业期刊是指国外出版的外文纸质期刊。

49.计算机数是指计入学校固定资产的个人台式、笔记本计算机和智能电视、平板电脑(Pad)的台数。

50.教学用计算机:即PC,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及可联网的智能电视。 51.平板电脑即PAD,指显示屏在7英寸以上智能PAD。 52.教室是指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

53.网络多媒体教室是指接入互联网或校园网、并可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等多媒体教学内容向全体学生展示功能的教室。可为专用教室,也可在普通教室中配置相关设备实现相关功能。

54.校园网出口总带宽是指校园网对外出口带宽之和,包括电信出口、网通出口、教育网出口等。 55.网络信息点数是指由学校直接投资建设、拥有完全产权的网络端口数,不包括城市建设的公共无线接入点。单独统计无线接入点数,一个无线网络接入点(AP)计数为1个。

56.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是指学校所有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量。包括教学、科研、人事、学生、财务、设备、后勤服务等管理信息系统。在采集时,只包括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包括存储备份系统中的备份数据。 57.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是指学校开设的电子邮件系统中所有用户帐号数。

58.上网课程数是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过程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等基本教学活动的课程门数。

59.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

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注:财教[2012]488号】

60.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指使用学校预算经费、科研经费、基建经费、校内部门自筹经费购买或接受捐赠的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单价10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均应纳入仪器设备管理范围。

61.支持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其他。

62.设备值主要是指学校实践基地固定资产中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亦纳入采集范围。

63.社会准捐赠设备值泛指社会各方的捐赠,为学校所用,不为学校所有的称为"准捐赠";实物资产折算为资金统计。

64.大型设备是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

65.学年使用频率=∑(某课程使用该基地学生人数×周时数×学年内所开周数)。

66.专职管理人员,当其承担多个实验实训室管理时,以某个实验实训室为专职,其他为兼职。 67.是否有住宿条件(单一选项):是/否。

68.基地是否发放学生实习补贴(包括顶岗实习)(单一选项):是/否。 69.级别(单一选项):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级。

70.部门(单一选项):中央部委/省市部门/行业/企业/其他。

71.办学经费的有关数据按自然年度采集,即本学年第一学期所在日历年度,如2013/2014学年度,办学经费统计年度为2013年。

72.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实验实习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差旅费、资料讲义费、体育维持费和聘请兼职教师费等。

73.校内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可包括正式签约聘用的非在编的全职教师。

74.学位(单一选项):博士/硕士/学士。

75.专业领域是指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单一选项):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76.专业特长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优势和专长。

77.专业技术职务是指教师获得的人事部门认定的职称,包括教师系列职称、工程系列职称、研究员系列职称等。

78.职业资格证书是指教师获得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其他部委、行业、企业等颁发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各类技能证书也在本栏填写。如果该教师具有两张及以上证书,选最高的填写。 79.是否为骨干教师(单一选项):是/否。

80.是否为双师素质教师(单一选项):是/否。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⑴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⑵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⑶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81.教学名师(单一选项):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院校级/否。

82.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 C类(纯实践课)。 83.课程属性(单一选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84.授课任务(单一选项):主讲/辅教。 85.是否合班授课(单一选项):是/否。 86.是否平行班(单一选项):是/否。

87.教学工作量按各校有关教学工作量的规定计算。 88.派出部门(单一选项):国家/省部/地市/校。

89.挂职锻炼是指受学校或上级部门委派,以提高某一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脱产一段时间,到其他单位临时担任某一职务的情况。

90.社会兼职是指教师在校外担任的职务(实职)。 91.是否主持(单一选项):是/否

92.课题性质(单一选项):教学改革/技术开发/社会科学/其他。

93.横向课题一般是指教育部门之外所承接的研究课题,如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委托研究的课题,包括科学研究类、技术攻关类、决策论证类、设计策划类、软件开发类等等。横向课题是学校扩大对外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94.课题级别(单一选项)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级。

95.到款金额是指课题经费到款额由项目第一负责人采集,该课题其他人员的经费到款额为零。 96.完成人顺序(单一选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以后。 97.作者顺序(单一选项):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后

98.校外兼职教师专指聘请来校授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99.签约情况是指教师是否与学校签订了有效工作协议。签约情况(单一选项):有/无。 100.校外兼课教师是指聘请来校兼课的教师,其所在工作单位是学校。 101.2014年是否招生(单一选项):是/否.。

102.重点专业(单一选项):国家级/省级/校级/无(其中国家级是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质量工程中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是指"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省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以及各省组织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校级由各校自行决定)。

103. 特色专业(单一选项):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级。特色专业是指教育部质量工程中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各省或地市组织的特色专业以及学校自行决定的特色专业。

104.班级类型是指反映学校按学生的生源类型、学习能力、定向培养等标准进行编班,实施教学的情况。

105.教师性质(单一选项):校内专任/校内兼课/校外兼职/校外兼课。

106.代表性科研成果(最高):是指个人获得的最高奖项科研成果或最能代表个人专业水平的成果。

107.获奖等级(单一选项):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级。 108.合作情况(单一选项):独立完成/合作完成。

109.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110.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单一选项):是/否。

111.精品课程(单一选项):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院校级。 112.使用教材版本日期(年):是指教材最新版本的时间。

113.教材性质(单一选项):教育部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行业部委统编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自编教材/讲义/其他。

114.教材类型(单一选项):高职高专/本科及以上/中专/其他。 115.授课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其他。

116.主要授课地点(单一选项):普通教室/一体化教室/机房/多媒体教室/实践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其他(语音室、体育馆等)/两个及以上场所 。 117.鉴定地点(单一选项):校内/校外。

118.社会技术培训是指该专业为社会提供的技术培训,其数量单位是社会人员接受技术培训的人天。

119.顶岗实习对口率是指应届毕业生中符合顶岗实习环节教学目标要求实习的学生比例。 120.保险险种名称(保险费出资方)需要输入:保险险种名称(保险费出资方),如有多个险种,用顿号分隔。比如人身意外险(学校)、人身伤害险(学校)。保险费出资方是指学校/企业/个人/其他。

121.招生是指通过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包括春、秋两季招收的学生,统计时期是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 122.本地市是指学校所在的地级市。

123.本省市是指学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即1.1名称中的“所在地区”。

124.本区域是指学校所在的,由国家统一规划、命名的跨省市经济发展区域,如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

125.起薪线是指本专业应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当月的平均薪资。

126.对口率是指应届毕业生中在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就业的学生比例。 127.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是指高职院校成立起至今正在运行的全部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 128.专职教学管理人员是指在教务处、系(部)等部门专职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 129.是否在编(单一选项):是/否。

130.专职学生管理人员是指在学生处、团委、系(部)等部门专职从事学生管理的人员。 131.来源(单一选项):本校在职/本校退休/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社会招聘/其他学校/其他 132.专职招生就业指导人员是指在招生、就业部门专职从事招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 133.专职督导人员是指在督导部门专职从事教学督导工作的人员。

134.在研课题是指在某课题的所有成员中,该教研人员在本校为第一负责人的课题。 135.评教主体参与度是指参与评教的各类人员与同类人员所占的人数比例。

136.社会参与是指校外有关人员参与评教情况,其总人数计算为:校外兼职教师(未经折算)、校外兼课教师(未经折算),以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校企合作组织中的校外人员之和。 137.项目种类(单一选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杂费。 138.捐赠性质(单一选项):捐赠/准捐赠。

139.毕业去向(单一选项):就业/创业/专升本/留学/参军/正在求职/其他。

140.项目类别(单一选项):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

高等学校。

141.级别(单一选项):国家级/省部级。

142.项目类别(单一选项):技能大赛/科技文化作品/其他。

143.获奖情况是指学生社团的某个团体,或本校的红十字会获奖。学生社团的个人或红十字会会员获奖,记录在表“9.7.1 学生获奖情况”中。学生社团和红十会以外的其他团体获奖,可记录在“9.7.1学生获奖情况”或“9.7.2 学校获奖情况”。 144.社团名称是指社团登记表上所填的全称。

145.获奖级别(单一选项):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院校级/其他。

146.辍学原因(单一选项):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困(学习跟不上)/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厌教(对学校教学失去信心)/其他(上述四种原因之外的因素)。 147.社团代码由国家社团管理部门给定,凡没有给定的则由学校自行编制。 148.社团类别根据学校规定的类别填写。

149.批准单位(部门)是指校外业务主管单位,或校内业务主管部门。 150.注册单位是指某个学生社团在当地注册登记的单位名称。 151.是否设有学分(学时)(单一选项):是/否。 152.是否有获奖项目(单一选项):是/否。

153.获得证书数是指本校人员参与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培训时所获得的证书总数,如:某个人获得不同类型证书两本,其获得证书数为2。

154.获得证书数是指本校人员参与志愿者活动而接受各类培训时所获得的证书总数,如:某个人获得不同类型证书两本,其获得证书数为2。

155.“常住户口所在地”出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文。常住户口所在地是指户籍登记地,一般用“省级+县(市)级”表示。本字段采集的是现常住户口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数,不包括原在农村,后变更为城市的学生。

156.贫困地区是指经国务院认定的达到标准的国家级贫困县,共有县级行政区592个,民族自治区贫困县341个。其中集中连片分布或基本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贫困县共计373个,可以分为乌蒙山区、横断山区、秦巴山区、六盘山及陇中南地区、武陵山区、吕梁山区、太行山区、大小兴安岭南麓、南疆地区、三江源地区、桂黔川滇毗邻地区、赣南地区、琼中地区共13个片区。本字段主要采集13个连片贫困县的学生数。

157.国际学生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不具有中国国籍且在中国学校接受教育的外国留学生。

158.退伍士兵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义务兵退出现役的人员。

教务处

统一信息平台范文第5篇

瑞安市突出四方面重点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瑞安市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战略,以强化生态意识、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实践特色、扩大成果影响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强化生态意识,组织多层面培训。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依托市委党校,分批次开展培训,使各级干部深刻理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时刻将生态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截止目前,已组织机关单位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达8000多人次、村级干部培训2万多人次。二是把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内容。以村民学校、社区学校为阵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在农村、社区全面开展以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生态市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民培训活动,努力提高生态市建设的农村知晓率。截止6月份,全市共有221个村居、社区累计举行生态文明培训500多场次,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9万多人次。三是将环保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开设环保知识课程,编写乡土生态教材,举办“环保知识进校园”巡回讲座,使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意识,并通过他们把绿色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带动家长和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全方位宣传。一是开展新闻宣传。《瑞安日报》开辟生态文明建设专栏,报道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并连续三周刊登述评文章;瑞安电视台长期滚动播出生态公益广告,开设《生态家园》栏目,选取低碳生活、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节能减排、塘河治理等多个角度制作电视宣传专题6期;市政府网站、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等门户网站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信息公开栏,联合瑞安新闻网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舆论监督平台,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上半年已在《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电视台等市外媒体上刊播相关新闻30余篇。二是开展社会宣传。向社会公开征集全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发展历程摄影作品,制作大型生态环保成就图片展,充分展示生态市建设和环保事业发展成果,在市区和重点乡镇巡回展出;编印“绿色瑞安”刊物,发放到每个行政村、社区和学校、所有成长型企业与五十强企业以及每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中,及时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动态;利用高速入口大型电子屏幕、市区主要广场固定宣传栏及周边大型广告牌,进行字幕、标语、图片宣传,对全市120辆出租车张贴生态宣传标语作流动宣传。三是开展系列主题宣传。以植树节、环保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特殊时段为契机,加大主题宣传活动力度。在今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举行2010世界环境日纪念系列活动和“保护母亲河义工在行动启动仪式”,组织主题文艺宣传演出,现场受理市民投诉、法制咨询达400多人次,发放《环保知识宣传手册》等资料1万余份,派送环保购物袋4000余份。

同时各基层站所、乡镇和街道也结合各自实际,以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现场咨询等形式,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宣传纪念活动。

三、注重实践特色,策划多样化载体。一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结合本市每年一届旅游节,以“走进绿色瑞安、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倡导生态休闲旅游,推出一系列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如“倡导低碳生活,迎世博游景区”寨寮溪骑行环保宣传游、“城市与乡村互动”市民下乡体验农事活动等。二是开展学生生态实践活动。在各中小学推出“小手拉大手共建生态市”环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举行绿色环保主题班队会、环保生活事迹征集与征文活动、“我也谈谈绿色生活”课前演讲、“生态文明从我做起”大讨论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回乡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其中。如仙降镇结对温州大学生态之旅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村一课一电影,生态文明在仙降”系列活动。三是在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创建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违章建筑、社会治安“四大整治”,着力消除乱搭乱建、乱倒乱排、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贴乱涂等行为,营造舒适便捷、安定有序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示范城市新品位。

四、扩大成果影响,依托示范性创建。充分发挥优秀创建成果的示范带动作用,促使城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一是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将绿色系列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形成一批绿色创建示范成果,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群众、渗入生活,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8所、

省级绿色社区4个、温州市级绿色学校22所、温州市级绿色社区8个。同时,评选产生了一批“绿色文明示范家庭”、“绿色文明示范单位”与“绿色文明示范企业”。二是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目前,曹村镇已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马屿镇等19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塘下镇陈岙村等156个村成功创建成为温州市级生态村。〔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统一信息平台范文第6篇

学 籍 证 明

编号

兹有我校年级,身份证号码为: ,学籍号码为:于年在我校毕业。

特此证明

经办人:

学校(公章)

年月日

盖 骑 缝 章盖 骑 缝 章

盖 骑 缝 章盖 骑 缝 章盖 骑 缝 章

学籍证明存根

编号

上一篇:通知打卡通告范文下一篇:体育指导委员范文